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oney版 - 至今未交付一辆车!又一造车新势力倒下,曾号称融资100亿
进入Mone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j****a
发帖数: 1
1
又一家造车新势力被淘汰出局。
近日,绿驰汽车被传出营业执照遭上海市青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吊销的消息。启信宝显
示,上海市青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一批成立后无正当理由超过六个月未开业或者开业
后自行停
业连续六个月以上的企业做出吊销营业执照处罚,绿驰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即绿驰
汽车)出现在处罚名单中。
据悉,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是工商登记主管机关对违法企业作出的最高处罚,被吊销营
业执照的企业应当停止经营活动,并办理注销登记。
上述信息还显示,当事人的债权债务依法由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
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清算组负责清算。当事人应及时办理注销登记。
启信宝显示,绿驰汽车共涉及201起司法案件、76个开庭公告、190次法律诉讼、127条
限制消费令、71次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至今未交付一辆车
公开资料显示,绿驰汽车成立于2016年8月,创始人兼CEO为王向银。据了解,王向银曾
在福田汽车工作17年,有着较为丰富的从业经验。他曾为绿驰汽车制定了“打造智能移
动生活运
营商”的战略定位,并在意大利都灵设立定制车型制造基地。
2018年,绿驰汽车首款纯电动豪华轿跑车天王星亮相。彼时,绿驰汽车计划在2019年6
月投放首款紧凑型SUV产品,11月投放首款4座微型车产品与中大型轿跑,2020年上市2
座微型车,9
月上市紧凑级轿车,2021年2月上市小型SUV,5月上市大型SUV,8月上市MPV车型。
同时,在2018年6月,绿驰汽车拟投资55亿元,建设年产2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工厂,随
后由于缺少资金,生产基地一直处于场地填方及平整阶段。2019年5月,绿驰汽车牵手
长安,获得
长安铃木闲置产能的使用权,然而却迟迟没有缴纳使用费。
在资金方面,2019年8月,绿驰汽车曾表示,经过首轮、B轮、C轮总计约100亿元的融资
之后,绿驰汽车会于2021年~2022年完成上市。然而事实上,绿驰汽车的B轮融资还未浮
出水面,
但其早已“易主”。
在长期亏损导致资金断裂背景下,绿驰汽车在2020年3月“卖身求生”,将60%股权以20
.1986亿元价格出让给河南省国投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后者成为实际控股方,公司名称
也由原来的
绿驰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变更为绿驰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不过,国资入主后,绿驰汽车并没有多少声量和动作,对外释放出的消息仍旧是欠薪和
公司陷入瘫痪状态。而在2021年4月,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发布公告称,受理绿驰汽
车科技集团
有限公司破产清算一案,但截至此刻,绿驰汽车并未交付一辆汽车。
优胜劣汰将是常态
绿驰汽车成立的2016年正是不断涌现新造车企业的时期。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
车、威马汽车、奇点汽车、前途汽车、爱驰亿维等一大批新造车企业也是在这前后几年
间涌入市
场。公开数据显示,我国注册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包括传统车企和新进入者一度达到
480家。
随着各路玩家的涌入,新能源汽车赛道逐渐转为“红海”。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
汽车三家企业在这场比拼中暂时拔得头筹,2020年及此后,三家公司毛利率集体实现转
正。但在
这个过程中,新势力中也不乏一众失意者,“破产”“欠薪”“资不抵债”等字眼常与
它们联系在一起。
今年4月13日,云度汽车的股东之一——海源复材发布公告称,因为资金链断裂,云度
汽车于2022年2月开始已处于停产状态。公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31日,云度汽车资
产总额为
16.52亿元,负债总额高达16.82亿元,负债高于资产。而这种高负债的状态,云度汽车
已持续了5年。
有的是在新造车企业塑造品牌、量产交付的过程中“销声匿迹”。还有一部分新造车企
业倒在了量产前夜,例如绿驰汽车、拜腾汽车、奇点汽车等,从成立至今仍未实现一辆
车的交付
。而博郡汽车和赛麟汽车等早已被淘汰出局。
但也有一些造车新势力在努力重回大众视野。5月3日,前途汽车创始人陆群公布其母公
司——长城华冠与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Mountain Crest Acquisition Corp.签署
正式合并
协议,预计2022年底完成重组合并上市,届时前途汽车将作为长城华冠的重要资产组成
部分赴境外IPO。
东方证券研报称,疫情时代将改变新能源整车及零部件竞争格局,“疫情前不同新能源
车企大多能享受新能源车销量高增长的市场红利,疫情后,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变化将影
响新能源
整车市场格局,部分产品及技术实力不强的新能源车企将被加速淘汰。”
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表示,当依靠融资续
命的造车新势力企业,一旦融资出现问题,这些企业很快就会被淘汰。未来,可能也会
不断有“
造车新新势力”出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进进出出”将会持续一段时间,优胜劣汰
也将会是常态。
1 (共1页)
进入Money版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