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访苏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l********n
发帖数: 1804
1
涉及到中苏关系,毛斯关系,毛赫关系,韩战起因,毛的核战论等,很有意思
http://news.sina.com.cn/c/sd/2011-01-14/210421817565.shtml
~~~~~~~~~~~~~~~~~~~~~~~~~~~~~~~~~
《文史大讲堂》系列讲座三:毛泽东访苏轶闻
时间:2011年1月7日(下午)
主讲人:沈志华
主持人: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由《文史参考》杂志社主办的文史大
讲堂第三期今天下
午在国图正式开始,我是《文史参考》杂志的总编辑王翔宇,欢迎大家。我们《文史参
考》杂志社是由人
民日报社主办的一本高端历史杂志,我们的宗旨是真相、趣味与良知,也就是通过时事
挖掘背后的历史故
事,体会历史人物跌荡的命运,以及探索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未来。我们搞的文史大讲
堂活动是公益活
动,目的是搭建起专家学者与普通大众之间的桥梁,使专家学者的声音、学术成果能够
通俗易懂地走进更
多普通读者心田。
今天下午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沈志华老师为我们讲授毛泽
东访苏轶闻。这个
讲题也是几经反复才确定下来。沈老师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
毛泽东访苏期间曾神秘消失十多天(图)发表时间: 2016-07-07 18:59
毛泽东 斯大林(网络图片)
英国路透社曾发消息称:毛泽东在苏联被斯大林软禁起来了,据说消息来源可靠。这一
下使苏联方面紧张起来了。
毛在苏联被斯大林软禁?
斯大林是一个侵华恶魔。竟然被毛泽东吹捧为“圣人”、“导师”、“恩人”、“权威
”、“经典作家”、“大救星”、“最亲密的朋友”等。
据《钓鱼台往事追踪报告》记载,毛泽东到达莫斯科的当天,斯大林就在克里姆林宫与
他举行了会谈。
据中国方面的翻译师哲回忆称:毛说:“我是长期受到打击排挤的人,有话无处说……
”不等他讲完,斯大林立即插话:“胜利者是不受审判的,不能谴责胜利者,这是一般
的公理。”斯大林的这句话使毛没有把内心的话再说出来。
斯大林在揣摩毛泽东此行的意图和愿望。毛表示:“这次来,一是为祝贺斯大林同志的
70寿辰,二是看一看苏联,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想看一看。”
毛说:“恐怕是要经过双方协商搞个什么东西,这个东西应该是既好看,又好吃。”解
释:“好看就是形式上好看,要做给世界上的人看,冠冕堂皇;好吃就是有内容,有味
道,实实在在。”
在此次谈话中,毛...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毛泽东访苏期间曾神秘消失十多天(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l 8 11:55:13 2016, 美东)
毛泽东 斯大林(网络图片)
英国路透社曾发消息称:毛泽东在苏联被斯大林软禁起来了,据说消息来源可靠。这一
下使苏联方面紧张起来了。
毛在苏联被斯大林软禁?
斯大林是一个侵华恶魔。竟然被毛泽东吹捧为“圣人”、“导师”、“恩人”、“权威
”、“经典作家”、“大救星”、“最亲密的朋友”等。
据《钓鱼台往事追踪报告》记载,毛泽东到达莫斯科的当天,斯大林就在克里姆林宫与
他举行了会谈。
据中国方面的翻译师哲回忆称:毛说:“我是长期受到打击排挤的人,有话无处说……
”不等他讲完,斯大林立即插话:“胜利者是不受审判的,不能谴责胜利者,这是一般
的公理。”斯大林的这句话使毛没有把内心的话再说出来。
斯大林在揣摩毛泽东此行的意图和愿望。毛表示:“这次来,一是为祝贺斯大林同志的
70寿辰,二是看一看苏联,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想看一看。”
... 阅读全帖
R****a
发帖数: 6858
4
从王蒙八十年代访苏游记看看苏联有多发达
文章提交者:吴下的阿蒙 加贴在 世界历史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74-0-1.html
经常看见有些人说苏联不算发达,说苏联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所以苏联才解体,说
苏联人连饭都吃不饱,食物都要配给供应。还说苏联的gdp都是水分很大,都是高估的

他们说的是真的吗?这些人洗脑被洗脑到这个份上,也是很可悲的。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事实上恰恰相反,苏联人的平均生活水平远远要高于纸面上的数字。
苏联经济真正被破坏是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戈尔巴乔夫的乱搞把苏联各加盟
共和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都破坏的时候
首先给那些说苏联gdp有水分的人说一些常识,苏联是计划经济国家,采用的国民
经济核算体系是物质产品平衡体系
这个体系的指标,社会总产值是只计算物质产品的产值,如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
值,建筑业总产值,等等,是不把教育、医疗、艺术表演、等服务业计算进去的,这和
西方采用的GDP根本就是不同的概念
苏联实行的是全民免费教育,全民免费医疗,免费住房, 免费水电,自己换算一... 阅读全帖
o*****a
发帖数: 2335
5
1958年中国军事科学技术代表团访苏前后
罗舜初
谋求海军新技术
1956年的一天,一机部部长黄敬同志对我说,苏联造船部主动向他提出,建议中国
建立研究和制造舰上发射火箭、导弹的射击指挥仪器。后来,我们派到苏联谈判订货的
胡育才同志回来报告,苏联对外工程司的司长表示,苏联已经开始全面进行新装备的研
究和试制,对中国是没有任何保留的。在接触中,苏方人员私下向他提出,我们订的都
是旧东西,有些他们已经停止生产了,应该订新的。
我们从种种迹象中注意到,不论苏联还是欧美,武器装备都有了快速发展,尤其是
导弹、火箭的出现,将可能取代现有的火炮和鱼雷,成为海军舰艇的主要武器。于是,
我们便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打听和了解苏联在这方面的发展及对我们给予帮助的可能
性。
1957年11月,海军萧劲光司令员随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彭德怀到苏联参加十
月革命40周年纪念活动时,与苏联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较详细地交谈了海军今后技术
发展的方向。
萧劲光回到北京后,将访苏期间与苏联海军方面商谈的情况向海军党委常委作了介
绍。常委们听了之后,都很振奋,大家一致认为,尽快获得新技术对于中国海军建设来
说已经到了刻
v****g
发帖数: 11080
6
你这是穿越了,太祖那次访苏还没有韩战危机,正是这次访苏才催生了韩战,因为太祖
把旅大港要回去了,毛子没有了出海口,斯大林就得想办法解决这问题,他想的办法就
是发动朝鲜战争,控制朝鲜半岛。
i***s
发帖数: 39120
7
毛泽东忽然掐灭了香烟走进卫生间,并在里面说了句什么。我连忙走过去,他大声说:“我要拉屎!管天管地,管不了人家拉屎放屁嘛!”
毛泽东的专列在苏联大地一路疾行。每到中途停车时,当地主要官员都要上车迎接,热情欢迎和问候。12月16日中午12时,火车驶入莫斯科北站,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莫洛托夫和苏军元帅布尔加宁上车迎接毛泽东。由于毛泽东在路上患了感冒,身体不适,苏联方面只在车站举行了简短的欢迎仪式,毛泽东发表了一个书面讲话后,马上乘汽车前往莫斯科郊外斯大林的一座别墅下榻。
这座别墅的主要建筑是一座三层小楼。毛泽东被安排住在一层的一个大套间,我和师哲也住在这一层。陈伯达、汪东兴等住在二层。毛泽东住的房间,高大、宽敞、舒适、方便,而且装修得很豪华。办公室、会客室、卧室、卫生间一应俱全。
我先来到毛泽东的房间看了一遍,发现两样东西是毛泽东从来不用的,一是弹簧软床,一是坐式马桶。我与苏联接待方面进行了交涉,但因为这是斯大林的住处,要改变里边的家具陈设看来没那么容易,苏方人员很是为难。我知道毛泽东在生活上不讲究,什么都能将就,更何况这是在国外,相信他会适应的。所以我就没有再坚持。
总体上说,苏联方面对毛泽... 阅读全帖
v****g
发帖数: 11080
8
当年太祖访苏,名义上是为斯大林祝寿,实际上想跟苏联签中苏友好条约,获得援助,
并要回旅大港和中长路,斯大林当然不想签这个条约,见了太祖,只接受祝寿,不谈条
约,祝寿完后,其他共产党国家的领导人都回国了,就太祖不回国,就住在旅馆不走了
,斯大林也斗心眼,就是不见,以为晾太祖几天,他自己乖乖会走,哪知太祖痞劲上来
了,就是不走,没几天,西方媒体就开始关注了,为啥毛泽东没有回国?苏联方面有点
慌了,想让太祖露露面,说你不走也行,那就到处玩玩,让外交部安排太祖在苏联到处
参观,哪知太祖心里洞明,就是不去,就是不露面,天天就呆在旅馆里打麻将,吃鱼,
还嫌鱼不新鲜,找米高扬来发脾气,这样过了一个月,西方媒体全说斯大林把毛泽东软
禁了,这下斯大林慌了,再也扛不住了,赶紧见了太祖,满足了太祖几乎一切要求。太
祖那次真是把斯大林玩死了。
w*******2
发帖数: 2199
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uce (buce),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这次相当于1964年总理访苏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r 28 03:53:47 2018, 美东)
当时的背景是 中国前一年发了九评,刚刚搞出原子弹,苏联政局大变,勃列日涅夫上
台,痛批赫鲁晓夫改革。于是周恩来来探路,看看有没有戏。
现在的背景是,朝鲜去年发了好几篇批中文章,朝鲜刚刚搞定两弹一星,中国政局大变
,习近平修仙登基,中国进入新时代,邓小平改革已死。于是三胖来打探一下,看看有
没有戏。
结果是周恩来发现苏联形势不对,偷偷就回来了。几年后,周恩来迎接了基辛格和尼克
松。
w*******2
发帖数: 2199
1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uce (buce),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这次相当于1964年总理访苏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r 28 03:53:47 2018, 美东)
当时的背景是 中国前一年发了九评,刚刚搞出原子弹,苏联政局大变,勃列日涅夫上
台,痛批赫鲁晓夫改革。于是周恩来来探路,看看有没有戏。
现在的背景是,朝鲜去年发了好几篇批中文章,朝鲜刚刚搞定两弹一星,中国政局大变
,习近平修仙登基,中国进入新时代,邓小平改革已死。于是三胖来打探一下,看看有
没有戏。
结果是周恩来发现苏联形势不对,偷偷就回来了。几年后,周恩来迎接了基辛格和尼克
松。
p*****c
发帖数: 20445
11
金正日访俄趣事:专列上养活龙虾用于现场烤制(图)
文章来源: 环球人物杂志
朝鲜播放金正日访俄纪录片 来源:环球时报
金正日访俄趣事
坐神秘专列,吃极品鲑鱼,问餐馆生意
本刊驻俄罗斯特派记者 施晓慧
本刊记者 白菊梅 赫敏
2011年8月20日至25日,朝鲜领导人金正日访问了俄罗斯。这是他时隔9年后又一次踏上
俄罗斯土地。从他的专列驶入俄境内开始,金正日访问期间的衣食住行,就引起媒体关
注。
出动神秘防弹专列
2011年8月20日,金正日的专列抵达俄滨海边疆区南部的哈桑站。据韩国媒体介绍,专
列由17节车厢组成,比他2002年第二次访俄时的专列多一节。专列最前端是大型办公专
用车厢,可以举行各种会议,然后是卧铺车和通信车厢。随后,是警卫人员、随行人员
车厢。有一节车厢经过特别改装,装运的是金正日的奔驰防弹轿车,可直接从火车上开
到地面。专列车厢有隐形工艺涂层,能够防范雷达、红外线传感器和声音侦察。
8月30日,朝鲜中央电视台播放片长约28分钟的金正日访俄纪录片,片中有金正日20日
抵达哈桑火车站时,俄联邦总统驻远东全权代表伊沙耶夫等俄方官员到金正日办公的车
厢迎接他的片断。伊沙耶夫说金... 阅读全帖
D*V
发帖数: 3096
12
金正日访俄趣事:专列上养活龙虾用于现场烤制(图)
文章来源: 环球人物杂志
朝鲜播放金正日访俄纪录片 来源:环球时报
金正日访俄趣事
坐神秘专列,吃极品鲑鱼,问餐馆生意
本刊驻俄罗斯特派记者 施晓慧
本刊记者 白菊梅 赫敏
2011年8月20日至25日,朝鲜领导人金正日访问了俄罗斯。这是他时隔9年后又一次踏上
俄罗斯土地。从他的专列驶入俄境内开始,金正日访问期间的衣食住行,就引起媒体关
注。
出动神秘防弹专列
2011年8月20日,金正日的专列抵达俄滨海边疆区南部的哈桑站。据韩国媒体介绍,专
列由17节车厢组成,比他2002年第二次访俄时的专列多一节。专列最前端是大型办公专
用车厢,可以举行各种会议,然后是卧铺车和通信车厢。随后,是警卫人员、随行人员
车厢。有一节车厢经过特别改装,装运的是金正日的奔驰防弹轿车,可直接从火车上开
到地面。专列车厢有隐形工艺涂层,能够防范雷达、红外线传感器和声音侦察。
8月30日,朝鲜中央电视台播放片长约28分钟的金正日访俄纪录片,片中有金正日20日
抵达哈桑火车站时,俄联邦总统驻远东全权代表伊沙耶夫等俄方官员到金正日办公的车
厢迎接他的片断。伊沙耶夫说金...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3
作者:
徐泽荣
大陆官修党史向持以下观点:红军时期武器装备非常简陋,主要武器是步枪、机枪、手
榴弹和少量小口径火炮,某些部队中还使用部分大刀、长矛等冷兵器作战。子弹严重不
足,作战之时,往往每个战士临战只有几发子弹。红军时期武器装备的来源主要有三:
一是取之于敌,二是农民自卫队带着武器参加红军或收编地方武装,三是建立小型兵工
厂制配少量枪支,复装有限子弹。在最早期,红军所需要的武器装备弹药几乎完全取之
于作战缴获,全靠蒋介石这个“运输大队长”供应。当打胜仗了,队伍壮大了,所拥有
的武器装备数量就会多一些;而当受到敌人围剿而没有取得胜利时,就会损失一定数量
的武器装备,特别是当红军进行长征之时,为了轻装简行,许多不便携带的重型武器沿
途被迫放弃。到达陕北之时仅剩下些轻武器。真相是否如此?
1927年国方宁汉合流之后,中共“八·七会议”之前,共产国际派驻中国特使罗易、中
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武汉政府(跨党)农业部部长谭平山,曾在武汉召开一次三人秘
密会议。会上,谭氏力主鄂湘赣三省工农革命群众,跟随中共秘掌军队返回广东,和当
地工农革命群众一道再组新军,重作北伐,夺取政权,一统天下,因为——...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14
http://cpc.people.com.cn/GB/68742/112510/112512/6785024.html
我于1970年北大毕业后,经唐山军垦农场储备劳动和北外回炉进修之后,于1973年
3月进入外交部,被分配到苏联东欧司苏联处。通过参与中苏边界谈判和其他对苏工作
,我对中苏之间近四十年的关系有了一定的了解。
近四十年来的中苏关系,按友好――恶化――敌对――缓和的变迁过程,大体上分
四个十年、四个阶段。
20世纪50年代,中苏友好结盟
苏联长期同情和支持中国革命。解放前夕,1949年2月,斯大林派米高扬到西柏坡
同毛泽东主席会晤,双方进行了内部沟通。6月,毛主席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
,明确提出向苏联“一边倒”;刘少奇奉命秘密访苏,向斯大林通报情况,同时为毛主
席访苏作准备。斯大林邀请刘少奇参加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并在会上宣布,新中国政
府一成立,苏联立即予以承认。会谈中,在对待中国共产党的问题上,斯大林作了自我
批评,称由于不了解情况,有时干扰或妨碍了你们。毛主席很重视这句话,认为这实际
上是承认错误。
苏联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1949年10月2日
T*****y
发帖数: 18592
15
刚看第二集,有点儿没看上,不太全。
三件事儿挺有意思。
第一,1949年过江问题。中国的传统说法,是斯大林不让过江。但是这个片子里面一方
面延续了传统说法,试图给一个新的解释,一方面指出了中苏记载的不同。斯大林两封
电报,第一封指示中共接受国民党的和谈请求,第二封补充说,这其实是烟幕弹,要把
和平大旗掌握在自己手里,和谈要搞,过高的、对方不能接受的条件也要提,以便让和
谈谈不成。毛对第一封电报回电拒绝,说我们取得全国政权在即,没有必要“迂回”。
问题在于第一封电报的时间。师哲记载,是1月13日收到。苏方档案显示,是1月11日发
出,和第一封电报是同一日,前后脚,是在毛泽东回电拒绝之前,是发出第一电后的追
加和补充。这就是说,斯大林到底有没有过真的反对过江的真意,是个问号。中苏到底
是误解,苏方粉饰,还是中方装点自己的高大形象?
电视台给的解释,我并不满意。他的解释是苏方反复。反复是可能的,但是反复的原因
,电视台说的不清楚。说是美国有意和中共接触,苏联担心美国控制中共,所以倾向和
谈。我觉得这都是哪儿跟哪儿。划江而治对苏联就更有好处?划江而治,就必有一方亲
美一方亲苏?是这个意思吗?没...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1957年11月,这些被腊肉接见的中国留苏学生是不是特别豪情满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5 10:35:52 2015, 美东)
一个个都不知道自己将来会被委以啥样的重任,不知道自己会被以何等牛屄的身份被载
入青史?
2014年06月24日11:54
就是在这次访苏期间,毛泽东对中国留苏学生发表了“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
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
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著名讲话。
毛泽东这一辈子只出国两次,而且都是去苏联,最后一次是1957年11月2日,应苏共中
央和苏联部长会议的邀请,毛泽东率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参加了十月革命40周年庆祝
活动。
毛泽东这一辈子只出国两次,而且都是去苏联,所以毛泽东第二次出国也就是最后一次
出国。那是1957年11月2日,应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的邀请,毛泽东率中国代表团
访问苏联,参加了十月革命40周年庆祝活...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7
一个个都不知道自己将来会被委以啥样的重任,不知道自己会被以何等牛屄的身份被载
入青史?
2014年06月24日11:54
就是在这次访苏期间,毛泽东对中国留苏学生发表了“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
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
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著名讲话。
毛泽东这一辈子只出国两次,而且都是去苏联,最后一次是1957年11月2日,应苏共中
央和苏联部长会议的邀请,毛泽东率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参加了十月革命40周年庆祝
活动。
毛泽东这一辈子只出国两次,而且都是去苏联,所以毛泽东第二次出国也就是最后一次
出国。那是1957年11月2日,应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的邀请,毛泽东率中国代表团
访问苏联,参加了十月革命40周年庆祝活动。
毛泽东主席参观莫大学生宿舍时与中国留学生苏红(中)、沈宁(右1)交谈(1957年
11月)。
毛泽东主席和邓小平总书记来到莫斯科大学中外学生中间。
1957年11月,毛泽东主席在访苏期间到中国驻苏大使馆看望使馆工作人员和留学生代表
F**Y
发帖数: 5826
18
三胖突访中国,受到中国最高规格接待,标志着中朝关系迅速提升。中国松了一口气,
朝鲜也松了一口气
三胖此行目的,我分析最为重要的是要消除中国的猜疑。中国虽然一直倡导朝鲜南北和
解,鼓励朝美直接对话,但是中国并不愿意看到朝鲜转身投入美韩阵营。三胖此行,就
是要明白无误地告诉中国,无论与美韩谈成谈不成,朝鲜永远站在中国这边。这和当年
毛泽东访苏,对苏一边倒,有异曲同工之处。三胖的策略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军事上,
都是完全正确的;假使朝鲜有一天仿效中国的改革开放,他的策略也是完全正确可行的
,因为只有把改革大门向中国方向敞开,他才不用担心江山变色
三胖访华的时间拿捏的令人惊叹佩服。正值中美贸易大战前夕,美国肆意挑衅一个中国
之际,不能不令中国感动。我是不相信天意的,只能由衷佩服三胖的天纵英才和朝鲜方
面的中国问题智囊团
接下来,三胖大概率会在俄罗斯方面有所行动,不出意外也会得到俄罗斯的充分肯定支
持。中俄朝都是强者政治,一旦在国家元首层面达成共识,则三方在东亚东北部局势就
稳定了,朝鲜专攻南部方向,俄罗斯专心欧洲方向,中国专注台湾和南海方向,皆大欢喜
我由衷为朝鲜能在国际局势最复杂的时候能有三胖... 阅读全帖
f*********g
发帖数: 1637
19
时代杂志,1980年(6月刊,6月23日发行)的美苏工人生活成本对比图(货币美元)
出处:http://ttolk.ru/wp-content/uploads/2010/12/%D1%82%D0%B0%D0%B9%D0%BC-1.jpg
纽约市 莫斯科
每周工作时间(小时) 39.7小时 42小时
制造业工人每周工资收入 265.60美元 56.54美元
三室住宅月租金 1000美元 37美元
暖气费和每月电费 82美元 4.50美元
公共汽车或地铁单程
票价 50美分 8美分
汽车价格 6200美元(通用,嘉奖牌) 10000美元(日古丽牌)
伏特加(饮酒) 6美元/升 11美元/升
牙科检查 32美元 免费
圆珠笔 29美分 1.5美元
1磅肉鸡 66美分 2.55美元
一包烟 75美分 52美分
一条面包 62美分 24美分
牛仔裤 18.5美元 45美元
男式皮鞋 42美元 45美元
度假(每人两周) 910美元 120美元
女士服装 90美元 60美元
沙发 600美元 260美元
金结婚戒指 75美元 225美元
硬封皮小说 12.95美元 3美元
彩色电视 710美元(2... 阅读全帖
d**z
发帖数: 3577
20

-------------------------------
这纯粹是意淫。因为韩战是苏疣和米疣在演双簧。
借二战把欧洲的狗蝇精英杀了上亿后,再杀黄皮狗蝇。
最优秀勇敢的汉奴都牺牲了,还欠毛子一屁股的债。
这笔债到六十年代才付清。后清汉奴基因和财富受重创。
而苏疣米疣打压后清崛起的目的完全达到,还发财了。
f*********g
发帖数: 1637
21
     谢尔盖.洛帕特尼科夫 — 数学模型方法实验室主任
,国立莫斯科大学合作学者,现任教于美国特拉华大学((UDEL)University of
Delaware)。著作遍及物理学,声学,地球物理学,数学,物理化学和经济学等诸多领
域,有数十篇关于地缘政治,政治评论和经济分析的文章在苏联-俄罗斯大众媒体上刊
载。《生活水平对比:苏联1980与美国2008》一文完成于2009年。
生活水平对比:苏联1980与美国2008
    作者:谢尔盖.洛帕特尼科夫
    译者:KGB1986
    从“改革”开始算起,24年过去了,我们国家的人均生活水
平至今仍未能恢复到1985年的水准之上。鉴于此,在本文中,我们将以1980年的苏联经
济数据为基础。还应当注意的是,1980年,正是卫国战争结束后的第35个年头——而离
“民主剧变”也还有十年有余。
    在开始比较前,我想先揭露... 阅读全帖
S*****s
发帖数: 7520
2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毛1957年访苏的一句话太霸气了
为了识破美苏的核武器讹诈,在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会议上说,
核大战应该大打早打。
Well if I lose 300 mill I have another 300 mill but if you lose 300 mill wha
t do you have
赫鲁晓夫听完直接吃瘪了。
t******r
发帖数: 28
2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叹薄和胡温不能携手共进
你无知无畏也就算了,还要乱言惑众就不该了。
-------------------------------------
毛泽东访苏轶闻
主讲人:沈志华
主持人: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由《文史参考》杂志社主办的文史大讲堂
第三期今天下午在国图正式开始,我是《文史参考》杂志的总编辑王翔宇,欢迎大家。
我们《文史参考》杂志社是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一本高端历史杂志,我们的宗旨是真相
、趣味与良知,也就是通过时事挖掘背后的历史故事,体会历史人物跌荡的命运,以及
探索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未来。我们搞的文史大讲堂活动是公益活动,目的是搭建起专
家学者与普通大众之间的桥梁,使专家学者的声音、学术成果能够通俗易懂地走进更多
普通读者心田。
今天下午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沈志华老师为我们讲授毛泽东访
苏轶闻。这个讲题也是几经反复才确定下来。沈老师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冷战国际史研究
中心主任,有很多著作,比如《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等等,他是研究中苏关系
以及朝鲜战争方面的国内的权威专家。沈老师为人也很风趣,既睿智,又幽默。今天下
午我们期待着他给大家带来一场精彩的演讲。
沈志华:这... 阅读全帖
w*******s
发帖数: 3417
24
岁月如歌:李肇星追忆江泽民总书记生前轶事
李肇星
我第一次见到江主席,是在1989年的秋天
。他在中南海会见外宾后,我作为当时的外交部发言人拿着写好的新闻吹风稿请他审批
。他说:
“你定吧,我不看了。”我不由得想起,几年前我第一次为小平同志会见外宾写吹风稿
向他汇报
时,他说:“这是你的事!我不管了。再见吧,不拉手了……”
两位老领导
,一样宽厚。只不过一位是四川口音,一位是江苏口音;一位告别时点点头,一位告别
时握握手
。真想不到历史在一些细节上也会有这样生动的相似之处。
自那以后,如果
用“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打比方,我作为下级,陪同江主席走的路何止万里,从他的
言谈举止
中学到的更不是通常读书所能得到的。
打开这本书,我的思绪就像出闸的波
涛,对人生的感悟也得到一次洗礼。
祖国永恒人民至上

出访途中,江主席不管是和往访国领导人正式会谈,还是与普通百姓交流,都会流露出
他对祖国
和人民的忠诚。
在乌克兰参观作家契诃夫故居时,他激动地说:“生命不在
于长短,而在于为国家、为民族做... 阅读全帖
w*******s
发帖数: 3417
2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amgjames (天天谈首席侦探真三木唯一指定正牌马甲),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岁月如歌:李肇星追忆江泽民总书记生前轶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l 7 10:12:03 2011, 美东)
岁月如歌:李肇星追忆江泽民总书记生前轶事
李肇星
我第一次见到江主席,是在1989年的秋天
。他在中南海会见外宾后,我作为当时的外交部发言人拿着写好的新闻吹风稿请他审批
。他说:
“你定吧,我不看了。”我不由得想起,几年前我第一次为小平同志会见外宾写吹风稿
向他汇报
时,他说:“这是你的事!我不管了。再见吧,不拉手了……”
两位老领导
,一样宽厚。只不过一位是四川口音,一位是江苏口音;一位告别时点点头,一位告别
时握握手
。真想不到历史在一些细节上也会有这样生动的相似之处。
自那以后,如果
用“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打比方,我作为下级,陪同江主席走的路何止万里,从他的
言谈举止
中学到的更不是通常读书所能得到的。
打开这本书,我的思绪就像... 阅读全帖
J*V
发帖数: 3150
26
发信人: wamgjames (天天谈首席侦探真三木唯一指定正牌马甲),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岁月如歌:李肇星追忆江泽民总书记生前轶事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l 7 10:12:30 2011, 美东)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amgjames (天天谈首席侦探真三木唯一指定正牌马甲),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岁月如歌:李肇星追忆江泽民总书记生前轶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l 7 10:12:03 2011, 美东)
岁月如歌:李肇星追忆江泽民总书记生前轶事
李肇星
我第一次见到江主席,是在1989年的秋天
。他在中南海会见外宾后,我作为当时的外交部发言人拿着写好的新闻吹风稿请他审批
。他说:
“你定吧,我不看了。”我不由得想起,几年前我第一次为小平同志会见外宾写吹风稿
向他汇报
时,他说:“这是你的事!我不管了。再见吧,不拉手了……”
两位老领导
,一样宽厚。只不过一位是四川口音,一位是江苏口音;一位告别时点点头,一位告别
时握握手
。真想不到历史在一些细节上也会有这...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27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9095
高 华
◇ 一本奇书
雷光汉的未刊书稿《我的中国心结: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苏联流亡记》是一本奇书
,这是一位为躲避文革中“一打三反运动”的镇压,于1970年“外逃到苏联”的前北大
历史系毕业生在苏联中亚地区飘泊沉浮的实录。二十世记以来,虽然中国人写的旅苏观
感为数可观,但称的上是名篇的却不多,只有20年代瞿秋白的《饿乡记程》和《赤都心
史》、30年代初曹谷冰的《苏俄视察记》和胡愈之的《莫斯科印象记》等。及至郭沫若
1946年的《访苏记行》和1952年的刘白羽的《莫斯科访问记》,已完全落入程式化的俗
套,无一不是对苏联新制度直白的赞美。建国后的访苏游记写得好的也是曲指可数,给
我留下较深印象的只有尚未结集,发表在1957年春《文汇报》上徐铸成的访苏游记,从
中多少能捕获一些苏共二十大后苏联社会的变化(1975年我曾拿着介绍信在南京图书馆
逐日翻看1957年的《文汇报》,时间一长,警惕性很高的管理员觉得不对头,就打电话
到我单位进行调查,结果很快就禁止我再看了)。另... 阅读全帖
t*******a
发帖数: 4055
28
中国与朝鲜古巴间曾经的交恶、矛盾  .
邬拉努
前不久,在华约论坛上,一些拥古巴的网友与某些朝鲜支持者打起了激烈的笔战
。分别贴出《 朝鲜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古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之
类的贴子,分别攻击朝鲜、古巴。据我观察,似乎笔战原因除双方个人矛盾外,还有对
对方所支持的国家的性质有不同看法有关。一些拥古巴的网友说朝鲜是朝修,而一些支
持朝鲜的则说古巴是古修。这些朝鲜支持者认为古巴不是社会主义国家,而那些古巴支
持者认为朝鲜不是社会主义国家。并且当年是否与中国交恶的历史问题也翻了出来,做
为某国不是个好国的论据。例如,一个支持朝鲜的网友指责古巴当年与“苏修”在一起
,另一个支持朝鲜的网友甚至说,“在毛泽东时代,卡斯特罗曾疯狂反华”,所以“卡
斯特罗不是什么好鸟”。看来,这其中还掺杂着以前中古关系恶化期间的“恩怨”情节

其实,不仅中古间有相互交恶的历史,那些年,中朝间也有交恶的历史,难道我
们据此要说朝鲜也“不是什么好鸟”?我们不必遮掩、回避...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29
档案显示美曾希望中国向日提出巨额战争赔款
2012年11月30日13:47 新闻晚报 评论(694人参与)
晚报记者 张骞 俞陶然 报道
在此次学术研讨会上,来自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日本及中国台湾等地的史
学家和档案专家齐聚复旦大学,向中国学术界首次展示海外档案馆收藏的一批涉及近代
中国与事件的珍贵历史资料,为人们研究中国近代历史增添一个新视角。
“历史真相远没有到已经全部水落石出的地步,它还沉没在这些档案文献的秘密之
中,只有进一步的开放,我们才能了解相关的历史事件和相应的人物,以及这些事件与
人物更深的背景。不看这些资料,我们往往对事物和相关人士的认识只能停留在已有的
层面,你深入不下去,或者你在孤立地看它,你很难想像到它到底是重要还是不重要。”
——本次会议发起者和协调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近代中国人物与档案文献研
究中心主任吴景平
■ 宋子文档案研究新进展
怎么处置战犯、怎么索赔均有触及
吴景平教授表示,他们现在对宋子文档案的研究成果,已经到1949年,中英文对照
的大概有142万字的篇幅,数量非常大。通过对宋子文电报的研究,揭开诸多尘封已久
的史实。
他介绍,从中国... 阅读全帖
u**c
发帖数: 17972
30
http://www.popyard.com/cgi-mod/newspage.cgi?num=1293238&r=0&v=0
一个历史事件冠名的改变,往往表示社会共识对这个历史事件认知的改变。在共和国的
历史上,大体上从1959年下半年到1962年上半年这3年时间,经济严重衰退,人民生活困
苦,许多地方出现大量“非正常死亡”。这是一段令人刻骨铭心的历史,是中国肌肤上
曾经严重创伤而留下的不可消去的疤痕。长期以来,这段时间被官定通称为“三年自然
灾害时期”;1981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的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已将这段时间明示为“三年困难时期”
。困难,是对一种状况的总称,造成的原因可能不止一个,需要具体分析,这其中可能
也包括“自然灾害”;而只以“自然灾害”来为这种状况冠名,就会掩饰其他原因,而就
其“掩饰”的动因,所谓“自然灾害”这个冠名的真假都值得怀疑。将“三年自然灾害
时期”改称为“三年困难时期”,表明以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正视历史,表明敢于扯去
遮羞布。这需要良知,需要责任,还需要勇气。
史实确实如此,专家研究了那3...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1
http://hx.cnd.org/?p=103603
一个历史事件冠名的改变,往往表示社会共识对这个历史事件认知的改变。在共和国的
历史上,大体上从1959年下半年到1962年上半年这3年时间,经济严重衰退,人民生活
困苦,许多地方出现大量“非正常死亡”。这是一段令人刻骨铭心的历史,是中国肌肤
上曾经严重创伤而留下的不可消去的疤痕。长期以来,这段时间被官定通称为“三年自
然灾害时期”;1981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一致通
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已将这段时间明示为“三年困难时
期”。困难,是对一种状况的总称,造成的原因可能不止一个,需要具体分析,这其中
可能也包括“自然灾害”;而只以“自然灾害”来为这种状况冠名,就会掩饰其他原因
,而就其“掩饰”的动因,所谓“自然灾害”这个冠名的真假都值得怀疑。将“三年自
然灾害时期”改称为“三年困难时期”,表明以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正视历史,表明敢
于扯去遮羞布。这需要良知,需要责任,还需要勇气。
史实确实如此,专家研究了那3年的水文地质及气象资料,得出的结论是:就全国来讲
自然条件属于中等偏上,... 阅读全帖
u**c
发帖数: 17972
32
http://www.popyard.com/cgi-mod/newspage.cgi?num=1293238&r=0&v=0
一个历史事件冠名的改变,往往表示社会共识对这个历史事件认知的改变。在共和国的
历史上,大体上从1959年下半年到1962年上半年这3年时间,经济严重衰退,人民生活困
苦,许多地方出现大量“非正常死亡”。这是一段令人刻骨铭心的历史,是中国肌肤上
曾经严重创伤而留下的不可消去的疤痕。长期以来,这段时间被官定通称为“三年自然
灾害时期”;1981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的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已将这段时间明示为“三年困难时期”
。困难,是对一种状况的总称,造成的原因可能不止一个,需要具体分析,这其中可能
也包括“自然灾害”;而只以“自然灾害”来为这种状况冠名,就会掩饰其他原因,而就
其“掩饰”的动因,所谓“自然灾害”这个冠名的真假都值得怀疑。将“三年自然灾害
时期”改称为“三年困难时期”,表明以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正视历史,表明敢于扯去
遮羞布。这需要良知,需要责任,还需要勇气。
史实确实如此,专家研究了那3...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郑建明:“苏联逼债”是怎么回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7 18:03:41 2014, 美东)
http://hx.cnd.org/?p=103603
一个历史事件冠名的改变,往往表示社会共识对这个历史事件认知的改变。在共和国的
历史上,大体上从1959年下半年到1962年上半年这3年时间,经济严重衰退,人民生活
困苦,许多地方出现大量“非正常死亡”。这是一段令人刻骨铭心的历史,是中国肌肤
上曾经严重创伤而留下的不可消去的疤痕。长期以来,这段时间被官定通称为“三年自
然灾害时期”;1981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一致通
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已将这段时间明示为“三年困难时
期”。困难,是对一种状况的总称,造成的原因可能不止一个,需要具体分析,这其中
可能也包括“自然灾害”;而只以“自然灾害”来为这种状况冠名,就会掩饰其他原因
,而就其“掩饰”的动因,所谓“自然灾害”这... 阅读全帖
s******8
发帖数: 7105
3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泥盆投降后,凯申接收装备

苏联与东北革命根据地
薛衔天 刘成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苏联与东北革命根据地”是中苏关系研究中的大题目。东北革命根据地在奠定人民共
和国的根基方面所起的作用之大是不言而喻的,弄清东北根据地与苏联的关系,也就是
在很大程度上弄清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与苏联的关系。因此,这个题目需要写一系列的
文章或专著。本文旨在利用中俄文献,揭示苏联与东北革命根据地关系方面最基本的事
实,以期引起专家们的兴趣,共同探讨。
一、苏联与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形成
东北形成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是在1948年初。从1945年8月中共冀东部队出关,在不到三
年的时间里,东北就形成了巩固的革命根据地,转入战略反攻,这一伟大胜利的取得,
如果没有背靠苏联、东邻朝鲜,能够方便地取得苏联方面支持的有利条件,是不可能的。
苏军从东北撤出(1946年5月初)之前,允许中共部队进入东北并配合中共部队接管了
东北57个战略据点,构成了东北解放区的基础;又转交了大批关东军的武器,改善了出
关部队的装备,使出关部队顶住了国民党最精锐部队的进攻。
苏军撤出东北后,大规模的内战首先在东北爆发。国军集中优势兵力于1946年5月19日
...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1050
35
薛衔天 GPhwq n{
“苏联与东北革命根据地”是中苏关系研究中的大题目。东北革命根据地在奠定人民共
和国的根基方面所起的作用之大是不言而喻的,弄清东北根据地与苏联的关系,也就是
在很大程度上弄清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与苏联的关系。因此,这个题目需要写一系列的
文章或专著。本文旨在利用中俄文献,揭示苏联与东北革命根据地关系方面最基本的事
实,以期引起专家们的兴趣,共同探讨。 '~
一、苏联与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形成
东北形成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是在1948年初。从1945年8月中共冀东部队出关,在不到三
年的时间里,东北就形成了巩固的革命根据地,转入战略反攻,这一伟大胜利的取得,
如果没有背靠苏联、东邻朝鲜,能够方便地取得苏联方面支持的有利条件,是不可能的

苏军从东北撤出(1946年5月初)之前,允许中共部队进入东北并配合中共部队接管了
东北57个战略据点,构成了东北解放区的基础;又转交了大批关东军的武器,改善了出
关部队的装备,使出关部队顶住了国民党最精锐部队的进攻。 5UD;Z V%
苏军撤出东北后,大规模的内战首先在东北爆发。国军集中优势兵力于1946年5月19日
攻占... 阅读全帖
g*q
发帖数: 26623
36
台湾民进党主席苏贞昌3日抵达日本,开始了为期5天的访日之行。3日晚间,苏贞昌应
台湾医师会、妇女会及当地侨胞邀请发表演说。在演讲中,苏贞昌称“台湾与日本的核
心利益是一样的”,在东海问题上,台湾要“站在民主政体这一边”。
苏贞昌今天下午拜访了日本自民党总部,并可能会与日本维新会党魁石原慎太郎会晤。

苏贞昌在日本发表演讲,称“台湾与日本的核心利益是一样的”,在东海问题上,台湾
要“站在民主政体这一边”。
“站在民主政体这一边”
本次访日被称为民进党的“政党外交”,是苏贞昌担任民进党主席后首度出访日本。随
行团员包括民进党执政时期的前“驻日代表”许世楷、“立院”总召柯建铭、“立委”
陈明文、邱议莹、萧美琴、蔡其昌、吴秉叡、李昆泽等人。
苏贞昌访日第一站是与旅日台侨进行晚宴餐叙。在餐叙中,苏贞昌发表公开演说,强调
日本与台湾的关系非常密切,都是民主政体,“台日关系”很重要。
苏贞昌说,“台湾与日本的核心利益是一样的,民主认同一样,台日应该在区域和平共
同协力、共同关切,这是很重要的。”
苏贞昌还指出,“最近东海情势越来越紧张,越来越让人感觉到,台湾如果站在民主政
体这一边,对东亚区域和平...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33562
37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1968年苏军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丁丁同学可能没有看过沈志华的书。我免费教育一下。当然如果认为沈志华是中共官方
喉舌,大可跳过下面这篇沈的长文。
提要:苏共二十大以后,苏联与一些东欧国家的关系处于一种二律背反的困境,波兰与
匈牙利相继爆发了危机,赫鲁晓夫不得不求助于中共。尽管在危机处理的初期,中共来
不及参与,但在决定从布达佩斯撤军和再次武装占领匈牙利的问题上,中国的意见起了
主导作用。在危机处理的后期,苏联听从了中国的建议和主张,其结果是毛泽东既批判
了苏联的大国主义,又保证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波匈事件标志着中共在国际共产主
义运动中的地位和声望已经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波兰事件,匈牙利事件,中苏关系
1956年10月爆发的震动世界的波兰危机和匈牙利危机,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以及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关系的变化均产生了深刻影响,对1956-1957年中国社会发展道
路的突然转轨,在很大程度上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波匈事件标志着中国正
在走出亚洲,参与欧洲事务的处理,从而大大加强了其对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政治影响
,同时也开始了挑战莫斯科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领袖地位的历程。因此,对于波匈事
件及其与中国关... 阅读全帖
g**1
发帖数: 10330
38
苏贞昌 3日率立委访日
【中央社╱台北28日电】
2013.01.28 12:50 pm
 
民主进步党国际部主任刘世忠今天说,党主席苏贞昌3日将率立委访日,启动5天4夜的
政党外交、国会外交与智库外交。
刘世忠说,苏贞昌这趟「民主繁荣外交之旅」将于2月3日出发,2月7日返台,为期5天4
夜,访日团成员包括智库执行长林万亿、前驻日代表许世楷、立委柯建铭、邱议莹、萧
美琴、陈明文、蔡其昌、吴秉睿、李昆泽。
他说,苏贞昌此行将与旅日台湾同乡会餐宴,会见在日台湾医师会、台湾妇女会,也将
拜会日本众议院、参议院,执政的自民党、在野的民主党、日本维新会、大家的党与智
库团体。
刘世忠指出,苏贞昌5、6月将访美,在访美前先访日,代表民进党对台日关系的重视。
刘世忠说,这次访日,东海情势包括钓鱼台议题,也会是其中议题,民进党坚持的立场
是钓鱼台主权属于台湾,钓鱼台任何争议必须透过外交和平协商,呼吁相关各造冷静自
制,不要相互挑衅。
他表示,在此议题,台湾不能与中国站在一起,不能形塑一个两岸联手挑战日本、挑战
美日安保同盟的情况。
至于民进党是否考虑设驻日代表处,刘世忠说,驻日代表处时间条件... 阅读全帖
g**1
发帖数: 10330
39
社评-苏贞昌日本行 民共关系恶化
2013-02-08 01:39 旺报 【本报讯】
    民进党主席苏贞昌日本行不但没有为民进党执政之路加分,
反而招来很多批评。大陆国台办发表近年来罕见的强硬谈话,强调坚决捍卫钓鱼岛及其
附属岛屿的主权,应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声,如果有人出于私利,丧失民族气节,甚至
曲意逢迎,将令人不齿,必将遭到全体中华儿女的一致谴责。大陆一位涉台重要幕僚「
薄东」也发表文章批评苏贞昌日本行是「奴颜媚日」。新党主席郁慕明更直斥苏贞昌「
卖台」。虽然民进党对大陆及台湾统派的批评一贯觉得不痛不痒,但苏贞昌访日行势必
将造成民共关系恶化,对民进党企图解决大选「最后一哩路」问题显然不利。
    大陆及坚持国家主权立场人士对苏贞昌访日行,会发出如此
严厉的批评,主要是绿营对钓鱼台问题的态度始终让人疑虑,李登辉一贯主张钓鱼台属
于日本;陈水扁主政时期在对日本的视讯会议中首次提出「一边一国论」,李登辉和陈
水扁都有出卖钓鱼台主权利益换取美日安保同盟纳入台湾之意,这是以民族利益与国家
主权换取民进党一...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40
☆─────────────────────────────────────☆
shanggj (shanggj) 于 (Sat Apr 7 00:32:02 2012, 美东) 提到:
虎肉军史基金征文
<<从苏联档案看朝鲜战争的起源>>
活跃版面做点贡献,也争取挣点伪币.这篇征文主要是读<<朝鲜战争:俄国档案馆的解密
文件(上)>> (沈志华 编.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从刊登(48) ) 后的一点个人
心得. 沈这个人很有些意思, 前段有网友帖过他的经历, 好象先经商, 90年后弃商求
学, 回北京从事苏联史和冷战史研究, 恰逢苏联垮台, 俄国档案解密 ( 据闻是卖档案
赚钱, 老毛子够惨的), 沈自费收集近15,000件俄国档案. 2002年出版了<<苏联历史档
案选编>>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但此书被严禁收入任何有关朝鲜战争的资料(? 沈
解释说是极其敏感, 我是实在不懂中宣部的人是怎么想的), 所以关于朝鲜战争的资料
只能在海外出版, 香港的出版商嫌没油水不干, 最后由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接手, 于2003年朝鲜战争结束五十周年之际... 阅读全帖
m**d
发帖数: 21441
41
来自主题: Joke版 - 毛岸英同志之死史料汇总
最近,好像电视剧《毛岸英》正在播出,我还没看。
在网上浏览文章,好像说“毛岸英同志之死”,是因为炒鸡蛋冒烟儿引来凝固汽油
弹精准投射,我很困惑。
联想到以前看过历史老师“袁腾飞”的那个视频,那个“挂炉烤鸭”的比喻让我愤
怒而不解。
今天又看了刘思齐同志的访谈记录。刘思齐同志也对那种“炒鸡蛋”的说法表示不
满。袁腾飞那个视频的内容,估计没人会传达到老人耳朵里。如果传到了,估计老人虽
然是八十高龄,依然会找袁腾飞拼命!
袁腾飞你说你调侃那些无关痛痒的历史人物,也就罢了。调侃革命烈士,我不知道
你脑子里,哪根弦儿断了。
不过呢,也不能全怪人家袁腾飞,那个“炒鸡蛋”的说法,才是袁腾飞口无遮拦的
根本。
袁腾飞不过是涉世未深,建议他去趟北朝鲜,在毛岸英同志墓前,鞠躬三次。相信
毛岸英同志在天之灵,会原谅他小孩儿不懂事的。
关于“朝鲜战争”以及毛岸英同志之死的真相。我搜集了大量素材,通过推理分析
,我认为自己已经得出了自认为最合情合理的结论。
毛岸英同志之死是一个谜团,最直接的证人就是“成普”,非常可惜的是,他的相
关证词,是沈阳军区原参谋长、当年任志愿军司令部作战处副处长的“杨迪”,间接陈
述的... 阅读全帖
q*d
发帖数: 22178
42
编者按:此文曾删减后发表在2013年《炎黄春秋》第12期,标题为《抗美援朝的得与失
》。这是未删减版。
朝鲜战争停战已经过去了六十年。按中国纪年,这正是一个甲子,很值得做些回顾和
反思。不过六十年来,国内外舆论对这场战争的资料收集和研究成果,可说早已十分充
分。我今天只是想换一个角度,着重谈我国在这场战争中所应记取的教训或者说是有哪
些失误。在我看来,主要的失误就是:同意和支持金日成发动战争;乾纲独断地决定抗
美援朝;拒绝对中朝极为有利的联合国停战建议;以战俘问题为由长期拖延战争;以及
处理中朝关系上的一些问题,等等。
一,关于朝鲜战争的发动
六十年前的朝鲜战争,严格地说,应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北朝鲜发动的南
下“统一祖国”的战争。第二阶段才是中国参加的抗美援朝战争。现在先从朝鲜战争的
发动谈起。
按理说,发动朝鲜战争应该是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决定的事,但按当时还存在社会主
义阵营的规矩,则必须得到斯大林的批准。而斯大林在二战后所极力避免的一件事,正
是同美国发生军事冲突,引起苏美大战。在朝鲜问题上,他也是担心美国的直接干涉,
所以对金日成多次提出武装统一的要求,都一直没有同意。然而... 阅读全帖
q*d
发帖数: 22178
4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qed (小白兔终于熬成了大灰狼),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张闻天秘书何方:朝鲜战争停战六十年祭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n 17 16:56:25 2014, 美东)
发信人: qed (小白兔终于熬成了大灰狼), 信区: Military2
标 题: 张闻天秘书何方:朝鲜战争停战六十年祭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n 17 16:56:11 2014, 美东)
发信人: qed (小白兔终于熬成了大灰狼),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张闻天秘书何方:朝鲜战争停战六十年祭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n 17 16:55:58 2014, 美东)
编者按:此文曾删减后发表在2013年《炎黄春秋》第12期,标题为《抗美援朝的得与失
》。这是未删减版。
朝鲜战争停战已经过去了六十年。按中国纪年,这正是一个甲子,很值得做些回顾和
反思。不过六十年来,国内外舆论对这场战争的资料收集和研究成果,可说早已十分充
分。我今天只是想换... 阅读全帖
q*d
发帖数: 22178
4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qed (小白兔终于熬成了大灰狼),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张闻天秘书何方:朝鲜战争停战六十年祭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n 17 16:55:58 2014, 美东)
编者按:此文曾删减后发表在2013年《炎黄春秋》第12期,标题为《抗美援朝的得与失
》。这是未删减版。
朝鲜战争停战已经过去了六十年。按中国纪年,这正是一个甲子,很值得做些回顾和
反思。不过六十年来,国内外舆论对这场战争的资料收集和研究成果,可说早已十分充
分。我今天只是想换一个角度,着重谈我国在这场战争中所应记取的教训或者说是有哪
些失误。在我看来,主要的失误就是:同意和支持金日成发动战争;乾纲独断地决定抗
美援朝;拒绝对中朝极为有利的联合国停战建议;以战俘问题为由长期拖延战争;以及
处理中朝关系上的一些问题,等等。
一,关于朝鲜战争的发动
六十年前的朝鲜战争,严格地说,应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北朝鲜发动的南
下“统一祖国”的战争。第二阶段才是中国参加的抗美援朝战争。现在先从朝鲜战争的
发动谈起。
按理说,发动朝鲜战争应该... 阅读全帖
q*d
发帖数: 22178
4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2 讨论区 】
发信人: qed (小白兔终于熬成了大灰狼), 信区: Military2
标 题: 张闻天秘书何方:朝鲜战争停战六十年祭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n 17 16:56:11 2014, 美东)
发信人: qed (小白兔终于熬成了大灰狼),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张闻天秘书何方:朝鲜战争停战六十年祭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n 17 16:55:58 2014, 美东)
编者按:此文曾删减后发表在2013年《炎黄春秋》第12期,标题为《抗美援朝的得与失
》。这是未删减版。
朝鲜战争停战已经过去了六十年。按中国纪年,这正是一个甲子,很值得做些回顾和
反思。不过六十年来,国内外舆论对这场战争的资料收集和研究成果,可说早已十分充
分。我今天只是想换一个角度,着重谈我国在这场战争中所应记取的教训或者说是有哪
些失误。在我看来,主要的失误就是:同意和支持金日成发动战争;乾纲独断地决定抗
美援朝;拒绝对中朝极为有利的联合国停战建议;以战俘问题为由长期拖延战争;以及
处理中朝关系上的一些问题... 阅读全帖
x*****u
发帖数: 3419
46
来自主题: _Kindle版 -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导读z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导读
 ——兼论近代通史体系的推陈出新
沈渭滨
----
注:黻 fú 古代礼服上黑与青相间的花纹:黼~。
---
现在的青年人,对蒋廷黻这个名字,恐怕大多数是很陌生了。可是在新中国成立前
,无论在学界还是政界,他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在学界,他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先后
做过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以主张史学改革著称于时;在政界,
他是著名的外交家,先后出任国民党政府行政院政务处长、驻苏联大使、驻联合国常任
代表,1949年后又一度作为台湾当局驻美"大使"。在国民党政府的官僚群中,以"知外
交"闻名于世。
作为政治家,他是当时"书生从政"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以所学为国家所用。在国
共两党斗争中,尽管站在国民党政府立场,并在联合国中阻挠和反对恢复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合法席位,但至死都不愿加入国民党,还经常批评当局的政略失当和政治腐败;作
为学者,他是当时公认的中国近代外交史专家和这一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他从治外交史
扩及中国近代史,写出了若干很有分量的专题论文。他一生治学严谨,著作不多。其中
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反而不是花...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47
1959年,毛泽东与赫鲁晓夫在北京机场合影。记者和围观的人群包围着双手插兜的赫鲁晓夫,此时,毛泽东和他相对着站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气氛有些尴尬
赫鲁晓夫,对于生活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在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期间,他三次访华,与中国结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1958年毛泽东会见访华的赫鲁晓夫。
核心提示:从1957年开始,毛主席在国内实行越来越急进的路线,集中的表现是在农村搞人民公社,在全国搞大跃进,搞三面红旗等等,这些做法在苏联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赫鲁晓夫对毛泽东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越来越瞧不起毛泽东。
本文摘自:当代中国研究所网站,作者:丁明,原题:回顾与思考——与中苏关系亲历者的对话
编者的话:1997年10月23—25日,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国史学会东方历史研究中心和美国华盛顿威尔逊国际学者研究中心共同发起了“中苏关系与冷战”国际学术研讨会。50名来自中国、俄罗斯、美国、德国、挪威等国的学者聚首北京,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70年代中苏关系的重要方面进行了回顾与探讨。在此期间,组织者及时抓住中苏关系亲历者与会的难得机遇,邀请他们就自己的所见所闻直抒胸臆... 阅读全帖
s*****j
发帖数: 6435
48
虎肉军史基金征文
<<从苏联档案看朝鲜战争的起源>>
活跃版面做点贡献,也争取挣点伪币.这篇征文主要是读<<朝鲜战争:俄国档案馆的解密
文件(上)>> (沈志华 编.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从刊登(48) ) 后的一点个人
心得. 沈这个人很有些意思, 前段有网友帖过他的经历, 好象先经商, 90年后弃商求
学, 回北京从事苏联史和冷战史研究, 恰逢苏联垮台, 俄国档案解密 ( 据闻是卖档案
赚钱, 老毛子够惨的), 沈自费收集近15,000件俄国档案. 2002年出版了<<苏联历史档
案选编>>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但此书被严禁收入任何有关朝鲜战争的资料(? 沈
解释说是极其敏感, 我是实在不懂中宣部的人是怎么想的), 所以关于朝鲜战争的资料
只能在海外出版, 香港的出版商嫌没油水不干, 最后由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接手, 于2003年朝鲜战争结束五十周年之际出版. 全书分上中下三册, 收集苏联档案
材料554份, 时间跨度从 1945年12月 – 1954年3月 (最后单独一份为1966年8月, 不记
入时间跨度). 另备有朝鲜战争大事年表, 俄国主要...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49
当年毛泽东鼓励生育,使得人口大大增加。今天看来,核战争不可避免,众多的人口是一个文明得以延续和度过核战争的有力保证。
====================================
毛泽东讲核战争:中国准备牺牲3亿人
2011年01月13日15:19 来源:人民网-文史频道
毛泽东说,既然我们力量这么强大,我们还跟他谈什么,打就完了,说敌人不打是不倒
的,扫帚不到灰尘照样不会自己跑掉。大不了就是核战争,核战争有什么了不起,全世
界27亿人,死一半还剩一半,中国6亿人,死一半还剩3亿。
1957年11月,毛泽东率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这是他一生中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
来到莫斯科。这次苏联除了举行纪念十月革命40周年的一系列活动外,还召开两个重要
会议,12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以及64个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
此时的情况与毛泽东第一次访苏时完全不同。
斯大林去世以后,从1954年10月份赫鲁晓夫第一次访华开始,到1957年底,三年时
间,中苏两党的地位发生了非常大的带有实质性的变化。斯大林在世的时候,苏联是当
然的领导人、老大哥,不可动摇,但是斯大林死了以后,... 阅读全帖
b***0
发帖数: 373
50
在抗战期间,美国人救了中国。其时,为了争取美国不支持蒋,对中共采取友好立场,
毛泽东制定了“中立美国”的政策,声称中共只是温和的农村改革者,不是要搞共产主
义,完全可以跟美国合作。1944年,罗斯福曾派观察组去延安。美国人刚到,毛泽东就
在8月12日对苏联联络员孙平说:“我们在考虑改变党的名字,不叫‘共产党’,而叫
别的什么。这样形势会对我们更有利,特别是在跟美国的关系上”。莫斯科马上和毛泽
东唱起了同一调子。8月下旬,莫洛托夫对当时在苏联的赫尔利将军说,在中国,“有
人称他们为‘共产党人’,实际上他们跟共产主义一点关系也没有。他们不过是不满自
己的经济状况,只要经济状况一改善,他们马上就会忘了他们是共产党。苏联政府与这
样的‘共产主义分子’毫无关系。”
莫斯科跟毛泽东唱的双簧欺骗了很多美国人,多年来这些人一直以为毛泽东有可能被美
国争取过去,美国没能把毛泽东从苏联阵营里拉走是“失去的机会”。他们哪里知道,
就在毛泽东跟美国拉关系时,他反复告诫中共干部,说这“只是在对蒋斗争中的一种策
略”。
毛泽东的策略也蒙住了杜鲁门总统的遣华特使马歇尔。马歇尔1945年12月来华,使命是
停止内战。...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