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哥德巴赫猜想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i****g
发帖数: 3896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themat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ipdang (iphone5), 信区: Mathematics
标 题: 素数不再孤单——孪生素数和一个执着的数学家张益唐的传奇 (中文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y 23 23:56:20 2013, 美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c24597bf0101bazy.html
致谢: 本文得益于许多人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丘成桐教授提议用以上的标题
,William Dunham教授提供了关于孪生素数猜想历史的资料,葛立明教授提供了张益唐
的简历,郑绍远教授指出Soundararajan的文章,杨乐教授提供了有关潘承彪教授的资
料,王元教授提供了孪生素数猜想有关成果的详细资料,John Coates教授认真阅读本
文,给出了重要的修改意见并提供高斯关于素数定理的信件。
数学是什么?克罗内克(Kronecker)曾说:“上帝创造了整数,其余一切都是人造的
。”那什么构成了整数?答案是素数!事实上,每个整数都能唯一地写成若干素数的乘
积。自古埃及(约公元... 阅读全帖
i****g
发帖数: 3896
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c24597bf0101bazy.html
致谢: 本文得益于许多人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丘成桐教授提议用以上的标题
,William Dunham教授提供了关于孪生素数猜想历史的资料,葛立明教授提供了张益唐
的简历,郑绍远教授指出Soundararajan的文章,杨乐教授提供了有关潘承彪教授的资
料,王元教授提供了孪生素数猜想有关成果的详细资料,John Coates教授认真阅读本
文,给出了重要的修改意见并提供高斯关于素数定理的信件。
数学是什么?克罗内克(Kronecker)曾说:“上帝创造了整数,其余一切都是人造的
。”那什么构成了整数?答案是素数!事实上,每个整数都能唯一地写成若干素数的乘
积。自古埃及(约公元前3000年)起,人类就已经对素数着迷。如今,大素数在现代密
码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两千多年前,欧几里得证明存在无穷多的素数,但是人们观察到素数出现的频率越来越
小。著名的孪生素数猜想断言存在最极端的例外,也就是说,存在无穷多的间隔为2的
素数对。在这个古老问题上首次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是中国数学家张益唐,他... 阅读全帖
m********y
发帖数: 21909
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c24597bf0101bazy.html
致谢: 本文得益于许多人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丘成桐教授提议用以上的标题
,William Dunham教授提供了关于孪生素数猜想历史的资料,葛立明教授提供了张益唐
的简历,郑绍远教授指出Soundararajan的文章,杨乐教授提供了有关潘承彪教授的资
料,王元教授提供了孪生素数猜想有关成果的详细资料,John Coates教授认真阅读本
文,给出了重要的修改意见并提供高斯关于素数定理的信件。
数学是什么?克罗内克(Kronecker)曾说:“上帝创造了整数,其余一切都是人造的
。”那什么构成了整数?答案是素数!事实上,每个整数都能唯一地写成若干素数的乘
积。自古埃及(约公元前3000年)起,人类就已经对素数着迷。如今,大素数在现代密
码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两千多年前,欧几里得证明存在无穷多的素数,但是人们观察到素数出现的频率越来越
小。著名的孪生素数猜想断言存在最极端的例外,也就是说,存在无穷多的间隔为2的
素数对。在这个古老问题上首次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是中国数学家张益唐,他... 阅读全帖
i****g
发帖数: 3896
4
张益唐:孤独的数学家
“我的心很平静。我不大关心金钱和荣誉,我喜欢静下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张益唐的故事之所以特别轰动的原因在于,作出巨大数学贡献的他已经接近60岁,之前
只是个默默无闻的讲师。
2012年7月3日,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张益唐在科罗拉多州好友齐雅格家后院抽烟,
20多分钟里他有如神明启示般的想出了主要思路,找到了别人没有想到的特别突破口。
2013年4月17日,一篇数论论文被投递到纯粹数学领域最著名的刊物《数学年刊》。不
到1个月,论文所涉及领域的顶级专家罕有地暴露自己审稿人的身份,信心十足地向外
界宣布:这是一个有历史性突破的重要工作,文章漂亮极了。这位评审人就是当今最顶
级的解析数论专家亨利·伊万尼克。
顶级专家的高度评价被科学界的泰斗级期刊《自然》敏锐地捕捉到了;2013年5月13日
,《自然》催生了一次历史性的哈佛演讲。这篇文章的作者、一个学术界的“隐形侠”
,第一次站在世界最高学府的讲台上,并告诉世人:我走进了世纪数学猜想的大门!哈
佛的讲台下面座无虚席,连过道上都站满了人。演讲内容被即时传到网上,网上不少人
在刷新网页等待最新消息。
2013年5月14日... 阅读全帖
s*******s
发帖数: 132
5
来自主题: Mathematics版 - 张益唐座谈会
今天是4月19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北京大学校友会组织了一个活动,邀请数学家张
益唐来和同学们座谈。今天的日期419在数学家眼中是个特殊的数字,因为419是一个素
数,更有趣的是它的下一个奇数邻居是421,也是一个素数。这样的素数对被称为孪生
素数。1年零2天前,也发生了一个与素数密切相关的事件,那就是张益唐向《数学年刊
》投稿,证明了间距不大于7千万的素数对有无穷多个。消息不胫而走,哈佛大学数学
系教授丘成桐力邀张益唐去做学术报告。这个时候张益唐的知名度还几乎是0,就连数
学界大部分人也不知道这是何方神圣。张益唐收到邀请非常高兴,表示下周五可以前往
。丘成桐急切地表示,不行,你周一就得来,搞得张益唐一时有些措手不及。可是这次
报告一结束,张益唐立刻声名大噪。这固然是出于他的结果是孪生素数猜想迄今为止得
到的最好结果,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出于他个人的传奇经历。张益唐无论如何也算一个
非主流的数学家。他是北京大学数学系78级的,这是北大在文革后数学系的第一次招生
,可以说是多年攒积的人才一朝聚首。张益唐在北大度过了本科加硕士的7年时光。据
张益唐的同学回忆,他当时就是班上数学最好的。(张益... 阅读全帖
q*d
发帖数: 22178
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themat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ipdang (iphone5), 信区: Mathematics
标 题: 张益唐的文章是Annals130年来最快接受论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l 19 10:39:39 2013, 美东)
张益唐:孤独的数学家
“我的心很平静。我不大关心金钱和荣誉,我喜欢静下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张益唐的故事之所以特别轰动的原因在于,作出巨大数学贡献的他已经接近60岁,之前
只是个默默无闻的讲师。
2012年7月3日,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张益唐在科罗拉多州好友齐雅格家后院抽烟,
20多分钟里他有如神明启示般的想出了主要思路,找到了别人没有想到的特别突破口。
2013年4月17日,一篇数论论文被投递到纯粹数学领域最著名的刊物《数学年刊》。不
到1个月,论文所涉及领域的顶级专家罕有地暴露自己审稿人的身份,信心十足地向外
界宣布:这是一个有历史性突破的重要工作,文章漂亮极了。这位评审人就是当今最顶
级的解析数论专家亨利·伊万尼克。
顶级专家的高度评价被科学界的泰斗级期刊《自然》敏锐地捕捉到了;2013年5月... 阅读全帖
e*e
发帖数: 116
7
来自主题: Science版 - 100万美元巨赏卷起“猜谜”潮
100万美元巨赏卷起“猜谜”潮
【多维新闻社11日电】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前天指出,证明哥德
巴赫猜想所需要的数学功底和思考能力,远远超出了普通数学爱好者力所能及的范围
,希望爱好者们不要盲目求解。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不久前,英国费伯出版社和美国布卢姆斯伯里出版社宣布,
谁能在两年内解开哥德巴赫猜想这一古老的数学之谜,可以得到100万美元的奖金
。这在全世界掀起了“哥德巴赫猜想热”,中国的许多数学爱好者也纷纷加入“猜谜
”者的行列。
数学院科研处处长陆柱家说,哥德巴赫猜想是一个艰深的数论问题,证明它不仅需要
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过人的思维能力,还需要对前辈数学家所做种种尝试的系统了解,
这些都是普通数学爱好者所难以做到的。
陆柱家说,数学研究院近来不断收到各地的来信来访,许多业余爱好者声称他们解答
了哥德巴赫猜想,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在证明过程中对一些常识性的数学定理都无法正
确把握,更没有一个人提出较为合理的证明过程。
他说,目前数学院从事数论研究的科学家人数极少,不能把大量时间花费在为爱好者
们指出简单的数学错误上,因此他们只能采取“概不接待”的对策。
c***s
发帖数: 70028
8
《自然》杂志网站5月14日报道,任教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的张益唐最新证明,存在无穷多个之差小于7000万的素数对。在解决孪生素数猜想方面,张益唐的这一研究被认为在终极数论这个古老的数学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这两天,张益唐的名字在国内数学圈一下子热了起来。北京大学官方网站前天发布消息介绍张益唐,说他1978年进入该校数学科学学院攻读本科,1982 年读硕。很多任教于名校数学系的教授更在一点一滴“拼凑”有关他的信息,编织一个新的学术传奇:张益唐最近的证明如果被认为正确,那么他的“成就堪比陈景润”;但此前,他在美国长期沉寂,没有正式教职,公开发表的论文只有两篇。
孪生素数猜想,有了重大突破
很多数学猜想都是“世纪大难题”,和至今尚未有解的黎曼猜想、哥德巴赫猜想一样,孪生素数猜想也是著名的数学猜想。很多数学家希望通过解决孪生素数问题,进而攻克哥德巴赫猜想。
素数,是指只含有两个因子的自然数(即只能被自身和1整除)。孪生素数,是指两个相差为2的素数。比如,3和5,17和19等。所谓的孪生素数猜想,是由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意思是存在着无穷对孪生素数。
根据《自然》杂志网站的报道,在解决孪生...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9
被称为“最牛民科”的郑晓廷,在博物馆对一件化石标本进行观察。 天宇自然博物馆供图
郑晓廷62岁,山东平邑人,初中肄业生,全世界最大的恐龙博物馆-山东天宇自然博物馆馆长,在英国《自然》、美国《科学》等世界顶级科学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2010年受聘成为临沂大学教授。其研究发现甚至改变了科学界对恐龙和早期鸟类演化的部分认识,被称为“中国最牛民科”。
天宇自然博物馆内的化石藏品。这家博物馆由郑晓廷一手创办。
2月29日,62岁的郑晓廷在讲解一副鸟类骨骼标本。初中肄业的他,在《自然》等刊物上,发表过多篇学术文章,成为颇具知名度的古生物学者,更被称为“中国最牛民科”。
郑晓廷 62岁,山东平邑人,初中肄业生,全世界最大的恐龙博物馆-山东天宇自然博物馆馆长,在英国《自然》、美国《科学》等世界顶级科学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2010年受聘成为临沂大学教授。其研究发现甚至改变了科学界对恐龙和早期鸟类演化的部分认识,被称为“中国最牛民科”。
当记者如约来到郑晓廷的办公室,郑再次“退缩”了。
他抱歉地说:能不能不接受采访?
此前,他在电话里就拒绝了采访请求,经不住跑到平邑的记者当面“软磨硬泡”,才敲...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10
中国人民大学女生伍继红,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最后流落到赣北山区,沦为赤贫之家六子之母的新闻,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记者近日获悉,泰州也有一个与伍继红境况相似的名校生。
他,16岁就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从大三开始,因痴迷数学放松了对专业的学习,最终没能拿到毕业证书。回家后的他,继续沉迷于他的“数学研究”,一干又是20多年。最终,他选择了放弃。既无一技之长,又干不了体力活,如今的他仅靠政府每个月400元的低保收入维持生活。
他,就是哈尔滨工业大学8095班的刘汉清,现蜗居在泰州兴化戴南镇双沐村五组一幢屋顶见光的三间农舍里。端午小长假后,记者走近刘汉清,探寻“天才少年”沦为“低保户”的悲怆故事。
刘汉清就居住在这破旧的房子里。
眼前的他生活潦倒
“一个月400元足够了”
端午小长假后的一个上午,记者一行沿宁靖盐高速“戴南”出口下,向东约4公里,就到了刘汉清所在的双沐村。
由于刘汉清没有手机,不知道他的家到底在哪,记者一行向双沐村村部求助。热情的村会计宋银丰甘当向导,领我们前往。穿过几条或宽或窄的巷子,宋银丰在一院落门前停住了,“这就是刘汉清的家。”
说是院落的门,... 阅读全帖
x***1
发帖数: 317
11
——李源潮
我1978年进入复旦学习,83年离开。在这6年中,4年是学生,2年是老师。我做过管理
系老师,后来又在复旦团委工作过,然后到了团市委。所以我对复旦是很有感情的,因
为复旦既是我作为学生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踏入社会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进入复旦前,我已经跨出学校,在社会上劳动和工作了近十年。当时我是一个已经有
4年教龄的老师了,是业余工业专科学校的老师。他们认为像我这样在上海已经有份较
好的工作,还要去读大学,是不是有点不值得。但是,我从小学开始就有一个目标——
读大学。读完大学,还要读硕士、博士,最后做科学家,这是我从小之梦。
当时我常看的就是《十万个为什么》、《科学就是力量》之类的图书杂志。所以,十年
来我一直希望能有机会上大学,不能上大学总是有些耿耿于怀。因此我去报了名。
当时家里和同事都不知道,只有单位领导知道,因为需要单位出证明。我们还要继续工
作,没有很多时间复习,那时也没什么复习的资料和复习的概念。到考试那天,我是请
假去的。上午参加考试,下午回来继续工作,然后第二天再去考。
我不是第一批拿到复旦录取通知书的,当时以为自己没有考上。没拿到通知书的时候,
我就告诉自... 阅读全帖
i*****g
发帖数: 11893
12
一位华人数学家,一夜成名。
《自然》杂志网站5月14日报道,任教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的张益唐最新证明,存在
无穷多个之差小于7000万的素数对。在解决孪生素数猜想方面,张益唐的这一研究被认
为在终极数论这个古老的数学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这两天,张益唐的名字在国内数学圈一下子热了起来。北京大学官方网站前天发布消息
介绍张益唐,说他1978年进入该校数学科学学院攻读本科,1982年读硕。很多任教于名
校数学系的教授更在一点一滴“拼凑”有关他的信息,编织一个新的学术传奇:张益唐
最近的证明如果被认为正确,那么他的“成就堪比陈景润”;但此前,他在美国长期沉
寂,没有正式教职,公开发表的论文只有两篇。
北大新闻网截图
孪生素数猜想,有了重大突破
很多数学猜想都是“世纪大难题”,和至今尚未有解的黎曼猜想、哥德巴赫猜想一样,
孪生素数猜想也是著名的数学猜想。很多数学家希望通过解决孪生素数问题,进而攻克
哥德巴赫猜想。
素数,是指只含有两个因子的自然数(即只能被自身和1整除)。孪生素数,是指两个
相差为2的素数。比如,3和5,17和19等。所谓的孪生素数猜想,是由希腊数学家欧几
里得提出的,意思是... 阅读全帖
y**********g
发帖数: 2285
13
有的时候,科学家提出一个课题都是很有意义的。例如,我们知道在数学上有一个猜想
,叫哥德巴赫猜想,我就很羡慕哥德巴赫这个人,他就发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如果我是
哥德巴赫,我有在天之灵的话,我也会很得意的,因为我提出的一个猜想,居然能够让
成千上万的人努力地研究他,废寝忘食地研究,而且到今天也没有答案,到今天,悬赏
哥德巴赫猜想的赏金仍然没有发出去。
因此,有的时候,提出一个猜想,也是对人类社会的一种贡献。
因此,当我看到有人似乎面面俱到地总结了毛泽东的历史功绩时,我以为,有可能不够
,有可能毛泽东还有一些假说,一些猜想,有待证明。
在这里我又提出一个非常具体的课题,就是毛泽东的教育革命。毛泽东说:“教育要革
命。”这个说法对不对?而且,我这里干脆再具体化一些,集中在一个方面,我不说对
于道德的教育,因为我是一个搞理工科的人,所以我重视的是理工科教育,而且,毛泽
东也说过,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指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这说明了毛泽东也认为
自己在理工科教育方面有一些办法,功夫了得。因此我就不是指的怎样培养一个人道德
高尚啊,什么爱祖国爱人民啊,遵守公共道德啊,这样的教育,当然这样的教育也很重... 阅读全帖
l******r
发帖数: 18699
14
附件:铺天盖地恶炒“封顶”的报道中的几个: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 ... content_4641469.htm
首页 >> 新闻中心 >> 滚动新闻
百年数学难题被破解 中国科学家“最后封顶”
2006年06月03日 16:28:2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6月3日电(记者 李斌)国际数学界关注上百年的重大难题——庞加莱猜
想,近日被科学家完全破解。哈佛大学教授、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3日在
中国科学院晨兴数学研究中心宣布,在美、俄等国科学家的工作基础上,中山大学朱熹
平教授和旅美数学家、清华大学兼职教授曹怀东已经彻底证明了这一猜想。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 ... content_4644722.htm
破解庞加莱猜想:为什么比哥德巴赫猜想重要得多
2006年06月04日 21:02:19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6月4日电 “比哥德巴赫猜想重要得多”——关于百年数学难题的四问
新华社记者李斌
中国科学家究竟做出了多大贡献? 记者就此问题请教数学家杨乐。这位数学家说,如...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1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听说黎曼猜想被黑哥哥解决了?
以前好多民科给中科院数学所写信,纷纷说自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后来杨乐跑出来
说:大家歇歇把,国家体委知道哪几个人100米有可能跑进10秒,我们数学所对哪几个
人有可能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也是有数的。业余数学爱好者根本不掌握证明所需要的数学
工具,好比试图骑自行车登月,是毫无可能的事。有个民科还给数学所邮寄证明,数学
所的人好心给他寄了一套高等数学教材,意思是你先学习一下,学完了你就知难而退了
。谁知道民科又写信,说你们的教材我没有功夫看,不过我又想出了另外一个新的方法
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w*******e
发帖数: 15912
16
澎湃新闻记者 彭珊珊
2016-01-16 09:51 来源:澎湃新闻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18181
丘成桐,哈佛大学终身教授、国际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Fields Medal)得主。
少年成名的丘成桐,早年经历就是一枚“学霸”的标准版本:22岁博士毕业,25岁任副
教授,27岁攻克世界数学难题“卡拉比猜想”,34岁获得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
奖。即便如此,他说:“快没什么用,做好的学问需要时间。”丘成桐用五年时间证明
卡拉比猜想,其间历经波折,甚至不得不写信给卡拉比本人承认自己错了。他的看法是
,“花了真功夫,走的冤枉路都不会冤枉。”
现在他的影响力早已溢出数学界。丘成桐同时担任哈佛大学物理系和数学系教授,以其
名字命名的卡拉比-丘流形,是物理学中弦理论的基本概念。他关注中国,关注教育,
但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邀他出任校长,他一个也没答应。丘成桐说,不想花
功夫在学问以外,“即便做校长,也绝不做公立大学校长”。
10年前,丘成桐公开批评北大数学系一教授抄袭,言辞激烈地指责国内学界有学术腐败
等问题,... 阅读全帖
f********g
发帖数: 99
1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李源潮:我在数学系的日子
旦复旦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李源潮
我1978年进入复旦学习,83年离开。在这6年中,4年是学生,2年是老师。我做过管理
系老师,后来又在复旦团委工作过,然后到了团市委。所以我对复旦是很有感情的,因
为复旦既是我作为学生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踏入社会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进入复旦前,我已经跨出学校,在社会上劳动和工作了近十年。当时我是一个已经有
4年教龄的老师了,是业余工业专科学校的老师。他们认为像我这样在上海已经有份较
好的工作,还要去读大学,是不是有点不值得。但是,我从小学开始就有一个目标——
读大学。读完大学,还要读硕士、博士,最后做科学家,这是我从小之梦。
当时我常看的就是《十万个为什么》、《科学就是力量》之类的图书杂志。所以,十年
来我一直希望能有机会上大学,不能上大学总是有些耿耿于怀。因此我去报了名。
当时家里和同事都不知道,只有单位领导知道,因为需要单位出证明。我们还要继续工
作,没有很多时间复习,那时也没什么复习的资料和复习的概念。到考试那天,我是请
假去的。上午参加考试,下午回来继续工作,然后第二天再去考。
我不是第一批拿到复旦录取通知书的,当时以为自己没有考上。没拿...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8
中国人民大学女生伍继红,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最后流落到赣北山区,沦
为赤贫之家六子之母的新闻,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记者近日获悉,泰州也有一个与
伍继红境况相似的名校生。
他,16岁就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从大三开始,因痴迷数学放松了
对专业的学习,最终没能拿到毕业证书。回家后的他,继续沉迷于他的“数学研究”,
一干又是20多年。最终,他选择了放弃。既无一技之长,又干不了体力活,如今的他仅
靠政府每个月400元的低保收入维持生活。
他,就是哈尔滨工业大学8095班的刘汉清,现蜗居在泰州兴化戴南镇双沐村五组一幢屋
顶见光的三间农舍里。端午小长假后,记者走近刘汉清,探寻“天才少年”沦为“低保
户”的悲怆故事。
刘汉清就居住在这破旧的房子里。
眼前的他生活潦倒
“一个月400元足够了”
端午小长假后的一个上午,记者一行沿宁靖盐高速“戴南”出口下,向东约4公里,就
到了刘汉清所在的双沐村。
由于刘汉清没有手机,不知道他的家到底在哪,记者一行向双沐村村部求助。热情的村
会计宋银丰甘当向导,领我们前往。穿过几条或宽或窄的巷子,宋银丰在一院落门前停
住了,“这就是刘汉清的家... 阅读全帖
t******l
发帖数: 10908
1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索南半小时能证出这个高考题么
我看了看,发现这题尼玛用哥德巴赫猜想来证明不是更方便?不仅可以做到不相似,而
且可以做到三边都是质数。比如这么证明:
引理:哥德巴赫猜想,任何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质数的和。
所以我就随便找两个偶数 e1 e2,令 (b+a)=e1, (c+b)=e2。。。凑一凑撒三角形不等
式。。。齐活收工,不仅不相似,而且三边都是质数啦啦啦。。。至于引理嘛,判卷老
师打个电话问一下陈景润张益唐陶哲先不就完事了?
哈哈,run 了。。。当然我承认是搞笑。。。不过三边质数还是有可能的,不需要哥德
巴赫猜想,因为随便找两质数反过来加成偶数不需要哥德巴赫猜想。。。当然这个质数
还要满足三角形三边不等式,不知道是不是要张益唐新鲜证明的质数距离定理。。。体
力活我不干了。。。
T*******x
发帖数: 8565
2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微软最新面试题。
三素数定理,也就是弱哥德巴赫猜想,已经在80年前被证明。In number theory,
Goldbach's weak conjecture, also known as the odd Goldbach conjecture, the
ternary Goldbach problem, or the 3-primes problem.
三等差素数定理,也就是这个题里不要求任意a,按你的说法和上面的三素数定理的证
明几乎一样。
在往上,就是本题中的要求任意素数a为基础的三等差素数。这个按你说还没有证明。
然后还有通常的,也就是强的,哥德巴赫猜想,也没有证出来。
那么这两个没有证出来的,比较一下难度,你是说普遍认为哥德巴赫猜想更难。对吗?

发帖数: 1
21
1936年夏天,由学校推荐,中华文化教育基金委员会保送,华罗庚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
。为了掌握西方现代数学的最新理论,华罗庚不得不离开祖国和亲人去西方深造。
华罗庚和周培源结伴,从北京乘火车出发。列车经过西伯利亚茫茫无际的雪原,一
路呼啸着向西驶去。到达英国首都伦敦后,两个人在学校附近找了一个简陋的住处,放
下行李就到剑桥大学报到了。
剑桥大学的校长,著名的数学家哈代到美国访问去了。负责接待华罗庚的人,向
他转告了这位数学大师临行前留下的话:“请告诉华先生,凡是从东方来剑桥的学 生
,见面的第一件事就是问我们多长时间可以得到学位,如果华先生也需要的话,他可以
在两年之间获得博士学位,而别人通常需要用3年时间。”接着,传话的人 又说:“哈
代教授在您来英国之前,曾经读过您的论文,他认为您是一位能够独立思考的、有才华
的东方青年,他对您的印象不错……”
“谢谢”华罗庚礼貌地打断了这个人的话,淡淡地说:
“谢谢哈代先生的好意,不过,请您转告哈代先生,我不远万里来到贵国,是为了
学知识,而不是为了什么学位。我只希望你们允许我在贵校听听课,在图书馆里看看书
就足够了。”
有着悠久历史的剑桥大学的校... 阅读全帖
D**s
发帖数: 6361
2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snonline (卫所南次郎-哥们儿要火啦!),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专访数学家丘成桐:如果我没得过菲尔兹奖,早就被打垮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Dec 24 00:56:04 2016, 美东)
澎湃新闻记者 彭珊珊
2016-01-16 09:51 来源:澎湃新闻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18181
丘成桐,哈佛大学终身教授、国际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Fields Medal)得主。
少年成名的丘成桐,早年经历就是一枚“学霸”的标准版本:22岁博士毕业,25岁任副
教授,27岁攻克世界数学难题“卡拉比猜想”,34岁获得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
奖。即便如此,他说:“快没什么用,做好的学问需要时间。”丘成桐用五年时间证明
卡拉比猜想,其间历经波折,甚至不得不写信给卡拉比本人承认自己错了。他的看法是
,“花了真功夫,走的冤枉路都不会冤枉。”
现在他的影响力早已溢出数学界。丘成桐同时担任哈佛大学物理系和数学系教授,以其
名... 阅读全帖
d***u
发帖数: 943
23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Military/48148413.html
发信人: gc01 (gc01),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他16岁考入哈工大 钻研数学20多年后放弃 如今生活难自理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n 3 08:21:31 2017, 美东)
他16岁考入哈工大 钻研数学20多年后放弃 如今生活难自理
分享到:463
2017-06-03 19:07:55字号:A- A A+来源:扬子晚报
关键字:
中国人民大学女生伍继红,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最后流落到赣北山区,沦
为赤贫之家六子之母的新闻,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记者近日获悉,泰州也有一个与
伍继红境况相似的名校生。他,16岁就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从大
三开始,因痴迷数学放松了对专业的学习,最终没能拿到毕业证书。回家后的他,继续
沉迷于他的“数学研究”,一干又是20多年。最终,他选择了放弃。既无一技之长,又
干不了体力活,如今的他仅靠政府每个月400元的低保收入维持生活。
他,就是哈尔滨工业大学8095班的刘汉清... 阅读全帖
b***b
发帖数: 13249
24
演绎一个数学神话
张益唐的故事之所以特别轰动的原因在于,作出巨大数学贡献的他已经接近60岁,之前
只是个默默无闻的讲师。为了潜心研究数学,他几乎把自己与世隔绝,在美国的偏远省
份“潜伏”下来。他的妹妹曾在网上发寻人启事寻找哥哥。当时在美国当教授的老同学
给他妹妹回了个电邮,表示他哥哥健康地活着,在钻研数学呢。
张益唐于1955年出生于北京。他1978年考进了北京大学数学系。北大1977年没有招生,
所以他是北大数学系“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学生。
1978年第1期《人民文学》发表了作家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讲述了数学
家陈景润刻苦钻研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的真实故事,一时间陈景润和哥
德巴赫猜想变得家喻户晓。像那个时代很多有志青年一样,张益唐也是被徐迟的文章、
被陈景润的故事、被哥德巴赫猜想引导到数学系,以致终身投入到数学中去。
4年的北大学习为张益唐打下了坚实的数学基础。那时的北大教书育人之风极强,最顶
尖的教师都在讲台上耕耘。北大也有很多眼界很高的老师,学富五车,但不轻易落手写
小文章,可谈起大问题颇为津津乐道,这让年轻的张益唐“中毒”匪浅。这也奠定了他
一辈...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2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数学的故事 (转载)
那你不说华罗庚1910年的。我还以为他和陈景润差不多。陈景润去世得真惨。看以前的
公共汽车挤的!连科学家的命都挤丢了!这些人是重点保护对象啊,那时的条件真不好。
哥德巴赫猜想那篇报告文学是徐迟写的吧。百度的陈景润词条里说:
““哥德巴赫猜想”这一200多年悬而未决的世界级数学难题,曾吸引了各国成千上万
位数学家的注意,而真正能对这一难题提出挑战的人却很少。陈景润在高中时代,就听
老师极富哲理地讲: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
是皇冠上的明珠。这一至关重要的启迪之言,成了他一生为之呕心沥血、始终不渝的奋
斗目标。”
他就因为老师的这句话,才去拼命的。想起我以前因为师兄说enigma的法语歌词很黄色
,小孩不要问,就去学了法语,哈哈。
以前在香港的今天,看到很多人在维多利亚公园手持蜡烛低头悼念。上次还收到国内朋
友的传单,说温家宝的好话,说他在党内秘密会议上提出平反六四。政局动荡,数学家
们也很难安心解题啊。
t**********k
发帖数: 511
2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逻辑和计算机
逻辑和计算机
从原理上说,计算机是一个无比简单的东西,就是一个逻辑处理器,计算机所做的所有
工作最后都是转化成逻辑运算来执行的。所以,任何能进行基本逻辑运算(非,与,和
)的东西,都可以用来构成计算机。计算机的构想早在在17世纪就提出来了,不过只能
用机械方式。
第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计算机是用电子管实现的,但是它的应用非常有限,庞大,奇
贵,速度慢,而且耗能巨大。还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可靠性好不了。
现在的CPU集成了几亿只器件,如果用电子管,意味着上亿个插件,上十亿个焊点,这
样复杂的东西没有办法保证质量,更不可能大规模生产。计算机的发展赖于集成电路的
进步。
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以至于完全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其硬件基础是上个世纪前30年以爱
因斯坦为首的那一拨人做的,有了量子物理和相对论,才能有凝聚态物理,才能有集成
电路,接下来才可能有计算机,网络的广泛使用。
记得曾经在网上有人讨论爱因斯坦和爱迪生哪一个更牛,这实在有点过分,两个人完全
不在一个档次,而且差得很远。爱因斯坦是一个科学家,《维基百科》说也... 阅读全帖
s*****j
发帖数: 6435
27
以前有个搞生物的问我.
哥德巴赫猜想你知道吧? 我说知道呀.
她说, 哥德巴赫猜想不是说 1 + 1 = 2 吗? 那么在二进制里面.
1 + 1 = 10 那么哥德巴赫猜想就不成立了吧?
我现在觉得她还是对问题有很深刻的理解的.

e,
w********u
发帖数: 1809
28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To 老七:关于耶稣复活

哈哈哈!你的脑子就是一锅粥!
哥德巴赫猜想如果被证明是正确的,那就没有错误。
哥德巴赫猜想如果被证明是错误的,那就是错误的。
现在来说,哥德巴赫猜想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你“信仰”它正确,只能说明你
弱智。
x***1
发帖数: 317
29
——李源潮
我1978年进入复旦学习,83年离开。在这6年中,4年是学生,2年是老师。我做过管理
系老师,后来又在复旦团委工作过,然后到了团市委。所以我对复旦是很有感情的,因
为复旦既是我作为学生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踏入社会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进入复旦前,我已经跨出学校,在社会上劳动和工作了近十年。当时我是一个已经有
4年教龄的老师了,是业余工业专科学校的老师。他们认为像我这样在上海已经有份较
好的工作,还要去读大学,是不是有点不值得。但是,我从小学开始就有一个目标——
读大学。读完大学,还要读硕士、博士,最后做科学家,这是我从小之梦。
当时我常看的就是《十万个为什么》、《科学就是力量》之类的图书杂志。所以,十年
来我一直希望能有机会上大学,不能上大学总是有些耿耿于怀。因此我去报了名。
当时家里和同事都不知道,只有单位领导知道,因为需要单位出证明。我们还要继续工
作,没有很多时间复习,那时也没什么复习的资料和复习的概念。到考试那天,我是请
假去的。上午参加考试,下午回来继续工作,然后第二天再去考。
我不是第一批拿到复旦录取通知书的,当时以为自己没有考上。没拿到通知书的时候,
我就告诉自... 阅读全帖
b*****r
发帖数: 114
30
好长啊
就看到了一句
“人的一生,还是要服从社会的需要,不服从社会的需要,什么事情也做不起来”

——李源潮
我1978年进入复旦学习,83年离开。在这6年中,4年是学生,2年是老师。我做过管理
系老师,后来又在复旦团委工作过,然后到了团市委。所以我对复旦是很有感情的,因
为复旦既是我作为学生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踏入社会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进入复旦前,我已经跨出学校,在社会上劳动和工作了近十年。当时我是一个已经有
4年教龄的老师了,是业余工业专科学校的老师。他们认为像我这样在上海已经有份较
好的工作,还要去读大学,是不是有点不值得。但是,我从小学开始就有一个目标——
读大学。读完大学,还要读硕士、博士,最后做科学家,这是我从小之梦。
当时我常看的就是《十万个为什么》、《科学就是力量》之类的图书杂志。所以,十年
来我一直希望能有机会上大学,不能上大学总是有些耿耿于怀。因此我去报了名。
当时家里和同事都不知道,只有单位领导知道,因为需要单位出证明。我们还要继续工
作,没有很多时间复习,那时也没什么复习的资料和复习的概念。到考试那天,我是请
假去的。上午参加考试,下午回来继续工作,然后第二天... 阅读全帖
y**o
发帖数: 28
3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cience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yoyo (yoyo), 信区: Science
标 题: 巨奖征解——谜中谜挑战网上高手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Sat Dec 18 04:53:20 1999) WWW-POST
256年前,有人提出哥德巴赫猜想。现在,我提出广义哥德巴赫猜想,至今无人否定。难道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就不能提出世界难题?谁能告诉我?如有人否定,我愿以万元酬谢。真科学,伪科学,一试便知。猜想如下:在首项与公差q互素的等差级数中,对于该级数中的任一项n,必有一对素数关于n对称。即2n可表示为该级数之二素数之和。但n>r(q)*q^2.r(q)为欧勒函数。当q=2,即哥德巴赫猜想。该性质即素数之对称性。E-mail:n***[email protected]
l**********1
发帖数: 5204
32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大家讨论一下synthetic biology吧
水还是王母娘娘的王浆 有的东西 需要 一个世纪或几个~10~dozen 世纪的时光来检验的
比如E=mc^2 对人类移居太阳系外的贡献 地球表面 出了南极大陆 其它怕是都被核平后 新生代晚期了吧 啊
or 哥德巴赫猜 对人类 破译太阳系外 生命体发出的通讯讯号(密码)破译的贡献
please refer:
回复]

0
[ 126 ]
发信人: FlyingFreely (CloudOverHill),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从哥德巴赫猜想谈民主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24 21:40:57 2012, 美东)
那跟王小云用来攻击md5的应该不搭界吧?怎么哥德巴赫猜想被证明了,现有密码体系
会崩溃?
难道我理解错了?
印象当中她的论文好像用了一堆椭圆函数的东西。当然没看懂。

素数乘积的难度:任给两个素数很容易相乘,知道乘积和其中一个之后也很容易求出另
一个,但两个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做分解以现有算法需要几万年;而如果哥德巴赫猜想得
到证明,或许可以用类似的原理加密(把大偶数分解成素数之和的难度更大)
http://www.m... 阅读全帖
l**********1
发帖数: 5204
33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技术进步的滥用
Next Generation Biology
离不开
数论或群论 黎曼空间拓扑几何学在系统生物计算数学中的Data Mining cutting edge
approaches etc 的突破以后带来的量子计算系统的应用 我指加密解密运算几万年的Turing Ssytem
进化到运算几天就能解决的哥德巴赫猜想得到证明后的加密解密计算系统
please refer
[回复]
[ 158 ]
发信人: SwalOlow (飞燕),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从哥德巴赫猜想谈民主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24 21:18:24 2012, 美东)
我理解的他的意思是这样的,首先,现有的一种常见加密过程是基于把大奇数分解成素数乘积的难度:任给两个素数很
容易相乘,知道乘积和其中一个之后也很容易求出另一个,但两个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做分解以现有算法需要几万年;而
如果哥德巴赫猜想得到证明,或许可以用类似的原理加密(把大偶数分解成素数之和的难度更大)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1/Military/37491767... 阅读全帖
l**********1
发帖数: 5204
34
记住教训
下次先用以下的 菊文 tool
//juhua.110mb.com/
转换 下
比如
Hello World
转换成
H҉e҉l҉l҉o҉ ҉W҉o҉r҉l&
后再开贴上来,
当然可以复原哦 反转换的话 Bio Top Com 里边的非汉女干或兼任CI(N)A(N)
对白兔颜色革命骨干份子 不可能知道这个对付tg G-F-W 扫描 remove 的n年前的老法吧 啊! ?
more 密码加密 解密的步骤 please refer
同主题阅读:从哥德巴赫猜想谈 密码加密 解密的突破
[版面:军事天地][首篇作者:saturnV] , 2012年03月24日
[回复]
[ 158 ]
发信人: SwalOlow (飞燕),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从哥德巴赫猜想谈民主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24 21:18:24 2012, 美东)
我理解的他的意思是这样的,首先,现有的一种常见加密过程是基于把大奇数分解成素数乘... 阅读全帖
BR
发帖数: 4151
3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DU 讨论区 】
发信人: xbdd1 (xbdd1), 信区: FDU
标 题: 李源潮:为什么选择复旦数学系?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r 18 16:45:18 2013, 美东)
——李源潮
我1978年进入复旦学习,83年离开。在这6年中,4年是学生,2年是老师。我做过管理
系老师,后来又在复旦团委工作过,然后到了团市委。所以我对复旦是很有感情的,因
为复旦既是我作为学生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踏入社会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进入复旦前,我已经跨出学校,在社会上劳动和工作了近十年。当时我是一个已经有
4年教龄的老师了,是业余工业专科学校的老师。他们认为像我这样在上海已经有份较
好的工作,还要去读大学,是不是有点不值得。但是,我从小学开始就有一个目标——
读大学。读完大学,还要读硕士、博士,最后做科学家,这是我从小之梦。
当时我常看的就是《十万个为什么》、《科学就是力量》之类的图书杂志。所以,十年
来我一直希望能有机会上大学,不能上大学总是有些耿耿于怀。因此我去报了名。
当时家里和同事都不知道,只有单位领导知道,因为需要单位出证明。我们还要继... 阅读全帖
m****m
发帖数: 2211
36
来自主题: Mathematics版 - 张益唐这个结果与陈景润的结果
确实,如果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毫无进展
今天突然有人蹦出来证明了9+9,那也是了不起的突破
如果有人蹦出来蹭的一下子证明了1+2,那更是惊天动地的成果
所以我也没有否认这个成果可能和老张的结果是相当的
但是,从素数分布的角度看
不考虑方法上和结果的形式上的贡献,这个结果看上去比较弱
假定当前的大素数是p
下一个素数在哪个区间呢
孪生素数猜想告诉我们,区间的下界是p+2
老张的结果告诉我们,区间的下界不会超过p+7千万
哥德巴赫猜想告诉我们,区间的上界大体是2p
1+1+1的弱哥德巴赫猜想告诉我们,区间的上届大体是3p
而9+9和1+2告诉我们,区间的上界大体说,会比O(p)的量级高
从这个角度看,这个就差的有点远了
c*********l
发帖数: 3438
3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snonline (卫所南次郎-哥们儿要火啦!),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专访数学家丘成桐:如果我没得过菲尔兹奖,早就被打垮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Dec 24 00:56:04 2016, 美东)
澎湃新闻记者 彭珊珊
2016-01-16 09:51 来源:澎湃新闻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18181
丘成桐,哈佛大学终身教授、国际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Fields Medal)得主。
少年成名的丘成桐,早年经历就是一枚“学霸”的标准版本:22岁博士毕业,25岁任副
教授,27岁攻克世界数学难题“卡拉比猜想”,34岁获得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
奖。即便如此,他说:“快没什么用,做好的学问需要时间。”丘成桐用五年时间证明
卡拉比猜想,其间历经波折,甚至不得不写信给卡拉比本人承认自己错了。他的看法是
,“花了真功夫,走的冤枉路都不会冤枉。”
现在他的影响力早已溢出数学界。丘成桐同时担任哈佛大学物理系和数学系教授,以其
名...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15629
38
http://www.iqilu.com/html/weishi/sflrw/wangqi/2010/0430/230402.
说(哥德巴赫猜想)这是没有用的东西,资本主义的东西,死人的东西研究它干什么?
一看那暖瓶都给他摔碎了,棉被套也给他扔出来了,(装稿纸的)麻袋都给他推出来了
。这时候他就哭了,他哭了,这钱也没了东西也都没了,我还怎么搞研究工作呢?
【字幕:1968年的一天,陈景润不堪折磨和羞辱,跳楼自杀】
李尚杰同期:
一个倒栽葱,他就下去了。他是纵身跳下去了,但是这个楼在一楼和二楼之间,有
一个大概八九十公分遮雨的雨檐,伸出来一块,他用脚拨拉一下雨檐,他打着滚儿下去
的。要不是打着滚儿下去,我估计也就要命了。
解说:
抬头看见灿烂的阳光,陈景润突然感到生命是这样的珍贵,摸摸身上,手稿还在裤
子口袋里,他迸发出更强烈的愿望,一定要完成这项工作。回到6平方米的小屋里,他
发现窗户被木板钉死了,电灯也把绞断了,他买来煤油灯,把门紧紧地关好,趴在床上
开始演算。
【字幕:我考虑了又考虑,计算了又计算,核对了又核对,改了又改,改个没完,
我记不得我究竟改了多少遍,科学的态度应当是最严格... 阅读全帖
m*****5
发帖数: 23482
39
天涯强贴:关于“泼墨门”的哥德巴赫猜想--为什么1+1=2不能等于N呢?
作者:我不折花花亦摧 提交日期:2010-2-9 15:05:00 访问:11510 回复:272
哥哥好久不8卦了,上次刚开始8就让人给HX了,再上次直接就喀嚓了,再上上
次,是哥的存照留念贴,不幸被评为09技术贴,一个被太监了技术贴。
看到有人想哥哥了,哥也闷了有一阵了,但那颗8卦的心一刻也不曾清静过。红楼
梦咱不8了,咱换一个公式套套。
得了,开8!
开8之前,哥先承认,哥标题党了,不是为了凑字吗,标题要长,啊长,啊长,啊。。
。。
细算算,是半个标题党吧。这哥德巴赫猜想到底是什么,哥从来没整明白过,全国
人民也是听说过的多,明白的少,就知道陈景润靠这个给全国人民争光了,后来全中国
的青少年们就乌泱乌泱的学奥数去了。
后来这媒体为了让大家伙明白怎么回事,就简而言之,说这哥氏猜想啊,最终是要
证明1+1为什么就等于2了,为什么就不能等于别的。哥哥也是借这个标题,想说说
为什么这国际章加上赵姨娘,它就不等于2了,这事远远不止大家伙看起来,那么的,
2。
话说这闹剧开始的时候,哥正因为被8卦版无情封
c***s
发帖数: 70028
40
华裔数学家陶哲轩,他的IQ达到230,远超过爱因斯坦,被称为是史上最聪明的人。
台媒称,若是被问到“谁是全世界最聪明、智商最高的人?”相信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应该会回答像是爱因斯坦、牛顿、霍金等之类的人物。但在现实生活中,华裔数学家陶哲轩被公认应该是史上智商最高、最聪明的人物,他的IQ达到230,是目前人类有记载以来智商最高的分数。
据台湾东森新闻云网站2月2日报道,1975年出生的陶哲轩生在澳洲,童年时期就展露出过人天份;上幼稚园时老师就发现他对数字有着天生的敏感和兴趣,之后加入了南澳大利亚天才儿童协会。小哲轩也因此结识了其他的天才儿童。而陶哲轩在7岁时自学微积分,还著作了人生第一本书,内容是关于用Basic程式计算完全数。
报道称,陶哲轩在24岁时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聘为教授,成为该校史上最年轻的教授;31岁获得麦克阿瑟基金(MacArthur Foundation)天才奖和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他在数学上的成就有目共睹,却又保持谦逊不断追求新知,他又被称为是“数学界的莫札特”。
他主要的研究专长是在调和分析、偏微分方程、组合数学、解析数论和表示论。2015年9月17日,他...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1050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探求中华文明的起源
《引子》: 史学界黑洞——“中华文明源流大猜想”——我猜我猜我猜猜~
数学上有过N多猜想,比如说神马欧拉猜想、哥德巴赫猜想之类。
其实,寰宇史学界也有一NB大猜想——“中国文明的起源”。此猜想曾经折磨过无
数过于智慧的脑袋,至今仍在折磨无数自以为智慧的脑袋——这也是一切“猜想”的乐
趣。
所谓猜想,一定是出乎预料的曲折。你要是直接说中国文化就源自咱脚板下面的这
敦敦实实的大地,就TM不叫猜想了。
人,总易被奇异的猜想所征服。月亮,总是因为有了负心而清高的嫦娥阿姨才美丽
,而大大小小的环形坑,总是摧毁人的梦想。生活的平淡,竟能以远古的神奇来安慰。
苛严的历史,于兹蒙上曼妙的纱衣,仿佛异域舞娘一般迷醉。
如果你今天猛然见到某种“中华文明外来说”,Baby,不必惊骇不必沸腾,正所谓
“其所由来者渐矣”。一切此类说法不过是前人无数璀璨的牙慧之一而已。
关于此问题,西方的牛人大大们曾经提出过N多牛逼理论。
被圣经世界观统治的大脑们,发现到这世上居然还活生生地存在着如此发达而迥异
的文明,他们第一反应是难以理解(那时还没有黑洞理论),晕过之后就尝试把中华文
明解释到他们所理解的世界观里面去。所以,...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无书不读的毛泽东
无书不读的毛泽东
在中国的明清,通俗小说渐渐兴盛起来。其中一支,就是通俗色情小说。当然,明清的
通知者,也扫黄,那时,虽然没有绿 坝,但有观风的官员和学者。这样,许多在坊间
流传的色情小说,就进入了朝廷的黑名单,要被屏蔽。只是,那时还没有创造出屏蔽这
个词,朝廷是用的“禁毁书 目”。于是,色情小说都被列入了禁毁书目。
当时的无聊文人也很有智慧,知道写黄色小说都犯禁,于是,就都很少用真名,都用了
“号”,对译成今天的流行语,就是“笔名”和“马甲”。所以,马甲也并非是互联
网时代的创新,而是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呢。比如,比较有名的色情小说《肉蒲 团》
,其原版署名为“明、情隐先生著”,就是用了马甲。今天考证,这本书其实是清代李
渔所作。
众所周知,最有名的色情小说是《金瓶梅》,这是我国明代的长篇小说。成书约在隆庆
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 不过,自此而后,关于作者兰陵笑笑生的研究,
就成了《金瓶梅》研究中的“哥德巴赫猜想”了,迄今已提出六十人之多了。可见作者
的马甲很厚,隐藏得很深,这 也是由于当时技术落后,没有金盾工程和绿坝护航,否
则,兰陵笑笑生也不可能成为哥德巴赫猜想了。
明清... 阅读全帖
h*****9
发帖数: 6643
4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大学改革的思路:《决裂》
听到一个教授说出这样的话很吃惊。
哥德巴赫猜想是一个很基本的人类对自然数的认识的问题, 你要说哥德巴赫猜想脱离
实际,那等于说自然数也脱离实际。
你呀,去养马去吧,你根本不配当教授。 滚!
t**********t
发帖数: 12071
4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大学改革的思路:《决裂》
请问哥德巴赫猜想有多少人在用?
用马的人比用哥德巴赫猜想的人多多了吧?
阁下的逻辑只能有弱智两个字来形容。文科女生吧?
n*******n
发帖数: 7628
45
http://dingdong1951.blog.163.com/blog/static/122950647201010391258754/?history
陈景润与江青
丁东
前几天,和几个朋友聊天,谈到数学家陈景润出名的过程,他们都说是因为徐迟
1977年底发表的《歌德巴赫猜想》。的确,这篇报告文学让陈景润成为举国关注的
公众人物。但是,他们几位却不知道,此前四年,陈景润就引起了中共高层不寻常的关
注。
陈景润一生的成就,主要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达到了国际领先地位。其实,这
项研究在文革前已经突破。但论文还要进一步修改,直到1973年才达到满意的程度
。这年2月,陈景润感到身体不适,在去医院的路上遇到中科院数学所业务处处长罗声
雄。陈说:“最近,我完成了对猜想的证明,论文也写好了,你看怎么办?”罗问:“
论证过程有问题吗?”陈说。“绝对没问题。但是我担心没法发表,即使发表了又会挨
批。”罗声雄为人仗义,就和本所乔立风共同起草了一份题为“数学所取得一项重要理
论成果”的简报,越过数学... 阅读全帖
p**********6
发帖数: 3408
4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民主自由人权害苦了美国!
那也先得有正确的逻辑方法啊。比方说有一人声称证出了哥德巴赫猜想,问他怎么证的
,说是验证了3+3=6,3+5=8若干个例子,所以哥德巴赫猜想成立。我说这以偏概全的
逻辑不成立,他说:“你先去学学数论再来,你懂素数定理吗?你懂数论吗?你的证明
让我看看。”那我能怎么说?我只能说,你得先学好逻辑,以偏概全的逻辑不成立。
r********9
发帖数: 18394
47
墙倒众人推, 可见事态炎谅
程砚秋知音难得,江青情迷剧情热泪涟涟
江青对曲艺界有着用无法言语表达的钟爱情怀,因此,紧张的忙碌后,她会选择看一部
电影、一场戏来放松。在这么多曲艺界的大腕里头,江青对京剧大师程砚秋是情有独钟。
1968年11月份的一个晚上,北风嗖嗖地吹摇着无叶的柳枝,天空中飘撒着零星雪花。大
约九时左右,江青坐着她的大红旗轿车到达17号楼礼堂,特意赶过来和姚文元等同志一
起观看程砚秋唱的《荒山泪》。
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影片就开始放映了。一开始,江青与姚文元时不时还说什么话。放
映到10分钟左右的时候,江青一言不发了,摇头晃脑地看得津津有味。当放到半个小时
的时候,她就拿起放在茶几上的毛巾,开始擦眼泪。
聪明又不解的姚文元,探过头去对江青说:“你如果看这部片子不愉快,就换一部别的
片子看看吧。太伤心了,对你的身体不利。”江青听到姚文元关心的话以后,连脑袋都
没有转动一下,就说:“不要紧,我要看,看完它。”
室外的风刮得越来越大了,室内看电影的主人的热情越来越高,越来越入戏、入情、入
景了,江青的眼泪流个不停,用过的毛巾扔了一堆。电影放完了,电灯亮了,江青不从
座位上站起来,... 阅读全帖
r*****2
发帖数: 2682
4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78年上大学最火的专业是啥?
1978年发表在《人民文学》第1期的轰动一时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功不可没
全世界知道哥德巴赫猜想的有6亿零30万人,6亿是中国人
d********y
发帖数: 6566
49
长期沉寂,一夜成名,张益唐首次证明存在无穷多素数对
华人数学家“成就堪比陈景润”?
一位华人数学家,一夜成名。
《自然》杂志网站5月14日报道,任教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的张益唐最新证明,
存在无穷多个之差小于7000万的素数对。在解决孪生素数猜想方面,张益唐的这一研究
被认为在终极数论这个古老的数学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这两天,张益唐的名字在国内数学圈一下子热了起来。北京大学官方网站前天发布
消息介绍张益唐,说他1978年进入该校数学科学学院攻读本科,1982年读硕。很多任教
于名校数学系的教授更在一点一滴“拼凑”有关他的信息,编织一个新的学术传奇:张
益唐最近的证明如果被认为正确,那么他的“成就堪比陈景润”;但此前,他在美国长
期沉寂,没有正式教职,公开发表的论文只有两篇。
孪生素数猜想,有了重大突破
很多数学猜想都是“世纪大难题”,和至今尚未有解的黎曼猜想、哥德巴赫猜想一
样,孪生素数猜想也是著名的数学猜想。很多数学家希望通过解决孪生素数问题,进而
攻克哥德巴赫猜想。
素数,是指只含有两个因子的自然数(即只能被自身和1整除)。孪生素数,是指两
个相差为2的素数。比如,3和5,17... 阅读全帖
i****g
发帖数: 3896
5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themat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ipdang (iphone5), 信区: Mathematics
标 题: 数学家张益唐破译“孪生素数猜想”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y 17 15:45:14 2013, 美东)
http://zqb.cyol.com/html/2013-05/18/nw.D110000zgqnb_20130518_4-
数学家张益唐破译“孪生素数猜想”
《自然》杂志称其为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本报记者 邱晨辉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5月18日 01 版)
张益唐近照,由新罕布什尔大学提供
张益唐是个对数字“极其敏感”的人,他能把大学同班同学的出生日期背得“滚瓜
烂熟”,并在每个人过生日时发去一封祝福邮件。
同为恢复高考后北京大学数学系第一批学生,美国普渡大学数学系教授沈捷就享受
过这样的“待遇”。但他发现,七八年前张益唐突然“消失”了。因为,从那时起,他
再没收到过张的生日祝福,“给他发邮件也没再回过”。
5月16日,张益唐的邮件突然来了,只有一个单词:“谢谢”...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