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何泽慧
1 2 3 下页 末页 (共3页)
c***s
发帖数: 70028
1
我国著名物理学家,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原副所长、中科院资深院士何泽慧,因病于2011年6月20日7时3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何泽慧是山西灵石县人,1914年出生于江苏苏州,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三强的夫人。她与丈夫钱三强都拥有着显赫的家世,两个家族都是名家济济,为百年来所罕见。
青年时代的何泽慧
何泽慧钱三强夫妇
1962年何氏三姐妹在北京(左起何怡贞、何泽慧、何泽瑛)
1932年,何泽慧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6年大学毕业后,到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技术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出于抗日爱国热忱,她毅然选择实验弹道学的专业方向。1940年以“一种新的精确简便测量子弹飞行速度的方法”论文获得工程博士学位。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战火连天阻隔行程,何泽慧不得已在德国滞留下来。为了更多地掌握对国家有用的先进科学技术,她于1940年进柏林西门子工厂弱电流实验室参加磁性材料的研究工作。1943年,她到海德堡威廉皇家学院核物理研究所,在玻特教授指导下从事当时已初露应用前景的原子核物理研究,曾首先观测到正负电子碰撞现象,被英国《自然》称之为“科学珍闻”。
1946年春天,何泽慧从德国到法国巴黎,和大...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2
资料图:何泽慧院士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20日消息:中国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七届全国委员,空间科学学会原常务理事,中科院高能所原副所长何泽慧先生,因病于20日7时3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中新网报道,何泽慧院士1914年出生于苏州,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6年大学毕业后,到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技术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出于抗日爱国热忱,她毅然选择实验弹道学的专业方向。1940年以“一种新的精确简便测量子弹飞行速度的方法”论文获得工程博士学位。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她不得已在德国滞留下来。为了更多地掌握对国家有用的先进科学技术,她于1940年进柏林西门子工厂弱电流实验室参加磁性材料的研究工作。1943年,她到海德堡威廉皇家学院核物理研究所,在玻特教授指导下从事当时已初露应用前景的原子核物理研究,曾首先观测到正负电子碰撞现象,被英国《自然》称之为“科学珍闻”。
1946年春天,何泽慧从德国到法国巴黎,和大学时期的同学钱三强结婚,开始共同的科学生涯。他们一起在约里奥·居里夫妇领导的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和居里实验室工作,...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原子能物理学家何泽慧院士逝世
原子能物理学家何泽慧院士逝世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20日21:49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6月20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20日消息:中国
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七届全国委员
,空间科学学会原常务理事,中科院高能所原副所长何泽慧先生,因病于当天7时39分
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何泽慧院士1914年出生于苏州,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6年大学毕业后,
到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技术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出于抗日爱国热忱,她毅然选择实
验弹道学的专业方向。1940年以“一种新的精确简便测量子弹飞行速度的方法”论文获
得工程博士学位。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她不得已在德国滞留下来。为了更多地掌握对国家有用
的先进科学技术,她于1940年进柏林西门子工厂弱电流实验室参加磁性材料的研究工作
。1943年,她到海德堡威廉皇家学院核物理研究所,在玻特教授指导下从事当时已初露
应用前景的原子核物理研究,曾首先观测到正负电子碰撞现象,被英国《自然》称之为
“科学珍闻”。
1946年春... 阅读全帖
j****c
发帖数: 19908
4
来自主题: Physics版 - 何泽慧院士逝世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20日消息:中国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七届全国委员,空间科学学会原常务理事,中科院高能所
原副所长何泽慧先生,因病于当天7时3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何泽慧院士1914年出生于苏州,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6年大学毕业后,
到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技术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出于抗日爱国热忱,她毅然选择实
验弹道学的专业方向。1940年以“一种新的精确简便测量子弹飞行速度的方法”论文获
得工程博士学位。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她不得已在德国滞留下来。为了更多地掌握对国家有用
的先进科学技术,她于1940年进柏林西门子工厂弱电流实验室参加磁性材料的研究工作
。1943年,她到海德堡威廉皇家学院核物理研究所,在玻特教授指导下从事当时已初露
应用前景的原子核物理研究,曾首先观测到正负电子碰撞现象,被英国《自然》称之为
“科学珍闻”。
1946年春天,何泽慧从德国到法国巴黎,和大学时期的同学钱三强结婚,开始共同
的科学生涯。他们一起在约里奥•居里夫妇领导的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
和居里实验室工作,... 阅读全帖
D*V
发帖数: 3096
5
发信人: brihand (brihand),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原子能物理学家何泽慧院士逝世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n 20 12:28:11 2011, 美东)
原子能物理学家何泽慧院士逝世
http://www.sina.com.cn" target="_blank" class="a2">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20日21:49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6月20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20日消息:中国
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七届全国委员
,空间科学学会原常务理事,中科院高能所原副所长何泽慧先生,因病于当天7时39分
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何泽慧院士1914年出生于苏州,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6年大学毕业后,
到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技术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出于抗日爱国热忱,她毅然选择实
验弹道学的专业方向。1940年以“一种新的精确简便测量子弹飞行速度的方法”论文获
得工程博士学位。
由于第二次世界... 阅读全帖
V*n
发帖数: 22
6
何泽慧老师永垂不朽
G******g
发帖数: 2275
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何泽慧是学部委员
何泽慧是学部委员,她有什么重大贡献还是因为出道早?听她自己说其实也就是重复别
人的东西。二位怎么看她的学术成就?
s*******w
发帖数: 2257
8
转贴:几代大师前辈的简单故事
(相信这里有不少朋友读本文时会感到格外亲切。即使不是与中关村有过比较紧密联系
的朋友,读来也会唏嘘不已。虽然本文谈到了许多前辈大师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的贡献和
不公的遭遇,更可以联想到整整几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为国为民整体的牺牲奋斗。他们应
该但是未必都被大家所记得,可是他们的努力绝没有白费!我们衷心地感谢他们!)
中关村回顾
蔡恒胜
(中国知识分子在毛泽东统治下的一部血泪史)
中关村是我青少年时代成长的地方,1953年我随父母从杭州迁往北京后,不久就住进中
关村,直到1984年远赴加拿大,近三十年几乎就沒离开过这塊土地。
2006年5月,与1953年相距整整五十三年,我又回到了这里,回到了15楼前。多巧的是
二个“53”的数字呀,它们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吗?触景生情,一幕幕往事呈现在眼前。
父母亲人,叔伯邻里一个个音容笑貌浮现在脑海里,仿佛我又回到了青少年时代。往事
如烟,真是弹指一挥间。
回到北美后,总是不能忘怀以往的一切。我决定写点中关村的事和人,抒发自己思乡的
情感,也愿与所有海外的中关村游子和关心中关村的人们共享。
中关村回顾(一) - 中关村的狼圈
上个世...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9
钱三强与妻子何泽慧被称为“中国的居里夫妇”。(网络图片)
中国第一代核物理学家、中国近代原子能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的钱三强,其与妻
子何泽慧被称为“中国的居里夫妇”。如此优秀的科学家,在没分清中国与中共的概念
的情况下,怀抱满腔的爱国热情,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和成功的事业,回到中国。
然而,就在为中共成功研究原子弹爆炸的当天晚上,钱三强遭到了中共批判。三天后被
派到河南搞所谓的“四清”。钱三强感慨:此时才明白,原来党内也有斗争。
大陆媒体近期一则访谈节目中披露,同被称为“中国的居里夫妇”的钱三强与何泽慧,
两人同为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的同事。钱三强后来发现了原子核新分裂法,从而改写了
核科学史上关于核裂变的理论。
1948年春天,钱三强与何泽慧向约里奥·居里夫妇辞行,当天伊莱娜·居里亲自下厨为
他们做了几样法式的小点心,还将一些当时保密的实验室数据资料,和放射源送给了钱
三强与何泽慧,离别前,两位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在他们的工作评价中这样写到,我们毫
不夸张地说10年期间,到居里实验室学习工作的同时代人中,钱先生与何女生是最优秀
的。
1948年5月,带着满腔的爱国热情,钱三强与何泽慧...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1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钱三强的悲哀!核爆当天即被批判(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pr 17 08:59:31 2016, 美东)
钱三强与妻子何泽慧被称为“中国的居里夫妇”。(网络图片)
中国第一代核物理学家、中国近代原子能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的钱三强,其与妻
子何泽慧被称为“中国的居里夫妇”。如此优秀的科学家,在没分清中国与中共的概念
的情况下,怀抱满腔的爱国热情,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和成功的事业,回到中国。
然而,就在为中共成功研究原子弹爆炸的当天晚上,钱三强遭到了中共批判。三天后被
派到河南搞所谓的“四清”。钱三强感慨:此时才明白,原来党内也有斗争。
大陆媒体近期一则访谈节目中披露,同被称为“中国的居里夫妇”的钱三强与何泽慧,
两人同为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的同事。钱三强后来发现了原子核新分裂法,从而改写了
核科学史上关于核裂变的理论。
1948年春天,钱三强与何泽慧向约里奥·居里夫妇辞行,当天伊莱娜·居里亲自下厨为
他们做了几样法式的小...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11
大鱼说小事儿 大鱼说事 微信号mrjx666
功能介绍
终于等到你!这里是一个退役职业媒体人的感言,大鱼说的都是小事。
文/大鱼说小事
题记:
诺贝尔奖获得者索尔仁尼琴一生跌宕起伏,死后被誉为“俄罗斯的良心”。他在评判苏
联时说:“在我们国家里,谎言不再是道德问题,而是国家的支柱。”
(一)一代宗师
最近朋友圈中流传这样一个关于中国核物理学家何泽慧先生的段子,有朋友求证是否属
实:
央视《大家》栏目邀请何泽慧访谈,主持人说:“你们这些两弹一星功臣为国家作出这
么大贡献,应该自豪、骄傲。”
何泽慧答:没有什么,还不是抄来的……苏联专家接到回国的消息,马上把全部原子弹
的资料图纸让我们抄,抄写不赢让我们用相机拍。
主持人说:苏联人不会这样吧,为什么呢?
何泽慧说:你们不知道,对有良知的科学家来说原子弹就不应该产生,既然产生了就不
应该让一两个国家垄断。苏联当初的原子弹资料就是美国科学家愿意泄漏给苏联的。
大鱼查了一些资料,央视《大家》栏目对何泽慧最少做过四期访谈节目,时间分别是在
2006年(未播出),2011年7月9日,2014年6月19日和2015年10月8日,用的都是同一次
采访资料... 阅读全帖
M*****G
发帖数: 3105
12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ZT 原子弹与脊梁
http://liuqiankktt.blog.163.com/blog/static/1212642112014915175
原子弹与脊梁
“我心中的中国科学院”院史知识竞赛第二场报告会
报告会主题:“原子弹与脊梁——中国科学院建院65周年的纪念与感想”
报告会地点:中国科学院学术会堂(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5号)
报告会时间:10月15日上午9:30 -- 11:30
报告人:葛能全
报告人简介:
葛能全,1938年生,1963年起在中国科学院政策研究室工作。曾任中国科学院办
公厅副主任、学部联合办公室常务副主任,1992年起兼任中国工程院筹备领导小组办公
室主任。1994年至2000年任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秘书长。著有《科学技术发现发展纵
览》、《钱三强传》和《钱三强年谱长编》等。
原子弹与脊梁 - kktt - 长缨在手 敢缚苍龙
http://news.sciencenet.cn/zhibo/zhibo2013.aspx?id=305247
[主持人]: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报告会马上就开始了,非常欢迎大家来到中国科学院
学术会堂参加我心中的中国科学院院史知识竞赛第二场报... 阅读全帖
M*****G
发帖数: 3105
13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ZT 原子弹与脊梁
http://liuqiankktt.blog.163.com/blog/static/1212642112014915175
原子弹与脊梁
“我心中的中国科学院”院史知识竞赛第二场报告会
报告会主题:“原子弹与脊梁——中国科学院建院65周年的纪念与感想”
报告会地点:中国科学院学术会堂(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5号)
报告会时间:10月15日上午9:30 -- 11:30
报告人:葛能全
报告人简介:
葛能全,1938年生,1963年起在中国科学院政策研究室工作。曾任中国科学院办
公厅副主任、学部联合办公室常务副主任,1992年起兼任中国工程院筹备领导小组办公
室主任。1994年至2000年任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秘书长。著有《科学技术发现发展纵
览》、《钱三强传》和《钱三强年谱长编》等。
原子弹与脊梁 - kktt - 长缨在手 敢缚苍龙
http://news.sciencenet.cn/zhibo/zhibo2013.aspx?id=305247
[主持人]: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报告会马上就开始了,非常欢迎大家来到中国科学院
学术会堂参加我心中的中国科学院院史知识竞赛第二场报... 阅读全帖
r*****2
发帖数: 2682
1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看看当年的留学女生
何泽慧
1936年至1940年在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研究弹道学,首次提出测量子弹飞行速度的新
方法,获博士学位。
丈夫钱三强是一代国学大师钱玄同的儿子
1936清华毕业照(前排右2为何泽慧)
何泽慧与钱三强自清华大学毕业后,就各自选择了自己的求学道路:何泽慧去了德国,
钱三强则考到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跟随第二代居里夫妇学习。http://epaper.tibet3.com/qhfzb/res/1/20110624/51451308855333216.jpg
何泽慧与钱三强
姐姐何怡贞,她与胞妹何泽慧、何泽瑛享有科坛“何氏三姐妹”之誉。1937年,27岁的
何怡贞拿到了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成为迄今有据可查的中国第一位女物理
学博士。学成前,何怡贞绕道欧洲回国。在欧洲她探望了正在德国留学的何泽慧。
何怡贞的丈夫是加利福利亚大学博士葛庭燧院士
1978年,同在庐山疗养的何怡贞夫妇与何泽慧、钱三强夫妇合影。左起葛庭燧、何怡贞
、何泽慧、钱三强。
何氏姐弟
b*****d
发帖数: 61690
15
深情的问候
——温家宝亲切看望何泽慧、吴文俊、朱光亚、王大珩纪实
7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先后登门看望了为我国科技发
展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何泽慧、吴文俊、朱光亚、王大珩先生,向他们献
上寓意吉祥和祝福的鲜花,致以深情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和科学家交朋友。每年登门看望
德高望重、贡献卓越的老一代科学家,已经成为他就任总理以来的惯例。
“国家和人民没有忘记您”
一大早,温家宝就来到中关村的一个普通居民小区,看望在这里居住了半个多世纪
的核物理学家何泽慧院士。
何泽慧是“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的夫人。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温家宝和钱三
强夫妇就开始交往,那时,温家宝曾多次登门拜访两位科学家。就任总理后,温家宝在
2005年中秋节又来到这里看望何泽慧,并和老人相约每年来一次。
“何先生,您好,我来看看您。按我们的约定,我每年都来看您。”看到白发苍苍
的何先生站在家门口等候自己,温家宝疾步上前,握住老人的双手。何泽慧微笑着点头
说:“谢谢。”
还是那个简朴而充满书香的小屋,还是那间窄小而整洁的客厅——组织上虽然多次
L*****s
发帖数: 6046
1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何祚庥先生谈于敏如何研究氢弹
——这是《近代物理知识》编辑部约我写的有关“氢弹研究”的访谈录,即将在该刊了
3~4月的杂志刊出
何祚庥
这里回忆的仅是在原子能研究所做的各项‘先期’工作。其中既记载有某些科研工作中
的心得、体会,也记载有所走过的弯路、曲折。但更重要的是比较完整地介绍了于敏院
士等人在研究氢弹理论时所遵循的科学研究方法。也许这里的记载将有益于年青的后学
者。
于敏同志今年已是89岁高龄,也是和我多年相交至深的,直到晚年彼此仍然不断讨论重
大科学问题的“老朋友”。——谨以此文为于敏同志的90大庆‘寿’。何祚庥识
编辑部按语:
习近平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亲自为我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于敏先生,颁
发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为祝贺于敏先生,我刊特意采访了于敏先生多年的同事兼老
朋友:何祚庥院士。
何先生一听说我们希望他谈谈于敏先生当年的工作、学风,即欣然同意。何先生十分生
动而具体地给我们讲述了当年他和于敏先生一起工作共同研究氢弹时的全部经历。何先
生幽默风趣的表述,引得现场一阵阵笑声,对何先生的介绍不时流露出钦佩与赞许,更
使我们对于敏老师深厚的理论研究功底不由得心生赞叹。
于敏院士,今年已是八十九... 阅读全帖
r*****1
发帖数: 3465
1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清华名女
何泽慧,钱三强夫人
何泽慧1914年3月5日生于江苏苏州,祖籍山西灵石两渡。1932年,何泽慧从外祖母创办
的苏州振华女校高中毕业,随同学前往上海考大学,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6年大学
毕业后,到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技术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出于抗日爱国热忱,她毅
然选择实验弹道学的专业方向。1940年以“一种新的精确简便测量子弹飞行速度的方法
”论文获得工程博士学位。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她不得已在德国滞留下来。为了更多地掌握对国家有用的先
进科学技术,她于1940年进柏林西门子工厂弱电流实验室参加磁性材料的研究工作。
1943年,她到海德堡威廉皇家学院核物理研究所,在玻特教授指导下从事当时已初露应
用前景的原子核物理研究,曾首先观测到正负电子碰撞现象,被英国《自然》称之为“
科学珍闻”。
1946年春天,何泽慧从德国到法国巴黎,和大学时期的同学钱三强结婚,开始共同的科
学生涯。他们一起在约里奥·居里夫妇领导的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和居里实验
室工作,合作发现了铀核裂变的新方式——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她首先捕捉到世界上
第一例四分裂径迹),在国际科学界引起很大反响。因为铀核... 阅读全帖
h****r
发帖数: 2056
18
来自主题: _GoldenrainClub版 - 借宝地存篇文章“于敏如何研究氢弹”
何祚庥先生谈于敏如何研究氢弹
——这是《近代物理知识》编辑部约我写的有关“氢弹研究”的访谈录,即将在该刊了
3~4月的杂志刊出
何祚庥
这里回忆的仅是在原子能研究所做的各项‘先期’工作。其中既记载有某些科研工作中
的心得、体会,也记载有所走过的弯路、曲折。但更重要的是比较完整地介绍了于敏院
士等人在研究氢弹理论时所遵循的科学研究方法。也许这里的记载将有益于年青的后学
者。
于敏同志今年已是89岁高龄,也是和我多年相交至深的,直到晚年彼此仍然不断讨论重
大科学问题的“老朋友”。——谨以此文为于敏同志的90大庆‘寿’。何祚庥识
编辑部按语:
习近平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亲自为我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于敏先生,颁
发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为祝贺于敏先生,我刊特意采访了于敏先生多年的同事兼老
朋友:何祚庥院士。
何先生一听说我们希望他谈谈于敏先生当年的工作、学风,即欣然同意。何先生十分生
动而具体地给我们讲述了当年他和于敏先生一起工作共同研究氢弹时的全部经历。何先
生幽默风趣的表述,引得现场一阵阵笑声,对何先生的介绍不时流露出钦佩与赞许,更
使我们对于敏老师深厚的理论研究功底不由得心生赞... 阅读全帖
b****a
发帖数: 4465
1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何祚庥恭祝于敏教授九十大寿
为什么我要在这里补充记载聂总、刘杰、钱三强等人做出氢弹的预先研究这一重大决定
的历史?第一,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值得“大书特书”的历史经验!在重大科技问题的研
发上,必须要建立起自己的‘独立’的研究和开发的力量!市场换不到真正尖端的技术
!引进了也只能永远依附别人。第二,中国人的确是勤劳勇敢,而且“中国人的头脑并
不笨”。(注:这是钱学森在导弹决策会上讲过的一句话。)但是,也不能因此就过高
估计自己的智力!现在流行的宣传说,中国人“仅在两年零八个月时间内,独立自主的
研发出氢弹”,而这样的宣传并不符合客观事实,而且背离科学认识论的规律。
中国人的头脑的确并不笨。但也决不会特别聪明。认识总是沿‘之’字,曲折前进的。
三、于敏是怎样被请到参加氢弹理论研究的?
虽然中国人在1960年12月就已经决策要搞“氢弹理论和实验的预先研究。”但中国人之
所以能在原子弹爆炸后2年零8个月,亦即在1967年6月17日爆炸第一颗氢弹;一个重要
原因是:‘及早’将于敏这样‘大师’级的,但当时仍属年青但十分优秀的研究人员,
‘请’来参加预先研究的工作。
于敏是张宗燧先生的研究生。毕业后,张宗燧先生为于敏写了封强烈的... 阅读全帖
R*******e
发帖数: 25533
20
好几年前《大家》采访何泽慧,好像也是曲向东,给老太太弄了好几脸灰。我记得比较
清楚是因为当时上了个英语课,有个女科学家的topic,我用了她的例子。
一开始大概说今天采访您,希望当代年轻人向您学习。何泽慧说,向我学习,就等着倒
霉吧。。。
何泽慧和钱三强谈恋爱的时候在两个国家,电报字数有限制。问你们当时是怎么用这么
短的电报把事情说清楚的。何泽慧说,多发几封。。。
后来是问了铀核裂变的问题,问您是怎么发现的。老太太说,看见了呗。又问您是怎么
看见的。老太太说做实验就看见了。气儿布设的问,为什么就您看见了。老太太说,谁
做实验谁看见。。。
好像是酱。当时感慨的是采访科学家真不容易。要放娱乐明星身上,这就是装酷啊。
F*V
发帖数: 3978
21
在中关村海龙大厦斜对面,有一片坡顶的三层小楼,这里就是中国科学院的职工宿舍
区。小区里的13号、14号、15号楼是整个宿舍区的核心。从1955年起,钱学森、钱三强
、何泽慧等一批科学家陆续入住这些特楼。一晃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那些老一辈科学家
先后离世,曾经的特楼也变成了老楼危楼,被列入拆迁改造的范围。今年市政协十一届
五次会议期间,市科协提交团体提案,呼吁将三座特楼作为科学名人群体故居加以保护。
现场 老旧特楼租户杂居
这是一片很容易被忽视的灰色小楼,小区门前没有任何标识。然而院里的老人说,
上世纪五十年代,这个小区可真是气派,周围还都是平房和庄稼地。那时小区门口有武
警站岗,现在门卫室已经改作小卖店了。
走在中科院宿舍区里,可以看到有的小楼因年久失修,楼道的窗户已摇摇欲坠。楼
里楼外都被贴了不少小广告,房屋中介和一些教学培训班就设在一些老楼里。楼门也没
有门禁,人们可以随意进出。
小学退休教师玉老师是这里的老住户了,她的爱人是中科院职工。中午时分,玉老
师带着一群午休的孩子做游戏,上自习,地点就在14号楼的一间空房里。
玉老师回忆,当年13、14、15号楼是整个小区条件最好的,一个楼...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22
她出身名门望族,明朝文渊阁大学士的后代,父亲是著名数学家、电机专家,伯父是物理学著作翻译家。
家里的兄弟姐妹除了夭折与早逝,剩下七人大多出身清华,留美留英,是各个领域的学霸、专家。
中科院院士的席位,他们家也占了好几个。
她自己还是清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然而相比兄弟姐妹,她可能是最命途多舛的学霸之一了。
她叫王明贞,讲她的故事,就要从王明贞的祖母开始说起。
王明贞的祖母叫谢长达,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
1901年,为了引导全社会的女性放开对双脚的束缚,谢长达成立了妇女放足会;五年后又创办了苏州振华女中,这所学校走出了许多优秀的女性代表:杨绛先生,农学家沈骊英,还有王明贞的表妹何泽慧。
何泽慧就是那位用二十几字情书拿下“原子弹之父”的中科院院士。
何泽慧曾说,自己学物理就是受到表姐王明贞的影响。
可王明贞的求学路走得坎坷的多。在回忆录《转瞬九十载》中,王明贞记录了自己去上小学的契机:
一次,祖母来到王明贞家,看到王明贞在为弟弟穿衣服,就问继母为什么让她留在家里当婢女使唤,不让她去学校念书,王明贞这才得以上了学。
念完初二,王明贞跟随家人搬到了上海,转学到一所美国人创办的教会学校。
在当时,...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23
在中关村海龙大厦斜对面,有一片坡顶的三层小楼,这里就是中国科学院的职工宿舍
区。小区里的13号、14号、15号楼是整个宿舍区的核心。从1955年起,钱学森、钱三强
、何泽慧等一批科学家陆续入住这些特楼。一晃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那些老一辈科学家
先后离世,曾经的特楼也变成了老楼危楼,被列入拆迁改造的范围。今年市政协十一届
五次会议期间,市科协提交团体提案,呼吁将三座特楼作为科学名人群体故居加以保护。
现场 老旧特楼租户杂居
这是一片很容易被忽视的灰色小楼,小区门前没有任何标识。然而院里的老人说,
上世纪五十年代,这个小区可真是气派,周围还都是平房和庄稼地。那时小区门口有武
警站岗,现在门卫室已经改作小卖店了。
走在中科院宿舍区里,可以看到有的小楼因年久失修,楼道的窗户已摇摇欲坠。楼
里楼外都被贴了不少小广告,房屋中介和一些教学培训班就设在一些老楼里。楼门也没
有门禁,人们可以随意进出。
小学退休教师玉老师是这里的老住户了,她的爱人是中科院职工。中午时分,玉老
师带着一群午休的孩子做游戏,上自习,地点就在14号楼的一间空房里。
玉老师回忆,当年13、14、15号楼是整个小区条件最好的,一个楼... 阅读全帖
O*********9
发帖数: 80
24
来自主题: Talk版 - 国家大计,广召人马
你千万别给外人讲这件事(1)
http://www.google.com/search?hl=en&q=%E4%BD%A0%E5%8D%83%E4%B8%87%E5%88%AB%E7%BB%99%E5%A4%96%E4%BA%BA%E8%AE%B2%E8%BF%99%E4%BB%B6%E4%BA%8B+&btnG=Google+Search
1948年6月,35岁的物理学家钱三强离开巴黎,回到了北平。先前他曾在居里实验
室和妻子何泽慧合作,发现了铀核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使人们对铀核分裂的认识前
进了一步。何泽慧与钱三强是清华同学,先前是在德国柏林留学的,所用的钱还是阎锡
山给的,因为当年阎锡山有一条规定,凡国立大学毕业的山西籍子弟,都供给三年的出
国留学金,每年给一千块大洋。
钱三强的回国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北大校长胡适和清华校长梅贻琦的鼓动,因为在
此前的一两年间,胡适为了实现一项所谓国家大计,曾广召人马,邀请了不少有识有为
之士要为国家干一番大事,钱三强和何泽慧即在他所邀请之列。等钱三强在北平安顿下
来之后,他试图把北平现有的原子核方面的科技力量组织起来,为此他曾找过梅贻琦校
长和
z**********e
发帖数: 22064
2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中科院玫瑰李佩:民国的人去哪儿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13 22:16:34 2016, 美东)
http://news.sina.com.cn/o/2016-01-13/doc-ifxnkkuv4493665.shtml
原标题:湍流卷不走的先生
本报记者 从玉华 《中国青年报》(2016年01月13日12版)
李佩先生参观“两弹一星”纪念馆熊卫民/摄
李佩
郭永怀、李佩夫妇陪女儿弹钢琴
郭永怀雕塑
郭永怀、李佩夫妇和女儿郭芹
□她是“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遗孀,被称作“中科院最美的玫瑰”、“中关村
的明灯”、“年轻的老年人”。
□她和李政道一起帮助中国第一批自费留学生走出国门。当时没有托福、GRE考试
,她就自己出题,李政道在美国选录学生。
□81岁那年,她创办中关村大讲坛,从1998年到2011年,总共办了600多场。她请
的主讲人也都是各个领域的“名角儿”,黄祖洽、杨乐、资中筠、厉以宁、饶毅等名家
...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中科院玫瑰李佩:民国的人去哪儿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13 22:16:34 2016, 美东)
http://news.sina.com.cn/o/2016-01-13/doc-ifxnkkuv4493665.shtml
原标题:湍流卷不走的先生
本报记者 从玉华 《中国青年报》(2016年01月13日12版)
李佩先生参观“两弹一星”纪念馆熊卫民/摄
李佩
郭永怀、李佩夫妇陪女儿弹钢琴
郭永怀雕塑
郭永怀、李佩夫妇和女儿郭芹
□她是“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遗孀,被称作“中科院最美的玫瑰”、“中关村
的明灯”、“年轻的老年人”。
□她和李政道一起帮助中国第一批自费留学生走出国门。当时没有托福、GRE考试
,她就自己出题,李政道在美国选录学生。
□81岁那年,她创办中关村大讲坛,从1998年到2011年,总共办了600多场。她请
的主讲人也都是各个领域的“名角儿”,黄祖洽、杨乐、资中筠、厉以宁、饶毅等名家
...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7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中科院玫瑰李佩:民国的人去哪儿了
http://news.sina.com.cn/o/2016-01-13/doc-ifxnkkuv4493665.shtml
原标题:湍流卷不走的先生
本报记者 从玉华 《中国青年报》(2016年01月13日12版)
李佩先生参观“两弹一星”纪念馆熊卫民/摄
李佩
郭永怀、李佩夫妇陪女儿弹钢琴
郭永怀雕塑
郭永怀、李佩夫妇和女儿郭芹
□她是“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遗孀,被称作“中科院最美的玫瑰”、“中关村
的明灯”、“年轻的老年人”。
□她和李政道一起帮助中国第一批自费留学生走出国门。当时没有托福、GRE考试
,她就自己出题,李政道在美国选录学生。
□81岁那年,她创办中关村大讲坛,从1998年到2011年,总共办了600多场。她请
的主讲人也都是各个领域的“名角儿”,黄祖洽、杨乐、资中筠、厉以宁、饶毅等名家
,都登过这个大讲坛。
□唯一的女儿郭芹病逝了。没人看到当时近八旬的她流过眼泪。几天后,她像平常
一样,又拎着收录机给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博士生上英语课去了。
进入人生的第99个年头,李佩大脑的“内存越来越小”,记忆力大不如以前了。她
一个月给保姆发了3回工资;她说现在的电视节目太... 阅读全帖
w****s
发帖数: 4430
28
吾乡近日连失两学术精英,何泽慧和王大珩。两人还是大学同班同学。
何泽慧家尚是著名的网师园的主人。旧知识分子的档次确实蛮高的。
w******9
发帖数: 1604
2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苏州王家甩一家11个博士11条街
尤其现在博士多如猪的状况下,
而且11个博士里面也没看到特别杰出贡献。
要说教育大家当属苏州王家啊。
第一代 王颂蔚 清末维新人士,妻子谢长达,主要搞教育。
第二代
王季烈 清末民初物理学著作翻译家,后来研究昆曲。
王季同 最早在国际刊物发表数学论文的中国学者,后来出家,养了6-7个牛逼孩子。
王季点 ?? CC Wang,中国第一个化学女博士,以中国皮鸭蛋作为毕业设计。
王季绪 早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帝国大学,获工学士学位后,又赴英国留学,入剑桥
大学工科,获博士学位。回国后主要当校长。
王季玉 留日留洋,回国后主要办教育
第三代
王季烈分支 王守泰 昆曲声律方面的专著《昆曲格律》。
王季同分支
王守竞 中国最早一批研究量子力学并且在Phys Rev Lett发表大人物,很可惜后来转
机电工科方向。
王明贞 密歇根大学博士,老板就是一辈子没得诺贝尔的Uhlenbeck,合作一篇
Review of Modern Physics,中国第一人,拿到现在中国有人在这上面发文章,水平已
经超过95%物理科学院院士。
王守武 普渡大学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半导体器件物理学家
王守... 阅读全帖
h******k
发帖数: 15372
30
基本的规则是解放前就是有一定地位的知识分子的女性就一直被称为先生,所以现在见
到的越来越少了。目前何泽慧还被称为“何泽慧先生”。
b****a
发帖数: 4465
3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何祚庥恭祝于敏教授九十大寿
二、为什么中国人在原子弹爆炸后两年零八个月便爆炸了氢弹?而其它国家往往在5~8
年后才爆炸了第一枚氢弹?
真实的情况是,氢弹的‘预先’研究从1960年12月就决策上马干了。
1960年,国家科委和国防科委在聂荣臻副总理领导下,起草了“科研工作14条”。为贯
彻“14条”,聂总指示说:“科研工作像下棋,下棋要看三步棋。我们的国防研究,是
否还应部署第二步棋?根据聂总这一指示,当时主持核武器研发的二机部部长刘杰找到
钱三强商量,核武器应如何部署第二步棋?钱三强当即回答说,“那当然是氢弹的预先
研究”。“研发核武器的第一步棋,是原子弹。我们已部署在九院。第二步,很自然,
当然是氢弹。在氢弹全面上马以前,当然就是‘氢弹的预先研究’。”
1960年9~10月,中国和苏联间的‘同盟’友好关系全面破裂、恶化!当时正在苏联杜
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工作的周光召、吕敏和我(何祚庥)三人就未来工作的去向问题,
联合向二机部领导打了个报告,“鉴于中苏关系恶化,在联合核子所继续从事中苏友好
活动已没有什么意义。而由于中苏友好关系全面破裂,苏方已全面撤退技术专家。估计
国内缺乏技术人员。为填补国内空缺,我们愿意回国...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1061
32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经历了艰辛、困难、风险的历史进程,是来之不易的历
史性成果,这当中除了要突破核子理论、爆炸物理、电子测试、自动控制、精 密工艺
、总体设计以及核材料提取等各个领域中无数大大小小的技术难关,真正掌握确保原子
弹起爆成功的奥秘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历史情况,那就是国家正处于经 济甚为困难时
期,可以说中国人勒紧了裤带,把原子弹研制出来,那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科学求
实、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将会永放光芒。我们要向世人说 的有许多许多,现在
只能将其中部分重要内容作一回顾。
一、毛泽东对研制原子弹的决策,有着历史发展的过程
1945年8月,美国人在日本投下了原子弹,几天以后,毛泽东在延安的一次干部会
议上说:“原子弹能不能解决战争?不能!原子弹不能使日本投降,只有原子弹而没有
人民的斗争,原子弹只是空的。”
1946年8月6日,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女士在延安枣园树下采访了毛泽东
,毛泽东说出了流传于世的一句话“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看样
子可怕,实际上并不可怕。”
1951年下半年,法国科学院院长、世界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约里奥·居... 阅读全帖
w*****0
发帖数: 361
33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6.28水一水]钱三强
何泽慧(1914年3月5日—2011年6月20日)女,祖籍山西灵石,生于江苏苏州,中国物
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系中国著名原子核物理学家钱三强的夫人。1946年起在法国
巴黎法兰西学院核化学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曾和钱三强等合作发现了铀核裂变的新方
式——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她领导的研究小组在20世纪50年代成功研制出性能达到国
际先进水平的原子核乳胶,为开拓中国中子物理与裂变物理实验领域和中国的科教事业
作出了重要贡献。2011年6月20日,何泽慧院士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C********g
发帖数: 9656
34
http://china.nfdaily.cn/content/2011-11/03/content_32546645.htm
2011-11-03 09:13 四川新闻网
7月29日,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钱思进的博客上,刊登一篇长达6500多字的名
为“教育界剽窃造假的另一恶劣案例”的文章,还将打假论文抄袭原稿全部贴出。文章
称,2007年9月从四川大学毕业并保送北大就读硕士研究生的胡震,本科生毕业论文造
假,而钱思进历时一年进行学术打假。
学术打假向来引人关注,而此次北大教授亲自打假,对象还是自己所带研究生,自
然关注涌动,评论汹汹。针对钱思进希望川大对胡震论文造假予以核查,四川大学物理
学院原副院长在接受成都晚报记者采访时回应:“川大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已经给国务
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回复了公函。”他认为,胡震毕业完全程序合法,授予学位证、毕
业证没有问题。
博客说缘起:
他跟从我写论文
抄我的文章还不改
1日成都晚报记者打开钱思进博客网页,首页上即看见图文并茂的“教育界剽窃造
假的另一恶劣案例”的文章。文章中叙述2006年底至2007年5月,四川大学应届毕业生
胡震到北京大学跟从...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5
时间:4月29日上午
地点:清华大学
事件:约200对新人参加清华大学集体婚礼,这是清华百年校庆活动之一。
昨天上午,约200对新人参加清华大学集体婚礼,这是清华百年校庆活动之一,新人是来自清华的在校师生和校友。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为主婚人。另外,还有200对新人今天参加集体婚礼。
在大草坪上拍集体照时,新人们抛起手中的鲜花高喊“我们结婚了”。
新婚夫妇在清华园门口合影。
一位新娘避开人群独自补妆。
新人们的笑容像鲜花一样绽放。
宣读过结婚誓言,一对新人在大草坪上亲吻。
报名新人达500多对
举办集体婚礼的消息发布后,几个月来,报名参加婚礼的新人达500多对。根据报名情况,主办单位决定分别在昨天上午和今天上午举行两场婚礼,满足新人们的心愿。活动由清华校庆办、工会等部门策划。
“我们结婚了!”
昨日上午8时30分,在选自清华附小的小花童引导下,身着盛装的新人,走过清华具有标志性的二校门,踏上红地毯,走向大礼堂。
在大礼堂前的大草坪上,新人交换结婚信物,并深情拥吻,宣读结婚誓言:“清华为鉴,天地作证……今生今世两手相牵,同甘共苦……”集体婚礼仪式后,新人们还来到清华学堂、日晷前拍照。拍集体照... 阅读全帖
q****o
发帖数: 769
36
老科学家走好!
c*******y
发帖数: 1657
37
她家住在中关村
中科院图书馆一面墙是她家书房的照片
非常非常的朴素
q****o
发帖数: 769
38
牛人是可以世袭的。
w*****u
发帖数: 4768
39
看上去就很聪明啊,而且也很漂亮
d***q
发帖数: 1119
40
好比欧洲的伯努利家族,一家几代都是数学家
j******l
发帖数: 10445
41
1948年,他们回到了自己战乱仍频的祖国。他们明白,这里更需要自己。
===================================================
如果你不是牛人如钱三强,就不会受到菏泽慧的青睐。
如果你不是杨振宁钱学森,就不会在祖国享受到贵宾的待遇。
i***s
发帖数: 39120
42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钱思进的博客7月29日刊登一篇长达6500多字的名为“教育界剽窃造假的另一恶劣案例”的文章,还将打假论文抄袭原稿全部贴出。文章称,2007年9月从四川大学毕业并保送北大就读硕士研究生的胡震,本科生毕业论文造假,而钱思进历时一年进行学术打假。
《成都晚报》报道,学术打假向来引人关注,而此次北大教授亲自打假,对象还是自己所带研究生,自然关注涌动,评论汹汹。针对钱思进希望川大对胡震论文造假予以核查,四川大学物理学院原副院长回应:“川大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已经给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回复了公函。”他认为,胡震毕业完全程序合法,授予学位证、毕业证没有问题。
博客说缘起:
他跟从我写论文
抄我的文章还不改
在钱思进博客网页,首页上即看见图文并茂的“教育界剽窃造假的另一恶劣案例”的文章。文章中叙述2006年底至2007年5月,四川大学应届毕业生胡震到北京大学跟从钱思进做毕业论文,当胡震请求钱思进在毕业论文审议表上签字时,钱思进发现胡震的论文大量抄袭了他之前发表的学术论文。钱思进在得到胡震承诺“删除不是自己写的所有部分”后,在审议表上签了字。但胡震在2007年9月保送进入北京大学后,...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3
“我其实就是想知道,这样的论文算不算抄袭?如果不算,那以后学生的论文都能这么写了;如果算,四川大学是否处理?如何处理?”昨日,钱思进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谈及对自己带的研究生的本科论文打假一年多仍未果时,他表示将继续坚持。
在钱思进的博客上,第一条仍然是发表于今年7月30日的《教育界剽窃造假的另一恶劣案例,中国教育界学术打假和惩治腐败的艰难》的文章,文章长达6500余字,详细记叙了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钱思进对其学生胡震本科毕业论文打假的过程,打假历时一年多,至今未有结果。钱思进称:“他用承诺删除他的毕业论文中剽窃抄袭的部分,骗取了我的签字,然后又用我的签字,向四川大学骗取了毕业论文的通过和学士学位。”昨日,四川大学宣传部门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对于胡震本科论文是否存在造假,学校还在研究,结果没有这么快对外发布。
钱思进在自己的博客中称:2006年年底至2007年5月,四川大学应届毕业生胡震到北京大学跟我做毕业论文。2007年5月,在他离京前一两小时,突然拿出一沓毕业论文审议表让我填写签字,我立即发现他的论文大量抄袭了我和我的研究生杨宗长发表的学术论文。我责令他回川后,将所有不是他自己写的...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3728
44
不见得。中国绝大多数精英科学家都不是和TG一条心的。89那一代,TG留住了郭雷,施
一公,陈章良几个典型,说老实话名声都不咋地。我们这一代,走学术道路的,除了科
技部子弟,大多数都是在体制外的。老一代的院士,公开骂TG的大有人在。俺上高中的
时候,学校请了老校友何泽慧院士来讲话,老太太在台上骂TG骂了两个小时......校长
那个汗啊......
s******r
发帖数: 2876
45
为什么不一心?主要还是土工没钱给他们。

不见得。中国绝大多数精英科学家都不是和TG一条心的。89那一代,TG留住了郭雷,施
一公,陈章良几个典型,说老实话名声都不咋地。我们这一代,走学术道路的,除了科
技部子弟,大多数都是在体制外的。老一代的院士,公开骂TG的大有人在。俺上高中的
时候,学校请了老校友何泽慧院士来讲话,老太太在台上骂TG骂了两个小时......校长
那个汗啊......
a*********3
发帖数: 660
4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的精英集团
从很久以前开始,中国的精英集团就是一家人。清朝自不必说,我们可以由民国到新中
国的名人关系看到端倪:
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哥(金庸父亲娶徐志摩父亲的堂妹)
穆旦是金庸的堂哥(这个很出名了,查良铮,查良镛)
袁行洁(汉语拼音的最初发明者,中国第一位女外交官,即袁晓园)是琼瑶的大姨妈,
她父亲是交通银行的创始人
蒋英是蒋百里的女儿,同时徐志摩的姑姑嫁给蒋百里的堂兄,而金庸的远房姑姑又是蒋
百里的第一任妻子。
著名学者、政治家张君劢是徐志摩首任妻子张幼仪的二哥,而四哥张公权则是当年中国
银行业的领路人之一。
金庸的堂姐(查良敏)嫁给琼瑶的三舅袁行云。所以金庸和琼瑶又是亲戚。中国上世纪
两大畅销书作家和最流行的诗人算是一门。
袁行云的堂兄弟袁行霈是著名学者,我们在语文课本里也见过他。
金庸的表姐(蒋英)嫁给钱学森,她本人就是著名歌唱家。蒋英之父蒋百里也是军界的
一代名流。
说到钱家,江浙钱氏出了很多同宗的名人,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钱穆、钱玄同、
钱钟书……钱家在现在中美学界都有大批顶尖学者。
钱钟书的妻子是杨绛,杨绛父亲杨荫杭本身就是翻译家,卢梭《民约论》、孟德斯鸠《
万法精理》、穆勒(密尔)... 阅读全帖
d**********0
发帖数: 13081
47
钱学森先生以98岁高龄与世长辞,在中国乃至世界华人中有很大的反响,引起了许多评
论。正面的评论多涉及他在美国面对不公正对待坚持回归祖国以及回国后对中国航天事
业做出的贡献。负面的评论则多涉及他五十年代大跃进期间在报刊上就粮食产量发表的
言论和八、九十年代对开展“人体科学研究”的倡导。在这些热闹的评论中,少有涉及
钱学森在六、七十年代的言论行止。究其原因,大体上可以说,这个时期正是“两弹一
星”会战最关键的时期,钱学森以全部心力领导导弹和卫星的研制计划,保密的需要,
使他同社会几乎处于隔离状态。可以推想,这也是钱学森工作压力最大、任务最为繁忙
的时期,少有余暇参与社会上发生的事件。
现在这位中国近代科技史上的重要人物已经走进历史,在对他的热烈颂扬和其他“热议
”行将冷却之际,他在六、七十年代的所行所思,应当成为史家分析探讨的课题。尤其
是,这段时间大致上同文化大革命的酝酿、发动、高潮和终结相重合,钱学森在这个时
期有什么样的经历?他的生活工作环境有什么样的变动?他同中国当局有什么样的互动
?他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波澜?等等,都是今天和未来的人们感兴趣的话题。站在历史
的高度回答这些问题,除...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48
于光远逆天言论:我们的政治体制出了问题
大中小2016-03-16 19:23:04
多维历史
回到北京不久,于光远身边就集合了一群老朋友、老同事,他们自发地重新开始研究因
为“文革”中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刘世定1975年在北京再见于光远的时候,发现
他又开始忙碌起来。于光远对刘世定说:去读读经典吧,读一读列宁,梳理一下他关于
国家的论述,看看苏维埃国家体制中究竟遇到了什么问题。“十月革命之前,列宁想得
很好,要建立一个比议会制民主更好的民主制度,把行政权和选举结合在一起。他认为
更好的做法是直接选,直接管。当然,今天来看,这种方法未见得好,因为没有制衡。
”没有制衡的体制必定要出问题,于光远对刘世定说:“为什么会出文化大革命?看来
是我们的政治体制出了问题!”本文摘自2013年10月9日《中国青年报》,原题为《大
玩学家于光远走了》。
2004年10月20日,于光远出席第四届中国上市公司百强高峰论坛(图源:VCG)
于光远,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1915年7月,出生于上海。1934年,转入清华大学
物理系。1935年底,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1948年起,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文革中的钱学森
作者:华新民
钱学森先生以98岁高龄与世长辞,在中国乃至世界华人中有很大的反响,引起了
许多评论。正面的评论多涉及他在美国面对不公正对待坚持回归祖国以及回国后对中国
航天事业做出的贡献。负面的评论则多涉及他五十年代大跃进期间在报刊上就粮食产量
发表的言论和八、九十年代对开展“人体科学研究”的倡导。在这些热闹的评论中,少
有涉及钱学森在六、七十年代的言论行止。究其原因,大体上可以说,这个时期正是“
两弹一星”会战最关键的时期,钱学森以全部心力领导导弹和卫星的研制计划,保密的
需要,使他同社会几乎处于隔离状态。可以推想,这也是钱学森工作压力最大、任务最
为繁忙的时期,少有余暇参与社会上发生的事件。
现在这位中国近代科技史上的重要人物已经走进历史,在对他的热烈颂扬和其他“
热议”行将冷却之际,他在六、七十年代的所行所思,应当成为史家分析探讨的课题。
尤其是,这段时间大致上同文化大革命的酝酿、发动、高潮和终结相重合,钱学森在这
个时期有什么样的经历?他的生活工作环境有什么样的变动?他同中国当局有什么样的
互动?他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波澜?等等,都是今天和未来的人们感兴趣的话题。站在
历史的高度回...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1529
50
9月16日下午,中国科大原副校长杨承宗百岁华诞庆典暨寿宴在北京市文津酒店二楼艺
术厅进行。包括何泽慧、吴文俊、徐光宪、郭慕荪等资深院士在内的近400名科教界专
家学者和杨承宗先生曾工作过的单位的代表,以及杨先生的学生,欢聚一堂,畅谈杨先
生为我国科技教育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和矢志报国、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笔致信祝贺杨承宗先生百年华诞(图1为其复印件)。杨承宗百岁华
诞的新闻次日被媒体大量报道,但媒体与中国科大官方新闻网均只字未提温家宝的贺信
。筹备杨承宗先生百岁华诞庆典的科大老师给了我一份温家宝贺信的复印件,我问参与
筹备的老师,中国科大新闻网为何不发表温家宝祝贺杨承宗先生百年华诞的贺信?得到
的回答只有四个字:“上面不让”。发表贺信,只能表示温家宝对老科学家、教育家的
关心,宣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根本不可能影响和谐,为何不让报道,我百思不
得其解。
温家宝在9月份出席联合国大会期间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专访。在回答CNN节
目主持人扎卡利亚(Fareed Zakaria)关于中国政府屏蔽网站、钳制言论的提问时,温
家宝肯定了言论自由的价值。他... 阅读全帖
1 2 3 下页 末页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