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莫扎特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n****r
发帖数: 5801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argrose (butterfly),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上帝之宠——纪念莫扎特诞辰258周年(1756.1.27-1791.12.5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an 30 06:46:22 2014, 美东)
上帝造了人类后, 发现人们过的并不是他想象的那么快乐。他叹了口气, 然后说:‘
那就让莫扎特出世吧!’”
30年前,一部传记片一举夺得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男主角在内的八项奥斯卡奖,这就是
《莫扎特传》(Amadeus)。Amadeus是莫扎特教名的一部分,这个名字的意思是“上帝
之宠”。影片也就围绕着“上帝之宠”这一主题展开:何为上帝之宠?上帝之宠的条件
是什么?上帝之宠为何却几乎总是意味着人世艰辛? 影片从未受上帝之宠的平庸音乐
家萨利埃里的倒叙开始,以萨利埃里的嫉贤妒能为线索,时间节点则是莫扎特最著名也
是他本人最重视的歌剧作品:《后宫诱逃》、《费加罗的婚礼》、《唐·乔万尼》 和
《魔笛》。
影片情节早已耳熟能详,这里介绍一下全片采用的莫扎特音乐。莫扎特为音乐而生,他...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1543
2
上帝造了人类后, 发现人们过的并不是他想象的那么快乐。他叹了口气, 然后说:‘
那就让莫扎特出世吧!’”
30年前,一部传记片一举夺得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男主角在内的八项奥斯卡奖,这就是
《莫扎特传》(Amadeus)。Amadeus是莫扎特教名的一部分,这个名字的意思是“上帝
之宠”。影片也就围绕着“上帝之宠”这一主题展开:何为上帝之宠?上帝之宠的条件
是什么?上帝之宠为何却几乎总是意味着人世艰辛? 影片从未受上帝之宠的平庸音乐
家萨利埃里的倒叙开始,以萨利埃里的嫉贤妒能为线索,时间节点则是莫扎特最著名也
是他本人最重视的歌剧作品:《后宫诱逃》、《费加罗的婚礼》、《唐·乔万尼》 和
《魔笛》。
影片情节早已耳熟能详,这里介绍一下全片采用的莫扎特音乐。莫扎特为音乐而生,他
的人生几乎完全在音乐中走过。音乐对莫扎特来说超越一切,对《莫扎特传》来说也远
远超过了普通电影配乐的意义。在影片的拍摄过程中,演员始终带着耳机,他们的表演
必须与耳机中传来的音乐完全合拍,这样经过后期合成,莫扎特的音乐与影片剧情和人
物情绪才能达到浑然天成的高度契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本片的第一主人公不是萨利
埃里,甚... 阅读全帖
w****l
发帖数: 6122
3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转载【人造人莫扎特】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wagmal (超级偶像,工藤静香),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转载【人造人莫扎特】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25 21:54:34 2012, 美东)
http://www.douban.com/note/195911742/
人造人莫扎特
2012-01-16 13:38:13
当我们冷静观察莫扎特,会发现在他身上诞生了一个奇迹:与巴赫、贝多芬等作曲家
不同,一个从没接受过正规音乐教育的孩子却以作曲立身,成为18世纪欧洲著名的“作
曲家”。
这是一个奇迹。而本文将以独家、确凿的事实告诉你,这个“奇迹”背后真正的秘密。
一、莱昂波德·莫扎特,关键词:塑造
小莫扎特自幼聪明好学,3岁就能听懂音乐,4岁就会弹翼琴和管风琴,5岁就练习作曲
。6岁时,父亲带他到首都维也纳去举行音乐会。在音乐会上,小莫扎特的精彩演奏,
使维也纳轰动起来,音乐会连续举行两个星期,竟然场场满座。这个现代版的“七步成
诗”打动了很多“1750后”的朋友。他们告诉我,听了莫扎特 的曲子后,完全被莫扎
特的才华折服,从... 阅读全帖
w****l
发帖数: 6122
4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转载【人造人莫扎特】
http://www.douban.com/note/195911742/
人造人莫扎特
2012-01-16 13:38:13
当我们冷静观察莫扎特,会发现在他身上诞生了一个奇迹:与巴赫、贝多芬等作曲家
不同,一个从没接受过正规音乐教育的孩子却以作曲立身,成为18世纪欧洲著名的“作
曲家”。
这是一个奇迹。而本文将以独家、确凿的事实告诉你,这个“奇迹”背后真正的秘密。
一、莱昂波德·莫扎特,关键词:塑造
小莫扎特自幼聪明好学,3岁就能听懂音乐,4岁就会弹翼琴和管风琴,5岁就练习作曲
。6岁时,父亲带他到首都维也纳去举行音乐会。在音乐会上,小莫扎特的精彩演奏,
使维也纳轰动起来,音乐会连续举行两个星期,竟然场场满座。这个现代版的“七步成
诗”打动了很多“1750后”的朋友。他们告诉我,听了莫扎特 的曲子后,完全被莫扎
特的才华折服,从此喜欢上这个年轻的才子。而莫扎特也确实因此一举成名。
真相沉了下去,莱昂波德·莫扎特浮出水面。
莱昂波德·莫扎特是萨尔斯堡有名的音乐家。他很重视对子女的早期教育。他看出儿子
尽管有优越的音乐素质,但是倘若不加以严格训练也是成不了才的。
1763年6月—17... 阅读全帖
w****l
发帖数: 6122
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转载 人造人莫扎特
http://www.douban.com/note/195911742/
人造人莫扎特
2012-01-16 13:38:13
当我们冷静观察莫扎特,会发现在他身上诞生了一个奇迹:与巴赫、贝多芬等作曲家
不同,一个从没接受过正规音乐教育的孩子却以作曲立身,成为18世纪欧洲著名的“作
曲家”。
这是一个奇迹。而本文将以独家、确凿的事实告诉你,这个“奇迹”背后真正的秘密。
一、莱昂波德·莫扎特,关键词:塑造
小莫扎特自幼聪明好学,3岁就能听懂音乐,4岁就会弹翼琴和管风琴,5岁就练习作曲
。6岁时,父亲带他到首都维也纳去举行音乐会。在音乐会上,小莫扎特的精彩演奏,
使维也纳轰动起来,音乐会连续举行两个星期,竟然场场满座。这个现代版的“七步成
诗”打动了很多“1750后”的朋友。他们告诉我,听了莫扎特 的曲子后,完全被莫扎
特的才华折服,从此喜欢上这个年轻的才子。而莫扎特也确实因此一举成名。
真相沉了下去,莱昂波德·莫扎特浮出水面。
莱昂波德·莫扎特是萨尔斯堡有名的音乐家。他很重视对子女的早期教育。他看出儿子
尽管有优越的音乐素质,但是倘若不加以严格训练也是成不了才的。
1763年6月—17...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6
实验目的
考察胎教“神曲”莫扎特K.448乐曲对人体的影响
实验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尧德中教授及其研究团队
实验手段
60名大学生分三组进行“折纸迷宫”测试;鼠宝宝水下逃生测试
实验结果
听莫扎特K.448乐曲,确实有助于提升人的空间认知能力
听小夜曲,奶牛产奶量翻番;听老歌,母鸡产蛋量更高……在很多人眼中,音乐,往往有很多想象不到的神奇效果。而对于莫扎特乐曲,更是一度被奉为胎教界的“神曲”:孕妇听了,宝宝会更聪明。学术界称之为“莫扎特效应”。
很多准妈妈甚至因为听了这种言论,在胎教环节就开始“抢跑”。事实真的如此吗?电子科技大学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尧德中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历时3年多,进行反复实验,最终证明莫扎特K.448乐曲的节奏,确实有助于提升人的空间认知能力。
研究团队还提醒说:“莫扎特的有些忧伤、狂热或悲壮的乐曲,并不适合做胎教音乐。
人体实验
60位大学生成实验对象
莫扎特的K.448号乐曲,曾被胎教界传为“神曲”。为了探究该乐曲对人体的影响,课题组选取60名未经任何专业训练的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
60人被分成三组,在实验开始前,分别进行“折纸剪纸实...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1543
7
萨利埃里害死莫扎特的故事基本上已经证实纯属虚构了。萨利埃里本人倒是和电影里他
描述自己在遇到莫扎特之前的那个形象差不多。在莫扎特移居维也纳的早期他和萨利埃
里等意大利作曲家确实有竞争关系,莫扎特在写给父亲的信里也抱怨过意大利人结伙排
挤他。不过后期两人之间应该没有公开矛盾,莫扎特看《魔笛》演出的时候还会捎上萨
利埃里。萨利埃里也是参加莫扎特葬礼的音乐家之一。电影在这一点上至少是符合史实
的:莫扎特的葬礼是他的朋友皇家图书馆馆长也是共济会会员的冯·斯威滕(就是电影
里在皇帝面前处处维护他的那个贵族)筹办的,萨利埃里在场。莫扎特的小儿子还是跟
萨利埃里学的钢琴。
萨利埃里害死莫扎特的传说最早可能出自康思坦斯,她后来改嫁一个出版商,那人出版
莫扎特的传记时康思坦斯加了这一段,说莫扎特去世前对她说:“我相信自己不久人世
,有人给我下了毒,这个念头萦绕在我心头。我想是萨利埃里。”但是康思坦斯关于莫
扎特去世的回忆版本很多,说法不一,不是很可信。
G*****a
发帖数: 183
8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傅聪论莫扎特Re: Or JJ ah...
傅聪论莫扎特
贾宝玉+孙悟空=莫扎特
我没有资格评价莫扎特,我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与傅聪谈音乐》里引了这句话,在
上海音乐学院讲学时说的——贾宝玉加孙悟空就是莫扎特。那么我在这儿需要解释一下,
为什么我说他是贾宝玉加孙悟空呢?
第一,莫扎特是赤子之心,那种赤子之心有一种博爱,在他的音乐里有一种大慈大悲,就
像贾宝玉。莫扎特写歌剧,他在歌剧作曲家里是绝无仅有的。莫扎特只有一个,永远不可
能再重复出现。他是那么地洞察人间,对人的理解真是到了最细微之处,就像那个贾宝玉
对红楼梦里那么多角色都理解。贾宝玉能理解每一个人,永远都不做对这个好,对那个不
好的事。贾宝玉有的时候有反抗,莫扎特也有。莫扎特曾经反抗沙茨伯拉主教——非常激
烈的反抗。他有一股非常骄人的傲气,可是他有同情心,对每个人的心理都有深切的体贴
和体会。他在歌剧里所写的每一个角色,就像《红楼梦》里的每一个角色,性格特征非常
明显,你不用读完全部内容,不必看人物的名字,你只看对白就知道是谁说的。莫扎特歌
剧都是这样的。所以说在莫扎特的歌剧里头,即使是最平凡的人物,所安排的音乐也是美
得不得了,而且适合这个人物,完全契合角色的感觉,
A*********g
发帖数: 268
9
来自主题: ClassicalMusic版 - 莫扎特音乐与唐诗-转载
赵鑫珊 周玉明
莫扎特音乐与杜牧诗
在欣赏莫扎特音乐的时候,我们作为两个现代中国人,常爱把他
比作是我国晚唐的天才诗人杜牧。尽管莫扎特比杜牧晚出生953年,空
间又相距万余里。但这时空的万重山隔阂并不妨碍我们作这种东、西
方文化的比较。
听莫扎特音乐和读杜牧的诗,我们都能体验到一种忧伤抑郁之感,
但又都能以豪放旷达而出之;因为两者虽表现为凄婉忧伤(比如莫扎特
的许多慢板乐章),不过又会经常反过来,看破一切,表现为旷达,给
人以爽朗、峭拔和俊伟的感觉,或叫永恒的阳光感。但在永恒阳光的
背后又经常会飘浮着几朵乌云。
至于说到莫扎特的旷达和看破一切,则往往表现在他的末乐章。
比如小提琴协奏曲和钢琴协奏曲的最后乐章——常为回旋奏鸣曲式的
结构,情绪是那么欢快,饱满,富于活力。
末乐章出现在抑郁、悲怆的慢板乐章之后,每每使我们把它看成
是严冬过后必然吹来的解冻春风。从黑夜出发,迎接我们的必定是黎
明;悲哀和压抑的乐章过后,必定是明快、欢乐和看破一切的乐章。
这是莫扎特的天性;是莫扎特之所以认为莫扎特的最本质的东西。当
然也是笔者把莫扎特比作是杜牧的理由之一。
“青山隐隐水遥遥,秋尽江南草木凋。二
c****s
发帖数: 5892
10
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九日安省多伦多讯 …多伦多交响乐团的「莫扎特音乐节」深受乐迷欢迎,今年已是第六年举行。乐团将于1月13日至24日期间準备了多个以莫扎特为主题的精彩音乐会。
今季的莫扎特音乐节将由「第二十一钢琴协奏曲」音乐会揭开序幕。于1月13、14及17日由乐团音乐总监安震恒 (Peter Oundjian) 担任指挥,与乐团献上以连串不同风格的迷人乐章。此外,洋溢着青春朝气的《莫扎特传》(Amadeus) 开场曲第二十五交响曲,及两首缤纷闪烁的协奏曲均显露出莫扎特在这类音乐上的卓越才华。票价$29起。
着名音乐总监Pinchas Zukerman将带领其享负盛名的「国家艺术中心乐团」,于1月16日为莫扎特音乐节献艺。誉满乐坛的Zukerman将同时兼任小提琴独奏,演绎莫扎特最斑斓夺目的第五小提琴协奏曲。其他节目包括Linda Bouchard的连串感人情歌。音乐会后观众更可在大堂与乐团乐手和客席音乐家相聚,并欣赏本地乐队的现场演奏。票价$28起。
多位国际级女音乐家将聚首一堂,于1月20日及21日携手为「女子乐坊」演绎莫扎特的美妙乐章,当中包括指挥Jane Glover、钢琴家Imo
i***s
发帖数: 39120
11
开口说话前就能唱童谣,音准极佳;2岁能识别钢琴的每一个琴键3岁时收到的生日礼物是小提琴,一年内就能演奏亨德尔等大师的作品;6岁写出奏鸣曲
英国7岁女童阿尔玛·多伊彻弹得一手好钢琴,小提琴琴艺也相当精湛。她小小年纪就开始自己创作歌剧,音乐才能受到业界人士的高度关注,被称作“小莫扎特”。
技惊四座
阿尔玛和父母住在萨里郡多金附近,父亲盖伊·多伊彻是语言学家,业余爱好吹长笛,母亲贾妮·多伊彻是牛津大学的学者。
别看阿尔玛年纪不大,已经开始创作音乐。她6岁写出奏鸣曲,今年又完成首部歌剧作品《梦想清洁工》,受到英国国家歌剧院的高度评价。
其实,阿尔玛不仅富于创作才能,还是技艺精湛的小提琴和钢琴演奏者。她的演奏视频被父亲上传至视频共享网站YouTube,迄今点击量已超过30万。
英国知名戏剧演员和作家斯蒂芬·弗赖热心于古典音乐推广,是阿尔玛的“粉丝”之一。他在自己的“推特”中大力推荐阿尔玛,并附上演奏视频链接。
音乐天才
据盖伊介绍,阿尔玛在开口说话前就能唱童谣,音准极佳;2岁能识别钢琴的每一个琴键;3岁时收到的生日礼物是一把小提琴,一年内就能演奏亨德尔等大师的作品,之后靠自学学会舒伯特、海顿和莫...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811
12
来自主题: WorldNews版 - 沃尔夫冈·阿马多伊斯·莫扎特
(重定向自莫扎特)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汉漢▼▲
为了阅读方便,本文使用标题手工转换。
* 转换标题为:简体:沃尔夫冈·阿马多伊斯·莫扎特;台灣:沃夫岡·阿瑪迪斯
·莫札特;
* 实际标题为:沃尔夫冈·阿马多伊斯·莫扎特;当前显示为:沃尔夫冈·阿马多
伊斯·莫扎特
为了阅读方便,本文使用全文手工转换。转换内容:
1. 简体:莫扎特;台灣:莫札特;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莫扎特
2. 简体:沃尔夫冈;台灣:沃夫岡;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沃尔夫冈
3. 简体:阿马多伊斯;台灣:阿瑪迪斯;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阿马多伊斯
显示↓关闭↑字词转换说明
字词转换是中文维基的一项自动转换,目的是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消除繁简、地区词等
不同用字模式的差异,以达到阅读方便。字词转换包括全局转换和手动转换,本说明所
使用的标题转换和全文转换技术,都属于手动转换。
如果您想对我们的字词转换系统提出一些改进建议,或者提交应用面更广的转换(中文
维基百科全站乃至MediaWiki软件),或者报告转换系统的错误,请前往Wikipedia:字
词转换请求或候选发表您的意见。
w********h
发帖数: 12367
13
来自主题: ClassicalMusic版 - [转载] <<莫扎特>> -- 傅雷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erman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Allmandring (所有人的指环), 信区: German
标 题: <<莫扎特>> -- 傅雷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Fri Apr 18 13:52:46 2003) WWW-POST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莫扎特 (1756-1791)
此文为傅雷先生一九五六年莫扎特诞辰200周年时所作, 然至今仍鲜有能出其右者。
即使读者对莫扎特的音乐了解不多,读来仍有指导意义。
独一无二的艺术家莫扎特
傅雷
在整部艺术史上,不仅仅在音乐史上,莫扎特是独一无二的人物。
他的早慧是独一无二的。
四岁学钢琴,不久就开始作曲;就是说他写音乐比写字还早。五岁那年,一天下午,
父亲雷沃博带了一个小提琴家和一个吹小号的朋友回来,预备练习六支三重奏。孩子挟着
他儿童用的小提琴也要加入。父亲呵斥道:“学都没学过,怎么来胡闹!”孩子哭了。吹
小号的朋友过意不去,替他求情,说让他在自己身边拉吧,好在他音响不大,听不见的。
父亲还咕噜着说:“要是听见你的琴声,就得赶出去。”孩子坐下来拉了,吹
y*****g
发帖数: 1822
14
来自主题: ClassicalMusic版 - 美丽的片段... 莫扎特
到现在为止, 莫扎特所遗留下来的" 未完成作品 "手稿约四百多页。 这些"片段"
的长度由最短的几个小节到最长的八页稿纸。 作品的种类包罗万有( 交响曲, 协奏曲,
歌剧咏叹调, 钢琴曲, 室乐 ... ) 。
两个有趣的例子:
http://www.mozartportraits.com/images/01/01-002.jpg
这是画家 Saverio dalla Rosa 在 1770年, 为当时14岁莫扎特所绘画的肖象。 画中
所见到的两页手稿( 小步舞曲 ), 许多学者是认为出自莫扎特手笔( 原稿已遗失, 作品
被编号为 Kv3 72a ),并估计作於 1769年。

http://www.mozartportraits.com/index.php?CatID=1&p=1
而另一个作品是钢琴和小提琴双协奏曲:D大调, Kv Anh.56 (315f), 作於 1778年
。 这个作品的管弦乐呈示部是已经完成。但当小提琴和钢琴独奏部份开始的时候, 莫
扎特写了不到两页便停下来。但这个作品由於开首的音乐十分吸引, 早在十九世纪未已
有出版商发行这个"片段"。
h...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492
15
充沛的快乐自然会产生滑稽。莫扎特的精神上就有大量的滑稽成分。在这一点上,意
大利的滑稽歌剧和维也纳人的趣味这双重影响,一定对他大有关系。这是他作品中最平凡
的部分,大可略而不谈。不过我们也很容易了解:除了精神之外,肉体也有它的需要;等
到心中的快乐往外泛滥的时候,自然会有滑稽的表现。莫扎特象儿童一样的恣意玩乐。
《唐·璜》之中的雷包兰罗,《后宫诱逃》中的奥斯门,《魔笛》中的巴巴日诺,都是使
莫扎特觉得好玩,甚至于因之而乐不可支的人物。
他的滑稽有时可以达到神妙的境界,例如唐·璜这个人物和这出称为滑稽歌剧的整出
歌剧①。这儿的滑稽,简直渗入悲壮的行动之内:在将军的石像周围,在哀尔维尔的痛苦
周围,都有滑稽成分。求情的半夜音乐会便是一个滑稽场面;但莫扎特处理这场面的精神
使它成为一幕高级的喜剧。唐·璜整个的性格都是用极灵活的手腕刻划的。那在莫扎特的
作品中是个例外;或许在十八世纪的音乐艺术中也是一个例外。直要到瓦格纳,乐剧中间
才有生命如此真实、如此丰富,从头至尾如此合于逻辑的人物。奇怪的是,莫扎特居然会
这样有把握的,刻划出一个怀疑派的,生活放荡的贵族的性格。但若细细研究这个唐·璜
的很
L*****e
发帖数: 265
16
莫扎特歌剧《女人心》
洛伦佐·达·庞蒂是个意大利籍的犹太人,一个冒险家和诗人,是当时别具一格的
人物之一,莫扎特认为他是和自己的戏剧性气质很相近的脚本作家。两人合作了三部作
品:《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和《女人心》。这几部歌剧是古典主义喜歌剧之冠
,而《魔笛》则是浸透了共济会象征主义的巨型幻想作品。《后宫诱逃》和《魔笛》使
德国歌剧达到了顶峰。这几部杰作中有大量的反讽,超越了产生它们的如花似锦的世界
。它们达到了达·庞蒂所宣称的他和莫扎特的意图:“忠实地用全部色彩描绘各种激情
。”
莫扎特的歌剧《女人心》直译应该是“女人都是如此”。原来歌剧的副标题是“恋
人的学校”(La scuola degli amanti),但莫扎特不太喜欢这个副题,尽管剧作者Da
Ponte更倾向于它,认为那更能说明剧作的意图。
两幕喜歌剧《女人心》,1790年首演于维也纳。它是莫扎特作品中形式最完美和平
衡的一部。在今天它被认为是最富于人情味的最优秀的喜剧之一,是关于人性和人类感
受,忠贞与不忠贞的微言大义。
故事发生在18世纪的那不勒斯,老光棍阿方索与两位年轻人打赌说:“你们正在热
恋的情人对你们的感情
A*********g
发帖数: 268
17
来自主题: Germany版 - <<莫扎特>> -- 傅雷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莫扎特 (1756-1791)
此文为傅雷先生一九五六年莫扎特诞辰200周年时所作, 然至今仍鲜有能出其右者。
即使读者对莫扎特的音乐了解不多,读来仍有指导意义。
独一无二的艺术家莫扎特
傅雷
在整部艺术史上,不仅仅在音乐史上,莫扎特是独一无二的人物。
他的早慧是独一无二的。
四岁学钢琴,不久就开始作曲;就是说他写音乐比写字还早。五岁那年,一天下午,
父亲雷沃博带了一个小提琴家和一个吹小号的朋友回来,预备练习六支三重奏。孩子挟着
他儿童用的小提琴也要加入。父亲呵斥道:“学都没学过,怎么来胡闹!”孩子哭了。吹
小号的朋友过意不去,替他求情,说让他在自己身边拉吧,好在他音响不大,听不见的。
父亲还咕噜着说:“要是听见你的琴声,就得赶出去。”孩子坐下来拉了,吹小号的乐师
慢慢地停止了吹奏,流着惊讶和赞叹的眼泪;孩子把六支三重奏从头至尾都很完整地拉完
了。
八岁,他写了第一支交响乐;十岁写了第一出歌剧。十四至十六岁之间,在歌剧的发
源地意大利(别忘了他是奥地利人),写了三出意大利歌剧在米兰上演,按照当时的习惯
,由他指挥乐队。十岁以前,他在日耳曼
n****n
发帖数: 492
18
根据莫扎特的书信
论莫扎特
罗曼·罗兰
傅雷 译
我最近把莫扎特的书信重新读了一遍,那是由亨利·特·居仲先生译成法文,而所有
的图书馆都应该置备的:那些信不但对艺术家极有价值,并且对大众都有裨益。你一朝念
过以后,莫扎特就能成为你终生的朋友;你痛苦的时候,莫扎特那张亲切的脸自然而然会
在你面前浮现;你可以听到他心花怒放的笑声,又有孩子气,又有悲壮意味的笑声,不管
你怎样悲伤,一想到他欣然忍受了那么多的苦难,你就会觉得自己一味浸在悲哀里头是大
可惭愧的了。现在让我们把这个消逝已久的美丽的小影,给它复活过来。
*          *          *
首先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他那种不可思议的精神健康,想到他受着病魔侵蚀的身体,
他精神的健康就更可惊讶了。——他的健康在于所有的机能都得到平衡,而且差不多是绝
无仅有的平衡:一颗样样都能感受,样样都能控制的灵魂;一种镇静的、甚至心里有着最
深刻的感情(例如母亲的死,对妻子的爱)的时候令人觉得冷酷的理智,那是一种目光犀
利的聪明,能抓握群众的趣味,懂得怎样获得成功,懂得一方面保持自己骄傲的天性,一
方面把这个天性去适应社会,征服社会的聪明。所
n****n
发帖数: 492
19
以下我们谈谈莫扎特对歌剧的观念。
莫扎特纯粹是个音乐家。我们看不出他有什么文学修养的痕迹①,更不象贝多芬那样
的注意文学,老是自修,而且成绩很好。我们甚至不能说莫扎特主要是个音乐家。因为他
只不过是音乐家。——所以对于在歌剧中需要把诗歌与音乐融和为一的难题,他用不到多
所踌躇。他用一刀两断的方式解决了,凡是有音乐的地方,决不许有竞争的对象。
他在一七八一年十月十三日的信中说:“在一出歌剧中间,诗必须绝对服从音乐。”
他又说:“音乐居于最高的主宰地位,叫人把旁的东西都忘了。”
可是我们不能就认为莫扎特不注意歌词的脚本,不能认为音乐在他是一种享受,歌词
只是音乐用来借题发挥的材料。相反,莫扎特深信歌剧必须真实的表现情感和性格;但表
现的任务,他是交给音乐,而非交给歌词的,因为他是音乐家,不是诗人;也因为他的天
才不愿意把他的作品和另外一个艺术家平分。
“我不能用诗句或色彩表现我的感情和思想,因为我既非诗人,亦非画家。但我能用
声音来表现,因为我是音乐家。”(1777年11月8日信)
因此,诗歌的责任在于供给一个组织完美的布局,供给一些戏剧化的场面,“富于服
从性的歌词,专为音乐写的歌词。”
n****n
发帖数: 492
20
一七九一年十二月五日,莫扎特在这片光明中安息了。我们知道《魔笛》的第一次上
演是同年九月三十日,而《安魂曲》是他在生命最后两个月中间写的。——由此可见,死
亡袭击他的时候,就是说在三十五岁的时候,他才开始泄露他生命的秘密。可是我们不必
诅咒死亡,莫扎特把死亡叫做他“最好的朋友”,而且直到死亡将临,死亡的气息迫近的
时候,莫扎特才清清楚楚意识到幽闭在心中的一些最高的力量,才在他成就最高,写作最
晚的作品中把自己交给那些力量。但我们也得想到,贝多芬三十五岁的时候,还没有写
《热情奏鸣曲》,也还没有写《第五交响曲》,根本没有什么《第九交响曲》和《d调弥
撒祭》的观念。
就象死亡给我们留下来的,在发展途程中天折了的莫扎特,对我们成为一个永久的和
平恬静的泉源。从法国大革命以来,激情的波涛把所有的艺术都冲刷过了,把音乐的水流
给搅混了;在这种情形之下,有时候到莫扎特的清明的天地中去躲一会,的确是很甜美
的;他的清明之境,好比一个线条和谐的奥令匹克山峰,在上面可以高瞻远瞩,眺望平
原,眺望贝多芬与瓦格纳的英雄与神明在那里厮杀,眺望波涛汹涌的人间的大海。
一九五五年五月十六日译
L*****e
发帖数: 265
21
三幕喜剧《后宫诱逃》,斯泰法尼编剧,莫扎特谱曲,1782年7月16日在维也纳布尔格
剧院首次公演。结果造成轰动。这部作品不论从纯粹音乐或从歌剧角度来看,都是莫扎
特的第一部喜剧杰作。他的剧本已超越歌唱剧的范围,显露出启蒙时代与人文主义的特
征。莫扎特的音乐结构突破新局,音乐本身就是戏剧的情节。由咏叹调与重唱推展开的
故事,也在音乐之中表现出来。剧中人物不再是一种类型,而是带有情感与个性的角色
。他们是情人、仆人、守卫与国王,个个都是真正鲜活的人物。
在这部歌剧中洋溢着青春之美,这是莫扎特青年时代的纪念碑。原因是在此剧首演
后不久的8月4日,他便和相爱的康斯坦丝结婚。也就是说,谱写此剧的时期,是莫扎特
短暂生涯中最幸福的时代。他挣脱残暴的大主教的控制,在自由之都维也纳定居后,这
位青年作曲家获得康斯坦丝的爱,而这个幸福的心情也反映在这部作品中。因为这部歌
剧的女主角,也叫康斯坦丝。
把舞台放在土耳其这个东方国度,是当时的时尚。莫扎特充分发挥这种题材的趣味
,谱出活生生的喜剧。特别是强调出警卫奥斯明这角色,以及颇具效果地使用三角铁、
铜钹和短笛等,很成功地酝酿出土耳其式的异国趣味。又如花腔
c******a
发帖数: 168
22
来自主题: _ZST版 - 黑暗里的莫扎特
陪石头睡觉,黑暗里塞个耳机躺床上,在电台声嘶力竭讨钱的间隙听到莫扎特单簧管协奏
曲第二乐章。(真可恶!这么短一个乐章也不给听完,半截就又蹦出来讨钱。)
有多少年没听协奏曲了?单簧管声音刚从黑暗中渗出来,我就看见一片枯黄的背景
,非洲草原上,Robert Redford给Meryl Streep放这段音乐。《走出非洲》是个美国式
的电影,难得的,我喜欢的,而仍然是美国式的电影。如果美国人多像Redford那样,
沉默、宽厚、自由、勇敢、热爱莫扎特,我一定不抱怨,我一定热爱这个国家。可惜不
是,多数美国人聒噪,自以为宽厚和自由,假装勇敢,对莫扎特不感冒。
今夜多么迷离,莫扎特把我从古乐那一排排纤细的叮咚里揪出来,给我这样一个短暂而
不完整的间隙,我竟然又像十几岁时那样善感了。侧躺着,对面的小家伙捧着奶瓶,眼
睛还圆睁着,我也愣愣地盯着他,就有什么,粘粘的咸咸的,排山倒海地浸到枕头里了。
一定很少有人知道,莫扎特是这样的悲哀,他所有的温柔,俏皮,安宁,纯净,都细细
地裹在那悲哀之外,泛着玉一般柔和的光,但那是悲悯自内透出的光。他活了三十五岁
,而我直到临近这个界限时才明白,早在十几岁时,他的
f******k
发帖数: 297
23
来自主题: ClassicalMusic版 - 一场莫扎特专场音乐会
前个周末晚上在学校的音乐厅听了场AAM(Academy of Ancient Music)的莫扎特音乐会,
是Hogwood指挥,Robert Levin演奏fortepiano。AAM和Hogwood是HIP (Historically
Info
rmed Performance)的先驱之一,Robert Levin又是fortepiano和莫扎特的专家,予心向
往之很久了,再加上这场音乐会又很独特,真是一个难忘的晚上!
整场音乐会是为完全的再现当年莫扎特自己的演奏会而设计的,独具匠心。AAM的编制
基本上是室内交响乐团的规模,乐器自然是所谓的“period instrument",一个结果是弦

部分细腻有加,比较的"thin", 管乐效果相对重了些,非常的"fanfare"的感觉。曲目包

莫扎特的第35交响曲"Haffner",C minor第24钢琴协奏曲,D major Concerto Rondo。安

很有特色,他们把第35交响曲一拆为二,上半场先演奏前三个乐章,末乐章搁到整场
音乐会的最后,也就是把35的finale作为音乐会的finale。上半场在35之后是整
H**p
发帖数: 135
24
来自主题: ClassicalMusic版 - 莫扎特的儿子(zz)
发信人: ReaderButler (宁静的海德格尔), 信区: Classic
标 题: 莫扎特的儿子(zz)
发信站: 日月光华 (2002年10月31日23:44:40 星期四), 站内信件
莫扎特的儿子
恐怕很少人知道莫扎特的儿子是做什么的。其实F.K.莫扎特也是搞音乐的,却不像
他父亲那样是个伟大人物,而是在里沃夫城(现属乌克兰)默默耕耘了30年,教孩子弹
钢琴,自己开音乐会,也指挥乐队。他还用乌克兰民歌为主题写了曲子,直至今天,在
以乌克兰作曲家雷森科命名的里沃夫音乐学院仍不时会听到他的乐曲。
H**p
发帖数: 135
25
来自主题: ClassicalMusic版 - 莫扎特的歌剧《唐·乔万尼》(zz)
发信人: archsteed (天佑), 信区: Classic
标 题: 莫扎特的歌剧《唐·乔万尼》(zz)
发信站: 日月光华 (2002年10月29日10:54:44 星期二), 站内信件
发信人: anchun (尽照妖), 信区: ClassicalMusic
标 题: 莫扎特的歌剧《唐·乔望尼》
发信站: 浙江大学海纳百川站 (Mon Aug 12 19:50:29 2002)
莫扎特的歌剧《唐·乔望尼》完成于1787年,同年10月29日在布拉格首演。脚本作者达
·彭特还为莫扎特提供了另外两部杰出的意大利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和《女人
心》。
第一幕
唐·乔望尼的仆人雷波莱罗正在骑士长的官邸外等待。唐·乔望尼正潜入府邸调戏长官
的千金唐娜·安娜。没想到唐娜·安娜死活不从,两人扭打起来。骑士长过来捉拿好色
之徒,却在打斗中被唐·乔望尼刺死。安娜和她的未婚夫唐·奥塔维奥发誓要复仇。
这时,新近被唐·乔望尼遗弃的唐娜·艾尔维拉来找他,雷波莱罗受指派缠住艾尔维拉
以便自己的主人脱身,唱起了著名的“芳名册”。
逃跑中,唐·乔望尼经过一个村庄,那里在举行婚礼,他又看上了新娘子—
g**p
发帖数: 111
26
来自主题: ClassicalMusic版 - 莫扎特经济情况辩正(Z)
发信人: Yushu (江河源~~玉树临风~~), 信区: Classicalmusic
标 题: 莫扎特经济情况辩正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04年07月03日10:13:52 星期六), 转信
作者:邵奇青
在音乐史的研究中,关于一个音乐家的经济情况,本来只是比较次要的课题。但是最近我
从。音乐爱好者。中读到一些有关介绍著名音乐家莫扎特的文章,几乎一致地认为在莫扎
特同萨尔兹堡大主教决裂,失去了封建贵族的雇佣关系后,他一直生活在贫病交困之中,
有些记载甚至于描绘得非常具体、形象(如说他在冬天因缺乏燃料不得不依靠同自己的妻
子乱蹦乱跳采取暖;说他经常被催租、逼债和被强行搬走家具的威胁下生活,等等)。而
且几十年来(从三十年代丰子愷编著的。近世十大音乐家。起直到近年来国内外出版的一
些有关音乐家介绍、音乐欣赏的小册子和文章)一再重复这些记载和论述。这样就给人造
成了一种错觉,似平莫扎特真是一直过着类似乞丐那样的悲惨生活!似平贫穷了才能称得
上伟大,其实这些记载和论述同莫扎特的实际经济情况是有矛盾的,至少是相当片面的。
为了尽可能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去研究历史
a****s
发帖数: 11
27
【转贴】[Good古典] 008 戴维斯-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全集 2CD
此资源位列评选第8位。值得收藏。
[img]http://media7.dropshots.com/photos/774803/20101109/112747.jpg[/img]
唱片名:Mozart Violin Concertos (complete)/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全集)
作曲:Wolfgang amadeus Mozart/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
小提琴:Arthur Grumiaux/阿图尔.格鲁米欧(1921-1986)
协奏: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伦敦交响乐团
指挥:Colin Davis/科林.戴维斯
编号: Philips FC 0140/FC 0141
比利时籍小提琴大师格鲁米欧与戴维斯指挥伦敦交响乐团合作的这个录音版本久负盛名
,自从出版
以来就一直被认为是该作品的权威版本,它收齐了莫扎特的前五首小提琴协奏曲,入选
日本《唱片
艺术》最佳名片。格鲁米欧的这个录音版本自然也在这首批之列,高精度的抽样和量化
使得本来就
已出色的录音效果立马升级,几达天碟...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1543
28
新年好。
萨利埃里没有忏悔,他至死还是defy god的,他的矛盾不是和莫扎特的,而是和上帝的。
帖子里不是萨利埃里的原话,是电影里萨利埃里的原话,所以实际是编剧的原话,哈哈
。莫扎特的生平是网上各种传记里的,不过文中提到的都是在和他本人的书信集对比以
后我觉得比较可信的部分。
莫扎特也不淡薄名利啊,西方人只会更加功利。他留在维也纳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提高收
入,他在信里经常表示,没人出钱他就不作曲(这点他虽然不是完全遵守,毕竟真正的
艺术家不可能没有自发创作,但仔细算来他的作品确实大多数是有功利目的的,不管是
受人所托,还是为了他自己的音乐会而写)。他还有一个entry book,用来记录每部作
品完成的时间。只能说像李白和莫扎特这样的天才,不可能不认识到自己在历史上的地
位吧。
c*****g
发帖数: 1856
29
莫扎特的歌剧:魔笛 (MagicFlute)
《魔笛》是莫扎特留传于世的最后的一部歌剧。
年轻的莫扎特于1791年12月三十五岁的时候逝世。
这部歌剧是在那一年的夏天开始创作的。要求创
作这部歌剧的是席卡内德领导的剧团,该团原来
是座巡回演出的剧团,自那时发迹以来才在维也
纳的郊外(现在是市内)有了演戏棚子,它是个相
当大众化的剧团。这部歌剧是以该剧团表演的“歌
唱剧”来构思的,可是它与宫廷歌剧相比较,是
一种形式粗糙的体裁,内容也是集中了当时及为
常见的戏剧情节,充满了启蒙主义的说教 (剧本
作者的代表是剧团团长席卡内德)。但,莫扎特为
它谱写的音乐,的确非常出色,成功地创作了别
无他爱的戏剧,成为千古不巧的名作。假如没有
他的音乐,这个戏剧老早就会被遗忘了。1791年
9月30日,这部歌剧由席卡内德剧团首次上演。
初演虽不能说取得很大的成功,但随着演出次数的
增多,名声也就提高了。不久,莫扎特卧床不起,
《魔笛》一直到他临死还缠扰着他的心,据说到了
深夜,他一边看着表,一面想着舞台的情景:
“这个时刻正是夜后出来的时候。”
e***e
发帖数: 3872
30

偶最喜欢的莫扎特歌剧(之一?),这个介绍实在偏离太远,Oper-L那里
的Synopsis和简评不错: http://www.orc.soton.ac.uk/ngb/cosi.html
还有一段和这个歌剧相关的文字:
《女人心》是莫扎特后期创作的意大利喜歌剧(Opera Buffa)典范之一。
同《唐·乔万尼》一样,它深刻地反映了莫扎特对喜歌剧创作所持有的不同
寻常的严肃。在保持喜歌剧幽默气氛的同时,在古典诗剧和奏鸣曲式的框架
内,莫扎特和剧作者力图表现的是他们对人性,对人物的心理、欲望和情感
的认识与理念。它们表面轻松的形式、它们让人喜闻乐见的情节和音乐表述
象那个时代很多艺术作品一样,常常能让当时的人们轻易将之等同于通俗。
但那些对世俗现象深刻的呈示,对剧情和整幕的音乐结构的精心安排,使后
来尤其是现今的人们不难认识到它们在古典美学之外的哲思,这正好像伏尔
泰创作“天真汉”时字句中富含深意的笔触。
另一方面,《女人心》在歌剧的写作上也是别具一格的——常常被称为
“Opera Ensemble”。各种重唱占据了通常是男女主角抒情的咏叹调;乐队
远远不是在伴奏,木管的织
f**********4
发帖数: 2617
31
有一部挺经典的电影叫做"Amadeus"的讲的就是莫扎特。其中有一个场景,奥地利皇帝
自己作了一首没咸没淡的曲子拿来请莫扎特点评。莫扎特就当场在钢琴上把这曲子一边
弹一边改编,加进去各种变奏花样,让这个弱智曲子登时变成了一首像样的奏鸣曲。小
星星也是一样的状况,参考楼上的youtube链接。
t*n
发帖数: 14458
32
内曲子是那个宫廷音乐家写的,自己打算在大家面前得瑟一下
结果让老莫直接给毙了

有一部挺经典的电影叫做"Amadeus"的讲的就是莫扎特。其中有一个场景,奥地利皇帝
自己作了一首没咸没淡的曲子拿来请莫扎特点评。莫扎特就当场在钢琴上把这曲子一边
弹一边改编,加进去各种变奏花样,让这个弱智曲子登时变成了一首像样的奏鸣曲。小
星星也是一样的状况,参考楼上的youtube链接。
T*******I
发帖数: 5138
33
音乐视频:莫扎特的《安魂曲》
——为余杰被迫出走中国而发
贝多芬的《D大调庄严弥撒》和莫扎特的《安魂曲》在我所欣赏过的全部西方经
典音乐作品中排在首位。它们原本被排在我的全部音乐视频博客系列文章的最后。最近
听闻余杰及其家人被迫出走中国,我不得不打乱计划,决定提前将莫扎特的《安魂曲》
奉献在此。如果余杰在其《去国声明》中所述事实及其出走的理由成立,那么,这就是
这个自称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国家和民族向野蛮退化的明证和悲剧。
一个人或一群人对一个人的自由的剥夺就是他或他们对所有人的自由的剥夺;一个
人或一群人对一个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奴役就是他或他们对所有人的精神和肉体的奴役。
这是人世间最大的恶,因为它是对一切平等、正直和公义的彻底背叛。
谨以此音乐视频博文表达自己对在中国近代史上践行独立思考、追求个人自由之精
神并因此而为实现中国民主化而努力奋斗的前辈、同辈以及若干代下一辈的敬意。祝他
们成功!愿我的祖国不再有人对人的奴役,愿人类更加美好!
(注:本视频从第10分19秒开始的一段约2分钟的音乐被认为是神的忿...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34
好熟啊。我也记得电影里丈母娘的破口大骂配着魔笛里的那段花腔女高音,很逗。看来
萨利埃里最后没有和莫扎特和解啊,我以为他忏悔和心服口服了。我记得他在自己房间
里看还是摸耶稣像,十分痛苦的样子。帖子里萨利埃里的原话和莫扎特的生平那些是在
哪本书里的?赞美“生活中的困顿烦恼总是奇迹般地从他的音乐中隐退”。把他和贝多
芬对比,有点想起李白和杜甫。不过李白好像还没莫扎特那么洒脱,我碰到的一个古典
文学老师开玩笑说他蛮功利的,细心完整抄录自己的所有作品以便流传,哈哈。
新年好啊!
a*****e
发帖数: 1543
35
没错没错,所以我才说音乐是这部电影的第一主人公。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在大学影
音室一类的地方,乱哄哄的只看了情节,觉得从莫扎特的人物形象来说,编导发挥得也
太过头了一点,所以也不是很喜欢。
后来在家里安安静静地看,就完全被音乐和内涵吸引住了,忠于历史本来就不是优秀电
影的必要条件,就电影艺术本身来说《莫扎特传》接近完美。我尤其赞赏导演用20号钢
协做片尾曲,编剧原稿里用的是共济会葬礼进行曲,显然20钢的内涵要深刻得多,既有
告别人间的哀伤不舍,又有生命最后时刻洞察一切的冲淡洒脱,甚至还有一丝游戏人间
的嘲讽戏谑。总的来说我不喜欢影片中莫扎特的怪笑,但伴随20钢的最后一声怪笑实在
是太贴切了,如果没有这一声怪笑,整部电影要失色很多。
n****n
发帖数: 492
36
莫扎特在一七七七年十月十日信中说:“创作是我唯一的快乐,唯一的嗜好。”
这个幸运的天才仿佛生来就是为创造的。历史上很少见这样旺盛的艺术创造力。因为
莫扎特的得心应手,一挥而就的才华,不能与洛西尼那种不假思索的铺陈混为一谈。——
巴赫是靠顽强的意志写作的,他对朋友们说:“我是被逼着用功的,谁和我一样用功,就
会和我一样的成功。”——贝多芬永远和他的天才肉搏,朋友们去看他而正碰上他在作曲
的时候,往往发见他困惫不堪的情形无法形容。兴特勒说:“他脸上的线条都变了样,满
头大汗,好象才跟一支对位学家的军队作了一场恶斗。”不错,这里说的是贝多芬写作弥
撒祭中间的“吾信吾主”的一章;但贝多芬老是拟稿、思索、删削、修改、添加,从头再
来;而等到全部完成以后,又从头再来;有一支奏鸣曲,久已写好而且已经刻好版子的,
他在Adagio开头的地方又加上两个音。——莫扎特可完全没有这种苦难①。他心中的愿
望,他实际上都能做到,而且他只愿望他所能做到的。他的作品有如生命的香味:正如一
朵美丽的花,只要拿出劲来活着就是了②。创作在于他是太容易了,不但双管齐下,有时
竟是三路并进,无意中表现出他的不可思议的,惊人的
n****n
发帖数: 492
37
现在放下莫扎特的书信,让他音乐的浪潮把我们带走罢。他整个的灵魂都在他的音乐
中间。我们一听,就能发觉他的本质,——他的柔情与聪明。
到处都有他的柔情与聪明:所有的感情和思想,都被这两样包裹着,浸淫着,象一道
柔和的阳光般沐浴着。因为这缘故,他描写反派角色从来不成功,而且他也不想在这方面
成功。只要想到《莱奥诺拉》中间的暴君,《自由射手》中魔鬼般的人物,《尼伯龙根的
指环》中可怕的英雄,我们就可以由贝多芬,韦柏和瓦格纳的例子,相信音乐是很能表现
并引起仇恨与轻蔑的。但正如莎士比亚的《十二夜》中的公爵所说的,音乐主要是“爱的
养料”,而爱也是音乐的养料。莫扎特的音乐就是这样。因为这缘故,喜爱他的人把他看
作亲人一般。并且他是用多好的礼物回敬他们的!仿佛是连续不断的柔情和长流无尽的
爱,从他那颗仁慈的心中流到他朋友们的心中。——他很小的时候,对于感情的需要就到
了病态的程度。据说他有一天突然问奥国的一位公主:“太太,您喜欢我吗?”她故意和
他打趣,回答说不;孩子便伤心得哭了。——莫扎特的心始终是儿童的心。这一类天真的
央求,永远用着“我爱你,你也爱我罢”这种温柔的音乐,重复不已的提出来。
L*****e
发帖数: 265
38
《魔笛》是莫扎特留传于世的最后的一部歌剧。年轻的莫扎特于1791年12月三十五岁的
时候逝世。这部歌剧是在那一年的夏天开始创作的。要求创作这部歌剧的是席卡内德领
导的剧团,该团原来是座巡回演出的剧团,自那时发迹以来才在维也纳的郊外(现在是
市内)有了演戏棚子,它是个相当大众化的剧团。这部歌剧是以该剧团表演的"歌唱剧"
来构思的,可是它与宫廷歌剧相比较,是一种形式粗糙的体裁,内容也是集中了当时及
为常见的戏剧情节,充满了启蒙主义的说教 (剧本作者的代表是剧团团长席卡内德)。
但,莫扎特为它谱写的音乐,的确非常出色,成功地创作了别无他爱的戏剧,成为千古
不巧的名作。假如没有他的音乐,这个戏剧老早就会被遗忘了。1791年9月30日,这部
歌剧由席卡内德剧团首次上演。初演虽不能说取得很大的成功,但随着演出次数的增多
,名声也就提高了。不久,莫扎特卧床不起,《魔笛》一直到他临死还缠扰着他的心,
据说到了深夜,他一边看着表,一面想着舞台的情景:“这个时刻正是夜后出来的时候
。”
第 一 幕
在神秘的、优美的序曲之后,幕开了。在山中,王子塔米诺(原脚本写的是穿日本猎服
的人,因此塔米诺也可能是老百姓
u***************r
发帖数: 11227
39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傅聪论莫扎特Re: Or JJ ah...
傅雷家书里有一段对莫扎特的评论(好像是傅雷译的),写得非常好:
莫扎特的作品不像他的生活,而像他的灵魂
....
他从来没有把他的艺术来作为倾吐心腹的对象,也没有用他的艺术给我们留
下一个证据,让我们知道他的苦难,他的作品只表现他长时期的耐性和天使
般的温柔.他把他的艺术保持着笑容可掬和清明平静的面貌,决不让人生的考验
印上一个烙印,决不让眼泪把他沾湿.他从来没有把他的艺术当作愤怒的武器,
....
莫扎特的朴素,跟他的温和与纯洁都到了同样的程度.对他的心灵而论,便是在他
心灵中间,根本无所谓迷,无所谓疑问.
....
他与其说是"我们的现在的"音乐家,不如说是"我们的将来"音乐家,莫扎特比瓦
格纳更其是未来的音乐家.丹纳说得非常好:"他的本性爱好完全的美."
....
d******e
发帖数: 2265
40
这么说吧,霍洛维茨老了老了说最难弹的曲子就是莫扎特的。
炒盘的就是装逼,谁都能去跑啊跑手指。返璞归真见火候还要看莫扎特的。
还有贝多芬的,弹不到位根本不能听。
w********h
发帖数: 12367
41
来自主题: Germany版 - <<莫扎特>> -- 傅雷
偶又要禁不住说莫扎特的“坏话”了...
莫扎特大部分作品都感觉风格重复,也许“天籁”都是差不多的“催眠曲”吧。
他的作品里面最喜欢的是歌剧和安魂。
其他的,除却耳熟能详的各位,他的其他渺如烟海的作品,
我是看不出什么好的。
能够用所有作品感动我的,
一是巴赫;
二是拉赫马尼诺夫。



b***n
发帖数: 16
42
来自主题: ClassicalMusic版 - 莫扎特g小调第40交响曲(Z)
发信人: ilovebach (这是我的nick), 信区: Classicalmusic
标 题: 莫扎特g小调第40交响曲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03年10月12日16:35:41 星期天) , 站内信件
第一乐章 Allegro moderato 很快的快板 g小调。
没有引子。莫扎特第40交响曲的第一个乐句几乎和同样没有引子的贝多芬命运的敲门
声一样著名,中提琴摆动的震音背景上方,小提琴歌唱性的主题逐渐展开,犹如梦境中的
倾诉,构成这个主题的半音下行,在西方音乐中常常代表叹息和悲伤,和如同颤抖的中提
琴震音相配,建立了忧郁的氛围。在小提琴的带领下,木管乐器组(长笛,双簧管,大管
)齐奏进入(14小节,00:16),紧接着,全乐队齐奏,悲怆的声音冲破了忧郁的外壳。第2
0小节的第二拍上,小提琴再次演奏主题(00:23),这次的中提琴震音比乐章开始的地方晚
进入2小节,接着还有双簧管和大管的声音漂浮在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的上
空,节奏迅速的发展为坚定的步伐,紧张的感觉逐渐加重,乐队的声音犹如巨浪在沸腾。
经过了一小节的休止,在44小节(00:49),第二
z****g
发帖数: 14
43
来自主题: ClassicalMusic版 - 八卦电影莫扎特的音乐
够全的了,佩服。
只有一个补充:Salieri 回忆少年时在教堂里向上帝发誓把一生奉献给音乐时,唱诗班唱
的是Pergelesi (?) 的 Stabat Mater (圣母悼歌)第一乐章。
影片中的莫扎特和我读《莫扎特日记〉得到的印象大不相同,想必是剧本作家的创意。片
中Salieri的一生其实很可怜。

p**********n
发帖数: 1470
4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lassicalMusic 讨论区 】
发信人: pascaldechin (小帕), 信区: ClassicalMusic
标 题: 傅雷: 独一无二的艺术家莫扎特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21 18:43:39 2010, 美东)
[小帕注] 最近在看 <与傅聪谈音乐> 一书, 这本书虽不如<傅雷家书>有名, 但是所收
录的文章更加专业.
这是里面的一篇文章. 傅聪后来接受采访的时候, 大段大段得背诵里面的评论, 特别是
莫扎特和贝多芬的比较那段, 可见其
父的音乐观对其影响之深.
k********k
发帖数: 5617
4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lassicalMusic 讨论区 】
发信人: khabarovsk (伯力), 信区: ClassicalMusic
标 题: 莫扎特 作品K545 C大調 奏鳴曲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6 20:52:13 2014, 美东)
莫扎特 作品K545 C大調 奏鳴曲
Mozart K545 Sonata in C major (complete)
---- Cory Hall, pianist-composer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qwMT5tCu7E
a*****e
发帖数: 1543
46
K545,作于1788年,为钢琴初学者而作,调式和技法相对简单,与这种简单对应的是,
在旋律上也充满童趣。很可能像莫扎特的大多数奏鸣曲一样,是写给学生的练习曲。
生前没有发表过。莫扎特此人真是完全没有理财头脑,他有时候把作品藏着不卖,想要
待价而沽,结果却在缺钱花的时候三钱不值两钱地卖掉。

发帖数: 1
47
谢谢skl的耶稣卵子和撒旦精血,贴套莫扎特的c小调弥撒作答
kv427
https://youtu.be/oTI_z714dOo
大拉拉Laurence Equilbey好帅啊,喜欢女指挥
歌词在这里
https://meersburgersommerakademie.de/content/28-archiv/173-2006/178-
beethoven/183-der-messe-text-latein-und-deutsch/?PHPSESSID=
a61160cmlfjvapbvttkt4koqi7
其实是贝多芬庄严弥撒的词,莫扎特的kv427,c小调弥撒的词大致相同——
信经不全,缺羔羊经
T****a
发帖数: 4651
48
昨天晚上,教会邀请到著名圣乐指挥陈茂生教授执棒,带领我们四个教会的联合诗班
演出了十首经典合唱曲目。其中最精彩的莫过于下面的这三首古典圣乐。
Update:上视频了,录音效果也比我那个简单SONY强多了,这些音乐实在是太美了!
尤其是 Laudate Dominum,每次听就觉得像是在天堂门口听到天使唱歌那样,
难怪莫扎特被公认为是几百年来音乐天才中的天之骄子~
巴赫 Jesu, Joy of Man's Desiring (耶稣,世人喜乐盼望)
亨德尔 Rejoice! (欢欣!)
莫扎特 Laudate Dominum (赞美上主)
********************************************
Jesu, Joy of Man's Desiring ((耶稣,世人喜乐盼望)
作曲: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作词:Matin Jahn (1620-1682) En tr.Robert Bridges (1844-1930)
中文:程亦妮
耶稣,世人喜乐盼望,圣洁智慧慈爱之光
祂乃我灵深切盼望,愿飞腾向太初之光
神道... 阅读全帖
m**d
发帖数: 21441
4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ifepristone (弃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你们不懂音乐,什么贝多芬莫扎特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y 20 23:13:49 2016, 美东)
这些德国人,鸡巴毛都没长全,就死了,它们对人生的理解,
是欠缺的,从而造成它们对音乐的理解也是欠缺的.
所以莫扎特这种玩意,在美国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最多做个
屁娃的练习曲.贝多芬更是没人放.
古典音乐最高成就,当推鹅毛柴可夫斯基,柴可夫斯基活了
七老八十,经历大喜大悲,对人生的理解层次远远超越它的
鸡巴毛都没长全的德国前辈
你看柴的小提琴协奏曲,既有战斗的炮声,又有生活的温柔,
这种层次,根本不是贝多芬这种砸碎可以攀比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