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卫士长
1 2 3 4 下页 末页 (共4页)
f*******a
发帖数: 2662
1
br />
首页:读者文摘:09/13/2000
读者文摘今日导读
[1][2]第3页--第84篇[4][5][6][7][8][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23][24][25][26][27]
林彪卫士长李文普不得不说的话(1)
林彪卫士长李文普不得不说的话(1)
f*******a
发帖数: 2662
2
首页:读者文摘:09/13/2000
读者文摘今日导读
[1][2]第3页--第85篇[4][5][6][7][8][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23][24][25][26][27]
林彪卫士长李文普不得不说的话(2)
林彪卫士长李文普不得不说的话(2)
f*******a
发帖数: 2662
3
br />
首页:读者文摘:09/13/2000
读者文摘今日导读
[1][2]第3页--第86篇[4][5][6][7][8][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23][24][25][26][27]
林彪卫士长李文普不得不说的话(3)
林彪卫士长李文普不得不说的话(3)
q*d
发帖数: 22178
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qed (鸟瞰红尘),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林彪卫士长李文普:林彪事件真相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Nov 19 08:10:33 2009, 美东)
事件发生之后,我和“林彪办公室”工作人员一起接受审查并成为“重点人”。后经组
织结论并分配到外地,不久转业到地方,到1984年离休。在这期间不断有人出书、写文
章,说我是林彪“亲信”,林家的“总管”,“林彪夫妇事无巨细都经他过这‘筛子’
”、“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林办和林立果的所有电话都被他监控”、“他是北京方
面安在96楼里的内线”,“中央警卫局派到林彪身边‘窝底’的人”。还说林彪出逃时
林立果打我的那一枪是“自伤”。尤其是林立果选中的未婚对象,以“林家未亡人”自
居、现已和美籍华人结婚定居美国的原南京军区歌舞团演员张宁,在国内外多次出版的
著作中,迎合某些人的政治需要和好奇者的口味,在散布种种谎言、渲染自己的同时,
却别有用心地对我进行恶意中伤,大泼污水。
说老实话,9·13事件如同一场噩梦。对党对国家都是一场灾变,对我个人也是如此,
事过之
j**********e
发帖数: 610
5
南京警方没有抓到周 但查处了周的DNA
而且南京警方还有更大的委屈和苦衷
这在南京公安系统是公开的说法:
南京在年初就锁定 周克华逃到重庆 有专案组 到了重庆
但是 令人不解的是
王卫士长 真的在此案中 作梗 “消极不作为”
不愿意配合江苏警方抓捕
对待南京专案组的态度是:好吃好住好喝,就是不让你主动去办案;
然后重庆自己慢慢办案。
即使当时公安部的一个部务委员也到了重庆督查
王仍然不动声色 消极地 按下此案
气得公安部直跳脚
以下是猜测:
王担心功劳属于南京专案组
是希望由重庆警方单独 或者带头来破案
这样他的影响就更大 更能显示他的英雄气概
大约就在那时 丧失了最佳抓捕期
f*******a
发帖数: 2662
6
来自主题: Talk版 - 林彪卫士长李文普谈林彪a
首页:读者文摘:09/13/2000
读者文摘今日导读
[1][2]第3页--第87篇[4][5][6][7][8][9][10][11][12][13][14][15
]
[16][17][18][19][20][21][22][23][24][25][26][27]
林彪卫士长李文普谈林彪
李文普是在林彪身边做警卫和生活服务工作多年的总参办公厅警卫处
副处长,是"9.13事件"
和林彪、叶群、林立果出逃时被林立果开枪打伤的受害者和主要见证
人。
事件发生之后,我和"林彪办公室"工作人员一起接受审查并成为"重
点人"。后经组织结论并
分配到外地,不久转业到地方,到1984年离休。在这期间,有人不断
出书、写文章,造谣诽
谤,说我是林彪的"亲信",林家的"总管","林彪夫妇事无巨细都经
他过这?筛子?"、"没有他
不知道的事"、"林办和林立果的所有电话都被他监控"、"他是北京方
面安在96楼里的内线",
是"中央警卫局派到林彪身边?窝底?的人"。还说林彪出逃时林立果打
我的那一枪是"自伤"。
尤其是林立果选中的未婚对象,以"林家未亡人"自居、现已和美籍华
人结婚定居美国的原南
京军区歌
y*****6
发帖数: 9545
7
来自主题: Thoughts版 - Re: 毛泽东卫士长李银桥辞世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yaz2006 (忘情四百年,快意山水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毛泽东卫士长李银桥辞世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Sep 23 00:11:25 2009, 美东)
你要不要再查一查?会不会是你搞错了?
z**********e
发帖数: 22064
8
11、叶群为什么惶恐?
周恩来1972年8月在向回国述职的大使以及外事部门的负责人作报告时说:我们怎么也
不会想到他(林彪)会跑,因盘问他私调飞机一事,他提心吊胆,逃跑了。(陈扬勇《
重拳出击——周恩来在「九一三」事件之后》,5页)
汪东兴认为,「周总理提出要去北戴河,这一下子叶群警觉了,她慌了。周总理要是一
来,林彪南逃广州、另立中央政府的阴谋也就搞不成了。」(汪东兴《毛泽东与林彪反
革命集团的斗争》,205页)
中国大陆的官方研究者几乎都持与汪东兴类似的观点。
不过,正如笔者前面指出的那样,叶群在与周恩来通话之前就已经决定连夜走,怎么会
因为周恩来要来北戴河就慌了呢?周恩来到北戴河扑个空对叶群的夜行又有什么影响呢?
高文谦则认为:「叶群听说周恩来要来北戴河后,立刻慌了神,她给北京打电话又到处
找不到黄永胜。其实,黄永胜此时已被周以『协助处理』此事为名,留在身边,动弹不
得。这样一来,叶群感到大祸临头,认为毛泽东已经在北京动手,否则一向行事谨慎的
周恩来不会下令扣押林彪的专机,而周又在深更半夜突然提出要来北戴河『看望』林彪
,那不过是奉毛之命前来抓人的托辞而已。一种末日来临的气氛笼罩...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9
1971年9月13日,身为毛泽东接班人的林彪,在乘机外逃途中意外机毁人亡。对于“九一三”事件的内幕,长期以来众说纷纭,可以肯定的是,来自事件重要当事人,林彪之女林立衡(林豆豆)以及林彪未婚儿媳张宁的回忆无疑是目前最具价值的材料。文史学者、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韩钢撰文《“九一三”事件考疑——以《林豆豆口述》为中心》,还原林彪“九一三”事件扑朔迷离的真相。全文如下。
林彪“九一三”事件坠机现场,烧黑的草地上到处都是飞机的残骸
关于“九一三”事件,官方著述基本沿袭了事发之后不久下发的一系列中共中央文件的说法,这些文件包括:1971年9月18日中发【1971】57号,关于林彪出逃的《中共中央通知》;1971年10月6日中发【1971】65号,《中共中央通知》;1971年11月14日中发【1971】74号,《中共中央通知》(印发《“571工程”纪要》和影印件至相关级别);1971年12月21日,中发【1971】77号,《中共中央通知》【《粉碎林陈反党集团反革命政变的斗争》(材料之一)】,等等。
海内外研究者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迄今为止,各种说法的依据大多是直接或间接当事人的回忆,鲜少原始文字资料的...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10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5/02/c_121369194.htm
2011年05月02日 08:49:56  来源: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摘自《周恩来总理卫士长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 成元功 著
近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推出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成元功撰写的《
周恩来总理卫士长回忆录》一书。本书作者在周总理身边工作多年,他用饱醮深情的笔
触详尽地描写了在总理夫妇身边的所见、所闻。以下为本书节选。(孙琳)
说到周恩来的胡子,可以说在我见到的所有的人中,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他的胡
子又黑又粗,而且长得特别快,一天不刮,嘴唇上下和下颏就会一片漆黑。也正是因为
这一点,给他当年在国民党统治区做秘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当年,为了躲避国民
党军统特务的监视、跟踪,甚至搜捕,他常常留起胡子,化装成富商和传教士,所以当
年大家都管他叫“胡公”,一提“胡公”就知道是周恩来。直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民
主人士中仍有不少人称他“胡公”。
留着胡子的周恩来“胡公”
我第一次听他说有关胡子的事
我是1945年8月下旬被调到周恩来身边工作...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1985
11
跨越中南海的墙,了解真实的毛泽东
——之采访吴凤君
文章作者:寒星 项雨
写在前面的话:
生于80后,我们从小被告知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新时代。
小时候,在老师和家长的教育下,我们知道了近代中国的屈辱,有一种深刻的民族悲情
。从1919年五四爱国救亡运动起,中国新青年的崛起使我们看到了希望。之后的30年,
五四青年毛泽东,周恩来等带领我们民族从灭顶之灾中崛起建立了新中国。抗美援朝的
胜利,两弹一星的成果,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等成就,使我们感到无比骄傲。
然而上学之后,从教科书上对历史的一知半解,到自己所能接触到的零星线索以及伤痕
文学的影响,使我们感觉那个年代很不可思议,尽管那样激情燃烧的岁月也令人神往,
但似乎做了许多超现实的事,并因此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罪,这让人觉得那个时代的
人太傻了。甚至按照某种逻辑想当然地把那时候的贫穷都归结为不搞计划生育,没搞改
革开放,觉得做人还是应该现实点好,管他黑猫白猫,发展才是硬道理。殊不知我们改
革来,开放去,实际是改掉了社会主义优越性,放弃了自力更生的生存之道。
当听到大人们怀念毛泽东,听到他们对现实的不满和抱怨时,我们总觉得他们思想固执
,太过... 阅读全帖
b*********w
发帖数: 1486
12
深夜12点,六七个人把爸爸的遗体抬上一辆吉普车,小腿和脚伸露在车外,拉到了火化
场。火化场早已得到通知,说有一名“烈性传染病人”要半夜火化,只准留下两个工人
。二十多个军人把小小的火化场全部戒严。由中办专案组的人在火化单上填写 姓名:
刘卫黄;职业:无业;死因:病死。并冒充死者的儿子刘源签了名。
1969年10月17日,根据林彪“一号手令”,将爸爸送往开封。爸爸鼻子里插着鼻饲管,
喉咙里通着吸痰器,身上扎着输液管。医生护士都认为:“随时都可能发生突然死亡。
”当时中办的负责人来到爸爸房门口瞧了一眼,亲自叫人通知爸爸转移。护士只好用棉
签蘸上紫药水,在一张报纸上写了几个大字:“中央决定把你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爸
爸转过脸不看。护士又把这张纸拿到另一边,让爸爸看,爸爸又把脸扭了过去。爸爸原
卫士长老李同志上前对着他的耳朵,心情沉重地把纸上的字念了一遍,爸爸闭着眼睛,
一言不发。
晚上7点多钟,爸爸赤着身子,被人用被子一裹放上担架,由专案组的人监护,让
护士和原卫士长老李同志陪着,乘飞机飞往开封。林彪在河南的那个死党亲自把爸爸关
进一个特别监狱。这里围墙高大,电网密布,戒备森严。
这正是初寒... 阅读全帖
x******g
发帖数: 33885
1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毛主席是性情中人
1947年春节刚过,我被调到周恩来身边当卫士。不久,便撤离延安,开始转战陕北。
大约是8月18日,转战陕北期间最紧张的一天。刘勘的七个旅紧追我们中央机关的
几百人,从绥德追到米脂,追到蓖县,一直把我们追到黄河边。
那几天,天天大暴雨,身上没有干的时候。河水猛涨,汹涌澎湃,十几里外就能听
到咆哮声。毛泽东心情很不好。形势严峻还在其次,最使他恼火的是队伍里议论纷纷,
说要过黄河了。毛泽东历来说话算数,轻易不许人反对或者改变。他说过:“不打败胡
宗南决不过黄河。”当时还没有打败胡宗南,屁股后面有7个旅的追兵,这种情况下过
黄河,毛泽东是决不答应的。何况,“毛主席还在陕北”,当时已成为全国军民同国民
党蒋介石殊死搏斗的精神支柱。大凡从那时过来的人都记得,只要”毛主席还在陕北”
,那么千难万险流血牺牲 便全不在话下。当时就是这样,
周恩来策略地指出,横在面前的是葭芦河,不是黄河。过葭芦河不算过黄河。毛泽
东仍然心情不好,因为葭芦河在这里入黄河,老百姓叫它“黄河岔”。
最后还是决定过霞芦河,这是形势所迫。敌人已经占了对面山头,子弹在天空上飞
,朝泥土里钻,而我们的阻击部队很少,外国有三个连,距离远...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10963
14
秘书曝光高岗自杀后遗体解剖过程
.................
中共历史上的历次政治斗争中,除了“四人帮”,包括林彪在内的“革命元老”或“开
国元勋”都给予正面评价了。唯有高岗反党集团,至今讳莫如深。高岗曾是一位红极一
时的人物,历经枪林弹雨的洗礼,为什么非要自杀不可?为什么能够自杀成功?经过这
么多年,牵连这么多西北干部,成为中共历史上的一桩悬案。高岗当年的秘书、后来的
管教小组组长赵家梁,以及高岗反党集团“五虎上将”之一张明远的女儿张晓霁,根据
当年笔记、亲身经历整理成书《半截墓碑下的往事——高岗在北京》,为读者还原高岗
事件的原貌。以下为第六章、第七章全文摘录。在这两部章节中,作者罕见披露高岗自
杀身亡后,中央高层领导人前来送别以及解剖高岗遗体的过程。
高岗在一次讲话上的留影(图源: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最后日子
在漫长的管教期间,高岗反省、检讨,违心认罪,却无人理睬他送上去的检讨书,也没
有人来找他谈话、做他的思想工作,他的一切要求都没有回音。他深感自己已被遗弃,
犹如被打入冷宫。他在寂寞与痛苦中煎熬,在悲哀中挣扎,他终于明白:路已经没有了。
1954年8月,高岗被管教已经半...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15
http://kuaibao.qq.com/s/20181217A03G1K00
老年生活报
2018-12-17
苏联之所以解体,其特权阶层的腐败被认为是主要原因。那么,究竟有多腐败?在苏联
时期曾任州委书记、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莫斯科市委书记,后来任俄罗斯总统的
叶利钦,在其自传中,根据亲身经历对苏联的种种特权加以揭示。
职位越高,享受的东西越多
特权阶层有“专门的医院、专门的疗养院、漂亮的餐厅和那赛似‘皇宫盛宴’的特制佳
肴,还有舒服的交通工具。你在职位的阶梯上爬得越高,归你享受的东西就越丰富”。
“如果你爬到了党的权力金字塔的顶尖,则可以享受一切——你进入了共产主义!那时
就会觉得什么世界革命、什么最高劳动生产率,还有全国人民的和睦,就都不需要啦”
,“就连我这个政治局候补委员,这样的级别,都配有3个厨师、3个服务员、1个清洁
女工,还有1个花匠。”
特权阶层享受着现代化的医疗设施,“所有设备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最先进的设备。医院
的病房像是一个庞大的机构,也同样很豪华气派:有精美的茶具,精制的玻璃器皿,漂
亮的地毯,还有枝形吊灯……”一切都取决于官阶高低。“每个党中央书记、政...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6
2015年01月05日16:20
组图来源:《周恩来最后600天》顾保孜著杜修贤摄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1972年4月6日,周恩来陪同马耳他代表团去南京访问。疲惫不堪的周恩来在孩子们中间
都失去了笑容,没有人知道他的身体已经发生了变化。一个多月后的5月18日,他被确
诊为膀胱癌。
1972年9月29日,周恩来与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庆祝中日建交。田中角荣素来不善饮酒,
但是想到自己刚刚就任首相两个多月,就顺应潮流、顺应民心,顶住右翼的威胁,亲手
完成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大业,真是来之不易!他情不自禁离开座位,向周总理祝酒,
一连喝了好几杯。
1973年夏周恩来陪同毛泽东在中南海书房会见越南客人。在此之前已经连续工作了三十
多个小时的周恩来,因为极度疲劳竟然在卫生间里睡着了,被秘书叫醒后他匆匆赶往人
民大会堂,与越南领导人的会见是一次极为艰难的谈判,周恩来只能不断用开水烫过的
毛巾擦脸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
1973年6月,周恩来陪同越南外宾到延安访问。这是他阔别延安20多年后第一次回去。
在参观枣园时,周恩来发现刘少奇当年住的窑洞没有任何标识,在延安革命纪念馆里,
周恩来将纪念馆的负责人叫到跟前...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1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ayofflyingg (小小熊熊),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跨越中南海的墙,了解真实的毛泽东 ——之采访吴凤君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Nov 7 14:19:02 2011, 美东)
跨越中南海的墙,了解真实的毛泽东
——之采访吴凤君
文章作者:寒星 项雨
写在前面的话:
生于80后,我们从小被告知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新时代。
小时候,在老师和家长的教育下,我们知道了近代中国的屈辱,有一种深刻的民族悲情
。从1919年五四爱国救亡运动起,中国新青年的崛起使我们看到了希望。之后的30年,
五四青年毛泽东,周恩来等带领我们民族从灭顶之灾中崛起建立了新中国。抗美援朝的
胜利,两弹一星的成果,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等成就,使我们感到无比骄傲。
然而上学之后,从教科书上对历史的一知半解,到自己所能接触到的零星线索以及伤痕
文学的影响,使我们感觉那个年代很不可思议,尽管那样激情燃烧的岁月也令人神往,
但似乎做了许多超现实的事,并因此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罪,这让人觉得那个时代的
人太傻了。甚至按照某... 阅读全帖
b*j
发帖数: 293
18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另一个毛泽东(组图)
http://img.kanzhongguo.com/dat/media/21/2010/11/01/20101101102033898.jp
g
另一个毛泽东
毛泽东在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再是神,但经久不息的毛泽东崇拜或者叫毛热又把这个给中
国带来史无前例的灾难的人描绘成了一个伟大的人,一个可敬的人,一个诗人,一个敢于向大
风大浪搏击的弄潮儿,一个不拘小节的人,一个爱民如子的人,一个艰苦朴素、平易近人的
人。他那身打过补丁的内衣和破拖鞋还被拿出来展览。这是官方和新老左派版本的毛泽东。但
历史上还有另一个毛泽东。
这个毛泽东嗜烟如命,他抽的烟是由一个卷烟厂专门制造的。这个毛泽东喜欢喝茶,他
的茶具和其他餐具也是由一家湖南瓷器厂特意烧制的。这个毛泽东不喜欢牙膏,他用惯了牙
粉,于是在中国所有的牙粉厂都被牙膏厂淘汰後,专门有一家保留下来为他一个人生产牙粉。
这个毛泽东只吃活鱼,于是甚至在他到苏联访问时都要由专人保证他能吃上活鱼。这个毛泽
东从五十年代起就服用壮阳药,于是在他1957年去苏联访问时,有关方面事先派人专程
运送了几大箱中药,和一个特制的熬药用的沙锅到中国驻苏联大使馆。当毛泽东起程时... 阅读全帖
c*****3
发帖数: 1141
19
毛泽东--并不省钱的俭朴生活
将生活习惯与生活简朴等同,是一大发明。有些人就喜欢穿破旧衣服睡硬板床,却喜欢
在私人游泳池游泳,在江南规定不许安装暖气的地区房间安装供暖设施……这些都是生
活习惯,与是否简朴毫无关系。说穿睡衣补丁落补丁,有人就喜欢穿,穿着舒服。毛泽
东就是这样。这是生活习惯。刘奎元师傅1966年一次就给毛泽东做了8套衣服,有的穿
了一次,有的一次也没穿就压箱底了;一般人理解,俭朴的话一定不会一次做8套衣服
,一次做四套恐怕都会有人斥责。所以,莫把生活习惯当作简朴。
另一个毛泽东
毛泽东在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再是神,但经久不息的毛泽东崇拜或者叫毛热又把这个给中
国带来史无前例的灾难的人描绘成了一个伟大的人,一个可敬的人,一个诗人,一个敢
于向大风大浪搏击的弄潮儿,一个不拘小节的人,一个爱民如子的人,一个艰苦朴素、
平易近人的人。他那身打过补丁的内衣和破拖鞋还被拿出来展览。
这是官方和新老左派版本的毛泽东。但历史上还有另一个毛泽东。
这个毛泽东嗜烟如命,他抽的烟是由一个卷烟厂专门制造的。这个毛泽东喜欢喝茶,他
的茶具和其他餐具也是由一家湖南瓷器厂特意烧制的。这个毛泽东不喜欢牙膏,... 阅读全帖
f*******l
发帖数: 8811
20
核心提示:尽管几乎两车相撞,造成了重大交通事故,可是那辆卡车的驾车人却像什么
事也没有发生,他依然不打指示灯,也不鸣笛,在马路中间又莫名其妙地来了个大迂回
,然后驶回电车公司一厂的大门里边去了!我们真是气得要冒出火来!
文章摘自《周恩来总理卫士长回忆录》 作者:成元功 出版:中央文献出版社
周恩来总理工作日程安排一向很紧,常常是放下这个就是那个,很少有间歇时间,因此
,他乘车也要求快,有一次从中南海西花厅到西苑机场,竟快到只花了13分钟。他之所
以要求快,理由很简单,就是不愿把时间浪费在乘车的路途上。
周恩来总理可说是国家领导人中乘车行驶里程最多的人,他启程的时间晚,又必须准点
到达,这就要求车速快而且选行最佳路线。在那时北京行车秩序不良的情况下,每次出
门我们警卫人员也为之担心,生怕会遇到不测,但是长期以来,他的座车从来也未出过
大小事。
然而,险情还是未能避免,我这篇文章记述的险情就发生在1961年6月15日下午我们从中
南海到钓鱼台国宾馆的路上。
我是周总理的卫士长。6月15日下午我一上班,照例先看了看周恩来总理办公桌上的台历
,看上面记了些什么活动。周恩来总理一向有这么个习惯,...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1
共和国主席刘少奇之死 中南海政坛人物春秋史 披露中共高层文革重大历史始末
刘少奇的老卫士长李太和闻讯死讯后火速从北京赶往开封,直奔老首长身旁,只见刘少奇躺在地下室地板上,身上盖着一个白床单。一尺多长的白发蓬乱着,嘴和鼻子已经变形,下颌一片淤血……
八届十二中全会,在人数不足半数的情况下,却宣判了刘少奇政治生命的死刑。毛泽东说,他在1962年就看出刘少奇“有问题”,解决的办法就是发动“文化大革命”……
山雨欲来之时,刘少奇接到出访任务,国外鲜花铺路国内却风雨满楼
进入1966年,全国的政治气候出现了微妙的变化,那就是由上海作为中心发起的文化艺术领域的学术争论此起彼伏,后来在江青、康生、张春桥等人不断推波助澜下显得异常活跃,并在他们授意之下逐步往历史纵深和政治生活等领域扩展,让大家嗅出了山雨欲来的味道。然而处于政治高层的领导人对这种味道更为敏感和警惕,二月初以彭真为组长的“中央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向中央递交了一份名为《关于当前学术讨论的汇报提纲》,就是想将这种来者不善的“学术争论”控制在文化领域之中。
既然有人发现江青等人“来者不善”的用意,那么“来者”们当然是不会善罢甘休的。很快江青在林彪... 阅读全帖
q*d
发帖数: 22178
2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李文普:林彪事件与我
"九一三"事件发生之后,我和"林彪办公室"工作人员一起接受审查并成为 "重点人"。
后经组织结论并分配到外地,不久转业到地方,到1984年离休。 在这期间不断有
人出书、写文章,说我是林彪"亲信",林家的"总管","林彪 夫妇事无巨细都经他过这
'筛子'"、"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林办和林立果的 所有电话都被他监控"、"他是北京
方面安在96楼里的内线","中央警卫局派 到林彪身边'卧底'的人"。还说林彪出逃时
林立果打我的那一枪是"自伤"。尤 其是林立果选中的未婚对象,以"林家未亡人"自居
、现已和美籍华人结婚定居美 国的原南京军区歌舞团演员张宁,在国内外多次出版的
著作中,迎合某些人的政治 需要和好奇者的口味,在散布种种谎言、渲染自己的同时
,却别有用心地对我进行 恶意中伤,大泼污水。
说老实话,9·13事件如同一场噩梦。对党对国家都是一场灾变,对我个人 也是如
此,事过之后,真不愿去想它。
我是黑龙江省林甸县人,1948年入伍的。原来在第四野战军警卫团。南下 后于1
954年从广州军区警备团三连副指导员岗位抽到林彪身边当警卫班长。中 间有几进
几出,但林彪看我老实,从不参与林家政...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798
23
周恩来年少时的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曾激励几代青年奋发图强。然而时过境迁
,身居高位的周恩来或许已经淡忘自己当年的誓言,虽然他工作勤恳,为官清廉,应对
机智,风度翩翩,在中共干部队伍中,鲜有光彩如周氏的人物。讽刺的是后世官僚,少
有人继承周恩来勤政、清廉的优点,却大多钻研周恩来的官场黑厚学。2014年4月,纵
览中国网站发表“歪脖子树”撰写的文章《从志士到懦夫——说一说难说的历史人物周
恩来》,作者在文中以十六个字评价周恩来:“有心富国,无胆逆天;身居高位,心困
藩篱。”称周“在历史上也只能算是个表面风光的悲剧性人物。”以下为全文摘录。
周恩来标准像。据说周的眼睛属相书所载的“虎目”,这类人往往襟怀天下,不怒自威
,克己成人
文革后期,中国科技大学“一打三反运动”挖出一批“帝修反别动队”。其中恶毒攻击
毛泽东和他的无产阶级司令部的不乏其人。但是对周恩来总理却罕有诬蔑之言。众“别
动队”员不约而同保持了拥周这一立场。我同样对周恩来持着一份尊敬。他是众多共产
党领袖人物中为数不多的几个正面形象。那时候称他为“周总理”。更有人内心充满着
对他的亲近感,连那个生分的“周”字也不要了。直呼“...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24
土改时有干部用铁丝穿过自己的地主父亲的鼻子牵着游街
转自凤凰卫视的官网“凤凰网”历史频道如下这个地址的页面: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xiandaishi/detail_2012_11
核心提示:我认为晋西北的土改中有“左”的错误(我们那里也有过),斗争他父亲是
不应该的。特别是用铁丝穿着老人的鼻子,让牛荫冠牵着,搞所谓“放牛”,这种过火
行为是极不人道的。因此不能责怪牛荫冠同志“表现不好”、“立场不坚定”。
本文摘自《领袖元帅与战友》,作者:薄一波,出版社:人民出版社——这是凤凰网历
史频道上本来就有的对此文的最初出处的说明语。
解放初,贺龙同志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司令员,我们见面的机会
不多。一九五0年六月召开党的七届三中全会,大家齐集北京。我当时是华北局的第一
书记,自然应尽“地主”之谊,分别请了几位中央局的同志到家里作客,贺龙同志也来
了。记得在同他交谈中,除了畅叙建国的喜悦心情和各自的工作情况,还谈到对一些干
部的看法。话题又回到抗战时期。
贺龙同志说,一二0师到了晋西北,工作开展得很顺利,这同...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25
土改时有干部用铁丝穿过自己的地主父亲的鼻子牵着游街
转自凤凰卫视的官网“凤凰网”历史频道如下这个地址的页面: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xiandaishi/detail_2012_11
核心提示:我认为晋西北的土改中有“左”的错误(我们那里也有过),斗争他父亲是
不应该的。特别是用铁丝穿着老人的鼻子,让牛荫冠牵着,搞所谓“放牛”,这种过火
行为是极不人道的。因此不能责怪牛荫冠同志“表现不好”、“立场不坚定”。
本文摘自《领袖元帅与战友》,作者:薄一波,出版社:人民出版社——这是凤凰网历
史频道上本来就有的对此文的最初出处的说明语。
解放初,贺龙同志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司令员,我们见面的机会
不多。一九五0年六月召开党的七届三中全会,大家齐集北京。我当时是华北局的第一
书记,自然应尽“地主”之谊,分别请了几位中央局的同志到家里作客,贺龙同志也来
了。记得在同他交谈中,除了畅叙建国的喜悦心情和各自的工作情况,还谈到对一些干
部的看法。话题又回到抗战时期。
贺龙同志说,一二0师到了晋西北,工作开展得很顺利,这同...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26
土改时有干部用铁丝穿过自己的地主父亲的鼻子牵着游街
转自凤凰卫视的官网“凤凰网”历史频道如下这个地址的页面: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xiandaishi/detail_2012_11
核心提示:我认为晋西北的土改中有“左”的错误(我们那里也有过),斗争他父亲是
不应该的。特别是用铁丝穿着老人的鼻子,让牛荫冠牵着,搞所谓“放牛”,这种过火
行为是极不人道的。因此不能责怪牛荫冠同志“表现不好”、“立场不坚定”。
本文摘自《领袖元帅与战友》,作者:薄一波,出版社:人民出版社——这是凤凰网历
史频道上本来就有的对此文的最初出处的说明语。
解放初,贺龙同志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司令员,我们见面的机会
不多。一九五0年六月召开党的七届三中全会,大家齐集北京。我当时是华北局的第一
书记,自然应尽“地主”之谊,分别请了几位中央局的同志到家里作客,贺龙同志也来
了。记得在同他交谈中,除了畅叙建国的喜悦心情和各自的工作情况,还谈到对一些干
部的看法。话题又回到抗战时期。
贺龙同志说,一二0师到了晋西北,工作开展得很顺利,这同... 阅读全帖
h*****7
发帖数: 3192
27
有心富国 无胆逆天:周恩来的官场黑厚学
周恩来年少时的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曾激励几代青年奋发图强。然而时过境迁
,身居高位的周恩来或许已经淡忘自己当年的誓言,虽然他工作勤恳,为官清廉,应对
机智,风度翩翩,在中共干部队伍中,鲜有光彩如周氏的人物。讽刺的是后世官僚,少
有人继承周恩来勤政、清廉的优点,却大多钻研周恩来的官场黑厚学。2014年4月,纵
览中国网站发表“歪脖子树”撰写的文章《从志士到懦夫——说一说难说的历史人物周
恩来》,作者在文中以十六个字评价周恩来:“有心富国,无胆逆天;身居高位,心困
藩篱。”称周“在历史上也只能算是个表面风光的悲剧性人物。”以下为全文摘录。
周恩来标准像。据说周的眼睛属相书所载的“虎目”,这类人往往襟怀天下,不怒自威
,克己成人
文革后期,中国科技大学“一打三反运动”挖出一批“帝修反别动队”。其中恶毒攻击
毛泽东和他的无产阶级司令部的不乏其人。但是对周恩来总理却罕有诬蔑之言。众“别
动队”员不约而同保持了拥周这一立场。我同样对周恩来持着一份尊敬。他是众多共产
党领袖人物中为数不多的几个正面形象。那时候称他为“周总理”。更有人内心充满着
对他的亲近...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28
有心富国 无胆逆天:周恩来的官场黑厚学(图)
周恩来年少时的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曾激励几代青年奋发图强。然而时过境迁
,身居高位的周恩来或许已经淡忘自己当年的誓言,虽然他工作勤恳,为官清廉,应对
机智,风度翩翩,在中共干部队伍中,鲜有光彩如周氏的人物。讽刺的是后世官僚,少
有人继承周恩来勤政、清廉的优点,却大多钻研周恩来的官场黑厚学。2014年4月,纵
览中国网站发表“歪脖子树”撰写的文章《从志士到懦夫——说一说难说的历史人物周
恩来》,作者在文中以十六个字评价周恩来:“有心富国,无胆逆天;身居高位,心困
藩篱。”称周“在历史上也只能算是个表面风光的悲剧性人物。”以下为全文摘录。
周恩来标准像。据说周的眼睛属相书所载的“虎目”,这类人往往襟怀天下,不怒自威
,克己成人
文革后期,中国科技大学“一打三反运动”挖出一批“帝修反别动队”。其中恶毒攻击
毛泽东和他的无产阶级司令部的不乏其人。但是对周恩来总理却罕有诬蔑之言。众“别
动队”员不约而同保持了拥周这一立场。我同样对周恩来持着一份尊敬。他是众多共产
党领袖人物中为数不多的几个正面形象。那时候称他为“周总理”。更有人内心充满着
对他... 阅读全帖
r*****e
发帖数: 100
2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周恩来为什么怕毛泽东?
周恩来为什么怕毛泽东?
历史令人入迷,中共党史更令人入迷,而毛周关系的奥秘则最令人入迷,或许是世上最
难参透的谜。
一、三个事实
有三个事实大概谁都得承认。第一个事实是,周恩来才干过人,起码是个人魅力(
charisma)天下无双,这还不是光能迷住国人,鬼子也一样神魂颠倒。大作家海明威的
夫人在张戎采访时曾对后者说,当时只要周向她招一下手,她就会跟他上天涯海角去。
基辛格在其回忆录里花了大量篇幅倾诉他对周的崇拜,说周就像一道中国盛宴,各种各
样的美味无穷无尽。周与他和尼克松会谈时,桌上就只有一张空空如也的纸,什么文件
都用不着,让他和老尼佩服得不得了。
至于国人就更不用说了。凡是接触过“周公”的人,无论是什么政治背景,少有不
被周俘获的。那糊涂死了的张少匪最TMD混帐。1991年李勇、刘宾雁、曹长青等
人去采访他,他竟对自己闯的大祸作的大孽毫无认识,坚持当时反对蒋公“安内攘外”
的英明方针是正确的,坚持共党不可摧毁,只能与之建立统一战线,等等。他虽然也意
识到西安事变错了,但那并不是着眼于国家民族利益的忏悔,而是因为蒋四十多年来力
排众议保护了他这叛国元凶,并对他关怀...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2048
3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老毛为什么要许世友读红楼梦?
1967年1月13日晚上,毛泽东和刘少奇在人民大会堂进行了他们两个人之间的最后一次
会面和谈话。在这次会见和谈话中,毛泽东推荐给刘少奇几本书,后来刘少奇身边的一
些工作人员和其子女对此有一些回忆。如刘少奇的卫士长李太和在《卫士长的回忆》中
说:“大概时间不到一个小时,主席把他送出来,在门口跟他握手,说‘你要好好学习
’。 当时主席还让少奇同志‘好好学习,保重身体’。刘少奇的女儿刘爱琴在《我的
父亲刘少奇》一书中说:“1月13日,毛主席派秘书徐业夫接我父亲到人民大会堂谈话
。——毛泽东对我父亲提出的两点意见,沉思一会儿后,并没有表态,而是建议我父亲
读几本书,其中一本中国书——《淮南子》."
《淮南子》是一本著名古籍,《淮南子》是西汉宗室淮南王刘安招宾客所编写,内容则
十分庞杂,即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吸收诸子百家学说融汇贯通而成,据称是战国至汉初
“黄老之学”的代表作。刘安后因“大逆不道,谋反”而自杀。
老毛这时已经决定把刘少奇彻底打倒并弄死,但毛不明说,就他妈给刘少奇推荐本书看,
sb刘少奇还挺高兴. 其实毛让刘看这书的意思就是说刘对毛“大逆不道,谋反”,应该
自杀。 不自杀毛也宰了刘...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38600
3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US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beijingren (to thine own self be true), 信区: USANews
标 题: 为毛泽东辩护——兼谈邓小平的历史责任和本来面目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Sep 9 09:45:08 2017, 美东)
为毛泽东辩护——兼谈邓小平的历史责任和本来面目
作者:旅居新加坡学者董玉振博士
(1998年9月于新加坡文礼住所)
主要内容:
人本经济的成功尝试
计划生育与农民
民主与独裁
知识分子,反右与“文革”
毛泽东与个人崇拜
毛泽东与女人
邓小平的历史责任及本来面目
结语
新中国建国五十周年就要到了。作为新中国创建人的毛泽东至今受到各种议论、批评
、甚至指责谩骂。当今日的中国面临什么困难时(如城市住房紧张在于毛泽东没搞计划
生育等),人们还象八十年代那样将毛泽东作为代罪羊。至于这些指责的合理性已没有
人深究了,因这些指责一般都不会遇到强有力的辩护;甚至中共中央也不会正式出面为
毛辩护,因担心这可能导致外界对改革开放方向的误解。
今年九月九日,是毛泽东逝世二十二周年祭日,...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3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连载】中共的发展历程(2)—传销杀人组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r 4 15:56:19 2015, 美东)
(接前文)
共产党是具有“远大理想”的高级传销组织,聚焦于杀人。前面论述过,我将传销分为
低级的产品传销,中级的商业模式传销,高级的理想传销。在低级传销中,传销组织的
人们还考虑卖产品,通过卖产品获得收入,也就是还在鼓励人们做事。到了高级的理想
传销,已经不需要考虑做事,而是完全到了玩人(整人)的程度。在玩人(整人)中,
还有高低两个层次:低层次属于“玩人(整人)层次,以理想为主,以杀人为辅,包括
孙中山的党国-军政模式和社会主义模式,都试图通过少杀人或者不杀人的方式,实现
奴役制度,获得自己的寄生虫利益;而高层次则属于杀人层次,对于组织内部的人员,
则大开杀戒、随意杀人。比如,很多人加入国民党后,还可以宣布自己脱离国民党,基
本上来去自由。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加入或者离开任何一个党,也都按照个人意愿。但
是,对于...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38600
33
为毛泽东辩护——兼谈邓小平的历史责任和本来面目
作者:旅居新加坡学者董玉振博士
(1998年9月于新加坡文礼住所)
主要内容:
人本经济的成功尝试
计划生育与农民
民主与独裁
知识分子,反右与“文革”
毛泽东与个人崇拜
毛泽东与女人
邓小平的历史责任及本来面目
结语
新中国建国五十周年就要到了。作为新中国创建人的毛泽东至今受到各种议论、批评
、甚至指责谩骂。当今日的中国面临什么困难时(如城市住房紧张在于毛泽东没搞计划
生育等),人们还象八十年代那样将毛泽东作为代罪羊。至于这些指责的合理性已没有
人深究了,因这些指责一般都不会遇到强有力的辩护;甚至中共中央也不会正式出面为
毛辩护,因担心这可能导致外界对改革开放方向的误解。
今年九月九日,是毛泽东逝世二十二周年祭日,电脑网络上照例是一阵对毛泽东的
批评和指责。作者再也按捺不住积蓄多年要还毛泽东本来形象的冲动,为毛泽东,也为
自己和千百万人的感受和尊严辩护,为本来属于中华民族的一份荣耀辩护。也为了纠正
已被扭曲二十年的一段历史。而扭曲这段历史的始作俑者就是邓小平和中共中央。
人本经济的成功尝试
(说明:该章内容在写《巨人的背影...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518
3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ZZ 毛泽东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毛泽东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图)
(博讯北京时间2009年6月10日 转载)

来源:环球网
邓小平曾经指出:“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
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
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是中国人民有骨气有智慧的见证,也是新中国第一代领袖
毛泽东的革命英雄浪漫气概的一次淋漓尽致的展现。

一、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想到了要有自己的原子弹。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
主持召开书记处会议,决定发展自己的原子弹

1949年春季,在毛泽东的同意下,周恩来批准拿出外汇让参加保卫世界和平大会的钱
三强在法国定购中型回旋加速器的电磁铁和其他一些仪器、图书、资料等。
毛泽东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首次访苏,更加重了他自己手里要有原子弹的想法。毛泽东访
苏期间,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等地进行了参观游览,还看了不少电影,如《拿破仑》《彼
得大帝》等。其中有一部是苏... 阅读全帖
n****4
发帖数: 12553
35
来自主题: Joke版 - 习仲勋杀高岗,
高岗与李力群合影
高岗自杀前曾绝望地致信毛泽东。警卫员觉得事情蹊跷,就向卫士长和秘书赵家梁
、董文彬以及高岗的妻子李力群做了汇报。赵家梁、董文彬和李力群一看信封上有血,
感到情况不对,决定把信拆开看看。打开一看,给刘少奇的信正是昨晚写的致毛泽东的
信,信的抬头写的是毛主席,落款是高岗,日期是2月17日。给周恩来的信主要是拜托
周恩来在他不在时照顾他的妻子儿女。本文摘自《高岗传》,作者戴茂林、赵晓光,陕
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高岗是中共党史上一位带有悲剧色彩的传奇人物。他曾光环耀眼,任至中央人民政
府副主席兼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可终了,他却是“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主角,
被开除党籍。《高岗传》是两位作者戴茂林和赵晓光磨砺了14年的心血之作,力图拂去
岁月的灰尘,还原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高岗。本刊选摘了高岗自杀前后的段落,小
标题为编者另加。
毛泽东的决心
1953年12月15日下午,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会议,高岗、彭德怀、邓小平、陈云、
杨尚昆、胡乔木列席。会议上,毛泽东提议在他外出休假期间由刘少奇临时主持中央工
作,刘少奇则谦虚地表示由书记处的同志轮流主持为好。书记处的其他同志都同意...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36
土改时有干部用铁丝穿过自己的地主父亲的鼻子牵着游街
转自凤凰卫视的官网“凤凰网”历史频道如下这个地址的页面: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xiandaishi/detail_2012_11
核心提示:我认为晋西北的土改中有“左”的错误(我们那里也有过),斗争他父亲是
不应该的。特别是用铁丝穿着老人的鼻子,让牛荫冠牵着,搞所谓“放牛”,这种过火
行为是极不人道的。因此不能责怪牛荫冠同志“表现不好”、“立场不坚定”。
本文摘自《领袖元帅与战友》,作者:薄一波,出版社:人民出版社——这是凤凰网历
史频道上本来就有的对此文的最初出处的说明语。
解放初,贺龙同志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司令员,我们见面的机会
不多。一九五0年六月召开党的七届三中全会,大家齐集北京。我当时是华北局的第一
书记,自然应尽“地主”之谊,分别请了几位中央局的同志到家里作客,贺龙同志也来
了。记得在同他交谈中,除了畅叙建国的喜悦心情和各自的工作情况,还谈到对一些干
部的看法。话题又回到抗战时期。
贺龙同志说,一二0师到了晋西北,工作开展得很顺利,这同...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7
回望「九一三」——偶然的摔死,必然的失败
蒋健
40年前发生的「九一三事件」是中国一百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历史事件之一,更是迄今为
止尚有许多谜团未解的最大政治事件。「九一三事件」的发生不仅使全党全军全国人民
无比震惊,而且完全出乎事件主角——林彪所有高层「亲密战友」们的意料,尽管这些
「亲密战友」们的政治立场并不相同。
40年来,学界对「九一三事件」给予了很大关注。汪东兴、李德生、张耀祠、李文普、
刘吉纯、康庭梓、吴德、孙一先、王海、丁盛、林豆豆、张宁、吴法宪、邱会作、李作
鹏等「九一三事件」的当事人纷纷撰写回忆文章或接受采访,诸如《毛泽东传》、《周
恩来年谱》、《周恩来传》等领袖传记和年谱对「九一三事件」多有涉及,更有丁凯文
、于南、王年一、张聂尔、胡平、余汝信、舒云、高文谦、芦笛、陈小雅、吴润生、何
蜀、迟泽厚、程光、金秋、图门、高华、肖思科等海内外研究人士的众说纷纭。此外,
借助因特网信息传播便利与人人皆可参与的优势,无数网友对「九一三事件」表现出浓
厚的兴趣,京城孤魂、jhealth、白马博士、工蜂、鹤飞翔、龙德施泰特、蹒跚学步、
司马清扬等网友在《强国军事纵横》等论坛上对「九一...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8
http://js.people.com.cn/culture/n/2014/1008/c360308-22536596.ht
林彪生命中的最后七天:尽享天伦之乐?
2014年10月08日16:57
林彪与妻子叶群(资料图)
本文原载于《国家人文历史》2014年10月上新刊,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距北戴河西海滩两公里处,联峰山莲花石旁,一栋青灰色工字形二层小楼隐蔽其中
,因其在北戴河中直管理处别墅楼中排序96号(毛泽东居住的别墅为95号),亦名96号
楼。1971年9月12日深夜,林彪、叶群、林立果、刘沛丰就是从这里,匆忙坐上了前往
山海关机场的汽车,一去不复返。这栋青灰色工字形二层小楼由此成为林彪生命中最后
时光的唯一见证。
1969年北戴河96号楼建成时,林彪如日中天,他怕光、怕风、怕水、怕剧烈的声音
、怕骤变的温度、怕人多……怕很多常人不怕的东西。因此,当林彪对其在北戴河的住
处提出离热闹的地方远点,离其他首长远点,离海远点的要求时,有关部门马上接受,
并调用北京军区工程兵第七工区在原莲花石公园内的松涛草堂原址动工建设起这幢独特
别墅。
别看它外表稀松平常,内部设施却颇具匠心,为了...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9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习仲勋杀高岗,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发信人: ne5234 (Nessun Dorma), 信区: Joke
标 题: 习仲勋杀高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ug 6 12:01:13 2015, 美东)
高岗与李力群合影
高岗自杀前曾绝望地致信毛泽东。警卫员觉得事情蹊跷,就向卫士长和秘书赵家梁
、董文彬以及高岗的妻子李力群做了汇报。赵家梁、董文彬和李力群一看信封上有血,
感到情况不对,决定把信拆开看看。打开一看,给刘少奇的信正是昨晚写的致毛泽东的
信,信的抬头写的是毛主席,落款是高岗,日期是2月17日。给周恩来的信主要是拜托
周恩来在他不在时照顾他的妻子儿女。本文摘自《高岗传》,作者戴茂林、赵晓光,陕
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高岗是中共党史上一位带有悲剧色彩的传奇人物。他曾光环耀眼,任至中央人民政
府副主席兼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可终了,他却是“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主角,
被开除党籍。《高岗传》是两位作者戴茂林和赵晓光磨砺了14年的心血之作,力图拂去
岁月的灰尘,还原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高岗。本刊选摘了高岗自杀前后的段落,小
标题为编者另加。
毛泽东的决...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6729
40
陕西咸阳政协被指曾私分24年前受捐文物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18日02:55 新京报
本报讯 (记者褚朝新)向陕西省咸阳市政协捐赠120多件于右任书法作品后,捐赠人
卓登却发现
自己捐赠的文物下落不明。卓登称,自己捐赠的字画可能被咸阳市政协的官员私分。
捐赠人
要求公开捐物下落无果
6月17日,62岁的咸阳人卓登介绍,其父卓敬亭在民国23年任民国监察院办事员,
与时任院长于
右任交往颇深,曾担任于右任的卫士长,生前保留了一批于右任的书法作品。
卓登称,其父1966年去世,将这些字画留给了他。1986年,卓登将家中所存的120
件于右任的
书法作品捐赠给了刚成立的咸阳市政协。
记者昨日获得了1986年卓登捐赠文物的登记表复印件。根据这份复印件,卓登共捐
赠于右任书法
作品大件50件,合小件计122件,此外还有一名叫赵国宾的人送给于右任的笔筒一个。
该登记表上,有咸阳市第一任政协主席刘长凯、秘书长路桦、工作人员赵素娥、恩
玉飞及捐赠人
卓登的亲笔签名。登记表共4页,每页都盖有咸阳市政协办公室的骑缝章,最后一页还
另外完整盖有一
个公章。
卓登称
f****s
发帖数: 276
41
在王立军出事,薄熙来被免职、被调查,中共内斗日趋激烈之际,军方分别于3月19日
、3月27日和4月6日,在中央军委的机关报《解放军报》上发表社论或评论员文章,高
调表态,效忠军委主席胡锦涛。
3月19日和27日的社论中都称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保部队一切行动听从党
中央、国家主席兼中共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指挥”。而4月6日,则发表了评论员文章《
把稳中求进的要求落到实处》,内称要切实做到“不为噪音所扰 不为流言所惑不为暗
流所动”,要“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保部队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从
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指挥”;要“密切关注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内外因素,坚决
打击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应有贡献”。
如果说,3月19日和27日的社论不过是要突出强调军队坚决听从胡锦涛的命令,那么4月
6日的评论员文章则在此基础上,将剑锋指向了“暗流”,指向了“影响社会稳定的内
外因素”,而显然“暗流”来自中共内部,目前的侧重点也是内部因素。
从当前的中共内斗分析,胡藉由军报所指的“暗流”和“不稳定因素”当是周永康及其
控制的武警系统。为何武警系统让胡温等人有所担心... 阅读全帖
f****s
发帖数: 276
42
网传胡锦涛为“维稳”起见,暂时以刑事罪拿下薄熙来。我的看法是,该案已经没有了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可能。“刑事案”不会是薄熙来风暴的最后一站。
这里有几个异常的情况,中共无法说清楚。这也是中国问题的观察家和海内外媒体要持
续追问的。
第一、新华社说王立军向美领馆揭露了薄、谷涉及 英国公民尼尔•伍德的命案,
那么王立军为何要绕过周永康、绕过组织程序向美领馆揭发?周永康到底有什么问题?
第二、王立军进入美领馆的消息,是谁告诉薄熙来的?薄熙来当时调警车围领馆,是薄
熙来胆大妄为,还是背后有人撑腰?
第三、如果是单纯命案,为何孔庆东、司马南之流要被谈话、被扣押?乌有之乡等网站
为何要关闭?
第四、中共对薄熙来的处理意见据说昨天下午传达县处级,临发消息前一小时则召集高
校党员紧急开会。刑事案件需要这样逐级传达吗?这种传达方式,只在林彪“九一三事
件”后才看到。这种处理方式本身就说明薄的案子是谋反案。
第五、温家宝卫士长,中央警卫局副局长李润田去职,因传李与薄熙来勾结,曾向薄泄
漏中共高层及胡、温的内幕消息。如果李不是薄熙来在温家宝身边埋藏已久的钉子,犯
得着在薄大势已去的时候,还向薄... 阅读全帖
J*******3
发帖数: 1651
43
建国后毛泽东忧虑:已有干部子女比谁爸爸官大
有一次,毛泽东同湖北省委秘书长梅白谈起领导干部子女的教育问题。毛泽东问梅白:
你记得曹操评汉献帝的话吗?梅白答道:记得。有这样两句:“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
人之手。”毛泽东称赞说:不错,你读书不少。现在有些高级干部的子女也是“汉献帝
”,“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娇生惯养,吃不得苦,是温室里的花朵,有些
是“阿斗”呀。中央、省级机关的托儿所、幼儿园、部队的八一小学,孩子们相互之间
比坐的是什么汽车来的,爸爸干什么,看谁的官大。这样不是从小培养一批贵族少爷吗
?这使我很担心呀!毛泽东还说,现在有些高级干部对自己的子女要求不严格。根本问
题是要自己带头,要严以律己。他问梅白,你的孩子要坐你的车吗?梅白说,我不给坐
。毛泽东又问,你是怎么办的?梅白说,三个姑娘老实些,不敢上,两个男孩子上来,
我就把他们从车上推下去。毛泽东说,这样好,应当推广你的经验。并且指出,有的领
导干部让自己的子女跟着去北京、上海开会,这样很不好。他特别指出,高级干部的子
女不管好,总有一天要犯罪的。
毛泽东的两个女儿李敏和李讷都出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敏”与“讷”...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4
发表时间: 2017-02-03 00:10:00作者:丁凯文
周恩来在文革中的表现是一个阴阳两面人的行为。(网络图片)
事实上,周恩来与其他中共老干部之间的关系也是以毛泽东的态度为态度。毛泽东发动
的这场“文革”运动,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要解决接班人的问题。然而,这场运动却是要
由毛泽东自上而下发号施令,再由下层普罗大众自下而上完成所谓的“夺权”斗争。这
里首当其冲的就是党的各级干部,上到中共中央副主席丶国家主席,下到基层党支部书
记都属或被批判、靠边站或被打倒被夺权之列,其范围之广,规模之大,人员之多,影
响之巨,都创造了历史之最。但是,哪些老干部当属被打倒之列,哪些老干部当属被冲
击却要“烧而不焦”之列,这些无疑都在毛泽东的全盘考虑之内,有时要根据情况的变
化而调整,更要根据他们在“文革”中的具体表现加以区别对待,而周恩来就恰如其分
地扮演了这一重要的角色。
“文革”结束后,不少中共老干部都曾深情地回忆周恩来对他们是如何保护的。笔者不
否认周恩来的确有条件地保护过一批老干部。但是,保护和关照的前提却是要看毛泽东
、江青的脸色行事,绝非周恩来自己能擅自作主。比如邓小平这位刘少奇司令部的...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5
毛主席在军事上,带有一种传奇性,他作为一个伟大的军事家,曾经指挥过千军万马,但是他一生很少摸枪,更谈不上佩枪。林彪缴获了一支手枪很漂亮,他就想送给毛主席。但是毛主席说,当我要用上枪的时候,红军就完蛋了。
1963年春,毛泽东与工作人员在一起
写诗帮人消误会的“家长”
1956年初夏的一天,北京街头急匆匆地走着一位年轻姑娘。
姑娘是去找她男朋友的,这对小情侣不久前差点闹出场误会:姑娘因为有紧急任务,缺席了一次约会,让小伙子在公园门口白白等了她一晚上。
见了面,男友果然有几分生气,但当姑娘拿出一张纸条递给他看后,误会消解了,两人马上和好如初。
这张已然泛黄的普通16开白纸上,并没有过多的字句,只有用铅笔写的诗: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别人写情书他帮忙改错
姚淑贤(毛泽东专列服务员)的这段奇遇,对于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人并不算什么特别新鲜的事情。毛泽东经常会拿起手中的笔,为他身边的人写点什么,比如卫士长李银桥当年追求韩桂馨,毛泽东就帮忙拿过主意,教他写信;田云玉给女朋友写情书,毛泽东还帮忙改改错别字,以便给田云玉的女朋友留个好印象;有同志生活困难了,他会写一个条,从稿费里拿
c***s
发帖数: 70028
46
毛泽东说话一向算数,不容更改,除非他自己改变。从那次以后,毛泽东和江青分开吃饭。即使在一个饭桌上。也是各吃各的饭。毛泽东从来不动一筷子江青的菜,江青仍时时尝几片毛泽东的菜。
本文摘自:《中南海往事追踪报告》,作者:徐焰,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
1949年中共中央进入中南海,江青当时到苏联治病,回来后也到了毛泽东居住的菊香书屋。
回到中南海后,江青在菊香书屋院内另外择屋居住。她看不上那里的生活条件,以治病为名,经常外出到全国各地住宾馆,还几次以治病为名到莫斯科长住。就是回到家,她看不上毛泽东的饮食习惯,认为是“土包子”。
在中南海内,毛泽东还保持着战争年代的朴素作风,江青却是更加追求吃喝享受,一不满意便训斥身边的工作人员没有尽职。
有一次毛泽东连续工作几十小时,徐涛提醒说:“主席,你已经两三天没吃一顿正经饭了。”
“是吗?”毛泽东喝着茶,眨一眨眼。“嗯,有些饿的感觉了。好吧,我吃一顿饭吧。”
当时卫士长李银桥向毛泽东进言:“徐医生早定好了食谱,就是没机会做……”
“我不要他的食谱,你给我搞一碗红烧肉来吧。”
“可是……”李银桥有些为难,因为徐涛定的食谱里,是不要胆固醇太高的肥肉。然而毛泽...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273
47
三·一八惨案,发生在1926年,是北洋政府以武力镇压群众运动的一场惨案,此后北京
陷入白色恐怖之中。这是国共两党最早联合进行的一次反帝反军阀斗争。
1926年3月12日,冯玉祥国民军与奉军作战期间,两艘日本军舰护卫奉系军舰进入大沽
口,并炮击国民军,守军死伤十余名。国民军开炮自卫还击,将日本军舰逐出大沽口。
事后,日本认为国民军破坏了《辛丑条约》,与英、美、法、意、荷、比、西等7国公
使,于16日以公使团名义向北京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提出拆除大沽口国防设施的要
求,并限令48小时内答复,否则以武力解决。同时各国派军舰云集大沽口,用武力威胁
北洋政府。
1926年年3月16日,北洋政府外务部接到列强外交团之“最后通牒”后,经紧急磋商即
于当日午夜答复,称“最后通牒”的内容“超越《辛丑条约》之范围”,所以“不能认
为适当”。因为按《辛丑条约》,只有大沽口至北京一线的炮台应予以一律削平,却并
没有相关条文对水道进行规定。公使团对此并未作答辩。3月16、17日,在北京的国共
两党开会,徐谦以国民党执行委员会代表的身份同李大钊领导的中共北方区委决定组织
各学校和群众团体在天安门集会。组织者随即...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8
1947年9月,陕北的形势更加好转。毛泽东分出一部分精力,开始在黄河西岸搞农村调查。
所到之处,毛泽东经常帮乡亲们推碾子、打场、担柴,和乡亲们一起唠家常。
前两天,西北军区司令员贺龙让人给毛泽东送来一匹极其雄健的战马,毛泽东执意不肯留给自己骑乘,硬要叶子龙派人送到前线部队去:“这么好的马,应该让前方的同志骑;前方的同志要打仗,既辛苦、又危险性大,很需要好马哩!”
叶子龙无奈,只得照毛泽东说的去办。
这几天,江青在朱官寨后沟,将身上穿的一件灰布军装脱下来洗了,换了件列宁装上衣,头上盘了一个发髻,经常搬个马扎子靠在窑洞前的墙壁上坐着,有时还给身边的同志讲几段历史故事或出几个谜语,在人们眼里很像一个大姐的样子。
这天,卫士张天义来找李银桥,神秘兮兮地说:“李组长,我给你说个谜语,你猜猜?”
“说吧,看我能不能猜出来。”李银桥知道,这准是江青给他们出的谜,他来套谜底了。
毛泽东在一旁也说:“讲出来一起猜么。”
“那我可说了——”张天义先看看毛泽东,然后煞有介事地说,“日行千里不出房,有文有武有君王;亲生儿子不同姓,恩爱夫妻不同床——打一件事!”
“老掉牙!”毛泽东笑道,“这是‘唱戏’嘛!”
张...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9
1981年5月末,宋庆龄办公室一封电报送到福建电影《海囚》拍摄现场隋永清(又名宋琦,以宋庆龄养女而起名)的手中,她打开电报一看:“见到电报,马上回来。” 隋永清顿时感到突然她懵了。
图为宋庆龄和养女隋永清
隋永清,又名宋琦,宋庆龄秘书隋学芳的女儿,1957年12月18日出生莫斯科。1969年参军,总政文工团歌舞团舞蹈演员,后因伤转行为话剧演员转业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剧团担任演员,主演过许多影视作品。1981年,隋永清和达奇主演的《海囚》,在人民大会堂首场公演,受到中央领导的好评。2005年,隋永清又在《小鱼儿与花无缺》中饰女主人公屠娇娇,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妈妈太太平时常留口中的话是:“你们工作了,我不会打扰你!”我们剧组正处于十分繁忙阶段,我在剧中饰演女主角姚杏春,妈妈太太也知道,隋永清深感家中一定出了很不一般的事情,不然,妈妈太太不会同意办公室发电报让我中断剧组拍摄,催我回家。
图为大众电影杂志1981年10月封面达奇饰《海囚》男主人公唐金龙,隋永清饰女主人公姚杏春的剧照。
隋永清赶紧给宋庆龄办公室去电话找秘书杜述周。
电话通了,隋永清脱口便问:“杜叔叔,家中出什么事了?”
杜述周...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50
毛泽东去世后的近40年里,各类有关毛泽东的传记,除了毛本人的自传外,几乎应有尽有,而且仍在推陈出新。
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之际,各类的毛泽东传记再次摆上了大陆书店的显著位置。中国民间阅读各类毛泽东传记的兴趣则似乎从未衰减过。
花样翻新的毛泽东传记,大致不外乎三类:中央文献版、民间遗闻版和西方学者版。
然而,“官版”的毛泽东与“民版”的毛泽东、中国大陆允许出版发行的毛泽东传与在西方出版的毛泽东传,往往呈现不同面孔甚至面目全非。
我邀请了在北京的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陈雪微和在纽约的旅美学者高新和我一起来读毛泽东传记,试图尽可能从这些传记中接近毛泽东的原形。
陈雪微教授专门研究中共党史,特别是中共建政后的“社会主义实践”阶段。高新研究的是中共高层的运作和“太子党”,著有《江泽民的幕僚》,并与何频合著《中共‘太子党’》
官版
由中共中央责令有关机构组织学者编撰的毛泽东传记,被称为“中央文献版”,是毛泽东传记中的主要一类。
这类传记强调作者及其掌握史料的权威性。因为作者多为“体制内”,身处中央文献资料研究室等一般人无法接近的要位、可以接触到旁人不能企及的第一手资料,因此对史实的记述更“权威准确”。
... 阅读全帖
1 2 3 4 下页 末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