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USANews版 - 美国首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及现在累计获奖人次
进入USANews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z******2
发帖数: 1
1
尽管约在1890年美国的GDP已是世界第一了, 却在头几届诺贝尔奖中连连落空,到了
1906年才拿到第一尊诺贝尔奖,这是一个奖给老罗斯福总统的和平奖。
西奥多. 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 Jr.)出生于1858年10月27日,他是美国的第26
任美国总统。为了和后来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相区别,又被称为老罗斯福。 老罗斯福
原是第25任总统威廉·麦金利的副总统,1901年9月麦金利在连任后6个月被刺身亡,老
罗斯福接替麦金利任总统时年方42岁,成为迄今为止历史上最年轻的美国总统。
罗斯福获奖是因为成功地调停了日俄战争。说起这次调停,涉及到当今世界重要的大国
生在中国东北和朝鲜。 调停时中国也没有权利参加。
1895年甲午战争后, 日军要独霸中国的辽东半岛。但是,俄国联合法国和德国出来干涉
,要求日本将其归还中国。日本最后被迫同意由清廷支付“赎辽费”, 吐出了辽东半
岛。于是,俄国以功主自居,向清政府租借了辽东半岛的旅顺港和大连港。
1900年,俄国以保护它的权益为名,出动十几万大军占领中国东北。但在国际压力下,
它于1902年同意分期撤军。然而,1903年又赖着不走了。日本看到了染指东北的机会,
在英国的支持下叫板俄国。1904年2月,日俄战争爆发。1905年9月,俄国海军惨败,日
本陆军惨胜,两国政府都因为战争在国内遇到了麻烦。于是双方在美国总统的调停下开
始议和。
在甲午战争,日军死亡大约1.2万人,消耗军费2亿日元。但是日军夺得大清赔银2.3亿
两,大约相当于3.4亿日元,还抢到了台湾,澎湖以及朝鲜。而在日俄战争中,日军死
亡大约8.8万,消耗军费17亿日元。普通日本人期待能够从俄国获赔50亿日元,
老罗斯福选择在邻近新罕布什尔州普兹茅斯市的缅因州美国海军基地进行和谈。这里环
境优美,远离使馆林立的华盛顿DC,波士顿往北还有60英里,这就避免了其它列强的插
手,加大美国的影响力。
美国的想法是维持东亚的势力平衡,日俄谁也不能更强,谁也不能独吞东北乃至中国,
美国在中国也有重大利益。罗斯福注意到俄国在远东的狼子野心,也察觉到日本对美国
利益的潜在威胁,于是他连哄带吓,最终使两国签署了《朴次茅斯和约》。
该条约的主要内容有:1. 俄国承认日本对朝鲜半岛有优先权, 2.日俄两国军队全体撤
出东北。3. 俄国让出北纬50度以南的库页岛领土,4. 俄国让出长春-旅顺之间的铁路
,和旅顺、大连地区的租借权。
因为日本没有得到赔款,还引起了日本国内的动乱。日俄战争是日本在甲午战争后的第
二次蛇吞象, 其实日本赢得已经十分辛苦, 以全国陆军和俄国部分陆军决战, 只是惨胜
。但是日本不好好接受教训, 在后来的第三次蛇吞象时终至惨败。
当时老罗斯福认为:巴拿马运河不但对美国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而且能够使美国舰队
易于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快速纵横,这对美国增加在太平洋彼岸的影响力具有战略
意义。因此,他竭力控制和推动建造巴拿马运河,并视其为自己的最大成就。
但是现在多数世人认为,老罗斯福 对美国国内的主要贡献是建立环境和资源保护政策
,保护了美国的蓝天白云和森林矿产。 现在归国家公园管理局(National Park
Service, NPS)管理的35个国家公园里,有23个是在老罗斯福当年成立的。
其实,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美国的科学诺贝尔奖获奖者的人数并不多, 不但
远远落后于德国,而且还落后于英国和法国. 当年某些欧洲人认为这些人移民到美国后
特笨,不会原创,
但是,随着美国跟风仿效接近西欧的生产率,进一步发展就越来越需要费时费力的创新
了。好在美国人多力量大,基本科技水平发展也很快, 二战前水平开始接近西欧发达国
家。尽管当年德国诺贝尔科学奖获奖人数独占鳌头, 但是美国和苏联人口众多和制造业
产能高, 这帮助它们在二战中战胜德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美国联邦政府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合作的催化剂。在战争期间,美国作
为盟国的主要军火库,大力发展和军事有关的应用科学和医学。这也为赢得二战的胜利
发挥重要作用。
二战结束后,美国国力大增,它加大力度资助国防科技,卫生健康研究,基础研究和应
用科技;同时吸引各国科技精英来到美国,这使美国诺贝尔奖获奖人数快速增加。
加上美国人口是其它西方发达国家的数倍,因此获奖人数遥遥领先它国。现在从老罗斯
福为美国赢得第一个诺贝尔奖始,美国已有400人次获奖,大约占自1901年诺贝尔奖颁
发以来889名获奖人次的45%。
C******y
发帖数: 3249
2
这个伪神团体在病毒战中彻底不见了
1 (共1页)
进入USANews版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