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2版 - 中国解决新型机载电战吊舱与雷达互相干扰难题
相关主题
电子战飞机如何作战我也YY一个
鼎盛上面说的车辆阵容AN/SLQ-32 型舰载电子战系统(zz)
上舰的预警机呢?外媒:中国向东南亚出售先进电子干扰系统
关于激光告警装置的一个问题来点有营养的八股爆料 (转载)
赤裸泻B带蛋图我军举行随歼10坠落的空X师师长追悼会!
[观察] 中国电子战飞豹与美国电子战机性能相当反舰弹道导弹会不会引发核报复?
未来战机必是无人机的天下又直播啦!!!!!!
再问:激光制导移动目标(ZT) 2011年1月11日12:50~歼-20首飞成功!!!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王星话题: 干扰话题: 吊舱话题: 告警话题: 科研
进入Military2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O**l
发帖数: 12923
1
2010-10-29 10:11:38 来源: 新华网(广州)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核心提示:某新型战机的干扰吊舱与雷达工作时在前向互相干扰,迎头作战时,攻击和
防护不
能同时进行,战机生存能力遭遇挑战。为了解决互干扰问题,在国内没有任何经验可以
借鉴,
国外没有资料可以参考的情况下,海归专家王星大胆地提出了动态时分控制带阻滤波法
的设
想。
“飞豹”电子战型挂载的干扰吊舱。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也展示KG300G电子干扰吊舱。这是一种安装在战机、轰炸机、攻
击机、
中小型轰炸机和直升机外挂点的系统,用在有效地干扰机载或地面的I和J频道。
新华网10月29日报道 27年风雨从军路,9年3个军科一等奖。
从出国学习到新型设备列装,从填补资料空白到弥补装备缺陷,从攻克技术难关到带领
科研团
队慢慢崛起……在科研的路途上,电抗尖端领域的先行者,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航空
电子工
程系王星教授脚踏实地地走出一条创新路子。
1999年,34岁的王星带着满腔的爱国激情和热血,从俄罗斯留学回国,承担电子对抗系
统的训
练和作战使用工作。这是一项开拓性的系统工程,无经验可学无模式可鉴,摆在王星面
前的是
一大堆难题:一缺教材,二缺人才,三缺器材。
那些日子里,王星每天和科研组成员一起,寸步不离装备新机的部队,记录新装备的各
种参数
和情况,了解新装备的系统性能。某型飞机资料的图纸与实际不符,光吊舱零部件就有
200多
个,线路千余条,绘制的图纸300多张。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王星带领团队夜以
继日,
加班加点,常常在实验室里一干就是一天。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内,他们就将该型飞机吊
舱的全
部零件和线路“一举拿下”,绘制出了全新详细的图纸。
王星清楚记得临危受命,接到提升告警器告警能力这个课题时的情景。由于某型告警器
不能自
主更新数据内容,报警器不报警或报错率很高,有时飞行员宁愿相信自己的眼睛都不愿
意相信
告警器。告警器资料不让中国人自己掌握,等于被外国扼住了战机作战的喉咙。
还未来得及品尝“被委以重任”的自豪和喜悦,困难和挑战就压了过来:该型告警器内
部结构
复杂,原理深奥,资料严重匮乏。
于是,他过起了外场、饭堂、实验室“三点一线”的生活。在别人看来苦不堪言的日子
,王星
反而越过越有滋味。琢磨着一个个元器件、一块块插板、一个个组合、一幅幅电路图,
与一台
台冰冷的设备的接触中,王星感到的是探索的乐趣。
寒来暑往,春去秋来,王星带领他的团队,啃下了制约机载自卫电子对抗训练和作战使
用的硬
骨头,提升了作战能力。为此,王星和他的科研团队拿到第三个军科一等奖。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投身世界军事变革大潮,不能勇立潮头就会被淘汰出局。”正
是怀着
这样的紧迫感,王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开始了科研高峰上的冲刺。
外军为什么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摸清对方空战实力?为什么打击精度那么高?为什么能
使对方
敌我不分?几场世界局部战争硝烟尽管已散,但一连串的问题仍在王星脑海中挥之不去。
王星深刻意识到,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要想打赢未来的信息化战争,部队装
备在发
展研制上就必须勇于创新。
突破的是思想堡垒,提升的是战斗力。在科研的道路上,王星带领他的团队开始了创新
思维
的“革命”。为了在不改动飞机节后和线路的条件下实现对几种分散装备的交联和综合
控制,
王星带领教研室“一班人”先学先行,想方设法收集资料,钻研书本笔记、查阅外国相
关技
术,努力掌握装备的技术性能和在飞机上的安装细节,巧妙分时支用原有线路,采用迂
回连接
的方法,实现了最优条件下的交联与控制,终于突破设计方认为不改动飞机布线结构就
不能实
现新型设备交联的结论。
思想有多远,行动就有多远。在科研的道路上,只要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创新,王星就
敢把他
的想法在设备上实践出来。
某新型战机的干扰吊舱与雷达工作时在前向互相干扰,迎头作战时,攻击和防护不能同
时进
行,战机生存能力遭遇挑战。为了解决互干扰问题,在国内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国
外没有
资料可以参考的情况下,王星大胆地提出了动态时分控制带阻滤波法的设想。
经过反复探索论证,王星的创新设想得到专家们的一致认可。改进后的雷达有效解决了
干扰吊
舱和雷达的互干扰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了雷达与干扰吊舱的同时使用性能。这在国内
甚至国
际上都是首创。
躬身实践,沉在一线解难题;身先士卒,挥汗如雨干在前……入伍27年,王星始终坚守
在教学
科研一线,从来没有停止创新发展的脚步。
(本文来源:新华网 作者:任培林 刘小红 戴仕平)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2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ZT) 2011年1月11日12:50~歼-20首飞成功!!!赤裸泻B带蛋图
超音速巡航的缺点[观察] 中国电子战飞豹与美国电子战机性能相当
一条官泄未来战机必是无人机的天下
局座太伟大了再问:激光制导移动目标
电子战飞机如何作战我也YY一个
鼎盛上面说的车辆阵容AN/SLQ-32 型舰载电子战系统(zz)
上舰的预警机呢?外媒:中国向东南亚出售先进电子干扰系统
关于激光告警装置的一个问题来点有营养的八股爆料 (转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王星话题: 干扰话题: 吊舱话题: 告警话题: 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