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开贴扯 '大乘佛化人生' 了
相关主题
[合集] 阿罗汉自杀探微zt四果是佛陀说的吗? 是究竟佛果吗? 请举可靠证明
rapier 您的方便帖我给你移过来了。。佛灭後的「大师」(转载)
小雜染經--摘疑问+徘徊 (转载)
问:关于其它的修行方法,应如何看待它们?断三界爱我慢证四果
如何理解“自净其意”Re: 大家讨论讨论佛教吧,不要老是钉着基督教
余依涅磐和无余依涅磐和沙门四果从罗怙罗经来看佛法的教学
从推崇阿罗汉到推崇佛陀-原始佛教到大乘的演变zt密宗的诛杀法——揭密
香严智闲的故事看看正見是什麽以及正見是怎麼來的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godhika话题: venerable话题: 大乘话题: 低迦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Y**u
发帖数: 5466
1
有感浪子的道化人生, 我来挖一个大乘佛化人生的坑。 目录大致如下:
1: 发心立志
2: 五戒
3: 十善
4: 禪定
5: 慧观
6: 定慧等持
7: 破理障
8: 破事障
9: 度己度人
10:度一切众生
形式上准备学习浪子, 随缘而做,不定时更新。 但是实力上实在不能比拉, 因为所
学的确是非常有限。 因此还希望各位善知识多多参于,共建高楼, 普及佛教文化,
有我的一份, 也有你的一份。。。。哈。。。
r*******c
发帖数: 1060
2
哇,好棒,支持!!
T*******y
发帖数: 6523
3
Zan!
I guess that I will understand it later after this post is done, but I can't
wait to ask this basic question.
What is 大乘 ah? Does it include 禅宗?

【在 Y**u 的大作中提到】
: 有感浪子的道化人生, 我来挖一个大乘佛化人生的坑。 目录大致如下:
: 1: 发心立志
: 2: 五戒
: 3: 十善
: 4: 禪定
: 5: 慧观
: 6: 定慧等持
: 7: 破理障
: 8: 破事障
: 9: 度己度人

Y**u
发帖数: 5466
4
严格的划分的话不包括。 禅宗自认为是最上乘。 但是我个人还是觉的是一起的, 法
无四乘法, 迷悟有迟急吗, 但也许是我的根基不够吧, 我比较认为禅宗也不应该离
开最基本的东西。 这个目录其实可能也是从禅宗的角度看的多一些, 所以说大乘人
生可能并不切题。 但是题目起的大一点, 大家都可以说两句。。:)

't

【在 T*******y 的大作中提到】
: Zan!
: I guess that I will understand it later after this post is done, but I can't
: wait to ask this basic question.
: What is 大乘 ah? Does it include 禅宗?

H******9
发帖数: 2766
5
支持支持。
谢谢合集俺的那个楼,俺去加个篇末总结去,呵呵。
N*******n
发帖数: 348
6
我也来扯几句吧。禅宗应该算大乘。在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上,特别是佛教兴盛的时代
,禅宗一直视中国佛教的主流。

【在 Y**u 的大作中提到】
: 严格的划分的话不包括。 禅宗自认为是最上乘。 但是我个人还是觉的是一起的, 法
: 无四乘法, 迷悟有迟急吗, 但也许是我的根基不够吧, 我比较认为禅宗也不应该离
: 开最基本的东西。 这个目录其实可能也是从禅宗的角度看的多一些, 所以说大乘人
: 生可能并不切题。 但是题目起的大一点, 大家都可以说两句。。:)
:
: 't

N*******n
发帖数: 348
7
后来禅宗没落了,中国佛教也没落了。真是无常啊。
d******e
发帖数: 4192
8
从佛教史的角度看,禅宗显然比天台,华严,净土这些争议大,
那些是正统的中国佛教,禅宗来自达摩,是释加摩尼的第28代传人,
在中国传到六祖,后来就分支太多了.

【在 N*******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也来扯几句吧。禅宗应该算大乘。在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上,特别是佛教兴盛的时代
: ,禅宗一直视中国佛教的主流。

d******e
发帖数: 4192
9
大乘,mahayana,
Mahāyāna (Sanskrit: महायान, mahāyāna
, literally the "Great Vehicle") is one of the two main existing branches of
Buddhism and a term for classification of Buddhist philosophies and
practice. Mahāyāna Buddhism originated in In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hayana

't

【在 T*******y 的大作中提到】
: Zan!
: I guess that I will understand it later after this post is done, but I can't
: wait to ask this basic question.
: What is 大乘 ah? Does it include 禅宗?

H******9
发帖数: 2766
10
looks like a can of worms was opened up...
Yisu's intention is to talk about a personalized way of life, I believe. Let
's keep it "Personalized", instead of focusing on labels... my 2cents
相关主题
余依涅磐和无余依涅磐和沙门四果四果是佛陀说的吗? 是究竟佛果吗? 请举可靠证明
从推崇阿罗汉到推崇佛陀-原始佛教到大乘的演变佛灭後的「大师」(转载)
香严智闲的故事疑问+徘徊 (转载)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d******e
发帖数: 4192
11
我只是回答别人问题,发表意见而已.
没想那么多YISU的INTENTION,而且言论自由啊.

Let

【在 H******9 的大作中提到】
: looks like a can of worms was opened up...
: Yisu's intention is to talk about a personalized way of life, I believe. Let
: 's keep it "Personalized", instead of focusing on labels... my 2cents

H******9
发帖数: 2766
12
没啥,没啥,俺对你的意见没啥意见的,呵呵

【在 d******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只是回答别人问题,发表意见而已.
: 没想那么多YISU的INTENTION,而且言论自由啊.
:
: Let

Y**u
发帖数: 5466
13
嗯, 欢迎大家加入开扯。。禅宗属于大乘是一定的。但是禅宗也相信乘是行意, 不是
口争。 所以我们大家还是来扯扯大乘化的人生比较有意义。。:)
q****n
发帖数: 4574
14
赞. 这提纲拟得好啊,简直比我还强许多. 我都不敢小瞧你了.

【在 Y**u 的大作中提到】
: 有感浪子的道化人生, 我来挖一个大乘佛化人生的坑。 目录大致如下:
: 1: 发心立志
: 2: 五戒
: 3: 十善
: 4: 禪定
: 5: 慧观
: 6: 定慧等持
: 7: 破理障
: 8: 破事障
: 9: 度己度人

q****n
发帖数: 4574
15
禅师应该不会认为自己的是最上乘. 各人根性不同,所以觉悟快慢不同,具体途径有所不
同, 这是客观事实.

【在 Y**u 的大作中提到】
: 严格的划分的话不包括。 禅宗自认为是最上乘。 但是我个人还是觉的是一起的, 法
: 无四乘法, 迷悟有迟急吗, 但也许是我的根基不够吧, 我比较认为禅宗也不应该离
: 开最基本的东西。 这个目录其实可能也是从禅宗的角度看的多一些, 所以说大乘人
: 生可能并不切题。 但是题目起的大一点, 大家都可以说两句。。:)
:
: 't

q****n
发帖数: 4574
16
你这观点,好像跟FLG 的观点很像. 不知是否你接触过它. 随便一句. 如果不方便,不须
回答.

【在 d******e 的大作中提到】
: 从佛教史的角度看,禅宗显然比天台,华严,净土这些争议大,
: 那些是正统的中国佛教,禅宗来自达摩,是释加摩尼的第28代传人,
: 在中国传到六祖,后来就分支太多了.

b*****l
发帖数: 3821
17
建议加入四摄,补全六度。
自度度人我觉得是同时贯穿始终的。
相对于四摄和六度的其他几度,过分重禅定和般若,
这也许是太虚大师说汉地存在‘说大乘教、行小乘行’的原因之一。

【在 Y**u 的大作中提到】
: 有感浪子的道化人生, 我来挖一个大乘佛化人生的坑。 目录大致如下:
: 1: 发心立志
: 2: 五戒
: 3: 十善
: 4: 禪定
: 5: 慧观
: 6: 定慧等持
: 7: 破理障
: 8: 破事障
: 9: 度己度人

Y**u
发帖数: 5466
18
Good idea. thank you...:)

【在 b*****l 的大作中提到】
: 建议加入四摄,补全六度。
: 自度度人我觉得是同时贯穿始终的。
: 相对于四摄和六度的其他几度,过分重禅定和般若,
: 这也许是太虚大师说汉地存在‘说大乘教、行小乘行’的原因之一。

Y**u
发帖数: 5466
19
先扔个砖
发心立志篇, 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学佛学道德人第一要立志。 就好像我们小的时候总被人问,长
大以后要干什么啊,大家答得最多的就是要当科学家吧。。 那就是一个志,不过玩笑
大于认真。
认真立志,是要有一些强烈的渴望才像点样子。就是自己真的非常希望能完成这个,
也相信自己有一天可以做到。
这又点像武侠小说中的那个童年悲惨的人物,从小就失去了双亲,立志长大后要为父母
报仇,后来经过不懈的努力,修成不世神功, 报仇雪恨。
嘿,我们是在学佛,怎么扯上报仇雪恨这么杀气的东西啦。两个原因,一个是立志的强
烈认真程度是类似的; 还有就是学佛在度己这个角度来说还的确有点要报仇翻身的意
思。 佛教中有一种说法就是要想解脱, 需要造五无间业。 五无间业的前两个就杀父
害母, 大家别误会, 不是让我们去杀我们的父母。 这里的父是无明, 母是贪爱。
禅宗经常讲人们是在认贼为父, 也是这个意思。 无始以来,我们被无明障碍,随贪爱
流转生死苦海,不得解脱。 我们就像从小被骗走的孩子一样, 卖来卖去,居无定所,
受尽苦难。 古人立志有比较彻底的, 那就是 此仇不报, 誓不为人。。。不但要报
自己的仇, 其它难兄难第难姐难妹一起帮着报。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反正我觉的立志真是个大问题。一个人立志有多认真和诚心, 为
他最后到达的地方其了指南针的作用。这里我们看看大乘佛教流行的四宏愿:
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边誓愿断。
法门无尽誓愿学。
无上佛道誓愿成。
真是宏愿啊, 上来就是众生。 也许有人会说众生跟我有神马关系。 我自己还没弄明
白是怎么会事呢。 如果是一个一个地去看, 这世界上的人多了, 的确和你没什么直
接关系的人多了, 但是如果放在心的层面去看, 那就太有关系了。
众生在哪里? 众生不就是邪迷。诳妄。不善。嫉妒。恶毒等等烦恼吗? 那个没有解脱
的人又能说自己心里没有这些呢。 所以度众生就是在度自己。
这就是为什么金刚经开篇回答问题中讲到: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 。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
生。若湿生 。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若非无想。我
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你们看这是不是志向呢? 不管你们觉的是不是, 反正我是信了。。:)
待续。。。
N*******n
发帖数: 348
20
赞发心

【在 Y**u 的大作中提到】
: 先扔个砖
: 发心立志篇, 一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学佛学道德人第一要立志。 就好像我们小的时候总被人问,长
: 大以后要干什么啊,大家答得最多的就是要当科学家吧。。 那就是一个志,不过玩笑
: 大于认真。
: 认真立志,是要有一些强烈的渴望才像点样子。就是自己真的非常希望能完成这个,
: 也相信自己有一天可以做到。
: 这又点像武侠小说中的那个童年悲惨的人物,从小就失去了双亲,立志长大后要为父母
: 报仇,后来经过不懈的努力,修成不世神功, 报仇雪恨。
: 嘿,我们是在学佛,怎么扯上报仇雪恨这么杀气的东西啦。两个原因,一个是立志的强

相关主题
断三界爱我慢证四果zt密宗的诛杀法——揭密
Re: 大家讨论讨论佛教吧,不要老是钉着基督教看看正見是什麽以及正見是怎麼來的
从罗怙罗经来看佛法的教学大乘佛法之如来藏和阿含圣教根本不冲突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r****r
发帖数: 755
21
要说汉传佛教不是佛法,有点冤枉它,它会理直气壮地把三法印拿出来挥舞:我都有,
我都有!
如果把真正的佛法比喻成一颗明珠,汉传“大乘”佛教就是一大团包裹着这颗明珠的大
粪,大粪的基本成分是各种各样的外道学说,但是它们在汉传里有个统一的名字,叫做
“方便”,和“大便”押韵,而大部分的汉传佛教学人都啃着大粪津津有味,同时陶醉
在可以用这个“方(大)便”度脱世人上。
============================================
在印顺法师的著作《印度佛教思想史》中,第169页~170页中说:
『佛法说无我,而现在极力说如来藏我,到底我是什么?《大般涅槃经》说: 『何者
是我?若法是实、是真、是常、是主、是依、性不变易者,是名为我』。这与奥义书所
说我,是常、是乐、是知,似乎相差不远。』
印顺法师的著作《华雨选集》中,第75页说:『「如来」有神我的意义,胎「藏」有『梨
俱吠陀』(注:婆罗门教的经典四吠陀之一)的神话渊源,所以如来藏、我的思想与传
统的(「佛法」与「初期大乘」)佛法,有着相当的距离。…。如来藏说,有印度神学
意味,而教典的传出,正是印度教复兴的时候;如解说为适应信仰神我的一般人的方便
,应该是正确的!』
在『华雨选集』中,第94~95页中又说:『如「后期大乘」的如来藏、佛性、我,经说
还是修菩萨行的。如知道这是「各各为人悉檀」(注:观众生根器不同,而为其所施设
的方便法门),能顺应世间人心,激发人发菩提心,学修菩萨行,那就是方便了。如说
如来藏、佛性是真我,用来引人向佛,…,那就可以进一步而引入佛法正义了。只是信
如来藏我的,随顺世俗心想,以为这才是究竟的,这可就失去「方便」的妙用,而引起
负面作用了!』
以上是印顺法师在其著作中,认为佛说三转法轮经典:《大般涅槃经》及诸多方等唯识
经典中,所说如来藏之常、乐、我、净,与婆罗门外道『奥义书』中所说之梵常、梵乐
、梵我、梵净,是『似乎相差不远』! 印顺法师亦认为,如来藏我之思想,是『各各
为人悉檀』,是佛陀为渡梵我外道而施设之方便法尔,故非是究竟、真实、可证之法;
所以印顺认为,『如来藏』三个字拆开来,说『如来』有外道『神我』的意义,『藏』
与『吠陀』、印度神学之神话思想有着渊源。
============================================
"大乘《涅槃经》假借声闻乘《涅槃经》同名的经名,以及假借释尊入涅槃前的叙事作
为新造经典的剧情,却在经文内容主张与声闻乘《涅槃经》教理形式上矛盾的「涅槃常
住」 或「 如来法身不灭」 的思想。 "
===================================
很多经都有大乘版和声闻版,现在资讯发达,所谓: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
例如大乘版的《央掘魔罗经》是萧平实那帮人最喜引用的一部经了,经常利用这部经被
收录在大正藏阿含部的事实试图搞瞒天过海,混水摸鱼, 让人以为如来藏思想是从阿含
来的,事实上大乘版的《央掘魔罗经》与声闻版差别极大,近乎完全改写
http://enlight.lib.ntu.edu.tw/FULLTEXT/JR-BJ011/bj011140390.pdf
"赤沼随后指出,这部求那跋陀罗译的大乘《央掘魔罗经》, 实是「将声闻经的叙事材
料大乘化的作品」 。 事实上, 就笔者看来, 这部编号No. 120 的大乘《央掘魔罗经
》收编在《大正藏》「阿含部」的确不妥,它除经名、叙事结构与部份的叙事元素与前
述声闻版《央掘魔罗经》的外表相仿外,其它的经文旨趣则明显为如来藏系思想, 且
带着强烈的声闻乘批判。 若将之与《 大法鼓经》 等类如来藏系经典收编在一起, 应
较为合宜
另一位日籍学者稻荷日宣的研究,也提到「声闻经被大乘化」 的现象。他指出, 这部
编号No.120 的大乘版《 央掘魔罗经》以声闻经的叙事结构为基础,进而从大乘角度扩
大增编形成。 11 类似观点也见于其他学者, 例如高崎直道考察大乘《 央掘魔罗经》
在如来藏思想中的位置时,他对于「声闻经被大乘化」的现象略作描述。高崎直道指出
:大乘造经师不仅借(声闻经传承的)央掘魔罗故事作为新佛教经典的剧情,同时自由
地透过大乘教义改写该经,使之内容完全与既有声闻经产生「变质」。高崎也认为这种
将声闻经改写为大乘经的方式是大乘经典常常套用的一种手法,诸如:大乘《涅槃经》
假借声闻乘《涅槃经》同名的经名,以及假借释尊入涅槃前的叙事作为新造经典的剧情
,却在经文内容主张与声闻乘《涅槃经》教理形式上矛盾的「涅槃常住」 或「 如来法
身不灭」 的思想。 "
==============================================
中国佛学的核心思想--有关心性方面的理论,虽然源自印度,但是从北魏以来,通过
中国佛教思想家的变通、调和乃至别有用心的改造,终于生成与印度不同的理论体系。
吕澄指出“本净”是明净、寂净之意,是不与嚣动的烦恼同类,而“本觉”则是指自性
具有智慧、真知而言。由此,就解脱成佛的角度讲,“本净”是“可能的”、“当然的
”,而“本觉”则是“现实的”、“已然的”。吕澄力辨两者思想截然相异:“性寂”
为“革新”;“性觉”为“返本”。前者以“境界依”,可以为道日进、以达解脱之圣
域;后者误“情性为性觉”,扩充之即成标榜个我、反致沉沦之绝渊。
在佛教教义上,“批判佛教”所涉及的核心问题是:作为大乘佛法“基体”的“如来藏
”和“本觉”之心性观与原始佛教的“无我”观、缘起论是相互矛盾的,并且,“本觉
思想”使得佛教失去了现世关怀功能。
其实在中国,类似的批判早已由吕澄展开,只不过大陆佛教界对此视而不见罢了。吕澄
通过对佛法源流的研究来探清佛教的基本义理,如果“就佛法论佛法”,则中国佛教的
主流几乎完全丧失了释尊圣训的真精神,甚至汉语佛学的某些义理与释尊本意完全相反
。比如在《大乘起信论》的考证上,他直接从基本义理入手,指出《起信论》乃据魏译
《楞伽》之误译而成,证据确凿,辨析细密,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成就——而汉语佛学某
种意义上就是这种将错就错的产物。
关于相似佛法的批判,吕先生是从两方面入手的:一是文献辨伪,一是理论求真。“本
净”(或“本寂”)、“本觉”之分判,为先生义学之根本,依此抉择诸家、辨别伪经
,一目了然。先生指出,中土自玄奘唯识学一系中绝以后,伪说蔓延,背离佛法精神,
而且越走越远。所以,他在佛学研究中,与其师竟无先生有一共同之处,即把重点放在
辨清佛法之原义正解上,冀欲“使纯正佛法遍世间”。他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来辨别经论
,使流毒千载的一些伪经伪论原形毕露。例如对于《大乘起信论》与《楞严经》的造伪
,吕澄作了详细的考辨。指出 “中土伪书由《起信》而《占察》,而《金刚三昧》,
而《圆觉》,而《楞严》,一脉相承,无不从此讹传而出。”这些学术成果虽然受到传
统佛教保守势力的激烈反对,但是无论从学术角度还是从信仰角度,教内至今还没有公
平公正地正撄其锋,亦没有催生出新的、令人信服的教义。
与佛经辨伪同步,要想使真理的求索能催生真正的佛教信仰,问题的关键还在于: 我们
不能忽视佛法中与其他学术思潮“不共”的东西,否则就象现在的汉语佛教,教内外流
行的结缘书籍大都成了类似历史上民间“劝善书”的东西,而一些掌握了话语权的“大
师”更是大力廉价贩卖自己的学说,使得佛教教义的内核在这些流行文本中受到了严重
伤害。
q****n
发帖数: 4574
22
印顺就是一大傻蛋. 他的著作比一堆大粪而不如, 是一瓶毒药. 他写的书,就是自己臆
测而来,无有任何修证实证的. 结果印顺自己到恶道,还会引大帮人入恶道. 印顺赞陈水
扁:"这么认真的领导,真是人民的福气.". 他的话都经不过十年的检验. 以印顺之弱智
头脑,能懂甚深佛法吗?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自来. 随你去吧.

【在 r****r 的大作中提到】
: 要说汉传佛教不是佛法,有点冤枉它,它会理直气壮地把三法印拿出来挥舞:我都有,
: 我都有!
: 如果把真正的佛法比喻成一颗明珠,汉传“大乘”佛教就是一大团包裹着这颗明珠的大
: 粪,大粪的基本成分是各种各样的外道学说,但是它们在汉传里有个统一的名字,叫做
: “方便”,和“大便”押韵,而大部分的汉传佛教学人都啃着大粪津津有味,同时陶醉
: 在可以用这个“方(大)便”度脱世人上。
: ============================================
: 在印顺法师的著作《印度佛教思想史》中,第169页~170页中说:
: 『佛法说无我,而现在极力说如来藏我,到底我是什么?《大般涅槃经》说: 『何者
: 是我?若法是实、是真、是常、是主、是依、性不变易者,是名为我』。这与奥义书所

b**d
发帖数: 7644
23
一点不错。 这位童鞋一天到晚如来藏,无我的说,也不知道自己证到啦什么啦?估计
一样都没证出来。有什么资格说哪个对,哪个错?都搞不清怎么回事,就开始批判起祖
师大德啦。

【在 q****n 的大作中提到】
: 印顺就是一大傻蛋. 他的著作比一堆大粪而不如, 是一瓶毒药. 他写的书,就是自己臆
: 测而来,无有任何修证实证的. 结果印顺自己到恶道,还会引大帮人入恶道. 印顺赞陈水
: 扁:"这么认真的领导,真是人民的福气.". 他的话都经不过十年的检验. 以印顺之弱智
: 头脑,能懂甚深佛法吗?
: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自来. 随你去吧.

d******e
发帖数: 4192
24

//是学术考证出来的,你懂学术考证和臆想的区别吗?
你可以在学术考证上批判,骂街就没水平了.
//又拿恶道吓人,人去不去恶道,是要考证的,不是靠臆想的.
人要没做恶,想去恶道都不容易.
//民进党做了什么恶了,阿扁做什么恶了,在恶道吗?

【在 q****n 的大作中提到】
: 印顺就是一大傻蛋. 他的著作比一堆大粪而不如, 是一瓶毒药. 他写的书,就是自己臆
: 测而来,无有任何修证实证的. 结果印顺自己到恶道,还会引大帮人入恶道. 印顺赞陈水
: 扁:"这么认真的领导,真是人民的福气.". 他的话都经不过十年的检验. 以印顺之弱智
: 头脑,能懂甚深佛法吗?
: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自来. 随你去吧.

b**d
发帖数: 7644
25
请问这位印大法师修到几禅几定啦? 请问他是否证到了无常,无我? 请问他有什么实
修经验体会拿出来给大家分享?
没本事的,请靠边站站。

【在 r****r 的大作中提到】
: 要说汉传佛教不是佛法,有点冤枉它,它会理直气壮地把三法印拿出来挥舞:我都有,
: 我都有!
: 如果把真正的佛法比喻成一颗明珠,汉传“大乘”佛教就是一大团包裹着这颗明珠的大
: 粪,大粪的基本成分是各种各样的外道学说,但是它们在汉传里有个统一的名字,叫做
: “方便”,和“大便”押韵,而大部分的汉传佛教学人都啃着大粪津津有味,同时陶醉
: 在可以用这个“方(大)便”度脱世人上。
: ============================================
: 在印顺法师的著作《印度佛教思想史》中,第169页~170页中说:
: 『佛法说无我,而现在极力说如来藏我,到底我是什么?《大般涅槃经》说: 『何者
: 是我?若法是实、是真、是常、是主、是依、性不变易者,是名为我』。这与奥义书所

d******e
发帖数: 4192
26
哈哈,精彩.

【在 b**d 的大作中提到】
: 请问这位印大法师修到几禅几定啦? 请问他是否证到了无常,无我? 请问他有什么实
: 修经验体会拿出来给大家分享?
: 没本事的,请靠边站站。

d******e
发帖数: 4192
27
您干脆就说,印顺是恶魔转世,专门在末法时期来破坏佛法的,不是更好了?
可是您要有本事至少,学术考证了,而不是臆想,当然我不指望您
有什么神通能显示印顺的恶魔本性,那个您还达不到.

【在 q****n 的大作中提到】
: 印顺就是一大傻蛋. 他的著作比一堆大粪而不如, 是一瓶毒药. 他写的书,就是自己臆
: 测而来,无有任何修证实证的. 结果印顺自己到恶道,还会引大帮人入恶道. 印顺赞陈水
: 扁:"这么认真的领导,真是人民的福气.". 他的话都经不过十年的检验. 以印顺之弱智
: 头脑,能懂甚深佛法吗?
: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自来. 随你去吧.

T*******y
发帖数: 6523
28
Your writing is so fun. I guess that it's the answer to the same question I
asked you earlier about what was that will.
In the title of that thread, "One more question: Are there only ONE?" I had
a big grammar inconsistency, which was a very typical Freudian slip, though,
and I left the typo there. I tend to believe that there is only ONE, but I
am confused by so many arguments on which is the ultimate ONE, or whether
there's a best way to know that ONE. I still tend to think that there's no
such best way. Each soul's journey is unique to each one.
As for this will, I think that it is not a completely free will, either. The
fact that one can have such a will is already a consequence of earlier
learning, perhaps even in multiple lives.
In my vocabulary, karma means lessons in this Earth school. Some karma
happened in the past, and some karma happens now. From the lessons (past
karma) that the souls have learned, the souls can posses many abilities, and
those abilities are manifested as born talents or gifts, and the souls tend
to have the hearts' desires to utilize those gifts. The desire to do
something naturally and passionately is called life purpose. To build up
that purpose, the new karma serves as new lessons to sharpen whatever is
needed for the soul to grow.
In short, I think that the will to practice to become a Buddha is rooted in
one's past karma, and the practice is the life purpose. Also, even if one
has such a will, there might be other karma that s/he need to experience, no
matter how many more life-times will take, but every step counts. Similarly
, for another soul who does not seem to have such a will, s/he might have
other karma that is needed for him/her to grow, and there's no rush to ask
everyone to have such a will in this particular life time.

【在 Y**u 的大作中提到】
: 先扔个砖
: 发心立志篇, 一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学佛学道德人第一要立志。 就好像我们小的时候总被人问,长
: 大以后要干什么啊,大家答得最多的就是要当科学家吧。。 那就是一个志,不过玩笑
: 大于认真。
: 认真立志,是要有一些强烈的渴望才像点样子。就是自己真的非常希望能完成这个,
: 也相信自己有一天可以做到。
: 这又点像武侠小说中的那个童年悲惨的人物,从小就失去了双亲,立志长大后要为父母
: 报仇,后来经过不懈的努力,修成不世神功, 报仇雪恨。
: 嘿,我们是在学佛,怎么扯上报仇雪恨这么杀气的东西啦。两个原因,一个是立志的强

Y**u
发帖数: 5466
29
thank you :)
Speaking of each soul's journey, I tends to believe that each soul's journey
is the ONE's wake up. It's like we are all mirrors refeclting the light.
The mirror which was cleaned up will truely reflects the light while the
dirty ones are not. But speaking of the light reflected in the clean mirror,
it has no difference from the light behind the dirty ones at all..
Speaking of the will, it was there already with 无明. It belongs to everyone
as a whole, but manefest itself in a individual way. Just like when you
push a ball under the water, the pressure for the ball to float up are there
already at the same time.
Speaking of karma, I tends to believe it's also ONE, but manifest itself in
a individual way. Just like when the wind blows over the valley, all the
caves/holes will make different sounds depends on their size and shape.

I
had
though,
I
The

【在 T*******y 的大作中提到】
: Your writing is so fun. I guess that it's the answer to the same question I
: asked you earlier about what was that will.
: In the title of that thread, "One more question: Are there only ONE?" I had
: a big grammar inconsistency, which was a very typical Freudian slip, though,
: and I left the typo there. I tend to believe that there is only ONE, but I
: am confused by so many arguments on which is the ultimate ONE, or whether
: there's a best way to know that ONE. I still tend to think that there's no
: such best way. Each soul's journey is unique to each one.
: As for this will, I think that it is not a completely free will, either. The
: fact that one can have such a will is already a consequence of earlier

T*******y
发帖数: 6523
30
p.s. I liked your earlier explanation here:
http://www.mitbbs.com/article/Wisdom/31540781_0.html
Especially this, "佛的觉悟过程也是类似的,在因缘条件满足下,肯定有一个人要成
佛,但这是统一作用的结果,即是个人的愿望和实践,又是众生的愿望和实践。"
My thoughts above are more at the personal level.
I read that book CWG2 half way through, and I liked its explanation on "
wisdom", it does not negate passing the knowledge, but it's not merely
passing the knowledge, rather, it's teaching each one how to find the
knowledge. It's very similar to the analogy that Buddhism is the finger
pointing to the moon, but not the moon itself. Is the will similar to the
faith that the moon must be there?

I asked you earlier about what was that will.

【在 T*******y 的大作中提到】
: Your writing is so fun. I guess that it's the answer to the same question I
: asked you earlier about what was that will.
: In the title of that thread, "One more question: Are there only ONE?" I had
: a big grammar inconsistency, which was a very typical Freudian slip, though,
: and I left the typo there. I tend to believe that there is only ONE, but I
: am confused by so many arguments on which is the ultimate ONE, or whether
: there's a best way to know that ONE. I still tend to think that there's no
: such best way. Each soul's journey is unique to each one.
: As for this will, I think that it is not a completely free will, either. The
: fact that one can have such a will is already a consequence of earlier

相关主题
凡夫,圣人,大乘rapier 您的方便帖我给你移过来了。。
真实如来藏小雜染經--摘
[合集] 阿罗汉自杀探微zt问:关于其它的修行方法,应如何看待它们?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T*******y
发帖数: 6523
31
Thank you! I posted that p.s. before I saw this response from you, but that
one appeared later than this post of yours.
en. I think that I get some sense of that wholeness feeling now.

journey is the ONE's wake up. It's like we are all mirrors reflecting the
light. The mirror which was cleaned up will truly reflects the light while
the dirty ones are not. But speaking of the light reflected in the clean
mirror, it has no difference from the light behind the dirty ones at all..
Speaking of the will, it was there already with 无明. It belongs to everyone
as a whole, but manifest itself in an individual way. Just like when you
push a ball under the water, the pressure for the ball to float up are there
already at the same time.

【在 Y**u 的大作中提到】
: thank you :)
: Speaking of each soul's journey, I tends to believe that each soul's journey
: is the ONE's wake up. It's like we are all mirrors refeclting the light.
: The mirror which was cleaned up will truely reflects the light while the
: dirty ones are not. But speaking of the light reflected in the clean mirror,
: it has no difference from the light behind the dirty ones at all..
: Speaking of the will, it was there already with 无明. It belongs to everyone
: as a whole, but manefest itself in a individual way. Just like when you
: push a ball under the water, the pressure for the ball to float up are there
: already at the same time.

Y**u
发帖数: 5466
32
嗯, 我觉的有苦的地方就有觉悟的需要。 就像来这个版的人, 大多可能也有是在生
活中经历过, 或正经历某方面的苦。 所以,觉悟向上的力量因苦而存在。对苦的体验
和认识就是觉悟的过程。觉悟又像醒过来, 才发现所谓的地狱天堂, 快乐和悲伤如同
苦和觉悟一样是不存在的。

【在 T*******y 的大作中提到】
: p.s. I liked your earlier explanation here:
: http://www.mitbbs.com/article/Wisdom/31540781_0.html
: Especially this, "佛的觉悟过程也是类似的,在因缘条件满足下,肯定有一个人要成
: 佛,但这是统一作用的结果,即是个人的愿望和实践,又是众生的愿望和实践。"
: My thoughts above are more at the personal level.
: I read that book CWG2 half way through, and I liked its explanation on "
: wisdom", it does not negate passing the knowledge, but it's not merely
: passing the knowledge, rather, it's teaching each one how to find the
: knowledge. It's very similar to the analogy that Buddhism is the finger
: pointing to the moon, but not the moon itself. Is the will similar to the

c***h
发帖数: 2262
33

祖师大德我们也不能证明他们又如何呀。为何不能批评?
佛陀都能批评,不知真伪的祖师大德算啥。
我知道一位很有佛法境界的人就对大乘很摇头,摇到快脑震荡,极力想拨乱反正。
可,谁知道他证到的境界是否就是佛陀要我们证的境界呢? 自古这都是一个问题。
于是,
他的话是否能当真呢? 又变成一个问题。
自古大乘比丘的话是否能当真, 也变成一个问题
达摩、六祖、玄奘、净空、虚云也一样不能当真,
因为同样的1.不知他们有何境界 2.是否是佛陀当初要我们证的境界3.境界真假。
第一关就难证明。第二关本来简单也难了,各有标准,奇哉。第三关更难。
反正就是靠神迹、感动之类的混过去,没凭没据。
到了这地步,就把水搞混了,可以偷机取巧了。
自然而然的,另一个问题粉墨豋场--那谁的话能当真?
结果,自然是 -- 喜欢信谁,就信谁。
又回到原点。

【在 b**d 的大作中提到】
: 一点不错。 这位童鞋一天到晚如来藏,无我的说,也不知道自己证到啦什么啦?估计
: 一样都没证出来。有什么资格说哪个对,哪个错?都搞不清怎么回事,就开始批判起祖
: 师大德啦。

T*******y
发帖数: 6523
34
Yes. It was pain that drove me to try to understand it, and then realizing
that un-investigated thoughts are the sources of pain. With that realization
, life is so much more peaceful.
Suffering is necessary until it's unnecessary. -- Eckhart Tolle
Enjoy everything. Need nothing. --- Neale Donald Walsch (or the God in
conversations with him)

生活中经历过, 或正经历某方面的苦。 所以,觉悟向上的力量因苦而存在。对苦的体
验和认识就是觉悟的过程。觉悟又像醒过来, 才发现所谓的地狱天堂, 快乐和悲伤如
同苦和觉悟一样是不存在的。

【在 Y**u 的大作中提到】
: 嗯, 我觉的有苦的地方就有觉悟的需要。 就像来这个版的人, 大多可能也有是在生
: 活中经历过, 或正经历某方面的苦。 所以,觉悟向上的力量因苦而存在。对苦的体验
: 和认识就是觉悟的过程。觉悟又像醒过来, 才发现所谓的地狱天堂, 快乐和悲伤如同
: 苦和觉悟一样是不存在的。

Y**u
发帖数: 5466
35
Thank you for shareing..:)

realization

【在 T*******y 的大作中提到】
: Yes. It was pain that drove me to try to understand it, and then realizing
: that un-investigated thoughts are the sources of pain. With that realization
: , life is so much more peaceful.
: Suffering is necessary until it's unnecessary. -- Eckhart Tolle
: Enjoy everything. Need nothing. --- Neale Donald Walsch (or the God in
: conversations with him)
:
: 生活中经历过, 或正经历某方面的苦。 所以,觉悟向上的力量因苦而存在。对苦的体
: 验和认识就是觉悟的过程。觉悟又像醒过来, 才发现所谓的地狱天堂, 快乐和悲伤如
: 同苦和觉悟一样是不存在的。

b*****l
发帖数: 3821
36
怀疑论是好的。
只是既然持怀疑论,就不要先来句什么“我知道一位很有佛法境界的人”然后再转弯。

【在 c***h 的大作中提到】
:
: 祖师大德我们也不能证明他们又如何呀。为何不能批评?
: 佛陀都能批评,不知真伪的祖师大德算啥。
: 我知道一位很有佛法境界的人就对大乘很摇头,摇到快脑震荡,极力想拨乱反正。
: 可,谁知道他证到的境界是否就是佛陀要我们证的境界呢? 自古这都是一个问题。
: 于是,
: 他的话是否能当真呢? 又变成一个问题。
: 自古大乘比丘的话是否能当真, 也变成一个问题
: 达摩、六祖、玄奘、净空、虚云也一样不能当真,
: 因为同样的1.不知他们有何境界 2.是否是佛陀当初要我们证的境界3.境界真假。

w*****r
发帖数: 7106
37
L〇L

【在 q****n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这观点,好像跟FLG 的观点很像. 不知是否你接触过它. 随便一句. 如果不方便,不须
: 回答.

q****n
发帖数: 4574
38
中国大乘佛法传了这么多年,这么多高僧大德所证所说一致,没有混乱. 在南传佛法里,
也是与汉传佛法没有矛盾的, 不信,你们可看看<尊者阿迦曼传>.
印顺的臆测和这么多祖师大德的真修实证(包括现代近代的),哪个更可靠? 有人不明白,
也是随他们去的. 自己搞不清,为什么不自己认真修行证果呢? 在自己没有真修实证功
夫之前,随便下结论,乃至骂祖师大德,不是很愚蠢吗?

【在 c***h 的大作中提到】
:
: 祖师大德我们也不能证明他们又如何呀。为何不能批评?
: 佛陀都能批评,不知真伪的祖师大德算啥。
: 我知道一位很有佛法境界的人就对大乘很摇头,摇到快脑震荡,极力想拨乱反正。
: 可,谁知道他证到的境界是否就是佛陀要我们证的境界呢? 自古这都是一个问题。
: 于是,
: 他的话是否能当真呢? 又变成一个问题。
: 自古大乘比丘的话是否能当真, 也变成一个问题
: 达摩、六祖、玄奘、净空、虚云也一样不能当真,
: 因为同样的1.不知他们有何境界 2.是否是佛陀当初要我们证的境界3.境界真假。

Y**u
发帖数: 5466
39
发心立志篇, 二
上回扯到了四宏愿。当一个人立下心愿的时候,愿望就是结果, 也是开始。 四宏愿中
有两个无边。 一个无尽,一个无上。 也就是说这个路真的可能很长,很长。 一路上
不知道要有多少的反复,困惑和困难。所以常常要把自己的志愿记在心上, 就像牵挂
着妈妈的签证有没有下来一样。。
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 成功是属于有远大志向的人, 更是属于能低低实践的人。
昨天有人帖出具行和尚的故事, 就是一个深深海底行的例子。 人一高就容易飘, 深
深海底行就是要把志定住,定在哪里呢? 定在道流上, 定在解脱上, 定在那一件大
事上。
解脱的道路有很多, 归依佛法僧就是其中的一条。 在佛教中又叫三归依。说起三归依
, 我以前小的时候一直以为就是出家当和尚,尼姑。 呵, 也对, 也不对。。三归依
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并不是一定要出家人。 三归依有外在的形式, 那就是尊重佛,
佛经和僧枷。 常怀下心, 普行恭经。
三归依的内在含义才是它的实指。 佛表示觉, 法表示正,僧表示静。 面对烦恼尘牢
,归依佛,常能自觉,不生烦恼。 归依法, 常持正念, 邪不能侵。 归依僧,清静无
染,来去自在。我是这么认为的,一个人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 常能自觉观照,正念
不失,并善护清静的心,就算不是没有经过正式的三归依仪式,也不少什么 。
如果说四宏愿是一个目的, 那三归依就给这个目的指出了具体的方向。有了目标, 有
了方向,下面还需要一些拐杖,指南针, 帐篷等工具一类的东西。毕竟路途遥远, 一
路上险山恶水的,俺可不想没走一半就被狼吃了,呜呜。。。
未完待续。。
T*******y
发帖数: 6523
40
:-) very nice.
Sorry ah, I have more basic questions.
"自觉观照,正念不失,并善护清静的心" What do they mean exactly?
Is "自觉观照" meditation?
What is "正念"? How does it differ from "清静的心"? Why do I feel like they
mean almost the same?

【在 Y**u 的大作中提到】
: 发心立志篇, 二
: 上回扯到了四宏愿。当一个人立下心愿的时候,愿望就是结果, 也是开始。 四宏愿中
: 有两个无边。 一个无尽,一个无上。 也就是说这个路真的可能很长,很长。 一路上
: 不知道要有多少的反复,困惑和困难。所以常常要把自己的志愿记在心上, 就像牵挂
: 着妈妈的签证有没有下来一样。。
: 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 成功是属于有远大志向的人, 更是属于能低低实践的人。
: 昨天有人帖出具行和尚的故事, 就是一个深深海底行的例子。 人一高就容易飘, 深
: 深海底行就是要把志定住,定在哪里呢? 定在道流上, 定在解脱上, 定在那一件大
: 事上。
: 解脱的道路有很多, 归依佛法僧就是其中的一条。 在佛教中又叫三归依。说起三归依

相关主题
问:关于其它的修行方法,应如何看待它们?从推崇阿罗汉到推崇佛陀-原始佛教到大乘的演变
如何理解“自净其意”香严智闲的故事
余依涅磐和无余依涅磐和沙门四果四果是佛陀说的吗? 是究竟佛果吗? 请举可靠证明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H******9
发帖数: 2766
41
俺扯远一些哦。立宏愿这东西,俺觉得是很难的。做是一定要做的,但要让它成真正的
宏愿,挺难的。
轮回几辈子以后,你还能记得你的宏愿吗? (不相信轮回的不要往下看下去哦)
比如,你这一世,很多的行为和思维模式,都是这一世的经历和见识造就的。再来一世
,经历和见识变了,心就很容易随境而迁了。有些在心中扎了根的认识,轮回中也许还
能保持;但很多东西,就淡忘了。(俺有时候想到有很多书下辈子又要重新读一遍,就
会觉得比较不爽。太浪费时间了...)
如果呢,学佛学道学基督,是作为心理调节,或是业余阅读,或是作为你今生心理上对
苦难的一个避风港,或是仅作为你扩展视野和认识的一个领域 等等等等,也许可以在
心中为后世的接触种下一个种子,但是,暂时呢,俺觉得,心的真正的兴趣还没有在那
。下次投胎,你今生的这个兴趣十有八九成就消散了,还有那一两成是因为你种下的种
子可能碰巧带来苏醒的缘分。
如果,你的心的真正兴趣在那,即使胎迷那么几次,再次捡起来的机会也会多很多。
这时候,如果,你说,我现在学佛为了度众生,学佛为了解脱,你心里的渴望度到底能
有多少呢?这些渴望能印刻到你的灵魂里永世不变吗?你所见所感的每一件事你都能秉
承着你所持宏愿作相关的思维吗?
俺就是问些没解的问题。也是在问自己。不用回答的。
俺觉得,一胎迷了,所有的标签统统随风散了,小乘大乘的,你前世所有得出的结论也统统都没了。愤世嫉俗的心,社会厚黑学,佛化阿道化人生观世界观什么的,可能都没了。
只有你真正对世界和人生的思考所得的所悟的,和你真正的心的兴趣,会领一个来生的修行方向。而且,你前生的思维所得所悟不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世也很难保证能悟到同样的境界。
地藏菩萨n世都是同一个大愿,人家是咋做到的?
Y**u
发帖数: 5466
42
有很多东西其实就是同样的东西从不同角度的角度看。 简单说来,佛法僧本来就是一
体的,分开提是因为他们在不同的层面又有不同的用处。 佛教上讲具足三身, 即清静
法身,圆满报身,和千百亿化身。其中佛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法是圆满的智慧, 僧代
表我们的行为。因为目的不同而有不同。 实际上我认为是一样的。 关于正念的问题,
我们在后面的定慧篇一起仔细探讨。。

they

【在 T*******y 的大作中提到】
: :-) very nice.
: Sorry ah, I have more basic questions.
: "自觉观照,正念不失,并善护清静的心" What do they mean exactly?
: Is "自觉观照" meditation?
: What is "正念"? How does it differ from "清静的心"? Why do I feel like they
: mean almost the same?

Y**u
发帖数: 5466
43
嗯, 说的对。 后天的环境对人影响蛮大的。 但是先天的影响也不小。 要不然你看这
么多人,为什么长的都不一样,性格都差这么远。 也不完全是后天决定的。前世的宏
愿也许可能想不起来了, 但是佛教也相信因果不虚。 曾经种下的种子总有作用的时候
,而且来世的纷纷绕绕也未必是一件坏事。 因为可能会播下新的种子。这就像道家的
阴阳。 当阴出现的时候, 阳就已经被确立了, 只是等着时候去显现。 种子至于什
么时候能作用, 的确不好说。 这其中有很多的变数, 毕竟人身都难得。 所以有人修
静土,先找个安全地。 有人修禅, 珍惜有限的时间, 争取既身成就。

【在 H******9 的大作中提到】
: 俺扯远一些哦。立宏愿这东西,俺觉得是很难的。做是一定要做的,但要让它成真正的
: 宏愿,挺难的。
: 轮回几辈子以后,你还能记得你的宏愿吗? (不相信轮回的不要往下看下去哦)
: 比如,你这一世,很多的行为和思维模式,都是这一世的经历和见识造就的。再来一世
: ,经历和见识变了,心就很容易随境而迁了。有些在心中扎了根的认识,轮回中也许还
: 能保持;但很多东西,就淡忘了。(俺有时候想到有很多书下辈子又要重新读一遍,就
: 会觉得比较不爽。太浪费时间了...)
: 如果呢,学佛学道学基督,是作为心理调节,或是业余阅读,或是作为你今生心理上对
: 苦难的一个避风港,或是仅作为你扩展视野和认识的一个领域 等等等等,也许可以在
: 心中为后世的接触种下一个种子,但是,暂时呢,俺觉得,心的真正的兴趣还没有在那

r**m
发帖数: 1825
44
这个就是睁眼说瞎话了,
高僧大德所证所说? 看看他们自己怎么说的
天台智者大师,临终有人问他:“未审大师证入何位?”答:“我不领众,必净六根。
。。损己利人,但登五品。”五品,即见惑尚未断除,换句话说,连初果都没有证到。
蕅益大师临终偈云:“名字位中真佛眼,未知毕竟付何人?”
(名字位人,圆悟藏性,与佛同俦。而见思尚未能伏,何况乎断?)也是连初果都没有
证到。
南岳思大禅师,智者之得法师也。有大智慧,有大神通。临终有人问其所证,乃曰:“
我初志期铜轮(即十住位,破无明,证实相,初入实报,分证寂光。初住即能于百三千
大千世界,示作佛身,教化众生。二住则千,三住则万,位位增数十倍,岂小可哉),
但以领众太早,只证铁轮而已。”(铁轮,即第十信位。初信断见惑,七信断思惑,八
、九、十信破尘沙、伏无明。南岳思示居第十信,尚未证实相法。若破一品无明,即证
初住位,方可云证实相法耳。)
也是没有证果。
这些就是汉传相似佛法里的大师。。
更不用提现在的例如净空法师之流了。
佛法是为了苦灭,是为了熄灭轮回,实证涅槃。 在《中部》中,佛陀说:“我只教导
苦与苦的止息。” 而只有涅磐才是完全的苦的止息。所以佛才说:"我为涅槃故说佛法
".
没有亲证的“大师”,和基督教里没有见过天堂和基督的牧师有什么区别?
都是些自己都不会游泳的游泳教练而已。

,
白,

【在 q****n 的大作中提到】
: 中国大乘佛法传了这么多年,这么多高僧大德所证所说一致,没有混乱. 在南传佛法里,
: 也是与汉传佛法没有矛盾的, 不信,你们可看看<尊者阿迦曼传>.
: 印顺的臆测和这么多祖师大德的真修实证(包括现代近代的),哪个更可靠? 有人不明白,
: 也是随他们去的. 自己搞不清,为什么不自己认真修行证果呢? 在自己没有真修实证功
: 夫之前,随便下结论,乃至骂祖师大德,不是很愚蠢吗?

b*****l
发帖数: 3821
45
唉,说话有点逻辑有这么难么?有点一致性有这么难么?
菩萨还是凡夫,这是你自己的观点。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Wisdom/31519565.html
菩萨忍而不证,没有证小乘果又什么好惊奇的。
你愿意认为菩萨在成佛之前是凡夫,只愿意承认那最后一个馒头,
那是个人的因缘和自由。
但是不要橘子比苹果,拿小乘果位和菩萨阶位比,
那就很无聊,也缺乏常识。

【在 r**m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就是睁眼说瞎话了,
: 高僧大德所证所说? 看看他们自己怎么说的
: 天台智者大师,临终有人问他:“未审大师证入何位?”答:“我不领众,必净六根。
: 。。损己利人,但登五品。”五品,即见惑尚未断除,换句话说,连初果都没有证到。
: 蕅益大师临终偈云:“名字位中真佛眼,未知毕竟付何人?”
: (名字位人,圆悟藏性,与佛同俦。而见思尚未能伏,何况乎断?)也是连初果都没有
: 证到。
: 南岳思大禅师,智者之得法师也。有大智慧,有大神通。临终有人问其所证,乃曰:“
: 我初志期铜轮(即十住位,破无明,证实相,初入实报,分证寂光。初住即能于百三千
: 大千世界,示作佛身,教化众生。二住则千,三住则万,位位增数十倍,岂小可哉),

r**m
发帖数: 1825
46
如果你也同意菩萨忍而不证, 那么前面qxdren 所说的“高僧大德所证所说一致”就是
信口开河,因为他们什么都没证到,谈不上什么“所证”,这就是我引这些“高僧大德”自己的话所要说明的,很难理解么?

【在 b*****l 的大作中提到】
: 唉,说话有点逻辑有这么难么?有点一致性有这么难么?
: 菩萨还是凡夫,这是你自己的观点。
: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Wisdom/31519565.html
: 菩萨忍而不证,没有证小乘果又什么好惊奇的。
: 你愿意认为菩萨在成佛之前是凡夫,只愿意承认那最后一个馒头,
: 那是个人的因缘和自由。
: 但是不要橘子比苹果,拿小乘果位和菩萨阶位比,
: 那就很无聊,也缺乏常识。

b*****l
发帖数: 3821
47
不要概念混乱。
菩萨忍而不证是不证小乘果位,不是不证菩萨阶位,
高僧大德都沿着菩萨阶位修证,所证所说一致有什么问题,又哪里信口开河了。
很难理解么?
再说一遍吧,
你爱认为高僧大德们什么都没证到,谈不上什么“所证”,那是个人的因缘和自由。
你同样也可以认为佛陀在没成佛之前什么都没证到,是个凡夫,
然后蹭的一下吃了最后一个馒头就成了佛,就可以教导出你认可的小乘果位了。
那也是个人的因缘和自由。
但是不要橘子比苹果,拿小乘果位和菩萨阶位比,
那样鸡同鸭讲,就很无聊,也缺乏常识。

【在 r**m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你也同意菩萨忍而不证, 那么前面qxdren 所说的“高僧大德所证所说一致”就是
: 信口开河,因为他们什么都没证到,谈不上什么“所证”,这就是我引这些“高僧大德”自己的话所要说明的,很难理解么?

r**m
发帖数: 1825
48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Wisdom/31519565.html
这段的论证很有力,从佛陀这位已知的大菩萨的最后一生的行为表现来看,菩萨还是凡夫
虽然菩萨已经修行了多生多劫,而且观智要比阿拉汉圣者强得多,但在证悟佛果之前还
是一位凡夫,因为菩萨的圣道智必须和一切知智同时生起。在证得一切知智之前,他的
巴拉密还未成熟到足以证悟道智与果智。未证得圣道的人都还是凡夫,即使其修行达到
行舍智亦然。
悉达多菩萨在身为释迦族太子时,曾在王宫中享受感官欲乐达十三年以上,而欲乐的享
受乃是凡夫的行为。在《中部·圣求经》(相当于汉译《中阿含经·罗摩经》)中,佛
陀自述其在觉悟之前是一个受缚于生、老、病、死、忧愁与污秽中的迷途众生。不仅悉
达多菩萨如此,每一位菩萨皆相同。当悉达多菩萨出家之后,为了寻求出世间的至理,
曾追随过当时的习定隐士阿罗罗·迦罗摩仙人处学习,证得无所有处定。随后又跟随优
陀迦·罗摩子仙人学习,证得非想非非想处定。然而,一位圣者是不可能追随外道修习
解脱之道的。在菩萨证悟无上正等觉之前,又曾以六年的时间修习极端的苦行。然而,
圣者已经断除了戒禁取,不可能再修行八圣道以外的邪道法。因为当时菩萨还是凡夫,
所以自然就还会有这些凡夫的行为。
南传佛教的菩萨道思想
http://longquanzs.org/articledetail.php?id=6785

【在 b*****l 的大作中提到】
: 不要概念混乱。
: 菩萨忍而不证是不证小乘果位,不是不证菩萨阶位,
: 高僧大德都沿着菩萨阶位修证,所证所说一致有什么问题,又哪里信口开河了。
: 很难理解么?
: 再说一遍吧,
: 你爱认为高僧大德们什么都没证到,谈不上什么“所证”,那是个人的因缘和自由。
: 你同样也可以认为佛陀在没成佛之前什么都没证到,是个凡夫,
: 然后蹭的一下吃了最后一个馒头就成了佛,就可以教导出你认可的小乘果位了。
: 那也是个人的因缘和自由。
: 但是不要橘子比苹果,拿小乘果位和菩萨阶位比,

b*****l
发帖数: 3821
49
这种老梗,大家都读过。
而且还是你认为有重大错误的帕奥禅法的一系的人写的。
再说第三遍吧,
你爱信仰佛陀在没成佛之前什么都没证到,是个你认同的定义下的凡夫,
然后蹭的一下吃了最后一个馒头就成了佛,就可以教导出你认可的小乘果位了。
那也是个人的因缘和自由。
但是不要橘子比苹果,把自己认同的定义套到别的地方去,
拿小乘果位和菩萨阶位比,自说自话,就很无聊,也缺乏常识。

凡夫

【在 r**m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Wisdom/31519565.html
: 这段的论证很有力,从佛陀这位已知的大菩萨的最后一生的行为表现来看,菩萨还是凡夫
: 虽然菩萨已经修行了多生多劫,而且观智要比阿拉汉圣者强得多,但在证悟佛果之前还
: 是一位凡夫,因为菩萨的圣道智必须和一切知智同时生起。在证得一切知智之前,他的
: 巴拉密还未成熟到足以证悟道智与果智。未证得圣道的人都还是凡夫,即使其修行达到
: 行舍智亦然。
: 悉达多菩萨在身为释迦族太子时,曾在王宫中享受感官欲乐达十三年以上,而欲乐的享
: 受乃是凡夫的行为。在《中部·圣求经》(相当于汉译《中阿含经·罗摩经》)中,佛
: 陀自述其在觉悟之前是一个受缚于生、老、病、死、忧愁与污秽中的迷途众生。不仅悉
: 达多菩萨如此,每一位菩萨皆相同。当悉达多菩萨出家之后,为了寻求出世间的至理,

r**m
发帖数: 1825
50
说起这个菩萨“十地”,大乘经典和历史文献里我没有看到有记载谁谁证到了哪一地,
身心起了什么变化,和上座部佛教从古至今对于四果的各个果位证悟体验记载之丰富成
鲜明对比,如果谁知道哪里有记录“十地”的修行体验的,我很有兴趣。
给我的感觉是四果像自然规律,而“十地”更像人为编写出来的,类似“十诫”,凑了
个“十”充数

【在 b*****l 的大作中提到】
: 这种老梗,大家都读过。
: 而且还是你认为有重大错误的帕奥禅法的一系的人写的。
: 再说第三遍吧,
: 你爱信仰佛陀在没成佛之前什么都没证到,是个你认同的定义下的凡夫,
: 然后蹭的一下吃了最后一个馒头就成了佛,就可以教导出你认可的小乘果位了。
: 那也是个人的因缘和自由。
: 但是不要橘子比苹果,把自己认同的定义套到别的地方去,
: 拿小乘果位和菩萨阶位比,自说自话,就很无聊,也缺乏常识。
:
: 凡夫

相关主题
佛灭後的「大师」(转载)Re: 大家讨论讨论佛教吧,不要老是钉着基督教
疑问+徘徊 (转载)从罗怙罗经来看佛法的教学
断三界爱我慢证四果zt密宗的诛杀法——揭密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b*****l
发帖数: 3821
51
四果,十地,五十二阶位,谁爱信仰啥就信仰啥,反正都是在说食。
你爱信仰四果,觉得十地更像人为编写出来的。
同样,其他人比如基督徒也会觉得“四果”更像人为编写出来的,
类似印度传统的地火水风“四大”,凑了个“四”充数。

【在 r**m 的大作中提到】
: 说起这个菩萨“十地”,大乘经典和历史文献里我没有看到有记载谁谁证到了哪一地,
: 身心起了什么变化,和上座部佛教从古至今对于四果的各个果位证悟体验记载之丰富成
: 鲜明对比,如果谁知道哪里有记录“十地”的修行体验的,我很有兴趣。
: 给我的感觉是四果像自然规律,而“十地”更像人为编写出来的,类似“十诫”,凑了
: 个“十”充数

b**d
发帖数: 7644
52
你好像对原始佛法蛮了解的。我有个问题,一直没人回答我。 那个为了怕魔王而自杀
取涅磐的阿罗汉是怎么回事?

【在 r**m 的大作中提到】
: 说起这个菩萨“十地”,大乘经典和历史文献里我没有看到有记载谁谁证到了哪一地,
: 身心起了什么变化,和上座部佛教从古至今对于四果的各个果位证悟体验记载之丰富成
: 鲜明对比,如果谁知道哪里有记录“十地”的修行体验的,我很有兴趣。
: 给我的感觉是四果像自然规律,而“十地”更像人为编写出来的,类似“十诫”,凑了
: 个“十”充数

T*******n
发帖数: 3229
53
怎么看着像传福音的?还是所有宗教同出一源?

【在 Y**u 的大作中提到】
: 先扔个砖
: 发心立志篇, 一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学佛学道德人第一要立志。 就好像我们小的时候总被人问,长
: 大以后要干什么啊,大家答得最多的就是要当科学家吧。。 那就是一个志,不过玩笑
: 大于认真。
: 认真立志,是要有一些强烈的渴望才像点样子。就是自己真的非常希望能完成这个,
: 也相信自己有一天可以做到。
: 这又点像武侠小说中的那个童年悲惨的人物,从小就失去了双亲,立志长大后要为父母
: 报仇,后来经过不懈的努力,修成不世神功, 报仇雪恨。
: 嘿,我们是在学佛,怎么扯上报仇雪恨这么杀气的东西啦。两个原因,一个是立志的强

d******e
发帖数: 4192
54
这个是个认识问题,你们和大乘之间应该没有本质的矛盾.
佛虽然没证佛果,但是绝不是凡夫,一个普通的凡夫绝对不可能成佛的,
这不附和物理世界的法则的,能量守恒啊.
这要看从那个角度来说,应该有个中间态,作为表现形式.
原始佛法不会完全否认神通吧.

凡夫

【在 r**m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Wisdom/31519565.html
: 这段的论证很有力,从佛陀这位已知的大菩萨的最后一生的行为表现来看,菩萨还是凡夫
: 虽然菩萨已经修行了多生多劫,而且观智要比阿拉汉圣者强得多,但在证悟佛果之前还
: 是一位凡夫,因为菩萨的圣道智必须和一切知智同时生起。在证得一切知智之前,他的
: 巴拉密还未成熟到足以证悟道智与果智。未证得圣道的人都还是凡夫,即使其修行达到
: 行舍智亦然。
: 悉达多菩萨在身为释迦族太子时,曾在王宫中享受感官欲乐达十三年以上,而欲乐的享
: 受乃是凡夫的行为。在《中部·圣求经》(相当于汉译《中阿含经·罗摩经》)中,佛
: 陀自述其在觉悟之前是一个受缚于生、老、病、死、忧愁与污秽中的迷途众生。不仅悉
: 达多菩萨如此,每一位菩萨皆相同。当悉达多菩萨出家之后,为了寻求出世间的至理,

d******e
发帖数: 4192
55
密宗里是不是有?我不信几祖是佛,
也不信那些密宗里的很多那些修成佛了.
修得比较高而已.

【在 r**m 的大作中提到】
: 说起这个菩萨“十地”,大乘经典和历史文献里我没有看到有记载谁谁证到了哪一地,
: 身心起了什么变化,和上座部佛教从古至今对于四果的各个果位证悟体验记载之丰富成
: 鲜明对比,如果谁知道哪里有记录“十地”的修行体验的,我很有兴趣。
: 给我的感觉是四果像自然规律,而“十地”更像人为编写出来的,类似“十诫”,凑了
: 个“十”充数

n*****a
发帖数: 265
56
贴一下原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毗婆罗山七叶树林石室中
时。有尊者瞿低迦。住王舍城仙人山侧黑石室中。独一思惟。不放逸行。修自饶益
。时受意解脱身作证。数数退转。一.二.三.四.五.六反退。还复得。时受意
解脱身作证。寻复退转
彼尊者瞿低迦作是念。我独一静处思惟。不放逸行。精勤修习。以自饶益。时受意
解脱身作证。而复数数退转。乃至六反。犹复退转。我今当以刀自杀。莫令第七退

时。魔波旬作是念。沙门瞿昙住王舍城毗婆罗山侧七叶树林石窟中。有弟子瞿低迦
住王舍城仙人山侧黑石室中。独一静处。专精思惟。得时受意解脱身作证。六反退
转。而复还得。彼作是念。我已六反退。而复还得。莫令我第七退转。我宁以刀自
杀。莫令第七退转。若彼比丘以刀自杀者。莫令自杀。出我境界去。我今当往告彼
大师
尔时。波旬执琉璃柄琵琶。诣世尊所。鼓弦说偈
大智大方便  自在大神力
得炽然弟子  而今欲取死
大牟尼当制  勿令其自杀
何闻佛世尊  正法律声闻
学其所不得  而取于命终
时。魔说此偈已。世尊说偈答言
波旬放逸种  以自事故来
坚固具足士  常住妙禅定
昼夜勤精进  不顾于性命
见三有可畏  断除彼爱欲
已摧伏魔军  瞿低般涅盘
波旬心忧恼  琵琶落于地
内怀忧戚已  即没而不现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当来。共至仙人山侧黑石室所。观瞿低迦比丘以刀自杀
尔时。世尊与众多比丘往至仙人山侧黑石室中。见瞿低迦比丘杀身在地。告诸比丘
。汝等见此瞿低迦比丘杀身在地不
诸比丘白佛。唯然。已见。世尊
佛告比丘。汝等见瞿低迦比丘周匝绕身黑闇烟起。充满四方不
比丘白佛。已见。世尊
佛告比丘。此是恶魔波旬于瞿低迦善男子身侧。周匝求其识神。然比丘瞿低迦以不
住心。执刀自杀
尔时。世尊为瞿低迦比丘受第一记
尔时。波旬而说偈言
上下及诸方  遍求彼识神
都不见其处  瞿低何所之
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如是坚固士  一切无所求
拔恩爱根本  瞿低般涅盘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地,
富成
凑了

【在 b**d 的大作中提到】
: 你好像对原始佛法蛮了解的。我有个问题,一直没人回答我。 那个为了怕魔王而自杀
: 取涅磐的阿罗汉是怎么回事?

b**d
发帖数: 7644
57
谢谢。没全看明白。有英文版的吗?退转什么呀?这个人是什么果位呀?果位不是都不
退转,不管死活的吗?

【在 n*****a 的大作中提到】
: 贴一下原文。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如是我闻
: 一时。佛住王舍城毗婆罗山七叶树林石室中
: 时。有尊者瞿低迦。住王舍城仙人山侧黑石室中。独一思惟。不放逸行。修自饶益
: 。时受意解脱身作证。数数退转。一.二.三.四.五.六反退。还复得。时受意
: 解脱身作证。寻复退转
: 彼尊者瞿低迦作是念。我独一静处思惟。不放逸行。精勤修习。以自饶益。时受意
: 解脱身作证。而复数数退转。乃至六反。犹复退转。我今当以刀自杀。莫令第七退
: 转

n*****a
发帖数: 265
58
Translation by Bhikkhuni Uppalavanna
1. I heard thus. At one time, the Blessed One was living in the
squirrels' sanctuary, in the bamboo grove in Rajagaha.
2. At that time venerable Godhika was living on the Black Rock on the
side of Isigili.
3. Venerable Godhika while abiding diligent to dispel touched the
release of mind in concentration. Then venerable Godhika fell away
from that release of mind in concentration.
4. For the second time venerable Godhika while abiding diligent to
dispel touched the release of mind in concentration. For the second time
venerable Godhika fell away from that release of mind in
concentration.
5. For the third time venerable Godhika while abiding diligent to dispel
touched the release of mind in concentration. For the third time
venerable Godhika fell away from that release of mind in concentration.
6. For the fourth time venerable Godhika while abiding diligent to
dispel touched the release of mind in concentration. For the fourth time
venerable Godhika fell away from that release of mind in
concentration.
7. For the fifth time, venerable Godhika while abiding diligent to
dispel touched the release of mind in concentration. For the fifth
time venerable Godhika fell away from that release of mind in
concentration.
8. For the sixth time venerable Godhika while abiding diligent to dispel
touched the release of mind in concentration. For the sixth time
venerable Godhika fell away from that release of mind in concentration.
9. For the seventh time venerable Godhika while abiding diligent to
dispel touched the release of mind in concentration. For the seventh
time.
10. Then it occurred to venerable Godhika, up to the sixth time I fell
away from that release of mind in concentration. What if I take my
life?
11. Then Màra the evil one knowing the thought process in the mind of
venerable Godhika approached the Blessed One and said this stanza to the
Blessed One:
"Great hero, wise man, burning with power and fame,
You dispel the anger and fear of all, I worship your feet and tell
you.
A disciple of yours intends to kill himself. Splendid one,
restrain him, from that.
Blessed One, how do your disciples live attached to the
dispensation?
Have people heard of a trainer killing himself, without becoming a
perfect one.
12. By that time venerable Godhika had destroyed himself."
13. The Blessed One, knowing it was Màra the evil one, said this stanza
to him:
"The wise do this sort of thing, do not fall back to live,
Godhika has uprooted all craving, he is extinguished."
14. Then the Blessed One addressed the bhikkhus: "Bhikkhus, let us
approach the Black Rock on the side of Isigili, there Godhika, the son
of the clansman has taken his life."
15. Those bhikkhus agreed.
16. The Blessed One, with many bhikkhus, approached the Black Rock on
the side of Isigili. The Blessed One saw even in the distance, the
body of venerable Godhika lying lifeless on the bed.
17. At that time a dark mist moved, to the east, then to the west,
then to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above and below and to the inter
directions.
18. Then the Blessed One addressed the bhikkhus: "Bhikkhus, do you see
that dark mist, moving to the east, then to the west, then to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above and below and to the inter directions?" "Yes.
Venerable sir."
19. "Bhikkhus, that's Màra the evil one searching after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clansman Godhika, as to where, it is settled."
"The clanman's son Godhika's consciousness is not settled anywhere,
he has extinguished."
20. Then Màra the evil one approached the Blessed One with his yellow
flute and said this stanza:
"I searched above, below, in the middle, the four directions and
inter-directions
Yet, I did not find Godhaka. Where has he gone?"
21. "That wise courageous concentrator was always attached to it,
He was yoked to it, day and night did not wish to live.
Has destroyed the array of death, without coming `to be' again.
Destroying craving completely Godhaka has extinguished."
22. Then the violin under the arm of the grieving one vanished
And the displeased non-human vanished from there.

【在 b**d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没全看明白。有英文版的吗?退转什么呀?这个人是什么果位呀?果位不是都不
: 退转,不管死活的吗?

n*****a
发帖数: 265
59
[二三] 第三 瞿低迦
一 尔时,世尊住王舍城竹林栗鼠养饵所。
二 尔时,尊者瞿低迦住伊师耆利山麓之黑曜岩。
三 时,尊者瞿低迦不放逸、虔诚、精进而住,得一时之心解脱。时,尊者瞿低迦
退转其一时之心解脱。
四 复次,尊者瞿低迦不放逸、虔诚、精进而住。得一时之心解脱。尊者瞿低迦又
退转其一时之心解脱。
五~八 三次……[乃至]……四次……[乃至]……五次……[乃至]……六次,
尊者瞿低迦不放逸、虔诚、精进而住,得一时之心解脱。尊者瞿低迦六次退转其一
时之心解脱。
九 尊者瞿低迦七次不放逸、虔诚、精进而住,得一时之心解脱。
一〇 时,尊者瞿低迦作如是思念:‘我至六次退转一时之心解脱,我宁可将执剑!’
一一 时,恶魔波旬知尊者瞿低迦心之所念,诣于世尊处。诣已以偈语世尊:
辉耀神通誉 大雄大智慧
离诸怖畏者 礼奉卿足下
大雄之胜死 卿弟子想死
以死是期望 光明主止此
世尊喜于教 卿之弟子者
如何未达证 有学而为死
一二 其时,尊者瞿低迦执剑。
一三 时,世尊知是恶魔波旬,以偈语恶魔波旬曰:
不欲于此生 大雄乃如是
拔除渴爱根 瞿低迦涅盘
一四 时,世尊呼诸比丘:‘诸比丘!我等今往伊师耆利山麓之黑曜岩,良家之子瞿
低迦于彼执剑。’
一五 ‘然唯!世尊。’彼等诸比丘应诺世尊。
一六 时,世尊与众多比丘俱,到伊师耆利山麓之黑曜岩。世尊由远处见尊者瞿低
迦,于床上抱肩 仰卧。
一七 其时,又见蒙胧如烟雾,行往东方、行往西方、行往南方、行往北方、行于
上方、行往下方,行往四维。
一八 时,世尊呼诸比丘曰:‘诸比丘!汝等见蒙胧如烟者,行往东方、行往西方、
行往南方、行往北方、行往上方、行往下方、行往四维者否?’
‘世尊!诚如所说。’
一九 ‘诸比丘!此恶魔波旬,以求良家子瞿低迦之识。‘良家子瞿低迦之识,住何
处耶?’然则!诸比丘!良家子瞿低迦之识已般涅盘而无住处。’
二〇 时,恶魔波旬取耶虑瓦树之黄色箜篌来诣世尊处!诣已,以偈白世尊曰:
我求于上下 乃至于四维
四方及八方 不见瞿低迦
往于何处耶
二一 [世尊:]志坚英雄者 常乐于禅思
日夜从于道 无愿于此生
打破死魔军 不行于再生
拔除渴爱根 瞿低迦涅盘
二二 破败于彼悲 小胁落箜篌
悲怆之夜叉 以没于此处

都不
__

【在 n*****a 的大作中提到】
: Translation by Bhikkhuni Uppalavanna
: 1. I heard thus. At one time, the Blessed One was living in the
: squirrels' sanctuary, in the bamboo grove in Rajagaha.
: 2. At that time venerable Godhika was living on the Black Rock on the
: side of Isigili.
: 3. Venerable Godhika while abiding diligent to dispel touched the
: release of mind in concentration. Then venerable Godhika fell away
: from that release of mind in concentration.
: 4. For the second time venerable Godhika while abiding diligent to
: dispel touched the release of mind in concentration. For the second time

b**d
发帖数: 7644
60
这是通过自杀证果吗? 这个故事很奇怪。初果就不会退转啦呀。他担心什么。如果是
不入禅定而自杀也说不通。禅定和涅磐没有必然关系吧。 我还是不明白。
相关主题
看看正見是什麽以及正見是怎麼來的真实如来藏
大乘佛法之如来藏和阿含圣教根本不冲突[合集] 阿罗汉自杀探微zt
凡夫,圣人,大乘rapier 您的方便帖我给你移过来了。。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T*******y
发帖数: 6523
61
(俺有时候想到有很多书下辈子又要重新读一遍,就会觉得比较不爽。太浪费时间了...)
Just on this point, how did you start picking up those IChing books? For me,
I read those when I was a kid, but I could hardly understand it, and I let
it go. So you see, you have already got talents in that, and you surely will
remember more than others even in next lives. :-)

的宏愿,挺难的。

【在 H******9 的大作中提到】
: 俺扯远一些哦。立宏愿这东西,俺觉得是很难的。做是一定要做的,但要让它成真正的
: 宏愿,挺难的。
: 轮回几辈子以后,你还能记得你的宏愿吗? (不相信轮回的不要往下看下去哦)
: 比如,你这一世,很多的行为和思维模式,都是这一世的经历和见识造就的。再来一世
: ,经历和见识变了,心就很容易随境而迁了。有些在心中扎了根的认识,轮回中也许还
: 能保持;但很多东西,就淡忘了。(俺有时候想到有很多书下辈子又要重新读一遍,就
: 会觉得比较不爽。太浪费时间了...)
: 如果呢,学佛学道学基督,是作为心理调节,或是业余阅读,或是作为你今生心理上对
: 苦难的一个避风港,或是仅作为你扩展视野和认识的一个领域 等等等等,也许可以在
: 心中为后世的接触种下一个种子,但是,暂时呢,俺觉得,心的真正的兴趣还没有在那

H******9
发帖数: 2766
62
thanks.hehe,小的时候读这些东西如果没人带基本都是读不进去的。

..)
me,
let
will

【在 T*******y 的大作中提到】
: (俺有时候想到有很多书下辈子又要重新读一遍,就会觉得比较不爽。太浪费时间了...)
: Just on this point, how did you start picking up those IChing books? For me,
: I read those when I was a kid, but I could hardly understand it, and I let
: it go. So you see, you have already got talents in that, and you surely will
: remember more than others even in next lives. :-)
:
: 的宏愿,挺难的。

r**m
发帖数: 1825
63
凡夫和圣者的差别在于有否见道,你就是初果向,也还是凡夫。
佛没证佛果时虽然还是凡夫,但是他累世积累的波罗蜜非常深厚,不是一般修行人能比的。
现在有人正在翻译马哈希尊者的《涅盘的特性》 ,但是他不让转载,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对很多问题都有回答。
http://palicn.5d6d.com/thread-31-1-1.html

【在 d******e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是个认识问题,你们和大乘之间应该没有本质的矛盾.
: 佛虽然没证佛果,但是绝不是凡夫,一个普通的凡夫绝对不可能成佛的,
: 这不附和物理世界的法则的,能量守恒啊.
: 这要看从那个角度来说,应该有个中间态,作为表现形式.
: 原始佛法不会完全否认神通吧.
:
: 凡夫

n*****a
发帖数: 265
64
这个似乎被反复讨论过但是没有定论。
个人理解,瞿低迦在举刀前应该是三果以上在向四果冲刺,但是因为严重病痛的缘
故六次都只是得到暂时的意解脱而不能保持。他的果位可能只是通过纯观得来,与
止关系不大。死的时候根据佛陀的话,他应该是证四果成阿罗汉然后入了涅磐,所
以魔王遍寻不见。至于举刀以后如何证的果就不清楚了。

【在 b**d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没全看明白。有英文版的吗?退转什么呀?这个人是什么果位呀?果位不是都不
: 退转,不管死活的吗?

c***h
发帖数: 2262
65

这么说也有理。
不过ㄧ个比这更重大的问题是,菩萨位阶算是佛果(佛陀提出的修行成果)吗?
如果不与佛陀的四果相应,算是佛果吗?
如果算佛果,那么如何与四果相对应?
如果不算佛果,那还算佛教吗?
为何有人舍弃佛陀提出的果位,而另提出菩萨位阶?
这些都是问题
没厘清之前,是不应该相提并论,
没厘清之前,大乘的地位及大乘是否是佛教可能都成了疑问

【在 b*****l 的大作中提到】
: 唉,说话有点逻辑有这么难么?有点一致性有这么难么?
: 菩萨还是凡夫,这是你自己的观点。
: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Wisdom/31519565.html
: 菩萨忍而不证,没有证小乘果又什么好惊奇的。
: 你愿意认为菩萨在成佛之前是凡夫,只愿意承认那最后一个馒头,
: 那是个人的因缘和自由。
: 但是不要橘子比苹果,拿小乘果位和菩萨阶位比,
: 那就很无聊,也缺乏常识。

b*****l
发帖数: 3821
66
你爱信仰什么果,那是个人的因缘和自由。
用同样的无聊的调调:
不过ㄧ个比这更重大的问题是,四果算是究竟的佛果么(能够成佛的修行成果)吗?
如果不能成佛,算是究竟的佛果吗?
如果算究竟的佛果,那么如何与佛的究竟智慧相对应?
如果不算究竟的佛果,那还算究竟的佛教吗?
为何有人舍弃佛陀提出的究竟的佛果,而只强调小乘位阶?
这些都是问题
没厘清之前,是不应该相提并论,
没厘清之前,小乘的地位及小乘是否是究竟的佛教可能都成了疑问。

【在 c***h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么说也有理。
: 不过ㄧ个比这更重大的问题是,菩萨位阶算是佛果(佛陀提出的修行成果)吗?
: 如果不与佛陀的四果相应,算是佛果吗?
: 如果算佛果,那么如何与四果相对应?
: 如果不算佛果,那还算佛教吗?
: 为何有人舍弃佛陀提出的果位,而另提出菩萨位阶?
: 这些都是问题
: 没厘清之前,是不应该相提并论,
: 没厘清之前,大乘的地位及大乘是否是佛教可能都成了疑问

S**U
发帖数: 7025
67
佛陀十号里的「应供」,就是「阿罗汉」的意译,十号是南北传一致的。
佛陀是「阿罗汉」,没有争议。大乘更强调佛陀胜过其他阿罗汉的地方。
大乘把菩萨位阶与四果相对应,由来已久。菩萨位阶最后的「妙觉」是佛果。在大乘经
中所说的菩萨位阶数目与名称,并不一致,汉传一般采用<华严经>的说法。
这与四果的说法一致而且可以实际检验,并不相同。

【在 c***h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么说也有理。
: 不过ㄧ个比这更重大的问题是,菩萨位阶算是佛果(佛陀提出的修行成果)吗?
: 如果不与佛陀的四果相应,算是佛果吗?
: 如果算佛果,那么如何与四果相对应?
: 如果不算佛果,那还算佛教吗?
: 为何有人舍弃佛陀提出的果位,而另提出菩萨位阶?
: 这些都是问题
: 没厘清之前,是不应该相提并论,
: 没厘清之前,大乘的地位及大乘是否是佛教可能都成了疑问

c***h
发帖数: 2262
68

其实,你说的与我的意思也不矛盾,正是我要说的一部份
一点也不无聊,而且是很重要的基础
就是要厘清到底佛陀说过什么,没说什么。
哪个果位为真为假。
如果无法判别真假 ,至少也要确定哪个是佛陀确实说过,哪个是后世人说的。
四果算是究竟的佛果么? 当然要厘清楚。
如果四果不算究竟的佛果,是否算佛教? 也要厘清楚,一点也没错。
还有更高的”成佛”吗?
佛陀时代有”成佛”这个果位吗? ”成佛”是从何时兴起的,是要厘清楚,没错。
成佛,必须舍弃四果,另辟他途吗? 这也要考虑
这算佛教吗? 当然要厘清。
正是这样
四果与成佛(含菩萨位阶),都有可能假,非佛说,要并列讨论,
引发的一连串问题也一对一起并列讨论,这正是我的意思。
对南传北传都一样,
每一个问题都要并列,并拿出确实可靠的证据,不然千万不要盲信盲修
这正是我的意思。

【在 b*****l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爱信仰什么果,那是个人的因缘和自由。
: 用同样的无聊的调调:
: 不过ㄧ个比这更重大的问题是,四果算是究竟的佛果么(能够成佛的修行成果)吗?
: 如果不能成佛,算是究竟的佛果吗?
: 如果算究竟的佛果,那么如何与佛的究竟智慧相对应?
: 如果不算究竟的佛果,那还算究竟的佛教吗?
: 为何有人舍弃佛陀提出的究竟的佛果,而只强调小乘位阶?
: 这些都是问题
: 没厘清之前,是不应该相提并论,
: 没厘清之前,小乘的地位及小乘是否是究竟的佛教可能都成了疑问。

c***h
发帖数: 2262
69

Good
虽然我也不知四果与菩萨位阶是否真的可对应,
但是你给了一个方向。 好。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佛陀十号里的「应供」,就是「阿罗汉」的意译,十号是南北传一致的。
: 佛陀是「阿罗汉」,没有争议。大乘更强调佛陀胜过其他阿罗汉的地方。
: 大乘把菩萨位阶与四果相对应,由来已久。菩萨位阶最后的「妙觉」是佛果。在大乘经
: 中所说的菩萨位阶数目与名称,并不一致,汉传一般采用<华严经>的说法。
: 这与四果的说法一致而且可以实际检验,并不相同。

c***h
发帖数: 2262
70

SeeU法友,可否请教一个问题,就是
已经有四果在先,为何大乘还要提出菩萨位阶? 这个我一直不明白。
是否有当时传教上的特殊背景?
而提出来了,又与四果对应,那很奇怪,
因为这样对应的话,就采用四果就好。
当初是否是想把四果更细分,这样的想法而已?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佛陀十号里的「应供」,就是「阿罗汉」的意译,十号是南北传一致的。
: 佛陀是「阿罗汉」,没有争议。大乘更强调佛陀胜过其他阿罗汉的地方。
: 大乘把菩萨位阶与四果相对应,由来已久。菩萨位阶最后的「妙觉」是佛果。在大乘经
: 中所说的菩萨位阶数目与名称,并不一致,汉传一般采用<华严经>的说法。
: 这与四果的说法一致而且可以实际检验,并不相同。

相关主题
rapier 您的方便帖我给你移过来了。。如何理解“自净其意”
小雜染經--摘余依涅磐和无余依涅磐和沙门四果
问:关于其它的修行方法,应如何看待它们?从推崇阿罗汉到推崇佛陀-原始佛教到大乘的演变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Y**u
发帖数: 5466
71
这是净空法师关于菩萨再来的隔阴之迷的答疑, 我觉的和浪子的问题有点联系,这说
明一个人曾经的愿力以后应该是有作用的。
"菩萨为何还到世间来?菩萨发愿要来世间帮助苦难众生,就是乘愿再来。再来之后,
确实有隔阴之迷。何谓隔阴之迷?就是从一个维次空间转到另一个维次空间,而空间维
次不同,自然就有差距,所以会把从前的事情忘记了。但是如果真的是菩萨再到世间来
投胎,就是有缘来投胎。虽然迷一阵子,这个时间长短不一样,各人缘分也不相同;有
人时间很短,几年就恢复了,有人要十几、二十年才豁然觉悟。而这其中也有大菩萨会
帮助小菩萨。
《金刚经》上世尊嘱咐大菩萨要护念小菩萨,“善付嘱诸菩萨”就是大菩萨会帮助小菩
萨,佛也会帮助这些有隔阴之迷的小菩萨。我们在《高僧传》、《神僧传》中,看到许
多这种情形,确实是菩萨再来的,人很聪明,有的也很有福报,但不能接受佛法,那都
是隔阴之迷。等到他真的遇善知识,在善知识会下开悟了,能够忏悔改过,舍弃从前的
错误,重新来学习佛法,把佛法发扬光大,这种人很多。
像蕅益大师的示现就是隔阴之迷,他从小学儒教,发愿要对佛教严厉的批评,最好能把
佛教消灭,将儒兴起来。母亲死后,他深受打击,这才有机缘接触到佛法。学佛之后,
很快就觉悟了,把从前的想法、做法全部改正过来,最后成为佛门一代祖师。其著作《
弥陀经要解》,印光大师在《文钞》中非常赞叹,说是古佛再来给《弥陀经》做注解,
也不能超过其上。这个赞叹还得了!"
T*******y
发帖数: 6523
72
This makes lots of sense.
"等到他真的遇善知识,在善知识会下开悟了,能够忏悔改过,舍弃从前的
错误,重新来学习佛法,把佛法发扬光大,这种人很多。"
Just regarding the notion of 错误, it's a relative thing. As what qxdren has just described about his experience, learning is a process with critical thinking. All experiences are stepping stones to pursue that wisdom. All experiences are valuable.

【在 Y**u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是净空法师关于菩萨再来的隔阴之迷的答疑, 我觉的和浪子的问题有点联系,这说
: 明一个人曾经的愿力以后应该是有作用的。
: "菩萨为何还到世间来?菩萨发愿要来世间帮助苦难众生,就是乘愿再来。再来之后,
: 确实有隔阴之迷。何谓隔阴之迷?就是从一个维次空间转到另一个维次空间,而空间维
: 次不同,自然就有差距,所以会把从前的事情忘记了。但是如果真的是菩萨再到世间来
: 投胎,就是有缘来投胎。虽然迷一阵子,这个时间长短不一样,各人缘分也不相同;有
: 人时间很短,几年就恢复了,有人要十几、二十年才豁然觉悟。而这其中也有大菩萨会
: 帮助小菩萨。
: 《金刚经》上世尊嘱咐大菩萨要护念小菩萨,“善付嘱诸菩萨”就是大菩萨会帮助小菩
: 萨,佛也会帮助这些有隔阴之迷的小菩萨。我们在《高僧传》、《神僧传》中,看到许

Y**u
发帖数: 5466
73
that's right...All experiences are stepping stones to pursue that wisdom if
that negative experience can be turned around in certain chances.

has just described about his experience, learning is a process with critical
thinking. All experiences are stepping stones to pursue that wisdom. All
experiences are valuable.

【在 T*******y 的大作中提到】
: This makes lots of sense.
: "等到他真的遇善知识,在善知识会下开悟了,能够忏悔改过,舍弃从前的
: 错误,重新来学习佛法,把佛法发扬光大,这种人很多。"
: Just regarding the notion of 错误, it's a relative thing. As what qxdren has just described about his experience, learning is a process with critical thinking. All experiences are stepping stones to pursue that wisdom. All experiences are valuable.

T*******y
发帖数: 6523
74
en. Now that I know more terms, I am better prepared and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next chapter.
Would the issues in how to deal with debates, etc, be somewhat relevant to
禪定 and 慧观?

if that negative experience can be turned around in certain chances.

【在 Y**u 的大作中提到】
: that's right...All experiences are stepping stones to pursue that wisdom if
: that negative experience can be turned around in certain chances.
:
: has just described about his experience, learning is a process with critical
: thinking. All experiences are stepping stones to pursue that wisdom. All
: experiences are valuable.

b*****l
发帖数: 3821
75
你的问题:“佛陀时代有”成佛”这个果位吗? ”
这是个问题么?
佛陀自身是什么果位?
这些佛教的常识问题,不管是南传还是北传都解释的很清楚。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夷之所学也。’
与其整天胡思乱想的猜疑,不如埋下头自己研究研究。
凭传言,凭感觉拍拍脑袋的作公正的猜疑状没什么意义。

【在 c***h 的大作中提到】
:
: SeeU法友,可否请教一个问题,就是
: 已经有四果在先,为何大乘还要提出菩萨位阶? 这个我一直不明白。
: 是否有当时传教上的特殊背景?
: 而提出来了,又与四果对应,那很奇怪,
: 因为这样对应的话,就采用四果就好。
: 当初是否是想把四果更细分,这样的想法而已?

S**U
发帖数: 7025
76
大乘认为阿罗汉不圆满,以成佛为目标,强调佛陀胜过其他阿罗汉。因果要相应,佛陀
的修行应该与其他阿罗汉不同,所以结果才不同。这些不同处(大乘分为智德、断德、
功德),在大乘初期的龙树时还只有十地,后来形成了菩萨位阶。

【在 c***h 的大作中提到】
:
: SeeU法友,可否请教一个问题,就是
: 已经有四果在先,为何大乘还要提出菩萨位阶? 这个我一直不明白。
: 是否有当时传教上的特殊背景?
: 而提出来了,又与四果对应,那很奇怪,
: 因为这样对应的话,就采用四果就好。
: 当初是否是想把四果更细分,这样的想法而已?

c***h
发帖数: 2262
77

no
我认为有争议。
你的解释是一种
“成佛”的兴起,也许有他的历史原因
可只以一句 “佛陀自身是什么果位?” 也不算答案。
我也可以解释成, 没有“成佛”这个果位,就是四果而已。
我不坚持我一定对,也没把握。
但也不认为你一定对,或南北传一致就对。
我说一些理由,如下
1.佛陀本就称为”阿罗汉”,就像佛陀称为”如来”一样。
我们会要求成为”如来”之后,还要再修什么,成为”佛”吗?
我们会要求成为”阿罗汉”之后,还要再修什么,成为”佛”吗?
这就会了,这就奇怪。
我也可已解释成 --- 佛陀已经将他成佛的方法告诉大家了。
他追求灭苦的方法,并在菩提树下内观缘起法,最终得以灭苦。
他在世时一再宣说灭苦的方法,就是把他成佛的过程告诉大家了。
致于”佛”,那是敬称,尊敬他开创一个教派,是这一教的领袖,
不是修行境界高低。
2.”佛”是敬称。当时被称为”佛”的还有其它教的领袖,不是释迦摩尼专属。
“成佛”是要自创教派吗?
3.”成佛”是果位吗?
佛陀在世时没说过有超越四果的更高果位。
也没说过弟子成为阿罗汉后,需要继续修”成佛”。
4.佛陀在世时,也没弟子说要”成佛”,只有成为阿罗汉。
5.阿罗汉被称为”无学”,没有要再学什么。
6.杂阿含75经, 相应部58经
比丘问 佛陀与阿罗汉的区别,佛陀只说佛是开创者,阿罗汉是跟随者,
一个是无师自通的老师ㄧ个是学生。看不出这与果位有关。
7.佛陀都没说要这样那样e.g.十地,就能”成佛”,
那历史上有人”成佛”了,而告诉我们是要这样这样e.g.十地,就能”成佛”吗?
没有。
历史上有没有人照着这样那样,e.g.十地,在修”成佛”,而成功的例子。也没有。
那么,说要这样那样就能”成佛”的,是听谁说的?

【在 b*****l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的问题:“佛陀时代有”成佛”这个果位吗? ”
: 这是个问题么?
: 佛陀自身是什么果位?
: 这些佛教的常识问题,不管是南传还是北传都解释的很清楚。
: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夷之所学也。’
: 与其整天胡思乱想的猜疑,不如埋下头自己研究研究。
: 凭传言,凭感觉拍拍脑袋的作公正的猜疑状没什么意义。

Y**u
发帖数: 5466
78
Thank you but please dont expect too much from me..:)
Yes, it issues in everything in which negative and positive rises.

【在 T*******y 的大作中提到】
: en. Now that I know more terms, I am better prepared and I am looking
: forward to your next chapter.
: Would the issues in how to deal with debates, etc, be somewhat relevant to
: 禪定 and 慧观?
:
: if that negative experience can be turned around in certain chances.

T*******y
发帖数: 6523
79
hehe. As people say, wisdom is knowledge applied, and I believe that I won't
be disappointed to see how your pursing of wisdom has affected your life.

【在 Y**u 的大作中提到】
: Thank you but please dont expect too much from me..:)
: Yes, it issues in everything in which negative and positive rises.

H******9
发帖数: 2766
80
...I stand by what I said...a big can of worms was opened up...hehe

Let

【在 H******9 的大作中提到】
: looks like a can of worms was opened up...
: Yisu's intention is to talk about a personalized way of life, I believe. Let
: 's keep it "Personalized", instead of focusing on labels... my 2cents

相关主题
香严智闲的故事疑问+徘徊 (转载)
四果是佛陀说的吗? 是究竟佛果吗? 请举可靠证明断三界爱我慢证四果
佛灭後的「大师」(转载)Re: 大家讨论讨论佛教吧,不要老是钉着基督教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T*******y
发帖数: 6523
81
hehe, I seemed to be the can-opener to ask what 大乘 was, or maybe Yisu was
the one who put 大乘 in the title.

【在 H******9 的大作中提到】
: ...I stand by what I said...a big can of worms was opened up...hehe
:
: Let

b*****l
发帖数: 3821
82
瞧,这些就不问个为什么了。
如果标准一致些,可信度会高点。
至于这些佛教的常识问题,不管是南传还是北传都解释的很清楚。
与其整天胡思乱想的猜疑,不如埋下头自己研究研究。

【在 c***h 的大作中提到】
:
: no
: 我认为有争议。
: 你的解释是一种
: “成佛”的兴起,也许有他的历史原因
: 可只以一句 “佛陀自身是什么果位?” 也不算答案。
: 我也可以解释成, 没有“成佛”这个果位,就是四果而已。
: 我不坚持我一定对,也没把握。
: 但也不认为你一定对,或南北传一致就对。
: 我说一些理由,如下

c***h
发帖数: 2262
83

好吧
既然这样
其实,没有”成佛”这回事,这是来自龙宫的讯息。
不要整天胡思乱想的猜疑

【在 b*****l 的大作中提到】
: 瞧,这些就不问个为什么了。
: 如果标准一致些,可信度会高点。
: 至于这些佛教的常识问题,不管是南传还是北传都解释的很清楚。
: 与其整天胡思乱想的猜疑,不如埋下头自己研究研究。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看看正見是什麽以及正見是怎麼來的如何理解“自净其意”
大乘佛法之如来藏和阿含圣教根本不冲突余依涅磐和无余依涅磐和沙门四果
凡夫,圣人,大乘从推崇阿罗汉到推崇佛陀-原始佛教到大乘的演变
真实如来藏香严智闲的故事
[合集] 阿罗汉自杀探微zt四果是佛陀说的吗? 是究竟佛果吗? 请举可靠证明
rapier 您的方便帖我给你移过来了。。佛灭後的「大师」(转载)
小雜染經--摘疑问+徘徊 (转载)
问:关于其它的修行方法,应如何看待它们?断三界爱我慢证四果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godhika话题: venerable话题: 大乘话题: 低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