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数: 1 | 1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以下简称“汉字听写大会”)作为一个原创文化传播节目,开
播至今已3年有余。参与规模不仅连年来有增无减,而且受关注程度和社会反响也不断
攀升。这背后所反映出的正是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或者说是传统文化向大众的一
种回归。
民族文化传统传承有多种路径和方式,能否取得成功,文化载体的选择是关键。相较于
区域风俗、人文地理、饮食文化等这些高度依赖真实环境体验的载体而言,语言这种载
体有其自身特殊的优势。
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然而语言在文化方面最具价值的并不是其文化属性本身,
而是它的载体功能。语言既是信息载体,也是文化载体。与其他文化载体相比,语言具
有一系列无可比拟的优势:在一种文化传统条件下它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是
能产型的,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资源;它的载体功能是系统性的。同时,它又是结构性的
,即语言的文化承载功能表现在它的各个结构层面中:文字、语音、词汇、语言作品以
及由语言衍生出来的一系列文化现象,比如书法、剪纸,甚至舞蹈、绘画。而具有悠久
历史和科学架构的汉字更是我们民族语言中文化因素的集大成者。汉字对于中华文化而
言,已不是一个简单的语言符号问...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 中国的死记硬背教育模式,确实有很多缺点,比如很多人背会了,但是却没有理解其中
的深层含义,只是背会了而已。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在记忆力强的时候多背东西,可以刺激记忆力的发育,所以中
国的学生,记忆力都还是不错的,这也算是死记硬背的好处。
老外背东西就不行,因为小时候记忆力没有背最大程度的激发出来。
至于说老外分析能力强,这个也得分什么事情。
因为在上学的时候,外国学生们对历史和现实的一些事情进行分析,是没有对错标准的
,只要发挥想象力,或者按照自己的思维去分析了就好,重在参与,老师也不会说每次
都说谁分析的好,谁分析的不好。
既然没有标准,那就没有目标。
谁的也不对,谁的也不错。
真正到生活现实中,很多事情是有对错的,比如破案,分析错了是不行的。
所以美国人的这一套分析在实际运用中,可能还不如朝阳大妈呢。
并没有说因为锻炼了分析能力,就个个都能当侦探的素质。
那充其量就是瞎想而已。
也并不能说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其实中西结合的教育方式应该很好,就是现在还没有哪
个国家想好怎么结合起来。 |
|
b*******8 发帖数: 37364 | 3 真正的天才是不怕蠢材们一起死记硬背来挑战自己的,天才们用很短时间就能把蠢材们
死记硬背的东西学会,而且举一反三,用得更好。参与的蠢材越多,才越能把真金凸显
出来。
没有大量蠢材们一起竞争,可能一两个才能平庸的也会被误判为天才。当年中国围棋没
有推广,出名的都是聂卫平常昊这样父母跟围棋圈有接触的人。不是说他们就不是天才
,而是说当时没有大量学围棋的孩子(大部分肯定是平庸)竞争,当时的大量柯洁黄龙
士们,很可能就被埋没了。 |
|
F*****d 发帖数: 2848 | 4 很多公知一直说美式教育没有死记硬背,昨天去一朋友家发现他家小朋友上小学也得背
99乘法表,这不就是典型的死记硬背么。 |
|
x*****7 发帖数: 7326 | 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xiaxie7 (xiaxie),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美国的生物课和政治课死记硬背现象仍然很严重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r 17 00:54:34 2010, 美东)
我原来以为美国教育这么发达,应该没有要求死记硬背的课程。很可惜,美国的生物课
和政治课需要记
背的东西比中国还多。中国高中生物课讲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只需要你记个大概,知
道反应物是什
么,产物是什么,有几个主要步骤,有什么重要意义就行了。而美国高中生物课讲呼吸
作用和光合作
用,却追求细节到了极致,可以赶得上我在武大生化系学的生化课了,让那些连有机化
学都没有学过的
学生记背葡萄糖,丙酮酸,ATP, ADP, NADPH, NADH等结构,电子传递链的构造,每个
步骤产生或者
消耗多少ATP,这样的题目反复出现在各次测验和考试中,实在是浪费美国学生的宝贵
时间。美国高中政
治课就更可怕了,美国宪法二十几个修正案,每个学生必须能回答每个修正案的具体内
容,美国政府十
几个部,每个学生必须能全部列举,美国总统如果缺位,其第 |
|
x*****7 发帖数: 7326 | 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xiaxie7 (xiaxie),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美国的生物课和政治课死记硬背现象仍然很严重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r 17 00:54:34 2010, 美东)
我原来以为美国教育这么发达,应该没有要求死记硬背的课程。很可惜,美国的生物课
和政治课需要记
背的东西比中国还多。中国高中生物课讲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只需要你记个大概,知
道反应物是什
么,产物是什么,有几个主要步骤,有什么重要意义就行了。而美国高中生物课讲呼吸
作用和光合作
用,却追求细节到了极致,可以赶得上我在武大生化系学的生化课了,让那些连有机化
学都没有学过的
学生记背葡萄糖,丙酮酸,ATP, ADP, NADPH, NADH等结构,电子传递链的构造,每个
步骤产生或者
消耗多少ATP,这样的题目反复出现在各次测验和考试中,实在是浪费美国学生的宝贵
时间。美国高中政
治课就更可怕了,美国宪法二十几个修正案,每个学生必须能回答每个修正案的具体内
容,美国政府十
几个部,每个学生必须能全部列举,美国总统如果缺位,其第 |
|
z*******a 发帖数: 858 | 7 哦……那多谢了……
我懂了,看来死记硬背对图论和DP没用。
其实我投入了不少时间,但是无奈基础、智商和理解能力都不行,所以有时候一怒之下
直接死记硬背了,面对普通简单面试毫无压力,面对牛逼的公司立马歇菜。 |
|
发帖数: 1 | 8 都在一味的夸耀中国好诗词。但我看在这种一味的夸耀之下,其实也蕴藏着对于这个节
目和中国教育的嘲讽。
很多女性参赛者在这个比赛里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但是这种关注无非是对她的个人学
识并非是对她这个人的印象。就好比说这个人是一个行走的诗词簿。说的这么好看不还
是背诵的意思吗?根本没有传达到好诗词的任何真谛。
再来就是看到了现代教育的那些弊端。就是下面答题的那个猜评团,有的人就是书本上
有的他们都知道。书本上没有的他们一概不知道。不知道这个节目组是怎么选人的。反
正就是那种我不知道的东西你问我,我也不知道。所以根本有的人就是来凑数的。
本身诗词歌赋是个风雅的玩物。被当作是一种比赛用的东西本身就是一种亵渎。但是还
有好多人觉得这个和孩子们那种汉字听写大会是一样的,能传播国内的文化造诣,纯属
于痴人说梦。
为什么国外的人能发现更好的东西,是因为他们不在死记硬背前人的东西。我们沉湎于
我们的500年金灿灿的文化,有那么多要死记硬背的东西。自然最后谁也不会有时间去
发现新的东西,自然就没有国外的人进步的快了。
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其实这种节目还是越少越好吧。 |
|
x*****7 发帖数: 7326 | 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xiaxie7 (xiaxie),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美国的生物课和政治课死记硬背现象仍然很严重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r 17 00:54:34 2010, 美东)
我原来以为美国教育这么发达,应该没有要求死记硬背的课程。很可惜,美国的生物课
和政治课需要记
背的东西比中国还多。中国高中生物课讲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只需要你记个大概,知
道反应物是什
么,产物是什么,有几个主要步骤,有什么重要意义就行了。而美国高中生物课讲呼吸
作用和光合作
用,却追求细节到了极致,可以赶得上我在武大生化系学的生化课了,让那些连有机化
学都没有学过的
学生记背葡萄糖,丙酮酸,ATP, ADP, NADPH, NADH等结构,电子传递链的构造,每个
步骤产生或者
消耗多少ATP,这样的题目反复出现在各次测验和考试中,实在是浪费美国学生的宝贵
时间。美国高中政
治课就更可怕了,美国宪法二十几个修正案,每个学生必须能回答每个修正案的具体内
容,美国政府十
几个部,每个学生必须能全部列举,美国总统如果缺位,其第 |
|
x*****7 发帖数: 7326 | 10 美国的教育机构和考试机构总是对大家说,我们强调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不赞成死记
硬背。
但本虾在辅导高中生的过程中发现,老师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情况还是非常普遍的。我
辅导过生物课,发现其填空题要求的知识太细了,如果本虾手头的课本和学生的课本版
本不同,往往本虾就没法答题了。我也看过学生做美国政府课的作业。老师要学生把美
国宪法的修正案或者美国外交的职能一条一条地背下来。当初本虾在中国学政治课老师
都不会这么苛刻。 |
|
|
h******i 发帖数: 21077 | 12 就像《射雕》里面黄药师老婆死记硬背《九阴真经》?
你说资质有限,OK,天天上班天天背诵,早晚能记住不是?
拿出高考的劲头。
然后就没法抓了吧?
都在老子脑袋里面,哼哼。 |
|
a****r 发帖数: 12375 | 13 虽然智商不行,但现在各学科都是靠死记硬背,
华女刻苦学习一定可以秒杀高智商华男 |
|
|
z*******a 发帖数: 858 | 15 学文科出身,只是因为为了混口饭吃所以才干CS这行。
可能跟版上绝大多数人资质都相反:理解能力非常差,记忆能力超强。
面试C++、Java语言特性、Design Pattern之类完全不惧,因为都背好了,我也不知道
自己说的是什么,不过知道按照背的讲出来,一般面试的都会很满意,因为我连例子都
背出来了。偶尔被识破,不过几率很低很低。
算法不太好弄,也就背到能混过Microsoft面试这个水平。再往上,比如Google
Linkedin 这个级别就歇了,主要是有的DP、图题看过很多遍还是记不住,而且FLG等写
Code要求比较高(我写Code还是相对弱的),也许用功不够多。
主要是,CS背景比较弱,平时一忙或是一懒,就很容易懈怠,没有能力静下心来潜心研
究(其实是从头学习);碰到面试了便祭出死记硬背大法,因为短平快。
问题是,DP、图论这些题一方面难度高,另一方面更灵活一点。我究竟是该继续靠死记
硬背呢?还是多看书、从头开始理解? |
|
W*F 发帖数: 3941 | 16 靠死记硬背来找这个本事太大,
要记多少例子,即使擅长记忆的计算机
设计这类问题时也要设计好怎样的 Pattern
来解决, |
|
D********s 发帖数: 757 | 17 认真的,好不好?
我就是奇怪,怎么能不会死记硬背呢??
教她的东西,到她那,都被重新编得乱七八糟的 |
|
s*********3 发帖数: 1012 | 18 说明宝宝有很好的理解力还有对语言的运用能力,这比死记硬背要好多了吧,为什么楼
主不高兴呢? |
|
P*****o 发帖数: 1077 | 19 为什么要学会死记硬背
背的目的是使用,如果她会使用,为什么要和原文一字不差 |
|
D********s 发帖数: 757 | 20 我其实也不是要push她怎样~
或者和别的孩子比怎样~~
我就是担心,她没有这种小孩子都有的机械记忆的能力~
rockdreamMM说机械记忆时间短,而且需要强化~
我常常给她唱的歌,她也是只记她觉得感兴趣的,或者能理解的几句~
可是小小孩子的学习方式,不应该只是这样啊~~
很多基础的认知,是必须死记硬背的啊~~~
她这方面不行,我急啊 |
|
P*****o 发帖数: 1077 | 21
她偶尔改改字,就是说明她在理解,在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理解了,哪怕只有2,3个字,也比死记硬背20个字,一字不拉强
(个人观点) |
|
b*******y 发帖数: 12791 | 22 我打小死记硬背能力就很差,要我背书跟要我死一样。
我爸爸妈妈从来不要求我这个,理解了改几个字,他们完全不在乎。
我的记忆几乎都是理解性的记忆。后来学物理什么的,公式都是从最基础的现推,我同
桌能记住那么长的,我实在佩服死。
唯一要命的是考GRE背单词。 |
|
p****n 发帖数: 9263 | 23 有没有反思出来学中文靠发音来猜字形而不死记硬背的先进方法啊? |
|
a**e 发帖数: 5794 | 24 中美教育的本质区别是美国人相信耶稣。
只有相信耶稣,才能养成思考的习惯,才能有创造力;不相信耶稣,
就会死记硬背,模仿抄袭。 |
|
e******e 发帖数: 274 | 25 你是想说加是正着往后数,减是倒数。这和国内的有什么本质区别阿。还是有什么更深
刻的文化?
我觉得数学是没法用你所说的字面意义上的死记硬背学的。数字是无穷的,在这个上面
运算也是无穷的。我们大家都找到了自己的规律。在这个意义上,乘法表很有文化。他
的排列可以很容易让你看到数字的规律。你爸给你研发的加法表也应该是。我觉得应该
给我儿子搞一个。
而且你儿子都会count by 5, 77 到 82 连手指头都不需要用了。 |
|
f**r 发帖数: 865 | 26 我觉得不好。不如硬背九九表,乘记性最好的时候记住了,以后比别人算
得快。 :-)
唐诗我觉得最好是能理解的时候教,让孩子有机会享受第一次见到的惊喜。
我个人对小时候死记硬背的唐诗全都没感觉... |
|
x**k 发帖数: 358 | 27 其实九九表也不该死记硬背, 最好在理解的基础上背。 只要加法熟, 很容易就能背
下来。 |
|
b******s 发帖数: 1858 | 28 我正在让他死记硬背,我的理解是锻炼记忆力,这个东西越用越灵。
我小时候,我妈很早就让我死背唐诗,有时候她慢慢教一遍,我就能全背上。 我的记
忆力就很好。 |
|
i****o 发帖数: 1018 | 29 白白你发了多少遍阿呵呵。。。死记硬背倒是真的,,,可问题是有时候在很短的时间
呢要背的太多,我脑袋小装不下。。呵呵。。。就是这种感觉。。。 |
|
m*****h 发帖数: 2638 | 30 比一定吧
我觉得有些东西还是很有逻辑性的呀
死记硬背太累了 |
|
d*******9 发帖数: 156 | 31 那要看老师出题的方式。很多老师有不同的风格,象我学神经病学的时候,老师出的题
非常灵活。死记硬背是不行的。觉得critical thinking还是非常重要的。 |
|
i******9 发帖数: 45 | 32 光死记硬背不行的,
有很多东西是需要理解才可以的。 |
|
d******a 发帖数: 32122 | 33 ☆─────────────────────────────────────☆
mitbbs2715 (好吃不懒做) 于 (Thu Jun 21 01:14:47 2012, 美东) 提到:
6月19日,学者许纪霖发表微博称:“据我在法国留学的博士生透露,今天是法国“高
考”(BAC)的第一天,考试内容为“哲学”,总共4个小时,就一特定题目撰写论文。我
现在才知道,为什么法国有这么多的哲学家,而中国只能盛产应试者了。”此条微博引
发大量网友热议,截至发稿已被转发11690次。
据悉,哲学类题目分为文科卷、理科卷、经济社会科卷等。【题目节选】文科卷:1、
人们通过劳动获得了什么?2、所有的信仰都是与理性相悖吗?理科卷:1、我们是否有
追求真理的义务?2、没有国家我们是否会更自由?经济社会科卷:1、是否存在与生俱
来的欲望?2、工作仅仅是为了有用吗?网友们评论说:“独立的思想就是这样培养的
!”“我们的教育缺得太多!”
很多网友认为,法国高考值得我国借鉴,他们主张发散性思维,比死记硬背的“填鸭式
”教育强太多。
@傲虎出山:我感觉这些题目与我国高考作文题或者有关文科考题没有什么区... 阅读全帖 |
|
M*********s 发帖数: 144 | 34 8. 学前期来点填鸭式
填鸭式教育在学校教育中一直是受批判的,但对于整个学前期的孩子来说不妨来点填鸭式教育。因为这个时期是他们的记忆力成长期,当然也就是锻炼他们记忆能力和训练他们记忆习惯的最佳时期。
女儿上幼儿园之前的几年是依偎在我的身边长大的,也是伴随着我的进修长大的。
我进修的是中文,自然少不了要背诵唐诗宋词,要背诵历代名诗,要背诵历代的名人名作。在我一会儿沉思一会儿口中念念有词时,女儿也会抬起头来看着我,在她学会了简单的语言,能与大人进行简单的对话时,她还会无意识地跟着我背诵。发现这一点我很惊喜,于是就有意识地教她背诵唐诗宋词。我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教读,她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跟读,重复若干遍后她会背了,我也会背了。过几天我将背会的东西忘记了,她却没有忘记。
我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的,记住的快但由于年龄过了最佳记忆时期,所以忘记得也快。女儿是在完全不理解的状态下死记硬背的,她却能记得很牢。所以在女儿说话吐字还不甚清楚的时候,她就已经会背诵不少唐诗了。不过她总是读错音,闹出笑话来。比如她总把“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读成“依依原上草,一岁一窟窿”,把“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读成“白日依先... 阅读全帖 |
|
s**********e 发帖数: 33562 | 35 做题训练跟死记硬背能是一回事吗?你干脆说一切需要动脑筋的行为都是死记硬背好了
。请问你做题的时候,记住的是什么?概念?还是套路?如果你认为这就是死记硬背的
话,那我只能说你用错字典了。查词典,死记硬背的解释如下:
“指不用理解力去使用记忆力而一味死板地背诵书本。”
做题不需要用理解力?做题是背诵书本?如果你用的不是汉语而且其他什么语言请早点
说。
而且请问你在中国念物理的时候,哪次考试是死记硬背能考好的?反正我考了那么多次
,没有哪次考试是能靠背就背出个优秀成绩的。
当然,过多的训练,对于未来做研究是没有必要的。但是这部分过多的训练,是为了保
证社会的公平。而且高中过多训练就一定对所学的学科没有兴趣了?田刚在大学里做了
四万道数学题,也没见他就离开数学啊。 |
|
d****y 发帖数: 2180 | 36 ☆─────────────────────────────────────☆
liux0040 (valuemed) 于 (Tue Aug 28 05:35:58 2012, 美东) 提到:
医学院开学第四周了 压力比想象的大得多 每天都看书到2点才睡觉 一般下午4点下课
如果有解剖实验要六点才下课 吃晚饭就一直看书到凌晨两点 晕啊 忙的连想XX的想法
都泯灭了。。。整个医学院第一年一共250个学生 平均年龄25岁 一共就4个non-
english speaker 我算一个。 我还是唯一一个没有在北美上过学而直接上医学院的。
教授的教课很好,但是自己一定要课前
预习 十分重要 然后课后在看一遍当天的notes. 一旦落下赶上来就十分困难了。 每周
基本都有一个block exam. 已经考了三个block exam了 自己还过得去成绩 但是现在第
一年第一学期还是最简单的!!!难以想象到了第二学期, 第二年会怎样。 平时去去
gym work out and blow some steam and pressure 或者打篮球, 偶尔出去吃个饭 算
是娱乐了 周末两天都是... 阅读全帖 |
|
o***s 发帖数: 42149 | 37 周玮“最强大脑”靠算还是靠记?
上周五晚江苏卫视《最强大脑》播出后,曾被诊断为“中度智力低下”的22岁农村青年周玮仅用1分多钟破解了16位数字开14次方的难题,迅速成为网络热门话题。近几日,对于周玮身上“奇迹”的讨论仍在发酵,一些精通数学的网友认为16位数开14次方其实是很简单的,这种“才能”是可以靠长期背出来的。昨天忙于崔永元官司的方舟子也发声称:“16位数字开14次方取整数结果是很简单的,记下就行。如果他能小数都开出来,或者让他开个3次、4次方也能开出来,算他有能耐。”对此,江苏卫视昨日作出回应:欢迎一切质疑节目的人来挑战。
网友质疑:周玮“超能力”全靠记忆?
网友对于周玮的质疑主要来自开方计算的特殊性。一篇分析周玮奇迹的文章称,乘方运算属于“几何级增长”,一个小数字通过“N次方”迅速扩散变大。而“开N次方”却是反其道而行之,可以使一个大数字迅速收缩变小。了解了这个原理,就知道“16位数字开14次方”会收缩到一个小范围,实际上任意16位数字开14次方,其结果的整数位只有11、12、13三种情况,即便其结果如现场表演中那样精确到第一个小数位,也只有22种情况。只要记下这22种情况以及... 阅读全帖 |
|
o***s 发帖数: 42149 | 38 作者:高钢,访美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本文源于其访美时将他9岁儿子送进美国小学,由此遭遇美国教育……
当我把九岁的儿子带到美国,送他进那所离公寓不远的美国小学的时候,我就像是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交给了一个我并不信任的人去保管,终日忧心忡忡。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学校啊!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放声大笑,每天至少让学生玩二个小时,下午不到三点就放学回家,最让我大开眼界的是没有教科书。那个金发碧眼的美国女教师看见了我儿子带去的中国小学四年级课本后,温文尔雅地说:“我可以告诉你,六年级以前,他的数学不用学了!”面对她充满善意的笑脸,我就像挨了一闷棍。
一时间,真怀疑把儿子带到美国来是不是干了一生最蠢的一件事。日子一天一天过去,看着儿子每天背着空空的书包兴高采烈的去上学,我的心就止不住一片哀伤。
在中国,他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书包就满满的、沉沉的,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换了三个书包,一个比一个大,让人感到“知识”的重量在增加。
而在美国,他没了负担,这 ! 能叫上学吗?一个学期过去了,把儿子叫到面前,问他美国学校给他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他笑着给我一句美国英语:“自由!”这两个字像砖头一样拍在我的脑门上。
此... 阅读全帖 |
|
d********y 发帖数: 6566 | 39 作者高钢,访美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本文源于其访美时将他9岁儿子送
进美国小学,由此遭遇美国教育……
当我把九岁的儿子带到美国,送他进那所离公寓不远的美国小学的时候,我就像是把自
己最心爱的东西交给了一个我并不信任的人去保管,终日忧心忡忡。这是一种什么样的
学校啊!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放声大笑,每天至少让学生玩二个小时,下午不到三点就放学回家,
最让我大开眼界的是没有教科书。那个金发碧眼的美国女教师看见了我儿子带去的中国
小学四年级课本后,温文尔雅地说:“我可以告诉你,六年级以前,他的数学不用学了
!”面对她充满善意的笑脸,我就像挨了一闷棍。
一时间,真怀疑把儿子带到美国来是不是干了一生最蠢的一件事。日子一天一天过去,
看着儿子每天背着空空的书包兴高采烈的去上学,我的心就止不住一片哀伤。
在中国,他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书包就满满的、沉沉的,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换了三个书
包,一个比一个大,让人感到“知识”的重量在增加。而在美国,他没了负担,这 !
能叫上学吗?一个学期过去了,把儿子叫到面前,问他美国学校给他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他笑着给我一句美国英语:“自由!”这两个字像砖头一样拍在我...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4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eadline 讨论区 】
发信人: Onews (OverseasNews), 信区: Headline
标 题: 人民大学院长送孩子去美国读小学 感觉挨了一闷棍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Nov 27 20:34:33 2016, 美东)
作者:高钢,访美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本文源于其访美时将他9岁儿子送进美国小学,由此遭遇美国教育……
当我把九岁的儿子带到美国,送他进那所离公寓不远的美国小学的时候,我就像是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交给了一个我并不信任的人去保管,终日忧心忡忡。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学校啊!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放声大笑,每天至少让学生玩二个小时,下午不到三点就放学回家,最让我大开眼界的是没有教科书。那个金发碧眼的美国女教师看见了我儿子带去的中国小学四年级课本后,温文尔雅地说:“我可以告诉你,六年级以前,他的数学不用学了!”面对她充满善意的笑脸,我就像挨了一闷棍。
一时间,真怀疑把儿子带到美国来是不是干了一生最蠢的一件事。日子一天一天过去,看着儿子每天背着空空的书包兴高采烈的去上学,我的心就止不住一片哀伤。
在中国,他从小学一年级开... 阅读全帖 |
|
s*******h 发帖数: 3219 |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rogramming 讨论区 】
发信人: walalala123 (耗子), 信区: Programming
标 题: 天才王垠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ug 14 21:07:27 2014, 美东)
天才是什么
(王垠 yinwang.org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有人说我是天才。我一直“谦虚”得很, 从来不承认。可是纵观像 John Nash,
Richard Feynman 这些公认的天才的各种特征和生活遭遇,我发现自己还真的是一个天
才。我知道这个事实已经很久了,这一方面让我开心,另一方面又让我痛苦。可是除非
洗脑技术高度发展,一旦成为了天才,就很难再还原成普通人了。所以目前我只是做一
天天才撞一天钟,也许哪天就像 Nash 那样疯掉也说不定 :)
在 IU 的时候我有一个好朋友,是一个很美的女生,新闻学院的。我很喜欢她,所以有
时候不小心泄漏点“牛气”,以为这样可以增加她对我的好感。于是有一天吃冰激凌的
时候我扭扭捏捏的说:“其实……其实你知道吗……我是一个天才……”她神秘地笑了
,说:“我相信你啊。因为我也是一个天才。... 阅读全帖 |
|
s*******l 发帖数: 1386 | 42 深度解密:周玮的“最强大脑”
信源:果壳网
周玮的数学到底是靠死记硬背,还是特别的脑力运算?
周玮从穷山沟里被《最强大脑》节目组发现,原本被鉴定为“智障”,却一夜之间成为
“最强大脑”,成为微博和媒体的热门人物。不少人反思教育,为他的身世深深痛惜,
但也有人怀疑周玮是“靠死记硬背”。这样的孤例研究,在科学上究竟有多大价值?Dr
.魏再次解读周玮。
果壳网:大家最感兴趣的是周玮是怎么做出这么复杂的数学题的。脑科学研究能揭秘周
玮的能力吗?他是不是像某些人猜测的那样,是靠几十年的死记硬背?
魏坤琳:有两个证据能证明他不是死记硬背,第一是行为学:我们第一天让他算一个开
方,第二天让他做同样的题,他都是生算,也就是他都要经历一遍运算的过程;更重要
的是大脑扫描结果,我们给他一个运算,看他在计算的过程中,记忆脑区是不是被激活
,因为如果是靠记忆,必定需要把信息从长时记忆调动到工作脑区,但扫脑结果看出他
的记忆脑区并没有激活,说明不是靠死记的。
这个研究还在进行中。已经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点,比如他做简单的数学任务----比较数
字大小、数左边点多还是右边点多的时候,他的脑区激活了,跟常人一样;他尤其... 阅读全帖 |
|
w*********3 发帖数: 188 | 43 来自主题: Programming版 - 天才王垠 天才是什么
(王垠 yinwang.org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有人说我是天才。我一直“谦虚”得很, 从来不承认。可是纵观像 John Nash,
Richard Feynman 这些公认的天才的各种特征和生活遭遇,我发现自己还真的是一个天
才。我知道这个事实已经很久了,这一方面让我开心,另一方面又让我痛苦。可是除非
洗脑技术高度发展,一旦成为了天才,就很难再还原成普通人了。所以目前我只是做一
天天才撞一天钟,也许哪天就像 Nash 那样疯掉也说不定 :)
在 IU 的时候我有一个好朋友,是一个很美的女生,新闻学院的。我很喜欢她,所以有
时候不小心泄漏点“牛气”,以为这样可以增加她对我的好感。于是有一天吃冰激凌的
时候我扭扭捏捏的说:“其实……其实你知道吗……我是一个天才……”她神秘地笑了
,说:“我相信你啊。因为我也是一个天才。每个人都是天才,只是他们天才的地方不
一样而已。比如我,我对文字就很有天才,你就没有这种天才!”然后我忽然发现,原
来做个天才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那我以前在谦虚些什么呢?也许扭扭捏捏不承认
,却打心眼里想让人认为自己是天才,其实才是真正的傲慢吧... 阅读全帖 |
|
J*****a 发帖数: 4262 | 44 计算机才不是死记硬背。。。
你要说码工面试是死记硬背可以
但这不是计算机的研究 只是做编程题而已
就好像我也可以说做三角函数题基本都是死记硬背 但你能说数学就是死记硬背么 |
|
L***N 发帖数: 429 | 45 Jeff先生,很抱歉拿你的帖子当了标靶,其实是看过类似说法的帖子无数次,每次都有
点气,都告诉自己人家那也是夸咱呢,年纪一把了要淡定,结果昨天还是没忍住,呵呵
。我这人很直,就事论事,没别的意思。
我相信你认为女性的机械记忆力比男性强是真心羡慕我们,可是凡事被加上 机械 二字
就没那么舒服,就好比凡事加上个 organic 就显着好是一个道理。你可能觉着在夸我
们,我们中的一些可能觉着不是回事。
这就说到叶诗文了。为啥西人觉着小叶嗑药呢,我认为西人对中国的成见是关键。他们
认为只有他们有个人的意志,有个人的理想,有个人的追求,我们中国人都是被洗了脑
的傻子,所以我们不可能像他们一样为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像他们一样的努力。所以他
们的天才是天才,我们的天才是药材。这跟很多男生 (和很多女生)对女生的成见是
一样的,男生学习好工作好是聪明和天分和努力,女生好是死记硬背,机械记忆。你我
可能真心的认为死记硬背,机械记忆也是天分的表现,但事实是这些词已经被社会分别
挂上了好的和坏的标签。所以我这种从小痛恨别人说我死记硬背的人没忍住出来不淡定
了一下,哈哈。而且说实话,谁到了这岁数也没法死记硬背了...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6 我曾经走过了一段十分艰难,方向莫辨,痛苦迷茫的心路历程。现在终于重获生机,找
回了生命的本来面目,不再让自己可悲地游离于真正自己的人生之外。
在我的觉醒过程中,对我起到莫大帮助的包括而不限于:
自己骨子里天生的正气气节,也是中国人历代就具备的骨气;
自己自幼就萌发的悲天悯人的赤子之心,圣人情怀;
自己的和自幼家庭里面的十分深重的乐观思想与对未来的不磨希望;
再苦再难之中不甘心生命就此堕落沉沦消沉的本能;
对奥妙宇宙神奇力量的敬畏;
对从来奇迹总会降临我身的底气信念,以及人类生命内在潜力的信心;
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虚心学习和热心探索;
理性的思维辨别;
希望自己达到慈爱包容、不择亲冤的境界的美好愿望。
在此特将心得整理出来,希望能够给还在迷途中的人们以参考,少走一些弯路,未曾陷
入的人们不要重蹈我们的覆辙。
本篇每一章如果细述,单独都可以凝成煌煌巨著,而小子我的能力不足以涵盖如此广大
。这里并不想做知识性探讨,仅仅根据个人经历,陈述对我澄清困惑度过困境起到的助
益更大更明显的。这里只是抛砖引玉,点到为止了。有兴趣具体深入了解的可以直接去
看相关典籍著作,文末所列几篇可供参考。本文不是为...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47 当我把九岁的儿子带到美国,送他进那所离公寓不远的美国小学的时候,我就像是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交给了一个我并不信任的人去保管,终日忧心忡忡。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学校啊!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放声大笑,每天至少让学生玩二个小时,下午不到三点就放学回家,最让我大开眼界的是没有教科书。
那个金发碧眼的美国女教师看见了我儿子带去的中国小学四年级课本后,温文尔雅地说:“我可以告诉你,六年级以前,他的数学不用学了!”面对她充满善意的笑脸,我就像挨了一闷棍。一时间,真怀疑把儿子带到美国来是不是干了一生最蠢的一件事。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看着儿子每天背着空空的书包兴高采烈的去上学,我的心就止不住一片哀伤。在中国,他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书包就满满的、沉沉的,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换了三个书包,一个比一个大,让人感到“知识”的重量在增加。而在美国,他没了负担,这能叫上学吗?一个学期过去了,把儿子叫到面前,问他美国学校给他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他笑着给我一句美国英语:“自由!”这两个字像砖头一样拍在我的脑门上。
此时,真是一片深情怀念中国教育。似乎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中国孩子老是能在国际上拿奥林匹克学习竞赛的金牌。不过,事已致此?也...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