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Basketball版 - 【虎扑转载】《篮史通鉴》中文版来了
相关主题
【虎扑链接】我心中的图片NBA史——《篮史通鉴》彩图注释急切等待波士顿2败魔术中
科比:嫉妒邓肯能为波波打球NBA史上10大脑残决定
ZZ(HC)【译】Nique vs Bird:NBA最伟大季后赛对决的口述史巴肥继续bs老北京
禅师下令:湖人五战夺冠热火新赛季至少68胜 乔丹没抱大腿只因没机会
ZZ(HC)“面包屑”克劳斯:嘲讽声中力助乔丹踏入名人堂这个世界不能这么黑白不分吧
ZZ(HC) 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统治了那个时代shannon and steve make the diff!
ZZ(HC) 终生凯蜜的开始zz1000场!邓肯傲人纪录历史第2 乔丹科比都得仰视他
没人YY这个吗?好歹也是个记录。季后赛三分榜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篮球话题: 篮史话题: 西蒙斯话题: 通鉴话题: nba
进入Basketball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z**********i
发帖数: 9546
1
http://bbs.hupu.com/18049109.html
《篮史通鉴》中文版来了 由 三猎BERUS 发表在虎扑篮球·篮球场 http://bbs.hupu.com/nba
(这篇絮絮叨叨的文章有四千多字。习惯一拉到底的读者,最好不要略过第三
部分。)
一、比尔·西蒙斯其人
比尔·西蒙斯,波士顿人,从小就是疯狂的体育迷,尤其钟爱篮球。大学时,
西蒙斯在圣十字学院读政治科学,大一开始就为学校的报纸和电台工作,有了自己的体
育专栏。之后在波士顿大学读出版新闻专业研究生。毕业后,他在《波士顿先驱报》工
作,报道高中体育,三年后辞职,试图成为自由撰稿人,未遂,结果只得去酒吧打工,
当了一整年的酒保。
1996年,西蒙斯非常偶然地加入了一个名为DigitalCityBoston(数码城市之波
士顿)的网站,以“波士顿体育男”为绰号,开始拥有自己的专栏。
西蒙斯当时做了一个十分独特的决定:自己不要像传统体育媒体那样写作,而
要选择属于普通球迷的视角。换句话说,西蒙斯既没有机会去跟球迷做面对面的采访,
也不甘于写那种隐去主观态度、尽量中立的无性格报道;相反,如果文章能让读者觉得
,这是一个身份跟自己同样普通、只是对体育有着极度热情、外加幽默文笔和疯狂毒舌
的深度球迷在侃天说地,那才是他想要的效果。
网络专栏让西蒙斯获得了一些知名度,但他仍然未能进入主流视野。正当年过
三十的西蒙斯准备放弃的时候,他意外地得到了一份ESPN网站的工作,终于登上了梦寐
以求的顶级平台。他性格鲜明的专栏文章立刻引起了极大反响,名声大噪。此后他曾加
入著名脱口秀节目《吉米鸡毛秀》的编剧团队,后来又回到ESPN网站,除撰稿外,还担
任ESPN下属体育博客网站Grantland的总编辑,同时拥有一档视频播客节目《BS报告》
。他还是ESPN《30 for 30》系列体育纪录片的执行制片人,甚至执教了某年的NBA全明
星周末名人赛。
近十几年来,腾飞的网络在体育传媒领域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冲击并改变
了体育传媒的格局。西蒙斯很幸运地抓住了这样的机会,他身上那些与纸媒传统相去甚
远的特质,在网络时代却成了最抓人眼球的亮点。反过来,他本人也成为了新时代体育
媒体领域最富代表性、绝对绕不开的人物。
在美国,西蒙斯的博客每个月有140万的点击量;而在中国,他同样人气爆棚。
虎扑——中国最大的体育/篮球论坛——从2005年就有人开始尝试翻译他的作品;几乎
每一篇西蒙斯博客文章的翻译都会被推送上首页的重磅头条。尤其是在球评的形式和风
格方面,西蒙斯对中国球评界有着深刻的影响(比尔·西蒙斯影响了张公子,而张公子
影响了中国评人)。他毫无疑问是在中国人气最高的美国篮球专家。

二、《篮史通鉴》其书
《篮史通鉴》,原书名为The Book of Basketball,直译为《篮球之书》,是
比尔·西蒙斯的第二本著作。2009年,精装本付梓,随即登上全美最知名的畅销书排行
榜——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非虚构类第一名,占据榜首两周时间。2009-10赛季结束
后,又对内容进行了小幅更新,出版了平装本、亦即修订本。读者手上的中文版就是根
据平装本翻译的。
《篮史通鉴》在中国同样久负盛名。2010年开始,虎扑的BS翻译小组(@篮史通
贱 ,具体包括:@LittleSpark 、@底薪拿下 、@常常有人问我 、@Frued 、@雅痞三
、@nuhoutz 等前辈)曾翻译过本书,陆续在论坛上发布,本书的中文名就定于彼时(
当时称为“篮史通贱”)。译文饱受好评,可惜的是,这项工作只进行了十分之一左右
。2013年开始,又有一些翻译爱好者(包括我)摘译了球员传记的一些部分,同样反响
很好。在本书正式出版前,比尔·西蒙斯和《篮史通鉴》早已通过网络在中国球迷心中
确立了经典地位。
2014年10月,我完成了全书的翻译。由于书里有不少涉及色情、暴力的内容,
所以在审查上花费了许多工夫。也经常有人私信问我什么时候出版,搞得我很不好意思
。现在,2016年底,《篮史通鉴》中文版终于要跟大家见面了。
三、为什么读,怎么读
为什么要读《篮史通鉴》?
这么说吧,如果你只愿意读一本跟篮球有关的书,那一定得是《篮史通鉴》。
之所以这么说的原因很多,比如说书里的诸多内容充满了话题性(详细回顾NBA
历史上各年份的重大事件和33大关键转折点,为NBA史上最伟大的100位球员和20支球队
排名并一一评点,探讨史上最强球队该由哪12人组成),作者行文无比风趣幽默(实际
上更应该说是嘴贱舌毒;希望我翻译出了其中的神韵),抑或是有着“《纽约时报》畅
销书榜头名”“奥巴马总统催作者更新”之类的噱头。
但更重要的一点在于,本书在如何看待篮球上,有着“史”的眼光。
显而易见的是,这本书很厚,厚到足以作为杀人钝器使用。这并不是十分常见
的事情:大部分的篮球著作,习惯选择一个小小的点来写作,比如萨姆·史密斯的《乔
丹法则》写乔丹当时还不为人知的暴戾一面,杰克·麦卡勒姆的《7秒进攻》写太阳队
的一个赛季(这种围绕一个赛季写的书最多),甚至鲍勃·瑞安和特里·普鲁托合作的
《48分钟》只写了一场比赛。而《篮史通鉴》的野心,是写跟北美职业篮球史有关的一
切。
这本书从多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有的角度带有英雄史观的色彩,比
如前面说的球星、球队排名;有的角度又讨论更一以贯之的“道”,即篮球的真谛,篮
球的“秘密”。最不同于国内球迷的一点在于,《篮史通鉴》把相当一部分关注点放在
了球场之外。
在很长一段时间,NBA对于中国球迷来说,就是场上的48分钟,一赛季的82场比
赛,像NBA Live 2004里那样一场一场打下去。对球星言论、劳资协议条款等的关注也
只是近几年才逐渐增多的。这使得中文篮球圈子发展出了一个非常特别的取向——我称
之为“原子主义的篮球观”——精擅和推崇球场技战术环节的分析。
在西蒙斯的著作里,很少看到“卡尔·马隆的背身在同档次球星中偏弱的原因
是他不善于用背部感受防守人的重心变化”之类细致的观点。相反,他总是把篮球放到
社会历史的大图景当中去。篮球不仅是数据、荣誉和录像,而有着更活生生的面目:斗
殴,工会,吸毒,NBA与ABA之间的恶性经济竞争,这些都是美国职业篮球史中不可分割
的一部分;种族主义、*河蟹*运动、电视发展史,同样对篮球有着莫大的影响。在这样
的多重视角之下,球员们也不再只是运动员,而成了有着复杂情感、有血有肉的人。
总而言之,这本书能帮助读者对篮球有“史”的认识,既包括重要的关键性人
物和时间点,也有篮球本身的发展逻辑——亦即自我奋斗和历史进程的相互结合——并
引导读者抛弃过去那种简单地通过冷冰冰的数据来臧否人物的篮球史观,学会更好、更
立体地、带着人文关怀去理解篮球。
(此外,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这本书不仅可以帮助你了解篮球这项运动,也展
示了美国人的生活图景。你会了解到詹妮弗·洛佩兹的屁股有多大,谁是喜剧界的乔治
·迈肯,美国人在单身夜怎么嗨,甚至可能会因为西蒙斯的大力推荐而去看一看《不羁
夜》。这本书可能是最有趣、最接地气、最包罗万象、也最没有预设立场的一本美国流
行文化百科全书,相信我,比那种标着“带你认识一个真正的美国”的书要真实得多。)
至于怎么读,我认为有几点是值得注意的。
(1)西蒙斯在书中时常有意识地反思自己的中立性。他花了一章来分析拉塞尔
为何强于张伯伦;但在张伯伦的章节,他又特别邀请了一位张伯伦球迷来代写。他在书
里毫无节操地调戏贾巴尔,但仍把贾巴尔排在了金字塔中很高的位置,毫无保留地为他
辩护。
但毫无疑问,没有一个球迷能做到绝对的客观和中立。书中的观点,肯定有读
者不赞同的地方。我希望各位在读到金字塔部分时,不要太执念于谁排在第几。篮球没
有正确答案。(我的篮球启蒙读物是《谁更好谁更强》,它排的历史前三是奥尼尔、张
伯伦、乔丹,这简直太疯狂了,但并不影响它是本好书。)重要的不是一吕二马三典韦
的排名,而是如何论证。每个球员,西蒙斯都奉上了大量材料,可供你了解许多之前不
清楚的信息,这些内容比排名更重要、更有营养。
球迷们往往津津乐道于“历史前十”“总统山”之类的话题,但在此之前,我
们其实对NBA的历史根本还缺乏足够的了解。举个简单的例子:当我们比较不同时代的
篮球时,是否注意过赛程上的变化?1960-61赛季,湖人赛程中有一组8天8战(纽约—
辛辛那提—圣路易斯—底特律—圣路易斯—洛杉矶—洛杉矶—纽约),而今天的NBA甚
至已经取消了5天4战。一切讨论的前提,必然是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如果你对这样的
史料一无所知,那你对60年代球员的讨论也不过是对着一纸数据“轻薄为文”而已。价
值判断必须建立在事实判断的基础之上。
(2)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学会从书中提炼问题,而不是答案。比如说,书中提
到拉塞尔、埃尔金·贝勒、奥斯卡·罗伯逊、阿卜杜勒-贾巴尔那一代人在黑人平权运
动中发挥的作用,那读者不妨再进一步思考,后来的乔丹、科比、詹姆斯们又各自持何
立场?这种差异源自社会的哪些变化,又对联盟产生了哪些影响?又比如,书中提到,
由于工资帽的限制,21世纪的球队不再能像20世纪80年代的湖人、凯尔特人那样汇聚各
路球星了。但我们会发现,在本书出版之后,NBA又出现了大量超级球队。这可以引发
读者思考,是不是因为NBA此前的工资帽政策有不错的效果,而新增的奢侈税政策又一
次拉大了贫富差距?
(3)中国不乏篮球发烧友,但读书时还是要抱着好学的态度,如果只抓住某些
小地方的错误,洋洋得意地嘲弄,那未免因小失大了。但也没必要奉之为金口玉言。书
中还是有一些失之印象流的描述,不符于事实,这里不多举例。
希望这本书,能成为球迷读者了解篮球史的起点,而不是终点。
四、翻译说明
国内的NBA人名译名,有很多的错误。虎扑的各位可能也知道,这几年我一直在
倡导和参与球员译名的标准化(具体可以看这个帖子:http://bbs.hupu.com/15971924.html)。这本书里的译名,有一些可能会让各位有点不能及时反应过来(比如卡尔·马隆,斯科蒂·皮彭,“红头”·奥尔巴克,肖恩·肯普)。
书中有很多细枝末节的数据错误,比如1990年MVP之争,乔丹的票数跟分数对不
上,按推算,应该是第二选票少了一张。这类数据,我在翻译过程中核对、勘正了一部
分(花了很大的力气和功夫),没有特殊情况均不标出。
在虎扑,很多译者选择了相当本土化的翻译方法。其中的原因很复杂,这里不
加展开了。本书走了另一个极端,希望能最忠实的表现原作,语言也更加欧化,这是我
深入思考后作出的选择。
这是我个人翻译的第一本书。我自己经常在虎扑上指出其他译者的错误,这次
换到自己了。欢迎各位能大方地指出我的翻译错误、没能正确理解的典故。书中一些数
据错误,也可以反馈给我,虎扑、知乎、饭否都可以。
五、篮球译著的出版

在最开始读原作英文版的时候,我压根儿没有想到自己会去翻译这本书,并真
的正式出版——这种事情哪怕想想也觉得太过遥远。但今天回头看时,才明白什么叫“
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对我来说,《篮史通鉴》已经是一个打过勾的“小目
标”了,心中更期待的是把如何让更多的球迷读到更多优秀的篮球译著。
越读美国人写的篮球著作,越觉得中美篮球之间的差距不止在竞技水平上,媒
体水平上也相差太多。然而非常可惜的是,很多优秀的篮球著作,并不被国内的出版社
所看好,就连《篮史通鉴》,当初出版公司也并不愿意购买其版权。出版社更喜欢做的
是球员的传记,市场人群明确,销量足够稳定。出版毕竟是经济产业,不是福利事业。
但好卖的书,未必就是好的书;好的书,又常常淹没不为人所闻。我知道有很
多中文译者在翻译很多优秀的篮球译著(比如南斯拉夫篮球,或坏孩子军团时代的活塞
),但能真正出版的很少。比如杰克·麦卡勒姆的《梦之队》前段时间也出了中文版,
但似乎没什么宣传和反响,至少我没在论坛上看到什么动静。麦卡勒姆长期担任《体育
画报》篮球版的头牌写手,文笔非常漂亮,这本书的中文版我还没看,但从原作质量来
说,相当值得一读。
我希望《篮史通鉴》中文版能大卖,不全是因为这是我自己的书,而是希望这
能给出版社一个信号:好的篮球著作有很多,不只有传记能卖得好。
希望中国球迷能早日读到更多更好的篮球著作。
v*r
发帖数: 4532
2
这书是我这辈子第一本仔细看的英文书
现在翻译有点迟 排名啥的都是截止到快十年前的
西蒙斯独立创业后好久没有好podcast节目和好文章了啊
1 (共1页)
进入Basketball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季后赛三分榜ZZ(HC)“面包屑”克劳斯:嘲讽声中力助乔丹踏入名人堂
再更新:凑趣10包悬赏贴,公牛选来在乔老爷之后最为体现管理层水ZZ(HC) 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统治了那个时代
KB+SN = MJ+SP?? (ZZ)ZZ(HC) 终生凯蜜的开始
乔丹嘲笑科比说傻话没人YY这个吗?好歹也是个记录。
【虎扑链接】我心中的图片NBA史——《篮史通鉴》彩图注释急切等待波士顿2败魔术中
科比:嫉妒邓肯能为波波打球NBA史上10大脑残决定
ZZ(HC)【译】Nique vs Bird:NBA最伟大季后赛对决的口述史巴肥继续bs老北京
禅师下令:湖人五战夺冠热火新赛季至少68胜 乔丹没抱大腿只因没机会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篮球话题: 篮史话题: 西蒙斯话题: 通鉴话题: n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