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istory版 - 转帖:历代攻蜀行军路线考略
相关主题
三国之诸葛瞻普通话里有入声的痕迹吗?
诸葛瞻到底是怎么被击败的?诸葛瞻的败亡的几点疑问
转发:南京大屠杀真相伯约没啥吧
太平记跟水浒一样,都是民间创作塞翁失马诸葛绪
有很多人不服气我说中国自秦之后一直在衰落诸葛亮这个权臣还没有培养自己的势力
自秦之后无三百年不亡之国哪里有中国古代地形图可以看
满语似乎还是和北京话差距很大啊《黑毡上的北魏皇帝》:可汗是如何继位的
北方保留入声的地方也很多的为什么粤语、壮侗语、越南语的声调有这么有趣的规律?z'z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攻蜀话题: 剑阁话题: 成都话题: 马阁话题: 阴平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g***j
发帖数: 40861
1
历代攻蜀行军路线考略 作者:鲜肖威
来源: 陈庆之的日志
四川盆地四周高山环列, 路途崎岖, 自古有天险之称。三国时的诸葛亮就有“ 益州险
塞” 之说。唐代大诗人李白更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的咏叹。故此, 人们历来
把进出四川视为畏途。平时出人蜀地尚且如此行军征战进人四川盆地更应是难上加难了
事实上也不尽然。二千多年来, 从境外攻人蜀地的行军征战行动不下二十多次, 其中十
几次都取得了成功。可见天险是不足畏的, 人谋可以涉天险。据笔者初步研究历代从境
外攻人四川。获得占有全川的重大军事行动共有以下十几次:
1.周慎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遣大夫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从石牛道伐蜀。冬
十月, 平蜀。
2.东汉建武十一年初公元35年, 光武帝刘秀派兵由川北陆路和川东长江水路伐蜀, 取成
都, 蜀亡。
3.三国时, 蜀汉炎兴元年公元263年魏将钟会、邓艾自秦陇伐蜀。邓艾出奇兵自阴平险
道取江油, 逼成都, 蜀汉亡。
4.东晋公元346年从长江水路伐蜀。次年攻下成都, 成汉亡。
5.十六国时公元373年秦符坚自秦地经剑阁攻蜀, 取成都。
6.公元413年刘裕命朱龄石为帅, 经长江水路攻蜀取成都。
7.隋初公元509年杨坚派梁睿为帅自秦地经剑阁、龙门攻蜀取成都。
8.后唐庄宗同光三年公元925年以郭崇韬为将自陕南伐蜀取成都。
9.北宋初公元965年王全斌自广元剑阁刘光义自长江三峡水路伐蜀取成都, 后蜀亡。
10.元初公元1227年蒙古军自汉中攻蜀下广元、三台人成都, 后因故退兵。1279年元兵
又人蜀攻陷合川钓鱼城, 全蜀平定。
11.明洪武四年公元1381年明军两路伐蜀汤和经三峡水路, 傅友德自秦、陇, 江油陆路
取成都, 明降, 蜀平。
12.明末, 张献忠, 李自成自秦地数次攻人川北, 随后退兵。1644年, 张献忠兵力大增
。自湖北经三峡攻下重庆, 然后取成都建立大西政权。两年后, 张弃成都东走, 兵败阵
亡。
13.清初, 清军自陕西经川北取成都, 占有全川。
14.新中国建立之初1949年秋刘、邓大军自湘西经川东南乌江流域, 直取贵阳、重庆与
自陕、甘南下的贺龙部合围成都。全川和整个大西南得以解放。
除上所述14次攻下成都占领全川的重大军事行动外, 还有唐代中叶公元762年吐番攻川
西北松、茂、维州;公元829年南诏自云南经川西南攻至成都外围后败退;清朝时太平
军石达开部经川西南攻抵大渡河畔兵败;辛亥革命后, 护国军自滇、黔攻川南;红四方
面军自陕南攻占川北建立川陕苏区年红一、二方面军经川南、川西北长征至陕、甘。
这些军事行动均未攻下成都, 也未占领全川, 本文不予讨论。
由于史料及篇幅所限, 本文仅就上述14次攻蜀中最有代表性的五次进军讨论其行军路线。
一、东汉初, 水陆两路攻蜀
西汉末, 王莽称帝, 天下大乱。公孙述乘机据有四川和汉中等地, 于公元25年称帝,国
号“成家”。东汉光武帝刘秀在统一了中原以后, 实力大增, 乃向西北、西南进军, 统
一全国。河西窦融不战而归汉。接着陇西魄嚣战败, 陇南天水等地也归东汉控制。“
得陇望蜀” , 就要进人四川了。建武11年初公元35年东汉大将来歙等打败公孙述大将
王元之军攻下陇南之河池、下辩(今成县, 西和)等地, 即将南下四川。公孙述十分恐
慌, 就派刺客把来歙刺死。加之陇南地区山高谷深, 道路艰险、大军粮运十分困难。自
此地南下四川的攻击受阻而停顿。同年春, 东汉大将岑彭、吴汉等从湖北经长江水路攻
蜀, 先后攻奉节、重庆并围攻武阳郡(今彭山、新津一带)。公孙述大惧, 又派刺客杀
死岑彭。吴汉继续统军攻取广都(今双流), 与沿涪江而上攻取涪城的减宫合围成都,
公孙述战死, 蜀亡。
从上略述可见, 东汉初之中央政权由北方陇南和南方鄂西两地攻蜀历时二年。先是攻击
陇南欲取川北, 因此路线距成都最近, 对公孙述威胁最大。但路途艰险, 兵多则粮运困
难兵省则易为蜀兵所歼。只好囤兵陇南作为佯攻, 而以自湖北沿长江而上作为主攻方向
。因水路可载大军, 且便于粮运输。但长江三峡由下而上行舟多在春季枯水季节期为主
, 夏秋洪水期上溯几无可能。故历次大的军事行动都选在“ 次年春” 。东汉中央政权
在攻蜀时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正是全盛之际。但在这次军事行动中, 不仅连丧两员大
将, 且前后费时二年之久, 蜀道之难, 行军作战之不易由此可见由长江水路自下游湖北
仰攻上游四川极为艰难。但若自长江上游四川东下湖北则容易得多。因少受冬夏洪水、
枯水之限制。后来西晋初年灭吴时反其道而用之。即用水军大船沿江而下, 遂克吴都建
业(今南京)。故后人有诗云“ 王濬楼船下益州, 金陵王气黯然收”乃写实之作。
二、三国时魏将钟会、邓艾自秦、陇经剑阁、阴平两路攻蜀, 蜀汉亡
这是我国历史上, 自北方从陆路攻蜀取得成功的著么战例。此前, 诸葛亮伐魏从汉中出
发攻占陇南(六出祁山), 再沿渭水而下欲取关中未果。致有“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
英雄泪满襟”的千古绝叹。而魏伐蜀则出兵反其道而用之, 即由秦、陇攻川北人蜀获得
成功。在讨论此次攻蜀道路前, 有必要先简介与此次战役有关的自秦、陇人川的三条道
路, 即石牛道(又称马阁道)、剑阁道和阴平道。
石牛道, 据《华阳国志· 蜀志》载“ 周慎5王年(公元前316年), 秦大夫张仪、司马
错、都尉墨从石牛道伐蜀, 冬十月, 蜀平。“注云” 石牛道自汉人蜀道。其路线自汉
中人阳平关循嘉陵水进至蔑萌(今昭化), 自霞萌沿清水河谷经马阁(今马角坝, 实为
马阁之误)至彰明(今江油县东), 涪(今绵阳)至成都 。此路与今宝成铁路线一致,
基本沿河谷而行, 仅在马角坝要越过较大分水岭(即马阁山)。因为此山地在夏秋多
雨, 江河泛滥, 此道只能在冬
春通行。战国时秦伐蜀国由此道即在冬季。
剑阁道在上述石牛道偏东, 即自昭化以后不沿河西行而南至剑门山经剑阁、梓渔, 西去
绵阳、成都, 与今川陕公路路线基本一致。此道开辟当在诸葛亮当政的蜀汉全盛时期。
当时, 诸葛亮治蜀国力强盛, 又平定了南中, 要实现北伐中原, 光复汉室, 统一天下的
宿愿,就以陕西汉中为前哨, 以四川为大后方, 川陕间交通不能仅靠只在冬春枯水季节
才能畅通的马阁道, 而开辟了昭化至剑阁、江油在马阁道之东, 大部沿山岭而行的剑阁
道。其用意显然是为避免马阁道夏秋雨季洪水时道路不通之害, 要达到沿山岭高处终年
可通行之故。蜀汉时, “ 修成剑阁桥道, 剑阁新路成, 马阁旧路亦废。” 此处所说旧
路废, 应指用木板造成的栈道废弃而无法通行。
上述马阁旧路(即战国时石牛道)及三国蜀汉时剑阁新路虽然一条主要沿江河而行,位
置偏西一条主要沿山岭而行位置偏东, 却都是东起昭化(今广元市西)西到江油、绵阳
,都是由秦地(今陕南)入四川盆地的正道或大路。而由今甘肃陇南到四川盆地的道路
却必需穿过东北—西南向的险要山岭即著名的摩天岭山脉(川甘界山)和马阁山(龙门
山的一支)。还要越过由西向东流的几条河流, 道路十分艰险。这些道路大部在阴平郡
境内,故古代称阴平险道。一般不宜大军通行, 尤其粮运十分困难。东汉初征蜀本想从
陇南人, 后改由长江水路西上其主因即此。
三国时魏与蜀之战的大体形势是魏军主力由钟会率领先取战略要地汉中之阳平关蜀军主
力由姜维率领避开魏将邓艾的拦截退守剑阁道钟会所率大军被阻于剑阁, 寸步难进马阁
道早已废弃, 不利大军行进, 钟会乃令副将田章率小股魏军经马阁道而进。魏将邓艾见
大军被蜀军主力阻拦剑阁, 乃采用兵法上“避实就虚”,“出敌不意”的战法率少部魏
军从陇南而下“行无人之地七百里”,“ 经阴平景谷道”与田章率小股魏军会于“汉德
阳亭”(今江油雁门坝一带), 然后“先登至江邮”(汉江油戍, 今平武南坝)。因蜀
汉守将不战而降, 邓艾得以进人四川盆地经涪(今绵阳), 雒(今德阳)攻成都。蜀后
主降, 蜀亡。
本文不讨论三国末期魏与蜀的政治、经济、军事上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 仅在进军路线
方面加以讨论。三国以前, 从北方陆路进军四川只有石牛道、剑阁道两条正道或大道。
而三国末另开辟了阴平险道或阴平斜径。这条道路一般是不宜使用的, 但后代也不乏此
例。五代时, 后唐明宗长兴元年(930年)石敬塘率军自秦陇经剑阁、阴平两路攻蜀后
蜀孟知祥就不像蜀后主刘禅那么昏庸无能, 而派兵分别拒于剑阁和阴平。北兵败退, 蜀
地无恙。
三、北宋初, 水陆两路进军平蜀
北宋初, 中央政权为了统一全国遂由陕西陆路南下和从湖北沿长江西上两路攻蜀。乾德
二年(公元964年)王全斌等由陕西凤州(今凤县)沿嘉陵江而下攻取昭化, 桔柏江渡
口。后蜀败将王昭远守剑门关以为可凭险固守。不料宋军以降卒引路从来苏小路出剑门
关后由南北两面前后夹击, 蜀守将兵败被俘。自是, 宋军由剑阁道长驱直人蜀地。
东线宋军在奉节大破蜀守军。后蜀孟爬见东、北水陆两种都失利, 尤其北路宋军已直指
成都, 只好投降, 时为次年正月。此次兴师伐蜀, 前后用时仅66日, 是历时最短, 也最
顺利的一次。
考察此次攻蜀经过尤其行军路线, 可得出一条结论即任何天险都并非“ 一条道路” ,
从而也不可恃的。三国时姜维率蜀军主力扼守剑门, 钟会所率北魏大军被阻于险关之下
。但邓艾却从阴平斜径直下成都,蜀亡。姜维也束手无策。这次后蜀大军退守剑门, 以
为可“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不识整个剑门山区共有72峰, 还可以从剑门关附近山谷
小路迂回包抄攻下此关。后来红四方面军从川北西渡嘉陵江后, 也避开正面, 从山僻小
道攻下剑门关, 打开长征西进的道路。再一次证明了“ 天险不足恃” 的道理。
四、明初, 自陕西、湖北两路攻川平蜀
与北宋相似, 明朝开国之初, 中央政权为了统一全国, 自秦、陇陆路和长江水道两路取
蜀。这次行军路线和非宋攻蜀大体相同, 但其策略则异。明军以汤和率主力大张声势沿
长江西上, 蜀方则以垂相戴寿等率大部兵力守川东门户瞿塘, 双方在此相持不下。另一
部明军由傅友德率领自秦、陇攻川北。傅声言由金牛道(又称石牛道), 即马阁道攻川
, 却趁蜀人重兵防守昭化、剑阁时, 暗地领军从阶(今武都)、文(今文县)出阴平道
经江油攻绵阳。蜀军闻傅友德已攻克绵阳, 只得分兵来救汉州(今德阳), 但大势已去
, 蜀地被明军攻下并
占领了。此次行军与三国邓艾暗渡阴平取蜀地甚为相似。
五、1949年解放大西南之战中的进军路线
缺。
l*********1
发帖数: 936
2
我蜀的步兵天下最弱,也就是武侯这样的人才能带蜀军北伐。

【在 g***j 的大作中提到】
: 历代攻蜀行军路线考略 作者:鲜肖威
: 来源: 陈庆之的日志
: 四川盆地四周高山环列, 路途崎岖, 自古有天险之称。三国时的诸葛亮就有“ 益州险
: 塞” 之说。唐代大诗人李白更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的咏叹。故此, 人们历来
: 把进出四川视为畏途。平时出人蜀地尚且如此行军征战进人四川盆地更应是难上加难了
: 事实上也不尽然。二千多年来, 从境外攻人蜀地的行军征战行动不下二十多次, 其中十
: 几次都取得了成功。可见天险是不足畏的, 人谋可以涉天险。据笔者初步研究历代从境
: 外攻人四川。获得占有全川的重大军事行动共有以下十几次:
: 1.周慎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遣大夫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从石牛道伐蜀。冬
: 十月, 平蜀。

k*******r
发帖数: 16963
3
屁,朝鲜战争,对印反击战,对越反击战,蜀兵表现很好。

【在 l*********1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蜀的步兵天下最弱,也就是武侯这样的人才能带蜀军北伐。
kx
发帖数: 16384
4
淞沪应该也很好吧
出川抗日
从遥远的内陆山区,千里迢迢赶到海边赴死

五毒祸心馈
贵爱钱,十

【在 k*******r 的大作中提到】
: 屁,朝鲜战争,对印反击战,对越反击战,蜀兵表现很好。
1 (共1页)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为什么粤语、壮侗语、越南语的声调有这么有趣的规律?z'z有很多人不服气我说中国自秦之后一直在衰落
征粮过度这个说法靠谱自秦之后无三百年不亡之国
原来部分越南人是蜀国人后裔满语似乎还是和北京话差距很大啊
俺成进来太多川内小县城的渣渣北方保留入声的地方也很多的
三国之诸葛瞻普通话里有入声的痕迹吗?
诸葛瞻到底是怎么被击败的?诸葛瞻的败亡的几点疑问
转发:南京大屠杀真相伯约没啥吧
太平记跟水浒一样,都是民间创作塞翁失马诸葛绪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攻蜀话题: 剑阁话题: 成都话题: 马阁话题: 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