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Boston版 - 华裔第二代亲述:这就是我们一家的真实美国生活
相关主题
harvard这town学区怎么样?美国孩子与华裔子弟的三点不同 (转载)
ZT 日本裔国会议员Honda用英文骂了Jimmy Kimmel事件[转] 梁警官案:华裔真的就弱势吗?我们所缺的是不平则鸣的勇气 (转载)
一点华人在美国的故事 (转载)Toddler &Pre-K宝宝去daycare需要注意华裔比例吗?
欺负钓丝,伤天害理偶见张文华------请newton的华人看过来
转载:中美无战事是华裔的核心利益 (转载)
华裔还是缺少大牌准备买Lextington房,准备了80万,请华裔Agent联系我,扮演买方agent.谢谢。
科学界的华裔团结故事 (转载)老床想跟俄罗斯联手,老毛子也不会配合的
建议:向哈佛捐1亿的潘石屹(图) (转载)纽约11/8,11/9游行组委会告全体华人书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美国话题: 04话题: 中国话题: 2015话题: 评论
进入Boston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s*******w
发帖数: 2257
1
华裔第二代亲述:这就是我们一家的真实美国生活
文章来源: 知乎 于 2015-04-27 09:28:37 -
华裔美国人,这个听起来很是熟悉亲近的群体,却往往是我们最缺乏了解的,出生在美
国并且长大的华人真实的生活情况是怎样的。他们的身份、教育、朋友圈、语言、经济
、家庭、包括和父母的关系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个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华裔
青年的自述吧!
一位名为Brain的华裔讲述了自己的真实生活。Brain称,先来看一些有意思的东西
Chinese American Humor / What Kind of Asian Are You??Brain称,不确定提问者
想要怎样的答案,但可以来说说他的生活还有朋友。以下为Brain的文章。
关于身份
如果有人问起,我会回答我是亚裔美国人,如果继续追问,我会答是华裔。很少人会回
答“华裔美国人”。很少人这么说,所以我觉得这个词念起来怪怪的。也很少人会回答
“美国出生的中国人”,在中国土生土长的人倒是常用这个词形容我来着。
我和朋友们认为我们是亚裔美国人主要是因为所受的教育。从幼儿园起,学校就有不同
的种族分类:美国白人,美国黑人,拉美裔美国人,亚裔美国人和印第安人。而且所有
涉及种族的文件要求填的都是“是否亚裔”而不是“是否华裔”。大多数亚裔美国人的
社区组织也是这么命名的,比如全美亚裔职业协会。那些名称中特别包含华裔的组织通
常是为那些在中国长大的人设立的。
和我许多去过中国的朋友一样,我在美思华在华思美。我称这种感觉为灵魂的时差混乱
,身在曹营心在汉。在美国当周围同龄的华裔用中文打打闹闹的时候我总若有所失,感
觉与他们的世界格格不入。而当我真正回到中国有时也为文化差异苦恼不堪。
总之,做华裔美国人说难不难说简单不简单。足够敏锐的话,你可以在华裔和美籍两个
身份之间自如转换,但是也很有可能你在这两个身份中……凌乱了。
关于教育
公立学校
如你所料,我所学的大多数都是关于美国的。我会唱美国国歌而不是中国的。我了解美
国和欧洲的历史而不是中国的。我的数学一直很“棒”,因为在小学四年级教乘法之前
我已经学会了,并且在那之后,我一直是数学尖子。
小学时,家庭作业几乎都包含了一些故事,比如,苏西去银行存她的硬币,她一共有15
个硬币加起来是$2.25。请问她的硬币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组合呢?
另外,我们还有一些研究课题,比如,写出你最喜欢的历史人物并描述他/她的贡献。
或,调查你认识的人并将他们的生日绘成表格。或,设计一个科学实验。实验结果是什
么?有什么科学道理?
偶尔也有一些测试记诵的作业,但一天一般不超过五题。总而言之,家庭作业一天大概
要花半小时。
初中作业也是这种形式,只是课题主题会更复杂小组合作更多,一天大概花一小时写作
业。
高中的时候,我考进了一所磁铁学校(磁铁学校,magnet school,此词始于1965年的美
国,是一种公立学校,有着特别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方式,以吸引各种背景的学生,希望
有助于各种种族间的融合),因此我的经历和普通学生有点不同。我在普通高中的同学
一天有1-2小时的作业,而我却有2-3小时的作业还要加上2小时的阅读。课堂是以讨论
为基础的,我们需要在家查阅讨论主题的资料。
比如,讨论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对英国经济的评论;讨论海明威在《永别了,武
器》中天气描写的内涵;讨论工业化对德国统一的影响。
我们在课堂上相互质疑,学到了分析问题的方法。由于老师想要的不是一个正确的答案
而是我们的研究和推理能够给出的最好答案,这一切十分费劲。它不仅比死记硬背困难
,而且更加全面。
课外,我还参加戏剧表演、参加校男排队、编辑学校的文艺杂志、领导当地机器人队。
我知道这听起来是一个典型的华裔美国学霸的故事,但我做这些都是因为它们很有趣。
我本可以放学后直接回家,做两三个小时作业再打打游戏这么过完一天。我父母也希望
我停掉课外活动多休息一会。但我觉得从我的课外活动中,我学到的比起课堂上的那些
能使我走得更远。
关于中文
我的亚裔美籍朋友几乎都参加了中文学校。中文学校不同于普通学校,它通常是当地社
区组织的,在周六或周日有几个小时的课程。
尽管发音不是很标准(shi/si, chang/cang这些音发不清),我的朋友们大都会说基本的
汉语。这些就够他们在家和爷爷奶奶交流了(“这个放在那儿”,“我吃过了”之类的
简单用语)。稍微好一点的一些朋友在家能说广东话或者上海话,但他们依然不是很擅
长普通话。经常是这样,他们的父母对他们说中文,他们用英文回答,之后的对话父母
有时也会改用英文继续。有些朋友试着在家常说中文,我有两个朋友可以读中文书。
我五岁时,父母把我送回中国和祖父母呆了一年。那时候我学了拼音和一些基本的单词
(还有达到美国小学五年级水准的数学)。那一年对我的中文学习意义重大。后来我上初
中的时候父母给我报了中文学校。会读拼音真的使我与众不同,因为我能够使用汉语词
典,读懂简单有注音的文章,正确地朗读词汇。
在中文学校的优异表现推动着我继续学习中文。高中时,我将中文作为的自己二外学习
。我开始在家说汉语而且乐于向父母问一些我不知道的单词。大学时,我还去中国交流
了一年。(中美大学有太多不同,在这里就不细说了。等有相关问题时再回答。)
关于经济
我小时候家里特别穷。当时爸爸还在读博妈妈也没拿到工作签证,我们所有的家具还有
我的玩具都是别人捐的或者在庭院售物(庭院售物,yard sale,又称garage sale、
porch sale或moving sale,是美国一种独特的售物方式。由主人把家中多余不用的物
品放在庭院中,车库里或门廊下廉价出售)以低廉的价格买到的。在学校,因为家里的
收入接近贫困线,我可以享受免费的用餐。
那几年里,由于爸爸追求更好的工作,我们搬过16次家,其中一次甚至穿越了大半个美
国。现在,我们处在社会的中上阶层:父母和我都有不菲的薪水,我们按揭付款买了房
子,我们可以买大多数想要的日常用品但不是杂志上的奢侈品。
总之,这是平稳缓慢的经济增长而不是中国经济那般的飞速。
20年前我家最穷的时候,我们的生活质量也比我们家在中国的朋友好得多。比如,我们
有一辆丰田花冠而且可以在沃尔玛购物(同一时期,每个第一次走进沃尔玛的中国人都
为之震惊不已)。
现在,我们再没有那些朋友那么富裕了。比如,我父母的朋友都送他们的孩子到国外读
大学(很多是到美国),作为国际学生他们需要付极其高昂的学费还要花很多钱旅游购物
。相反,因为本州学生学费较低并且有拿奖学金的机会,所以我选择了在州立大学读书
。此外,课余时间我还打了3年的工。
我朋友们的家庭大都是中上阶层。我们的父母是医生,工程师,会计,研究院,教授;
他们还将子女引到了相似的职业。但我们还年轻,职业生涯可能迅速转变。我的一个朋
友辞去了一个很好的金融咨询工作投身即兴喜剧。
我们中的有些人觉得父母历尽千辛万苦才让我们有机会受如此好的教育。如果只是做一
个令人羡艳的工作拿一份令人羡艳的薪水简直是浪费他们的牺牲,我们应该努力进入美
国更高的社会阶层才对得起他们。
关于社交
浏览我的Facebook好友就会发现其中大约半数都是亚裔美国人。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的朋友几乎都不是华裔,但这并非我的选择,是因为我所在的学
校很少华裔学生。我的朋友大半是犹太裔,其余的是非裔和其它亚洲国家的美国人。
念高中的时候,在我的大学预修课程和国际预科证书课程的课堂上有很多的美籍华裔学
生。尽管他们不和我的非亚裔朋友一起出去,但头一次我有了一群华裔朋友。这两类朋
友都在美国长大,看相同的节目听相同的音乐。尽管旁观者会觉得他们看起来截然不同
,我却没有这种感觉。
关于家庭
父母
我从未和父母聊过他们的文化身份,所以我只能推测。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们他们处于怎
样的状态。
我父母现在都是美国公民了。实际上,他们甚至把自己的名改成了美国名字。但他们在
家说中文,看中文节目(我妈爱看《非诚勿扰》和《中国好声音》)做中国菜(我爸至今
没法做出像样的三明治)。
他们的朋友都是中国人。几年前,其它三个中国家庭和我们住在同一条街时,我父母很
高兴。夏天时,他们每晚都出去散步聊天。奥运会时,每个项目他们都为中国队加油(
我通常会为中国和美国)。他们也会抱怨美国对中国尖锐的政治立场。
另一方面,他们已经非常适应美国。他们的同事大多不是华裔但相处得很不错。我爸爸
为最近两次总统大选投过票而且引以为豪(我妈妈懒得排队等投票)。
我觉得他们不会再搬回中国。20年过去,故乡已成回忆。每次返乡,父母总显得非常无
助而且必须依靠亲戚的帮助。他们不再认得故乡的街道和公交路线也不知道那里的地铁
系统,有时他们甚至不知道最普通的用品和活动的名字。
他们试图向普通中国居民一样融入当地的环境,但很快就放弃了。比如,当他们上一辆
出租车会自觉系上安全带。而且他们不习惯生活在没有在美国想当然的一些便利条件下
,像无限制的热水,中央空调,公共无线网,干净的公共卫生间等等。
他们无比思念中国,在那里意味着和亲人朋友团聚,但他们很快就释然了,开车回到了
我们自己的家。所以我觉得他们进退两难,他们永远为是中国人自豪但同时也为成为美
国人喜悦。
关系
我和父母关系非常密切,和我的祖父母也一样。我的祖父母也抚养了我,所以他们就像
我的第二父母。我的父母在对待祖父母上为我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我也努力做一名孝顺
的孙子。尽管现在我住在离工作单位很近的公寓里,我还是会和父母一起过周末,这在
美国人中是很罕见的。
我和在美国的表亲们也很亲近。但这因为我们都是美国人。
我和我在中国的表亲叔婶就比我期望的要疏远了。小时候在中国的那一年帮助我和他们
联系在一起,我也把他们当做亲近的家里人。但实际上,我们很少交谈。
语言的障碍固然很大。对我来说用中文讲有意思的事实在很难而我的表亲很少懂得英语
的。何况还有12小时的时差让打电话都成为难题。电子邮件?嗯……先让我努力学习下
中文。
我想知道更多他们的动态。一些科技产品像是微信,对跨越我们之间的隔阂有所帮助。
就这样了,一个20几岁的华裔美国人的简短的但可能有所偏颇的故事。
这真的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因为我必须描述一些对我来说稀松平常但对大家却可能极不
寻常的事情。而且,我只能说说我和我的朋友的事情。我们是第二代的华裔美国人。但
我们的经历跟第五,第六……第N代华裔美国人会大不相同。还有,这些只是我的经历
。如果你发现华裔美国人不像我这样,请相信你看到的吧,毕竟大千世界人各不同。

Happytao 发表评论于 2015-04-27 15:42:36
低素质的华人基本只有美国才有,
澳大利亚就不会有这样低素质的华人
美国华人80%都是没受过高等教育的亲属移民和政治移民甚至大批偷渡客,
只有很少一部分是靠助学金去硕博连读的农村大学生和城市底层
有钱人谁会舍得让孩子去读博士
美国华人普遍在中国都是社会底层,
没接受过好的教育,素质比较低,
和澳大利亚华人差距很大,看穿衣打扮很明显能区分澳洲华人和美国华人
澳洲华人穿着都很时尚,美国华人则大多是中国城乡结合部风格。
澳大利亚华人90%都是投资移民和技术移民,
在国内地位就比美国华人高很多,
出国的社会地位也高很多
不客气说美国华人的父母在中国都是给澳洲华人父母当牛做马干苦力的
澳洲差点诞生华人总理(黄英贤),美国华人连议员都很少。
澳洲华人普遍瞧不起美国华人
triStar 发表评论于 2015-04-27 15:29:12
挺实诚的。 ZoyaWashington 补充得也不错。 两边相加,大概是绝大多数的状态吧。
ZoyaWashington 发表评论于 2015-04-27 09:49:20
I think the narrator, ie. the 华裔第二代, missed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being American Chinese. America is the homeland they and everyone choose to
become an American regardless where they were born, thus it is their
responsibility to make their country a better place to live in. Along with
that,they need to take control of their own life and make the most of it.
Life doesn't own anyone anything, each person does.
一只熊 发表评论于 2015-04-27 14:09:10
难得见到这样朴实的文章。这孩子很好。我就是他的父母这一辈,比他父母年轻些,来
美国打拼的路相对容易些。我的孩子还小。如果他们到了十几二十岁能说出这样理智客
观的话,我就很欣慰了。
weiweimei 发表评论于 2015-04-27 13:55:24
@无烦无恼 发表评论于 2015-04-27 13:01:56
Strange name "Brain"????? Really???? or Brian????
Should be Brian. I guess they look similar.
无烦无恼 发表评论于 2015-04-27 13:01:56
Strange name "Brain"????? Really???? or Brian????
chinanohope 发表评论于 2015-04-27 12:52:39
同感
傻大目 发表评论于 2015-04-27 10:32:26
如果所有的中国人都能像文章的作者一样诚实坦诚的写文章,可能中国社会就不是现在
这个样子了。可惜,他受的是西方的教育,即使他叙述的都是关于中国人的事情。
他说的我基本上都相信。
这种文章,我认为,在中国社会环境下长大的人是写不出来的。
fonsony 发表评论于 2015-04-27 12:19:18
贴上时.女儿与好友(中式应说闺蜜)可能刚到达韩国机场转飞日本玩.请她回中国.no.我
们所谓爱乡土的人.只能摇摇头.
来文司机 发表评论于 2015-04-27 11:58:09
我女儿怎么只喜欢美国,讨厌中国,一提起回北京,心不甘情不愿的!
吾思故吾在 发表评论于 2015-04-27 11:42:02
热情的阳光 发表评论于 2015-04-27 09:56:49 跟关键的一点, 他压根家里没有ABC孩
子, 凭空想想中美的差别。
这位看文章了吗?没看清或看不懂不要乱喷。这孩子就是ABC。而且说得很实在
xingxing1 发表评论于 2015-04-27 11:10:46
淳朴,真实。
傻大目 发表评论于 2015-04-27 10:32:26
如果所有的中国人都能像文章的作者一样诚实坦诚的写文章,可能中国社会就不是现在
这个样子了。可惜,他受的是西方的教育,即使他叙述的都是关于中国人的事情。
他说的我基本上都相信。
这种文章,我认为,在中国社会环境下长大的人是写不出来的。
锦西 发表评论于 2015-04-27 10:19:28
还真是个诚实,善良,会思考的好孩子。没白来美国。因为多数都不行,仍然在寻生活。
闲磕牙 发表评论于 2015-04-27 10:14:18
这些孩子, 跟那些在中国上了高中, 到美国来上大学的年轻人也无话可谈,无共同兴
趣。
我跟他们说, 应该到中国去游玩,因为你是中国人。 但又跟他们说, 不要指望那里
的中国人会会因为你是华人而特别喜欢你。你如想去工作, 没门。
广州阿兰 发表评论于 2015-04-27 10:13:46
我真希望美国白人能像ABC自己一样把他们当白人看,有些ABC还真不把自己当外人。看
看他们的嘴脸做派就很容易理解没有自知之明的含义了。
洛阳儿女 发表评论于 2015-04-27 10:07:23
每天都来看看 发表评论于 2015-04-27 09:37:47
竟然还知道微信
--------------------
现在还有在美华人第一代不用微信吗?我周围的朋友40-50的都在用,年轻的更不用说
了,孩子们知道微信有什么奇怪的?
热情的阳光 发表评论于 2015-04-27 09:56:49
跟关键的一点, 他压根家里没有ABC孩子, 凭空想想中美的差别。
特别是对美国这边的孩子,一知半解。他们想什么,说句实在话, 我们当父母的都不
知道
但有一点能体会到, 就是与这骈文毫无关系
他们的思维,根本与中国无关,他们与小留们也毫无交集,更没有比较的感受
ZoyaWashington 发表评论于 2015-04-27 09:49:20
I think the narrator, ie. the 华裔第二代, missed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being American Chinese. America is the homeland they and everyone choose to
become an American regardless where they were born, thus it is their
responsibility to make their country a better place to live in. Along with
that,they need to take control of their own life and make the most of it.
Life doesn't own anyone anything, each person does.
怎么可以瞎说 发表评论于 2015-04-27 09:48:55
感觉magnet school,翻译成重点学校好一些? 毕竟是通过筛选的...
*********
高中的时候,我考进了一所磁铁学校(磁铁学校,magnet school,
laborlaw 发表评论于 2015-04-27 09:47:54
比如,我们有一辆丰田花冠而且可以在沃尔玛购物(同一时期,每个第一次走进沃尔玛
的中国人都为之震惊不已)。
疁城 发表评论于 2015-04-27 09:46:50
谢谢您可以入情入理,感人至深地描述第二代的感受。能交流一下您希望您的父母能多
做什么?少做什么?
每天都来看看 发表评论于 2015-04-27 09:37:47
竟然还知道微信
1 (共1页)
进入Boston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纽约11/8,11/9游行组委会告全体华人书转载:
今天我决定明天弄个Banner回家做纪念华裔还是缺少大牌
美国华侨早上好科学界的华裔团结故事 (转载)
穷得只剩钱的美国华人 (转载)建议:向哈佛捐1亿的潘石屹(图) (转载)
harvard这town学区怎么样?美国孩子与华裔子弟的三点不同 (转载)
ZT 日本裔国会议员Honda用英文骂了Jimmy Kimmel事件[转] 梁警官案:华裔真的就弱势吗?我们所缺的是不平则鸣的勇气 (转载)
一点华人在美国的故事 (转载)Toddler &Pre-K宝宝去daycare需要注意华裔比例吗?
欺负钓丝,伤天害理偶见张文华------请newton的华人看过来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美国话题: 04话题: 中国话题: 2015话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