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对称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s*********d
发帖数: 2406
1
发信人: sandyfriend (superman), 信区: HongKong
标 题: 内地香港港矛盾在于不对称性,一国两制的问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21 05:12:50 2012, 美东)
撇开一切来说。
1.内地人不少富人比香港人有钱的多。
改革开放,得利者众多。有强大的消费欲望。

香港人因为经济改型,中产阶级困苦,加上高企的楼市。
底层人数增多,本地排外势力抬头。
2.内地的食品和生活用品的价高质劣。
搞出一堆大头佛,从三聚氰胺到地沟油。
由于关税等原因,奢侈品国内更昂贵。
香港没有关税,奢饰品店多。样式多。这个是由一国两制,
部分让利香港。开放自由行。
3.内地的一胎制
内地基本只能生一个。

香港生孩子,香港户口,没有计划生育。
其实冲突的地方还有很多。
正是由于香港的部分优势,使得很多内地的人,来享受这些好处。
其实我觉得那个地方的人都是小市民,香港如此,上海如此,美国每个county也一样。
对于自己获利的部分,其实大家是不介意的。(自由行带来大量的收入和机会)
但是对于自己利益收损的部分...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2939
2
☆─────────────────────────────────────☆
sandyfriend (superman) 于 (Sat Jan 21 05:13:55 2012, 美东) 提到:
发信人: sandyfriend (superman), 信区: HongKong
标 题: 内地香港港矛盾在于不对称性,一国两制的问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21 05:12:50 2012, 美东)
撇开一切来说。
1.内地人不少富人比香港人有钱的多。
改革开放,得利者众多。有强大的消费欲望。

香港人因为经济改型,中产阶级困苦,加上高企的楼市。
底层人数增多,本地排外势力抬头。
2.内地的食品和生活用品的价高质劣。
搞出一堆大头佛,从三聚氰胺到地沟油。
由于关税等原因,奢侈品国内更昂贵。
香港没有关税,奢饰品店多。样式多。这个是由一国两制,
部分让利香港。开放自由行。
3.内地的一胎制
内地基本只能生一个。

香港生孩子,香港户口,没有计划生育。
其实冲突的地方还有很多。
正是由于香港的部分优势,使得很多... 阅读全帖
M********t
发帖数: 5032
3
来自主题: Joke版 - 从引力波谈爱因斯坦的幸运   作者:施郁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   2016年2月12日是中国农历大年初五。因为所谓“抢财神”的习俗,在零点前后,我当时所在的城市鞭炮声大作。这成了我浏览互联网上铺天盖地的引力波被探测到的新闻发布和原始论文的喜庆伴奏。当时, 我想到爱因斯坦的幸运,便开始写这篇文章。   爱因斯坦曾经感叹牛顿的幸运,而他自己又何尝不幸运至极。他在广义相对论方面的工作就有很多幸运之处。   在创立狭义相对论并为量子论奠基十年以后,居住在柏林的爱因斯坦在个人婚姻纠葛的时期,于1915年创立了广义相对论[1,2,3],并在次年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4,2]。1918年他得到能量变化率与质量4极矩3阶变化率的关系[5]。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观测到引力波这件事正好成为对广义相对论100周年的纪念。   广义相对论的精髓是物质运动与时空几何的统一和相互影响,在引力场方程上表现为能量和动量与代表时空弯曲程度的量之间的相等。引力使得时空弯曲,需要用非欧几里德几何描述。爱因斯坦创立广义相对论时,物理学家对此还不熟悉,但数学上对于非欧几何已经有深入的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后的广义相对论和杨-米尔斯场论大发展之前,几何独立于理论物理,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可以用杨振宁的诗句“欧高黎嘉陈”概述(指欧拉、高斯、黎曼、嘉当、陈省身)。而爱因斯坦创立广义相对论时,幸运地得到了他的数学家朋友格罗斯曼(M. Grossmann)的帮助,导致他能够最终成功地将物理思想用数学公式表达出来。   创立广义相对论的高潮在于爱因斯坦1915年的一段非常紧张的工作[2,3]。6月他在哥廷根向希尔伯特等人做了一个星期学术报告,介绍他在广义相对论上的工作。10月,爱因斯坦发现自己工作有错误,还听说希尔伯特也发现了他的数学错误并正在取得进展。11月4日开始,按照既定安排,爱因斯坦在普鲁士科学院每周一次介绍广义相对论。经过非常紧张的工作,爱因斯坦终于在11月16日收到希尔伯特的引力场方程之前取得成功,并算出与天文观测相符的水星近日点进动。在11月25日的最后一次报告中,他终于能够写下他的引力场方程。幸运的爱因斯坦!   1861年,麦克斯韦写下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电磁场方程组,在接下来的几年内他提出了电磁波的存在,并认为司空见惯的光就是一种电磁波。而完备的专著发表于1864年。赫兹在1887年(即麦克斯韦去世8年后)人工产生并探测了无线电波这种电磁波。与之类似,1916年爱因斯坦发表了一篇论文,预言了引力波[2]。爱因斯坦去世60年后的现在,引力波终于被探测到。在4中基本相互作用中,只有电磁作用和万有引力是长程的,所以引力波显然是了解宇宙的一个新窗口。   波是振动的传播。而引力波所传播的是时空度规的振动。度规是一种几何性质。比如平面或者球面上两点之间的间隔都可以用面上的坐标算出,但是公式不一样,这就是因为度规不一样。而在相对论中,有一个与参照系无关的固有时间间隔,它可由时间间隔和空间坐标间隔算出,具体的公式也取决于度规。当物质质量分布发生巨大的变化时,比如高密度天体(如中子星或者黑洞)之间碰撞或者恒星爆炸或坍塌时,会产生引力波。胡斯(R. A. Huse)和泰勒(J. H. Taylor Jr.)于1974年发现的脉冲双星(两个互相旋转的脉冲星)的轨道不断减小,这可以用引力波来解释。他们获得了199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理论上认为,宇宙极早期的暴涨会产生原初引力波,从而导致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在某个尺度上有某种偏振现象。该现象被位于南极的宇宙学河外偏振背景成像(BICEP2)望远镜于2014年观察到,但是后来发现是宇宙尘埃造成的。   LIGO观测到的引力波产生于两个黑洞的并合[6]。大约13亿年前两个黑洞并合产生的引力波于2015年9月14日经过LIGO的两个探测器。幸运的是升级后的LIGO在两天前刚开始运行[7]。这两个探测器实际上是两个巨大的迈克尔孙干涉仪。垂直于干涉仪通过的引力波使得每个干涉仪的4公里长的两臂的长度各有微小的振荡,导致振荡的相位差,从而给出振荡的干涉信号。110年前,狭义相对论解释了迈克尔孙干涉仪测量以太漂移的零结果。现在,迈克尔孙干涉仪又测量到了引力波,检验了广义相对论。确实,现代光学和精密测量技术对引力波探测立下汗马功劳,使得LIGO能够测出小于原子核大小的两臂长度差。历史上引力波探测曾催生量子非破坏性测量的概念,也有原来从事引力波探测的研究人员成为量子测量的专家。   回到爱因斯坦。1933年爱因斯坦移居到美国普林斯顿,引力、统一场论和对量子力学的质疑是他当时关心的问题。爱因斯坦和他的助手罗森(N. Rosen)寻找引力波方程的平面波解,发现这使得度规中不可避免会有奇点(变得无穷大)。现在我们知道这只是表明单一坐标系不足以描述平面引力波,就好比南极和北极的经度无法确定,不是物理上真正的奇点。但是他们当时却以此认为引力波不存在。1936年,他们写了一篇文章投到美国期刊《物理评论(Physical Review)》[8]。这时,爱因斯坦的幸运表现在文章被编辑泰特(John Tate)退回,要求考虑审稿人的意见。审稿意见长达10页,出于专家之手。其实,虽然指出爱因斯坦和罗森的错误,审稿人仍然认为这篇文章有值得赞誉之处,建议经过修改后发表。显然,气愤的爱因斯坦没有研究审稿意见,把文章原封不动地改投到《富兰克林学会会刊(Journal of Franklin Institute)》,文章很快被接受。再次幸运的是,从加州理工学院等地访问回来的同事罗伯森(H. P. Robertson,量子力学教科书上不确定关系的证明源于他)通过爱因斯坦的新助手英菲尔德告诉他们爱因斯坦-罗森工作的错误,并帮助解决了问题。这导致最后发表出来的文章结论完全改变了,成为圆柱状引力波[9]。爱因斯坦幸运地没有否定自己20年前对引力波的预言。近年来Kennefick发现,爱因斯坦本来可以通过阅读《物理评论》的审稿人意见知道自己的错误,因为罗伯森正是泰特为爱因斯坦-罗森文章所找的审稿人。这段历史的详细分析和记述来源于2005年Kennefick发表于《Physics Today》的文章[8]以及刘寄星发表于《物理》的文章[10](根据美国物理学会期刊主编M. Blume参考Kennefick一篇预印本文章所作的报告,包含Kennefick文中所没有的泰特致爱因斯坦两封信件的复印件)。 几天前出现LIGO探测到引力波的传言时,我便想到爱因斯坦的这件事。   1936年的爱因斯坦幸运地被同行评议制度避免了发表一篇错误的论文,而1905年的爱因斯坦恰恰曾幸运地因为德国《物理学年鉴(Annalen der Physik)》的宽松而得以在该杂志发表5篇改变物理学的论文,特别是看上去离经叛道的狭义相对论和光量子论文。而在爱因斯坦移居普林斯顿后完成的爱因斯坦、罗森和玻多尔斯基(B. Podolsky)质疑量子力学完备性的论文(EPR论文)以及爱因斯坦和罗森关于爱因斯坦-罗森桥(即虫洞)的论文都未经审稿在物理评论发表[8]。后来的历史表明这两篇文章也极为重要,当然是应该发表的。EPR成了爱因斯坦被引用最多的论文。Kennefick认为引力波当时是广义相对论众所周知的预言,所以泰特经过犹豫后将爱因斯坦-罗森证明它不存在的这篇论文送审。而关于爱因斯坦-罗森桥的论文是当时与别人进行的一个争论,所以未经审稿直接发表。那么,质疑当时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量子力学的EPR论文为何不经审稿直接发表呢?笔者认为,这是因为EPR承认量子力学技术上的正确性,质疑的只是量子力学的完备性,即是否完全描述客观实在,讨论具有哲学性质。顺便说一下,最近这两篇论文在关于黑洞量子性质的理论讨论中被联系起来。   1917年,爱因斯坦将广义相对论用于宇宙学[11]。如果只有引力而没有斥力,宇宙整体上不能保持静止,所以他在引力场方程中又加了一个代表斥力的宇宙学常数项,虽然他也觉得这个做法很不自然(现在我们知道这也不能真正使宇宙静止)。但是很快人们开始讨论宇宙膨胀,从弗里德曼(A. Friedmann) 、勒梅特(G. Lamaite)和德希特(W. de Sitter)等人的模型研究到哈勃(E. Hubble)的1929年的观测发现。 大爆炸宇宙学的创始人伽莫夫(G. Gamow)在他的自传《我的世界线(My Worldline)》(笔者本科生时代读到这本书后,一直记忆犹新,所以将世界线用于本人的博客名称中)中告诉我们,爱因斯坦曾说过宇宙学常数是他一生最大的错误[12]。所以1936年爱因斯坦-罗森关于引力波的文章所用的引力场方程中,已经没有宇宙学常数。但是在当代,作为联系宇宙学与微观的量子场论的一个桥梁,宇宙学常数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近年来宇宙加速膨胀和暗能量的发现更使得宇宙学常数的概念得到复活。这又是爱因斯坦的幸运,虽然他失去了预言宇宙膨胀的机会。   最后,用笔者与杨振宁先生以前的一段讨论结束本文。   施:您认为爱因斯坦(而非麦克斯韦)是仅次于牛顿的伟大物理学家。我也这样认为。您能不能简单说说您的理由?   杨:麦克斯韦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他对人类的贡献无法可以被夸大。但是从对物理学基本概念的贡献的角度来说,他不能与爱因斯坦相比。爱因斯坦(1)改变了我们对于时间和空间的理解,从而给理论物理带来对称性的概念和对称性支配相互作用的思想,(2)创造了引力的几何概念,(3)帮助创立了量子力学。   感谢杨振宁先生的交流和阅读本文。   参考文献:   [1] A. Einstein,Sitzungsber. K. Preuss. Akad. Wiss. (1915) 844.   [2] A. Pais, Subtle is the Lord, Oxford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82).   [3] W. Isaacson, Einstein:His Life and Universe. Simon & Schuster, New York (2007).   [4] A. Einstein,Sitzungsber. K. Preuss. Akad. Wiss. (1916) 688.   [5] A. Einstein,Sitzungsber. K. Preuss. Akad. Wiss. (1918) 154.   [6] B. P. Abbott et al. (LIGO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and the Virgo   Collaboration), Phys.Rev. Lett. 116 (2016) 061102.   [7] E. Berti, Physics9 (2016) 17.   [8] D. Kennefick,Physics Today, September 2005, p. 43. 这篇文章后来吸收进该作者的书《Traveling at the speed of thought》.   [9] A. Einsteinand N. Rosen, J. Franklin Institute 223(1937) 43.   [10] 刘寄星,物理,34, 2005, p.487.   [11] A. Einstein, Sitzungsber.K. Preuss. Akad. Wiss. (1917) 142.   [12] G. Gamow, 《My Worldline》, Viking, New York, 1977. (XYS20160218)
从引力波谈爱因斯坦的幸运
作者:施郁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
2016年2月12日是中国农历大年初五。因为所谓“抢财神”的习俗,在零点前后,
我当时所在的城市鞭炮声大作。这成了我浏览互联网上铺天盖地的引力波被探测到的新
闻发布和原始论文的喜庆伴奏。当时, 我想到爱因斯坦的幸运,便开始写这篇文章。
爱因斯坦曾经感叹牛顿的幸运,而他自己又何尝不幸运至极。他在广义相对论方面
的工作就有很多幸运之处。
在创立狭义相对论并为量子论奠基十年以后,居住在柏林的爱因斯坦在个人婚姻纠
葛的时期,于1915年创立了广义相对论[1,2,3],并在次年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4,2]。
1918年他得到能量变化率与质量4极矩3阶变化率的关系[5]。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
台(LIGO)观测到引力波这件事正好成为对广义相对论100周年的纪念。
广义相对论的精髓是物质运动与时空几何的统一和相互影响,在引力场方程上表现
为能量和动量与代表时空弯曲程度的量之间的相等。引力使得时空弯曲,需要用非欧几
里德几何描述。爱因斯坦创立广义相对论时,物理学家对此还不熟悉,但数学上对于非
欧几何已经有深入的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后的...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6292
4
来自主题: Automobile版 - 轮胎的对称性和指向性
轮胎的对称性和指向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四季胎一般是对称+非指向
很多雪胎是对称+指向
非对称+非指向胎和非对称+指向胎往往都是夏胎
指向性(directional)指的是轮胎只能朝一个方向转,好处是有利于排水,识别方法
是胎壁上有旋转方向的箭头。Rotate的时候只能前后互换,不能左右换。如果前后轮胎
不一样大(staggered)就不能rotate。
非对称(asymmetric)识别方法是看胎壁上是否有inside,outside的字样,而不是看
花纹本身是否对称。非对称的好处是内外侧可以有不同的侧重,比如,外侧抓地更好、
内侧排水更好,从而达到更好的性能;或者外侧比内侧更耐磨,这样可以弥补Rotation
不能平衡单个轮胎内外侧的磨损的不足。对称性对rotation没有额外限制。
如果看到箭头的方向和旋转方向相反,或者外侧胎壁上有inside的字样,就说明轮胎装
错了。
w********9
发帖数: 8613
5
单一颜色的球,只有三种转轴。它们的最小转动角度分别是(绕五边形中心的)72度,
(绕六边形中心的)120度和(绕六边形边界中线的)180度。
http://www.mi.sanu.ac.rs/vismath/zefirocorrection/__Zefiro-Ardi
见Figure 15
对眼下的情况,就只剩下首篇里提到的那种对称性,也就是(绕六边形边界中线的)
180度的对称性了。
w********9
发帖数: 8613
6
大约有32!/(4!)^8-16!/2^8=2.4x10^24个非对称性的染色。
对称性染色的总数的数量级下限是16!/2^8/(15个对称轴x2) = 27亿。

发帖数: 1
7
在股市里有一宗走法叫对称性走势,就是如果以某个时间为节点,呈现对称性走势,简
单说,怎么涨的,就怎么跌的,也可能是怎么跌的就怎么涨的,当然这么可能性小很多。
10月以来,进入11月以来,美股这走得很不好,其中走势最差的是科技股,对于科技股
走势差,其实大家也能够理解,毕竟这之前走的太好了,这些股涨的太多,所以就算跌
一半,还是犯了很多倍。不过对于现在的股民来说,这么跌,等于要了自己老命,在周
五的市场里,科技5巨头一口气集体市值跌掉750亿。
这脸书和亚马逊苹果微软还有狗狗跌了750亿,不过这不算多的,最牛的是脸书一天跌
了一千亿,而亚马逊也跌了七百多亿,那才是让人绝望的大跌。
现在科技股,都是毒药,小心一点为好。
其实美股现在也是毒药,不过跌多了也好,才有反弹的可能。
s*********d
发帖数: 2406
8
撇开一切来说。
1.内地人不少富人比香港人有钱的多。
改革开放,得利者众多。有强大的消费欲望。

香港人因为经济改型,中产阶级困苦,加上高企的楼市。
底层人数增多,本地排外势力抬头。
2.内地的食品和生活用品的价高质劣。
搞出一堆大头佛,从三聚氰胺到地沟油。
由于关税等原因,奢侈品国内更昂贵。
香港没有关税,奢饰品店多。样式多。这个是由一国两制,
部分让利香港。开放自由行。
3.内地的一胎制
内地基本只能生一个。

香港生孩子,香港户口,没有计划生育。
其实冲突的地方还有很多。
正是由于香港的部分优势,使得很多内地的人,来享受这些好处。
其实我觉得那个地方的人都是小市民,香港如此,上海如此,美国每个county也一样。
对于自己获利的部分,其实大家是不介意的。(自由行带来大量的收入和机会)
但是对于自己利益收损的部分都比较有意见。(奶粉,内地孕妇等)
其实这个不对称性,根本来说就是一国两制中的问题。
阿爷和香港政府怎么很好的去控制这个不对称性。做一个trade-off 达到一个相对平衡。
现在来看,做的都不好。
为什么民运高涨,其实代表了一种普通... 阅读全帖
O*********9
发帖数: 552
9
发信人: qxc (魔师庞斑), 信区: Wisdom
标 题: 电子对称性。。。请教leizhou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Tue Jan 5 18:08:06 1999) WWW-POST
在我上量子力学的时候,教授经过怪异演算,得到乐一个至今我都
不能接收的结果,然而教授说该结果由于得到乐试验的验证,反而
成为支持量子力学的强有力证据。
改结果是这样的:
经过对称性算符的运算,发现电子经过一周旋转后,波函数不能还原。
必须要经过两周旋转,其状态才能还原。而且此荒谬结论竟然被试验
所证实。我忘记是什么试验。
我立刻向教授发难:如果我绕一个电子转一圈,那么即使电子没有受到
任何扰动,其波函数就会反号?
答:然。但是由于波函数的模不变,故没有观测效应。
可是,如果两个电子,我绕其中一个转一圈,。。。。
其波函数叠加就会。。。
鬼子缄然。。。
电子经过一周旋转后,波函数不能还原。这个结论实在是于我得
基本思维理念相抵触,不知道Leizhou有什么基于构造的理解么?
w********9
发帖数: 8613
10

我错了。至少有一种对称性。
这个不行。
只有120度的转动对称。
(顶1色)+(3x10=8x3+2x3)+(底色)。
要保持这种对称,均等地用8色不行。
这个确实是。应该是唯一的一种吧?
t******l
发帖数: 10908
11
对称性不是指全涂色完毕后对称,而是指刷完四块红色后的对称。
因为刷完四块红色后,如果是 120 度旋转对称的情况,这时候
要么(1)用第二种颜色把在转动轴的横向环上 anchor 住球连
转都不让转。要么(2)就直接在空间固定,假设不转,计算剩下
的面上的所有的排列组合,然后去掉 120 度旋转造成的重复计入。
用 whichever is easier 的办法。一般用 (1)多一些。
这样可以尽快进入用排列公式(在线性结构上的),或者说足球面
可以 indexable 了,即使存在有限的重复计入。
否则一直 decision tree 走下去的话,计算量比较大。
也就是说,只要 rotation & anchor 住环了,就可以上线型
结构上的排列公式加速直接出子树部分的结果了。
当然,特殊面可能要先处理一下,比如在转动轴上的面,先
color 一下。
w********9
发帖数: 8613
12

非对称的情况应该是比较准的。
对有对称的情况,我更关下限的量级,因此估计保守些。上限是那个下限乘15。实际情
况应该更接近上限,主要是这里的旋转对称性一般非常弱。也就是说,那个下限是可以
上提很多的。
w********9
发帖数: 8613
13

那些估计是专对眼下的球的情况。就是由于单有的对称性也极差,才能那样估计。
M********t
发帖数: 5032
14
来自主题: Joke版 - 引力波 带人类倾听星辰大海之声 新浪科技 ugmbbc 8小时9分钟前 在一波又一波传言后,终于!北京时间2016年2月11日23:40左右,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负责人、加州理工学院教授David Reitze宣布,人类首次发现了引力波。发布会上究竟揭开了哪些谜团?与之前的传言有何不同吗?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黑洞来客团队(团队主要成员苟利军 研究员为国家天文台恒星级黑洞研究创新小组负责人,而这次被探测到的引力波正是来自双黑洞系统),全面解读这场激动人心的发布会。 正如发布会所言,在被预言将近百年、苦苦追寻几十年之后,首个位于地球之外13亿光年的引力波源GW150914被人类直接探测到,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伟大时刻,一个新时代的序幕正在拉开——地球人,欢迎你来到引力波时代! 激动人心的发布会结束了,其重点内容可以被简单归纳为三点: (1)引力波终于被探测到了。 (2)引力波产生于两个恒星量级黑洞的合并(merger)。 (3)引力波是美国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英文简称LIGO)发现的。 接下来,让我们逐个分析和解释一下以上三点,从而对这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发现做一个稍微深入的了解: http://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16/0212/41080c0cddd85b8.jpg 双黑洞系统想象图。(来源于LIGO网站)) 天外飘来引力波 对于“波”,我们并不陌生,生活中时常会听到无线电波、电磁波、声波、光波等等,引力波也是波的一种。 既然称之为引力波,它必然与引力有关。所以,在更深一步了解引力波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人类对于引力的认识过程。17世纪末的物理学家牛顿看到了下落的苹果,意识物体之间普遍存在的一种力,称之为“引力”,并且将其数学化,这就是我们熟知的万有引力。万有引力认识的精髓是物体质量的存在导致了引力,这在牛顿之后的两百多年里被认为是宇宙间的绝对真理。直到1905年狭义相对论发表,再到1915年广义相对论的发表,爱因斯坦提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对于引力的看法,引力是因为质量对于时空造成了变形所导致,而非质量之间的吸引。这就意味着,我们时空可被当做一种可以变形的介质来认识。所以引力波,简单来说,就是时空自身的波动。相比较我们熟知的无线电波(或者电磁波),它仅仅是在时空之中传播的,时空是它的媒介。 人们常说“星辰大海”,如果将时空视作海洋,那么天体就如同海洋生物一般。可以想象,如果大海中的某个生物摇了摇尾巴、或是晃了晃头,海水由此所产生的波动就会向外传播。与此类似,宇宙中某个天体的剧烈活动,会对所在的时空产生扰动,时空自身的波动也会向远处传播,如果足够强,就能够为地球上的我们所感知。 在引力的世界中,我们的宇宙通常是平静的。可是在北京时间2015年9月14日17点50分45秒,地球上的LIGO探测器却探测到了来自于宇宙深处距离地球13亿光年之外的一场引力风暴,来自于一个双黑洞系统的合并,以它的探测日期命名为 GW150914。 http://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16/0212/12c0afa9d0fc4fb.jpg LIGO的两个观测站探测到了同一个引力波事件。上面为观测得到的曲线,下面是和理论相比较之后的拟合结果。(来源于LIGO所发文章) 两个黑洞的“火并” 此次发布会的另外一个亮点就是双黑洞。这也是人们首次直接发现双黑洞,这两个黑洞的质量分别为26和39太阳质量,属于恒星级黑洞。或许你已经听腻了黑洞,生活中时不时的会听到某某黑洞爆发了,某某黑洞吞吃恒星了等等。但是这此发现却有些不同,两个天体都是黑洞,互相绕转,最后合并。这听起来像是一场黑吃黑的火拼,甚至有点儿像港片里熟悉的火爆场面。黑洞合并产生了非常强烈的时空振荡,所以我们遥远的地球才观测到了。 黑洞通常认为是大质量(超过25个太阳质量,请注意这是前身星的质量)的恒星在其演化的最终阶段,恒星中心会形成我们了解的恒星级黑洞。它们的质量通常预计在3个太阳质量到100个太阳质量之间。因为黑洞本身没有任何的辐射(不考虑量子效应下的霍金辐射,它的电磁辐射也是异常微弱),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看到黑洞。我们的银河系或者其他类似的星系当中当中,每个星系都预计存在着上千万个恒星级黑洞,但是绝大多数的黑洞都是孤独存在的天体,如同幽灵般,没有任何辐射或者辐射及其微弱,所以很难被看到。 所幸,有的黑洞处于双星系统当中,就像发布会中提及的系统,而且另外一个天体是正常的恒星(也称之为伴星)。在这种情形之下,黑洞会从正常恒星上吸积气体,在其周围产生一个吸积盘,以至于某些时候吸积气体的量过多,不能被黑洞直接吞掉,这时还会沿着黑洞的两个转轴将多余的气体抛射出去,从而产生非常壮观的喷流。正是因为吸积盘和喷流的存在,他们都能够产生我们非常熟知的电磁辐射(也就是有我们熟知的光子产生),从而我们利用传统的探测方式,比如地面或者太空的望远镜,就可以间接地探测黑洞的存在。 大约在50年前,人类就是利用此方法发现了第一个黑洞候选体,天鹅座X-1 (Cygnus X-1)。在1974年,地球上两颗聪明的大脑、理论物理学家霍金和好朋友基普·索恩就这个候选体是不是黑洞而打了个赌,他们以一年的成人杂志《阁楼》作为赌注。后来的观测是利用天鹅座X-1中的伴星运动测得了黑洞质量,大约为15个太阳质量,从而霍金认输并且在两人的赌书上签名按上了自己的手印。基普·索恩从那时起就赢了。 对于双黑洞系统,他们几乎不会产生能够为传统方式所观测到的光子。所以,即使它们存在,仅凭借传统的观测方式,我们也无法发现他们。况且,很多的人都怀疑它的存在。但是,在双黑洞绕转,尤其是合并之时,会产生很强的引力波。只要引力波探测器足够灵敏,我们就可以发现它们的踪影。面对大家的怀疑,LIGO的发现用事实证明了它的存在。而此次发现引力波的天文台的创建人之一就是基普·索恩——索恩教授又一次赢了! 引力波为黑洞做名片 在观测到了完整的引力波形之后,利用一种叫做匹配滤波(waveform matching)的方法,理论上就可以推断出系统的性质信息,包括合并之前和之后。比如,对于双黑洞系统,可以推断出合并之前的黑洞质量,自旋和轨道,以及合并之后的质量和自旋。此次新闻发布会中所提及的引力波事件,就得到黑洞的质量在合并之前是26个和39个太阳质量,合并之后是62个太阳质量(合并之前的两个黑洞自旋参数值限制的并不是很好),合并后黑洞是一个克尔黑洞,其自旋参数值为0.67。 你或许会有疑问,合并之后怎么少了3个太阳质量,它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引力波也是携带能量的,在黑洞合并之时,它的形状非常不对称,不是我们看到的单个黑洞的球形,所以在振荡恢复的过程当中,一部分质量就通过引力波的方式辐射出去,从而为我们所接收。合并的时间非常之短,仅仅在大约0.05秒的时间,就将3个太阳质量(大约6.0E30公斤)的能量就通过引力波的方式释放出去,也就是说在一秒钟可以释放出大约10^32公斤的能量。相比较之下,我们的整个宇宙包含了大约1.0E22个太阳,而每个太阳每秒钟向外辐射大约4.0E9公斤的物质能量,所以黑洞合并的最后释放出比整个宇宙每秒钟辐射出的电磁总能量还要高出3倍。 http://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16/0212/3aa5437d0cd140c.jpg 双黑洞系统在不同阶段所产生波形随时间演化图。双黑洞系统的演化包括三个阶段:旋近(inspiral), 合并(merger)和铃振(ring down)阶段。(来源于LIGO所发文章) 我们注意到,合并前黑洞的质量为26个和39个太阳质量——这两个质量都比目前已知的恒星级黑洞要重许多。我们现在已经确认了大约20多个恒星级黑洞,最重的恒星级黑洞位于M33 X-7系统中,为16个太阳质量。而其它所有确定的黑洞质量均比这个小,大多数是七八个太阳质量左右。尽管理论之前预言了更大质量的黑洞的存在,但是之前从来还没有发现过,所以此次发现更大质量黑洞,对于黑洞的形成渠道也有着重要影响。 我们所看到的所有恒星,都是处于旋转当中。所以对于那些由恒星塌缩而形成的黑洞而言,它们也是处在旋转之中。对于黑洞的旋转,天文学家用一个叫做“自旋参数”的量来表示,它在0和1之间变化——0代表了没有转动的黑洞(也叫“史瓦西黑洞”),而1代表了理论上黑洞所具有的转动最大值(也叫“极端克尔黑洞”)。对于此次观测中合并以后的黑洞,它的自旋参数为0.67。如果我们以转速来描述,它在以每秒钟100转的速率转动。相较而言,我们刚才提到的人类第一个黑洞“天鹅座X-1”,它是一个极端克尔黑洞,差不多在以超过1000转每秒的速率转动。 如果你觉得转速依旧很难理解,那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星际穿越》电影的一个情节,主人公在卡刚都亚黑洞的行星上只呆了3个小时,但是后来却发现飞船上已经过了23年,时间相差了6万倍。要有这样巨大的时间差,其中条件就行星极度靠近黑洞的同时,黑洞也以最大速度转动。按照相对论理论所言,这样行星上的时间就会被极大的拉长。天鹅座黑洞的转速就具有类似于电影中卡刚都亚黑洞那样的转速。对于此次引力波探测到黑洞而言,即使有某个行星在其周围最靠近的稳定存在,那么对于它的时间也会流逝的很慢,不过不会有6万倍那么大的差别,最多也就2倍左右。 对于黑洞而言,有着非常著名的无毛定理,也就是说黑洞只需要简单的几个量就可以描述。对于宇宙当中的黑洞,只需要我们上面所说的质量和自旋参数就可以完整的描述。当我们知道了黑洞的质量和自旋参数一些性质时,我就可以很容易的对黑洞本身的全貌做出一个描绘,就如同给出了一个人的完整自画像。而引力波的方法可以快速给出黑洞的完整信息,这相比较传统的观测方式,更为有效,尽管在观测方面有些困难。 氢原子的百亿分之一 从预言到探测,物理学家等待引力波的到来已有一百年之久,为什么引力波这么难得一见?主要原因是,相比较其他的几种力(强力,弱力,电磁力),引力是最弱的,相应的引力波效应也就很弱。想当初爱因斯坦在发表自己新的理论之后,就估算了引力波的强度。引力波的强度通常利用相对变形大小来表示,但是结果往往是小的可怜,几乎无法探测到。引力波是时空的自身变形,在一个方向上被拉伸,在其垂直的另外一个方向上就会被压缩。如果我们有一天,我们被同样的双黑洞系统在合并时所产生的引力波(变化强度为1.0E-21)所击中的话,理论上来说,我们同样会经历一个稍微变高变瘦,然后变胖变矮一些的过程。实际上,对我们身高不超过2米的人类来说,导致的变化大约为2E-21,为一个氢原子的五百亿分之一(一个氢原子的大小大约为1.0E -10米)。 引力波的效应是如此之小,所以一方面需要增加探测的长度,来增强变化的效应,另外一方面通过巧妙的方法来探测到微小的变化。这也是此次新闻发布会中提到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在建造之初所考虑的。它有两个观测点,分别建在美国华盛顿州的列文斯顿和路易斯安那州的汉福德。每个观测点都有两个互相垂直,每条长达4公里的臂。长臂中间是高度真空的管子,而在长臂两端,悬挂着大约直径34厘米、重达40kg的反射镜。LIGO的探测器利用激光干涉技术,不间断地测量每对反射镜之间的距离。每当引力波通过探测器时,人们会探测到两对反射镜之间的距离呈现此消彼长的周期性变化。 即使对于LIGO天文台4公里的长臂,引力波所造成的变化也是极其微小的。对于此次新闻报道中的双黑洞合并,其可能产生的尺度相对变化最高可为1.0E-21,意味着4公里的长度也仅仅只变化了一个氢原子直径的2.5千万分之一。为了达到这个精度,LIGO的科学家做了许多精密的设计,保证探测系统的稳定,保证LIGO反射镜的位置随机涨落小于一个氢原子大小的百亿分之一,从而保证可以相对比较容易的探测到可能的引力波源。 LIGO在1999年建成并且开始运行。但是在进行升级之前(也就是2010年),没有探测到任何确定的引力波事件。从2010年开始,LIGO对探测器进行了第二阶段的升级,2015年6月进行测试运行,2015年9月开始正式运行,第一阶段的科学运行一直持续到2016年1月,升级后的版本被称为Advanced LIGO (简称aLIGO)。而此次新闻发布会的结果其实就是在刚刚升级完之后,由还在进行测试中的的aLIGO所探测到的。相比较之前,aLIGO的探测灵敏度提高了10倍。而且此次的双黑洞所产生的引力波强度就在仅仅比最初LIGO的灵敏度低一些,所以当LIGO的升级刚刚完成,在试运行的阶段就发现了所报道的双黑洞系统。探测到引力波似乎就在本来的预料当中。就像发布会中所言,这或许是大自然给我们苦盼许久的一份礼物。2012年,LIGO天文台创建人基普·索恩在《科学》杂志的一篇评论文章中说,预计在2017年,第一例黑洞合并的事例将会被发现。当时预计LIGO的升级会在2016年底完成,结果是升级进度超前,让我们提前听到了宇宙时空的声音。 http://static.cnbetacdn.com/thumb/article/2016/0212/a4e034c670c7a62.jpg_600x600.jpg LIGO和aLIGO灵敏度比较(左);LIGO和aLIGO探测范围比较(右)。(图片来源于LIGO网站) 谁将撼动时空 那么在我们的星辰大海中,什么样的天体才能够撼动我们的这个宇宙时空,让位于遥远地球上的LIGO探测到呢?现在通常认为有如下四种: (1)旋进(In-spiral)或者合并的致密星双星系统。比如中子星或者黑洞的双星系统。非常类似于发布会当中的系统。 (2)快速旋转的致密天体。这类天体会通过周期性的引力波辐射损失掉角动量,它的信号的强度会随着非对称的程度增加而增加。可能的候选体包括非对称的中子星之类的。在《星际穿越》电影当中,教授说它发现了引力波,而它的其中一个产生机制很可能就是由一个快速转动的中子星,其表面大约2厘米的凸起所产生的(具体分析可以参阅由基普·索恩撰写的星际穿越一书)。 (3)随机的引力波背景。非常类似于我们通常熟知的宇宙背景辐射,这一类背景引力波,也通常叫做原初引力波,它是早期宇宙暴涨的遗迹。2014年由加州理工、哈佛大学等几个大学的研究人员所组成的BICEP2团队曾宣称利用南极望远镜找到了原初引力波,但是后来证实为银河系尘埃影响的结果。原初引力波的探测将是对暴胀宇宙模型的直接验证,对于它的探测依旧在努力寻找之中。 (4)超新星或者伽马射线暴爆发。恒星爆发时非对称性动力学性质也会产生引力波。而直接探测到来自于这些天体的引力波,将是提供对这些天体最直接而且最内部的信息。 除过LIGO之外,还有意大利的VIRGO引力波探测器,日本的KAGRA探测器以及英国德国的联合GEO-HF探测器。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引力波的探测事例会如同春笋般爆发,越来越多。 http://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16/0212/8dad832e823b89e.jpg 全球引力波天文台分布(来源于LIGO网站) 为一窥宇宙初生 毫无疑问引力波是对广义相对论的一个最直接的验证。另外它在弱场中已经得到验证,但是对已强引力之下的验证,之前却从来没有验证过。所以此次的观测,是对广义相对论的一个非常好的检验。 引力波以光速传播,它与物质的相互作用非常非常的弱,所以引力波可以给我们提供我们宇宙几乎无阻挡的图景,而这个几乎是无法利用我们熟知的电磁波来达到的。比如,利用引力波,我们可以看到宇宙的最早期,宇宙大爆炸之后的1.0E-36秒开始的宇宙形成过程,而对于电磁波而言,它最早只能看到大爆炸后的大约300,000之后的宇宙历史,在此之前,电磁波是不能给我们提供的。所以引力波是我们了解我们宇宙形成的最好工具。 如果还记得,在《星际穿越》电影中的结尾之时,主人公库珀身处一个5维时空的超体方体中,为了将从黑洞中心所提取出来的信息传递给身处4维时空的女儿墨菲,人为的制造引力波效应,成功将信息传递,从而人类得以解救。引力波从目前物理学家的认识来看,是唯一一种可以在不同维度传播的波。不同宇宙之间的碰撞,会产生引力波。说不定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也可以依靠引力波来判断多重宇宙的存在与否。 就如同一个天生的聋哑人,一直在听别人说声音的存在,突然有一天听力恢复了。我想我们此刻的心情也是差不多如此。引力波给我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口。引力波是一种方式,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历史的发现轨迹告诉我们,每一扇新的窗口被打开,都会有令人称奇的发现。虽然LIGO的探测能力还是有限,一旦这个引力波的世界被撬开了一道小的裂缝,让我们看到了春天的种子,相信硕果累累的引力波丰收季节也不会太远。
引力波
带人类倾听星辰大海之声
新浪科技
ugmbbc
8小时9分钟前
在一波又一波传言后,终于!北京时间2016年2月11日23:40左右,激光干涉引力波天
文台(LIGO)负责人、加州理工学院教授David Reitze宣布,人类首次发现了引力波。
发布会上究竟揭开了哪些谜团?与之前的传言有何不同吗?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黑洞
来客团队(团队主要成员苟利军 研究员为国家天文台恒星级黑洞研究创新小组负责人
,而这次被探测到的引力波正是来自双黑洞系统),全面解读这场激动人心的发布会。
正如发布会所言,在被预言将近百年、苦苦追寻几十年之后,首个位于地球之外13亿光
年的引力波源GW150914被人类直接探测到,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伟大时刻,一个新时代
的序幕正在拉开——地球人,欢迎你来到引力波时代!
激动人心的发布会结束了,其重点内容可以被简单归纳为三点:
(1)引力波终于被探测到了。
(2)引力波产生于两个恒星量级黑洞的合并(merger)。
(3)引力波是美国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英文简称LIGO)发现的。
接下来,让我们逐个分析和解释一下以上三点,从而对这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发现
... 阅读全帖
t***k
发帖数: 144
15
素数对称性的发现,布朗筛法可能回到原点。也许这就是价值所在。
k*********g
发帖数: 791
16
正物质的选取是任意的,选定后,反物质指的是与对应的正物质质量相同、自旋相同,
但电性相反的物质。
正物质遇反物质,湮灭,(按照流行的说法)转化成能量;真空(按流行的定义),能
无中生有地产生正物质和反物质对。
宇宙大爆炸,说的是可观测宇宙来自一个奇点,正物质和反物质对在宇宙开始的时候无
中生有,故正物质和反物质的数量正好相等。
可是,现在这个可观测宇宙完全是 正物质主导,跟宇宙大爆炸矛盾。
所以,正反物质的不对称性,很显然地,否定了“宇宙大爆炸”理论:
h***u
发帖数: 25
17
确实,有关超弦理论的很多内容都还是一种假说.
有关空间维数的扩充我想说两句.
首先,有关那种其它维数的尺度很小的观点并不是很正确,也不是从10维降到4维的
唯一方法.这种所谓"紧化"的方法,是那些试图对超弦理论进行简单化描述的人的
一种比喻,没有太大的严肃性.当然"紧化"的概念在超弦中还是很重要的,在T-dual
中就要用到它,但这里的"紧化"并不要求尺度小,就是说我们只要求时空在一些方
向上同伦于圆.(我不想表述得太严格.)
Kaluza的五维引力并不是毫无意义,实际上五维爱因斯坦场方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得到四维的引力方程和Maxwell方程.我不是说Kaluza的理论是正确的而是想指出
高维理论在第维时空中的表现可以作为一种统一的方式.
为什么超弦理论一定要是一个10维理论?这正是一个数学问题.其实在维数这个问题
上,不同的自然数并不是平等的.你可以想一下R^N上的转动群,SO(N),的旋量表示.
首先,N的奇偶性不平等,如果你画一下SO(N)的邓金图,就会发现SO(8)的图比别的
图的对称性要高.基于数学上的原因,物理学家是不可能随便的对时空维数进行改变
的.如果你有时间和精力看
S*********g
发帖数: 5298
18
【 在 SuperString (超闲) 的大作中提到: 】
: (xy+1)(x+1)(y+1)+xy
首先,这个多项式一共有9项,
所以最后结果应该是3X3的,
不妨写为(A2+A1+A0)(B2+B1+B0)。
其次,最高幂次是x,y的4次,
所以,A2和B2应为X,Y的二次项,
另外,B0=A0=1。
由于多项式里没有X^2和y^2项,所以,A2=B2=XY。
到这里只剩下A1和B1,而且A1,B1是X或Y的一次项。
注意到多项式有一个对称性,就是交换X,Y,多项式不变。
那么,A1,B1=X,Y。
最后,我们得到结果:
(XY+X+1)(XY+Y+1)
s*****V
发帖数: 21731
19
来自主题: Physics版 - 温伯格:标准模型简史
标准模型简史
- 作者:Steven Weinberg 译者:卢昌海 -
译者序: 2003 年, 物理学家们相聚在欧洲核子中心 (CERN) 纪念中性流发现三十周
年及 W 与 Z 粒子发现二十周年。 著名理论物理学家 Steven Weinberg 在纪念会上作
了题为 "The Making of the Standard Model" 的演讲。 这一演讲经整理后发表于
Eur. Phys. J. C34 5-13, 2004, 本文便是据此而译。 Weinberg 是电弱统一理论的
提出者之一, 亲身参与了标准模型诞生过程中一系列激动人心的进展, 因此他的这篇
文章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在翻译本文的过程中恰逢今年的 Nobel 物理学奖颁给了美
国物理学家 D. J. Gross, H. D. Politzer 和 F. Wilczek, 以表彰他们对 “发现强
相互作用理论中的渐进自由” 所做出的贡献。 这是物理学家因标准模型领域中的工作
又一次获奖。 标准模型虽已不再 fancy, 却枝繁叶茂、 沉稳如昔。 最后提醒读者一
下, 原文所附的参考文献实在太多, 为了节... 阅读全帖
q*d
发帖数: 22178
2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hy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qed (小白兔终于熬成了大灰狼), 信区: Physics
标 题: 层子模型前后-关于声称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物理学研究的案例br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Sep 19 13:53:58 2014, 美东)
层子模型前后-关于声称以马 克 思主义哲学指导物理学研究的案例分析
关 洪
(中山大学物理系,广州 510275)
摘要:本文回顾了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在我国对“物理学中的唯心主义”进
行的多次批判运动。特别是依据“百花齐放”的方针,对层子模型前后声称以马克思主
义指导基本粒子理论研究,并指责同行物理学家为“唯心主义”的一些正式发表的言论
进行了案例分析。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心主义 双百方针 层子模型
[作者简介] 关洪(1935-),男,中山大学物理系教授,主要研究理论物理,物
理学史和科学哲学。
一 我国对“物理学中的唯心主义”批判的启动和推进
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刊物《科学通报》继在1951年6月号登载了从苏联《哲学问题》
翻译过来的《反对数理逻辑中的唯心主义》的文章之后[1],... 阅读全帖
q*d
发帖数: 22178
21
层子模型前后-关于声称以马 克 思主义哲学指导物理学研究的案例分析
关 洪
(中山大学物理系,广州 510275)
摘要:本文回顾了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在我国对“物理学中的唯心主义”进
行的多次批判运动。特别是依据“百花齐放”的方针,对层子模型前后声称以马克思主
义指导基本粒子理论研究,并指责同行物理学家为“唯心主义”的一些正式发表的言论
进行了案例分析。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心主义 双百方针 层子模型
[作者简介] 关洪(1935-),男,中山大学物理系教授,主要研究理论物理,物
理学史和科学哲学。
一 我国对“物理学中的唯心主义”批判的启动和推进
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刊物《科学通报》继在1951年6月号登载了从苏联《哲学问题》
翻译过来的《反对数理逻辑中的唯心主义》的文章之后[1],又在1952年8月号登载从苏
联翻译过来的关于量子力学哲学问题的几篇文章[2]。例如,哲学家奥密里扬诺夫斯基
1951年在《哲学问题》上发表的《反对量子力学中的唯心主义》里宣称,作为“一切科
学之基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在物理学部门里,也同样是行动的指南。”此外还有
物理学家布洛欣采夫195...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2
爱因斯坦的未竟之梦: 物理规律的大统一
2017-04-22现代科学报
东临碣石观沧海, 洪波滚滚天际来, 苍穹尽处水 连天, 宇河一统在此间. 其实, 人类
一直在追求对自 然界各种物质起源的理解以及各种相互作用的大统 一, 这体现了人类
对物质世界本源和谐统一的一种 信念. 古往今来, 人们一直企图从统一的角度来理解
世界的物质基础和基本规律, 无论是古希腊还是古 代中国, 都产生过朴素的唯物论,
把万物的本源归结 于具体的物质形态或者是“原子”和“气”等, 试图从本 源统一的
角度来理解形形色色的物质世界. 统一是 物理学发展的主旋律, 统一之路曲折漫长,
统一之美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统一不仅是爱因斯坦的梦想, 也 是众多物理英豪的毕生
追求. 本文将对物理学中的 统一之路展开简要的评述, 不仅介绍已经成功的统 一理论
, 也将提及一些优美的不成功的统一尝试, 最 后评论正在进展中的终极大统一理论.
1 统一理论的发展历史
1.1 物理学的第一次统一 (天和地的统一)
基于伽利略相对性原理和惯性系的假设, 牛顿提出了三个运动定律来描述质点的运动规
律. 结合 万有引力, 牛...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3875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谁能帮我理解这段话?
还是不太懂
-----------------------------------
遁甲式-象数公理中象征的奇点现象
常识性的易学理论往往只能注意到易学象数公理中存在的各种对称性现象。但是,
这些对称性现象并不能提揭示易学的深层本质。易学的深层本质存在于对称性中的不对
称性现象(也可称之为"对称性的自发破缺"),以及消除不对称性现象的过程之中(亦
即本文所说的"遁甲"技术)。
寻找对称性中的不对称性现象,本文我们只从后天八卦入手。至于其他的诸如先天
八卦、河图、太极等等,我们暂且避开不谈,因为谈论这些象数公理中的不对称现象只
有涉及到极深层面的遁甲原理时才能理解。首先,我们要注意的是:后天八卦的对称中
的不对称性现象主要不是卦象爻性的不对称性,而是五行关系的不对称性,如下图所示
:我们从图中可以看到,后天八卦所属的五行在卦位图中存在一种顺时针相生关系,事
实上,这种顺时针相生关系就是后天八卦对称性现象的另一种体现;但是,我们同时也
注意到,后天八卦的五行相生关系到艮卦时就会失效的,一种自发的非对称性现象产生
了。后天五行相生流转在艮卦区域的失效,我们称之为奇点。奇点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
... 阅读全帖
l***d
发帖数: 1828
24
a nice review: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80705&do=blog
重大的科学发现往往是偶然的,有时候还需要运气,原始创新思想,不是靠智者们指
南规划出来,更不是靠金钱烧出来,它或许仅仅是平凡者的神来之笔?创新需要勇气,
是你死我活的战争,不是你不幸被权威踩死,就是你把权威拉下神坛,不要迷信权威,
知识越多越糊涂,威望越高越保守。
一. 神秘的对称性
在自然界中,很多固体物质都是以晶体的方式存在,它们在宏观上表现出特定
的对称性。早在十九世纪,德国科学家就总结并通过数学严格证明,为了满足晶体的平
移对称性(长程序),晶体只能出现n=1、2、3、4、6等五种旋转对称轴(相应的转角为
2π/n),不可能出现n=5和n>6次的对称轴。这种抽象的数学描述可以通过下图进行直观
的描述,它们分别表示用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3-8多边形“元胞”铺平面空间,不
难看出,1-4和6次旋转对称的图能够无间隙、不重叠地铺满整个平面空间,但5、7和8
次对称的多边形不能够做到这一点。在晶体结构中不允许出现... 阅读全帖
b***y
发帖数: 14281
25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我一开始也被误导了。LZ好奇的是,在经典力学里,在保持轨道
能量相等的条件下,圆形轨道的角动量最大,椭圆轨道的角动量则较小,在极端情况下
,当轨道扁得仿佛成为一条线的时候,角动量接近于零。
反观氢原子,在主量子数相等的条件下,当L=0时,S波具备完美的球对称性, 让人联
想到圆形轨道, 而L=1时波函数失去了球对称性,自然令人联想到椭圆轨道。但是P波的
角动量明明大于S波,于是乎,LZ似乎发现在这个问题上经典和量子的结论相互矛盾。
虽然说经典和量子是两个不同的体系,严格说来不能直接对比,不过世上没有无缘无故
的矛盾,这个现象终究让人觉得好奇,希望找到产生这个矛盾的根源。
然而,当我们仔细思考后,就不难发现,矛盾并不存在,只不过我们被一些过于简单的
直觉误导了。
首先要明确的是,量子力学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轨道,自然也就没有严格的圆轨道和椭
圆轨道的区别。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波函数的对称性去对它们进行比较,并和经典力学
的结果相对照。
经典力学中圆形轨道的特征当然是平面旋转不变性,(注意是平面旋转,而不是球对称
,这个区别非常重要!),即在轨道平面内,将轨道绕中心旋转任意...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1035
2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emistry 讨论区 】
发信人: lrpwd (lrpwd), 信区: Chemistry
标 题: 准晶:被双料诺奖得主鲍林斥为Nonsense的伟大发现( by 黄秀清)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5 10:53:58 2011, 美东)
a nice review: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80705&do=blog
重大的科学发现往往是偶然的,有时候还需要运气,原始创新思想,不是靠智者们指
南规划出来,更不是靠金钱烧出来,它或许仅仅是平凡者的神来之笔?创新需要勇气,
是你死我活的战争,不是你不幸被权威踩死,就是你把权威拉下神坛,不要迷信权威,
知识越多越糊涂,威望越高越保守。
一. 神秘的对称性
在自然界中,很多固体物质都是以晶体的方式存在,它们在宏观上表现出特定
的对称性。早在十九世纪,德国科学家就总结并通过数学严格证明,为了满足晶体的平
移对称性(长程序),晶体只能出现n=1、2、3、4、6等五种旋转对称轴(相应的转角为
2π/n... 阅读全帖
S*********g
发帖数: 24893
27
秋风萧瑟,落叶纷纷。苛岩山下,几位少年行色匆匆,正向着山中急进。看着天色渐晚
,为首的晗女侠对众人道,“这苛岩山爬起来极费功夫,今天天色已晚,恐怕走不了多
远了,我们不如早点找店住下,听说今晚诺家堡又要公布年度大奖,也好看看热闹”,
众人齐声赞同。
当年诺贝尔老堡主发明了黄色炸药这一利器,名震天下,获利极多,但到了晚年,觉得
此物杀伤生灵,罪过不少,于是乃以平生所积之财,设下五项大奖,一项奖励人类和平
,一项奖励文学,这二者此处不提,这里单说,另外三项奖,却是专门奖励攀登这苛岩
山的三座主峰的:这便是物理峰,化学峰,生物与医学峰。话说这几座峰,云笼雾罩,
不知其高究竟几许,但每上得一层,往往便能取回若干宝物,拿回世间,颇有裨益。但
这几座山极为险峻,山中云雾茫茫,歧路纷纷,又有许多关口,哪怕要上一层也极为不
易。无数英雄在其间探索攀爬,但能成功找出新路,向上进一层者亦寥寥无几。
却说众少年在山脚下住下,便来到旁边一间茶馆,但见其内早已十分热闹,几乎已座满
了,客人们也正在议论今年的大奖将给予何人。一位茶博士,一边将几位少年让进来点
茶,一边议论到,“各位想是也对登这苛岩山感兴趣的?看各... 阅读全帖
l****t
发帖数: 36289
2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tephenKing (金博士),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斯坦福EE博士月光妹妹谈希格斯粒子(比拼图强多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l 8 23:25:19 2016, 美东)
秋风萧瑟,落叶纷纷。苛岩山下,几位少年行色匆匆,正向着山中急进。看着天色渐晚
,为首的晗女侠对众人道,“这苛岩山爬起来极费功夫,今天天色已晚,恐怕走不了多
远了,我们不如早点找店住下,听说今晚诺家堡又要公布年度大奖,也好看看热闹”,
众人齐声赞同。
当年诺贝尔老堡主发明了黄色炸药这一利器,名震天下,获利极多,但到了晚年,觉得
此物杀伤生灵,罪过不少,于是乃以平生所积之财,设下五项大奖,一项奖励人类和平
,一项奖励文学,这二者此处不提,这里单说,另外三项奖,却是专门奖励攀登这苛岩
山的三座主峰的:这便是物理峰,化学峰,生物与医学峰。话说这几座峰,云笼雾罩,
不知其高究竟几许,但每上得一层,往往便能取回若干宝物,拿回世间,颇有裨益。但
这几座山极为险峻,山中云雾茫茫,歧路纷纷,又有许多关口,哪怕要上一层也极为不
易... 阅读全帖
q********g
发帖数: 10694
29
来自主题: _Molecular_Simulation版 - 过渡态、反应路径的计算方法及相关问题
Sobereva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 China
前言:本文主要介绍过渡态、反应路径的计算方法,并讨论相关问题。由于这类算法极
多,可以互相组合,限于精力不可能面面俱到展开,所以只介绍常用,或者实用价值有
限但有启发性的方法。文中图片来自相关文献,做了一定修改。由于本文作为帖子发布
,文中无法插入复杂公式,故文中尽量将公式转化为文字描述并加以解释,这样必然不
如公式形式严谨,而且过于复杂的公式只能略过,但我想这样做的好处是更易把握方法
的梗概,有兴趣可以进一步阅读原文了解细节。对于Gaussian中可以实现的方法,文中
对其在Gaussian中的使用进行了一些讨论,希望能纠正一些网上流传的误区。虽然绝大
多数人不专门研究计算方法,其中很多方法也不会用到,但多了解一下对开阔思路是很
有好处的。
文中指的“反应”包括构象变化、异构化、单分子反应等任何涉及到过渡态的变化过程
。“反应物”与“产物”泛指这些过程的初态和末态。“优化”若未注明,...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0
中国科学家吴岳良发表物理学终极理论论文,为爱因斯坦之谜打开新窗口
据中科院官方网站报道,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岳良在物理学大统一理论上实现重要突破。
报道称,吴岳良在揭秘爱因斯坦统一场论的研究中取得突破,创建了超统一场论(
hyperunified field theory)。该理论受相对论性狄拉克旋量理论、爱因斯坦广义相
对论、杨-米尔斯规范理论和大统一理论的启发,并基于吴岳良前期发展的引力量子场
论的研究成果,为揭示爱因斯坦统一场论理念中的不解之谜,探索终极统一理论打开了
一扇新窗口。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岳良
众所周知,中国在物理学终极理论领域,同世界顶级水平还存在着较大差距,那么,吴
岳良院士的理论究竟处于什么水平?
吴岳良院士这次的研究成果是发表在《欧洲物理杂志C》上。据观察者网查询,《欧洲
物理杂志》(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C刊专门刊发粒子和场论领域文章,影响因
子5.331。这意味着,除去《科学》、《自然》这样的综合期刊和《现代物理评论》《
物理报道》这种只向知名科学家约稿的期刊,《欧洲物理杂志》在物理学专业内算得上
是顶级水平。
而吴岳良本人不仅是中... 阅读全帖
g**1
发帖数: 10330
3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科院院士创超统一场论
中科院院士创超统一场论 助揭爱因斯坦不解之谜
2018-01-28 09:10:38 来源: 中国科学院网站 举报
2
易信
微信
QQ空间
微博
更多
(原标题:国科大在揭秘爱因斯坦统一场论的研究中取得突破)
超统一场论中超引力场的规范引力方程超统一场论中超引力场的规范引力方程
引力量子场论理论框架下给出的规范不变超统一场论作用量引力量子场论理论框架下给
出的规范不变超统一场论作用量
引力规范几何对偶性导出的广义坐标不变超统一场论作用量引力规范几何对偶性导出的
广义坐标不变超统一场论作用量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亚太国际理论物理中心和中科院理论物
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岳良,在揭秘爱因斯坦统一场论的研究中取得突破,创建了超统一场
论(hyperunified field theory)。该理论受相对论性狄拉克旋量理论、爱因斯坦广
义相对论、杨-米尔斯规范理论和大统一理论的启发,并基于吴岳良前期发展的引力量
子场论的研究成果,为揭示爱因斯坦统一场论理念中的不解之谜,探索终极统一理论打
开了一扇新窗口。
自1915年爱因斯坦创立广义相对论以来,物理学家、数学家致力于构建一套...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tranquilan (zhutou),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中国科学家吴岳良发表物理学终极理论论文,为爱因斯坦之谜打开新窗口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27 14:30:24 2018, 美东)
中国科学家吴岳良发表物理学终极理论论文,为爱因斯坦之谜打开新窗口
据中科院官方网站报道,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岳良在物理学大统一理论上实现重要突破。
报道称,吴岳良在揭秘爱因斯坦统一场论的研究中取得突破,创建了超统一场论(
hyperunified field theory)。该理论受相对论性狄拉克旋量理论、爱因斯坦广义相
对论、杨-米尔斯规范理论和大统一理论的启发,并基于吴岳良前期发展的引力量子场
论的研究成果,为揭示爱因斯坦统一场论理念中的不解之谜,探索终极统一理论打开了
一扇新窗口。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岳良
众所周知,中国在物理学终极理论领域,同世界顶级水平还存在着较大差距,那么,吴
岳良院士的理论究竟处于什么水平?
吴岳良院士这次的研究成果是发表在《欧洲物理杂志C》上。据观察者网查询,《欧洲
... 阅读全帖
s*****V
发帖数: 21731
33
看看蝌蚪的采访八,说的比较详细,我估计吴岳良只是写出了一个拉格朗日量,包含所
有作用力,但是没法重整化。
吴岳良:新的引力量子化路线图
2016年初的北京,一股霸王级寒潮从西伯利亚奔袭而至,空气变得有点冷。
1月1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卡弗里理论物理
研究所所长吴岳良院士在《物理评论D》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该论文的主题是关于“引
力的量子场论”。
这篇文章仿佛是寒夜中的一股暖流温暖了整个冻僵的学术圈,在学界与新闻界引起
一阵狂热的骚动。不仅仅是因为吴岳良在中国理论物理学界地位特殊,同时因为“引力
的量子场论”被学界公认为是一个终极性难题,因为解决了这个问题就可以让我们知道
早期宇宙为何开启大爆炸之旅。这就是所谓“第一推动”问题,没有人可以拒绝它的神
秘魅力。
那么,这篇论文所探讨的“引力的量子场论”到底是什么?物理实质到底是什么?
带着一系列问题,蝌蚪君独家专访了吴岳良。
蝌蚪君的连连提问让吴岳良院士乐不可支
吴岳良院士(蝌蚪君/摄)
20年前:1996年回国后就开始与周光召院士一起做大统一理论
吴岳良介绍说,1996年他从国外回国后,就开始做自己认为重要...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10963
3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从科学到科幻。。。好书好书!
好书好书,一口气读完! 作者很给力,知识丰富,素养扎实!
哪位菌斑读完的请本帖留名,有空本版切磋!
没读的就请别过了。
必须说明的是这是一本新书刚刚成书,是alfago战胜李世石后出的书!不是一本老掉牙
的老生常谈,十分值得菌斑有思辨爱好的将军一读!
谢谢
------------
从科学到科幻 —— 给《不存在》的讲稿
180 塔塔酱 作者
2016.05.10 02:18 打开App
目录
开场白
科学家的工作方式
理论物理与实验物理
理论物理与数学
物理与哲学
物理与科幻
现代物理中所用的数学工具
微分几何
纤维丛
群论
其它数学
更多的物理话题
大尺度额外维
全息原理
标度相对论与二元相对论
Finsler宇宙
作为统计的宇宙
宇宙的诞生与演化
关于黑洞
量子理论与自由意志
大数据与心灵史学
结尾
开场白
科幻与奇幻、魔幻的根本区别在哪里?
这种区别的主要体现,就在于整个世界环境的背景构建上,也在于人物对世界的观点与
看法上。
也及,科幻作品的整个世界背景的设定,以及人物对其所处环境的整个看法,必须要让
读者相信自己真的深处一个科技的世界。同样的魔幻... 阅读全帖
l******i
发帖数: 134
35
来自主题: Physics版 - 太黑来科普 之 光子的质量
光子有质量么?没有么?有么?没有么?我们一起学术讨论一下吧。
在一切所有的已知的物理实验里面,没有任何一个试验能够测量到光子的质量。但是,
这也并不意味着光子就一定没有质量。这在实验物理界可是有前科的。比如说中微子。
自从中微子被发现数十年以来,也是没有任何的实验能够直接测量到中微子的质量,以
至于物理界一致认为中微子是无质量的粒子,直到最近这一二十年里面,中微子的质量
才被间接证实。虽然现在还不知道到底有多大,但是可以推算出中微子的质量大于某个
值。好几个人还因此得到了炸药奖。
但是光子的质量,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试验,都只能说明光子的质量为零,或者是
小于某个极小值。但是在量子场论的发展中,光子的质量问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量子力学只能在低能量下使用,当能量很高,高到能够从真空中激发出粒子的时候,量
子力学就无能为力了。于是量子场论就提了出来。但是量子场论,有它自己内在的问题
。就是它的计算结果总是会得到无穷大。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从凝聚态里面发展出来
的重整化的方法,给量子场论带来了一线曙光。
重整化是一种可以去掉量子场论中无穷大的一种方法。但是,当大家把重整化的方法应
... 阅读全帖
D**s
发帖数: 6361
36
国科大副校长吴岳良院士宣布:超越爱因斯坦相对论
2016-01-23
国科大在建立超越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量子引力理论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刘金岩 (中国科学院大学) 创建于 2016-01-14
一百年前,爱因斯坦通过推广狭义相对论而创立了广义相对论,建立起引力与时空几何
的内在联系,成为二十世纪理论物理划时代的进展。另一方面,狭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
作为二十世纪理论物理具有变革性的进展,它们的成功统一建立了相对论量子场论。量
子场论作为描述微观世界的基本理论,成功地应用于电磁力、弱作用力和强作用力三种
基本作用力的描述,导致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建立,成为二十世纪理论物理的重大突破
性进展。广义相对论作为引力的经典理论,对宇观世界的描述得到了实验的证实。尽管
如此,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统一至今未能取得成功。其主要障碍包括:以弯曲时空
动力学为基础的广义相对论不再具有四维时空平移不变性,不能像狭义相对论中那样很
好地定义和度量时间间隔和空间间隔以及能量和动量等物理守恒量。为此,建立自洽的
量子引力理论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理论物理学家一直在探讨的前沿科学问题,它的成功
建立将不仅对理解早期宇宙的... 阅读全帖
S*****T
发帖数: 400
37
接着说对称性吧
对称性破缺(symmetry breaking)
对称这个东西很pp,试想那个mm长的左右脸不一样,那肯定就不是ppmm了
呵呵
对称所对应的守恒也给大家很多方便,好处多多
另外还和线性系统有关,这个更没有什么混沌之类麻烦
问题是如果什么都是对称的
那就没有偶们了
想想那些化学反应啊,是热运动,那里就有对称性破缺的
就是熵啊,这个东西不守恒
守恒是对称的,不守恒就是对应对称性破缺了
没有了化学反应,那偶们的生命从何而来啊
其实还有更深层的对称性破缺(比这个还不明显)
有一种对称性,叫规范对称性(gauge symmetry)
就是你如果学电磁学里面提到的那个关于矢势的规范
偶上次提过,我们可以把相互作用归归类
分到各种规范群下面去
电磁作用是U(1) (就是一为的幺正转动,其实这个群和二维的实转动是一样的)
问题是你如果写入了光子-光子耦合
这个对称性就被破坏了
而光子-光子耦合其实就是光子的静止质量项
上次TELL问过的,所以偶上次说
光子有静止质量,直接的物理结果就是
光子和光子的作用在TREE LEVEL就有了
那样光和光交到一起就有互相影响了
当然我们没有发现这
l******d
发帖数: 287
38
大家点到为止啊, 没必要把吃饭,拉shi都算进来 (也许后者更能体现万有引力的作用哈
).
我问你时间平移对称性是什么, 很多人都不知道, 时间平移对称性有两种, 一种是时间
连续平移对称性,一种是时间周期平移对称性,(或叫时间分立对称性).
在100多年前,德国的犹太籍女数学家Neother证明了, 在时间连续平移对称性下能量守
恒, 但是没有证明在时间周期平移对称性下能量也守恒. 我们的物理学家们像孩子一样
天真的以为任何情况下能量都守恒,
电磁感应恰好是时间周期平移对称性, 在半周期时完全破坏. 经典的八木天线间隔1/4
波长, 信号往返一趟正好是半周期, 日本人在一百年前就发现了这个现象, 日本人的严
谨,仔细, 确不虚传.
实话说了, 任何理论都有谨慎的适用范围, 为了能源, 成百,上千万的人已经失去生命,
真心希望以后的学者再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l******d
发帖数: 287
39
大家点到为止啊, 没必要把吃饭,拉shi都算进来 (也许后者更能体现万有引力的作用哈
).
我问你时间平移对称性是什么, 很多人都不知道, 时间平移对称性有两种, 一种是时间
连续平移对称性,一种是时间周期平移对称性,(或叫时间分立对称性).
在100多年前,德国的犹太籍女数学家Neother证明了, 在时间连续平移对称性下能量守
恒, 但是没有证明在时间周期平移对称性下能量也守恒. 我们的物理学家们像孩子一样
天真的以为任何情况下能量都守恒,
电磁感应恰好是时间周期平移对称性, 在半周期时完全破坏. 经典的八木天线间隔1/4
波长, 信号往返一趟正好是半周期, 日本人在一百年前就发现了这个现象, 日本人的严
谨,仔细, 确不虚传.
实话说了, 任何理论都有谨慎的适用范围, 为了能源, 成百,上千万的人已经失去生命,
真心希望以后的学者再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发帖数: 1
4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Daos (刀丝),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国科大副校长吴岳良院士宣布:超越爱因斯坦相对论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an 22 23:15:52 2016, 美东)
国科大副校长吴岳良院士宣布:超越爱因斯坦相对论
2016-01-23
国科大在建立超越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量子引力理论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刘金岩 (中国科学院大学) 创建于 2016-01-14
一百年前,爱因斯坦通过推广狭义相对论而创立了广义相对论,建立起引力与时空几何
的内在联系,成为二十世纪理论物理划时代的进展。另一方面,狭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
作为二十世纪理论物理具有变革性的进展,它们的成功统一建立了相对论量子场论。量
子场论作为描述微观世界的基本理论,成功地应用于电磁力、弱作用力和强作用力三种
基本作用力的描述,导致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建立,成为二十世纪理论物理的重大突破
性进展。广义相对论作为引力的经典理论,对宇观世界的描述得到了实验的证实。尽管
如此,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统一至今未能取得成功。其主要障碍包括:以弯曲时...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Daos (刀丝),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国科大副校长吴岳良院士宣布:超越爱因斯坦相对论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an 22 23:15:52 2016, 美东)
国科大副校长吴岳良院士宣布:超越爱因斯坦相对论
2016-01-23
国科大在建立超越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量子引力理论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刘金岩 (中国科学院大学) 创建于 2016-01-14
一百年前,爱因斯坦通过推广狭义相对论而创立了广义相对论,建立起引力与时空几何
的内在联系,成为二十世纪理论物理划时代的进展。另一方面,狭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
作为二十世纪理论物理具有变革性的进展,它们的成功统一建立了相对论量子场论。量
子场论作为描述微观世界的基本理论,成功地应用于电磁力、弱作用力和强作用力三种
基本作用力的描述,导致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建立,成为二十世纪理论物理的重大突破
性进展。广义相对论作为引力的经典理论,对宇观世界的描述得到了实验的证实。尽管
如此,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统一至今未能取得成功。其主要障碍包括:以弯曲时...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2
美国要制裁中国?!此文将美国实施金融制裁的手法讲透了
分享到:
时间:2018-07-20 16:54
•来源: 微信公众号“人大重阳”
•作者: 徐以升
•浏览:221
评论: 0
字号: 大 中 小
金融制裁作为一种外交手段的延伸,需以强大的金融实力及配套的法律体系作为发起和
执行的保障。在具体实施时,需要由制裁发起国各个部门合力完成,在国际上则须通过
多国间相互合作来保证制裁效果。金融制裁经过漫长的发展,已经明确了打击的对象和
打击手段,相对于其他制裁方法而言,金融制裁具有便捷和高效的特征,打击效果明显。
原编者按: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近日表示,美国拟对俄罗斯、中国等任何继续购买伊朗
石油的国家进行制裁。目前中国是伊朗原油最大的买家,回想此前美国对中兴公司的处
理,我们必须知道,到底什么是金融制裁?美国是怎样实行金融制裁的?@人大重阳 微
信公众号特地推荐人大重阳书系《金融制裁:美国新型全球不对称权力》一书,该书中
全景式研究了美国的金融制裁,尤其是对在今天有可能遭受金融制裁的中国,犹有助益
。本文是该书...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3
美国要制裁中国?!此文将美国实施金融制裁的手法讲透了
点击:292 作者:徐以升 来源:微信公众号“人大重阳” 发布时间:2018-07-23
10:28:57
原编者按: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近日表示,美国拟对俄罗斯、中国等任何继续
购买伊朗石油的国家进行制裁。目前中国是伊朗原油最大的买家,回想此前美国对中兴
公司的处理,我们必须知道,到底什么是金融制裁?美国是怎样实行金融制裁的?@人
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特地推荐人大重阳书系《金融制裁:美国新型全球不对称权力》一
书,该书中全景式研究了美国的金融制裁,尤其是对在今天有可能遭受金融制裁的中国
,犹有助益。本文是该书近2万字的浓缩版,第一作者徐以升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
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金融制裁通常指国际组织或主权国家根据国际组织或自身法律条文的制裁决议,针对特
定的个人、组织、实体或者外国所采取的一系列截断资金流的惩罚性措施。随着金融全
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金融制裁作为经济制裁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经成为美国
实现其对外政策目的的常见工具。由于具有成本低、易执行、威力强大、难以规避等特
点,金融制裁作为一种外...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3875
44
2011-02-01 12:57
看了药师兄的帖子,近两天来,我又反复回顾了以前他人的帖子和信件,有些话本来不
打算说,但最近论坛上有些帖子对我们的书本和言论在理解上误差太大,所以还是决定
在此重新申述一下我们的书和我们的观点。我们创办论坛,本来就是希望出现一种学术
研讨中的百家争鸣的风气,所以我们的陈述将十分坦率,甚至是尖锐,也希望大家针对
我们的观点毫不客气地进行争鸣。
下面,将分几个问题予以阐述。
古法的学习
古法是要学习的,但学习古法必须是有目的地学,而不是靠机械记忆来代替学习。对于
这一点,想必各位网友都会赞同。不过,承认这一点并不等于做到了这一点,或者说是
自觉做到了这一点。为什么我要说这种将会得罪各位网友的话呢?因为我的确看到不少
人在学易的过程中,并没有把所学的东西连成一体;有很多人虽然也强调综合运用,实
际上是把不同门类的知识机械地混杂一起拼凑套用,谈不上真正的综合性理解。如综合
运用六爻、卦辞和梅花断吉凶便是最典型的例子。许多预测专著中的所谓象数理综合运
用,大都如此,它们往往是自我安慰、自欺欺人。
还是谈谈我们在学习古法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吧。对于古法的学习,我们自认... 阅读全帖
m*******u
发帖数: 30
45
来自主题: Physics版 - 老子与粒子物理比较
这是300万字拙作《道德经新论》第一篇第五章的第二节。有些内容需要结合该篇另外
章节理解(网友如果快速阅读,不清楚之处可以跳过。另外此节的“象”就是“道”)。
论坛排版不便,有兴趣者可下载全书或去博客阅读,链接见文末。
二、老子与粒子物理学比较
1,道(象)与真空、场、以太
1.1 “象”的一些基本情况
1.2 “象”与真空
1.3 “象”与场
1.4 “象”与以太
2,道(“象、物”)、“一、二、三”与基本粒子
2.1 形态与结构——“象、物”与丝弦、点粒子
2.2 形态与结构——“一、二、三”与丝弦、点粒子
2.3 “一、二、三”与基本粒子的一些性征
2.3.1 大小、稳定性、寿命
2.3.2 振荡、旋转、移动、碰撞、运动的永恒性
2.3.3 产生、消亡、转化、统一性
2.3.4 质量、能量、质能守恒、质能关系、连续性、量子化
2.3.5 波粒二象性、不确定原理
3,“象”与四种相互作用、统一理论、统一场、波动与传播
3.1 强、弱相互作用
3.2 电磁相互作用与电磁波
3.3 引力相互作用与引力波
3.4 统一理论
4,“物、一、二、三”与基本粒...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3875
4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dancooper (诚能见可欲而思谦冲以自牧), 信区: Wisdom
标 题: 《五朵金花》中的五条原理 - 石铭孙则鸣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Sep 7 01:21:38 2011, 美东)
关于《五朵金花》中的极值原理〔一〕
michaelphan的问题的确是我们书中较难理解的几个地方。只是限于我们自身的能
力而在书中没有表达得很清楚。
现在,我们再重新针对您的问题再做一个解释,不一定会让您满意,因我们的水平
也就那样了。
本文先谈极值原理。
一、《五朵金花》中提出了五条基本原理,我们之所以把它们定为公理(也可以说
是公设)并没有太多的理性理由,刚开始时纯粹是一种直觉的产物,对于这种直觉的来
源,我在《我的书与我的观点》一文中有初步的说明。阅读《藏山雷学》一书的读者可
能会以为我是很理性的人,其实这只是看到了我性格中的一个方面,而我在理性之外是
一种很“原始”的生存状态,我的意识总是喜欢在各种神话故事与神迹传说的的混沌状
态中倘佯(如果个别网友不理解神话与人的关系。我准备过几天写一点有关这方面的文
章...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3875
47
关于《五朵金花》中的极值原理〔一〕
michaelphan的问题的确是我们书中较难理解的几个地方。只是限于我们自身的能
力而在书中没有表达得很清楚。
现在,我们再重新针对您的问题再做一个解释,不一定会让您满意,因我们的水平
也就那样了。
本文先谈极值原理。
一、《五朵金花》中提出了五条基本原理,我们之所以把它们定为公理(也可以说
是公设)并没有太多的理性理由,刚开始时纯粹是一种直觉的产物,对于这种直觉的来
源,我在《我的书与我的观点》一文中有初步的说明。阅读《藏山雷学》一书的读者可
能会以为我是很理性的人,其实这只是看到了我性格中的一个方面,而我在理性之外是
一种很“原始”的生存状态,我的意识总是喜欢在各种神话故事与神迹传说的的混沌状
态中倘佯(如果个别网友不理解神话与人的关系。我准备过几天写一点有关这方面的文
章,其内容主要是解剖一下中国人的神话、潜意识与文明上方面的互动作用),是它们
为我提供了生存中的美学原则,而五条原理只是在这种美学原则中诞生出来的。是故,
不可能对每一条原理的由来以及存在理由都做出非常理性的解说。
我把五条原理作为公理(你也可说是公设)提出,并不意味着我比大家...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428
48
陈平谈科斯:当科斯定理遭遇中国实践

----------------------------------------------------------------------------
--
【9月3日,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律学院官方网站宣布,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
•科斯去世,享年102岁。科斯教授是新制度经济学鼻祖、产权理论奠基人,其理
论对中国的经济改革影响深远。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当时已98岁高龄的科斯教
授,亲自倡议并主持召开“中国经济制度变革三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不仅如此,
他的学生也活跃在中国经济学界,比如周其仁、张五常等。
科斯曾说,自己有生之年没有到过中国是莫大遗憾。尽管以他命名的“科斯定理”在中
国政界、学界声名赫赫,但是科斯也认为这是自己的学术成果中被曲解最多的部分。逝
者已矣,但科斯所留下的那些曾经对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学术遗产,值
得我们进一步思考。观察者网特邀请知名经济学家陈平教授,谈谈一个他所理解的科斯】
观察者网:陈平教授,我们知道刚刚逝世的经济学家科斯教授,曾获得过1991年诺贝尔
经济学奖,也被称...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428
49
陈平谈科斯:当科斯定理遭遇中国实践

----------------------------------------------------------------------------
--
【9月3日,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律学院官方网站宣布,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
•科斯去世,享年102岁。科斯教授是新制度经济学鼻祖、产权理论奠基人,其理
论对中国的经济改革影响深远。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当时已98岁高龄的科斯教
授,亲自倡议并主持召开“中国经济制度变革三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不仅如此,
他的学生也活跃在中国经济学界,比如周其仁、张五常等。
科斯曾说,自己有生之年没有到过中国是莫大遗憾。尽管以他命名的“科斯定理”在中
国政界、学界声名赫赫,但是科斯也认为这是自己的学术成果中被曲解最多的部分。逝
者已矣,但科斯所留下的那些曾经对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学术遗产,值
得我们进一步思考。观察者网特邀请知名经济学家陈平教授,谈谈一个他所理解的科斯】
观察者网:陈平教授,我们知道刚刚逝世的经济学家科斯教授,曾获得过1991年诺贝尔
经济学奖,也被称...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3875
5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dancooper (诚能见可欲而思谦冲以自牧), 信区: Wisdom
标 题: 《五朵金花》中的五条原理 - 石铭孙则鸣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Sep 7 01:21:38 2011, 美东)
关于《五朵金花》中的极值原理〔一〕
michaelphan的问题的确是我们书中较难理解的几个地方。只是限于我们自身的能
力而在书中没有表达得很清楚。
现在,我们再重新针对您的问题再做一个解释,不一定会让您满意,因我们的水平
也就那样了。
本文先谈极值原理。
一、《五朵金花》中提出了五条基本原理,我们之所以把它们定为公理(也可以说
是公设)并没有太多的理性理由,刚开始时纯粹是一种直觉的产物,对于这种直觉的来
源,我在《我的书与我的观点》一文中有初步的说明。阅读《藏山雷学》一书的读者可
能会以为我是很理性的人,其实这只是看到了我性格中的一个方面,而我在理性之外是
一种很“原始”的生存状态,我的意识总是喜欢在各种神话故事与神迹传说的的混沌状
态中倘佯(如果个别网友不理解神话与人的关系。我准备过几天写一点有关这方面的文
章...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