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李时珍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o***s
发帖数: 42149
1
湖北蕲春任命韩国女星张娜拉为"李时珍"形象大使,据媒体报道,张娜拉是真虔诚,还是为了在“圈钱门”后向中国民众示好以挽回形象?一位知情人士随后证实,此次祭拜活动确实是张娜拉身后团队策划良久的。
韩国女星成李时珍形象大使
张娜拉祭拜李时珍
荆楚网2月7日报道 昨日上午,因“圈钱门”备受指责的韩国女星张娜拉与父亲一起,身着韩服出现在我省蕲春县内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时珍墓区。大雨滂沱中,张娜拉和父亲朱虎声按照中国仪式向“药圣”李时珍墓上香,随后更向李时珍墓行韩式大礼。
在韩国不少舆论力主“中医源自韩国”时,张娜拉缘何会到蕲春祭拜李时珍,更行跪礼?
疑问一
是虔诚还是炒作?
记者注意到,活动方对这对父女的介绍为“大韩民国臣民、韩医知名世家张先生(主办方笔误)及张娜拉”。朱虎声称,此次祭拜是为了完成“张娜拉外公多年的心愿”。他表示,张娜拉外公是一名韩医,对中医推崇备至,“娜拉小时有病痛,都是靠针灸和草药治疗,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她更耳熟能详。”朱虎声透露,张娜拉外公此次也想来中国祭拜,因年纪太大未能成行。
但新闻发布会现场出现的不少知名娱乐推手,让在场媒体心生疑窦:张娜拉是真虔诚,还是为了在“
w**********5
发帖数: 1741
2
文革某年,一个外国医药代表团到上海访问,有个突击提拔的没文化的干部去接待。外
国代表团团长说:“贵国李时珍在医药上的贡献真是了不起……”这个干部马上大声问
翻译:“李时珍同志来了没有?”翻译吓了一跳,急忙向他摇了摇手。干部:“噢,没
有来,快用小轿车去接!”翻译急得直搔头皮。 “喔,他在理发?不行,叫他马上就来
。”翻译无可奈何,只好凑到这个干部的耳边,小声说:“李时珍是明朝……”“明朝
来?不行,一定要今朝来!”干部恶狠狠地说。 这是当年的卫生部长刘湘萍(谢富
治老婆)闹的笑话,她在接见日本一个代表团时丢的人。
o**4
发帖数: 35028
3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李时珍的吃人纲目
李时珍的吃人纲目
来源:中华日报
姬昌和乐羊的儿子都被敌人做成肉羹,各朝各代大饥荒也有「易子而食」乃至「
人相食」,甚至有官兵以百姓为军粮、或把人肉腌了当行军随粮,宋明清三朝灾荒史都
有人肉市场的记录。一直到民国初年还有吃人的纪录。
一部三千年中国史,吃人史迹不绝於书,仅仅《史记》一部,便是煮、蒸、炒、腌
、炸,说不胜说,而且似乎只要提到吃人,就是指吃人肉。
说到人身上可以吃的,当然不只是肉,鲁迅先生在《药》中写过一个故事:老人用
仅有的储蓄买通刽子手,在犯人杀头的刹那,拿馒头去沾滚热的人血,乘血还热赶回家
给病人吃了,听说可以治好痨病。
在《狂人日记》提到看病的郎中,也这般写著:「…他们的祖师李时珍做的那本『
本草什麼』的,不也说人肉可以煎嗷。」的确,李时珍先生在他的《本草纲目》卷五十
二,编了一篇「人部」,列出人身上三十五味可入药之物,不过鲁迅冤枉了李时珍,李
时珍在书中持别声明反对吃人肉。
《本草纲目》「人部」裏头,举凡毛发、指甲、牙齿、屎尿、唾液、乳汁、眼泪、
汗水、人骨、胞衣、体垢、月水、阴茎、人胆、结石…无一不可入药,真个是「吃人大
全」!
其中有一项「蜜人」,是
g******n
发帖数: 53185

发帖数: 1
5
发表时间: 2016-08-27 03:30
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立秋之后,鲜藕成为餐桌上的常见菜肴。
荷藕不但美味,而且从头到脚都是宝,不同部位的功效有所不同。李时珍在《本草纲目
》中这样评价它:“医家取为服食,百病可却”。
1、莲子:补脾益肾
莲子能补脾止泻、养心益肾等,适合脾胃虚弱、轻度失眠、心悸等症的人食用。
吃法:
将莲子泡水发胀后,在水中擦去表层,抽去莲子心,冲洗干净后放入锅中,加清水煮烂
熟,备用。将适量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清水煮成薄粥,粥熟后掺入莲子,搅匀,
趁热服用。
2、莲子心:清心安神
莲子心能帮助降压,还有清热、安神、强心、排毒的功效。
吃法:
每天取莲子心3~5克(超市或中药店都有售),开水冲泡后当茶饮用。
3、荷叶:减肥瘦身
荷叶能解热利湿,是减肥瘦身的良品,怕热、容易上火便秘的人可以泡茶喝。
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荷叶具有降血压、降血脂、减肥的功效。
吃法:
适量干荷叶(超市或中药店都有售)用开水冲泡饮用;或者做荷叶粥:取新鲜荷叶一张
,洗净煎汤,再用荷叶汤与大米或绿豆共同煮成稀粥,可加少许冰糖饮用。
4、莲藕:凉血补脾
莲藕排骨汤,补脾益血。
生...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或者李时珍大学 张仲景大学
或者李时珍大学
张仲景大学
管仲大学
墨子大学
庄子大学
为什么呢
是不是因为大学本身就是西方的舶来品呢
好像只有一个孙逸仙大学吧?

发帖数: 1
7
来自药圣李时珍的警告:
对于吃野生动物肉类容易染上疾病这件事,早在四百多年前的明代就已经被他详细记载
于《本草纲目》之中了,可惜,时至今日,有人不听老人言!
鸟类
“诸鸟有毒”,“凡鸟自死目不闭,自死足不伸,白鸟玄首,玄鸟白首,三足、四距、
六指、四翼,异形异色,皆不可食,食之杀人”;
孔雀: “肉性味咸、凉,有小毒,人食其肉者,食后服药必无效”;
乌鸦: “肉涩臭不可食,食其肉及卵,令人昏忘”;啄木鸟,“因食百虫,肉有毒,不
可食”;
水禽类
鸿鹅: “肉性味咸,平,有小毒,食之腹胀腹泻”;
鸳鸯: “肉性味咸,平,有小毒,食后头痛、头晕,可成为终身疾病”;
凫(俗称野鸭): “性味甘、凉,身体虚弱者不宜食;
鹜(野鸭的一种): “肉性味甘,有小毒,尤以黑鹜肉毒重,滑中、发冷痢、脚气,不
可食”;
蜗牛: “性味咸、寒,有小毒,肉不可食,食之卷缩抽筋”;
山蛤蟆 : “性味辛、寒,有毒,食之自然生火,出现狂热”;
蚯蚓: “性味咸、寒,有小毒,食之发热起风疹”;
天螺: “性味咸、寒,有毒,不可食”;
兽类
豪猪(山猪): “肉性味甘,大寒,有毒不可食,否则伤头伤身”;
野马: “肉...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8
李时珍是黄冈人,自然知道
d******a
发帖数: 32122
9
对李时珍的印象好了很多
炖炖吨
N**********d
发帖数: 2466
10
出身正宗御医世家
人家游学一身轻,他的书僮挑一担本草纲目草稿到处跑。
写好了还请金瓶梅的作者王世贞写序
[在 didadida (滴滴嗒嗒) 的大作中提到:]
:对李时珍的印象好了很多
:炖炖吨
f****e
发帖数: 24964
11
李时珍基本态度是鼓励吃野味,很多能治病,滋阴壮阳
这里只是说吃有些野味要小心而已
d*****0
发帖数: 68029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aladin 讨论区 】
发信人: Xentar (思考猪), 信区: paladin
标 题: 马伯庸新作《新海瑞上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3 21:45:31 2012, 美东)
http://bbs.hupu.com/4382334.html
新海瑞上书(一)
(本文与历史人物、历史团体、历史事件没有关系,绝无影射,如有雷同,均属历史必
然规律)
嘉靖四十五年二月朔。
此时已是三更时分,整个北京城都沉沉睡去,入夜的春寒悄然爬进这一座矮小的房屋。
屋子里没有灯,只有电脑闪烁着幽幽的蓝光,把画屏前海瑞清癯的脸庞染上一层黯淡神
色。
这台电脑已经有年头了,蒸汽风扇的声音大得惊人,画屏的颜色也有些失真,外头就连
车马店的前台伙计都不愿意用这种配置的垃圾货。但海瑞一直没有更换,一则是因为他
坚信君子固穷;二则是真穷——现在物价太高了,买块硬盘得一两多银子,即使海瑞是
户部主事,可凭自己的薪俸,实在是没钱去给电脑升级。
为了不惊扰母亲睡觉,海瑞没有开灯,他在黑暗中保持着最标准的坐姿,用苍老的手挪
动了一下鼠标。空寂的屋子里传来“咔嗒”一... 阅读全帖
d****o
发帖数: 32610
13
嘉靖四十五年二月朔。
此时已是三更时分,整个北京城都沉沉睡去,入夜的春寒悄然爬进这一座矮小的房屋。
屋子
里没有灯,只有电脑闪烁着幽幽的蓝光,把画屏前海瑞清癯的脸庞染上一层黯淡神色。
这台电脑已经有年头了,蒸汽风扇的声音大得惊人,画屏的颜色也有些失真,外头就连
车马
店的前台伙计都不愿意用这种配置的垃圾货。但海瑞一直没有更换,一则是因为他坚信
君子
固穷;二则是真穷——现在物价太高了,买块硬盘得一两多银子,即使海瑞是户部主事
,可
凭自己的薪俸,实在是没钱去给电脑升级。
为了不惊扰母亲睡觉,海瑞没有开灯,他在黑暗中保持着最标准的坐姿,用苍老的手挪
动了
一下鼠标。空寂的屋子里传来“咔嗒”一声,画屏上很快出现了一个论坛。
这是一个叫做“大明理学之光”的论坛,论坛的题图是朱熹与孔子的画像,主色调是青
色,
以象征着“青青子衿”的优雅与清高。
这个论坛分成好几个部分,主论坛叫天人合一,用来讨论理学的各种话题,以前海瑞很
有兴
趣,但现在已经不想去了。因为这个论坛里冒出几个王学的支持者,跟朱子的拥趸吵得
不可
开交,动辄一画屏的“歪理邪说”,简直就是斯文扫地。
除了主论坛以外,还有几个附属论坛...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1933
14
这里面 五毛=五文, 五美分=五羊皮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aladin 讨论区 】
发信人: Xentar (思考猪), 信区: paladin
标 题: 马伯庸新作《新海瑞上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3 21:45:31 2012, 美东)
http://bbs.hupu.com/4382334.html
新海瑞上书(一)
(本文与历史人物、历史团体、历史事件没有关系,绝无影射,如有雷同,均属历史必
然规律)
嘉靖四十五年二月朔。
此时已是三更时分,整个北京城都沉沉睡去,入夜的春寒悄然爬进这一座矮小的房屋。
屋子里没有灯,只有电脑闪烁着幽幽的蓝光,把画屏前海瑞清癯的脸庞染上一层黯淡神
色。
这台电脑已经有年头了,蒸汽风扇的声音大得惊人,画屏的颜色也有些失真,外头就连
车马店的前台伙计都不愿意用这种配置的垃圾货。但海瑞一直没有更换,一则是因为他
坚信君子固穷;二则是真穷——现在物价太高了,买块硬盘得一两多银子,即使海瑞是
户部主事,可凭自己的薪俸,实在是没钱去给电脑升级。
为了不惊扰母亲睡觉,海瑞没有开灯,他在黑暗中保持着最标准的坐姿,用苍老的手挪
动... 阅读全帖
d*******g
发帖数: 8992
1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HazelEyes (HazelEyes),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新海瑞上书——马伯庸(内涵神作,超长)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3 21:12:17 2012, 美东)
嘉靖四十五年二月朔。
此时已是三更时分,整个北京城都沉沉睡去,入夜的春寒悄然爬进这一座矮小的房屋。
屋子里没有灯,只有电脑闪烁着幽幽的蓝光,把画屏前海瑞清癯的脸庞染上一层黯淡神
色。
这台电脑已经有年头了,蒸汽风扇的声音大得惊人,画屏的颜色也有些失真,外头就连
车马店的前台伙计都不愿意用这种配置的垃圾货。但海瑞一直没有更换,一则是因为他
坚信君子固穷;二则是真穷——现在物价太高了,买块硬盘得一两多银子,即使海瑞是
户部主事,可凭自己的薪俸,实在是没钱去给电脑升级。
为了不惊扰母亲睡觉,海瑞没有开灯,他在黑暗中保持着最标准的坐姿,用苍老的手挪
动了一下鼠标。空寂的屋子里传来“咔嗒”一声,画屏上很快出现了一个论坛。
这是一个叫做“大明理学之光”的论坛,论坛的题图是朱熹与孔子的画像,主色调是青
色,以象征着“青青... 阅读全帖
h*h
发帖数: 18873
16
来自主题: LosAngeles版 - 马伯庸新作《新海瑞上书》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aladin 讨论区 】
发信人: Xentar (思考猪), 信区: paladin
标 题: 马伯庸新作《新海瑞上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3 21:45:31 2012, 美东)
http://bbs.hupu.com/4382334.html
新海瑞上书(一)
(本文与历史人物、历史团体、历史事件没有关系,绝无影射,如有雷同,均属历史必
然规律)
嘉靖四十五年二月朔。
此时已是三更时分,整个北京城都沉沉睡去,入夜的春寒悄然爬进这一座矮小的房屋。
屋子里没有灯,只有电脑闪烁着幽幽的蓝光,把画屏前海瑞清癯的脸庞染上一层黯淡神
色。
这台电脑已经有年头了,蒸汽风扇的声音大得惊人,画屏的颜色也有些失真,外头就连
车马店的前台伙计都不愿意用这种配置的垃圾货。但海瑞一直没有更换,一则是因为他
坚信君子固穷;二则是真穷——现在物价太高了,买块硬盘得一两多银子,即使海瑞是
户部主事,可凭自己的薪俸,实在是没钱去给电脑升级。
为了不惊扰母亲睡觉,海瑞没有开灯,他在黑暗中保持着最标准的坐姿,用苍老的手挪
动了一下鼠标。空寂的屋子里传来“咔嗒”一... 阅读全帖
H*******s
发帖数: 793
17
嘉靖四十五年二月朔。
此时已是三更时分,整个北京城都沉沉睡去,入夜的春寒悄然爬进这一座矮小的房屋。
屋子里没有灯,只有电脑闪烁着幽幽的蓝光,把画屏前海瑞清癯的脸庞染上一层黯淡神
色。
这台电脑已经有年头了,蒸汽风扇的声音大得惊人,画屏的颜色也有些失真,外头就连
车马店的前台伙计都不愿意用这种配置的垃圾货。但海瑞一直没有更换,一则是因为他
坚信君子固穷;二则是真穷——现在物价太高了,买块硬盘得一两多银子,即使海瑞是
户部主事,可凭自己的薪俸,实在是没钱去给电脑升级。
为了不惊扰母亲睡觉,海瑞没有开灯,他在黑暗中保持着最标准的坐姿,用苍老的手挪
动了一下鼠标。空寂的屋子里传来“咔嗒”一声,画屏上很快出现了一个论坛。
这是一个叫做“大明理学之光”的论坛,论坛的题图是朱熹与孔子的画像,主色调是青
色,以象征着“青青子衿”的优雅与清高。
这个论坛分成好几个部分,主论坛叫天人合一,用来讨论理学的各种话题,以前海瑞很
有兴趣,但现在已经不想去了。因为这个论坛里冒出几个王学的支持者,跟朱子的拥趸
吵得不可开交,动辄一画屏的“歪理邪说”,简直就是斯文扫地。
除了主论坛以外,还有几个附属论坛,比如讨论琴棋... 阅读全帖
L**********y
发帖数: 2525
1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aladin 讨论区 】
发信人: Xentar (思考猪), 信区: paladin
标 题: 马伯庸新作《新海瑞上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3 21:45:31 2012, 美东)
http://bbs.hupu.com/4382334.html
新海瑞上书(一)
(本文与历史人物、历史团体、历史事件没有关系,绝无影射,如有雷同,均属历史必
然规律)
嘉靖四十五年二月朔。
此时已是三更时分,整个北京城都沉沉睡去,入夜的春寒悄然爬进这一座矮小的房屋。
屋子里没有灯,只有电脑闪烁着幽幽的蓝光,把画屏前海瑞清癯的脸庞染上一层黯淡神
色。
这台电脑已经有年头了,蒸汽风扇的声音大得惊人,画屏的颜色也有些失真,外头就连
车马店的前台伙计都不愿意用这种配置的垃圾货。但海瑞一直没有更换,一则是因为他
坚信君子固穷;二则是真穷——现在物价太高了,买块硬盘得一两多银子,即使海瑞是
户部主事,可凭自己的薪俸,实在是没钱去给电脑升级。
为了不惊扰母亲睡觉,海瑞没有开灯,他在黑暗中保持着最标准的坐姿,用苍老的手挪
动了一下鼠标。空寂的屋子里传来“咔嗒”一... 阅读全帖
X****r
发帖数: 3557
19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马伯庸新作《新海瑞上书》
http://bbs.hupu.com/4382334.html
新海瑞上书(一)
(本文与历史人物、历史团体、历史事件没有关系,绝无影射,如有雷同,均属历史必
然规律)
嘉靖四十五年二月朔。
此时已是三更时分,整个北京城都沉沉睡去,入夜的春寒悄然爬进这一座矮小的房屋。
屋子里没有灯,只有电脑闪烁着幽幽的蓝光,把画屏前海瑞清癯的脸庞染上一层黯淡神
色。
这台电脑已经有年头了,蒸汽风扇的声音大得惊人,画屏的颜色也有些失真,外头就连
车马店的前台伙计都不愿意用这种配置的垃圾货。但海瑞一直没有更换,一则是因为他
坚信君子固穷;二则是真穷——现在物价太高了,买块硬盘得一两多银子,即使海瑞是
户部主事,可凭自己的薪俸,实在是没钱去给电脑升级。
为了不惊扰母亲睡觉,海瑞没有开灯,他在黑暗中保持着最标准的坐姿,用苍老的手挪
动了一下鼠标。空寂的屋子里传来“咔嗒”一声,画屏上很快出现了一个论坛。
这是一个叫做“大明理学之光”的论坛,论坛的题图是朱熹与孔子的画像,主色调是青
色,以象征着“青青子衿”的优雅与清高。
这个论坛分成好几个部分,主论坛叫天人合一,用来讨论理学的各种话题,以前海瑞很
有兴趣,但现... 阅读全帖
h*h
发帖数: 18873
2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aladin 讨论区 】
发信人: Xentar (思考猪), 信区: paladin
标 题: 马伯庸新作《新海瑞上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3 21:45:31 2012, 美东)
http://bbs.hupu.com/4382334.html
新海瑞上书(一)
(本文与历史人物、历史团体、历史事件没有关系,绝无影射,如有雷同,均属历史必
然规律)
嘉靖四十五年二月朔。
此时已是三更时分,整个北京城都沉沉睡去,入夜的春寒悄然爬进这一座矮小的房屋。
屋子里没有灯,只有电脑闪烁着幽幽的蓝光,把画屏前海瑞清癯的脸庞染上一层黯淡神
色。
这台电脑已经有年头了,蒸汽风扇的声音大得惊人,画屏的颜色也有些失真,外头就连
车马店的前台伙计都不愿意用这种配置的垃圾货。但海瑞一直没有更换,一则是因为他
坚信君子固穷;二则是真穷——现在物价太高了,买块硬盘得一两多银子,即使海瑞是
户部主事,可凭自己的薪俸,实在是没钱去给电脑升级。
为了不惊扰母亲睡觉,海瑞没有开灯,他在黑暗中保持着最标准的坐姿,用苍老的手挪
动了一下鼠标。空寂的屋子里传来“咔嗒”一...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43926
21
来自主题: Joke版 - 新海瑞上书——马伯庸
海瑞一楞,连忙打开微博,发现他关注的那些名士已经在刷屏了。说是京郊一处清云观
,有
十名道童服食丹药以后,七孔流血而死——而这个道观的主人,正是邵元节的徒孙彭云
翼、
他如今在宫里当右至灵,正是嘉靖身前的红人。
“真的假的?”海瑞有点不相信。再怎么说,天子脚下,朗朗乾坤,彭云翼还敢做出这
等事
来?何况发这一条的那个用户,叫做“沧溟”,正是李攀龙的号。对于这些名士的话,
海瑞
已经不太敢相信了。
他连忙打开评论,不出所料,自俸五和五羊皮又就这个话题开始吵了起来。和往常一样
,五
羊皮一连串地感叹,批评天子崇道之非,声讨道士奸邪残忍,感叹朝廷礼制堕落,还有
的名
士大声疾呼:“愿来世莫生大明家!”
而自俸五们则奋起反击,他们一方面质疑这种事的真实性;一方面则抓住名士们那句“
愿来
世莫生大明家!”大加鞭挞,痛斥他们丧心病狂,毫无廉耻之心。
邹应龙这时打完了字,偏过头来,看到海瑞在盯着画屏,立刻冷笑道:“你看看,你们
这些
名士,就是见不得大明好。逮着一条狗屁不通的流言,就兴奋地上蹿下跳,好似家里娶
媳妇
一般。”
海瑞喃喃道:“我在想,此事是真是假,事关十条人命呐。”
邹应龙道:“天子崇... 阅读全帖
v*****s
发帖数: 20290
22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新海瑞上书by亲王
海瑞脑子“嗡”的一声,当时什么也顾不上了。他把鼠标一扔,跟石应岳告了假,三步
并两步赶回家去。到家一看,老娘躺在床上,昏迷不醒,脸色已有些发青。海瑞见状,
放声大哭,这段时间来他光顾着研究网上言论,疏忽了老娘的状况,心中悔恨不已。过
不多时,王弘诲也赶到了。他知道海瑞家里的经济状况,对海瑞说我认识一位名医,刚
刚云游到京城,医术高明,诊金又不贵,可以请他到家里诊治。海瑞一听有救,擦擦眼
泪,问他是谁。王弘诲说叫李时珍,字东壁。
海瑞拿出一吊钱,找了个跑腿的小厮,按照王弘诲给的地址去找。也就两柱香的功夫,
小厮引着一个方巾青袍的长须医师匆匆赶了过来,肩上还挎着个枣木医箱。王弘诲说这
就是李时珍李先生,海瑞忙去拜见,李时珍却一摆手,直接问病人在哪里。海瑞把他引
到老娘榻前,李时珍先搭了脉,又取出金针,前后折腾了半天,还喂了副丸药,拿水化
开灌进嘴里去,海瑞老娘终于一声唉哟,醒了过来。李时珍擦了擦汗,让她躺在床上静
养,然后走到外面来,写了个方子让海瑞按方抓药。
海瑞见老娘脱离了生命危险,如释重负,继而对李神医的医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从银
箱里翻找半天,取出一大堆铜钱,统统交给李时珍,说如若...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2026
23
方舟子最近发了一篇博客文章《屠呦呦为何篡改本草纲目》,坚称中药青蒿不是黄花蒿
(Artemisia annua)。这篇文章的矛头所向直指青蒿素的发现者屠呦呦。
中药青蒿的植物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九七七年前版均规定为菊科植物黄花蒿
(Artemisia annua)和青蒿(Artemisia. apiacea)。屠呦呦在《中药通报》1987-05-01
发表文章《中药青蒿的正品研究》。通过古医药文献考证、原植物、资源、化学成分比
较及药理作用、疗效等讨论,认为其植物来源仅应以A. annua一种为正品。
事实上认为黄花蒿就是中药青蒿不止屠呦呦一个人,全中国中医界和药学界在所有公开
出版物里一致公认黄花蒿就是中药青蒿。把屠呦呦当靶子表面上看是揭发屠呦呦有篡改
《本草纲目》的现行证据。其实方舟子真正仇恨的是屠呦呦说的一句话:青蒿素是“中
医药献给世界人民的一个礼物”。
屠呦呦认为青蒿素来自黄花蒿,黄花蒿就是中药青蒿,青蒿素理所当然就是中医药献给
世界人民的礼物。那么方舟子又是如何否定黄花蒿就是中药青蒿的,文章试图从三个方
面否定屠呦呦认定黄花蒿就是中药青蒿的理由(『』中文字均为方舟子...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5309
2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z《本草纲目》的荒唐与可笑
《本草纲目》的荒唐与可笑
作者:方方
我曾以膜拜心理读《本草纲目》,未及过半乃弃之,甚疑此书为李时珍酒后
所做。近日再以平常心读之,大悟。此书乃李时珍借药典之名所做笑话大全也,
堪比《笑林广记》,愈看愈觉可笑,李时珍真乃冷幽默及恶搞之老前辈也。读罢
方知,断不可做药典。下面随机选出一些赏析。
1、【妇人血崩。老母猪粪烧灰,酒服三钱。】
荒唐不可理喻的药方,真亏得李时珍想得出来。
2、【蝙蝠屎可治眼疾。(《本草纲目》兽部)】
李时珍不知蝙蝠是瞎子也就罢了,吃什么屎长什么本事的理论实在是荒谬绝
伦,吃人屎又如何?
3、【人尿床:以热饭一盏,倾尿床处,拌与食之,勿令病者知。】
这招怎么想出来的,太有才了,佩服。
4、【崩中下血:陈年蒸饼,烧存性,米饮服二钱。】
陈年蒸饼?早就霉烂了吧?再说谁会留陈年蒸饼啊,这方子不靠谱。
5、【三十年耳聋:酒三升,渍牡荆子一升,七日去滓,任性饮之。】
这个很好验证嘛,也不试试就写出来,不负责任。显然是胡乱抄来的。
6、【小儿胎毒:初生时,以韭汁少许灌之,即吐出恶水恶血,永无诸疾。】
这个也没试过吧,哪个...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本草纲目》的荒唐与可笑
作者:方方

我曾以膜拜心理读《本草纲目》,未及过半乃弃之,甚疑此书为李时珍酒后
所做。近日再以平常心读之,大悟。此书乃李时珍借药典之名所做笑话大全也,
堪比《笑林广记》,愈看愈觉可笑,李时珍真乃冷幽默及恶搞之老前辈也。读罢
方知,断不可做药典。下面随机选出一些赏析。
1、【妇人血崩。老母猪粪烧灰,酒服三钱。】
荒唐不可理喻的药方,真亏得李时珍想得出来。
2、【蝙蝠屎可治眼疾。(《本草纲目》兽部)】
李时珍不知蝙蝠是瞎子也就罢了,吃什么屎长什么本事的理论实在是荒谬绝
伦,吃人屎又如何?
3、【人尿床:以热饭一盏,倾尿床处,拌与食之,勿令病者知。】
这招怎么想出来的,太有才了,佩服。
4、【崩中下血:陈年蒸饼,烧存性,米饮服二钱。】
陈年蒸饼?早就霉烂了吧?再说谁会留陈年蒸饼啊,这方子不靠谱。
5、【三十年耳聋:酒三升,渍牡荆子一升,七日去滓,任性饮之。】
这个很好验证嘛,也不试试就写出来,不负责任。显然是胡乱抄来的。
6、【小儿胎毒:初生时,以韭汁少许灌之,...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6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荒唐的中药“经典名方”
《本草纲目》的荒唐与可笑
作者:方方
我曾以膜拜心理读《本草纲目》,未及过半乃弃之,甚疑此书为李时珍酒后
所做。近日再以平常心读之,大悟。此书乃李时珍借药典之名所做笑话大全也,
堪比《笑林广记》,愈看愈觉可笑,李时珍真乃冷幽默及恶搞之老前辈也。读罢
方知,断不可做药典。下面随机选出一些赏析。
1、【妇人血崩。老母猪粪烧灰,酒服三钱。】
荒唐不可理喻的药方,真亏得李时珍想得出来。
2、【蝙蝠屎可治眼疾。(《本草纲目》兽部)】
李时珍不知蝙蝠是瞎子也就罢了,吃什么屎长什么本事的理论实在是荒谬绝
伦,吃人屎又如何?
3、【人尿床:以热饭一盏,倾尿床处,拌与食之,勿令病者知。】
这招怎么想出来的,太有才了,佩服。
4、【崩中下血:陈年蒸饼,烧存性,米饮服二钱。】
陈年蒸饼?早就霉烂了吧?再说谁会留陈年蒸饼啊,这方子不靠谱。
5、【三十年耳聋:酒三升,渍牡荆子一升,七日去滓,任性饮之。】
这个很好验证嘛,也不试试就写出来,不负责任。显然是胡乱抄来的。
6、【小儿胎毒:初生时,以韭汁少许灌之,即吐出恶水恶血,永无诸疾。】
这个也没试过吧,哪个...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7
8月1日晚,由吴小莉担当主持的凤凰卫视《问答神州》节目上出现了令人费解的一幕,在对话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时,主持人提及大英博物馆在展出时有许多中国文物,举例时错将《女史箴图》说成了《李时珍图》,吕馆长也“顺势”解释了这幅《李时珍图》为什么没有来到中国借展。节目一经播出,就有网友吐槽,“原来还有《李时珍图》这样珍贵的文物流落英国我们竟不知道。”
据报道,凤凰卫视《问答神州》节目分别于7月25日和8月1日以上下两期的方式对话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吕章申就国博三年改扩建方案、引进奢侈品展览和举办婚宴等大家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回应。主持人在聊到吕章申馆长与前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克格瑞格(Neil MacGregor)一段交往时提及,大英博物馆藏有包括中国的《李时珍图》等珍贵文物,吕章申在回答时也称《李时珍图》这张珍贵的唐代绘画流走了,自己曾承诺给一整个厅展出这张画,并“拍胸脯保证”中国政府不会扣押,因为此举不符合“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和诚信的要求”。
网友不禁疑惑,在凤凰网的视频下留言问,“李时珍是明代的,馆长同志怎么说是唐代的画流走了?”
而从当时吴小莉与吕章申的对话内容来看,所谓“李时珍图”实际...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2026
28
方舟子发表在中国青年报后来又在很多中文网站转载的《屠呦呦研究的青蒿素和中药有
多大关系?》,文章一开始就设立了一个伪命题:青蒿素是不是中药。青蒿是中药,青
蒿素是从中药青蒿提纯的植物药,当然不再算是中药。这个命题的虚伪性不在于对问题
本身的回答。在于其真实用意是否定青蒿素的发现受到中医古方的启发,否定中医对发
现青蒿素的原创性贡献。
方是民言:『中医所用的那种青蒿(又名香蒿)并不含青蒿素,已被证明对治疗疟疾无
效。青蒿素是从与青蒿同属的黄花蒿(又名臭蒿)提取的。中医几乎不用黄花蒿入药,
用的话也只是用来“治小儿风寒惊热”,从不用它治疟疾。』
问题的关键是存在两个命名系统中医药名与植物学分类名。此青蒿非彼青蒿。方舟子把
中药名与植物学名混为一谈从而得出结论说中药青蒿不是黄花蒿。事实上,中药青蒿就
是植物学上的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而不是植物学上的青蒿(Artemisia
apiacea)。而植物学上的青蒿基本不被中医使用。
我们从现代学术文献开始追踪中药青蒿这个名字的脉络。
中药青蒿即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与分类学上的青蒿(Artemi...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2026
2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nile (nile),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青蒿素,请给历史以公道——青蒿与黄花蒿之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9 13:51:37 2015, 美东)
方舟子发表在中国青年报后来又在很多中文网站转载的《屠呦呦研究的青蒿素和中药有
多大关系?》,文章一开始就设立了一个伪命题:青蒿素是不是中药。青蒿是中药,青
蒿素是从中药青蒿提纯的植物药,当然不再算是中药。这个命题的虚伪性不在于对问题
本身的回答。在于其真实用意是否定青蒿素的发现受到中医古方的启发,否定中医对发
现青蒿素的原创性贡献。
方是民言:『中医所用的那种青蒿(又名香蒿)并不含青蒿素,已被证明对治疗疟疾无
效。青蒿素是从与青蒿同属的黄花蒿(又名臭蒿)提取的。中医几乎不用黄花蒿入药,
用的话也只是用来“治小儿风寒惊热”,从不用它治疟疾。』
问题的关键是存在两个命名系统中医药名与植物学分类名。此青蒿非彼青蒿。方舟子把
中药名与植物学名混为一谈从而得出结论说中药青蒿不是黄花蒿。事实上,中药青蒿就
是植物学上的黄花蒿(Arte... 阅读全帖
w***x
发帖数: 1763
30
方舟子说错了,屠呦呦最早提取的青蒿,就是古中医中药中所说的青蒿, 也就是本草
中李时珍所说的黄花蒿。植物界的专业人士早已做过研究考证
==========================================================================
http://www.guokr.com/article/440801/?f=wx
【2015诺贝尔奖】青蒿素、青蒿、黄花蒿,究竟什么关系?
ArtemisiaLiu 发表于 2015-10-09 14:52
屠呦呦研究员凭借青蒿素的抗疟疾功效,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令许
多人困惑的是,青蒿素却不是来自青蒿的。提取青蒿素的原植物,在植物学上叫“黄花
蒿”而不是“青蒿”,植物学上叫“青蒿”的植物反而不含青蒿素。
晕了吗?其实,这是植物学名称和药用名称不统一造成的混乱。
关于黄花蒿和青蒿的名实问题,植物学界和药学界都有人做过考证。屠呦呦本人就写过
澄清文章[1];而菊科分类学专家林有润的考证更为细致,他结合标本和分类学文献记
载,亲自进行野外调查和民间走访,对古本草书中所记载的各种艾蒿类植物...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5594
31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中药传奇故事
中草药古称本草,是我劳动人民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它种类多,分布广
,是人们通过长期临床验证和反得实践流传下来的瑰宝。很多中草药,除了在 治病健身
方面有显著效果外,并都有一个或数个神话般的传奇故事,如:天下第一家、姑娘杖打
老翁、会飞的女佣人……等,数千年来广为流传于民间。
二 十一世纪,科学家们预测是生物学世纪,绿色无污染的中药学的研究将是跨世纪的热
点,我国中草药这一巨大的医学遗产也将在世界医疗卫生事业的划时代发展中展 现异彩
。欧美等西方国家走了很长合成药的道路,现在又回到重视天然植物药的研究开发、提
取单味药有效成分的道路上来,更加说明中草药也是世界医药学宝库的 重要财富。
1、 强腰除痹丁公藤
明朝时,雁门有个叫解叔谦的人,事母至孝,母患瘫痪多年,精心施治,久不嫌烦。但
经多医,母病无起色。
一天深夜,他沐浴焚香,跪于庭院,求神赐方。忽夜空中飞过一鸟,叫着:“丁公藤,
丁公藤。”解叔谦喜出其望外,次日,便去药肆求购,无公藤可售,又遍访民医药叟,
皆不识此药。一位老人告诉他,去宜都山寻找,或许可得。
解叔谦携带干粮,远上宜都山寻觅,三日无获,第四日,在山中遇一老翁伐... 阅读全帖
v********e
发帖数: 1597
3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李瓶儿和西门庆的经典男女关系
中科院院士周俊根据三七的出现,推断金瓶梅的成书时间何作者情况:
三七与《金瓶梅》周俊

(本文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云南植物所研究员)
长期以来对《金瓶梅》的作者和成书年代争议很大,清末民初很多人认为王世贞是
《金瓶梅》的作者,明史专家吴晗在1934年加以否定。前十多年似又有人作文认为作者
仍有可能是王世贞。我现在从云南奇药三七的发现史来讨论一下《金瓶梅》的成书年代
和可能的作者。
清代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一书中称三七为“药品中最珍贵者”,又说“人参
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明代李时珍说三七叫“金不换”,是“贵重之称也”。我
们曾研究过三七根的化学成分,其中的一类叫皂甙的生物活性成分确比人参含量高。
三七是什么时候发现的,还有一些争论。
明初兰茂会不会是首先发现者?兰茂祖籍河南,是嵩明杨林人,生于明洪武至成化
年间(公元1397-1476年)。兰茂是医药大家,著有《滇南本草》一书,照理他是有可能
发现三七的学者,但是《滇南本草》中却没有三七的记载。
从我能见到的本草书看,我认为最早发现三七并加以记载的是明朝李时珍(公元... 阅读全帖
v********e
发帖数: 1597
3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李瓶儿和西门庆的经典男女关系
中科院院士周俊根据三七的出现,推断金瓶梅的成书时间何作者情况:
三七与《金瓶梅》周俊

(本文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云南植物所研究员)
长期以来对《金瓶梅》的作者和成书年代争议很大,清末民初很多人认为王世贞是
《金瓶梅》的作者,明史专家吴晗在1934年加以否定。前十多年似又有人作文认为作者
仍有可能是王世贞。我现在从云南奇药三七的发现史来讨论一下《金瓶梅》的成书年代
和可能的作者。
清代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一书中称三七为“药品中最珍贵者”,又说“人参
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明代李时珍说三七叫“金不换”,是“贵重之称也”。我
们曾研究过三七根的化学成分,其中的一类叫皂甙的生物活性成分确比人参含量高。
三七是什么时候发现的,还有一些争论。
明初兰茂会不会是首先发现者?兰茂祖籍河南,是嵩明杨林人,生于明洪武至成化
年间(公元1397-1476年)。兰茂是医药大家,著有《滇南本草》一书,照理他是有可能
发现三七的学者,但是《滇南本草》中却没有三七的记载。
从我能见到的本草书看,我认为最早发现三七并加以记载的是明朝李时珍(公元...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11621
34
☆─────────────────────────────────────☆
volontaire (volontaire) 于 (Sun Dec 22 11:47:31 2013, 美东) 提到:
说它经典是因为,曹雪芹在红楼梦里说,情产生的过程,“既悦其色,复恋其情”。这
是比较自然的,人本来就是动物,人最先感知的也是一个人生物特征,生物特征的相互
吸引,带来了情感和肉体的交流,然后是各种社会经济现实,决定了最终的关系走向,
李瓶儿和西门庆是情,欲,钱,交织的关系,这种关系也是最真实的男女关系
☆─────────────────────────────────────☆
charmed (仙境别红尘) 于 (Sun Dec 22 11:55:55 2013, 美东) 提到:
情,欲,钱,交织的关系,的确是最真实的男女关系,不过我就读不进金瓶梅,它太不
风花雪月了,不适合YY。。。

☆─────────────────────────────────────☆
volontaire (volontaire) 于 (Sun Dec 22 11:59:0...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5
你说的这是盗版李时珍。
李时珍,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农历五月二十六日(1518年7月3日)生于湖北蕲春县蕲州镇
东长街之瓦屑坝。其祖父是草药医生,父亲李言闻是当时名医,曾任太医院例目。当时
民间医生地位低下,生活艰苦,其父不愿李时珍再学医药。李时珍14岁时随父到黄州府
应试,中秀才而归,李时珍出身于医生世家,自幼热爱医学,并不热衷于科举,其后曾
三次赴武昌应试,均不第,故决心弃儒学医,钻研医学。23岁随其父学医,医名日盛。
https://baike.baidu.com/item/李时珍/80855
l********k
发帖数: 14844
36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拍西瓜是不是中国人原创的?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产地,但关于西瓜的由来,说法不一。 有介绍说西瓜在神
农尝百草时发现,原名叫稀瓜,是水多肉稀的瓜之意,但后来传着传着就变成了西瓜。
另一种说法是并非源于中国,于西域传来,故名西瓜。 早在四千年前,埃及人就
种植西瓜,后来逐渐北移,最初由地中海沿岸传至北欧,而后南下进入中东、印度等地
,四五世纪时,由西域传入我国,所以称之为“西瓜”。 据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农
政全书》记载:“西瓜,种出西域,故之名。”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按
胡娇于回纥得瓜种,名曰西瓜。则西瓜自五代时始入中国;今南北皆有。”这说明西瓜
在我国的栽培已有悠久的历史。 埃及栽培西瓜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过去,有人引
宋代欧阳修《新五代史·四夷附录》说:五代同州郃阳县令胡峤入契丹“始食西瓜”,
“契丹破回纥得此种,以牛粪覆棚而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周广顺三年(953
)……峤归”。于是,西瓜从五代时由西域传入中国的说法,似乎成了定论。近年报刊
上谈论西瓜的文章多持此说。1981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学生课外读物《衣食住行
史话》中就有“西瓜始于五代”一节。其实,这种说...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5594
37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中药传奇故事
61、解热消痈鱼腥草
传说,浙江绍兴地区在春秋时期是越国的地界。当年越王勾践做了吴王夫差的俘虏,勾
践忍辱负重假意百般讨好夫差,才被 放回越国,回国后勾践卧薪尝胆,发誓一定要使越
国强大起来,以报忘国之仇。勾践回国第一年,越国碰上了罕见的荒年,百姓无粮可食
,为了和国人共渡难关,勾 践亲自翻山越岭寻找可以食用的野菜。在三次亲口尝野菜中
毒后,勾践终于发现了一种可以食用的野菜,并且这种野菜生长能力特别强,像韭菜一
样,总是割了又 长,生生不息。于是,越国上下竟然靠着这小小野菜渡过了难关。而当
时挽救越国民众的那种野菜,因为有鱼腥味,便被勾践命名为“鱼腥草”。
现 代药理实验表明,鱼腥草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临床广
泛用于治疗肺炎、咯血、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流感、肺癌、 化脓性
关节炎、习惯性便秘、急性细菌性痢疾、鼻炎、咽炎、荨麻疹、前列腺炎、血管瘤等。
治疗肺脓肿(肺痈)和肺结核(肺痨)每天1~2两,用水煎服。
鱼腥草,又名鸡心草、鸡药草、鸡虱草、侧耳根、狗贴耳、蕺菜、臭菜、臭草,为三白
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全草,味辛、性微寒,入肺经。具有清热...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5594
38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中药传奇故事
81、和胃止呕用黄土
宋 代,山东郓州有位名医叫钱仲阳,又名钱乙,是我国儿科鼻祖。在钱乙50岁时,神宗
姐姐长公主的女儿患病,太医诊治无效,长公主闻钱乙之名,便请他来京为女 儿治病。
钱乙看罢患儿,诊知病为泄泻,前医用药尚确,只是阳气将复示复,尚无大碍,只因长
公主与附马疼女心切,无理催逼,使太医们不敢放手用药,才致病情 迁延。钱乙开了一
帖药嘱其煎服,患儿两天后痊愈。长公主欣喜至极,奏请神宗授钱乙翰林医学之职。
次年,宋神宗第九子仪国公患瘛疭症(即手 足痉挛),众太医束手无策,神宗十分焦急
。这时,长公主向神宗推荐钱乙。钱细察病情,进以“黄土汤”10余剂,皇子乃愈。天
子大悦,如见钱乙,神宗不解黄 土为何能治病。钱乙奏道:“黄土乃灶心之土,以土胜
水,木得其平,则风自止耳。况且经前面许多太医治疗,病已快好了,臣正好碰上痊愈
之时。神宗对玄妙的医 理似懂非懂,但后面的话听得很清楚,钱乙一面自谦,一面又巧
妙地为太医们开脱了责任,足见其医术不凡,人品更高,真乃仁厚君子。便提升他为太
医丞,赐紫色 官服与金鱼袋,荣耀非同一般。
黄土,又名伏龙肝、灶心土,为烧柴草的土灶炉膛四周的黄土,久经火...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14458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道教炼丹汞练了一两千年
李时珍本职专业是医生
有狠多事情做,比如他的脉学理论就是中医脉学很重要的一支
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去专门搞实验鉴别
对于药物他的贡献就是把自己能搜集到的东西都整理起来
剩下的工作就等别人来了

你说的没错,不能无限抬高古人,但是也不能以今人做学问的的标准来要求古人。
本草纲目确实有他的时代局限性,收录了各地稀奇古怪的土方“秘方”。俺小时候家里
有一套木刻版的本草纲目,略微翻过。感觉到有一点在李时珍当时的条件下是很不容易
的。李时珍把很多各地的植物药材绘成图谱,说明了茎叶花果的特征。中国这么大,各
种植物各有各的生长环境。要绘出图谱,太难了。即使在今天,大多数PhD也不能描述
大豆和小麦...所谓不能辨菽麦...李时珍还得把类似的植物种类分别归类,这和林奈最
初开始做植物分类工作相似。
最初的自然科学家大多是博物学家(Naturalist),不能指望他们精通数理化的原理,
也不能指望一个人有多么NB,他们搜集到的知识里,谬误的比例相当高. 但是一群这样
的人,系统了解了自然,孕育了生物,化学,天文和地理四个学科。
可惜中国当时只有一个李时珍。
d******i
发帖数: 1379
40
李时珍就是太医,可惜嘉靖皇帝是一个炼丹吃丹药的主,如果听李时珍的劝,能活七老
八十的,可惜壮年就挂了。
李时珍没办法,只好辞了太医的官去云游。。。
那个时候人能请到李时珍看病是件很荣耀的事情。。。
古代的医疗水准并不高,李时珍的《草本纲目》算是古代中医的集大成者了,sigh
z**********e
发帖数: 22064
4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苹果在古文里叫什么?
真正的苹果,在古代叫“蘋婆”,不过现在的“频婆”已经指另外一种热带水果了。
http://agri-history.ihns.ac.cn/scholars/zhangfan1.htm
频婆果考——中国苹果栽培史之一斑
张帆,《国学研究》第1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内容提要】本文从考察频婆果到苹果名称的演变入手,从一个侧面讨论了中国古
代苹果栽培史的发展线索。文章认为:汉语中苹果一名,源于佛经中的“频婆果”。两
果原非一物,其名称的混同,属于中印文化交流中的“误读”现象。元朝后期,中国绵
苹果的一个新品种由西域输入内地,时人开始借用佛经中的“频婆果”一名来称呼它,
到明朝后期正式出现了苹果这一名称。岭南地区原有一种亚热带坚果,很早也被称为频
婆果,但它与苹果没有任何关系。李时珍《本草纲目》等书认为频婆果是柰的别称,这
一说法是不准确的。
我们今天日常食用的水果,大多数在中国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其名称也很早就见
于史载,苹果的情况则是一个例外。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种属与其十分接近的水果,
但苹果这一名称却到明朝才正式出现。究其渊源,苹果是“苹婆果”的简称,“苹婆”
起初写作...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2939
42
☆─────────────────────────────────────☆
dengdengdeng (dengdengdeng) 于 (Sun Oct 27 10:24:28 2013, 美东) 提到:
发信人: dengdengdeng (dengdengdeng), 信区: ChineseMed
标 题: 华佗扁鹊是不是骗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27 01:29:16 2013, 美东)
就是古代的胡万林,王林,李一,李洪志?
曹超把华佗骗子关起来是很有道理的。华佗居然靠肉眼就能诊断脑瘤,更夸张的还敢开
颅手术。且不说那个手术有多复杂,没有巴氏消毒,动大手术必然感染死掉。
扁鹊当然也是骗子, 远远看一眼就能确诊内脏的病。
☆─────────────────────────────────────☆
Morphin (莫非-白衣“追鱼”郎) 于 (Sun Oct 27 10:36:06 2013, 美东) 提到:
都是虚构的人物
☆─────────────────────────────────────☆
namdo... 阅读全帖
a***a
发帖数: 2493
43
四篇都是2011年的文章,同一作者,好文不厌百回读,真诚建议大家细读,真是获益良
多。
青蒿素:一项脆弱的抗疟成果
作者:张功耀
今年9月12日,阿尔伯特与玛丽·拉斯克基金会(Albert and Mary Lasker
Foundation)宣布,将今年的临床医学奖授给中国药物学家屠呦呦女士,将基础
医学研究奖分别授给德国普朗克研究所的生物学家哈特尔(Franz-Ulrich Hartl)
和美国耶鲁大学的生物学家霍维奇(Arthur Horwich)先生。前者因发明青蒿素,
后者因阐明细胞内的蛋白质折叠机理。消息传到国内以后,我想看看国内舆论将
作何反应,尤其是卫生部和屠呦呦怎么说。不出我的所料,国内舆论果然兴奋过
度。一些中医骗子更是试图借这个机会拉大旗作虎皮,以便于他们能够“借壳上
市”,再大捞一笔!
为纠正这种可能误导民众的舆论,我从9月15日开始就在起草一篇文章。这
篇文章的暂定题目叫《把科学研究成果的荣誉归功于科学》。已经写到第三部分
了,突然发现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女士最近签发的一个文件:《全球青
蒿素耐药性限制计划》(Global Plan For Artemi...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4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Re: 苹果在古文里叫什么?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苹果在古文里叫什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12 09:56:14 2014, 美东)
真正的苹果,在古代叫“蘋婆”,不过现在的“频婆”已经指另外一种热带水果了。
http://agri-history.ihns.ac.cn/scholars/zhangfan1.htm
频婆果考——中国苹果栽培史之一斑
张帆,《国学研究》第1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内容提要】本文从考察频婆果到苹果名称的演变入手,从一个侧面讨论了中国古
代苹果栽培史的发展线索。文章认为:汉语中苹果一名,源于佛经中的“频婆果”。两
果原非一物,其名称的混同,属于中印文化交流中的“误读”现象。元朝后期,中国绵
苹果的一个新品种由西域输入内地,时人开始借用佛经中的“频婆果”一名来称呼它,
到明朝后期正式出现了苹果这一名称。岭南地区原有一种亚热带坚果,很早也被称为频
婆果,但它与苹果没有任何关系。李时珍《本草纲目》等书认为频婆果是柰的别称,这...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26819
45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苹果之迷
名字是误打误撞从佛经来的,东西不是一个:
频婆果考——中国苹果栽培史之一斑
张帆,《国学研究》第1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内容提要】本文从考察频婆果到苹果名称的演变入手,从一个侧面讨论了中国古
代苹果栽培史的发展线索。文章认为:汉语中苹果一名,源于佛经中的“频婆果”。两
果原非一物,其名称的混同,属于中印文化交流中的“误读”现象。元朝后期,中国绵
苹果的一个新品种由西域输入内地,时人开始借用佛经中的“频婆果”一名来称呼它,
到明朝后期正式出现了苹果这一名称。岭南地区原有一种亚热带坚果,很早也被称为频
婆果,但它与苹果没有任何关系。李时珍《本草纲目》等书认为频婆果是柰的别称,这
一说法是不准确的。
我们今天日常食用的水果,大多数在中国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其名称也很早就见
于史载,苹果的情况则是一个例外。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种属与其十分接近的水果,
但苹果这一名称却到明朝才正式出现。究其渊源,苹果是“苹婆果”的简称,“苹婆”
起初写作“频婆”,而“频婆”又有过“平波”、“平坡”等同音异写。本文拟从考察
“频婆”果出发,讨论汉语中“苹果”一词的来源,兼为中国古代苹果栽培史的研...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46
寡妇床头尘土能入药、铅粉无毒、大青叶多采自野外这些都是药学经典《本草纲目》中的说法。而现在看来,这些说法的确不适宜、不适用、不确切、不科学。
现代中医告诉我们,灰尘入药,在临床上不会使用;铅粉有毒;大青叶已实现大规模种植,无须跋山涉水采摘。
近日,《新编本草纲目》编审会在“医圣”李时珍的家乡黄冈市蕲春县举行。湖北省中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70多名专家,将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新编《本草纲目》,把1892种中药、1.1万多个药方的“前世今生”探究得清清楚楚。
该联盟理事长、湖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主编之一王平教授介绍,“天下第一药典”、“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本草纲目》问世至今400多年里,约有150余种版本陆续出版。这些后世版本大多依据原著重刻、重订、校订。湖北作为李时珍故里,将现代中医学、中药学有关研究成果贯穿其中,将现代研究成果与原著有机结合,填补空白;力图使这部新编成为学者们经常翻阅的教科书,为患者和爱好者提供相关知识。
王平介绍,2010年起,湖北中医药大学牵头,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李时珍医药集团、九州通医药公司等34家单位通力合作,...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3728
4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道教炼丹汞练了一两千年
你说的没错,不能无限抬高古人,但是也不能以今人做学问的的标准来要求古人。
本草纲目确实有他的时代局限性,收录了各地稀奇古怪的土方“秘方”。俺小时候家里
有一套木刻版的本草纲目,略微翻过。感觉到有一点在李时珍当时的条件下是很不容易
的。李时珍把很多各地的植物药材绘成图谱,说明了茎叶花果的特征。中国这么大,各
种植物各有各的生长环境。要绘出图谱,太难了。即使在今天,大多数PhD也不能描述
大豆和小麦...所谓不能辨菽麦...李时珍还得把类似的植物种类分别归类,这和林奈最
初开始做植物分类工作相似。
最初的自然科学家大多是博物学家(Naturalist),不能指望他们精通数理化的原理,
也不能指望一个人有多么NB,他们搜集到的知识里,谬误的比例相当高. 但是一群这样
的人,系统了解了自然,孕育了生物,化学,天文和地理四个学科。
可惜中国当时只有一个李时珍。
w*******m
发帖数: 40
4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关于明朝科技,贴一篇老文
明朝科学成就年表
一、天文气象
十四世纪中叶的《白猿献三光图》载有132幅云图,并与天气变化联系起来,绝大部分
与现代气象学原理相一致。(欧洲到1879年才出版只有十六幅的云图。)
1383年南京设京师观象台
1439年造浑天仪置北京
1442年北京设观象台。
1446年建晷影堂(位于北京古观象台西南侧)
1607年李之藻撰《浑盖通宪图说》刊行(介绍西方天文观阐释浑天说)
1617年张燮著《东西洋考》记载海洋占候等的详细资料。
1634年正式安装我国第一架天文望远镜:“筩”(yong)
1643年出版《崇祯历书》。
二、数学物理篇
数学 物理
1450年吴敬撰《九章算法比类大全》
1524年王文素著成54卷总计1500多问近50万字《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
1584年朱载堉著《律吕精义》出版
1592年程大位撰《算法统宗》最早记载使用珠算方法开平方和开立方。
1606年徐光启与利玛窦开始合译《几何原本》。
1613年李之藻据西人克拉维斯《实用算术概论》和中国程大位《算法统宗》编译而成《
同文算指》。
1637年,宋应星在《论...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8912
49
◇◇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
【方舟子按:钟南山说:“方舟子说中医不科学,只有中药还可验证,他
可能讲得太绝对了。我认为中医整体治疗和‘治未病’的理念是科学的。”即便
中医“整体治疗”和“治未病”有其合理之处,也不是科学,而是臆想。现代科
学也讲整体治疗和预防为主,而且建立在科学基础,没必要用中医的说法。
钟南山说:“李时珍早就提过,发疟疾寒热时‘用青蒿一把,加水二升,捣
汁服’。青蒿素现在已走向世界,其功效也已被反复证明。”钟南山对中医经典
很不熟悉。那个方子是晋代葛洪《肘后方》里的,李时珍抄了一下而已。李时珍
同时还抄录了许许多多对治疗疟疾毫无效果的方子,那才是中药的主流。
青蒿素能走向世界,正是“废医验药”的结果。其实它与中医没有太大的关
系。青蒿素是从黄花蒿提取的用于治疗疟疾的化学药,即西药。作为中药的青蒿
是香蒿,不含青蒿素,即使有经过煎煮也破坏了活性,对疟疾无效。】
钟南山:方舟子说中医不科学太绝对
2010年10月01日广州日报
钟南山出席广医荔湾...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12685
5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屠呦呦青蒿素诺贝尔医学奖!
青蒿素的发现,源于一个非常“中国特色”的决定。在上世纪6、70年代的越南战场上
,由于疟疾的流行,作战双方的士兵纷纷感染疟疾,严重地影响了部队战斗力,恶性疟
原虫的出现更成为当时疟疾防治的主要难题。由于北越政府缺乏相应的研究机构和科研
条件,他们只能转而求助于中国。
1967年5月23日,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指示之下,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人员聚集北京就
疟疾防治药物和抗药性研究工作召开了一个协作会议;一项具有国家机密性质、代号为
“523项目”的计划就此启动了。该项目组织了来自60多个研究机构和单位的500多名研
究人员参与 ,项目的目标是要尽快研制出能抑制疟疾的药物。
在这个持续多年的项目攻关中,来自中医科学院北京中药研究所的屠呦呦领导的小组最
先取得了明显的成果,率先从植物青蒿中提取了对鼠疟、猴疟原虫抑制率达100%的有效
提取物,并将成果展示给了其余的科研小组。随后,山东、云南等地的研究所也获得了
非常有意义的研究成果。
最终,集合举国之力,有着成熟治疗作用的青蒿素被中国人发现并推广到了全世界。在
19世纪发明的奎宁及其衍生物面对恶性疟原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力不从心的时候,青蒿素
及相关...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