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引力波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M********t
发帖数: 5032
1
来自主题: Joke版 - 引力波 带人类倾听星辰大海之声 新浪科技 ugmbbc 8小时9分钟前 在一波又一波传言后,终于!北京时间2016年2月11日23:40左右,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负责人、加州理工学院教授David Reitze宣布,人类首次发现了引力波。发布会上究竟揭开了哪些谜团?与之前的传言有何不同吗?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黑洞来客团队(团队主要成员苟利军 研究员为国家天文台恒星级黑洞研究创新小组负责人,而这次被探测到的引力波正是来自双黑洞系统),全面解读这场激动人心的发布会。 正如发布会所言,在被预言将近百年、苦苦追寻几十年之后,首个位于地球之外13亿光年的引力波源GW150914被人类直接探测到,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伟大时刻,一个新时代的序幕正在拉开——地球人,欢迎你来到引力波时代! 激动人心的发布会结束了,其重点内容可以被简单归纳为三点: (1)引力波终于被探测到了。 (2)引力波产生于两个恒星量级黑洞的合并(merger)。 (3)引力波是美国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英文简称LIGO)发现的。 接下来,让我们逐个分析和解释一下以上三点,从而对这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发现做一个稍微深入的了解: http://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16/0212/41080c0cddd85b8.jpg 双黑洞系统想象图。(来源于LIGO网站)) 天外飘来引力波 对于“波”,我们并不陌生,生活中时常会听到无线电波、电磁波、声波、光波等等,引力波也是波的一种。 既然称之为引力波,它必然与引力有关。所以,在更深一步了解引力波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人类对于引力的认识过程。17世纪末的物理学家牛顿看到了下落的苹果,意识物体之间普遍存在的一种力,称之为“引力”,并且将其数学化,这就是我们熟知的万有引力。万有引力认识的精髓是物体质量的存在导致了引力,这在牛顿之后的两百多年里被认为是宇宙间的绝对真理。直到1905年狭义相对论发表,再到1915年广义相对论的发表,爱因斯坦提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对于引力的看法,引力是因为质量对于时空造成了变形所导致,而非质量之间的吸引。这就意味着,我们时空可被当做一种可以变形的介质来认识。所以引力波,简单来说,就是时空自身的波动。相比较我们熟知的无线电波(或者电磁波),它仅仅是在时空之中传播的,时空是它的媒介。 人们常说“星辰大海”,如果将时空视作海洋,那么天体就如同海洋生物一般。可以想象,如果大海中的某个生物摇了摇尾巴、或是晃了晃头,海水由此所产生的波动就会向外传播。与此类似,宇宙中某个天体的剧烈活动,会对所在的时空产生扰动,时空自身的波动也会向远处传播,如果足够强,就能够为地球上的我们所感知。 在引力的世界中,我们的宇宙通常是平静的。可是在北京时间2015年9月14日17点50分45秒,地球上的LIGO探测器却探测到了来自于宇宙深处距离地球13亿光年之外的一场引力风暴,来自于一个双黑洞系统的合并,以它的探测日期命名为 GW150914。 http://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16/0212/12c0afa9d0fc4fb.jpg LIGO的两个观测站探测到了同一个引力波事件。上面为观测得到的曲线,下面是和理论相比较之后的拟合结果。(来源于LIGO所发文章) 两个黑洞的“火并” 此次发布会的另外一个亮点就是双黑洞。这也是人们首次直接发现双黑洞,这两个黑洞的质量分别为26和39太阳质量,属于恒星级黑洞。或许你已经听腻了黑洞,生活中时不时的会听到某某黑洞爆发了,某某黑洞吞吃恒星了等等。但是这此发现却有些不同,两个天体都是黑洞,互相绕转,最后合并。这听起来像是一场黑吃黑的火拼,甚至有点儿像港片里熟悉的火爆场面。黑洞合并产生了非常强烈的时空振荡,所以我们遥远的地球才观测到了。 黑洞通常认为是大质量(超过25个太阳质量,请注意这是前身星的质量)的恒星在其演化的最终阶段,恒星中心会形成我们了解的恒星级黑洞。它们的质量通常预计在3个太阳质量到100个太阳质量之间。因为黑洞本身没有任何的辐射(不考虑量子效应下的霍金辐射,它的电磁辐射也是异常微弱),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看到黑洞。我们的银河系或者其他类似的星系当中当中,每个星系都预计存在着上千万个恒星级黑洞,但是绝大多数的黑洞都是孤独存在的天体,如同幽灵般,没有任何辐射或者辐射及其微弱,所以很难被看到。 所幸,有的黑洞处于双星系统当中,就像发布会中提及的系统,而且另外一个天体是正常的恒星(也称之为伴星)。在这种情形之下,黑洞会从正常恒星上吸积气体,在其周围产生一个吸积盘,以至于某些时候吸积气体的量过多,不能被黑洞直接吞掉,这时还会沿着黑洞的两个转轴将多余的气体抛射出去,从而产生非常壮观的喷流。正是因为吸积盘和喷流的存在,他们都能够产生我们非常熟知的电磁辐射(也就是有我们熟知的光子产生),从而我们利用传统的探测方式,比如地面或者太空的望远镜,就可以间接地探测黑洞的存在。 大约在50年前,人类就是利用此方法发现了第一个黑洞候选体,天鹅座X-1 (Cygnus X-1)。在1974年,地球上两颗聪明的大脑、理论物理学家霍金和好朋友基普·索恩就这个候选体是不是黑洞而打了个赌,他们以一年的成人杂志《阁楼》作为赌注。后来的观测是利用天鹅座X-1中的伴星运动测得了黑洞质量,大约为15个太阳质量,从而霍金认输并且在两人的赌书上签名按上了自己的手印。基普·索恩从那时起就赢了。 对于双黑洞系统,他们几乎不会产生能够为传统方式所观测到的光子。所以,即使它们存在,仅凭借传统的观测方式,我们也无法发现他们。况且,很多的人都怀疑它的存在。但是,在双黑洞绕转,尤其是合并之时,会产生很强的引力波。只要引力波探测器足够灵敏,我们就可以发现它们的踪影。面对大家的怀疑,LIGO的发现用事实证明了它的存在。而此次发现引力波的天文台的创建人之一就是基普·索恩——索恩教授又一次赢了! 引力波为黑洞做名片 在观测到了完整的引力波形之后,利用一种叫做匹配滤波(waveform matching)的方法,理论上就可以推断出系统的性质信息,包括合并之前和之后。比如,对于双黑洞系统,可以推断出合并之前的黑洞质量,自旋和轨道,以及合并之后的质量和自旋。此次新闻发布会中所提及的引力波事件,就得到黑洞的质量在合并之前是26个和39个太阳质量,合并之后是62个太阳质量(合并之前的两个黑洞自旋参数值限制的并不是很好),合并后黑洞是一个克尔黑洞,其自旋参数值为0.67。 你或许会有疑问,合并之后怎么少了3个太阳质量,它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引力波也是携带能量的,在黑洞合并之时,它的形状非常不对称,不是我们看到的单个黑洞的球形,所以在振荡恢复的过程当中,一部分质量就通过引力波的方式辐射出去,从而为我们所接收。合并的时间非常之短,仅仅在大约0.05秒的时间,就将3个太阳质量(大约6.0E30公斤)的能量就通过引力波的方式释放出去,也就是说在一秒钟可以释放出大约10^32公斤的能量。相比较之下,我们的整个宇宙包含了大约1.0E22个太阳,而每个太阳每秒钟向外辐射大约4.0E9公斤的物质能量,所以黑洞合并的最后释放出比整个宇宙每秒钟辐射出的电磁总能量还要高出3倍。 http://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16/0212/3aa5437d0cd140c.jpg 双黑洞系统在不同阶段所产生波形随时间演化图。双黑洞系统的演化包括三个阶段:旋近(inspiral), 合并(merger)和铃振(ring down)阶段。(来源于LIGO所发文章) 我们注意到,合并前黑洞的质量为26个和39个太阳质量——这两个质量都比目前已知的恒星级黑洞要重许多。我们现在已经确认了大约20多个恒星级黑洞,最重的恒星级黑洞位于M33 X-7系统中,为16个太阳质量。而其它所有确定的黑洞质量均比这个小,大多数是七八个太阳质量左右。尽管理论之前预言了更大质量的黑洞的存在,但是之前从来还没有发现过,所以此次发现更大质量黑洞,对于黑洞的形成渠道也有着重要影响。 我们所看到的所有恒星,都是处于旋转当中。所以对于那些由恒星塌缩而形成的黑洞而言,它们也是处在旋转之中。对于黑洞的旋转,天文学家用一个叫做“自旋参数”的量来表示,它在0和1之间变化——0代表了没有转动的黑洞(也叫“史瓦西黑洞”),而1代表了理论上黑洞所具有的转动最大值(也叫“极端克尔黑洞”)。对于此次观测中合并以后的黑洞,它的自旋参数为0.67。如果我们以转速来描述,它在以每秒钟100转的速率转动。相较而言,我们刚才提到的人类第一个黑洞“天鹅座X-1”,它是一个极端克尔黑洞,差不多在以超过1000转每秒的速率转动。 如果你觉得转速依旧很难理解,那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星际穿越》电影的一个情节,主人公在卡刚都亚黑洞的行星上只呆了3个小时,但是后来却发现飞船上已经过了23年,时间相差了6万倍。要有这样巨大的时间差,其中条件就行星极度靠近黑洞的同时,黑洞也以最大速度转动。按照相对论理论所言,这样行星上的时间就会被极大的拉长。天鹅座黑洞的转速就具有类似于电影中卡刚都亚黑洞那样的转速。对于此次引力波探测到黑洞而言,即使有某个行星在其周围最靠近的稳定存在,那么对于它的时间也会流逝的很慢,不过不会有6万倍那么大的差别,最多也就2倍左右。 对于黑洞而言,有着非常著名的无毛定理,也就是说黑洞只需要简单的几个量就可以描述。对于宇宙当中的黑洞,只需要我们上面所说的质量和自旋参数就可以完整的描述。当我们知道了黑洞的质量和自旋参数一些性质时,我就可以很容易的对黑洞本身的全貌做出一个描绘,就如同给出了一个人的完整自画像。而引力波的方法可以快速给出黑洞的完整信息,这相比较传统的观测方式,更为有效,尽管在观测方面有些困难。 氢原子的百亿分之一 从预言到探测,物理学家等待引力波的到来已有一百年之久,为什么引力波这么难得一见?主要原因是,相比较其他的几种力(强力,弱力,电磁力),引力是最弱的,相应的引力波效应也就很弱。想当初爱因斯坦在发表自己新的理论之后,就估算了引力波的强度。引力波的强度通常利用相对变形大小来表示,但是结果往往是小的可怜,几乎无法探测到。引力波是时空的自身变形,在一个方向上被拉伸,在其垂直的另外一个方向上就会被压缩。如果我们有一天,我们被同样的双黑洞系统在合并时所产生的引力波(变化强度为1.0E-21)所击中的话,理论上来说,我们同样会经历一个稍微变高变瘦,然后变胖变矮一些的过程。实际上,对我们身高不超过2米的人类来说,导致的变化大约为2E-21,为一个氢原子的五百亿分之一(一个氢原子的大小大约为1.0E -10米)。 引力波的效应是如此之小,所以一方面需要增加探测的长度,来增强变化的效应,另外一方面通过巧妙的方法来探测到微小的变化。这也是此次新闻发布会中提到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在建造之初所考虑的。它有两个观测点,分别建在美国华盛顿州的列文斯顿和路易斯安那州的汉福德。每个观测点都有两个互相垂直,每条长达4公里的臂。长臂中间是高度真空的管子,而在长臂两端,悬挂着大约直径34厘米、重达40kg的反射镜。LIGO的探测器利用激光干涉技术,不间断地测量每对反射镜之间的距离。每当引力波通过探测器时,人们会探测到两对反射镜之间的距离呈现此消彼长的周期性变化。 即使对于LIGO天文台4公里的长臂,引力波所造成的变化也是极其微小的。对于此次新闻报道中的双黑洞合并,其可能产生的尺度相对变化最高可为1.0E-21,意味着4公里的长度也仅仅只变化了一个氢原子直径的2.5千万分之一。为了达到这个精度,LIGO的科学家做了许多精密的设计,保证探测系统的稳定,保证LIGO反射镜的位置随机涨落小于一个氢原子大小的百亿分之一,从而保证可以相对比较容易的探测到可能的引力波源。 LIGO在1999年建成并且开始运行。但是在进行升级之前(也就是2010年),没有探测到任何确定的引力波事件。从2010年开始,LIGO对探测器进行了第二阶段的升级,2015年6月进行测试运行,2015年9月开始正式运行,第一阶段的科学运行一直持续到2016年1月,升级后的版本被称为Advanced LIGO (简称aLIGO)。而此次新闻发布会的结果其实就是在刚刚升级完之后,由还在进行测试中的的aLIGO所探测到的。相比较之前,aLIGO的探测灵敏度提高了10倍。而且此次的双黑洞所产生的引力波强度就在仅仅比最初LIGO的灵敏度低一些,所以当LIGO的升级刚刚完成,在试运行的阶段就发现了所报道的双黑洞系统。探测到引力波似乎就在本来的预料当中。就像发布会中所言,这或许是大自然给我们苦盼许久的一份礼物。2012年,LIGO天文台创建人基普·索恩在《科学》杂志的一篇评论文章中说,预计在2017年,第一例黑洞合并的事例将会被发现。当时预计LIGO的升级会在2016年底完成,结果是升级进度超前,让我们提前听到了宇宙时空的声音。 http://static.cnbetacdn.com/thumb/article/2016/0212/a4e034c670c7a62.jpg_600x600.jpg LIGO和aLIGO灵敏度比较(左);LIGO和aLIGO探测范围比较(右)。(图片来源于LIGO网站) 谁将撼动时空 那么在我们的星辰大海中,什么样的天体才能够撼动我们的这个宇宙时空,让位于遥远地球上的LIGO探测到呢?现在通常认为有如下四种: (1)旋进(In-spiral)或者合并的致密星双星系统。比如中子星或者黑洞的双星系统。非常类似于发布会当中的系统。 (2)快速旋转的致密天体。这类天体会通过周期性的引力波辐射损失掉角动量,它的信号的强度会随着非对称的程度增加而增加。可能的候选体包括非对称的中子星之类的。在《星际穿越》电影当中,教授说它发现了引力波,而它的其中一个产生机制很可能就是由一个快速转动的中子星,其表面大约2厘米的凸起所产生的(具体分析可以参阅由基普·索恩撰写的星际穿越一书)。 (3)随机的引力波背景。非常类似于我们通常熟知的宇宙背景辐射,这一类背景引力波,也通常叫做原初引力波,它是早期宇宙暴涨的遗迹。2014年由加州理工、哈佛大学等几个大学的研究人员所组成的BICEP2团队曾宣称利用南极望远镜找到了原初引力波,但是后来证实为银河系尘埃影响的结果。原初引力波的探测将是对暴胀宇宙模型的直接验证,对于它的探测依旧在努力寻找之中。 (4)超新星或者伽马射线暴爆发。恒星爆发时非对称性动力学性质也会产生引力波。而直接探测到来自于这些天体的引力波,将是提供对这些天体最直接而且最内部的信息。 除过LIGO之外,还有意大利的VIRGO引力波探测器,日本的KAGRA探测器以及英国德国的联合GEO-HF探测器。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引力波的探测事例会如同春笋般爆发,越来越多。 http://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16/0212/8dad832e823b89e.jpg 全球引力波天文台分布(来源于LIGO网站) 为一窥宇宙初生 毫无疑问引力波是对广义相对论的一个最直接的验证。另外它在弱场中已经得到验证,但是对已强引力之下的验证,之前却从来没有验证过。所以此次的观测,是对广义相对论的一个非常好的检验。 引力波以光速传播,它与物质的相互作用非常非常的弱,所以引力波可以给我们提供我们宇宙几乎无阻挡的图景,而这个几乎是无法利用我们熟知的电磁波来达到的。比如,利用引力波,我们可以看到宇宙的最早期,宇宙大爆炸之后的1.0E-36秒开始的宇宙形成过程,而对于电磁波而言,它最早只能看到大爆炸后的大约300,000之后的宇宙历史,在此之前,电磁波是不能给我们提供的。所以引力波是我们了解我们宇宙形成的最好工具。 如果还记得,在《星际穿越》电影中的结尾之时,主人公库珀身处一个5维时空的超体方体中,为了将从黑洞中心所提取出来的信息传递给身处4维时空的女儿墨菲,人为的制造引力波效应,成功将信息传递,从而人类得以解救。引力波从目前物理学家的认识来看,是唯一一种可以在不同维度传播的波。不同宇宙之间的碰撞,会产生引力波。说不定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也可以依靠引力波来判断多重宇宙的存在与否。 就如同一个天生的聋哑人,一直在听别人说声音的存在,突然有一天听力恢复了。我想我们此刻的心情也是差不多如此。引力波给我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口。引力波是一种方式,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历史的发现轨迹告诉我们,每一扇新的窗口被打开,都会有令人称奇的发现。虽然LIGO的探测能力还是有限,一旦这个引力波的世界被撬开了一道小的裂缝,让我们看到了春天的种子,相信硕果累累的引力波丰收季节也不会太远。
引力波
带人类倾听星辰大海之声
新浪科技
ugmbbc
8小时9分钟前
在一波又一波传言后,终于!北京时间2016年2月11日23:40左右,激光干涉引力波天
文台(LIGO)负责人、加州理工学院教授David Reitze宣布,人类首次发现了引力波。
发布会上究竟揭开了哪些谜团?与之前的传言有何不同吗?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黑洞
来客团队(团队主要成员苟利军 研究员为国家天文台恒星级黑洞研究创新小组负责人
,而这次被探测到的引力波正是来自双黑洞系统),全面解读这场激动人心的发布会。
正如发布会所言,在被预言将近百年、苦苦追寻几十年之后,首个位于地球之外13亿光
年的引力波源GW150914被人类直接探测到,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伟大时刻,一个新时代
的序幕正在拉开——地球人,欢迎你来到引力波时代!
激动人心的发布会结束了,其重点内容可以被简单归纳为三点:
(1)引力波终于被探测到了。
(2)引力波产生于两个恒星量级黑洞的合并(merger)。
(3)引力波是美国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英文简称LIGO)发现的。
接下来,让我们逐个分析和解释一下以上三点,从而对这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发现
... 阅读全帖
c****3
发帖数: 10787
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LIGO真的探测到引力波了吗?
梅晓春(1) 俞平(2)
(1)福州原创物理研究所 (2)美国Cognitech计算技术研究所
2016年2月11日,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的负责人,加州理工学院的
David Reitze教授向全世界宣布: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同时首次观测到双黑洞
的碰撞与并合。
这个实验结果轰动全球,成为各种媒体的热点新闻,在科学界被广泛讨论和高度推
崇。它意味着物理学界苦苦追寻几十年之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关于引力波的预言最
终获得验证。标志着天文学已经进入新的时代,人类从此打开了一扇观测宇宙的全新窗
口。
事情追溯述到北京时间2015年9月14日17点50分45秒,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利文
斯顿和华盛顿州汉福德的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的两个探测器,在相差千分之7秒的
时间内观测到了一次引力波事件:GW150914。根据LIGO的数据,该引力波事件发生于距
离地球13亿光年之外的一个遥远星系中。两个分别为36和29太阳质量的黑洞并合为62太
阳质量的黑洞,3个太阳质量的物质被转化成引力波辐射到太空。在双黑洞并合最后时
刻,引力波辐射的峰值比整个可观测宇宙的电磁辐射强度还要高10... 阅读全帖
M********t
发帖数: 5032
3
来自主题: Joke版 - 从引力波谈爱因斯坦的幸运   作者:施郁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   2016年2月12日是中国农历大年初五。因为所谓“抢财神”的习俗,在零点前后,我当时所在的城市鞭炮声大作。这成了我浏览互联网上铺天盖地的引力波被探测到的新闻发布和原始论文的喜庆伴奏。当时, 我想到爱因斯坦的幸运,便开始写这篇文章。   爱因斯坦曾经感叹牛顿的幸运,而他自己又何尝不幸运至极。他在广义相对论方面的工作就有很多幸运之处。   在创立狭义相对论并为量子论奠基十年以后,居住在柏林的爱因斯坦在个人婚姻纠葛的时期,于1915年创立了广义相对论[1,2,3],并在次年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4,2]。1918年他得到能量变化率与质量4极矩3阶变化率的关系[5]。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观测到引力波这件事正好成为对广义相对论100周年的纪念。   广义相对论的精髓是物质运动与时空几何的统一和相互影响,在引力场方程上表现为能量和动量与代表时空弯曲程度的量之间的相等。引力使得时空弯曲,需要用非欧几里德几何描述。爱因斯坦创立广义相对论时,物理学家对此还不熟悉,但数学上对于非欧几何已经有深入的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后的广义相对论和杨-米尔斯场论大发展之前,几何独立于理论物理,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可以用杨振宁的诗句“欧高黎嘉陈”概述(指欧拉、高斯、黎曼、嘉当、陈省身)。而爱因斯坦创立广义相对论时,幸运地得到了他的数学家朋友格罗斯曼(M. Grossmann)的帮助,导致他能够最终成功地将物理思想用数学公式表达出来。   创立广义相对论的高潮在于爱因斯坦1915年的一段非常紧张的工作[2,3]。6月他在哥廷根向希尔伯特等人做了一个星期学术报告,介绍他在广义相对论上的工作。10月,爱因斯坦发现自己工作有错误,还听说希尔伯特也发现了他的数学错误并正在取得进展。11月4日开始,按照既定安排,爱因斯坦在普鲁士科学院每周一次介绍广义相对论。经过非常紧张的工作,爱因斯坦终于在11月16日收到希尔伯特的引力场方程之前取得成功,并算出与天文观测相符的水星近日点进动。在11月25日的最后一次报告中,他终于能够写下他的引力场方程。幸运的爱因斯坦!   1861年,麦克斯韦写下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电磁场方程组,在接下来的几年内他提出了电磁波的存在,并认为司空见惯的光就是一种电磁波。而完备的专著发表于1864年。赫兹在1887年(即麦克斯韦去世8年后)人工产生并探测了无线电波这种电磁波。与之类似,1916年爱因斯坦发表了一篇论文,预言了引力波[2]。爱因斯坦去世60年后的现在,引力波终于被探测到。在4中基本相互作用中,只有电磁作用和万有引力是长程的,所以引力波显然是了解宇宙的一个新窗口。   波是振动的传播。而引力波所传播的是时空度规的振动。度规是一种几何性质。比如平面或者球面上两点之间的间隔都可以用面上的坐标算出,但是公式不一样,这就是因为度规不一样。而在相对论中,有一个与参照系无关的固有时间间隔,它可由时间间隔和空间坐标间隔算出,具体的公式也取决于度规。当物质质量分布发生巨大的变化时,比如高密度天体(如中子星或者黑洞)之间碰撞或者恒星爆炸或坍塌时,会产生引力波。胡斯(R. A. Huse)和泰勒(J. H. Taylor Jr.)于1974年发现的脉冲双星(两个互相旋转的脉冲星)的轨道不断减小,这可以用引力波来解释。他们获得了199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理论上认为,宇宙极早期的暴涨会产生原初引力波,从而导致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在某个尺度上有某种偏振现象。该现象被位于南极的宇宙学河外偏振背景成像(BICEP2)望远镜于2014年观察到,但是后来发现是宇宙尘埃造成的。   LIGO观测到的引力波产生于两个黑洞的并合[6]。大约13亿年前两个黑洞并合产生的引力波于2015年9月14日经过LIGO的两个探测器。幸运的是升级后的LIGO在两天前刚开始运行[7]。这两个探测器实际上是两个巨大的迈克尔孙干涉仪。垂直于干涉仪通过的引力波使得每个干涉仪的4公里长的两臂的长度各有微小的振荡,导致振荡的相位差,从而给出振荡的干涉信号。110年前,狭义相对论解释了迈克尔孙干涉仪测量以太漂移的零结果。现在,迈克尔孙干涉仪又测量到了引力波,检验了广义相对论。确实,现代光学和精密测量技术对引力波探测立下汗马功劳,使得LIGO能够测出小于原子核大小的两臂长度差。历史上引力波探测曾催生量子非破坏性测量的概念,也有原来从事引力波探测的研究人员成为量子测量的专家。   回到爱因斯坦。1933年爱因斯坦移居到美国普林斯顿,引力、统一场论和对量子力学的质疑是他当时关心的问题。爱因斯坦和他的助手罗森(N. Rosen)寻找引力波方程的平面波解,发现这使得度规中不可避免会有奇点(变得无穷大)。现在我们知道这只是表明单一坐标系不足以描述平面引力波,就好比南极和北极的经度无法确定,不是物理上真正的奇点。但是他们当时却以此认为引力波不存在。1936年,他们写了一篇文章投到美国期刊《物理评论(Physical Review)》[8]。这时,爱因斯坦的幸运表现在文章被编辑泰特(John Tate)退回,要求考虑审稿人的意见。审稿意见长达10页,出于专家之手。其实,虽然指出爱因斯坦和罗森的错误,审稿人仍然认为这篇文章有值得赞誉之处,建议经过修改后发表。显然,气愤的爱因斯坦没有研究审稿意见,把文章原封不动地改投到《富兰克林学会会刊(Journal of Franklin Institute)》,文章很快被接受。再次幸运的是,从加州理工学院等地访问回来的同事罗伯森(H. P. Robertson,量子力学教科书上不确定关系的证明源于他)通过爱因斯坦的新助手英菲尔德告诉他们爱因斯坦-罗森工作的错误,并帮助解决了问题。这导致最后发表出来的文章结论完全改变了,成为圆柱状引力波[9]。爱因斯坦幸运地没有否定自己20年前对引力波的预言。近年来Kennefick发现,爱因斯坦本来可以通过阅读《物理评论》的审稿人意见知道自己的错误,因为罗伯森正是泰特为爱因斯坦-罗森文章所找的审稿人。这段历史的详细分析和记述来源于2005年Kennefick发表于《Physics Today》的文章[8]以及刘寄星发表于《物理》的文章[10](根据美国物理学会期刊主编M. Blume参考Kennefick一篇预印本文章所作的报告,包含Kennefick文中所没有的泰特致爱因斯坦两封信件的复印件)。 几天前出现LIGO探测到引力波的传言时,我便想到爱因斯坦的这件事。   1936年的爱因斯坦幸运地被同行评议制度避免了发表一篇错误的论文,而1905年的爱因斯坦恰恰曾幸运地因为德国《物理学年鉴(Annalen der Physik)》的宽松而得以在该杂志发表5篇改变物理学的论文,特别是看上去离经叛道的狭义相对论和光量子论文。而在爱因斯坦移居普林斯顿后完成的爱因斯坦、罗森和玻多尔斯基(B. Podolsky)质疑量子力学完备性的论文(EPR论文)以及爱因斯坦和罗森关于爱因斯坦-罗森桥(即虫洞)的论文都未经审稿在物理评论发表[8]。后来的历史表明这两篇文章也极为重要,当然是应该发表的。EPR成了爱因斯坦被引用最多的论文。Kennefick认为引力波当时是广义相对论众所周知的预言,所以泰特经过犹豫后将爱因斯坦-罗森证明它不存在的这篇论文送审。而关于爱因斯坦-罗森桥的论文是当时与别人进行的一个争论,所以未经审稿直接发表。那么,质疑当时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量子力学的EPR论文为何不经审稿直接发表呢?笔者认为,这是因为EPR承认量子力学技术上的正确性,质疑的只是量子力学的完备性,即是否完全描述客观实在,讨论具有哲学性质。顺便说一下,最近这两篇论文在关于黑洞量子性质的理论讨论中被联系起来。   1917年,爱因斯坦将广义相对论用于宇宙学[11]。如果只有引力而没有斥力,宇宙整体上不能保持静止,所以他在引力场方程中又加了一个代表斥力的宇宙学常数项,虽然他也觉得这个做法很不自然(现在我们知道这也不能真正使宇宙静止)。但是很快人们开始讨论宇宙膨胀,从弗里德曼(A. Friedmann) 、勒梅特(G. Lamaite)和德希特(W. de Sitter)等人的模型研究到哈勃(E. Hubble)的1929年的观测发现。 大爆炸宇宙学的创始人伽莫夫(G. Gamow)在他的自传《我的世界线(My Worldline)》(笔者本科生时代读到这本书后,一直记忆犹新,所以将世界线用于本人的博客名称中)中告诉我们,爱因斯坦曾说过宇宙学常数是他一生最大的错误[12]。所以1936年爱因斯坦-罗森关于引力波的文章所用的引力场方程中,已经没有宇宙学常数。但是在当代,作为联系宇宙学与微观的量子场论的一个桥梁,宇宙学常数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近年来宇宙加速膨胀和暗能量的发现更使得宇宙学常数的概念得到复活。这又是爱因斯坦的幸运,虽然他失去了预言宇宙膨胀的机会。   最后,用笔者与杨振宁先生以前的一段讨论结束本文。   施:您认为爱因斯坦(而非麦克斯韦)是仅次于牛顿的伟大物理学家。我也这样认为。您能不能简单说说您的理由?   杨:麦克斯韦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他对人类的贡献无法可以被夸大。但是从对物理学基本概念的贡献的角度来说,他不能与爱因斯坦相比。爱因斯坦(1)改变了我们对于时间和空间的理解,从而给理论物理带来对称性的概念和对称性支配相互作用的思想,(2)创造了引力的几何概念,(3)帮助创立了量子力学。   感谢杨振宁先生的交流和阅读本文。   参考文献:   [1] A. Einstein,Sitzungsber. K. Preuss. Akad. Wiss. (1915) 844.   [2] A. Pais, Subtle is the Lord, Oxford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82).   [3] W. Isaacson, Einstein:His Life and Universe. Simon & Schuster, New York (2007).   [4] A. Einstein,Sitzungsber. K. Preuss. Akad. Wiss. (1916) 688.   [5] A. Einstein,Sitzungsber. K. Preuss. Akad. Wiss. (1918) 154.   [6] B. P. Abbott et al. (LIGO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and the Virgo   Collaboration), Phys.Rev. Lett. 116 (2016) 061102.   [7] E. Berti, Physics9 (2016) 17.   [8] D. Kennefick,Physics Today, September 2005, p. 43. 这篇文章后来吸收进该作者的书《Traveling at the speed of thought》.   [9] A. Einsteinand N. Rosen, J. Franklin Institute 223(1937) 43.   [10] 刘寄星,物理,34, 2005, p.487.   [11] A. Einstein, Sitzungsber.K. Preuss. Akad. Wiss. (1917) 142.   [12] G. Gamow, 《My Worldline》, Viking, New York, 1977. (XYS20160218)
从引力波谈爱因斯坦的幸运
作者:施郁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
2016年2月12日是中国农历大年初五。因为所谓“抢财神”的习俗,在零点前后,
我当时所在的城市鞭炮声大作。这成了我浏览互联网上铺天盖地的引力波被探测到的新
闻发布和原始论文的喜庆伴奏。当时, 我想到爱因斯坦的幸运,便开始写这篇文章。
爱因斯坦曾经感叹牛顿的幸运,而他自己又何尝不幸运至极。他在广义相对论方面
的工作就有很多幸运之处。
在创立狭义相对论并为量子论奠基十年以后,居住在柏林的爱因斯坦在个人婚姻纠
葛的时期,于1915年创立了广义相对论[1,2,3],并在次年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4,2]。
1918年他得到能量变化率与质量4极矩3阶变化率的关系[5]。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
台(LIGO)观测到引力波这件事正好成为对广义相对论100周年的纪念。
广义相对论的精髓是物质运动与时空几何的统一和相互影响,在引力场方程上表现
为能量和动量与代表时空弯曲程度的量之间的相等。引力使得时空弯曲,需要用非欧几
里德几何描述。爱因斯坦创立广义相对论时,物理学家对此还不熟悉,但数学上对于非
欧几何已经有深入的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后的...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3939
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清华稳拿参与发现引力波
清华团队为探测引力波做出贡献
原标题:“捕获”引力波 爱因斯坦百年预言获证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新华社发
探测到的引力波源自两个黑洞碰撞的想象图。图/CFP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屏幕上显示出探测到的引力波。图/CFP
新京报讯 (记者沙璐 信娜)《星际穿越》中的情景原来真的存在,利用引力波,不同
维度的时空可以相互传递信息。当地时间2月11日,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以及
“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的研究人员在华盛顿宣布探测到引力波。预言百年
,苦寻几十年,这是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也成为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
中最后一块缺失“拼图”。
引力波来自两黑洞碰撞
据了解,引力波如一种时空涟漪,类似石头被丢进水里产生的波纹。黑洞、中子星等天
体在碰撞过程中均产生引力波。此次研究人员直接探测到的引力波,就是来自于两个黑
洞的碰撞。
去年9月14日,研究人员利用LIGO探测器探测到两个黑洞合并的引力波,也是首个位于
地球之外13亿光年的引力波源GW150914。据研究人员估计,两个黑洞的质量分别相当于
36个与29个太阳质量,合并后的总质量... 阅读全帖
l***n
发帖数: 542
5
北京时间2017年10月16日22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激光干涉引
力波天文台(LIGO)和室女座引力波天文台(Virgo)于2017年8月17日首次发现双中子
星并合引力波事件,国际引力波电磁对应体观测联盟发现该引力波事件的电磁对应体。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获悉,我国第一颗空间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HXMT望远
镜(以下简称“慧眼”望远镜)对此次引力波事件发生进行了成功监测,为全面理解该
引力波事件和引力波闪的物理机制做出了重要贡献,不仅以合作组形式加入了报告本次
历史性发现的论文(即发现论文),而且在论文的正文部分报告了观测结果。该论文于
10月16日正式发表。
我国第一颗空间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HXMT望远镜,于2017年6月1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
中心采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发射。
据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熊少林研究员介绍:“‘慧眼’望远镜在引力波事件发生时成
功监测了引力波源所在的天区,对其伽马射线电磁对应体(简称引力波闪)在高能区(
MeV,百万电子伏特)的辐射性质给出了严格的限制,相关探测结果发表在报告此次历
史性发现的研究论文中。”
引力波是191... 阅读全帖
t*******a
发帖数: 4055
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引力波探测需要更多的检验
姬扬:引力波探测需要更多的检验
姬扬
姬扬
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分享到:
2017-10-26 07:48:50 字号:A- A A+ 来源:观察者网
关键字: 引力波引力波探测LIGO诺贝尔奖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姬扬】
利用巨大的干涉仪来探测微弱的引力波(LIGO国际合作项目),经过几千名科技人员、
几十年的辛勤工作,终于得到了回报,不仅在科学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功,还在社会上造
成了巨大的影响。
2016年2月,LIGO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第一次成功探测到引力波事件(GW150914),
引发了全世界对引力波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因为爱因斯坦正好是在100年前提出了广义
相对论,也就是引力波的理论基础。此后,LIGO陆续发布了几次引力波的消息(
GW151226和GW70104,以及疑似的引力波事件LVT151012),但是却无法再度吸引人们的
注意力,可能是因为只有两个观测站能够测到信号的缘故。今年9月底,LIGO宣布,三
台引力波探测站(美国的两个LIGO和欧洲的VIRGO)同时观测到一个引力波事件(
GW170814),对引力波的关注度才...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5912
7
引力波能成为武器吗?美方认为可用于三个领域
2016年02月27日 14:57 北京晚报
1960年美国研制成功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
本月发生了一件世界级大事:在爱因斯坦提出引力波概念100年后,引力波首次被
人类直接观测到。据说,脑瓜灵的商家已经推出了防引力波孕妇装、引力波美容器等新
产品。不过和这些恶搞相比,引力波能否应用于军事,还真是个挺严肃的课题。
美国版引力波武器化
美国国防情报局早在2008年就研究过“引力波”如何应用于军事战场以及这种技术
对美军的威胁。如今,美方研究认为,引力波的“武器化”,主要在通讯、探测和动力
三个领域。
引力波通讯 实现战场无界沟通
当今世界已经成为一个信息充斥的海洋,我们每个人手中的手机已成为信息发送与
接收的平台。在战场上也是同样,至关重要的数据链和各种有线、无线宽带网络,奠定
了网络化战场的基础。
然而无论是民用还是军用通讯,在高速发展的背后,其基础仍是无处不在的通讯节
点。没有基站,再牛的手机也没有信号;没有卫星,美军的高技术战争就成了摆设。这
也是美军对其他国家反卫星武器十分警惕的原因。因为在信息大爆炸的背后,依靠电磁
波传输的本质并没有...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43926
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alexsung (Keep your feet on the ground.),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震惊:人类首次发现双中子星并合引力波 中国贡献突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16 10:45:58 2017, 美东)
北京时间2017年10月16日22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激光干涉引
力波天文台(LIGO)和室女座引力波天文台(Virgo)于2017年8月17日首次发现双中子
星并合引力波事件,国际引力波电磁对应体观测联盟发现该引力波事件的电磁对应体。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获悉,我国第一颗空间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HXMT望远
镜(以下简称“慧眼”望远镜)对此次引力波事件发生进行了成功监测,为全面理解该
引力波事件和引力波闪的物理机制做出了重要贡献,不仅以合作组形式加入了报告本次
历史性发现的论文(即发现论文),而且在论文的正文部分报告了观测结果。该论文于
10月16日正式发表。
我国第一颗空间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HXMT望远镜,于2017年6月1...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1035
9
北京时间2017年10月16日22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激光干涉引
力波天文台(LIGO)和室女座引力波天文台(Virgo)于2017年8月17日首次发现双中子
星并合引力波事件,国际引力波电磁对应体观测联盟发现该引力波事件的电磁对应体。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获悉,我国第一颗空间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HXMT望远
镜(以下简称“慧眼”望远镜)对此次引力波事件发生进行了成功监测,为全面理解该
引力波事件和引力波闪的物理机制做出了重要贡献,不仅以合作组形式加入了报告本次
历史性发现的论文(即发现论文),而且在论文的正文部分报告了观测结果。该论文于
10月16日正式发表。
我国第一颗空间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HXMT望远镜,于2017年6月15日在酒泉卫星
发射中心采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发射。
引力波示意图引力波示意图
据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熊少林研究员介绍:“‘慧眼’望远镜在引力波事件发生
时成功监测了引力波源所在的天区,对其伽马射线电磁对应体(简称引力波闪)在高能
区(MeV,百万电子伏特)的辐射性质给出了严格的限制,相关探测结果发表在报告此
次历史性发现的研究...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1035
10
北京时间2017年10月16日22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激光干涉引
力波天文台(LIGO)和室女座引力波天文台(Virgo)于2017年8月17日首次发现双中子
星并合引力波事件,国际引力波电磁对应体观测联盟发现该引力波事件的电磁对应体。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获悉,我国第一颗空间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HXMT望远
镜(以下简称“慧眼”望远镜)对此次引力波事件发生进行了成功监测,为全面理解该
引力波事件和引力波闪的物理机制做出了重要贡献,不仅以合作组形式加入了报告本次
历史性发现的论文(即发现论文),而且在论文的正文部分报告了观测结果。该论文于
10月16日正式发表。
我国第一颗空间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HXMT望远镜,于2017年6月15日在酒泉卫星
发射中心采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发射。
引力波示意图引力波示意图
据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熊少林研究员介绍:“‘慧眼’望远镜在引力波事件发生
时成功监测了引力波源所在的天区,对其伽马射线电磁对应体(简称引力波闪)在高能
区(MeV,百万电子伏特)的辐射性质给出了严格的限制,相关探测结果发表在报告此
次历史性发现的研究... 阅读全帖
a******g
发帖数: 13519
11
北京时间2017年10月16日22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激光干涉引
力波天文台(LIGO)和室女座引力波天文台(Virgo)于2017年8月17日首次发现双中子
星并合引力波事件,国际引力波电磁对应体观测联盟发现该引力波事件的电磁对应体。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获悉,我国第一颗空间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HXMT望远
镜(以下简称“慧眼”望远镜)对此次引力波事件发生进行了成功监测,为全面理解该
引力波事件和引力波闪的物理机制做出了重要贡献,不仅以合作组形式加入了报告本次
历史性发现的论文(即发现论文),而且在论文的正文部分报告了观测结果。该论文于
10月16日正式发表。
我国第一颗空间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HXMT望远镜,于2017年6月1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
中心采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发射。
据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熊少林研究员介绍:“‘慧眼’望远镜在引力波事件发生时成
功监测了引力波源所在的天区,对其伽马射线电磁对应体(简称引力波闪)在高能区(
MeV,百万电子伏特)的辐射性质给出了严格的限制,相关探测结果发表在报告此次历
史性发现的研究论文中。”
引力波是191...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12
http://hx.cnd.org/?p=121931
在“克鲁斯科变换和数学创造论的发端”与“广义相对论百年”中,我详细讨论了黑洞
问题的来历和荒唐。黑洞就是数学上的奇点或者说无穷大发散的引力。在施瓦兹查尔德
半径之内,时间变成空间,空间变成时间。这些都是广义相对论得出的非常荒唐的结果
。广义相对论中的黑洞并不仅仅是不发光的很重的星体(这种东西宇宙中应该是存在的
),而必须具有两个本质特征,那就是施瓦兹查尔德半径上的无穷大发散的引力和施瓦
兹查尔德半径内的时空互换。如果不满足这两个本质特征,就不是相对论意义上的黑洞
。闪光的不一定是金子,不闪光的不一定是黑洞。因为这个关系,爱因斯坦从没有承认
黑洞。其他有些物理学家,比如温伯格,就不承认宇宙中有黑洞。霍金曾经是黑洞研究
方面的明星,并因此被捧为“爱因斯坦以后最伟大物理学家”,可是2015年初,他公开
否认黑洞的存在,说黑洞研究是他“一生中犯下的最大错误”,并说“相对论和量子理
论不相容”。
可是霍金的认错来得太晚。在这之前许多巨额项目已经启动,建造了一些非常昂贵的设
备从事引力波和黑洞探测。2014年3月17日,由哈佛-史密斯逊中心的... 阅读全帖
y*z
发帖数: 3244
13
这不是首次“发现”引力波
就在2年前的几乎同一时间,同样是一个美国团队宣布他们发现了引力波。当时,讨论
最欢的就是团队谁要获得诺贝尔奖。这一团队里还有一名中国科学家郭兆林。彼时,华
人世界都认为郭兆林将是下一个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然后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
转折。一年后,这一发现被证伪,引力波的直接证据再度空缺。
具体的事件经过是这样的。美国人依据宇宙泛星系偏振背景成像实验在南极设立了一个
天文望远镜BICEP2, 2014年1月的一天基于这一望远镜的宇宙膨胀探测器侦测到了所谓
的宇宙微波背景B模痕迹。至于宇宙微波背景B模痕迹是什么?这里由于篇幅所限不过多
解释。但由于B模痕迹主要由引力波产生。于是,算是直接发现了引力波的存在,而且
还是宇宙大爆炸产生的那次引力波。不过,这一系统的设计原理与LIGO一样数十年前就
已经提出,并不是什么值得怀疑的理论。
但是,再经得起推敲的理论,在落实到实验上都有莫大的变数。各种人为的误差和不可
预测的环境变量都可能导致实验结果被证伪。1月发现引力波后,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
中心于2014年3月17日召开发布会表示BICEP2望远镜探测到早期宇宙的引力波... 阅读全帖
t*******a
发帖数: 4055
14
不正常的引力波诺奖——来自朋友的一封信
2017-10-06 17:58:44 来源:人民网 作者:刘溜
点击:2842 评论: 0(查看)
0
刘先生好:
今年物理诺奖确实给了所谓引力波的发现者,请问你有何感想?我觉得这诺奖给的
也太仓促了,且不说黑洞是否真的存在,把引力波说成黑洞的碰撞本身就意味着没有可
重复性,可以说是反科学精神的,怎么对这个是似而非的项目匆忙授奖呢?几十亿光年
远的黑洞相碰产生的引力波对地球的影响还不及两辆火车相撞产生的引力波强度大,怎
么不说测到了两辆火车相碰产生的引力波呢?偏偏说一个让你无法重复的事件呢?是不是
以此来暗示黑洞一定存在呢?要不为啥说是黑洞的影响呢?干嘛不说是火车相碰或一声炸
雷产生的影响呢?说地球上的任何物体相碰产生的引力波都比说黑洞相碰产生的引力波
可信度大,干嘛偏说黑洞相碰呢?既然引力波的速度与光速相等,那么在测到引力波的
同时射电望远镜就应该看到他们所说的黑洞相碰,请问,他们看到了吗?如果没看到,
硬往黑洞上扯不就是用两个莫须有互证吗?不就是妖言惑众吗?在不举证黑洞是否确凿存
在且没说明黑洞碰撞机制的情况下直接应用黑洞理论哪有半... 阅读全帖
w*j
发帖数: 6104
15
http://stock.hexun.com/2016-02-12/182236740.html
当地时间2月11日上午10点30分(北京时间2月11日23点30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NSF)召集了来自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以及LIGO科学合作组织的科学家在华盛
顿特区国家媒体中心宣布: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

这次探测到的引力波是由13亿光年之外的两颗黑洞在合并的最后阶段产生的。两颗
黑洞的初始质量分别为29颗太阳和36颗太阳,合并成了一颗62倍太阳质量高速旋转的黑
洞,亏损的质量以强大引力波的形式释放到宇宙空间,经过13亿年的漫长旅行,终于抵
达了地球,被美国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的两台孪生引力波探测器探测
到。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13亿年前的地球充其量还只有低等生命的
存在,然而那时候遥远外太空里一颗质量为29倍太阳质量的黑洞与另外一颗36倍太阳质
量的黑洞缓慢地靠近了,它们相互绕转,最后碰撞并合在一起,并拨动宇宙的琴弦——
发出引力波。引力波以光速传播,在走了漫长的13亿年后,如今正强烈地拨动着2016年
地球人的... 阅读全帖
M*P
发帖数: 6456
1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发信人: reknaz (拖把套), 信区: Joke
标 题: PRL凭什么? 拒稿引力波预测, 爱因斯坦走下神坛!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12 23:16:08 2016, 美东)
原文请见:http://chuansong.me/n/2345883
2016-02-13 何祈愚 知社学术圈
人类首次探测到引力波的新闻,昨天引爆微信朋友圈。不管是物理学家,还是文艺青年
,想必都会被一波又一波的刷屏所震撼,不知道造就了多少十万加、百万加的微信热文。
当你打开这篇文章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已经知道,爱因斯坦100年前所预测的微弱
得可以忽略不计的引力波,如今已经被后人所探测。全民狂热所散发出的强烈引力波,
他老人家在另一重宇宙,想必也可以收到。稍微认真一点的读者,也许会注意到,这个
划时代的伟大工作,昨天发表在美国物理学会(American Physical Soceity, APS)出版
的Physical Review Letters(PRL),不是Science,不是Nature,也不是人们所希望
的科学通报(... 阅读全帖
d*******8
发帖数: 17
17
来自主题: Zhejiang版 - 我不太理解这个引力波
引力波读后感
抽空读了一下引力波这篇文章。总结如下。
1. 这篇文章的标题是“从一个双黑洞体系的合并而观察到的引力波”,于2016年2月12
日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原文的链接是 https://physics.aps.org/featured-
article-pdf/10.1103/PhysRevLett.116.061102
2.这个引力波信号是于2015年9月14日观察到的,所以编号为GW150914, 频率为35至150
赫兹, 持续时间不到0.5秒.
这个信号被两个观测站差不多同时观察到. 这两个观测站的距离为10毫秒光程.观测到
的信号时差为6.9毫秒.
3.该观测的理论基础有两个: 第一个是1916年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提出的引力波
。 第二个是1916年卡尔·史瓦西提出的黑洞理论。
4.本观测限定引力的康普顿波长大于10万亿公里,这个距离比太阳到冥王星距离的2000
倍还长。爱因斯坦预测到引力波会很弱,直到1957年,还在辩论是否存在引力波。直到
1975年,才间接观测到了引力波。
5. 世界上目前至少有4个引力波观测系统, 包括日本的TAMA 300,德国的G... 阅读全帖
t*******a
发帖数: 4055
18
施郁|引力波的能量之谜:“爱因斯坦奇迹年”和五份手稿
点击:168 作者:施郁 来源:知识分子 发布时间:2017-10-16 09:36:11
引力波能量从哪里来
自爱因斯坦预言引力波的存在,到其被LIGO成功探测,经历了整整百年时间,三位作出
决定性贡献的科学家刚刚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引力波探测的成功得益于LIGO探测装置的不断改进和越来越高的灵敏度。两个黑洞相互
碰撞,合并为一个更大的黑洞,发出极其强大的引力波,跨越13亿光年的距离,在2015
年9月14日被LIGO捕捉到,成为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的引力波。这之后,LIGO又先后三
次探测到黑洞并合产生的引力波。
人们不免问:引力波的能量从哪里来?
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回到爱因斯坦著名的质量能量等效关系E=mc²,其中E代表
能量,m代表质量,c代表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因为c²是一个常数,如果选择适当
的单位,也可以说能量就等于质量。引力波的能量,正是来自并合前两个黑洞的质量减
去并合后大黑洞的质量。比如LIGO首次探测到的这个引力波事件中,原来两个黑洞的质
量分别相当于36个和29个...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1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引力波"的危害,请转给你关心的朋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12 12:20:12 2016, 美东)
http://chuansong.me/n/2342899
原创 2016-02-12 胡涵 沸腾 沸腾
感谢中医在几千年前又一次拯救了地球。
文/胡涵
最新科学研究发现,有一种波因为难以探测而长期被人们,它的辐射危害要比电磁波更
强。
美国科学家最近发现了这种来自宇宙的“引力波”,这种波从宇宙黑洞直接传入地面,
臭氧层对这种波无能为力。
美国圣地亚哥有科学家测试发现,长期暴露在这种波的辐射之下,做实验用的肯德鸡会
长出三个鸡翅膀,小白鼠则会长出人类的耳朵。
法国科学家“沃兹基硕德”表示,“我们最新研究发现,引力波的存在,会增加受影响
者罹患脑病的潜在风险”。
无独有偶,瑞典的医学专家也发布研究报告称,他们分析了13项全球相关研究后发现,
如果每天暴露在引力波的危害,长期以来,会使人类平均寿命不足百年。
事实上,一百多年... 阅读全帖
r****z
发帖数: 12020
20
原文请见:http://chuansong.me/n/2345883
2016-02-13 何祈愚 知社学术圈
人类首次探测到引力波的新闻,昨天引爆微信朋友圈。不管是物理学家,还是文艺青年
,想必都会被一波又一波的刷屏所震撼,不知道造就了多少十万加、百万加的微信热文。
当你打开这篇文章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已经知道,爱因斯坦100年前所预测的微弱
得可以忽略不计的引力波,如今已经被后人所探测。全民狂热所散发出的强烈引力波,
他老人家在另一重宇宙,想必也可以收到。稍微认真一点的读者,也许会注意到,这个
划时代的伟大工作,昨天发表在美国物理学会(American Physical Soceity, APS)出版
的Physical Review Letters(PRL),不是Science,不是Nature,也不是人们所希望
的科学通报(英文版),是影响因子只有7.5的PRL。
不过,大多数的读者不会知道,PRL的前身,也就是APS所出版的Physical Review,曾
经将爱因斯坦引力波预测的论文,拒稿!
PRL凭什么???
这是一段拍案惊奇的尘封往事,八卦却又富有启示,对作者、编辑...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21
http://chuansong.me/n/2342899
原创 2016-02-12 胡涵 沸腾 沸腾
感谢中医在几千年前又一次拯救了地球。
文/胡涵
最新科学研究发现,有一种波因为难以探测而长期被人们,它的辐射危害要比电磁波更
强。
美国科学家最近发现了这种来自宇宙的“引力波”,这种波从宇宙黑洞直接传入地面,
臭氧层对这种波无能为力。
美国圣地亚哥有科学家测试发现,长期暴露在这种波的辐射之下,做实验用的肯德鸡会
长出三个鸡翅膀,小白鼠则会长出人类的耳朵。
法国科学家“沃兹基硕德”表示,“我们最新研究发现,引力波的存在,会增加受影响
者罹患脑病的潜在风险”。
无独有偶,瑞典的医学专家也发布研究报告称,他们分析了13项全球相关研究后发现,
如果每天暴露在引力波的危害,长期以来,会使人类平均寿命不足百年。
事实上,一百多年前,爱因斯坦就曾猜测过人类不长寿的原因是”引力波“的存在。
引力波,是宇宙中一些不明真相不怀好意的星体,针对以地球为代表的高智能文明发动
的一场电磁战,通过宇宙射线来直接影响人类健康,对人类造成毁灭性打击。
著名宇宙神学家刘慈欣此前在一本学术专著中,也曾提出过类似的概念...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13878
22
最新科学研究发现,有一种波因为难以探测而长期被人们,它的辐射危害要比电磁波更
强。
美国科学家最近发现了这种来自宇宙的“引力波”,这种波从宇宙黑洞直接传入地面,
臭氧层对这种波无能为力。
美国圣地亚哥有科学家测试发现,长期暴露在这种波的辐射之下,做实验用的肯德鸡会
长出三个鸡翅膀,小白鼠则会长出人类的耳朵。
法国科学家“沃兹基硕德”表示,“我们最新研究发现,引力波的存在,会增加受影响
者罹患脑病的潜在风险”。
无独有偶,瑞典的医学专家也发布研究报告称,他们分析了13项全球相关研究后发现,
如果每天暴露在引力波的危害,长期以来,会使人类平均寿命不足百年。
事实上,一百多年前,爱因斯坦就曾猜测过人类不长寿的原因是”引力波“的存在。
引力波,是宇宙中一些不明真相不怀好意的星体,针对以地球为代表的高智能文明发动
的一场电磁战,通过宇宙射线来直接影响人类健康,对人类造成毁灭性打击。
著名宇宙神学家刘慈欣此前在一本学术专著中,也曾提出过类似的概念,“外星文明使
用智子封锁人类科技文明进步”。现在有理由相信,引力波就是曾被预言过的“智子”。
对此,有专家给出了几条政策性建议:民众可以在近地太空中种植... 阅读全帖
h******1
发帖数: 16295
2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天朝投150亿检测引力波
中新网广州2月12日电 (许青青) 北京时间2月11日23点30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
)宣布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印证了爱因斯坦的预言。记者12日从广州中山大
学了解到,中国本土重大引力波探测工程“天琴计划”已经于2015年7月份正式启动,
部分关键技术研究已有具体进展,目前正在立项中。
据介绍,中山大学“天琴计划”是以引力波研究为中心,开展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
任务的预先研究,制定中国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的实施方案和路线图,并开展关键技术
研究。
根据此前的设想,“天琴计划”主要将分四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完成月球/卫星激
光测距系统、大型激光陀螺仪等天琴计划地面辅助设施;第二阶段完成无拖曳控制、星
载激光干涉仪等关键技术验证,以及空间等效原理实验检验;第三阶段完成高精度惯性
传感、星间激光测距等关键技术验证,以及全球重力场测量;第四阶段完成所有空间引
力波探测所需的关键技术,发射三颗地球高轨卫星进行引力波探测。
完成全部四个子计划,大约需要二十年的时间,投资大约150亿元人民币。
据介绍,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将建设“天琴计划”所需的地面研究基础设施。中山大
学校长罗俊此前曾透露... 阅读全帖
w****v
发帖数: 2756
2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闲聊引力波
这两天观测到引力波这事儿在网上热闹非常,大家突然间对物理有了兴趣, 关于这个
问题,网上自然是有各种权威的介绍,不过呢,如果你们吃腻了五星饭店的大餐,换个
口味吃点俺的home made的凉拌小豆芽,没准能吃得挺爽,俺呢,这落魄的孔乙己也能
给你们讲茴香豆的四种写法,找点存在感,这样也未偿不是一件有趣的事, 所以呢,
我就来给大家白话白话什么是引力波,为什么发现引力波如此难,如此重要。
陪着儿子,女儿滑冰,俺闲着无事,开了个头,想在手机上码字上介绍引力波,我看我
也是醉了,一旦开了头,就收不住了。
要说引力波呢,自然勉不了说爱因斯坦和广义相对论,也得顺便提一些物理学史上的人
与事,说起来话就长了。
作为铺垫,我得先白话两句时空观,牛顿以前人们关于时空的认识比较模糊,没有深思
熟虑之后的明确定义,牛顿呢,明确提出了他的所谓绝对时空观,其大意是时间是匀速
流动的,空间时刚性平直的,与物质分布运动第无关,为什么时空会有这种绝对的性质
呢,那个时代的物理学家不得不借助于一个叫以太的概念,这些已经是形而上的争论了
,俺就不扯那么运了,怕收不回来。
作为形而下的物理学,人们满足于牛顿绝对时空观差不...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2367
25
发现“引力波”团队中的中国留学生罗家伦
美国科研人员于2月11日举行了发现引力波的新闻发布会,而现就读美国卡尔顿学院四
年级、来自中国广州的留学生罗家伦作为发现引力波团队的重要成员之一,参加了当天
的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上,他还与团队负责人Nelson Christensen教授一起接受了媒
体的采访。
罗家伦现就读卡尔顿学院(Carleton college)四年级,主修专业高级物理,是广东客家
人,其中学就读于广州市天河中学,是广州天河区2012年高考英语状元。15日,罗家伦
在美国研究工作室内接受了来自各个中国媒体的视频连线采访,他在采访中提到,2013
年大学二年级暑假,他在导师的带领下参与了探测“引力波”。
据罗家伦介绍,在美国整个“引力波”研究团队有1000多名参与者,而他所在的团队有
50多人,主要负责探测器测量的数据处理。他们的小组通力合作,运行程序来分析探测
的引力波候选信号哪些是引力波。他们通过统计分析,寻找统计显著的数据,最终找到
信度高达99.99995%的引力波。
“我们的团队是自由和开放的,加入和退出都凭兴趣,”谈到自己为什么会坚持参与“
引力波”的研究团队...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5912
26
法制晚报讯(记者 温如军)今天,辽宁一位下岗工人在5年前参加电视节目时提到“引
力波”遭到讥讽的视频在网上热传。
腾讯视频: 下岗工人论证引力波 遭方舟子和Boss团集体围攻
http://v.qq.com/cover/1/1xifksg0fkuudo0.html?vid=p0019e4qn8o&st
法晚记者随后联系到参加节目的郭英森,他表示当时参加节目就是为找工作,对于遭讥
讽一事他说不怨节目主持人张绍刚。
上周,美国宣布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这个消息让整个物理学界和天文学界为
之沸腾。
节目 下岗工人提“引力波”遭专家讥讽
“郭英森,55岁,辽宁人,初中学历。”郭英森一出场,主持人张绍刚这样介绍。
《法制晚报》记者(微信公众号:观海内参guanhaineican)注意到,当时电视屏幕的字
幕为:“网络红人 诺贝尔哥(初中学历)”
随后,张绍刚让其介绍一下自己的发明。
“我的发明就是几个有实力争夺诺贝尔物理学奖新理论与新发现,因此希望在座的各位
高瞻远瞩,让中国成为20世纪真正的创新型国家……”
张绍刚打断郭英森并纠正:“21世纪!20世纪已经过去了。”引发现场一片大笑。
“... 阅读全帖
p*******2
发帖数: 159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pinball02 (pin),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宇宙不仅色彩斑斓(电磁波),而且非常嘈杂(引力波)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15 11:00:25 2016, 美东)
LIGO刚升级完,就找到引力波了?有这么巧吗?巧合的可能性总是低的, 民科一下, 猜
测一下其中的必然性.
首先,观测效率大大提高
LIGO-1可以看到5亿光年以内的事件。LIGO-2可以看到70亿光年以内的事件。体积差
2744倍,现在一年的观测效率等于之前的2744年。其实这还不准确,因为以前5亿光年
以内的小事件听不到,现在精度提高了,很多小事件也能听到了。这个计算稍显复杂,
姑且认为再加一个14倍,就是38416倍的观测效率提高。70亿光年的体积非常大了,跟
全宇宙的尺度也就差一两个量级了。
其次,引力波事件太普遍了。
既然刚升级就有事件,概率上说,这一定是普遍事件。我猜测现在LIGO-2的仪器隔几天
就有反应,一年几十次是很可能的。需要注意的时候,我们目前的观测到的引力波只是
很小的一部分。太大事件的波长... 阅读全帖
p*******2
发帖数: 159
28
LIGO刚升级完,就找到引力波了?有这么巧吗?巧合的可能性总是低的, 民科一下, 猜
测一下其中的必然性.
首先,观测效率大大提高
LIGO-1可以看到5亿光年以内的事件。LIGO-2可以看到70亿光年以内的事件。体积差
2744倍,现在一年的观测效率等于之前的2744年。其实这还不准确,因为以前5亿光年
以内的小事件听不到,现在精度提高了,很多小事件也能听到了。这个计算稍显复杂,
姑且认为再加一个14倍,就是38416倍的观测效率提高。70亿光年的体积非常大了,跟
全宇宙的尺度也就差一两个量级了。
其次,引力波事件太普遍了。
既然刚升级就有事件,概率上说,这一定是普遍事件。我猜测现在LIGO-2的仪器隔几天
就有反应,一年几十次是很可能的。需要注意的时候,我们目前的观测到的引力波只是
很小的一部分。太大事件的波长大,尺度限制听不到,太小事件的能量微弱,也听不到。
其实两个黑洞,两个中子星,两个太阳,两个地球的碰撞/合并都可以产生引力波,并
向外扩散。虽然有的能级特低,但是数量多,代表的能量也不一定小。
双星体系是宇宙的普遍现象,孤立的星星也会在漫长的时间里遇到到合适对象。银河系
的尺... 阅读全帖
a***s
发帖数: 12296
29
2月12日,美国科研人员11日宣布,他们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于去年9月首次探测到引力波,证实了爱因斯坦100年前所做的预测,同为黑洞专家的英国天文物理学大师霍金表示,他相信这是科学史上重要的一刻。
霍金(Stephen Hawking)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专访时表示:“引力波提供看待宇宙的崭新方式,发现它们的能力,有可能使天文学起革命性的变化。这项发现是首度发现黑洞的二元系统,是首度观察到黑洞融合。”
“除了检验(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我们可以期待透过宇宙史看到黑洞。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宇宙大爆炸时期初期宇宙的遗迹、看到其一些最大的能量”,霍金说。
研究人员宣布,当两个黑洞于约13亿年前碰撞,两个巨大质量结合所传送出的扰动,于2015年9月14日抵达地球,被地球上的精密仪器侦测到。
资助这项研究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U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负责人柯多瓦(France Cordova)表示,“如同伽利略首度把他的望眼镜指向天空,这项对天空的新观测,将会加深我们对宇宙的理解,引发超乎预料的发现。”
这个现象由两个设在美国的地下探测... 阅读全帖
r*s
发帖数: 2555
30
在爱因斯坦提出引力波概念整整100年后,人类终于首次直接观测到了引力波信号,验
证了爱因斯坦的预言。而这一划时代的探测发现,则来自于“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
(LIGO)科研项目。这一项目最初在上世纪80年代由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共同提
出,并在1992年得到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资金支持。
随后两家学院将LIGO提升为LSC科研合作组织(LIGO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吸引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这个项目。如今“先进LIGO”(Advanced LIGO)项目已经包括
了全球100多所高校,吸引了上千名博士投入研发,包括日本、德国、英国、意大利、
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和印度等主要国家。
作为美国知名高校,斯坦福大学也在后期加入“先进LIGO”项目,参与设计了项目
最为核心的技术之一——减震系统。作为斯坦福大学博士,来自中国河北的化文生曾经
为这个研究课题投入了整整六年时间。在引力波发现之后,心情颇为激动的他接受了新
浪科技驻美记者的采访。化文生博士先后效力过谷歌、苹果、Airbnb等多家硅谷知名公
司。
前两天突然收到老师的Email, 叫...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31
引力波项目研究者亲述:六年黑洞生活
2016年02月12日 18:46 新浪科技 微博
新浪科技 郑峻 发自美国硅谷
在爱因斯坦提出引力波概念整整100年后,人类终于首次直接观测到了引力波信号
,验证了爱因斯坦的预言。而这一划时代的探测发现,则来自于“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
台”(LIGO)科研项目。这一项目最初在上世纪80年代由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共
同提出,并在1992年得到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资金支持。
随后两家学院将LIGO提升为LSC科研合作组织(LIGO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吸引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这个项目。如今“先进LIGO”(Advanced LIGO)项目已经包括
了全球100多所高校,吸引了上千名博士投入研发,包括日本、德国、英国、意大利、
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和印度等主要国家。
作为美国知名高校,斯坦福大学也在后期加入“先进LIGO”项目,参与设计了项目
最为核心的技术之一——减震系统。作为斯坦福大学博士,来自中国河北的化文生曾经
为这个研究课题投入了整整六年时间。在引力波发现之后,心情颇为激动的他接受了新
浪科技驻...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43070
32
在爱因斯坦提出引力波概念整整100年后,人类终于首次直接观测到了引力波信号,验
证了爱因斯坦的预言。而这一划时代的探测发现,则来自于“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
(LIGO)科研项目。这一项目最初在上世纪80年代由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共同提
出,并在1992年得到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NSF)的资金支持。

随后两家学院将LIGO提升为LSC科研合作组织(LIGO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吸引
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这个项目。如今“先进LIGO”(Advanced LIGO)项目已经包括了全
球100多所高校,吸引了上千名博士投入研发,包括日本、德国、英国、意大利、澳大
利亚、加拿大、中国和印度等主要国家。

作为美国知名高校,斯坦福大学也在后期加入“先进LIGO”项目,参与设计了项目最为
核心的技术之一——减震系统。作为斯坦福大学博士,来自中国河北的化文生曾经为这
个研究课题投入了整整六年时间。在引力波发现之后,心情颇为激动的他接受了新浪科
技驻美记者的采访。化文生博士先后效力过谷歌、苹果、Airbnb等多家硅谷知名公司。

以下是经过编辑的化文生博... 阅读全帖
T**********l
发帖数: 12149
33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引力波将停留在基础科学研究的层面,用来扩展人类知识,加深对
宇宙的理解。但对人类的现实生活,我不认为有任何意义。”5年前曾上《非你莫属》
栏目的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23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
刘慈欣认为,引力波唯一能够进行应用就是它的通信功能,它可以在未来的宇宙航行中
进行超远距离的通信,而且不衰减。“但这个前提是要产生出引力波,即使把整个太阳
系的质量用来产生引力波,它也很微小。所以我个人认为,引力波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都只是人类进行基础理论研究的东西。”刘慈欣说。
“引力波的发现可以让我们去了解宇宙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同时也能让我们对一
些遥远的宇宙事件(黑洞碰撞等)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刘慈欣在谈到当前引力波的作
用时如是说。目前,中国已启动“天琴计划”和“太极计划”两项引力波探测工程,用
刘慈欣的话说,“人类对引力波研究,才刚刚开始。”
x****o
发帖数: 21566
34
牛肉面馆,要一碗二细,加肉加面,老板刷着手机叫道:“引力波被发现了”,“那是
什么意思?”,我喝了一碗酸汤回道。“我们离真主更近了”老板虔诚了起来,但并不
动容,我不以为然,继续拿起手中的《藏传量子力学》
科技太可怕了!探测引力波这种技术现在还只能测大质量星体,设想:要是引入民用,
能测小规模引力波。邻居晚上打开探测仪,发现我屋子里的引力场出现了波动!一个
65kg和一个45kg的质量体的距离以每秒2次的频率相对震颤!振幅十几厘米!一看!引
力波半分钟后就停了!邻居怎么想我!我怎么面对我的邻居!
《中老年人如何避免引力波的辐射》《吃这8种食物,减少引力波的影响》《引力波来
了!还没要二胎的要抓紧了!》《引力波是什么?梦遗法师告诉你佛学真谛》《被引力
波辐射后必做的9件事》《引力波隆胸,宇宙原力让你更丰满》《引力波面膜,终极紧
肤瘦脸神器》
我妈刚刚一脸心事的坐下拉着我的手,语重心长的跟我港:你也不小了,都30了……我
喉头一紧:完了完了终于要来了传说中从来不逼婚的我妈也要下海了。结果我妈接着港
:就不要用动画片当头像了看着好蠢
一位女士出差外地,顺道去拜访老领导,准备了购物卡装在信封里...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12525
3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发现引力波的理论价值不大
基于经典引力理论(即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存在引力波辐射,传播速度为光速,
而且引力波波长跟导致引力波发生的星系爆炸规模有关,爆炸规模小的波长短,大的
波长长
受制与地球直径,目前只能用来探测小型黑洞融合产生的引力波,理论意义更大的,
跟宇宙起源有关的引力波,波长远远超过太阳系直径,根本没法探测,因此目前也没
法通过探测引力波来知道我们感兴趣的宇宙爆炸初期情况,更无法验证基本理论是否
正确.
第二,目前由于仪器水平,无法探测引力波是否有关联的graviton粒子存在,更没法验证
graviton的自旋是否真是2,质量是否为0,当然,如果得到证实,这将开启整个量子引力
理论实验验证的大门,但是目前传感器根本没这个能力,所以也没法继续走下去.
目前这个结果,只能用来验证早已得到广泛验证的经典引力理论,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法
做.
总之,发现引力波的理论价值不大,远远不能与发现higgs相提并论.
你们这些屁民,白高兴了
p*********3
发帖数: 8525
36
这么大的事菌斑没人讨论?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13亿年前的地球充其量还只有低等生命的存
在,然而那时候遥远外太空里一颗质量为29倍太阳质量的黑洞与另外一颗36倍太阳质量
的黑洞缓慢地靠近了,它们相互绕转,最后碰撞并合在一起,并拨动宇宙的琴弦——发
出引力波。引力波以光速传播,在走了漫长的13亿年后,如今正强烈地拨动着2016年地
球人的心弦。
一百年前,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的完整理论,把一维时间与三维空间看成是一
个整体,成为一个四维的几何体。这一几何体被称为四维时空或四维流形。然而,如果
把这个四维时空做一个依赖于观察者的3+1分解,就可以得到空间与时间。
爱因斯坦发现,三维空间本身是有弹性的,它会随着一维时间振动。这一振动将在
整个空间激发出一种波动,类似于水面上的涟漪——爱因斯坦称这种空间的涟漪为引力
波。
1919年 ,爱丁顿等人在日全食期间用光线弯曲的实验论证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
是一个满足天文观测的引力理论,这一实验验证为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提供了实验依
据,也成为科学史上的大事件。此后,陆续有验证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实验推出,但
这些实验都没有超出太阳系... 阅读全帖
K**W
发帖数: 6346
37
这个有点像当年的那个什么基因计划?中国也参与了画图?
新华社:清华大学参与探测加速引力波发现进程
众里寻它千百度。近一个世纪的求索后,人类终于聆听到宇宙深处的声音。美国“激光
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成功探测到引力波,背后有十多个国家、千余名研究人员
的艰辛付出。
其中,中国清华大学的科研团队以高精度的数据分析能力帮助“净化”了引力波探测中
的干扰信号,加速了迈向星辰大海的征程。
2009年,清华大学被LIGO科学合作组织(LSC)接受为正式成员,也是目前中国大陆唯
一的LSC成员。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研究员、LSC理事会成员曹军威是清华大学LIGO
工作组负责人。
“这次发现的确美妙和激动人心,但日常工作中的海量数据分析并不总是令人愉快,”
曹军威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这一研究团队着重应用先进计算技术提高引力波
数据分析的速度和效率,参与了LSC引力波暴和数据分析软件等相关研究。
S******8
发帖数: 24594
38
根据哈工大一期的学报透露,两院院士、中国新体制雷达奠基人刘永坦领导的引力波无
源雷达进入测试阶段。中国的新体制雷达在刘院士的带领下从80年代初就进行了积极的
研究,可谓20年磨一剑,极大地振奋了人心士气。
引力波无源雷达是一种全新概念的雷达,传统雷达依靠发射雷达波,然后接受探测
物体的反馈信号实现对物体的探测。但在隐形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一些西方大国采用
吸波纳米材料、特殊外形设计、波形相干干涉等技术实现了对飞机、舰艇等武器的隐形
.我们知道,任何有质量的物体都会向外发出引力波,但对引力波的探测是当今世界的
一大科学难题。只要实现了对引力波的有效探测,世界上就不会存在可以隐形的东西。
目前美国最先进的F22只能实现对传统雷达的隐形,但在“引力波无源雷达”这一旁门
左道的高科技雷达面前却毫无应对的办法。而且,新体制雷达采用无源设计,本身对外
并不发出任何信号,使敌人的反辐射导弹也变成了废铁烂铜。
r****0
发帖数: 231
39
据我所知,好像还没有直接测到过引力波,看看美欧费多大的牛劲测吧
“美、欧科学家计划在2012年发射航天器,利用太空的广阔距离对引力波进行探测。其
方案是,将3对探测器送入太空,让它们组成等边三角形,相邻两对探测器之间的距离
为500万千米,它们在地球后面以20度的夹角一起绕太阳运行。3对探测器之间用激光测
量距离。如果有引力波传来,它会挤压时空,使3对探测器之间的距离发生微小的变化
。灵敏的激光可测出一个原子直径大小的位移。由于它们所占的地域比地球上的探测器
大得多,因而可能探测到更多的引力波源;灵敏度也更高,或许能探测到宇宙大爆炸时
产生的原始引力波。”
美欧在地球上测不到跑外太空测去了,咱们居然已经测到战机的引力波了,这绝对是诺
贝尔奖级别的工作,真这么牛的话公开发表文章,这是个壮国威提高民族自尊心的大好
机会,扬眉吐气一把吧
p*********r
发帖数: 7944
4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发现引力波的理论价值不大
我不太理解这个引力波。
说是二个黑洞合并的时候会放出引力波,那么合并完成了之后引力波还有没有?或者说
合并之后,引力波的强度是不是显著减弱到无法检测的地步?
如果答案是YES的话,那么问题是这个合并过程有多长?1天?1年?1万年?
如果合并很迅速的话,我们地球上根本就没有机会检测出什么引力波了。
对吗?
b**e
发帖数: 3199
4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引力波怎么算距离
google一下就知道了
引力辐射會使在旋近态中的双星损失动能,造成其轨道以很缓慢的速度发生衰减,两颗
恒星逐渐接近。换句话说,它们发生引力辐射的时间尺度远大于其公转周期,因此这一
过程被认为是绝热的,最常用的预测波形的方法是后牛顿近似方法[29]。从引力波的频
率估算方法可知,双星系统的辐射频率与其自身密度的平方根成正比关系。地面探测器
可探测的双星包括中子星和恒星质量黑洞,LISA则负责探测白矮星等未知双星和超大质
量黑洞
轨道运动辐射的能量会造成轨道的收缩,其结果是观测到发射的引力波频率随时间增长
,这种波叫做啁啾(chirp)信号。如果能够观测到啁啾的时间尺度,就可以推算出双
星的啁啾质量[註 2];进而可以从啁啾质量和观测到的引力波振幅推算出双星到地球的
距离,这意味着将有可能进一步藉此测量哈勃常数和其他宇宙学常数[30]。
根据探测信号,这束引力波来自位于南天的两个黑洞碰撞合并,两个黑洞的质量分别大
约为29和36倍太阳质量,距离地球大约13亿光年。在这次黑洞碰撞中,大约有3个太阳
质量的物质在不到1秒的时间内转化成引力波的能量,其峰值功率达到了全宇宙的所有
可见光功率的5...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12525
42
http://relativity.livingreviews.org/Articles/lrr-2006-3/downloa
第73页
结论:
为什么说这是binary黑洞融合产生的引力波?
答案很简单,LIGO传感器configuration设计上只能用来探测这一质量范围的binary黑洞
融合产生的引力波
那么为什么ligo传感器要这么设计?
因为巨大质量产生的引力波强度虽然大,但是波长太长,超越太阳系尺寸,无法测量.
质量过小产生的引力波强度太弱,低于人类技术下限
目前勉强有能力探测的,只有这么一个质量范围内binary黑洞融合产生的引力波,所以
ligo振子设计上严格准对了这类目标
clear?
Q**********u
发帖数: 1616
43
有个人的对讲机只有一个频道
他在对讲机收到信号之后就推断信号的来源就只发送那个频率的信号
其实信号来源可能在很多个频率都发了信号

http://relativity.livingreviews.org/Articles/lrr-2006-3/download/lrr-2006-3Color.pdf
:第73页
:结论:
:为什么说这是binary黑洞融合产生的引力波?
:答案很简单,LIGO传感器configuration设计上只能用来探测这一质量范围的binary黑
洞融合产生的引力波
:那么为什么ligo传感器要这么设计?
:因为巨大质量产生的引力波强度虽然大,但是波长太长,超越太阳系尺寸,无法测量.
:质量过小产生的引力波强度太弱,低于人类技术下限
:目前勉强有能力探测的,只有这么一个质量范围内binary黑洞融合产生的引力波,所以
:ligo振子设计上严格准对了这类目标
:..........
F****s
发帖数: 3761
44
引力波一公布我已经在股版说了重要性。诺奖果然颁给他们了。
我在股版大概还有最后一个预言,之后就不会在这里免费普及世界观了。
发信人: Forbes (福布斯), 信区: Stock
标 题: 今天最大的新闻是引力波被证实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11 11:21:19 2016, 美东)
股市相对于引力波的存在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庆祝一下。
顺便说一句,周末情人节。
-
发信人: Forbes (福布斯), 信区: Stock
标 题: 引力波的证实给内燃机引擎铺了条死路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11 13:23:31 2016, 美东)
知道了引力波的规律,就更有可能造出反引力发动机,不需要烧燃料,用核能抵消引力
波,就悬在空中,能源利用率可以达到最优。多年以后,可能子孙后代已经忘了汽油是
什么了,飞机用的都是反引力引擎,机票钱跟白菜一样。
S***a
发帖数: 934
45
民科你好
1.引力波的存在早就是被实验证实的事,不是这次才偶然找到,请自行google PSR1913
+16
2.黑洞的merge,根本不是宇宙中惊天动地的大事件,这样强度的引力波源宇宙中有的
是,只不过LIGO在升级之前没那么灵敏,2002到2010测量了8年一无所获,经过5年的升
级之后立刻就发现完全是情理之中
3.懒得解释,请自行google gravitational wave astronomy,学过广义相对论的应该
都知道Schutz,他有一篇关于引力波天文学的综述就叫这名字
4.引力波天文学是LIGO和eLISA等等项目funding的最主要原因,你以为NSF和ESA,以及
曾经的NASA扔那么多钱只是为了探测到引力波,证实广义相对论正确?
多说一句,引力波探测器是本人的PhD论文,在LIGO各种paper上也是作者之一,和我想
尽办法忽悠那么多是没用的。。。买买提上真是什么人都敢说>.>
民科再见
w**********k
发帖数: 386
4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iology 讨论区 】
发信人: whiteorblack (黑白颠倒), 信区: Biology
标 题: 发现引力波对生物索男是重大利好消息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15 21:23:43 2016, 美东)
引力波的发现会把老百姓的注意力从转基因食品转到更可怕的引力波。
两个黑洞合体,放出3个太阳的能量,太他妈吓人了。转基因可怕,可吃了不会马上死
,这引力波如果离地球在近一点,0.2秒人类全他妈完犊子了。
让人们不怕蛇的方法就是再放一条鳄鱼进来。
相信中医一定有对抗引力波的方子。
p*********r
发帖数: 7944
47
来自主题: Zhejiang版 - 我不太理解这个引力波
我不太理解这个引力波。
说是二个黑洞合并的时候会放出引力波,那么合并完成了之后引力波还有没有?或者说
合并之后,引力波的强度是不是显著减弱到无法检测的地步?
如果答案是YES的话,那么问题是这个合并过程有多长?1天?1年?1万年?
如果合并很迅速的话,我们地球上根本就没有机会检测出什么引力波了。
对吗?
p*********r
发帖数: 7944
48
来自主题: Zhejiang版 - 我不太理解这个引力波
我不太理解这个引力波。
说是二个黑洞合并的时候会放出引力波,那么合并完成了之后引力波还有没有?或者说
合并之后,引力波的强度是不是显著减弱到无法检测的地步?
如果答案是YES的话,那么问题是这个合并过程有多长?1天?1年?1万年?
如果合并很迅速的话,我们地球上根本就没有机会检测出什么引力波了。
对吗?
d**********6
发帖数: 4434
49
来自主题: Hardware版 - 引力波是否有会影响量子计算机
讨论一下这个问题,有点科幻:
虽然振幅很小,但对原子级别的结构就有影响了。一些波长合适的引力波就有可能破坏
量子计算机。
而引力波无法反射,屏蔽。于是量子计算机可能无法实现,实现了也没啥用。一波引力
波来了就全出错。
哪怕是现在的计算机,都有工作环境要求,温度、湿度、磁场等要维持合适范围。如果
引力波产生的时空涟漪会破坏量子逻辑门,那么时空稳定性也会加入量子计算机的工作
环境要求。可恶的是,因为没有屏蔽和反射引力波的技术,我们无法控制这个环境
如果仅仅是用来做些运算,那影响还是不大。但如果要用来做监控,自动控制等,那么
这个随时可能宕机的量子计算机就等于是废物。试想我们用量子计算机来监控核反应堆
,工作10年都是好好的,突然来了一波引力波全宕机。那后果是什么,你敢用吗?
S******8
发帖数: 24594
50
清华大学昨日表示,作为中国大陆唯一LIGO科学合作组织成员,清华大学研究团队作出
贡献。
2009年LSC(LIGO科学合作组织)接受清华大学为正式成员。据了解,研究团队着重采用
先进计算技术提高引力波数据分析的速度和效率,参与了LSC引力波暴和数据分析软件
等工作组相关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教授、精密物理量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叶贤基表示,目前
国内做引力波理论研究的比较多,做相关实验的研究团队比较少。这次发现相信会对国
内引力波研究有很大的推动,相信更多的科学家会加入到实验的队伍当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