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ChinaNews版 - 从满清百姓不爱国到今天
相关主题
大家说说准备怎么清算共产党吧钓鱼岛成为政治资本
中国政治大格局:左派、右派与当权派zz再次关注西藏的用意可笑
曹长青:肯定新文化运动 否定五四 (转载)医生和律师往往是政治骗子
四个现代化到了小平时代变成了个伪命题毛泽东为什么对皇军千恩万谢 (转载)
话说中共邪教感恩与信仰
[合集] 中国共产党就好像永久牌自行车建设法制制度才是中国建立民主的渐进道路 (转载)
老毛成为笑料算是一种政治进步?替袁腾飞抱不平?河殇(1988年六集电视片《河殇》解说辞)
吴国光谈中国政治改革(zz)(转载) 周旭昆: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性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中国话题: 政治话题: 对于话题: 社会话题: 国家
进入ChinaNews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g****s
发帖数: 425
1
这个题目显得相当怪异。实际上,题目全文应该是:从满清百姓不爱国到今天各种爱国
人士遍布海内外的历史粗谈。这样的题目显然太长了。
刚才看到一篇转载的帖子,历数了满清末年各种百姓不爱国的具体表现。我觉得,这种
“不爱国”的百姓,才是满清末年,大部分老百姓的真实写照。历史书里记录的那些赤
血忠心,义愤填膺的爱国人士,不过是一小撮知识分子的表现而已。
中国几千年的皇权统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帅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或者国家,是
属于皇帝的“私产”。几千年的文化教育,培养的就是这种“家天下”的文化。要是这
样的文化能催生一个“爱国”思想出来,才真是奇怪了。现在被后人认定的各种古人的
“爱国”思想,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的话,只是忠君思想而已。这是对于君主的个人
效忠,充其量是对于君主所代表的一部分人的效忠。比如后人屡屡诟病的满清末年割地
求和的事情,甚至李鸿章等被认为是卖国贼。按照当时的文化标准,实际上,这不过是
李鸿章等大臣作为皇帝家产的管理者,替皇帝送点钱财给别人平息别人的愤怒而已。
在民族国家的概念没有出现前,所谓国家就是君主的私产。而国家的概念是随着民族国
家的兴起才成为世界政治里一个主要的区别不同政治区域和范畴的标准。在欧洲,民族
国家的兴起伴随着的是王权的衰落。而这两个此起彼伏的过程是一个有很长的历史过程
的转变。但是对于中国来说,这个概念是典型的“舶来品”。首先,知识分子和一部分
官员才具有这种现代民族国家的概念;大部分的老百姓对此并无什么感受。其次,民族
国家的概念被引入中国时,伴随着的就是激烈的与各个不同民族国家的冲突。所以,民
族国家的概念一开始被中国知识分子吸收的时候,就有强烈的“救国”情怀。而救国,
就是将中国从各个外国民族手里拯救出来。这种委屈,激动,气愤和充满正义感的“救
国情绪”,从清末直到现在还是中国知识分子在谈及“爱国”这个概念时的主旋律。
现在回顾看来,从清末到如今,不论打着什么旗号,持有什么政治主张,都只有在“救
国”的名义下,才获得了合法性的空间;都以“救国”为口号进行政治宣传。
“救国”的过程,包括几个主要的内容:
1、树敌。
确认民族国家的身份,必须先解决一个问题“谁是自己人,谁是外人”。而这种身份识
别必须要有一个强化的过程,不允许有身份模糊的情况存在。为了避免这种状况,针锋
相对的“敌我矛盾”就是最好的理由。不是自己人就是敌人,看你们这些立场不坚定,
态度不明确的汉奸和准汉奸们往哪里找借口?
2、内部凝聚。
确定了敌我身份后,就是增强自己人这个团体的力量。一个团体的力量就是其可以动用
的资源。而对于一个团体来说,其资源是有限的。如何汇聚各个来源细小的资源,从而
形成一个可以被集中使用的强大力量;如何管理这些资源在团体内部的分配;这样的问
题就促成了不同的政治倾向。
3、对外斗争。
对外斗争的目的就是保护自己的资源,争取更多的资源。对于中国来说,从清末至今,
主要是各场对内和对外的战争。
(帖子一下子不要写得太长,否则有点吓人。待续吧。)
j**g
发帖数: 3091
2
已经太长了 :)
a***t
发帖数: 75
3
这是个好题目,有很多值得深入探讨的。坐在板凳上等下一篇,希望作者不要让人失望
啊。。。

【在 g****s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题目显得相当怪异。实际上,题目全文应该是:从满清百姓不爱国到今天各种爱国
: 人士遍布海内外的历史粗谈。这样的题目显然太长了。
: 刚才看到一篇转载的帖子,历数了满清末年各种百姓不爱国的具体表现。我觉得,这种
: “不爱国”的百姓,才是满清末年,大部分老百姓的真实写照。历史书里记录的那些赤
: 血忠心,义愤填膺的爱国人士,不过是一小撮知识分子的表现而已。
: 中国几千年的皇权统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帅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或者国家,是
: 属于皇帝的“私产”。几千年的文化教育,培养的就是这种“家天下”的文化。要是这
: 样的文化能催生一个“爱国”思想出来,才真是奇怪了。现在被后人认定的各种古人的
: “爱国”思想,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的话,只是忠君思想而已。这是对于君主的个人
: 效忠,充其量是对于君主所代表的一部分人的效忠。比如后人屡屡诟病的满清末年割地

a*******e
发帖数: 419
4
有深度 先mark一下

【在 g****s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题目显得相当怪异。实际上,题目全文应该是:从满清百姓不爱国到今天各种爱国
: 人士遍布海内外的历史粗谈。这样的题目显然太长了。
: 刚才看到一篇转载的帖子,历数了满清末年各种百姓不爱国的具体表现。我觉得,这种
: “不爱国”的百姓,才是满清末年,大部分老百姓的真实写照。历史书里记录的那些赤
: 血忠心,义愤填膺的爱国人士,不过是一小撮知识分子的表现而已。
: 中国几千年的皇权统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帅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或者国家,是
: 属于皇帝的“私产”。几千年的文化教育,培养的就是这种“家天下”的文化。要是这
: 样的文化能催生一个“爱国”思想出来,才真是奇怪了。现在被后人认定的各种古人的
: “爱国”思想,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的话,只是忠君思想而已。这是对于君主的个人
: 效忠,充其量是对于君主所代表的一部分人的效忠。比如后人屡屡诟病的满清末年割地

s**x
发帖数: 486
5
是的,其实觉得爱国的首要行动和目标应该是“强国”而非“救国”
前者强调修身,后者强调对立面的斗争

【在 g****s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题目显得相当怪异。实际上,题目全文应该是:从满清百姓不爱国到今天各种爱国
: 人士遍布海内外的历史粗谈。这样的题目显然太长了。
: 刚才看到一篇转载的帖子,历数了满清末年各种百姓不爱国的具体表现。我觉得,这种
: “不爱国”的百姓,才是满清末年,大部分老百姓的真实写照。历史书里记录的那些赤
: 血忠心,义愤填膺的爱国人士,不过是一小撮知识分子的表现而已。
: 中国几千年的皇权统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帅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或者国家,是
: 属于皇帝的“私产”。几千年的文化教育,培养的就是这种“家天下”的文化。要是这
: 样的文化能催生一个“爱国”思想出来,才真是奇怪了。现在被后人认定的各种古人的
: “爱国”思想,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的话,只是忠君思想而已。这是对于君主的个人
: 效忠,充其量是对于君主所代表的一部分人的效忠。比如后人屡屡诟病的满清末年割地

g*********r
发帖数: 9366
6
爱国的首要行动应该是爱国民,剩下全是扯淡

【在 s**x 的大作中提到】
: 是的,其实觉得爱国的首要行动和目标应该是“强国”而非“救国”
: 前者强调修身,后者强调对立面的斗争

a********6
发帖数: 14468
7
但是,现在的TG从舆论宣传看,一直把自己看作满清。看看电视剧就知道了,连李鸿章
都成了忧国忧民的好人,只是顺便贪污点,对国家的贡献是主要的。

【在 g****s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题目显得相当怪异。实际上,题目全文应该是:从满清百姓不爱国到今天各种爱国
: 人士遍布海内外的历史粗谈。这样的题目显然太长了。
: 刚才看到一篇转载的帖子,历数了满清末年各种百姓不爱国的具体表现。我觉得,这种
: “不爱国”的百姓,才是满清末年,大部分老百姓的真实写照。历史书里记录的那些赤
: 血忠心,义愤填膺的爱国人士,不过是一小撮知识分子的表现而已。
: 中国几千年的皇权统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帅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或者国家,是
: 属于皇帝的“私产”。几千年的文化教育,培养的就是这种“家天下”的文化。要是这
: 样的文化能催生一个“爱国”思想出来,才真是奇怪了。现在被后人认定的各种古人的
: “爱国”思想,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的话,只是忠君思想而已。这是对于君主的个人
: 效忠,充其量是对于君主所代表的一部分人的效忠。比如后人屡屡诟病的满清末年割地

t******o
发帖数: 2792
8
“在欧洲,民族国家的兴起伴随着的是王权的衰落。”
这个?同一般的欧洲史相左吧,民族国家的兴起往往伴随着的是王权的加强。

【在 g****s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题目显得相当怪异。实际上,题目全文应该是:从满清百姓不爱国到今天各种爱国
: 人士遍布海内外的历史粗谈。这样的题目显然太长了。
: 刚才看到一篇转载的帖子,历数了满清末年各种百姓不爱国的具体表现。我觉得,这种
: “不爱国”的百姓,才是满清末年,大部分老百姓的真实写照。历史书里记录的那些赤
: 血忠心,义愤填膺的爱国人士,不过是一小撮知识分子的表现而已。
: 中国几千年的皇权统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帅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或者国家,是
: 属于皇帝的“私产”。几千年的文化教育,培养的就是这种“家天下”的文化。要是这
: 样的文化能催生一个“爱国”思想出来,才真是奇怪了。现在被后人认定的各种古人的
: “爱国”思想,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的话,只是忠君思想而已。这是对于君主的个人
: 效忠,充其量是对于君主所代表的一部分人的效忠。比如后人屡屡诟病的满清末年割地

T********e
发帖数: 1193
9
前清:爱国和忠君混淆
现在:
n*******1
发帖数: 4152
10
这思考不错
相关主题
[合集] 中国共产党就好像永久牌自行车钓鱼岛成为政治资本
老毛成为笑料算是一种政治进步?替袁腾飞抱不平?再次关注西藏的用意可笑
吴国光谈中国政治改革(zz)医生和律师往往是政治骗子
进入ChinaNews版参与讨论
j**g
发帖数: 3091
11
你知道得太多了。。。
(国内现在流行的一句话,个人觉得够狠)
g****s
发帖数: 425
12
今天下午不知为何不能登陆MITBBS。
书归正传。
清朝末年,中国几千年社会的转型期,各种思想的冲击不仅仅是剧烈的,而且是伴随着
与来自海外各国多种不同文化和不同社会之间的冲突。而这些冲突中,甲午战争的失败
在中国文化的转变史上成为一个枢纽一样的机会。
在甲午战争前,清王朝已经输掉了好几场战争了。在此之前,所谓的丧权辱国,大部分
其实是清王朝皇帝的权威被侵犯,皇帝的面子被损害。自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的几十年,
中国的官员和一部分知识分子已经开始接受中国相对于英法等强国来说是一个“弱国”
。所谓的弱国,并不是中华文化和中国制度的落后,而是中国相对于西方那些被称为“
奇技淫巧”的科技落后。以中华之地大物博,加以时日,西方列强当甘拜下风。这样的
论调,至今还在不少中国人的思想里根深蒂固呢。然而,甲午战争的失败于日本这样一
个不仅仅比中国穷,并且比中国开放更晚的国家,真正刺痛了很多知识分子的自尊心。
一个成年人如果被一个壮汉打败,自尊心不会受到多大创伤。但是如果被一个少年打败
,那就是奇耻大辱。
当中国的知识分子们比较一下中日的差距后,开始意识到,中国不是在“奇技淫巧”上
输给了日本;也不是在金钱和财力上输给日本。比较中日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两国
的制度有巨大的不同。
这种不同,最重要的就是国力的运用效率上的不同。日本以一个穷国,小国;集中力量
聚集成一个拳头,揍得大清帝国这个臃肿迟钝的老大帝国满地找牙。日本人能聚集起这
样的力量,不仅仅来自于一个高效的官僚政府的统筹运作,也来自于天皇、内阁与国家
,这三者之间的利益取向高度一致。而这种一致性的发生,最明显的表征就是幕府的倒
台换来了天皇通过内阁执政而形成的某种现代“集权社会”的类似状况。
反观清王朝,皇帝有心强国,官僚却为了私利不惜出卖国家利益,阻碍下层知识分子的
“报国之心”。这里面有个很重要的问题,恰恰就是国家“产权”的问题。大清朝国家
的产权是皇帝的,所以皇帝要强国。对于那些官僚来说,自己屁股底下的位子,兜里的
银子,占有的土地和房子,家里的妻子和儿子,这些才是他们的“财产”。自康梁维新
,公车上书开始,中国的知识分子们前赴后继地引入各种各样的政治思想寻找解决中国
这种几千年王朝专制的制度如何进行华丽转身的问题。
康梁维新,是这场救国运动最早的大规模改造国家组织状况的努力。这场不成功的维新
,首先针对的目标就是整个社会最上层政治结构的“换血”。正如日本“颠覆”了那个
腐朽的幕府换来了整个政治面貌的一新;中国的这些年轻知识分子们也幻想通过类似的
政治换血达到改造中国社会政治面貌的目的。现在看来,所谓维新的失败,并不是这场
维新运动提出的各种具体主张的彻底失败,而是这些参与维新的年轻知识分子和那个傀
儡皇帝的个人政治前途的失败。慈禧太后在剿灭和诛杀了这些年轻的维新派人物后,不
仅仅大量接纳了他们提出的各种主张,甚至积极督促实现。现在回顾这些维新派的主张
,他们是试图在中国这种几千年的文化“铁屋子”上撕开一个缺口。他们意识到了旧有
的这套文化和制度本身早已不堪重负,但是他们却并没有一个改造社会的明确的方向。
维新派的出现,是中国这种社会制度走到不得不改变的地步的一个集中表现。在此之后
,中国的知识分子主要思想不再是“需不需要改变中国的制度”的问题,而是“如何改
变中国的制度”的问题。
正因为中国的这种对于政治制度建设的需求是在巨大的中外之间的民族矛盾的背景下进
行的,所以各种政治思想和制度设计的标准就是要在民族冲突,乃至民族战争中取胜。
维新派的失败,至少告诉了那些有心改造中国政治制度的知识分子们一个重要的提示:
依靠皇帝就无法更换官僚,也无法获得这些年轻知识分子们登上政坛一展抱负的机会。
而中国制度改变最大的阻碍,正是这些官僚与地方地主势力勾结而形成的维持现有利益
分配格局的固定模式。几千年的王朝专制能够存在就是由于牢固的农业社会基础决定的
。这种基础状况,不仅仅排斥工业化和商业社会的引入,也排斥随之而来的政治制度的
改变。在这种农业社会基础没有改变的前提下,依靠和平地改良式地改造上层建筑的政
治结构来达到自上而下的社会转变,这根本是一种不可能的任务。速效的社会制度改变
方式只有选择暴力革命式地对旧制度进行颠覆性地改造。
革命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壮大过程,主要来自北美和南洋地区的华人与江浙,两广地区的
知识分子之间的联合。江浙和两广是清末“改革开放”最早的地区。不仅仅各种新思想
更容易被那里的知识分子接受,而这些地区社会的资本主义化改变也令这种政治革命获
得了比北方更牢固的基础资源。革命派们很容易就从资本主义的政治理论中找到了“民
权”这个概念。得益于一整套经历过几百年反封建后确立的资本主义理论,中国的知识
分子们迅速找到了他们反抗几千年王权统治的“合情合理”的,正大光明的理由。所谓
合情合理,是“天赋人权”的理论解决了他们反抗“天授皇权”的理论问题。而正大光
明的原因,就是这种革命将会“救国”,“强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不仅仅
是皇帝的私产,更是所有中国人,至少是所有汉族人共同的财产。这种产权意识的转变
,正是现代民族国家最主要的基石。官员卖国,不仅仅是损害了皇帝的利益,更是损害
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利益。
这种以救国强国为目的的资产阶级革命,促成了在缺乏资本主义基础的中国社会进行上
层政治改造的动力。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依靠的是工业革命和商业社会的兴起壮大。
这样的资本主义革命,首先是为了解决社会内部已经形成规模的资本主义经济实体的利
益需要。因此,这些资本主义革命一方面通过提倡民权反抗王权,另一方面通过资本主
义的政治制度实现了社会内部经济实体之间的社会利益分配格局。这种在欧洲原生的资
本主义的政治正确性就在于其解决社会内部矛盾和利益分配上被整个社会接纳。而中国
缺乏这样的社会基础,于是,中国的资本主义革命借助的理由和动力就是民权建设的成
果能够在实现最终可以动员社会资源达到国家强大的目的。这种目的性,一方面解决了
清末资本主义革命最迫切的政治合理性问题,但是另一方面也为将来的社会制度的变形
和堕落埋下了隐患。
(待续)
g****s
发帖数: 425
13
辛亥革命是一个挺有意思的事情。至少在当时,国家、民族、救国等概念,主要是知识
分子和下层官僚的思想。而由这些下层官僚和知识分子掀起的革命,在没有多么广泛民
意基础的情况下,却通过地方政治势力的参与获得了成功。
正如汉朝末年三国的兴起那样;清末中国地方政治势力的兴起,得益于太平天国的造反
。地方政治势力的壮大,一方面当然得益于中央的政治和军事实力的衰弱;另一方面也
是地方经济在各个帝国主义强行引入资本主义后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地方经济体系。这些
帝国主义国家对地方政治势力的支持成为他们与中央王朝较劲的有力筹码。而中国的传
统农业社会更是对地方自治性质的政治势力带来的地区稳定的政治状态给予了足够的支
持。义和团运动后期,地方政治势力拒绝服从中央王朝的命令,已经昭示了这种地方割
据的前景。而资本主义民权政治理论的引入,给予了这些地方政治势力摆脱中央王朝控
制,甚至染指中央政权的“正义性”理由。辛亥革命一声枪响,导致各地纷纷独立。与
其说这是资本主义革命的胜利,不如说是“天下大势,合久必分”的结果。
《三国演义》开篇的这句“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似乎成为中国历史的一个
不可更改的规律。这种规律,与其说是神秘的天意,不如说是中国几千年的农业社会必
然的规律。农业社会,社会财富的来源就是对土地的占有。统治者扩大自己拥有的土地
,就是扩大自己拥有的财富的唯一途径。这是天下“分久必合”的动力。而农业社会,
本身的经济利益产生方式简单,不需要多么复杂的协调和管理参与,大部分农业活动只
需要直接参与的农民就可以完成。减少在经济利益转换过程中的中间环节的利益占有,
将有效提高最终占有者的利益。于是,农业社会中,在主要的和平时期,社会的政治矛
盾都体现在皇帝对地方政治势力的打击压制上。这种打击,一方面可以巩固皇帝无远弗
届的控制力,另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利益从农民向皇帝输送的过程中被地方
政治势力截留的程度。于是,每当中央王朝的政治和军事实力减弱的时候,以地方的官
僚和地主为主体的地方政治势力就崛起独立,摆脱中央权力对于地区利益的攫取。而中
央政权的政治和军事实力衰弱,其根源一方面是皇权政治对于地区管理的效率过低;另
一方面是农业社会的社会资源集中效率过低。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在高
昂的管理成本下,政治结构无法负担经济运行需要的管理效率和资源运作效率。中央政
权甚至无法控制各种矛盾导致的地区动乱。于是给了地区政治势力通过在本地区的有效
管理达到政治和经济崛起的机会。
中央王朝在隋唐之后,尤其是明清以来,有效地通过“天子门生”的科举官僚制度压制
了地方政治势力的崛起。这套科举官僚制度的“政治合法性”基础,就是儒家的皇权政
治理论。辛亥革命一声枪响,送来的首先是颠覆儒家皇权政治的资本主义政治伦理。地
方政治势力趁势崛起,令中国进入了一个所谓“军阀割据”的历史阶段。
(待续)
g****s
发帖数: 425
14
回顾从甲午战争到民国建立一段时间,总体来说,中国的基本状况,老百姓的基本认识
和普遍文化没有什么明显的改变。皇朝集权的政治模式和文化,在中国的绝大部分普通
人的思想里还没有变化。而在知识分子中,以及一部分官僚中,认识到至少中国的基本
政治制度是应该发生一些变化了。这种变化主要的目标就是这天下再也不能仅仅是皇帝
一个人的天下了。而不同思想间的主要差异就是“保皇vs共和”。
保皇者,想着君主立
宪,想着一个有着几千年传统的皇帝不能丢。没有皇帝的天下,如何成个体统?共和制
的支持者,恨不得一天变成类似西方共和体制的强国。由于中国几千年的皇帝传统太强
大,共和制的支持者不敢,也不愿意负担有一个即使是虚位君主的风险。保不准什么时
候这个虚位君主就复辟了。各种反对清王朝的起义被残酷镇压也基本上断绝了虚位君主
被革命者接受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各地的政治势力宁愿有一个群雄并起,自己可以
做一个割地称王的土皇帝;也不愿意在北京有一个可以被人“挟天子令诸侯”的虚位皇
帝。袁世凯称帝之不得人心,不见得是所谓共和思想深入人心;更大的可能是其属下的
将领在成为各个有实权的军阀后,再也不想看到只能一姓一家做皇帝的状况了。
中国文化冲突至此的核心是对于皇权的认识与反对的冲突。尤其是废除科举教育后,新
式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更加渴望整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发生变化;并且这种变化
的程度越激烈越好。共和制的支持者曾经想象,只要中国一旦废除君主,成为一个共和
体制的国家,立即就可以获得世界各国的平等对待。中国就再也不是一个落后于时代的
老大帝国而至少能像日本那样成为可以在世界上与列强国家并驾齐驱的新学生。
而世界上各个国家也早已腻烦了清王朝皇帝那种反复无常,朝令夕改的统治方式。对于
商业活动来说,没有比一个无法预测,变幻无常的交易规则更让人头疼的了。今天很多
人说西方国家有像对待印度那样瓜分中国的野心。在我看来,这种说法至少不是全面的
。在西方列强中,对中国领土有野心的,主要是俄罗斯和日本这两个刚刚开始脱离农业
社会的国家。对于像英法美这种有比较成熟的商业社会文化的国家来说,能赚钱比占领
一个无法统治的国家更合算。比较一下中国跟印度之间的差别,回顾一下东印度公司建
立统治印度的超级权力的过程就能看到占领中国比起与一个能按照规则与他们做生意的
中国来说,前者更有利。
印度在几千年的历史里,缺少一个可以统一整个印度次大陆的政权。到英国进入印度的
时候,莫卧儿政权也仅仅在印度北方确认一种宗主统治的地位。与几百个土王做生意的
难度,真不如将他们“统一起来”做生意。而中国几千年已经形成了一个统一比分裂更
正确的政治文化。尤其是明清两朝以来,中国在一个版图上基本形成了政治和经济统一
的整体。与这样的一个政权交易比起将其分割成无数块后进行统治更划算。
而俄罗斯和日本这两个国家刚刚从农业社会开始进入工业和商业化社会。他们没有殖民
地进行资源的获取;而对于资源的攫取和对于农业土地的占领,仍然是这两个国家的一
个政治方向。对比起俄罗斯和日本这两个并不算当时最强大的国家却能从中国获得如此
广阔的土地;英国,法国,美国这些国家却仅仅要了几个租界;这简直对中国的土地来
说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在当时的世界政治来说,类似中国这种皇朝集权的国家,在世界上就是被欺负,被宰割
的对象;是无法与英美法德这些国家平起平坐的。这两类国家的地位就好似猎物与猎人
的关系。而中国的知识分子们正是期望将中国变成一个共和制的现代国家后,成为能够
有资格列席世界版图的一分子。因此,从甲午战争到民国建立,基本上没有多少对于帝
国主义的仇恨,更多的是恨自己不如对方的反省。知识分子的反对目标主要是对于清王
朝的皇权政治。爱国就是要反对清王朝,帝国主义是这些反抗者,革命者的朋友和未来
的“同事”。
(待续)
g****s
发帖数: 425
15
推翻清王朝,是一个将“家国”变为“国家”的过程。也是一个重新塑造中国人对于国
家认同性的开始。民国的建立,让这个国家不再是爱新觉罗家的产业,也不是朱皇帝或
者别的哪个皇帝的家业;这是一个中国人,人人有份的国家。
当这样一个国家出现以后,如何建立和健全这个国家就成为中国人要面对的主要政治问
题和文化问题。最早期的国家政治结构设计基本上是照抄了美英法等国家的体制结构。
而这种体制结构,直到今天,即使经历了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到共产党政府的变迁,基
本的结构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这种行政,立法,司法的结构体系是西方国家经过几百年
资本主义化商业社会的建设形成的。整个政治结构的核心就是民主制度下的利益均衡与
协调。君主制的崩溃,伴随着“君权神授”的崩溃。神意对于社会权力的“绝对正确性
”指导地位的丧失,必然要求重新建立一个社会权力的分配原则。文艺复兴后的西方文
明出现了文明标准从“神权”向“人权”的转变。至少在社会的政治和利益协调上,所
谓“神意”的至高无上性已经让位于“人的意志”,更确切地说是“多数人的意志”。
比起“神意”的高深莫测和容易被一部分神职人员操纵的状况,无疑以投票等方式进行
明确表达的“多数人的意志”,不仅仅有显得更公正和更公开的状态,更重要的是,符
合“多数人的意志”的决策,有来自于“多数人”的资源,甚至暴力资源作为后盾,因
此具有比“少数人”更强大的被执行力。
民主,就是实现这种“多数人意志”的方式。今天还有很多人赋予了民主很多高尚的形
容词。这些赞美之词并不是完全错误,然而将民主过高溢美也显得有点荒谬。民主既不
代表其结果最正确,更不代表最公正,甚至未必是所谓的“最佳方案”。民主成为现代
国家的基本原则主要是满足了两个因素。1、社会的最高权力来自于“人的权力”。无
论是何种权力,都是一种调动社会资源的能力。这些能力出于执行效率和可管理的因素
,只能局限于一部分人掌握。民主就是令这种只能由一部分人掌握的权力,来自于一个
名义上“人民的授权”过程。2、民主的方式产生的结论,由“多数人”的支持来保证
其实施。即使有“少数人”反对,也无法阻止。这种“多数人”与“少数人”的概念,
并不是指真实的人数的多少,而是基于民主过程中经过某种折算后的多与少。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不选择君主制的政体和君权神授的政治伦理,走向民主的政治
制度和政治伦理是人类到目前为止的唯一方式。西方社会几百年的政治文明成果被中国
人学来,或者说“抄”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然而,这样的政治制度是建立在比较发达
的商业社会和资本主义经济上的结果。资本主义社会的高度分工和复杂的利益关系已经
超越了一个可以人为主观控制的程度。高度分工,令社会的各个不同的阶层与部门互相
依赖的程度提高,形成一个高度复杂的社会网络。由工业生产创造出来的社会财富也只
有通过这个复杂的资源转换链条才能在整个社会进行分配,从而维持社会的运转。这种
“你中有我,无法分割”的状态,才令社会的上层结构采取互相协商,共存共生的结果
。而这样的状况,在民国刚刚建立的中国是几乎可以说微不足道的。
中国社会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农业社会。资本主义发生和发展所需要的工业革命,科技大
进步在中国并未发生。不仅如此,由于地理隔绝的原因,这些科技成果传入中国的途径
都没有。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君主专制政体就根基于农业社会的存在。维持农业社会,
压制商业活动,打击社会流动性,尤其是根除社会中间阶层,成为中国这种君主制政体
最核心的利益。农业社会的封闭性,科举制度对于人才的吞噬效应;在此基础上一个皇
帝带领有限的官僚阶层管理几亿近乎文盲的农民,这就是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状态。
要在这样的国家一夜之间建立一个来源自发达商业社会的民主政体,几乎是一个不可能
的任务。
在清王朝崩溃后的军阀时期,实际上就是各个军阀土皇帝在自己管辖的地区复制了当年
清王朝的模式。而更恶劣的是,其野蛮和混乱的程度比清王朝有过之而无不及。此时,
中国的思想界开始出现前所未有的一种状况。自科举制度废除后,在新式教育制度下成
长起来的知识分子们,尤其主体是大中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们,开始如饥似渴地从西方世
界学习和引入各种可资利用的政治理论。他们企图用这些理论来解释和解决中国这种农
业社会如何建立民主共和政体的国家的问题。这是自汉武帝“独尊儒术”几千年后,中
国人难得的一次自由思想时期。思想界的第一次战役就是彻底打击儒家,将这些儒家的
旧传统,旧道德,旧伦理彻底埋葬。这就是新文化运动。
(待续)
k*****e
发帖数: 22013
16
这一系列版主都看不上吗?都不m?

【在 g****s 的大作中提到】
: 推翻清王朝,是一个将“家国”变为“国家”的过程。也是一个重新塑造中国人对于国
: 家认同性的开始。民国的建立,让这个国家不再是爱新觉罗家的产业,也不是朱皇帝或
: 者别的哪个皇帝的家业;这是一个中国人,人人有份的国家。
: 当这样一个国家出现以后,如何建立和健全这个国家就成为中国人要面对的主要政治问
: 题和文化问题。最早期的国家政治结构设计基本上是照抄了美英法等国家的体制结构。
: 而这种体制结构,直到今天,即使经历了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到共产党政府的变迁,基
: 本的结构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这种行政,立法,司法的结构体系是西方国家经过几百年
: 资本主义化商业社会的建设形成的。整个政治结构的核心就是民主制度下的利益均衡与
: 协调。君主制的崩溃,伴随着“君权神授”的崩溃。神意对于社会权力的“绝对正确性
: ”指导地位的丧失,必然要求重新建立一个社会权力的分配原则。文艺复兴后的西方文

w*********e
发帖数: 5286
17
写的相当不错,你应该每篇新开一个题加上(1)(2)编号。

【在 g****s 的大作中提到】
: 推翻清王朝,是一个将“家国”变为“国家”的过程。也是一个重新塑造中国人对于国
: 家认同性的开始。民国的建立,让这个国家不再是爱新觉罗家的产业,也不是朱皇帝或
: 者别的哪个皇帝的家业;这是一个中国人,人人有份的国家。
: 当这样一个国家出现以后,如何建立和健全这个国家就成为中国人要面对的主要政治问
: 题和文化问题。最早期的国家政治结构设计基本上是照抄了美英法等国家的体制结构。
: 而这种体制结构,直到今天,即使经历了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到共产党政府的变迁,基
: 本的结构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这种行政,立法,司法的结构体系是西方国家经过几百年
: 资本主义化商业社会的建设形成的。整个政治结构的核心就是民主制度下的利益均衡与
: 协调。君主制的崩溃,伴随着“君权神授”的崩溃。神意对于社会权力的“绝对正确性
: ”指导地位的丧失,必然要求重新建立一个社会权力的分配原则。文艺复兴后的西方文

g****s
发帖数: 425
18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知识分子们当然也看到这个新建立的共和民国实在是虚有其表。如果
改造整个国家的民族精神,首先当然是要清除“垃圾”。这些垃圾就是几千年的儒家思
想。然而,在政治领域和大中学等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的领域,儒家的那套政治思想随
着皇朝政治的瓦解已经没有了公开的市场。在这些领域里清除儒家思想,至少在表面上
确实是扫垃圾那样摧枯拉朽。但是,在更广阔和更深刻的地区,尤其是农村和乡镇等占
中国绝大部分面积的地区,依赖于农业社会存在的那套儒家的伦理道德仍然是支撑中国
社会最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基础。甚至新文化运动对于当时的北洋政府有多少影响力也值
得怀疑。从今天看来,这场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更像是那些大中学校和报社等文化
人聚集地区的一种自我娱乐性质的沙龙活动。与此同时,各地的军阀们正在以土皇帝的
方式在自己统治的区域横行无忌。整个政治体系依赖于军事力量的支撑,而各地军阀依
赖的仍然是个人效忠和利益收买的方式进行互相之间的共存。
然而,新文化运动也并不是没有作用的。但其最有效的结果,不在于是否改变了当时的
执政府,却在于培养了一批具有新文化思想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将在未来改变了中国。
在新文化运动的各种思潮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种可以粗略用“左中右”的方式进行
分类的思想理论。
首先当然是来自英美法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套民主自由思想。然而,这种理论本身
是建立在商业社会和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的价值观。对于中国幅员广阔的农业社会来说
,基本上是手足无措。这种手足无措的原因,除了中国人普遍地缺乏对于个人权利的认
识,更特别的地方是其理论宣传者的目的是为了建设一个强国。这种目的性,可以说是
民主自由的价值观刚刚被引入中国就走上歧途的开始。这种错误的开始,注定了它走向
末路的结局。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出来的这套民主和自由的价值观理论,主要的目的就是
防止过度强大的国家权力对于个人利益的侵犯,而并不是为了建设一个所谓军事,政治
和国力强大的国家。各种民主的制度设计是为了一个国家内,具有不同利益趋向的“有
产者”如何保护自己的利益,如何协调社会利益的分配。可以说,从某种程度上来看,
民主和自由的价值观诉求所“敌对”的就是“强大的国家权力”。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
能够强国,并不是有目的地增强国家权力和实力的结果;而是其内部在协调了各种利益
后,社会整体经济和政治实力得以不断提高的结果。在政治力量依靠军事实力,而军事
实力依赖于个人效忠式的伦理价值观,依赖于各地外国资本,地主和大资本家的支撑的
军阀时期,这样的理论可想而知是不会有什么明显的效果的。
有一句俗话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这句话,学过历史的
同学都知道。而这绝不是一句套话,不过,更准确地说,十月革命送来的不仅仅是马克
思主义,更多的是送来了列宁主义。
马克思主义只是理论上的阐述。无论是其经济学上的贡献,还是社会学上的理论,都仅
仅是理论。马克思确实是十九世纪一位极其重要的伟人。虽然今天很多人出于对各种人
类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共产主义革命惨剧的反感而贬低了他的价值,然而他的理论影响
力却是实实在在影响了世界一百多年。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被列宁改造后,应用在了俄罗
斯的国家革命上。可惜马克思没有来得及仔细考察一下列宁对其理论的改造。否则,马
克思应该会看到列宁的改造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走向“邪恶”的开始。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各种问题,这里也不必详述;仅仅提醒一点的是,马克思对于社
会演变的看法,对于共产主义实现的问题是经过某种思考后的结论。无论是社会主义也
好,共产主义也好,都是建立在一种社会化大生产高度发达的社会才可能出现的。这种
社会化大生产高度发达的状态产生了一种社会分工协作的高度专一性和联合性令整个社
会的群体形成一种高度组织化的状态。当然,马克思认为这么高度组织化的状态,当然
是由其主要参与者——工人阶级进行领导和推进的。这种对于社会发展规律的结论,以
及对于其中工人阶级是领导者的结论,成为以列宁为首进行新式集权专制政治模式的开
端。
前面讲过,人类在摒弃了“神意”对于政治伦理的至高无上指导地位后,自然而然地只
能选择“人”作为政治伦理的指标。而列宁的改造,首先重新否定了“人”的作用,再
次选择了“神意”作为政治伦理的标准。当然,此时的“神意”已经不是上帝或者真主
,而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规律推断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于虚位的“工人阶级”的“领导地
位”进行“神化”的结果。于是,一个虚拟的工人阶级,借助马克思那些“真理”一般
的“神谕式”社会学结论建立了对于国家政权绝对排他性的占有。而所谓的“工人阶级
”,却绝不是一个个真实的工人,而是号称代表工人的政党及其党魁。于是,一个类似
于“君权神授”的“工人阶级依据马克思主义进行绝对领导”的专制政体就得以实现了
。这也是为何社会主义国家只能在落后贫穷的农业国家首先实现的原因。因为这些国家
具有长期而浓厚的专制集权统治历史,但缺乏商业社会的民主实践经验。于是这套以社
会主义名义,实际上是专制集权政治的统治方式,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够被这些国家
的人民所接受。需要的思想改造,不过是将“神谕”改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将“君
主”改称为“工人阶级政党的领导”。对于那些没有学习过,没有能力去学习马克思主
义理论的文盲工人和农民来说,这样的理论比起那些解释他们有什么社会权利的方式要
简单有效得多。
当然,这仅仅是这套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理论上具有了很强的传播能力而已。社会主义
理论更强烈的传播效应,还在于其对于社会彻底颠覆的目标。对于民主制度来说,其首
要的目标就是保护有产者对于其拥有的社会财产的支配地位。在此基础上,才是社会财
富进行如何分配的博弈协调。而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中国,都有着巨大人数的,没有财产
和无法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的农民。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扩张,对于农业社会的影响,就
是通过竞争性榨取社会资源从而导致农业社会破产。此时的资本主义,其社会政治和文
化伦理还没有发展出对于社会贫穷者的福利救助思想。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以大规模工业
生产,不仅仅高效利用资源而且以及其廉价的产品供应社会。中国的资本主义越发展,
农村的经济状况就越恶化。而军阀的混乱统治和连年战乱更是对农业社会这种低效率生
产方式的沉重负担。地主自然而然地将这种社会压力向农民倾泻。城市贫民和农民对于
这种社会状况的不满,自然而然地反映到与其有关系的,或者对其同情的知识分子的思
想上。对于这种状况最彻底的“反动”,就是将农民和地主的政治地位互换,将工人和
资本家的政治地位互换。而这种互换有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进行“合理合法化”的解释
,唤起了众多有良知,对贫穷工人和农民具有同情心的知识分子的共鸣。这些知识分子
们当然无法,也不用向农民们解释马克思主义的全套理论。他们只要指出农民的仇人就
是地主,工人的仇人就是资本家;打倒了地主和资本家就可以分他们的财产,而这些财
产“天生”就应该是农民和工人的。至于分到财产之后怎么办,那是以后的事情。
显然,对比起“水土不服”的资本主义民主制思想来说,列宁主义这种改头换面的理论
更符合农业社会农民造反的需要。
当宣传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在中国北方毫无用武之地的时候,持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知
识分子在孙中山的广州国民政府里找到了发挥其影响力的机会。
某种程度上来说,英美法等资本主义国家倾向于与已经掌握地区权力的势力合作。这种
合作,当然是为了商业和贸易上的需要。各地的军阀作为地区的实际掌权者,都从这种
与外国资本的合作中获得了利益。而这些资本也能够在军阀的保护下进行贸易盈利。孙
中山作为当时合法的北洋政府的反对者,终于在南方的广州找到了一点支持。与资本主
义国家不同的是,苏联的爱好就是支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里的造反者。于是,苏联和
孙中山一拍即合。苏联的敌人是那些资本主义的国家,孙中山的敌人就是这些资本主义
国家支持下的北洋军阀。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随着北伐军的步伐由南向北越喊越响。
这是以后几十年里,中国人无数次高呼打倒帝国主义的序曲。资本主义国家不再是一个
个单独的,具体的国家;而是作为意识形态里的一个整体处于需要“被打倒”的地位。
在这些中国人的义愤填膺的口号背后,站着一个苏联——这个将影响中国近百年的意识
形态力量。
(待续)
t******o
发帖数: 2792
19
每次看lz写这么多,而且总的立场一致,本来不好意思拍砖的,但这次有点忍不住了,窃以为像楼主这样,写的东西基本内容事实不超过中国本科公共课范畴,又缺乏合适的逻辑论证,却匆匆对如此多的问题随意信口的下结论,实在不可取。
首先很冒昧的说,没有细看,到不是因为太长,而是如果基本的事实,逻辑都大有疑问的话,那太认真就浪费时间了,随便摘几段。
比如“在欧洲,民族国家的兴起伴随着的是王权的衰落。”
手边随便翻开一本欧洲史,文明史之类,里面民族国家的兴起往往伴随王权加强的例子就比比皆是,其实不用看什么书,多看几部稍正经的历史剧也能告诉你这个结论。这个本不算是常识,但一个人要拿欧洲史出来说事,那这个就是常识了。也许lz以为这样说有利于自己的结论,但总不能靠猜出来的史实当论据吧。
再看这段,“这些垃圾就是几千年的儒家思想。然而,在政治领域和大中学等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的领域,儒家的那套政治思想随着皇朝政治的瓦解已经没有了公开的市场。在这些领域里清除儒家思想,至少在表面上确实是扫垃圾那样摧枯拉朽。但是,在更广阔和更深刻的地区,尤其是农村和乡镇等占中国绝大部分面积的地区,依赖于农业社会存在的那套儒家的伦理道德仍然是支撑中国社会最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基础。甚至新文化运动对于当时的北洋政府有多少影响力也值得怀疑。”
儒家思想是不是垃圾姑且不论,楼主能不能解释下儒家思想价值观在农村和乡镇是怎样运作乃至破坏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的,到底是哪些毒素在起作用。或者能圆一下49年以前的大陆和之后的台湾儒家怎么就没有公开的市场了?难道只能在黑市贩卖?
看似很理性的写作,却把有争议的,很难有定论的东西当作论据来用,这样的东东可读性就低了些。
还有这个:“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是,苏联的爱好就是支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里的造反者。于是,苏联和孙中山一拍即合。苏联的敌人是那些资本主义的国家,孙中山的敌人就是这些资本主义国家支持下的北洋军阀。”
难道中国当时是资本主义制度?你能不能解释下苏联为什么先和北洋军阀接触被拒绝后才和孙文勾搭的?孙文是怎么拒绝资本主义国家的?这种郎情妾意生造得也太牵强了吧?

类似的问题基本每段都有,没空每个都说,最后说两点。
1.如果lz想说的主要意思是爱国首先是这个国家值得爱的话,那实在是太罗嗦了,而且很基本的都没有谈。
2.似乎lz对儒家很不屑,但我觉得就是“思而不学则殆”这样的大白话也值得lz好好思量思量。
g****s
发帖数: 425
20
本来我的计划没有想到写得这么长。不过,越写越多的时候,发现写作这些内容,对自
己认识中国的文化在从清末到今天的这段历史里的变化有某种条理化的作用。长期以来
,令我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现在的中国人是这个样子的?为什么现在的中国
文化是这个样子的?
所以,写作这些帖子,某种程度上,也是自己从这些历史变化里总结性地获得某种对中
国文化思想演变的认识。
至于某些观点上的问题,我无意进行争论。这些争论都会让这些帖子引导出来的线路发
生分歧和转移。所以,你这里提到的这些问题,我以后会专门再来讲讲我的看法。在这
个帖子里,不如我姑且写之。如果你愿意,不妨就先凑合着这么看吧。
===============================================

以为像楼主这样,写的东西基本内容事实不超过中国本科公共课范畴,又缺乏合适的逻
辑论证,却匆匆对如此之多的问题随意信口下结论,实在不可取。
话,那太认真就浪费时间了,随便摘几段。
例子就比比皆是,其实不用看什么书,多看几部稍正经的历史剧就明白的。这个本不算
是常识,但一个人要拿欧洲史出来说事,那这个就是常识了。也许lz以为这样说有利于
自己的结论,但总不能靠猜出来的史实当论据吧。
化运动蓬勃发展的领域,儒家的那套政治思想随着皇朝政治的瓦解已经没有了公开的市
场。在这些领域里清除儒家思想,至少在表面上确实是扫垃圾那样摧枯拉朽。但是,在
更广阔和更深刻的地区,尤其是农村和乡镇等占中国绝大部分面积的地区,依赖于农业
社会存在的那套儒家的伦理道德仍然是支撑中国社会最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基础。甚至新
文化运动对于当时的北洋政府有多少影响力也值得怀疑。”
怎样运作乃至破坏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的,到底是哪些毒素在起作用。或者能圆一下49年
以前的大陆和之后的台湾儒家怎么就没有公开的市场了?难道只能在黑市贩卖?
可读性就低了些。
里的造反者。于是,苏联和孙中山一拍即合。苏联的敌人是那些资本主义的国家,孙中
山的敌人就是这些资本主义国家支持下的北洋军阀。”
绝后才和孙文勾搭的?孙文是怎么拒绝资本主义国家的?这种郎情妾意生造得也太牵强
了吧?

【在 t******o 的大作中提到】
: 每次看lz写这么多,而且总的立场一致,本来不好意思拍砖的,但这次有点忍不住了,窃以为像楼主这样,写的东西基本内容事实不超过中国本科公共课范畴,又缺乏合适的逻辑论证,却匆匆对如此多的问题随意信口的下结论,实在不可取。
: 首先很冒昧的说,没有细看,到不是因为太长,而是如果基本的事实,逻辑都大有疑问的话,那太认真就浪费时间了,随便摘几段。
: 比如“在欧洲,民族国家的兴起伴随着的是王权的衰落。”
: 手边随便翻开一本欧洲史,文明史之类,里面民族国家的兴起往往伴随王权加强的例子就比比皆是,其实不用看什么书,多看几部稍正经的历史剧也能告诉你这个结论。这个本不算是常识,但一个人要拿欧洲史出来说事,那这个就是常识了。也许lz以为这样说有利于自己的结论,但总不能靠猜出来的史实当论据吧。
: 再看这段,“这些垃圾就是几千年的儒家思想。然而,在政治领域和大中学等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的领域,儒家的那套政治思想随着皇朝政治的瓦解已经没有了公开的市场。在这些领域里清除儒家思想,至少在表面上确实是扫垃圾那样摧枯拉朽。但是,在更广阔和更深刻的地区,尤其是农村和乡镇等占中国绝大部分面积的地区,依赖于农业社会存在的那套儒家的伦理道德仍然是支撑中国社会最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基础。甚至新文化运动对于当时的北洋政府有多少影响力也值得怀疑。”
: 儒家思想是不是垃圾姑且不论,楼主能不能解释下儒家思想价值观在农村和乡镇是怎样运作乃至破坏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的,到底是哪些毒素在起作用。或者能圆一下49年以前的大陆和之后的台湾儒家怎么就没有公开的市场了?难道只能在黑市贩卖?
: 看似很理性的写作,却把有争议的,很难有定论的东西当作论据来用,这样的东东可读性就低了些。
: 还有这个:“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是,苏联的爱好就是支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里的造反者。于是,苏联和孙中山一拍即合。苏联的敌人是那些资本主义的国家,孙中山的敌人就是这些资本主义国家支持下的北洋军阀。”
: 难道中国当时是资本主义制度?你能不能解释下苏联为什么先和北洋军阀接触被拒绝后才和孙文勾搭的?孙文是怎么拒绝资本主义国家的?这种郎情妾意生造得也太牵强了吧?
:

相关主题
毛泽东为什么对皇军千恩万谢 (转载)河殇(1988年六集电视片《河殇》解说辞)
感恩与信仰(转载) 周旭昆: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性
建设法制制度才是中国建立民主的渐进道路 (转载)美国还需要对中国实行和平演变吗?
进入ChinaNews版参与讨论
g****s
发帖数: 425
21
在民国初年,国民政府没有统一中国的这段时间,也就是中国共产党刚刚诞生的这段时
间里,究竟共产党以及共产主义在中国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学过历史书的中国学生
,可能会产生某种印象,似乎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的一套内容获得了广大农民、工人的广
泛支持,但却遭到地主和资本家以及军阀的残酷镇压。我很怀疑这种观点阐述的状况究
竟是不是夸大其词了。
实际上,我觉得共产主义的一套理论,对于当时的知识分子来说都未必能学到什么精髓
,更遑论还普遍属于文盲的农民?从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报告》里可以看到,农民们
主要的活动就是“造反”和“报仇”。并且,这些活动都是在广州的国民政府控制了当
地的军事和政治权力之后愈演愈烈。因此,这些活动颇有点“奉旨造反”的意思。著名
的省港大罢工如果不是有国民政府的支持,也不会造成如此巨大的影响。可以说,这个
阶段的工农运动,主要是以国民政府的军事和政治支持为背景形成了某种“造反”的趋
势。
然而,能够形成这种状况,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处于被“严重剥削”的工人和农民
得以被某种力量组织起来。而工人和农民能够被组织的原因来自于他们对自身地位的极
度不满,并且渴望改变。
民国初年正是中国资本主义开始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国的农业社会由于资本企业的
影响开始走向日益凋敝的起点。这些社会转变的成本和负担通过各种途径转移到普通农
民的身上。而军阀的战争又加重了农村的负担。破产农民被迫进入城市。大量廉价劳动
力的出现,对于中国那些数量不多,大部分是简单劳动的资本企业来说,不仅仅可以用
很低的价格雇佣工人,工人也几乎没有什么福利。整个中国的这种变形期的负担就这样
成为工人和农民肩上最沉重的压力。
社会转型期的成本,无论经过什么样的过程,其实都是整个社会最缺乏权力,也几乎是
整个社会最贫穷的一部分人来负担。政治本身的实际意义就是权力对于社会资源的支配
。当社会资源不足的时候,权力最终将会让那些无法支配权力的人来负担成本的同时却
无法分享更多与他们的负担相匹配的资源。
工人和农民的不满,不需要什么高深的理论来解释他们的愤怒,只需要替他们找到需要
对他们的悲惨命运负责的“敌人”就足以引起他们同仇敌忾的行动。如果这些行动背后
还有政治和军事上的支援,那么更容易引发大规模的集体行为。而此时的资本企业,很
多都拥有国外资本。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与所谓“中国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也无法
区分。
造成这些几乎是文盲一样的工人和农民们能被组织起来,最关键的人物是那些参与到工
人和农民运动中的知识分子们。而这些知识分子,大部分都是共产党或者信仰和亲近共
产主义理论的人。他们首先是一些拥有非常理想主义的思想的人,其次有强烈的同情心
和献身精神。(至今,世界上的各种“左派”思想,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某种“理想主义
”的内容进行支撑。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人性的一种表现。)他们将马列主义的某些
理论按照自己的理解,向工人和农民们“解释”他们的悲惨生活的罪魁祸首就是资本家
和地主。只要打击这些敌人就能改善甚至改变自己的命运。这种将社会革命直接而简单
地解释成“人与人斗”的斗争,成为以后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政治斗争模式。
可想而知,共产党和他们的理论在那些依靠资本家,外国资本和地主的财力支持的军阀
那里无疑是“捣乱者”的形象。这些“捣乱者”去给军阀捣乱当然是国民政府欢迎的行
为。但是当国民政府北伐占领江浙湖南湖北一带后,地主和资本家就成为国民政府主要
的财政支持来源。对地主和资本家的捣乱就变成了对国民政府的捣乱。此时,从苏联来
的援助,不仅仅早已不够,并且在苏联支持下的共产党对于国民党的独立性也发生了深
刻的动摇。苏联对待其他国家的亲苏力量一直采用对待“儿皇帝”的做法。这种做法对
于派系复杂的国民党来说,无法容忍。不仅仅持有“右派思想”的蒋介石要反共,连开
始亲共的汪精卫在看到苏联的所谓《五月指示》后也与共产党反目。
国民政府北伐的军队,大部分还是南方军阀的势力。即使是从黄埔军校培养出来的军人
有多少是亲近和接受共产党的主张也很可疑。共产党的影响在军队里是并不强大的,而
且主要是低级军官中有影响。共产党对国民党的影响,更多是在“党务”上的作用。
是什么原因促使国民党对于共产党的“清党”以屠杀的方式进行,实在是有点耐人寻味
。这种通过消灭对方肉身达到消灭对方思想的处理方式倒是很符合中国对待“谋逆”思
想的处理传统。可以看到,通过消灭肉体达到消灭思想的方式,在后续的历史中,共产
党也演绎得如火如荼。可见这种传统的威力是如何强大。甚至至今在很多中国人看来,
对于持有“有害”思想的人进行某种程度的肉体惩罚还是非常“正确”的行为,可见“
思想罪”本身就足以在中国文化中获得以肉体惩罚和肉体消灭为待遇的结局。当然,这
种“思想罪”肉体惩罚的文化不是我们中国一家独美的状况。但对于中国人来说,也不
需要借助外来的思想来建立这种处理模式。无论是南京的国民政府还是武汉的国民政府
,在对待共产党的时候都采用了屠杀的方式快速解决。然而,也促使了共产党开始走向
军事割据的改变。
所谓的反对帝国主义,在国民党清理了更共产党的关系后,基本上也偃旗息鼓了。此时
,对于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来说,根本谈不上什么帝国主义。农民的理想至此也不
过是自己变成地主而已。对于工人来说,受帝国主义资本家的剥削与受中国资本家的剥
削并没有多大的不同。而国民政府与中国资本家和地主之间的联系也已经不需要多少外
国资本的支持。至少此时,中国的主要文化特征,既不是反对帝国主义,也不是工农解
放的共产党的文化。这段时期的中国文化倒是颇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样子。随着国
民政府统一中国,本质是资本主义的“三民主义”成为中国“最正确”的文化政治。
然而,此时的三民主义,不仅仅在城市里是以一种不成熟的方式存在,在基本上仍然是
牢固农业社会的农村更是谈不上什么影响力。连年战争和军阀割据,在农村的影响就是
导致各地“土皇帝”一样的豪绅势力兴起。农村社会的文化以宗族势力为基础,形成一
种更加封闭的,以血缘和财产为基础的等级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里对于社会等级的秩序依靠的是两条伦理规则:忠和孝。忠,强调的是社
会政治权力等级;孝,强调的是社会血缘秩序。等级社会的状态是农业社会的普遍现象
。因为某种固定的等级秩序,首先提供了农业社会依赖的稳定性。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
相对简单,但需要的生产周期很长。社会的稳定对于农业生产方式的维持至关重要。因
此,成功地构建一个可以长期稳定存在的秩序对于农业社会就很重要。等级制度的存在
,不仅仅令农业生产的物质分配有了一定方式,也令某种程度上的互相简单合作有了协
调的能力。而农业生产的相对独立性令这种等级制度不必很复杂。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
社会的等级秩序。这种等级秩序里,对于大范围内的农业关系,以政治权力所及的方式
按照“忠”的伦理进行维持;在小范围内则按照血缘等级的方式以“孝”的伦理维持。
军阀战争令大范围内的农业生产协调活动基本上丧失,“忠”的伦理观也无从谈起。与
此同时,“孝”的伦理的地位则得到了加强,并且形成了某种程度上相对独立而封闭的
地区文化圈。此时的“孝”文化,更多的是突出对家族势力的服从和维持。这种文化,
也符合了地方豪绅和大家族维持某种程度地方自治的需要。
资本主义文化对于城市文化的影响,带来了比五四时期更加有趣的状态。新文化运动后
的各种文化人互相之间进行了各种程度的攻讦。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思想自由的一种表
现。虽然共产党的政治和军事控制区只不过是几小块地区,但是左派的思想却在更广泛
的地区活跃着。在初生的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富人与穷人之间
的矛盾,成为左派思想传播的肥沃土壤。对穷人,弱者的同情,几乎不用引导就能引起
有同情心的知识分子心生某种社会主义倾向的情绪。
(待续)
g****s
发帖数: 425
22
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的这段时间里,中国的文化特征主要是持有各种政治和文化思想
的流派以及个人在互相之间比拼谁持有的思想更正确,更真理,更应该成为中国的社会
实践所依循的轨道。虽然这段历史里,最热闹的当然是各种革命,各种战争,以及几乎
无所不用其极的政治斗争;然而,在这些热闹的事情和热闹的人群背后,站着的是几乎
无声的几亿中国人。
中国人无疑是世界上比较聪明的种族。在中国的历史上,很早就有对于世界真理的讨论
。最牛逼的,也许是老子。老子说:“真理这个玩意不能说,一说就是错。”然而,中
国几千年里,几乎绝大部分时期,文化人争论的方式都是以宣称自己拥有或者最接近真
理的姿态来贬低,打击甚至灭绝不同意见者。这就表现出一种其实跟西方的宗教战争相
类似的状态。一方面宣称自己是“天道”的拥有者而敌人是“违背天道”的罪人;另一
方面,什么是天道,却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玩意。即使在汉朝独尊儒术后的几千年
里,对于这些被奉为类似真理的儒家道理究竟怎么个实行才是最正确的,也一直没有什
么明确的说法。
这种秉持“天道”进行思想和行动斗争的方式,其实脱胎于农业社会里几乎无一例外的
“君权神授”的变种。其最初始的根源甚至可能是来源于原始社会部落巫师对于所谓神
意的揣摩。这样的模式,在西方世界里也同样存在。然而,进入资本主义代替封建社会
的变革过程中,哲学家和政治家们对于这种“巫-君-民”的模式进行了几百年的革命和
改造。首先是马丁路德的宗教革命抽离了教会对于神意的垄断。君民对于教会的反抗和
对于神的反抗被区分出来。对于中世纪的人们来说,甚至在今天的很多国家里,对于神
意的反抗仍然是一种难以获得支持的思想。无神论者并不是这个世界里的大多数。其次
是君与民之间对于如何划分世俗世界权力进行了各种包括战争和革命在内的斗争。在抽
离了教会对于利用神意对于世俗的事无巨细的指导之后,已经难以建立一个类似“准神
意”一样的真理性指导规范来限制和约束人们在世俗世界的斗争。其后果就是,在通过
各种各样的流血和牺牲后,西方国家的政治家们开始试图将人们斗争的目标从“谁最代
表神”转变成谋求建立一种如何在“神意不可知”的情况下互相和平共存的生存模式。
这就是西方民主制的诞生。
现在固然有很多的观点将民主制度“神化”,试图以某种神意和终极真理的方式来确立
民主制度的“正确性”;然而,民主制度本身是不是具备某种神意是非常可疑的事情。
某种程度上来说,民主制度依赖的是一种类似“正反馈”的方式存在的——民主制度依
赖于人民意志而存在,民主制度又促进了人民意志的实现。在这个过程中,试图建立一
种“一维性”的绝对真理的指导作用,不仅是徒劳的,也会令这种正反馈的过程向某个
方向发生类似“线性”一样的趋化作用。这正是“最民主”的社会主义最终背离民主的
原因。
到目前为止,成功的民主社会都并不强调,至少不“神化”某种真理。放弃对于统一绝
对真理的追求,将如何实现这种民主制度与民意之间“正反馈”的途径作为某种衡量社
会行为标准的目标,这是目前为止人类最成功的社会实践。在这些行动背后,是西方哲
学家对于“现代性”的各种观点的建立。
现在回顾一下中国人。难道中国人不是在花费各种各样的牺牲来争斗谁才是最正确的真
理吗?而对于如何去实现这种真理,不仅仅没有在哲学界和社会实践中获得持续的进步
,甚至各种斗争的方式采用的只有一个标准——谁的拳头硬。
自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这段时间里,中国的各种喧嚣的言论其实都是为了号称自己是最
接近真理一样正确的主张。而衡量这种所谓正确性的标准就是“哪一种主张能够让中国
强盛”。其结果,当然是概无例外地用拳头、屠刀、甚至枪炮来代替发言。所谓的胜利
者不是证明了自己的胜利而是消灭了那些敢于指出他们错误的人。
(待续)
M*****8
发帖数: 17722
23

....................
现在是尽量对内剥削,压榨,
然后把血汗钱拿去孝敬洋大人。

【在 g*********r 的大作中提到】
: 爱国的首要行动应该是爱国民,剩下全是扯淡
g****s
发帖数: 425
24
抗日战争对于中国的影响是巨大的。不仅仅对当时的社会民生和军事政治等方面产生了
巨大的影响;而经历过抗日战争后的中国人文精神和文化状态则发生了至今仍然非常旺
盛的特征。
在抗战之前的中国文化界的活动,众多的争执和斗争都是为了打倒或者消灭那些反对自
己一方的思想。所谓大家都说“替天行道”,结果是互相厮杀。“天”固然是所谓的国
家富强,但是“道”却从极左到极右无所不有。
说道“替天行道”这个口号,令人想起某种东西方哲学思想的差异。这种差异最显著的
,其实是网络上持之以恒,经久不衰的“中西医辩论”。很多人都指出了中国哲学中缺
乏逻辑思维的内容。西方哲学走入“现代性”的过程,恰恰是这种自古希腊流传下来的
逻辑性的现实实践版。我的理解,这种西方哲学的特点,简单来说就是:对于某种终极
目标式的对象的认识,只有通过某种特定“途径”才能获得。这种途径包括对于人们能
够接触和考察的现实对象的认识,以及通过这些现实对象互相之间的关系,按照逻辑推
理的方式,从而获得对于终极对象(终极真理)的认识。所以,缺少了对于这种认识途
径所涉及的各种物质对象和逻辑关系的认识,就无从谈到能够认识最终的真理。
这样的思维方式,导致了某种对于“固定途径”的根深蒂固的信赖。比如最典型的例子
,某些人在反对中医的时候指出,没有经过严格双盲对照试验和统计学分析的验证,中
医的疗效不能被承认。这里,中医的疗效是否真实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终极目标”
。而达到认识这种终极目标的“途径”,只能是双盲对照试验和统计学分析。除此之外
,任何对于这种“终极目标”的赞同和支持都是“错误”的。
这种“现代性”的哲学思维方式,当然有很明显的优点。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正是因为
这种“现代性”的哲学思维方式才促成了现代科学的出现和发展。至今为止,这种哲学
思维仍然是目前全世界科学家一致承认的,唯一的科学实践哲学模式。
正如科学界总是涌现各种令人惊奇的“反例”那样,这种固定途径式的逻辑思维方式,
也经常会面临纷繁复杂的现实表现对其的“挑战”。在科学界里,寻找这些“反例”,
“特例”;以及探寻这些现象背后的逻辑因素,往往导致了新的科学发现和科学体系的
建立。然而,这种“反例”和“特例”出现在社会活动领域时,往往成为人们质疑原有
体系,从而将其否定的动因。
对于聪明的中国人来说,在科技检验和各种实践方法非常缺乏的古代,就已经发现某些
人们宣称是“天道真理”特定的社会规律未必导致理想的现实结果。中国哲学没有走入
不断完善物质途径,从而获得“真理”的轨迹,而是走入了某种“玄学”和唯心的哲学
领域。于是,每一个思想家都号称自己“领悟”了最终真理。最登峰造极的,也许就是
佛教传入中国后衍生出来的“禅宗”。至今禅宗六祖那段“风动幡动”,“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的各种故事还是中国文化中最典型的动人演绎。既然“领悟”真理的过
程已经到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地步。那么当然也到了无法检验和检讨;而且绝对不会
错误的地步。不得不说,中医发展也正是这种哲学思维的最佳例子。对于“阴阳五行”
的各种循环逻辑和彼此包含又排斥的玄奥解释,令中医理论“出错”的机会简直等于零
。中医还至少是可以“被检验”的中国哲学实践方式。对于那些“养吾浩然正气”的真
理,简直更加无法检验。
这里并不是说这些理论和结论就是“错误”的。无法检验并不等于错误。很多理科出身
反中医的人正是在这个问题上无法转弯。
撇开这些话题,从中国辛亥革命至抗日战争中的各种文化和现实政治争端中,再次体现
了这些中国哲学文化传统下,人们互相拿着“真理”用辱骂甚至战争消灭对方的历史传
统。
抗日战争对于中国文化发展的“贡献”,就是提供了一条足以检验某种强国理论“正确
性”的标准————是否抗日。
自日本侵略中国后,无论是何种政治思想都被迫或者自愿地在是否抗日上做出选择。这
条思想理论“金标准”的出现,极其有效地压制了原来喧嚣不止的各种思想争论。正如
目前世界上“民主”是一种政治正确的金标准那样,“抗日”也是中国当时思想文化界
的金标准。
这个共同标准的出现,推动了文化界的某种联合。有兴趣的人看看当年“左联”对于“
国防文学”的争论及其解散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抗日”成为绝对正确的政治和文化标准后,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国家主义,或者按照中
国人的惯例“爱国主义”的绝对正确地位的确立。
抗日战争是自满清入关以来,中国人在几百年后再一次面临异族在本土的大规模军事侵
入。满清入关时期,中国人的国家观念还没有确立,朝廷、国家和臣民还都是互相关系
松散的一些概念。不跪倒在朱家朝廷的脚下,就跪倒在爱新觉罗家的脚下;对于普通老
百姓来说,除了剃掉头发,换套衣服,生活还是没什么差别的。然而,到了抗日战争的
时候,中国人对于国家的观念已经开始觉醒。对于抵抗异族入侵,不再是忠于朝廷和忠
于皇帝个人的问题;而是国家生死存在的问题。而日本人当时那种杀戮抢掠占领地来供
养军队进行战争的方式,令这种“国家存亡”的意识与众多中国老百姓自己生命财产存
亡的现实有效地联系起来。“爱国就是爱自己,没国家就没自己”这些观点不需要知识
分子们来进行一遍又一遍地教育了,日本人的枪炮和刺刀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为了进行战争,中国的现实政治也不得不出现应对战争的转变。蒋介石的绝对政治权威
地位的确立,以及由于战争中军队调动和战场占用等原因导致地方政治势力(军阀)的
衰落,也促使了某种政治上集权化的转变。甚至连共产党也在延安挂上了蒋介石的大幅
照片。
正是抗日战争,令政治集权化的现实和国家主义文化的推崇,相辅相成地掐死了“个人
主义”存在的空间。
(待续)
g****s
发帖数: 425
25
个人主义的意识,脱胎于某种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当一个人可以不依靠他人而存活的
时候,才能谈得上“个人意识”。作为有几千年农业社会经验的中国,这种个人意识被
解释成“小农思想”,成为一种“落后”的代名词。孙中山就曾经感慨中国人像一盘散
沙一样。在19世纪到20世纪的这段时间里,尤其是以日本为参照的亚洲国家现代化过程
,排斥“小农思想”,凝结社会力量来推动社会变革,几乎成为众多知识分子不言而喻
的必然。然而,这种“小农思想”的深厚社会基础是中国的农业社会。这种经济模式不
改变,仅仅追求上层文化和政治意识的改变,本来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然而,日本
侵略战争的发生给中国的这种文化变革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
战争的范围从东北到华南,深入到华北华中,大半个中国都被卷入。战争迫使地方政治
经济集团解体。原来分布于各个地区,依赖本土资源进行各种政治文化活动的人群除了
投靠日本占领政府的少数人外,大部分迁徙集中于西南一隅。而日本占领军在战争进行
中无暇在占领地区实现文化建设。所以,中国的主流文化人群的聚集,加上战争对于人
们心理的打击,各种以个人主义和个人意识为基础的思想几乎没有立足之地了。这直接
促成了不仅仅是共产党地区,也包括国民党统治地区的文化向国家意识强化。
集体意识的强化,带来的并不是集体权力的普遍提高。恰恰相反,集体意识由于并不能
通过每一个人平等地发表观点而获得体现,而只能通过压制各种不同观点的同时强化一
种观点而实现。这就带来了一种结果——只有掌握了权力的人才能获得发表并强化其观
点的机会。所谓“人民”只不过是一个虚幻的符号,只有通过掌权者的声音才将拥有权
力者的意识以所谓“人民”的名义进行表达。在抗日战争的几年里,蒋介石作为中国政
府的首脑,正是利用了这种文化上的变化达到了他在政治上的高度地位。与此同时,作
为另一个政权中心的共产党延安政府,早已在被国民党围追堵截从江西逃到延安的过程
中就依赖于苏联的体制建立了集权的文化基础。等毛泽东肃清了他的政敌后,也达到了
他自己在共产党政权里的极高政治地位。
这种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其文化基础当然首先是某种被高度强调的所谓“集体意识”
。而在这个体系内部,首脑在没有了“反对派”来证明自己的“正确”以后,追求通过
某种道德标杆式的文化影响,将这种经过集体意识而产生的个人权威集中体现在其一个
人的个人品格上。一个人的个人品格是一种独有的,无法与他人分享的特征。当这种“
集体意识”,不再依赖于所谓“众人认可”式的表述,而转而建立在“领导人品格”的
基础上时,那么领袖才能获得无可动摇,不会被剥夺的对其个人的崇拜。这才是最高集
权方式的表现。考察古往今来,中西方的各种集权体制无一不是强调领导者的个人道德
。从廉洁的角度讲,希特勒也可以被称为人间楷模。
一个伟大的人,领导一群道德高尚的人群,打着人民的旗号,即使是做着十恶不赦的事
情也会被人交口称赞。也许,这也是一种人性。人性中对于道德的期望和肯定往往有利
于一个群体里维系一种共存共荣的关系。然而,这种对于个人道德的肯定,往往代替了
对于事件本身合情合理的判断。而缺乏西方哲学中那种现代性意识的东方国家,其本身
的传统文化就是某种建立在唯心基础上的真理判断方式。这种“唯心”的意识,极其强
调基于个人的所谓“领悟”能力。而所谓“领悟”,大部分是一种自我的心理意识强化
过程。于是,前述的这种基于领袖个人身份和个人品格的“政治理论正确观”,在通过
某种自我强化的心理意识推动下,达到了国人类似自我压抑和自我阉割地对领袖的个人
崇拜。
凡是追求权力集中的人,无不强调社会道德,拔高社会道德的地位和力量。这个也许在
东西方都几乎没什么不同。然而,国民党政府本身并不是一个意志统一的整体。脱胎于
军阀集合的国民党政府各级人员,派系众多,其中良莠不齐的成分在所难免。在战争进
行中对这样的群体进行整合几乎不可能。但是共产党政府则完全不同。首先,这些人走
到一起源自某种共同理想;其次,延安附近贫乏的财富资源令这种道德上的诉求更容易
实现;当然,最重要的是共产党脱胎于苏联的管理模式令各种统治意识的统一比国民党
容易得多。于是,延安不仅仅成为吸引日本占领区内抵抗势力的一个强有力的中心,更
成为了比重庆政府更高尚的道德楷模。
对于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官员的个人品格往往可以代替他的执政和管理水平。在农业
社会的经济模式里,官员对于社会的管理本身就并不特别复杂。而政治理论的典型标准
已经被统一于儒家经典。于是,对官员品格的追求或者打击就成为官员斗争的几乎唯一
可行途径。中国官场里对于官员道德的判断代替了对于官员执政成绩的衡量,早已在人
们的心中根深蒂固。延安政府正是在这种道德建设中,淡化了共产主义政治观在中国文
化人群中的负面印象。在经过几年的抗战后,延安成为了中国道德建设的楷模。
(待续)
g****s
发帖数: 425
26
以道德模范的身份取代共产主义的身份;以团结抗日的姿态取得打蒋夺权的姿态。这些
改变,如果是一个类似陈独秀,瞿秋白,李立三,甚至王明这样先“读书”,后革命的
知识分子,恐怕是不容易的事情。共产主义的“真理”,首先是通过书籍上和理论上的
推理才成为这些人的某种“信仰”。共产主义本身,并不是某种道德模范的追求目标。
甚至,某种程度上,它还是所谓旧道德,旧模范的颠覆者。团结,超出阶级的团结就更
不是共产主义的目标。共产主义是以一个阶级打倒另一个阶级为前提的。然而,这些口
号,理论和目标;面对着中国这个几千年的农业社会的最后时光,除了用“杀地主,抢
土地”,用类似过去农民造反的方式在某个山沟里占山为王,其实已经走投无路了。
如果说二十世纪改变中国最关键的人是谁?我认为非张学良莫属。张学良先后做过三件
大事,将中国的历史也转折了三次。
首先,和平易帜,表面上促进了整个中国的南北统一,实际上令军阀割据的现实在一个
“国民政府”的外表下残存了下来。前面讲过,军阀割据是当时中国这种社会剧烈转型
期的必然现象。地方经济和军事势力的合作就促成了地方的军阀割据。然而,大一统的
中国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政治意识。军阀混战,北伐战争,在某种程度上都是这种政治意
识的体现。在蒋介石利用各种政治和军事手段统一中国后,实际上是在各个军阀之间达
成了一种共同承认国民党的国民政府,但是却各自继续掌握自己地盘里的实际权力的状
态。蒋介石也通过这个过程,令自己成为力压各个派系的中国“公认”的最高领袖。和
平易帜,某种程度上成就了蒋介石的地位。而张学良也超过桂系的势力成为国民政府里
仅次于蒋介石的“国民军副总司令”。
其次,在日军侵华时,不抵抗地放弃东北。东北虽然归化入国民政府的辖区,实际上仍
然是张学良东北军的地盘。东北军几乎是双手拱让地让出了东北。从此日本国内主张侵
略中国的势力获得了对反战势力无可置疑的成功证据。至今,为何东北军放弃抵抗的理
由还未完全揭开,但是在没有高层当局的支持下,东北军的地方和基层军队出现了各种
各样的抵抗战斗。这个“不抵抗”的责任,以前传说是蒋介石的电报。今天看来,这种
传闻不过是为了向蒋介石泼点脏水而已。从目前看来,东北军的高层,尤其是张学良本
人对于东北如此轻易地失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然,即使东北军进行顽强抵抗也许
也无法阻止日军的侵略。历史没有如果,历史责任也同样没有如果;否则汪精卫的叛国
行为也可以原谅了。
我诛心地猜想一下。东北军放弃东北,首先的“好处”就是保存了自己的人员和实力。
在当时的情况,中国军队面对日本军队几乎不可能打赢。东北军如果顽强抵抗也许最后
的结局就是被消灭。没有了东北军的张学良,即使保住了东北也丧失了在中国政坛上割
据一方的实力。其次,东北军入关的想法由来已久。如果没有战争的压迫,东北军的入
关只能是战争的爆发。张作霖的强势在面对中原军阀和国民政府时也没能讨到便宜。然
而,既然在一个中央政府的名义下,在面对日军侵略的压迫时,进关占据一方地盘就成
为了东北军能够和平入关的一个理由。而假如国民政府利用东北军抵抗日军,那么无论
是资源供应还是人员扩充,东北军都可以在关内成为一个强大的势力。于是,如果能就
此获得全国的支持让东北军在关内抵抗日军,那么不抵抗地放弃东北,对张学良的个人
利益和东北军来说,无疑是利大于弊的事情。当然,历史的现实是蒋介石让东北军去剿
共而不是去抗日了。借用各种机会消灭军阀的势力,一直是蒋介石巩固自己权力的方式
。张学良的算盘没有打响。于是,就促成了他第三次改变中国历史的行动——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的历史作用,就不赘言了。从此攘外必须安内的政策被全民抗战所代替。而共
产党也用“抗日”的口号代替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号召;用国民革命军的名称代替
了红军。这种“改头换面”的变化,实际上缓和了共产主义在中国人心目中的恐怖形象
。而利用共产党组织群众的各种技巧和方法将被日本占领区的抵抗势力组织起来,共产
党的势力在几年的战争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的提升。
共产党的势力能够如此迅速的扩大,有几个因素:
1、资源的掌握。除了延安之外,各个抗日根据地的占据令其可动用的资源达到一定的
规模。至于其中有多少是依靠苏联和国民政府的支持,有多少是依赖贩卖鸦片等方式,
如今还是没有解答的秘密。然而,最重要的当然是抗日根据地所在地区的经济支持。这
种达到一定规模的经济和资源无疑是重要的基础。为了获得和保障这些资源,共产党采
取了比如今的中国更民主的执政形式,居然允许民选代表“三三制”参与政府。对比起
来,实在比国民党的重庆国民政府还更民主。
2、道德形象的确立。贫困的生活本身就只能吸引以道德追求而不是物质享受为目标的
人群。这样的人群普遍的道德水准高于整个中国社会的平均水平。这些道德水准,并不
是后来宣传的所谓“共产主义道德”,或者“无产阶级道德”,而是无论任何社会意识
形态都基本类似的人类的基本道德。自律,诚实,友善,互助;这些品质在世界各地都
是道德高尚的表现。而对于延安政府来说,更是成为中国的这种道德水平的极佳榜样。
这种道德标兵,更容易吸引怀抱希望的人们。
3、战略上自我保护和扩大。与中国的正式军队——国民党的正式军队不同,共产党的
战略基本上是培养各种民兵。这样的民兵,本身的战斗力肯定不会特别强大,也无法应
付大规模的,正面的军事对抗。但是,正因为门槛不高,所以被日军占领地区的人们只
要想抵抗都很容易被吸收进这样的组织。人数的扩大造成了日后军事实力扩大的基础。
所以,共产党的抗日,不是中流砥柱式的,而是泥沙俱下式的。当日军的洪水冲毁了国
民党军队建起的堤岸和砥柱后,在洪水留下的河道里剩下的既没有水,也没有石头,只
有泥沙。
在抗战之后,终于在中国形成了国共两党两个军事集团对垒,两个政治集团对抗的二元
斗争局面。这个时候,中国人的选择就已经不再是“究竟什么主义才能强国”而是,“
究竟国民党和共产党,哪个党派应该成为中国的执政党”。主义之争在此异化成党派之
争。
(待续)
g****s
发帖数: 425
27
中国的政党在20世纪初以不同的主义形象出现。在经过包括战争在内的各种争斗之后,
共产主义等左派理念基本上只在某些知识分子的头脑里生存着。当红军被迫向西北溃败
后,以国民党的兴起为特征的资本主义政治伦理成为几乎是要最终胜利的政治思想。在
国民党内部来说,蒋介石还不算是最“右”派的立场。他基本上属于国民党里的中间派
别而已。
日本侵华战争,令所有纸面和口头上的主义之争都丧失了令人关注的兴趣。全中国的最
正确思想只有一个:抗日。被逼到绝路上的共产党首先放弃了对于自己主义之争的坚持
。全民抗日,联合抗日;等等这些口号一方面弱化了自己极其特殊的极左派政治主张,
另一方面转移了对于各种主义之争的关注焦点;更重要的是希望国民党掉转枪口放过继
续对共产党的军事围剿去与日本人拼个两败俱伤。到抗日战争后期,共产党的军队已经
不是聊聊几万人了。其装备也早已超过了抗战初期很多军阀的装备水平。然而,共产党
基本上没有组织过什么重大的战役。整个抗日战争中,共产党政府的主要思想就是坐山
观虎斗,通过占领农村和山区获得继续军事割据的资源根据地。
中国军队难以在正面战场战胜日本军队,这早已是一种众人皆知的现实差距。对于国民
党政府来说,正面战场不抵抗,不仅自己不保,其执政地位也保不住。蒋介石作为政府
最高首领,其实正跟三国赤壁之战前的孙权那样,退无可退了。
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的政治思想发生了根本的转变。首先是淘汰了那一大批手
里拿着马列主义书籍和斯大林手谕批条的政治官员。共产党作为从书本理论上发展出来
的政党,在经历了从陈独秀到博古这些书生们的一次次失败后,终于接受了一个现实—
—马列主义书本不仅救不了中国,连共产党的生存都成为问题。这时,中国的传统政治
文化再次开始发挥作用。这种政治文化就是以利益获取为导向的现实主义。然而,抛开
马列主义教条,共产党就丧失了其存在的根本。于是,有一个重大的问题横亘在共产党
的领导人面前——如何糅合马列主义和中国传统的现实主义。抗日战争中的生存问题首
先令这种理论困境有了能够被缓和的空间。吃饭至少比任何理论都更重要。至少是以毛
泽东的名义,共产党的领导们终于整出来了一个毛泽东思想。
在中国学过中学政治的都至少能说出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
相结合。其实,就是现实主义的狗肉披上了马克思主义的羊头而已。马克思主义是什么
?至少有不少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人早已用文字写了出来。甚至中文的内容比起俄
文,德文,英文原著来说,连正统性都算不上。几乎任何人只要手里拿出一部马列著作
并且表明自己对其掌握得最正确,立即就可以获得手持真理的待遇,也就几乎可以立即
获得了政治权力,甚至军事的指挥权。这正是共产党屡次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无法控
制这种“马列主义上帝旨意”的传达途径,就无法控制政治和军事指挥权。毛泽东思想
取代马列主义有什么好处呢?1、将如何解释真理,这种“巫师神谕”的最高精神权力
控制住。如果毛泽东本人说的话都不是毛泽东思想,怎么可能?而且,马克思和列宁早
已翘了辫子。谁能说毛泽东思想不是马列主义的最正确解读?至少它是在中国的最正确
解读。2、将政治和军事权力控制在毛泽东等人的手中。这种借尸还魂的方式,当然还
需要一个可以服众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对于个人道德水
平的强烈要求是在脱离了共产主义真理后最有力的社会向心号召力。在这一点上,中国
传统政治文化里对于清官的高度歌颂式政治伦理又一次发挥了作用。在主义之争被无可
置疑的抗日爱国政治正确性所掩盖之后,基于个人道德水平上的政治伦理成为了衡量和
比较政治正确性的几乎是唯一标准。而这个标准,在国民党这样的“乌合之众”组成的
政党里则明显落后于从精神上高度约束的共产党。到抗日战争结束时期,共产党俨然已
经是一个以“道德党”,而不是“主义党”为号召的强大政治力量。
两颗原子弹迅速终结了日本政府试图继续挣扎的努力。日本人的投降和撤出中国,造成
了一半的中国领土产生了需要填补的政治空间,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和军事资源争夺。
在这场争夺战里,国民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终于以一个腐败糜
烂到根子里的形象退出了中国大陆。而共产党以高尚无私的道德党的形象获得了最终的
胜利。
(待续)
n****o
发帖数: 879
28
友情提醒:能否把国家、人民、民族、政党、政府、政权的概念区分清楚先?
爱人民爱国家和爱党爱政府是一码事么?
标题就犯了逻辑错误。
g****s
发帖数: 425
29
要讨论国共两党究竟为何在几年里形式逆转,优势与劣势互易,实在是一个很有争议的
问题。从国民党方面来说,主要的理由是“敌人太狡猾”。共产党则拿“天命所归”为
理由。其实,这两个理由都有道理。
前面已经讲过,共产党的政权和军队,乃至整个党派的形象与定位都在抗战期间发生了
本质性的变化。这种脱胎换骨的变化,带来了几个极其有效的改变。1、脱离共产主义
党的形象;2、建立了强大而权力集中的组织系统;3、建立了各个地区从本地获得资源
的后勤补给模式。这些改变,在抗战结束后的两党对垒中,体现出了巨大的优势。而令
共产党最终获得胜利的原因,还在于其对于中国农业社会的经济基础模式进行了一场轰
轰烈烈又非常成功的改革——土地革命。土地革命本身就是将地主集中起来的土地分给
农民。这种分散生产资料的方式,本身是对于社会生产方式的“倒退”。或者说是生产
力的倒退。生产资料的集中,有利于提高使用效率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所谓土地兼并
,本身有经济发展后对于生产方式改变的动力。然而,这种经济发展后获得的生产力提
高,却并未带来其经济利益的普遍分配。这种经济成果的普遍分配,在现代社会是通过
政府税收和再分配的方式来进行的。在当时的中国,显然这种经济收益再分配是几乎不
可能的。几年的战争之后,不仅仅军队和政权需要资源,地主也没有多少富余的资源可
以用税收在分配的方式来供给社会。战争对于中国经济的破坏作用并不是短期内可以恢
复的。在经济生产能力大幅度倒退的情况下,使用政权暴力对于生产资料的再分配对于
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并不明显。然而,土地革命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要发展某地的经济水
平,而是要进行战争人力动员。从这个角度来说,土地革命是非常成功的战争动员模式
。没有土地的农民在获得土地之后对于共产党的感激和报答不仅仅令其军队人力动员上
几乎没有什么困难,更有利于解决了军队就地给养的获得。
经过这场改变,共产党的政权和军队形成了组织性强,后勤和兵员充足的武装势力。共
产党与此时适时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口号,不仅仅彻底地抹去了共产主义阶
级斗争的冷酷面貌,更迎合了国内战后各个政治势力对于分享政治权力的要求。此时,
除了军事装备上的落后外,共产党已经具备了完成一场政权颠覆战争的准备。
而蒋介石虽然在抗战中以中国领袖的方式获得了巨大的荣誉,但国民党经过几年抗战却
失去了改革自新的机会。首先,在政党和政权组织上分崩离析。在日本侵略的外敌压迫
下,各个政治势力被迫地同心协力进行战争。然而,整个战争期间,国民党在组织工作
上几乎没什么大的进步。与共产党不同的是,国民党以资产阶级政党的身份不能通过思
想改造方式达成整个政党在思想上的统一。然而,在组织的层级分配以及权力分配上,
却也无所作为。由于蒋介石要依靠原来的各地军阀军队进行抗日战争,所以对军阀军队
的改造就无从谈起。而以中央军为主的蒋介石嫡系军队即使组织性稍强,也无法达到思
想统一的地步。本来,资产阶级的政权组织最有效力的地方是对于组织结构和权力责任
分配的明确。权责统一的情况下,其组织程度也可以达到高效的结果。然而,国民党的
政府人员和军人却没能实现这种权责分配的制度性改变。权责不清,有利于各种贪污和
腐败。这些贪污和腐败,不仅仅破坏了国民党军队和政权内部的管理,更令国民党政权
丧失了民众的普遍支持。
其次,在经济政策上,国民党政权不仅仅是无所作为,而是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战
争之后的经济发展,适度通胀本来也是一种必然。但政商勾结下的贪婪令其变成无法控
制的恶性通货膨胀。即使蒋经国以太子身份整肃也无功而返。经济政策上的失败是国民
党败退台湾的最大原因。
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蒋介石等人对于文化上的变革不仅仅是迟钝,更是充满了妄想。
前面已经略述过,中国的文化格局经过抗日战争后,已经从整体上被打破了。其中最重
要的就是地区政商半自治文化的崩解,随之而起的是国家意识的强化。对于国家意识的
强化,不仅仅造成了爱国主义,或者国家主义成为一种强烈的政治正确性潮流。在这种
情况下,不仅仅是知识分子,包括社会的广大中间阶层也有了强烈的国家归属感和参与
意识。这样的文化氛围,再也不能用权力独裁的方式进行权力垄断了。假如蒋介石能在
这个方面进行改变,未始不能收拾人心。可惜,他宁愿让蒋经国去搞“类苏联”式的文
化革新。这种文化革新,实际上还是过去中国传统的君权政治的变种,既无法达到苏联
和共产党那样的思想组织统一,又丧失了资本主义社会稳定的分权制衡的政治文化的发
展机会。
这些政党和政权组织的失败,经济失败,文化失败,已经注定了国民党的失败。等到战
争打响,原来看起来是优势的军队士兵人数和武器装备,转眼间就成了“嫁衣裳”。这
其中的力量转换之迅速,连共产党也颇感意外。
国共两党的势力,一涨一消。
共产党方面——苏联式左派政治文化+配合农业经济强制小农化的经济倒退+再以民主分
享权力为号召;
国民党方面——封建军阀式的政治文化+城市经济崩溃+蒋介石大权独揽不肯撒手的君权
文化意识。
国民党不败,还真就是天理难容了。
(待续)
W*****o
发帖数: 1780
30
赞一个,写得不错。虽然难免有瑕疵,但基本脉络就是如此,中共的上台,老蒋的败退
不是一个偶然,是太多偶然连接起来的必然。对于现在的中国也谈不上是幸或是不幸,
都过去了,最重要的是今天和明天会走向哪里,该如何走。再赞一个,楼主的功底不错
,拜读过几次作品,虽然观点不一定赞同,但很有启发。
相关主题
爱国是什么?中国政治大格局:左派、右派与当权派zz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就能忽悠那么多人呢?曹长青:肯定新文化运动 否定五四 (转载)
大家说说准备怎么清算共产党吧四个现代化到了小平时代变成了个伪命题
进入ChinaNews版参与讨论
g****s
发帖数: 425
31
至今还有人对于1949年后,中国大陆政权放弃与美国合作采取“一边倒”的政策耿耿于
怀。这种遗憾,建立在假想共产党政权对于执政方式还有选择能力的前提下。毕竟共和
国是以“新民主主义”的口号建立的。那个广为人知的故事可以说明当时的政治状态。
据说,某民主人士询问毛泽东,他打麻将喜欢做清一色还是混一色。毛的回答是,能胡
就行。毛的回答未必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但当时的共产党确实是用这种民主的口号获
得了众多对蒋介石独裁政权心生厌恶之人的好感。当时的知识分子,能像胡适那样有哲
学和政治知识,又保持清醒和谨慎的人并不多。
其实,如果回顾共产党的历史就可以发现,共产党从诞生之初就跟苏联血肉相连。以共
产主义理想为号召成立的共产党,最初是以共产国际中国支部的方式存在的。跟如今很
多年轻人对现代中国执政党的认识相反。共产党在建立初期,秉持的是共产国际的左派
思想。对于这种政治观点来说,国家本身是压迫人民的工具;世界上的人群是以阶级分
类而不是以民族和国家分类的。到延安整风之后,脱离了苏联对于共产党内部的组织控
制,共产党政权才真正从组织上独立起来。然而,苏联仍然是一个巨大的经济支持来源
和可依靠的战略后方。延安整风,除了强化共产党政权和军队内部的组织结构外,在对
于包括毛泽东等人来说,也是系统学习苏联式的马列主义理论的过程。得以脱离国民党
和日本人之间的战争漩涡,在这么平静的几年里,共产党的领导人在延安不仅仅是重新
进修了马列主义的理论,更是要将这种理论用中国语言,以毛泽东思想的名义改造过来
。从后续的历史可以看到,当时的共产党主要领导人们对于西方式的民主,如果有所认
识的话,也是以“批判认识”的方式接受的。在共产党的整个政权建立过程中,包括最
民主的“三三制”时期,也没有建立过类似西方政治制度下的权力分配制衡的形式。这
种缺陷,还反映在1949年后,中国政府的主要政治架构基本上是对于国民党政府时期的
延续。
虽然从组织关系上,共产党获得了独立;在政治思想上提出了自己的“毛泽东思想”。
然而,所有这些政治伦理基础都是克隆自苏联。某种程度上来说,斯大林就是中国共产
党的“教父”。而不仅仅是缺乏,更是从主观意愿上认为其是错误的,导致共产党的政
权不可能接受西方民主政治的基本精神。当二战结束之后,从欧洲开始的冷战雏形经过
几年的酝酿基本上形成了两大集团对垒的状态时,中国怎么可能独自成为第三方力量?
肯定必须在这两个集团中选择一个。而几乎是毫无悬念地可以认为向苏联“一边倒”的
政策是这个政权的必然选择。
然而,要让中国人在短短的几年内就将二战时给予中国巨大支持的美国从盟友的地位变
成敌人的地位,还是需要一些技巧的。
首先,强化国民党政府与美国“狼狈为奸”的形象。国民党的“罪恶”,背后都是因为
美国撑腰。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美国是一个遥远的概念,而国民党的“罪恶”每时每
刻都在影响着中国人。所谓人以群分,国民党这样的腐败独裁政府,它的朋友能是什么
好人吗?对于美国人来说,视国民党政府为中国正式政权,希望通过这个政权达到与中
国交流的目的,本身是一种“现代正常思维”模式。然而,中国人不仅仅在当时,甚至
到现在还普遍没有建立民主政治下,政权程序合法性的认识。所以,国民党的政府虽然
在国际社会以普通常识的方式成为代表中国人群的政权,但是在中国人心目中,并不认
为这个政权就是“自己的政权”,这个政权是蒋介石的王朝。将公共关系用私人关系的
方式解读,是一个中国传统上极其强烈的文化特征。缺乏对于“公域(公共领域)”的
认识和尊重,在现在的中国也比比皆是。一切的关系都是以私人关系来确定其权力利益
边界。在这个过程中,将私人关系的亲疏用各种“小团伙”的形式进行政治上敌我关系
的演绎,这是“中国常识”。公共矛盾用“私仇”的形式存在并解决,这也许是所谓中
国人不团结的一个原因吧。在这种认识基础上,任何国民党政权犯下的错误,都有一部
分记在了美国人的身上。
其次,凸显美国“殖民主义”。在中国人难得的国家意识觉醒,国家主义情绪高涨的时
期,最令这种情绪无法忍受的就是历史上在国际冲突中受到过的不公平待遇。这种不公
平待遇,现在被以“半殖民地”的名义被定义。所谓半殖民地,就是没有丧失主权的情
况下,丧失了对于各种具体政治经济权力的支配能力。其实,国民党在执政后,对于各
种政治和经济权力的收回,还是取得了不少成果的。然而,毕竟是依靠了美国的支持才
打赢了战争。在各种经济和政治合作中,与美国千丝万缕的关系就无可避免,甚至蒋介
石的政权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是依靠了美国援助才能维持的。在各种社会关系上,这种
“被施舍”和“施舍”之间的地位差别,是一种人格上的巨大负担。
最后,除了舆论环境的准备外,沈崇案的爆发成了决绝美国的导火索。正如前面所述,
中国文化缺乏对于“公域”和“私域”的区分。任何矛盾,包括政治矛盾和经济矛盾,
都用“私仇”的方式进行演绎和解决。沈崇的被强奸,造成了众多中国人,尤其是知识
分子中学生和教师的“感同身受”式的羞辱感。虽然现在流传各种对于案情的传言,甚
至传言是“美人计”。然而,在违背女方意愿发生性行为的这种状态上看,这就是强奸
。正如现在wikileak的创始人现在在瑞典被控强奸一样。无论初始状态是否两厢情愿,
当一方拒绝继续的时候,另一方用强迫的方式继续就是强奸。沈崇的被强奸,成为一个
绝好的舆论宣传机会。在后续的过程中,无论官方如何呼吁理性和法律程序,都无法抵
挡民怨沸腾下的民情了。共产党极其成功地将这种民怨向“反美”的方向推动。
在几年的时间里,美国人从中国的“盟友”就变成了中国的“敌人”。这种转变是对于
国民党政权的“釜底抽薪”之计。那么,在新政权建立以后,难道会跟美国这样的“中
国人的敌人”站在一起吗?否则又如何向那些站在共产党一边“反美反蒋”的广大学生
教师等知识分子交代?
所以,决绝美国,决绝西方民主政治文化,是中国历史走到1949年的必然选择。
(待续)
s****s
发帖数: 186
32
难得看到一篇有理性思考的好贴,顶一下,继续拜读中
g****s
发帖数: 425
33
对于从山沟里走入城市的统治者们,如何管理一个幅员广阔的国家,尤其是如何在城市
里管理国家,是一个他们从来没有考虑过的问题。前面已经提到,共产党在农村进行的
改造,首先是将生产关系重新洗牌,将其生产资料集中化分工使用的方式,倒退至小农
单户自然经济的形式。在农村的政治建设,基本上就是为了战争服务的。除了定期供应
军队的物资需要外,其他的管理采用农村自治式的管理方式。这样的统治方式,对于工
商业遭受重创以后的中国,一方面满足了农民自己养活自己的需要;另一方面,动员了
农村的人力物力投入战争。然而,相对于遭受严重打击的农业经济来说,中国的城市工
商业则相对更完善地保存了下来。甚至由于日本的战争需要,东北的工业建设比张学良
统治时期还有明显的进步。即使是中原,江南的大中城市的工商业,历经战乱后,在几
年的时间里也获得了相当的恢复。人民渴望和平发展的愿望,也是导致人民抛弃蒋介石
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管理城市和管理工业,是共产党一个从来没有尝试过的事情。自然
而然地,共产党向苏联拜师学习和引进各种苏联式的国家管理方式。这就是1950年代以
后中苏的蜜月合作期。
对于中国这个在东亚举足轻重的国家,苏联人出钱出力出人才;将整个苏式国家经济管
理模式几乎克隆进了中国。中国人也投桃报李,一方面承认了蒙古的独立,另一方面承
担了在朝鲜对联合国军的战争。经过几年的建设后,整个中国的经济状况发生了明显的
进步。工业体系,尤其是重工业体系被建立起来。原本这是作为苏联整个社会主义国家
阵营的一种分工,然而在以后却成为中国工业基础起步的阶梯。农村经过十年的小农经
济,基本的生活状况和自给自足的能力也稳定了下来。并且,在新民主主义的口号下,
配合“镇压反革命”的暴力镇压活动;共产党对于国家政治实现了从中央到基层的彻底
控制。此时的共产党领导人们认为中国已经具有了向社会主义国家转变的能力。原本马
克思主义的观点是社会主义必须在全球共同实现。虽然他看到了列宁革命的胜利,却没
能具体研究这种列宁式的社会主义是个什么状态就去世了。到斯大林掌权后,他明确提
出社会主义可以在一个国家首先实现。而中国作为克隆版苏联的现实,并且从土地面积
来说,尤其是在亚洲的影响力来说,都几乎可以成为社会主义集团里的“老二”。可惜
,斯大林没有给毛泽东这个机会。但这并不妨碍毛泽东认为中国应该成为亚洲社会主义
阵营的领袖和导师。现在,整个工业体系和城市管理模式已经按照苏联模式建立起来了
。那么政治模式和农村经济也到了向苏联看齐的时候了。
首先是对政治进行重新建构。建国以后,为了团结民主党派和争取社会知识分子阶层的
所谓“新民主主义”必须被改造成社会主义。在共产党完全控制了各地政治和军事体系
后,这样的改造几乎是一道命令就完成的事情。从此,确立了共产党至高无上的统治地
位,正式将各民主党派收编为共产党的外围组织。完成了政治纲领和政治体系的改造后
,针对农村进行了克隆版的苏联式公社化改造。将当年分配给小农单户的土地和生产资
料重新集中起来。
政治改造,保证了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从法理上不动摇;并且,建立了一套依靠党务系统
控制,由臂使指式的行政管理方式。彻底断绝了其他政治势力从理论到具体政治行动上
向共产党统治地位挑战的可能性。这样的结果,行政权成为中国唯一的政治权力,再也
没有共产党外的政治势力能够干扰党对于国家的决定。这个过程中,各民主党派作为城
市资本家和知识分子的代表,其软弱性也暴露无遗。无需更多的废话,几乎是一夜之间
,他们就明白了自己的地位和命运,乖乖地交出了自己手里原本就少得可怜的一点点权
力;也乖乖地交出了自己的财产。
对于农村的改造,则采用了另一种方式。以共产党在农村的长期工作获得的良好信用为
基础,共产党开出了人民公社共产主义的梦想。集体劳动,公共食堂,几年之内实现共
产主义;对于长期以来为摆脱饥饿而挣扎的中国农民来说,这些保证吃饱,穿暖的拍胸
脯话已经足以令他们满意了。
然而,历史跟中国人开了一个玩笑。共产主义还没有实现的时候,发生了历史上前所未
有的大饥荒。饿殍遍野人相食。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结果呢?恐怕还得回头看看究
竟在政治,经济上中国人为何没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
(待续)
g****s
发帖数: 425
34
为什么良好的愿望却没有收获预想的结局?以前,正统的解释是自然灾害并苏联逼债。
实际上,那段时间中国并没有发生特别重大的灾害。而中苏之间虽然翻脸,但赫鲁晓夫
并未逼债,甚至主动提出债务可以先暂缓归还。
这个原因,还要归溯到斯大林一手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二战之后,世界分成两个
主要的国家集团进行政治,经济和军事对抗。这就是冷战。社会主义理论里,是强调社
会的阶级分隔,却反对国家之间的隔绝。全世界的工人阶级都是一体的,苏联就是全世
界工人阶级的祖国。其他的国家,都是这个祖国的“附属”小兄弟。这个理论本身就是
马克思主义在对于社会主义的社会结构的一种认识。国家作为暴力机关,作为一种以地
域划分的政治实体,从来没有掌握在工人阶级的手里。相反,从第一国际的建立开始,
就是多个国家的工人阶级联合起来。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兴的意识形态,不仅仅反对资
本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也反对资本主义这种国家形式。这样的理论,正符合斯大林
的想法。俄罗斯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是一个资本主义制度不发达的国家。在斯大林之前
的俄罗斯,主要是一个农业国。农业国家的经济发展,主要是土地的占有和使用。长期
以来,农业技术在没有实现工业化集约生产前,主要依赖于土地的扩大投入。这就是为
何稳定的农业国家往往都是幅员辽阔的国家。因为对于土地的占有是农业国家的主要经
济支柱,因此农业国家对于国土的扩大有异乎寻常的爱好。在中国历史上,虽然迭遭列
强战争失败的挫折,但唯有俄罗斯和日本对中国的土地有异乎寻常的占有欲望。对于日
本这样一个海岛国家,期望有大陆领地实现资源扩充和战略缓冲,也许还可以理解。对
于俄罗斯这样地广人稀的国家,其对于土地的占有,就完全是农业国家政治系统对于国
家领土扩大的贪婪表现了。
斯大林的历史作用,是首次在地球上实现了一个农业国家直接跨入社会主义国家的创举
。在此之前,社会主义只是书本和理论上的“理想国”,斯大林让人们看到了这个理想
国在现实中的样子。其主要特色就是政治上的社会主义政党以“领袖和同志们”的方式
实现集权统治;在经济上实现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社会建设;文化上以党的意识形态
为指导方针。其中,经济上的改变是最关键的基础性改变。首先通过集体农庄的形式将
农民管理起来,剥夺其拥有土地的权利,使其成为必须依赖国家政权的供给才能够从事
生产劳动,从而养活自己的“农业工人”。这样,就将农民控制在政府的强力管制下。
其次,以低廉的价格将农业产品转换成工业原料。这里不仅仅指直接将农产品用为工业
原料,还包括通过低价收购农产品然后统一销售后,所得利润的大部分用来购买工业原
料。这样的生产方式,首先,农民肯定不满意,农业生产效率会下降。斯大林对此采取
了冷血的强制性措施。反抗人员被肉体消灭。经过一轮屠杀后,基本上农民最终被制服
。大量农产品转化成工业生产成本,也造成了农村的饥荒。乌克兰作为苏联粮仓也出现
了大规模饿死人的现象。与此同时,工业发展却进展迅速。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建设令
苏联的GDP增长以每年超过10%,最高达到16%的速度持续了30年。到赫鲁晓夫之后,虽
然低于10%,但也保持了5%以上的增速。正是这样的建设成绩,令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
成为20世纪60年代,西方人权运动的同时左派思潮兴起的重要推动力。
经过斯大林的强硬推动,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实际上形成了以斯大林为盟主的一个大联盟
。在这个联盟内部,各个国家之间以“兄弟般”的关系在政治上实现联动,经济上互相
补充。如果不是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本身没有什么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而主要是中国传
统的农业文化为基础的思想,那么中国必然比历史上曾经表现的更加投入到这个“社会
主义大家庭”中。前面已经提过,毛泽东和他的盟友对于共产党的领导是经历了历次排
斥不同理念的政治集团实现的。其中,就包括对王明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派的清除
。中国共产党的胜利,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而是一场农民战争的胜利。以农民对于
土地和占有地域的热爱,也包括对历史上纯粹马克思主义理论派的反感,中国在这个社
会主义阵营里保持了相当高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广大的
土地和人数众多的军队,基本上是中国人自己建立起来的。对于军队的绝对掌握是中国
能够在社会主义阵营里独树一帜的强大支撑。
斯大林的死亡,令社会主义阵营里发生了对于联盟领袖的争夺。集权制国家的独裁领导
人基本上都通过一定程度地否定前一个领导人从而达到清洗前领导人遗留的占据了各个
要害部门的首脑,从而达到提拔自己的拥护者,建立自己的队伍的模式。斯大林正是通
过清洗了列宁遗留的干部达到树立自己权威的目的。赫鲁晓夫明白对于斯大林这种几乎
“半神”的政治领袖,一点小错,不足以达到能动摇其拥护者地位的程度。于是,一份
秘密报告成为将斯大林从神坛直接送入地狱的理由。
赫鲁晓夫反对斯大林的努力,令中国领导人产生了极大的困惑。前面说过,中国几乎就
是斯大林苏联的山寨克隆版。否定斯大林的各种政治行为,实际上也是否定了中国已经
克隆的那些政治行为的正确性。这个将动摇共产党在中国的统治模式。出于自保,也许
也出于对坚持斯大林路线的忠诚,中国将赫鲁晓夫标上了“修正主义”的帽子进行批判
。中苏决裂,并不是因为赫鲁晓夫要反对中国,实际是中国要反对赫鲁晓夫。
中国在农村的经济建设,实际上也是克隆了斯大林的集体农庄模式。也是通过控制农民
的方式希望达到以农业补贴工业,实现工业快速发展的目标。虽然有早期的农业生产效
率降低及农村人口大量死亡,但在后期,随着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生产方式的建设,苏联
的农业生产基本能够满足农民自己的生活需要。然而,中国的工业生产虽然有了在苏联
援助的情况下的发展,但要达到养活工业自己,并且能够帮助农业生产则还远远不够。
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苏联援助既有其主动撤出的原因,也有中国要将这些苏联人赶走
的因素。不仅仅农业生产被破坏,工业生产也几乎停滞。在此时,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内
部反对赫鲁晓夫的领头羊,中国还必须继续拉拢各种同盟,于是对阿尔巴尼亚等反赫鲁
晓夫的坚定同盟仍然继续支援。
中国三年大饥荒的原因,首先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被破坏导致生产效率下降的原因
,其次是原本就只能自保不饥饿的农业必须被强制抽调出大量农产品资源进行工业生产
建设,城市生活保障和国际援助。原本中国农民还有点流浪逃荒的自由,但在社会主义
人民公社的人身束缚和城乡隔离的政治隔绝下,农民就基本上没什么能够缓冲的活路了。
经济上的失败导致的普遍饥饿,几乎令毛泽东的地位不保。在有限度地满足了农民有一
定自主性地开展农业生产后,中国的经济总算缓了一口气。随着刘少奇为首的行政体系
在解决经济生产中获得的成绩,毛泽东的政治影响力开始降低。深谙共产党政治斗争的
毛泽东对此是深有警惕的。在一个集权制度内,失败就意味着彻底消亡。包括陈独秀,
瞿秋白,李立三,王明,张国焘,没有一个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这是斯大林式社会主义
制度的根本特征。领袖的权威来自其一贯正确性。其正确性来自于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掌
握。一旦失败,就说明他对神圣的马克思主义的掌握不彻底,甚至是错误的。这样的人
就丧失了其掌握权力的“合法性”。所以,毛泽东不能失败,连“暂时的错误”也是一
场危险的政治冒险。随着经济失败的总结,首先在党内知识分子和各级行政官员内部出
现了对毛泽东怀疑,甚至否定的倾向。随之而来的是对刘少奇等行政领导对于解决经济
困难的能力表现出的拥护。
为了重掌权力,毛泽东有计划地发动了一场以颠覆现存行政体系为目标,重新树立自己
拥护者的战争————文化大革命。
从1949年到文革的这段时间里,不仅仅在工业,农业上全面克隆苏联,连中国的文化也
经历了一场苏联式改造的过程。共产党的夺取政权,实际是农民起义,农民战争的结果
。这场农民战争,在农村是为了实现解除中国工业化产生的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压迫。农
村重新回到了几乎纯粹自然经济下小农寡民的状态。而城市和中国的上层政治文化,则
借助了资本主义政治文化内反对独裁,实现政治平等的诉求争取以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
为目标的政治同盟。这也是为何今天会看到《新华日报》等共产党控制的报纸于1945年
到1949年这段时间里在国统区大量歌颂民主,自由,平等,这些资本主义政治观念。在
迅速获得军事胜利,并通过军事力量为后盾彻底掌握各地政治和军事控制权后,这些民
主,自由等等的资本主义文化观念自然要被抛弃。因为共产党的立党基础是马克思主义
。以马克思主义文化代替资本主义文化成为城市生活和国家政治建设的主要方向。
(待续)
t***o
发帖数: 19256
35
赞长文

【在 g****s 的大作中提到】
: 为什么良好的愿望却没有收获预想的结局?以前,正统的解释是自然灾害并苏联逼债。
: 实际上,那段时间中国并没有发生特别重大的灾害。而中苏之间虽然翻脸,但赫鲁晓夫
: 并未逼债,甚至主动提出债务可以先暂缓归还。
: 这个原因,还要归溯到斯大林一手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二战之后,世界分成两个
: 主要的国家集团进行政治,经济和军事对抗。这就是冷战。社会主义理论里,是强调社
: 会的阶级分隔,却反对国家之间的隔绝。全世界的工人阶级都是一体的,苏联就是全世
: 界工人阶级的祖国。其他的国家,都是这个祖国的“附属”小兄弟。这个理论本身就是
: 马克思主义在对于社会主义的社会结构的一种认识。国家作为暴力机关,作为一种以地
: 域划分的政治实体,从来没有掌握在工人阶级的手里。相反,从第一国际的建立开始,
: 就是多个国家的工人阶级联合起来。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兴的意识形态,不仅仅反对资

r*a
发帖数: 1503
36
好文啊!
辛苦了
d***a
发帖数: 6113
37
赞!
M*****n
发帖数: 16729
38
zan lz码字辛苦
恕在下直言,这个问题不值得讨论
大家还是爱自己,敬老爱幼,爱妻荫子,最重要。这个准则是亘古不变的。
国号时常变化的,爱也爱不过来的。如果爱错了,就连自己也被历史车轮碾得粉碎。
所谓爱国,无非是政客们用来愚弄老百姓的空口号罢了。
f*******e
发帖数: 2791
39
太长了,mark 一下
f*******e
发帖数: 2791
40
如果没人爱国,就会成为亡国奴了。。

【在 M*****n 的大作中提到】
: zan lz码字辛苦
: 恕在下直言,这个问题不值得讨论
: 大家还是爱自己,敬老爱幼,爱妻荫子,最重要。这个准则是亘古不变的。
: 国号时常变化的,爱也爱不过来的。如果爱错了,就连自己也被历史车轮碾得粉碎。
: 所谓爱国,无非是政客们用来愚弄老百姓的空口号罢了。

相关主题
四个现代化到了小平时代变成了个伪命题老毛成为笑料算是一种政治进步?替袁腾飞抱不平?
话说中共邪教吴国光谈中国政治改革(zz)
[合集] 中国共产党就好像永久牌自行车钓鱼岛成为政治资本
进入ChinaNews版参与讨论
M*****n
发帖数: 16729
41
亡国了又如何?
对你太爷爷太奶奶来说,他们的大清不就已经是亡国了吗?
对你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来说,他
们的大明也不是
亡国了吗?
你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
爷的爷爷来说,
他们的大元不是也亡国了?
.....
中国历史,改朝换代很多次了,历史照样前进,老百姓照样生生不息。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没人爱国,就会成为亡国奴了。。
f*******e
发帖数: 2791
42
大明亡国了,所以到清朝成了低等人,草民发型衣服都要受人管制,
每个男人都要留个sb到家的发型,穿着很土鳖的满装,不留不穿就杀头。
大宋亡国,百姓成了四等人。
元清本来是汉人的亡国时期,大元大清亡了对汉人是好事。
元朝亡了,蒙古人的大部分普通人只好逃回大漠。
大清亡了,对满人来说 ,做不成人上人了,没有铁杆庄稼了,连自己的姓都不敢公开
了,搞个汉姓冒充汉人。
民国被日本亡了一半,南京的百姓被屠杀。。
你说亡国对普通人没影响吗?
你可以问问汉人,愿意做元清的普通汉人,还是愿意做宋明的普通百姓?
喜欢清朝的sb造型,还是喜欢宋明的装束?
我的祖先在元清都是亡国奴,但不代表他们喜欢做亡国奴。
已经做过亡国奴还不吸取教训?

【在 M*****n 的大作中提到】
: 亡国了又如何?
: 对你太爷爷太奶奶来说,他们的大清不就已经是亡国了吗?
: 对你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来说,他
: 们的大明也不是
: 亡国了吗?
: 你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
: 爷的爷爷来说,
: 他们的大元不是也亡国了?
: .....
: 中国历史,改朝换代很多次了,历史照样前进,老百姓照样生生不息。

f*******e
发帖数: 2791
43
正常改朝换代对百姓影响不大,但被外族亡国影响大了。

【在 M*****n 的大作中提到】
: 亡国了又如何?
: 对你太爷爷太奶奶来说,他们的大清不就已经是亡国了吗?
: 对你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来说,他
: 们的大明也不是
: 亡国了吗?
: 你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
: 爷的爷爷来说,
: 他们的大元不是也亡国了?
: .....
: 中国历史,改朝换代很多次了,历史照样前进,老百姓照样生生不息。

f*******e
发帖数: 2791
44
悲剧不?
sb不?
f*******e
发帖数: 2791
45
悲剧不?
sb不?
a***o
发帖数: 3734
46
如今许多小将五毛喋喋不休的西藏新疆台湾,都是外族打下来的。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正常改朝换代对百姓影响不大,但被外族亡国影响大了。
f*******e
发帖数: 2791
47
大东亚共荣圈的地图,喜欢做亡国奴的将将们看到不要兴奋死??
伟大的汪主席才是民族英雄 都怪老蒋老毛不配合大日本帝国的理想却搞华独,还把大
和族都赶回日本,搞民族分裂,导致中国现在这么小,还少了一个伟大的和族。。

【在 a***o 的大作中提到】
: 如今许多小将五毛喋喋不休的西藏新疆台湾,都是外族打下来的。
g****s
发帖数: 425
48
爱国与否,其实不是我写这些文字的主要探讨对象。我是想回顾一下中国近现代以来的
主要文化思想潮流的改变。影响一个民族的主流价值观的内容,一个是政治经济的状态
;一个是文化传统的传承;一个是现实利益的需要。这三个方面的影响,都是不可或缺
的因素。
今天,探讨一下中国文化的状态;有利于总结性地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究竟是一个
什么样的状态。在近现代以来,缺少了学术和思想自由,很多人对于近现代的历史和文
化传统的看法,基本上是官方灌输的那些理论和知识。这些被教育的内容,虽然未必是
虚假的,但是有很多不尽不实,偏颇片面的内容。我的表述,当然也不可能是面面俱到
的,无可挑剔的东西;但至少是这么多年来,自己思考的一点点所得。写在这里,既是
对自己的总结,也是与有心人的一种交流;更重要的,也许是给以后的人留下一点自己
思想的片段。
如果几十年后,我的孩子问我,“你当年对中国历史是怎么样看的呢?” 我或许可以
找出这段文字来。如果那个时候,中国的历史故事的表达还是与现在无甚差别的话,也
许能让后人看到一点点“不一样的”历史看法。
w***s
发帖数: 4394
49
没有人爱国,是因为统治者窃国了,老百姓没有办法爱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当统治者窃
国了的时候,国家已经亡了,亡给谁对老百姓不重要,人家手里的东西,属于张三还是
李四,跟你没有任何关系,所以老百姓不爱国,是因为国不属于老百姓。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没人爱国,就会成为亡国奴了。。
g****s
发帖数: 425
50
要抛弃资本主义的文化价值观,毛泽东发动了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大规模所谓“思想改造
”活动。前面已述,共产党在与国民党进行军事决战前,是有相当长的时期进行文化上
的利用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进行“统战”工作的。并且,在新政权建立的时候,是
以所谓“新民主主义”为口号的。这种文化统战工作,虽然是大力宣扬资本主义民主政
治,但是却在共产党控制的区域是不进行这样的宣传的。共产党在其控制土地上的意识
形态,当时主要是强调党领导一切的斯大林苏式文化。这种文化特征的建立,早就在抗
战时期,随着肃清王明等正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派,以党内整风的形式确立起来。由于战
争的需要,这种下级绝对服从上级的准军事化管理,配合苏联式的集权文化,以包括肉
体斗争在内的方式,达到了一种强迫性的统一。并且,这个过程,一而再,再而三地以
“群众运动”的方式获得成功。
这种群众运动,实际上就是古罗马时期的“僭主政治”到罗伯斯皮尔和法国大革命时期
的恐怖运动,属于同一种类型。总结来说,包括几个特征和步骤:
首先,由一部分人提出一个发动群众的理由和口号。这个口号必须是冠冕堂皇的。“均
贫富,替天行道,甚至实现共产主义,打倒日本,打倒蒋介石,……”都无所谓。但必
须是容易获得大多数人不用思考就会同意的。
其次,将这个口号变成一场全民参与,甚至全民狂欢式的运动。一定要形成大规模的群
众运动,这样,即使少部分人有异议也必然无济于事。以群体意识代替个体意识,形成
“群体”vs个人的状态。这样,个人的异议表达就转变成针对群体的矛盾。这样的异议
表达,必然会被一种集体无意识,甚至集体暴力的方式消灭。
再次,将这个口号的解释权和标志 以某种象征式的方式赋予某个人或者某几个人形成
的“领袖”身份。将这种经过群体认可,群体拥护的口号,以一种极具象征性的方式转
变成对这场运动的“领袖”的拥护。这样,这些领袖就成为可以主宰这场民意狂欢的决
定性力量。
第四,将领袖的反对者标志上“反对民意”的标签,以民意的方式消灭之。
这种群众运动的极大成者,实际上是斯大林。斯大林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仅达到了树立
其个人权威的目的,也达到了清洗异己的目标。随着从苏联回国的“二十八个半”的王
明集团知识分子,这种打击异己的方式传入了共产党的内部。通过井冈山时期的几次演
练,这种群众运动显示了令人惊讶地与中国传统集权思想相结合的天衣无缝的效果。这
种效果客服了整个群众运动中最困难的一步,那就是将群众运动的口号转变成对“领袖
”的服从。对于长期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存的知识分子来说,要克服这一步的障碍是有
困难的。然而正因为俄罗斯和中国都有长期的农业社会专制文化传统;对于某种理论的
正确性与否的认识是建立在对于理论持有者的个人认同上的;所以,这两个地区对于这
种群众运动的催化才特别彻底和成功。尤其是中国更是如此。毛泽东其实早期也是这种
群众运动的“受害者”之一,并且差点因此不能参与长征。而到延安时期,在康生等苏
联式教育熏陶下的党内理论派的帮助下,利用同样的方式,毛泽东彻底打倒了王明,令
张国焘等人彻底绝望,并且彻底树立了毛泽东的个人领袖权威。
所以,实际上在新政权建立前,对于资本主义民主的宣传是共产党“虚晃了一枪”的忽
悠。由于战争的原因,国民党控制区的人们少有看到这种宣传的虚伪性的地方。少数的
一些知识分子曾经有到延安去参观的机会,但都被共产党人高尚的个人道德所感动,却
不能醒悟其体制文化背后的残酷性。即使有国民党的报纸揭露了王实味因为写了《野百
合花》这样的文章被砍头的事件,也被很多知识分子理解成了一种敌对势力的过度渲染
。只有胡适等一部分知识分子对各种苏联式左派文化有认识的人才知道这种体制文化的
残酷和野蛮,所以他们都逃跑了。某些跑不掉的人以为自己至少可以置身世外。实际上
,他们错了。储安平当年说,国民党统治下的自由是多和少的差别;共产党统治下的自
由是有和无的差别。可谓一语中的。蒋介石无论多么独裁专制,他的资本主义政权的统
治理论都是资本主义的民主,平等,自由政治伦理。蒋介石为了达到自己独裁的目的,
不得不长期宣布中国处于不正常状态,甚至到了台湾还实行了几十年的“戡乱”,就是
为了要避过这种资本主义政治理论对其的束缚。所以,资本主义的独裁,即使令民众的
自由少到极点,也是有底线的,那就是这种状态是一种“不正常”的状态。而共产党的
政治伦理是没有这样的障碍的。有没有自由的区别,就在于是“同志”还是“敌人”的
划分。同志是有自由的,即使很少;敌人是没自由的,甚至是需要肉体消灭的。
等共产党在彻底掌握了从中央到基层的政治和军事控制后,以思想改造运动为口号的群
众运动就开始被用来改造知识分子。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工作者会议上的讲话被当成这次
改造的一个标准。这个讲话还在后续的几十年里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文艺知识分
子的“圣经”。其实讲话的主题就是一句话“知识分子要服从和支持工人农民的领导”
。当然,潜台词是知识分子要听从以工人农民代表为身份的共产党的官员的命令。
经过这种群众运动式的思想改造,令那些还怀有幻想的知识分子们一部分人彻底降服;
一部分人将不满藏在了肚子里。思想和文化的自由从此被消灭。自清末以来,曾经再现
春秋战国时期那样繁荣的中国思想界到此终于结束了。从此,中国不再有文化大师和思
想家。
(待续)
相关主题
再次关注西藏的用意可笑感恩与信仰
医生和律师往往是政治骗子建设法制制度才是中国建立民主的渐进道路 (转载)
毛泽东为什么对皇军千恩万谢 (转载)河殇(1988年六集电视片《河殇》解说辞)
进入ChinaNews版参与讨论
p*******e
发帖数: 1749
51
我觉得还是有必要把不同的群众运动区分开,法国革命时代的言论限制、深入社会方方
面面的限制远远比不上共产党国家,表面上大鸣大放的文革等等所谓群众运动,实际上
不是群众运动,不是群体狂热,而是少量狂热分子夹杂其中全体人民被专政锁胁迫的运
动,运动中相互揭发对于很多人不过是为了自保而已,针对真正死硬的敌人,仍然是通
过国家机器肉体消灭的,不是通过所谓民意

【在 g****s 的大作中提到】
: 要抛弃资本主义的文化价值观,毛泽东发动了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大规模所谓“思想改造
: ”活动。前面已述,共产党在与国民党进行军事决战前,是有相当长的时期进行文化上
: 的利用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进行“统战”工作的。并且,在新政权建立的时候,是
: 以所谓“新民主主义”为口号的。这种文化统战工作,虽然是大力宣扬资本主义民主政
: 治,但是却在共产党控制的区域是不进行这样的宣传的。共产党在其控制土地上的意识
: 形态,当时主要是强调党领导一切的斯大林苏式文化。这种文化特征的建立,早就在抗
: 战时期,随着肃清王明等正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派,以党内整风的形式确立起来。由于战
: 争的需要,这种下级绝对服从上级的准军事化管理,配合苏联式的集权文化,以包括肉
: 体斗争在内的方式,达到了一种强迫性的统一。并且,这个过程,一而再,再而三地以
: “群众运动”的方式获得成功。

f*******e
发帖数: 2791
52
虽然不属于百姓,但亡给谁对老百姓影响是很大的。
正常的改朝换代影响不大,但像蒙元满清取代宋明对每个人都有影响,尤其是清朝一个
剃发易服令,相当于筛子,把所有反清的筛出来杀掉,每个人都要表态。。
亡给日本可能要学日语了。
怎么会不重要?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有人爱国,是因为统治者窃国了,老百姓没有办法爱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当统治者窃
: 国了的时候,国家已经亡了,亡给谁对老百姓不重要,人家手里的东西,属于张三还是
: 李四,跟你没有任何关系,所以老百姓不爱国,是因为国不属于老百姓。

l**********e
发帖数: 3149
53
共产中国没有亡,现在的中国百姓是几等人?
算了,不多说了,楼主的文章写得好,就不再这个帖子里争论了。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大明亡国了,所以到清朝成了低等人,草民发型衣服都要受人管制,
: 每个男人都要留个sb到家的发型,穿着很土鳖的满装,不留不穿就杀头。
: 大宋亡国,百姓成了四等人。
: 元清本来是汉人的亡国时期,大元大清亡了对汉人是好事。
: 元朝亡了,蒙古人的大部分普通人只好逃回大漠。
: 大清亡了,对满人来说 ,做不成人上人了,没有铁杆庄稼了,连自己的姓都不敢公开
: 了,搞个汉姓冒充汉人。
: 民国被日本亡了一半,南京的百姓被屠杀。。
: 你说亡国对普通人没影响吗?
: 你可以问问汉人,愿意做元清的普通汉人,还是愿意做宋明的普通百姓?

g****s
发帖数: 425
54
为什么毛泽东要发动文化大革命?人们尝试过的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不仅仅五花八门,
甚至神仙鬼怪都有。但有一点是大家公认的,那就是毛泽东要巩固自己的权力。这个从
他自己写的批判刘少奇的大字报就可以看出来。如果仅仅以一个老人对于丧失权力的恐
惧感来解释,我觉得还不够。毛泽东确实不是一般人,他不仅仅是利用这个机会重新夺
回权力,并且还要利用这个机会重造中国。这也是为何他说自己一生只做了两件事,一
个是将蒋介石赶到台湾去,另一个就是发动了文革。
共产党在夺取全国政权前,是不知道如何管理国家的。这跟国民党很不同。国民党虽然
也是从推翻清王朝的革命肇始,但是其对于国家建设的方案,从理论到实践都是复制自
各个成熟资本主义国家。并且,从国民党掌握掌权到1949年败退台湾,实际上也是不懂
管理中国,尤其是管理中国的经济。但是,资本主义本身就是依靠于不同程度的市场自
治方式进行经济活动的。这就令经济的管理压力对于政府官员来说轻松很多。只要不严
重干涉经济运行的自然规律,国家的经济就可以在市场存在的情况下,自发地运转下去
。而国民党在45年后的一系列战后重建过程和对共产党的战争,将中国的自发式经济运
行模式摧毁殆尽。经济毁了,但是有经济管理知识的人还在,还能在台湾重起炉灶。
共产党掌握政权后,也想全面复制苏联式的经济模式。前面已经略述,这种复制由于各
种原因并未成功。苏联经济模式的成功,依赖于迅速大规模工业化补偿农业和其他经济
模式被重组的成本。虽然如此,也付出了大量饿死人的严重后果。并且,苏联式经济模
式对于成套大规模的重工业建设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却扼杀了经济自然发展的灵活性。
更进一步扼杀了各种来自于人类人性本能的对自由的渴望。中国几乎是空白的工业基础
,令这种大规模工业化成为泡影。而占中国人口90%以上的农民令农业经济损失的成本
成为中国无法负担的重负。饿死几千万人,不过是这种苏联式经济模式在中国小试威力
后的后果。刘少奇接手下的经济管理,不过是不再用那么严酷高压的方式来干涉经济活
动,让农民有了一点养活自己的自主权而已。
毛泽东是一个有雄心壮志的人。他虽然不懂经济管理,却有着诗人一样的浪漫理想。何
况,有一个如此“壮丽成功”的斯大林苏联作为榜样,中国岂能因为一次试验的挫折就
改弦易辙呢?毛泽东曾经在共产党的斗争历史上一次次地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如果
没有足够的自信和强大的意志,怎么会成功?与刘少奇,邓小平相反的是,毛泽东不认
为这种社会主义化建设是一种“过头”的错误,而是一种“不足”的错误,是没有彻彻
底底地实现社会主义的错误。毛泽东说“人定胜天”,实际是说“我能胜天”;他一定
要在有生之年再次创造一个“奇迹”。
要改变一个社会的社会观念,首先要改变其文化价值观。虽然经济是所有社会变革最基
础的推动力,但是却也是最难以人为控制的因素。文化因素则根源自人们的思想认识和
历史传统,因此最容易被言论所影响。为什么毛泽东发动的再一次革命被称为“文化大
革命”?就是因为其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从文化上改造中国人的价值观。
毛泽东认为,自56年社会主义化到63年大饥荒,主要的原因是各级官僚机构不仅仅未能
实现源自中央,也就是他本人的意图;反而在社会建设过程中处处制肘,压制了人民群
众的建设热情。他不明白对于一个像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必然是需要各种层级
的权力分配进行实际管理的。缺乏对于西方现代国家管理知识的了解,却对中国传统封
建统治的传说模式熟悉(所谓传说模式,就是指来自小说,戏曲等文化作品里表现出来
的某种所谓“正确”模式);加上对苏联式斯大林威权政治的景仰;令他设计了一个社
会平均化状态,却完全能直接贯彻中央权力的模式。
要达到这种效果,他需要实现两个目标。1、社会的整体状态处于一种平均化的水平。
这种平均化不仅仅是个人经济财产上的平均,更重要的是政治权力(不是权利)上的少
而平均。这种理想,不仅仅来自于中国几千年传统农业社会的实践,也有来自作为共产
主义思想根源的无政府主义的理论影响。个体以自发的热情,亢奋的状态达到社会主义
在属于个人的小范围内的实现。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平均化社会状况就无法实现对于中
央权力的挑战。个人在这样的状况里只有“主动服从”和“被动服从”来对待来自中央
的政策。2、集中中央权力,令伟大的理想用最短最快最不变形的方式传递到基层。
实现这两个目标,都要做同一样事情,那就是彻底摧毁社会的,位于基层与中央之间的
多层管理的权力分配结构。毛泽东希望达到的理想是,领袖一挥手,群众立即自发地将
领袖的愿望变成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毛泽东与斯大林是截然不同的人。斯大林虽然独裁,但是还是知道
一个国家的运行,包括各种经济计划的实践和社会政治的管理需要合适的机构来实现的
。这不仅仅是俄罗斯本身就有比中国更现代而发达的经济政治基础,有更多对于现代社
会政治经济文化都深有了解的人才;更是由于共产党在俄罗斯已经进行过多年的国家建
设才落入斯大林时期的集大成表现而已。
而毛泽东的治国理念,则对这些现代文明的发展一无所知;对于旧有封建农业社会的传
统不仅仅是迷信,而且是选择了其中最落后的一个特征进行极端发扬。我甚至怀疑毛泽
东是不是“清君侧”的京剧小说看多了的缘故。
对比斯大林和毛泽东,前者是一个冷酷到无趣的,精心算计又老谋深算的独裁者;后者
是一个无知,浪漫而疯狂的幻想诗人。
于是,一场以建设社会主义为名义,实际上是摧毁社会基本结构令社会倒退到原始状态
的文化大革命就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毛泽东凭借其被共产党刻意塑造的“半神”人
的形象和号召力,在刻意营造一种群体无意识的疯狂社会里,实践了一次他幻想的社会
主义。此时,当然还有很多清醒的人看到了危险。但正如前面所述,这些人提出建议的
能力已经被剥夺了。还敢于说和做出反对的人,都被红卫兵的皮带和拳头打倒在地。其
实,在这些疯狂的背后,最强大的支持力量是那些沉默不语的军队。常年“党卫军”的
思想和管理方式,已经令军队成为党的狼牙棒。而当共产党将毛泽东树立为“神”以后
,军队就沦为毛泽东的“私人卫队”了。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底气,他才敢横扫一切文
职的社会中间权力。
每一个专制政权的背后最坚实的支撑,就是军队的武力。
(待续)
1 (共1页)
进入ChinaNews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转载) 周旭昆: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性话说中共邪教
美国还需要对中国实行和平演变吗?[合集] 中国共产党就好像永久牌自行车
爱国是什么?老毛成为笑料算是一种政治进步?替袁腾飞抱不平?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就能忽悠那么多人呢?吴国光谈中国政治改革(zz)
大家说说准备怎么清算共产党吧钓鱼岛成为政治资本
中国政治大格局:左派、右派与当权派zz再次关注西藏的用意可笑
曹长青:肯定新文化运动 否定五四 (转载)医生和律师往往是政治骗子
四个现代化到了小平时代变成了个伪命题毛泽东为什么对皇军千恩万谢 (转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中国话题: 政治话题: 对于话题: 社会话题: 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