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杨嗣昌
1 2 3 4 5 下页 末页 (共5页)
p*********3
发帖数: 8525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pureleaf123 (pureleaf),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崇祯时期其实还有卢象昇、洪承畴、吴三桂、孙传庭、杨嗣昌等名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n 12 13:52:35 2014, 美东)
好好用卢象昇、洪承畴、吴三桂、孙传庭、杨嗣昌等名将,依照攘外必先安内的战略方
针,可以以议和为幌子,以迁都为依托,全力对付农民军。这样一来,至少可保半壁江
s*********i
发帖数: 315
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杨嗣昌算有本事吗????
最近看明史,杨嗣昌在崇祯朝是个官挺大,位置很重要的人。他的“攘外必先安内”的主
张也是很正确的。有的书说杨很有才干,可是有的说他是小人,志大才疏。这个人到底
该怎么看呢?
rh
发帖数: 3901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杨嗣昌算有本事吗????
那时候大明气数已尽
就算换做徐阶张居正于谦当国,估计也不会比杨嗣昌强多少
J******y
发帖数: 1442
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杨嗣昌算有本事吗????
杨嗣昌还行吧,至少战略上是对的。
四正六隅,十面張網都挺成功的,剿饷在当时也是正确的选择,安内攘外也没错,清军
南下时候力主议和也是唯一的办法。
不过和领军大将关系处不好,实在是一大败笔。自己指挥打仗更是不行。
m*****u
发帖数: 15526
5
吴三桂那时候算什么名将?松山带头逃跑把洪督师扔下的就有他。杨嗣昌就更什么都不
是,一个文人,处理内政还可以,带兵打仗完全不是他本行。就会Push底下卖命,底下
不跟他玩了自己就p招也没有了
p********a
发帖数: 5352
6
杨嗣昌打仗还是可以的,战略第一。不比袁督师差。
w********i
发帖数: 389
7
这些人大都是文人,能力是有的,但是毛病也是最大的,就是自认为老子天下第一。由
此造成的内耗也是很严重的。
比如牛人卢象升和杨嗣昌,平心来说,都没有错,但是谁也说服不了谁。如果这时候老
板崇祯牛,能控制的了这两位,也可以。但是最后,这两位,一个战死,一个气死。
p*********3
发帖数: 8525
8
好好用卢象昇、洪承畴、吴三桂、孙传庭、杨嗣昌等名将,依照攘外必先安内的战略方
针,可以以议和为幌子,以迁都为依托,全力对付农民军。这样一来,至少可保半壁江
K**********i
发帖数: 22099
d******a
发帖数: 32122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杨嗣昌算有本事吗????
李闯的水平应该是类似杨秀清
c*********d
发帖数: 9770
1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太原道 微信号tydaocom
原创:李淳 太原道 微信号tydaocom
功能介绍
山西地域文化网站太原道的公众平台,致力于三晋文化的传播,这里有山西的文化、历
史、民俗、旅游、民歌、戏曲、名人、晋商……
█ 大明兵部尚书、督师孙传庭,电影《大明劫》剧照
明史有“传庭死而明亡矣”的说法。《明史·孙传庭传》还称“传庭死,关(潼关)内
无坚城矣。”“传庭败死,贼(李自成起义军)遂入关,势以愈炽。存亡之际,所系岂
不重哉!”
正如后来清代诗人所说:“劳臣一剑系沧桑,角鼓悲风绕战场”(沈会霖)“国家之乱
谁为基,英雄数尽际亦危”(清代诗人冯云骧)。
孙传庭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至崇祯十六年(1643年)兵败身亡的25年间,
由永城知县,逐步升至兵部尚书,统领七省军务,先后参与并直接指挥了数十次对民军
的镇压战争。他以独有的聪明智慧、多谋善断和出色的战略战术,使农民起义军多次处
于危亡之境,几近彻底失败。后来由于多种原因,他兵败潼关,在有机会逃命之时,他
带不多的部下冲入敌阵,慷慨赴死;其妻率三妾及婢女跳井而亡。可谓满门忠烈。崇祯
帝因为没找到孙传庭的尸首,认为他逃匿了,而不给褒蔭(褒奖和给他的后人以恩惠)
直... 阅读全帖
b**********u
发帖数: 2817
12
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二月,李自成趁明官军征剿张献忠之际,打出商洛山,转战
湖北、四川,又北上一路打到洛阳,旋又包围开封,虽未打下开封,但有力震动了明王
朝的大厦。后又经郊县之战、潼关之战,明王朝的帝国大厦终于倒塌。崇祯自缢煤山,
固若金汤的明王朝彻底崩溃。
一、官逼民反
明朝末年,朝政腐败,社会黑暗,贪官污吏横行,地主、豪强欺压百姓,农民赖以生
存的土地,多被官府、豪强、地主、强占、兼并,生活没有出路,尤其天启、崇祯年代
,阉宦当权,魏忠贤把持朝廷,朝政昏暗。这时边患也十分严重,后金(清初称后金)
常年与明军在辽、蓟地区作战,战争开支庞大,朝延为应付巨大的战争经费,在农民十
分沉重的赋税负担上,又加派“辽饷”,随后又增加了“剿饷”、“练饷”,谓之“三
饷”。“三饷”如同三座大山压得农民喘不过气来,各行业各业也都负担沉重,难以支
撑。天下人心惶惶,深感生存危机。更为严重的是水、旱天灾不断,尤其陕北地方数年
不雨,赤地千里。天灾人祸,造成遍地饥荒,原本就少地或根本无地的农民更加无法度
日,濒临绝路。又加官府讨饷横征,虎狼般地痛叱、催逼、打、抓、坐牢、杀害,种种
摧残之下,致使无数成... 阅读全帖
h*****1
发帖数: 93
13
本文作者为我们爱历史团队成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张嵚。
明朝历代诸帝中,崇祯是个后人最同情的可怜人:辛苦十七年,劳心劳力励精图治,却
内外败绩不断,打击连连,百官更是昏聩无用,不是混事就是败事。到最后大厦将倾,
北京沦陷,落得悲情上吊煤山的下场。临终前撕心裂肺高呼一句“诸臣误我。”几个世
纪以来,也总令后人心痛。
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崇祯呢?
要论崇祯最可恨之处,对照他悲情的命运,可能有些残酷。但一个事实却是:崇祯与一
个铁腕君主最大的差距,不是勤劳,而是用人。
他在位时期,曾经无比信用的臣子们,对照后来李自成占北京后的表现,绝大多数都十
分的不堪。最被他宠爱的内阁大学士陈演和魏藻德,一个被李自成查出贪赃,私吞的白
银埋的家里满地窖都是,另一个主动卖身投靠,为了表忠心在农民军战士面前慷慨激昂
,大骂崇祯无道,结果连打崇祯打了一辈子,素来暴虐的农民军大将刘宗敏都看不下去
了,上来就是俩个耳刮子:崇祯有什么对不起你的,你竟这么说他!
就这些人的所作所为说,崇祯这辈子,真是瞎了眼。
要说他用过的人,一个好人没有,当然也不对。但更严重的情况是,即使遇到了靠谱的
臣子,他也不会用。
至少有两... 阅读全帖
k***g
发帖数: 7244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辫子、胡桃夹子和黄道周
昨天晚上去林肯中心看芭蕾舞《胡桃夹子》,本来是圣诞节的剧目,图个热闹高兴,但
是第二幕在 Land of Sweets 中出现的三个中国人模样的角色确实让人觉得不太舒服:
一男两女。男的戴着斗笠留着辫子,让人想到晚清时西方人对于中国人的 stereotype
—— 又想到,在京剧的剧目中,但凡是牵扯到西北方、北方的“番邦”角色,他们的
打扮也多是一副满人的辫子装束,譬如《大登殿》、《四郎探母》等等(以前还好奇过
晚清京剧昌盛之时,西太后看着长着辫子的马达和江海,难道不觉得被揶揄了么?),
所以犹为觉得辫子刺眼 —— 我们用来戏谑番邦的装束却又被被人强加在了我们自己
身上,不舒服之余,又觉得有些 ironic ...
早一些时候去大都会博物馆看了“十七世纪中国政治异见者艺术展”,其实就是黄道周
、八大山人、石涛、洪仁等人的书画展。特别是黄道周,书画造诣都很高。就道德而言
,黄道周被乾隆称为“一代完人”。但是不敬的想一下:黄道周和后来成了贰臣、“道
德很有问题”的洪承畴相比,在崇祯帝吊死煤山前,究竟谁对明朝贡献更大?
黄道周和洪承畴都是闽南人,都是进士出身。黄道周大概算是理想主义者,对于朝...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大明劫:1644重庆之围
01
公元1644年,农历甲申年,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风云激荡、云诡波谲的一年。
这既是大明王朝的最后一年“崇祯十七年”,又是清朝“顺治元年”,同时也是李
自成大顺政权“永昌元年”,中国大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天灾、兵燹、生存、毁灭时
刻上演,历史舞台上眼花缭乱,今天的成王转瞬变败寇。
“天崩地裂,山河巨变。”当时的人们如此形容激烈动荡的甲申之变,认为大明劫
数天注定。
后世的各种记载都称,当时异象频出,天象示警。《明季北略》记载,“正月初一
庚寅,大风霾,震屋扬沙,咫尺不见。占曰:风从干起,主暴兵至城破。”
现在看来也许只是北京遇到了强沙尘暴,但大家内心都觉得“快完了”。
生命进入倒计时的崇祯皇帝扶乩求神,欲求真仙指点迷津,得到的偈语竟然是“干
戈从此起,休想太平年。”
京师千里之外的四川,史书中记载的则满是各种“血光之灾”不祥之兆。
比如,“春正月,日赤。日中有赤气数道,下宽上锐,自东指西。又日月无光,赤
如血。仰视北斗,皆不复见。”
换句话说,煞星已扣门。
02
差不多同时,38岁的...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1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辫子、胡桃夹子和黄道周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kzeng (寱语·无味赛百味),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辫子、胡桃夹子和黄道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Dec 4 00:30:04 2011, 美东)
昨天晚上去林肯中心看芭蕾舞《胡桃夹子》,本来是圣诞节的剧目,图个热闹高兴,但
是第二幕在 Land of Sweets 中出现的三个中国人模样的角色确实让人觉得不太舒服:
一男两女。男的戴着斗笠留着辫子,让人想到晚清时西方人对于中国人的 stereotype
—— 又想到,在京剧的剧目中,但凡是牵扯到西北方、北方的“番邦”角色,他们的
打扮也多是一副满人的辫子装束,譬如《大登殿》、《四郎探母》等等(以前还好奇过
晚清京剧昌盛之时,西太后看着长着辫子的马达和江海,难道不觉得被揶揄了么?),
所以犹为觉得辫子刺眼 —— 我们用来戏谑番邦的装束却又被被人强加在了我们自己
身上,不舒服之余,又觉得有些 ironic ...
早一些时候去大都会博物馆看了“十七世纪中国政治异见者艺术展”,其实就是黄道周
、八大山人、石涛、洪仁等人的书画展。特别是黄道周,书... 阅读全帖
I*******e
发帖数: 103
17
来自主题: shopping版 - mac vs pc 的优势
哈苏呀,yy一下而已。
我祖母杨氏,母亲杨氏都是杨嗣昌的后人,我只是对明末杨嗣昌之后挺嘘唏的。
套用“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的原文:

崇祯十二年(1639)九月,杨嗣昌出征。 明朝有史以来,所有出征的将领中,派头最
大的,估计就是他了,当时他的职务,是东阁大学士,给他送行的,是皇帝本人,还跟
他喝了好几杯,才送他上路。 崇祯是个很容易激动的人,激动到十几年里,能换几十
个内阁大学士,此外,他的疑心很重,很难相信人。 而他唯一相信,且始终相信的人
,只有杨嗣昌。在他看来,这个人可信,且可靠。 可信的人,未必可靠。 对于崇祯的
厚爱,杨嗣昌很感动,据史料说,他当时就哭了,且哭得很伤心,很动容,表示一定完
成任务,不辜负领导的期望。

所以杨嗣昌死了,士死知己。

发帖数: 1
1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罪己诏该怎么写?
六下罪己诏的亡国之君
赤野
崇祯皇帝,一个六下罪己诏的亡国之君
崇祯皇帝,一个六下罪己诏的亡国之君
往事如烟,至今已三百六十二年矣,后世人当凭吊之。
引子:一个励精图治、殚精竭虑的青年皇帝在短短的十七年驭内,接连颁布了六道罪己
诏,向全天下的官员士绅、黎民百姓认错和谢罪,但是依旧没有挽救日渐沉沦的江山社
稷,终于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勤政而同时又是最为孤独的亡国之君,这位命运多舛的崇
祯皇帝朱由检也最终于1644年的一个凄风苦雨的黎明时分,在闯王李自成率数十万彪悍
的陕西大兵压境的武力剑锋逼迫之下,绝望地选择以自缢的惨烈方式在紫禁城北侧的煤
山松柏下结束了他痛苦而忙碌的悲情人生,并以自杀行动向全天下的黎民苍生下达了他
三十四年生命中的最后一次"罪己诏"。崇祯帝殉国之后的持续战乱和社会动荡竟酿成了
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人道主义大灾难,令后人观之读之不免为生活在那个血雨腥风、
风雨飘摇的明末战乱年代的芸芸众生所遭受的不幸与苦难嘘唏慨叹不已,唉!这可真谓
"宁为盛世犬、莫为乱世人"。
明末的亡国之君崇祯皇帝(1610─1644),在其一生中共先后六次向普天之下颁布了罪
己诏,这对于一个天贵皇胄、... 阅读全帖
k***g
发帖数: 7244
19
邹元标 ……
不过这样的人很难说算不算良臣(魏征说过:臣愿为良臣,毋为忠臣),明代之所以衰
亡和这些人也不无关系;
譬如明末的黄道周,邹元标的衣钵传人,因为杨嗣昌夺情的事情(邹元标就是因为张居
正夺情的事情被廷杖的),在加上反对杨嗣昌和后金媾和,积极上书反对杨嗣昌,最后
被连贬六级,贬到了广西;
而同朝为官的洪承畴,对杨嗣昌也有异议,认为杨嗣成的计划不切实际,但只是私下里
尽力消除杨嗣昌计划的不利之处,后来大破李自成,几乎完成了对李闯的镇压;
就“正气”而言,黄道周显然高于洪承畴,但是究竟谁对明朝更有贡献呢?丢了一个黄
道周似乎对明朝并没有大碍,但是丢了一个洪承畴,对于明朝的打击是沉重的,这也从
另外一个角度体现了两人的价值……
所以我觉得顾诚在南明史里的评论很有道理:
“人们往往产生一种错觉,似乎只要刘(宗周)、黄(道周)诸君子掌握朝政,明帝国
就有中兴之望。其实,刘宗周和黄道周都不是栋梁之材。他们“守正”而不能达变;敢
于犯颜直谏而阔于事理;律己虽严而于世无补。就迂腐和偏狭而言,宗周更甚于道周。
他毕生追求的是一种自我完美。由于这种“完美”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往往显得矫情做
作。”
S*******C
发帖数: 7325
20
☆─────────────────────────────────────☆
wagmal (超级偶像,工藤静香) 于 (Mon Feb 1 01:12:54 2010, 美东) 提到:
崇祯末年,被李自成和清军夹在北京城,岂不难受死了,
国力下降,早该迁都南京,江南地区,无论物质上,精神上,都可以为汉室江山提供支
撑,
而皇帝可以以御驾亲征的名义,在一年内部分时间镇守北京,保持北方的防御力量。
☆─────────────────────────────────────☆
father (father 是 single 的) 于 (Mon Feb 1 01:20:02 2010, 美东) 提到:
因为崇祯不愿意割肉
☆─────────────────────────────────────☆
tonyxu (无斋主人) 于 (Mon Feb 1 01:20:15 2010, 美东) 提到:
崇祯本来有这个打算,曝光后,要面子。
其实早点派太子到南京,情况就会好很多。

☆─────────────────────────────────────...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267
21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阅读崇祯——人性弱点的子集(1) zt
阅读崇祯——人性弱点

阅读崇祯——人性弱点的子集(1)
历史是一门非常注重功利的学科。普及的史书就是要突出对抗中的矛盾,以求消
耗最小的资源,阐发最大的教益,简单快速的以古为鉴,古为今用。但是,认识一个人
的过程却不应如此,因为他/她之所以为他/她,自有贯穿其一生的特质,而经过提炼的
人类社会一般化矛盾(冲突)中的代号,恰恰无法说明这一点。以崇祯为例:
1。好面子(委过于人。。。)
譬如,你和一群人做一件事情。你满怀责任心,并且因了种种的厉害关系,所以
在这群人中你无疑是最想干好、做得最卖力、思到寝食俱废、想到睡里梦里的一个。当
然,可能你做事的方法并不正确,但是我敢说你肯定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为你的本心
是那么想把这件事情干好,怎么会是蓄意破坏呢???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然也包括你的原因),事情还是失败了。换作任何一个人
,在所有的努力和热望化为一次次失望的时刻,他是否就能理智的认清自己的错误,把
合作者们的效率和态度忽略不计,甘心情愿的向全天下人表示自己应该对这失败负责?
??
2。疑心(猜忌。。。)
崇祯有时候会对人生出疑心,包括对自己的亲人。比如,田贵妃弹一手好琴,...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2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张献忠在四川杀了多少人?
提醒一点,张献忠是顺治3年死的,你说满清灭(其实是驱赶,因为李定国等人跑到云
南,湖北山区去了)西军是顺治16年,这期间打了十几年的仗。
张献忠是一开局就突然死了,在没有了领袖,西军还能坚持这么久。另外其实四川是乱
战,也就是明军也在内,也在抗清。
简单的逻辑:如果四川被张献忠屠杀得差不多了,哪里还有那么大的劲头抗清?
另外,张献忠从未能占领全部四川,实际上他占领的地盘连之前造反的奢崇明占领的地
盘都不如,老张只是名身大,笑。
很多地盘一直在明军手里,比如秦良玉等人。所以张献忠就算屠,也只能屠半个四川。
我认为四川人口的减少是三次乱战的结果。主要是最后一次:长期抗清的结果。类似宋
末元初,长期抗蒙的结果。
最后,四川在明末清初其实有三次大战。张献忠入蜀只是一次,而且战斗不多,不是最
激烈的一次。大家似乎除了张献忠之乱就不知道别的了。
随便拷贝一下百度资料:
第一次:奢安之乱。贵州土司造反。
天启二年(1622年),奢崇明占领重庆以后,又包围成都,巡抚朱燮元传令秦良玉前去
征讨。秦良玉率军攻取新都,长驱直奔成都,将奢崇明击败,解了成都之围。奢崇明败
走后,秦良玉率领秦民屏等攻克二郎关、佛...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3455
23
周延儒走在前往乾清宫的路上,虽急步而行,然举手投足间,皆显俨然风姿。他还不
到五十,正当盛年,相貌堂堂,二十岁曾连中会元状元,典型的江南才子一个。
崇祯六年六月,周延儒曾被迫引疾辞职,此时再进内阁,更身居首辅高位,说实在
,他都感觉意外,天威难测,然首辅之位落入手中,也在意料之中。
国势艰危,几任首辅无所作为,陈新甲资历名望不足,望眼海内,首辅之位,舍我
其谁?
想到此处,便以周延儒的城府,也觉有些飘飘然。
周延儒重新柄政,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体现,上有皇龘帝信任,下有东林与阉党等各
派政治势力的支持。特别以张溥为代表的东林后劲,更把希望寄托在周延儒身上,忠告
之:“公若再相,易前辙,可重得贤声。”
因为诸君支持,周延儒也很注意满足各方需求,己经在运作,将东林党人郑三俊、
刘宗周、范景文、倪元璐、李邦华等召回朝堂。
同时,因为阉党诸人在温体仁当政时始终没有抬头,把希望寄托在周延儒身上,在
彼复出时,出了很大的力量,周延儒不负众望,同时运作以马士英为凤阳总督,一时中
外翕然称贤。
交际花周延儒妙手回春,迅速缓和大明各派内部倾轧,让崇祯帝龙颜大悦,皇龘帝
对他寄予很大希望,甚至贬损帝王之尊而揖...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7927
24
☆─────────────────────────────────────☆
sniperxp (鱿鱼~ 最爱干红,可惜没有柠檬) 于 (Wed May 8 19:48:10 2013, 美东) 提到:
简直就是秦桧第二啊
☆─────────────────────────────────────☆
daye520 (哈哈) 于 (Wed May 8 21:22:14 2013, 美东) 提到:
窃明最大的贡献就是解释了袁崇焕的动机。不是投降鞑子而是养贼自重。

☆─────────────────────────────────────☆
Roethlisberg (Big Ben) 于 (Wed May 8 22:13:34 2013, 美东) 提到:
三桂就没这个觉悟
☆─────────────────────────────────────☆
xlzero (megatron) 于 (Wed May 8 23:57:11 2013, 美东) 提到:
武夫出身没见识
☆─────────────────────────────...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2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替袁崇焕辩护+分析其功过 (转载)
不需要为袁督师辩护。公道自在人心。现在的翻案文章也只好作笑话看罢了。贴一个梁
启超写的袁督师传
第一节 发端
有人焉,一言一动,一进一退,一生一死,而其影响直及于全国者,斯可
谓一国之人物也已矣。吾粤崎岖岭表,数千年来,与中原之关系甚浅薄,于历史上求足
以当一国之人物者,渺不可睹。其在有唐,六祖慧能,创立禅宗,作佛教之结束;其在
有明,白沙陈子,昌明心学,导阳明之先河。若此者,于一国之思想界,盖占位置焉矣
。若夫以一身之言动、进退、生死,关系国家之安危、民族之隆替者,于古未始有之。
有之,则袁督师其人也。
《明史》之传督师也,一则曰:“我大清举兵,所向无不摧破,罔敢议战
守。议战守自崇焕始。”再则曰:“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呜呼,何
其言之之有余痛耶!吾闻万季野《明史稿》,为督师立传,凡二巨册(见魏默深《古微
堂外集》)。度其于督师之雄材伟略、远猷硕画,必能纤悉详尽。又督师当时所以对待
敌军,及敌之所以委曲行反间者,一切重要关目,必能甄载无遗。惜乎宫修之本,忌讳
滋多。原稿今虽流传人间,而鄙人弇陋,未获钞读。以此率尔论述,能无恧焉?虽然,
以数千年来历史上一大异动,重以乡...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669
26
在崇祯面前说大话的不止一个,比较有名的先后有袁崇焕,熊文灿,杨嗣昌还有孙传庭。
袁确实说大话了,而且是在知道5年之期不现实的情况下说大话。
熊文灿是招抚郑芝龙后,宫里派出中使调查另外一个海盗刘香是否真死了,招待太监酒
醉时说大话,后悔也晚了,中使禀告崇祯后不得不赶鸭子上架去对付农民军,三年后失
败被杀。
杨嗣昌也吹牛,但是崇祯相对比较信任他,结局比其他几个人好。
孙传庭原本剿灭农民军有战功,擒获了老闯王,后来和杨嗣昌不合,被弹劾装病,下狱
数年,复出后也是拿老皇历说事情,在崇祯面前吹了牛,结果到了前线才发现情况不对
,请求加饷,招募更多的兵才能对付李自成。又被崇祯斥责,命令他出兵,结果柿园之
役失败了。恢复元气后,皇帝逼迫他再次进攻,结果几乎全军覆没,崇祯的最后一幅家
当就彻底赔光了。
崇祯作为一个末世乱世帝的王是不合格,后勤再困难,经济再紧张,也不要外行指挥内
行,强行干预前线将帅的指挥,往往会造成灾难性后果,松山之役也是如此。
而且我怀疑那个时候士大夫说大话是很经常的事情

材,
f****m
发帖数: 7469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张献忠屠川”真相 转
给你们转个比较专业的评论文章. 听人说,不能随口伙同;尽信书,还不如无书。独立
思考很重要
张献忠其人
张献忠,字秉吾,号敬轩,延安柳树涧(在今陕西定边)人,生于明万历三十四年(
1606 年)九月初十日。明朝将户口分为民籍、匠籍、灶籍、军籍,等等,张献忠祖先
世代是军籍。到明中后期,军队腐败,逃军增多,他父亲已脱离军籍而务农。张献忠自
幼家贫,读书不多,成年后曾在官府做捕快,后被革职,又投入军营做边兵。在军营中
受人欺侮而行凶,差点被判死罪,鉴于他曾立过战功,方免一死,挨了一百军棍,关入
狱中。他出狱后,穷无所归,于是投入了王嘉胤义军。
明朝一代,陕西、山西、宁夏等省都驻有不少防北方蒙古侵扰的军队,称为边兵,还有
运输军用物资的驿卒。明末政治腐败,官吏贪污成风,边兵常无衣无食。更有甚者,明
末,明廷又大量裁汰边兵、驿卒。这些被裁汰下的边兵、驿卒难为生计,于是铤而走险
,拉队伍造反。
崇祯元年(1628 年),陕西白水县爆发了王二领导的饥民大起义。陕西连续两年大旱
,饥民吃树皮和观音土,官府还“严为催科”,于是官逼民反。一人登高呼,众人如潮
涌,数月间陕北几十支饥民与边兵、驿卒的造反队...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21077
28
1. 屁民说“张家长李家短”,他认为是说他家好,自成家短;
2. 把楚王还是什么的扔进江里,兜里塞点银子;
3. 杀那个朱明王爷(忘了哪个)坑死杨嗣昌那个,还跟人解释,不想杀你,但不得不
杀,因为我抓不到杨嗣昌,不杀你的话杨嗣昌死不了;然后让人喝酒,一低头,一刀下
去完事儿;
4. 自己营帐里有老鼠,就让全军一起抓老鼠泄愤;
5. 攻下重庆,守军全砍掉一只胳膊,然后放走,简直是天才的广告;
6. 剥人皮,挂在道边,如同纸人送葬,手下说“不吉利”他还连连点头;
……
反正我每当读张献忠的历史,总想笑,总觉我能体会到他那种行为艺术式的幽默感。
d*****0
发帖数: 68029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崇祯为什么治不了左良玉?
左才是一代军阀的典型啊。崇祯皇帝这么刚愎自用,为什么能容忍他。
明崇祯十年(1637年)安庆告急,左良玉当时正在南阳与农民军作战,河南监军太监力
促左良玉入山“围剿”农民军,左良玉拥兵不动,崇祯遂派熊文灿至安庆,请左良玉至
安庆。可左良玉对熊文灿漠然置之,擅去郧县攻打张献忠。
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在川陕一战中,杨嗣昌命令左良玉堵截农民军,左良玉袖手
旁观,杨嗣昌九檄左良玉,左良玉仍置之不理。由于左良玉观战不至,张献忠从容出川
攻打襄阳,农民军大胜,杨嗣昌一气之下汤水不进而亡。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李自成遂攻打襄阳,左良玉撤兵至武昌,左良玉向楚王要兵员
、要粮饷,均没得到补给,遂掠夺武昌包括漕粮盐舶。到九江后拥兵二十万观望自保。
后张献忠克武昌,朝廷严令出兵,才出战大败立足未稳的张献忠,收复汉阳。待张献忠
入蜀后,出兵收复武昌。
D**********r
发帖数: 602
30
袁南生是外交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曾任中国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
“愤青”是在1990年代中后期成为流行词的,但其实“愤青”现象在历史上早已存在,
其产生与发展与中国对外关系有内在的联系。什么是“愤青”,中国千年外交史上有“
愤青”现象吗?古代“愤青”与现代“愤青”有哪些相似和相异之处?怎样看待现代“
愤青”现象?分析和梳理这些问题,对于我们办好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彰显大国外
交的特色、风格和气派,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什么是“愤青”现象】
“愤青”最早特指1960年代欧美左翼思潮中主张颠覆传统社会价值的叛逆青年。1973年
,香港邵氏电影公司出品的影片《愤怒青年》记述一班不满社会现状而急于改变现实的
青年,证明当时已存在“愤怒青年”的称呼,后来该词被简称为“愤青”。由于通信手
段的进步和互联网广泛使用,使更多的人可参与到对历史问题和国际局势相关问题的讨
论中,这就为“愤青”群体的产生和生长提供了物质基础。
顾名思义,“愤青”是指思想偏激、情绪化,有极端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沙文主义思
想、言论和行动的青年。“愤青”同时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是思维的情绪化、非理性
化、简单化。“愤青”容...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31
http://news.ifeng.com/a/20160413/48447703_0.shtml
2016年04月13日18:52
作者:袁南生
袁南生是外交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曾任中国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
“愤青”是在1990年代中后期成为流行词的,但其实“愤青”现象在历史上早已存在,
其产生与发展与中国对外关系有内在的联系。什么是“愤青”,中国千年外交史上有“
愤青”现象吗?古代“愤青”与现代“愤青”有哪些相似和相异之处?怎样看待现代“
愤青”现象?分析和梳理这些问题,对于我们办好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彰显大国外
交的特色、风格和气派,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什么是“愤青”现象】
“愤青”最早特指1960年代欧美左翼思潮中主张颠覆传统社会价值的叛逆青年。1973年
,香港邵氏电影公司出品的影片《愤怒青年》记述一班不满社会现状而急于改变现实的
青年,证明当时已存在“愤怒青年”的称呼,后来该词被简称为“愤青”。由于通信手
段的进步和互联网广泛使用,使更多的人可参与到对历史问题和国际局势相关问题的讨
论中,这就为“愤青”群体的产生和生长提供了物质基础。
顾名思义,“愤青”是指思想偏激...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32
http://hx.cnd.org/?p=126728
【这是外交学院党委书记袁南生在《同舟共济》杂志2016年第四期发表文章:《中国外
交“愤青”现象为何千年不绝?》袁南生在文中提出:中国的“愤青”认为中华民族是
最伟大的民族,中国文化是最伟大的文化,中国将很快成为世界强国乃至第一强国。他
们不喜欢取得西方国家国籍的华人,也不喜欢别人对中国人、中国政府及中国文化的批
评,不管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谁,也不管人家的批评是否出于善意,更不管批评得有没
有道理,一遇批评,马上反驳甚至谩骂。这些“愤青”仇恨西方国家,认为资本主义国
家天生具有侵略及掠夺本性,亡我中华之心不死。三是轻言战争。主张采取极端措施,
甚至主张以暴力改变社会。四是拒绝妥协。对外交往一味主张强硬。】
“愤青”是在1990年代中后期成为流行词的,但其实“愤青”现象在历史上早已存在,
其产生与发展与中国对外关系有内在的联系。什么是“愤青”,中国千年外交史上有“
愤青”现象吗?古代“愤青”与现代“愤青”有哪些相似和相异之处?怎样看待现代“
愤青”现象?分析和梳理这些问题,对于我们办好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彰显大国外
交的特色、风格... 阅读全帖
R*********j
发帖数: 1957
33
外交学院党委书记袁南生:中国外交“愤青”现象为何千年不绝?
2016-04-14 08:11:45
2016年4月的《同舟共进》杂志刊发外交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袁南生的文章,剖
析中国千年外交与“愤青”现象。《同舟共进》杂志1988年创刊,是面向全国发行的时
政文化月刊,由政协广东省委员会主管、主办。袁南生曾任中国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
点击查看大图
袁南生
精彩观点:
中国的“愤青”认为中华民族是最伟大的民族,中国文化是最伟大的文化,中国将很快
成为世界强国乃至第一强国。他们不喜欢别人对中国人、中国政府及中国文化的批评,
也不管批评得有没有道理,一遇批评,马上反驳甚至谩骂。这些“愤青”仇恨西方国家
,认为资本主义国家天生具有侵略及掠夺本性,亡我中华之心不死。
当代社会“愤青”现象的产生还同狭隘民族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的影响有关。民族主义
情绪的影响百年来在中国不容小觑,而就全球来看,冷战结束之后,意识形态并未终结
,民族主义业已取而代之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因素。狭隘民族主义、极端民族主义者都是
以爱国主义的面目出现,具有极大的迷惑性,带有绝对的不可置疑性。他们骨子里认为
本民族利益天然高...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34
来源: 亚洲新闻周刊 于 2017-03-28 20:44:14 [档案]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1410 次 (72089 bytes)
字体:调大/重置/调小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贴 | 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这是外交学院党委书记袁南生在《同舟共济》杂志2016年第四期发表文章:《中国外交
“愤青”现象为何千年不绝?》袁南生在文中提出:中国的“愤青”认为中华民族是最
伟大的民族,中国文化是最伟大的文化,中国将很快成为世界强国乃至第一强国。他们
不喜欢取得西方国家国籍的华人,也不喜欢别人对中国人、中国政府及中国文化的批评
,不管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谁,也不管人家的批评是否出于善意,更不管批评得有没有
道理,一遇批评,马上反驳甚至谩骂。这些“愤青”仇恨西方国家,认为资本主义国家
天生具有侵略及掠夺本性,亡我中华之心不死。三是轻言战争。主张采取极端措施,甚
至主张以暴力改变社会。四是拒绝妥协。对外交往一味主张强硬。
“愤青”最早特指1960年代欧美左翼思潮中主张颠覆传统社会价值的叛逆青年。1973年
,香港邵氏电影公司出品的影片《愤怒青年》...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3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马英八:我弟弟要滚蛋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党妈又抽小将一耳光:中国外交“愤青”现象为何千年不绝?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pr 14 23:30:39 2016, 美东)
http://news.ifeng.com/a/20160413/48447703_0.shtml
2016年04月13日18:52
作者:袁南生
袁南生是外交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曾任中国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
“愤青”是在1990年代中后期成为流行词的,但其实“愤青”现象在历史上早已存在,
其产生与发展与中国对外关系有内在的联系。什么是“愤青”,中国千年外交史上有“
愤青”现象吗?古代“愤青”与现代“愤青”有哪些相似和相异之处?怎样看待现代“
愤青”现象?分析和梳理这些问题,对于我们办好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彰显大国外
交的特色、风格和气派,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什么是“愤青”现象】
“愤青”最早特指1960年代欧美左翼思潮中主张颠覆传统社会价值的叛逆青年。1973年
,香港邵氏电影公司出品的...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3526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末为什么不迁都南京?
杨嗣昌崇祯13年还想换掉左良玉呢。可见左也就是不太听话而已,还并非是真正的军阀
。问题是杨嗣昌太软,把事情给搞砸了,结果就是左就真成军阀了。要是崇祯铁了心要
搞左,周密安排,也不是没有可能吧。
z**********e
发帖数: 22064
37
2017-05-01 博合堂 微信号 weibohetang
功能介绍
如果你看不清当下,就读读历史,因为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如果你看不懂历史,请看看
当下,因为历史正在重演。
“愤青”是在1990年代中后期成为流行词的,但其实“愤青”现象在历史上早已存在,
其产生与发展与中国对外关系有内在的联系。什么是“愤青”,中国千年外交史上有“
愤青”现象吗?古代“愤青”与现代“愤青”有哪些相似和相异之处?怎样看待现代“
愤青”现象?分析和梳理这些问题,对于我们办好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彰显大国外
交的特色、风格和气派,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什么是“愤青”现象
“愤青”最早特指1960年代欧美左翼思潮中主张颠覆传统社会价值的叛逆青年。1973年
,香港邵氏电影公司出品的影片《愤怒青年》记述一班不满社会现状而急于改变现实的
青年,证明当时已存在“愤怒青年”的称呼,后来该词被简称为“愤青”。由于通信手
段的进步和互联网广泛使用,使更多的人可参与到对历史问题和国际局势相关问题的讨
论中,这就为“愤青”群体的产生和生长提供了物质基础。
顾名思义,“愤青”是指思想偏激、情绪化,有极端民族主义... 阅读全帖
Z**********g
发帖数: 14173
38
因为崇祯包子有一首诗:
盐梅今暂做干城,上将威严细柳营;
给的是杨嗣昌。
杨嗣昌类似王73,有才、忠诚,但无能。
麻痹的,反贼太多,本葫芦熟读汉书,可骗不倒我。
M******a
发帖数: 6723
39
杨嗣昌后来自杀,就是因为明朝有法律,亲王死于贼手者,所在地方长官当死罪。
崇祯的族祖朱翊铭被张献忠抓住,他乞求张饶过他,说全部的财产都可以奉送。
张说,财产本来就是我的;你的脑袋我需要借用一下,因为我收拾不了杨嗣昌,只能让
皇上来收拾。
I*******e
发帖数: 103
40
来自主题: shopping版 - mac vs pc 的优势
我只说一个事实,就是音乐方面,mac的确比windows强。
不是有一个微软公司的副总裁,曾经还当过windows项目的头头的家伙,离开微软当摇
滚歌手去了?此君就很欣赏apple的MACOSX.
我只是最近想写两首歌,才有所感慨。像我这样流落天涯的浪人,又有什么可以显摆的
。晕倒。所以才神情萧索、无限伤心。
不知道有多少人读过明史, 明末崇祯最信任的人是东阁大学士杨嗣昌, 此人奉命出征讨
伐农民起义,病死于役,连祖坟都给张献忠同学挖了。杨嗣昌的后人中,我认识一个14
岁的小女孩,音乐和学习俱佳,我发过誓要为她写一首曲子。只是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
再见她一面,也不知道她还有没有在未名湖游玩说北大清华亦不过如此的气概。
b***n
发帖数: 13455
41
王斗冷眼看着,历史上崇祯年间,大明南北两地的官员派系斗争非常激烈,比如,少
詹事黄道周曾弹劾大学士、兵部尚书杨嗣昌,张若麒又弹劾黄道周,还有东林、阉党、
言官党争不断。
而各派之间,又互相内斗,可谓非常混乱,或许,只有在对付武将勋贵上,他们才
会又拧成一条心,陈演表面上给倪元璐难看,事实上,何尝不是为他解脱,让朝廷编练
新军之议,付之东流?
果然,新任户部尚书叹道:“江南己是税重,诸税位列全国之冠,若再加征,惟恐
激起民变。”
他说道:“再且,与北地一样,江南各处,一样灾荒不绝,百姓嗷嗷度日。
他举例:“春夏之时,苏州府大旱不雨,米价每石银四两。春,太仓州灾荒,夏,
湖州府大旱,飞蝗蔽日而下,所集处禾苗与芦苇食尽,民削树皮木屑杂糠秕己食之,或
掘山中白泥为食,流离窜徙,民益多艰……”
说到这里,他语声哽咽,谈起家乡父老的苦楚,他同样神情激动。
崇祯帝默然,是啊,江南各处,不是大旱就是大涝,一样饿死载道,百姓艰难,大
明,真的筋疲力尽了。
不约而同的,内阁诸员,都没有谈及富户大族之税,不说当年杨嗣昌的赋税归于“
有力家”,或是薛国观的让官员富商捐献钱粮,都证明了行不通,最终的负担,只会转...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3455
42
老白牛:订阅越来越好了,高兴,感谢朋友们的支持,月票也不错,没请也有好几十张
,更要感谢天下纵横有我书友的热心。要跟阿点签大神约了!唉,时光荏苒啊,转眼在
点点好多年了。
初四日,皇极殿。
除了有时举行各种典礼,皇极殿其实很少用于上朝,大明皇帝处理政事,一般放在
奉天门,乾清宫等处,不过最近皇极殿人流不断,频繁的朝议在这里举行一次又一次。
今日又是如此,崇祯皇帝坐在宝座上,放眼看去,下面一片芒丝罗绢的朝服,红色
的,蓝色的服色,仙鹤的补子,孔雀的补子,獬豸补子,镶玉腰带,犀角腰带,满满的
衣冠禽兽。
此时身着衣冠禽兽朝服的大臣小臣们,正在进行激烈的争论,崇祯帝面无表情地看
着,看着下面各个官员大打口水战,说着没有营养的东西,然而除了相互攻击,却没有
一人可以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
他心中不无悲凉:“这就是朕的臣工。”
他下意识攥紧右手,那方,有一份名单,那是王斗交于王德化,再由王德化转交给
他。
虽说有些半信半疑,不过对这份名单,崇祯帝认为有些还是可信的,他看向下方一
些人,看他们神情安详,似乎这次风波,一点也不关自己事一样,心中更是恨恨。
再看过去,此时殿中,正有二人正在大声辨论,... 阅读全帖
j****g
发帖数: 591
43
山寨晚明续 第一卷 改元工商 第十三章 辽饷不能停啊
尽管崇祯九年除夕之夜发生了神机营哗变一事,随后崇祯又下令彻查六部九寺官员
实领新年赏赐,崇祯十年春节期间闹得鸡飞狗跳、百官不安,但实际上却是格外温和
。主要是查账办公的地方不是锦衣卫大牢,而是六部九寺的公事房。锦衣卫的揖提和
东厂的番子们满脸笑容地把官员们请到六部九寺的公事房,审计师培训班的账户们、
登州军的士官们,拿着账册轻声细语的问各位官吏实领的新年赏赐,实在让人生不出
紧张感来。从九品小吏开始一个一个过问,一些平时受了气的、老被上司克扣的小吏
趁机抱怨,个别的小吏甚至借机攀扯,审计师账户们和登州军的士官们总是细细的记
下来,然后逐一签字画押。真查到那些多领多占、克扣下属份额的官员时,账户们就
拿着账本问,这些没有领足的小吏们的新年赏赐到哪儿去了?
新年赏赐本来不多,六部九寺五品以上的大多数官员们还真看不上这点点赏赐,多
领多占的也多半是因为被减半后心怀怨恨,听得只是交纳五倍罚款,并且只是降一级
使用时,多数都认账。个别看不清形势的官员一开始还想抵赖,但挡不住同僚的劝说
,想想实际上也损失不大,皇上这次只是追查多贪多占的新年赏赐...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3455
44
老白牛:发现急更的话,总习惯性情节散漫,因为不得不凑出一些字上来交单。还是写
好一个大情节再发上来,这样读者可以看得畅快,我也可以紧扣中心思想,免得细枝末
节太多,有违写作初衷。嗯,大章不会少于六千字。
崇祯十四年九月,己是后世阳历的十月,塞内塞外,天气开始转凉,变冷。
塞外,宽河地带。
清澈的宽河水由北向南蜿蜒流淌,两岸植被茂密,森林繁多,不时可见一处处草滩
。不过这处鸟语花香的胜地,己经变成死亡之所,来自大明的征服者,带来了难以想象
的死亡与杀戮。
左岸的打鸡城,那个原本简陋的,土木结构的堡垒,此时城门大开,内中不时腾起
一股股黑烟,里面的屋舍帐篷,除了庙宇,己经一把火全烧了。
一架架木杆子,竖立在离河不到百步的距离,上面如小鸡似的挂着一个个人,这些
人,一水的衣饰华贵(相对的),他们个个双脚被粗大的绳索劳劳绑住,然后头朝下,
倒吊着挂在木杆顶部。
他们的咽喉,或是手脚,不时往下滴落着鲜血,个个双目圆睁,扭曲着身子,就那
样血慢慢流尽而死。
此时挣扎的己经少了,长时间下,挂着的人大部分忍耐不住死去,他们僵硬的脸上
,满是狰狞与恐惧。这些人原本是各部落的头领,至少也是小头目之类的人物... 阅读全帖
kx
发帖数: 16384
4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张献忠到底有没有大肆屠蜀?
http://www.guancha.cn/shichuan/2017_04_04_401971_s.shtml
逝川
神经粗大脑洞很深的历史爱好者
2017-04-04 08:11:12 字号:A- A A+ 来源:观察者网
关键字: 江口沉银张献忠李自成张献忠屠川三次入川明末清初多尔衮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逝川】
去年底,国内十余位考古专家齐聚四川彭山,正式宣布彭山“江口沉银遗址”经考证为
历史记载的张献忠沉银中心区域之一。“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
成都府”这句流传数百年的童谣,也终于被证实。2017年1月5日,水下考古发掘正式启
动。
而就在3月20日下午,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了“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阶段性工作新
闻通气会:历经两个多月的发掘,出土了超10000件文物,包括明王朝分封藩王及张献忠
分封嫔妃的金册、银册,西王赏功金币、银币、大顺通宝铜币、银锭以及各类金银首饰
和兵器。进一步实证确认了“张献忠江口沉银”传说。
现场展示“木鞘藏银”的照片
然而随着江口沉银一同浮出水面成为热点的,还有围绕这位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的种种
争议:其中最大的疑团,当属“张...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3455
46
看赵知州惨死,六娘有些茫然,城内作威作福的孙守备转眼成义军了,为官清廉,待人
和善的赵知州却被处死了,现家内又没吃的,以后自己与元发哥怎么办,大囡二囡怎么
办?
与这对小夫妻一样,看闯兵处死赵知州与一干士绅,台下密密的百姓,或恐惧,或
麻木看着,或有人高声叫好,不过众人皆觉前途莫测,充满无尽的茫然。
数日后,李自成率军离开已被铲平城墙的裕州城,离开时,他的军伍,又多了若干
万的“兵马”,杨元发、李六娘这对小夫妻,也带着大囡二囡,跟在军垩队之中。
……
又数日,在轻易攻陷南召城后,队伍更加壮大的李自成大军,浩浩荡荡行进在,逼
向南阳府城途中。
这日,大军在育水边扎营,一个被充为营地之一的破烂山神庙内,杨元发、李六娘
,还有几个邻居,围绕一堆小小篝火取暖歇息,众人都是蓬头垢面,衣衫褴褛,他们裹
紧被褥,身体蜷缩,希望这样,能让自己温暖些。
六娘,紧紧依着夫君,而在她怀中,大囡二囡,睡得香甜,只是二人的小脸,越发
苍白瘦弱,经常跋涉,加上忍饥挨饿,怎么能让两个小娃受得了?身子,就这样差下去。
六娘此时头发有如鸡窝,日见枯黄下来,她抱着两个女儿,眼中满是担忧与绝望,
再这样饿下去,大囡二囡怎么...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3455
47
老白牛:多谢王孙武阳书友的明朝爵位资料,比我收集的详细多了。
也感谢朋友们的支持,书评区的贴子多起来了,很高兴。
崇祯十四年十月二十日。
王斗靖边军等,已经早早经过山海关,抚宁,到达永平府,详情捷报发出后,不久
在辽东的各镇援兵,都接到了班师圣旨,因此在十月初,各镇便集体回归。
因为此战大捷,所以蓟辽总督洪承畴,宁远总兵吴三桂,辽东总兵刘肇基等人,都
将前往京师接受封赏,参加祝捷大宴,他们以部下镇守,只带一些家丁亲卫,随同大军
前行。
锦州之战,大明战死了祖大寿,马科,白广恩,李辅明,左光先五位总兵,还有将
士数万,消息传到后,朝野震惊,有感于他们为国殉身,朝廷对他们的表彰也紧锣密鼓
进行,将要建庙祭祀不说,他们的棺木也要进京,接受君臣的哀悼痛哭。
由于是班师回朝,还要扶棺进京等,所以大军走得很慢,刚刚到达永平府,王斗得
到一份情报,皇太极死了。
他是在退兵路上死的,死因不明,回到盛京后,多尔衮立时称帝,国号仍是大清,
年号顺治。
似乎,皇太极死时,退走的八旗兵起了一些混乱争杀,一直回到盛京都是如此,可
能有什么阴谋在内,不过声势最大的二白旗还是掌控了大局,又一系列的争执妥协后,
多尔...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8
http://history.voc.com.cn/article/201510/201510190858534425.htm
2015-10-19 08:58:53 [来源:人民网]
假如崇祯没有裁撤驿卒,那么西北的农民叛乱就有时间有能力平定,而计划“安内
之后攘外”也可以从容实施,至少,崇祯不会被李自成逼得上吊。如果我们反推一下,
就不难看出其中的一条因果链:明朝灭亡—李自成进北京—李自成失业—朝廷裁撤驿卒
—刘懋上疏—毛羽健的报告—悍妇温氏捉奸。
明王朝的灭亡似乎没话可说了,让人来劲的是,它竟然是和一个叫毛羽健的中低级
官员床上那点事联系在一起的,他的一个不大不小的动作,使得李自成投入乱民之中,
最终灭了明朝。可促成毛羽健这个举动的,却是他那河东狮吼的老婆温氏。
读《历史的拐点》发现,毛羽健1628年考中进士,由知县升为御史,调入京城,于
是养了二奶。没想到,一天老婆突然从老家杀到京城来捉奸,二奶被她打个半死,老公
也被罚跪一天一夜。他忽然明白了,老婆是靠什么才这么快赶来的,于是他恨驿递,便
上疏崇祯皇帝,废除驿递制度。但崇祯怕违背祖制,没有批。
驿递原本只为递送使客,飞报军情... 阅读全帖
1 2 3 4 5 下页 末页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