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Belief版 - 《道德经》宇宙论老子本意——同尘篇 (转载)
相关主题
六天创世纪?认识 "亲戚"? "亲身见证" 认识 "亲戚"?
上帝与道二谛义(摘自中国哲学史.冯友兰) - 合集
简单总结我个人的神学观道家小史
[合集] 我的一些理解基与非基
[合集] 谁吹皱一池春水zz?(ZT) 我的世界观:神与人类 [作者:赛琪]
我比爱因斯坦对宇宙的认识更加深刻推荐网站:《道德经》的三个英文译本 (转载)
回答hotsummer:神存在的证据基督徒对《道德经》的创造性读法
Re: 也谈基督教迷信会带给我们什么 (转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老子话题: 万物话题: 道德经话题: 冲气话题: 周易
进入Belief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n**e
发帖数: 2026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houghts 讨论区 】
发信人: nile (nile), 信区: Thoughts
标 题: 《道德经》宇宙论老子本意——同尘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27 10:38:57 2018, 美东)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解说的道,就不是长久之道。
“道”此一字,在老子著述《道德经》之前多次见于周文王《周易》中。作为名词使用
只有一个意思,那就是道路。在《道德经》问世之后,道才被赋予了真理,规律,本质
,技术手段,社会规范等等内涵。但是这些道都可以解释清楚。当然就不是老子所云之
道。《道德经》里的道,首要的意义就是实体意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个道就是作为天地万物之母的道。“常道”,很多人认为指永恒的道。将老子的道
误当最高本体,大概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常”此一字,在道德经有多次出现。比如『
知常曰明。道常无为。德常不离。天地不能常久。天常地久。』这里的常和久都是相对
地长久,而非永恒。老子并没有将道认作永恒本体。最直接的证据是老子认为『道法自
然』,也就是说道出于自然,受到自然的制约。
『名可名非常名』可以赋予的名字就不是长久的名字。
名是实体的对应概念。所有的名字都是相对事物的名字。既成的命名系统不能给老子的
最新发现赋予名字。接下来,老子马上就启动了一个新的命名体系,无和有。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是天地的开始,有是万物的本源。
这里的无与有不是相对概念。当无存在的时候,有可以不存在。当有存在的时候,无并
不会因有的出现而消失。否则老子就不可能发现无的存在。老子说『有无相生』。“无
”与“有”都是存在的一种形态。无和有在当时不是任何事物的名字。所以与『名可名
非常名』构成逻辑上的一致性。只是后来无有才成为哲学形而上的概念。老子是这个概
念的首创者。
老子没有说无名天地之母,而说『无名天地之始』。为什么?因为老子所直接经验的天
地万物并非生于无,而是生于有。『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中生“有”,
这个有接下来产生了天地万物。由此可知老子本意,天地万物的诞生过程是无生有,有
生天地万物。这是《道德经》宇宙诞生的总纲。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所以在无的境界中去道的领略无的妙意,在
有的境界中去观察道的运行。
语法的基本规则,代词所指代的是与此代词最近处提到的人或事物。按照这个规则,第
一句的其当指“常无”。第二句其当指“常有”。常无,即是在停留在无的境界中,在
这个境界里唯一存在就是无,除了无之外还是无。所以『观其妙』,当指观无之妙。常
有的境界里出现了道,道与无不同,有形态有运动,而且生成万物。所以在有的境界里
要观照的道的运动变化。
老子的《道德经》是老子用感官意识探索天地万物起源的真实记录。这里所谓感官意识
,指人通过自身的感觉获取外界信息并且在意识中形成印象。换句话说,是外界信息通
过人的感官在人的意识中形成印象。『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一句
经文中唯一的谓语动词是“观”,这个词从古至今都只有用眼睛看的意思。这个观字为
感官意识真实记录提供了第一个依据。解读这句话要注意到两点,首先,无的境界与有
的境界,对处于特定感官意识状态的的老子可谓历历分明。第二点,注意“欲以”二字
,老子对两种不同境界的观察是主动的行为。
对这一句经文的理解,尼罗河与诸多注家分歧的关键就在于对代词“其”字的理解。陈
鼓应的译文是这样的:要常从“无”中去观照“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照“
道”的端倪。很多注家与陈氏不约而同把其理解成了道。对这一个字的理解,其实质是
道与有无的关系问题。
首先,道是有还是无?一种普遍的误解是认为道既是有也是无。比如陈鼓应就说,无有
都是指称道的。不见其形的道就是无,生长万物的道就是有。宋朝王安石甚至认为,无
与有都是出于道。
尼罗河在上一篇文章中指出,要正确理解老子本意,必须在《道德经》上寻找依据。老
子在道德经上多次明确表示道是有是物,从来没有说过道是无。尼罗河在此讨论的“道
”严格限制在老子亲身见证的“道”。而不是任何人主观意识中的道。为了阐明这个问
题,必须先根据经文讨论《道德经》中的道究竟是有还是无,或者是有是无两可。
其一,『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
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21章)
这里首次出现道的形象。道作为一种物,有很强的模糊性。有时像是一个投影,有时像
一个实体。深远幽昧之处正是天地的精华,这精华真实存在,可以验证。
其二,『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
其名,强字之曰道。』(25章)
这段经文是对道作为实体的最正式的描述。道是有是物,与21章相呼应,道是一种混沌
未分的混成之物。道先天地而生,可以为天下母。与『有名万物之母。』,『万物生于
有』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互为印证。道是“有”在这里已经说得不能再
明确了。作为客观存在的“道”在老子感官意识中产生的景象被老子用文字记录下来。
与科学实验中可重复的结果一样具备可重复性和逻辑一贯性。
陈氏对这段经文的解释仍然卡在道是有还是无的问题上。陈氏根据『寂兮寥兮独立不改
,周行而不殆』断言道是无声无形的(寂兮寥兮),唯一的(独立),永恒的(不改不
殆)。这就是典型的断章取义。如果是无物,就不存在生与不生。如果无形,怎么会知
道它周行不殆。道是有是物,出现在天地创生之前。这个大前提是不能无视的。在道是
天地未生之前的唯一存在之物这个前提之下,寂寥也好,独立也罢,都不难作出恰如其
分的解读。
这个问题决不是一个概念游戏。关系到老子之“道”是不是终极存在的问题。尼罗河在
上一篇已经涉及这个问题。这里有必要进一步讨论。陈氏以为,“老子所说的道是一切
存在的根源,自然界中最初的发动者。他具有无限的潜在力和创造力。天地间万物蓬勃
的生长都是‘道’的潜藏力之不断创发的一种表现。”。
认真对照老子原文,陈氏对道的理解三句话错了两句。第一,道不是一切存在的根源,
也不是自然界最初的发动者。根据《道德经》“无”才是最初的发动者和一切存在的根
源。因为『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万物之母是道,道之母是无。第二,道的创造
力并不是无限的。因为老子明确说『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陈氏只有第三句
话是对的,天地间万物生长都归功于道。
分析至此,问题首先在于陈氏对自然科学认识的局限性。他很明显把“天地万物”等同
于自然界的一切存在了。而科学证明,我们所处的地球和地球所处太阳系,太阳系所属
的银河系,银河系所属的的宇宙不过是自然存在的一部分,而且很可能是一小部分。不
要说地球人的天和地有灭亡的时候。就连整个宇宙都有不复存在的一天。那么作为天地
万物之母的道又如何能够永恒呢?
更具有本质意义的问题是,道究竟是一个出于思辨的假说还具有实体意义的真实存在。
陈氏认为是前者。其实,这种理解只适用于陈氏一流的所谓哲学家。因为他们除了用脑
子想想世界是怎么回事,万万没有可能看到世界是怎么回事,所以也没有想到有人也许
就是能看到世界是怎么回事。正是因为道在他们来说是精神性的形而上理念,他们才会
自发地将老子之道奉为绝对的永恒的一切存在的根源。于是对《道德经》经文的解释也
就无法自圆其说。『人法地地法天法道道法自然』就被陈氏解释成:“人取法地,地取
法天,天取法道,道一任自然。”。如果把道法自然仿照之前解释成道取法自然,本该
凌驾一切的道岂不就成了自然的附庸了。
于是『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缴。』在陈氏的笔下就成了“常从无中去观察道
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端倪。”。不过紧接下面一句有无“同出”的解释上,陈
氏显然发现把有与无说成同出于道不符合逻辑。于是只按字面解释为“同一来源不同名
称”,而不敢把这个同一来源贸然指定为“道”。而王安石比陈氏错得更离谱。他说这
个同一来源就是“道”。
如果道既是有也是无。甚至有与无都起源于道,老子就不应该说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而应该说万物生于有,有生于道,无也生于道。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有和无来自同一个起源,名字不同,但是都具备“
玄”的特征。
上一句分别阐述无的境界和有的境界。这一句说明有无的联系。注意,这里在道、有和
无,天地万物等等名称之外出现了一个新的角色,也就是有与无的共同起源。在整篇经
文中,老子提到这个同出仅此一次。而且没有赋予任何概念名称。这个“同出”究竟是
什么?
通过前面的论证,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天地万物生于道,道是有,有生于无。现在老子
说有与无“同出”,也就是有一个共同的起源,既然有的起源是无,那么根据老子的说
法,无的起源只能也是无。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读懂老子对无的描述。究竟什么是
无。我们除了知道『无名天地之始』和『有生于无』之外,老子对“无”作出了两个非
常关键的描述。
根据老子原文,无有两个特征。第一个特征是“妙”,『常无欲以观其妙』。第二个特
征是“玄”,『同谓之玄』。接下来,老子再次用“玄”与“妙”把对“无”的赞美推
向极致。
『玄而又玄,众妙之门。』
当我们把目光聚集到妙和玄这两个字,很明显,这也就是老子感官意识所发现的无的全
部秘密。可惜的是,这两个字的意义其实很简单。两千五百年以来的老子注家他们都想
得太多了。
现在让尼罗河告诉你们。这个妙不是奥妙,也不是奥秘。这个妙无需证明,不可言说。
这个妙绝仁弃智,排斥一切分析思考。这个“妙”就是“美妙”。是对“无”的直接体
验而产生的身心喜悦的美感,那种美感妙不可言。如果一定要用什么来比喻,只能等同
于一个男子与一个绝色少女心心相印的时候从内心发出蔓延到全身的自然感觉。
“玄”此一字,历朝历代的注家无不解释成深奥,幽深或者深远,不可捉摸。尼罗河告
诉你们,当“无”投射在老子的感官意识中变成“玄”的时候,他什么都看不见。唯一
的直观感受就是“玄”,玄就是没有光,就是黑色。黑到没有任何颜色物象声音气味语
言符号。黑之又黑,黑到极致。这就是老子沿着时间路线逆行所到达的创世之前,时间
的开始,宇宙的发端。置身于漫漫玄色,老子内心没有慌乱没有恐惧,没有疑惑没有思
虑。只有美妙,众多美妙。无穷美妙。这就是老子用『玄而又玄,众妙之门』所描述的
“空”的景象。空的唯一物理特征是玄,而万物无不发源于空,这个空就是我们今天知
道的暗物质。
现在我们可以的出结论。为什么老子认为有和无同出于无。那是因为无的境界已经达到
老子感官意识观照的极限。当他看到“道”恍兮惚兮出现的时候,他知道“道”必然出
自无,出自在他内心产生无比的妙意的那无边玄色。但是无法看到这玄色的最终源头。
所以他断言有形的“道”出自玄色之中,而玄色必然出自比此玄色更玄的玄色之中。也
就是有与无同出于无。这也再次证明《道德经》关于道和有与无的论述是老子直接经验
的的真实记录。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这一章经文从道生一开始用四句就概括了天地万物的创生的过程。可以说是抽象到不能
再抽象,凝练到不能再凝练。老子用一二三究竟是代表什么,可就是见仁见智了。易学
家说一就是太极。理学家说一就是理(类似于绝对观念),科学家还可以说一可能指奇
点。这都可以说得通,毕竟都可以是抽象数所代表的事物。热衷于概念游戏的哲学家说
一是道的名字(陈鼓应原文:道用数来表示为一)。如果老子真的要给道另取个名字叫
一,何不一开始就说,“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一。”?也可以省略道生一,直接说道
生二。或者干脆就按照陈氏的意思,把这一句写成道名一。
只要对中国古代文化有所了解,就一定会注意到这段经文与《周易》的关联。易有太极
,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就是《周易》体系对天地万物生成的认识。
《周易》的起源几乎与中国文化的起源同步。根据历史记载,《周易》卦象是中华民族
的始祖伏羲发明的。两千年后有周文王姬昌拘羡里而演《周易》,传到老子手里又是五
百年过去了。老子作为周朝典籍文献的总管,对《周易》掌握应该无人能出其右。后来
成为注释《周易》第一人的孔子向老子请教,主要的问题就是阴阳术数,也就是《周易
》。
《周易》将阴阳作为天地万物的基本要素,六十四卦以阴阳两种符号描述了天地万物,
事物的性质决定于阴阳的量和相互关系。老子对万物基本构成的判断显然与《周易》是
一致的,『万物负阴抱阳』。在历史传说中,伏羲是受到河图洛书的启示才画出卦象的
。但是,现今流传的河图洛书至多与八卦的先天数和后天方位有关。八卦起源究竟是什
么还是一个非常值得质疑和讨论的问题。而老子对天地万物起源的认知是通过感官意识
的直接经验。并非受制于既成理论学说。《周易》所涉及的基本上是有形世界之内的事
物,而《道德经》是从万物起源的高度开始阐释。『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
的万物生成论与《周易》体系的认识在『道生一,一生二』的环节上是一致的,但是在
『二生三,三生万物』就出现了不同。这就造成了《道德经》与《易经》和而不同的局
面。
『道生一。一生二。』。为什么是道生一,不是道生二。我们借助《周易》的理解,二
是阴阳,老子虽然没有直接说明二是什么,但是从『万物负阴抱阳』我们可以推测老子
的二就是阴和阳。这一点历朝历代注家基本上没有异议。既然二的身份确定为阴和阳。
一就必然是一个阴阳的统一体。一生二的方式是分化,或者说裂变。因此裂变成阴和阳
的一就必须是一个具备高度确定性的实体。根据老子原文,道是一个混沌未判,缥缈虚
无之物(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所以道生一,是一生二必须经过的环节。《周易》认为
太极生两仪。一可以理解为与太极相对等的具有高度确定性的实体存在。
『二生三。三生万物。』。三是什么?历代注家更是莫衷一是。有说是阴阳生出的“和
合之气”,有说是天地人三才中的人。《周易》认为,二生四,四生八,八生万物。这
里面没有一个“三”。为什么老子说『二生三,三生万物』。首先必须指出,不论是伏
羲的卦象还是周文王卦辞和爻辞都没有说过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话是孔子为注
释《周易》所写的。阴阳存在,四象存在,八卦存在,八卦交互形成六十四卦。这里面
并不一定是相生的过程。所谓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是简单僵化的解释。
尼罗河告诉你们,三是阴和阳所产生的第三个实体。这第三个实体仍然是阴,或者阳。
是阴与阳的复制,产生一个新的阴,或者一个新的阳。新一代的阴和阳以同样的方式再
复制出下一代的阴和阳。万物的创生过程与个体物种的发展过程一样,首先必须的就是
复制。二生三就是复制,不论复制进行了多少次都是二生三。
为什么三能生万物。所谓万物就是物种多样性。三能生万物,一个必须的机制是重组。
也就是阴与阳以不同的数量,不同的位相重新组合,最终实现万物的多样性。用《周易
》方式描述,就是八卦自身交互形成的六十四卦。
『万物负阴抱阳,』。阴与阳构成万物生长的物质环境,阴与阳构成万物自身的物质基
础。作为万物之母的道,本身也是万物的一部分。必然也负阴而抱阳。所以在中国文化
中,天人合一,人与万物合一,其物质基础就是阴阳作为万物基本组成的一致性。
『冲气以为和。』。阴阳本出一体,天然就有内在聚合的力量。万物的多样性有赖于阴
与阳的重组。所谓重组,涉及的是两个相反的过程,分解和聚合。那么阴阳裂解的动力
是什么,老子说得很清楚,冲气就是推动阴阳分裂然后重组的力量,为是制造,造成。
和是阴阳重新聚合成为具备自洽稳定功能的事物。老子对冲气的解释是『故物或损之而
益,或益之而损』。冲气是一种破坏的力量却造就了阴阳和合。可以合理推测,一之所
以能够分裂成二,也是在冲气的作用之下实现的。这就是《道德经》老子揭示的万物产
生基本法则。
冲气是什么,各家注释更是众说纷纭。陈鼓应说,是阴阳两气相互交冲而成的均调和谐
状态。基本上没有解释什么是冲气。还有人说冲气是阴阳两气没有分化的状态。冲气就
是老子说的“一”。这就等于说一生二,二合一。又如何能产生精彩纷呈的万物世界?
康熙时代的宋龙渊认为冲者,虚也。冲气者,虚中谷神之气也。
《道德经》里的冲,的确是空虚的意思。如『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冲气”一词,在《道德经》中出现仅此一次。老子
没有说“冲气”是如何产生的。“冲气”这个概念要通过《道德经》整体去理解。
纵观《道德经》全篇只讲了两个字,一个是道,另一个就是德。道为体,德为用。道为
形,德为势。德就是道的行为法则与本质属性。所以这个推动阴阳重组的“冲气”就是
德。与道一样,德作为法则与属性并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或者精神,而是一种实体存在
。根据老子本意,有生于无。道起源于无,当然德也必然起源于无。所以这个德也称“
玄德”。用现代观念来理解玄德,就是来自“无”的能量。也就是暗能量。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51章)
『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顺。』(65章)
玄德是创造的能量;是行动的能量;是抚育的能量。玄德是支配一切的法则。玄德来自
空,与物相反却最终成全万有。『反者道之动』。理解了老子的玄德,再来读『万物负
阴抱阳,冲气以为和。』一切就豁然开朗了。
n**e
发帖数: 2026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houghts 讨论区 】
发信人: nile (nile), 信区: Thoughts
标 题: 《道德经》宇宙论老子本意——同尘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27 10:38:57 2018, 美东)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解说的道,就不是长久之道。
“道”此一字,在老子著述《道德经》之前多次见于周文王《周易》中。作为名词使用
只有一个意思,那就是道路。在《道德经》问世之后,道才被赋予了真理,规律,本质
,技术手段,社会规范等等内涵。但是这些道都可以解释清楚。当然就不是老子所云之
道。《道德经》里的道,首要的意义就是实体意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个道就是作为天地万物之母的道。“常道”,很多人认为指永恒的道。将老子的道
误当最高本体,大概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常”此一字,在道德经有多次出现。比如『
知常曰明。道常无为。德常不离。天地不能常久。天常地久。』这里的常和久都是相对
地长久,而非永恒。老子并没有将道认作永恒本体。最直接的证据是老子认为『道法自
然』,也就是说道出于自然,受到自然的制约。
『名可名非常名』可以赋予的名字就不是长久的名字。
名是实体的对应概念。所有的名字都是相对事物的名字。既成的命名系统不能给老子的
最新发现赋予名字。接下来,老子马上就启动了一个新的命名体系,无和有。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是天地的开始,有是万物的本源。
这里的无与有不是相对概念。当无存在的时候,有可以不存在。当有存在的时候,无并
不会因有的出现而消失。否则老子就不可能发现无的存在。老子说『有无相生』。“无
”与“有”都是存在的一种形态。无和有在当时不是任何事物的名字。所以与『名可名
非常名』构成逻辑上的一致性。只是后来无有才成为哲学形而上的概念。老子是这个概
念的首创者。
老子没有说无名天地之母,而说『无名天地之始』。为什么?因为老子所直接经验的天
地万物并非生于无,而是生于有。『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中生“有”,
这个有接下来产生了天地万物。由此可知老子本意,天地万物的诞生过程是无生有,有
生天地万物。这是《道德经》宇宙诞生的总纲。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所以在无的境界中去领略无的妙意,在
有的境界中去观察道的运行。
语法的基本规则,代词所指代的是与此代词最近处提到的人或事物。按照这个规则,第
一句的其当指“常无”。第二句其当指“常有”。常无,即是在停留在无的境界中,在
这个境界里唯一存在就是无,除了无之外还是无。所以『观其妙』,当指观无之妙。常
有的境界里出现了道,道与无不同,有形态有运动,而且生成万物。所以在有的境界里
要观照的道的运动变化。
老子的《道德经》是老子用感官意识探索天地万物起源的真实记录。这里所谓感官意识
,指人通过自身的感觉获取外界信息并且在意识中形成印象。换句话说,是外界信息通
过人的感官在人的意识中形成印象。『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一句
经文中唯一的谓语动词是“观”,这个词从古至今都只有用眼睛看的意思。这个观字为
感官意识真实记录提供了第一个依据。解读这句话要注意到两点,首先,无的境界与有
的境界,对处于特定感官意识状态的的老子可谓历历分明。第二点,注意“欲以”二字
,老子对两种不同境界的观察是主动的行为。
对这一句经文的理解,尼罗河与诸多注家分歧的关键就在于对代词“其”字的理解。陈
鼓应的译文是这样的:要常从“无”中去观照“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照“
道”的端倪。很多注家与陈氏不约而同把其理解成了道。对这一个字的理解,其实质是
道与有无的关系问题。
首先,道是有还是无?一种普遍的误解是认为道既是有也是无。比如陈鼓应就说,无有
都是指称道的。不见其形的道就是无,生长万物的道就是有。宋朝王安石甚至认为,无
与有都是出于道。
尼罗河在上一篇文章中指出,要正确理解老子本意,必须在《道德经》上寻找依据。老
子在道德经上多次明确表示道是有是物,从来没有说过道是无。尼罗河在此讨论的“道
”严格限制在老子亲身见证的“道”。而不是任何人主观意识中的道。为了阐明这个问
题,必须先根据经文讨论《道德经》中的道究竟是有还是无,或者是有是无两可。
其一,『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
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21章)
这里首次出现道的形象。道作为一种物,有很强的模糊性。有时像是一个投影,有时像
一个实体。深远幽昧之处正是天地的精华,这精华真实存在,可以验证。
其二,『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
其名,强字之曰道。』(25章)
这段经文是对道作为实体的最正式的描述。道是有是物,与21章相呼应,道是一种混沌
未分的混成之物。道先天地而生,可以为天下母。与『有名万物之母。』,『万物生于
有』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互为印证。道是“有”在这里已经说得不能再
明确了。作为客观存在的“道”在老子感官意识中产生的景象被老子用文字记录下来。
与科学实验中可重复的结果一样具备可重复性和逻辑一贯性。
陈氏对这段经文的解释仍然卡在道是有还是无的问题上。陈氏根据『寂兮寥兮独立不改
,周行而不殆』断言道是无声无形的(寂兮寥兮),唯一的(独立),永恒的(不改不
殆)。这就是典型的断章取义。如果是无物,就不存在生与不生。如果无形,怎么会知
道它周行不殆。道是有是物,出现在天地创生之前。这个大前提是不能无视的。在道是
天地未生之前的唯一存在之物这个前提之下,寂寥也好,独立也罢,都不难作出恰如其
分的解读。
这个问题决不是一个概念游戏。关系到老子之“道”是不是终极存在的问题。尼罗河在
上一篇已经涉及这个问题。这里有必要进一步讨论。陈氏以为,“老子所说的道是一切
存在的根源,自然界中最初的发动者。他具有无限的潜在力和创造力。天地间万物蓬勃
的生长都是‘道’的潜藏力之不断创发的一种表现。”。
认真对照老子原文,陈氏对道的理解三句话错了两句。第一,道不是一切存在的根源,
也不是自然界最初的发动者。根据《道德经》“无”才是最初的发动者和一切存在的根
源。因为『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万物之母是道,道之母是无。第二,道的创造
力并不是无限的。因为老子明确说『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陈氏只有第三句
话是对的,天地间万物生长都归功于道。
分析至此,问题首先在于陈氏对自然科学认识的局限性。他很明显把“天地万物”等同
于自然界的一切存在了。而科学证明,我们所处的地球和地球所处太阳系,太阳系所属
的银河系,银河系所属的的宇宙不过是自然存在的一部分,而且很可能是一小部分。不
要说地球人的天和地有灭亡的时候。就连整个宇宙都有不复存在的一天。那么作为天地
万物之母的道又如何能够永恒呢?
更具有本质意义的问题是,道究竟是一个出于思辨的假说还具有实体意义的真实存在。
陈氏认为是前者。其实,这种理解只适用于陈氏一流的所谓哲学家。因为他们除了用脑
子想想世界是怎么回事,万万没有可能看到世界是怎么回事,所以也没有想到有人也许
就是能看到世界是怎么回事。正是因为道在他们来说是精神性的形而上理念,他们才会
自发地将老子之道奉为绝对的永恒的一切存在的根源。于是对《道德经》经文的解释也
就无法自圆其说。『人法地地法天法道道法自然』就被陈氏解释成:“人取法地,地取
法天,天取法道,道一任自然。”。如果把道法自然仿照之前解释成道取法自然,本该
凌驾一切的道岂不就成了自然的附庸了。
于是『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缴。』在陈氏的笔下就成了“常从无中去观察道
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端倪。”。不过紧接下面一句有无“同出”的解释上,陈
氏显然发现把有与无说成同出于道不符合逻辑。于是只按字面解释为“同一来源不同名
称”,而不敢把这个同一来源贸然指定为“道”。而王安石比陈氏错得更离谱。他说这
个同一来源就是“道”。
如果道既是有也是无。甚至有与无都起源于道,老子就不应该说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而应该说万物生于有,有生于道,无也生于道。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有和无来自同一个起源,名字不同,但是都具备“
玄”的特征。
上一句分别阐述无的境界和有的境界。这一句说明有无的联系。注意,这里在道、有和
无,天地万物等等名称之外出现了一个新的角色,也就是有与无的共同起源。在整篇经
文中,老子提到这个同出仅此一次。而且没有赋予任何概念名称。这个“同出”究竟是
什么?
通过前面的论证,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天地万物生于道,道是有,有生于无。现在老子
说有与无“同出”,也就是有一个共同的起源,既然有的起源是无,那么根据老子的说
法,无的起源只能也是无。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读懂老子对无的描述。究竟什么是
无。我们除了知道『无名天地之始』和『有生于无』之外,老子对“无”作出了两个非
常关键的描述。
根据老子原文,无有两个特征。第一个特征是“妙”,『常无欲以观其妙』。第二个特
征是“玄”,『同谓之玄』。接下来,老子再次用“玄”与“妙”把对“无”的赞美推
向极致。
『玄而又玄,众妙之门。』
当我们把目光聚集到妙和玄这两个字,很明显,这也就是老子感官意识所发现的无的全
部秘密。可惜的是,这两个字的意义其实很简单。两千五百年以来的老子注家他们都想
得太多了。
现在让尼罗河告诉你们。这个妙不是奥妙,也不是奥秘。这个妙无需证明,不可言说。
这个妙绝仁弃智,排斥一切分析思考。这个“妙”就是“美妙”。是对“无”的直接体
验而产生的身心喜悦的美感,那种美感妙不可言。如果一定要用什么来比喻,只能等同
于一个男子与一个绝色少女心心相印的时候从内心发出蔓延到全身的自然感觉。
“玄”此一字,历朝历代的注家无不解释成深奥,幽深或者深远,不可捉摸。尼罗河告
诉你们,当“无”投射在老子的感官意识中变成“玄”的时候,他什么都看不见。唯一
的直观感受就是“玄”,玄就是没有光,就是黑色。黑到没有任何颜色物象声音气味语
言符号。黑之又黑,黑到极致。这就是老子沿着时间路线逆行所到达的创世之前,时间
的开始,宇宙的发端。置身于漫漫玄色,老子内心没有慌乱没有恐惧,没有疑惑没有思
虑。只有美妙,众多美妙。无穷美妙。这就是老子用『玄而又玄,众妙之门』所描述的
“空”的景象。空的唯一物理特征是玄,而万物无不发源于空,这个空就是我们今天知
道的暗物质。
现在我们可以的出结论。为什么老子认为有和无同出于无。那是因为无的境界已经达到
老子感官意识观照的极限。当他看到“道”恍兮惚兮出现的时候,他知道“道”必然出
自无,出自在他内心产生无比的妙意的那无边玄色。但是无法看到这玄色的最终源头。
所以他断言有形的“道”出自玄色之中,而玄色必然出自比此玄色更玄的玄色之中。也
就是有与无同出于无。这也再次证明《道德经》关于道和有与无的论述是老子直接经验
的的真实记录。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这一章经文从道生一开始用四句就概括了天地万物的创生的过程。可以说是抽象到不能
再抽象,凝练到不能再凝练。老子用一二三究竟是代表什么,可就是见仁见智了。易学
家说一就是太极。理学家说一就是理(类似于绝对观念),科学家还可以说一可能指奇
点。这都可以说得通,毕竟都可以是抽象数所代表的事物。热衷于概念游戏的哲学家说
一是道的名字(陈鼓应原文:道用数来表示为一)。如果老子真的要给道另取个名字叫
一,何不一开始就说,“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一。”?也可以省略道生一,直接说道
生二。或者干脆就按照陈氏的意思,把这一句写成道名一。
只要对中国古代文化有所了解,就一定会注意到这段经文与《周易》的关联。易有太极
,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就是《周易》体系对天地万物生成的认识。
《周易》的起源几乎与中国文化的起源同步。根据历史记载,《周易》卦象是中华民族
的始祖伏羲发明的。两千年后有周文王姬昌拘羡里而演《周易》,传到老子手里又是五
百年过去了。老子作为周朝典籍文献的总管,对《周易》掌握应该无人能出其右。后来
成为注释《周易》第一人的孔子向老子请教,主要的问题就是阴阳术数,也就是《周易
》。
《周易》将阴阳作为天地万物的基本要素,六十四卦以阴阳两种符号描述了天地万物,
事物的性质决定于阴阳的量和相互关系。老子对万物基本构成的判断显然与《周易》是
一致的,『万物负阴抱阳』。在历史传说中,伏羲是受到河图洛书的启示才画出卦象的
。但是,现今流传的河图洛书至多与八卦的先天数和后天方位有关。八卦起源究竟是什
么还是一个非常值得质疑和讨论的问题。而老子对天地万物起源的认知是通过感官意识
的直接经验。并非受制于既成理论学说。《周易》所涉及的基本上是有形世界之内的事
物,而《道德经》是从万物起源的高度开始阐释。『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
的万物生成论与《周易》体系的认识在『道生一,一生二』的环节上是一致的,但是在
『二生三,三生万物』就出现了不同。这就造成了《道德经》与《易经》和而不同的局
面。
『道生一。一生二。』。为什么是道生一,不是道生二。我们借助《周易》的理解,二
是阴阳,老子虽然没有直接说明二是什么,但是从『万物负阴抱阳』我们可以推测老子
的二就是阴和阳。这一点历朝历代注家基本上没有异议。既然二的身份确定为阴和阳。
一就必然是一个阴阳的统一体。一生二的方式是分化,或者说裂变。因此裂变成阴和阳
的一就必须是一个具备高度确定性的实体。根据老子原文,道是一个混沌未判,缥缈虚
无之物(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所以道生一,是一生二必须经过的环节。《周易》认为
太极生两仪。一可以理解为与太极相对等的具有高度确定性的实体存在。
『二生三。三生万物。』。三是什么?历代注家更是莫衷一是。有说是阴阳生出的“和
合之气”,有说是天地人三才中的人。《周易》认为,二生四,四生八,八生万物。这
里面没有一个“三”。为什么老子说『二生三,三生万物』。首先必须指出,不论是伏
羲的卦象还是周文王卦辞和爻辞都没有说过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话是孔子为注
释《周易》所写的。阴阳存在,四象存在,八卦存在,八卦交互形成六十四卦。这里面
并不一定是相生的过程。所谓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是简单僵化的解释。
尼罗河告诉你们,三是阴和阳所产生的第三个实体。这第三个实体仍然是阴,或者阳。
是阴与阳的复制,产生一个新的阴,或者一个新的阳。新一代的阴和阳以同样的方式再
复制出下一代的阴和阳。万物的创生过程与个体物种的发展过程一样,首先必须的就是
复制。二生三就是复制,不论复制进行了多少次都是二生三。
为什么三能生万物。所谓万物就是物种多样性。三能生万物,一个必须的机制是重组。
也就是阴与阳以不同的数量,不同的位相重新组合,最终实现万物的多样性。用《周易
》方式描述,就是八卦自身交互形成的六十四卦。
『万物负阴抱阳,』。阴与阳构成万物生长的物质环境,阴与阳构成万物自身的物质基
础。作为万物之母的道,本身也是万物的一部分。必然也负阴而抱阳。所以在中国文化
中,天人合一,人与万物合一,其物质基础就是阴阳作为万物基本组成的一致性。
『冲气以为和。』。阴阳本出一体,天然就有内在聚合的力量。万物的多样性有赖于阴
与阳的重组。所谓重组,涉及的是两个相反的过程,分解和聚合。那么阴阳裂解的动力
是什么,老子说得很清楚,冲气就是推动阴阳分裂然后重组的力量,为是制造,造成。
和是阴阳重新聚合成为具备自洽稳定功能的事物。老子对冲气的解释是『故物或损之而
益,或益之而损』。冲气是一种破坏的力量却造就了阴阳和合。可以合理推测,一之所
以能够分裂成二,也是在冲气的作用之下实现的。这就是《道德经》老子揭示的万物产
生基本法则。
冲气是什么,各家注释更是众说纷纭。陈鼓应说,是阴阳两气相互交冲而成的均调和谐
状态。基本上没有解释什么是冲气。还有人说冲气是阴阳两气没有分化的状态。冲气就
是老子说的“一”。这就等于说一生二,二合一。又如何能产生精彩纷呈的万物世界?
康熙时代的宋龙渊认为冲者,虚也。冲气者,虚中谷神之气也。
《道德经》里的冲,的确是空虚的意思。如『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冲气”一词,在《道德经》中出现仅此一次。老子
没有说“冲气”是如何产生的。“冲气”这个概念要通过《道德经》整体去理解。
纵观《道德经》全篇只讲了两个字,一个是道,另一个就是德。道为体,德为用。道为
形,德为势。德就是道的行为法则与本质属性。所以这个推动阴阳重组的“冲气”就是
德。与道一样,德作为法则与属性并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或者精神,而是一种实体存在
。根据老子本意,有生于无。道起源于无,当然德也必然起源于无。所以这个德也称“
玄德”。用现代观念来理解玄德,就是来自“无”的能量。也就是暗能量。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51章)
『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顺。』(65章)
玄德是创造的能量;是行动的能量;是抚育的能量。玄德是支配一切的法则。玄德来自
空,与物相反却最终成全万有。『反者道之动』。理解了老子的玄德,再来读『万物负
阴抱阳,冲气以为和。』一切就豁然开朗了。
1 (共1页)
进入Belief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大家来信道教吧[合集] 谁吹皱一池春水zz?
[合集] 尝试证明神的存在,答arsablue我比爱因斯坦对宇宙的认识更加深刻
我个人对基督教的看法回答hotsummer:神存在的证据
[合集] 捧掰勃的人好意思让人上下文的仔细读?Re: 也谈基督教
六天创世纪?认识 "亲戚"? "亲身见证" 认识 "亲戚"?
上帝与道二谛义(摘自中国哲学史.冯友兰) - 合集
简单总结我个人的神学观道家小史
[合集] 我的一些理解基与非基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老子话题: 万物话题: 道德经话题: 冲气话题: 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