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赵王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D********i
发帖数: 514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无论如何赵王太烂了。
赧王下五十五年,秦左庶长王龁攻上党,拔之。上党民走赵。赵廉颇军于长平,以按据
上党民。王龁因伐赵。赵军战数不胜,亡一裨将、四尉。赵王与楼昌、虞卿谋,楼昌请
发重使为媾。虞卿曰:“今制媾者在秦,秦必欲破王之军矣,虽往请媾,秦将不听。不
如发使以重宝附楚、魏,楚、魏受之,则秦疑天下之合从,媾乃可成也。”王不听,使
郑硃媾于秦,秦受之。王谓虞卿曰:“秦内郑硃矣。”对曰:“王必不得媾而军破矣。
何则?天下之贺战胜者皆在秦矣。夫郑硃,贵人也,秦王、应侯必显重之以示天下。天
下见王之媾于秦,必不救王。秦知天下之不救王,则媾不可得成矣。”既而秦果显郑硃
而不与赵媾。秦数败赵兵,廉颇坚壁不出。
虞卿把话说得这么明白了,赵王都不听,确实是智商堪忧 no zuo no die。
m********8
发帖数: 7463
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无论如何赵王太烂了。
赵王要打。一堆老军头都不想打
赵王无奈,说你妈逼这不是欺负本王无人可用吗?遂悲剧
D******n
发帖数: 2965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无论如何赵王太烂了。
要是赵括老爹还在的话,赵王估计也用不了赵括。其实军头们都知道国君是个sb,但没
人敢对着干而已。
s*****V
发帖数: 21731
4
赵王有没有催廉颇打?廉颇为什么不打?
a***e
发帖数: 27968
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无论如何赵王太烂了。
其实以廉颇能力,如果因为粮尽必须放手一博,丫应该至少比买买提各大军师和历史恍
然大悟派清楚,所以赵括出兵几乎可以肯定是纸上谈兵
什么粮尽的论调更是纸上谈兵
这个赵王是明显的亡国相没治

发帖数: 1
6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新成语,赵王吃糕
新成语,赵王吃糕,形容一个人突然接到了令人震惊的消息,然后又不得不违心的表态
o***s
发帖数: 42149
7
松县一15岁少年迷恋上了网络游戏《征途》,为购买游戏装备快速升为赵王,3个月来他入室盗窃21起,并拿出近2万元赃款买虚拟游戏装备。
今年8月至11月,短短3个月,宿松县隘口派出所连续接到21起入室盗窃案报警,损失最大的有6000多元,在当地造成一定的恐慌。
通过现场勘验,民警认定这21起案件应该是一名未成年人所为。经过大量的调查走访,11月13日上午,该所民警获得一条重要线索,临近的北浴乡少年汪长海(化名)最近经常来隘口乡,其酷爱玩游戏《征途》,近期花了上万元购买了大量的贵重装备。
11月15日晚上,民警在隘口一家网吧发现了身材瘦小的汪长海,当时其正在全神贯注地玩《征途》,经过比对,其所穿鞋子和作案现场留下的鞋印吻合。
经过调查,民警得知,汪长海12岁时父亲病故,母亲改嫁,后跟随七十多岁的奶奶生活。 13岁时,厌学的他辍学在社会上流浪。由于迷恋网络游戏,亲朋好友接济他的钱,根本维持不了他的开销。自2009年以来,多次因涉嫌盗窃被当地公安机关抓获,每次都因年龄未满14周岁而未受到公安机关处罚。
据汪长海交代,今年8月份,在外地打工的他回到宿松老家,便不去继续找事干,而是经常呆在隘口街上的... 阅读全帖
c******o
发帖数: 1184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赵括战败后畏罪潜逃失踪了?
http://www.baike.com/wiki/%E8%B5%B5%E6%8B%AC
顺手转个,有些长平的细节,不知真假
编辑词条
赵括
图片
讨论
知识魔块

一说到赵括,许多人都会说,该人是一个“纸上谈兵”的典型教材,从战国的长平大
战到今天,他足足被人们冤枉了2000多年,也被人们讥讽了2000多年,被人们嘲笑了
2000多多年,这是极为不公平的,尤其是对一个抵死保卫自己祖国的忠勇军人。
编辑摘要
编辑信息模块
中文名: 赵括 性别: 男
民族: 汉 国籍: 中国
去世年月: 公元前259年 职业: 军事 将军
目录
[隐藏 ]
1 人物简介
2 人物记载
3 人物事迹
4 战略方针
5 人物评价
6 历史记载
6.1 “纸上谈兵”的典故
赵括 - 人物简介
赵括赵括
马服子赵括,赵国马服君赵奢之子。赵奢死后,赵惠文王念其父子功高,让赵括袭封马
服君。因赵括深谙军事,喜谈兵学,门徒众多,因而又被尊称为马服子。
赵括 - 人物记载
赵...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
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
,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乡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始皇大笑。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1
有灭国战功的,十有八九可以进武庙,但今天要说的这位,一灭就是三个。
一般来说,特别能打仗的武将,政治意识出色的不多,大部分是直来直去,脑子里缺根
弦,但但今天要说的这位,人情练达,颇有心机。功勋卓著的武将下场都不会太好,不
是兔死狗烹,就是郁郁而终,但今天要说的这位,少有的有个荣耀悠闲的晚年,得了善
终。
他就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
2
战国四大名将,白起杀人最多,王翦立功最大。
公元前229年,王翦伐赵,攻破赵国都城邯郸,活捉赵王。
公元前227年,王翦伐燕,攻破燕国都城蓟,燕王逃亡。
公元前224年,王翦伐楚,大破楚军,活捉楚王。
东方六国,王翦一个...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0
赵皓阳:特权阶级的自我毁灭(二)——东晋门阀政治
2017-10-31 16:35:55 来源:大浪淘沙 作者:赵皓阳
点击:2205 评论: 0(查看)
0
本系列第一篇:特权阶级的自我毁灭(见附文)
(一)司马诸王的疯狂
我们评价西晋司马政权叫“生于不义,死于耻辱”。相比较于同样唱了一千多年白
脸的曹操,司马家族是真正的“窃国者”。曹丞相不管怎样,北方的地盘都是他自己打
来的,北拒匈奴,东征乌桓;开垦农田,兴修水利,恢复生产,军民同垦;唯才是举,提
拔寒门。可以说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强大的曹魏政权:“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
帝,几人称王”。然而司马氏接盘了曹魏政权之后,虽然统一了中国,但马上就玩砸了。
三国两晋时期,正处在我国封建王朝由贵族地主阶级统治向士族地主阶级统治的过
渡期,士族力量是一股蓬勃向上在很多时候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曹操死后,曹丕没有
能力全面打压士族,同时为了代汉自立的政治野心像士族全面投降,颁布了“九品中正
制”,曹操的“法家寒门路线”(陈寅恪语)可以说寿终正寝。然而士族阶级并不需要一
个代理人,于是根正苗红的大士族司马家取代曹魏政权,也是注定之事。
... 阅读全帖
w*********4
发帖数: 1769
1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赵括究竟是不是纸上谈兵
2000多年来,赵括一直被作为纸上谈兵的典型,受到无数人的讥讽。讥讽赵括纸上谈兵
的证据,主要有两点。
第一、赵王撤掉廉颇兵权,改任赵括为将,赵括的母亲求见赵王,说赵奢(赵括父亲)
在世时,就不看好赵括,所谓知子莫若父,任赵括为将,必定打败仗。还说如果赵括打
了败仗,希望不连累家人。赵王答应了。后来赵括打了败仗,赵王因先前之言,没株连
赵括家人。
第二、赵括接任统帅后,马上改变廉颇的策略,主动出击,结果吃了败仗,被坑杀40万。
我认为这两点证据,都是有问题的。
v**e
发帖数: 8422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赵武灵王死的太可惜了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sn2017 (萎缩男2017),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赵武灵王死的太可惜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r 12 16:32:53 2017, 美东)
他一死,手下一大票兵家、法家牛人都散了。因为心寒。
乐毅、剧辛跑出国去谋发展,
庞暖和他师父鹖冠子都去修道,一修就是50多年。
剧辛闻燕昭王下诏求贤,乃由赵赴燕。很受重用。作为乐毅的副将,和乐毅一起攻克齐
国70余城。在战国历史上,剧辛不是一般人物,当年在赵国也出仕过赵武灵王,与庞煖
友善。剧辛是法家的代表,著有著名的《剧子》,亦称《处子》九篇。
公元前242年,燕王见赵屡困于秦,又逼走廉颇(廉颇大约公元前243年晚些时候死于楚
国寿春),以庞煖(年过80了)代将,以为有机可乘,命剧辛伺机袭赵。剧辛以他50年
前的经验判断,庞暖不行,就会纸上谈兵而且还没上过阵。
结局是让剧辛后悔的,以前一辈子的名声付诸东流。《鹖冠子·世兵篇》曾讲到“剧辛
为燕将,与赵战,军败,剧辛自刭,燕以失五城”。
其后,老庞暖辅佐赵悼襄王,合纵攻秦,一度打到离咸阳不远...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赵武灵王死的太可惜了
他一死,手下一大票兵家、法家牛人都散了。因为心寒。
乐毅、剧辛跑出国去谋发展,
庞暖和他师父鹖冠子都去修道,一修就是50多年。
剧辛闻燕昭王下诏求贤,乃由赵赴燕。很受重用。作为乐毅的副将,和乐毅一起攻克齐
国70余城。在战国历史上,剧辛不是一般人物,当年在赵国也出仕过赵武灵王,与庞煖
友善。剧辛是法家的代表,著有著名的《剧子》,亦称《处子》九篇。
公元前242年,燕王见赵屡困于秦,又逼走廉颇(廉颇大约公元前243年晚些时候死于楚
国寿春),以庞煖(年过80了)代将,以为有机可乘,命剧辛伺机袭赵。剧辛以他50年
前的经验判断,庞暖不行,就会纸上谈兵而且还没上过阵。
结局是让剧辛后悔的,以前一辈子的名声付诸东流。《鹖冠子·世兵篇》曾讲到“剧辛
为燕将,与赵战,军败,剧辛自刭,燕以失五城”。
其后,老庞暖辅佐赵悼襄王,合纵攻秦,一度打到离咸阳不远的地方,让赵国回光返照
了几年。公元前236年,老庞暖还打败过燕军、秦军。也就是这一年,赵悼襄王死了。
赵悼襄王和妓女生的儿子赵王迁当上了新赵王。此后,史书上没有记载老庞暖的事迹,
不知道是被退休了还是老死了。再过了8年,赵灭。庞暖不知道活没活到公元... 阅读全帖
c******n
发帖数: 16666
14
来自主题: Joke版 - 秦赵会于黾池,
@吉四六:秦赵会于黾池,秦王川普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妃好声音,名动天下,
孤愿闻之。”赵王妃乃歌。秦御史纽时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妃
歌。”赵臣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孙善为赵声,请相娱乐。”秦王孙乃歌赵曲。赵御史
人日书曰:“某年月日,秦王孙为赵王亦歌。”
d******a
发帖数: 32122
15
一说是宋代为了避讳赵玄朗
其实,可能人家就是叫李元霸
李渊一大堆儿子叫李元X
4.姑臧郡公→齐王→除籍→海陵郡王→巢刺王李元吉(母窦皇后)
5.楚哀王李智云[8](母万贵妃)
6.赵王→荆王李元景(母莫嫔)
7.鲁王→汉王李元昌(母孙嫔)
8.酆悼王李元亨(母尹德妃)
9.周王李元方(母张婕妤)
10.郑王→徐康王李元礼(母郭婕妤)
11.宋王→徐王→韩王李元嘉(母宇文昭仪)
12.荆王→彭思王李元则(母王才人)
13.滕王→郑惠王李元懿(母张宝林)
14.蜀王→吴王→霍王李元轨(母张美人)
15.豳王→虢庄王李凤(母杨美人)
16.汉王→陈王→道孝王李元庆(母刘婕妤)
17.郐王→邓康王李元裕(母崔嫔)
18.谯王→舒王李元名(母小杨嫔)
19.魏王→燕王→鲁王李灵夔(母宇文昭仪)
20.许王→江安王李元祥(母杨嫔)
21.密贞王李元晓(母鲁才人)
22.滕王李元婴(母柳宝林)
D******n
发帖数: 2965
1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赵括究竟是不是纸上谈兵
这是个好问题。
韩赵本一家,上党郡这么想是为自己利益也为百姓利益。但赵王这个猪头就为眼前利益
所动,从一开始就在大局上输了,后面不停犯弱智也就不奇怪了,譬如前面有人讲派人
入秦议和而不是联合魏楚让秦退兵。
要说赵括背黑锅,其实背的是赵王的黑锅,那么多人都反对,就是因为赵王自己觉得不
要在浪费资源,可以马上打赢于是就用了个嘴上没毛的。不过反过来说,这个赵王还不
是最二的。

发帖数: 1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长平之战,赵括只是替罪羊
在战国末期,秦朝开始了漫长的统一战争。在这场统一战争中最有威
胁的一个王国就是赵国,赵国兵强马壮,是战国后期仅次于秦国的国家。其军事将领也
非常有名,战国四大名将秦赵一人一半,足见当时赵国的强大。
秦国在灭赵的时候经过两场有决定意义的打仗才最终吞并了赵国,一
战就是长平之战,此战赵国大部分主力和生力军全部阵亡;二战就是邯郸之战,战败赵
国灭。长平之战最开始是由老将廉颇指挥的,不过这个时候因为赵国高层预判不足,长
平之战已经属于被动。
坚守其实也不是长久之计,这个时候赵王任用了与自己军事策略一致
的赵括为主帅以期望突围保存实力。但是,长平的赵军无论是坚守还是突围在没有外援
的基础下都是一个死字。赵括在突围的时候身先士卒自己也死了,赵军40万部队被杀,
其实秦国伤亡也很大,大概有30万左右。所以说也不能说赵国完全失败了,赵国最终的
败局其实还是赵王造成的。赵王如果当时去向比较强大的其他诸侯,比如魏国或者楚国
求救一定会反败为胜的。结果他却选择向秦王求和,秦王借机正好离间了赵国和其他国
家的关系,导致赵...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长平之战,赵括只是替罪羊
在战国末期,秦朝开始了漫长的统一战争。在这场统一战争中最有威
胁的一个王国就是赵国,赵国兵强马壮,是战国后期仅次于秦国的国家。其军事将领也
非常有名,战国四大名将秦赵一人一半,足见当时赵国的强大。
秦国在灭赵的时候经过两场有决定意义的打仗才最终吞并了赵国,一
战就是长平之战,此战赵国大部分主力和生力军全部阵亡;二战就是邯郸之战,战败赵
国灭。长平之战最开始是由老将廉颇指挥的,不过这个时候因为赵国高层预判不足,长
平之战已经属于被动。
坚守其实也不是长久之计,这个时候赵王任用了与自己军事策略一致
的赵括为主帅以期望突围保存实力。但是,长平的赵军无论是坚守还是突围在没有外援
的基础下都是一个死字。赵括在突围的时候身先士卒自己也死了,赵军40万部队被杀,
其实秦国伤亡也很大,大概有30万左右。所以说也不能说赵国完全失败了,赵国最终的
败局其实还是赵王造成的。赵王如果当时去向比较强大的其他诸侯,比如魏国或者楚国
求救一定会反败为胜的。结果他却选择向秦王求和,秦王借机正好离间了赵国和其他国
家的关系,导致赵...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19
导致目前这种局面的原因其实是跟当年西汉导致诸侯割据的原因是一样的,都是因为地
方权利的过度膨胀。
先看汉朝: 无为而治的影响
汉初推行的无为而治的统治思想虽然对恢复社会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形成了为后世
称道的 文景之治 ,但也助长了诸侯王割据势力的迅速膨胀,最后终于在景帝三年(公
元前154年)导致了公开反叛中央政府的 吴楚七国之乱.刘邦在消灭了韩信等异姓诸侯
王以后,面对广大的地区,深感无力控制。
他在总结秦亡的历史教训时,又错误地认为是没有分封同姓子弟为王。因此,他一面消
灭异姓诸侯王,一面又陆续分封了九个刘氏宗室子弟为诸侯王。这九个人是:刘邦叔父
之子刘贾为荆王、刘邦同父异母弟弟刘交为楚王、刘邦庶长子刘肥为齐王、刘邦兄刘仲
之子刘濞为吴王[1]、刘邦少子刘长为淮南王、刘邦子刘如意为赵王、刘邦子刘恢为
梁王、刘邦子刘友为淮阳王、刘邦子刘恒为代王。这九个同姓王占据了全国的大部分土
地。当时全国有54个郡,各诸侯国就占了39个,仅齐一国就占有7郡,而归西汉王朝中
央政府管辖的只有15个郡;从户口构成上看,在全国277万户、1300万人口中,由中央
政府统辖的只有97万户、450万人,... 阅读全帖
g******4
发帖数: 6339
20
来自主题: Chicago版 - 战国时那个姓赵的名人 ...
赵括因长平之战而让他变成纸上谈兵的代名词,但是我翻看史料发现,在南宋之前的史
书很少有骂赵括的,南宋后特别是明一代对赵括持贬低态度的特多(特别是如果有武将
领兵战败了,弹劾的奏折上一般都是“某某某,类赵括之流,欺君罔上丧师辱国什么的
),个种原因我自己也想不明白,可能是宋以后统治者为了压制武将而特意制造这个状
况,但是我们现在现次分析长平之战的经过过程,也不难发现,赵括的性格虽然有缺陷
,但他仍然不失为战国的名将之一。
当初换将,虽然说有秦国的离间计。但是赵王是问过乐毅的,乐毅推荐的就是赵括
。说赵括少年就在军中,有丰富的军事经验,而且他治军严整。在阏与和父亲赵奢大破
秦军名将胡阳,军中都敬畏他,愿意听从他的调遣。而且长平之战拖到后面赵国撑不下
去(缺粮),赵王举行御前会议,商议更换前线主帅廉颇,到场的赵国全体精英,一致同
意,唯一表示反对是蔺相只是认为赵括也不能担此重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二点:
第一、赵括,至少他的治军素养是得到赵国上下一致认可的。
第二、在当时的那种条件下,赵括是赵国前线主帅的不二人选。
因此说,把长平之战失败的罪责扣在他的头上,我觉的有失公道,至少这些在后面一手
... 阅读全帖
R****s
发帖数: 635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赵武灵王沙丘之围
赵武灵王军事上是牛人,政治上是弱智。
政治上的昏招,第一件是废太子章。太子是国之根本,废太子牵涉到太多人利益,
分裂了内部,损害了安定团结。而且废太子章的理由是因为宠爱公子赵何的妈以至
爱屋及乌。公子章能不怀恨在心吗?这和当年晋献公宠爱骊姬,立骊姬的儿子奚齐
为太子一样,为国家将来的动乱埋下祸根。
第二件是壮年退位,一国之君阿,多少人对这个位置垂涎三尺,随随便便就给出去了。
然后自己还优哉游哉当主父。国王手里没有实权,没有军队,天天看主父脸色,要说
不想除掉主父那肯定是假的。你看秦昭襄王就很高明,年纪大了,就老老实实呆着等死,
然后老太子继位,不瞎折腾。
第三件是立公子赵何为太子以后,又觉得心里对不起废太子,为了补偿赵章,将赵国
一分为二,赵何做赵王,赵章做代王。没事自己玩分裂,自作孽阿。这一下来了两个王,
谁不服谁,下面的人也分成两派,各怀鬼胎,不乱不行。
D******n
发帖数: 2965
2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赵括究竟是不是纸上谈兵
魏赵虽已联合抗秦,但当时的魏国是三晋中实力最小的一家,史书上说魏赵韩的松散联
盟,松散两字不会没有原因吧。我猜和当年山西的三军联盟估计差不躲。
魏王的真实想法史书是很难记载,表面上要对付秦,但内心里说不定对赵老大又吞并韩
上党郡是羡慕嫉妒恨的。难保这个“不敢出兵”不是半推半就的姿势。
赵王不知深浅,有正面破敌的野心这一点也很有意思。背后的好处会不会是在打败秦之
后,就可以理所当然的坐上三晋老大的宝座?但之前三晋联军屡次被秦痛扁的悲惨精力
使得赵王还能忍廉颇当这么多年的乌龟。但相持久了,就容易冒险,觉得胜利可能容易
?要不然,纸上谈兵的那小子早不用晚不用,偏偏这个时候胜利的天平偏向赵国的时候
就用他了?
但不管怎么说,只要守住,军事势态上肯定对防守方更有利,要是稳扎稳打赵肯定是最
终胜利者,完全可以改写中国历史啊。
w*********4
发帖数: 1769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赵括究竟是不是纸上谈兵
所以,都说赵王改任赵括为统帅,是中了秦国的反间计。其实我看没那么简单。赵王身
为国君,肯定不是傻子。廉颇率军与秦军对峙,国力消耗极大,赵王肯定比前线的将领
更清楚。消耗不起了,借着秦国间谍的话,改任赵括,胜了当然最好;败了,也可以说
是秦国狡诈,中了反间计。反正,总比不死不活的对峙强。
w*********4
发帖数: 1769
2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赵括究竟是不是纸上谈兵
所以,都说赵王改任赵括为统帅,是中了秦国的反间计。其实我看没那么简单。赵王身
为国君,肯定不是傻子。廉颇率军与秦军对峙,国力消耗极大,赵王肯定比前线的将领
更清楚。消耗不起了,借着秦国间谍的话,改任赵括,胜了当然最好;败了,也可以说
是秦国狡诈,中了反间计。反正,总比不死不活的对峙强。
m**n
发帖数: 9010
2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赵括究竟是不是纸上谈兵
关键是, 对谁最差?
就地解散,大家回家种地, 估计赵就亡了, 没人会来救赵.
现在呢, 不就是死了几十万人么, 赵王还是做他的赵王.
如果从赵王的角度来说, 这个结果也可以接受.
x*****z
发帖数: 787
2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王康:往事绝不如烟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xlzylwz (qsxfthmlp),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王康:往事绝不如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Dec 2 11:22:50 2014, 美东)
章诒和曾经写过一本书叫《往事并不如烟》,那些身居上层的大右派在反右运动中是如
何蒙冤受屈的在此书中可略见一斑。然而大量身居社会下层被打成右派的普通知识分子
,他们所受的冤屈和悲惨遭遇,对于今天的很多人来说却不甚了解。我想通过我个人得
亲身经历把那段可怕的历史比较真实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毛泽东继发动反胡风运动之后。于1957年又以“帮助党整风”,“阳谋”、“引蛇出洞
”等手段,在全国范围内发动了规模空前的反右派运动,对知识份子大开杀戒,有55万
人被打成右派份子,连同他们受到株连的亲属朋友等,波及人数高达300多万人。
1937年,我出身在四川雅安市荥经县严道镇,1952年考入设在荥经中学的4年制示范班
,一年后与雅安师范合并。 1956年,从雅安师范校毕业后分配到芦山县芦阳小学教书
。1957年底被打成右派分子,含冤整整21年,青春年华消失殆... 阅读全帖
w*********4
发帖数: 1769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赵括究竟是不是纸上谈兵
第二点。赵括更改了廉颇的策略,主动出击。用这个来证明赵括是纸上谈兵之辈,我认
为也不妥当。首先,赵王为什么改任赵括为统帅?正是因为不满廉颇消极防守。这种情
况下改任赵括,明显的就是要赵括去主动出击的,所以赵括主动进攻,其实是在尊奉王
命,迫不得已。另外,赵国的国力,与秦国不能同日而语。秦国自商鞅变法始,国力蒸
蒸日上;赵国虽然也有胡服骑射的改革,但是增强的主要是军力,而非国力。秦赵长平
之战,前后持续了3年。廉颇和秦军对峙,也对峙了两年多。这么长时间的对峙,对秦
国来说耗的起,但是对赵国真心消耗不起啊。所以主动出击,冒险一搏,也有不得以之
处。冒险一搏,或许能起死回生,继续对峙,赵国只能被拖垮。
t*****z
发帖数: 1598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赵括究竟是不是纸上谈兵
秦国尽发河套地区15岁以上男丁,不是全国。
秦军总数和伤亡数没有记载,但是白起战后报告说:亡者过半,国内空。可见战争对秦
国来说也是非常艰难,损失重大的。
廉颇的策略在军事上可行,经济上不可行。赵国经济弱于秦国不说,上党地距离赵国农
业区很远,且路途难走,赵国补给难度不比秦国小,被断粮道也是可以理解。
前阶段赵王用廉颇,是因为寄希望于外交解决,合纵山东诸国以对抗秦国。然而其他国
家一直观望,直到粮尽,也无法外交解决,只能军事上孤注一掷。
赵括上任时就跟赵王说,自己最忌惮白起。当时秦军主将是王河(音)。不想秦国情报
工作做得好,不仅探知赵括为将,还了解到赵括讲话内容。秦王当机立断以白起代王河。
赵惨败后,其他国家就军事干涉,防止秦国扩大战果。
秦赵本是同姓,有认同感。
[发表自未名空间手机版 - m.mitbbs.com]
s****m
发帖数: 160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小评赵括
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其兼记赵括。看赵母关于赵括的一段话:
“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
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
看来赵括其实是炒房的大拿。真是知子莫若母也。可惜赵王硬要他子承父业,
赵括身不由己,结果白落得纸上谈兵的笑柄。
l**h
发帖数: 998
3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赵括究竟是不是纸上谈兵
如果赵括真是被逼出击, 背上"纸上谈兵"的骂名当然冤.
不过当时的情形会不会是: 老廉跟秦军抗了三年, 把赵国快吃垮了, 借钱借粮的外交企
图又遭失败, 众臣纷纷说壮士断腕, 东西地盘都不要了, 先把人撤下来. 这时候, 赵括
跳出来, 像个印度阿三一样对大家说, shut up, 看我的PPT, 有我出马定能全歼秦军
直捣咸阳. 于是赵王大喜, 立刻把个没有任何指挥经验的大嘴提为全军统帅, 负责出击.
等到了前线, 赵括骑虎难下, 想变卦也没辙了. 长平一战赵国不仅是断腕而是被打成生
活不能自理, 邯郸都差点保不住.
我承认以上都是凭常识推测 - 赵括忽悠领导的可能远大于赵王先拍板定策再挑指挥官.
如果史料证明是后者, 我相信史料.
x*****z
发帖数: 787
3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王康:往事绝不如烟
章诒和曾经写过一本书叫《往事并不如烟》,那些身居上层的大右派在反右运动中是如
何蒙冤受屈的在此书中可略见一斑。然而大量身居社会下层被打成右派的普通知识分子
,他们所受的冤屈和悲惨遭遇,对于今天的很多人来说却不甚了解。我想通过我个人得
亲身经历把那段可怕的历史比较真实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毛泽东继发动反胡风运动之后。于1957年又以“帮助党整风”,“阳谋”、“引蛇出洞
”等手段,在全国范围内发动了规模空前的反右派运动,对知识份子大开杀戒,有55万
人被打成右派份子,连同他们受到株连的亲属朋友等,波及人数高达300多万人。
1937年,我出身在四川雅安市荥经县严道镇,1952年考入设在荥经中学的4年制示范班
,一年后与雅安师范合并。 1956年,从雅安师范校毕业后分配到芦山县芦阳小学教书
。1957年底被打成右派分子,含冤整整21年,青春年华消失殆尽。
1957年夏天,所谓的“整风运动”急转为反右运动,中央和省上抓出了章伯钧、罗隆基
、储安平、李亚群、张黎群、流沙河等一大批右派分子。在报纸广播上对这些右派份子
进行了连篇累牍的反击。当时县一级尚未开展反右运动,人们对一下出现了那么多反党
反人... 阅读全帖
U**s
发帖数: 3390
32
你搞笑
赵括至少犯了两个致命错误
1. 开场就All in, 45万主力一起过丹水。赵军实力是强,先主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效果
不是催的。就是赵军够强,使得赵括信心百倍。冲击不顾自己后路,不是有勇无谋是啥?
2. 被围困后坐以待毙。主帅一心以为赵王会援军增援,白白错失了被围早期的可能突
破机会。王龁穿插的部队才2万左右。等到人吃人的最后阶段,回天无力了!客观上说
,丹水的存在就像温水煮了赵括这只蛙。要是没水源,赵括根本等不了,开始就会死命
突击,或许能逃脱全军被歼的厄运。
这两点你来洗啊
g****t
发帖数: 4493
33
风度翩翩的平原君赵胜向赵王极力推荐纸上谈兵的赵括,致赵军在长平大败,被白起
坑杀四十万。不是范睢的反间计才让赵王以赵括换掉廉颇的吗?
m**d
发帖数: 21441
34
还是赵王的问题
赵王换赵括就是要进攻,
如果赵括说还是坚持廉颇路线
那就根本不会让他当主帅
f********t
发帖数: 260
35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纸上谈兵,赵括背锅两千年!
说起赵括,谁都会想起一个成语—纸上谈兵。大致意思就是赵括本事不大,只会放嘴炮,还顶了廉颇的位子当了赵军主帅,最后战败被杀还白白坑了赵国四十万大军。
这个故事一传两千年,现在人们想到赵括,也还是那个浅薄自大的骄傲将军。
但事实上,只要少动下脑子想想就知道这事儿根本就不靠谱好吧。
说什么赵括纸上谈兵,也得先有纸行不行。要知道战国那时候还是在用竹简啊。而且史书说赵括他妈也使劲黑他,说他不堪大将之职,但这可是出自《列女传》,《列女传》根本就是部小说,有多少可信度?
那到底赵括是个什么样的将军呢。
人家是个忠肝义胆的忠勇大将!!
长平之战中,直到赵括战死前,赵军仍保持有四十万的主力,伤亡二十多万。而秦军则在长平之战中伤亡过半,损失三十多万人,直接打到国力空虚。要不是后来有白起这个旷世将才出现,直接坑杀四十万赵军消耗了赵国有生力量,这场仗其实还有打头儿。能和白起抗衡到如此局面,可见赵括也不是什么孬种。
但为什么最后还是赵括被黑的最惨呢?主要还是因为这场关键的仗他打输了。
这场仗直接决定了战国最后的走向,秦国崛起,睥睨六国,再也无人敢与之对抗。自古成王败寇,白起坑杀40万赵军,这个刽子手的责任总要腿... 阅读全帖
x****i
发帖数: 729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赵括究竟是不是纸上谈兵
这里有张比较详细的长平之战军事地图,还是挺有意思的
http://s4.sinaimg.cn/orignal/65e46b1agc85c4a5cc4a3&690
大家就是扯扯淡,又何必太认真呢?两千300年前的战役,细节早就不可考,很多论据
本身就不可靠不可信,历史记载里的很多东西都可能是假的,还讲什么反间计啊。成王
败寇罢了,韩信拜将的时候也没指挥过战役,赢了就是英雄,败了就是狗熊。类似于拿
三国演义评说三国历史的感觉。脱离了当时的地形和地势,是没办法理解那场战争的。
本来就是一场计划外的大战,双方对峙来对峙去,不断的增兵,三年的试探和对峙才到
最后的决战,已经不打不行了。战国时期诶,赵国成年男子的1/3都在长平战场上,再
加上后方服务于战争的工匠,而且赵国还有别的部队啊,再减去官员和贵族,在田里的
还有几个男人啊?3年了,粮食总不可能宽裕吧?纠结于什么时候夏收秋收也没特别大
的意义了,缺乏壮劳力,产量十分的有限。秦强赵弱,赵军其实已经守不住了,无法支
撑这么多的部队作战,要么死守但是随时会被秦军突破防线,要么去杀伤秦军有生力量。
上党郡地形险要,有山有河,所以才能对峙三年,再等下去...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37
刘渊自称是“汉公主之后”,这个也是事实。他又自称是蜀汉的继承人,说前汉之后有
后汉,后汉之后有蜀汉,蜀汉之后有他的汉。所以他的匈奴军自称汉军,匈奴人自称汉
人。 (日尔曼人自称神圣罗马帝国)
而刘曜本来已经是赵王,自己立国就以此为号。他不是刘渊的合法继承人,是自己建国
的,所以不叫汉。原来是赵王,那升级了就叫赵国。(唐王 - 唐朝, 宋州节度使 -
宋朝,之类)
另外,当时,赵、秦之类国号,大体是按地理来的。
起家在关中的,就以秦为国号,在山西的,赵国;在甘肃的,凉国。
段氏齐国在山东,慕容的燕国在东北,拓拔的代国在内蒙南部(代国首都盛乐就是今天
的呼和浩特),等等。
冉闵的魏国在河南,
说句题外话。段氏鲜卑后来出了几个厉害人,中学语文课本:段秀实不畏强暴,段秀实
就是段氏后人。
他家后来在云南建立了大理国。
所以,段誉见到慕容复的时候,应该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才对。咱哥俩祖先都是
东北人。一起入关闯天下的。
e*******n
发帖数: 2178
3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赵括也不容易 (转载)
看了央视的长平之战,感觉赵括水平确实不行。但是这个事情他不是最大的错误,最大
的错误在赵王,居然把全国军队交给一个从来没有打过仗的“将军”。赵王其实有其他
选择。

发帖数: 1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谈谈八王之乱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dnls (多年历史),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谈谈八王之乱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l 5 23:45:31 2017, 美东)
这段历史是不好弄清楚的,我凭记忆先来理个粗略的框架
贾南风借楚王玮之手杀杨骏,再杀汝南王亮,然后以矫诏杀汝南王的罪名处决楚王 贾
南风独揽大权
贾南风杀太子遹 引起公愤。
赵王伦杀贾南风,赵王伦篡位 淮南王杀伦不成 反被杀
齐王冏 成都王颖 河间王颙 讨伐赵王伦,赵王被赐死,齐王掌权
河间王颙图谋齐王冏,长沙王乂杀齐王 长沙王掌权
成都王颖 河间王颙 攻打长沙王乂 东海王越劫杀长沙王
成都王掌权,立为皇太弟,政治中心迁到邺城
东海王越讨伐成都王,荡阴之战,成都王颖和晋惠帝回到洛阳,进而被河间王颙掌握,
迁关中
关东诸司马讨伐河间王,河间王被杀,东海王越成为最后胜利者。
里面有太多太多的故事,大家想起来什么可以补充。

发帖数: 1
4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谈谈八王之乱
这段历史是不好弄清楚的,我凭记忆先来理个粗略的框架
贾南风借楚王玮之手杀杨骏,再杀汝南王亮,然后以矫诏杀汝南王的罪名处决楚王 贾
南风独揽大权
贾南风杀太子遹 引起公愤。
赵王伦杀贾南风,赵王伦篡位 淮南王杀伦不成 反被杀
齐王冏 成都王颖 河间王颙 讨伐赵王伦,赵王被赐死,齐王掌权
河间王颙图谋齐王冏,长沙王乂杀齐王 长沙王掌权
成都王颖 河间王颙 攻打长沙王乂 东海王越劫杀长沙王
成都王掌权,立为皇太弟,政治中心迁到邺城
东海王越讨伐成都王,荡阴之战,成都王颖和晋惠帝回到洛阳,进而被河间王颙掌握,
迁关中
关东诸司马讨伐河间王,河间王被杀,东海王越成为最后胜利者。
里面有太多太多的故事,大家想起来什么可以补充。
k**o
发帖数: 15334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赵括究竟是不是纸上谈兵
赵括太纸上谈兵了,换我穿越成赵括的话,一出兵就立即自缚到白起帐前
投降,把赵国卖给秦国。白起还好意思坑40万赵兵吗?然后论功怎么也得
封王了吧,说不定混个赵王。
后来长平主要也是打出火气来了,双方都伤亡太大,才把赵兵坑了。
c***s
发帖数: 70028
42
自古红颜多祸水,然而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一传说也曾被颠覆过:只要条件具备,丑女也能挑起毁灭性的灾难。“丑而短黑”的贾南风是西晋开国功臣贾充的女儿,也是司马衷的皇后,更是“八王之乱”罪源。本文摘自2011年第9期《百家讲坛》(红版),作者蔡梦月,原题为《贾南风:丑女也能祸国》。
西晋军镇及八王封国分布图
自古红颜,一笑倾国,再笑倾城。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一传说也曾被颠覆过:只要条件具备,丑女也能挑起毁灭性的灾难,她就是晋王朝第二代皇帝司马衷的第一任皇后——贾南风。
“丑而短黑”的贾南风,为何能成为“八王之乱”的罪源?因为,她是西晋开国功臣贾充的女儿;因为,她是皇后,司马衷的皇后。
司马衷最与众不同之处,可能就是给后人留下了一句啼笑皆非的“名言” :“百姓无栗米充饥,何不食肉糜?”一个天生愚钝的孩子,为何能登上受天下黎民仰仗的储君之位?因为,他是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二个儿子。更幸运的是,司马炎的长子司马轨两岁夭折,于是司马衷顺理成了嫡系长子,九岁即被立为太子。
天生的好命,有时也会变为一生的厄运。天生呆痴不是他的错,但却与他天生的皇命相生相克,使他的一生都如木偶一样,随着幕后操纵者...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421
4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赵武灵王沙丘之围
确实是这样。
赵武灵王被围沙丘而死,他的儿子,当时的国王赵何肯定暗地里支持。看后来公子成和
李兑都得到赵惠文王的重用就看到了。
史上以爱憎随意废立太子是很容易出乱子的,
所以有时候很佩服刘邦,能够在喜欢赵王如意和戚姬的情况下,还是顺应形势没有废太
子。刘邦很多决策确实使人心折,特别是他决定不换太子后对戚姬说的话多么悲凉:为
我楚舞,吾为若楚歌!

死,
m*********n
发帖数: 78
4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赵括究竟是不是纸上谈兵
1 根据什么彻底否认了赵父评价赵括的话?你说的充其量只是一种可能而已。
2 凭什么认为赵括“迫不得已”接受了赵王主动进攻的指示?我看他就是这么想的。
r*****t
发帖数: 7278
4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赵括究竟是不是纸上谈兵
失败都是有原因的
赵括的失败原因大家都知道,就是放弃防守去赌博,所谓知己而不知彼。
廉颇的对策是对的,知道对手不是傻逼,耗
大家都说赵国有困难,其实大家都有困难,秦的苦难不比赵国小。
不管怎么样,进攻方的消耗要多很多,仅仅60万比40 就是多了50%的消耗。
另外路途遥远负担更大。
赵括的最大错误就是轻敌,年轻人有冲劲不是太厉害,年轻人有沉稳才是厉害。
参见打败刘备的陆逊。多少人要陆逊出击?赵括的错误还是自己,将在外君命不受。就
算赵王要进攻,孙权不也是吗?
要是实在不行可以看看曹操对付袁绍如何做的,分兵瞄准了时机袭击粮道也不是不可行
。但是不管如何防御主力是不可以贸然大动的。
h***i
发帖数: 89031
46
决战不成功,赵括就是替罪羊
赵括家事先把话说好了,绝不扩大追究责任
d****z
发帖数: 9503
47
按史记,长平之战七月仍然是廉颇指挥。秦用反间,换赵括。冒进被围,说到九月赵括
被围四十六天后突围被杀。这个九月不一定是九月初一。
总之决定冒进的时候应该在八月。这个是农历八月。大家前几天才过中秋吧。农历八月
,如果不是已经秋收,也非常接近秋收了。这时候因为缺粮而冒进,可能性不大。
w*********4
发帖数: 1769
4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赵括究竟是不是纸上谈兵
上党郡本属韩国。秦国进攻韩国的野王地区,切断了上党和赵国本土的联系。韩国抗不
住秦国压力,准备割上党郡给秦国以求和,因为本来上党就保不住了嘛。秦国同意了,
但是上党郡守冯亭不愿意降秦,就把上党郡献给了赵国。其实是想拉赵国下水。赵国也
很无奈。如果接收上党郡,会激怒秦国,引起两国交兵;但是如果不接收上党郡呢,情
况也很糟糕。上党地区地势险要,本来属于韩国,天生的是秦赵两国的缓冲,如果给了
秦国,对赵国的国防十分不利。最后,赵王听从了平原君赵胜的建议,接收了上党。秦
国果然大怒,这才引起了长平之战。
n*******w
发帖数: 6708
4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无论如何赵王太烂了。
如果韩信和赵括来个穿越,互换
韩信对白起
赵括对项羽
赵王爽了,刘邦悲剧了
D******n
发帖数: 2965
5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无论如何赵王太烂了。
非常赞同。如果说军事上弱智也就算了,主要是这个赵王政治上也弱的一塌糊涂,跟他
爷爷比提鞋都不配。长平之战其实秦国有点弄险,前面打了几年和了算了,非要all in
,结果还真赌成了。赌就是赌的赵王中计。有廉颇最初的几年乌龟阵,其实秦的实力也
耗损不少。要是再耗上一年,估计神仙都没救了。
赵出名将和昏君,搭得真好。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