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陶渊明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j******n
发帖数: 21641
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胡涣:夜行人的陶渊明与巴赫
·胡涣·
不一定非要是能当面相见、一起痛饮的人才能做朋友。读诗和听音乐都是交朋友。读诗
是与诗人交朋友,听音乐是与音乐家交朋友。但朋友一定要是心性相投的人。与活人交
朋友,有句话叫“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与诗和音乐交朋友也是一样:
有的音乐就像美酒琼浆,不管已经品过了多少遍都是至上的享受,也有的音乐,你连十
秒钟都不能忍受,人家把辛苦制作的专辑白送给你都嫌占地方。
我有几盘巴洛克音乐的光碟,是十几年前在商店清仓甩卖的时候买的,买回来之后多半
时间都放在车上的光碟机中。到现在车已经换了一部,那几盘光碟却是旧酒被请入新瓶
,依旧是我的座上高朋。在夜里驱车,地平线深处的最后一缕深紫色终于走远,太太与
孩子都在车内沉沉睡去,相伴的只有远远的几对车灯和萤火虫时而撞在挡风玻璃上的滴
答声。我便伸手打开那装着旧酒的新瓶盖,巴赫的 Air on the G String, Sheep May
Safely Graze 和 Sleepers Awake 就徐徐散发出陈年的醇香。
上大学的时候我最喜欢的音乐家是莫扎特。在莫扎特的绝代天才面前,别的作曲家的旋
律都似乎笨重无比。看到有人说年轻人喜...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682
2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陶渊明与中国菊花文化
《荆楚岁时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晋末宋初的某年
,重阳节,陶渊明没有酒了。他揭开坛盖,是空的,逸出的残香让他难以消受。他叹口
气,摇摇头,踱出门外。菊花是有的,宅外篱边,一簇簇地,开得正盛,黄灿灿地喷张
如盖,散出阵阵馨香,惬人心意。陶渊明摘了一大把,不时凑到鼻间,又想到了酒。此
刻,有酒人家正痛快地享用吧?他索性坐在菊边,想着多采些菊花,多开些荒田,等到
明年的九月初九,就可以喝到菊花酒了。然而,老妻稚子,一大家子人,粮食总是不够
。他又想起做彭泽县令时,在250亩公田里种了高粱,未及收获,他却回乡务农了。如
今的生活不免寒苦,他淡然一笑。往事如烟云,不知过了多久,恍惚间,一袭白衣飘然
而至,原来是老朋友王弘送酒来了。太好啦,他已等不及,抓起酒杯痛饮,很快,他沉
醉在菊花丛中。
中国文化中有大量惹人喜爱的植物意象,如梅、兰、竹、菊、松、柳、荷、牡丹等
等。它们常与某一“文化名人”绑定在一起,并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如梅之于宋
代林逋,竹之于东晋王子猷,菊之于陶渊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躬耕
园田,饮酒赋诗,逍遥适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十...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28
3
来自主题: Jiangxi版 - 陶渊明故里在宜丰考探
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的故里究竟在哪里?从宋代以来,主要有“寻阳说”和“宜丰说”
,具体又
包括五种说法:(1)寻阳柴桑(九江);(2)楚城乡柴桑山鹿子坂(今九江县荆林街鹿
子坂);(3)庐山南麓之粟里(星子县温泉);(4)南康府城西玉京山(星子县);(
5)宜丰县秀溪。
最早记述陶渊明的文章是颜延之的《靖节征士诔》:“晋征士寻阳陶渊明,南岳之幽居者
也。”约70年后,梁朝沈约在编纂《宋书》立《陶潜传》时说:“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
字元亮,寻阳柴桑人也。”梁昭明太子萧统据沈约的《陶潜传》而撰《陶渊明传》。唐初
李延寿编《南史》也照此说。唐太宗时,房玄龄等编《晋书》为陶潜立传则不提籍贯。
弄清陶渊明故里,才可能了解其生平行止,有助于理解其诗文和思想,破解“千古之
谜”。
首先要明晰“籍贯”、“故里”、“故居”概念的区分,才不致于不辨究里。籍贯,
指祖居或个人出生的地方。故里,指故乡,一般指幼时生活的地方。故居,指居住过的房
子。由此,我们逐一辨明陶渊明的祖籍、故里和故居所在地。
一、陶渊明的祖籍:从鄱阳迁浔阳

根据史载及陶渊明自述,其曾祖
M******a
发帖数: 6723
4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论陶渊明的和谐栖居
http://www.gmw.cn/content/2008-10/03/content_840303.htm
龚贤 发布时间: 2008-10-03 10:00 光明日报
陶渊明四仕四辞,最终选择了归隐,实现了人生的和谐栖居。
首先,陶渊明保持了固穷守节的生存境界。他在《戊申岁六月中遇火》中云:“草庐
寄穷巷,甘以辞华轩。……总发抱孤介,奄出四十年。……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
清楚表达了自己坚定的固穷守节的思想,并在自己的人生中彻底保持。他后期归隐,物质
生活方面时好时坏。如“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读山海经》),这是他物质上较丰
盈时。但大部分时间较为贫乏。
陶渊明在《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中云:“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他所忧虑的是
道不行,而不是富贵荣华,这是他能够心平气和保持“固穷 ”之志的原因之一。所以,他
能够做到“驷马无贳患,贫贱有交娱”(《赠羊长史》)“辛苦无此比,常有好容颜”(《
拟古》其五)。最终“竟抱固穷节”(《饮酒》其十六)。
其次,陶渊明实践了淡泊名利的事功思想,把秦汉以来的淡泊事功的精神推向后人无
法超越的高度。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这是中国封建
D***s
发帖数: 258
5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陶渊明的一天是怎样的 zz
有一个地方,它是那样的微妙庄严,它有着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
周匝围绕,又有七宝池,八功德水皆是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人们住在金银宝络造就的楼
阁里,不食人间烟火,没有贪、嗔、痴三毒烦恼,甚至连什么是烦恼,什么是恶道都不
存在,一切都是那般的自然随心。闲时便常作天乐,有各种奇妙杂色之鸟和乐而鸣。微
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或整日端坐于莲台上,
念佛念法念僧清寂而殊妙。
又有一个地方,它是那样的美丽,它有着各种各样美丽的树木,结满了好吃的果子,也
有一棵能使人辨别善恶的树。又有各种动物和飞鸟,还有一个男人及用这个男人肋骨造
就的一个女人。他们每日耕种,看守着园子,吃园中的各种果子。如果不去偷吃了禁果
,便能够长生不死,不受任何惩罚与磨难。
还有一个地方,它是那样的朴实自然,它有着桑树竹林的浓荫,鸡鸣犬吠的村落,荒草
桃源的自然,又有童子纵情随意的歌声,老人欢快行游的笑声。人们“相命肆农耕,日
入从所憩。”食着人间烟火,没有金银珠宝,却安分守己,与世无争。春种秋收,不用
交税,没有饥饿,没有贫困,也没有残酷的官吏和腐败的恶人,不需要智慧也就没有相...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2072
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oveNLust 讨论区 】
发信人: Swane (鹅,鹅,鹅), 信区: LoveNLust
标 题: 我的闲情偶寄(一):陶渊明和李渔(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an 13 12:52:20 2012, 美东)
(雷文。。。各种错误,请偶像们不吝赐教。)
《闲情偶寄》是明人[*]李渔自称不得已而为之、寄旅声色、游刃虚空的运斤独照之作
。李渔,浙江兰溪人,原名仙侣,字笠鸿、谪凡,又字笠翁。笠翁在菲薄他的人眼里是
倡伶,在仰慕他的人眼中,即使与司马相如、李白比肩,也不脱出俳优。近人称赞也往
往止于造意尖新,用辞活泼,所谓真性灵。韩愈不平则鸣,我不平则变身马屁精,拍马
屁的冲动不断袭来。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类似,我对心上人的一片衷
情,有口难辩之际,都付诸马匹——逶迤逶迤。
(一)陶渊明和李渔(上)
“闲情偶寄”的提法仿佛酒肉朋友促膝小酌,散朗不着边际,又妩媚近人情。
作为晋人陶渊明的粉丝,却教我不由先想起《闲情赋》中的“闲情”来。
“闲”本意栅栏,可引申为“约束、防止”。《闲情赋》之闲情,因此作防闲情思讲。
渊明小序讲的也明...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7
赞,陶渊明与李漁闲情并提,比较好玩
不过昭明好像没有选闲情赋入文选。。。。他狠喜欢陶渊明,收集编写陶渊明文集作序
说啥白璧微瑕。。。。那篇序写得很好啊,尤其他说王子晋居儲君之位而思归隐啥的,
是深有感触啊,想想他早逝后他家兄弟子侄遭遇更让人感慨
w*******g
发帖数: 797
8
唐宋之后的文人有一头算一头,陶渊明不在他们心里面占一席之地,出门都不好意思打
招呼。李白杜甫苏轼欧阳修什么的,全都算上。反而陶渊明在隋唐之前的南北朝时期却
声名不显。
y*****g
发帖数: 1822
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胡涣:夜行人的陶渊明与巴赫
若是巴赫和陶渊明还在的话, 我估计:巴赫可能在读唐诗宋词,而陶渊明在玩 jazz
^^

发帖数: 1
10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要想修身养性,还得多看陶渊明的诗词
修身养性最好最快的办法,就是往古代看,因为现代的生活节奏太快了,能做到悠闲自
得的意境和状态的人并不多,每个人都想追逐更多的利益,于是乎都奔跑在路上,忙着
去挣钱的,忙着去花钱的,这些人不懂什么是修身养性。
看看古代的诗词,就能发现,在过去那个物质不丰富的年代 ,原来古人的精神世界能
有这么的丰富,诗词中体现出来的世界观原来是这么气势宏大。
比如陶渊明的《饮酒》当中有这么几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
相与还。每次读到他的这几句诗,都觉得自己渺小了很多,自己还在为一点芝麻绿豆大
的事情而心烦意乱,还为了几百块钱心里纠结和算计,古人没有这么多的物质,更没啥
奢侈品,但是能有如此的意境和修养,真乃人间之最大的奢侈品了。
古人的大隐隐于市,大约就是这样的状态吧,陶渊明做了几年小官就回老家隐居了,他
的精神世界很丰富,所以他的作品很适合想要修身养性的时候看,和大自然融为一体,
非常能让人在这个利欲熏心的社会感受到一丝清新的风。
S***e
发帖数: 2072
11
(雷文。。。各种错误,请偶像们不吝赐教。)
《闲情偶寄》是明人[*]李渔自称不得已而为之、寄旅声色、游刃虚空的运斤独照之作
。李渔,浙江兰溪人,原名仙侣,字笠鸿、谪凡,又字笠翁。笠翁在菲薄他的人眼里是
倡伶,在仰慕他的人眼中,即使与司马相如、李白比肩,也不脱出俳优。近人称赞也往
往止于造意尖新,用辞活泼,所谓真性灵。韩愈不平则鸣,我不平则变身马屁精,拍马
屁的冲动不断袭来。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类似,我对心上人的一片衷
情,有口难辩之际,都付诸马匹——逶迤逶迤。
(一)陶渊明和李渔(上)
“闲情偶寄”的提法仿佛酒肉朋友促膝小酌,散朗不着边际,又妩媚近人情。
作为晋人陶渊明的粉丝,却教我不由先想起《闲情赋》中的“闲情”来。
“闲”本意栅栏,可引申为“约束、防止”。《闲情赋》之闲情,因此作防闲情思讲。
渊明小序讲的也明白:“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
.,而终归闲正。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
然而文字上看,《闲情赋》与其他汉赋却似乎相仿——“淫丽绮靡、莫益劝诫”,比如
著名“十愿”中的如下片段:
“。。。
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12
《读山海经》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
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
猛志故常在。
同物既无虑,
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
良晨讵可待.
O*****a
发帖数: 11621
1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胡涣:夜行人的陶渊明与巴赫
我倒觉得陶渊明是海顿那种
要说玩爵士你说苏轼还有点意思
巴赫估计会读王维

jazz
wh
发帖数: 141625
14
这段闲情赋果然是深情啊,想起鲁迅说的陶潜除了冲淡,还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的诗。闲情偶寄好像没看过……期待后文。你喜欢“造意尖新,用辞活泼”的“真性灵
”,哈哈。
学kzeng贴个陶潜和陶渊明的关键词分析,用得最多的几个人果然都在这个楼里,哈哈哈:
l*****f
发帖数: 13466
15
为陶渊明re下,嘿嘿
wh
发帖数: 141625
16
噢噢,我看得粗心了,哈哈,我以为“不平”是指前贤夸他夸得不够,要在他们的基础
上更上一层楼;没看清楚是否定他们的说法。胡适好像一向看重元明清文学的白话趋向
,新、活泼、真倒都很符合他的审美取向。很多人评论陶渊明也都说“真”。你不太喜
欢“真性灵”是觉得“性灵”有点太轻巧吗?还不大熟悉这个词的背景。

_-
Y*******y
发帖数: 5293
17
陶渊明是不是发明了登山木屐的那个?
S***e
发帖数: 2072
18
恩,犹豫了一下,還是贴一下吧,类似,有一个我觉得和陶有点像的人,陈寅恪同学。
。。他对魏晋一些人物的分析,我觉得很汗很雷的说,他对陶渊明的推崇我觉得尤其有
趣:一反主流提出陶是“内道外儒”,@___@ 好吧;和朱光潜辩论,咬定陶潜是纯道家
,莫有受(哪怕是无意识的)佛教一丝小惠,介还没完,继续发展内道外儒说,认为陶
潜是对道家理论有卓越贡献的哲学家...当时看的我快笑死了,尽管如此,众说纷纭当
中,我还是最相信(或者说最同情)他对陶潜的分析、评论,因为他作了一件和陶潜的
纪年很像(也是我在相似场合会作)的事情:《柳如是别传》专门提到,(大意)为了
讨论的便利,巴拉巴拉巴拉,我不得不用清庭纪年来记叙明遗民的事迹,我感到很不安
,因此需要特别说明我的不得已。
(恩,这样对照看陈称呼东晋渡江子弟皈依佛门甚至改姓(比如“支”)的为胡人,是
否也不奇怪了呢?)
这样说,情感上,我相当喜欢陶/陈,然而,早陈三百年的李笠翁的态度,在我看来,
不仅与这两位都有不同,而且是更进一步的发展,说千年来孤臣之集大成者我觉得也不
过分。这也是我感到很不幸的地方,三百年兜兜转转,牛人陈寅恪竟然只是返还到魏晋
而已...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2072
19
沈什么8g,zkss?
恩,原贴有个错误,丽狼告诉我了,《闲情赋》没有选入《文选》,白壁微暇是萧统编
《陶渊明集》写的序中提到的。这篇序我没看过,丽狼说写的很好,几时去看看。
L**********s
发帖数: 12988
20
这个叶嘉莹是谁啊?是个有名的人么?国内现在捣浆糊的可真多啊
昨天匆忙扫了一遍,看到说自我实现,看到说陶渊明的真,觉得蛮有意思。今天仔细一
看,唉,全篇还真是没有一句有用的话。
提到了几个比较吸引人眼球的名词,但是,根本没有自己的观点,研究和探讨,很多都
是东抄一段,西抄一段,整个文章的结构都是乱乱的,不知所云。好容易说到了一个什
么,你还期待他能elaborate一下,结果,人家又跑到别的地方去打鱼了。
不过,他提到的一些东西还是很有意思的
PS,他为了扬陶而抑白,我很不爽,jiajia
v*******e
发帖数: 3714
21
来自主题: _Exile版 - 归去来辞 陶渊明
归去来辞 陶渊明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
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摇摇以
轻殇,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栽
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
菊尤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眇庭柯以怡颜。倚南
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
流憩,时翘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
,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
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兮,将有事乎
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
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寓
形宇内复几时?何不委心任去留?胡为惶惶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
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执杖而耘耔。登东坳以舒啸,临清流而
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j******n
发帖数: 21641
22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鸟zt
理想·回归——陶渊明诗歌鸟类意象赏析
刘洪浩
内容提要 鸟类意象是陶渊明诗歌的核心意象之一,在陶渊明近三分之一的诗篇中被广
泛应用。分析陶渊明诗歌鸟类意象的象征内涵,探索陶渊明诗歌鸟类意象的观念来源,
进而体味陶渊明诗歌鸟类意象的独特艺术魅力,对于全面,深刻的鉴赏研究陶渊明诗歌
思想内涵与艺术成就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陶渊明诗歌 鸟类意象 象征内涵 观念来源 艺术魅力
陶渊明现存诗歌121首,诗中出现鸟类意象的37首,全诗集中写鸟类意象的7首(1)。
可见,鸟类意象是陶渊明诗歌中的核心意象之一。这一点朱光潜,李长之,袁行霈等诸
位陶渊明研究大家均有论述。然而,诸家都未曾全面考察陶渊明全部诗歌中鸟类意象的
系统特征,也为曾对陶渊明全部诗歌中鸟类意象进行系统分析鉴赏。本文试图运用现代
意象理论,吸收前辈大家研究成果,对陶渊明诗歌中的鸟类意象从象征内涵分类入手,
探索陶渊明对于鸟类的思想观念,从而体会陶渊明诗歌中鸟类意象的艺术魅力。尽己薄
识对陶渊明诗歌中的鸟类意象进行归纳,分析和鉴赏,为天下陶诗同好提供些许帮助和
参考。
一, 陶渊明诗歌鸟类意象象征内涵分析
前人对于陶渊明诗歌中的鸟...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682
23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采菊东篱下”背后的隐情
陶渊明是我们熟悉的诗人,但是越熟悉的人往往越容易误读。在我们的印象中,陶
渊明是一个采菊东篱下的隐逸高人,是一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铮铮怒汉。这些理解都对
,但并不全面。或许把陶渊明作为一个政治诗人,会有一种别开生面的视野。
陶渊明的曾祖父是东晋大将陶侃。要了解陶渊明的趣味、立场,就不得不提到陶侃
在盘根错节的东晋王朝中的位置。陶侃出身贫寒士族,且可能有江南蛮族(溪族)血统,
这在门阀贵族把持朝政的东晋王朝中是很难立足的。当然,陶侃的军事才干与政治魄力
使得他得以脱颖而出,历任广州刺史、江州刺史,官至太尉。但另一方面,东晋王朝根
深蒂固的门阀政治和盘根错节的派系斗争,又使得出身寒士的陶侃在仕途上比同时代人
更加艰辛。贵族琅琊王氏家族中的大将军王敦主政其间,王敦为了扩充势力而将陶侃排
挤至边陲广州担任刺史,这无疑是门阀政治对陶侃的一次无情摧残。后来王敦叛乱被平
定,陶侃被任命为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但琅琊王氏与陶侃之间的宿怨却一直难以弥
合,以至于新兴贵族庾亮向琅琊王氏家族的宰相王导发难时,陶侃坚决站在了庾亮的一
边。应该说,与琅琊王氏的对立态度成为了陶氏一脉的家族记忆。这直接导致了“不为
... 阅读全帖
R*******e
发帖数: 25533
24
围观
http://www.dfdaily.com/html/1170/2012/3/10/757332.shtml
撕扇记:美言不信的蒋勋
作者 江弱水 发表于2012-03-10 22:35
读了《美,看不见的竞争力》,我觉得中古的几位大诗人,陶渊明,李白,王维,
白居易,都会出来找蒋勋拼命。我从来没有见识过这样不严谨的写作,比所有的“戏说
”和“大话”都强,几乎算得上“穿越”了。如果说这是中文世界的三聚氰胺或者塑化
剂,不算是过于严厉的指控吧?
江弱水
《美,看不见的竞争力》
蒋勋著
中信出版社
2011年10月第一版
236页,35.00元
《蒋勋说唐诗》
蒋勋著
中信出版社
2012年1月第一版
288页,38.00元
要形容这是个什么时代,我想到的词首先是忽悠,可是这个词常见的解释都不能得
其神韵。我一直想给忽悠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发现很难,除非辅之以一些描述。首先,
忽和悠都是动词。平常我们讲忽闪,讲晃悠,忽就是闪,悠就是晃。然而,忽和悠又都
是形容词。忽者,短暂也;悠者,久长也。你要说什么什么的十万分之一,那就用得上
忽了,十忽等于一丝。但悠久啊悠长啊悠远啊,悠便是好... 阅读全帖
R*******e
发帖数: 25533
25
来自主题: _LoTaYu版 - 蒋勋
今天听蒋勋细说红楼听到忍无可忍,翻个老贴压压惊。
http://www.dfdaily.com/html/1170/2012/3/10/757332.shtml
撕扇记:美言不信的蒋勋
作者 江弱水 发表于2012-03-10 22:35
读了《美,看不见的竞争力》,我觉得中古的几位大诗人,陶渊明,李白,王维,
白居易,都会出来找蒋勋拼命。我从来没有见识过这样不严谨的写作,比所有的“戏说
”和“大话”都强,几乎算得上“穿越”了。如果说这是中文世界的三聚氰胺或者塑化
剂,不算是过于严厉的指控吧?
江弱水
《美,看不见的竞争力》
蒋勋著
中信出版社
2011年10月第一版
236页,35.00元
《蒋勋说唐诗》
蒋勋著
中信出版社
2012年1月第一版
288页,38.00元
要形容这是个什么时代,我想到的词首先是忽悠,可是这个词常见的解释都不能得
其神韵。我一直想给忽悠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发现很难,除非辅之以一些描述。首先,
忽和悠都是动词。平常我们讲忽闪,讲晃悠,忽就是闪,悠就是晃。然而,忽和悠又都
是形容词。忽者,短暂也;悠者,久长也。你要说什么什么的十万分之一,那就用得上
忽了,... 阅读全帖
j*****y
发帖数: 2042
26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贵族精神的消亡 流氓意识的兴起zz
作者: 闲人·维杰
贵族被消灭了,流氓应运而起;贵族精神消亡了,流氓意识得到发扬光大。看
今天之中国,无处不流氓,从街头小巷到学术殿堂,从平民百姓到权贵富豪,或下流暴
戾,或腐败堕落,流氓本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语言流氓,到行为流氓,再到意识流
氓,这礼义之邦成为名副其实的流氓大国。
这个古老而文明的民族何以作贱到如斯地步?请听下面的对话。
我们消灭了贵族
我们常听到一些传言,说中国领导人如何巧对外国领导人的责问,却很少听到
外国领导人如何应对中国领导人的话题。
中国领导人夸耀说:我们消灭了地主富农。外国领导人回应说:我们消灭了贫
农。
中国领导人夸耀说:我们消灭了贵族。外国领导人回应说:我们消灭了流氓。
这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理念,引用一句至理名言: 一个好的制度可以
把坏人变成好人,一个坏的制度可以把好人变成坏人。这是对不同制度的高度概括。
发动流氓起来把贵族消灭了,并不会使流氓变得高尚,只会使流氓变得更加流
氓,而且诱逼更多的人变成流氓,最终变成流氓社会。这是毫无疑问的。
这个主题由流氓与贵族说起。
...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42116
27
屈原所代表的第一种贵族精神
屈原精神代表一种追求卓尔不凡的精神,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
这种精神代表中国古代贵族所具有的精神,我们今天读到屈原的《离骚》、《渔父》等
作品,仍能强烈地感受到那种追求卓而不凡的精神。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正是这种追求卓而不凡的精神,激励那个时代的
精英勤于求索,勇于求索,为中华民族创造出灿烂辉煌的古文明。中华民族所有的伟大
思想几乎都是创建于那个时代。那个时代的贵族可以与欧洲同时代的贵族并驾齐驱,中
国的古文明不比欧洲的古文明逊色,就是最好的说明。
追求卓尔不凡的精神是人类追求文明的动力。正是靠人类中一代又一代的精英追求卓尔
不凡,带领人类挣脱野蛮,走向文明。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是一种殉道的精神。这是人类高贵的一种精神,当自己信仰
的道义遭到毁灭,宁愿选择与道义同时毁灭,也就是选择与道义永远同在。
陶渊明所代表的第二种贵族精神
陶渊明精神代表一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崇尚自由的精神,追求超脱物欲的精神,
一种甘于自我放逐的精神。
对比屈原的精神,陶渊明的精神明显发生衰变,不那么强烈地追求卓而不凡,而是倾向...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11227
28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unidentified_title
发信人: qiyuechengdu(qiyuechengdu),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题: 不会当官的陶渊明却成了精神偶像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Wed Sep 20 10:09:35 2017,GMT)
陶渊明曾经四次出仕,四次都无功而返。最后一次从县令的位置上下来,只当了八十多
天。随后陶渊明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隐居生活。
由此可见,陶渊明还是有入世的抱负的,不然他也不会一次又一次的出来当官,他反复
的尝试,说明对社会和自身是有一定期许和雄心的。可是最终他还是败下阵来,再也不
想当官——因为他根本不会当官。
对一个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眼里只有南山的人来说,要想让他跪倒在渺小的官吏
面前,做一个屈服者,这是万万做不到的。或许陶渊明有很高的抱负,要当也要当最大
的官,这样才不必向人卑躬屈膝,才会拥有更多的荣耀和自由。恐怕,这才是陶渊明的
追求。
其实当县令没什么不好,刘备也当过县令。刘备在鞭打督邮之后愤然离去,和陶渊明一
样把官纱帽弃之不顾,刘备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他有更高的野心,有着更为巨大的理想
。相信,陶渊明也是有如此抱负的。只是时运不济,时代背景和实...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2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叶嘉莹: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咏贫士》之一
陶渊明
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暧暧空中灭,何时见馀晖。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
迟迟出林翮,未夕复来归。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
陶渊明真是一个有勇气的人,他能够在孤独寂寞之中支持下来、活下来,能忍受别
人所不能忍受的孤独与寂寞。
“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千古以来写孤独形象写得最好的就是陶渊明这两句
。他说,宇宙之中有各种族类,树长在山上,鱼游在水中,都有一个托身之所,可是只
有那一朵孤独的云,真正是无所依靠的,上不在天、下不在地,没有一个维系的所在。
接下来“暧暧空中灭,何时见馀晖”,“暧暧”就是那种云雾迷蒙的样子,那薄薄的一
层云在天上飘,过一会儿就从空中消失了,什么时候再看见它?朱自清《匆匆》里说: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
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天上的孤云散开以后就永远
没有了,就从宇宙之间永远消失了,陶渊明把那种人生之寂寞、短暂和不可掌握写得真
好。“孤云独无依”,是写孤独;“暧暧空中灭,何时见馀晖”,是写无常。这么简单
的几个形象,就把人类的孤独寂... 阅读全帖
n*******w
发帖数: 6708
30
在美国通行的教科书里,有很多涉及中国的内容。为了让青少年更细致地了解东方文明
,中国赫赫有名的的历史人物,根本就回避不了。通过非常另类的“美国视角”,可以
看到“陌生的”标志性人物。在美国形形色色的教科书里,不约而同地提到过了三位中
国名人。当然,这种美国视角,派生出了一种“怪异的选本”。这三个中国人分别是:
陶渊明、杨玉环和李自成。
陶渊明
麦基的《世界社会的历史》把文史哲融合在一起,本书重点介绍了“世外桃源”中
的陶渊明。
“他不是一般的中国农民,他跟士大夫阶层的人士保持着紧密联系,经常在一起喝
酒吟诗。他的作品反映了他对这样简单的田园生活很满足,甚至把这种生活美化成世外
桃源。”本书作者引用了陶渊明几首诗歌作品,他希望学生从中领略到魏晋南北朝的时
代气息。那个时代,注重的不是学识;而是出身和门第。南北朝把持政权的,都是世袭
贵族,他们以血统做“分水岭”,绝不与门不当、户不对的人通婚。他们自命为社会精
英,在自己庞大的庄园里,聚会、喝酒、行乐、吟诗……陶渊明就是在这种乌烟瘴气的
环境中,寻求超脱与自然。美国的教科书也崇尚这种生存之道,梭罗在《瓦尔登湖》里
所描绘的,和陶渊明的精神气...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1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资中筠:中文是一种文化底蕴
我之所以被邀请到这里来讲话,可能是因为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中国人应该首
先学好中文》。那是2008年,为了迎奥运,媒体大肆宣传学外文。打开电视,在记者的
诱导下,街头各行各业的百姓似乎都在积极学外文,连在公园晨练的老大妈也说学了外
文便于出国探亲云云。与此同时,电视的字幕充满错别字,广告乱改成语成风,所谓“
历史剧”中半通不通的对话,人物的称谓混乱:称对方父亲为“家父”,自己的妹妹为
“令妹”,把自己家叫做“府上”等等,不一而足,惨不忍睹。所以我有感而发写了那
篇文章。
现在似乎忽然走到另一个极端,强调学中文、弘扬传统文化了,就要压缩外文,在
高考中降低外文的分量。似乎学中文和学外文互不相容。我必须首先声明,我主张学好
中文绝不是与外文相对立,也与现在以传统文化抵制所谓的“西化”无关。更不赞成那
种让小孩子穿着古装读《弟子规》、《三字经》之类的做法。现在讲讲我对学中文的看
法,并且与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学中文的经历。
中国人为什么要学好中文?
我们每个人都是用母语思考的。一个人的文化底蕴和他的母语的程度有很大关系。
一个中国人除非生长在外国,从小就学那一国文字,自然就以那一国的文字为母... 阅读全帖
a*********3
发帖数: 660
32
01.《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
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
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
侧耳听: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
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唐代李白沿用乐府古体写的《将进酒》,影响极大。虽然在思想内容上得不到历代
主流意识的推荐,但从艺术和诗的角度看,仍然是一首十分完美的诗。此诗在喜欢喝酒的
广大群众中影响是不同凡响的。
02.《水调歌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
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
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1...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33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聊斋两篇:野狗与笑之以鼻
通脱我的理解是参透生死;外儒内道这个我倒不记得了,等回头翻出来看下,他对陶哲
学高度记得,极其推崇。陶侃那个, 我手头刚好有中华书局出的陶渊明传,关于曾祖
孙关系有这些:宋书本传里有,想必沈约有根据,陶自己写过孟嘉传,孟嘉是他外祖父
,陶母是孟第四女,孟嘉自己又娶陶侃女儿,陶"赠长沙公"里有"同出大司马"之语
,长沙公陶延寿为陶侃五世孙,这又是旁证。所以应该蛮可信的。索性贴一下以前乱写
的一篇,关于托体同山阿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一直觉得将生死说得通透的无过于陶渊明这一句,“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魏晋
时期庄老思想占主导地位,生命的话题在那个纷乱的年代,更是诗歌文赋的永恒命题。
早一些汉代的流行挽歌薤露唱道,薤上露,何易唏。露唏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人的一生果然如草叶上的露珠一般短暂,瞬息即逝。古诗十九首,则感叹生命的短暂
,故需及时行乐: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34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聊斋两篇:野狗与笑之以鼻
通脱我的理解是参透生死;外儒内道这个我倒不记得了,等回头翻出来看下,他对陶哲
学高度记得,极其推崇。陶侃那个, 我手头刚好有中华书局出的陶渊明传,关于曾祖
孙关系有这些:宋书本传里有,想必沈约有根据,陶自己写过孟嘉传,孟嘉是他外祖父
,陶母是孟第四女,孟嘉自己又娶陶侃女儿,陶"赠长沙公"里有"同出大司马"之语
,长沙公陶延寿为陶侃五世孙,这又是旁证。所以应该蛮可信的。索性贴一下以前乱写
的一篇,关于托体同山阿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一直觉得将生死说得通透的无过于陶渊明这一句,“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魏晋
时期庄老思想占主导地位,生命的话题在那个纷乱的年代,更是诗歌文赋的永恒命题。
早一些汉代的流行挽歌薤露唱道,薤上露,何易唏。露唏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人的一生果然如草叶上的露珠一般短暂,瞬息即逝。古诗十九首,则感叹生命的短暂
,故需及时行乐: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5
来自主题: Thoughts版 - 生活的压力与生命的尊严
读古书,读唐诗宋词,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那些古人,特别是古代文人,特
别喜欢归隐、隐居。无论是做官做事,遇上一点挫折,碰上一点不如意的事,就立马撂
挑子不干,收拾收拾就要“放情山水,终老林下”,临走还要来一句“不为五斗米折腰
”。其洒脱不羁,活活羡煞我等。
比如大家都熟悉陶渊明,被誉为“中国隐逸诗人之宗”,开中国田园诗之流派,像
人们耳熟能详的《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等,将山野林泉的生活
,描写的特别美好,恬淡自然。特别是那句“不为五斗米折腰”,更成了从古至今文人
雅士表达自己高雅情操的口头禅,安贫乐道的代名词。
许多读者都以为陶渊明归隐田园,就成了贫下中农,自己回家种地了,生活质量一
天不如一天,有时揭不开锅还要去讨饭。梁启超甚至说他“不过庐山底下一位赤贫的农
民”,“真是穷到彻骨,常常没有饭吃”。陶诗中有很多对自己贫困生活的描述,像如
“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这个还不算,更惨的还有“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五柳先生传》里更是哭穷哭到惊天地泣鬼神:环
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36
一在长沙工作的男子兴冲冲地跟媒体说,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寻找,他找到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者跟着这名男子像模像样地踏访了一番,给出个结论是,这个地方的确与《桃花源记》中的描写“有几分神似”。
这个新闻写的很妙,妙就妙在“神似”一词的使用。自家阳台上如果有花有草,主人几页书读罢在混沌梦乡半睁开眼,也会发现此地与“桃花源”有几分神似。这样的新闻完全可以当作娱乐新闻来看,祖国的大好河山何处不飞花,难道我们就能据此认为到处都是“桃花源”吗?
这种近似指着海市蜃楼信誓旦旦说这是“北京、上海”的扯淡事情,多半是某地为了宣传当地旅游风景的一种炒作,但这样的消息能够被媒体报道出来,并且被广泛地转载引起网民的注意,还是有深层次的原因在的,那就是自陶渊明以降,中国人寻找“桃花源”的心愿一直是如此地强烈,乃至随便一小处风景就迷惑了双眼,自以为身在“桃花源”中了。
《桃花源记》原文不过400余字,不足三条微博的信息量,里面涉及景物的描写,也就三五句话,最后陶渊明老师还以一句“后遂无问津者”断了后人追寻的念想。在课堂上学习过该名篇的同学们都知道,《桃花源记》原意不在写景,而是借歌颂乌托邦式的“桃花源社会”,来...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37
资料图
中国只有一个“桃花源”,重庆酉阳和湖南桃源都这么认为。
当年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描述了一个安宁和乐的世界,称之为桃花源,然而他并没有留下这个地方具体地点的描述,只以“无问津者”结尾,这个描述在1600年后引起了争论:哪里才是桃花源“正宗”?
近日,重庆酉阳县高调推介县境内的桃花源景区,并以排他性的姿态,公开宣布酉阳桃花源的“正宗”性。此举随即引发同样主打“桃花源”牌的湖南桃源县反击。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桃源县多位政府人员称,重庆酉阳涉嫌“炒作”,桃源县才是“正宗”。
在旅游专家刘思敏看来,桃花源正宗性之争只是表象,其实质是经济利益垄断权之争。而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则认为,发展旅游经济的资本是基础设施建设,隔空“口水战”,显得舍本逐末。
刷屏的“桃花源”
“口水战”的导火线,是一则广告。
12月初,一则名为“我心中的桃花源”的主题广告,在部分社交媒体频繁出现,呈现出“刷屏”态势。广告中,淡黄色的水墨画背景下,标注有“酉阳桃花源全球创想征集大赛”。这则广告配发的宣传语称,“世界上有两个桃花源,一个在您心中,一个在重庆酉阳。”
上述广告的发布者,系重庆酉阳县桃花源旅游投资有限... 阅读全帖
q*****k
发帖数: 586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历史酒鬼那些事儿
一杯酒里一个世界,一瓶酒里一座天堂。千余年来,酒和酒文化一直相伴着我们的历史
进程。或庆功,或过节,或高兴,或烦忧……每每都想拿酒来抒怀,一醉解千愁……可
是,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豪杰因酒误事,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让我们见识一下中国历
史上的著名酒鬼,也许对今人大有裨益。
让梨孔融喝酒误全家
孔融让梨的故事人人皆知,可是孔融是个酒鬼的事知道的人就不多了。话说汉朝以前,
酒是随便喝的,直到刘邦开国后,萧何立法禁酒,此后历朝历代每到收成不好的时候,
就开始禁酒来节省粮食。不禁酒的时候,大家都随便放开了喝,也看不出谁是酒鬼。可
是这禁酒令一颁发,别人都不喝了,唯独孔融还在那喝。喝完了就乱说话。曹操打下邺
城,把大美女甄氏赏给儿子曹丕。结果孔融喝了两杯以后就说:“过去我一直不知道周
武王灭纣以后怎么处理的妲己,今天可算明白了,原来是赐给他儿子周公了啊。”这句
话不打紧,惹恼了曹操,把他全家都杀掉了。
一代雄杰开国皇帝,醉驾致死壮志难酬
秃发乌孤是十六国时期南凉国的开国皇帝,原系后凉王吕光的大将,于公元397年起兵
反叛,两年间旌旗所指,所向披靡。眼看灭后凉有望,秃发乌孤不禁有些飘飘然,在一
次征...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9
古文字和《周易》经传中出现人物的考古学研究
《周易》经传中出现的人物,种类繁多,大人、小人、王、君子、大君、武人等等,随
着历史的流失,我们已经无法复原那些名称背后的真正指代人物究竟是谁。但是,有些
人物则因为其史实的唯一性而迫使我们不得不去面对,伏羲、神农、高宗、帝乙、文王
、康侯、箕子等人物,他们或者是历史上的曾经存在过的真实人物,或者是当时神话传
说中的人物,这些人物因为生活年代的不同,客观上也可以作为判断《周易》文本成立
的具体时间段的重要证据之一。随着最近几十年考古学和古文字学研究的进展,对这些
人物史实的重新审查和考证成为可能。
1942年在湖南长沙子弹库出土了战国楚帛书甲篇。其内容上出现了伏羲和女娲名字以及
相关的创世神话,即:
“曰故(有)熊包戏,出自(帝)震,居于雎(山),厥□渔渔,□□□女,梦梦默默
,亡章弼弼。□每水□,风雨是阏。乃取□□子(氏)之子,曰女皇,是生四子。”
楚帛书是战国时期之物,则可以证明至少当时已经存在着伏羲和女娲的创世传说。如此
成熟而又系统的文献史料的出土,证明了在战国时代以前的西周中期到春秋初期之间就
已经存在着伏羲和女娲的神话传说,《易传...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40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托体同山阿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一直觉得将生死说得通透的无过于陶渊明这一句,“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魏晋
时期庄老思想占主导地位,生命的话题在那个纷乱的年代,更是诗歌文赋的永恒命题。
早一些汉代的流行挽歌薤露唱道,薤上露,何易唏。露唏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人的一生果然如草叶上的露珠一般短暂,瞬息即逝。古诗十九首,则感叹生命的短暂
,故需及时行乐: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而在庄子看来,”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这是庄
子的超脱,超脱于生死,是“自不变者而观之”。王羲之也说死生亦大矣,却与庄子不
同,死固不同于生:“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所以作为生命的个体: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这是从变者而观之,故死生
有异。庄子以为生死是自然之理...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1
在美国通行的教科书里,有很多涉及的内容。为了让青少年更细致地了解东方文明,中国赫赫有名的的历史人物,根本就回避不了。通过非常另类的“美国视角”,可以看到“陌生的”标志性人物。在美国形形色色的教科书里,不约而同地提到过了三位中国名人。当然,这种美国视角,派生出了一种“怪异的选本”。这三个中国人分别是:陶渊明、杨玉环和李自成。
陶渊明出污泥而不染
麦基《世界社会的历史》中解释:“他不是一般的中国农民,他跟士大夫阶层的人士保持着紧密联系,经常在一起喝酒吟诗。他的作品反映了他对这样简单的田园生活很满足,甚至把这种生活美化成世外桃源。”作者希望学生从中领略到魏晋南北朝的时代气息,即注重的不是学识,而是出身和门第。“陶渊明就是在这种乌烟瘴气的环境中,寻求超脱与自然”。
这部教科书还专门留下几道作业题:(1)陶渊明究竟是儒家子弟,还是道家子弟?(2)陶渊明的诗歌作品,为什么会受到同时代人的欢迎?
杨玉环浪漫
斯特恩斯在他的《世界文明》中提到了杨玉环,讲述完唐玄宗和杨玉环的“浪漫史”后指出,他们的感情属于“最著名的,也是最不幸的”。作者对杨玉环爱情故事的渲染,除了美国人对爱情的重视,不乏迎合、媚俗的考
w*********r
发帖数: 42116
42
三种贵族精神的衰变
从追求卓尔不凡,到自我放逐;从自我放逐,到回归权势: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贵族精神
的衰变。
从屈原的精神衰变到陶渊明的精神,是焚书坑儒残酷的现实,逼使他们放弃了追求卓尔
不凡,而选择了自我放逐,为坚守高贵的人格,拒绝向权势委身投靠。这是一种无奈,
也是一种对权贵的蔑视,正是这种无奈与蔑视显现出他们高贵的人格精神。
从陶渊明的精神衰变到曾国藩的精神,民族精英不得不向权势低头,走入封建体制之内
追求建功立业,来完成自己对世俗权势的追求。这种靠拢,失去了个人独立的思想与人
格,但也不乏一大批在体制之内追求个人品格修炼的贵族,比如柳宗元,比如岳飞,比
如文天祥。柳宗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文天祥《正义歌》所
表现出来的那种铁肩担道义的精神,都是传统贵族精神的突出表现,他们都是在体制之
内达到完善的人格。
贵族精神的衰变,实质上削弱了贵族精神的力量,也就局限了中国历史上的贵族对人类
文明的作为,对比欧洲的贵族,中国后期的贵族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明显大为逊色。
与欧洲贵族的对比
欧洲贵族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已如上述。中国的贵族,在秦王朝之前,可以与欧洲的贵
族并驾齐驱... 阅读全帖
S******8
发帖数: 24594
43
前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上,从王安石、郑板桥、陶渊明讲到狄
仁杰、包拯、海瑞,说明古代许多名人志士,都在知县这个岗位上作出成绩、名垂青史。
成都商报首席记者 潘媛
总书记如此重视的这六位“古代县官”有何特点?成都商报记者专访四川大学历史
文化学院教授何崝。何崝说,县,在春秋时期逐渐形成,后成为行政单位。而在古文字
里,县,同“悬”,有系联的意思。
他解释说,一方面,知县是基层小官,关系到国计民生,是直接亲民的官员,能深
入了解民间疾苦,而另一方面,在一些朝代特别是明清,知县又是可以直接“面圣”的
官员。举人申请做官,如果参加的是知县的选用,就会被安排到京城,接受皇帝亲自“
大挑”,皇帝会亲自提问,观察其举止行为,认为合格,再由吏部派出担任知县。所以
,在古代,知县这一级官员既能直接面对百姓,又能直接面对皇帝,是中央和百姓之间
的联系,非常重要。
何崝分析认为,这六位古代知县,一是历史跨度大,从东晋的陶渊明,到清乾隆时
期的郑板桥,横跨千年;二是除了大家熟知的政治家王安石、廉吏海瑞、青天包拯,还
有诗人陶渊明和画家郑板桥,代表面很广;三是有的人是入仕之初担任知县,有的人...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3199
44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古典语境里的欧洲作曲家
最近翻了一本小书《与傅聪谈音乐》,虽然是傅雷傅聪父子几篇文章的合集,因为傅聪
职业音乐家的经历,他在本书中对音乐的看法,令我大感兴趣,尤其是鉴赏音乐方面的
看法(如何表达演绎的见解离我这样的普通听众太远)。另一方面,在泛泛之谈比如他
说“中国人的乐感非常好,在世界上少见”;又说室内乐就有点像《世说新语》那种清
谈--其发展对国内音乐水平大有好处之外,尤其令我耳目一新的是书中散落时见,他从
中国古典文化语境里对欧洲作曲家的品评。
1 德彪西,舒伯特,莫扎特,贝多芬
关于德彪西,傅聪说"我弹德彪西的时候,我觉得感情最放松,因为,他的音乐的根是
东方的文化,...,他跟其他作曲家是完全不一样的。很奇怪,德彪西是最能够做到一
个能入能出的境界,那就是中国文化...而且他有这个'无我之境界,就是'寒波淡淡起
,白鸟悠悠下',...,所以,我谈德彪西的时候,最不紧张..."
又说"舒伯特像陶渊明,舒伯特的境界里头有...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文人传统上特有的那
种...那种对人生的感慨。这个也是舒伯特所特有的东西,其他欧洲音乐家很少有这个
东西。...肖邦他就像李后主的词,那是生死之痛,家国只恨,而不是... 阅读全帖
o***o
发帖数: 11767
45
鸡巴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是征西将军长沙郡公,这个爵位陶渊明的堂兄还在世袭。陶渊
明是根正苗红的官四代。一当官就是个县令,陶渊明还嫌小。抱怨为啥堂兄是公爵,自
己只是个小小的县令。
索男一辈子也混不上个县长,还跟着陶渊明喊不为五斗米折腰,折你个鸡巴
wh
发帖数: 141625
4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谈起辛弃疾 by qicheji
谈起辛弃疾,通常人们都会想起他的词,都会用“豪放”一词来形容他。这样的概括,
就好像一说到法国人就“浪漫”,说德国人就“严谨”一样,是非常非常粗线条的。粗
线条当然不意味着完全不正确,但是如果满足于粗线条,就不可能真正立体地了解一个
人。而要从细节来了解辛弃疾,就首先要谈到他和宋代理学的关系。
虽然几乎没人真正了解理学究竟为何物,但是人人都会不假思索地把理学和“万恶”的
“封建礼教”相联系,似乎中国所有的问题,都是理学家们带来的。而首当其冲担受这
个罪名的,无疑是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朱熹。如何为理学正名,当然不是本文的目的,
不过大家需要了解的是,朱熹的思想在其有生之年并没有受到朝廷的器重而成为正统的
意识形态,恰恰相反,包括陈来、田浩(Hoytt Tillman)等中外学者都早已指出,由
于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朱熹的学派受到了很大的压制,甚至被称为“伪学”。在朱熹
过世之时,很多人包括门生旧友都不敢送葬。而有一位朱熹生前的好友,慨然题写了“
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如生”这十六个字来赞美刚刚西去的理学大师。
此人,就是辛弃疾。
辛弃疾对朱熹的这番赞誉,和理解他自己的词有什么关... 阅读全帖
t**********k
发帖数: 511
4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读史有感(柳宗元,刘禹锡)
读史有感(柳宗元,刘禹锡)
刘禹锡和柳宗元是德宗贞元九年(793年)的同榜进士,两人可以说是志和道同的老朋
友,都是当时主张政治革新的著名人物,后来同时被贬,仕途坎坷。
一般认为柳宗元文强于诗,其文影响极大,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维基百科称他为
思想家。但是,他却写下了两首极为著名的短诗,就凭这,他就在宏大深远,色彩斑斓
的的众多唐诗中谋得了一个不朽的地位,为世代传颂。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这两首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用一典,写得极为清新可人,我想没有人读不懂。然
而,意境深远,很多人啰里啰嗦写了一大堆,仍然远远不及其内涵,唐诗的魅力就在于
此。
唐诗的确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不信你就试一试,这二首诗几乎是白话。
第一首就是一张水墨画,以此景作画的可真不少。蓑笠翁真正是在钓鱼吗?也许在钓心
情,钓风景,或者干脆在钓官,没有人知道。只是一个人在寂静,孤独,一片雪白的天
... 阅读全帖
b*s
发帖数: 82482
4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漩涡
哈哈,看见这个:
《杂文月刊》2013、3上《苦逼的文人》一文说:“古今中外的许多作家都与贫穷结伴
,中国古代的屈原、杜甫、白居易、陶渊明、曹雪芹等一大批著名文学家有生之年的生
活大都穷困潦倒,官场失意,内心痛苦,精神孤独。”
我以为该文所举数例不全如此。就说白居易吧,他出生于仕宦之家,29岁中进士,31岁
步入仕途,从此终生为官,不是在朝廷,就是在地方,虽然仕途多有波折,未能青云直
上,但毕竟是一直在吃着官俸的。其后半生,一边做着官,一边以妓、乐、诗、酒放情
自娱,其诗中提到的有姓名之妓就有十几个之多。这样一位吃着官俸娱妓纵酒的业余诗
人,岂能说他生活穷困潦倒!不错,他曾想买房而钱不足,钱哪去了?挥霍了!
陶渊明也不能算作“苦逼的文人”。其曾祖是东晋名将陶侃,祖父和父亲都是做官的。
他从29岁出仕,先后做过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职位不高却也是吃官俸的。
41岁出任彭泽县令,不到三个月便主动弃官回归园田,此后朝廷曾征召他任著作郎,也
被他拒绝了。
可见,陶渊明不是“官场失意”,而是“性本爱丘山”,对做官不感兴趣。他不肯为五
斗米折腰,是因家里不缺米,他在家乡有自己的田庄和僮仆,...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49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谈起辛弃疾 by qicheji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谈起辛弃疾 by qicheji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an 6 12:51:56 2011, 美东)
谈起辛弃疾,通常人们都会想起他的词,都会用“豪放”一词来形容他。这样的概括,
就好像一说到法国人就“浪漫”,说德国人就“严谨”一样,是非常非常粗线条的。粗
线条当然不意味着完全不正确,但是如果满足于粗线条,就不可能真正立体地了解一个
人。而要从细节来了解辛弃疾,就首先要谈到他和宋代理学的关系。
虽然几乎没人真正了解理学究竟为何物,但是人人都会不假思索地把理学和“万恶”的
“封建礼教”相联系,似乎中国所有的问题,都是理学家们带来的。而首当其冲担受这
个罪名的,无疑是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朱熹。如何为理学正名,当然不是本文的目的,
不过大家需要了解的是,朱熹的思想在其有生之年并没有受到朝廷的器重而成为正统的
意识形态,恰恰相反,包括陈来、田浩(Hoytt Tillman)等中外学者都早已指出,由
于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朱熹的学派受到了很大的压制...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50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谈起辛弃疾 by qicheji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谈起辛弃疾 by qicheji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an 6 12:51:56 2011, 美东)
谈起辛弃疾,通常人们都会想起他的词,都会用“豪放”一词来形容他。这样的概括,
就好像一说到法国人就“浪漫”,说德国人就“严谨”一样,是非常非常粗线条的。粗
线条当然不意味着完全不正确,但是如果满足于粗线条,就不可能真正立体地了解一个
人。而要从细节来了解辛弃疾,就首先要谈到他和宋代理学的关系。
虽然几乎没人真正了解理学究竟为何物,但是人人都会不假思索地把理学和“万恶”的
“封建礼教”相联系,似乎中国所有的问题,都是理学家们带来的。而首当其冲担受这
个罪名的,无疑是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朱熹。如何为理学正名,当然不是本文的目的,
不过大家需要了解的是,朱熹的思想在其有生之年并没有受到朝廷的器重而成为正统的
意识形态,恰恰相反,包括陈来、田浩(Hoytt Tillman)等中外学者都早已指出,由
于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朱熹的学派受到了很大的压制...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