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达真堪布仁波切最新开示系列——禅修的方法
相关主题
禅修的方法——九住心近行定与安止定-zz
宗萨钦哲仁波切 - 皈依与保护 (“诸护法大会供”法会中的开示)关于四禅八定
修禅定的几个关键点zt止与观:大师们怎么说
世间禅与出世间禅——索达吉堪布9月5日周六禅修简单报告
[ZZ]禅修与现代生活[合集] 9月5日周六禅修简单报告
末法时期,也要走在正法中关于佛教退隐修行的价值zt
警惕!末法时期!智者如何走道?初学冥想者疑问
法门平等,而缘起有分别05-05 meditation not enough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禅定话题: 方法话题: 若是话题: 安住话题: 没有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a*******2
发帖数: 465
1
全文在线阅读:http://www.dymf.cn/Item/16019.aspx
第一讲;
禅修的方法(第一讲)
达真堪布宣讲于2015年9月29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开始讲一些禅修的方法。百日共修已经学修到了三特加行。三特加行有共同和
不共同的方法,现在学的都是共同的方法。不共同的方法是大圆满(阿底瑜伽)独有的
加行修法,这些不是随便公开学修的。共同的修法主要是身、语、意三个要点。
调整身、语、意,将身语意调整到最适当的状态,这样禅定会自然产生,很多世出
世间的功德也会自然圆满。但是身、语、意要调整到最适当的状态,也是很有难度的!
(一)身的要点
不用说心,就连身体要真正保持一个适当的状态或姿态,也是有一定难度的。比如
说,毗卢七坐也是很难做到的。毗卢七坐是常用的一种身姿,大乘和小乘都用这个方法
。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在身体姿态方面都是有要求的。让身体完全放松也是很重要的
,若是身体没有完全放松,也没有保持一个适当的状态,禅定很难产生。即使产生了,
有时候也许能入定,但是很容易出现障碍,所以,身体的姿态是很重要的。
有这样的教言:身直则脉直,脉直则风直,心自然就平静了。
毗卢七坐仅是一种方法,还有其他很多种方法。跏趺坐,有全跏趺坐和半跏趺坐,
也就是双盘和单盘,若是能双盘是最好的,若是不能双盘也可以单盘。手结定印,也可
以双手扣放在膝盖上。眼睛看着鼻尖,也可以看着前方的虚空。类似于这样也有很多不
同的方法。
这些都是方法,若是真想把心静下来,真想进入禅定,就要这样。对于修行境界比
较高的人来说,身体的姿态不是很重要,躺着、站着、坐着都可以。但是对于一个初学
者来说,身体的姿态是很重要的。
要打坐、禅定的时候,有以下几点要求:
其一,世间的这些琐事统统都要放下。打坐、禅修及禅定的过程中,若是再去做其
他的事情,比如去关窗户、开门、接电话、关煤气等,都是一种障碍。
其二,可以说身语意的善业也要放下,比如说磕头、绕佛、转转经轮、捻念珠等等
,也都要放下。虽然这些都是善事,也是平时都要做的。但是打坐、禅定的时候,都要
放下。否则会影响心态,心不容易静下来。
其三,通过毗卢七座等方法,让身体完全平静下来,丝毫不动摇。
这是对身体姿态的要求。
(二)语的要点。
语也是很重要的。我们现在通过九次排浊气法让语(气)平静。
其一,不说世间的绮语,是非长短等都要断掉。
其二,打坐、禅修的时候,连念经或念佛都要放下,不念经,不念佛。
其三,念咒有默念的方式,也要放下,什么也不念。一切语言都要停止、禁止。
通过九次排浊气或三次排浊气等方法,调整语(气),保持适当的状态。
其实,无论是身体还是语言,都要把握适度,这个很重要。这里只是讲了一些常用
的方法,其实还有很多种方法。
(三)意的要点。
主要是不想过去的事情,不想未来的事情,也不能分析现在的事情。放下一切分别
念,心像三岁的小孩子一样,什么也不想,就这样坐着。
其一,我们总有很多世间的分别念,一会儿想这个,一会儿想那个,一会儿想家人
,一会儿想孩子,一会儿想工作上的事儿,一会儿想生活上的事儿。这些分别念都要断
掉,这些都是不好的。
其二,比较好的分别念也要断掉。比如说观佛像,观坛城,观咒轮,这些都是好的
分别念,但是坐禅的时候也统统都要断掉。
其三,其他内在的、细微的一些分别念,也要断掉。比如说要观察的念头,或者要
观察的心理状况等,都要断掉。
总之,所有好的与不好的、粗与细的分别念,都要尽量断掉。让心保持它自己的状
态,即很明了,但是也没有动摇。这种状态并非什么也不知道,一片黑暗。它的状态(
自性)是一种明明了了的,没有分别,没有动摇。
最好有空性的见解。如《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
可得。”万法唯心,心也是不可得的,也是空性的。若是有这样的见解,能安住于这样
的状态,这是最好的。
但是今天我们主要是讲一般的禅修的方法,不分世间和出世间。这个时候,主要是
尽量断掉内心的一切分别念。其实,要彻底断掉那些细微的分别念是非常难的,需要达
到一定的境界时才可以。但是也要尽量去断掉这些分别念,什么也不想也是可以的。
我们现在只讲一些禅修、禅定的方法,主要讲寂止。寂止,也可以说是禅定。如果
这种禅定是有见解,有智慧的,就是止观双运的。见解指的是出世间的见解,智慧指的
是出世间的智慧。若是没有见解,没有智慧,它仅是寂止,也是禅定,但不是双运的。
前面主要讲了身口意的要点。若是修禅定,身口意三门都要先平静下来,一定要调
整好,这是基础。现在很多人都想获得禅定,但无论是修世间的禅定,还是修出世间的
禅定,都要以此为基础。若是没有什么见解,没有生起智慧,这样修禅也可以,但是不
能超脱轮回,也可以获得一些境界,但它是世间的。也可以出现一些神通,比如说五通
等。例如宿世通,就是知道自己的前世;天眼通就是可以看到很多我们肉眼看不到的事
物;神足通等等。若是没有其他的境界、智慧,只通过禅定,可以获得世间的八大成就。
现在很多人都特别喜欢打坐。有些是为了养生,为了身体好。但是也有很多人,是
想获得一些世间的成就。如果想养生,就不用达到刚才说的标准,简单坐一下就可以了
。但若是真正想获得世间的一些成就、一些神通,一定要通过正确的方法,长期修炼,
最后才能获得。偶尔坐一坐是不可能获得的。
刚才讲的身口意的一些要点,也可以说都是前行,也需要练很长时间。自己应该安
排时间,先不做其他的,先练习这些要点。比如,用三天、七天,也许更多的时间,一
步一步地练身口意的要点。其实这是一种窍诀,这样比较扎实,也比较稳定。否则,既
不扎实,也不稳定。就像我们现在学修一样,虽然学了很多东西,明白了很多道理,但
都没有落实,也没有一步一步地实践,这样是不会受益的。虽然很多人学修的时间都很
长了,但是都没有任何境界,也没有产生任何功德。主要是因为我们虽然都知道,都明
白,但是没有去做。还有的不扎实,实际就是糊弄自己。百日共修每天四座修法就要这
样做,但是没有人认真去做,若是你这样坐,现在快到一百天了,你的变化会非常大,
肯定会有一些进步,有一些收获,但是很多人什么都没有。
下面讲一些具体的禅定方法。
我们的心,其实叫“藏识”,密续里叫“普作王”。“藏识”就是阿赖耶。世间出
世间的一切,都从这里产生,从这里幻变,其实都是心的一种幻变。若是你降服了心,
一切就都降服了;心自在了,一切就都自在了。若是真正明白了,问题都在心里,若想
解决问题,也要从心入手。去驯服心,驯服了心,一切都驯服了。之所以称它“普作王
”,因为世出世间的一切显现,无论是清净还是不清净的,都由它来造作的,从它这里
产生的。之所以称“藏识”,也是因为世出世间一切清净的不清净的显现,都是它的幻
化和游舞,所以也叫“阿赖耶”。它是一切快乐和痛苦的根,快乐由它来造,痛苦也是
由它来造。所以,一切都是由心来造,都是由自己来造,跟天主没有关系,跟耶稣没有
关系。
想要驯服这个心是很难的。我们的心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有时候想安住,想静下
来,但静不下来,越想静越静不下来,越想安住就越安不住,起心动念更多,分别念更
多。所以这方面也有很多方法。虽然它是野马,但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抓住它,驯服它
,最后它老实了,怎么都行了。同样,心也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去驯服它,它就能平静下
来。
对于脱缰的野马,你直接去抓它,它可能跑得更快,你根本追不到它,也抓不到它
。你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在它能看见的地方,放一些它爱吃的东西,它会慢慢地走过来
,慢慢地吃东西,然后慢慢地它就不怎么怕人了。这个时候就可以抓住它,驯服它。心
也是如此,不要让它直接地安住,直接想平静是很难的,要通过一些方法。
就像被风刮的沙子,风停了,沙子自然就落地了。你不要去想好与不好的,不用特
意地安住,自然地安住,它就平静了。若是你直接去观察,直接去特意安住,这样你无
法安住,可能分别念会更多。心跑了,抓回来,然后又跑了,又抓回来……这样容易患
心理上的疾病,精神容易出问题,会出现很多障碍。通过一些方法让它静下来,禅定自
然就会在相续中产生。
禅定有无相禅定和有相禅定,这里先讲有相禅定。
一般修禅定,都要先皈依、发心。这个心容易动摇,会突然出现一些分别念,我们
可以把注意力放在一些物质上,可以先找一些东西,比如一块石头、一块木头、一个茶
杯或一支笔等,放在眼前,然后把一切注意力放在这个所依上面,别的什么也不想。这
样坐一会儿,分别念就会起来,这时候不要让它想这想那的,注意力放在这个所依上。
例如,如果所依是一块木头,注意力就放在木头上;如果所依是一块石头,注意力就放
在石头上;如果所依是一个茶杯,注意力就放在茶杯上;如果所依是一支笔,注意力就
放在笔上。眼睛盯着所依,心里也只想着这个所依,这样就可以了。
这也是一种方法。找一个所依,心专注于所依上,不散乱。心特别专注,它也是一
种明了的状态,没有散乱,也没有动摇。
讲闻法方式的时候也讲过内收和外散。心专注于所依上的时候,不能内收,即过度
专注,这样容易昏沉,容易出现障碍。这时也不能外散。心不能动摇,也可以说保持不
紧不松的状态,这样坐着就可以了。
不能闭眼睛,要睁开眼睛盯着所依,心放在所依上,不能散乱。通过眼睛,内心专
注不散乱。这个时候,一定要保持不紧不松的状态,这是很重要的。若是太紧了,会出
现障碍,如昏沉;若是太松了,心就会跑到其他的事物上。
心放在所依上面,但心还是在一个平静的状态中。入定坐一会儿,时间不能太长,
然后可以出定。出定的时间也不能长,心也不能放逸,一定要注意。接着再入定,再进
入那种状态,时间不能太长,然后又从那种状态中出来,时间也不能长。为什么这样要
求?时间短,则不容易出现内收或外散等障碍。否则,若时间长了,就会像你们打坐那
样,有的在那昏沉、打瞌睡,有的散乱,身在修法的行列中,心不在修法行列中,不在
大殿里,跑到家里去了。若时间短,就不会出现外散、内收这些障碍。次数多,出定又
入定,入定又出定……这样可以产生禅定,产生这种功德。
入定和出定的时间都不要太长。大圆满里更强调这点,时间要短,但是次数要多,
出定、再安住一下……慢慢就可以连起来。此处通过这个方法修禅定也是这样,时间要
短,次数要多,最后可以连起来,就能很顺利地出现禅定。否则,容易出现障碍。现在
很多人为什么禅修不成功,没有什么功德,就是这个问题。
最后收坐的时候,不能直接起来就走,慢慢地把这种状态运用到日常行为当中,回
向、念吉祥,这样就可以结束。
这是一种方法。有这样的所依(对境),将注意力放在所依上面,就可以了。
今天先讲一种方法。这样修炼也可以产生禅定。只靠这个方法,别的什么也不用,
也可以圆满世间的八大成就,这也是非常殊胜,非常不得了的。现在很多人禅修是为了
养生,但这个利益太小了;修世间的八大成就,对世间人来说,这是大福报,也是不可
思议的东西,但若是与出世间相比,微不足道,什么也不是。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a*******2
发帖数: 465
2
禅修的方法(第二讲)
达真堪布宣讲于2015年9月30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继续给大家简单讲一些禅修的方法。
禅修的前提条件、前行与前面所讲的一样。首先要调整身口意三门,保持适当的状
态,这是很重要的。若是没有调整好身口意三门,不能保持适当的状态,就无法在相续
中生起禅定,即使生起了,也容易出现问题。
现在很多人虽然在打坐、修禅,但是在相续中没有生起真实的禅定,没有产生禅定
的功德,这可能也是因为自己没有正确的方法,在修禅定的时候,没有调整和把握好身
口意,没有保持适当、良好的状态。如果要通过语言说清楚那种状态,是很难的;只有
通过一些方法、窍诀去调整和把握,才能出现那种状态。就像收音机调台一样,频道正
确了,声音就发出来了。如果没有调整好状态,禅定很难生起来,即使生起来了,也容
易出现障碍和问题。
我们可以打坐、修禅,但是要有方式、方法。若是没有方式、方法,没有上师的窍
诀,容易走火入魔,所以这是很重要的。我们以前讲过身要点、语要点和意要点,就是
调整身口意三门的方法和窍诀。通过这些方法和窍诀,才能把握好那种状态。
前行要进行皈依、发心,这些内容以前讲过很多,今天就不重复了。下面继续介绍
一些具体的禅修方法。
第二种方法:
观想:在自己的眉间有个像豆子一样大小,白色、透明、发光的光团。心专注于这
个对境中不散乱。若要专注,要有个对境、所依。专注而不散乱,就是禅定。
时间不要太长,出定、入定,再出定、再入定……这样修炼。时间短,这样就不容
易出现内收、外散等过失,不容易出现这些禅定的障碍。次数多,可以很快速、顺利地
产生禅定的功德。
这个方法中,主要是观想一个白色的光团,这个光团是透明、发光的,心专注于这
个对境上不散乱。具体修持禅定时,可以在三天中连续以这种方式修持。每个人自己的
修行状况不同,至少在三天中这样观想修持。
第三种方法:
观想自己的身体像只白色的气球,特别轻,是透明的,但不是圆形的,里面是空的
,没有五脏六腑等。在心间的位置,有一个红色的光团,大小像中等酥油灯的灯光一样
,红色中透着蓝色的光。光团是热性的。这个光团代表风与心融为一体的自性。这个光
团在身体的中部悬着,后面没有碰到脊椎,前面没有碰到胸部。心安住于这个光团上,
不散乱。
这几种方法中,所讲的所依或对境有所不同,其他都是一样的。比如,前行都是一
样的,调整好身口意,保持一个适当的状态,皈依、发心等。然后,自己观想,将自己
的心、注意力放在这样的对境或所依中,不散乱。
如同前面所讲,修持的时间不要太长,否则心不好安住。其一,容易散乱;其二,
若是过度专注了,又容易内收昏沉。会出现这些过失,所以时间可以短一点,但是次数
要多。仅仅这样坐一会儿,观一下,这样是不行的,还要继续修持,再观想,再安住,
次数要多,这样不容易出现诸如内收或者外散等这些禅定的过失,能够在相续中很顺利
地出现禅定的功德。这也是一种窍诀。
对初学者来说,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否则,打坐、观想很难。也许刚开始还有点
意思,但是时间稍微长了,或者昏沉打瞌睡,或者散乱,心根本不在体内,跑了。如《
自我教言》云:“身体恒时应有心,床榻恒时应有身”心在身体里时,身体在自己的禅
床上。也可以说,身在座垫上,心在身体里,即不能散乱。但是,我们现在,无论是观
修的时候还是上课的时候,心都不在身体里,在外边或者在山下,这是不好的。
禅修打坐的时候,还会出现其他的状况,诸如身心乏累,观不出来,心无法安住等
,这时就要适当调整。如果身体乏累,可以吃些营养丰富的食物,补充体能;如果心累
,也可以放松、休息一下,但也不能放逸,要以正知正见守护三门,不造恶业,不做一
些不如法的事情。
有时心里还会特别悲痛,也会出现厌烦。时间长了,不一定何时就会出现厌烦,不
想坐,也不想修,这时自己要去调整。心里应该思维轮回的过患,解脱的利益。思维”
人身难得我已经得到了,善知识难遇我已经遇到了,我也有修持正法的机缘……”让自
己生欢喜心,增长自己的信心。思维轮回过患、解脱的利益,主要是能够生起出离心。
思维轮回的过患,就会对轮回产生恐惧;思维解脱的利益,就会对解脱产生强烈的追求
心,有这种心态就好了。有时候也可以思维因果不虚、无常等,这些都是调整心态的一
些方法。
如果心里有障碍,就要想这些。有的人经常问“怎么办啊”,没有别的办法,就要
这样思维,这些都是方法。你思维四外加行的任何一个内容都可以。思维:人身难得,
正法难遇,善知识难遇,今生能遇到这些,能修持正法,这是大福报……这样一思维,
心态一下子就会好,又想打坐、修持了。这个心是很容易转换的。这是在打坐修禅的过
程中容易出现的心理障碍和状况,就要用这些方法来调整,这样心很快就会转变,很快
就会好起来。
这些方法的前行都是一样的,首先调整好身口意,然后皈依、发心。接下来是正行
。第一种方法,以一些东西作为所依,心专注在这些物质上不动摇。可以看的,但心里
不用观想。在眼前放石块、木块、茶杯或转经轮等一些东西,把这些作为所依(对境)
,然后把注意力放在所依、对境上不散乱。第二种方法和第三种方法是观想光团。前者
是观想在眉间有一个白色的光团,将注意力放在这个光团上,不散乱。后者是观想在心
间有红色的光团,将注意力放在这个红色的光团上,不散乱。
下面讲第四种方法,这是观想佛像,心专注于佛像上面不散乱。比如观想金刚萨埵
佛。首先要了解金刚萨埵像,若是不了解,你观想不出来金刚萨埵像。可以先看唐卡,
查阅书里面的描述,通过这些去了解。然后心里观想金刚萨埵像,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
佛像上面,不散乱。
再如,可以观想释迦牟尼佛。金刚萨埵佛的身色是白色的,释迦牟尼佛的身色是金
黄色的。可以观想释迦牟尼佛,注意力放在佛像上不散乱。还可以观想观音菩萨,将注
意力放在观音像上不散乱。依此类推,你喜欢哪尊佛、菩萨,心里就可以观想哪一尊,
这也是修禅定的方法。
在观想的时候,以前还讲过发光、做二利等内容,但此处主要是修禅定,仅按前述
内容观想就可以了。其实佛菩萨也有自己的法身、报身和化身。主要观想色身,即报身
和化身都可以,然后把注意力放在佛菩萨上不散乱,这样相续中也可以产生禅定的功德。
这个方法比前面的那些方法更殊胜一些。这里所专注的対境不是木块、石块等物质
,也不是红色或白色的光团,而是佛菩萨的像。如果你对佛菩萨有信心,能观想、忆念
,其功德是不可思议的。佛在经中讲过,若是心里能忆念或观想一下佛菩萨,所得到的
功德利益是不可思议的,既可以消业,也可以增长福德,同时能够遣除种种违缘,获得
吉祥。这是非常殊胜的。这也是修持禅定的一种方法。
通过修持禅定,分别念、烦恼应该是要减少的。但是,我们在刚开始时会出现下述
状况:自己感觉或发现,在修持禅定之后,自己的分别念增长了,烦恼也越来越多。这
时自己心里会想:“越修持,烦恼、分别念反而越多,我的方法是不是有问题?我是不
是不能成就?”心里会出现这些想法,甚至会放弃或彻底失望。
这个时候,自己要明白,这是好的征兆!在书上讲,若是自己真的感觉到或发现到
自己的分别念或烦恼多了,这是好的征兆,说明相续中就快要生起禅定了。这并非是你
的分别念增长了,也不是烦恼越来越多了,而是因为以前你根本没有观察过,也没有去
调伏过。例如,我们对待某一件事情,当自己不注意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一
注意的时候,就知道了有这么多事。同样,分别念和烦恼在修持前就是特别多的,但是
你根本没有观察过,也没有调伏过,所以感觉不到,没有发现。而现在感觉到或发现了
,说明你开始观察了,开始去调伏了,所以才会有这种感觉,有这种状况。这是好事。
我们的起心动念特别多。不观察的时候,自己根本不知道;稍微观察一下、调伏一
下,就会发现:自己的内心从来没有老实过,胡思乱想,东想西想。我们的烦恼也特别
多。当不去调伏的时候,自己根本不知道;去调伏的时候,才知道烦恼很难对治。这是
个好的征兆,也是一个好的开始,心里不要失望。
这时自己要调整心态。虽然烦恼多,分别念多,但是心里知道:之前也是这样的,
比现在更乱、更糟糕;现在虽然自己感觉心更乱、分别念更多了似的,其实也是好的征
兆……要这样思维。
对这些烦恼和分别念,既不要直接去制止,也不要跟随它们,自然地安住,烦恼、
分别念就会息灭、停止。
上师如意宝曾讲过,心若是不去观察和调伏,就特别不老实;若是去调伏,也特别
好调伏。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方法和窍诀,调伏自己的心。
若是有禅定的功德,智慧也容易产生。这两天讲的都是一些禅修的方法,通过这些
方法修持禅定,就会在自己的相续中生起禅定,也自然会生起智慧。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a*******2
发帖数: 465
3
禅修的方法(第三讲)
达真堪布宣讲于2015年10月1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继续讲修持禅定的方法。
第五种方法:观察分别念自身。
在相续中生起烦恼、分别念的时候,看它的自性。每个人的烦恼都不一样,有的贪
心重一点,有的嗔恨心重一点。若是贪心重,可以先去观察贪心的所依(对境),看看
是对何人何物生起了贪心;然后去观察贪心本身的自性,这个时候所有的烦恼、分别念
自然就会消失,即“自然解脱”。这种“解脱”不是真正的解脱,只是分别念暂时消失
了或烦恼暂时息灭了,称为“解脱”。自然解脱后,不要去想其他的,什么也不想,在
这样无缘的状态中放松、安住。
当烦恼、分别念再次生起的时候,又与先前一样。先观察它的所依对镜,然后再看
它的自性,这时它就会消失,在这样没有分别念的无缘状态中安住,保持这种状态,能
持续多久就持续多久。当烦恼、分别念再次生起的时候,再继续如是修持。
前面是以贪心为例进行的说明。其他所有的烦恼、分别念都可以这样去观想、修持
。有些人贪心或嗔恨心重,有些人嫉妒心强,有些人傲慢心大,都可以用这种方法特意
去观察、修持。
平时,我们的分别念很多,我们的心从未曾平静过。我们也可以去观察一下这些分
别念,无论是善念、恶念还是无记,都如是去观察它的所依对境,然后去观察它的自性
,它就会消失,继而自己在这样的状态中继续放松、安住。平时也可以这样修。首先观
察它的对镜,让它自己解脱,然后在无缘的状态中安住。这样反复去做、去修持,我们
的分别念的相续就会断掉,就不会连续地产生。连续不断的产生叫相续。若相续断掉了
,分别念就会自然消失。
这也是一种禅定的方法,主要是以心看心,以分别念对治分别念,也可以说是以毒
攻毒。这是一种最好的方法,麦彭仁波切也特别赞叹这种方法。不需要外境上的所依对
境,主要是直接看自己的心,直接看分别念的自性。一看它的自性,它就会消失,这叫
自然解脱。
这个方法的前行和前面讲的前行一样,首先身、口、意三门都要静下来,皈依、发
心。正行部分有三个次第:第一,观察它的对境,看是对对什么法生起了嗔恨心等;第
二,看它的自性,分别念就消失了,暂时没有了,这叫自然解脱;第三,在这种状态中
放松、安住。
其实,若要修出禅定(寂止),是件容易的事。但是对我们这些末法时期的众生来
说,不是很容易的,因为我们都特别散乱,业障也特别重。若是能精进、用功,只修寂
止(禅定)并不难。若是要开悟、证悟等,则是很难的。
有禅定不一定有智慧。禅定有很多种,有世间的禅定,也有出世间的禅定。若只修
禅定,虽然能入定,心能定下来,但是不一定有智慧,不一定开悟、证悟。但是禅定可
以作为基础。若是有了禅定,心随时能够静下来,这样再去修智慧,也会很快速。
前面我们讲的这些禅修方法,不是很复杂,也不是很难。在第五种方法中,当我们
去观察这些烦恼、分别念的自性时,它就会消失。它就是这样的。你们自己可以回去体
验一下,就会明白。
禅修方法有很多种。大家使用其中的一种方法也可以,你自己喜欢哪种方法,就用
哪种方法;若是每种方法都想用,也可以。
第六种方法:心专注于宝瓶风(气)。
“风”和“气”是一个意思。这个方法的前行部分和前面所讲的一样,令身口意保
持清净,然后皈依、发心。身口意调整到适当的状态,这叫清净。其实清净有很多层面
的意义。我们有时候讲清净,是指没有烦恼。但是,此处的“清净”是指通过一些方法
,把自己的身口意调整到最适当的状态,并非指没有烦恼的“清净”。要注意的是,在
前行部分的毗卢七座,不是双手结定印,而是扣放在膝盖上。
正行:首先排浊气,共排三次。先用左手指按住左鼻孔,从右鼻孔呼气;然后用右
手指按住右鼻孔,从左鼻孔呼气;接着两个鼻孔同时呼气。一共三次呼气。这跟前行里
的九次排浊气一样,也是排浊气,即把不好的、残留的气都呼出去,呼干净。在呼气的
同时,心里观想把自己身口意所造的恶业、业障,从两个鼻孔里排出去。这些恶业都以
蝎子(一种毒虫)的形状从两个鼻孔里排出去,排到前面的虚空中,这时空中突然燃起
了智慧之烈火(即火是智慧之自性),把刚才呼出去的那些蝎子样的业障全部烧尽。
接下来是吸气。吸气的同时,咽一口唾液。通过咽唾液,把气往下压,压到肚脐下
面,但是这个气不能从下面出去,下气同时向上提,令气(风)停留在肚脐下。这样心
自然就静了,烦恼分别念自然就会消失、没有了。
气(风)和心的所依对境是一致的,是同一个。气(风)停了,心也就停了。心依
这个风,气(风)停了、没有了,心自然就静下来了,分别念自然就生不起来了。然后
保持这种状态。分别念没有了,就继续保持这种状态,即安住,就是禅定嘛。所谓禅定
,就是心专注不散乱。
保持这种状态,然后可能开始要呼气了。这也是要练的,刚开始可能一会儿就要呼
气了;但慢慢练,就可以好长时间不用呼气;最后就不用呼气了。但是这要慢慢来,刚
开始肯定谁都做不到,但是慢慢通过修炼,最后可以做到的。这些和“气功”差不多,
但它跟气功的意义不一样。
呼气的时候,要呼干净,身体里不能残留那些气(风),否则对身体不好,对心的
安静也有影响。呼出去之后,又要吸气了。吸气的时候,跟刚才讲的内容一样,同时咽
一口唾液往下压,通过这种方式,把气压到肚脐下面,然后下方的气向上提,让它停留
在肚脐下面,这叫宝瓶风。气(风)停了,心也就静了。然后保持这种状态。保持、保
持、保持……要呼气的时候,又重复这样做,这样练。
这也是一种很好的修禅定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让气(风)停下来,心自然就静
下来了。
这里我们主要讲的是禅修的方法,即让心定下来,静下来。昨天我们讲了观想金刚
萨埵佛、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等。平时,我们观想金刚萨埵佛降甘露,消除我们的
业障;我们祈祷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发光消除我们的业障;观世音菩萨是慈悲的象
征,垂念我等一切众生等等。但是在禅修时,这些内容都不要想,主要是专注于金刚萨
埵佛、释迦牟尼佛、观音菩萨的形象。自己若是能观出来最好,若是观不出来,可以在
面前放唐卡或相片等,眼睛可以盯着。可以将自己的心放在释迦牟尼佛的心间,什么也
不想,就这样坐着;或者将自己的心放在观音菩萨的心间,什么也不想,就这样坐着…
…这是修持禅定的方法嘛,不要想观音菩萨是什么颜色的、象征的意义是什么等,或者
金刚萨埵代表什么……心里什么也不用想,眼睛也可以盯着,心也放在那里,这样不动
摇就可以了。
同样,在运用第六种方法的时候也是这样。虽然也有很多其他内容,但是不必去想
那些内容。我们现在主要是修禅定,心要定下来,这样就可以了。
第七种方法:把注意力放在“嗡啊吽”三个字上面。
前行部分都是一样的。
正行:首先也要排浊气,排三次,方法与前一种是一样的。
然后吸气,观想吸进来的气是白色的“嗡”字,代表诸佛身的加持。然后将吸进来
的气往下压,下气向上提,至肚脐下方位置。也可以说,上气往下压,下气往上拽,然
后停留在肚脐下方,这个风(气)叫“宝瓶风”。
在上气和下气中间有空间。在这里空间里,观想有一个红色的“阿”字,代表诸佛
语的加持。这个红色的“阿”字也是显而无自性的。将注意力放在红色的“阿”字上,
不散乱。风(气)停了,心(分别念)也就消失了,然后保持这种状态。
过一会儿就要呼气了。将呼出去的气观想成蓝色的“吽”字,代表诸佛意的加持。
观想有很多很多蓝色的“吽”,变成了化身佛,去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
在这个方法里,吸进来的气是白色的“嗡”字,停留在肚脐下面的气是红色的“阿
”字,呼出去的气是蓝色的“吽”字。“嗡啊吽”三个字,分别代表诸佛的身口意。此
处主要为了修禅定,通过这三个字来修炼,也是修禅定的一种方法。
平时也可以运用这个方法,这样我们每天的呼吸都可以变成一种修行,变成金刚诵
,对自己、对众生利益都非常大。
还有这样一种说法:若每天早上做21次,一天的呼吸都可以变成念咒或变成殊胜的
修行,对自己的消业积福都有直接的利益。
今天共讲了三种方法,这些都是禅修的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入定,入定了,慢
慢可以生起世间的八大成就,也可以说诸如神通等。但是我们修持这些方法,并不是为
了神通,而是为了开启智慧。也有慧中修定的,但是一般情况下都是定中修慧。所谓戒
、定、慧,通过戒产生定,通过定产生慧。我们修禅定,主要是为了产生智慧。
我们通过这些方法去修禅定,一旦入定了,心静下来了,会出现很多觉受。但是这
些觉受不是什么好东西,不能执着。
什么叫觉受?有乐觉受、明觉受和无分别觉受。
乐觉受。打坐的时候,心里会产生一种喜悦。没有什么可高兴,没有什么可快乐的
,但是心里就特别高兴,特别快乐,心里喜洋洋的,这叫乐觉受。
现在很多人把这些觉受当作境界了。境界和觉受是不一样的,觉受是觉受,境界是
境界。其实觉受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对有一些境界的人来说,有觉受是好事;对没有
境界的人来说,有觉受是一种不好的事情。
明觉受。打坐心静下来时,会看见很多外边的东西、很远很远的一些事物,以及看
见地下、房子外面、山后的事物等。
有觉受是好还是不好,这不好说。若是你有境界,真的看破、放下了,这是好事;
若是你没有境界,没有看破、放下,这不是什么好事。大家不能执着这些,若是有了觉
受,不要去管它,这很正常。
无分别觉受。在打坐的过程中,心静下来的时候,所有的分别念都没有了,甚至特
意让它生也生不起来,好像彻底消失、没有了似的,暂时就生不起来。
现在汉地有些修禅宗的人,藏地有些修大圆满的人,很多人都把这种状态当作了境
界,这是错误的。上师如意宝说过,以前藏地有很多修大圆满的人,把这种无分别觉受
当作了大圆满的境界。“我已经出现了大圆满的境界,我的分别念已经没有了。”其实
这只是无分别觉受,是一种觉受,不是境界,更不是大圆满的境界。
觉受肯定是会有的。以前青海有几个人在一起禅修。有一天,有一个人突然有了神
通。他能看见今天要来什么人,会带什么东西等。然后他就去问上师。上师告诉他:这
不是什么。然后上师就把念珠在他头上放了一下,他的神通就消失了。这是一种觉受,
并非真正出现了神通。有的人执着这些,就去搞神通,去造业了。
以前甘孜有一位依科喇嘛,他是一位非常有成就的人,是藏地特别有名的一位大德
。他的弟子各个都特别有修行。他的弟子也修禅定,经常会出现“神通”等这些状况。
这个时候,依科喇嘛就会找来一些小喇嘛,让他们跟那些有“神通”的弟子推、打,这
样弄一弄就好了。其实这些什么也不是,只是一些觉受而已。
出现觉受是肯定的。你们可能没有实际禅修,所以没有什么觉受。若是禅修了,肯
定会有各种各样的觉受。若是你不精通佛理,不知道这些道理,本来是一种觉受,却当
作境界,这样很容易走火入魔,会出现很多这种情况。
若是你修出了禅定,尽管你还没有智慧,没有境界,也真正会出现宿世通、天眼通
、神足通等神通。但是,这些神通和解脱有没有什么关系?没有关系。有神通的人能不
能解脱?不一定。有神通的人是不是有境界的人?不一定。神通若是用好了,也好;若
是用不好,还不如没有。
佛在世的时候,提婆达多就造了破和合僧的罪业。佛是福慧圆满者。佛在世的时候
,一般人都很难做成扰乱僧团的事情,为什么提婆达多做到了?因为他有神通,他一玩
神通,很多人都相信他,跟随他。破和合僧是五无间罪,是谁做的?提婆达多。他为什
么有这么大的能力呢?他有神通。可见,若是这样,有神通是不好的。
但是,也可以通过神通利益众生。其实真正有了境界,有神通好;若是没有境界,
有神通不好。若是你真正看破、放下了,有神通好;若是你没有看破、放下,有神通不
好。若是没有看破、放下,你肯定会很执着自己的这点本事,你肯定会玩神通,然后以
盲引盲,害己害他,这样是不好的,所以我们不赞同修神通。如果你真正修到了一定的
层次,真正有了境界,不用特意修,神通自然就会有的。在没有真正的境界之前,若是
有了神通,对修行、解脱和成佛都是最大的障碍,所以不允许修神通,也不能修神通。
我们这两天都在讲安住。什么是安住?专注,不散乱。安住的方法有很多,比如以
正知正念安住;安住、再安住,最后全然安住。只有通过这些方法,才能安住,心才能
不散乱,否则很难,不一定能安住。
现在很多人都说“安住,安住”,一开始就让安住。的确如此,安住就行了,但是
安不住啊!主要是担心安不住,也不知道怎么安、往哪儿安啊。若是你有方法,就会知
道怎么安;若是你有见解、有觉知,就可以在那里安。但是你什么也没有,怎么安住啊?
按我们这两天讲的,大家自己可以找一些所依对境安住一下。虽然这都不究竟,但
也可以暂时这样安住一下。
虽然这两天我们在讲修禅定的方法,但是对一个渴望解脱、成佛的人来说,修暇满
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过患这些内容是最最重要的。若是你没有这些基础的
修法,没有明白这些最基本的道理,修其他的都是空中楼阁,不会有任何成就的。四外
加行——暇满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过患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因果、轮回
,这是佛法的根,所有的佛法都是从这里开始的。大家一定要记住!
这几天之所以讲修禅定的方法,也是有原因的。第一,参加百日共修的学子们已经
学修到了三特加行,也需要了知这些内容。第二,很多人都想修禅定,早就说“上师为
什么不讲禅定的方法呢?某某上师早就讲了。”意思是:上师怎么总讲加行,也不讲修
禅定的内容。其实,这些天所讲的修禅定的方法已经够多了,可以说是总集而讲,真的
再没有其他的了。
这些都是修持禅定的方法,大家通过这些方法修持禅定,相续中就会生起禅定。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a*******2
发帖数: 465
4
禅修的方法(第四讲)
达真堪布宣讲于2015年10月2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修持禅定的方法有很多,前几天讲了共七种,但都属于有相禅定。今天讲无相禅定
,也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专注。
前行:首先,通过一些方法将身、口、意三门调整到最适当的状态,让身口意三门
清净下来。然后,皈依、发心。这些内容和前面讲的一样。
正行:双目凝视前上方的虚空,心里不着任何所缘,即什么也不想。将心放在前上
方的虚空中安住。
双眼睁大盯住前上方的虚空,注意力要特别集中,内心特别专注。双眼凝视的方向
是前方、上方的虚空,向上看。
入定的时间不要太长,要从那个状态中出来。这里说的入定,也可能有这种情况:
阿坝曾有一个修行者,他在森林里修持禅定。有一次,他也不是特意入定的,是自然入
定的。当时他正准备吃饭,突然入定了,在入定的状态中很长时间没有出来。当他出定
的时候,碗里的东西已经腐烂了。他自己不知道,觉得就是一瞬间。
入定时间不要太长,还是要出定,放松一下,然后再以刚才我所讲的那种方式专注
。但是有的时候,也可以先不专注,先观察一下专注的这个心,看看这个心在何处?在
体内,还是在体外?有形状,还是无形状?有颜色,还是无颜色?其实,当我们一去观
察这些分别念的时候,它就会自然消失。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是,也要去以观察而了解
这个心在何处、有没有形状等等。仔细地去观察,然后又以前述方式去内心专注。
心专注,有时候也观察专注的这个心,以二者轮番交替的方式去修练。看前上方的
虚空时,眼睛不是闭着,要盯着看,注意力要集中。看起来是很精神的状态,而不是很
放松的状态。
后行:与前面所讲的那些方法的后行都是一样的,不再重复。
第二种方法:放松。
前行和后行与前面所讲的都是一样的。
正行:双目垂视着前下方的虚空。眼睛往下面看,并非盯着看,而是自然地垂视前
下方的虚空。内心全然地放松,但是不散乱。心里什么也不想,保持自然、清净,没有
任何改造,自然安住。
这种方法跟前一种方法有些不同。前一方法强调注意力要特别集中,内心特别专注
。而这种方法是全然放松,内心保持自然、清净,眼睛看前下方的虚空,从表面上看很
放松的样子。
接下来跟前一方法所讲的一样,观察和安住轮番修持。放松不是散乱,放松的意思
是保持自然、清净。观察的时候,要看放松的这个心在何处,在身体内还是身体外,在
房屋内还是房屋外。也可以观察这个心有颜色,还是没颜色?有形状还是没形状?这是
一个例子。要通过各种方式去观察。这样,根基比较好、相续比较成熟的人容易见性,
容易找到心之自性。
这里的词句,跟正行里讲的差不多是一样的,都是“自然安住”等这些词句。二者
有什么区别呢?这里讲的是一个单独的寂止。若是你没有见性或心里没有明白,它就只
是一个寂止;若是你明白或见性了,就是正行。其实仅仅从词句上看,所用的“明明了
了”“如如不动”等等,这些与大圆满正行或禅宗那些大德所讲的都是一样的。但是这
些你要明白,否则没有用,只能当做一些寂止或这样的境界而已。若是明白了,就是大
圆满正行,也就是真正的本来面目。这就是差别。
关于二者的差别,也许你们还很难分辨。我经常讲,应当对大乘、小乘、显宗、密
宗都要精通。若是精通了,任何时候都不会糊涂的,自己能分辨出来,能正确地取舍。
现在有的人只精通显宗而不精通密宗,或者只精通密宗而不精通显宗,或者仅精通大乘
而不精通小乘,或者仅精通小乘而不精通大乘,这样都不行。最好是全然精通大小乘、
显密宗等佛所讲的一切教理,这样自己修行的时候不会迷惑,不会糊涂,不会误入歧途
。所以精通教理很重要。若是自己没有这样的能力,还是要好好地依止上师,听上师的
话,不要耍小聪明。若是想耍“聪明”,你得精通教理。如果你通达大小乘、显密宗,
也可以;如果不通达,就要听话。你自己不明白,你得听上师的话啊!得让上师带着啊
!就像小孩子一样,自己不能自立的时候,要拽着母亲的衣角,跟着母亲走,母亲会把
你带到任何的地方,这样你不会迷路,也不会丢失。否则,一个无法自立的小孩子,若
是一个人单独跑,就特别危险了。
也许你们一听“了了分明”“如如不动”“自然安住”“保持本来的清净”,就想
:啊,这不是大圆满正行嘛,这不是禅宗的境界嘛。不是!这只是一些寂止而已。
当你去观察心的时候,这其实就是大圆满正行。上师给你大圆满窍诀的时候也可能
是一样的,让你找心:这个心在哪?你根本找不到。若是你找到了,那就是自性。虚心
肯定是找不到的,最终找到的是真心,那叫见性、回归当初、回归自性。这样也容易见
性。“见性”是禅宗的一种说法,大圆满里讲你会认识自己的“心之自性”,有这种可
能。
第三种方法:专注和放松轮番交替。
一会儿专注,一会儿放松,以轮番交替的方式修炼。怎样专注与放松,这些内容在
前面已经讲了。专注一会,再放松一会儿,再专注一会儿,再放松一会儿……这时双目
要变,有时候注视着前上方,有时候注视着前下方,有时候注视着左边的虚空,有时候
注视着右边的虚空。有时候注视着前上方的虚空专注安住一会儿,然后出定;双目继而
再注视前下方的虚空放松安住一会儿,然后出定;继而再目视左边的虚空安住一会儿,
继而再目视右边的虚空安住一会儿,就这样以轮番交替的方式修持。
其实心是要驯服的,令它怎样都可以,不是迷迷糊糊得什么也不想。真正的禅定,
放也可以,停也可以,住也可以,非常自在。
在这个方法中,也同样要聚精会神地观察专注和放松的心。观察心在何处?有形状
,还是没形状?有颜色,还是没有颜色?是某种物质的,还是其他?就这样观察。
在安住时,有时候把心放在心间安住,有时候把心放在虚空里,跟虚空融为一体。
虚空是无边无际的,心跟虚空是一体的,如是安住。
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这是真正好的方法,就是真正驯服内心。真想修出禅定
,就要这样练。
普通禅定有三个特点,无论是大乘还是小乘里都是这样讲。所谓普通禅定,即不分
世间和出世间,心在一缘中专注而不散乱,也就是“寂止”。我们经常讲“胜观和寂止
”,胜观就是见解、智慧,寂止是一般的禅定。
普通禅定的三个特点:放、停、安。“放”,即随时放飞,怎么都行,往哪儿专注
都行。“停”,随时停止,让它停就停。“安”是随时安住。随时放飞,随时停止,随
时安住。内心达到这样,内心特别自在的境界时,才有寂止了。若你放也放不出去,停
也停不下来,安更安住不住,那就没有禅定。即使你在那边闭着眼睛装修行人,也没有
用,你没有禅定(寂止)。
我们这次共讲了十种禅修的方法。禅定(寂止)的状态就是专注、明了、不动摇。
专注;明了,即不糊涂,特别明白;不动摇,即没有被动摇。大家看看自己是不是这种
状态。虽然坐在那里没有想别,但却糊里糊涂的,这就不是禅定。虽然在那里很明了,
但总是妄想、分别,东想西想,这也不是禅定。
无垢的寂止,就是指最正确、最如法的寂止。它有四个特点或功德。
第一,不动摇。安住于任何地方都不动摇。无论是安住在木块上、石头上,或是安
住于金刚萨埵像、观音像上,都一样不动摇。
第二,没有被散乱、昏沉等染污,非常清净。散乱(外散)、昏沉(内收)都是寂
止的过患。
第三,安住于任何所依对境中都不糊涂,特别明了。
第四,没有被突然生起的分别念改变,特别正。我们现在修持的时候,一旦分别念
突然生起来,本来还安住的心一下子就又不行了。这样还是不对的。
具有这四个功德的寂止是正确的寂止,也叫无垢的寂止。这种寂止如同没有被风吹
动的酥油灯的灯火一样,有种安然;像没有被风吹动的水面一样。这是通过这些比喻来
说明什么叫寂止(禅定)。
今天讲了寂止的特征,大家可以通过这些特征去判断;也讲了很多寂止的功德,每
个人可以如是对照自己是否具有这些功德。若是有这些功德,就说明有禅定(寂止)了。
寂止很重要。若是没有寂止(禅定),修大圆满正行、大中观、大手印,包括修禅
宗,都不会见性,不会证悟。即使你明白了,但也是口头上明白,就是“口头禅”,停
留在形式上。现在很多人讲禅,就是“口头禅”,相续中没有,只在口头上有;也有很
多人打坐、禅修,却只是在形式上,而实际上没有。若是没有寂止,很难真正明白,很
难见性。
其实,明白很重要,明白了就行。主要是不明白!若是不明白,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很难见性。如果你有禅定(寂止)的基础,就容易明白,也容易得到上师给你的窍诀
,否则是很难的。比如,水里会映出月亮的影子,若是想看月亮的影子,就要找特别清
澈、没有被风吹动的水。若是找瀑布、大海,特别浑浊的水,怎么都看不到月亮的影子
。同样的道理,若是心里不安静,心不定,告诉你也没有用,给你窍诀也没有用。我们
现在为什么不传大圆满窍诀?因为告诉你也没有用,你也不会明白。犹如混浊的水面或
被风动摇的水面根本看不到月亮的影子一样。所谓“定中生慧”,若是有禅定,自然产
生智慧。如果有禅定,佛或上师告诉你,你很快就能明白,很快就能见性。
也有一种情况,即先给窍诀让你明白,然后再修禅定,这是慧中修定。这固然很殊
胜,但是除了一些上上根基、根基特别特别好的人之外,其他人很难明白。先告诉你,
让你明白心之自性,先见性,然后在这当中安住,慢慢再修出禅定,这是慧中修定。主
要是怕你不明白,见不到这个心之自性。这是个问题。在历史上也只有很少几个人能做
到,其他的人都做不到。
现在我们讲寂止(禅定)。先修寂止(禅定),有这个基础, 再告诉你窍决,让
你明白心之自性,这样很容易就能见性,能明白心之自性,这也是很稳定的。否则,我
们现在很难明白,即使明白了,也坚持不了、保持不住这种状态。为什么保持不住?因
为没有定。一旦遇到对境,心里就散乱,很难保持这种状态。所以先修寂止,再修胜观
,这是最稳妥、最好的方法。
在修寂止时,若是没有窍诀,上师不在身边,也很容易出问题,这也是要注意的。
不能瞎修瞎炼!不过,我现在还不担心这方面,因为人都太散、太懈怠了,没有真正能
下功夫的人啊,所以还很放心,否则这真的也是个问题。
这两天讲了很多禅修的方法。大家可以通过这些方法修禅定(寂止)。这些方法都
是很殊胜的。前面也讲过,无论显宗、密宗讲的都是这些方法,没有别的;即使有,也
是大同小异的。
我们共讲了十种方法。如果自己有意乐,都可以运用;如果没有意乐,也可以选其
中一个方法修持。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05-05 meditation not enough[ZZ]禅修与现代生活
禅定今说——现代在家居士的禅修途径末法时期,也要走在正法中
[合集] 评yuuli的实修报告警惕!末法时期!智者如何走道?
如真有我法门平等,而缘起有分别
禅修的方法——九住心近行定与安止定-zz
宗萨钦哲仁波切 - 皈依与保护 (“诸护法大会供”法会中的开示)关于四禅八定
修禅定的几个关键点zt止与观:大师们怎么说
世间禅与出世间禅——索达吉堪布9月5日周六禅修简单报告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禅定话题: 方法话题: 若是话题: 安住话题: 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