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Biology版 - Idea is cheap? 饶毅的看法
相关主题
饶毅说要跟我(方)直播辩论疯狂的女PI (之前传)
没有example或实验数据的idea可以申请注册专利否?谢谢! (转载)ideas are cheap?
应当利用日本人再拿诺贝尔这一时机,向中国最高层劝谏严格调查发现大家对读博士有误解
寂寞是因为实验水ZZzt急功近利和SCI害中国的一例:中国的科学投资迄今主要刺激外国经
寂寞是因为实验水 (转载)生物信息迄今为止没有任何贡献
洋学位吃香是过去时:学术招聘关键是水平 by 饶毅SCIENCE 送审后的状态变化
饶毅:我们尚未向世界证明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智慧的民族 (转载)神经科学:中国与世界长期有良好接面的脑研究综合学科
这种情况,我可以争取第一作者吗?先不要早下结论Re: 如此博士后??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实验话题: 中国话题: 理论话题: idea话题: 误解
进入Biolog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P******r
发帖数: 966
1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
中国学生的常见误解之一
中国社会和教育界对中国学生的常见误解之一是:中国学生很聪明善于动脑,但实验差
不善动手。
比较中国和外国不是很容易,而且人群中各种人都存在,不能一概而论所有中国人,比
较是看整体有无倾向。
中国社会流行很多对自己的误解,其中有些是为了给自己打气,有些是因为在不了解、
无比较的情况下结论先行,有时特例也造成错误印象。
认为中国学生“动脑行而动手差”是有社会影响的一个误解,比如导致有些老师过分强
调实验技能、也误导有些能考试的中国学生以为自己特长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所以似
乎有必要讨论这一误解。
这一误解的起源是中国历史上读书人无需做实验,在现代教育开始后,社会、老师、学
生开始很担心,以自己的心理不安(psychological insecurity)先入为主地流行这种
误解后没根据百年来的实情而改变观念。
这一误解还因为中国社会(包括中国教育界)长期不能比较中国与西方,在近三十年有
些大学老师出国较多而能比较后,却忘记了告诉中小学老师,所以误解却继续在中国社
会普遍流行。
这一误解也因为我国在国外留学的学生,至少在生命科学,迄今为止进入国外前五最顶
尖系科的研究生较少,而带回国内的印象不是来自这些国外优秀学生进入的系科,得出
的结论来自中国顶尖学生在美国非顶尖系科对比美国非顶尖学生。
这一误解可能还有特例被误为常规的因素。中国最早获诺贝尔奖的杨振宁和李政道两人
皆理论强。1970和1980年代,中文介绍多次说杨振宁认为中国人理论强、实验弱。其实
是因为杨振宁本人是一位非常聪明、即使今天有希望得诺贝尔物理奖的几位后辈华人也
觉得他智力超出自己很多的人。我曾忍不住问杨先生:“我觉得,从我们生命科学来说
,中国人理论强的极少,而绝大多数都是以做实验厉害。但报道称您说中国人理论强、
实验差。是否因为中国人做物理的不同于做生物的?”。杨先生的回答很清楚:做物理
的华人也是实验强的多,理论强的少。
所以,虽然杨振宁、李政道及近年可能得奖的张首晟等确实理论强,但他们是华人的异
数,即使在华人科学家中迄今也属于例外。纯数学确实有陈省身、丘成桐、田刚、夏志
宏等少数突出的,但他们占世界顶尖纯数学的比例很低,而应用数学和统计的华人就多
很多,占世界的比例高。如果要总结多数人的情况,中国人实验强的比较多,理论强的
极少。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实验好的多,背理论的人多、但理论思维强的少,背理
论的能力不等同于思考、提出理论的能力,这点在中国学生表现特明显。迄今在美国成
名的华人科学家,绝大多数是以实验见长,而同期出现的理论(包括因为实验结果而提
出ideas)多半并不来自华人科学家。中国国内的生命科学的主要工作,迄今也是实验
为主,还没有提出过重要理论或ideas。重实验而轻理论的副作用之一是认为“ideas
are cheap”,这恐怕是因为我们中国人迄今很难想到非常重要的ideas,说ideas便宜
如果不是偷懒、就是给自己解嘲。
过分重实验轻理论导致: 一些实验学科,如生命科学的大部分,国外科学界华人被认
为合适打工的多,而领导实验室的偏少,甚至有些美国人在写推荐信、或招聘的时候出
现歧视。
过分重实验轻理论导致:我们国家不怕投实验设备的钱太多。有些好笑的是,我们中国
现在有些机构有时以投钱多到某些领域买机器、造装置,靠钱和仪器来争取做些领先的
工作,而不够多动脑筋。
过分重实验而轻理论也导致:中国人迄今为止,弱于开创新领域,而挤在外国人开创的
领域,希望做出工作得到同领域外国先驱的承认。因为希望外国人认可而忘记自己独辟
蹊径、走出新的道路、让外国人跟上。
实验强不是缺点,但不认识到目前现状是中国人实验强、理论弱,就会忘记我们中国人
急需提高和受刺激的是加强思维,不能因为几个特例而忘乎所以。对于中小学和大学,
也需要问我们的学校和老师,是否我们的培养和鉴别方式,把真正思维强、而背书弱的
人给筛选掉了?
k******0
发帖数: 1073
2
Totally agree
s****9
发帖数: 932
3
说实话,我90%认同。
1. 认识的做的好的中国人,都是勤奋型的。从知识的广度和逻辑的严谨上比较,认识
的牛人都是老外。
2. 补充一点是,做的好的中国人也不都是idea差的,idea差的人也做不好,不牛而已。
不过相比较于idea,中国人在动手上更擅长应该是正确的。

【在 P******r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
: 中国学生的常见误解之一
: 中国社会和教育界对中国学生的常见误解之一是:中国学生很聪明善于动脑,但实验差
: 不善动手。
: 比较中国和外国不是很容易,而且人群中各种人都存在,不能一概而论所有中国人,比
: 较是看整体有无倾向。
: 中国社会流行很多对自己的误解,其中有些是为了给自己打气,有些是因为在不了解、
: 无比较的情况下结论先行,有时特例也造成错误印象。
: 认为中国学生“动脑行而动手差”是有社会影响的一个误解,比如导致有些老师过分强
: 调实验技能、也误导有些能考试的中国学生以为自己特长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所以似

m**p
发帖数: 2471
4
I agree!
idea也有多种。小打小闹的,再怎么说cheap也不为过。惊世骇俗的,不但有idea还能
提出可行的验证手段与试验步骤,这才真正凸显修为与天赋。

说实话,我90%认同。1. 认识的做的好的中国人,都是勤奋型的。从知识的广度和逻辑
的严谨上比较,认识的牛人都是老外。2. 补充一点是,做的好的中国人也不都是idea
差的,ide........

【在 s****9 的大作中提到】
: 说实话,我90%认同。
: 1. 认识的做的好的中国人,都是勤奋型的。从知识的广度和逻辑的严谨上比较,认识
: 的牛人都是老外。
: 2. 补充一点是,做的好的中国人也不都是idea差的,idea差的人也做不好,不牛而已。
: 不过相比较于idea,中国人在动手上更擅长应该是正确的。

z*******6
发帖数: 679
5
我很同意说ideas are cheap...
对于实验科学,你可以肆无忌惮的speculate,但是难就难在如何用实验证实...
f******g
发帖数: 1003
6
有idea,还能自己正式或证伪就牛了
s*******s
发帖数: 132
7
不能验证的顶多叫argument,能验证的才叫idea

【在 z*******6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很同意说ideas are cheap...
: 对于实验科学,你可以肆无忌惮的speculate,但是难就难在如何用实验证实...

p*****c
发帖数: 20445
8
对我感觉美国有些PI走向歧途了,过份强调idea,其实idea90%都是错的,

【在 z*******6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很同意说ideas are cheap...
: 对于实验科学,你可以肆无忌惮的speculate,但是难就难在如何用实验证实...

p*****c
发帖数: 20445
9
对我感觉美国有些PI走向歧途了,过份强调idea,其实idea90%都是错的,

【在 z*******6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很同意说ideas are cheap...
: 对于实验科学,你可以肆无忌惮的speculate,但是难就难在如何用实验证实...

1 (共1页)
进入Biolog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先不要早下结论Re: 如此博士后??寂寞是因为实验水 (转载)
饶毅对《自然》关于达赖喇嘛报道的回应洋学位吃香是过去时:学术招聘关键是水平 by 饶毅
今天与老板吵架饶毅:我们尚未向世界证明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智慧的民族 (转载)
some comments about neural development and in vitro assay t这种情况,我可以争取第一作者吗?
饶毅说要跟我(方)直播辩论疯狂的女PI (之前传)
没有example或实验数据的idea可以申请注册专利否?谢谢! (转载)ideas are cheap?
应当利用日本人再拿诺贝尔这一时机,向中国最高层劝谏严格调查发现大家对读博士有误解
寂寞是因为实验水ZZzt急功近利和SCI害中国的一例:中国的科学投资迄今主要刺激外国经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实验话题: 中国话题: 理论话题: idea话题: 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