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bbc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l*****a
发帖数: 38403
1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BBC报导的温州教堂被拆
浙江温州再有教堂遭强拆“十余人被殴”
作者:BBC
地图
中国浙江温州再有基督教会遭强拆十字架,当地消息称有十多人被打伤,部分重伤住院。
据报道,温州平阳县警方数百警力星期一(7月21日)凌晨时分到水头镇救恩堂进行清
拆,信众抵抗而演变成冲突。
一份据信来自当地牧师郑加田的名单星期三(23日)在微博与微信上流传,显示至少14
名教徒受伤,其中四人重伤,仍然住院。微信后来以“此内容被多人举报”为由删除名
单。
总部设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米德兰市的对华援助协会最新透露,救恩堂牧师詹应胜与两名
信众此前已开始绝食抗议强拆,甚至表明做好和“殉道”的准备。
据网上流传的照片显示,配备防爆装备的警员在消防与城管人员的支援下到场执行拆卸
,遭打伤的村民则有不少是头部受创。BBC中文网无法独立核实照片的真确性。
BBC中文网记者星期三致电水头镇派出所试图核实有关这次拆迁的指控,但值班人员以
无法核实记者身份为由拒绝评论案情,并要求提供盖有公章的函件再行查询。
违章指控
中国追随官方教会与地下家庭教会的基督徒约有6500万,其中,以经商和制造业闻名世
界的浙江温州据信有多达100万名教徒,当地教堂林立。
其...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15215
2
来自主题: Animals版 - BBC野生动物相机陷阱摄影佳作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2月11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每年一度的BBC野
生动物相机陷阱摄影大赛评选结果近日揭晓,中国摄影师所拍摄的《豹子小径》夺得总
冠军及动物肖像组冠军。所有获奖作品将发表于《BBC野生动物杂志》12月刊。
在中国,一头豹子以一种优雅的动作走在一条小路上。本图荣获2012年BBC野生动物相
机陷阱摄影大赛总冠军及动物肖像组冠军,摄影师为Zhou Zhefeng。
在印度,一只懒熊明显很讨厌相机,它正在向镜头吐痰。本图荣获动物行为组亚军。懒
熊主要生活于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和不丹,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易危物种。
它们目前所面临的威胁主要是栖息地的破坏和盗猎。据报道,盗猎者主要是猎取懒熊身
体的某些部位用于商业交易。在印度,懒熊有时也被活捉用于表演。BBC野生动物相机
陷阱摄影大赛创始于2010年。据大赛官网介绍,该项赛事旨在展示全球自然保护主义者
利用相机陷阱所拍摄的最具“视觉兴奋点”的作品。相机陷阱具备敏感、可持续的特点
,因此这项技术对于野生动物研究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帮助。“比如,相机陷阱不需要
睡觉,也不需要吃饭,但它们可以持续地监视野生环境的... 阅读全帖
w*******y
发帖数: 60932
3
BBCAmerica.com is one of the sites offering free shipping. use code FSFA10
for free shipping with no min. They offer the BBC America Duffel Bag for $5
, marked down from $55. I assume this bag is half way decent considering
the original price.
Link:
http://www.bbcamericashop.com/jewelry-and-apparel/bbc-america-duffel-bag-12666.html
Exclusive! Stylish, heavy duty black and silver nylon and canvas duffel bag
with shoulder strap. Perfect for any fan of BBC America and the occasional
weekend get... 阅读全帖
w*******y
发帖数: 60932
4
Amazon.co.uk has Planet Earth: Complete BBC Series (Blu-ray) narrated by
David Attenborough:
http://www.amazon.co.uk/Planet-Earth-Complete-BBC-Blu-ray/dp/B0
for 1.64 + .08 shipping = 4.72 or $23.36 USD.
It will show for 3.97 but drops to 1.64 when checking out. See
attachments below.
Complete BBC Series (Blu-ray) narrated by David Attenborough:
http://www.amazon.co.uk/Planet-Earth-Complete-BBC-Blu-ray/dp/B0
n******t
发帖数: 239
5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BBC China Week 第三天
BBC China Week 第三天
BBC ONE, BBC News 24 的几条报道:记者都是 Carrie Gracie。
报道中学教育,在一间中学的教室里问学生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学英语,
以后是否想出国留学,为什么要留学,背景奥运会等。学生们用英语对答。
不知道是否事先告诉学生问题,反正回答得象模象样,还会说和平崛起一类
得话题。 :) 没有注意到学校在什么地方。
从上海豫园的茶楼报道。加插一段某的农村家庭父亲外出到北京打工支持
孩子上学的报道。采访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说的好象是北京奥运。
报道重庆某地农村拆房子盖学校。村长去动员村民搬迁,采访的一户人家
很支持的样子,说培养人才比盖房子重要云云。
在上海采访卫慧和一个女商人(?)Chen Yun。卫慧说中国人内心很其实
狂野。记者问她那是不是“all sex, all rock n' roll”,她回答是。
Chen Yun 说如果是 twenty something ,那可能是。
有个比较有意思的报道是关于中国的年轻一代,有两个故事。第一个是农村
出来的大学生,回到家里,母亲给他杀猪,父亲在外打工没有回来。杀猪
这个本来
r********o
发帖数: 2072
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oveNLust 讨论区 】
发信人: reikoreiko (reiko), 信区: LoveNLust
标 题: 【BBC纪录片】中国人来了"The Chinese are Coming"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r 1 20:42:48 2011, 美东)
最近BBC出了两集的纪录片“The Chinese are Coming”,拍摄者走访了非洲,南美,北美,讲中国在这些地方的投资,中国的产品对这些地方的影响。
虽说竞争者之间的相互批评或者吹捧,总是缺乏诚意,但从别人的角度来了解自己国家总是一件有趣的事。
国际上有指责中国对非洲是新时代的“殖民”和“侵略”,也有很多国家指责中国推高了能源价格。我有个韩国同学,总把中国当做假想敌。国际市场上一些异动,原油,黄金,铁矿石涨价,他都要说是中国大量购入的原因。就连去年棉花价格涨了98%,他也要说是因为中国人购买衣服多了的缘故。
虽然BBC这个纪录片也有点这样的倾向,闲的时候看看还不错,拍的挺好的。
Episode 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ZQpl3... 阅读全帖
p*********w
发帖数: 23432
7
源头在这里
http://hjmolihua.blogspot.com/2011/04/blog-post_4542.html
BBC消息,艾未未已被北京税务部门带走,据称不日将就其偷税漏税问题提出监控
。据BBC北京记者站消息,艾未未在周日被北京警方拒绝出境后,已被北京市地方税务
局某案件工作组带走,据称艾未未在去年有严重的漏税行为,目前艾未未已承认在2010
年复制圆明园兽首,卖出两套,获利1200万美元;出售1亿颗陶瓷葵花籽,每颗30元至1
.5元不等,现已卖出1千万颗(淘宝网上有售),合计漏税6000余万元,已被列为北京
今年十大偷税漏税案件之一。此案近期将移送北京市第一检察院,在近期各地维权人士
纷纷被控颠覆罪的风潮中,著名内地维权人艾未未却意外的因经济问题漏税落马,让境
内外媒体和各界人士大跌眼镜,但也有消息指出,艾未未近年来在各地高调维权做秀,
并频繁参加境内外艺术活动演说,似与其经济收入不符,且早被内地有关税务司法部门
关照,落马也只是时间早晚问题。BBC北京记者站马克报道。

。)
l******i
发帖数: 4666
8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BBC: 驳《为“六四枪声”喝彩》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comments_on_china/2011/06/11
自古为冤案与屠杀反思和道歉的事情屡见不鲜,为屠杀辩护和翻案的为数不多。今读某
网友文章,不仅为镇压辩护,更说要为“六四”枪声喝彩,这真是闻所未闻的新鲜事。
通篇作者给出五个论点,乍一看,仿佛有模有样,一细读,发现漏洞层出,谬误不穷。
下面我针对作者这些论点,逐一剖析其中的可笑之处。
作者在第一条说,俄国在彼得大帝的强权下崛起,在斯大林集权下成为超级大国,因为
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等的民主改革而沦落,又因普京铁腕而再次振兴。因此得出结论:
在俄国,集权优于民主,从而进一步说,中国也需集权。
俄国沦落的原因
得出这样的结论,作者大概不熟悉基本的俄国历史。 诚然,彼得大帝的强权让俄国崛
起,但权力集中的同时,也造成了财富的空前集中,独裁者包揽财富,导致了民怨的累
积。
翻看历史书,十月革命前夕,彼得·斯托雷平执政,凭借铁腕政策维护沙皇统治,残酷
镇压信仰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人们。经济上施行寡头政治领导的资本掠夺政策,进行
土地改革,那时,俄国经济飞速增长(像不像现在的... 阅读全帖
c******2
发帖数: 3849
9
风水轮流转, 小将军们开始信BBC了....
这算不算是境外反华媒体啊?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1/Military/37499915_0_1.html
发信人: foe (or friend?),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BBC新闻辟谣所谓薄瓜瓜“管家”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r 26 11:00:04 2012, 美东)
BBC新闻

概括出五点:
一,海伍德并非瓜瓜的男管家。
二。海伍德与薄家没有商业往来。
三,海伍德并非禁酒者,他偶尔也会喝酒。
四,海伍德的家人最初对海伍德案件的处理是满意的,没有任何质疑。
五,海伍德案件重新被提是一些在华英国人有所怀疑的结果,并非死者家属之意或英国
政府的意思。
w********n
发帖数: 1119
1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anglanlan (南刀北猫 东奇西虎),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BBC:美国华裔社团向ABC抗议辱华电视节目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24 13:52:16 2013, 美东)
美国华裔权利团体要求ABC电视台就播出小孩“杀死所有中国人”言论节目道歉。
美国加州的洛杉矶亚美公益促进中心与华裔州众议员致函ABC电视台,就该电视台播出
的“Jimmy Kimmel Live”节目表达抗议。
相关内容美通用汽车撤回“辱华”电视广告BBC名主持人“辱华言论”引发风波网友热
议:BBC名主持人“辱华言论”引发风波更多相关的故事
相关新闻话题中国, 娱乐, 美国, 媒体
在10月16日播出的该节目中,节目主持人问“美国欠了中国很多钱……我们应该怎样还
这笔钱”,一名参加节目的小男孩说“杀光中国人”。
节目主持人当时回答“很有意思的想法”(Interesting idea)。
节目播出后,引起华人社区愤怒,州众议员周本立致函ABC电视台,指责该节目播出“
严重辱华的言论”、助长仇外气氛。
他说,... 阅读全帖
T*****m
发帖数: 3480
11
呵呵,
http://news.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7540000/newsid_7548600/7548641.stm
世界领导人云集北京观看奥运开幕式
美国总统布什和夫人抵达北京出席奥运开幕式
来自全球各地的领导人和政要抵达北京,出席今晚的奥运开幕式。
在未来的两周半时间内,将有来自世界205个国家的11000名运动员参加300多个比赛项
目的竞争。
北京奥运会在开幕之前一直在中国人权记录、互联网开放和空气污染等问题受到多方面
的关注与批评。
与此同时,40多名运动员联名致信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表达他们对北京处理西藏动乱
的方式的关注。
最昂贵最政治化的奥运会
在北京的BBC体育记者卡珀斯迪克说,2008 北京奥运被形容为自1980年代以来最富政治
色彩的一次奥运会。
尽管在奥运举办之前发生了一系列有争议事件,但现在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将于今天
(8月8日)晚上举行的开幕式。
BBC记者说,在经过了长达7年的精心准备、花费了破纪录的400亿美元之后,中国现在
将要向全世界展示它的能力。
据估计,观看北京奥运开幕式的全球电视观众总数将达到
w******z
发帖数: 1872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izardoz (hoho),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BBC吹牛吧?我鳖公开在政府机关大院内枪杀告密者?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y 21 11:30:04 2017, 美东)
从来没有听说过? 我鳖难懂这么气急败坏,《纽约时报》的报道称,其中一名告密者
在某中国政府机关大院内被枪杀,以起杀一儆百之效? 怎么像天方夜谭啊? 怎么也要
走法律程序吧
美国《纽约时报》称,中国政府在2010至2012年间杀害或收押将近20名美国中央情报局
(CIA)线人,破坏美国在中国多年来的情报搜集网络。
星期天(5月21日)刊登于该报头版的报道称,到底这是否因为CIA遭到监听还是内奸告
密,导致中方成功辨别出线人身份,至今仍不清楚。
《纽约时报》的报道称,其中一名告密者在某中国政府机关大院内被枪杀,以起杀一儆
百之效。
中情局目前未就该报报道发表评论。
参与了这项报道的《纽约时报》记者马特·阿普佐(Matt Apuzzo)对BBC说:“其中一
件最令人不安的事情是,我们到现在还不知道发生过什么事。”
“对于...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13
对同事竖中指笑而不语
完了!被镜头抓住直播了出去
英国广播公司(BBC)一名以“大嘴”和性感著称的男气象预报员最近又惹出麻烦。他在节目中向同事竖起了中指,却不料摄像机突然对准他,这一幕立刻直播给了数千万电视观众。
托马斯?谢弗内克是BBC“24小时新闻频道”的首席天气预报员,经常在晨间新闻节目的间歇出镜,为公众播报气象信息。日前,节目主持人西蒙?麦科伊和女搭档在播完时段新闻后例行地说:“我们将在1分钟为各位预报天气。”他有些俏皮地又加了一句:“当然了,我们的预报是100%准确的,将告诉你任何你想知道的细节。”
这其实算麦科伊跟镜头外的谢弗内克开了个小玩笑,后者却马上做出竖中指的动作回应他。但是令谢弗内克没有想到的是,这时候摄像机已经对准他,将这个不雅的动作直播了出去。
谢弗内克立即意识到自己闯祸,马上用手捂住了嘴,试图掩盖刚才的动作。节目主持人麦科伊和女搭档也为他的行为感到震惊。
现年31岁的谢弗内克出生在波兰,从22岁起就当上了BBC的气象主播。虽说少年得志必有其过人之处,但他也经常因为“大嘴”闹出笑话。2009年,他曾将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所处的一片泥泞地说成“泥泞狗屎”,结果当场失
c***s
发帖数: 70028
14
据英国《每日邮报》8日报道,英国广播公司(BBC)著名主持人杰瑞米-克拉克森日前在英国《太阳报》的专栏中发表辱华言论,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当地时间8日就此事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1月7日,克拉克森在《太阳报》刊文,就伦敦奥运会花样游泳门票事进行评论并恶毒表示:“‘花样游泳’只是一些在水中头朝下、戴着帽子的中国女人,你可以在莫克姆湾海滩免费看到这些”。
该言论隐射2004年发生的中国非法劳工在莫克姆湾海滩遇难一事。2004年2月,23名来自中国的非法劳工在英国兰开夏郡的莫克姆湾海滩捡拾蛤贝时突遇涨潮而遇难。
英国广播公司(BBC)著名主持人杰瑞米-克拉克森
《太阳报》宣布删除克拉克森的专栏
据驻英使馆官方网站消息,使馆发言人称:“我们对克拉克森无端侮辱中国人的言论以及《太阳报》登出这种缺乏基本道德底线和媒体责任感的评论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我们要求《太阳报》刊登我馆发言人表态,纠正上述错误言论,以正视听。”
英国本地人对此也表示非常愤怒。一名莫克姆湾当地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选择无视这些言论,因为这些真是非常卑鄙。他总是装作自己高人一等。但事实上,我们当时被这个悲剧深深震惊了。”...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15
现场直播比赛的英国BBC电视台的解说员对比赛结果也感到不解,在为陈一冰遗憾失金却彰显大度的姿态进行称赞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最终结果的怀疑:"陈一冰笑得还是那么迷人……脸上没有表现出一丝对裁判评分的不满。……他用金牌的动作拿了银牌!"
在北京时间8月6日晚上结束的2012伦敦奥运会男子吊环决赛中,卫冕冠军、中国名将陈一冰尽管在首个出场的情况下就拿下了15.800的高分,但是最终还是以0.1分的差距不敌巴西名将扎内蒂卫冕失败。不过,英国BBC电视台的解说员却对这一结果表示了质疑,直言陈一冰是"金牌动作拿银牌"。
尽管在这场决赛中陈一冰是第一个出场,但是这位从2006年开始就牢牢占据这这个项目的觉得霸主地位的"吊环王子"却丝毫未受率先出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相当出色的完成了一套难度为6.800的动作拿到了15.800的高分,但是这不足以让陈一冰成功卫冕:最后一个出场的巴西选手扎内蒂在难度系数相同的情况下,尽管表现完美但是在下法中却出现了明显的小步后退,但是却在完成分上超过陈一冰0.1,也正是凭借这0.1分的优势力压陈一冰夺得巴西奥运史上首枚体操金牌。
不过,这样的结果不单单是陈一冰自己感到无奈,...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6
李亚鹏表示一切雾霾终会过去,自己没有抱怨。(图片来自李亚鹏微博)
新快报讯 据中国网消息自去年12月18日起,微博知名网友周筱赟连续5次发长微博向李亚鹏“开火”:质疑李亚鹏借公益敛财。李亚鹏近日在微博自曝,目前正自费赴英国考察慈善机构,他在感叹所考察的慈善机构成就的同时,也表示“我们坚信,差距从这一刻,已开始缩小”。
对于嫣然基金遭遇的质疑,李亚鹏在接受BBC中文网的采访时坦言,这个事情确实在一个阶段内给嫣然基金带来一些困扰和工作上的困难。“但是,从更大的范围来看,嫣然基金已经成立8年了,其中有7年多的时间里都是在阳光下茁壮成长。纵观嫣然的发展,在最近两三个月内我们经历了一些‘雾霾天气’,我觉得是非常自然和正常的。”他说,自己经常鼓励团队的一句话是:“北京有雾霾,但是终会有晴天”。
李亚鹏介绍,有统计显示,在两个半月之内关于嫣然天使基金的负面报道有1300篇。包括这次英国之行,原本是充满期望的一次考察,但自己现在甚至不太敢去提起这些词汇。
李亚鹏透露曾有捐赠人朋友提议他应该在完成了对嫣然最初的推动之后,在适当的条件下慢慢撤出公益领域。李亚鹏说,我相信捐赠人是出于善意,因为可能在某种特定...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7
当年,《十五贯》挽救了昆曲。这些年,刘谦挽救了魔术,郭德纲挽救了相声,一部作品、一个艺人挽救了一个剧种、一个行当,并不是孤例。两年前,《舌尖上的中国》挽救了电视纪录片。想不到吧,观众像等候“好声音”一样坐在电视机前等候《舌尖上的中国2》(《舌尖2》)的播出,刚播了两集就议论纷纷。
刚播出第一集的时候,就有人评价说这是“中国好故事”,说故事太多了,冲淡了美食这个主题。冲淡了吗?莫非每个画面都是热气腾腾的食物才能满足吃货的愿望?总导演陈晓卿说:“我们要拍摄的不是名厨名菜,而是普通人的家常菜”,并表示该片在呈现各色美食之外,还会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展示人和食物之间的故事,透过美食来看社会。
《舌尖上的中国2》海报
《舌尖上的中国》中让人垂涎的美食
《舌尖2》不仅仅记录美食,还附带记录美食外的文化。
还有人说,这片子模仿了BBC的片子。好吧,执行总导演任长箴愉快地承认了自己对BBC的模仿,“因为人家先进,我并不觉得我可耻,我倒觉得自己模仿BBC,你们能看出来说明我模仿得到位”。
在表现美食的同时,讲一点故事,说一点人情,引发一点乡愁,缅怀或者回顾一下传统,进而思考一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何...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18
BBC:为何中国科学家至今同诺奖无缘
http://www.creaders.net 2014-10-08 14:36:09 BBC
[15条评论,查看/发表评论]
2014年度的诺贝尔医学、物理和化学奖纷纷揭晓。获奖的有英国、美国、德国和日
本等国的科学家。然而,名单中仍是没有中国科学家的名字。
学者表示,中国官本位的体制和鼓励“寻求正确答案”的教育使中国科学家至今同
诺奖无缘。
中国人可以说有很强的“诺奖情结”。今年诺贝尔奖预测时,预测获奖的名单中出
现了四位华人面孔,得到了中国媒体的广泛报道。报道都特别提到其中两人是在中国国
内受过大学本科教育,改革开放之后出国留学,做出了出色成绩。
诺贝尔奖揭晓,四位华裔科学家没有获奖。中国媒体报道纷纷表示遗憾。
然而,即使他们四人这次获得了诺奖,也是在国外研究的成果,不能说是中国科学
研究的骄傲。
诺贝尔奖建立100多年来,虽然偶尔也有华裔科学家登上领奖台,但至今没有一个
中国本土的科学家获此殊荣。这种状况也不断引起中国国内的讨论和反思。
早在1996年,中国科技界的权威性报纸《中国科技报》就曾发表一篇文章,探讨这
个问题。文章作者的结...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19
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国式教学》大结局当地时间18日夜间播出,中国老师教的英国学生实验班在数学、自然科学的最终考试成绩比起英国老师教的那组学生整体成绩高出10%,校长斯托格承认中国老师胜出,他与中国老师握手表示祝贺胜利,并且说“英国学生真的要向中国学生多学点东西”。
中国老师VS英国学生
“水土不服”冲突不断
这部纪录片拍摄了中国5名顶尖老师在英国博航特公立中学一个实验班教学一个月的过程,BBC声称这个实验班完全按照中国传统教学方法,每天从早晨7点开始学习12小时,一个班共50个学生。一个月后,中国老师教学的实验班与英国老师教的同等学力班级共同参加数学、自然科学的考试,看哪种方法更加行之有效。
最初,中国老师与英国学生因课堂纪律问题冲突不断,乔希在课堂上公然烧水泡茶,索菲不停地说话违反课堂纪律,就算把家长叫来或者课堂罚站也不管用。5位中国老师一致认为,是英国的福利制度养出了懒散的学生,他们认为不需要努力学习,生活也不会有问题。
校长斯托格曾经溜到中国老师的教室后门偷偷观察,课堂纪律糟糕让他既担心又“放心”。担心的是,他认为英国学生平时表现很好,跟中国传统教学方法冲突不断...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0
主播Huw Edwards
据台湾媒体报道,英国广播公司(BBC)一向以严谨的新闻播报方式闻名,没想到在英国时间20日的播报却不小心出包,在晚间10点的电视新闻直播,因设备故障导致片头不断回放,而负责播报的资深主播爱德华兹(Huw Edwards)也只能呆坐在位置上,表情严肃的盯着桌子,长达4分钟。
画面中,爱德华兹双手交叉坐在主播台上,眉头深锁地盯着前方,在开场2分钟后,他似乎也按耐不住了,开始拿起笔在纸上涂涂写写,他静默等待节目开始的时间长达4分钟,场面非常尴尬,但是在最后在节目开始的提示音出现时,他随即开始播报,完全没有一丝慌乱,沉稳表现让人佩服。
BBC事后主动贴出出错影片解释
随后,BBC也将该段影片完整PO出,并解释是在直播是时出现技术错误,而爱德华兹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这是自己当主播以来,第一次遇到这种状况,当时自己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也不知道直播已经开始,“我可以听到导播室中正呈现一片混乱,没有人有时间告诉我已经LIVE播出了!”他也指出这是自己主持25年来,首次碰到这种状况,“实在是一种非常不寻常的情况。”
该段新闻片也在网络上遭到疯传,有不少网友形容这是有史以来...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21
新闻主播不好当,镜头前可能会出现各种状况,流鼻涕、说错字、接不上话……每种情况都能成为观众的新笑料。
最近BBC新闻男主播也在现场出糗,节目开始后,他竟在镜头前呆坐4分种。
不过,许多观众却认为他的表现点赞。
英国广播公司BBC闻名全世界,主播们的严谨播报方式得到大家的认可,而6月20日晚间10点的电视新闻直播中,却罕见出现了尴尬的一幕,自身主播爱德华兹在直播开始后镜头前呆坐4分钟,并不知道节目已经开始了。
这4分钟的时间里,整个画面只有爱德华兹一个人,他一直双手交叉坐在主播台上,皱着眉头盯着前方2分钟,而后他开始感到不耐烦,拿着纸笔涂写再挨过2分钟,直到节目的提示音出现后,他才开始正式播报。
BBC对此作出的解释为,因直播时出现设备故障导致片头不断回放,导播室里乱成一团却没有人告诉爱德华兹直播已经开始,这也是他当主播25年来头一次遇到此事。
不过,整个过程当中爱德华兹丝毫没有乱了方寸,反而用沉着稳定的方式淡定救场,不少网友对他的做法点赞。
gj
发帖数: 22
2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采访伊外长BBC
BBC记者多伊尔从开罗报道:
我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见过的伊拉克人是萨达姆·侯赛因的外交部长--纳吉·萨布里

我访问过他两次,那真是古怪的经验,我两次深夜时刻在开罗一家饭店大厅出其不意地
采访他。
第一次萨布里部长被多名安全人员包围着,拥有厚实肩膀的安全人员留着短发,拿着机
关枪,萨布里立刻回绝了我的采访要求。
“我知道你玩的把戏,”他用纯正的英语说,“你假装BBC是客观的,但是在我的访问之
后,你会播出10个人反驳我所说的话。”
我象征性地对他的话表达抗议,但只是象征性的,部长已经看到了麦克风上的BBC标志,
眼中闪过政治人物惯有的眼神。
接着他语气坚定地说,那些入侵者将会被打败,葬身在伊拉克的沙漠里。
外界印象
这是古怪的经历,第一次的访问在五星级饭店的大厅,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尼罗河的景色
,还有一个歌手在唱歌。
第二天夜里,我又在大厅等候准备采访他,真正让我觉得诡异的是,我很清楚的知道,
如果在我面前的纳吉·萨布里人在巴格达的话,我的政府--英国政府几乎确定的想要杀
死他。
伊拉克领导阶层是美英联军的攻击目标,纳吉·萨布里是从上面算下来第四或第五号人
物。
外界所看到的萨达姆政
f***e
发帖数: 5443
2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Spectroscopi (一点都不靠谱),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BBC最近播的西藏纪录片A year in Tibe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r 23 02:03:53 2008)
很有意思,据BBC称是第一步没有政府官员陪同完成的西藏纪录片。第一集播出于3月10
号暴乱前几天,里面有喇嘛为了迎接汉班禅想让藏獒安静下来虐待藏獒的镜头,也有藏
民排队接受班禅祝福的镜头。这集播出后马上遭到藏独和西方人的围攻,说bbc沦为共
产党的宣传工具。因为藏独对外的宣传都是汗班禅根本的不到藏族的尊敬。今天看了第
三集,里面讲了一家没有土地的藏人家庭的艰难生活。家里主要的生活来源是一家都做
粉刷工。家庭有个5岁的最小成员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不幸他突然心脏病发作,接受治
疗后大大的账单让家里人感到不少的压力。几兄弟想了个赚钱办法-买卖小藏獒。不过
只卖掉一只后,其余的藏獒就死了。这时其中一个兄弟感慨说:“共产党对我们一直都
挺好,可是现在不太妙。他们更加鼓励那些有能力的藏人发财致富,我们这次穷人常常
w*******g
发帖数: 9932
2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BBC编辑给俺打电话了
1. BBC cites dubious sources : ie. Dalai Lama and his minions. Just because
someone says something, it doesn't make it true. There is no way to verify
or confirm the lies told by Dalai Lama and yet they were repeated over and
over again.
2. BBC starts every article with the conviction that Chinese government has
done something wrong. It fails to report the facts and substitute facts with
opinions. For example, BBC has never talked about the pain and suffering of
the victims murdered by the mob.
d******y
发帖数: 1
25
版主手下留情,保留一个小时行不行
曼城正式决定响应4月19日伦敦活动,曼城中华儿女正式开始集结!
宣传策划组:
宣传策划组需要同胞的支持,让BBC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容他们肆意污蔑和嘲弄的民
族:
1,征集揭露BBC的各种资料(包括网页,文字,图片,音频,视频)
内容如下:
A,BBC在西藏事件中的虚假歪曲报道和事件的真实情况。
B,奥运圣火传递报道中的不客观报道和华人活动的真实情况。
C,国外媒体和学者,游客在西藏事件和奥运圣火传递活动的客观报道,评价。
2,活动方案的策划,建议等。
3,征集活动的志愿人员:摄影,摄像,美工,排版,策划和英语人才人员。(大家展
现中华儿女风采的机会到了!PS:zd的素质太低了!喝喝。。。)
请大家把所搜集到的资料,对我们提出的建议及愿加入策划宣传组等相关内容发至到
4*********[email protected]
W*****e
发帖数: 7759
2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tock 讨论区 】
发信人: badcompany (哥玩的不是股票,是心跳!), 信区: Stock
标 题: 用广角头的尴尬---BBC紧急截图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r 29 13:44:28 2010, 美东)
发信人: daye520 (城管大爷), 信区: Joke
标 题: 用广角头的尴尬---BBC紧急截图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r 29 11:31:49 2010, 美东)
发信人: SigmaPlot (西格马), 信区: PhotoGear
标 题: 用广角头的尴尬---BBC紧急截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r 29 11:31:09 2010, 美东)
rt
f***4
发帖数: 886
27
BBC是官方性质的,只要你看电视,即使你从来不看BBC,比如说只看天空或独立台。也
需要给BBC交执照费。所以是一种税,看电视的税。强制的。
d****d
发帖数: 2919
28
http://mitbbs.com/article_t/Military/34718109.html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china/2010/11/101118_gz2010_ambush_marketing.shtml
滕海滨(右)与队友吕博在男子个人全能项目颁奖礼上曾打出被指称有问题的手势。
亚奥理事会官员向BBC中文网证实,该会已就中国运动员涉嫌参与非官方赞助商“伏击
营销”的行为警告中方。
此前有报道称,中国体操运动员在颁奖台上做出一种手势,而这疑似其服装赞助商李宁
的商标,男子个人全能金牌得主滕海滨更对此直认不韪。
亚奥理事会一名官员星期四(11月18日)表示,中国奥委会在经过他们的问询后已被警
告,如果其运动员继续做出这类手势,将会受到惩处。
一些中国体操运动员则称,这纯粹是一场误会,有关手势跟商业行为无关。
路透社引述队长陈一冰说,这个手势看起来像英文字母“L”,意思是“爱”(love)
;何可欣说这是大家在赛前约定的胜利手势。
BBC中文网曾尝试联络中国奥委会官员做出回应,目前仍在等候回复。
“伏击营销”
李宁体育用品... 阅读全帖
d*********o
发帖数: 6388
29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china/2010/12/101222_fooc_capitalismreality.shtml
BBC傅东非
1991年圣诞夜,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前徐徐降下,标志着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解散。
此后,俄罗斯拥抱了资本主义。BBC记者傅东非发现,现在,许多俄国人仍能深深地感
受到1990年代的创伤。
半个多世纪以前,邱吉尔说过一句名言:俄罗斯就像是一个难解的谜中谜。
这是老生常谈,但也确有道理。直到今天,外人还是觉得俄国很难懂。
我清楚地记得苏联解体的那一天。
也许是命运巧合吧。当时,我坐在莫斯科的谢诺梅杰沃机场,等候前往伦敦的航班。
谢诺梅杰沃机场候机大厅也代表着当时的俄罗斯。它是为1980年奥运会专门修建的,但
是,在我所去过的地方中,它几乎要算得最没有吸引力的之一。
候机厅内是一片深棕色,弥漫着工业用清洁剂的刺鼻气息。工作人员脸上表情如同岩石
,头上顶着大到荒唐的帽子。
当然了,我对苏联发生政变一无所知,政变是秘密。直到降落在伦敦,我才得知,苏联
出事了。
15年后,我重返莫斯科。
那年11月,寒冷、潮湿的一天... 阅读全帖
l**m
发帖数: 5113
30
中国出事儿了,不知道老人家们的养老金和医保还有没有。。。
还是求平稳发展吧。。。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china/2010/12/101222_fooc_capitalismreality.shtml
BBC傅东非
1991年圣诞夜,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前徐徐降下,标志着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解散。
此后,俄罗斯拥抱了资本主义。BBC记者傅东非发现,现在,许多俄国人仍能深深地感
受到1990年代的创伤。
半个多世纪以前,邱吉尔说过一句名言:俄罗斯就像是一个难解的谜中谜。
这是老生常谈,但也确有道理。直到今天,外人还是觉得俄国很难懂。
我清楚地记得苏联解体的那一天。
也许是命运巧合吧。当时,我坐在莫斯科的谢诺梅杰沃机场,等候前往伦敦的航班。
谢诺梅杰沃机场候机大厅也代表着当时的俄罗斯。它是为1980年奥运会专门修建的,但
是,在我所去过的地方中,它几乎要算得最没有吸引力的之一。
候机厅内是一片深棕色,弥漫着工业用清洁剂的刺鼻气息。工作人员脸上表情如同岩石
,头上顶着大到荒唐的帽子。
当然了,我对苏联发生政变一无所知,政变是秘密。直到降落在伦... 阅读全帖
d*********o
发帖数: 6388
3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BBC: 一杯茶品出印度百味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world/2011/02/110211_fooc_in
BBC记者 茱迪•斯瓦洛
和中国人、英国人一样,印度人也爱喝茶。印度茶别有风味,茶具也凸现着历史变迁。BBC记者斯瓦洛在加尔各答品茶,品出了另一番味道。
“茶、茶”。在印度的大街小巷,不时就能听到小贩叫卖茶水。
三十多年前,我第一次乘坐长途通宵火车离开孟买,就听到过这样的吆喝。
这个茶,可和我们通常所说的茶不一样。第一口喝下去,还以为印度人是拿英国人开涮,为了适应东方人的口味,彻底破坏了茶精致、美好的形象。
泡印度茶,先要拿出一把装满滚水的大破壶,投入一包奶粉、一块糖,扔进一大把茶叶,继续煮,直到壶中的液体变得粘呼呼、腻呼呼的,茶,就算煮好了。
品印度茶,还有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序:一杯茶下去,嘴里留下的是红粘土的渣滓味。
印度人喝茶,总要用很小、很粗糙的陶土杯子。这些杯子用印度红粘土烧制而成,烧得火候很小、也不上釉,杯底好像总有渣滓。
第一次喝印度茶,一口下去,差点没吐出来。剩下的大半杯,径直从窗户泼了出去。同行的乘客大吃一惊。
接下来,就轮到我目瞪... 阅读全帖
d*********t
发帖数: 4393
32
简讯:北京网友谈茉莉花“散步”
一位北京网友说:我是在大约2:10分左右到大王府井麦当劳的,远远就看见的黑压压的
人群,走进才看清有很多的制服警察在不断地驱散人群,更有明显的便衣晃晃悠悠,也
有很多的外国记者,一度麦当劳门口是拥挤不堪。
还有一位北京网友在BBC中文网留言说,他刚从北京现场回来,现场总共约有7、8佰人
,其中警察有200多人,加上便衣和记者,但是没有访民,参加者多为年轻人。
另一位网友也在BBC中文网留言说,他从王府井回来, 看到的真相是: 大部分围观者都
是逛街的, 最初的聚集者只是看到了记者和警察, 以为有什么人要来, 接下来的聚集者
只是在围观记者, 警察和头一批围观者. 警察只是一直在让大家让出路口, 引导公共汽
车穿过人群. 撒花的有, 不过只是从工美大厦楼上扔下来两支而已(这算不算抛洒垃圾?
). 人流跟着记者的摄像机移动, 记者不知道在拍什么. 现场还有台湾的电视台做节目.
最搞笑的是一个哥们一边推搡警察一边说抓我...(没听清)抓我...
另一北京网友看到,现场人山人海,2点过去的时候,警察正在拉扯一个手持茉莉花的
青年,现场300多警力,一路的警车,围... 阅读全帖
n***i
发帖数: 5479
33
如果要是警察的反应是“. . . out of proportion to the situation”,那么BBC其
他的报道是否真的与客观形势相匹配呢?如果形势真像BBC报道的那么严重,那警察的
反应也不出格;如果形势没那么严重,BBC以前的报道就是严重夸大事实,唯恐中国不
乱,这种捣乱的人,不该抓吗?我看该是人人得而诛之。而且,英国记者没那么神圣不
可侵犯,别把自己看得太高。
d*********o
发帖数: 6388
34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world/2011/03/110316_fooc_ro
BBC马丁•佩兴斯
被誉为“平民爱迪生”的农民发明家吴玉禄
吴玉禄设计发明的会拉洋车的机器人
北京的普通农民吴玉禄20多年潜心钻研机器人,被誉为“平民爱迪生”。BBC记者佩兴斯反思中国的专制政府能否为这些不甘随大流的梦想家提供施展的空间。
吴老先生的故事,肯定会让人大受感动和鼓舞。
他是北京郊区(译者注:通州)乡下的一名普通农民,二十多岁的时候突发奇想,一门心思要研制机器人。吴玉禄说,他自己也搞不清楚这个念头到底是哪儿来的。
他告诉我,“我想让自己做的机器走路、活动,就像人一样”。
吴玉禄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他研制机器人所用的材料,都是些平时收捡来的“破烂”。
吴玉禄的发明之路并非总是一帆风顺。有一次,他把雷管错当成电池,炸了自家的房子,脸部、手部也被烧伤。
邻家的村民经常说,吴玉禄不知道好好种地,是个“败家子”。但是,吴玉禄从来没有放弃研制机器人。
20年后,吴玉禄的付出总算得到了承认。他获得了电视上举办的农民科技之星大奖赛的头奖。
机器人总算给他... 阅读全帖
d*********o
发帖数: 6388
35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china/2011/03/110327_china_p
由BBC国际部委托民调机构所作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正在发达国家引起越来越多的不安和担忧。
独立的国际民调公司GlobeScan和属于美国马里兰大学的民调研究机构PIPA在这项联合调查中一共询问了27个国家的28619名受访者。
同2005年BBC国际部所作的一项调查相比,对中国经济崛起持负面看法的人数在发达国家,尤其是在西方工业七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引人注意的是,同2005年的调查结果相比,认为中国经济实力增长不是一件好事的人在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占据多数。
具体来说,从2005年到现在对中国经济实力增长持负面看法的受访者所占比例的变化是:在法国,从31%增加到53%;在加拿大,从37%增加到55%;在德国,从44%增加到53%;在意大利,从47%增加到57%;在美国,从45%增加到54%。
与此同时,在英国对中国经济实力增长持负面看法的人数比例从2005年的34%增加到现在的41%。在美洲国家墨西哥,这个比例也从18%上升到43%。
平均数... 阅读全帖
Z**R
发帖数: 1233
36
http://www.bbc.co.uk/news/world-europe-14259356
At least 84 people died when a gunman opened fire at an island youth camp in
Norway, hours after a deadly bombing in the capital, Oslo, police say.
Police have charged a 32-year-old Norwegian man over both attacks.
The man dressed as a police officer was arrested on tiny Utoeya island after
an hour-long shooting spree. The search for other possible victims
continues.
The Oslo bombing killed at least seven. Prime Minister Jens Stoltenberg said
the a... 阅读全帖
g**8
发帖数: 4951
37
支持楼主。 同样是凶残的恐怖分子,只要杀的是中国人,制造恐怖袭击的地点是在中国,就成了被同情的受害者,最多也只是“嫌犯”。都说咱中国人是古老的东方文明,说话含蓄,可这些西方媒体话里带话,一个小词,半句虚拟语气就可以把一个事情颠倒了黑白,让中国人的含蓄成为了木呐。最令人无奈的是,在这些BBC和德国之声的人眼里,被屠杀的中国人完全不是人,那个大赦国际的人权组织声嘶力竭地为七五屠杀汉人的疆独恐怖分子喊人权,却对被屠杀的成百上千的汉人完全无视,全然不把他们也当人,一秒钟的同情都没有。他们事实上是在用舆论最大限度地帮助屠杀汉人的疆独恐怖分子。

很多中国人读了BBC关于中国的英语新闻以后,感到新闻即便说的是中国好的一面,或者报道一个好像是事实的主题,当时总让人觉得不是滋味,但是说不出为什么。 实际上这个不是滋味的来源,在于BBC几个把戏的综合运用。
d*********o
发帖数: 6388
3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BBC: 伦敦骚乱 警察干什么呢?
http://www.bbc.co.uk/ukchina/simp/uk_life/2011/08/110809_london
防暴警察站在一家商店门口守卫
BBC中文网苏平
一觉醒来,战火烧到了家门口。我居住的伦敦西区伊灵也发生了纵火抢劫事件。这是一个非常中产的小区,和上周六骚乱的北伦敦托特纳姆相距甚远。
伦敦连续三晚骚乱不断扩散,人们难免要问,警察干什么呢?
有人说,在托特纳姆,防暴警察脚跟稳稳地站在大街当中、看着小青年打砸抢。有人问,为什么打砸抢能持续好几个小时、好几天晚上?
更重要的,今晚,警察将怎么控制局面?
“等着挨打”?
上周六晚,烈焰将北伦敦的夜空映成一片橙红……
托特纳姆居民“阿斯夫”告诉BBC,“我看到许多人抱着电视机、电脑在大街上飞跑。有的人还大模大样地推着装着电视机的超市购物车”;“到处都有人抢劫,我们家周围街道上,一辆警车都没看到”。
另外一位居民“马特”说,他看到有人攻击警察,但是,警察站在那儿一动不动、“等着挨打似”的。
托特纳姆邻居街区的议员戴安·阿博特对打砸抢持续了好几个小时感到“非常震惊”、“无法理解”;托特纳姆议员大卫·拉米直接了当地指出“警察工作... 阅读全帖
m********5
发帖数: 17667
39
据10月9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英国广播公司(BBC)今年年初推出名为《中国人来
了》的纪录片,从西方媒体视角描述中国人“大量进入非洲”,中国在非洲的投资“是
为自身的利益,对非洲没有好处”。《环球时报》记者日前在肯尼亚、津巴布韦、赞比
亚、坦桑尼亚、安哥拉等国,对该片播出引起的反响进行调研。多数受访者表示,西方
的报道“有失偏颇”,BBC此举主要意图是抹黑中国的国家形象,在非洲煽动反华情绪。
在看过这部纪录片的观众中,不少人认为这种对中国在非洲投资和贸易活动的指责“毫
无事实依据”,是在“故意抹黑中国在非洲人眼中的形象”。
尽管非洲观众总体上对BBC纪录片抹黑中国的行为并不买账,但在调研中,也有一些观
众提出,中国应更重视投资所在国的利益。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非洲研究室主任贺文萍认为,中国在非洲投资对双方有诸多
好处,但非洲人“更重视所在国利益”的善意提醒,也应引起中方重视并努力改善。贺
文萍呼吁,来自第三方的评价掺杂诸多利益因素,扭曲现实,我们急需做的是把声音传
出去
B****l
发帖数: 388
40
北京警方调查艾未未网上裸体照片
更新时间 2011年11月18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2:42
中国著名异见艺术家艾未未
中国异见艺术家艾未未周五(18日)对BBC中文网说,他以前与四名女性网友一起拍的
一张裸体照片,被以“网上传播淫秽照片”之名遭警方调查。
星期四上午,拍摄《一虎八奶图》的艾未未工作室的摄影师赵赵因此被北京公安局打击
黄、赌、毒专案小组带走讯问。
相关内容
艾未未在接受BBC中文网记者的电话采访时说,他今年被警方关押81天,罪名中除了税
务问题外,还有“上传黄色照片”等。
两张裸照
艾未未说,涉及的所谓黄色照片有两张,一张是他与18名男网友的裸体合影,一张是他
与4名女网友的裸体合影。这两张照片都被放到网上,后者的名字叫《一虎八奶图》。
据艾未未说,在关押期间艾未未曾反问警方,谁都有权拍自己的裸体照,为什么这样的
照片会被他们当作黄色照片?
警方回答:“既然你说得这么简单,为什么不跟你的母亲照这样的照片?”
当局在释放艾未未后不再提上传黄色照片的罪名,而且公开称,关押艾未未只是因为拖
欠和逃漏税问题。
尽管北京税务局在艾未未被关押期间搜走的财物资料至今仍未归还给艾未未...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7039
4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BBC主持人嘲弄印度人不讲卫生
BBC主持人嘲弄印度人不讲卫生
核心提示:据外媒报道,英国广播公司(BBC)主持人杰里米·克拉克森近日在节
目中嘲弄印度人不卫生遭批评。
克拉克森宣称自带马桶的汽车对印度非常合适,以此嘲弄印度人不讲卫生(视频截
图)
据《印度时报》和英国《每日邮报》12月31日报道,英国广播公司(BBC)著名主
持人杰里米·克拉克森(Jeremy Clarkson)近日因在节目中嘲弄印度人不卫生遭到批
评。
在28日晚间播放的汽车节目《Top Gear》中,克拉克森驾驶着一部装有马桶的美洲
虎汽车在印度贫民窟中穿行,宣称这种自带马桶的汽车对印度非常合适,以此嘲弄印度
人不讲卫生、缺少卫生设施。
克拉克森的言论令印度人十分愤怒。
M****J
发帖数: 2908
4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aiwan 讨论区 】
发信人: JCC (JCC), 信区: Taiwan
标 题: BBC:台灣為華人圈的民主典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15 20:52:06 2012, 美东)
http://tw.news.yahoo.com/bbc-台灣為華人圈的民主典範-213000920.h
..旺報【記者林琮盛╱綜合報導】
台灣總統大選勝負結果揭曉後,英國BBC中文網昨日刊出評論文章指稱,大選的競選過
程,可說是熱鬧十足,卻未過度激情。歷經多次的選舉訓練後,台灣民眾因而養成了獨
步華人世界的政治素養,成為華人圈的民主試驗場。
依法的民主學習之路
該評論文章讚揚,台灣所形成的民主現象,透過目前無遠弗界的網路傳播分享,隱然在
全球的華人社會形成典範。
儘管台灣激情的競選活動,或許造成社會的撕裂及示威抗爭,但最後也能平和收場,並
以法治途徑解決,從未因此而引發恐怖的內戰。
該文指出,或許民主制度絕非完美,其當然亦有缺失,但在權衡考量後,仍是目前最佳
選擇;具代議政治基礎的選舉制度,當然在可更完整表達民意的依歸下,脫穎而出。
至於常有好事者,以...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476
43
这有BBC官方的
http://news.bbc.co.uk/2/hi/programmes/newsnight/7414572.stm
看过56.com上的版本,自然平和多。好好的故事一经编辑非要shit成意识形态宣传,每
一句话都要影射政治。 BBC死性不改
b****i
发帖数: 137
44
@假装在纽约:BBC这篇写不厚君的文章好玩——当大连市长时,他办公室的阳台上有一
个控制台,只需按一下按钮就可以改变全市(?)喷泉的颜色。还有一排按钮,控制着
全市(?)高音喇叭播放什么音乐。那时他喜欢苏格兰音乐,他会根据自己的心情选择
不同的曲目。
@安潔莉珂:BBC World Affairs Editor,John Simpson曾采访过大连市长薄熙来:偌
大的市长办公室阳台上有一个操作台,可控制大连市中心的音乐喷泉。市长尤爱苏格兰
音乐。
注:对译文有疑问的可以看下面的英文原文,文中说该BBC记者曾采访/遇到过薄熙来,
大家有争议的是“全市的”还是“市中心”的音乐还是喷泉颜色,看了英文原文就清楚
了。
C*********l
发帖数: 10248
45
16岁,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完成大逆转,最后50米冲刺快于同项目男子冠军罗切特,个人
最好成绩提高5秒,创造高科技泳衣被禁后首项长池女子世界纪录,横扫亚运会、世锦
赛和奥运会,成为中国泳史最年轻大满贯。在赛后采访中,叶诗文兴奋而洒脱,并把这
一切都归功于近几年训练的刻苦和持之以恒,但BBC主持人克莱尔-波丁却一脸狐疑地认
为叶诗文“问题重重”。
28日,当克莱尔在现场目睹叶诗文以4分28秒43的新世界纪录加冕奥运冠军后,她先是
稍稍一楞,随后立即转向BBC评论嘉宾、前英国游泳名将马克-福斯特发问:“马克,一
名游泳选手的速度突然比往常快出许多,这得涌现出多少疑问啊?”马克显然听出了克
莱尔的弦外之音,但他坚定地维护了叶诗文的声誉:“要知道她现在才16岁,当你年轻
气盛的时候,你是会做出一些惊天动地的事儿来...。.这一切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克莱尔的此次发问随后在Twitter上引发讨论狂潮,一些观众力挺克莱尔,称其“有胆
识暗示叶作弊的可能”,实属难得;但另有一批观众则怒斥克莱尔贬低中国游泳选手所
取得的卓越成就,甚至有部分人呼吁克莱尔应因此而辞职。
由于网上的不满愈演愈烈,BBC在重压... 阅读全帖
m********m
发帖数: 99
46
Please look at the map on this story, BBC marks the Chunxiao gas field in a
location much closer to Japan side on the map, intentionally to show China
as a bully? Anyone can tell me how to contact BBC to change it?
http://www.bbc.co.uk/news/world-asia-china-19620013
d*********o
发帖数: 6388
47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interactive/2013/02/130227_i
编者按:一位大陆80后青年给BBC中文网投稿,深表自己对中国未来的希望,也分析了
目前中国的形势,从多方面反映了如今青年的各种困惑。由于文章篇幅很长,涵盖面很
广,我们决定分5个部分发表他的文章,以示鼓励。BBC中文网欢迎各位网友积极投稿,
让不同人有机会发表不同的看法。文章只要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即可。
亲爱的朋友们,我之所以写文章是基于我作为一个内地热血青年和年轻知识分子对于这
个国家未来的希望。并且希望这个饱经忧患的民族可以向更好的方向走。作为个人,我
认为我可以吃苦,可以接受不公平的待遇,甚至可以接受不自由。但是一旦我想到我是
作为整个集体的一员,拥有对国家不可推卸的责任,并且对于这个集体中的更弱势群体
和更不幸人们的所遭受的苦难的同情,作为个人的痛苦就更甚了,甚至常常难以忍受。
现在的中国大陆,人们的不满情绪已经达到了临界点,社会已然达到了改革的边缘,现
在的中国,需要的只是极少数人能够勇敢的站出来,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振臂一呼,必然
响应者云集。所以我觉... 阅读全帖
d*********o
发帖数: 6388
48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science/2014/01/140114_china
被克隆的猪看上去很舒服。中国克隆猪中心环境简陋,过程简单,但正在将克隆产业化。
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参观了原来只在科幻小说里才有的中国“克隆工厂”,观察到中
国克隆产业化对未来生物科技的冲击。
BBC科技事务编辑舒克曼采访了中国南部深圳一个克隆猪基地报道说,中国已将克隆产
业化。
这个由华大基因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简称华大科技)管理、由旧厂房改造成的克隆猪场
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克隆猪中心。
这个中心环境简陋,但每年产生令人惊讶的500只克隆猪,说明中国正在将克隆产业化
。很多被克隆的猪本身已经是克隆猪。
克隆过程简单,克隆间里还有苍蝇,被克隆的猪看上去很舒服,但接待者完全没有想到
记者们的反应,更不要说动物保护主义人士会怎么来说这个事。
而这个地方不仅是世界最大的克隆猪中心,也是世界最大基因组排序中心。其负责人表
示,“克隆工厂”要开发出更快、更便宜研究基因的方法,这个项目有广泛意义,从人
类食品到医疗。
和欧洲相比较,欧洲最大、位于英国剑桥附近的克隆中心有3... 阅读全帖
S*****s
发帖数: 7520
49
Will China shake the world again?
COMMENTS (455)
China's exceptional growth has been fuelled by massive debt and government s
ubsidies as Robert Peston reports from Wuhan
More from Robert
Who loses from punishing Russia?
Is Standard Life alone?
Standard Life could quit Scotland
Co-op to report worst results in history
Unless you are an aficionado of the great moments of Chinese Communist histo
ry, you probably won't have heard of Wuhan (it is the site of Chairman Mao's
legendary swim across the ...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