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郁达夫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c***s
发帖数: 70028
1
按郁达夫的说法,那天晚上,许绍棣给她看了四千港币的一张支票,王映霞就跟他好了,这是郁达夫的说法。王映霞就认为始终没有。“许君终究是我的朋友,他奸淫了我的妻子,自然比敌寇来奸淫要强得多,并且大难当前,这些个人小事,亦只能暂时搁起,要紧的,还是在为我们的民族复仇。”——郁达夫
凤凰卫视2011年12月7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晓楠:1939年3月5日,正当抗日战争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在香港《大风》旬刊的周年纪念特大号上,刊登了当时著名作家郁达夫创作的一组《毁家诗纪》,轰动了海内外,这个诗当中,郁达夫公布了自己婚变的内幕,并且直指说一个许姓政府官员和自己的妻子有“奸情”。这组《毁家诗纪》因为涉及了名家的隐私,一下子吸引了读者的热情关注,据说当期的《大风》特刊,连印四版都销售一空,而且之后上海甚至日本的杂志,也都纷纷转载。在国内外可以说影响巨大,诗中的当事人,郁达夫的妻子王映霞自是不能容忍,先后在《大风》旬刊上,发表了数篇文章予以反击,这对曾经被誉为是“富春江上神仙侣”的夫妻,终于势如冰炭,覆水难收。成了真正的一对怨侣。
解说:“许君终究是我的朋友,他奸淫了我的妻子,自然比敌寇来奸...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郁达夫赠鲁迅的一首诗
鲁迅与郁达夫第一次见面,是在北平西城的砖塔儿胡同一间坐南朝北的小四合房子里。
那时候,鲁迅在教育部里当佥事,同时也在北京大学里教小说史略。当时鲁迅的脸色很
青,胡子已经有了;衣服穿得很单薄,身体矮小。郁达夫印象中,鲁迅的绍兴口音,比
一般绍兴人所发的来得柔和,笑声非常清脆,而笑时眼角上的几条小皱纹,却很可爱。
就在那时,鲁迅和郁达夫在一家小羊肉铺里喝过白干;到了上海之后,所喝的,大抵是
黄酒。有一天,鲁迅送了郁达夫十多年陈的绍兴黄酒,说是一位绍兴同乡,带出来送他
的。
1927年,鲁迅和郁达夫共同在上海生活,两人也从朋友升级到了挚友。对鲁迅来说,郁
达夫是他所有朋友中,最为知心的一位,也是最为了解自己的一位。1936年10月19日,
鲁迅与世长辞,10月24日时,郁达夫在上海写了一篇文章,即《怀鲁迅》。
鲁迅对创造社中人颇多恶感,诸如流氓才子郭沫若、纸糊板斧成仿吾、三角四角张资平
、附庸风雅叶灵风、贩夫走卒杨邨人、阿Q胞弟钱杏邨。均为不知深浅,关公面前耍大
刀的人物,鲁迅笔下多有嘲讽揶揄者耳。而身为创造社元老的郁达夫是唯一的例外。敝
国现代文坛,与鲁迅之“硬”媲美的,是郁达夫笔墨的“真...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郁达夫算抗日烈士吗?
我个人感觉,郁达夫算抗日烈士稍微有点勉强。
(所有的引用未加注明均引用自郁达夫传)
郁达夫最后进入日本宪兵队做事,起因是1942年郁达夫帮助了日军的军事行动:
(在前往巴爷公务途中,发生了一件很意外的事情。有一辆日本军车,突
然堵住郁达夫搭乘的公共汽车。接着,从军车上跳下几个日本军官,用日语
叫嚷着。公共汽车上的大都是印尼人,以为日军要他们乘坐他们的汽车,非
常恐慌,纷纷离车逃走。但郁达夫听得懂日本话,知道他们打听去帕干巴鲁
的路程。他就用日本话答复了日本军官。日本军官听到郁达夫用流利的日语
作了明确回答,非常高兴,举手敬礼道谢后,就开车走了。由此一来,全车
的印尼人,以为这个穿着蓝布的工人服装的他,竞会讲日本话,一语打发走
了日本军官,且受日军尊敬,便断定他一定是日本间谍)。
郁达夫的"事迹"很快在华人之中也传开:
(于是,郁达夫一时处境颇为困难。当他去拜访侨领时被敬而远之,一般华人更是一见
到他便立即躲开。但他却不知道此中原因,反而以为那里的华侨缺乏同情心,不肯帮助
他)。
然后郁达夫加入了日本宪兵队做通译:
(有一天,郁达失拜访当地侨长蔡承达,托他代找一个屋子。他来到时,刚好有一
l*s
发帖数: 133
4
来自主题: Fujian版 - 继续八卦郁达夫
看来真是个风流倜傥的文科生阿
郁达夫一生的婚恋
一、少年情种
郁达夫,中国现代文坛的大家,创造社的主要发起人之一。他的一生给文学爱好者
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包括小说、散文、诗词。同时,他在爱情和婚姻上的传奇
经历,也往往为后人所津津乐道。
郁达夫的成名小说集《沉沦》,曾经因暴露青年性的苦闷,展示灵与肉的冲突而
风行一时。文中饱受性压抑苦闷的青年其真实生活中的影子正是作者——郁达夫自己。
据郁达夫的《水样的春愁——自传之四》和《自述诗》,当他十三岁还在富阳高等小学
堂读书期间,性意识就开始萌动,与比邻的“赵家少女”,有过一段“水样的春愁”的
初恋之情,这种同水一样的淡淡的春愁,竟扰乱了他两年的童心。及至后来赵家少女订
婚,他还深深懊丧自己失去了良机。大约在同一时期,他还与倩儿等两位姑娘有过类似
的恋情。后来郁达夫去日本,在日本留学期间,又曾经与后藤隆子、田梅野、玉儿等产
生过恋情。后藤隆子被郁达夫昵称为“隆儿”,是郁达夫下宿处附近的“小家女”。郁
达夫每次从学校到市上去,都要从她的家旁经过,遂产生情愫,并为她写下了四首诗。
田梅野是名古屋旅馆的侍者,郁达夫
a*****c
发帖数: 3525
5
来自主题: Fujian版 - 郁达夫和他的长子zt
郁达夫和他的长子 [2005-08-12]

http://www.chisa.edu.cn/chisa/article/20050812/20050812007871_1.xml
留学日本时的郁达夫。
文/王海龙
魂在天外的郁达夫
新年伊始,我接到了在纽约郁达夫和王映霞的长子郁飞先生家的电话。电话里告诉
我,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全世界的华人都隆重庆祝胜利并悼念死难者
。在死难者里,有一个是中国人的精魂——中国著名的作家郁达夫先生。
抗战胜利60周年的日子也是我们文坛巨星陨落的日子。
经历了血与火惨烈的8年抗战,正义战胜了邪恶,日寇投降了。熹微中人人都看到
了曙色,而郁达夫却死在了普天同庆的日子,死在了那个异乡孤岛、那被永远埋藏了的
秋夜。直到今天,人们仍然不知道他遇害的确切时间、地点和他葬魂埋骨处。
就是为了这,郁氏的亲人和友人几乎永远不相信他的死,以至于郁达夫的好友、画
家刘海粟在郁达夫辞世四十余年后他的儿子来看望自己时,竟仍然误以为是当年的郁达
夫回来而泪流满面;以至于很多人至今还在寻找他最后下落的遗迹;以至于时过50年,
当有良心的日本学者铃木正夫在日本
P****e
发帖数: 389
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传世散文:故都的秋 by 郁达夫
恩,故都的秋的确是好文字,捕捉细节那么微妙,中学读过之后一直印象很深。但是我
前段时间读一本叫《十六城记》的散文集,收录了民国许多文人对北京、上海、苏杭等
十六个城市的印象,里面节选了一篇郁达夫的《苏州烟雨记》,把我吓到了。。。。
没读过的童鞋可以去google上搜一搜。文章里他对英美文化的看法非常偏激,在男女问
题、种族问题上都流露出一种既无赖、又狭隘的恨意。甚而说自己在留学期间放浪形骸
,其实是带了中报复的快感——因为中国嬴弱,中国女子多崇洋媚外,所以他出国之后
觉得要找补回来。更有甚者,“我现在若有黄金千万,还想去买些白奴来,供我们中国
的黄包车夫苦力小工享乐拉!”这调调几乎让我以为在读MIT军版或者美国新闻版的大作
呢。。。。跟那个写故都的秋的细腻诗人相比,让我大跌眼镜。同时也发现,原来wsn
师承于此。
据说梁实秋对郁达夫的人品非常鄙夷,曾讽刺他收入不多时便爱邀人同逛北京的四等窑
子(不由好奇,这又是在报复谁呢?),把钱花光了,写出《沉沦》来以贫骄人,有如
无赖。如果没有郁达夫自己这篇《苏州烟雨记》佐证,如果我只读过《故都的秋》的话
,上面这番话我大约是不会信的。
有没有对郁...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7
这个确实挺有意思, 郁达夫毕竟是中国文学史上挺有名气的一个号称是“中国现代作
家”,而且就连他的爱情故事,都是唯美的,娶了个江南灵秀的美女“杭州第一美人”
的王映霞,虽然后来离婚了,但是当年的郎才女貌还是叫人羡慕。
不过了解了郁达夫的作品之后,突然发现原来他还对日本女人挺有好感的,描写美女很
多都是日本女人,而且还是日本妓女,据说郁达夫是20岁之前就去日本了,就连自己的
第一次都是献给了日本妓女,我去,想到这里,我大概明白为什么王映霞跟他离婚了。
并且当时他是沉醉在日本妓女的姿色中的,在作品里面,把日本美女描写的是“肥白柔
美”,主要是关西那边的美女,真是没想到,如此的抗日英雄(确实他是参加了各种反
日宣传,不是还被追加为革命烈士了),也会沉醉在日本女人的温柔乡里。
小时候对于这些文人的评价很是不客观,总觉得,哇!鲁迅真伟大呀,其实鲁迅并不是
一个好儿子,并且还曾经提出来要废除汉字,写西洋文字也就是英语。
也觉得,哇!郁达夫很伟大呀,却没想到是个年纪轻轻就和妓女上床的情况,果然人是
多面性的,不能以偏概全,还是得综合评价。
v**e
发帖数: 8422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郁达夫算抗日烈士吗?
郁达夫抗日热情应该还是一贯的.
【满江红】郁达夫
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久歇。
有几个,如公成就,丰功传烈。
拔剑光寒倭寇胆,拨云手指天心月。
到于今,遗饼纪东征,民怀切。
会稽耻,终须雪。
楚三户,教秦灭。
愿英灵,永保金瓯无缺。
台畔班师酣醉石,亭边思子悲啼血。
向长空,洒泪酹千杯,蓬莱阙。
1936年
【小传】:
郁达夫(1896~1945)中国小说家,散文家。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1913年随兄赴
日本学习,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由于对中国古典文学浓厚的兴趣,又
广泛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从而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1921年,他和郭沫若、成仿吾等发
起成立创造社。同时创作了新文学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1923年又完成第二
本小说集《茑萝集》,震惊了文坛。在此期间,曾参加《创造》季刊、《创造周刊》、
《创造日》的编务工作,并在安庆政法学校、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任教。1926年3
月,去广州中山大学任教,12月回上海编辑《洪水》半月刊和《创造月刊》,并主持创
造社出版部事务。1927年8月脱离创造社。一度与鲁迅合作编辑《奔流》月刊。1930年2
月,参与发起中国自
l*******r
发帖数: 39279
9
来自主题: astrology版 - 射手男郁达夫
哈哈哈,刚看了一个老电影《郁达夫传奇》,周润发主演,其实周润发的镜头非常少,
而且几乎没有正面镜头。
电影还OK,反映了郁达夫留学日本的种种经历,特别是爱情故事。貌似郁达夫libido特
别多,激烈。Somehow让我我想着此人莫非射手男?哈哈哈,查了一下百度,果然!12
月7日生。
l*******r
发帖数: 39279
10
来自主题: astrology版 - 射手男郁达夫
周润发基本没几个镜头,主要是一个年轻不知名的演员演郁达夫的青少年时代。郁达夫
根据照片是比较丑男的,瘦小干瘪,周润发跟他的形象差太多了。我忽然想起来这部电
影貌似是80年代末期拍的,那会儿我热衷于各种电影知识,在报纸上看见了周润发出演
郁达夫的消息。BTW,周润发的许文强可以说是我all time favorite.你不觉得许文强,
费云帆和白瑞德somehow very similar吗?
这个电影貌似就是根据《沉沦》编剧的。
l********n
发帖数: 177
11
看pyl说到郁达夫和王映霞。想起以前看蒋碧微写的回忆录,上半部叫<我与悲鸿>,写
的是和徐悲鸿的半生离乱。蒋碧薇和徐悲鸿决裂就是因为三十五岁的徐悲鸿爱上了自己
的学生,十八岁的孙多慈。看过她的相片,很美。
徐悲鸿也是因为爱孙多慈发了狂,登报说和蒋碧薇脱离关系。可惜孙多慈还是无法挣脱
家庭的阻力,后来嫁了许绍棣。许绍棣何许人也,就是郁达夫启事里拐跑王映霞之人。
可是王映霞和郁达夫离婚之后,许绍棣又遇见了孙多慈,惊为天人。
于是孙多慈嫁了许绍棣,但是据说她终身只爱徐悲鸿,对许绍棣没有任何感情。知道徐
悲鸿死讯后,当众昏厥过去,之后当着许绍棣之面,为徐悲鸿戴孝三年。孙多慈做到台
湾艺术学院院长,绝对算个才女,相貌也不在现在很多人追捧的林徽音之下。
孙多慈最后死在美国她一生最要好的朋友家中,这个友人就是吴健雄。好象过去这些名
人的圈子都很小,转来转去都是这些人。当年孙多慈对徐悲鸿的感情犹豫不决时,闺中
好友吴健雄劝她慧剑斩情丝。但是这个理科生和文科生的思维就是不同。孙多慈终生都
不快乐。
男人对感情的抽离就更快一些,徐悲鸿后来又爱上了小自己28岁的学生廖静文,然后再
次登报说和蒋碧薇脱离关系。
l*s
发帖数: 133
12
来自主题: Fujian版 - 郁达夫居然还在福建待过
算半个老乡了
郁达夫40岁时曾在福建省政府里上过一阵班,据说他天天下午去上班,而且必拎两
瓶黄酒置于案头,一边办公一边喝。他的职务名称叫省政府参议,真不知当年的福建省
政府是否听信了他的醉话。
抗战时期,郁达夫流亡苏门达腊,因此前曾担任新加坡文化界抗日联合会主席及
其大量抗日言论,他早就上了日本人的黑名单,于是他只得隐姓埋名,并且自己酿造贩
卖白酒,据说他故意把酒的度数酿的很高,他说要以此来毒害当地日本驻军的身体(他
的缺劲儿又上来了),不知当年他的酒喝翻了几个日本鬼子。抗战胜利前夜,他被当地
日本宪兵发现并秘密枪决,连尸骨也没留下。这一年他49岁。
郁达夫早年是在日本开始他的文学写作的,他的第一本小说集《沉沦》就是在东
京完成的,最终他死于日本人之手,这个结局令人痛心并且那么的不是滋味。
l*******r
发帖数: 39279
13
来自主题: Zhejiang版 - 郁达夫的肉麻
今天在报纸上看见的:
“郁达夫的初次婚姻是封建家庭给定的,他与妻子之间基本上没多少感情。后来他在上
海遇到了王映霞,如烈火一般燃烧起来。他给王映霞每天写一封情书,当时他的妻子正
在家里怀孕产子,可是郁达夫完全想脱缰烈马一样发疯般地对王映霞表达自己的爱情。
几乎每封信的结尾,都是用英文写的" a long long long long kiss you".这些情书几
十年后由居住在上海的王映霞捐献出来给予出版,让我们有机会再次深刻感受当年作家
一个真男人内心澎湃的情感起伏,真是了不起。“
哈哈哈,这段话非常SB,作者就是个SB,还洋洋自得。嗯,郁达夫和王映霞都很让人鄙视。
不过,这段话之所以引起我注意不光是因为它的SB,还因为long long long long kiss
you,真肉麻呀。你们有谁写过这样的情书?嘻嘻
z******g
发帖数: 1067
14
来自主题: Zhejiang版 - [合集] 郁达夫的肉麻
☆─────────────────────────────────────☆
larvender (薰衣草) 于 (Tue Apr 14 10:45:36 2009) 提到:
今天在报纸上看见的:
“郁达夫的初次婚姻是封建家庭给定的,他与妻子之间基本上没多少感情。后来他在上
海遇到了王映霞,如烈火一般燃烧起来。他给王映霞每天写一封情书,当时他的妻子正
在家里怀孕产子,可是郁达夫完全想脱缰烈马一样发疯般地对王映霞表达自己的爱情。
几乎每封信的结尾,都是用英文写的" a long long long long kiss you".这些情书几
十年后由居住在上海的王映霞捐献出来给予出版,让我们有机会再次深刻感受当年作家
一个真男人内心澎湃的情感起伏,真是了不起。“
哈哈哈,这段话非常SB,作者就是个SB,还洋洋自得。嗯,郁达夫和王映霞都很让人鄙视。
不过,这段话之所以引起我注意不光是因为它的SB,还因为long long long long kiss
you,真肉麻呀。你们有谁写过这样的情书?嘻嘻
☆─────────────────────────────────────☆
a**********k
发帖数: 1953
15
来自主题: Zhejiang版 - 郁达夫的雨和周作人的雨
今日大雨, 想起郁达夫的“雨”, 寥寥数行, 道尽四季古今,
体现了他特有的风格。
相对于郁达夫之长于古诗,引古论今, 避实就虚,
周作人的散文, 平实恬静,如田园交响诗的味道。
======================================================================
雨(郁达夫)
周作人先生名其书斋曰“苦雨”,恰正与东坡的喜雨亭名相反。其实,北方的雨,却都
可喜,因其难得之故。象今年那么大的水灾,也并不是雨多的必然结果;我们应该责备
治河的人,不事先预防,只晓得糊涂搪塞,虚糜国帑,一旦有事,就互相推诿,但救目
前。人生万事,总得有个变换,方觉有趣;生之于死,喜之于悲,都是如此,推及天时
,又何尝不然?无雨哪能见晴之可爱,没有夜也将看不出昼之光明。
我生长江南,按理是应该不喜欢雨的;但春日暝蒙,花枝枯竭的时候,得几点微雨
,又是一位多么可爱的事情!“小楼一夜听春雨”,“杏花春雨江南”,“天街细雨润
如酥”,从前的诗人,早就先我说过了。夏天的雨,可以杀暑,可以润禾,它的价值的
大,更可以不必再说。...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16
来自主题: astrology版 - 射手男郁达夫
哇,顶两个老乡!演得好不好?周润发不是我心目中的郁达夫形象啊,郁达夫我以为挺
清秀。能写沉沦的一定激烈。

12
x*****u
发帖数: 3419
17
愁如大海酒边生
——读张恨水与郁达夫的旧体诗词
<<书屋>>2005年 第06期
作者: 伍立杨
张恨水生当动荡岁月。民元以后,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军阀暴生,国无宁日,各地志
士屡仆屡起,抗战以后,又辗转流徙,衣食住行的基本生存固成问题,书籍的奇缺,更
使精神难得点滴寄托。《剪愁集》即成于这一漫长时期,遭遇坎坷,颇多难言之隐。彼
时新文学已大倡,小说、戏剧、散文、语体诗,构成新文学主流。诗词之道,虽未湮没
,然亦颇乏市场,新文学家视之为远远落伍于时代的雕虫小技。更因北洋政府时代,老
牌官僚政客往往把旧诗拿到势力场上作交际之用,与清客的媚态相揖让唱和,而其本质
,却是私欲内里、风雅其外的。就连吟风弄月、偎红刻翠都算不上,徒成其妄念贪心的
装饰品,结果自然不免连累到文艺本身。新文学家固然有激使然,多弃之如敝屣,一般
中青年文人,对它亦冷落,虽然他们不免有些旧文学的功底。其实就主因来说,委实并
非错在旧诗本身。周氏兄弟、俞平伯先生的诗词作品其价值均不在他们的新文学之下,
而郁达夫的大量旧体诗,近年见有论者以为其审美分量在其小说、散文、文论之上,亦
可谓知言。恨水先生那样饶于老派情怀的文人,
C***r
发帖数: 759
1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Exile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Camer (铁划银钩), 信区: Exile
标 题: 易君左与郁达夫的文字交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Sun Jun 4 00:20:03 2000) WWW-POST

2000年05月31日
易君左与郁达夫的文字交
  1945年在重庆文化界曾引发了一场轰动
山城朝野的两大阵营、两
派文人的笔墨大战。这场笔墨战是由毛泽东
的《沁园春·雪》的发表
引发的,蒋介石闻之,坐卧不安,龙颜大怒
,他说“毛泽东野心勃勃,
想当帝王称王称霸。想复古,想倒退。”他
命令手下赶快组织人写文
z******g
发帖数: 1067
19
☆─────────────────────────────────────☆
zoun (槑槑槑槑槑) 于 (Mon Mar 16 14:08:10 2009) 提到:
看过郁达夫的作品就只一本郁达夫文集,相比其他的散文,故都的秋已经是很阳光的了
。整个文集那种晦暗阴郁的心境,可以感觉到作者的一生都是极其抑郁的,个人的因素
,国破家亡的痛可能也是个很重要的原因。很喜欢他的文风,即使看了心里很压抑。
李叔同就不是很懂了,所有关于他的生平都是来自别人的评价。
感觉这两个人的一生比钱精彩,当然钱的多少有些避世的求生哲学也无可厚非。
☆─────────────────────────────────────☆
hocc (wency denise ho) 于 (Mon Mar 16 14:24:05 2009) 提到:
>李叔同就不是很懂了,所有关于他的生平都是来自别人的评价。

发帖数: 1
20
大先生给郁达夫讲过的段子:
一个老和尚马上要圆寂了,但是还死不瞑目,说是我这辈子唯一的遗憾就是一生没有碰
过女人。徒弟们实在不忍心,就花钱请来个妓女,妓女在老和尚面前脱得赤条条了,老
和尚上下左右仔仔细细打量个遍,最后,遗憾地对徒弟们说你们还是让她走吧,徒弟们
不解问为啥?老和尚有气无力地说:哎,和尼姑一个样。
s*********d
发帖数: 335
21
来自主题: Olympics版 - 有种郁达夫在日本的感觉
奥运发生的黑手黑幕
还有最近围着中国发生的种种
有种当年郁达夫在日本的感觉
祖国要在国际上真正强大!
wh
发帖数: 141625
2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传世散文:故都的秋 by 郁达夫
几千斤橄榄怎么含嘴里……那篇短,感情没这篇渲染得厉害。郁达夫写江南故乡很传神
,这篇写北方的对我来说反而有江南味,比如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丝纹既细腻又
清闲且落寞。一层秋雨一层凉这句也记得很牢。同感北方秋天高,你是北方的?
T****e
发帖数: 2798
2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传世散文:故都的秋 by 郁达夫
很久很久以前看过一本大概是"郁达夫散文集"之类,人品不论,当时觉得他写景写得
非常好,细致、忧伤、想象力丰富。当然,他的世界观可能真不匝地,当时看他写的下
层沦落的女子、日本人铁蹄下的悲惨,印象中写得毫无逻辑、怜悯。
g****n
发帖数: 18
24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郁达夫论外F
近一个世纪后,依然不失现实意义。悲哀。
据称,郁本人通5门外语: http://baike.baidu.com/view/14153.htm
——————————————————————————————————————
————————————————
郁达夫,《苏州烟雨记》
同船的几位女学生在我正浮想联翩的时候,故意想出风头而用英语谈话。假使我是不懂
英语的人,那么从她们的绯红的嘴唇里滚出来的叽哩咕噜,正可以当作天女的灵言听了
,倒能够对她们更加一层敬意。假使我是崇拜英文的人,那么听了她们的话,也可以感
得几分亲热。但是我偏偏是一个程度与她们相仿的半通英文而又轻视英文的人,所以我
的对她们的热意,被她们的假话一吹几乎吹得冰冷了。世界上的人类,抱着功利主义,
受利欲的催眠最深的,我想没有过于英美民族的了。但我们的这几位女同胞,不用《西
厢》、《牡丹亭》上的说白来表现她们的思想,不把《红楼梦》上言文一致的文字来代
替她们的说话,偏偏要选了商人用的这一种有金钱臭味的英语来卖弄风情,是多么煞风
景的事情啊!你们即使要用外国文,也应选择那神韵悠扬的法国语,或者更适当一点的
就该用半清半俗,薄爱... 阅读全帖
g****n
发帖数: 18
25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郁达夫论外F
到底是谁他妈的意淫了?大叔我可是有娇妻美眷的人。
我只是觉得,近100年过去了,还是不见国人心智或者风气有任何改善,悲哀。
再者,我很好奇,那些为外F抗争的名ID们,该如何来反驳郁达夫?真的想知道。
l*s
发帖数: 133
26
最近喜欢上了繁体版,尤其是竖着排的
问问各位文青们
还有木有郁达夫的八卦阿?上回问出不少老沈的
d********1
发帖数: 73
27
大学时修过一门课,“中国当现代文学史”。讲到郁达夫的时候,老师讲得非常起劲,
无数的八卦旧闻。该讲郭文豪的时候,老师只花了10分钟介绍了一下,说剩下的你们自
己读去。呵呵。
l*s
发帖数: 133
28
来自主题: Fujian版 - 搞点郁达夫的生平来贴贴
祖辈曾是书香门第家庭,到父辈家道中落。7岁进私塾读书。15岁高小毕业后,接
触古典文学,能写旧体诗。1911年就读于杭州府中学,后转入三江大学补习英语,因参
加学潮被开除。后又入惠茔中学,对教会学校的奴化教育不满,买书回家自学。1913年
赴日本,在神田正则中学补习中学课程。1914年,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1915年
,入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在八高四年中,阅读了近千种英、德、法、俄和日本等国的
书籍。1919年,郁达夫进入东京帝国大学。1921年9月应郭沫若等人的邀请,回到上海
创办《创造季刊》。接着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小说集《沉沦》,喊出了他拯救祖国的第一
声。1922年,他赶回日本完成毕业考试后,复回上海主持创造社各刊物的编辑工作。又
创办了《创造周报》及《中华新报》附刊《创造日》,发表了小说《茑萝行》、《春风
沉醉的晚上》、《薄奠》以及论文《文学上的阶级斗争》、《艺术与国家》等。1923年
10月去北京大学担任统计学讲师,结识了鲁迅,二人相处甚笃。1925年,去武昌师范大
学担任文科教授。1926年3月,应郭沫若之邀,担任广东大学文科教授。10月,广东大
学改组为中山大学,由于
a*****c
发帖数: 3525
29
来自主题: Fujian版 - 郁达夫居然还在福建待过
google到的,来源:http://www.lxbook.org/mrql/z_018.htm
郁达夫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
a**********k
发帖数: 1953
30
来自主题: Zhejiang版 - 江南的冬景(郁达夫)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
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过活
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
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当这中间,有的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
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
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象黑
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
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
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我生长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
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节季,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
抵得过北方... 阅读全帖
a**********k
发帖数: 1953
31
来自主题: Zhejiang版 - 江南的冬景(郁达夫)
这篇超山的梅花也不错.
超山的梅花
郁达夫
凡到杭州来游的人,因为交通的便利和时间的经济的关系,总只在西湖一带登山望水,
漫游两三日,便买些土产,如竹篮纸伞之类,匆匆回去;以为雅兴已尽,尘土已经涤去
,杭州的山水佳处,都曾享受过了。所以古往今来,一般人只知道三竺六桥,九溪十八
涧,或西湖十景,苏小岳王;而离杭城三五十里稍东偏北的一带山水,现在简直是很少
有人去玩,并且也不大有人提起的样子。
在古代可不同;至少至少,在清朝的乾嘉道光,去今百余年前,杭州人的好游的,
总没有一个不留恋西溪,也没有一个不披蓑戴笠去看半山(即皋亭山)的桃花,超山的香
雪的。原因是因为那时候杭州和外埠的交通,所取的路径都是水道;从嘉兴上海等处来
往杭州,运河是必经之路。舟人塘栖,两岸就看得到山影;到这里,自杭州去他处的人
,渐有离乡去国之感,自外埠到杭州来的人,方看得到山明水秀的一个外廓;因而塘栖
镇和超山,独山等处,便成了一般旅游之人对杭州的记忆的中心。
超山是在塘栖镇南,旧日仁和县(现在... 阅读全帖
a**********k
发帖数: 1953
32
来自主题: Zhejiang版 - 江南的冬景(郁达夫)
这篇杭州也有意思, 他当时的老婆是杭州人, 在嘉兴当过老师。
杭州
郁达夫
杭州的出名,一大半是为了西湖。而人工的建设,都会的形成,初则是由于唐末五代,
武肃王钱镑(西历十世纪初期)的割据东南,--"隋朝特创立此郡城,仅三十六里九十步
;后武肃钱王,发民丁与十三寨军卒,增筑罗城,周围七十里许。……"(吴自牧《梦粱
录》卷七)--再则是由于南宋建炎三年(一一二九),高宗的临安驻跸,奠定国都。至若
唐白乐天与宋苏东坡的筑堤导水,原也有功于杭郡人民,可是仅仅一位醉酒吟诗携妓的
郡守的力量,无论如何,也是不能和帝王匹敌的。
据说,杭州的杭字,是因"禹末年,巡会稽至此,舍航登陆,乃名杭,始见于文字
。"(柴虎臣著《杭州沿革大事考》)因之,我们可以猜想,禹以前,杭州总还是一个泽
国。而这一个四千余年前的泽国,后来为越为吴,也为吴越的战场,为东汉的浙江,为
三国吴的富春,为晋的吴郡,为隋唐的杭州,两为偏安国都,迭为省治,现在并且成了
东南五省交通的孔道,歌舞喧天,别庄满地,简直又要恢复南宋当时的首都旧观了。
我的... 阅读全帖
s******t
发帖数: 2511
33
来自主题: Zhejiang版 - 郁达夫的雨和周作人的雨
有点意思。郁达夫是被日本人杀的,周作人是汉奸,两人文章对比一下。
c**r
发帖数: 10001
34
嗯, 跑去google, 发现郁达夫太可怜了, 他的诗句在网上流传的版本有:
生怕多情
只怕多情
生怕情多
唯恐多情
最怕多情
只恐多情
等等等等......猜是多情对点吧, 不过也不确定, 没看到诗集.
C***r
发帖数: 759
35
来自主题: _Exile版 - 易君左与郁达夫的文字交

2000年05月31日
易君左与郁达夫的文字交
  1945年在重庆文化界曾引发了一场轰动
山城朝野的两大阵营、两
派文人的笔墨大战。这场笔墨战是由毛泽东
的《沁园春·雪》的发表
引发的,蒋介石闻之,坐卧不安,龙颜大怒
,他说“毛泽东野心勃勃,
想当帝王称王称霸。想复古,想倒退。”他
命令手下赶快组织人写文
章讨伐毛泽东,又要抓紧从他的御用文人里
找一高手,填一首超过毛
泽东的词。一时国民党御用文人纷纷应召,
向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发起了挑战。
v*******e
发帖数: 3714
36
来自主题: _Exile版 - 灯蛾埋葬之夜 郁达夫
郁达夫散文
灯蛾埋葬之夜
v*******e
发帖数: 3714
37
来自主题: _Exile版 - 青烟 郁达夫
郁达夫作品集
青烟
v*******e
发帖数: 3714
38
来自主题: _Exile版 - 还乡后记 郁达夫
郁达夫散文
还乡后记
v*******e
发帖数: 3714
39
来自主题: _Exile版 -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郁达夫散文
江南的冬景
v*******e
发帖数: 3714
40
来自主题: _Exile版 - 人妖 郁达夫
发信人: vieplivee (一个人在路上),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人妖 郁达夫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Fri Feb 9 17:41:17 2001)

自己今年已经十七岁了,而母亲还把自己当作小孩子看。自己在学校里已经要念原
本的西洋史了,而母亲好像还把自己当作一个初读国语读本的小学生看。他对于这事,
胸中每抱着不平,但这些不平到如今却未尝表现出来过,不过今天的不平太大了,他怎
么也想对他母亲反抗一下。
像这样不寒不热的初冬的午后,天上也没有云,又没有风,太阳光照得格外温暖的
这午后,谁愿意会在那里?虽则说伤寒病刚好,身体衰弱,不能出外,但是已经吃了一
礼拜多的干饮,下床之后,也有十多天了。自己觉得早已回复了原状,可以到户外去逛
逛,而母亲偏不准自己出去。
“若是我不许出去,那么你们又何以要出去呢?难道你们是人,我不是人么?”
他想起了午膳后母亲刚要出去之先命令他的几句话,心里愈觉得气愤:

“乖宝,你今天
o***s
发帖数: 42149
41
郁达夫和徐志摩曾经同班,小时候就认识。
如果徐志摩是情场高手,那郁达夫就是情场能将。他们最大的相似点是,披着爱情的外衣,渣男到底。
郁达夫的情诗总让人产生一种痴情的错觉,却对第二任妻子说,他从没爱过发妻孙荃。
梁实秋点名批评他:郁达夫先生一类的文人,报酬并不太薄,终日花天酒地,过的是中级的颓废生活。
脚踏多条船、嫖妓、婚后出轨、始乱终弃。放到现在,郁达夫作为一个大V作家,简直要分分钟被各种绯闻口水吐死。
比起韩寒出轨,简直渣到一万倍。比起徐志摩,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1.和一个不爱的女人结婚
1920年,郁达夫在母亲的压力下结婚了。姑娘叫孙荃,是郁达夫同乡的大户人家小姐,婚礼很简单,没有仪式也没有婚宴。
留过学的郁达夫从一开始就看不上孙荃,虽然他的中产阶级的家庭正在没落。但在他眼里,他的妻子不仅相貌普通,还和普通乡下女子一样粗俗。他更喜欢日本的风情女人。只是孙荃家境不错,没有念过学校,但熟读经书,腹有诗书气自华,看过她写的诗后,郁达夫对她有些改观。他说:“这女子的才气能压倒前清老秀才。”
郁达夫对妻子的情感,不厌恶,也谈不上爱。
2.婚后出轨,小三上位
19岁的王映霞不仅是校花,还是“...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2
盖棺不能定论:“文化领袖”郭沫若遭人质疑的是是非非
郭沫若逝世已经20年了,但对他的评价,很多方面尚未定论,特别是他的人格问题,更是议论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说他很伟大,有的说他很平庸;有的说他是“青春型”人格,有的则说他是投机分子;有的说他是敢于创造的天才,有的则说他是御用文人;有的说他是一代知识分子的楷模,有的则不以为然,等等。郭沫若究竟具有怎样的人格,他在现代和当代文化界、知识界、教育界心目中到底是什么形象,在这里我们不准备全面评述,只想就其有关的点点滴滴的具体问题谈点看法,供读者参考,也请专家学者赐教。
(一)信仰中的人格问题
严格地说,信仰并不属于人格研究范畴。但在本世纪初的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我们宁可把信仰共产主义视为一种高尚和伟大的人格体现。这时的郭沫若真的信仰共产主义吗?不是。共产主义对于郭沫若来说,只能算作一种倾向,一种想法,一种愿望而已,始终未形成为真正的信仰。尽管在作品中,在一定的场合,他也曾喊“我是个无产者”,“我愿意成为共产主义者”的口号,这正如他自己所坦言的,那“只是文字上的游戏”;瞿秋白也认为这是“吊膀子”罢了。
下面的例证也说明这一点:
①1926年初,郭去...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4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郭沫若的人格问题
http://www.zxls.com/Article/Class109/Class106/200501/2005012800
2013年5月20日星期一
郭沫若逝世已经20年了,但对他的评价,很多方面尚未定论,特别是他的人格问题,更
是议论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说他很伟大,有的说他很平庸;有的说他是“青春型”人
格,有的则说他是投机分子;有的说他是敢于创造的天才,有的则说他是御用文人;有
的说他是一代知识分子的楷模,有的则不以为然,等等。郭沫若究竟具有怎样的人格,
他在现代和当代文化界、知识界、教育界心目中到底是什么形象,在这里我们不准备全
面评述,只想就其有关的点点滴滴的具体问题谈点看法,供读者参考,也请专家学者赐
教。
(一)信仰中的人格问题
严格地说,信仰并不属于人格研究范畴。但在本世纪初的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我们宁可
把信仰共产主义,追随共产党视为一种高尚和伟大的人格体现。这时的郭沫若真的信仰
共产主义,跟随共产党吗?不是。共产主义、共产党对于郭沫若来说,只能算作一种倾
向,一种想法,一种愿望而已,始终未形成为真正的信仰。尽管在作品中,在一定的场
合,他也曾喊“我是个无产者”,“...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2153
44
联合早报 李亦筠
2010-11-21
“我觉得爱情是我们生活之树的一片叶子,在这片叶子上你能够读到整个生活和世
界的信息。”——娄烨
中国已故作家郁达夫对于个体的人的尊重和关照,感动了中国知名导演娄烨。
娄烨新作《春风沉醉的夜晚》的片名,灵感来自郁达夫1923年创作的短篇小说《春
风沉醉的晚上》。郁达夫当时受到革命形势影响,目光从先前较多注视知识分子狭小的
圈子,转移到更广大的劳动人民。在《春》小说中,他有意识地表现下层劳动者,描绘
他们的苦难,表现他们的抗争,歌颂他们的品德,揭示他们不幸遭遇的根源。
娄烨刻划男男爱的电影《春》情节与郁达夫这部小说没关系,不过两个男主人公在
一个昏暗的傍晚,读郁达夫文集的其中一篇,片尾也用了郁达夫的“当这样的无可奈何
,春风沉醉的晚上,我每要在各处乱走,走到天将明的时候。”来结尾,郁达夫文中惆
怅哀怨的调子萦绕片中。
娄烨在接受本报北京长途电访时,谈到郁达夫作品对他的影响:“打动我的还是郁
达夫对于个体的人的尊重和关照。重读郁达夫,我感觉到我们已经很久没有像郁达夫那
样如此亲切地接近个体的人,那样温和的接近个体周围的环境,那样直白的接近真实的
自我。... 阅读全帖
y***s
发帖数: 63
45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王映霞和许绍棣
在八闽版看到有关王映霞的帖子,作者提到paper, reaserch..., 看来从来都是提倡以
科研精神来从事literature八卦。本着这个原则,这里有些地方不得不反驳一下。无权
在那里发文,有八闽权限的可以转一下。
1937年王映霞逃难到浙江丽水通过郁达夫的关系结识许绍棣,多有来往,引来一些议论
,传到正在福建的郁达夫耳朵里。郁达夫性格有些偏激,后来和王映霞一起到武汉之后
又发现了许绍棣写给王映霞得三封信,于是大闹了一通,在报上大登侮辱性的启事,一
时满城风雨。后来在郭沫若的调解下,事情平息了下去,可是裂痕已经无法弥补。两年
之后二人离婚。而在此之前,许绍棣已经通过王映霞的撮合,认识了孙多慈,在郁达夫
和王映霞离婚之前,许和孙已经结婚。
很久以前看过王映霞写的"我与郁达夫“,其中写了一些他们矛盾的起源。郁达夫基本
上是一个旧式文人,内心深处从来只是把王映霞当作一个小妾似的人物。可王映霞受过
新式教育,对郁达夫的种种行为难以象旧式女子一样去容忍,所以这两人分手的结局从
根本上说早就是注定的了。许绍棣只是其中的一根导火索,是郁达夫狭隘心里的一个发
泄理由。
上高中的时候语文课本里有
k****r
发帖数: 43
4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华民国高官七大“二奶”...
蓝妮,生于1912年,原名蓝巽宜,学名蓝业珍,祖籍云南建水,苗族,生于澳门。后蓝家迁居广州,7岁时又赴上海。蓝妮从小就显得美丽俊俏、聪明伶俐,加上一张不同于汉人的美丽脸庞与湛蓝的眼睛,就像洋娃娃一样,人称“苗王公主”。她的父亲蓝世勋是江苏省税务局局长,经常在家里讲孙中山a>先生的共和思想,给幼小的蓝妮留下了深刻印象。蓝妮长大后,以立法院院长孙科私人秘书的身份出现在南京。作为私人秘书,蓝妮将孙科的工作场所整理得井井有条,让孙科少了很多烦劳;她了解到孙科的一些生活习惯,将孙科的日常饮食生活都细心设计,让孙科感到家的温馨。交际场合,落落大方的蓝妮给孙科增添了更多的欢笑。孙科慢慢觉得,自己已离不开这位蓝小姐了。蓝妮对这位院长先生也有了了解,觉得孙先生虽位极权高,但天性温柔,性情和蔼,值得信赖。两人感情与日俱增,成为形影不离的伴侣。随后孙科决定娶蓝妮为二夫人。婚后,孙科蓝妮出双入对,非常恩爱。
胡蝶,生于1907年,上世纪上海滩电影皇后。胡蝶与丈夫潘有声的感情本来非常好,但戴笠在抗战期间,于重庆幽禁胡蝶三年。戴笠欲在1946年下半年迎娶胡蝶,此时他搭乘的飞机坠毁,胡蝶终于结束了被幽禁的日子,重获... 阅读全帖
l********n
发帖数: 177
47
来自主题: Fujian版 - 王映霞和许绍棣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Reader 讨论区 】
发信人: yeats (Irish Clover), 信区: Reader
标 题: 王映霞和许绍棣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Nov 11 14:06:23 2006)
在八闽版看到有关王映霞的帖子,作者提到paper, reaserch..., 看来从来都是提倡以
科研精神来从事literature八卦。本着这个原则,这里有些地方不得不反驳一下。无权
在那里发文,有八闽权限的可以转一下。
1937年王映霞逃难到浙江丽水通过郁达夫的关系结识许绍棣,多有来往,引来一些议论
,传到正在福建的郁达夫耳朵里。郁达夫性格有些偏激,后来和王映霞一起到武汉之后
又发现了许绍棣写给王映霞得三封信,于是大闹了一通,在报上大登侮辱性的启事,一
时满城风雨。后来在郭沫若的调解下,事情平息了下去,可是裂痕已经无法弥补。两年
之后二人离婚。而在此之前,许绍棣已经通过王映霞的撮合,认识了孙多慈,在郁达夫
和王映霞离婚之前,许和孙已经结婚。
很久以前看过王映霞写的"我与郁达夫“,其中写了一些他们矛盾的起源。郁达夫基本
上是一个旧式文人,内心深处从来只是
C******s
发帖数: 546
48
这篇文章有关张爱玲的. 批得狠了点, 但是基本观点没错. 可以一读.
==============================================================
张爱玲--只忠于汉奸不忠于祖国
作者:林治波 2007-10-26
这些年来, 余秋雨先生的文章风靡海内外, 尤其是《文化苦旅》一书, 堪称精美之
作 。但最近读过《霜冷长河》的《中秋》一文后, 有点与余先生不同的感想。虽然是
已经过去了的事情, 但还是愿意写出来供大家讨论。
文章谈的是张爱玲, 余先生是这么写的:
"她死得很寂寞, 就像她活得很寂寞。但文学并不拒绝寂寞, 是她告诉历史,
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还存在着不带多少火焦气的一角。正是在这一角中, 一颗敏感的灵
魂, 一种精致的生态, 风韵永存。我并不了解她, 但敢于断定, 这些天她的灵魂漂浮太
空的时候, 第一站必定是上海。上海人应该抬起头来, 迎送她。"
不难看出, 这段文字表达了余先生对张爱玲的深切理解和赞许之情。对一个死
去的人, 即使并无好感, 讲几句好话, 写几句颂词, 乃人之常情, 无可厚非, 这就如同
不能把墓志铭和悼词里...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