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Cantonese版 - 去香港生孩子,说实话我现在很后悔
相关主题
成为经济特区之前,1980年深圳生活珠江新城开了家保税店 据说生意很好
港民围堵大陆游客,当面唱《蝗虫歌》 (转载)79岁黄俊英: 观众喜欢,我绝不“封喉”
广州风俗2(zz)广州开了几家专卖洋货的跨境电商体验店
问下有没从广州机场直接到深圳市区的巴士?入夏 跟着老广饮碗霸王花汤
深圳市政协副主席黄志光涉嫌严重违纪被查原来孩子大了也不安全,海珠区这事吓死人了
深圳财政吃紧的信号说说卖猪仔的经历,现在好笑当时惶恐
华裔美国人骗华裔加国人 (ZT) (转载)深圳超1.6万学生往返香港上学 路上需花2-4小时
广东:百年祖屋风中倒塌 老太挖出价值百万银元双非父母后悔赴港产子: 留港上学难 回去上学贵(图)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双非话题: 香港话题: 跨境话题: 深圳话题: 儿童
进入Cantonese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G***Y
发帖数: 9698
1
香港双非儿童上学困境:赴港读书累,在深难又贵
有人后悔在港生子,深圳市教育局正研究讨论该问题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6年03月29日 作者:晏婵婵 张艳丽
“去香港生孩子,说实话我现在很后悔。”再过一年多,深圳人曾娜(化名)在香港
生下的女儿就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当下面临的尴尬是:跨境,孩子从六七岁起就得每天
五小时耗在路上;不跨境,私立学校的学费承受不起,而且离家近的私立学校已经明确
不收“双非”儿童,“今年过完年一家人都在愁这个事”。
曾娜的烦恼不是个案。2001年,庄丰源案在香港终审判决,确立父母双方皆无香港
居留权的中国内地居民在港所生子女可享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自此十年间超 过20
万“双非”婴儿在港出生;直到2012年4月和20 13年1月,香港所有公立医院和所有私
立医院分别无限期停止接收非香港本地孕妇预约分娩,内地孕妇赴港生子才被完全禁止
。如今,即使是2012年最后一批出生的“双非”宝宝也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当初,父
母为他们想尽办法获得的香港身份,让他们最先感受到的却是上学的艰辛与尴尬。
关口:浩浩荡荡的喂饭大军
虽然是上幼儿园下午班,但家住布吉的刘女士却每天9点就要开始准备女儿的上学
事宜。经过多次“实验”计算,她总结了一条最优路径:10点从小区出发,换乘两次地
铁耗时1.5个小时到达福田口岸,半小时等跨境保姆车、过关,再坐车半小时到达元朗
幼儿园,刚好赶上一点钟第一堂课;全程来回五个小时,但好处是不会塞车、不会迟到
。而自从3岁的女儿开始跨境念幼儿园后,刘女士便辞去了工作,“中午12点才能空下
来,下午3点又要出发来关口接,没有公司会让你只工作三个小时。”
日前,南都记者随刘女士体验了一回跨境上学路。上午11点左右的地铁龙华线依然
非常拥挤,快到福田口岸的那几站陆续上来很多跨境学童,车厢充斥着三四岁小童的吵
闹声;而此时的福田口岸跨境学童等候区,场面则更为壮观:几百平米的大厅全是穿着
各色幼儿园校服的孩子,大部分年龄小到连话都还说不连贯;因为下午班幼儿园不提供
午饭,很多家长不得不把孩子的中午饭带到关口来喂,有的就草草给孩子吃几块面包饼
干了事。“我一般让孩子早上在家多吃点,书包里装点零食,晚上6点到家再吃。其实
很担心她会发育不良。”保姆车马上到,刘女士忙着给女儿嘴里塞饼干。
即便时间掐得刚刚好,有时也有意外会发生。“上个星期我女儿学校的校车在路上
跟人撞了,老师打电话来差点没把我吓死。之前也有朋友家的小孩书包里被人塞东西,
被水客利用。”正是有安全上的担心,家住西丽的肖妈妈就坚持了三年亲自跨境接送儿
子到学校。因为上上午班,母子俩每天早上五点半就得起床,转两趟公交到关口,9点
前必须赶到学校;碰上内地节假日但香港却不放假的日子,“排队过关一度崩溃到想哭
。夏天在关口等公交车被暴晒,好几次孩子也受不了,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扛过来
的”。
学习:两地大不同久久难融入
考虑到孩子跨境上学太辛苦,去年儿子上小一时,肖女士一家也讨论过让孩子回来
上学的问题,“但我们住的附近没有私立学校,南山的学校学费又太贵”。加上幼儿园
三年都坚持了下来,肖女士最后狠狠心,让孩子继续留在香港念小学。不到7岁的儿子
已习惯天天5点多起床,赶到学校上8点的早课。
2009年内地二胎尚未全面放开,突然怀孕的肖女士跟家人商量后,最后花费4万多
港元到香港生下小儿子。因为要照顾孩子,她辞掉工作,一家四口的全部经济负担都落
到了工薪阶层的丈夫身上。这几年因为要跨境送儿子上学,在深圳公立小学念书的姐姐
也常常抱怨妈妈偏心,“大的到了叛逆期,我也不能不管。”
因为两个孩子在深港截然不同的教育体系内学习,功课上怎么帮孩子一直也困扰着
肖女士。别的家庭一般大的可以辅导小的做功课,但弟弟因为是用繁体中文和英文,姐
姐完全帮不上手;加上家里又不说粤语,儿子学校的老师多次提醒肖女士,孩子在沟通
能力上与香港本地生相比还是有差距;香港小学阶段一般下午4点放学后都会有各种兴
趣班,但儿子因为要赶跨境校车回深便参加不了,久而久之在香港也难以融入。
未来:小学上完了,初中去哪上?
与肖女士的选择不同,因为时间和工作上的考虑,家住宝安松岗的黄先生没有让自
己的两个双非女儿去香港跨境上学。目前,黄先生的两个女儿都在宝安一所私立学校就
读,其女儿们所在的班级共30人,当中有近一半都是双非。即使在深圳,黄先生每天接
送孩子上下学的时间也要耗费近四个小时,还得是在不堵车的情况下。
提及私立学校的花费,黄先生坦言确实比公立学校高,却也还在自己的承受范围之
内。比起钱,黄先生显然更关注私立学校的教学质量问题。由于其目前所居住的地区并
非深圳的核心区域,黄先生直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对孩子有很大影响。“我们
这里相对比较不发达,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多还是会放在发达的城区。”
除了教育质量,更大的烦恼即将接踵而至。两个女儿下半年分别就读四年级和五年
级,再过一两年就都面临小升初的问题,但麻烦的是目前女儿就读的学校只有小学。当
下,黄先生已经开始盘算,“我家住的离东莞近,我打算到时候把女儿送到东莞一所口
碑不错的私立学校入读。现在学校里与我想法一致的双非家长不在少数”。但是由于教
学质量较高,要想入读这所学校也并非易事。据其透露,该学校要求学生和家长分别同
时通过入学考试、才有获得入读的可能。
虽然女儿上学也算一波三折,但黄先生还是比一些想在深圳就读的双非家庭幸运。
今年3月份招生政策出来后,曾娜所在龙岗区的一些私立学校已经开始明确拒收双非学
童,有的虽然允许就读,却没有学籍。同时据不少双非家长反映,目前深圳一些教学质
量较差的私立学校,高年级因为人数越来越少被取消,孩子念着念着就没书读了;而一
些教学口碑相对较好的私立和国际学校,收费又不是一般家庭能够承受的。
家长心声
想放弃香港身份
却没有返回机制
2012年,伴随着香港“零双非”政策的实行,深圳市公立学校原则上也开始拒收港
澳籍外籍学生,目前深圳市为港籍学童提供港式课程的民办学校虽说有11所,但一是学
位有限,二是收费昂贵。
一开始政策出来时,刘女士还觉得有回旋的余地,并不十分担心;但到女儿上幼儿
园之后,孩子教育的问题成了困扰整个家庭最大的困难,“早知道这样,我说什么都不
会去香港生的”。与刘女士的后悔一样,在连日的采访中,甚至有不少家长私下向南都
记者表示,希望国家能够建立返回机制,如果孩子能回深圳公立学校接受义务教育,放
弃香港身份也是愿意的。
委员关注
政协委员提交议案
深教育局称正研究
今年深圳市两会上,市政协委员陈昳茹提交了一份关于将港澳籍学童纳入公办学校
教育的议案。在议案中陈昳茹提到,官方数据显示多年来父母双方或父母一方非香港居
民在港生育的子女已有20多万;而从最近深圳市外事(港澳)办公室与综合开发研究院(
中国深圳)联合课题研究获得的数据表明,深圳跨境学童2015年已达3万人,总量高峰值
将于2016年至2018年升至6.5万-8.5万人之间。
目前,双非单非儿童上学、入学可选择的途径非常狭小。这些学童或者选择长途跋
涉舟车劳顿跨境上学、成为跨境学童,或者只能选择在深圳读民办学校或支付昂贵的学
费读国际学校。陈昳茹认为,上学、入学难问题已是双非单非儿童家庭的最大难题。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生活在深圳的香港、澳门籍儿童,可以推测他们成年后大部
分应该还是工作生活于这三地。”陈昳茹向南都表示,作为将来深港澳三地交流的使者
,现在尤其是双非儿童一方面不能融于香港、澳门,又难恢复内地身份,得不到三地社
会的身份认同,如果长此以往不引起重视,恐将带来更多社会问题。
陈昳茹告诉南都记者,在上周,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已经就其提案建议予以回复称
,目前市教育局正在就双非儿童入学问题进行相关研究讨论。
统筹:南都记者 晏婵婵 曹金良
采写:南都记者 晏婵婵 张艳丽
h*********2
发帖数: 232
2
自作自受,完全是自找烦恼,
G***Y
发帖数: 9698
3
香港出资、深圳出地建校,供双非儿童就读?
●南都此前报道“香港双非儿童上学困境”引关注●深圳正开展研究,香港教育局论证
在深建校可行性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6年06月10日
连环追
跨境学童高峰值两年内将达6.5万-8.5万人,南都近期报道的“香港双非儿童上学
困境:赴港读书累在深圳又贵”引起市人大代表和教育部门关注。今年高考巡考期间,
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马兴瑞也提到跨境儿童读书问题。马兴瑞提到,深圳人口这样多
,现在“强区放权”很多权力都下放到区里,跨境儿童读书等问题,都要一并考虑。
深圳市教育局近日透露,将协调市港澳办、公安局、口岸办及香港教育局,委托第
三方研究机构开展课题研究,为将来深港澳三地政府更好地开展社会管理合作提供决策
参考。而香港教育局也在论证在深建校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待香港明确后深圳将积极配
合。
现状
在途中花的时间
超过上课的时间
这些儿童上学、入学可选择的途径非常狭小,大部分选择跨境上学,成为跨境学童
。但由于语言、文化上的差异,跨境求学除了造成时间、精力上的花费,还带来安全、
融入等一系列问题。还有一部分学童只能在深圳读民办学校或支付昂贵的学费读国际学
校。
在受教育的年龄,双非儿童20%-30%的时间都在路途中度过钟摆式跨境学童生活。
2012年底,深圳公立学校突然对双非儿童关上大门。数万的双非儿童不得不舟车劳顿,
每天早起晚归跨境读书,在学校的时间最多有6个小时,而在途中的时间最长的超过8个
小时,大部分集中在4- 5小时。南都记者调查中了解到,跨境的时间,从布吉、龙华、
龙岗出发的时间如下,大概是在校时间6个小时,在途中8个小时。南山:幼儿园全日班
,在校时间6个小时,在途5个小时:半日班,学校3个小时,路途4 .5小时。福田(半
日班):在校3个小时,路上4小时。宝安(半日班):在校3小时,路途4.5~5小时。
“可以说,正常的关口附近的儿童到香港上学,基本上在途时间是4~5个小时,在
龙华、宝安、龙岗的儿童在途的时间会超过5个小时,极端的时间是8个小时,一天在学
校时间才6个小时,但是在途中时间已经是8小时。”双非儿童家长陈先生说,这一天以
及整个受教育的年龄(从幼儿园到高中)就1/6-1/3的时间在路途中,这样的儿童将没
有任何的个人时间,缺少运动,没有游戏;没有时间阅读,没有时间和其他人正常沟通
;也没有休息,没有朋友。
建议
能否允许港府
在深建立港校?
另外,“一周一行”对跨境学童父母带来很大不便。2015年,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
正式对外公布,公安机关即日起停止向深圳市居民签发赴香港“一签多行”签注,改为
签发“一周一行”签注。“该规定没有考虑和顾及到双非父母的感受与不便。”陈先生
说,例如,跨境学童如遇到孩子在学校发生紧急情况或生病,父母必须第一时间赶到学
校,而如果本周已经到过香港,则即使这种情况下家长也无能为力。
“大量的跨境学童每天钟摆式出入境,也给口岸带来压力。”市人大代表杨勤认为
,每天超过3万个双非儿童在深港之间钟摆式上学,加上家长、保姆等每天都在关口集
聚,对本来已经拥挤的出入境口岸带来重大安全隐患。实际上,双非儿童还面临文化认
同问题。“在香港,香港人认为他们是大陆人;而在内地,则被认为是香港人。”双非
儿童妈妈李女士认为,“这些儿童既得不到良好的香港教育,也无法得到内地传统的正
规教育”。
“深圳市政府划出适当的土地,允许香港特区政府在深圳建立港人12年制学校封闭
教学和管理,让这些双非儿童就近入学,享受与香港同等水平的义务教育。”杨勤建议
,参照在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并取得学籍的市外广东省户籍学生和省外内地户
籍学生的积分类型。让双非儿童与内地儿童享受中国公民同等的义务教育。并出台新的
政策,逐步放开跨境学童入读深圳公办学校的限制,完善学童上学的社会保障体系。
回应
待香港教育局明确后
市教育局将积极配合
对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深圳市教育局认为,“对在深居住的港澳籍儿童的现状开
展课题研究确有必要。”市教育局介绍,自2010年开始已开始重视此问题,下一步,将
协调市港澳办、公安局、口岸办及香港教育局,委托第三方研究机构开展课题研究,为
将来深港澳三地政府更好地开展社会管理合作提供决策参考。
对港方政府在深设立学校问题,深圳此前已与香港教育局进行沟通,探讨在深圳开
办由香港特区政府资助、提供港式教育的学校。香港教育局也作过相关研究,论证在深
建校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待香港教育局明确后,市教育局将积极配合。
而双非儿童能否参照在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并取得学籍的市外广东省户籍
和省外内地户籍学生积分类型?市教育局表示,2008年国家实施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广
东省印发了《广东省城镇免费义务教育实施办法》,未将港澳籍学生纳入免费义务教育
范围内。目前,港澳籍学生在深圳就读有以下渠道:一是就读与香港教育接轨的两所港
人子弟学校和9所开设“港籍学生班”的民办学校;二是就读深圳200多所民办中小学;
三是就读7所外籍人员子弟学校和1所中外合作学校。香港特区政府也高度重视在深居住
的港澳籍儿童就读问题,在北部地区建设义务教育学校,提供交通补贴,为在深居住的
港籍儿童在港就读创造条件。
市教育局还表示,2015年下半年以来,按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市教育局会同市政府
相关部门,认真摸底、开展调研,加强与港方沟通,研究如何更好地解决在深居住港澳
籍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鉴于此问题涉及多种因素,市教育局正积极统筹考虑,协调有
关方面,研究相关解决办法。
数据
跨境学童人数3年间最低翻倍
官方数据显示,多年来父母双方或父母一方非香港居民在港生育的子女已有20多万
,这些孩子的父母大部分是深圳户籍,孩子随父母生活在深圳。据最近深圳市外事(港
澳)办公室与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联合课题研究显示:跨境学童2015年已达3
万人,总量高峰值将于2016年至2018年在6.5万-8.5万人之间。也就是,将会增加3.5万
-5.5万名跨境学童,而今年(2016年)香港为双非儿童提供的学位才2790个。
个案
双非儿童家长更盼望建立户籍返回通道
自3月南都关于双非学童在深港两地面临的尴尬入学困境报道见报之后,余华(化
名)在此后的一个月时间内先后接受了众多媒体的采访,她一遍一遍讲述着自己刚上幼
儿园的女儿每天花5小时从深圳赴香港上学的艰辛。她满心希望两年后,在女儿正式入
读小学时,能够有一个回深圳读书的机会,或者和儿子一样得回深圳户籍身份,但显然
,她目前还看不到希望。
赴港读书累在深圳又贵
本月,一名有双非宝宝在深圳某私立学校就读港籍学生班的家长告诉余华,学校学
费下学年又要涨价了,从3.4万直接涨到5万元,涨幅接近50%;另一所位于宝安接收港
籍学童的私立学校也涨到了超过5万一年,“这么贵的学费每年8点开始报名10点就会报
满,苦等一年都有可能报不上,有钱也上不了”。这个价格,对于只有丈夫在赚钱的余
华家庭来说,显然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现在深圳的私立学校都在涨价,能接收港籍学
童的也有限,如果再这样涨下去,我们只能选择继续跨境”。
这两天,香港小一统一派位结果公布,却又兜头给了余华一盆冷水。今年香港葵涌
区的部分小学被首次纳入“跨境学童专用校网”,有部分双非学童被派位到葵涌的小学
,这就意味着今后上学的车程会更远。余华向南都记者表示,有朋友家住福田,如果就
读葵涌区小学每天路上要花费六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比上课时间都要长”,这几天
双非家庭群里已有不少家长去北区小学叩门(指小一统一派位结果公布后,校长可酌情
收取的学生名额),希望事情还能有转机。
能否采用积分入学政策?
对于由香港出资、深圳出地在深建立港籍学校的可能性,余华同样持不乐观态度,
“香港福利历来是不过境的,且不说深圳是否有地给双非建学校,香港建校的资金也得
立法会去投票通过,这一投又得多少年?到时候双非孩子们都已经上了小学了。再者双
非没有可持续性,最后一批双非念完,这个学校的生源又怎么办”?在余华看来,与其
大动干戈去建新的学校,不如考虑一下建立双非儿童户籍返回的通道,或者对双非儿童
也考虑采用入读深圳公立学校的积分入学政策。
采写:南都记者张小玲 晏婵婵
1 (共1页)
进入Cantonese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双非父母后悔赴港产子: 留港上学难 回去上学贵(图)深圳市政协副主席黄志光涉嫌严重违纪被查
ABC的认同危机还没解决,又来个双非儿童问题深圳财政吃紧的信号
部分赴港生子的父母后悔当初的选择 称愿弃港籍(图)华裔美国人骗华裔加国人 (ZT) (转载)
中介称内地孕妇可花40万元换非洲籍赴香港生子(组图)广东:百年祖屋风中倒塌 老太挖出价值百万银元
成为经济特区之前,1980年深圳生活珠江新城开了家保税店 据说生意很好
港民围堵大陆游客,当面唱《蝗虫歌》 (转载)79岁黄俊英: 观众喜欢,我绝不“封喉”
广州风俗2(zz)广州开了几家专卖洋货的跨境电商体验店
问下有没从广州机场直接到深圳市区的巴士?入夏 跟着老广饮碗霸王花汤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双非话题: 香港话题: 跨境话题: 深圳话题: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