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istory版 - 总有人以讹传讹,说海日是河南人
相关主题
为什么说海日懂历史[转载] 匈奴的兴亡 (序)
小蒙古和海日都是汉人这个匈奴到底是黄种人还是白种人啊
海日是个受基督教影响很深的蒙古族美国人 (转载)蛮夷那么喜欢汉族的公主?
用犯罪心理学研究海日『惊人史料』共匪军天天吃肉,老百姓野菜谷糠卖儿女 (转载)
快看独白下的传统“水旱蝗汤”:对国军汤恩伯部的不实之词 from 网易新闻
山东人是从中东过来的,南方人是别的人种 (转载)别吵了别闹了!大家说海日做斑竹好不好?
黄帝纪年也不过4600年“水旱蝗汤”:对于国军汤恩伯部的污蔑
O3-M122与O3-M134争夺战,O3-M134逃到哪里去了?(转载)匈奴据说是夏桀王的残余.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蒙古族话题: 荆村话题: 南村话题: 海日话题: 河南省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d******a
发帖数: 32122
1
其实海日的原话是他是河南夏人之后,海日说这话,是根据史记
据《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
匈奴和蒙古人有关系,和满族关系不明
又结合海日肯批判努尔哈赤,却不肯批判成吉思汗,以及“海日”的蒙古语含义,我宣
布:
海日是蒙古族
h***i
发帖数: 89031
2
又造谣
还日是杞县的夏人之后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其实海日的原话是他是河南夏人之后,海日说这话,是根据史记
: 据《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
: 匈奴和蒙古人有关系,和满族关系不明
: 又结合海日肯批判努尔哈赤,却不肯批判成吉思汗,以及“海日”的蒙古语含义,我宣
: 布:
: 海日是蒙古族

d******a
发帖数: 32122
3
一样
匈奴从杞县被商汤哄到了北国
这也是你仇恨商朝反对给商纣平反的原因之一

【在 h***i 的大作中提到】
: 又造谣
: 还日是杞县的夏人之后

h***i
发帖数: 89031
4
扯蛋都不会
后来这帮又回到了杞县么?
哈哈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一样
: 匈奴从杞县被商汤哄到了北国
: 这也是你仇恨商朝反对给商纣平反的原因之一

d******a
发帖数: 32122
5

,河南省蒙古族概况
.满坷
西北民族研究 2003年第4期(总第39期)
河南省蒙古族概况是概括全省蒙古族情况的"面"与简介作为具体考察对象的蒙古族
情况的"点"的结合.
1.全省蒙古族概况及族属被认定过程.根据1990年的统计数字,河南省共有蒙古族
65814人,分别占全省总人口数,全省少数民族人口数的0. 08%和6.5%,主要分布在豫
中南的平顶山市,豫西南的南阳市所属各县,其中以南阳市镇平县最为集中.就其来源来
看,河南省的蒙古族可被分为三支:以平顶山市荆山村为代表的元朝蒙古侍卫亲军千户马
秃塔尔的后代;以镇平县晃破镇为代表的元朝皇室后裔;以镇平县砚台村为代表的元朝官
宦之后.解放前,这三支蒙古族都未明确提出自己是蒙古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荆
山人即在进行户口登记时填报了蒙古族;"1953年元月,中南民族访间团到达南阳地区,
把镇平县蒙古族的历史情况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进行详细调查,收集到家谱四个,碑文一
篇,还有其他口碑资料,最后根据调查了解的情况写成了长篇调查报告,并把四个家谱的
序言部分照录下来.根据当时所掌握的碑文,家谱,传说等资料,确认他们为蒙古族
人".①
2.作为具体考察对象的河南省蒙古族概况.为了方便而科学的进行调查,研究,笔
者选取各支蒙古族的聚居村落荆山村(后简称荆村);晃破镇街南村(后简称南村);砚台
村(后简称砚村)为调查点,对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其结果应该能够反映河南省蒙古族的
基本面貌,同时因砚村与南村的情况十分相似,对砚村的调查从简.三村蒙古族的基本情
况如下:
<1)人数,来源及依据.荆村现有蒙古族1230人,南村1006人,砚村1920人,据
说三地蒙古族都是元末明初进人中原的蒙古族的后裔,可见依据如家谱,碑文,地方志中
的记载.荆村蒙古族的远祖是元朝一位名叫马秃塔尔的高官,故其后代以"马"为姓.荆
村现保留有从元代至今的历代墓碑40多通,述及其源流的主要有三通口马秃塔尔墓碑正
文曰:"大元故宣武将军,右诩蒙古侍卫亲军千户,可赠昭勇大将军,金书,枢密院事,
上轻车都尉,追封范阳郡侯,秃塔尔.至正己丑年仲冬季旬七日."荆村马氏第十一代祖
马一贯的碑文云:"叶县(荆村原隶属叶县)西北,离城十五里,荆山马秃塔坟墓记:秃
塔元系殿前大将军,追封范阳郡侯,年久日深,钦封颓坏.有继世孙马隆生马起,起生
宣,宣生云,云生生员一贯. …崇祯二年三月十二日立."乾隆三十一年"附记碑"中
载:"先始祖范阳侯,有功于元,赐葬荆山.明兴,马氏子孙,俱以胜国名臣之后获罪新朝
,因仆莹中碑石及一切天禄,辟邪,翁仲之属而埋之,隐姓名不仕,久而失记 …."
另外,在《叶县志》中也曾谈到"马秃塔尔",《(嘉靖)叶县志 卷一 陵墓》载"秃塔
尔,元千户,封范阳郡侯".《(康熙)叶县志 卷六 流寓》中说:"马秃塔尔,里籍未详,疑是
蒙古色目人,至正间累官昭勇大将军金书枢密院事,上轻车都尉,追封范阳郡
侯,今县荆山下为其故里.";南村蒙古族的始祖据说是元顺帝之四子帖木花耳,因祖先是
"王",故后代以"王"为姓,现在可见的他们称蒙古族的唯一证据是刊印于1942年的
《王氏族谱》中的记载:"我王氏鼻祖世远年湮,文献无征,谨据:世祖墓碑载'昔元纪,自
文宗殖,顺帝御极,明主由和阳渡江,取太平路,逼燕京,元帝奔应昌,遂移柞,公靓气运迭
擅,克自保重.游冀北,走覃怀,率江左,渡河南,偕先大人经历殆尽,卜居晃破',玩其语意,
我先人之出自蒙古无疑也","我镇平王氏宗自蒙古乃元胃也","历观往事种种可据,吾族
其果为奇握温铁木真之苗裔耶."①砚村蒙古族与南村蒙古族同姓
不同祖,"刻于明宣德元年(1426年)的砚村祠堂碑云:'(其祖先)祖籍东北辽宁锦县金
城人,讳脱脱木儿……'(碑已无存,碑文系手抄本摘录)"②
(2)文化程度,家庭类型:三地蒙古族的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家庭类型多是由一对
夫妻及其一,二个未婚子女组成的核心家庭.
(3)对本族历史的知觉情况:三地蒙古族对自己的来源历史大都知之不多,晓之不
深,有些人甚至对谈论这些事情十分反感.
二,河南省蒙古族的生存现状
语言,风俗习惯和心理状态最能显示出一个民族的特点,笔者由此人手对调查对象进
行考察,记录下了他们的生存现状.(由于南村,砚村相距不足十里,各种情况极为相似,
笔者的描述突出荆村,南村两种类型.)
(一)语言:语言是人们交流经验,表达思想情感的工具,是区分民族的一个重要标
准.河南省的蒙古族已无人懂蒙语,蒙文,有的甚至不知有蒙语,蒙文,通用汉语,汉
文,操豫方言中所在地的地方话.荆村蒙古族说豫中南地方话;南村,砚村蒙古族说豫西
南地方话.
(二)风俗习惯:河南省的蒙古族同当地汉族一样从事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多种经营,
表现在生产,消费(衣,食,住,行),人生礼仪,节日,信仰等方面的风俗习惯和当地
汉族没有差别
.三)心理状态:心理状态是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往往指人们相对稳定的所思,所感,
所想,一般来说不同民族的成员会有不同的心理状态,他们会把非同寻常的特殊情感寄予
各自的不同的民族;他们会时常意识到自己的不同于他人的族属;会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
评价和反应.从调查回收的200份结构型问卷来看河南省蒙古族的心理状态:荆村,南村
各有90%以上的人对蒙古族没有特殊感情;各有半数以上的人在见到汉族人时根本不会
想起自己是蒙古族,几乎100%的人认为自己的心理同汉族人一模一样.另外,我们还可
以通过分析河南省蒙古族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细枝末节来进一步明辨其心理状态,重大
事件指荆村蒙古族经历的"马事件"及"访问内蒙";细枝末节指南村蒙古族的礼俗细节.
1998年7月初,叶县豫昆精制盐厂的一名马姓蒙古族职工在翻阅湖北武汉《今日名流》
杂志1995年第10期时,偶然发现《深圳赛马》一文中描述深圳赛马会一匹赛马的名字叫
"成吉思汗",他认为,以蒙古族英雄成吉思汗的名字给马命名,是对整个蒙古族同胞的侮
辱,伤害了蒙古族群众的民族感情.此事传到荆村后,当地部分蒙古族群众群情激愤,起
草了((一代天骄受污辱,后裔勇追讨公道》的上访材料,提出经济赔偿一千万元,文字作
者及该刊主要领导到内蒙成吉思汗陵道歉,并准备与内蒙古的蒙古族同胞联系.笔者就此
专门询问了内蒙的蒙古族,他们说:"蒙古族给动物命名的方式有两种:猫,狗等活动范
围主要在家中的动物,被看作家中一口人,往往以人名称之,如'江格尔'等,也不避讳使用
英雄的名字;马等行走四方的动物往往依其自身特点来命名,如一身黑毛的马取名为
'钢嘎哈拉'(黑骏马)".用"成吉思汗"命名一匹马,违反了蒙古族的命名规则,他们会
觉得奇怪和难以理解,并不生气,何况"马"是蒙古族最喜爱的动物,与人情深意厚,无
人把他们视为低人一等的牲畜.如此看来,荆村蒙古族的心理状态竟一如汉族,因为在他
们眼里,马是供人驱使的牲畜,不能和人同日而语.1991年7月,荆村最热心于与族属
有关活动的四个人,"无事,到内蒙去玩"(他们自己的原话),回来后感触颇深.马XX
说:"我本来是要考察民俗,为自己的研究收集资料,结果在那儿瞎转了几天,吃也吃不
好,睡也睡不好,他们吃的肉,煮得半生不熟,还血淋不拉(方言:血淋淋)的,怎么能
吃下去,那几天,我饿得没办法,也找不来东西吃,赶快催着回来了.对那儿的生活,我
完全是以汉族人的好奇的眼光来看的,对成陵也只有礼节性拜唔,我"%已汉化,只是
还愿意保持自己的蒙古族族属."马XX说:"到了内蒙,真是不习惯,到处是荒地,沙
漠,不是人呆的地方,我们老祖宗真长眼了,让我们留到这儿.在那儿,又不懂蒙礼,闹
出不少笑话,去拜祭成陵,站也不会站,跪也不会跪,听话也听不懂,最后落个评价'不
懂蒙礼",.他们这些对与族属相联系的活动十分热心的人的感触也说明:荆村蒙古族对所
谓"老家"的生活既不能适应,也没有超越现实的特殊情感,他们的心理状态与当地的汉
族相同,他们的汉族妻子也证实这一点,在日常生活中,她们没有发现任何和自己生活不
同的地方,有的甚至认为:"他们跟汉族一模一样,根本就是汉族".南村蒙古族与当地汉
族一样,奉"隔辈可以开玩笑,诀(jU6:戏谑)笑话"的风俗,爷,孙辈的人互相戏谑,
讽刺,挖苦都是允许的,这对于"不能在老人面前经过;有老人在,年轻人不得饮酒"的
传统蒙古族来说,自然是不可思议的,但南村蒙古族从来不会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妥,他
们的心理状态同当地汉族没有区别.

【在 h***i 的大作中提到】
: 扯蛋都不会
: 后来这帮又回到了杞县么?
: 哈哈

m***n
发帖数: 12188
6
夏朝的根据地在山西吧。
河南的杞人忧天那是周朝找出来的遗民。据说是被商朝抓到南方去的,被虐待得很惨,
是商朝暴政的又一黑材料。被周朝拨乱反正了,还建立了自己的民族自治区,成为一个
加盟国。 好比布尔什维克推翻了作为“各民族共同监狱”的俄罗斯帝国,建立了一个
个加盟共和国。
有个说法:按照艺术风格,有四个文化:东方的黑陶文化,北方的红陶文化,西方的白
陶文化,南方彩陶,(具体哪个是哪个颜色记不清楚了),互相厮杀竞争,那就是“东
商、西周,南楚,北夏”。
大家此起彼伏,轮流坐庄,好比西游记说的:“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具体顺
序就是:夏、商、周,商(秦),楚(汉)。四家合一,就是后来的中华。
后来的匈奴、鲜卑、肃慎(女真和满族的祖先)都是夏人之后,
羌(包括藏族、氐族、党项的祖先)周是一体,
商是东夷,
楚是南蛮。
儒家为自己的需要,把这段历史整理为夏商周,前面是作为理想国的尧舜禹三代圣君。
1 (共1页)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匈奴据说是夏桀王的残余.快看独白下的传统
匈奴去哪了?zz山东人是从中东过来的,南方人是别的人种 (转载)
邓论只能造谣说海日主张饿死3000万了黄帝纪年也不过4600年
河南连汉军旗都没有,你们说海日是回回还靠谱一点O3-M122与O3-M134争夺战,O3-M134逃到哪里去了?(转载)
为什么说海日懂历史[转载] 匈奴的兴亡 (序)
小蒙古和海日都是汉人这个匈奴到底是黄种人还是白种人啊
海日是个受基督教影响很深的蒙古族美国人 (转载)蛮夷那么喜欢汉族的公主?
用犯罪心理学研究海日『惊人史料』共匪军天天吃肉,老百姓野菜谷糠卖儿女 (转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蒙古族话题: 荆村话题: 南村话题: 海日话题: 河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