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世间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d********o
发帖数: 337
1
诗曰:
世间何物是良图?
惟有科名救急符。
试看人情翻手变,
窗前可不下功夫!
却又一件好笑:就是科第的人,总是那穷酸秀才做的,并无第二样人做得。及至肉眼愚
眉,见了穷酸秀才,谁肯把眼梢来管顾他?还有一等豪富亲眷,放出倚富欺贫的手段,
做尽了恶薄腔子待他。到得忽一日榜上有名,掇将转来,呵脬捧卵,偏是平日做腔欺负
的头名,就是他上前出力。
这是四百年前的小说里面总结的。嫌贫爱富,刻薄势利,笑人无气人有,和今天是一样
的。
d********o
发帖数: 337
2
诗曰:
世间何物是良图?
惟有科名救急符。
试看人情翻手变,
窗前可不下功夫!
却又一件好笑:就是科第的人,总是那穷酸秀才做的,并无第二样人做得。及至肉眼愚
眉,见了穷酸秀才,谁肯把眼梢来管顾他?还有一等豪富亲眷,放出倚富欺贫的手段,
做尽了恶薄腔子待他。到得忽一日榜上有名,掇将转来,呵脬捧卵,偏是平日做腔欺负
的头名,就是他上前出力。
这是四百年前的小说里面总结的。嫌贫爱富,刻薄势利,笑人无气人有,和今天是一样
的。
p*******m
发帖数: 20761
3
来自主题: CellularPlan版 - 四年后 世间再无Windows手机
四年后 世间再无Windows手机
l*****f
发帖数: 13466
4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世间尤物难留连
尤物这个词语在红楼里似乎只出现过一次,而且是出于宝玉之口“真真两个尤物!他又
姓尤”。这提起美女来喜现于色而又带几分轻薄的世家纨绔寻常态度,对宝玉来说虽少
见,却也不算突兀。与金钏一句调笑,死金钏,这与柳湘莲背后一句戏言,又死三姐。
一家三个女儿,可被戏言“开瓦窑”了。尤家三姐妹并非同胞,大姐尤氏才是尤家正经
长女,尤二与尤三却是拖油瓶带来,原来姓甚么不得而知。尤氏三艳,偏偏堕到东府这
个“只有门口石狮子干净”的地方。世间尤物难留连,彩云易散琉璃脆。尤二尤三,在
出场几回里,就干干脆脆的完结了。只有大姐虽是填房,毕竟明媒正娶,内顺贾珍,外
奉贾母,连接妯娌,且处事有道,因此才立稳脚根。
记得曾看过关于姐妹排行的说法,一般大姐是那个能干体贴的角色,老二则温柔平庸,
不引人注目,老三则要伶俐锋芒些。拿这个看尤氏三艳,以至贾家三春,似乎都颇有道
理。尤氏之于元春,同为大姐,同为家庭利益着想而嫁入大不相当的人家。一为豪门继
室,一为皇家嫔妃。同样无子,无娘家可以依靠。只不过,尤氏毕竟有正室夫人的名号
,通过与老太太至凤姐的良好关系,奠定了她相对稳固的家庭地位。但是贾珍对她,根
本说不上尊重,为
u***l
发帖数: 2997
5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世间尤物难留连
搞什么名堂嘛。。。不带这么玩儿的。。。
寄信人: deliver (自动发信系统)
标 题: 本站扣奖通知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Sep 14 13:50:36 2010)
来 源: mitbbs.com
usual,您好:
您在StoneStory俱乐部发表的标题为Re: 世间尤物难留连的文章被取消保留, 本
篇文章被设置为保留时奖励您10.00个伪币已被扣除。
版务:MMJJ2008
w********h
发帖数: 12367
6
来自主题: _America版 - 许纪霖:世间已无罗尔斯
许纪霖:世间已无罗尔斯
作者:许纪霖
每天清晨起床后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打开电脑,浏览一遍世纪中国网站的世纪沙龙。这已
经成为许多学界朋友的日常习惯。阳光是那样的明亮,照得屏幕有点反光。然而,一丝阴
影忽然映入我的视线:“哈佛大学发布讣告:罗尔斯教授于本月24日逝世”。犹如周身遭
到电击,我久久地呆坐在电脑面前:心中最敬仰的一代大师终于陨落了!
去年这个时候,我正在哈佛大学。哈佛是全世界的学术麦加,每天有数不清的各国学者和
游客前来朝圣。步入拥有三百五十年历史的古老校园,许多人都会到那座著名的哈佛像面
前顶礼膜拜。低首沉思的哈佛先生塑像之真伪,有很多争论,但人们却依然将他视作大学
的象征,那是对人类智慧和尊严的景仰。不过,在我看起来,坐在那个神龛位置上的,更
合适的人选,应该是罗尔斯。
哈佛之所以伟大,在于她拥有像罗尔斯这样的一代代学术宗师。1971年,身为哈佛哲学教
授的罗尔斯发表了《正义论》。顷刻之间,全美国、全世界学术界掀起了一股罗尔斯热。
人人争读《正义论》,它成为哲学、历史、文学、心理、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法学
……各个人文社科学科研究生的必读参考书。一本比天书还要难啃的政
e***e
发帖数: 3872
7
来自主题: _Exile版 - 不问世间黑白
不问世间黑白
a**u
发帖数: 8107
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新人问个问题
☆─────────────────────────────────────☆
jimmyvic (yixi) 于 (Sun Nov 14 19:07:36 2010, 美东) 提到:
我刚刚接触佛教,很有兴趣,但是面对如此多的资料,感觉无法下手,所以想请问版上
的各位高人:如
何慢慢的开始学习和修行佛教,比如需要看哪些书,坐哪些事情?
最近刚看了"what Buddha taught"这本书,对佛教的了解基本限于此。我现阶段的想法
还是希望通
过学习佛教让生活少一些烦恼,多一份平静。请各位不吝赐教,我先谢谢了!
☆─────────────────────────────────────☆
lingsu (dunzie) 于 (Sun Nov 14 20:04:02 2010, 美东) 提到:
个人觉得每天数息5分钟就可以。

☆─────────────────────────────────────☆
SeeU (See you) 于 (Sun Nov 14 21:32:13 2010, 美东) 提到:
I recommend "In the Bud...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生活中的缘起》佛使比丘
《生活中的缘起》
前言
佛说“缘起甚深”,正因其深奥,致使大部分的人无法洞悉因缘法则。二千五百多
年前佛陀对阿难的开示,至今依然真实如昔。佛教的核心──缘起,是如此难以理解,
因而成为人们严重误解与扭曲佛法的症结。本书中,佛使尊者将这些误解的根源挖掘出
来,并将其置于严谨的慧光下细察分析。这些根源虽可回溯到原始佛教时代,然而最早
的文献记载,却是在一千五百多年前觉音(Buddhaghosa)的论集中发现的。
许多上座部的正统教说,可说是建立在觉音解说的基础上,且把觉音对缘起的误解
当作标准,因此使真理变得混淆不清。简言之,觉音是从亘贯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的
立场来解说缘起。过去世的无明与行(意志性的活动)引生现在世,在现在世中承受过
去所作所为的果报。这种过程决定了我们现世的烦恼(爱与取),且不断轮回而导致未
来世中的生与苦。佛使尊者仔细检查这种解说,并提出重大疑问:如果佛陀教导无我(
anatta),那么自一世转移到另一世的东西是什么?如果苦的因在某一世,而其果却在
另一世,那么我们要如何践行在此生此世即可获得利益的方法呢?
正确地了解缘起非常重要,它会使我们认识到“我”这个观念,是...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新人问个问题
bdbd 没学过论,说的不精确,不过观察烦恼生起的心理过程这个方向没错。
《大念处经》讲心念处,摄阿毗达摩义论讲心路过程,都是现观当下心。《大念处经》
讲观成熟的时后,在烦恼生起的地方,当下断除烦恼。
《大念处经》
http://www.mahabodhi.org/intro/mahasatipatthana.html
复次,诸比丘!何谓苦灭圣谛?
此即爱欲之消逝无余、舍离、灭尽、解脱、无染。
然而,诸比丘!于何处舍离、灭尽爱欲?
在世间有诱人、可意之处,就在该处舍离爱欲、灭尽爱欲。
在世间何者是诱人、可意者?
在世间眼根是诱人、可意者,就在该处舍离爱欲、灭尽爱欲。
在世间耳根是诱人、可意者,就在该处舍离爱欲、灭尽爱欲。
在世间鼻根是诱人、可意者,就在该处舍离爱欲、灭尽爱欲。
在世间舌根是诱人、可意者,就在该处舍离爱欲、灭尽爱欲。
在世间身根是诱人、可意者,就在该处舍离爱欲、灭尽爱欲。
在世间意根是诱人、可意者,就在该处舍离爱欲、灭尽爱欲。
在世间色尘是诱人、可意者,就在该处舍离爱欲、灭尽爱欲。
在世间声尘是诱人、可意者,就在该处舍离爱欲、灭尽爱欲。
在世间香尘是诱人、可意者,就在该处... 阅读全帖
x******i
发帖数: 14369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新人问个问题
LOL 用这个当签名档好。
在世间有诱人、可意之处,就在该处舍离爱欲、灭尽爱欲。
在世间何者是诱人、可意者?
在世间眼根是诱人、可意者,就在该处舍离爱欲、灭尽爱欲。
在世间耳根是诱人、可意者,就在该处舍离爱欲、灭尽爱欲。
在世间鼻根是诱人、可意者,就在该处舍离爱欲、灭尽爱欲。
在世间舌根是诱人、可意者,就在该处舍离爱欲、灭尽爱欲。
在世间身根是诱人、可意者,就在该处舍离爱欲、灭尽爱欲。
在世间意根是诱人、可意者,就在该处舍离爱欲、灭尽爱欲。
在世间色尘是诱人、可意者,就在该处舍离爱欲、灭尽爱欲。
在世间声尘是诱人、可意者,就在该处舍离爱欲、灭尽爱欲。
在世间香尘是诱人、可意者,就在该处舍离爱欲、灭尽爱欲。
在世间味尘是诱人、可意者,就在该处舍离爱欲、灭尽爱欲。
在世间触尘是诱人、可意者,就在该处舍离爱欲、灭尽爱欲。
在世间法尘是诱人、可意者,就在该处舍离爱欲、灭尽爱欲。
在世间眼识是诱人、可意者,就在该处舍离爱欲、灭尽爱欲。
在世间耳识是诱人、可意者,就在该处舍离爱欲、灭尽爱欲。
在世间鼻识是诱人、可意者,就在该处舍离爱欲、灭尽爱欲。
在世间舌识是诱人、可意者,就在该处舍离爱欲、灭尽爱...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2
巴利《分别论·谛分别·经分别》译注
谢美霜 中华佛学研究所
提要
佛陀的一切教说中,「四谛说」是至为核心的教义。在统贯佛陀教说的佛教典籍——阿
毗达磨中,深通经义的祖师们如何疏解四谛,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主题。本文选定巴利论
书《分别论》(Vibhaṅga)的第四品〈谛分别〉(Saccavibhaṅga)为译
注主体,主要基于两点理由∶一、南传论书的研究在国内仍处于摇篮阶段,有待研究者
的投入。二、《分别论》依十八个主题来论究法义,每个主题可独立探讨,四谛即为其
中的一个主题。目前国内虽已有《分别论》的汉译,唯系转译自日文《南传大藏经》,
文辞艰涩,又少附注说明,不对照巴利原本则难理解,有重加翻译的必要。因篇幅的限
制,本文的译注仅包括〈谛分别〉中的「经分别」。
初期佛教的圣典,包括了经(sutta)、律(vinaya)、论(abhidhamma)三藏。经藏
集结佛陀教说的要义,不同部派各有其编纂的经藏,现存且完整者有南传上座部(
Theravāda)五部《尼柯耶》(Nikāya)及北传汉译的四部《阿含经》。律
藏是出家教团之生活规则的集成。论藏...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3
摘要
综观东西方宗教、哲学中,西方哲学、京都学派、梵我思想及道教,与佛教对存有
的定义,有极大的差别。其中最关键的差异在于:佛教是以经验主义的实证精神作为定
义之核心,而东西方其他所有的宗教、哲学体系则皆主张存有是不可知、不可证的。
根据《阿含经》佛陀所定义的存有,具有宇宙及生命根源的意义,并且是以人人皆
可实证生命本原而定义。佛教此种特有的存有定义,在佛教经典中不是一个孤证,是符
合佛教的缘起教义。此种实证意义的存有定义,有三个成立要件,并且引申出三个具操
作性意义的判断原则,对于想要实证生命本来面目的人,提供判断是否亲证生命本原之
依据,是极具启发性的判断原则。
对于关键论点──实证的可能性,本文对于哲学史上主张存有是不可知、不可证的
理由中,归纳出三种重要的理由:
1、人类的生命、能力仅具有限性,故无法实证具无限性的宇宙根源。
2、具有无限性者必是宇宙的根源。
3、康德的先验哲学认为道德公设足以作为实践理性宗教的充分理由,不必以事实
验证论证的前提。
上述三种理由错误的原因,皆是忽视实证的重要性所致。《阿含经》中提出实证主
义的存有定义,主张将一切哲学理论回归事实的检验,对于宗教...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4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世界末日时众生都去了哪里?
世界(器世间)有成、住、坏、空的现象. 当世界处于坏劫和空劫时可方便说为世
界末日。
要探讨的题目是“人类及宇宙是被创造的或是进化的?”人若是上帝创造的,上帝
本来也是人,那么上帝这个人是谁创造的呢?人类若是由灵长类猿人演变进化的,那么
家猫、家狗、家猴养久了,是否也可以演变进化成为人,是什么原因?是由于生活习惯
的因素吗?没有善恶业的因果吗?是由于人与它们交配吗?人也会再演变成为猫狗吗?
这些问题也是要思惟的。
所以如果主张人类是经过演化的,也必须要有生死轮回的过程存在,才有这些现象
可以分析;这也表示过去与未来必须有生死轮回的事实存在著才能够成立。所以期待未
来世有更进化的出生,表示过去世必定也经历出生后死亡的过程,所以才会来到这一世
,再出生而有不同性别长相的存在。因此有三世生死轮回的道理,它是在现象界可以徵
信的,同时也是人的心灵中对善恶因果真理的期待。因此说,信有三世生死轮回是一种
善根,依据这样的善根,才能够进行如理的观察与思惟。
三世生死轮回的范围,包括轮回的主体与轮回的处所,我们就称为世间。轮回的主
体就是有情的五阴世间,有情五阴世间总共有人、天、阿修罗...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5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世界末日时众生都去了哪里?
世界(器世间)有成、住、坏、空的现象. 当世界处于坏劫和空劫时可方便说为世
界末日。
要探讨的题目是“人类及宇宙是被创造的或是进化的?”人若是上帝创造的,上帝
本来也是人,那么上帝这个人是谁创造的呢?人类若是由灵长类猿人演变进化的,那么
家猫、家狗、家猴养久了,是否也可以演变进化成为人,是什么原因?是由于生活习惯
的因素吗?没有善恶业的因果吗?是由于人与它们交配吗?人也会再演变成为猫狗吗?
这些问题也是要思惟的。
所以如果主张人类是经过演化的,也必须要有生死轮回的过程存在,才有这些现象
可以分析;这也表示过去与未来必须有生死轮回的事实存在著才能够成立。所以期待未
来世有更进化的出生,表示过去世必定也经历出生后死亡的过程,所以才会来到这一世
,再出生而有不同性别长相的存在。因此有三世生死轮回的道理,它是在现象界可以徵
信的,同时也是人的心灵中对善恶因果真理的期待。因此说,信有三世生死轮回是一种
善根,依据这样的善根,才能够进行如理的观察与思惟。
三世生死轮回的范围,包括轮回的主体与轮回的处所,我们就称为世间。轮回的主
体就是有情的五阴世间,有情五阴世间总共有人、天、阿修罗...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三法印
广超法师

三法印

三法印既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以及涅盘寂静。此三法印的教理在佛教中才
有,在其它宗教是绝对没有的,这是佛教的特色,与其它宗教最大不同之处。三
法印是阐释人生宇宙的三个真理,它可协助我们判断佛教所讲的道理是否符合佛
法,凡是符合三法印的佛法就是符合真理,不管它是谁说的。因为此三法印是由
佛陀讲演出来,所以它是印证真理(佛法)的一种方法。
什么叫法印?所谓法印是用来印证某种道理是否符合佛法的方法。法可分为
世间法与出世间法。只要世间人有智慧,也能通晓的道理,称为世间法。十善业
道就是一种世间法。除了这些世间法外,佛法中还有出世间法,它是佛法研究的
道理,教导我们解脱生死轮回。这些真实的道理就是符合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以
及涅盘寂静这三法印。它是人生宇宙的真理,任何人都不可以推翻与破环,所以
佛陀说没有人能破坏佛法。三法印是用来印证某种道理是否符合佛法中的出世间
法,所以世间法就绝对不可以用三法印来印证。比如说,世间法教导我们行善,
追求人生的快乐,这是不符合三法印;只有那些教导我们出离世间、走上解脱之
道的佛法,才是符合这三法印。三法印并非能印...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7
ㄧ、绪論
西方哲学二千多年來的第一哲学論题──「存有」(being)
,经过无數着名的哲学家提出无數的理論來定义其意
义。然而,人類面对着共同的宇宙及生命的现象,但是这个现象根源的事实真&#
63972;应该只有一个。具有悠久歷史的东方哲思之一的佛教对「存有」的定义是
如何?本文希望提出具操作性意义的定义,能为东西方共同的哲学思想提供新的养分,
为所有生命指引出最终的归依处。
「存有」(being/existence)本來并不具现代所理解的义涵,只
具「是者」(being/to be)之义;「是者」这个概念,來自希臘
文的「einai」动词;在希臘哲人巴门尼德(Parmenides, 500 BC)的思辨下,&
#63965;用此动词的普遍用法,說明其普遍性。因为思想的内容需要由「是」&#
63789;表述,思想的...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世界末日时众生都去了哪里?
世界(器世间)有成、住、坏、空的现象. 当世界处于坏劫和空劫时可方便说为世界末
日。
要探讨的题目是“人类及宇宙是被创造的或是进化的?”人若是上帝创造的,上帝本来
也是人,那么上帝这个人是谁创造的呢?人类若是由灵长类猿人演变进化的,那么家猫
、家狗、家猴养久了,是否也可以演变进化成为人,是什么原因?是由于生活习惯的因
素吗?没有善恶业的因果吗?是由于人与它们交配吗?人也会再演变成为猫狗吗?这些
问题也是要思惟的。
所以如果主张人类是经过演化的,也必须要有生死轮回的过程存在,才有这些现象
可以分析;这也表示过去与未来必须有生死轮回的事实存在著才能够成立。所以期待未
来世有更进化的出生,表示过去世必定也经历出生后死亡的过程,所以才会来到这一世
,再出生而有不同性别长相的存在。因此有三世生死轮回的道理,它是在现象界可以徵
信的,同时也是人的心灵中对善恶因果真理的期待。因此说,信有三世生死轮回是一种
善根,依据这样的善根,才能够进行如理的观察与思惟。
三世生死轮回的范围,包括轮回的主体与轮回的处所,我们就称为世间。轮回的主
体就是有情的五阴世间,有情五阴世间总共有人、天、阿修罗、饿鬼、畜生、地... 阅读全帖
x*m
发帖数: 276
19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佛教圣典
佛教圣典
关世谦居士译
每个人都有迷与苦为渊源的烦恼,想从这烦恼的羁绊中挣脱,有五种方法:
第一,对事物的见地须正确,辨别它的前因与后果。一切苦的根源,是由于心中有
了烦恼,一旦烦恼祛除,就会显现出无苦境界的正知。
因为见地有错误,生起对‘我’的思虑及忽视原因与结果的法则,被这错误的思虑
所拘束而生起烦恼,陷入苦与迷的境地。
第二,抑制欲望,使烦恼镇伏。以光明正大的心,制服眼、耳、鼻、舌、身、意六
根所发起的欲望,把产生烦恼的根本斩断。
第三、使用物品须合适,思考要正当。选用衣著和食物时不要考虑是为享乐,考虑
到衣服是为防御寒冷和暑热,以及遮护羞耻;食物是维持修道的根本,是为滋养身体。
有了如此正当的思考,烦恼将无由生起。
第四,凡事都须忍耐。忍耐寒、暑、饥、渴、辱骂,毁谤更要忍耐,因为接受忍耐
可以消灭燃烧己身的烦恼之火。
第五,远离不应去的所在,远离不可交的朋友。如能做到这一点,烦恼的火焰则消
逝殆尽。(——巴利本中部二·一切漏经)
佛陀篇
第一章 历史上的佛陀
第一节 伟大的生命历程
(一)喜马拉雅山的南麓,在罗希尼Rohini河流域,释迦族老早就建都在迦毗罗
Kapila城。国...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20
第8章 临济法门(三)——杨歧宗的建立
一、杨歧宗的创立
杨歧方会(992-1049),袁州宜春(江西宜春)人,俗姓冷。二十岁在
筠州(江西高安)九峰山出家,曾到潭州(湖南长沙)随石霜楚圆习禅,后到袁州杨歧
山和潭州云盖山开辟道场,禅林称为杨歧方会禅师。古德评之曰:“杨歧天纵神悟,善
入游戏三昧,喜勘验衲子,有古尊宿之风。”方会本人也以担荷如来大法,赓续临济正
脉自任。楚圆迁化,方会将先师遗像挂在禅堂,集众举哀。方会指着遗像谓众曰:“我
昔日行脚时,被这老和尚将一百二十斤担子放在我身上,如今且得天下太平。”是说临
济宗风到他这里,纔传扬开来,取得一统天下的态势,从禅宗整个发展史看,正是从杨
歧方会开始,临济宗的影响和地位超过云门、曹洞,成为禅宗主流。
(一)心法双忘性即真
方会上堂法语有云:“百千诸佛,天下老和尚出世,皆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若
向这里明得去,尽与百千诸佛同参;若向这里未能明得,杨歧未免惹带口业。”是说方
会也别无伎俩,只是如历代祖师一般让人明心见性。真正的大禅师必然是对“心”、“
性”深有体悟,纔会以种种方便指导学人...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教科学论 索达吉堪布著 ZT.
佛教科学论
索达吉堪布著
前言
怀疑把我们引向真理
不知佛法无权反对
佛教科学的奥秘
佛教是整个人类的宗教
只有佛法才能满足众生的心愿
信佛不是迷信
佛教徒特别需要学习佛法
铁证般的历史事实
佛教真实不虚
神话还是奥妙
超越您的经验
辩证唯物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
佛教是人类最高文化的产物
维护信教自由
以广阔的心胸来拥抱世界
人死并非如灯灭
鬼神等生命的存在
克隆绵羊与生命的产生
前生与后世
转世灵童
奇异的业力
因果规律
可怜可叹的愚痴众生
科学的谬误与无知
生物进化论与生命流转
世界上最大的谜是什么
佛陀为什么不广宣说科学的内容
科学并未给人类带来真正的幸福
当今世界急需佛法的拯救
使人类向善、使世界更加光明
睁开眼睛看世界
伏藏品之谜
授记与预言、预测
地球与四洲
微尘数佛刹世界与宇宙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
人应有高尚的道德理想
学佛是对自身有利的事情
帝王将相亦学佛
佛法是座宝山
怎样学佛
气功人士理所当然应学佛
出家人对社会的贡献
历代帝王也恭敬出家人
出家以报父母恩
追随先贤的足迹
即生成就的简单法门
结尾
前言
各位朋友,您好!
我很高兴大家能超越时空,共同地在这佛教与科学接...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311
22
佛教科学论
堪布索达吉 著
前 言
各位朋友,您好!
我很高兴大家能超越时空,共同地在这佛教与科学接壤的赏心悦目花园中舒心惬意自由
地漫游,并能敞开心灵进行彼此真诚的对话和交流,我作为一名佛教徒,在正式行文之
前,首先顶礼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
“现代科学相距佛教还有多远”,这个问题您思考过吗?
世界上的人们对佛教的态度大概有四种:信仰的、半信半疑的、不信仰但也不反对、反
对的。其中反对者的理由虽然林林总总,但主因不出下面二种:消极逃避、迷信。这些
反对佛教的理由能否站得住脚呢?这些反对者是否真正了解佛法的内容?
现代社会中,人们对“科学”奉为至尊至圣。天文学、宇宙学、电子学、生命科学等自
然科学领域及经济、金融、艺术等社会科学领域里的割裂研究成果,在人们的心中占有
崇高的地位。在这样的环境中,由于对佛法不太了解,难免有部分人会偏执科学而反对
佛法,这时作为有理智的人应观察一下其余人士对佛法的看法如何。
沈家祯博士说:“我本人是科学家,对科学很感兴...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23
“当学观音耳根圆通。反闻自性。当学势至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下面解释是藕益大师的《楞严经文句》)
尔时世尊。普告众中诸大菩萨。及诸漏尽大阿罗汉。汝等菩萨及阿罗汉。生我法中。
得成无学。我今问汝最初发心。悟十八界谁为圆通。从何方便入三摩地。
垂询圣众。其故有二。一者正显方便多门。二者正显门门各有成验。所谓要知山下路
。须问过来人也。最初发心等者。先开解也。从何方便入三摩地者。依解起行也。二十
五圣。虽未必人人先开圆解。而从解起行。自是修证通途轨式。或见此处有最初字。便
欲拟答最初方便之问。反以第一大科拟答妙奢摩等。误矣。误矣。
(庚)三众圣各说证门五。初观六尘。二观五根。三观六识。四观七大。五观耳根。
(辛)初中六。初陈那观声。(至)六迦叶观法。
(壬)今初。
憍陈那五比丘。卽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在鹿苑。及于鸡园。观见如来最
初成道。于佛音声悟明四谛。佛问比丘。我初称解。如来印我名阿若多。妙音密圆。我
于音声得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音声为上。
六尘圆通。色应居首。今先明声尘者。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且与耳根圆通。一
始一终。互相映故。释此二十五种圆通。各为三意。一。...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24
文章来源:多识仁波切
我们从萧平实的《狂密与真密》一书可以看出,用吃奶的功夫所使出的招数也只是“信
口开河”四个字。可笑之处是,评头论足别人时,却完全暴露了自己孤陋寡闻的致命弱
点;使出的杀人武器,却成了自杀性的武器,对别人毫毛未损,对自己伤得十分狼狈。
——摘自本书
序言
他们把藏汉佛教界善知识的宽容忍耐的高风亮节,变成他变本加厉、推销谬论的商机,
竟然大言不惭地叫嚣:“没有一个人敢和我对辩,印顺等人不敢和我对辩,藏传佛教的
喇嘛、法王、活佛没有一人敢和我辩论。”
——题记一
世界上只有最愚蠢的蚊蝇,才会把自己想象成展翅遮天的大鹏
——题记二
本来我想多做一些理论研究和经典精品的译介工作,不愿把宝贵精力浪费在和邪魔外道
的无聊的辩论上,但这个保护圣教理论环境的“清洁工”的工作得有人来做,在这种情
况下只好见义勇为了。
——题记三
我在2001年写的《密乘是非分辨论》中说了如下这样一段话:“本来显宗般若乘和密宗
金刚乘是大乘教的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密宗是显宗理论的进一步升华,走向更透
彻的必然产物。犹如从小乘有部的诸法实有,逐步走向大乘唯识的境空识有、到中观的
万法性空一样...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佛说箭喻经
☆─────────────────────────────────────☆
runsun (runsun) 于 (Wed May 13 22:12:19 2009) 提到: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只树给孤独园。彼时尊者摩罗鸠摩罗。独在静处。有是
念生。谓世尊弃邪见除邪见。不记说。世间有常世间无常。世间有边世间无边。命是身
命异身异。有如此命终。无有命终。有此无有此。无有命终。我不能忍。我所不用。我
所不乐。世尊若一向记世间有常者。我当从行梵行。若世尊不一向记世间。世间有常者
。论已当离去。如是世间。世间有边。世间无有边。命是身命异身异。有如此命终。无
有命终。有此无有此。无有命终。若世尊一向记我言。真谛余者。愚痴者。我当行梵行
。若世尊不一向记。我言。真谛余者愚痴者。我问已当离还。于是尊者摩罗鸠摩罗从下
晡起。至世尊所。到已礼世尊足却坐一面。尊者摩罗鸠摩罗却坐一面已。
白世尊曰。唯世尊。我在静处。有是念生。谓世尊弃邪见除邪见。不记说世间有常乃至
无有命终。此者我不欲。我不能忍。不能乐。若世尊一向知世间有常者。世尊当记之。
世尊若一向不知世间有常者。但直言我不能知。如...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开贴扯 '道化人生' 了
☆─────────────────────────────────────☆
Hermes99 (Hermes99) 于 (Thu Oct 20 23:46:31 2011, 美东) 提到:
有贴佛化人生的,我就跟着合一下道化人生。其实,标签是无所谓的。
估计吵架的歇停了。可以开扯了吧。我通常是扯着扯着就扯出灵感了,所以,先感谢参
与。
都说,易有太极,而后是生两仪,两仪再生四象,四象而后生八卦,八卦用来类万物。
俺就以这句圣人总结的话为引子,扯几段,一为阴阳篇,二为类象篇,三为消长篇,四
为变化篇。扯完了,就差不多是偶的世界观。所以,世界观阿,也是很严肃的事情。
肯定有人觉得我是扯。我就行而上的扯扯,行下的也扯扯。
☆─────────────────────────────────────☆
luobing (萝冰) 于 (Fri Oct 21 00:12:43 2011, 美东) 提到:
☆─────────────────────────────────────☆
Hermes99 (Hermes99) 于 (Fri Oct 21 00:17:32... 阅读全帖
j*******1
发帖数: 182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醒世歌---憨山大师
醒世歌译--索达吉堪布讲
标题:醒世歌。
作者:憨山大师。憨山大师(1546~1623)名德清,字澄印,号憨山。他与袾宏、真可
、智旭并称明末四大高僧,不仅精通大小乘经典,著有许多经典的注释,而且精通道教
、儒教等世间的宗派,为《道德经》、《大学》、《中庸》也撰写过注释。大师圆寂后
肉身不坏,至今仍供奉在广东南华寺 。除了撰写注释,他还造过很多论典。这次我们
学习《醒世歌》,也算是和大师结上善缘。
正文:共有十个偈颂。下面看正文。
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安分度时光。
世间的纷扰争斗漫无边际,犹如茫茫无际的红尘白浪一样,唯有忍辱柔和才是处世的妙
方,我们应该到处随缘延续岁月,终身安分守己度时光。
从唐朝以来,汉地就有了“红尘”这个名词,据说因为当时的首都是长安,那里终日车
水马龙,飞扬的尘土在夕阳下成了红色,所以人们就以“红尘”来比喻世间或者闹市。
所谓“红尘白浪两茫茫”,这是比喻世间的斗争犹如红尘和白浪般无边无际。人们为了
达到自己的目的,整天都在勾心斗角、互相奋战。在这种情况下,息灭斗争的唯一妙方
就是忍辱柔和。安忍有许多功德。佛陀在《生经》中说:“若... 阅读全帖
a*******2
发帖数: 465
28
《二规教言论》讲记(二)[略讲]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接着讲《二规教言论》。
行为分两种:一种是高尚的行为,一种是卑劣的行为。若是你行持高尚的行为,今
生来世以及生生世世都能获得安乐;若是你行持卑劣的行为,今生来世以及生生世世都
会遭受苦难。
其实,一个智者,通过断恶行善,通过正确的取舍,完全可以左右自己的命运;一
个愚者,无法能够左右自己的命运。现在,很多人都是这样的,所想和所行都是背道而
驰的,所希求的和自己所得到的、遭遇的都是颠倒的。
世人都喜欢安乐,都想获得安乐,但行为却不是安乐的因,都是痛苦的因。这叫愚
痴!所想和所行不能相反啊!若是想获得安乐,就要行持善法,就要学习这些高尚的行
为,这样才可以获得安乐。高尚的行为有两种:一种是属于世间的,另一种是属于出世
间的。
尽管你现在还做不到出世间的行为,但是你可以做力所能及的。在前面也讲过,人
有做人的标准,如果你没有按照这个标准去做人,实际上你不是人。人规是人能做得到
的,也是应当要做的行为、事情。你好好做人,好好地遵守这些人规,就可以获得安乐
。...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29
随佛法师Bhikkhu Vūpasama著
选录自 《原始佛法与佛教之流变》© 2010
一、云何是生、灭法
生、灭法的说法,在佛教界是多数学人都听过的讲法,最让人耳熟能详的说法,是
记载在《大般涅盘经》1卷下的「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是
释迦佛陀在入灭前,提醒弟子们的教导。
甚么是生、灭法?根据《相应阿含》的说法,色、受、想、行、识等五阴是生法、
灭法。见《相应阿含》256经:
「所谓明者是知,知者是名为明。又问:何所知?谓色生、灭法,色生、灭法如实
知;色无常,色无常如实知;色磨灭法,色磨灭法如实知。(受……;想……;行……
;)识生、灭法,识生、灭法如实知;识(无常),识无常如实知;识磨灭法,识磨灭
法如实知。」
除此以外,在《相应阿含》与《相应部》的说法中,色、受、想、行、识等五阴的
生法、灭法,也说是色、受、想、行、识等五阴的集法、灭法。见《相应阿含》103经
、《相应部》『蕴相应』89经:
《相应阿含》103经:「于五受阴,增进思惟,观察生、灭:此色,此色集,此色
灭;此受……。想……。行……。(此)识,此识集,此识灭。于五受阴如是观生、灭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0
道德价值的体系与根源
1.佛教的价值体系

佛教的价值体系是具足世间与出世间的层次,称为十法界。十法界分为第一阶佛
法界,第二阶菩萨法界,第三阶缘觉法界,第四阶阿罗汉法界等四圣法道;以及第五阶
天法界,第六阶阿修罗法界,第七阶人法界,第八阶饿鬼法界,第九阶畜生法界,第十
阶地狱法界等六凡业道,共十法界。六凡业道是以“我爱”为核心的不道德的价值体系
,而四圣法道则以更高的价值──层次不同的无我解脱智慧──作为绝对善的道德价值
体系。因此,佛教的自由意志的抉择智慧是包含业道的抉择智慧以及法道的抉择智慧。
六种业道是可以在人类的生活中体验观察而实证的。譬如,有人天生富贵,衣食无
缺,不必劳动,身体强健,无有病累,眷属满足,一生极尽五欲的享乐,即是近于天的
境界。也有人生在贫苦饥渴之地,饮食难求,形体消瘦,腹大如鼓,即是近于饿鬼的境
界。也有人身受种种疾病伤残等等极端痛苦而不能停止,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即是近于
地狱的境界。除此之外,六种业道可以修学禅定发起天眼明而实际验证之。《长阿含经
》卷 7〈弊宿经〉:
迦叶又言:“汝今生存,识神出入,尚不可见,... 阅读全帖
H******9
发帖数: 2766
31
来自主题: _OccultWisdom版 - [合集] 开贴扯 '道化人生' 了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Yisu (大头教主), 信区: Wisdom
标 题: [合集] 开贴扯 '道化人生' 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Dec 2 09:36:09 2011, 美东)
☆─────────────────────────────────────☆
Hermes99 (Hermes99) 于 (Thu Oct 20 23:46:31 2011, 美东) 提到:
有贴佛化人生的,我就跟着合一下道化人生。其实,标签是无所谓的。
估计吵架的歇停了。可以开扯了吧。我通常是扯着扯着就扯出灵感了,所以,先感谢参
与。
都说,易有太极,而后是生两仪,两仪再生四象,四象而后生八卦,八卦用来类万物。
俺就以这句圣人总结的话为引子,扯几段,一为阴阳篇,二为类象篇,三为消长篇,四
为变化篇。扯完了,就差不多是偶的世界观。所以,世界观阿,也是很严肃的事情。
肯定有人觉得我是扯。我就行而上的扯扯,行下的也扯扯。
☆─────────────────────────────────────☆
luobing (萝冰) 于 ... 阅读全帖
g*********n
发帖数: 808
32
〓佛经经典名句356句
读诵名句 开启智慧
觉悟无常 生厌离心
了知无我 洞达人生
万缘放下 死尽偷心
老实念佛 求生净土

佛经经典名句300句
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3.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4.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
为罪薮。
5.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6.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
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
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
,舍一得万报。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如是。
7.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至经像,毁坏破
落,乃能发心修补。是国王等,或自营办,或劝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缘。是国王
等,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更能于
塔庙前,发回向心,如是国王,乃及诸人,尽成佛道。以此果报,无...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3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山河大地宇宙星系之形成
身为人类,每每惊叹于天地造化之奥妙,自然之鬼斧神工,与宇宙运转之神奇; 同
时也会感受到天摇地动,山呼海啸,狂风暴雨等所谓自然之灾. 在世间有山河大地、江
河湖海、花草树木与各种物质与器具,可供我们使用;也有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等等,这
些的种种都会引发人类的好奇而去思惟“为什么会这样?”因此也产生了种种的论说,
众说纷纭,其中也只有佛法,才能圆满说明这些现象之所以能够形成的原因。
首先我们来看《优婆塞戒经》卷六中的开示:【若有风云为持大水、阿修罗宫、大
地、大山、饿鬼、畜生、地狱、四天王处,乃至他化自在天处,悉因众生十业道故。】
在这里面世尊已经为我们开示器世间(山河大地宇宙星系)之所以能够成就的道理。经文
中所开示的风云,用现代的名词来说,讲的就是动能。因为有动能的关系,星球之间才
能维持平衡,不会合并毁坏或飘散开来,这种动能就叫作大风云,因此才能够成就各种
的山河大地与器世间。正因为有这种大风云的存在,才能执持著宇宙中的水大、地大、
空气及火大,四大才能够不会散坏。有这个大风云执持著,所以阿修罗宫乃至六欲诸天
的天宫,以及我们人间的山河大地就都能够被执持著好好的;而山河大地乃...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4
由于世间人知道出生了未来就要死亡,没有一个人可以不死,所以不愿自己很快的
就死;所以总是希望自己得到长生不老药,使得自己可以长生不老。乃至身为皇帝,希
望自己永远可以统治帝国而不死,或者希望自己的帝国可以千秋万代屹立不摇。传说秦
始皇为了使自己能够长生不老,曾派徐福率领童男童女数千,去寻找长生不老药. 然而
长生不老这样的事,都是痴人妄想.
我们看看《新约圣经》里面怎么说,《新约全书》〈罗马书〉:【因为罪的工价乃
是死,唯有上帝的恩赐,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乃是永生。】 (《新约全书》<罗马
书>6:23也就是说,他们主张人若想要永生,是必须要依靠上帝的恩赐,恩赐之后生到
天上,来获得快乐而获得永生。可是 我们要知道,如果有一种生命,他是被创造出来
的,其实他就必然要灭。就像说,如果人是上帝创造,而被创造在世间,他毕竟要死了
之后才有可能生天嘛!他死了 在人间,还有什么永生可言呢?能够生到天上,那是新
的出生啊!能够新的出生,那一定还会再灭亡;因为生跟灭它是相对应的。如果是真正
的永生呢,其实那就叫 无生,它不是可以被出生的法。
近来挟科技进步之雄风,谷歌的首席未...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5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心与物
学人对宇宙器世间及六道众生存在之种种现象、差别叹为观止的同时,不禁会问:
“三界众生及器世间都是哪里来的?”“难道真的有一个造物主?”依佛教的教理来说
,三界里的一切——器世间及众生,都是由“心”——“识”变现出来的,乃至解脱成
佛也是“心”、“识”的作用,这就是佛教最上也是最根本的教理——“三界唯心”、
“万法唯识”。如佛教根本经典《华严经》(八十卷本)卷十九载,觉林菩萨承佛威力
,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佛教所说之能造三界的“心”、“识”不是一般人所感受到的那个有见闻觉知、能思考
、能作主的心——意识、末那识,而是“本心”“根本识”——不生不灭、能生万法之
第八识阿赖耶识(异熟识)。
本心阿赖耶识能变现出四大极微,复能执持四大极微,使之积聚成宇宙器世间及有
情的色身。有情有了色身,接触外境,根尘相触,阿赖耶识又能生出有情的见闻觉知心
——识蕴的六识,来了知各种境界,故云“三界唯心造”。
一、心
所谓的“心”,是指精神活动的主体。先... 阅读全帖
t*****r
发帖数: 39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转帖:金刚禅法讲义-D
原文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a79ed80101bj37.html
190.艺术哲学
在精神食粮里,除去佛法和宗教,一般世间文化人所喜欢的,那就是艺术了。按丰子恺
先生的表述:第一层是物质生活,第二层是精神生活(艺术),第三层是灵魂生活(宗
教)。艺术这一层也是修行人应该有所了解的。现在的欧洲人往往瞧不起美国人认为他
们根本不懂艺术俗不可耐,也瞧不起今天的中国人,说咱们是Live to work(为工作而
活着),象群蚂蚁一样只知道卖命地工作活在第一层,而他们是work to live(为生活
而工作),他们所谓的生活,一般就指艺术生活第二层,也就是欣赏绘画、戏剧、古典
音乐、滑雪、看斗牛欣赏残杀众生、以及英国富人喜欢的猎狐等等。欧洲人认为他们的
艺术生活已经很发达了,法国的绘画、英国法国的文学等等,都是足以引以为傲的、美
国人呢在这方面显得比较愚痴,多喜欢看一些比较低级动物化的东西,如打球、赛车、
马戏、脱衣舞、打拳等等,美国佬都是些没文化的暴发户俗不可耐,所以欧洲人瞧不起
他们。
实际上人类在一二层的创造都是附属于肉体的、只有肉身存在时...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7
由于世间人知道出生了未来就要死亡,没有一个人可以不死,所以不愿自己很快的
就死;所以总是希望自己得到长生不老药,使得自己可以长生不老。乃至身为皇帝,希
望自己永远可以统治帝国而不死,或者希望自己的帝国可以千秋万代屹立不摇。传说秦
始皇为了使自己能够长生不老,曾派徐福率领童男童女数千,去寻找长生不老药. 然而
长生不老这样的事,都是痴人妄想.
我们看看《新约圣经》里面怎么说,《新约全书》〈罗马书〉:【因为罪的工价乃
是死,唯有上帝的恩赐,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乃是永生。】 (《新约全书》<罗马
书>6:23也就是说,他们主张人若想要永生,是必须要依靠上帝的恩赐,恩赐之后生到
天上,来获得快乐而获得永生。可是 我们要知道,如果有一种生命,他是被创造出来
的,其实他就必然要灭。就像说,如果人是上帝创造,而被创造在世间,他毕竟要死了
之后才有可能生天嘛!他死了 在人间,还有什么永生可言呢?能够生到天上,那是新
的出生啊!能够新的出生,那一定还会再灭亡;因为生跟灭它是相对应的。如果是真正
的永生呢,其实那就叫 无生,它不是可以被出生的法。
近来挟科技进步之雄风,谷歌的首席未...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心与物
学人对宇宙器世间及六道众生存在之种种现象、差别叹为观止的同时,不禁会问:
“三界众生及器世间都是哪里来的?”“难道真的有一个造物主?”依佛教的教理来说
,三界里的一切——器世间及众生,都是由“心”——“识”变现出来的,乃至解脱成
佛也是“心”、“识”的作用,这就是佛教最上也是最根本的教理——“三界唯心”、
“万法唯识”。如佛教根本经典《华严经》(八十卷本)卷十九载,觉林菩萨承佛威力
,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佛教所说之能造三界的“心”、“识”不是一般人所感受到的那个有见闻觉知、能思考
、能作主的心——意识、末那识,而是“本心”“根本识”——不生不灭、能生万法之
第八识阿赖耶识(异熟识)。
本心阿赖耶识能变现出四大极微,复能执持四大极微,使之积聚成宇宙器世间及有
情的色身。有情有了色身,接触外境,根尘相触,阿赖耶识又能生出有情的见闻觉知心
——识蕴的六识,来了知各种境界,故云“三界唯心造”。
一、心
所谓的“心”,是指精神活动的主体。先哲孟子谓...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山河大地宇宙星系之形成
身为人类,每每惊叹于天地造化之奥妙,自然之鬼斧神工,与宇宙运转之神奇; 同时
也会感受到天摇地动,山呼海啸,狂风暴雨等所谓自然之灾. 在世间有山河大地、江河
湖海、花草树木与各种物质与器具,可供我们使用;也有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等等,这些
的种种都会引发人类的好奇而去思惟“为什么会这样?”因此也产生了种种的论说, 众
说纷纭,其中也只有佛法,才能圆满说明这些现象之所以能够形成的原因。
首先我们来看《优婆塞戒经》卷六中的开示:【若有风云为持大水、阿修罗宫、大
地、大山、饿鬼、畜生、地狱、四天王处,乃至他化自在天处,悉因众生十业道故。】
在这里面世尊已经为我们开示器世间(山河大地宇宙星系)之所以能够成就的道理。经文
中所开示的风云,用现代的名词来说,讲的就是动能。因为有动能的关系,星球之间才
能维持平衡,不会合并毁坏或飘散开来,这种动能就叫作大风云,因此才能够成就各种
的山河大地与器世间。正因为有这种大风云的存在,才能执持著宇宙中的水大、地大、
空气及火大,四大才能够不会散坏。有这个大风云执持著,所以阿修罗宫乃至六欲诸天
的天宫,以及我们人间的山河大地就都能够被执持著好好的;而山河大地乃至...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来藏“我”与“无我”义考
如来藏“我”与“无我”义考
袁经文
如来藏兼有“我”和“无我”的一体化特征。外道共有四种“我”义。佛在大小乘
经典多处提到正法如来藏“我”, 但不能视此为“梵我”思想渗透。佛用外道“我”
表述正法有三种原因:一、针对那些畏惧没有“我”的外道凡愚而作方便接引;但方便
性,仅限于如来藏语词,不指涉如来藏实义。二、从发生学上避免因修行“无我”而陷
入恶趣空,有针对地提“我”以警醒断灭空已远离中道。三、确有恒常存在的“涅槃寂
静”;前二种“我”是据此而立,但“涅槃寂静”是以“无我”为特征。佛教语境有“
妄我”、“真我”,而如来藏“我”只在“真我”上诠用。如来藏甚深法义所具有的挖
掘性难度,可能是造成以往对如来藏有多种误读的重要缘由。
关键词:如来藏 我 无我 梵我 涅槃
作者:袁经文,哲学博士,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教授
若提如来藏“我”,往往便有观点视为是与婆罗门教或印度教的“梵我”相近或等同;
其实,此中存在着对佛教经典误读的现象。如来藏“我”和“无我”的一体化特征,具
有义理上的挖掘和解读难度。
一、外道“我”与如来藏“我”
印度圣天菩萨著、护法释和玄奘译的《大乘...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41
☆─────────────────────────────────────☆
Yisu (yisnotme) 于 (Wed Aug 11 11:49:22 2010, 美东) 提到:
为了表示对"初果解脱者"的尊敬和方便大家集中学习。 本线程为初果解脱者专用贴, 其
它人请不要跟贴。 以后所有的关于初果解脱者的言论都将被集中收集并转移到在这里。
任何自认已经证得初果的同学, 请到这里发贴。 其它地方的新贴我们将为您转到这里
来, 以方便我等末学的集中学习。
感谢开示
先听一段佛经, 中间休息我们会陆续放佛经。
白话大般涅槃经卷第一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不肖弟子释净胜白话译
寿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尸那国力士生地阿利罗跋提河边娑罗双树间。尔时世尊。与大比丘八十亿百千人俱。前后围绕。二月十五日临涅槃时。以佛神力出大音声。其声遍满乃至有顶。随其类音普告众生。今日如来应正遍知。怜愍众生覆护众生。等视众生如罗睺罗。为作归依屋
4缶跏雷鸾鶚劇R磺兄谏粲兴伞=裣た晌省N詈笪
这是我亲耳听佛所说的。
一天佛来到拘尸...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4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论开悟——贾题韬
论开悟
贾题韬
第一讲 开场白
我作了一首打油诗,作为这次讲演的开场白:
昔缘未了论开悟,今又葛藤试解环;
此事当人须直取,吃瓜莫受卖瓜谩!
因为过去我曾讲了论开悟这个题目,但没有讲完,所以说是“昔缘未了”,我现在还同
大家一起象理葛藤一样地来继续讨论这个问题。“葛藤”是禅宗习用的语言,是指说话
太多象蔓草那样纠缠不休,这里用来比喻人说话不完,或者讲的不尽恰当。但是,要真
正懂得这个道理,需要你自己去亲证,单听别人讲是不行的,必须闻而思,思而行,行
而亲证,这是你自己的事。比如吃瓜,瓜是苦是甜还必须由你亲口去尝一尝,不要光听
卖瓜的说长道短,佛法究竟如何,也是需要你自己去直接体验的!
关于“开悟”,我们大家都是学佛的,都知道开悟的重要性。佛教是无神论,大家必须
把这一点认识清楚。学佛完全靠自己来解脱自己,这就是佛教的特色。其它宗教主要依
靠外力,只有佛教是靠自己解放自己。因此,开悟在其它宗教里并不算什么重要问题,
而在佛教里却是最最重要的问题。开悟是要你自己开悟。只有开悟才能明确宇宙人生是
怎么一口事,你自己也才能有个下落。如果不开悟,在佛教里来说,是没有什么力量能
来代替你解脱的。... 阅读全帖
q****n
发帖数: 4574
4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一篇无名氏的心经注解
正在学习心经。看到一篇注解(无名氏所做),感觉非常好, 推荐一下。
摘自 http://www.hudong.com/wiki/%E5%BF%83%E7%BB%8F
顺便一句,前面有人对“色受想行识”中“行”的意思,有疑问。这里也是解释为“行
为”,宣化上人也是解释为“行为,去做”等等意思。
******************************************************************
心经 - 概述
心经
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1], 梵文Prajnaparamitahrdayasutra
。 略称《般若心经》或《心经》。 全经只有一卷, 260字.属于《大品般若经》中600
卷中的一节。 被认为是般若经类的提要。该经曾有过七种汉译本。 较为有名的是后秦
鸠摩罗什所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和唐朝玄奘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经》共有八部: 《放光般若》、《光明般若》、《道行般若》、《
胜天般若》、《胜天王般若》、《文殊问般若》、《金刚般若》、《大品般若》、《小
品般若》。
...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4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一瓢水 - 佛道地路
☆─────────────────────────────────────☆
Hermes99 (Hermes99) 于 (Thu Apr 26 23:30:57 2012, 美东) 提到:
俺其实比较fan这个观点,所以就来说说。绝对对写玄幻小说有帮助。有看法的都来说
说。
佛教说涅磐,道家说升仙,都是一种形式的解脱。俺觉得,都是圣人传下来的超脱轮回
的道路。
佛教地传承,重的是"永死"。所以佛教说十二因缘,说生死流转... 说四念处...如果
断了轮回链中的一条,不再生死流转了,其实就是入了解脱境地了。可以说,此世死了
,就是死透了,不再轮回,生命则进入另外一个不可说的境地。而断轮回链条的路呢,
就是有所谓的般若智慧,能消除妄想执着,拥有生命的觉醒这样才可以脱离轮回...
道家的传承,重的是"长生"。长生是靠升仙达成的,所以阿,修炼上面仿效天地,因为
天地是长生地,最后追求形神合一地升华...修炼上很注重修炼身中的所谓的神阿炉鼎
阿,达到人身和天地的合一...
可以看出,一个是通过死亡的时候挣脱轮回的锁链达到的超脱,一个是活着的时候修炼
神形而挣脱轮回的锁链达到的超脱....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45
邪因外道——萧平实的“造神运动”
达 照
  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在这个社会转型的年代里,已显突出
!佛门慈悲,屡屡遭人欺侮,尤更突出!在读完台湾萧平实所著《无相念佛》、《念佛
三昧修学次第》、《正法眼藏——护法集》、《生命实相之辨正》、《真假开悟之简易
辨正法》、《禅净圆融》、《真实如来藏》、《如何契入念佛法门》、《大乘无我观》
、《佛教之危机》、《宗通与说通》、《我与无我》、《狂密与真密》(一到四辑)、
《禅门摩尼宝聚》等(公案拈提一到五辑)、《楞伽经详解》(一到六辑),以及一起
出版的《学佛之心态》、《慈悲的心声》等二三十部书后,感慨良深!起初只看表面的
文字叙述、名相解释,乃至义理参究存在很大的问题,总是觉得很别扭,特别感到作者
一股莫名强大的自我表现欲,处处不忘记“自我”,处处为“自我”包装,与佛法精神
实不相符。后来渐渐看到,一切好事都跟作者本人联系起来,一切坏事都跟现今佛门大
德联系起来,除了作者所说之外,已经没有任何佛法可学可修,除了作者创办的正觉同
修会之外,根本没有任何地方是真正的佛教道场,这亦与佛法万德庄严相悖逆。再后来
终于看清楚...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6
“上人”一词,通常是尊称等觉菩萨才用的,譬如《维摩诘经》卷二:“如是等十
方无量诸佛,是上人念时,即皆为来,广说诸佛秘要法藏……。”(CBETA, T14, no.
475, p. 548, b16-17),此段经文所说上人者,即是尊称维摩诘菩萨;看来证严法师
似以等觉菩萨自居,所以纵令信徒称之为上人而无拒受之意。但是在现前的理证与教证
上,都已证明证严法师只是尚未断除我见的凡夫,理由是:从声闻法的阿含解脱道来说
,她至今仍然主张“意识却是不灭的”,与世俗人一样落在意识心中,也与常见外道相
同而无异,具足凡夫本质;从菩萨法的佛菩提道来说,她至今仍不肯承认有如来藏,又
未曾证得如来藏,所以也是尚未进入第七住位的贤位菩萨。由这二个写在书中的证据来
看,她既未否定意识心,既不知意识心是常起常断的生灭性,不知意识心的自性是缘起
性空,所以显然未证能取、所取空,则是尚未圆满六住菩萨观行、乃至是尚未修习六住
般若空义的人;她又未证得禅定,显然也是尚未圆满五住证量的人,最多就只能说她是
四住位的菩萨了(虽然这样说有点儿高估了她),所以她至今仍然只是未断我见的凡夫
。以凡夫菩萨而接受等觉菩萨的...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一佛所化世界
前言
浴佛节是我们佛教很殊胜的一个日子,是 释迦如来为令后世学人能快速累积求证
无上菩提的广大福德,故而施设此浴佛的方便法门,教导众生应该以此浴佛的功德来供
养如来,当然这也是佛弟子们所应当修行的功德之一。在《浴佛功德经》中 如来教导
众生,于后世以灌沐佛像的方式来供养 如来,修集福德;由于 世尊降生人间之时,有
二龙王以清净水(注1)从天而降灌浴悉达多太子身,后世佛弟子遂于每年4月8日佛陀
诞生之日灌沐悉达多太子身像,以此忆念 如来的殊胜功德,及感念 如来示现人间教化
众生的无边恩德。由此浴佛的功德可以使众生现世受富贵、得安乐、无病延年;所求诸
事,皆得顺遂;亲友眷属,都能得到安隐;永远不会生在八难(注2)之处,常得修学
佛法,永离种种苦本;亦可不再生为女人之身,速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注3)。 经中
,如来还教导大家,应当如何起造佛像及安奉舍利塔,即使只是在小小的有如枣子般大
小的舍利塔中,安置犹如芥子般细小的佛舍利都可以(注4)。
由经中 佛陀所教导有关建造佛像的开示来看,佛陀的目的并不是要后世弟子们建
造如何昂贵精美的佛像,而是应该“随己力能,至诚殷重”,见像如见...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论如来藏与“梵我”的异质性
论如来藏与“梵我”的异质性

袁经文
内容提要:援引《奥义书》和《梵经》等典型“梵我”论经籍,将“梵我”的权威性释
义,与佛教如来藏正义作比较和分判;不同点是:1.如来藏没有起始之说;“梵我”具
有开端思想。“梵我”创世有始观的立说,将遭遇无法自洽的困境而致悖谬。2.如来藏
无我,不攀缘六尘,自处涅槃;“梵我”有我,并攀缘世间境界。3.如来藏存在于五蕴
身全体,“梵我”存在于五蕴身局部。4.“梵我”论与如来藏在四个模块上有似是而非
的法义。最后,引述佛语,揭示二者的本质差异。
关键词:如来藏;梵我;奥义书;梵经;无始;无我;五蕴
作者:袁经文,男,哲学博士,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主研
唯识学和如来藏等。广西 南宁 530004
如来藏论题是大乘佛教的重要展开,但常有观点视如来藏为外教“梵我”思想的渗透;
实际上,如来藏与“梵我”有本质不同。现据《奥义书》和《梵经》等“梵我”论经籍
对“梵我”的权威性解释,选取典型而重要方面,以与如来藏进行分判比较;最后,引
述佛陀对如来藏与“梵我”论的阐释,作出梳理归结。
行文过程论述的如来藏,根据语境,具有不同涵义。
笔...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566
49
来自主题: _beyond_real_world版 - 菩萨与六度波罗蜜---如本法师
大乘佛法以六度万行为修行大纲,菩萨修行在因地的时候,必须依六波罗蜜为修行法则
,一一进修入道,依六度波罗蜜的修证作为桥梁,才能由生死苦恼的此岸到达涅槃安乐
的彼岸。也就是 菩萨修行为因,成就佛道是果,而由因到果之间,尚有一段距离,而
这段距离,就有待菩萨广修六度波罗蜜来圆满成就。
六度波罗蜜是菩萨实践的法门,是成就佛道的阶梯,是转凡入圣的宝筏;此六度法
门成就的时候,就是菩萨成就佛道的时候。
由此可知,菩萨道与六度波罗蜜是一体,是不可分离的;也就是说,离六度无菩萨
,离菩萨无六度;六度因菩萨而有,有菩萨方有六度,菩萨与六度之关系,形影不离。
六度即:
一、布施(财施、法施、无畏施)度悭贪。
二、持戒(律仪度、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度毁犯。
三、忍辱(生忍、法忍、无生法忍)度嗔恚。
四、精进(断精进、修精进、求化精进)度懈怠。
五、禅定(身定、口定、意定)度散乱。
六、般若(生空智、法空智、一切智智)度愚痴。
菩萨道之精神与特色
菩萨道的精神与特色总摄归纳为五,即:一慈悲无尽。二智慧无尽。三时空无碍。
四空有...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50

佛教中只有实证真沙门法式的诸佛菩萨是真沙门,二乘人相对于佛菩萨而言皆是假
沙门;因为释迦牟尼佛与诸佛建立佛教的目标,皆要使一切众生成就佛道,二乘人若不
回心于大乘,则违背佛教的宗旨,故二乘人就佛教而言非真沙门。但是,佛教对于假沙
门的二乘人并不排斥,也不会将二乘人摒除于佛教之外;相反的,真沙门的诸佛菩萨还
要以无量的悲愍心摄受二乘人于佛教之中,希望可以转变二乘人自私狭隘的心态而回心
于大乘,成为心量无私且宽广的菩萨种姓。
例如,释迦牟尼佛最初建立的即是“佛”教而非“罗汉”教,但以度化的方便施设
而有前后三转法轮之次第;在初转法轮时依所设方便以声闻法度声闻比丘为主,并依声
闻戒律方便建立出家声闻僧团的表相;在第二、三转法轮时,转入大乘宣说般若诸经以
及唯识种智诸经,将出家声闻僧团回归成为依止菩萨戒之大乘菩萨僧团。然而,大乘菩
萨僧团的建立,并非将假沙门的声闻人排除在外,而是保留声闻僧团所有声闻比丘与比
丘尼的成员,将之逐渐转变回归为真沙门的菩萨僧团。声闻僧团是以急求解脱入无余涅
槃作为修行的目标,因为急求入涅槃并不能使人成佛,因此声闻僧团依“佛”教而言只
是假沙门僧团,并...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