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Boston版 - 转载:波士顿128公路的前世今生(3):特立独行
相关主题
转载: 波士顿128公路的前世今生(2):宦海沉浮ZZ麻州华裔吕世强:26700元拾金不昧登媒体头条
[合集] 麻省新人:有经验的帮我看看我的车保险大概多少关于麻州的医疗保险,斑竹M一下
贴给那些有special needs children的家长们[合集] 在麻州Southborough买房遭遇极恶劣卖主及其代理人!
Re: 麻州保险何处便宜**********麻州结婚**********
新英格兰一周简讯发包子求助:在麻州怎么注册结婚?
半夜洗衣服麻州,ACTON, 2BD Condo 出租 $1050
[合集] 初到麻省,感觉很不爽父母探亲在麻州开车一问
[麻州新闻] 62岁华妇在麻州Malden家中被打死 震惊华人社区为什么麻州的汽车保险那么贵?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128话题: 经济话题: 麻州话题: 地区话题: 发展
进入Boston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l*******o
发帖数: 8
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ecb12b601012mlb.html
经济上的成功可能会突然变得光彩夺目,但是这些奇迹的呈现往往是一些扎实基本功长
期作用的结果。
—— 莱斯特·瑟罗(Lester C. Thurow)
不可思议的是,即使产品和市场愈趋全球化,“区域”依然是竞争优势的重
要来源。
—— 安娜丽·萨克瑟尼安(Annalee Saxenian)
9月13日,美联储终于结束犹疑和观望,推出了最新的货币政策决议。这项旨在
提振美国经济和创造就业的 “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简称为
QE3),虽然是在众人翘望中落下的“另一只靴子”,但还是在本不平静的世界激起了新
的波澜:全球资本市场开启盛宴狂欢的喝彩声响成一片;美国总统大选鏖战中的两大阵
营迅速表达了针锋相对的立场;学术界的各种剖析和评论更是铺天盖地、见仁见智……
众声喧嚣中,较早前发生在波士顿地区的两场讨论同样引起了我的关注和思考:
一次发生在一个多月前,一次就发生在政策推出的前夜。
9月12日晚,灯火通明、人头攒动的东北大学开放教室迎来了旗鼓相当的重量级演
讲嘉宾:一位是前哈佛大学校长、克林顿任总统期间的财政部长(1999至2001年)、
2010年离任重返教职的奥巴马总统首席经济顾问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
另一位是小布什任总统期间的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现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的
经济顾问格里高利·曼昆(N. Gregory Mankiw)。两位同为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但其
经历和立场却大相径庭。萨默斯首先登场,强调政府在帮助经济恢复中要继续发挥积极
作用,应该推出更多刺激政策以修复学校、聘请教师及重建机场等等。曼昆依然阐发税
收政策对经济长期恢复的重要意义。让人倍感意外的是,两位几乎对央行及其可能出台
的政策未置一词,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白宫和国会可能采取的政策措施上,政府投资、
税收和赤字成为他们争辩的焦点。
萨默斯(左)和曼昆在东北大学提出针锋相对的经济观点
From http://www.bostonglobe.com/business/2012/09/13/harvard-summers-and-mankiw-advisers-obama-and-romney-air-differences-economy/Qxu4IaNJeLqNuSSeYv9DdK/story.html,
photo by Jim Davis
曼昆和萨默斯还空前一致地认为,单靠加大投资或削减税收均非治本之策,既不
划算也不持久;任何对国家经济痼疾的治理措施都必然是涵盖多个层面的政策组合。由
于曼昆将萨默斯称为他在麻省理工读书时的“导师”,而主持论坛活动的杜卡斯基(
Dukakis)又调侃自己在1988年总统大选失败的原因就在于聘请萨默斯做了顾问,不少听
众期待的激烈舌战在轻松幽默的氛围中圆满收场。
另一场争辩借助《波士顿环球报》(The Boston Globe) 展开。2012年8月7日,该
报以《美联储必须采取行动!》(“Fed must do more, its Boston chief says.”)为
题,引述了波士顿储备银行总裁埃里克·罗森格伦(Eric Rosengren)在接受媒体采访时
发出的强烈诉求:必须抓紧采取措施来重振陷入停滞的经济,不能再因大选年造成的压
力而延误时机。媒体将此解读为“不同寻常的举动”(“an unusual public plea”),
因为美联储的意见分歧往往在内部解决,罗森格伦作为“下级”一般不会选择在媒体上
公开发声。8月8日的《波士顿环球报》再发专版《经济学家们的看法:美联储的举措将
收效甚微》("Economists: Fed action will have minor impact"), 文章引用哈佛大
学经济学教授本杰明·M·弗里德曼(Benjamin M. Friedman)等人的观点阐明:目前单
靠货币政策很难收到重大成效,其作用有限。“美国经济需要更多刺激政策”,但是这
些政策应来自国会,而非央行。饶有意味的是,在8月份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就此戛然
而止,遍寻媒体,未见进一步的报道。有人认为,罗森格伦的举动与其说是对美联储决
策不满而发出紧急呼吁,不如说是为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放出的试探
气球。不管动机如何,这场短命的争论成为美联储正式推出新策的一场前哨战。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宣布“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 波士顿储备银行总裁罗森
格伦号召更积极的行动
From http://www.bostonglobe.com/business/2012/09/13/federal-reserve-launches-billion-round-bond-buying-try-boost-stagnant-economy/6khG6ClqXAE8gE05kJggUN/story.html;
Picutures by Sukree Sukplang /REUTERS
这两场可能不会引起人们注意的讨论却触发我思考美国一些政策和决策的出台过
程和学者的作用发挥问题:在美国,无论哪个层级的政府部门,任何政策的出炉与实施
,都殊非易事!事先必须广泛征询公众的意见,这表现为相关专业部门直接在媒体上公
开谈论,或者有关专家和学者积极撰文触发讨论;决策又必须经历辩论和听证等诸多法
定环节,一轮轮磋商和博弈往往看来是旷日持久;决策实施过程要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
督,成效如何还要履行繁琐的审核评估程序。即使象美联储这样时刻标榜要保持“独立
性”的特殊部门,在政策出台前后的重要敏感时机,不管是出于精心设计还是机缘巧合
,也要借助学界和传媒的讨论来显示其决策的公正和透明。而学者在这其中的作用,或
置身其中谋篇布局,或直截了当表明立场,或旁敲侧击引发猜想,远非穿针引线或论证
附和可以形容。
为了追踪波士顿128公路的发展历程和麻州创新经济的发育过程,我在过去两年
的时间里,搜集整理并专心研读了与这一主题相关的几乎所有论文和专著。个人在此间
最深刻的体会就是:政商学各界建立在自治和法治基础上的共同治理,促进了区域经济
社会的繁荣和发展;风格兴趣迥异的不同党派、团体和个人为达成目标而不懈进行的的
争执、和解与妥协,促成了决策由“民主”向“科学”及“依法”迈进。不同领域的专
家和学者们倾心记录和不懈探究又拓展了区域创新经济的发展新境界。接下来,我通过
介绍几位学者及其专著来展示波士顿地区128公路高新产业园区的发展历程和图景。
* * *
关于“麻州奇迹”和“128公路”的生动描述集中在上世纪80年代末,这一时期
的新闻报道、专题文章和学术著作又和1988年的美国总统大选纠缠在一起,对其客观性
和参考价值必须进行仔细甄别。兹举一例:时任州长杜卡斯基与他的经济顾问、哈佛商
学院教授罗莎贝斯·摩斯·康特(Rosabeth Moss Kanter) 曾合著《创造未来:麻州的
逆转及其对美国的承诺》(Creating the Future: The Massachusetts Comback and
its Promise for America), 这本书由于混杂了麻州的表现和商业案例,看似学术著作
,实际上更象是为杜卡斯基树碑立传的“尴尬之作”(“an awkward hybrid”)。虽然
康特教授在学术上造诣非凡,但此书出版后业界反响一般,当然也不在笔者推介之列。
这期间凝聚了大卫·兰普(David Lampe)大量劳动的两本著作很值得认真阅读。
一本是兰普于1988年编辑出版的文集《麻州奇迹:高科技与经济复兴》(The
Massachusetts Miracle: High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Revitalization); 另一本
是由他与苏珊·罗斯格兰特(Susan Rosegrant) 合著的《128公路:关于波士顿高科技
社会的经验与教训》(Route 128: Lessons from Boston's High-Tech Community )。
编辑与合作这本书时,兰普是商业杂志(Business Week)的作者,罗斯格兰特是自由作
家。此后两人一直都在传媒界和大学任职,但并未成为本领域的专家,而这丝毫不影响
著作的专业水准和学术地位。
《麻州奇迹》一书虽是文集,但编辑方式却很特别。这实际上是按时间顺序收录
的历史文献和论文集(计21篇),记录了麻州从1971年到1987年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
事件及其重要文件。每篇文献和论文前都有编者精心撰写的引语,介绍文章的作者和背
景资料。阅读此书,感觉更象是在亲自观摩围绕麻州经济发展展开的一次延绵多年的公
共政策辩论。虽然书中也收录了弗朗西斯·W·萨金特(麻州第64任州长,Francis W.
Sargent)和杜卡斯基等政界人物的讲话和文章,但通读全书,似乎商界和学界在这场复
兴之战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由于本书收入波士顿银行(Bank of Boston)首席经济学家
詹姆斯·M·豪维尔(James M. Howell)及其同事撰写的报告和文章达九篇之多,波士顿
银行曾因担心没有突出杜卡基斯的作用而冲击其选情,希望该书推迟到大选结束再出版。
本书虽对波士顿地区乃至麻州经济的发展洋溢了乐观的情绪,但其文献真实可信
,总结经验客观公正。难能可贵的是,书中多篇文章对其它急于学习和复制128公路经
验的国家和地区提出了坦诚直率的忠告:在128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
作用十分有限。128现象,描述出来是容易的,解释清楚是困难的,移植复制几乎是不
可能的。
《麻州奇迹:高科技与经济复兴》及其作者之一,罗斯格兰特
据称从1985年起,兰普和罗斯格兰特在麻州经济发展的辉煌时刻开始写作另外一
本关于128公路的著作——《128公路:关于波士顿高科技社会的经验与教训》(Route
128: Lessons from Boston's High-tech Community)。到1992年出版时,至少杜卡基
斯标榜的“麻州奇迹”已不复存在,呈现在两位作者面前更多的是各界顽强抗击衰退的
悲壮画面。有了编辑文集的经验,没了当时的盲目乐观,使这本著作充溢了历史的厚重
和现实的冷静。此书通过追溯学术届、产业届和联邦政府在美国历史上互相作用和良性
促进,剖析了经济转型和发展的真正动力。在两位作者看来,以单一的、爆发性的工业
计算机产业为标志的“麻州奇迹”并不存在, 麻州真正的奇迹在于蕴藏其中的、恒久
的创新能力。借128的发展剖析美国在竞争中取胜的机制和法宝,作者很形象地将学术
界、政府和企业比作创新的“灵魂,手臂和肌肉”,并指出,三者在从各自利益出发的
相互协作、冲突和妥协中推动了创新,显示出非凡的创造力。
从1862年莫利尔赠地法案(1862 Morrill Land Grant Act)对大学的作用进行了重
新定义和拓展,到小镇洛威尔(Lowell)成为美国工业革命的摇篮,再到二战后期以及冷
战时期联邦政府的大量研发投入导致电子工业的勃兴,以及这期间以麻省理工为首的诸
多大学和科研机构投身区域产业发展的巨大贡献,128高新产业区书写了“一个关于理
想主义与企业家精神,象牙塔唯理智论与自力更生的实践品格,个人梦想与集体协作的
成功故事。”《128公路:关于波士顿高科技社会的经验与教训》(Route 128: Lessons
from Boston's High-tech Community)从历史的维度阐述了学术、产业和政府的互动
关系,揭示了美国创新的渊源和本质。作者却没有把128崛起的原因归功于任何一届政
府、组织或个人,也没有将其暂时的困顿和停滞看作衰败和一蹶不起,因为对“创新”
的坚定与执着使他们相信真正的“美国奇迹”将在128地区和麻州再度降临。正是在这
个意义上,非专业人士的专业著作却不仅通俗易懂,还显示出历久弥新的价值。
* * *
《区域优势:硅谷与128公路的文化与竞争》(Regional Advantage: Culture and
Competition in Silicon Valley and Route 128)是迄今为止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关
于128现象的(很可能也是关于硅谷的)专著。此书于1994、1996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
相继出版精装和平装版本,一经推出,就在业界激起了巨大反响。在引起广泛关注的同
时,此书还获得“1994年度美国出版届、商界和管理届专业/学术奖项提名”(
Honorable Mention, 1994 Professional /Scholarly Publishing Award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Publishers,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Category) 。1999
年,作者授权台湾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了全球繁体中文版;2000年,上海远
东出版社又出版了该书的简体中文版。可以说,中国(包括大陆和台湾地区)对硅谷和
128的印象和看法(包括一些偏见)均为受其影响的缘故。
《区域优势:硅谷与128公路的文化与竞争》及其作者萨克瑟尼安
本书作者安娜丽·萨克瑟尼安(Annalee Saxenian) 在波士顿地区出生长大,后
来又分别在西海岸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ley)和东
海岸的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虽然两篇学位论文集中探讨的都是硅谷问题,但在麻省理工期间作者已开始对硅谷和
128地区的差异进行思考。萨克瑟尼安还在博士毕业后的1990至1991年间重返麻省理工
对128地区进行了为期一年的专门研究工作。
这本书的主题和卖点在封底一段概括中(或可视作广告词)表达得清晰直白:“
为什么硅谷的产业发展再度繁荣而麻州128地区却持续衰落?”(“Why is it that
business in Silicon Valley is again flourishing while within Route 128 in
Massachusetts it continues to decline?”) 萨克瑟尼安给出的答案是:“虽然有着
相近的历史和技术优势,硅谷培育出了既分权又合作的产业制度,128地区的企业却为
单兵作战和自给自足的模式所主导。”(“Despite similar histories and
technologies, Silicon Valley developed a decentralized but cooperative
industrial system while Route 128 came to be dominated by independent, self-
sufficient corporations.”) 作者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结合两地的发展数据,对
100余次访谈的内容进行了提炼和概括。她认为,硅谷地区的组织特性和文化特质是:
鼓励开放,倡导分权,崇尚各专业化企业间的集体学习和变革,宽容失败,支持试验和
冒险;而128地区则是:垂直整合,强调忠诚,固守威权体系,主张自力更生和自给自
足,企业间以及企业同其它组织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产权保护和规避风险意识强,行
事风格偏于稳重保守。因此,硅谷的企业实际上利用的是整个区域的智力、技术和风投
资源,新生企业层出不穷,科研成果市场化速度快;相反,128地区的大企业拒绝对区
域开放,不支持衍生企业, 人才交流限制严格,资本运作方式传统死板,进而导致创
业困难、创新步子变缓。简而言之,硅谷和128公路地区不同的组织习性和文化特质,
决定了这两个区域不等的学习能力和各异的命运。以硅谷地区的惠普(Hewlett-Packard
)和128地区的迪吉多(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在微型计算机向开放式电脑系
统过渡面前的不同应对表现为例,萨克瑟尼安详细地阐述了以上差异和后果。这两个公
司不久后的命运似乎也验证了萨克瑟尼安的说法:1998年,迪吉多被康柏(Compaq) 收
购,2002年康柏被惠普兼并。
围绕此书的赞誉和批评一刻都未平息过。这与本书写作和出版前后的经济形势有
关:作者在波士顿地区开展调研并着手写作时,128地区经历“麻州奇迹”的幻灭,经
济跌入低谷,悲观和消沉笼罩在大波士顿上空;而此书出版后不久,麻州经济触底反弹
,新一波上升行情强劲展开。作者因此很快陷入尴尬和被动之中。书中关于硅谷和128
的分析总体上是深刻准确的,特别关于硅谷的预测和推崇更无大碍,但由硅谷的成功是
建立在与128迥异的体制上这一事实进而推导出128必须进行脱胎换骨的再造才能重生,
结论的确下得有些草率。区域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植根于地区的文化和传统之中,创新大
树的萌芽、生长既是一个长期的孕育过程又必然要经历风雨和磨难,这都需要耐心和远
见。如果不能解释128在90年代中期的复兴又怎能说是诊清了衰退的病因呢?实践证明
,萨克瑟尼安虽然是土生土长的波士顿人,却缺乏对文化传统的深刻体味和洞见。这个
任务只能靠迈克尔·贝斯特(Michael Best)来完成了!
就萨克瑟尼安的研究方法而言,有两个问题值得反思:一是不能凭某地一时的经
济表现便仓促断言是组织和文化方面的问题;二是不能用当时表现好的组织特质和文化
特性作为衡量标准来否定或贬抑另一种风格和特色。正确的结论应该是:各有优势,可
以在保持自己风格的基础上相互学习借鉴。1995年8月,萨克瑟尼安在哈佛出平装本时
写了个前言。本来这是一个对书中观点进行局部修正的极好机会,但她还是固执地坚持
高度专业化企业水平层面的积极合作优于大企业内部的垂直整合,因而麻州“很可能需
要数十年的时间来克服过去在管理实践、文化和组织方面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
”(“it is likely to take decades to overcome the management practices,
culture and institutions that have hindered the region in the past.”)。 作
为国际知名学者、区域经济发展领域的专家,萨克瑟尼安目前已成长为加州大学伯克利
分校信息学院的院长,她后来选择常住北加州,把硅谷作为自己专注的研究对象。但由
于预见失误而招致来自她家乡的批评和指责却如影随形,成为她挥之不去的“心痛”。
* * *
迈克尔·贝斯特(Michael Best)是一位学风严谨而行事低调的学者。他是马萨
诸塞州大学洛威尔分校(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Lowell.)的退休教授、曾任竞
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他在迄今30年的学术生涯中总共出版3部经济学专著,发表论文近
20篇。他还是英国剑桥大学贾吉商学院(Judge Business School,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UK)的研究员,并在欧美等政治、商业和学术届有近十项社会兼职。贝斯特
的研究涉足产业发展战略、商业组织、技术变迁、集群演化和区域创新体系等诸多领域
。他有限的著作和文章在业内却有着广泛的影响力,经常应邀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
部门做顾问和咨询。他几乎从不接受媒体采访,遍寻网络没有一篇媒体报道,甚至很难
找到一张个人照片。了解贝斯特,只能通过他的著作和论文。稍感遗憾的同时,不禁心
生敬意:也许这才算是真正表现出了学人的本色!
贝斯特的学术努力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精心梳理经济学各重要流派的主要观点
,既为自己的研究工作寻得可靠的理论基石,也为个人的理论创造确定了方向。他将个
人的学术渊源追溯至亚当·斯密,继承了增长理论(从罗伯特·索洛Robert Solow到保
罗·罗默Paul Romer)关于科技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学术思想,更宣称自己与
熊彼特、波特等一脉相承。他还抽象出“生产力三元模型”(“the productivity
triad”)的分析框架来展开学术阐发,并认为这个模型是对波特“钻石模型”(“
diamond model”)的发展和补充。贝斯特“生产力三元模型”的三要素为:技能形成(
skill formation)——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生产体系(production system)
。他力争把自己的研究工作建立在翔实而准确的数据基础上。在他的倡导和主持下,竞
争力研究中心建立起庞大的科研数据库——THREAD(Techno-Historical Regional
Economic Analysis Database)。贝斯特有关麻州科技产业发展的多篇论文和学术报告
都直接运用该数据库,研究的科学性和可信度得到极大增强。 贝斯特的第三个努力方
向是坚持走国际比较的学术路线。他的足迹和学术触角几乎遍及全球。他由于参与工业
重建和经济政策的制定,对美国麻州、北爱尔兰、伦敦、马来西亚、斯洛文尼亚、塞浦
路斯、牙买加、洪都拉斯和摩尔多瓦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政策有深入的了解
,真正形成了科学研究的国际视野和全球眼光。
每个追求知识和真理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工作是客观、真实而可靠的。贝斯特把这
种追求建立在对思想史的尊重和批判,对区域经济数据的搜集与甄别,对国家和地区间
的求同存异之上。由于花了许多的“苦功夫”和“笨功夫”,自然收获了满足和好评。
他1990年出版的《新竞争:产业重构中的制度》(The New Competition: Institutions
of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得到书评家的极力推崇,查尔斯·佩罗(Charles
Perrow)认为此书优秀的原因有四:一是有历史视野;二是用比较方法;三是对待理论
十分严谨;四是用最精确的语言和模型来阐释发杂的经济学问题。这部纯学术著作售出
上万册。这一切,都是对贝斯特日积月累坚定追求的褒奖。
贝斯特和他的两本著作
贝斯特对麻州经济的剖析集中在他发表的系列论文和2001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的
《新竞争优势:美国工业的复兴》(The New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e Renewal of
American Industry)一书中。贝斯特从“能力和创新视野”(capability and
innovation perspective)出发,运用“生产力三元模型”理论来解释美国经济特别是
工业的复兴。该书第五章的《128的重生:开放体系的凯旋》(“The Resurgence of
Route 128: the Triumph of Open Systems”)成为成功诠释128现象的经典之作。贝斯
特在他的著作和文章中令人信服地阐述了128衰退和重生的原因。
既保持科学技术的连续性又能积极适应环境的变化是麻州乃至新英格兰地区最突出的区
域优势。新英格 兰地区有传统的技术优势,特别是在精密仪器和复杂产品制作方面的
工艺一直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这个地区进入20世纪后,率先完成了从传统工业(服装、
纺织、皮革加工等等)至现代信息产业再到今天生物医药、清洁能源等多业并进的产业
转型,适变、创新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以开放、灵活多变为主要特征的“系统整合”(systems integration)商业模式在128地
区的重生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贝斯特倾向于把1985-1992年麻州地区的低迷期解读为
“创造性毁灭”的蜕变期。此后,麻州地区开始全面应用已在硅谷地区显示出巨大威力
的系统整合商业模式。这种新模式的运用促进了新产品的开发,催生了大批“颠覆性创
新”成果,甚至彰显了比硅谷更持久的活力和生命力。
128地区将以科技产业多样化和生产规模小型化铸造新的竞争优势。麻州地区的高科技
优势产业已从计算机制造业的“一支独秀”发展到生物医药、精密仪器、机器人和新能
源等的“满园春色”。这个地区从来不擅长“量产”(mass production)的制造业,如
汽车、家电等一直未能在此生根发展,倒是高级、精致的“小众化”个性产品为市场所
青睐。如今,这样的企业和产品毫无疑问地打上了“高科技”的标签。贝斯特认为,这
是体现了“能力与创新”的新竞争优势。
贝斯特是在阐述“能力与创新视野”时把硅谷和128的经验作为案例来使用的,
而正因为他创建新理论的努力使其对128现象的解读更有说服力和无懈可击。笔者在这
里只想做一个补充:就美国国家整体产业发展而言,硅谷、128、北卡三角园区(
Reaserch Triangle Park)或更多独具特色的产业聚集区都是需要的,东海岸的绅士风
度、西海岸的牛仔气质,体现的只是在基础研究、产品研发及批量生产上的区域分工。
正是基于分工而在各个地区大放异彩的产业特色和精神品质,构成美国作为创新型国家
和创新经济先锋的本质和魅力。
* * *
今天的128公路仍然吸引着众多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的目光。美国本土以外,亚
洲地区的业内人士尤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其中,韩国忠北大学的 Man-Hyung Lee和香
港大学的Eungkyoon Lee合作了论文《128公路治理遗产》(“Legacy and
Reconstruction of Route 128 Governance”)。泰国国家科技部的研究人员Jarunee
Wonglimpiyarat所著《再访128公路》(“Boston Route 128 Revisited”)在英语读
者中有一定影响。相信其它以本国语言发表的文章和考察报告等更可以用汗牛充栋来形
容,用谷歌输入中文“美国128”,竟可获得近80万条的搜索结果!
我们关注128,研究128,是想从中学到区域经济或者创新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抛开先入为主的偏见和成见,通过认真研读本领域的论著,我有以下五条新的体会和
认识:
成功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和区域高科技产业的集聚最初并不是任何一级政府主动规划和积
极干预的产物。波士顿128公路地区、硅谷、北卡三角园区……莫不如此。当然,这并
不意味着政府只能消极无为、袖手旁观,正确的态度是与社会各界适时合力推出鼓励政
策,创造适宜发展的土壤和环境,以及提供基础设施和便捷的公共服务。
区域经济的成功是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界长期艰苦努力的结果。经济上的亮丽表现经常
被视为政府当期的政绩,但真实的情况实际上要复杂得多。首先,企业特别是由真正具
有企业家精神的管理者创办和主导的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企业家精神与高科技
的融合是构成区域创新经济的灵魂。其次,某一特定产业的孕育和突破、特定区域良性
运行机制的形成往往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努力和坚持,“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是
区域创新经济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
组织制度和文化特质的发育和嬗变是提升区域竞争力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知
识经济、创新经济的最大特点是其建立在信息、技术和文化的基础之上,与传统上更多
依赖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投入的“旧”经济有着根本不同。这其中,一方面,区
域文化传统及其赖以建立的社会组织制度对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
,以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高新技术对区域文化和组织制度又发生了影响,促其形成创
新和突破。组织制度和文化特质的任何变动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区域创新经济的发展很
多努力都体现为“功夫在诗外”,而这种“功夫”又往往必须是“真功夫”和“硬功夫
”,并无捷径可走。
就一国范围而言,多元、异质是建设知识经济综合体的适变之路。比较波士顿128公路
地区和硅谷的发展经济和教训,很难用孰优孰劣来加以区分和概括。两地的组织文化各
有特点,值得互相学习借鉴;两地的精神特质各有千秋,均应保持发扬。就128地区和
硅谷的历史和现实表现,我更倾向于将二者的差异理解为创新经济发展不同环节在地域
上的分工。128地区更侧重基础研究和产业研发,是新的产业部门、新行业和新产品诞
生的摇篮;硅谷地区更注重产品在设计和生产环节的创新,是组织大批量生产和营销的
圣地。 打开美国和中国这类大国的经济版图,可以看到有所谓产业“区”、“带”、
“走廊”等来实现的在一国范围内的经济和产业分工。国之“大”肯定体现为国之“多
”,国之 “大”必然导致国之“多”,国之“大”必须允许国之“多 ”。无论是在经
济还是在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其它领域,正是有许多“特立独行”和“桀骜不驯”,才
能真正孕育出一以贯之的“风景这边独好”,大国之强在于“多”。
中国国家级科技园分布区
From http://research.pedaily.cn/201106/20110607212414.shtml
美国产业园区分布图
From: http://tli.umn.edu
必须重视对创新经济发展周期的研究。我们希望增长与繁荣永远相伴,但经济却有着繁
荣、停滞、衰退、复苏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发展周期。创新经济是否有着特殊的发
展周期?128地区的突然发力、迅速沉寂、复苏再生以及稳健成长到底对经济周期有何
启示?当今我们正经历的全球性的危机和衰退与以高科技为特色的创新经济有何内在关
联?就128地区发展的有限经验,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对经济由快速增长转入
放缓、停滞甚至衰退不必过于恐慌,要在冷静观察和深入研究基础上谨慎决策。对区域
经济生硬的过渡人为干预,短期看可能会收到一定效果,但就长期表现而言,短期干预
的效果越好,可能潜伏的隐患越多,将来的麻烦越大!研究128地区经济发展的论者一
致人为:128既不是政府规划的产物,更不是政府行政干预的结果!
ü 以128公路地区为代表的麻州经济体现出创新经济的一些特质,赢得了不
少掌声和喝彩。但这并不说明麻州经济的运行没有问题,实际上担忧、批评和质疑一致
未停息过。这些批评和质疑的声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麻州缺少象加州或者其它
科技领先州所拥有的众多大型支柱企业(麻州仅有11家企业在“财富全球500强企业”(
Fortune Global 500)排行榜;全美共有132家企业在列);而是大波士顿地区包括房价
、物价在内的生活成本高,麻州的税收也是很高的,曾有“税州(Taxachusetts)”之称
,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三是在此接受良好教育的高科技人才留下创业发展的数量
还不够大;四是对风险投资的吸引力不够强,如果联邦政府削减支出特别是减少国防领
域的研发投入和订单,会对地区支柱企业如雷神(Raytheon) 等产生消极影响;五是麻
州对欧洲和国内市场依赖性强,应注重开辟全球市场;等等。应该说,这些问题有的可
以在学者的论著中找到部分答案(比如“大型支柱企业数量不多”的问题),更多的已
引起企业界和政界人士的警惕和关注,纳入了共同治理的日程。就近期的走向而言,区
域内大多数经济学家预测麻州的经济增长步伐将明显放缓。社会各界对此并无惊慌失措
或互相指责,而是选择平静接受和坦然面对。也许会出台刺激措施,也许只是让市场自
行恢复。无论如何,我们相信:波士顿128地区的创新经济正以其特立独行的姿态顽强
地发展着、生长着,而这种姿态和品格也让麻州乃至美国的经济复苏步伐多了份淡定和
从容。
9月20日,波士顿联邦储蓄银行总裁埃里克·罗森格伦应邀为 South Shore
Chamber of Commerce做了一次讲演,报告中他运用大量的表格和数据结合当前美国的
经济形势充分论证了美联储新政策的正当性和必要性,同时回应了一个多月前关于他与
伯克南合演双簧的猜测。当然他斩钉截铁地给予否定的回答。当天,包括福克斯新闻频
道(Fox News)在内的各大媒体又报道了他的举动及其激起的争论。本地报纸《波士顿环
球报》还认为,由美联储高层搅起的这种公开争论——无论是在表决前还是表决后——
都是极其罕见的。但想一想环城蜿蜒的128公路及围绕它发生的传奇故事,在以标新立
异闻名世界的波士顿大舞台上又有什么是不可能发生的呢?
本博客英文版发表在哈佛大学法学院伯克曼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网站。
l*u
发帖数: 2090
2
这文章是关成华写的吧?

【在 l*******o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ecb12b601012mlb.html
: 经济上的成功可能会突然变得光彩夺目,但是这些奇迹的呈现往往是一些扎实基本功长
: 期作用的结果。
: —— 莱斯特·瑟罗(Lester C. Thurow)
: 不可思议的是,即使产品和市场愈趋全球化,“区域”依然是竞争优势的重
: 要来源。
: —— 安娜丽·萨克瑟尼安(Annalee Saxenian)
: 9月13日,美联储终于结束犹疑和观望,推出了最新的货币政策决议。这项旨在
: 提振美国经济和创造就业的 “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简称为
: QE3),虽然是在众人翘望中落下的“另一只靴子”,但还是在本不平静的世界激起了新

1 (共1页)
进入Boston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为什么麻州的汽车保险那么贵?新英格兰一周简讯
搬到麻州的车都要做car inspection吗?半夜洗衣服
7月份的时候在麻州超速罚单[合集] 初到麻省,感觉很不爽
外州驾照还麻州驾照要100刀?[麻州新闻] 62岁华妇在麻州Malden家中被打死 震惊华人社区
转载: 波士顿128公路的前世今生(2):宦海沉浮ZZ麻州华裔吕世强:26700元拾金不昧登媒体头条
[合集] 麻省新人:有经验的帮我看看我的车保险大概多少关于麻州的医疗保险,斑竹M一下
贴给那些有special needs children的家长们[合集] 在麻州Southborough买房遭遇极恶劣卖主及其代理人!
Re: 麻州保险何处便宜**********麻州结婚**********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128话题: 经济话题: 麻州话题: 地区话题: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