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参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y**b
发帖数: 10166
1
来自主题: Programming版 - 问个参数读入和传递的设计问题
看看能不能说的清楚:
科学计算程序,一次性从数据文件中读入很多参数,不同的(一个或几个相关参数)要传
递给不同的对象,很多对象还具有这种特点:初始化的时候只需要某些参数,其他动作
时还需要其他参数,比如空间一个多面体,初始化只需要空间坐标和密度等等,而后面
发生移动时还需要时间步长和重力加速度等等(时间步长和重力加速度逻辑上不应该是
该多面体的数据成员)。
第一,我是应该把时间步长/重力加速度等等作为该对象的成员,进行初始化;还是作
为该对象某个成员函数的的形参,想办法传入实参呢?
第二,我想设计一个class/struct来存储所有参数,以便MPI编程时用唯一一个进程来读
取参数,然后将这个存储参数的对象(通过boost.mpi)序列化并一次性broadcast给其他所
有进程(而不是一个参数一个参数地broadcast)。那么将包含所有参数的这个参数对象作
为实参,传递给任意一个只需要某些参数(而不是全部参数)的其它类的成员函数,是不
是很怪异呢?还是应该重新设计该成员函数的形参,使之仅仅获取所需要的参数,但这
样一来需要另行构造这些参数的类型?
谢谢。
t******t
发帖数: 15246
2
托卡马克(Tokamak)是一种利用磁约束来实现受控核聚变的环性容器。为了开展受控
核聚变研究,各国相继建造或改建了一批大型托卡马克装置。受控热核聚变研究的重大
突破是将超导技术成功地应用于产生托卡马克强磁场的线圈上,建成超导托卡马克,使
磁约束位形的连续稳态运行成为现实。超导托卡马克被公认为是探索、解决未来稳态聚
变反应堆工程及物理问题的最有效的途径。中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而成的全超导热核
聚变实验装置EAST位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属大型专
用研究装置。2006年9月,EAST成功完成首次放电实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成并真正
运行的全超导非圆截面核聚变实验装置。
EAST进入物理实验研究阶段后朝着探索长脉冲、高参数、非圆截面等离子体的物理和技
术基础这一未来聚变堆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迈进。针对这一国际前沿科学技术领域,
EAST发展和改进了一系列实验技术,对多项物理研究结果进行集成,并优化了运行模式
,终于在国际上首次获得了分钟量级的非圆偏滤器位形下高参数长脉冲等离子体。EAST
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果得益于实施了以下几个关键措施:
1.对装置的主真空室内... 阅读全帖
M********t
发帖数: 5032
3
来自主题: Joke版 - 引力波 带人类倾听星辰大海之声 新浪科技 ugmbbc 8小时9分钟前 在一波又一波传言后,终于!北京时间2016年2月11日23:40左右,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负责人、加州理工学院教授David Reitze宣布,人类首次发现了引力波。发布会上究竟揭开了哪些谜团?与之前的传言有何不同吗?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黑洞来客团队(团队主要成员苟利军 研究员为国家天文台恒星级黑洞研究创新小组负责人,而这次被探测到的引力波正是来自双黑洞系统),全面解读这场激动人心的发布会。 正如发布会所言,在被预言将近百年、苦苦追寻几十年之后,首个位于地球之外13亿光年的引力波源GW150914被人类直接探测到,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伟大时刻,一个新时代的序幕正在拉开——地球人,欢迎你来到引力波时代! 激动人心的发布会结束了,其重点内容可以被简单归纳为三点: (1)引力波终于被探测到了。 (2)引力波产生于两个恒星量级黑洞的合并(merger)。 (3)引力波是美国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英文简称LIGO)发现的。 接下来,让我们逐个分析和解释一下以上三点,从而对这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发现做一个稍微深入的了解: http://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16/0212/41080c0cddd85b8.jpg 双黑洞系统想象图。(来源于LIGO网站)) 天外飘来引力波 对于“波”,我们并不陌生,生活中时常会听到无线电波、电磁波、声波、光波等等,引力波也是波的一种。 既然称之为引力波,它必然与引力有关。所以,在更深一步了解引力波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人类对于引力的认识过程。17世纪末的物理学家牛顿看到了下落的苹果,意识物体之间普遍存在的一种力,称之为“引力”,并且将其数学化,这就是我们熟知的万有引力。万有引力认识的精髓是物体质量的存在导致了引力,这在牛顿之后的两百多年里被认为是宇宙间的绝对真理。直到1905年狭义相对论发表,再到1915年广义相对论的发表,爱因斯坦提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对于引力的看法,引力是因为质量对于时空造成了变形所导致,而非质量之间的吸引。这就意味着,我们时空可被当做一种可以变形的介质来认识。所以引力波,简单来说,就是时空自身的波动。相比较我们熟知的无线电波(或者电磁波),它仅仅是在时空之中传播的,时空是它的媒介。 人们常说“星辰大海”,如果将时空视作海洋,那么天体就如同海洋生物一般。可以想象,如果大海中的某个生物摇了摇尾巴、或是晃了晃头,海水由此所产生的波动就会向外传播。与此类似,宇宙中某个天体的剧烈活动,会对所在的时空产生扰动,时空自身的波动也会向远处传播,如果足够强,就能够为地球上的我们所感知。 在引力的世界中,我们的宇宙通常是平静的。可是在北京时间2015年9月14日17点50分45秒,地球上的LIGO探测器却探测到了来自于宇宙深处距离地球13亿光年之外的一场引力风暴,来自于一个双黑洞系统的合并,以它的探测日期命名为 GW150914。 http://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16/0212/12c0afa9d0fc4fb.jpg LIGO的两个观测站探测到了同一个引力波事件。上面为观测得到的曲线,下面是和理论相比较之后的拟合结果。(来源于LIGO所发文章) 两个黑洞的“火并” 此次发布会的另外一个亮点就是双黑洞。这也是人们首次直接发现双黑洞,这两个黑洞的质量分别为26和39太阳质量,属于恒星级黑洞。或许你已经听腻了黑洞,生活中时不时的会听到某某黑洞爆发了,某某黑洞吞吃恒星了等等。但是这此发现却有些不同,两个天体都是黑洞,互相绕转,最后合并。这听起来像是一场黑吃黑的火拼,甚至有点儿像港片里熟悉的火爆场面。黑洞合并产生了非常强烈的时空振荡,所以我们遥远的地球才观测到了。 黑洞通常认为是大质量(超过25个太阳质量,请注意这是前身星的质量)的恒星在其演化的最终阶段,恒星中心会形成我们了解的恒星级黑洞。它们的质量通常预计在3个太阳质量到100个太阳质量之间。因为黑洞本身没有任何的辐射(不考虑量子效应下的霍金辐射,它的电磁辐射也是异常微弱),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看到黑洞。我们的银河系或者其他类似的星系当中当中,每个星系都预计存在着上千万个恒星级黑洞,但是绝大多数的黑洞都是孤独存在的天体,如同幽灵般,没有任何辐射或者辐射及其微弱,所以很难被看到。 所幸,有的黑洞处于双星系统当中,就像发布会中提及的系统,而且另外一个天体是正常的恒星(也称之为伴星)。在这种情形之下,黑洞会从正常恒星上吸积气体,在其周围产生一个吸积盘,以至于某些时候吸积气体的量过多,不能被黑洞直接吞掉,这时还会沿着黑洞的两个转轴将多余的气体抛射出去,从而产生非常壮观的喷流。正是因为吸积盘和喷流的存在,他们都能够产生我们非常熟知的电磁辐射(也就是有我们熟知的光子产生),从而我们利用传统的探测方式,比如地面或者太空的望远镜,就可以间接地探测黑洞的存在。 大约在50年前,人类就是利用此方法发现了第一个黑洞候选体,天鹅座X-1 (Cygnus X-1)。在1974年,地球上两颗聪明的大脑、理论物理学家霍金和好朋友基普·索恩就这个候选体是不是黑洞而打了个赌,他们以一年的成人杂志《阁楼》作为赌注。后来的观测是利用天鹅座X-1中的伴星运动测得了黑洞质量,大约为15个太阳质量,从而霍金认输并且在两人的赌书上签名按上了自己的手印。基普·索恩从那时起就赢了。 对于双黑洞系统,他们几乎不会产生能够为传统方式所观测到的光子。所以,即使它们存在,仅凭借传统的观测方式,我们也无法发现他们。况且,很多的人都怀疑它的存在。但是,在双黑洞绕转,尤其是合并之时,会产生很强的引力波。只要引力波探测器足够灵敏,我们就可以发现它们的踪影。面对大家的怀疑,LIGO的发现用事实证明了它的存在。而此次发现引力波的天文台的创建人之一就是基普·索恩——索恩教授又一次赢了! 引力波为黑洞做名片 在观测到了完整的引力波形之后,利用一种叫做匹配滤波(waveform matching)的方法,理论上就可以推断出系统的性质信息,包括合并之前和之后。比如,对于双黑洞系统,可以推断出合并之前的黑洞质量,自旋和轨道,以及合并之后的质量和自旋。此次新闻发布会中所提及的引力波事件,就得到黑洞的质量在合并之前是26个和39个太阳质量,合并之后是62个太阳质量(合并之前的两个黑洞自旋参数值限制的并不是很好),合并后黑洞是一个克尔黑洞,其自旋参数值为0.67。 你或许会有疑问,合并之后怎么少了3个太阳质量,它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引力波也是携带能量的,在黑洞合并之时,它的形状非常不对称,不是我们看到的单个黑洞的球形,所以在振荡恢复的过程当中,一部分质量就通过引力波的方式辐射出去,从而为我们所接收。合并的时间非常之短,仅仅在大约0.05秒的时间,就将3个太阳质量(大约6.0E30公斤)的能量就通过引力波的方式释放出去,也就是说在一秒钟可以释放出大约10^32公斤的能量。相比较之下,我们的整个宇宙包含了大约1.0E22个太阳,而每个太阳每秒钟向外辐射大约4.0E9公斤的物质能量,所以黑洞合并的最后释放出比整个宇宙每秒钟辐射出的电磁总能量还要高出3倍。 http://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16/0212/3aa5437d0cd140c.jpg 双黑洞系统在不同阶段所产生波形随时间演化图。双黑洞系统的演化包括三个阶段:旋近(inspiral), 合并(merger)和铃振(ring down)阶段。(来源于LIGO所发文章) 我们注意到,合并前黑洞的质量为26个和39个太阳质量——这两个质量都比目前已知的恒星级黑洞要重许多。我们现在已经确认了大约20多个恒星级黑洞,最重的恒星级黑洞位于M33 X-7系统中,为16个太阳质量。而其它所有确定的黑洞质量均比这个小,大多数是七八个太阳质量左右。尽管理论之前预言了更大质量的黑洞的存在,但是之前从来还没有发现过,所以此次发现更大质量黑洞,对于黑洞的形成渠道也有着重要影响。 我们所看到的所有恒星,都是处于旋转当中。所以对于那些由恒星塌缩而形成的黑洞而言,它们也是处在旋转之中。对于黑洞的旋转,天文学家用一个叫做“自旋参数”的量来表示,它在0和1之间变化——0代表了没有转动的黑洞(也叫“史瓦西黑洞”),而1代表了理论上黑洞所具有的转动最大值(也叫“极端克尔黑洞”)。对于此次观测中合并以后的黑洞,它的自旋参数为0.67。如果我们以转速来描述,它在以每秒钟100转的速率转动。相较而言,我们刚才提到的人类第一个黑洞“天鹅座X-1”,它是一个极端克尔黑洞,差不多在以超过1000转每秒的速率转动。 如果你觉得转速依旧很难理解,那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星际穿越》电影的一个情节,主人公在卡刚都亚黑洞的行星上只呆了3个小时,但是后来却发现飞船上已经过了23年,时间相差了6万倍。要有这样巨大的时间差,其中条件就行星极度靠近黑洞的同时,黑洞也以最大速度转动。按照相对论理论所言,这样行星上的时间就会被极大的拉长。天鹅座黑洞的转速就具有类似于电影中卡刚都亚黑洞那样的转速。对于此次引力波探测到黑洞而言,即使有某个行星在其周围最靠近的稳定存在,那么对于它的时间也会流逝的很慢,不过不会有6万倍那么大的差别,最多也就2倍左右。 对于黑洞而言,有着非常著名的无毛定理,也就是说黑洞只需要简单的几个量就可以描述。对于宇宙当中的黑洞,只需要我们上面所说的质量和自旋参数就可以完整的描述。当我们知道了黑洞的质量和自旋参数一些性质时,我就可以很容易的对黑洞本身的全貌做出一个描绘,就如同给出了一个人的完整自画像。而引力波的方法可以快速给出黑洞的完整信息,这相比较传统的观测方式,更为有效,尽管在观测方面有些困难。 氢原子的百亿分之一 从预言到探测,物理学家等待引力波的到来已有一百年之久,为什么引力波这么难得一见?主要原因是,相比较其他的几种力(强力,弱力,电磁力),引力是最弱的,相应的引力波效应也就很弱。想当初爱因斯坦在发表自己新的理论之后,就估算了引力波的强度。引力波的强度通常利用相对变形大小来表示,但是结果往往是小的可怜,几乎无法探测到。引力波是时空的自身变形,在一个方向上被拉伸,在其垂直的另外一个方向上就会被压缩。如果我们有一天,我们被同样的双黑洞系统在合并时所产生的引力波(变化强度为1.0E-21)所击中的话,理论上来说,我们同样会经历一个稍微变高变瘦,然后变胖变矮一些的过程。实际上,对我们身高不超过2米的人类来说,导致的变化大约为2E-21,为一个氢原子的五百亿分之一(一个氢原子的大小大约为1.0E -10米)。 引力波的效应是如此之小,所以一方面需要增加探测的长度,来增强变化的效应,另外一方面通过巧妙的方法来探测到微小的变化。这也是此次新闻发布会中提到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在建造之初所考虑的。它有两个观测点,分别建在美国华盛顿州的列文斯顿和路易斯安那州的汉福德。每个观测点都有两个互相垂直,每条长达4公里的臂。长臂中间是高度真空的管子,而在长臂两端,悬挂着大约直径34厘米、重达40kg的反射镜。LIGO的探测器利用激光干涉技术,不间断地测量每对反射镜之间的距离。每当引力波通过探测器时,人们会探测到两对反射镜之间的距离呈现此消彼长的周期性变化。 即使对于LIGO天文台4公里的长臂,引力波所造成的变化也是极其微小的。对于此次新闻报道中的双黑洞合并,其可能产生的尺度相对变化最高可为1.0E-21,意味着4公里的长度也仅仅只变化了一个氢原子直径的2.5千万分之一。为了达到这个精度,LIGO的科学家做了许多精密的设计,保证探测系统的稳定,保证LIGO反射镜的位置随机涨落小于一个氢原子大小的百亿分之一,从而保证可以相对比较容易的探测到可能的引力波源。 LIGO在1999年建成并且开始运行。但是在进行升级之前(也就是2010年),没有探测到任何确定的引力波事件。从2010年开始,LIGO对探测器进行了第二阶段的升级,2015年6月进行测试运行,2015年9月开始正式运行,第一阶段的科学运行一直持续到2016年1月,升级后的版本被称为Advanced LIGO (简称aLIGO)。而此次新闻发布会的结果其实就是在刚刚升级完之后,由还在进行测试中的的aLIGO所探测到的。相比较之前,aLIGO的探测灵敏度提高了10倍。而且此次的双黑洞所产生的引力波强度就在仅仅比最初LIGO的灵敏度低一些,所以当LIGO的升级刚刚完成,在试运行的阶段就发现了所报道的双黑洞系统。探测到引力波似乎就在本来的预料当中。就像发布会中所言,这或许是大自然给我们苦盼许久的一份礼物。2012年,LIGO天文台创建人基普·索恩在《科学》杂志的一篇评论文章中说,预计在2017年,第一例黑洞合并的事例将会被发现。当时预计LIGO的升级会在2016年底完成,结果是升级进度超前,让我们提前听到了宇宙时空的声音。 http://static.cnbetacdn.com/thumb/article/2016/0212/a4e034c670c7a62.jpg_600x600.jpg LIGO和aLIGO灵敏度比较(左);LIGO和aLIGO探测范围比较(右)。(图片来源于LIGO网站) 谁将撼动时空 那么在我们的星辰大海中,什么样的天体才能够撼动我们的这个宇宙时空,让位于遥远地球上的LIGO探测到呢?现在通常认为有如下四种: (1)旋进(In-spiral)或者合并的致密星双星系统。比如中子星或者黑洞的双星系统。非常类似于发布会当中的系统。 (2)快速旋转的致密天体。这类天体会通过周期性的引力波辐射损失掉角动量,它的信号的强度会随着非对称的程度增加而增加。可能的候选体包括非对称的中子星之类的。在《星际穿越》电影当中,教授说它发现了引力波,而它的其中一个产生机制很可能就是由一个快速转动的中子星,其表面大约2厘米的凸起所产生的(具体分析可以参阅由基普·索恩撰写的星际穿越一书)。 (3)随机的引力波背景。非常类似于我们通常熟知的宇宙背景辐射,这一类背景引力波,也通常叫做原初引力波,它是早期宇宙暴涨的遗迹。2014年由加州理工、哈佛大学等几个大学的研究人员所组成的BICEP2团队曾宣称利用南极望远镜找到了原初引力波,但是后来证实为银河系尘埃影响的结果。原初引力波的探测将是对暴胀宇宙模型的直接验证,对于它的探测依旧在努力寻找之中。 (4)超新星或者伽马射线暴爆发。恒星爆发时非对称性动力学性质也会产生引力波。而直接探测到来自于这些天体的引力波,将是提供对这些天体最直接而且最内部的信息。 除过LIGO之外,还有意大利的VIRGO引力波探测器,日本的KAGRA探测器以及英国德国的联合GEO-HF探测器。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引力波的探测事例会如同春笋般爆发,越来越多。 http://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16/0212/8dad832e823b89e.jpg 全球引力波天文台分布(来源于LIGO网站) 为一窥宇宙初生 毫无疑问引力波是对广义相对论的一个最直接的验证。另外它在弱场中已经得到验证,但是对已强引力之下的验证,之前却从来没有验证过。所以此次的观测,是对广义相对论的一个非常好的检验。 引力波以光速传播,它与物质的相互作用非常非常的弱,所以引力波可以给我们提供我们宇宙几乎无阻挡的图景,而这个几乎是无法利用我们熟知的电磁波来达到的。比如,利用引力波,我们可以看到宇宙的最早期,宇宙大爆炸之后的1.0E-36秒开始的宇宙形成过程,而对于电磁波而言,它最早只能看到大爆炸后的大约300,000之后的宇宙历史,在此之前,电磁波是不能给我们提供的。所以引力波是我们了解我们宇宙形成的最好工具。 如果还记得,在《星际穿越》电影中的结尾之时,主人公库珀身处一个5维时空的超体方体中,为了将从黑洞中心所提取出来的信息传递给身处4维时空的女儿墨菲,人为的制造引力波效应,成功将信息传递,从而人类得以解救。引力波从目前物理学家的认识来看,是唯一一种可以在不同维度传播的波。不同宇宙之间的碰撞,会产生引力波。说不定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也可以依靠引力波来判断多重宇宙的存在与否。 就如同一个天生的聋哑人,一直在听别人说声音的存在,突然有一天听力恢复了。我想我们此刻的心情也是差不多如此。引力波给我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口。引力波是一种方式,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历史的发现轨迹告诉我们,每一扇新的窗口被打开,都会有令人称奇的发现。虽然LIGO的探测能力还是有限,一旦这个引力波的世界被撬开了一道小的裂缝,让我们看到了春天的种子,相信硕果累累的引力波丰收季节也不会太远。
引力波
带人类倾听星辰大海之声
新浪科技
ugmbbc
8小时9分钟前
在一波又一波传言后,终于!北京时间2016年2月11日23:40左右,激光干涉引力波天
文台(LIGO)负责人、加州理工学院教授David Reitze宣布,人类首次发现了引力波。
发布会上究竟揭开了哪些谜团?与之前的传言有何不同吗?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黑洞
来客团队(团队主要成员苟利军 研究员为国家天文台恒星级黑洞研究创新小组负责人
,而这次被探测到的引力波正是来自双黑洞系统),全面解读这场激动人心的发布会。
正如发布会所言,在被预言将近百年、苦苦追寻几十年之后,首个位于地球之外13亿光
年的引力波源GW150914被人类直接探测到,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伟大时刻,一个新时代
的序幕正在拉开——地球人,欢迎你来到引力波时代!
激动人心的发布会结束了,其重点内容可以被简单归纳为三点:
(1)引力波终于被探测到了。
(2)引力波产生于两个恒星量级黑洞的合并(merger)。
(3)引力波是美国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英文简称LIGO)发现的。
接下来,让我们逐个分析和解释一下以上三点,从而对这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发现
... 阅读全帖
u***s
发帖数: 318
4
来自主题: Astronomy版 - 轨道参数变化,地球在变冷?
《黄赤交角的变化,地球是在变冷还是变暖?》,表达了她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她把此
问题化简,只谈论地球倾角的变化及后果。她的结论是:地球倾角在变小,所以,工业
化多排放的二氧化碳引起的地球变暖的效应没有显得那样严重。
这个结论固然不错,但地球的气温受到几个天文参数的影响,许多眼光敏锐的科学家对
此问题有明确的结论。我曾在此问题上花费了若干时间,我把科学家们在此问题上的结
论拿来,显一下丑,班门弄斧了。
首先,地球的气温是恒定的吗?绝对不是的,它是持续变化的。如何变化的?我们仅看
简单一点的。
地球自诞生以来,或者从地球上海洋完全形成后,由于火山的剧烈活动,空气中充满了
二氧化碳,氮气及大量的水蒸气和非常低的氧气(也许只有今天的百分之一,那是太阳
紫外线分解二氧化碳产生的),有的天文学家推测,可能气压高达几十个,地面的温度
也许有二百摄氏度之高。随着二氧化碳被固定在岩石中这一过程的持续,地面的温度持
续下降,但和今天比,还是很高的。
后来,曾发生了所谓的“雪球期”,就是地球上在纬度很低的地方都发生结冰的现象,
有的人认为所有的地球海洋都结冰了,其他人认为在赤道附近,还有小的条状地方没有
结冰...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5
汶川映秀镇“5·12地震”纪念碑。
2013年雅安地震后,武警战士和蓝天救援队志愿者一起查看救助身体不适的寻亲者。
第一时间即时测定并发布地震参数是非常重要的。汶川地震10分钟后才发布参数;而现在,最快在震后58秒就可以测定参数,并在2到3秒内推送给6.2亿互联网用户。
下午2点28分,绵竹市汉旺镇那口著名的大钟永久停留在这一时刻。龙门山脚下的老城一片寂静,空无一人的“艺术长廊”旁,是在路上横亘了7年的大树躯干和斜靠在它身上的路牌。随着一辆观光车的靠近,绵竹东汽厂的铁门哐啷啷地打开,引导着游客进入空无一人的遗址,这里是5·12地震中损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共有4800多人遇难。
7年过去,废墟里蓬蓬勃勃地长出了翠绿的杂草。
从汶川到北川,龙门山地震带的这条绵延一百多公里的“破裂线”上,处处可见5·12的遗迹,甚至是遗址公园。那些地方附近,不仅会有纳凉的老大爷讲述亲历地震的一刻,也会有大妈大婶兜售刻录着灾难历史的光碟,以及茶叶蛋等吃食。
逝者已矣,灾难留下的,除了殇痛,更多的则是成长与变化。7年来,灾后应急体系、民间救助力量、地震监测预报……它们留下了怎样的足迹?
大震预测研究,必须给出的... 阅读全帖
c******e
发帖数: 545
6
来自主题: JobHunting版 - 再请教个:C变长参数的传递问题
这种函数都是__cdecl调用,参数从右向左压栈,主调函数清栈。
format string在最左(printf)或次左(fprintf,sprintf...),所以用[BP]访问的时候
位置可预测,然后根据format string生成每个参数的偏移地址。
一般来说函数调用大致顺序(__cdecl)是:
1.主调函数从右到左压参数
2.建立栈帧
1)保存BP(32位下EBP,下同)push bp
2)保存当前栈位置:mov bp,sp
因为BP和SP默认同时用栈段(SS),用BP上可访问参数,下可访问局部变量,一般不用
SP,因为SP总是在变。
3.函数体
4.恢复bp:mov sp,bp pop bp
4.函数返回
5.主函数清栈(xxx是参数大小):add sp,xxx
时间太久可能细节不太准确,不过大致过程应该差不多,可以使用变长参数的两个决定
因素是:1. 右到左压栈 2. 主调函数清栈
i*******n
发帖数: 166
7
来自主题: Astronomy版 - 最新测量的宇宙学参数 from MAP
下午MAP(微波背景辐射各向异性探测器)新闻发布会
由Charles L. Bennett, David N. Spergel, 和John N. Bahcall参加
公布了第一批观测结果, 主要成果有三:
1. COBE之后高分辨率全天空的微波背景辐射观测
2. 通过偏振测量确定了较准确的宇宙光子解藕后再次电离时的红移
(也可以大概说成第一批恒星形成的时刻)
3. 宇宙学参数更精确的测量, 和其他途径的观测符合得很好

宇宙年龄137亿年, 误差只有两亿年
MAP标志着宇宙学的确已经进入精确测量阶段了.
附: 最新的一些宇宙学参数 from MAP
总密度参数 Omega_total = 1.02 +/- 0.02
暗能量密度参数 Omega_Lambda = 0.73 +/- 0.04
物质密度参数 Omega_matter = 0.27 +/- 0.04
重子密度参数 Omega_baryon = 0.044 +/- 0.004
原初扰动谱指数 n_s = 0.93 +/- 0.03 (在k=0.05 Mpc^{-1}处)
扰动
a****y
发帖数: 1035
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stronomy 讨论区 】
【 原文由 inflation 所发表 】
下午MAP(微波背景辐射各向异性探测器)新闻发布会
由Charles L. Bennett, David N. Spergel, 和John N. Bahcall参加
公布了第一批观测结果, 主要成果有三:
1. COBE之后高分辨率全天空的微波背景辐射观测
2. 通过偏振测量确定了较准确的宇宙光子解藕后再次电离时的红移
(也可以大概说成第一批恒星形成的时刻)
3. 宇宙学参数更精确的测量, 和其他途径的观测符合得很好

宇宙年龄137亿年, 误差只有两亿年
MAP标志着宇宙学的确已经进入精确测量阶段了.
附: 最新的一些宇宙学参数 from MAP
总密度参数 Omega_total = 1.02 +/- 0.02
暗能量密度参数 Omega_Lambda = 0.73 +/- 0.04
物质密度参数 Omega_matter = 0.27 +/- 0.04
重子密度参数 Omega_baryon = 0.044 +/- 0.004
原初扰动谱指数 n_s
r**********9
发帖数: 19633
9
我最近正在做一个Simulation 的模型(100个replication)SAS,或者FORTRAIN都可以
我只想问一个问题。。。我的Sequential model的参数是adaptive的,也就是说,后
面的参数是基于前一个model的运行结果的参数。。里面还有参数均值的运算:(
还有。。model 还有 lable switching 的问题,就是2组数据,group #颠倒,这样如
果算参数均值就不正确了
请问这种情况可以通过程序实现吗?我很面,正在用人工(手动一个个该参数,这样效
率奇低)。。。或者请牛人给个大致方向的建议吧,比如看什麽书,那个方面能解决这
个问题,谢谢了。。。。。。
i*******n
发帖数: 166
10
来自主题: _Astronomy版 - 最新测量的宇宙学参数 from MAP
下午MAP(微波背景辐射各向异性探测器)新闻发布会
由Charles L. Bennett, David N. Spergel, 和John N. Bahcall参加
公布了第一批观测结果, 主要成果有三:
1. COBE之后高分辨率全天空的微波背景辐射观测
2. 通过偏振测量确定了较准确的宇宙光子解藕后再次电离时的红移
(也可以大概说成第一批恒星形成的时刻)
3. 宇宙学参数更精确的测量, 和其他途径的观测符合得很好

宇宙年龄137亿年, 误差只有两亿年
MAP标志着宇宙学的确已经进入精确测量阶段了.
附: 最新的一些宇宙学参数 from MAP
总密度参数 Omega_total = 1.02 +/- 0.02
暗能量密度参数 Omega_Lambda = 0.73 +/- 0.04
物质密度参数 Omega_matter = 0.27 +/- 0.04
重子密度参数 Omega_baryon = 0.044 +/- 0.004
原初扰动谱指数 n_s = 0.93 +/- 0.03 (在k=0.05 Mpc^{-1}处)
扰动
P****S
发帖数: 2457
11
这些个“速度”和“控制”的数据,根本不是“测量”出来的,而是PP找了几个球手去
试打几板,然后以某块板作arbitrary参照,让这些人写个“速度”和“控制”的印象
估值,最后平均下来出来个数据,如此而已。这也是PP在它的catalogue上解释说这些
参数是怎么来的,给出的说法,而且PP还提醒球友,这些个参数只在同品牌的板子之间
比较才有意义,比如同样在PP网站上列为速度8的一支Yasaka和一支Stiga, 你不能就认
为这两板子一样快,因为它们各自用的是本品牌的不同参照板,在比较套胶的速度和旋
转参数时也如此。就象你去买个新车,买完了人家要你去rate它的customer service满
意度那样,70,80,90,这样给个分,very arbitrary。既然是这样,那从不同网站上
看到不同的“速度”和“控制”参数,也就不奇怪了。
我一向认为,这些个参数值,看看就可以了,不必太当真,板子的速度跟结构和厚度更
有关系,而且在不同的档位会有不同的“速度”,有的板发小力时不走球,一旦发力却
很喷,有的板小力档位较弹,发力后反而变的线性了,速度增加得没那么夸张。
h*****l
发帖数: 184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Internet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hanibal (汉尼拔), 信区: Internet
标 题: javascript function 如何用将参数传送到URL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Tue Jul 9 00:13:39 2002) WWW-POST
我想做的是点一个link或者button, 跳出一个新小窗口.
但这个小窗口的内容是随着参数改变的.
现在的问题就是, 如何让这个URL知道那是个参数.
这里参数是con, 但以下的code, 并没法让
javascript认识到con是参数, 而非实际数值.





link


多谢了!
s*****k
发帖数: 604
18
template
inline _Tp* allocate(ptrdiff_t __size)
{
set_new_handler(0);
_Tp* __tmp = (_Tp*)(::operator new((size_t)(__size * sizeof(_Tp))));
if (__tmp == 0)
{
cerr << "out of memory" << endl;
exit(1);
}
return __tmp;
}
你说的没错但是把第二个参数去掉在这里是没问题的。
上面这段代码编译没问题的。
看看和我原来贴出来的有什么不同,
就是把第二个参数去掉了。
我想了想应该是 template instantilization 时候用到了第二个参数。
比如 _Tp = int
原来的那个模板函数用的只要 allocate(10, (int*)NULL)就可以
正确instantilize了
没有第二个参数的话就要这样用: allocate(10)

't
l******d
发帖数: 530
19
多谢了,再问下,这种变长参数的函数调用,往stack里push的东西,和普通的定长参
数函数调用有区别吗?对定长参数函数调用,stack里push的就是寄存器和参数,对变
长参数函数调用而言,会有什么特殊处理吗?

is
l**t
发帖数: 452
20
现在有一个script,叫做 abcd
我想在命令行中输入:
$abcd `ls *.dat` col_num
~ ~back quote
col_num 是一个要输入的参数.
在script中,我想要利用位置参数来调用这个col_num变量的值。
问题是我还不知道有多少个*.dat文件,因此我不知道col_num的位置参数。
请教大虾:如何能用位置参数来表示col_num?
多谢了!
c******k
发帖数: 1140
21
根据我们的实验,推导一条物理模型,但是最后发现只差一个理论参数,这个公式就确
定了。这个参数在理论上可以有很多数值。但是如果你要测量它(当然其他参数们要定
下来),这个值是固定的。而且我也测了。
问题是我能用这个测量的参数带入我的理论公式,从而完成这个理论模型的推导?请说
说看,谢谢!如果可以的话,理论和实验肯定是匹配的,但是感觉不太对。。。
m******2
发帖数: 564
22
来自主题: Statistics版 - 关于Structural Change的参数估计问题
我知道有个Chow Test看看样本中的两部分是否模型参数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或者通过整体和大部分看看剩下的小部分样本的模型参数是否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但是如果我想估算这小部分的参数,怎么办呢?
比如
2 7
3 8
5 17
-1 -2
4 12
3 9
1 4
3 12
可以作个线形回归
但是我认为最后两组数据的模型参数和以上数据发生了根本改变
我能通过先回归一次总体 再回归一次前6组,然后通过某种推测,估算最后这两组的线
性模型吗?
p********a
发帖数: 5352
23
☆─────────────────────────────────────☆
cici (full house) 于 (Mon Nov 7 08:33:47 2011, 美东) 提到:
对于logistic regression
log(pi/1-pi)=b0+b1x1+b2x2
我现在已知independent variables和response variable{log(pi/1-pi)}
我要怎么做才能把参数b0,b1,b2 fit出来?非常感谢
☆─────────────────────────────────────☆
sleephare (I+don't+know.) 于 (Mon Nov 7 14:16:38 2011, 美东) 提到:
SAS, R?

☆─────────────────────────────────────☆
cici (full house) 于 (Mon Nov 7 16:19:05 2011, 美东) 提到:
R,thanks
☆────────────────────────────────────... 阅读全帖
p**********9
发帖数: 314
24
东海11号浮标成功布放 海洋参数每10分钟传一次
2013年08月20日 11:53 中国科学报 我有话说(101人参与)
船只拖动浮标稳稳前行(科学报图片)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所)与上海海洋气象台合作共建的东
海观测网络11号浮标成功布放至新的观测位置,开始对舟山群岛东北部外海海域进行长
周期的海洋观测,这是海洋所与上海海洋气象台深度合作、全力打造和构建东海观测网
络构想的第一步工作。
东海观测网络隶属于中国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系统未来发展规划“两阵一线”中
“东海浮标阵”内容,是海洋所自2009年开始在东海海礁附近顺利布放第一套10米综合
观测浮标系统以来,与地方合作的深入延伸和观测范围的有力拓展。
在前期,论证专家组对东海观测网络的构建给予了肯定,认为东海观测网络观测站
点布局合理,对研究该区域海洋科学问题和海洋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具有重要价值,希望
通过共享其在长江口附近所有观测站点的资源,深化两家的合作关系,在已有数据共享
的基础上,升级为合作共建的深层次模式,更有利于观测系统的维护和运行,确保获取
的观测数据实时有效。
11号浮标作为共建观测网的第一个... 阅读全帖
h***n
发帖数: 1275
2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m是参数或者F是参数
有啥区别
F=ma
m是参数或者F是参数
这不是高中物理吗
a****s
发帖数: 559
26
一般传指针和长度两个参数。
void func(int a[], size_t len)
调用时,数组参数decay成int*指针。
如果要在函数里保留参数的数组特性,
可以传array by reference
void func( int (& a)[10] )
或者传array by pointer
void func( int (* a)[10] )
限制是:数组size需要明确定义。
如果要从函数返回数组,同样
可以return by reference
int (& func())[10]
也可以return by pointer
int (* func())[10]
同样限制,需要明确定义数组size。
w*****7
发帖数: 31
27
来自主题: Tennis版 - 求问Wilson Blade 98 18 * 20参数
最近搞了把wilson blade 98 18 * 20
球拍上是6pts HL 官网上这款的参数也是6pts HL
但是在tw上的参数却是2ptsHL
http://www.tennis-warehouse.com/Wilson_Blade_98_18x20/descpageR
难道是strung和unstrung的区别么?为毛TW上净是strung的参数啊...
s**r
发帖数: 255
28
来自主题: PhotoGear版 - autofocus 调什么参数?
不管镜头多复杂,我就把它一个镜头抽象成三个参数(u,v,f)。我就是想知道
autofocus调的是那一个。要是还有别的参数,请指教。抑或是镜头根本就没有可参数
化的抽象数学模型?
j**r
发帖数: 1
29
版主请勿删,我不按模板发文,真的是我觉得这样的参数于我个人不重要,我也不希望找一个因为参数而向下看的人,而希望找一个想法上的契合者。再次请求,勿因参数问题删帖。
下边的东西可能比较臭长,却也是活了这么大的一点感悟,感谢能继续下去的版友。
我是女生。
我来自社会的底层,在没有听过或者看过这个丰富的世界的时候,总有一股子劲,
想要成就或者改变什么,就像一只井底之蛙,觉得世界就是井口那么大。偶尔有机会蹦
到井口去看一看,发现天无边、域无疆。
对于命运,从普通家庭出来的孩子,能把握的真是少之又少。我们总是生活在自己
制造的一点前进之喜悦,抑或境遇不淑之苦闷中。我们都能明白胡雪岩白手起家成大业
、邓小平三起三落终上位,然而真正到我们自己身上,能成其一角的也是凤毛麟角。那
些,是天资、机遇、还历史背景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体,对大多数人来讲,跟坐在富士山
下等着它爆发的几率差不多。但是好多个我们,却也都或多或少的怀着这样的心里。亦
非坏事,只是个人的喜怒哀乐都被这旷世之中的一点尘埃所牵绊,有些人甚至一生如此。
要做成一件事,不知道要面对多少形形色色的人;要出
c**e
发帖数: 2558
30
☆─────────────────────────────────────☆
juer (九儿) 于 (Thu Jan 7 01:28:45 2010, 北京) 提到:
版主请勿删,我不按模板发文,真的是我觉得这样的参数于我个人不重要,我也不希望找一个因为参数而向下看的人,而希望找一个想法上的契合者。再次请求,勿因参数问题删帖。
下边的东西可能比较臭长,却也是活了这么大的一点感悟,感谢能继续下去的版友。
我是女生。
我来自社会的底层,在没有听过或者看过这个丰富的世界的时候,总有一股子劲,
想要成就或者改变什么,就像一只井底之蛙,觉得世界就是井口那么大。偶尔有机会蹦
到井口去看一看,发现天无边、域无疆。
对于命运,从普通家庭出来的孩子,能把握的真是少之又少。我们总是生活在自己
制造的一点前进之喜悦,抑或境遇不淑之苦闷中。我们都能明白胡雪岩白手起家成大业
、邓小平三起三落终上位,然而真正到我们自己身上,能成其一角的也是凤毛麟角。那
些,是天资、机遇、还历史背景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体,对大多数人来讲,跟坐在富士山
下等着它爆发的几率差不多。但是
m******n
发帖数: 155
31
来自主题: Programming版 - 问个管理程序参数的问题
在写一个科学计算类的程序,需要定义很多的input options,而且根据任务的不同需要
的参数也不尽相同。现在的做法是在程序里定义很多的全局变量。感觉非常不容易维护
和扩展。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案管理?
最好能够:
1. 容易记住和看懂,不用每次看到一个变量都回去查到底代表什么;
2. 根据任务不同只定义需要的变量;
3. 容易加新的参数;
4. 参数类型能够灵活改变,比如把int改成long long不用改很多地方;
暂时只想到这么多,欢迎提建议。谢谢!
r****c
发帖数: 1494
32
来自主题: Programming版 - C++函数避免长参数列表
C++的函数如果参数很多,那应该用什么方法避免参数列表变长?我平时写Python的时
候就用dictionary来处理这种情况,把参数分成好几个子dictionary。
貌似只可以定义一个新的struct来存储?
什么是最idiomatic的方法?
l*******r
发帖数: 322
33
来自主题: TeX版 - [请教]ps2pdf不认参数?
ps2pdf template.ps template.pdf
不带参数的时候编译就没有问题
ps2pdf -dPDFSETTINGS=/prepress template.ps template.pdf
带了参数就报错:
MiKTeX GPL Ghostscript 8.15 (2004-09-22)
Copyright (C) 2004 artofcode LLC, Benicia, CA.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oftware comes with NO WARRANTY: see the file PUBLIC for details.
Unrecoverable error: undefined in get
Operand stack:
--nostringval-- true
好像根本没有解释那些参数,以前不是这样的,可能是什么问题呢?
我是在Cygwin下使用,装的是CTex
焦头烂额,谢谢!
t***r
发帖数: 4
34
来自主题: TeX版 - newcommand参数重用?
我想定义一个newcommand,有两个参数,第一个optinal, 第二个必须有
问题是,我想实现:如果没有提供第一个参数,他的值就是第二个参数
but it did not work if I say:
\newcommand[2][#2]{....}
It looks #2 does not work here.
Any idea? Thanks a lot!
n********e
发帖数: 1789
3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EE 讨论区 】
发信人: nineoneone (网虫), 信区: EE
标 题: 请教一个Simulink仿真中暂停改变参数的问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Nov 8 16:33:18 2008), 转信
我有个mdl文件,从workspace中读取参数,然后运行。
我是想先运行到比如10s,暂停simulink,改变一些参数,然后继续运行到20s,
x = 0.00;
Tstop1 = 0.0;
Tstop2 = 10.0;
sys='test';
sim(sys,[Tstop1 Tstop2])
x = 0.01;
Tstop1 = Tstop2;
Tstop2 = 20;
sim(sys,[Tstop1 Tstop2])
这样对不对?主要是scope里面显示的不是从0~20s的。而是从10s到20s的,前面的被覆
盖掉了。
大家有啥办法?谢谢
n********e
发帖数: 1789
3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EE 讨论区 】
发信人: nineoneone (网虫), 信区: EE
标 题: 请教一个Simulink仿真中暂停改变参数的问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Nov 8 16:33:18 2008), 转信
我有个mdl文件,从workspace中读取参数,然后运行。
我是想先运行到比如10s,暂停simulink,改变一些参数,然后继续运行到20s,
x = 0.00;
Tstop1 = 0.0;
Tstop2 = 10.0;
sys='test';
sim(sys,[Tstop1 Tstop2])
x = 0.01;
Tstop1 = Tstop2;
Tstop2 = 20;
sim(sys,[Tstop1 Tstop2])
这样对不对?主要是scope里面显示的不是从0~20s的。而是从10s到20s的,前面的被覆
盖掉了。
大家有啥办法?谢谢
y*****t
发帖数: 4
37
来自主题: NanoST版 - 紧急求助电子束蒸发Au的参数
请各位用e-beam evaporator的兄弟姐妹帮我看看怎么办。
我要用e-beam蒸发了Au。设备是新的,但厂家没有提供具体参数。
现在我只有Au的密度,还缺少以下这些参数:
Tooling, Soak 1/2 Power & Ramp time & Soak time, Max power, 等等。
我在google上用各种词搜
索,也没有哪个网站有这么详细的。
如果哪位高人实验室有类似设备蒸发Au的具体参数设置,可否共享一下?非
常感谢。
j**u
发帖数: 6059
38
来自主题: Physics版 - 问个多参数fitting的问题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EE 讨论区 】
发信人: jzxu (自然), 信区: EE
标 题: 问个多参数fitting的问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y 14 22:18:54 2008), 站内
发信人: jzxu (自然), 信区: Computation
标 题: 问个多参数fitting的问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y 14 22:17:06 2008), 转信
公式很简单
dM1/dt = -qM1-c1M1+p1c2M2
dM2/dt = -qM2-c2M2+c1M1+c3M3
dM3/dt = -qM3-c3M3+p2c2M2
initial condition: c1M1+c2M2=c3M3, p1+p2=1
S(q)=M1+M2+M3
现在已有数据系列数据S(q),请问如何做data fitting 得到参数c1,c2,c3和p1,p2? 本
来打算用lsqcurvfit和ode45,但是总是搞不定,大家有什么好办法吗?
R*******c
发帖数: 249
39
来自主题: Statistics版 - 非参模型VS参数模型
看到好几个paper在最后总结的时候都说非参模型可以给建立参数模型加以指导
不知道这个具体怎么操作的呢?如果都有了非参模型,为什么还要用一个参数模型来
approximate这个非参模型,这个参数模型不是肯定会表现更差吗?
多谢~~
s********1
发帖数: 235
40
http://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923635
就是在上面那篇文章的第四页有两个模型,一个是non-adaptive regression model,
一个是adaptive regression model。 non-adaptive regression model,是用least
squares 估计参数的,那adaptive regression model 呢?是用的什么方法估计参数的
?这两个模型形式相似,参数估计方法的差别在哪里?像这种adaptive regression
model,写成这种形式的,r 里面有什么package 可以分析这种adaptive regression
model?灵活一点,加些别的predictors 在里面,更复杂一些,r 能分析吗?多谢!
w******o
发帖数: 578
41
来自主题: Statistics版 - cross validation选择 lasso的 参数
用 cross validation 选择 lasso的 参数 ,发现最优的参数太大,除了intercept其
他的参数都变为0。这种情况说明什么?是不是说明数据本身有问题,predictor和
response 根本没有association?
k*****e
发帖数: 22013
42
来自主题: PhotoProcessing版 - lightroom难道有隐藏的参数?
我用某个下载的preset,其他都好,就是中心发亮,很讨厌。
但是vignetting的选项,却是0,不知道怎么把他调掉。
我把右边栏里面所有的选项都变成默认设置了,还是中心发亮。
甚至上面一排红眼,渐变,笔刷,全都调出来看了,都找不到把中心发亮去掉的选项。
我甚至把这个preset的所有能看到的参数都抄下来,
在另一张照片里完全复制这些参数,就不会发生中心发亮的现象。
真是邪门了,是不是有某个隐藏参数在哪里藏着我没找到?
d*****i
发帖数: 213
43
base oil本身有润滑性,然后一些additive增加润滑性。
但我这里问的是这个润滑性为什么不在参数里面。
比如下面是Mobil 1 5W-20的参数,没有一个参数是直接描述lubricity的。
Mobil 1 5W-20
SAE Grade 5W-20
Viscosity @ 100ºC, cSt (ASTM D445) 8.9
Viscosity, @ 40ºC, cSt (ASTM D445) 49.8
Viscosity Index 160
Sulfated Ash, wt%, (ASTM D874) 0.85
HTHS Viscosity, mPa•s @ 150ºC (ASTM D4683) 2.75
Pour Point, ºC (ASTM D97) -43
Flash Point, ºC (ASTM D92) 230
Density @15º C g/ml, (ASTM D4052) 0.852
g*****g
发帖数: 6798
44
Nokia Lumia 900参数揭秘 将配备4.3英寸AMOLED屏幕
ugmbbc发布于 2011-12-11 17:31:23|17569 次阅读 字体:大 小 打印预览
感谢匿名人士的投递
新闻来源:WPer
Geektechblog.com 称他们已经上手Nokia Lumia 900,并分享了许多细节信息。他们称
这个机型有着和HTC Titan一样,4.3英寸的屏,但是Nokia采用的 AMOLED 的屏幕。而
且将会配上一个更好的摄像头。还会继承Lumia 800 的外观,但可能会根据大家的反馈
进行一些光泽处理。
Geektechblog还称,MicroSIM卡将和iPhone一样,可通过小针拆卸下来,MicroUSB 插
槽也将暴露在外。(和iphone插口类似)
他们确定了这款手机将运行Tango系统,但称NFC可能要等到Apollo才能出现。
现在只要我们抛出了这些传言,Nokia Gadgets 马上就出来说他们有更多信息,他们说
Lumia 900 会有:
16GB和32GB 版本
前置摄像头
4.3英寸纯黑屏幕
外部参数为 125.5 x 65...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5
秦玉海
近日,河南省人大副主任秦玉海落马,引起广泛关注。随后,其挂在一线城市地铁的摄影作品被相继撤下,其摄影作品水平也备受争议。
“秦玉海的摄影集全都用数码机拍摄,也全都经过必要的修图软件处理。”河南摄影家协会的一位重要领导如此评价被冠誉“摄影家”的秦玉海。他特别点评了曾挂在北京地铁的“水墨云台”作品,很明显处理过。
曾经长期关注秦玉海作品的河南新乡摄影师朱文向记者讲述了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情。2003年秋,他和几位摄影师受邀到云台山采风拍日出。同行的几位摄影师抱怨——“领导喜欢摄影就是摄影师,这都选好角度、调好一切光圈和速度了,不就等领导按下快门嘛!”而这位“领导”就是秦玉海。
在几名摄影师紧张忙碌调整好设备和各项参数后,秦玉海仅动手按下快门,连拍了上百张图片,然后转身离去。后来这一系列日出的图片署名均为“秦玉海”。
秦玉海主动邀请摄影协会人员参会
9月21日晚,秦玉海被宣布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两天后,河南省委公开宣布重要人事决定:免去秦玉海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职务;秦玉海被采取双规措施,并立案审查。
9月22日,《法制晚报》记者赶赴秦玉海曾主政过的河南省焦作市采访。记者在焦... 阅读全帖
d*******u
发帖数: 940
4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alon 讨论区 】
发信人: MUV (木屋), 信区: Salon
标 题: GDP这个参数太单一,应该摒弃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4 23:23:33 2013, 美东)
我觉着吧,GDP第一,并不代表生活质量高。
GDP很高,可能犯罪率也很高,像美国。
GDP不低,但是可支配收入很低,食品污染,癌症多发,像中国。
或者GDP很高,但是尼玛压力山大,像日本。
应该弄一个生活质量函数,以老百姓最关注的前30个指标为参数,算个生活水平
Index出来。
比如说:
I=LifeQuality(人均寿命,恩格尔系数,人均教育程度,人均居住面积,犯罪率,人
均工作时间,人均xxx.......)
这个指数更能体现执政水平。
y****g
发帖数: 36950
4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alphago今天可能被调过参数了
因为alphago已经赢了,为了人类的面子,和更完善的测试结果,今天可能降低了难度
,用来测试人类九段相当于电脑广度和深度计算多少步。当然测试团队应该会对此保密。
以前有网络游戏刚出来测试时,让大家玩一段时间,如果难度过大,玩家一直过不去,
开发商可能会调整一下难度。如果玩家很容易过去,就调高一下难度。
如果今天alphago输了,下一次应该会把难度调到低于前三次,但略高于这一次。
欧洲那个冠军的输赢时alphago的难度参数应该也被保存了,用以比较所谓段位和具体
计算数值的换算关系。
软件团队每局花了这么多美金的测试费用,不可能一套参数下五局,如果真出现5:0,
那是团队的失误,要扣奖金的。呵呵
y****g
发帖数: 36950
4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alphago今天可能被调过参数了
学习模式可能停止。但调整参数或者给CPU降频关核什么的你是不可能知道的。除非你
是团队里的人。呵呵
作为软件团队和科学家,一定是要想尽办法用多种方法来在这么昂贵的机会里测试自己
的产品的。今天的表现就明显是调整过的。
出昏招的概率和昏招的昏庸程度是和难度参数有关的。看看下一场比赛吧,阿发狗一定
比这次表现好一点,但比前几次差一点
h*h
发帖数: 27852
4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alphago今天可能被调过参数了
调整参数或者给CPU降频关核什么的,都是人工干预。deepmind明确说了,没有

学习模式可能停止。但调整参数或者给CPU降频关核什么的你是不可能知道的。除非你
c*****r
发帖数: 32
5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alphago今天可能被调过参数了
一切讲证据,别凭空推测。前半局下得多正常,怎么不说参数被调过。看差不多了中间
去调个参数?有这样做的理由吗。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