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AudioBook版 - 小议评书的艺术特色
相关主题
南派评书比较细腻聆听中国恢复正常更新
问问看书不如听书,听书不如看电视剧
评书师承关系表(四)新增的有声读物(06.13.07)
连丽如包龙图
有谁推荐一下单田芳老师还有那些好听的评书??最近想听红楼梦,三部里面哪部说得最经典啊?
天天有新书[聆听中国]2007.05.19更新
刘兰芳的评书上载完毕东汉
田连元今天重新听隋唐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评书话题: 艺术话题: 道活话题: 先生话题: 特色
进入AudioBook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C***3
发帖数: 2226
1
最近有机会把姜存瑞先生的评书三国听了几十回,难免会有一些感想。在百度的评书吧
里看到一个帖子,说是2010年的时候,天津电台播出了姜存瑞的三百回评书三国,为何
现在网上流行的“姜三国”,只有二百零八回呢?
查“姜三国”的九十六回与下一回衔接不上,短少部分约相当于原著的十九回到三十六
回。“姜三国”的最后一回,也只到赤壁之战中的借东风处,所以“姜三国”只是一个
残本。
我觉得“姜三国”是现存的几家三国中,保留传统特色最多的一种,也就是评的成分最
多。
可惜老人家文化水平过低,不少地方词不能够达意,有些话讲得也不合语法。但他借同
门魏存发之力,对这部书下了大功夫,能说到这个程度,实在是超(文化)水平发挥。
其中最为独到的,倒不是老先生常使的斩颜良等小段,而是三顾茅庐这段。
我也是最近才意识到,评书有个完全可以顾名思义的好名字,概括了这门艺术的两个组
成部分。“书”就是讲故事;“评”就是对故事的理解评论。
仅是绘声绘色地讲故事,不是评书,而是说书;全是对故事的理解和评论,也不叫评书
,而是评论。
我们都明白,能够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必须要有区别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特色。评书艺
术出现的一个反常现象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评书艺术的特色不但没有加强与鲜明,反
而日益模糊与淡薄。这就导致了评书艺术魅力的不断流失。因此当前有必要对究竟什么
才是评书独有的特点进行再认识。
评书所说的书,来源无非有两种。一是别人创作的艺术作品,行话叫"墨刻";一是评书
艺人自己创作的、历代传承下来的演出脚本,行话叫“道活”。评书本门都公认,"墨
刻不值钱”,“道活”才是高大上。因为"墨刻"买一本就可以自己看了,用不着听你念
一遍。再说已经有了故事朗诵、有声小说之类的艺术形式,也显不出评书的特色。
所以评书艺人们常常骄傲地说“我说的书和书店里卖的不一样”。可随着时代的发展,
问题来了。现在“道活”也大都出版了。别的不说,仅单大师一人,就把不论是短打、
袍带还是神怪等等的评书书目,出了个八九不离十。这样一来“道活”也都变成了"墨
刻",如果还只是对“道活”简单地复述,也不会“值钱“了。
再说老年间演一遍“道活”,最多也不过百八十个人听。就算复述一辈子“道活”,也
会有观众没听过。现在电台电视一播出,观众至少以亿来计算。观众在家里就不仅可以
听,还可以看。再到剧场把“道活”重说一遍,吸引力肯定大不如前了。
回顾评书的发展历史,凡是最为成功能够成为经典的作品,都对原作进行了全面的加工
和再创造。比如陈士和说的评书聊斋,就把《聊斋志异》原作中只有几十或几百个字的
小说,发展成了几十万字的评书。这样的作品才能体现出做为评书独有的艺术特色,成
为和原作同样具有文学和艺术价值、可以并存的作品。再比如陈荫荣的兴唐、张国良的
三国、王少堂的武松等等,莫不如是。
所以评书在“书”这方面的艺术特色,并不是朗诵故事,或者说对原作进行复述。而是
必须要对原有的"墨刻"或者“道活”,进行再发展、再创造,这样才能不断保持评书的
艺术魅力。
评书在“评”这方面的艺术特色,是评书艺人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不断地对故事中的
人物、情节、风俗人情、历史典故、衣食住行诸多方面的内容进行解释和评论。
评书的“评”,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可以称得上是“无所不评”。这里只简单地用评书
开宗立派时期的著名演员莫后光所说的一句话,来形容一下:“夫演义(注:即现称的
评书)虽小技,其以辨性情,考方俗,形容万类,不与儒者异道。故取之欲其肆,中之
欲其微,促而赴之欲其迅,舒而绎之欲其安,进而止之欲其留,整而归之欲其洁。非天
下之精者,其孰与于斯矣!”。
这种“评”,是评书艺术独有的特色。因为评书最常采用的叙述性、故事类的文学作品
,是不会有这么多的评论的。其它的曲艺形式也没有。
这也是最见评书艺人功力和水平的地方,因为没有高于原作的见识、经验和文化素养,
是很难对原作进行评论的。
在北方评书中,就我所见,以金文声的“评”为最高。但他使用山东口,又时常夹杂一
些“脏口”,影响了评书的艺术效果。
他在评书方面的徒弟郭德纲,被称为相声艺术家是没有问题的。但好象还没人也称他是
评书艺术家。如果说他在相声方面的欠缺是“三俗”,那他在评书方面的欠缺可以称为
“四不象”,他说的评书已经和相声分不太清楚了。
所以说要真正体现评书的艺术特色,还必须具备一些基础条件和遵循基本的规范。
马岐先生的“评”也是很不错的,但不知是录音条件还是比较随意的原因,他的书馆评
书中有“吃字”的现象。到了广播评书中,他的“评”就已经基本去除了。非常可惜。
我只听过他的弟子王传林先生一回书馆评书,其中的“评”,也是相当了得。看来是继
承了乃师之风。但到了广播评书中,“评”更是踪影皆无。这就涉及导致评书艺术特色
消退的社会原因,不光是演员一方面可以负责的。
连丽如先生的”评“是比较薄弱的,虽说沿袭了乃父的一些原有的讲评,但因为不是出
自切身的体验,说起来有不太自如和自信的感觉。连先生说书嗓亮声宏、咬字清晰,但
我总感觉连先生的评书有点不太“纯”,缺少一点评书独有的韵味,好象打的是故事朗
诵的底子。她的”纲口“带有“雌音”,“长夯儿”的时候有点“扎耳朵”。我们可以
比较一下刘兰芳先生说的书,就不会有这种感觉。
评书的嗓音要求,是一个比较奥妙的问题。我们可以笼统地说,什么样的嗓音条件可能
都行、也可能都不行,响亮的不见得就好、嘶哑的不见得就坏。关键是要给观众娓娓娓
动听的享受就是好嗓音。
连阔如先生的评书水平,我们现在基本上都是由评论中得知的。从现在留存的几个片段
看,我不敢肯定这位“净街王”的艺术造诣,究竟达到了多高水平。可以肯定的有一点
,连大师犯了一个任何评书演员都不能犯的毛病,就是说书中带有口头语,说话之前老
“哎,哎”的。这是评书表演的大忌。
假设在目前的情况下,连阔如先生和张寿臣先生同时健在,我个人感觉张寿臣先生说的
评书,更有可能获得“净街王”的美誉。张先生说的评书,现在网上流传的只有一个极
短的水浒小段,“书”、“评”俱佳,是一种全新的创造。我挑不出任何毛病。当然张
先生主要是说相声的,评书只是暂时性地说了一段时间。可评书和相声是关系最为密切
的姊妹艺术。一个演员的艺术功力和文化水平如果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在相近的艺术门
类中,也取得相当高的艺术成就,并不是不可能的。可惜他留下的这一点只言片语,只
能引起我对传统评书的无尽想象。
连丽如先生的义子王玥波,是评书相声两门抱的演员,也可以显示出两者关系的密切性
。在评书方面,王玥波已经成为青年评书演员的翘楚。他的评书基本功扎实,又因熟习
相声,擅长运用外插花式的包袱营造火炽的现场效果,在评书的各个方面发展比较均衡
,没有过于明显的缺陷,同时也还留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在“评”上,可能还略显稚嫩
。比如他“评”到新版三国电视剧时,认为剧中的吕布叫王允义父不可能,因为吕布不
会认不是位高权重、掌握生杀大权的人为义父。这与三国演义的原义不合,也违反人情
事理。三国原著对吕布的评价是“好勇无谋、见利忘义”,意思是只要他看到利益,就
可以舍弃尊严和廉耻。那么吕布认王允为义父有没有利益呢?显然是有的。他可以借助
王允的力量,夺回他被董卓抢走的爱妾貂婵。并没有说吕布还自己订有一个规矩,非多
少级别之上的官员不能认干老。而且王允的地位和资历已经相当高了,不然不可能在除
掉董卓之后,就自己直接出来主掌大权。
王老师还有一个看似无法辩驳的理由,就是吕布被张飞称为“三姓家奴”,如果再认王
允为义父,就变成“四姓家奴”了。张飞列举了吕布三个父亲和干老,是为了说明他反
复无常,丧失廉耻,并不是说连正常的长辈都不能认。要是细抠起来,吕布在娶貂婵之
前,已经结婚了,肯定会有岳父,再加上自己的亲生父亲、丁原和董卓两个干老,早就
是“四姓家奴”了。我们人人都有两重父母,认岳父是正常的。在三国中,王允是正面
被肯定的形象,认他为义父,也没有什么可批评的,所以象这些就可以忽略不计了,不
一定非放进“家奴”之列。再说吕布要娶王允的义女貂婵,叫声义父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没有什么绝对不可能的。
评书的“评”看似自由,其实很不容易,它的目的是为了显示评书艺人的见识和水平,
并不是为了引起现场观众的争议和讨论。所以讲究一说出来就要被内行佩服、外行叫好
。如果是过于个人化、容易引发争议的见解,放在文学评论中非常正常,放在评书中就
会影响艺术效果。
袁阔成先生的评书在说表方面是第一流的,但也不以“评”见长。他的评书中有“评”
,但比较普通,一般都是顺着原作人物和情节的设定,做一些引申和夸张,缺少独创性。
至于刘兰芳、单田芳和田连元先生,这些出身于中小城市和农村"鼓书门"的评书大家,
“评”就是他们天生的缺陷。因为他们在其中成长并沿习的艺术传统,本来就不讲求“
评”。
这样一路说下来,在评书这个”洪洞县“里,还有“好人”吗?我认为,在北方评书中,
就我所知,综合各方面的条件衡量,刘立福先生演说的聊斋(最早的一批书目最好,后
期的变差了一些),可以成为指示评书正确发展道路的一个标杆。
前边把评书的“书”说了一些,又把评书的“评”说了不少。我正是因为如此,才觉得
评书是一个可以顾名思义的好名字。它指出了评书的两个最主要的艺术特色,就是要对
原作进行再编创和再评论。
也可以把评书的艺术特色总结为八个字:“以编当先,以评为高”。
C***3
发帖数: 2226
2
评书还有一个特殊的现象是,北方的评书和南方的评话虽然同属于评书门下,可评话不
仅有一些独特的艺术手法,而且更为注重对原作的编和评。所以虽然流行的区域比评书
小得多,但取得的艺术成就至少不在北方评书之下。
可惜它由于使用方言,限制了观众对它的接受。不知什么时候能把评话配上字幕播出,
肯定会受到更多观众的欢迎,对于评书的发展也会大有好处。
我想来想去,觉得这并不是一个实行起来很困难的办法,也肯定会起到很明显的作用。
对于外国电影不早就这么办了吗?
C***3
发帖数: 2226
3
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上旧的手法还可能变得时尚,现在的评书演员都认为应该改变老
一辈评书艺人“座谈今古”的方法,多来点形体表演,实际上也只能说说而已,评书还
是主要看你说得怎么样。
现在的艺术形式多了,水平高了。要是讲视觉享受,评书怎么也赶不上人家。如果在形
体动作上有训练有条件,不必藏着掖着;如果没有,也不必过分追求。
当然也不能象僵尸成精那样,一动不动。应有的手势、姿式,少一个说书的效果也会变
差。评书表演的形体动作,要讲究自然传神。不能象现在这样,照搬戏曲演员在舞台上
的动作。两者的艺术风格不同。戏曲要夸张,评书要生活化。
一场书下来,在动作设计上,有没有烘托书情、提神醒场的点睛之笔,才是评书艺人应
该追求的。
s********r
发帖数: 529
4
现在还在说评书的人里面可能玥波是头勾的了吧,其他人要么不说了,要么听着不爽
还有以前连丽如的大徒弟吴荻也是比较不错的,现在在说西游记,感兴趣的也可以听一
C***3
发帖数: 2226
5
最近有机会把姜存瑞先生的评书三国听了几十回,难免会有一些感想。在百度的评书吧
里看到一个帖子,说是2010年的时候,天津电台播出了姜存瑞的三百回评书三国,为何
现在网上流行的“姜三国”,只有二百零八回呢?
查“姜三国”的九十六回与下一回衔接不上,短少部分约相当于原著的十九回到三十六
回。“姜三国”的最后一回,也只到赤壁之战中的借东风处,所以“姜三国”只是一个
残本。
我觉得“姜三国”是现存的几家三国中,保留传统特色最多的一种,也就是评的成分最
多。
可惜老人家文化水平过低,不少地方词不能够达意,有些话讲得也不合语法。但他借同
门魏存发之力,对这部书下了大功夫,能说到这个程度,实在是超(文化)水平发挥。
其中最为独到的,倒不是老先生常使的斩颜良等小段,而是三顾茅庐这段。
我也是最近才意识到,评书有个完全可以顾名思义的好名字,概括了这门艺术的两个组
成部分。“书”就是讲故事;“评”就是对故事的理解评论。
仅是绘声绘色地讲故事,不是评书,而是说书;全是对故事的理解和评论,也不叫评书
,而是评论。
我们都明白,能够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必须要有区别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特色。评书艺
术出现的一个反常现象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评书艺术的特色不但没有加强与鲜明,反
而日益模糊与淡薄。这就导致了评书艺术魅力的不断流失。因此当前有必要对究竟什么
才是评书独有的特点进行再认识。
评书所说的书,来源无非有两种。一是别人创作的艺术作品,行话叫"墨刻";一是评书
艺人自己创作的、历代传承下来的演出脚本,行话叫“道活”。评书本门都公认,"墨
刻不值钱”,“道活”才是高大上。因为"墨刻"买一本就可以自己看了,用不着听你念
一遍。再说已经有了故事朗诵、有声小说之类的艺术形式,也显不出评书的特色。
所以评书艺人们常常骄傲地说“我说的书和书店里卖的不一样”。可随着时代的发展,
问题来了。现在“道活”也大都出版了。别的不说,仅单大师一人,就把不论是短打、
袍带还是神怪等等的评书书目,出了个八九不离十。这样一来“道活”也都变成了"墨
刻",如果还只是对“道活”简单地复述,也不会“值钱“了。
再说老年间演一遍“道活”,最多也不过百八十个人听。就算复述一辈子“道活”,也
会有观众没听过。现在电台电视一播出,观众至少以亿来计算。再加上网络。观众在家
里就不仅可以听,还可以看。再到剧场把“道活”重说一遍,吸引力肯定大不如前了。
回顾评书的发展历史,凡是最为成功能够成为经典的作品,都对原作进行了全面的加工
和再创造。比如陈士和说的评书聊斋,就把《聊斋志异》原作中只有几十或几百个字的
小说,发展成了几十万字的评书。这样的作品才能体现出做为评书独有的艺术特色,成
为和原作同样具有文学和艺术价值、可以并存的作品。再比如陈荫荣的兴唐、张国良的
三国、王少堂的武松等等,莫不如是。
所以评书在“书”这方面的艺术特色,并不是朗诵故事,或者说对原作进行复述。而是
必须要对原有的"墨刻"或者“道活”,进行再发展、再创造,这样才能不断保持评书的
艺术魅力。
评书在“评”这方面的艺术特色,是评书艺人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不断地对故事中的
人物、情节、风俗人情、历史典故、衣食住行诸多方面的内容进行解释和评论。
评书的“评”,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可以称得上是“无所不评”。这里只简单地用评书
开宗立派时期的著名演员莫后光所说的一句话,来形容一下:“夫演义(注:即现称的
评书)虽小技,其以辨性情,考方俗,形容万类,不与儒者异道。故取之欲其肆,中之
欲其微,促而赴之欲其迅,舒而绎之欲其安,进而止之欲其留,整而归之欲其洁。非天
下之精者,其孰与于斯矣!”。
这种“评”,是评书艺术独有的特色。因为评书最常采用的叙述性、故事类的文学作品
,是不会有这么多的评论的。其它的曲艺形式也没有。
这也是最见评书艺人功力和水平的地方,因为没有高于原作的见识、经验和文化素养,
是很难对原作进行评论的。
在北方评书中,就我所见,以金文声的“评”为最高。但他使用山东口,又时常夹杂一
些“脏口”,影响了评书的艺术效果。
他在评书方面的徒弟郭德纲,被称为相声艺术家是没有问题的。但好象还没人也称他是
评书艺术家。如果说他在相声方面的欠缺是“三俗”,那他在评书方面的欠缺可以称为
“四不象”,他说的评书已经和相声分不太清楚了。
所以说要真正体现评书的艺术特色,还必须具备一些基础条件和遵循基本的规范。
马岐先生的“评”也是很不错的,但不知是录音条件还是比较随意的原因,他的书馆评
书中有“吃字”的现象。到了广播评书中,他的“评”就已经基本去除了。非常可惜。
我只听过他的弟子王传林先生一回书馆评书,其中的“评”,也是相当了得。看来是继
承了乃师之风。但到了广播评书中,“评”更是踪影皆无。这就涉及导致评书艺术特色
消退的社会原因,不光是演员一方面可以负责的。
连丽如先生的”评“是比较薄弱的,虽说沿袭了乃父的一些原有的讲评,但因为不是出
自切身的体验,说起来有不太自如和自信的感觉。连先生说书嗓亮声宏、咬字清晰,但
我总感觉连先生的评书有点不太“纯”,缺少一点评书独有的韵味,好象有点故事朗诵
的底子。她的”纲口“带有“雌音”,“长夯儿”的时候有点“扎耳朵”。我们可以比
较一下刘兰芳先生说的书,就不会有这种感觉。
评书的嗓音要求,是一个比较奥妙的问题。我们可以笼统地说,什么样的嗓音条件可能
都行、也可能都不行,响亮的不见得就好、嘶哑的不见得就坏。关键是要给观众娓娓娓
动听的享受就是好嗓音。
连阔如先生的评书水平,我们现在基本上都是由评论中得知的。从现在留存的几个片段
看,我不敢肯定这位“净街王”的艺术造诣,究竟达到了多高水平。可以肯定的有一点
,连大师犯了一个任何评书演员都不能犯的毛病,就是说书中带有口头语,说话之前老
“哎,哎”的。这是评书表演的大忌。
假设在目前的情况下,连阔如先生和张寿臣先生同时健在,我个人感觉张寿臣先生说的
评书,更有可能获得“净街王”的美誉。张先生说的评书,现在网上流传的只有一个极
短的水浒小段,“书”、“评”俱佳,是一种全新的创造。我挑不出任何毛病。当然张
先生主要是说相声的,评书只是暂时性地说了一段时间。可评书和相声是关系最为密切
的姊妹艺术。一个演员的艺术功力和文化水平如果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在相近的艺术门
类中,也取得相当高的艺术成就,并不是不可能的。可惜他留下的这一点只言片语,只
能引起我对传统评书的无尽想象。
连丽如先生的义子王玥波,是评书相声两门抱的演员,也可以显示出两者关系的密切性
。在评书方面,王玥波已经成为青年评书演员的翘楚。他的评书基本功扎实,又因熟习
相声,擅长运用外插花式的包袱营造火炽的现场效果,在评书的各个方面发展比较均衡
,没有过于明显的缺陷,同时也还留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在“评”上,可能还略显稚嫩
。比如他“评”到新版三国电视剧时,认为剧中的吕布叫王允义父不可能,因为吕布不
会认不是位高权重、掌握生杀大权的人为义父。这与三国演义的原义不合,也违反人情
事理。三国原著对吕布的评价是“好勇无谋、见利忘义”,意思是只要他看到利益,就
可以舍弃尊严和廉耻。那么吕布认王允为义父有没有利益呢?显然是有的。他可以借助
王允的力量,夺回他被董卓抢走的爱妾貂婵。并没有说吕布还自己订有一个规矩,非多
少级别之上的官员不能认干老。而且王允的地位和资历已经相当高了,不然不可能在除
掉董卓之后,就自己直接出来主掌大权。
王老师还有一个看似无法辩驳的理由,就是吕布被张飞称为“三姓家奴”,如果再认王
允为义父,就变成“四姓家奴”了。张飞列举了吕布三个父亲和干老,是为了说明他反
复无常,丧失廉耻,并不是说连正常的长辈都不能认。要是细抠起来,吕布在娶貂婵之
前,已经结婚了,肯定会有岳父,再加上自己的亲生父亲、丁原和董卓两个干老,早就
是“四姓家奴”了。我们人人都有两重父母,认岳父是正常的。在三国中,王允是正面
被肯定的形象,认他为义父,也没有什么可批评的,所以象这些就可以忽略不计了,不
一定非放进“家奴”之列。再说吕布要娶王允的义女貂婵,叫声义父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没有什么绝对不可能的。
评书的“评”看似自由,其实很不容易,它的目的是为了显示评书艺人的见识和水平,
并不是为了引起现场观众的争议和讨论。所以讲究一说出来就要被内行佩服、外行叫好
。如果是过于个人化、容易引发争议的见解,放在文学评论中非常正常,放在评书中就
会影响艺术效果。
袁阔成先生的评书在说表方面是第一流的,但也不以“评”见长。他的评书中有“评”
,但比较普通,一般都是顺着原作人物和情节的设定,做一些引申和夸张,缺少独创性。
至于刘兰芳、单田芳和田连元先生,这些出身于中小城市和农村"鼓书门"的评书大家,
“评”就是他们天生的缺陷。因为他们在其中成长并沿习的艺术传统,本来就不讲求“
评”。
这样一路说下来,在评书这个”洪洞县“里,还有“好人”吗?我认为,在北方评书中,
就我所知,综合各方面的条件衡量,刘立福先生演说的聊斋(最早的一批书目最好,后
期的变差了一些),可以成为指示评书正确发展道路的一个标杆。
前边把评书的“书”说了一些,又把评书的“评”说了不少。我正是因为如此,才觉得
评书是一个可以顾名思义的好名字。它指出了评书的两个最主要的艺术特色,就是要对
原作进行再编创和再评论。
也可以把评书的艺术特色总结为八个字:“以编当先,以评为高”。
C***3
发帖数: 2226
6
评书还有一个特殊的现象是,北方的评书和南方的评话虽然同属于评书门下,可评话不
仅有一些独特的艺术手法,而且更为注重对原作的编和评。所以虽然流行的区域比评书
小得多,但取得的艺术成就至少不在北方评书之下。
可惜它由于使用方言,限制了观众对它的接受。不知什么时候能把评话配上字幕播出,
肯定会受到更多观众的欢迎,对于评书的发展也会大有好处。
我想来想去,觉得这并不是一个实行起来很困难的办法,也肯定会起到很明显的作用。
对于外国电影不早就这么办了吗?
C***3
发帖数: 2226
7
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上旧的手法还可能变得时尚,现在的评书演员都认为应该改变老
一辈评书艺人“座谈今古”的方法,多来点形体表演,实际上也只能说说而已,评书还
是主要看你说得怎么样。
现在的艺术形式多了,水平高了。要是讲视觉享受,评书怎么也赶不上人家。如果在形
体动作上有训练有条件,不必藏着掖着;如果没有,也不必过分追求。
当然也不能象僵尸成精那样,一动不动。应有的手势、姿式,少一个说书的效果也会变
差。评书表演的形体动作,要讲究自然传神。不能象现在这样,照搬戏曲演员在舞台上
的动作。两者的艺术风格不同。戏曲要夸张,评书要生活化。
一场书下来,在动作设计上,有没有烘托书情、提神醒场的点睛之笔,才是评书艺人应
该追求的。
s********r
发帖数: 529
8
现在还在说评书的人里面可能玥波是头勾的了吧,其他人要么不说了,要么听着不爽
还有以前连丽如的大徒弟吴荻也是比较不错的,现在在说西游记,感兴趣的也可以听一
w*x
发帖数: 3456
9
最近在听马歧的隋唐,感觉马歧看人情事故之类明显要比月波深一些。
1 (共1页)
进入AudioBook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今天重新听隋唐有谁推荐一下单田芳老师还有那些好听的评书??
听书天天有新书
大家目前正在听什么评书?刘兰芳的评书上载完毕
还有这个嘿田连元
南派评书比较细腻聆听中国恢复正常更新
问问看书不如听书,听书不如看电视剧
评书师承关系表(四)新增的有声读物(06.13.07)
连丽如包龙图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评书话题: 艺术话题: 道活话题: 先生话题: 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