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ebei版 - 洋气的普通话 (转载)
相关主题
从中国式赞礼唏嘘两句在家了
我说一个词知道的都不简单:抬重!我居然也烤鸭成功啦!
一种蔬菜有多少人相信雄县房价“5万不是梦”
河北娶媳妇除了房子还得拿出20万每两天半就有一名外卖小哥伤亡,大家应该多点理解
公公醉酒婚宴强吻儿媳:“我儿子的女人,我亲一口怎么了?”山东南街村村规20年不变:各家红白宴席定时定量
同学在群里一口气发了20个200的红包说说咱那儿与时俱进的唢呐班
北京又来雾霾了,又怨上河北了老将和小将分属两个戏班子
老乡群里发红包金额真大,有钱人这么多昼夜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普通话话题: 爷爷话题: 司仪话题: 肉菜话题: 白事
进入Hebei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b**********g
发帖数: 2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wodexiaohao2 (kouwuzhelan),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洋气的普通话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r 14 12:45:22 2019, 美东)
今天河北农村老家微信群里传来了很多小视频,姑姑家儿子结婚,现场热闹非凡。
我高中以前就是在这片土地上长大的,知道老百姓最喜欢的就是去红白事上凑热闹,尤
其是小孩,抢把喜糖,蹭顿饭,一阵噼里啪啦鞭炮之后捡些没点着的小鞭儿。说不上是
奔着什么去的,只是喜欢热闹,喜欢那种氛围,听人大笑或听人大哭,真真假假虚虚实
实,娱人耳目而已。大人也没多少不同,只是那些有一技之长的还会去帮忙张罗一下。
我爷爷会敲大鼓,这种大鼓村里只有一架,平时在村委会放着,只有红白事(尤其是白
事)才能借出来。每次谁家死人了,爷爷就忙活起来,一般是两天,这两天他连打麻将
的时间都没有。第一天他上午就出门了,工作地址就在村“main street”正中间,他
是鼓手,还有些吹喇叭的、拍锣的,我印象中白事的曲子就那么一首,无限循环,没有
高潮没有低谷,我有时就坐在旁边的石墩,一听就是一个下午,一点都不感到无聊。
第二天更忙,这是整个白事的高潮,因为死人要进棺入土了,可以说是在高潮中归去吧
。一般午饭过后,村中央用白布搭建的大帐篷,在哭、拜、礼、别之后也没了用途,在
大伙搬出棺材装上拖拉机后就拆除了。“乐队”登上另外一台拖拉机,爷爷威风的站在
中间。一声鼓起,鞭炮齐鸣,拖拉机出发了。但开的很慢,因为后面跟着死者家属,穿
着白色衣帽(记得叫做香帽),长子或长孙在最前面抱着遗像。每走几步就跪拜哭喊一
番,等司仪号令起身继续前行。我家住在村头,紧挨着公路,这是人群的必经之路。我
和奶奶站在门口,看着爷爷站在人群最高处,挥舞着双臂,一脸的骄傲。奶奶身体不好
,这时常会发句感叹,说希望死后不要火花,也能埋到土里。十多年后她如愿以偿。
爷爷当然不是白忙活,报酬一般是每天一盒烟。爷爷烟瘾很大,每天抽20根,但这种盒
装的烟他会留起来慢慢抽,平时抽的是赶集时买的便宜的烟叶,然后自己用纸卷起来的
。除此之外,办白事的人家中午管饭,多数情况下是“肉菜”,就是大锅煮的白菜、粉
条、炖猪肉以及海带、花生等,就这馍馍(馒头)一起吃。在老家“肉菜”是级别很高
的饭,仅次于饺子。爷爷总是叫我一起去吃,但我小时候内向脸皮薄,有时不想去,爷
爷就吃完后给我和奶奶带回来一大盆,外加两个热腾腾的馍馍。有些东西会刻在身体里
,“肉菜”就是其中一个。我父亲虽然搬到城里20来年了,但最爱吃的还是“肉菜”。
我也是。
红事就更热闹了。敲锣打鼓当然少不了,但一些有点钱的人家会从县城请个乐队,穿着
整齐的军队制服,吹着大号小号,敲着雪白的军鼓。我们称之为“洋鼓洋号”。有时还
会在村里搭个台,请个戏班子唱几出老桥段。后来电影流行起来,晚上还可以去看露天
电影。都是些港台的片子。大伙坐着板凳,嗑着瓜子,好不乐乎。大荧幕前后都可以看
,90年代了,但老家的宇称还是那么守恒。
岁月美好。
直到初中我才知道有个东西叫做普通话,突然发现大家并不普通。有段时间听说市里领
导要来学校检查,校长要求老师们用普通话讲课。对我们学生来说倒是没啥,也不会听
不懂。最倒霉的是班主任惠老师,快50岁了,讲了半辈子多的土话,带了七八个班的毕
业生了,突然要改口,那叫一个别扭。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那几周的平面几何课,与以
往不同。但毕竟这是欧几里得的几何,外国人的玩意,距离感在所难免。其它科目也变
得滑稽起来,除了生物,因为生物老师是个六七十岁的大爷,比校长资历还老,谁也不
敢拿他怎样。
高中考进了县城的中学,成了住校生,每两周才能回家一趟。老师们多数也是本地人,
但讲课都用普通话了。学生们也不可幸免,朗读、提问、回答问题都得改腔换调,土话
成了宿舍里的语言。学校里有几个从市里来的学生,操着正宗的普通话。但他们有他们
的圈子,我们不进去。后来我转到了市里的高中。这下我成了例外。感觉自己很危险。
说话开始小心翼翼。说话时想着把每个字的音小心的扳正,又想赶快说完,免得被人听
出破绽。其实同学和老师早就听出了我的不同,小心的关心着我脆弱的自卑。
后来上大学,爷爷去世,出国留学,奶奶去世。我听到的土话越来越少了,想念时就听
听老家微信群里叔伯姑姨的几句闲聊,抹去眼角的老泪。
今天一早看到群里表弟结婚的视频,喜气洋洋。姑姑花了30多万,布置酒席、高档汽车
、西服婚纱,鞭炮糖果,当然还请了司仪。听说现在农村里婚庆司仪也是高薪行业,我
不确定。但看了几段视频,听到大家你一言一语说着祝福的话,心里感觉暖暖的,来自
儿时的温暖。突然听到司仪小姐操着略带土味的普通话欢迎来宾时,我感到一丝的凉意
b**********g
发帖数: 2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wodexiaohao2 (kouwuzhelan),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洋气的普通话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r 14 12:45:22 2019, 美东)
今天河北农村老家微信群里传来了很多小视频,姑姑家儿子结婚,现场热闹非凡。
我高中以前就是在这片土地上长大的,知道老百姓最喜欢的就是去红白事上凑热闹,尤
其是小孩,抢把喜糖,蹭顿饭,一阵噼里啪啦鞭炮之后捡些没点着的小鞭儿。说不上是
奔着什么去的,只是喜欢热闹,喜欢那种氛围,听人大笑或听人大哭,真真假假虚虚实
实,娱人耳目而已。大人也没多少不同,只是那些有一技之长的还会去帮忙张罗一下。
我爷爷会敲大鼓,这种大鼓村里只有一架,平时在村委会放着,只有红白事(尤其是白
事)才能借出来。每次谁家死人了,爷爷就忙活起来,一般是两天,这两天他连打麻将
的时间都没有。第一天他上午就出门了,工作地址就在村“main street”正中间,他
是鼓手,还有些吹喇叭的、拍锣的,我印象中白事的曲子就那么一首,无限循环,没有
高潮没有低谷,我有时就坐在旁边的石墩,一听就是一个下午,一点都不感到无聊。
第二天更忙,这是整个白事的高潮,因为死人要进棺入土了,可以说是在高潮中归去吧
。一般午饭过后,村中央用白布搭建的大帐篷,在哭、拜、礼、别之后也没了用途,在
大伙搬出棺材装上拖拉机后就拆除了。“乐队”登上另外一台拖拉机,爷爷威风的站在
中间。一声鼓起,鞭炮齐鸣,拖拉机出发了。但开的很慢,因为后面跟着死者家属,穿
着白色衣帽(记得叫做香帽),长子或长孙在最前面抱着遗像。每走几步就跪拜哭喊一
番,等司仪号令起身继续前行。我家住在村头,紧挨着公路,这是人群的必经之路。我
和奶奶站在门口,看着爷爷站在人群最高处,挥舞着双臂,一脸的骄傲。奶奶身体不好
,这时常会发句感叹,说希望死后不要火花,也能埋到土里。十多年后她如愿以偿。
爷爷当然不是白忙活,报酬一般是每天一盒烟。爷爷烟瘾很大,每天抽20根,但这种盒
装的烟他会留起来慢慢抽,平时抽的是赶集时买的便宜的烟叶,然后自己用纸卷起来的
。除此之外,办白事的人家中午管饭,多数情况下是“肉菜”,就是大锅煮的白菜、粉
条、炖猪肉以及海带、花生等,就这馍馍(馒头)一起吃。在老家“肉菜”是级别很高
的饭,仅次于饺子。爷爷总是叫我一起去吃,但我小时候内向脸皮薄,有时不想去,爷
爷就吃完后给我和奶奶带回来一大盆,外加两个热腾腾的馍馍。有些东西会刻在身体里
,“肉菜”就是其中一个。我父亲虽然搬到城里20来年了,但最爱吃的还是“肉菜”。
我也是。
红事就更热闹了。敲锣打鼓当然少不了,但一些有点钱的人家会从县城请个乐队,穿着
整齐的军队制服,吹着大号小号,敲着雪白的军鼓。我们称之为“洋鼓洋号”。有时还
会在村里搭个台,请个戏班子唱几出老桥段。后来电影流行起来,晚上还可以去看露天
电影。都是些港台的片子。大伙坐着板凳,嗑着瓜子,好不乐乎。大荧幕前后都可以看
,90年代了,但老家的宇称还是那么守恒。
岁月美好。
直到初中我才知道有个东西叫做普通话,突然发现大家并不普通。有段时间听说市里领
导要来学校检查,校长要求老师们用普通话讲课。对我们学生来说倒是没啥,也不会听
不懂。最倒霉的是班主任惠老师,快50岁了,讲了半辈子多的土话,带了七八个班的毕
业生了,突然要改口,那叫一个别扭。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那几周的平面几何课,与以
往不同。但毕竟这是欧几里得的几何,外国人的玩意,距离感在所难免。其它科目也变
得滑稽起来,除了生物,因为生物老师是个六七十岁的大爷,比校长资历还老,谁也不
敢拿他怎样。
高中考进了县城的中学,成了住校生,每两周才能回家一趟。老师们多数也是本地人,
但讲课都用普通话了。学生们也不可幸免,朗读、提问、回答问题都得改腔换调,土话
成了宿舍里的语言。学校里有几个从市里来的学生,操着正宗的普通话。但他们有他们
的圈子,我们不进去。后来我转到了市里的高中。这下我成了例外。感觉自己很危险。
说话开始小心翼翼。说话时想着把每个字的音小心的扳正,又想赶快说完,免得被人听
出破绽。其实同学和老师早就听出了我的不同,小心的关心着我脆弱的自卑。
后来上大学,爷爷去世,出国留学,奶奶去世。我听到的土话越来越少了,想念时就听
听老家微信群里叔伯姑姨的几句闲聊,抹去眼角的老泪。
今天一早看到群里表弟结婚的视频,喜气洋洋。姑姑花了30多万,布置酒席、高档汽车
、西服婚纱,鞭炮糖果,当然还请了司仪。听说现在农村里婚庆司仪也是高薪行业,我
不确定。但看了几段视频,听到大家你一言一语说着祝福的话,心里感觉暖暖的,来自
儿时的温暖。突然听到司仪小姐操着略带土味的普通话欢迎来宾时,我感到一丝的凉意
1 (共1页)
进入Hebei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央视毕福剑 朱军他们走穴做婚礼司仪,一小时出场费20万公公醉酒婚宴强吻儿媳:“我儿子的女人,我亲一口怎么了?”
肉价连降3年餐馆肉菜反涨 老板:调料人工都涨价同学在群里一口气发了20个200的红包
南方大学的食堂比北方的强太多了北京又来雾霾了,又怨上河北了
一份肉菜,比如蒜苗腊肉西兰花炒牛肉,里面有几两肉老乡群里发红包金额真大,有钱人这么多
从中国式赞礼唏嘘两句在家了
我说一个词知道的都不简单:抬重!我居然也烤鸭成功啦!
一种蔬菜有多少人相信雄县房价“5万不是梦”
河北娶媳妇除了房子还得拿出20万每两天半就有一名外卖小哥伤亡,大家应该多点理解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普通话话题: 爷爷话题: 司仪话题: 肉菜话题: 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