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冰架
1 (共1页)
d*********o
发帖数: 6388
1
http://www.sinchew.com.my/node/1603309/%E5%8D%97%E6%9E%81%E5%A4%A7%E5%9E%8B%E5%86%B0%E6%9E%B6%E5%B0%86%E5%B4%A9%E8%A3%82
南极属於拉森(Larsen)冰架一部份的“拉森C”(Larsen C)即将崩裂。
这块面积达5000平方公里的冰架若崩裂,将成为历来最大块断裂的冰架之一,亦会令冰
架其馀部份在未来逐渐断裂。
这块随时断开的部份有美国特拉华州,或千里达及多巴哥共和国那麽大。
据报道,拉森C冰架位於南极西北边缘,冰层厚350米。
科学家多年来都关注拉森C冰架上的裂痕,去年它的裂痕在数星期内增加了18公里,如
今只馀20公里长的地方将该冰架连接主冰架。
威尔斯史云斯大学的团队估计,冰架未必会整块即时完全断裂,但将不断有部份冰架碎
裂的情况。
由於冰架浮在海面,即使它断裂亦不会直接导致海平面上升,然而冰架若继续断裂,就
会令冰架上的冰川崩塌跌落海中。
据估计,如果拉森C冰架上所有冰川崩塌,会使全球海平面上升达10厘米。
r*******u
发帖数: 8732
2
北極冰架或再縮小 2008年7月30日
(加新社29日電)北極冰層研究專家說﹐加拿大現存的最大冰架,上周剛剛分裂﹐掉下巨
大冰塊﹐今夏很可能再次「瘦身」。
特倫特大學(Trent University)的米勒(Derek Mueller)花費幾年時間﹐研究埃爾斯米
爾島(Ellesmere Island)北岸的沃德亨特冰架(Ward Hunt Ice Shelf)。他說﹕「如果
今夏看到更多冰架分離﹐我不會感到意外。」這種現象符合氣候變化理論﹐北極其他地
區也有同樣情況出現。
就在上周﹐冰架一塊面積約為20平方公里面的巨大冰原脫落﹐慢慢漂進北極地區海洋。
它和冰架連接一起﹐有3,000年之久。
人們最先在2002年發現冰架的裂縫﹐加拿大巡邏人員今春發現﹐它已發展多度裂縫﹐寬
約40米﹐長達18公里。該處冰層好像智力拼圖玩具﹐靠彼此支撐。米勒說﹐這樣的冰塊
不用多久就會脫落。
冰架由積雪和融雪凝冰組成﹐它是漂浮在海洋表面的厚重遠古海洋冰層。埃爾斯米爾島
曾給一整個巨大冰架環繞﹐在上世紀初才分裂。
沃德亨特冰架是殘餘冰層的最大一塊﹐面積為440平方公里﹐厚度有40米。儘管冰架在
上世紀80
o***s
发帖数: 42149
3
中新网12月28日电(尹琳)从北极地区埃尔斯米尔岛断裂的一个远古冰架会从明年春季
开始漂流,将对一些海上作业造成安全威胁。这是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地理系一名教授今
天发出的警告。
这位教授说,这个名为Alyes的冰架是加拿大仅存的六个冰架中的一个,大概已经
有4500年的历史。它于去年8月13日崩塌,然后形成了一个面积66平方公里,厚度在30-
40米的冰岛;冰架剩余部分大约还有15公里长、5公里宽。
这位名叫卡普兰的地理教授致力于研究冰川形态以及气候变化会给冰川冰架造成的
影响。经过研究,他对冰架运动的速度表示震惊。卡普兰说,春天到来时,冰架可能会
对一些海上油井作业平台造成潜在威胁。
他还警告说,Alyes冰架断裂很可能意味着加拿大北冰洋在未来30年内也会发生类
似情况。
因为距离遥远,Alyes冰架断裂时并没有被人发现。专家们也是在看到卫星图的变
化后才意识到这个问题。有专家在实地考察后表示,断裂“像是巡航导弹击中了冰壳一
样。”研究人员怀疑环境变化应该是冰壳断裂的原因之一,但现在就说是全球变暖导致
的也还为时过早。
g******e
发帖数: 210
4
“英国南极勘探小组”成员16日说,2002年南极拉森-B冰架的崩裂是人类活动导致全球
变暖的后果,“这是人类第一次证实拉森—B冰架崩裂这一物理过程与人类活动之间的
关系”。
来自英国和比利时的科学家在《气候学》杂志上撰文说,他们已经找到直接证据,
证明温室气体除了导致全球变暖外,还稀释了南极洲上空的臭氧层,加剧了该区域的风
速,不断加强的风顺时针旋转在南极洲的海洋上空。
南极半岛的冰川链以往主要是由位于它东部的拉森冰架所保护,不受暖风的威胁。
“但如果西风带不断加强且次数增多的话,温暖的空气就会突破高山的障碍,直接威胁
到冰川的安全。”“英国南极勘探小组”的成员约翰·金说。
拉森-B冰架位于南极半岛北部,面积为3250平方公里,冰层厚度将近200米。
r*****e
发帖数: 1196
5
中国网9月4日讯 据美联社报道,科学家9月3日表示,在加拿大北部的北极地区,一片相
当于纽约曼哈顿岛大的巨大冰原已经从艾斯米尔岛上脱裂下来,这进一步表明全球变暖
正在改变此北极边境。
全球变暖导致北极冰架在消失
加拿大安大略省特伦特大学的北极冰架专家德里克莫勒表示有4500年历史的马卡姆
冰架在今年8月初已经分裂,如今这片49平方公里的巨大冰原正漂浮在北冰洋上。此外,
从塞松冰架上也脱落下来二块大冰,导致此冰架缩水60%,面积随之也减少了47平方英
里(合120平方公里)。沃德-亨特冰架也还在继续断裂,面积又减少了8平方英里(合2
0.5平方公里)。就在上个月,莫勒才报告说一片7平方英里(合18平方公里)的冰从面
积170平方英里(合435平方公里)、厚1.72米的沃德-亨特冰架上脱落下来。
从沃德-亨特冰架断裂的冰漂浮在海洋中
莫勒说:"马卡姆冰架突然消失是一大怪事。我们通过研究了解了一点真相,当天气放晴
时,这里的冰架可能会顷刻消失。这是骇人听闻的事件,明显表明北极正在快速发生变
化。"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冰冻圈研究实验室主任卢克柯普南特说:"在今年夏季,海
冰减少和气温异常升高共同促

发帖数: 1
6
来自主题: Talk版 - 南极虽然是冰雪的世界
南极虽然是冰雪的世界,但同样存在生机盎然的地方。欧洲科学家2月14日奔赴南极,
将对一块巨大冰川下的生态系统展开探索及研究。
这块冰川位于南极南部,编号为A68,其面积为伦敦的4倍。科学家认为,它所覆盖的海
底生态系统已有20万年之久。
A68冰川是2017年7月从拉森冰架(Larsen Ice Shelf)脱离的一块冰架,面积为6,000
平方公里。英国南极探险队(British Antarctic Survey)于2月14日开赴南极,将研
究A68冰川下是否存在生物等问题。
BBC报导说,科学家将花费三周时间观察冰川的水下生态系统。
该研究主持人海洋生物学家林赛(Katrin Linse)博士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在那
里的水下世界发生变化之前,迅速赶到那里,因为阳光进入那片水域之后,很快会出现
新物种的群落。”
生命科学(Live Science)说,A68冰川上下方向的厚度为190米,但是海面以上仅有30
米高。A68冰川与其母体“拉森冰架”的最大间隔距离已经达到5公里。
“拉森冰架”是南极最大的一个冰架。科学家推测,拉森冰架的结构形成时间已达数千
年。
林赛博士表示,这是研...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1415
7
来自主题: Taiwan版 - 成大卫星拍得最好 全球瞩目
中国时报 2008.03.27
成大卫星拍得最好 全球瞩目
杨淑芬/台南报导
 南极威尔金冰架今年二月廿八日起发生大规模崩解,美国太空总署发现此异常现
象,通告各国太空中心调查。成功大学福尔摩沙二号卫星以独特的轨道设计与先进影像
处理技术,对崩解冰架取得最关键性影像,廿六日与英美各国同步发表,台湾来的影像
高居各媒体端头。
 南极冰架崩解事件,凸显了全球气候剧变现象。成功大学地科所副教授刘正千表
示,成大接获讯息后,福卫二号在三月八日气候良状况下,拍摄二公尺近距离分辨率彩
色影像,揭露南极威尔金冰架崩解的详细过程及结果。
 威尔金冰架(Wilkins Ice Shelf)面积约一万三千八百平方公里,崩解面积大
于两个台北市面积,而目前威尔金所残存的冰架,仅靠一道窄约六公里尚未崩裂的冰块
保护,使其不至于进一步的崩解。倘若裂缝继续扩大,恐将触发另一次更大规模的崩解
,后果不堪设想。
 刘正千指出,南极半岛西侧是全球暖化现象最严重的地区,平均每十年摄氏○.
五度的速度快速上升,冰架崩解在过去卅年来,持续进行中,威尔金只其中之一。最知
名的是二○○二年,卅天内
s*******8
发帖数: 400
8
和使徒的周旋紧张而并不激烈,从头至尾没有发生过任何直接的对抗,但其中的凶险并
不亚于苏曾经经历过的任何一场战斗。虽然使徒象是放弃了追踪,但是苏也不敢轻忽,
时时刻刻开启着整合了断层探测的全景图。
对于使徒的突然退却,苏也有所疑惑,所以小心翼翼地向着北方前进。一天后,在
靠近冰洋的时候,不光是他和梅迪尔丽,就连希尔瓦娜斯都感知到了那隐约存在的恐怖
气息。这是一种警告,警告那些强大到足以感知到这份气息的人,这里是普利德克拉的
领地。未经主人的许可,不得进入。至于那些弱小的生物,普利德克拉并不感兴趣,它
们对它没有威胁,最多是成为不那么可口的点心。
苏这三个人显然都不属于普利德克拉欢迎的对象,感知到气息中充满了凶厉的警告
意味。站在雪峰上极目远眺,苏的目光穿透了重重迷雾,看到了一直延伸到海中的巨大
冰架。在冰架都会碎裂的冰洋深处,应该就是普利德克拉的栖息地。苏不知道这位雄踞
北洋的巨头究竟是什么样的生物,更不知道他的名字和特性,但是站在高山、俯视冰洋
时,他胸中会浮起一层奇异的思绪,如果是他来统治这片冰洋,那该是什么样的感觉?
这种空旷、巨大以及容纳一切的感觉,和建立...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9
从2009年12月6日进中山站,至2011年2月26日走出中山站;黄继锋,这名28岁的武大中国南极研究中心博士生,和他的16名队友一起,在南极度过了漫长的科考生涯,其时间之长,创我国极地科考之最。
昨日,刚从湖北公安老家回到学校的黄继锋,给记者讲述了在南极的448天故事。
48天极夜太煎熬
2009年12月6日,随着我国第26次南极科考队伍,黄继锋第一次来到南极。他的科考任务是建设我国第一个潮汐站并进行观测;监测冰川运动;考察冰架,监测GPS跟踪站等等。
时间进入2010年5月,日照时间逐渐缩短,极夜越来越近。黄继锋充满期待,连续40多天的黑夜到底是什么样的景象?此前,他只是在教科书上了解到极昼和极夜。
经计算得知,极夜将于5月30日来临。5月29日,太阳落山后,黄继锋还在想,明天太阳会不会照样升起?然而到了第二天下午太阳也没出现,他知道,极夜来了。当天晚上11时,睡不着的黄继锋惊奇发现,外面居然一片彩光,原来是极光!那一抹抹炫目之光,形状各异,绚丽夺目,如云似霞,时长时短,时大时小,嬉戏无常,有时又射出许多光束,宛如孔雀开屏,蝶翼飞舞。大伙纷纷跑出去观看那如梦如幻的景象。
“那就像是...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11227
10
来自主题: Headline版 - unidentified_title
发信人: inews(inews), 信区: Headline
标题: 漂浮在海洋的“万年僵尸”才是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杀手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Thu Oct 26 08:13:39 2017,GMT)
1912年4月14日晚上,承载着1324名乘客和891名船员的一艘奥林匹克级豪华邮轮泰坦尼克号以22节的速度兼程航行,站在甲板上的船员例行观察中,发现大海中有一些奇怪的“鬼火”从一艘来历不明的‘幽灵船’上跑来,紧接船上乘客突然感觉到的剧烈震动,船体倾斜并慢慢下沉。
“世界上最大的不沉之船”泰坦尼克号导致沉没的原因一直是科学家们探索和研究的世纪之谜,但是现在比较公认的说法是撞到了海上“万年僵尸”——冰山所致。
冰山,是指从极地冰川或极地冰盖临海一端断裂,脱离极地大陆而落入海洋中漂浮的大块淡水冰。冰山高度可达数十米,甚至一二百米,但是我们肉眼看到的仅仅是冰山一角。冰山只有大约十分之一的部分露在海平面上,90%的庞大体量其实藏在水下,肉眼是无法观测到的,“冰山一角”一语的来历就是来源于此。也正因为无法观测到,对于航海来说是十分危险的,造成许多撞击沉船的事故发生,泰坦尼克号的悲剧被认为是...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4825
11
http://news.sina.com.cn/w/2012-01-12/033423785406.shtml
经济不景气,找工作困难。英国南极考察处招聘36名后勤工作人员的启事一出,应
聘者众,预计超过3000人。不惧极夜,不惧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只求有一份工作。
应聘者不限年龄
这些岗位分属英国南极考察处4个基地。考察处自二十世纪50年代末开始在南极圈
内英国土地上建立5个基地,研究人员通常在夏季进入这些基地工作;每逢冬季,即3月
至10月间,一个基地完全关闭,另外4个只留后勤人员维持基本运转。
因此南极考察处每年招聘电工、管道工、木匠、厨师、农林助理员和工厂技术员。
今年招聘36人。
聘用者工作时间为3月至10月,食宿全部免费,享受户外服装津贴,薪水2.37万英
镑(约合3.66万美元),最后还可拿到2370英镑(3660美元)的奖金。
英国《每日邮报》11日援引哈利基地后勤协调员卡罗琳·刘易斯的话报道,应聘者
不限年龄,而且还有升迁机会,“我们一名指挥官以前是基地的厨师”。
最寒冷的工作地
这些基地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工作地点,最低温度可达零下40摄氏度。冬季正
是极夜阶段...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12263
1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雪龙号极地考察船
雪龙号极地考察船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雪龙”号破冰船
“雪龙”号破冰船
我国第三代极地考察破冰船“雪龙”号于1993年从乌克兰进口。前苏联解体后,因为这
条船是乌克兰赫尔松船厂造的,没办法继续,中国以1750万美元低价购得,然后船厂按
照中国的需求于1993年3月25日改造完工。自1994年10月首航南极以来,“雪龙”号已
先后11次赴南极、3次赴北极执行科学考察与补给运输任务。北京时间2010年8月6日凌
晨4时29分,雪龙号“轻松”打破了中国航海史最高纬度纪录——北纬85度25分。
目录
简介
名字由来
特点
改造
参数
性能
设施
展开
简介
名字由来
特点
改造
参数
性能
设施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该船耐寒,能以1.5节航速连续冲破1.2米厚的冰层(含0.2米雪),技术性能先进
,属国际领先水平,也是我国进行极区科学考察的唯一的一艘功能齐全的破冰船。
“雪龙”号前后投入了将近2亿人民币的改造,据国内有关权威估算,该船现价应
在7亿人民币左右。
自... 阅读全帖
T**********e
发帖数: 29576
13
攀登珠峰大概要花费三万到六万美金,甚至花掉你的生命,20世纪20年代以来,已经有
200多人倒在珠峰上,但是还是有越来越多人毫不畏惧,不断地对珠峰发起挑。
1998年5月,美国女登山家弗朗西丝·阿森蒂夫(尸体图二)成了第一个不带辅助氧气
登上珠峰的美
国女性,然而她在下山途中却因缺氧虚脱倒在了珠峰下244米处的地方,当时发现了她
的南非登山家伊安·沃达尔由于没有将她活着救下山,多年来一直背着“见死不救”的
恶名,饱受人们谴责。9年来,弗朗西丝的遗体仍然留在原来的地方,成了后来登山者
的醒目“路标”。日前,当年被迫放弃拯救弗朗西丝的探险家沃达尔决定重返珠峰,将
弗朗西丝的遗体进行埋葬,让她获得一些应有的尊严。
美国女登山家丧生珠峰前哀求:“请不要扔下我”
弗朗西丝是和俄罗斯丈夫谢尔盖·阿森蒂夫一起攀上珠峰的,然而当他们下山时,弗朗
西丝却因缺氧在距峰顶244米远的地方发生了虚脱,倒在了雪地上。丈夫阿森蒂夫试图
下山求救,但他却再也没有被人发现,阿森蒂夫可能滑下了陡峭的冰架,丧生在了珠峰
下面的未知沟壑中。
当时,生于英国的南非登山家伊安·沃达尔正带着他的登山小组试图征服珠峰,他和登
山伴...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2455
14
美国南极考察站里面一般都是什么人?都是科学家吗,找不找志愿者?
m******a
发帖数: 476
15
说的好像只有冰川融化,南极就没有降水补充似的。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典型。
v*******e
发帖数: 11604
16
妈的这属于典型的fake news。
m**d
发帖数: 21441
17
赶快焊上啊

发帖数: 1
18
用强力胶粘粘更简便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13
j****c
发帖数: 19908
19
初中生都知道冰块溶化不会水平面变化
l*******t
发帖数: 1430
20

属实。mlgb文科文盲太多
T******y
发帖数: 14506
21
你们反华丧心病狂。。冰是在石头山上。
D***3
发帖数: 12712
22
上升10厘米,又不是10米
惊慌个啥........
s*x
发帖数: 8041
23
这个估计是陆地上的冰块
w********9
发帖数: 8613
24

那可不是浮在水面上的冰块,否则会漂走。
T****t
发帖数: 11162
25
那是北极的冰, 南极不一样的,是在大陆上的。
xt
发帖数: 17532
26
如果真是瞬间上升10cm,那还是很可怕的。局部造成的波
会很高。
w********9
发帖数: 8613
27
水位上升只是个表面现象,说明全球的气候可能正在发生大(但是缓慢)的变化。上升
几度就会造成很多物种灭绝。
j****c
发帖数: 19908
28
地球历史上灭绝的物种多得数不过来
k****n
发帖数: 780
29
南极片14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几乎完全被坚冰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为1880米,许多地方厚度在4000米以上。气候酷寒,全年平均温度仅-25℃,最低温度达到-90℃,终年刮着5~6级寒风。然而就是在这块冰雪大陆上,发生着许多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神秘事件。
1、发现奇特巨环结构 2014年1月15日,据国外媒体报道,南极洲大冰原发现的一个奇怪的环形结构,直径达到2公里,四周被一些类似的面积较小的环形“伤疤”环绕。
这个神秘巨环是在南极洲东部朗希尔德公主海岸的一个冰架发现的,所在冰面非常平坦,没有任何特殊特征,科学家们对巨环的形成还没有统一的结论。南极洲14大惊天谜案:藏有外星人基地(图文)
据悉,2004年9月2日,部署在世界各地的6个探测器探测到次声,次声的频率很低,能够穿行相当长距离,并不在人类的听力范围之内。科学家将那次次声的来源锁定在南极洲东部地区,相信这个神秘巨环与探测器探测到的次声有关。
2、神秘“南极人造人”ningen
神秘“南极人造人”ningen,对于它的存在一直都有很多争议,因为目击的人证比较稀少,但是却又有很多关于它的描述报道,让这个神秘的物种出现在人们视野里,它是... 阅读全帖
G****r
发帖数: 5579
30
(这样的文章也许可以证明全球暖化真是中国人的阴谋)
http://scitech.people.com.cn/n/2015/0703/c1007-27248285.html
南极冰川加速融化 可改变地球引力场
胡珉琦
2015年07月03日08:33 来源:中国科学报
从2009年起,南极大陆约750千米长的海岸线上,几块冰川开始以每年60立方千米的速
率融化,至今已经融化了300万亿升水流至周围海洋。科学家担心,南极冰原的加速融
化,将使南极半岛开始变得不稳定。他们还警告称,如果冰川继续融化,很可能导致海
平面显著上升。
冰川融化不只是北极
同样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同样是地球的极点地区,北极与南极的冰川融
化速率并不相同。
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名誉主任鄂栋臣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解释,北极是海冰,
南极是陆地冰川。与南极相比,北极的气候系统比较复杂,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比
较直接,海冰对于气候变化也更敏感。
一直以来,北极海冰的消融是不争的事实。根据资料显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
北极海冰就出现了明显的快速减少现象,尤其是在2007年和2012年。
相反,南极的陆地冰... 阅读全帖
P*****f
发帖数: 2272
31
来自主题: WorldNews版 - 谁给讲讲全球变暖的害处
南极的冰架脱落如larson B主要是暖海水的割裂。至于融化后会不会水面上升,不好说
f**z
发帖数: 186
32
性格难以捉摸 汹涌的海洋蕴藏着巨大的破坏力
在占地球表面70%的水域包围之下,所有的大陆都只是岛屿。很多科学家相信,大
海孕育了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我们之所以能存在于此,应当归功于地球是如此湿润。不
过,对越来越精巧复杂的人类文明而言,海洋也蕴藏着巨大的破坏力。
台风/飓风
水的比热(储藏热量的能力)很大,海水与大气的热量交换,使得海洋像是一个庞
大的蒸汽机。在热带海洋上空,海水蒸发得很快,空气湿暖潮湿并且活动剧烈,很容易
产生旋转的气团,就像急速流动的江河水里容易产生旋涡。这类称为热带气旋的空气团
,达到一定强度(中心附近风力超过33米/秒时)时,根据诞生区域的不同,被称作台
风或飓风。它们从海洋里吸取了大量的热,急速旋转并移动,沿途带来暴风骤雨。
与陆地上产生的普通大风不同,台风/飓风有着复杂的结构,中央是相对平静的风
眼,由浓云密布的厚厚云墙包围,外面就是空气急速运动、风雨交加的区域。一个典型
的台风/飓风,每天以降雨形式释放的热量,可达全世界发电能力的200倍,而仅以大风
释放的能量,也达到全世界发电能力的一半。就像核电站与原子弹的区别那样,强大的
能量缓慢释放出来是能源... 阅读全帖
g******d
发帖数: 531
33
来自主题: Outdoors版 - 单人徒步无后援穿越南极
Henry Worsley,11月7日上的路,带了150多公斤装备给养,从博克纳岛(Berkner
Island)出发,经南极点,最终抵达罗斯冰架(Ross Ice Shelf)。全程约1100英里,
计划80天完成。用铱星电话与外界保持联系,目前进展顺利。
Henry Worsley最近刚从英国陆军退休,有多次南极长距离穿越经历。
http://shackletonsolo.org/
q***l
发帖数: 17
34
来自主题: Travel版 - 那一日,拥抱南极
看不见的南极洲界
去南极的路只有两条,空中和海上。对于绝大多数旅游者来说,除了乘船没有别的选择
,因为南极既没有酒店也没有餐馆,食宿供给全在船上。船也不能是普通船,且不说近
陆处的的冰架,单是狂野的德雷克海峡,眨眼就能将船掀上十五米高的浪尖,比小孩子
扔皮球还来得容易,所以除了特别制造的破冰船和探险船,少有其它船只航行。
(图:停泊在乌斯怀亚港的安德里亚号探险船)
我乘的探险船叫安德里亚号(MS ANDREA),挪威造,以现任船主的孙女命名。那日,
当我从睡梦醒来时,发现船的摇晃节奏变了,温柔的似乎都能听见摇蓝曲,哪象前两夜
,躺着也如坐过山车般的头晕目眩。打开自离港后就再没敢开过的舷窗,灿烂阳光洒满
舱房,天啊,起晚了。直到跑上两层甲板后,我才发现整条船还在沉睡,感情半夜太阳
就出来了,难怪早上六点多便已经日上三竿。
早茶不想吃,早餐还没开始,干脆去第七层甲板上的驾驶台转转,两天来已经和船上的
高级船员们混熟,呆在驾驶台的时间远远多于自己的舱房。驾驶台里只有二副斯拉文(
SLAVEN)在值班,我问他什么时候能到南极,他摊摊手说还不知道,正等着总工程师的
报告,奇怪,难道说这条船上掌握
l**********r
发帖数: 4612
3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TravisBickle (Travis),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登雪山都是找死,珠峰上的尸体地标(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an 4 13:36:13 2013, 美东)
攀登珠峰大概要花费三万到六万美金,甚至花掉你的生命,20世纪20年代以来,已经有
200多人倒在珠峰上,但是还是有越来越多人毫不畏惧,不断地对珠峰发起挑。
1998年5月,美国女登山家弗朗西丝·阿森蒂夫成了第一个不带辅助氧气登上珠峰的美
国女性,然而她在下山途中却因缺氧虚脱倒在了珠峰下244米处的地方,当时发现了她
的南非登山家伊安·沃达尔由于没有将她活着救下山,多年来一直背着“见死不救”的
恶名,饱受人们谴责。9年来,弗朗西丝的遗体仍然留在原来的地方,成了后来登山者
的醒目“路标”。日前,当年被迫放弃拯救弗朗西丝的探险家沃达尔决定重返珠峰,将
弗朗西丝的遗体进行埋葬,让她获得一些应有的尊严。
美国女登山家丧生珠峰前哀求:“请不要扔下我”
弗朗西丝是和俄罗斯丈夫谢尔盖·阿森蒂夫一起攀上珠峰的,然而当他们下山时,弗朗... 阅读全帖
x******i
发帖数: 14369
36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七座环境最极端的机场(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irl 讨论区 】
发信人: xiaoputi (小菩提), 信区: Girl
标 题: 七座环境最极端的机场(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5 22:41:20 2011, 美东)
飞机能着地真是件很不容易的事
http://tech.sina.com.cn/geo/science/news/2011-12-06/09231003.sh
1.南极洲罗斯岛的美国麦克默多科考站,身穿毛皮风雪大衣的乘客走下C-17运输机。这
里的海冰机场是7座最让人恐惧的机场之一,即使在条件最好的情况下,这种简易机场
也处于不稳定状态,给起降带来不小难度。为麦克默多站运送物资补给的飞机往往选择
在春季起飞,此时的天气环境比较适于飞机起降。12月,海冰开始走向脆弱,这个机场
不复存在,飞机利用罗斯冰架上的另一条冰跑道起降。在气温寒冷的月份,这条跑道仍
可以使用。
2 萨巴岛是加勒比海的一座荷属小岛,岛上的胡安彻-亚拉斯奎恩机场令人望而生畏。
航空专家班奈特-威尔逊表示,这座机场的起落跑道很短,波音737等大型飞机无法在这
里降落。在这里起降的飞机通常是体积... 阅读全帖
x******i
发帖数: 14369
37
飞机能着地真是件很不容易的事
http://tech.sina.com.cn/geo/science/news/2011-12-06/09231003.sh
1.南极洲罗斯岛的美国麦克默多科考站,身穿毛皮风雪大衣的乘客走下C-17运输机。这
里的海冰机场是7座最让人恐惧的机场之一,即使在条件最好的情况下,这种简易机场
也处于不稳定状态,给起降带来不小难度。为麦克默多站运送物资补给的飞机往往选择
在春季起飞,此时的天气环境比较适于飞机起降。12月,海冰开始走向脆弱,这个机场
不复存在,飞机利用罗斯冰架上的另一条冰跑道起降。在气温寒冷的月份,这条跑道仍
可以使用。
2 萨巴岛是加勒比海的一座荷属小岛,岛上的胡安彻-亚拉斯奎恩机场令人望而生畏。
航空专家班奈特-威尔逊表示,这座机场的起落跑道很短,波音737等大型飞机无法在这
里降落。在这里起降的飞机通常是体积更小的涡轮螺桨飞机。威尔逊是飞机业主与飞行
员协会媒体公关部门负责人,她说:“跑道的哪一端都是悬崖,下面就是大海,根本没
有犯错的空间。在这座机场,每一侧的山脉都会形成上升与向下气流。这是一座面积极
小的机场,如果没有出色的驾驶技术,千... 阅读全帖
l*****x
发帖数: 3431
38
北极冰架都要断裂消失了,人家北极熊那是在求救,搭船逃离呢

只超级好客的北极熊,当一艘载满游客的船只经过它家附近时,它会从雪地上站起来,
并向过往的人们挥手打招呼,只要它每挥一次,游客都会兴奋的欢呼大叫。
d****o
发帖数: 32610
39
浮冰(算上北极全部和南极冰架)全融对海平面的影响加在一起也就厘米级
http://efdl.cims.nyu.edu/publications/refereed/grl_melt_floatin
至于陆地上,南极内陆气温零下四五十,升个几度化不了
c******d
发帖数: 2655
40
盘点七座环境最极端机场:南极海冰跑道居首(ZT)
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最近公布了世界上7座环境最极端的机场,其中包括南极洲冰跑道、
不丹帕罗机场、挪威斯瓦尔巴机场以及苏格兰巴拉机场。在这些机场起降不仅需要出色
的驾驶技术,同时也需要过人的胆量和勇气。
1 南极洲海冰跑道
南极洲海冰跑道(Photograph by George Steinmetz, Corbis )
南极洲罗斯岛的美国麦克默多科考站,身穿毛皮风雪大衣的乘客走下C-17运输机。这里
的海冰机场是7座最让人恐惧的机场之一,即使在条件最好的情况下,这种简易机场也
处于不稳定状态,给起降带来不小难度。为麦克默多站运送物资补给的飞机往往选择在
春季起飞,此时的天气环境比较适于飞机起降。12月,海冰开始走向脆弱,这个机场不
复存在,飞机利用罗斯冰架上的另一条冰跑道起降。在气温寒冷的月份,这条跑道仍可
以使用。
2 荷属安地列斯群岛萨巴岛机场
荷属安地列斯群岛萨巴岛机场(Photograph by Jochem Wijnands, Picture Contact BV
/Alamy )
萨巴岛是加勒比海的一座荷属小岛,岛上的胡安彻-亚拉... 阅读全帖
l****n
发帖数: 6773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TravisBickle (Travis),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登雪山都是找死,珠峰上的尸体地标(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an 4 13:36:13 2013, 美东)
攀登珠峰大概要花费三万到六万美金,甚至花掉你的生命,20世纪20年代以来,已经有
200多人倒在珠峰上,但是还是有越来越多人毫不畏惧,不断地对珠峰发起挑。
1998年5月,美国女登山家弗朗西丝·阿森蒂夫成了第一个不带辅助氧气登上珠峰的美
国女性,然而她在下山途中却因缺氧虚脱倒在了珠峰下244米处的地方,当时发现了她
的南非登山家伊安·沃达尔由于没有将她活着救下山,多年来一直背着“见死不救”的
恶名,饱受人们谴责。9年来,弗朗西丝的遗体仍然留在原来的地方,成了后来登山者
的醒目“路标”。日前,当年被迫放弃拯救弗朗西丝的探险家沃达尔决定重返珠峰,将
弗朗西丝的遗体进行埋葬,让她获得一些应有的尊严。
美国女登山家丧生珠峰前哀求:“请不要扔下我”
弗朗西丝是和俄罗斯丈夫谢尔盖·阿森蒂夫一起攀上珠峰的,然而当他们下山时,弗朗... 阅读全帖
s*****t
发帖数: 1994
42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月15日消息,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报道,根据一项最新
研究结果,南极西部大冰原最大的一个冰川已经过了崩塌临界点。由于在过去几十年间
融冰量持续增加,这一冰川将注定崩塌。而如果这一冰川完全消融,全球海平面将上升
24厘米,引发一场灾难。
派恩艾兰冰川是位于南极西部大冰原边缘的众多冰川之一,也是其中最大的冰川。
2004年,卫星观测显示派恩艾兰冰川开始变薄,而且朝阿蒙森海的移动速度比过去30年
间快25%。阿蒙森海是南极洲边缘海,南太平洋的一部分。
牛津大学的理查德-凯茨和其同事首次通过构建立体模型对派恩艾兰冰川进行研究
。结果显示,派恩艾兰冰川很可能已经过了一个关键“临界点”,在未来100年内将会
失去50%的冰,导致全球海平面显著上升,而且这一过程不可逆转。
科研人员通过模型探究冰川的“接地线”不断后退是否会导致冰川崩塌。冰川底部
与海水最初接触的位置被称为“接地线”(grounding line)。近年来,气候变化使得阿
蒙森海海水温度上升。而且海平面上升将温暖的海水推向冰架底部,从底部导致冰川融
化。这样派恩艾兰冰川接地线在南极大陆海底大陆架上的位置不断
O*********r
发帖数: 1835
43
这个GLOBAL WARMING的问题,乍一看不是个惊天动地的难题,拿它更相对论、量子力
学仿佛完全不能比。GREENHOUSE GAS一增多,地面就必定变热,这是PHYSICAL
CERTAINTY。
但我在这里面摸爬滚打了快十年,对这个问题有一种怪怪的感觉。相对论、量子力
学好象天外飞仙,没人教我这一生都不会自发的弄明白。GLOBAL WARMING我好象小
学看科普时就“搞懂”了,可直到如今DOUBLE CO2会有什么样的影响都还未可知,甚
至还有COOLING的说法(带头大哥是MIT的LINDZEN)。说到底,我个人认为GLOBAL
WARMING其
实是比相对论、量子力学更难彻底解决的问题。问题的本身并不深,不深到小学生
都可以自修到民科的程度(试想量子力学小学生可能就不行了吧)。但它却非同寻常的
广,涵盖太多的所谓“自由度”。这个CLIMATE SYSTEM里有太多太多的渠道(CHANNEL)可
以放大或抹去INCREASING GREENHOUSE GAS本身带来的WARMING,也就是行内讲的
CLIMATE
FEEDBACK或是CLIMATE SENSITIVITY。
r****y
发帖数: 1437
44
Not really. Hehe.
Warming is a fact now... Hehe.
O*********r
发帖数: 1835
45
没错,时间会解决有没有WARMING的问题。100年后,一目了然。但即便如此,如果我
们没有搞懂到底CO2本身导致的WARMING被哪些机制放大或缩小,心里还是一本糊涂
账。更何况现在还要靠CLIMATE SCIENTIST的PREDICTION来决定POLICY。
r****y
发帖数: 1437
46
所以我们应该安心搞点比较学术的,跟什么global warming没那么大关系的课
题。
Global warming里面起哄的人,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太多。
可惜偶尝试干点别的,被reviewers打击的不行。一个reviwer说我没读过相关
文献,然后列出一个1981的文献,大陆出版,中文。我彻底晕倒...... 郁闷......
a*******n
发帖数: 284
47
这个global warming究竟是谁在搞,大学里面肯定有教授在搞,但他们的sponsor都是
谁? NSF? DOE? EPA? 美国政府有没有正式聘请一批专门的scientist来研究?
O*********r
发帖数: 1835
48
The projects I have been directly or indirectly involved concerning global
warming related topics are from NOAA, NASA, DOE, NSF. EPA may have some
projects, too, but may be more related to chemistry. Overall, funding
perspective looks good, especially compared with other disciplines. But
just as Rossby said, it has, at least partly, drifted away from "solid"
science.
p****y
发帖数: 23737
49
来自主题: _Vegetarianism版 - 新世紀健康飲食
http://www.vegsochk.org/
2008.2.10 第1集:【52-253-01】
00:00 - 13:00 開場白
13:45 - 14:50 臺灣癌症死亡率
24:50 - 30:00 醫療的進步 ≠ 壽命延長 ≠ 幸福增加
31:15 - 44:00 醫療失誤是美國第三大死亡原因
38:00 - 39:30 醫生罷工,死亡率下降
47:50 - 50:00 醫療進步 ≠治療進步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UzNTkzNzY=.html
2008.2.10 第2集:【52-253-02】
00:00 - 20:35 病與症之探討(癌是病還是症)
25:30 - 31:00 名醫扁鵲三兄弟故事之啟示
34:00 - 35:00 美國健康基金會主席公佈之統計資料(營養過剩與癌症之關係)
35:00 - 35:30 世界衛生組織WHO之統計資料(死於營養過剩的人數 > 營養不良)
35:40 - 41:30 美國國家癌症醫院的建議(低脂肪飲食對癌症的影響)
41:50 - 53:00 柯林×坎貝爾教授的中國健康調查報告
http:... 阅读全帖
1 (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