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诗话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M******8
发帖数: 8425
1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 (卷一)
太俗。。。
M******8
发帖数: 8425
2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 (卷一)
累死个猫了,今天休息。。。。
那个,要全文的同学,暂时还没有;这些东西俺还没有整理过,要全部整理出来大概需
要10来天。。。
h****t
发帖数: 1640
3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 (卷一)
1994 年去成都青城山,山上有一道观,其楹联至今记忆犹新:
老子无常道
皇帝有高台
也是大手笔啊
M******8
发帖数: 8425
4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 (卷一)
在大学里头太深入缜密了,孩子们就要吃苦了。。
M******8
发帖数: 8425
5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 (卷一)
字面上俗了点。。。。非为至善至美。。。
l*****9
发帖数: 2009
6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 (卷一)
去了趟济南,也记了不少对联,回头整理下,我都用照片记,哈哈
M******8
发帖数: 8425
7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 (卷一)
l*****9
发帖数: 2009
8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 (卷一)
晕么,没想到这个好办法么
M******8
发帖数: 8425
9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 (卷一)
怎么没有,当年在兰亭附近,曾经照下过所有的碑刻。。。。。
只不过通常不屑用。。。。。
l*****9
发帖数: 2009
10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 (卷一)
我先赏鉴一下,入眼的才拍,恩恩
M******8
发帖数: 8425
11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 (卷一)
俺是都拍下来再说,生怕有遗珠。。。。
l*****9
发帖数: 2009
12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 (卷一)
比较麻烦的是怎么拍全景,还得辩得清字,其实,好多字我都认不出,尤其是篆体
h****t
发帖数: 1640
13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 (卷一)
瞿秋白, 才人啊
M******8
发帖数: 8425
14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 (卷一)
21 标题 离别
Sat Apr 29 13:51:26 2000
离别是很常见的事,离别之情也便永恒了起来。
“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只为多情设”,这是说多情的人最怕离别,而
但凡是人,就不能不为离别有所感触,只不过有的人洒脱,有的人执著。
有的人悲伤,有的人则对前途充满希望。诗歌中最多的就是写离别了,
各种各样的别离之情千载而下,还是很感人。
最有名的当数《别赋》了,“黯然销魂”,道尽别情。不过,赋中写
“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更为形象。想想眼前
碧草绿波在伤心人看来,也都成了“伤心色”,情景早就合而为一,
毫无为文设词之嫌。后来的人写别离时,多半会想到《别赋》里的语句,
而不是即景抒情,所以感染力就差了点。这也就是为什么王国维认为
“二月三月,千里万里,行色苦愁人”不隔,而“谢家池上, 推种
畔,吟魄与离魂”就隔了。写眼前景,道心中情是最重要的,咬文嚼字,
引经据典就比较的差一层了。
李白向来洒脱,离别时也不例外。“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只是
在萧萧马鸣中隐隐见出离别的怅惘,但该走时就潇洒地走吧,“挥手自
兹去”,我看比徐志摩那挥了半天手还惦着天上云彩要洒脱
M******8
发帖数: 8425
15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 (卷一)
22 标题:辛弃疾的离别词
Sun Jan 14 16:42:27 2001
最近没什么事做,忽然想起欠了一屁股文字债,呵呵,好在“债多人
不愁”,也就无所谓啦。
况且,觉得离别之词,已经有好多好多了,再写可也跳不出那圈。
比如,辛弃疾的,就挺好嘛。周济的评论:“世以苏辛并称,苏之自
在处,辛偶能到;辛之当行处,苏必不能到。”窃以为然也。苏轼的
词美则美矣,达则达矣,然而还是比不上辛词横空出世,而且“敛雄
心,抗高调,变温婉,成悲凉”,别有一番沉郁的意味。
他的离别词也是如此。初读来,豪迈;再读之,潇洒;三读之,落寞;
反复读之,则旷达中有郁闷之感慨,落寞中还透着认命的洒脱,真是
曲终余音绕梁,回环往复,真性情也。
比如《鹧鸪天.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
“聚散匆匆不偶然,二年历遍楚山川。但将痛饮酬风月,莫放离歌入
管弦。 萦绿带,点青钱,东湖春水碧连天。明朝放我东归去,后夜
相思月满船。”
人生总是有聚有散,聚散匆匆是注定的事。所以对此良辰美景,又何必
独自伤怀,以致辜负风月。这样的命意,如“不如怜取眼前人”,“诗
酒趁年华”等语皆是,然到底不如辛词这么豪放,英雄之气,余子固不
M******8
发帖数: 8425
16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 (卷一)
上面这两篇就不要发包子了,俺只是想把他们都放在一起。。。。
M******8
发帖数: 8425
17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 (卷一)
23 标题 陆游的悼亡诗
Sat Apr 29 17:52:12 2000
陆游和唐婉的故事太经典了,同时经典的还有他们写的《钗头凤》。当时
陆游还年轻,原以为见不到爱人了,没想到说巧不巧还真碰上了,顿时
心潮起伏,百感丛生,因此写出《钗头凤》,感情之深挚自不必说。
但这似乎倒也常见,比较难得的是他一生念念不忘唐婉,直到须发尽白
了还赋诗悼念,这种感情就更感人了。
例如,大约60多岁时写的《菊枕》诗:
採得菊花做枕囊,曲屏深幌閟幽香。
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
少岁曾题菊枕诗,残篇蠹稿锁蛛丝。
人间万事消磨尽,只有清香似旧时。
当年唐给他做的菊花枕不知怎地又翻了出来,顿时逝去的43年仿佛都
不存在了,仿佛枕头上还有伊人的温暖。只是这样一种心情又怎能说
得出来?说给眼前人听吗?说给儿孙辈吗?只有自己对着残灯细细品
味这样说不出来的哀伤。当年的情事仿佛都已很模糊,当年的诗稿也
都残破,只是这种真挚的爱情无法消磨,永留人间。
又如他70多岁时写的《沈园》: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做稽山土,犹吊遗踪一
M******8
发帖数: 8425
18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 (卷一)
24 标题 忽然想起来了
Sun Aug 19 16:34:28 2001
刚才看cninfo说什么四川建筑,加以目下阴雨绵绵,
忽然就想起了李商隐的一首诗:
竹坞无尘水槛清,
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
留得残荷听雨声。
不晓得林黛玉为什么单喜欢“留得残荷听雨声”,我猜
大概他们都是自恋狂加自虐狂吧。呵呵,也挺可爱。
不过,我倒觉得“相思迢递"写得挺好。
尤其是“迢递”二字。直是剪之不断,理之还乱。
那么长,无休无止的。至于“隔重城”嘛,我看也不一定
是隔着好多好多城,其实就算没有空间上的障碍,
相思也是一样的“迢递”,大概主要是心理上的因素吧。
M******8
发帖数: 8425
19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 (卷一)
25 标题 胡言乱语(引子)
Fri Aug 24 11:12:05 2001
据当代某“伟大哲学家和科学家”(某同学之评论)的看法,
认为俺是一个满脑子莫名其妙的人,具体地说,就是能把所有
事情“普遍联系”到那种事情上。
haha,自己想想,也觉得挺有道理,因为俺就是这样子的,
其实俺这么联系也不是没道理的,很多疯子都赞同俺的观点,
认为性是所有事件的原动力。
既然如此,那俺可就要胡言乱语一番了。
M******8
发帖数: 8425
20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 (卷一)
26 标题 胡言乱语(1)
Fri Aug 24 11:26:47 2001
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难免需要别人的帮助。如果是一个男人
帮了一个男人,他们比较有可能结为兄弟,从此狼狈为奸什么的。
要是一个女人帮了一个男人,那也许最有可能的是她成了他的
红粉知己,从此两人不明不白暗中勾搭。如果一个男人帮了一个女人,
那也许对于这个女人来说,最常见的想法就是“无以为报,以身
相许”。
比如,好象《情史》上就有好多这类故事,如宋太祖在发达之前偶尔
救了一个女子,这个女子发誓以身相许,还受到其哥嫂的迫害。
还有聊斋里很多女鬼(或是狐狸精)也是为了报恩,要么重新变成人,要么
就介绍给恩人一个佳偶,总之跟“以身相许”的意思也差不多。
这里就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她们总是想到要“以身相许”。
可能有这么几点原因吧:一是她们没有经济来源,想要谢点财帛不是
很容易。二是财帛虽然值钱,但不如她们的身体值钱。三是就算俩人
其实很清白,但外人难免怀疑,洗脱嫌疑的最好办法莫过于让这怀疑成为
光明正大的事实。四是也许她们比较懒,碰上一个好点的男人不容易,
不如就趁此机会嫁了得了。
呵呵,不管怎么说,我觉得
M******8
发帖数: 8425
21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 (卷一)
27 标题 胡言乱语(2)
Fri Aug 24 11:38:15 2001
比如说吧,梁鸿的故事非常经典,“举案齐眉”因此成了
千百年夫妻和谐的典范和规矩。
其实要是仔细分析一下,就可以知道,为什么梁鸿会对他
老婆改变态度呢?只不过是因为他老婆有够道德,相形之下,倒
显得他不够君子风范了。因为他老婆说,妇女的几种道德,我所缺
的只是“妇容”,长得丑点,而君子的那些道德,你梁鸿又
具备哪条呢?haaa,其实俺挺佩服她的,居然这么聪明,利用
读书人喜欢当“君子”的心理,一下就把对方给呛回去了,搞
得他再想辩白都显得像个小人了。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
都希望自己成为道德的典范,成为一个“君子”,因此,不管梁鸿
是不是真的乐意,也从此“敬重”起他老婆来。
故事挺圆满,但也很悲哀。一个女人,要想讨男人的欢心,实在很难,
尤其当这个女人比较丑的时候。就算是孟光吧,她丈夫对她也只是
“敬重”而已,没看见有什么怜爱的成分在里头。
难怪人家曹公子就质疑了:“纵然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道德是可以
解决家庭的问题,但永远代替不了感情。
M******8
发帖数: 8425
22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 (卷一)
28 标题 胡言乱语(3)
Fri Aug 24 15:41:06 2001
不过丑女也不是总没有表现机会的。
像《水浒传》上那俩,不就挺威风么?其实,不管怎么看,
她们都称不上是个真正的女人,她们甚至比那帮男人还匪气十足。
而书中漂亮的女子(如阎婆惜啊,喜欢上武松的那个歌姬等)都
死得很难看。至于又美又能干的扈三娘为什么没死,就是因为她
答应嫁给矮脚虎。我就不得不想,这作者是不是对女人有偏见呢?
再一想,可能也不完全是吧。因为书中所描写的只是一群山贼土匪,
对于山贼来说,女人漂不漂亮无所谓,只要能和他们一起打家劫
舍即可。因此,凡是不符合他们的“道德”要求的,就让她们死,
能够和他们蛇鼠一窝的就给她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以前总不明白,为什么扈三娘会说:“全凭哥哥作主。”其实道理
也很简单了,可能就是她接受了山贼门的价值观,所以才会觉得
这桩婚事没什么不妥当。
真是可怜,我一直认为,女人要真正获得和男人平等的地位,最重要
的是要有自己的思想。如果你把男人的道德观价值观全部接受了,那
即使是经济上的独立也是无济于事的。
M******8
发帖数: 8425
23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 (卷一)
29 标题 胡言乱语(4)
Fri Aug 24 15:49:36 2001
丑女的日子不好过,美女的日子也好不到哪去。
因为男人总是比较自私又虚荣。他们喜欢一个女人,多半
是因为这个女人漂亮并且可爱。而一个女人,她的漂亮不可
能持续很长时间,而能够长久存在的只是她们的智慧。但问题
就在于,一个女人如果过于智慧,过于聪明,那势必不够“可爱”。
因为在智慧的女人面前,男人往往感到一种压力,往往不能使他们
的虚荣心得到满足。
所谓“花红易衰似郎意”。美人,花,郎意,是世间最美又最
脆弱的东西,转瞬即逝的。
就像李煜,当大周后生病时,他还发誓要永远不变心。但大周后
还没死呢,他就已经在后花园“恣意”地怜爱小周后了。
为什么李夫人死前不肯见武帝,就是因为她知道她的美貌如果不再,
君恩也就不再了。因此,她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她却得到了武帝
对她的永恒思念。她也就永远成为了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
这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其实说到底,“无欲则刚”,当她们
放弃之时,也便是得到之时。
M******8
发帖数: 8425
24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 (卷一)
30 标题 胡言乱语(5)
Fri Aug 24 15:56:54 2001
文君因为《白头吟》而唤回了司马君的心。传为美谈。
其实我一直很怀疑这种说法的可靠性。因为司马君自己也是
文才斐然的,不会轻易地就为一首诗打动。事实上,我揣测,
真相可能是这样的。年纪渐老的司马君受糖尿病折磨,身体越来越
差,越来越没精力应付年轻的美人;兼以事业上很难再有大的进展,
颇有点心灰意冷;所以文君低声下气请他回心转意,他便也顺水推舟,
回家享清福去了。
sigh.说到底,男人就是占尽天下便宜。进退他们都不吃亏。
M******8
发帖数: 8425
25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 (卷一)
31 标题 胡言乱语(6)
Fri Aug 24 16:14:10 2001
有的时候,为了笼络丈夫的心,女人会主动提出给丈夫纳妾。
为了既满足男人的贪婪又不废礼法,他们挖空心思编出了一
套妻妾制度。真够有意思的。更有意思的是,很多贤淑的女人
也很接受这套制度(不接受也没办法)。
以前看过李渔的戏剧,其中有出戏叫《怜香伴》,说一个书生
的老婆某次去寺庙,碰上一个体有异香的女子,她就女扮
男装,去接近那香女,然后俩人惺惺相惜,最终冲破重重阻力,
把那香女纳进家门。
感觉怪怪的。你说她是怎么想的呢?想要个闺中密友么?那也犯不着
把老公共享啊;所以,我就猜测,她一定是非常聪明,知道男人
总是会花心的,所以先行给他纳一房妾,这样既讨了老公欢心,
又显得自己贤淑知礼,又能和妾处好关系(毕竟是自己挑的,彼此
脾气会投合些吧)。
还有侠女何玉凤,那么惊世骇俗,最终也未能免俗。一开始她大闹能仁寺
之时,是何等风流倜傥,先问张玉凤的爹娘肯不肯嫁女,然后把刀
架在安公子脖子上使安和张拜堂,真正是潇洒精彩极了。可后来也终于挨不过
大家庭一致的意见,自己也要嫁给安公子。其实俺觉得这部书也就那一段好看,
其余全
M******8
发帖数: 8425
26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 (卷一)
32 标题 胡言乱语(7)
Fri Aug 24 16:24:00 2001
其实这些女人都够可怜。自己的本性被礼法湮埋了,还觉得自己
是道德的标准。
所以,当我每次读到林黛玉接受了宝钗的友谊时,就忍不住悲伤。
这似乎标志着自然的人性向世俗道德的投降。悲哀啊悲哀。
因为一个女人,天生就爱吃醋的,而爱情又是极端排他的。一个不吃醋
的女人,只有可能是这么两种情况:要么她们不是人,要么她们不是
活人(这也难说,因为鬼魂吃醋也很厉害的,像霍小玉的鬼魂就
没有放过李益和他的妻妾们)。
人家曹公子就很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说:“淑女从来多抱怨,娇妻自古
半含酸”。意思就是,无论什么身份地位的女人,天生就是爱吃醋的。
当一个女人不吃醋了(不管她是真心还是假装的),都是世界上最
悲哀的事,更悲哀的是,世人还往往拿这些女人做规范。
M******8
发帖数: 8425
27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 (卷一)
33 标题 看来需要澄清几点啦
Sun Aug 26 16:17:33 2001
虽然我认为没什么太大必要,不过免得大家误会俺是大女子主义。
首先,女子温柔是天性不代表她们不可能有自己的思想。
在这里,我想澄清两点误会:女子可以选择只做家庭主妇,或是
纯粹的职业妇女,或是二者兼顾。这都无不可。但前提是,她们
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应该是出于她们自己的意愿,她们自己自愿这样
做,而不是出于讨好男人或是按男人的意思去做什么事。比如,如果
我爱一个人爱得发狂,我宁愿抛弃自己的一切,哪怕最后他不喜欢我了,
我也觉得很值得。
其次,无论是英雄救美还是美救英雄,最后俩人结为夫妻应该是出于
相互爱慕,而不该是出于纯粹的报恩。当然从恩到爱也不是没可能的事,
但有恩并不代表一定有爱。
第三,我认为林妹妹之所以终于接受了宝钗的友谊,正说明她在大观园
中地位日益孤立,否则凭她那么聪明不可能被一点小恩小惠轻易迷惑。
而她的孤立,也正说明了在世俗社会中纯粹自然的人性真的有很多阻力。
还有什么,我一时也想不起来啦。总之是胡言乱语,各有看法吧。大家
不必太介意,亦不必拿我的话当真。
最后,在引子里的话多半是瞎诌,目的在于
M******8
发帖数: 8425
28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 (卷一)
34 标题 闲言碎语(1)
Mon Sep 3 15:37:32 2001
以前读《红楼梦》,读到八十回便结束,从头再开始。
觉得后面的无非是续貂,没什么好看。
勉强看过几次,印象不算太深。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曹是写完了全书的,高是依据曹的残书
做了点修补工作,因此续书中也不完全是败笔。
不管他们怎么争论,但感觉续书中有关林黛玉的病态心理还是写
得不错。尤其是关于她的结局。
单从回目名来看,就饶有趣致的:
薛宝钗出闺成大礼,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堪为二人一世纠缠之总评也。
薛总离不开一个“礼”字,林总脱不了一个“情”字;然而
往往在现实中能够成就的是礼,容易断送的是情。俩人
一世之相对终于有了个结局。然而每一个人命运的结局并不完全是
他的命运背后的故事之结尾。
在前面读到林黛玉之种种不刻意经营,读到薛之处处结党营私,总不免
有不平之意,然读到这一回,读到这样的题目,终于觉得世间一切原来真
的很无所谓,成全也好,断送也好,都一样的落寞。“也无风雨也无晴”,
何喜之有,何悲之有。
其实,从这一点来看,二人之对立最终也有了相通之处,所谓殊途同归也。
这可能也是整部书一贯的写法:既对立,又不免
M******8
发帖数: 8425
29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 (卷一)
35 标题 闲言碎语(2)
Thu Oct 4 15:47:45 2001
虽然俺很笨,但俺也能看出来天下最讨厌的人莫过于iris.
此人眼高手低,好高务远,喜欢铺很大一排场,然后就没了下文。
总要由别人来替她收 安芯帧
不幸身为她的朋友,真是倒霉。
现在就把她的“闲言碎语”接下去罢。
前几日与dcyd灌水,提到板桥诗词。忽然想起曾买过本板桥的书。
回去一翻,果然还在。
看了看,不由越来越脸红。那时尚且年轻,喜欢在书上乱写乱画,
夹评眉批一大堆。随便挑几条看看,却只见言辞锋芒太露,对人情
世故远没有了解,只是凭自己好恶随手评去,似乎天下除了自己就再没好
人了。所谓刻薄,无过于此。
因此再没有勇气看下去。还是作罢。
板桥曾说,所谓王维,赵孟fu,不过唐宋间两画师耳;观其作品,未曾道着
百姓疾苦。也许,这代表板桥为诗作画的准则。
可惜,我一直于此未曾领悟。
只记得他“写来竹柏无颜色,卖与东风不合时”的落拓与清高。
M******8
发帖数: 8425
30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 (卷一)
36 标题 自然人生
Tue May 16 12:13:11 2000
“诗人对自然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
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美成能入而不能出。白石以降,于此二事皆未梦见。 ”(《人间词话》)
注:王国维《国学丛刊序》云:“夫天下之事物,非由全不足以知曲,
非致曲不足以知全。虽一物之解释、一事之决断,非深知宇宙人生之
真相者不能为也;而欲知宇宙人生者,虽宇宙中之一现象,历史上之
一事实,亦未始无所贡献。故深湛幽眇之思,学者有所不避焉;迂远
繁琐之讥,学者有所不辞焉。事物无大小、无远近,苟思之得其真、
纪之得其实,极其会归,皆有裨于人类之生存福祉。”
Re: 自然人生
Tue May 16 19:56:21 2000
我看他好象不是标榜清高吧。
他自己也曾写:“邢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他为官的时候也是一
心为民。他的诗中也有苦闷:“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戚,
终晓不能静。”可以看出,他一心是以天下为己任,没忘记作为一个
知识分子的责任。可
M******8
发帖数: 8425
31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 (卷一)
38 标题 咏梅
Sun Aug 27 17:44:31 2000
张道洽
村墅苔为径,茅檐竹作篱。
神清和月写,香远隔烟知。
老树有余韵,别花无此姿。
诗人风味似, 梦寐也应思。
重要的是那种气质是别的花无法仿效无法比拟的。
重要的是那种气质和诗人能够产生共鸣,因而引为知己。
无论它有多沧桑也无论它有多寂寞,那样的孤高格调永远动人。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无论有没有人欣赏,无论多么困苦,一点芳心始终不改。
如此气节如此品格。
内在的东西始终有生命,始终让它与众不同。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 级省A 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最喜欢最后一句,有骨气。
寂寞就寂寞,焉知寂寞就一定“无主”?
“草木有本心”,一定需要别人来欣赏?
shake.
还有啊,群芳妒是当然的了,何必要说“无意苦争春”?听起来有点酸酸的味道,
似乎想争没争到故意撇清。不好。应该这样说,随便怎么样好了,我开的时候就是春
嘛。怎么样?
“只有香如故”写得太好了。人事变换,就比方”少年子弟江湖老,红粉佳人两鬓斑“
虽然容颜不再,
M******8
发帖数: 8425
32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 (卷一)
39 标题 牡丹
Tue Jan 2 17:09:39 2001
陈与义诗: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此诗虽不专为牡丹而作,但家世之感慨,尽在末一句“独
立东风看牡丹”之中。此时此景,诗人所感受到的那种家国之痛,往
昔今时的沧桑,还有种孤独落寞,都只能是独自在风中体味,也只有
眼前的牡丹略解一二吧。此时的牡丹,已是某种象征了。
这让我想起近代某位词人所写:“著意来开孤怀抱,不知名字闲花鸟”。
当一个人感到眼前没有知音时,本来不解风情的花鸟就是最亲近的东
西了。
M******8
发帖数: 8425
33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 (卷一)
40 标题 无可奈何花落去
Wed Jan 17 17:09:18 2001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最早读晏殊这首词的时候,我还没上小学呢。当时分不清诗和词。
感觉这首比四句多两句,比八句又少两句的诗很奇怪。
不过现在觉得,这好象最能体现生活的无奈。
s**a
发帖数: 8648
34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 (卷一)
这么好的系列文章,应该分开贴呀,才有利于讨论和灌水呀。贴在一起,不方便灌水,
dd!
M******8
发帖数: 8425
35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 (卷一)
大家随笔灌,这个“卷一”就到这里,所以不用担心被拖出去枪毙5分钟。。。。哈哈
M******8
发帖数: 8425
36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 (卷一)
瞿秋白,的才,你知道?。。。
x*****u
发帖数: 3419
37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 (卷一)
略改一改:
玄夜清风犹自吹,流萤惹草复沾帷。
幽情绪绪何人见,翠袖单寒月上时。
见狂笑!
M******8
发帖数: 8425
38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 (卷一)
en不错啊不错。。。。主要是觉得“流萤惹草”句过于幽灵。
这个“见狂笑”是你的印章么。。。。哈哈
x*****u
发帖数: 3419
39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 (卷一)
M******8
发帖数: 8425
40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 (卷一)
呵呵,光顾着贴了,还没来得及校对呢,多谢小猪。。。圣诞快乐。。。
x*****u
发帖数: 3419
41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 (卷一)
俺就知道有个秋白之华
x*****u
发帖数: 3419
42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 (卷一)
hehe,同乐同乐!
M******8
发帖数: 8425
43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 (卷一)
恩,那个是个剧本《秋之白华》,秋白的老婆叫杨之华,听上去很美吧。。。
x*****u
发帖数: 3419
44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 (卷一)
秋白之华是个印章,秋之白华?
M******8
发帖数: 8425
45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 (卷一)
是个剧本,。。。。俺很早以前看过的。。。呵呵
x*****u
发帖数: 3419
46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 (卷一)
谁写的?
M******8
发帖数: 8425
47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 (卷一)
忘了。。。。。记得是在十月或者收获这一类的杂志上看的。。。。上初中的时候吧。
。。呵呵
x*****u
发帖数: 3419
48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 (卷一)
那我这个印章要更早些,没错的话,是瞿秋白刻的。:)
M******8
发帖数: 8425
49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 (卷一)
是他刻的,不过印章好像也刻的是“秋之白华”?
x*****u
发帖数: 3419
50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 (卷一)
白秋
华之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