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聚变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发帖数: 1
1
于敏构型决定中国氢弹小型化发展失败
为什么,因为它的结构设计导致中国氢弹小型化发展失败,其最小的结构只能是比较笨
重的直径接近1米球体,而欧美氢弹的直径在0.3米左右。
我们先来说说 其结构,才能了解为什么这么烂。
一、原子弹弹芯设计
先说原子弹,燃料是铀235或钚239,铀235做的原子弹保存期上亿年,钚-239,半衰期为
2.41万年,常被用制核子武器,纯度必须90%以上,被分开保存为多个不会发生裂变的亚
临界质量,以避免象TNT一样引爆,不是核爆炸。
原子弹制造:钚239原子弹的爆炸临界质量是5千克左右,为半径4厘米的球。
有了核部件、经过精心计算试验验证的常规化学炸药部件,能可靠地把铀-235压缩到临
界体积,还是不够引爆原子弹。
还必须有专门设计的点火中子源装置。
不然的话,铀部件临界后开始链式反应。为了使核爆炸能量释放达到最大值,应该使链
式反应的代数达到要求。如果在达到的要求的代数之前,核材料由于热膨胀而变为亚临
界状态,那么这颗“原子弹”就成了臭弹。万吨级爆炸能量的99.9%以上是在链式反应
的最后7代释放出来的,其时间约为0.07微秒。点火装置的作用很关键,它在开始时...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4968
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裤子大、中科院合肥
裤子大、中科院合肥、安徽省、合肥市全力争取“新能源国家实验室 ”落户合肥。尼
玛,肥城那么小的一个城市,已建成的国家实验室一个(同步辐射),一个筹建(微尺
度),两个争取中(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基本已确定)……风电、太阳能、核能三管齐
下,土共是要逆天的节奏。
"中新社合肥12月5日电 (记者 吴兰)“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集成工程设计研究”(CPETR
集成工程设计研究)项目启动会5日在合肥举行,会上宣布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
正式开始工程设计,中国核聚变研究由此开启新征程。
聚变能源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彻底解决能源问题的根本出路之一。以实现聚变能源为
目标的CFETR是中国聚变能研发必不可少的一环,直接瞄准未来聚变能的开发和应用,
将建成世界首个聚变实验电站。
中国科学家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建设的同时已经开始规划建设CFETR,它将
是中国自主设计和研制、以我为主联合国际合作的重大科学工程。
中国于2006年正式加入ITER,这期间,中国科学家以参加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
ITER)为契机,在全面消化关键技术基础上,自主建设创新,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中
国核聚变事业在近五... 阅读全帖
t******t
发帖数: 15246
3
“自从上世纪60年代初激光器问世以后,中、美、日、前苏联等国即着手激光驱动惯性
约束聚变研究,40多年来,该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目前正处在实验室演示热核点火和
燃烧前夕。”日前,刚从法国参加2011年惯性聚变科学与应用国际会议的中科院院士贺
贤土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贺贤土透露,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有望在明年进行点火演示,如果成功,则证明
了惯性约束聚变(ICF)的科学可行性,这将是ICF研究的重要里程碑。同时,我国走了
一条完全独立自主的ICF研究路线,预计2020年左右演示实验室点火和热核燃烧。
美国预计将在2012年实现实验室点火
热核聚变能源是人类理想的干净能源。目前,实现可控核聚变主要有两种技术途径。一
种是用托卡马克装置开展“磁约束聚变”的研究,如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
;另一种就是ICF。ICF是利用高功率大能量驱动器(目前是激光器)提供能量,使含氘
氚聚变燃料的靶丸发生内爆压缩和热核点火燃烧,释放高增益的聚变能。ICF研究除了
应用于聚变能源之外,还可用于国防和基础科学研究。
“实现聚变能需要经历实验室演示热核点火和燃烧、聚变发电演示和商用发...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4
中国热核聚变走独特自主路线 2020年实验室点火
2020年左右我国将演示实验室点火和热核燃烧
2011-11-21 阅读次数:48次
“自从上世纪60年代初激光器问世以后,中、美、日、前苏联等国即着手激光驱动
惯性约束聚变研究,40多年来,该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目前正处在实验室演示热核点
火和燃烧前夕。”日前,刚从法国参加2011年惯性聚变科学与应用国际会议的中科院院
士贺贤土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贺贤土透露,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有望在明年进行点火演示,如果成功,则
证明了惯性约束聚变(ICF)的科学可行性,这将是ICF研究的重要里程碑。同时,我国
走了一条完全独立自主的ICF研究路线,预计2020年左右演示实验室点火和热核燃烧。
美国预计将在2012年实现实验室点火
热核聚变能源是人类理想的干净能源。目前,实现可控核聚变主要有两种技术途径
。一种是用托卡马克装置开展“磁约束聚变”的研究,如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
计划;另一种就是ICF。ICF是利用高功率大能量驱动器(目前是激光器)提供能量,使
含氘氚聚变燃料的靶丸发生内爆压缩和热核点火燃烧,释放高增益的... 阅读全帖
D**s
发帖数: 6361
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US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Daos (刀丝斋), 信区: USANews
标 题: 中国核聚变研究获重大突破 或将解决世界能源问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8 22:38:35 2016, 美东)
参考消息网12月9日报道港媒称,在合肥董铺水库一座伸向水中的安静和风景秀丽的半
岛上,物理学家最近创造了一项世界纪录。他们制造出比太阳中心温度还要高的氢等离
子体,并且稳定燃烧了1分多钟。
据香港《南华早报》12月8日报道,核聚变研究人员让电离气体稳定燃烧了两次,持续
时间和四年前用同一座反应堆创造的纪录一样长,这座科学岛上有中国一些最大型的研
究设备。
EAST(先进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大科学工程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罗广南教授说,先前
的一些聚变实验持续了100多秒,但它们就像“骑一匹烈马”,难以控制不稳定的等离
子体。不过,8月在EAST上进行的实验更像是一次盛装舞步表演,处在被极强电磁场屏
蔽的一个环形室中的等离子体被控制在一种高效稳定态H-mode(高约束模式)。
罗广南说:“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增强了人类利用核聚...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英国氢弹发展历史
下面通过英国热核武器开发的官方史《Britain and the H-bomb》来看看一个国家开发
氢弹的过程————殊途同归是如何实现的。
通向英国热核武器之路:起步与摸索阶段
总体规划、决策与组织变动:
1954年4月13日:
由理论物理部主导,奥尔德玛斯顿内部成立“天体物理学委员会(Astrophysics
Committee)”,开始对氢弹问题进行系统地探讨:以专家交换意见为主。
1954年7月27日:
英国内阁决定全面展开氢弹研制工作。
1954年11月-1955年1月:
总参谋部同意,“A型热核炸弹”(大型助爆裂变弹,百万吨级别)、“B型热核炸弹”
(真正的氢弹)中,B型才是最终开发目标;威廉彭尼(William Penney,AWRE所长,
1950-1959)承认现阶段应重点开发“A型热核炸弹”。
1955年3月:
天体物理学委员会讨论“A型热核炸弹”设计,确定其代号为“绿竹(Green bamboo)
”,无法确定其设计是否可行,但争取在1957年进行核试验;“B型热核炸弹”——代
号为“绿花岗岩(Green Granite)”——的研发优先性确定为低。
1955年末...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7
下面通过英国热核武器开发的官方史《Britain and the H-bomb》来看看一个国家开发
氢弹的过程————殊途同归是如何实现的。
通向英国热核武器之路:起步与摸索阶段
总体规划、决策与组织变动:
1954年4月13日:
由理论物理部主导,奥尔德玛斯顿内部成立“天体物理学委员会(Astrophysics
Committee)”,开始对氢弹问题进行系统地探讨:以专家交换意见为主。
1954年7月27日:
英国内阁决定全面展开氢弹研制工作。
1954年11月-1955年1月:
总参谋部同意,“A型热核炸弹”(大型助爆裂变弹,百万吨级别)、“B型热核炸弹”
(真正的氢弹)中,B型才是最终开发目标;威廉彭尼(William Penney,AWRE所长,
1950-1959)承认现阶段应重点开发“A型热核炸弹”。
1955年3月:
天体物理学委员会讨论“A型热核炸弹”设计,确定其代号为“绿竹(Green bamboo)
”,无法确定其设计是否可行,但争取在1957年进行核试验;“B型热核炸弹”——代
号为“绿花岗岩(Green Granite)”——的研发优先性确定为低。
1955年末... 阅读全帖
s******y
发帖数: 28562
8
这么重要的新闻居然没有人贴啊?
http://edu.cnr.cn/list/201208/t20120814_510583722.html
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开工仪式隆重举行
2012年08月14日 13:47来源:凤凰教育打印字号:T|T
8月13日下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离子体物理国家实验室和中科
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三方“聚变能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我校东活五楼学术报告厅举
行。我校校长侯建国、普林斯顿大学等离子体物理国家实验室主任Stewart Prager、中
科院等离子体所所长李建刚分别代表三方签署合作协议。三方将以人才培养、前沿研究
为目标,在聚变理论、装置实验、聚变堆总体、聚变堆关键技术等前沿研发方面进行全
面合作,并共同筹建先进聚变能与等离子体科学协同创新中心。
签字仪式由我校朱长飞副校长主持。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王英俭、等离
子体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万宝年,中国科大核科学技术学院院长万元熙院士、副院长李为
民教授、叶民友教授,物理学院俞昌旋院士以及教授代表参加了签字仪式。
侯建国校长在致辞中指出,聚变能作为一种清洁、安全、资源接近无限的能源,是... 阅读全帖
t******t
发帖数: 15246
9
——6.4秒H模、最高电流1兆安、100秒长脉冲
文/龚先祖、邓九安、杨莹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团结协作下,日前,我所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东方超环(EAST
)在2010年度物理实验中取得多项重大突破:分别实现了大于60多倍能量约束时间高约
束模式(H模)等离子体放电,100秒1500万度偏滤器长脉冲等离子体放电,最高等离子
体平均电流达1兆安。此外,在本轮实验中还建成了多项先进诊断系统等。
11 月7日,我所首次在东方超环实验中实现高约束模式(H模)等离子体放电,在随后
进行的实验中,H模维持时间长达6.4秒。本次实现稳定的100秒放电是目前时间最长的
托卡马克高温偏滤器等离子体放电,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利用射频波实现高约束模式运
行、先进偏滤器位形的精确控制、长脉冲稳态等离子体的获得等都是未来反应堆安全运
行的重要科学技术问题,对未来ITER的物理实验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对此,数十位国际
著名学者和各大聚变实验室负责人纷纷发来贺电,对东方超环装置2010年度物理实验获
得重大突破予以称赞。他们认为东方超环取得了对聚变物理有重要价值的新成果,期待
着东方超环在更短的时间内做出更大的贡献。... 阅读全帖
n********g
发帖数: 6504
10
《Optics communications》杂志2009年10月15日刊登了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Hora
H的文章,介绍了实现无放射性聚变能的激光新途径,通过非线性力驱动的等离子体区
实现氢硼聚变。
以氘氚为材料的核聚变反应将产生大量中子,当这些中子冲击核反应堆壁时,会产生
放射性同位素。虽然与核电站所使用的核裂变反应所产生的废料相比,核聚变反应所生
成的放射性核废料要清洁得多,但从长远角度来看,探索新的、更干净核燃料非常有必
要。
聚变过程中,如果产生的中子能不超过总输出能量的1%,相应的聚变被称为无中子聚
变(Aneutronic Fusion)。无中子聚变能够减小中子辐射带来的各种问题,同时极大地
降低生物防护、远距离控制及安全等方面的要求,有可能实现更干净、更经济的可控聚
变能源。
氢与硼的同位素(p-11B)是一种人们非常感兴趣的清洁聚变燃料,氢硼反应能够生成
单能的α粒子(2.888MeV),可以直接转换成电能。此外,不会产生中子,放射性比煤
燃烧还要少。但是如果利用球对称激光点火,要达到氢硼反应,聚变燃料的密度需要压
缩到固体的十万倍,能量增益为20的话,驱动激光器的... 阅读全帖
s*****V
发帖数: 21731
11
5月30日至6月1日,由ITER总部、科技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核科学技术学院承办的ITER培训论坛及第二次中国磁约束聚变能发展战略研讨会(ITER
Training Forum and Second Workshop on MFE Development Strategy)举行。我所所
长李建刚、副所长万宝年、傅鹏,所ITER办主任陈俊凌、多个研究室的主任和科研人员
以及研究生参与了会议。
李建刚所长应邀担任了大会首场报告的主席,并做了关于“Missions & integration
design of CFETR ”的报告,全面介绍了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China Fusion
Engineering Testing Reactor)的总体初步设计目标;万宝年副所长做了题为“
Design parameter and H&C for CFETR ”的报告,介绍了CFETR的初步总体参数考虑;
傅鹏副所长做了题为“The Concept design of PS and CW system of CFETR”的报告
,展示了CFETR的PS和CW系...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1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已站在核聚变研究前沿
中国已站在核聚变研究前沿
发贴人:60.180.126.*发贴时间:2011-11-2【复制本帖地址】[必看]
壹互联2011 2012 香港VPS核聚变 (2011-06-17)
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将服务核聚变能源开发领域 (2011-05-29)
“天河一号”计算机首次服务核聚变能源开发领域 (2011-05-21)
中国的孩子不如美国的虫子。(图) (2011-11-03)
中国和周边国家勘界后:真实的陆地面积大曝光 (2011-11-03)
世界震惊:中国空间站升空透露八大惊天机密 (2011-11-03)
对网站优化收录量造成影响的来源 (2011-11-03)
美欧看傻:中国空间站升空透露的八大惊天机密 (2011-11-03)
地瓜地瓜,我是土豆,前沿阵地吃紧,向我开炮 (2011-10-21)
独创自我风格,占领时尚前沿,新帕萨特展现人们戏中所想(图) (2011-10-17)
天宫一号 瞄准29日21时16分至21时31分窗口前沿发射(图) (2011-09-28)
伊朗宣布将倾全国之力加快核聚变研究进程 (2010-07-27)
我国与世界联... 阅读全帖
b******3
发帖数: 4385
13
这个靠谱不?????????????
上海交大成立中国激光聚变科学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
2012年08月24日 19: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8月24日电(许婧 杜欣) 继美国、欧洲之后,中国也将成为激光聚变科
学与应用研究的重要力量。中国激光聚变科学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仪式暨高峰论坛
24日在上海举行。
爱因斯坦理论将被实验证明正确与否,宇宙的神奇变化将在实验室里被模拟,自然
的奥秘将被揭示,清洁聚变能源的生产将成为现实……这些人类梦想的实现通过激光聚
变科学与应用的发展距离大家越来越近。
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
密机械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上海激光等离子体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
光聚变研究中心共同签约,将共同致力于中国的激光聚变科学研究与应用,解决相关领
域基础学科和尖端工程技术问题,带动中国该研究领域相关学科发展。该中心被认为将
对国家安全、探索前沿重大科学、生产清洁能源等方面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并将提升
中国相关领域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至国际引领地位。
制造出清洁、稳定、可靠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变能源是...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343
14
近期发生的日本核泄漏事件持续牵动着世界各国的神经,和平开发利用核能再次成为瞩
目的焦点。
就在上个月,国内核聚变界的100余名专家代表也聚集到了一起,由科技部主办的核聚
变能发展研究人才工作会议在中国科技大学举行。与会专家纷纷表示,抓紧培养和储备
核聚变人才后备力量,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国内多项核聚变技术装置已迈入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世界上的核电站利用核裂变来发电,核裂变在产生巨大能量的同时也产生强大的辐
射,废料很难处理。此外,作核材料的铀、钍蕴藏量非常有限。
与核裂变能相比,核聚变能是无污染、无长寿命放射性核废料、资源无限的理想能源,
例如,每升海水中所含的氘通过核聚变反应可以产生相当于300公升汽油燃烧所放出的
能量,而海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但是目前人类已经能够控制和利用核裂变能,而控制和利用核聚变能则需要历经长期艰
苦的研发过程。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向中国青年报记者介绍,目前人类利用托克马克装置开发核
聚变能的科学可行性已经得到证实:“等离子体最高温度可达2亿~4亿度;最高聚变输
出功率超过16兆瓦,聚变输出功率/输入功率比值已经达到1.25。”也就是说,建造核
...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1057
15
本报北京7月4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邱晨辉)被称作中国“人造太阳”的
国家大科学装置——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东方超环再传捷报:7月3日晚,该装置实
现了稳定的101.2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这是记者
今天从中国科学院获悉的最新消息,该院称这标志着EAST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现稳态
高约束模式运行持续时间达到百秒量级的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中国科学院EAST团队相关负责人还表示,这一里程碑性的重要突破,表明我国磁约
束聚变研究在稳态运行的物理和工程方面,将继续引领国际前沿,对国际热核聚变试验
堆和未来中国聚变工程试验堆建设和运行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
据介绍,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计划是当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是
人类探寻未来高效清洁能源的重要途径。实现稳态长脉冲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是未来聚
变堆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EAST具有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类似的先进技术,将是未
来五年内国际上唯一有能力开展超过百秒时间尺度的长脉冲高约束聚变等离子体物理和
工程技术研究的实验平台。为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预演稳态运行是EAST的重要使命。
来自...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6
中国于敏构型氢弹为什么试爆失败N多次?
中国于敏构型氢弹为什么试爆失败N多次?
首先就要来了解它的结构,才会知道为什么会那么多次试爆失败,就是其结构不是100%
可靠。
第一章 中国的于敏构型氢弹 原子弹弹芯设计
先说原子弹,燃料是铀235或钚239,铀235做的原子弹保存期上亿年,钚-239,半衰期为
2.41万年,常被用制核子武器,纯度必须90%以上,被分开保存为多个不会发生裂变的亚
临界质量,以避免象TNT一样引爆,不是核爆炸。
原子弹制造:钚239原子弹的爆炸临界质量是5千克左右,为半径2厘米的球。
有了核部件、经过精心计算试验验证的常规化学炸药部件,能可靠地把铀-235压缩到临
界体积,还是不够引爆原子弹。
还必须有专门设计的点火中子源装置。
不然的话,铀部件临界后开始链式反应。为了使核爆炸能量释放达到最大值,应该使链
式反应的代数达到要求。如果在达到的要求的代数之前,核材料由于热膨胀而变为亚临
界状态,那么这颗“原子弹”就成了臭弹。万吨级爆炸能量的99.9%以上是在链式反应
的最后7代释放出来的,其时间约为0.07微秒。点火装置的作用很关键,它在开始时给
裂变材料注入足够多...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7
中国于敏构型氢弹为什么试爆失败N多次?
首先就要来了解它的结构,才会知道为什么会那么多次试爆失败,就是其结构不是100%
可靠。
第一章 中国的于敏构型氢弹 原子弹弹芯设计
先说原子弹,燃料是铀235或钚239,铀235做的原子弹保存期上亿年,钚-239,半衰期为
2.41万年,常被用制核子武器,纯度必须90%以上,被分开保存为多个不会发生裂变的亚
临界质量,以避免象TNT一样引爆,不是核爆炸。
原子弹制造:钚239原子弹的爆炸临界质量是5千克左右,为半径2厘米的球。
有了核部件、经过精心计算试验验证的常规化学炸药部件,能可靠地把铀-235压缩到临
界体积,还是不够引爆原子弹。
还必须有专门设计的点火中子源装置。
不然的话,铀部件临界后开始链式反应。为了使核爆炸能量释放达到最大值,应该使链
式反应的代数达到要求。如果在达到的要求的代数之前,核材料由于热膨胀而变为亚临
界状态,那么这颗“原子弹”就成了臭弹。万吨级爆炸能量的99.9%以上是在链式反应
的最后7代释放出来的,其时间约为0.07微秒。点火装置的作用很关键,它在开始时给
裂变材料注入足够多的中子,这样就能使随后产生的中子数足够多...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核能技术获重大突破
中国核能技术获重大突破
中国在核能领域的进展较快(图源:VCG)
中国科研团队近期在聚变裂变混合堆项目中取得新进展,为早日实现“千年能源”的利
用向前迈进一步。
中国科技网12月12日报道,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消息称,该国自主
研发设计的聚变裂变混合堆项目,已完成了混合堆总体及Z箍缩聚变堆芯、次临界能源
包层等概念设计,进入实验堆的关键技术研究阶段。 聚变裂变混合堆项目由中国国防
科工局核能开发项目支持,目前已完成混合堆总体概念设计及Z箍缩聚变堆芯、次临界
能源包层和燃料循环等主要分系统的概念设计,已通过验收,满足预定要求。
目前,该研究团队已在“局部整体点火”聚变靶及与之配套的负载、靶设计、靶室设计
、次临界包层设计、重频LTD、干法后处理、余氚回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
共获授权发明专利15项。
报道援引科研团队的话说,聚变裂变混合反应堆即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Z箍缩驱动
聚变裂变混合实验堆关键技术研究阶段。 该团队将建立综合研究平台,对涉及的物理
、技术、材料和工程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开发与验证,以逐步形成Z箍缩聚变-裂变混合
堆工程化应用的成套技术。
报道称...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9
核聚变能源有望在2030年之前实现
来源:北京国际能源专家俱乐部 时间:2018-07-02
48 0 字号:A-A+
分享到: 收藏 打印
一家私人核聚变公司在一个新反应堆中首次将氢的等离子体加热到2700万华氏度(1500
万摄氏度)——比太阳的核心温度还要高。英国托卡马克能源公司表示,等离子体测试
是世界上第一个用核聚变能源生产商业电力的里程碑,可能在2030年实现。该公司以真
空室命名,在强大的磁场中包含聚变反应。6月初该公司宣布在实验ST40聚变反应堆中
制造超高温等离子体。这次成功的测试——托卡马克能源公司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等离
子温度——意味着该反应堆将于明年准备进行一次更热的等离子体测试,温度超过1.8
亿华氏度(1亿摄氏度)。
核聚变.jpg
博科园-科学科普:这将使ST40反应堆达到可控核聚变所需的工作温度,该公司计划到
2025年再建一座反应堆,将产生数兆瓦的核聚变能量。托卡马克能源公司的联合创始人
大卫·金厄姆在接受Live Science采访时说:这真是太令人兴奋了。很高兴看到数据通
过,能够得到高温等离子体——这可能超出了我们的预期,科学事实还是虚构?10个...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0
中国于敏构型氢弹为什么试爆失败N多次?
首先就要来了解它的结构,才会知道为什么会那么多次试爆失败,就是其结构不是100%
可靠。
第一章 中国的于敏构型氢弹 原子弹弹芯设计
先说原子弹,燃料是铀235或钚239,铀235做的原子弹保存期上亿年,钚-239,半衰期为
2.41万年,常被用制核子武器,纯度必须90%以上,被分开保存为多个不会发生裂变的亚
临界质量,以避免象TNT一样引爆,不是核爆炸。
原子弹制造:钚239原子弹的爆炸临界质量是5千克左右,为半径2厘米的球。
有了核部件、经过精心计算试验验证的常规化学炸药部件,能可靠地把铀-235压缩到临
界体积,还是不够引爆原子弹。
还必须有专门设计的点火中子源装置。
不然的话,铀部件临界后开始链式反应。为了使核爆炸能量释放达到最大值,应该使链
式反应的代数达到要求。如果在达到的要求的代数之前,核材料由于热膨胀而变为亚临
界状态,那么这颗“原子弹”就成了臭弹。万吨级爆炸能量的99.9%以上是在链式反应
的最后7代释放出来的,其时间约为0.07微秒。点火装置的作用很关键,它在开始时给
裂变材料注入足够多的中子,这样就能使随后产生的中子数足够多... 阅读全帖
n********g
发帖数: 6504
21
姜克隽 Today
“托卡马克”型磁场约束法是可控核聚变的主要研究方向。虽然在实验室条件下已接近
于成功,但离工业应用还差得远。
文/ 姜克隽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
流浪地球的画面恢宏,令人震撼。影片中,一万座驱动地球前进的行星发动机,使用重
聚变发动机技术。每座推进式发动机高达十一公里,将为地球提供一百五十万亿吨的推
力。赤道转向发动机巨大无比,一万座行星发动机全功率开启,驱使整个地球离开太阳
系,踏上流浪之旅。容纳35亿人口的地下城,规模巨大。
作为一个能源政策的学者,看电影的时候,也就在想支撑这些巨大设施的能源供应,该
是怎样的方式。推进式发动机,驱动地球旅行,需要消耗大量地球的物质,会超过四分
之一的地球质量。影片中提到采用重聚变技术,由于考虑要尽少消耗地球的物质,需要
是反物质发动机,目前这种发动机仅是理论上存在。目前可以看到的未来,还只是核聚
变技术。核聚变技术可以利用很少的地球资源,而提供满足巨大能源需求。也是现在能
够实际利用的所有能源供应技术中的唯一选择了。
本文作者姜克隽
核聚变,即轻原子核(例如氘和氚)结合成较重原子核(例如氦)时可以放出巨大能量
。这种... 阅读全帖
q*******g
发帖数: 524
22
资料图:“东方小太阳”EAST进行第六轮升级
东方“小太阳”:与极限展开竞技赛
●EAST的母体里嵌入了中国科学家太多自主创新的成果:从设计到建设,整个项目
的自研率在90%以上,取得了68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成果。
●中科院等离子体所已经不仅仅是聚变装置部件的提供者,更是不少国际核聚变实
验装置的提供者与合作者。
1亿摄氏度,1000秒。这两个数字是盘桓在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研究所(以下简称等
离子体所)核物理科学家和全球科学界面前的两座难以跨越的山峰。
因为要让核聚变为人类所利用,就意味着要把氘、氚的等离子体瞬间加热到1亿摄
氏度,并至少持续1000秒,才能形成持续反应。而这正是等离子体所大科学装置“东方
超环”(EAST)的使命。
如果说起EAST的学名大型非圆截面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可能没有多少人知道;但
是如果提起“人造小太阳”,很多人都会竖起大拇指。
在这个集合了世界上多领域科研难题的平台上,等离子体所的核物理学家与国际科
学界牵手,向一个个极限发出挑战,不断向全球未来能源研究的最高峰冲刺。
与极限竞技
日前,在等离子体研究所一个轰轰隆隆的实验大厅里,科研人员正围绕着一...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23
中国核聚变装置EAST突破极限 七年后CFETR将启动2013年11月19日 10:42
来源:中国科学报 分享到:3056人参与 210条评论
“东方小太阳”EAST进行第六轮升级。(科学报 鲁捷摄)
东方“小太阳”:与极限展开竞技赛
记者冯丽妃
●EAST的母体里嵌入了中国科学家太多自主创新的成果:从设计到建设,整个项目的自
研率在90%以上,取得了68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成果。
●中科院等离子体所已经不仅仅是聚变装置部件的提供者,更是不少国际核聚变实验装
置的提供者与合作者。
1亿摄氏度,1000秒。这两个数字是盘桓在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研究所(以下简称等离
子体所)核物理科学家和全球科学界面前的两座难以跨越的山峰。
因为要让核聚变为人类所利用,就意味着要把氘、氚的等离子体瞬间加热到1亿摄氏度
,并至少持续1000秒,才能形成持续反应。而这正是等离子体所大科学装置“东方超环
”(EAST)的使命。
如果说起EAST的学名大型非圆截面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可能没有多少人知道;但是如
果提起“人造小太阳”,很多人都会竖起大拇指。
在这个集合了世界上多领域科研难题的平台上,等离子体所...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24
TG建成未来先进核裂变系统、比两弹一星还难
核能追梦者
[中国科学报] 在这个核电的春天里,中国科学院在国家战略核能利用领域正在扮演越
来越重要的角色。
除了牵头组织实施国家“十二五”期间优先部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速器驱动嬗变研
究装置”项目之外,中科院在“核寒冬”期间布局核能安全技术,成立核安全所,今天
看来,是极具战略眼光的重要举措。
■本报记者 杨琪
进入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核安全所)的实验大楼,记者的眼球立
刻被一个“大家伙”塞满--这个学名叫作“多功能铅铋堆技术综合实验回路KYLIN-II”
的装置足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三四层楼那么高。
这个名字有些拗口的装置刚刚通过了项目验收。领域专家认为,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
多功能液态铅铋综合实验平台,其回路规模、设计与综合实验能力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这个装置是核安全所100多个科研人员经过3年多的艰苦攻关研发建成的。”核安全所
所长吴宜灿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它的成功研制标志着中科院先导专项‘未来先
进核裂变能--ADS嬗变系统’铅铋反应堆由物理设计走向工程化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3月5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5
http://tv.cctv.com/v2/index.shtml?videoID=VIDEz5C3oUU02zdphyVMAJSE170704
2017年7月3日夜晚,国家大科学装置——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东方
超环再传捷报:实现了稳定的101.2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创造了新的世
界纪录。这标志着EAST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运行持续时间达到百秒
量级的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这一里程碑性的重要突破,表明我国磁约束聚变研究
在稳态运行的物理和工程方面,将继续引领国际前沿,对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
和未来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建设和运行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
ITER计划是当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是人类探寻未来高效清洁能
源的重要途径。实现稳态长脉冲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是未来聚变堆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
问题。EAST具有ITER类似的先进技术,未来五年内将是国际上唯一有能力开展超过百秒
时间尺度的长脉冲高约束聚变等离子体物理和工程技术研究的实验平台,为ITER预演稳
态运行是EAST的重要使命。基于过去十多年的研究积...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6
横空出世——中国突破氢弹原理的秘密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米艾尼 时间:2017-12-04
46 0 新中国史两弹一星 字号:A-A+
分享到:
0 收藏 打印
1967年6月17日8时20分,新疆天空上出现两个“太阳”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烟云。
我国氢弹爆炸成功以后,北京市民抢阅人民日报喜报。
时任九院理论部主任邓稼先(左)和副主任于敏(右)。
1965年九院理论部氢弹研制“百日会战”期间使用的J501电子管计算机。
上海市嘉定县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
1966年12月28日,氢弹原理试验在高102米的自立式铁塔上爆炸成功。
14号楼灯火辉煌。
50年前的罗布泊荒原上,一团炫目的光芒在天空绽放,见到的人们曾称这一奇特景观为
“两个太阳”——这一天是1967年6月17日,中国在罗布泊核试验基地成功地爆炸了第
一颗氢弹。
举世震惊。
更加令西方世界惊讶的是中国核技术的进步速度:从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到第一颗氢
弹,美国用了七年零三个月,苏联用了四年,英国用了四年零七个月,而中国,仅用了
两年零八个月。
没有任何资料,没有来自其他国家的任何帮助,中国的科学家在如此短的时间里研制出
了氢弹。...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7
美国计划15年内建成全球首个核聚变电站
麻省理工学院在托卡马克装置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计划建设一个紧凑型聚变实验装置
SPARC,其中关键是建立一种强大的超导电磁铁。
张慧 2018/03/19 17:32浏览 17.3W来源:界面新闻字体: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利用核裂变原理,人类已建造了几百个核电站。现在,开始向核聚变利用进军。
据英国《卫报》等多家外媒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正在开展一项核聚变研究
项目,计划在未来15年内,建成全球首个核聚变发电站,并让其连接上电网。该座核聚
变电站设计功率为200兆瓦。
该项目由麻省理工学院和一家私人企业CFS(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合作开发
,目的是将核聚变从昂贵的科学实验阶段,转化为具有经济性的商业项目。
麻省理工学院表示,项目吸引了意大利能源公司埃尼(ENI)前来投资。ENI已向CFS公
司投资了5000万美元,其中3000万美元将用于麻省理工学院未来三年对该项目的研究。
人类开发核能的途径主要有两条——重元素的裂变和轻元素的聚变。核聚变产生巨大的
能量高于核裂变,一直以来被科学界视为人类的终极... 阅读全帖
S*********4
发帖数: 5125
28
中国人是如何自己突破氢弹原理的
(本文是摘录自“往事不尽如风——绝密的中国1100目标亲历”)
1957年10月15日,聂荣臻副总理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全体成员出席在莫斯科苏
联国防部大楼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关
于生产新式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以及在中国建立综合性的原子工业的协定》(简
称“国防新技术协定”)签字仪式。在协定中,苏联政府答应在建立综合性的原
子工业、生产与研究原子武器、火箭武器、作战飞机、雷达无线电设备以及试验
火箭武器、原子武器的靶场等方面对中国政府进行技术援助。其中包括:供给一
个型号原子弹的样品和生产的全部技术资料,两个型号的原子弹以及一个型号的
氢加强的原子弹的实弹样品和有关技术资料。还规定,在中国能够生产制造氢弹
用的个别元素以后,将考虑供给制造氢弹的技术资料。
按照中苏两国签订的“国防新技术协定”的规定,苏方应该在1958年内先向
中方提供一个TNT 当量为4 万吨的钚装料原子弹的样品及相关的技术资料。
苏联政府在1958到1960年期间找种种借口拖延履行条约规定的原子能工业援
助项目
I960年7 月16日,苏联政府突然照会中国... 阅读全帖
i*****g
发帖数: 11893
2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好吧,问个核武器的问题
原子弹(nuclear weapon)是核武器之一,是利用核反应的光热辐射、冲击波和感生放
射性造成杀伤和破坏作用,以及造成大面积放射性污染,阻止对方军事行动以达到战略
目的的大杀伤力武器。主要包括裂变武器(第一代核武,通常称为原子弹)和聚变武器
(亦称为氢弹,分为两级及三级式)。亦有些还在武器内部放入具有感生放射的轻元素
,以增大辐射强度扩大污染,或加强中子放射以杀伤人员(如中子弹)。
目录
概况
历史
原子弹的现状和分类
研制和试验
发展趋势
中国科学院与原子弹
概况
原子弹(nuclear weapon)是核武器之一。   核武器是指利用能自持进行核裂
变或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产生爆炸作用,并具 原子弹
有大规模杀伤破坏效应的武器的总称。其中主要利用铀235(厬U) 或钚239(厱Pu)等
重原子核的裂变链式反应原理制成的裂变武器,通常称为原子弹;主要利用重氢(dao H,
氘)或超重氢(chuan H,氚)等轻原子核的热核反应原理制成的热核武器或聚变武器,通
常称为氢弹。   煤、石油等矿物燃料燃烧时释放的能量,来自碳、氢、氧的化合反
应。 一般化学炸药如梯恩梯(TNT)爆... 阅读全帖
p**********9
发帖数: 314
30
中国核安全所正抓紧引进外国核能人才
2013年08月13日 14:18 中国科学报 我有话说(65人参与)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将其在核能领域数十年的厚实
积淀注入中科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这个年轻的研究所正快速成长为核能安全领域一
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队伍。
此前,不少人都只是听说中国科学院新成立了一个所,叫中科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
所(以下简称核安全所),但是对该所的了解甚少。
“今天很多朋友看到我们已取得的一系列科研成果时,都感到非常吃惊,因为这源
自一个拥有300余人、人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的研究所。”核安全所负责人吴宜灿研
究员自豪地说。
虽然“年轻”,但核安全所团队已在前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国际影响力一直在不
断提升。沿着既定规划,它步伐稳健,迅速成长为核能安全领域中一支具有国际先进水
平并逐渐发挥重要影响力的队伍。
强强结合应势而生
2011年9月28日,由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合肥院)和中国科学技
术大学联合共建的中科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正式揭牌成立,时任合肥院等离子体物理
研究所副所长兼中科大核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的吴宜灿,受命... 阅读全帖
s*****V
发帖数: 21731
31
更多精彩专业军事内容,期待你的加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超大军事
x 2016-02-04 17:37 环球网
核心提示: 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中国“人造太阳”EAST物理实验
获重大突破,实现在国际上电子温度达到5000万度持续时间最长的等离子体放电,标志
着中国在稳态磁约束聚变研究方面继续走在国际前列。
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中国“人造太阳”EAST物理实验获重大突破,
实现在国际上电子温度达到5000万度持续时间最长的等离子体放电,标志着中国在稳态
磁约束聚变研究方面继续走在国际前列。据悉,此次实验中首次实现持续时间达102秒
的超高温长脉冲等离子体放电,为目前世界最长。
中国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和中国、美国、俄罗斯等七方共同启动的国
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都是旨在创造一个“太阳”,给人类带来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
因此也俗称“人造太阳”。
超高温长脉冲等离子体放电是未来聚变堆的基本运行模式。目前,国际上只有欧盟和日
本科学家曾获得最长为60秒的高参数偏滤器等离子体。EAST既定科学目标...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12525
32
你懂个屁
这叫质子-硼聚变(Proton-boron fusion),不是什么氢硼聚变
PB fusion的目的,是降低聚变过程中的中子产生数,因为中子是电中性,难以屏蔽,
聚变产生的中子具有巨大的杀伤力,采用PB fusion是降低核防护条件,而不是什么降
低聚变条件什么的,PB聚变条件比DH聚变条件更苛刻,产生能量更少
c****t
发帖数: 19049
33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三体2 黑暗森林
“加速完成后再解释,再说一遍:全舰人员进入深海状态。”
“这不可能!”井上明重复道。
章北海转过头来,他没有看两位副舰长,目光直视东方延绪,这目光立刻使东方想起了
太空军的军徽,星星和剑在其中都有。
“东方,我说过,如果不得不杀了你,我很抱歉。时间不多了。”他说。
这时,在章北海所在的球形舱内,深海加速液开始出现,它们在失重中形成一个个球体,
每个球体上,都有章北海、操作界面和星图的变形映像。液球飘浮着,开始相互组合成
更大
的球。两位副舰长都看着东方延绪。
“照他说的做,全舰进入深海状态。”舰长轻声说。
两位副舰长凝视着她,他们都知道“前进四”时未处于深海保护状态下的人是什么下场:
身体被超过自身重量一百二十倍的过载紧贴在舱壁上,先迸射出的是血液,超重下摊成
极薄
的一层,血渍的面积大得不可想象并呈放射状;然后挤出的是内脏,也很快被压成薄薄
的一
层,与被压成一片的身体一起,构成一幅丑陋的达利风格的画……他们同时转身离去,
向全
舰发布进入深海状态的命令。
“你是一个合格的舰长。”章北海对着东方延绪点点头,“这就是成熟。”
“我们要去哪里?”东方延绪问。
“不管去哪里,都是一个比留在...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11227
34
来自主题: Astronomy版 - unidentified_title
发信人: StellarZ(星仔), 信区: Astronomy
标题: 宇宙中没有氧气,太阳为什么能燃烧出火焰?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Mon Oct 23 12:00:28 2017,GMT)
燃烧一般是指比较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属于化学反应的范畴。但是太阳上发生
的是热核聚变反应,氘和氚聚变成氦,释放的能量与化学反应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所以
严格来说太阳并没有“燃烧”,更像是一个巨大的氢弹,用100亿年来完成爆炸的过程
,现在就是这个“氢弹”爆炸的中期。
太阳不是燃烧,因此这个问题根本就没有意义,也没有讨论的必要。
但事实上,将太阳类比成燃烧的火焰是有根据的。
原因至少有两个:
1.从物质构成上来说,火焰、核聚变和太阳大气有深刻的相似之处。
火焰本质上是一团电离气体。
在适当的条件下,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反应提供的能量使气体电离。电离气体中
激发态电子向低能级跃迁,跃迁过程发出可见光,形成我们所看到的火焰。
太阳大气,也同样是一团电离气体。
太阳是一颗黄矮星(光谱为G2V),黄矮星的寿命大致为100亿年,目前太阳大约45.7亿
岁。 在大约50至60亿年之后,太阳内... 阅读全帖
t******t
发帖数: 15246
35
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东方超环(EAST)”2010年度实验将于12月24日圆满结束,
目前已获得1兆安等离子体电流、100秒1500万度偏滤器长脉冲等离子体、大于30倍能量
约束时间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3兆瓦离子回旋加热等多项重要实验成果,大大推进了
“东方超环”实现其总体科学目标的进程;实验中广泛开展的国际合作,使“东方超环
”已成为国际上最重要的高参数长脉冲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平台。
“东方超环”是由我国科技工作者独立设计制造的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于
2007年3月通过国家验收,其三大科学目标是在未来15年内实现1兆安电流、1000秒放电
、1亿度高参数等离子体的稳定运行,为国际热核实验聚变试验堆ITER和我国未来独立
设计建设运行聚变堆奠定坚实的科学和技术基础。本次实验获得的稳定的100秒放电是
目前时间最长的托卡马克高温偏滤器等离子体放电,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实验中成功开
展的利用微波和射频实现高约束模式运行、高参数先进偏滤器位型的精确控制、长脉冲
稳态等离子体的获得等研究,都是未来反应堆安全运行的重要科学技术问题,对未来
ITER的物理实验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本年度物理实验...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3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已站在核聚变研究前沿
我国首办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培训
本报讯(记者杨保国)记者从近日举行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培训论坛”上
获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将与ITER总部联手,今后每年在中国科大举办5~10场专题培
训,为中国培养核聚变领域的科技与管理人才。
这是我国首次举办ITER培训论坛。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表示,中国政府大力支持聚变能
研究,除正以实物形式对ITER建设作出直接贡献外,还以ITER专项的形式对国内研究予
以支持,目前已批准立项46项,资金超过15亿元。
在能源领域“十二五”总体布局中,先进核能技术是六大方向和六个优先主题之一,但
曹健林同时指出,目前该领域人才奇缺,无论是向ITER组织输送科研人员,还是国内聚
变研究,都急需人才。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大核科学技术学院院长万元熙介绍,举办此次论坛即旨在交流
研讨与ITER相关的物理和技术基础、先进的科学管理经验,以及国内外磁约束聚变堆的
发展战略,推动中国磁约束聚变能发展,培养聚变堆物理和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
《科学时报》 (2011-12-06 A1 要闻)
s*****V
发帖数: 21731
37
美国国家点火装置激光束首次达到2兆焦
发布时间: 2012-03-23 | 作者:张梦然
http://www.stdaily.com 2012年03月23日 来源: 中国科技网 作者: 张梦然
中国科技网讯 据《自然》杂志网站及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3月22日(北京时间)消
息称,世界最大激光器、被称为“人造太阳”的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近日所发射
出的激光在经过最后一个聚焦透镜后,达到了2.03兆焦,在一举打破纪录的同时,也成
为世界上首个2兆焦能量的紫外激光,其最终投向靶室的192束激光束射出了1.875兆焦
(MJ)的能量。尽管超过了其1.8兆焦的设计能力,但激光系统并未有多余的损坏。
NIF位于加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自2009年5月落成以来一直无人能挑战
其世界上最大的激光聚变机器的身份。它能产生类似恒星内核的热与力,设计目的是使
美国在无需核试验的情况下保持核威慑力。但在军事用处及探秘宇宙天体外,也一并肩
负了伟大的清洁能源之梦——超高能量的紫外激光聚焦于小小的氢燃料球,有望让人类
于实验室里取得核聚变能源,一种近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38

苦孩子出身的王淦昌院士生平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5847704.html
王淦昌
王淦昌(1907―1998)著名核物理学家、我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科
学院资深院士、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原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
长。江苏常熟支塘镇人。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0年入德国柏林大学,1933
年获博士学位。1934年4月回国,先后在山东大学、浙江大学任教授。1949年5月参加革
命工作,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现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九院副院
长,二机部副部长兼原子能研究所(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所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副主席,中国核学会理事长,九三学社中央参议委员会主任,第三届、四届、五届、六
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王淦昌是我国实验原子核物理、宇宙射线及基本粒子物理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
者,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在70年科研生涯中,他奋力攀登,取得了多项令世界瞩
目的科学成就。1941年,他独具卓见地提出了验证中微子存在的实验方案并为实验所证
实。1959年,他在苏联杜布纳... 阅读全帖
s*****V
发帖数: 21731
3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核聚变工业革命正在暗潮涌动
要来到世界上最神秘的核聚变研发地之一,参观者必须在加利福尼亚尔湾东部圣塔
安娜山脚下的一个办公区域下车,这里是一处占地很大却没有任何标志的美国核聚变研
究基地——三阿尔法能源公司(Tri Alpha Energy)所在地。
要进入公司总部,参观者必须签署保密协议后方可进入。为了保护商业秘密,三阿
尔法公司甚至没有一个网站,但从其他一些过滤掉的信息片段可以表明,该公司用于核
聚变实验的大楼正在运营。作为一个超常规的项目——不使用环形托卡马克反应堆(其
在40年中主导了核聚变研究)——三阿尔法公司正在测试一个更小、更简洁、更便宜的
核反应堆。或许,这个反应堆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可以实现商用聚变能源。
在过去的十年时间里,包括三阿尔法团队在内的美国、加拿大的物理学家相继推出
了一些核聚变反应堆的替代设计,有些设计报告了令人鼓舞的结果。其中,三阿尔法公
司的设计还吸引了可观的投资——已从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Paul Allen)以及
俄罗斯风险投资公司“奈米科技公司”募集了1.5亿美元。
然而,伴随着这种替代设计而来的更多的是审查。“要改变反应堆的比例,其中有
非常棘手的问题要克服。”麻... 阅读全帖
p****s
发帖数: 3184
40
从两个比较合理的论点,可以推断所谓的“于敏构型”就是“第二级为特殊球形的T-U
构型”:
1 中国历史上泄露出来的核试验失败中,至少有2次是“甲球未能引燃乙球”
2 如果中国人的氢弹次级真的只能做成球形,那装药量显然会受直径限制,这和圆柱形
可长可短变大小是不一样的。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氢弹吨位低
这否定了某些人猜测的“千层饼球”构型(即裂变第一级在球心的球体)。本文后半部分
又否定了某些人猜测的X射线聚焦透镜的说法,那就还剩一种常见说法还未排除:即于
敏构型/中国版T-U构型的中子反射外壳是椭圆球,第一级裂变弹在椭球的一个焦点,第
二级聚变增强球在另一个焦点。反射外壳外面加些建材以便存放运输,椭球状外壳就变
成了外界盛传的圆柱状总体外壳。
--------------------------------原文-----------------------------------
一、
注:本文根据公开信息分析而成,为了省事,省略链接和文章来源,直接贴结论,想查
出处的自己去搜。
-----------------------------------------
氢弹的设计图是高度保密的... 阅读全帖
y*z
发帖数: 3244
41
谁能复制中国的氢弹神话?
http://news.ifeng.com/a/20160122/47178762_0.shtml
凤凰军事 防务短评 铭锋
联合国的五大常任理事国地位的确立,除了作为二战的主要出力国、战胜国的老本钱外
,就是都拥有可进行实战的氢弹这一大杀器作为后盾。能在危急关头依靠给对手造成重
大而深远的劫难来保障自己的利益。这是现阶段任何常规武器都无法达成的威慑效果。
从原子弹到氢弹,作为先驱者的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苏联被认为有间谍嫌疑,速度是
4年零3个月;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法国遇到了不少障碍,英国人帮他们少走了点弯路
,耗费了8年6个月;中国从原子弹到氢弹的过程仅用了2年零8个月。如果从氢弹原理试
验成功算起,则还要再提前半年。而美国要按照中国的第一颗实战化氢弹做标准才算的
话,就还要再延长1年4个月。
如此之快的速度和当时国际社会对中国贫穷落后的印象出入极大,以至于后来的国际原
子能交流时还有外国专家问钱三强这是为什么。然而只收获了“理论准备得早”和“材
料准备得早”这两句模糊的回答。
现在已突破原子弹的后发国家中,印度已经半只脚踏入氢弹的门槛,朝鲜则声称已掌... 阅读全帖
x******h
发帖数: 13678
42
中新社合肥2月3日电 (记者吴兰)记者3日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中国“人
造太阳”EAST物理实验获重大突破,实现在国际上电子温度达到5000万度持续时间最长
的等离子体放电,标志着中国在稳态磁约束聚变研究方面继续走在国际前列。
中国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和中国、美国、俄罗斯等七方共同启动的国
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都是旨在创造一个“太阳”,给人类带来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
因此也俗称“人造太阳”。
超高温长脉冲等离子体放电是未来聚变堆的基本运行模式。目前,国际上只有欧盟和日
本科学家曾获得最长为60秒的高参数偏滤器等离子体。EAST既定科学目标是实现1亿度
1000秒的等离子体放电,但实现该目标仍面临着众多科学和技术方面的挑战。
此次科研人员通过实验,使得EAST成功实现电子温度超过5000万度、持续时间达102秒
的超高温长脉冲等离子体放电。这也是目前国际托卡马克实验装置上电子温度达到5000
万度持续时间最长的等离子体放电。
EAST已成为国际上稳态磁约束聚变研究的重要实验平台,其研究成果将为未来国际热核
聚变实验堆ITER实现稳态高约束放电提供科学和工... 阅读全帖
x******h
发帖数: 13678
43
国家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实验装置近日再获重大突破,EAST成为世界首个实现稳态
高约束模运行持续时间达到分钟量级的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近日,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东方超环(EAST)第十一轮物理实验获重大突破:在纯射频
波加热、钨偏滤器等类似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未来运行条件下,获得超过60秒的完
全非感应电流驱动(稳态)高约束模等离子体。EAST成为世界首个实现稳态高约束模运
行持续时间达到分钟量级的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EAST5000万度、102秒等离子体放电实验数据图
该研究成果在第26届国际原子能机构聚变能大会以特邀报告形式进行了发布。国际磁约
束聚变资深专家、日本那珂核融合研究所先进等离子体物理研究部主任镰田裕在聚变能
大会总结报告中,高度评价EAST此次实验成果,认为其对未来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
ITER)计划具重要意义。在纯射频波加热、钨偏滤器等条件下,实现稳态高约束模等离
子体放电,是ITER的基本运行模式之一。
2012年EAST物理实验曾创造32秒高约束模世界纪录。为进一步发展稳态高约束模,近年
来,EAST相继完成了辅助加热、钨偏滤器、等离子体物理诊... 阅读全帖
v**e
发帖数: 8422
4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41来源:观察者网
中国可控核聚变持续放电102秒 为世界最长
2016-02-04 10:26:41来源:观察者网
原标题:中国可控核聚变实验取得重大突破 放电102秒
原文配图:EAST实验装置。1
中新社2月3日报道,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中国“人造太阳”
EAST物理实验获重大突破,实现在国际上电子温度达到5000万度持续时间最长的等离子
体放电,标志着中国在稳态磁约束聚变研究方面继续走在国际前列。据悉,此次实验中
首次实现持续时间达102秒的超高温长脉冲等离子体放电,为目前世界最长。
中国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和中国、美国、俄罗斯等七方共同启动
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都是旨在创造一个“太阳”,给人类带来源源不断的清洁能
源,因此也俗称“人造太阳”。
超高温长脉冲等离子体放电是未来聚变堆的基本运行模式。目前,国际上只有欧盟
和日本科学家曾获得最长为60秒的高参数偏滤器等离子体。EAST既定科学目标是实现1
亿度1000秒的等离子体放电,但实现该目标仍面临着众多科学和技术方面的挑战。
此次科研人员通过实验,使得EAST成功实现电子温度超过5000万度、持续时间达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5
中国“人造小太阳”——EAST装置经过4个多月的物理实验,实现电子温度1亿摄氏度等
离子体运行,实现高约束、高密度、高比压的完全非感应先进稳态运行模式。这一实验
成果朝着未来聚变堆实验运行迈出了关键一步。
EAST是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所自主设计、研制并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磁约束核聚变实验
装置,是世界上第一个非圆截面全超导托卡马克,瞄准未来聚变能商用目标的关键科学
问题,近年来在高性能、稳态、长脉冲等离子体研究方面取得了多项原创性成果。
此次实验获得电子温度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运行,是EAST在2017年创造了101.2秒高约束
模等离子体运行的世界纪录后,2018年度物理实验面向未来聚变堆先进稳态运行模式的
发展和长脉冲运行下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重点开展了高功率加热下堆芯物理机制研究
的系列实验。
实验通过优化稳态射频波等多种加热技术,实现加热功率超过10兆瓦,等离子体储能增
加到300千焦以及在电子回旋与低杂波协同加热下,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达到1亿摄氏
度,并有效拓展了适应于聚变堆高性能等离子体稳态高约束模式的运行区间。同时,针
对长脉冲稳态高参数运行的关键问题,利用多种技术演示了类...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1061
46
于敏院士是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核武器专家。今年8月16日是他80华
诞喜庆。于敏先生把毕生的精力和智慧献给了祖国的核事业,在原子核理论、核武器的
基础理论、等离子体和自由电子激光理论研究等方面建立了不朽的功绩。在此,我祝于
敏院士健康长寿、家庭幸福、学术生命长青!
1965年第四季度,于敏先生领导一个科研集体在上海奋战100天,完成了一套从原理到
构形基本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我有幸亲身参与了全过程。下面谨以我的亲身经历
,从我的视角写下这一段文字,力图重现那些难忘的激情时光。
1963年9月,核武器研究所成立核心研究小组,研究装有热核材料的原子弹(也称加强
型原子弹),开始向氢弹研究过渡。到1964年初,研究所机构调整,理论部成立时,氢
弹原理的探索工作还只是在11室和12室部分人中进行。直到1965年初,中国科学院原子
能研究所轻核反应理论组的理论物理学家黄祖洽(此前,他已兼任核武器研究所理论部
副主任)、于敏等人调入核武器研究所后,探索工作才在理论部四个研究室(1室、11
室、12室以及13室)中陆续地全面开展起来。
是年2月,在研究所副所长彭桓武、朱光亚的指导下...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31
47
美国物理学会选在1989年10月份全文发表Langmuir的报告并非纯属偶然。正如大家知道
的,1989年是所谓的室温核聚变,或简称冷聚变热浪席卷全球的一年。该文整理者R. N
. Hill在后记中曾经写道:“病态科学绝不仅仅是已经过去的历史现象。”事实上,有
人已经指出,冷聚变事件带有很强的病态科学的特征。为了使读者能更方便地作出自己
的判断,这里简要地回顾一下冷聚变事件的主要经过及现况。
事件起始于两个化学家──犹他大学的S.Pons和M. Fleischmann的工作。他们宣
称在以铂为正电极,钯为负电极的电解槽中电解重水时,当氘在钯极上积累到足够的浓
度后,就产生氘-氘的聚变反应,其证据是他们观察到大于输入能量的输出能──热能
,而且不能用化学反应能来解释。这就是所谓室温核聚变,或简称冷聚变或冷核聚变。
另一位杨伯翰大学的物理学家S.Jones也按照类似的想法进行了两年的研究。但是
他探测的中子,发现有少量略高于本底的中子信号。这些中子据猜测可能是氘-氘聚变
的产物。但是Jones没有看到热能的释放。当Jones得知P-F的研究项目后,他建议两组
协作。但Pons和Fleisc
H********g
发帖数: 43926
48
主要是大爆炸留下的?
==
大质量恒星
在超出5倍太阳质量的恒星的外壳膨胀成为红超巨星之后,其核心开始被重力压缩,温
度和密度的上升会触发一系列聚变反应。这些聚变反应会生成越来越重的元素,产生的
能量会暂时延缓恒星的坍缩。
最终,聚变逐步到达元素周期表的下层,硅开始聚合成铁。在这之前,恒星通过这些核
聚变获得能量,但是铁不能通过聚变释放能量,相反,铁聚变需要吸收能量。这会造成
没有能量来对抗重力,而核心几乎立刻产生坍缩。
恒星演化的下一步演化机制并不明确,但是这会在几分之一秒内造成一次剧烈的超新星
爆发。和轻于铁的元素同时被抛出的中微子形成一个冲击波,在被抛出的物质吸收后,
形成一些比铁重的放射性元素,其中最重的是铀。超新星爆发,是形成相对分子质量比
铁大的元素的另一途径。(重元素最主要的来源被认为是宇宙大爆炸)
中微子冲击波继续将被抛出的物质推出。被抛出的物质可能和彗星带碰撞,可能形成新
的恒星、行星和卫星,或者成为各种各样的天体。
现代科学尚未明确超新星爆发的机制,以及恒星残骸的成分,但是已知有两种可能的演
化终点:中子星和黑洞。
c****t
发帖数: 19049
49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三体2 黑暗森林
危机纪年第20 年,三体舰队距太阳系4.15 光年
雷迪亚兹和希恩斯被同时从冬眠中唤醒,他们被告知,等待的技术巳经出现了。
“这么快?”当两人得知时间仅仅过去了八年时,都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他们接着被告知,由于前所未有的大量投入,这几年的技术进步确实神速,但这没有什
么值得乐观的,人类不过是在他们和智子障碍之间的最后距离上加速冲刺而已。进步的
只是
技术,前沿物理学如一池死水般停滞不前。理论的储备正在被消耗完,人类的技术进步
将出
现减速,直至完全停止,但目前人们仍不清楚技术的尽头将在何时出现。
希恩斯拖着冬眠后仍然僵硬的脚步,走进了一个外形像体育馆的建筑物。建筑内部笼罩
在一片迷蒙的白雾中,希恩斯感觉这里很干燥,不知道这是什么雾。有月光般的柔光把
雾照
亮,雾积聚在上方,显得很浓,看不到建筑物的穹顶,但在一人多高的空间里雾很淡。
在雾
中,他看到了一个娇小的身影,立刻认出是山杉惠子,他向她奔去,像是追逐一个雾中
的幻
影,但他们最终还是拥抱在了一起。
“对不起亲爱的,我老了八岁。”山杉惠子说。
“即使这样,你还是比我小一岁。”希恩斯说着,打量着妻子,时光似乎在她身上没有
留下太多的痕... 阅读全帖
J*******3
发帖数: 1651
50
来自主题: Physics版 - 物理学年谱
物理学年谱
公元前~公元元年
公元前650~前550年,古希腊人发现摩擦琥珀可使之吸引轻物体;发现磁石吸
铁。
公元前480~前380年间战国时期,《墨经》中记有通过对平面镜、凹面镜和凸
面镜的实验研究,发现物像位置和大小与镜面曲率之间的经验关系(中国 墨子和墨子学
派)。
公元前480~前380年间战国时期,《墨经》中记载了杠杆平衡的现象(中国 墨
子学派)。
公元前480~前380年间战国时期,研究筑城防御之术,发明云梯(中国 墨子学
派)。
公元前四世纪,柏拉图学派已认识到光的直线传播和光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
角。
公元前350年左右,认识到声音由空气运动产生,并发现管长一倍,振动周期
长一倍的规律(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三世纪,实验发现斜面、杠杆、滑轮的规律以及浮力原理,奠定了静力
学的基础(古希腊 阿基米德)。
公元前三世纪,发明举水的螺旋,至今仍见用于埃及(古希腊 阿基米德)。
公元前250年左右,战国末年的《韩非子·有度篇》中,有“先王立司南以端
朝夕”的记载,“司南”大约是古人用来识别南北的器械(或为指南车,或为磁石指南
勺)。《论衡》叙述司南形同水勺,磁勺柄自...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