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ChinaNews版 - 新华社的“地堡”照片zz
相关主题
从郎朗“上甘岭”掺假, 看“黄继光堵枪眼”没有祖坟的清明节 河南民怨起
门徒会如何利用人心理弱点的吉林大学三年贷款54亿偿还债务陷入窘境(转) (转载)
蘇州信訪局官員雷語:警察不打人那養警察干嗎上甘岭“英雄”修鞋30年 女儿饿死
老乐:恭喜连战当黄继光听朗朗的“我的祖国”,我泪流满面
记者拍照片拍出个政治事故!上甘岭,还赞美了谁?
英国在对利比亚袭击中加用地堡炸弹 (转载)那个谁,重拍一下 “上甘岭“
活着的马特洛索夫 (转载)朗朗事件的几个问题
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这些英雄事迹是真的么? (转载)朗朗演奏上甘岭主题歌“我的祖国”是对美国主人的一种不尊重。 (转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地堡话题: 黄继光话题: 枪眼话题: 照片话题: 志愿军
进入ChinaNews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m***a
发帖数: 13878
1
地堡是否存在过?如果黄继光堵了半天枪眼而现场竟没有相应的地
堡,这玩笑就开太大了。而现有的资料恰恰表明,现场不存在可供
“黄继光堵枪眼”的地堡的可能性非常大。
先让我们看看新华社于2000年纪念朝鲜战争爆发50周年时发布的这幅
照片。
〔原照片说明〕“守卫上甘岭阵地的志愿军部队撤离之前,在黄
继光烈士牺牲的地堡前向烈士英灵告别。”(网址:http://
202.84.17.11/photo/kmyc50/photo4.htm)图片从略,下同──
编按
新华社说照片中那几个人是站在“地堡前”的。那么照片中插着木牌
的土堆就是该地堡了。先试问一下各位读者:不挑明的话,您能看出
这是一个“地堡”吗?
1、一个深坑加一个实心土堆等于“地堡”?
该“地堡”塌落的一侧陷入地下,完全是个坑洞。与“地堡”格格不
入。从女兵站立位置下方依然被土层压住的一根圆木来看,这部分
“地堡”顶部比地面还低。顶棚这样低的工事,肯定不是地堡。
如果说右边隆起的部分才是地堡,那它又为何要建在大坑上?这种
“坑堡”或者“井堡”如何使用?里面有梯子吗?再细看那隆起的那
一堆,并没有枪眼外露,越看越象个实心土堆。这就不对头了。按照
“各方仔细核查”版,该地堡是个“中心火力点”,“那里有三挺重
机枪、四挺轻机枪在凶猛地扫射着”。这样说来该地堡上应有七个枪
眼。按理说地堡上这么多枪眼,拍照片时想避开它们都不可能。但照
片里的那堆东西上实墩墩地连一个枪眼也看不到。土堆平缓扁斜,不
见为构筑枪眼而形成的立面。“黄继光堵枪眼”,而这个“地堡”没
枪眼,黄继光要堵什么?
2、尺寸太小
“那里有三挺重机枪、四挺轻机枪在凶猛地扫射着”。这需要七个射
手操作。如果还有指挥官以及副射手,就更多了。这地堡必须做得足
够大。但照片上的那一堆叫做“地堡”的东西明显偏小。照片上默哀
的有八、九个人。看看他们前面那个和普通坟包差不多大小的“地
堡”,能把他们都装进去吗?装到下面那个坑里去或许可以。但从那
坑里该怎样操纵轻重机枪对外“凶猛地扫射”?
3、照片取景角度不寻常。
读者容易发现这幅照片取景十分别扭:相机位置基本与人的脚部持
平。为什么这样拍?显然有特殊原因。我们知道,仰拍会造成景物高
大的效果。这反过来说明摄影者觉得这个“地堡”不够高。才要借降
低相机位置去提高它的画面高度。做这个手脚本身就反映了作者不踏
实的心态。如果地堡货真价实的话,堂堂正正对着它拍几张照片有何
难?何必几乎是趴在地上向上拍?不用多说,这个“地堡”很不地
道。连摄影者自己看着都觉得不象话。如果从正常高度拍照的话,它
会是什么样?我想人们看了后会不遐思索地说:“黄继光烈士墓”。
4、松土构成“坚固”地堡?
“地堡”上插着一块“黄继光烈士永垂不朽”的牌子。牌子那样容易
插进去,说明“地堡”表面是松土。这与不但与“坚固火力点”的说
法相矛盾,更要紧的是它严重不合格,让黄继光堵不成枪眼。为什么
这样说?让我们先来想象一下黄继光堵上去时的情景:当两挺机枪射
击黄继光胸膛时,每颗子弹的枪口动能在2,000焦耳以上。这么大的
能量,哪怕只有十分之一释放在他身上,也要把他向后猛推出几十公
分。而连发打击让黄继光更难招架。如果没有很大力量拉住的话,黄
继光会止不住地向后翻仰,前功尽弃。对此难点,黄继光生前所在连
连长万福来提出了黄继光“紧紧抓住麻袋”以固定身体的说法。人能
否边遭枪击边“紧紧抓住”东西,我很怀疑。姑且当作能够接受下来
吧。但这至少要求美军在建造地堡时于枪眼周围适当地方留出可供
“紧紧抓住”的部位。否则当黄继光挣扎着爬到地堡前时,一看枪眼
周围光溜溜没法抓,岂不郁闷?但这幅“地堡”照片证明如此细心周
到的“美军”并不存在。那上面并无“麻袋”,只有一堆松土。这样
的“地堡”让黄继光无处抓握,叫他怎么堵?而且万福来声称该地堡
由“装着石块的麻袋”建成的。如果他说的是真话,那么连那个牌子
也插不上去。显然拍照片者事先没有向万福来同志咨询一下,随便拍
了一个严重不合格的物体。
再进一步探讨,为什么目前只有这一张蹩脚的“半边照”拿得出手?
当年志愿军政治宣传人员去现场拍照片并不难。45师新闻干事刘云魁
自己有一台德国造照相机,也拍摄过许多上甘岭战地照片。他专门采
访黄继光事迹,应该拍下多张现场照片。且1952年11月底以后上甘岭
阵地一直在志愿军手里,直到停战。志愿军各部、新华社《人民日
报》等新闻摄影人员有的是机会前往拍照。新华社为何只有这张疑点
重重的半边照片可供发布?是不是遇到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类困
难?
除了这张蹩脚照片外,无论中方还是美方的关于上甘岭作战的资料
中,均没有见到一个象样的地堡或者地堡群的照片。志愿军方面关于
上甘岭作战的资料大量提到战士“炸敌堡”的活动。如果这些描写是
真实的话,战场上应该残留很多地堡和地堡群废墟。这些残留地堡是
宣扬胜利歌颂英雄教育部队和人民的好题材,中共宣传系统本应该拍
摄很多照片才对。可他们竟不能提供一张完整清晰的照片。这反过来
说明上甘岭现场少有或者没有地堡工事。从实战角度看,在上甘岭地
区不使用地堡型火力点是正确的。固定不动的地堡火力点在地形复杂
的甘岭地区没有优势。志愿军通常在夜间利用人数优势从多个方向发
起进攻,美军则以便于机动的多方位防御阵地相对抗。美军通常是借
助地形构筑环形战壕加防炮洞的工事,而不是大大小小子母配套的地
堡群。
从“地堡”上土层松软的样子,再联系到拍摄时取景位置超低,给人
以硬凑对付的感觉。不能排除这个“地堡”是在拍照前就近找了个被
炸坏的掩体,草草培了几掀土而弄成的“临时搭建”。
照片上的人显得很年轻,相信他们中大部分至今依然健在。非常希望
他们能出面澄清,当年他们是在什么地方拍的这张照片?他们默哀致
意的那一堆,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十四、适合人“堵”的地堡不好造?
现场没有黄继光堵过的地堡,这本来难不住志愿军。他们大可以建一
座。解放军历来有事后“补做”事迹的传统。解放军占领北平时本来
没有人上街欢迎。但他们不久后组织一些人“补欢迎”了一下,“北
平市民欢庆解放”的动人景象就诞生了。再如雷锋搀扶大娘、关心小
学生、给公社积肥等光彩夺目的照片,都是根据宣传需要,由沈阳军
区某部构思场景、邀请“群众演员”、然后打灯站位摆姿势做笑容等
等再拍摄下来的“剧照”。试问天下还有谁能带着记者和照明设备,
并请来“群众演员”配合着“助人为乐”的?只有解放军敢想敢干做
得到。他们自己也不讳言这叫做“摆拍”或者“补拍”。
“补做”事迹的活动在朝鲜战争中很常见。我们可以从一些“补拍”
的“剧照”中看出来。比如解放军报网络版刊登过一张照片,说明
是:“1952年11月25日,上甘岭战役以歼敌2.5万余人而胜利结束。
图为志愿军战士在上甘岭阵地上欢呼胜利”。但你看看照片上志愿军
官兵,他们却都穿着单军衣(http://www.chinamil.com.cn/item/
kmyc/photo/sgl/sgl019_kmyc.jpg)。志愿军部队9月下旬起换发棉
衣冬装。怎么两个月后的严冬季节里指战员们还穿着单衣?想来这张
照片也是隔年夏天让指战员们“补欢庆”并“补拍”下来的。另据一
些美军战俘回忆,他们被俘后曾被志愿军押着到不同地点去摆姿势扮
表情地“补投降”了好几次,目的也是为了“补拍”照片。说起来,
这种做法并不限于解放军,朝鲜人民军越南人民军都会。中越边境战
争期间,越南人也驱使被俘的解放军官兵排队举手“补投降”。据说
还有意让英姿飒爽的女民兵押着拍照片。同一个苏联师傅教出来的徒
弟,功夫也都近似。
事后“补做”的事迹,经过精心设计、反复排练后易于达到完美光
彩。其宣传效果特好。一向受各国共产党青睐。因此,面临现场没有
合适地堡的情况下,志愿军方面没有理由不“补造”一座。
但志愿军似乎没有补造地堡,而是很将就很勉强地用了一张“深坑加
土堆”照片。这让人比较费解。对解放军有利的事为什么不做?已经
形成多年的传统为什么要放弃?就算解放军当局忽然心头一阵诚实袭
来,不太好意思补造“黄继光堵过”的地堡。至少也应该为拍电影造
一座道具地堡吧?众所周知拍故事影片属于艺术创作,不必拘泥于现
实,绝对容许创造。就象《董存瑞》里的桥头堡一样。早就应该理直
气壮地去做。按理在故事片《上甘岭》里面就该有黄继光堵枪眼画
面。但我们没见着。我也没见到别的故事影片里再现“黄继光堵枪
眼”事迹。(我自己没有见过当然不等于没有拍过。若有谁见到或听
说国产故事片里再现过黄继光事迹画面,拜托通知一下)。董存瑞、
杨根思、邱少云等等都上了电影而且广泛宣传推广,多次组织学生们
观看。何独黄继光没有上电影?或者拍了电影却没有组织学生们去观
看?这个现象很费解。看起来是英雄好演而地堡难造。联系到上面那
幅别扭的“地堡”照片,似乎说明不但现场本来没有合适的地堡,即
便想专门“补造”一个也不容易。
1、粗想一下,建造适合
“黄继光堵枪眼”的地堡,可能遇到下列技术难点:
枪眼尺寸特殊。既要能够容纳两挺机枪同时发射,又要能让黄继光的
胸膛完全遮住。据“各方仔细核查”版说,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抵
住了正在喷吐着火焰的两挺机关枪”。如果这两挺机关枪是重机枪的
话,考虑到三脚枪座宽度、弹箱、射手在中间所占空间、以及正常观
察射击等要求,两枪间距离应不少于一米。而一般男人胸宽约0.4
米。这样就需要两到三个黄继光来完成任务。若是两挺轻机枪,由于
中间总要留出一名射手正常射击的位置。两枪间隔距离也很难小于
0.5米,象黄继光那样的小个子,遮挡它们谈何容易?为了让英雄顺
利诞生,必须设计专门的枪眼。以满足敌我双方的要求。我认为美军
没有能力造出符合这种要求的枪眼。后来解放军是否为这个课题组织
过科研攻关,我不知道。如果有的话,我想该枪眼的设计还是会难倒
大批军内外工程专家。
地堡墙的设计也很难。通常地堡墙是简单的立面。但这样直上直下的
墙让人很难迎面堵上去。人体正面上身不容易紧贴在一个墙面上。手
总要前伸出去抓抱点什么才牢靠。特别是人体的髋关节无法向后折
叠,上半身后仰角度很有限,一般人都无法将上身向后折叠到近90
度,用腹部着地而胸膛抵住地堡的立面。除非是杂技团的女演员。而
各种“侧身堵”或者“斜趴式”姿势均不稳定,容易滑落或翻倒。面
对简单立面的地堡墙,黄继光只有一种比较可行的姿势去堵,那就是
双膝着地,跪堵枪眼。但这不是“英雄”姿势。决不能让黄继光跪在
敌人面前。因此黄继光所堵的地堡必须经过改造。而这种改造,目前
似乎只能在绘画中实现。
2、以绘画代照片
地堡难造,枪眼难设,甚至连照片电影都不好拍。这个地堡真是个
“老大难”。从中共喉舌长期以绘画代照片的做法也可见其难。绘画
当然比现场照片容易实现特定的意图。从一些绘画可以看出,为了使
地堡适合人堵,画家们动脑筋对地堡作了改造,使之适合人的体型和
动作。这些要求在照片和电影上都比较难实现。而用图画欺骗人类眼
睛就容易多了。实在不好画的地方还可以用烟雾黑暗等挡掉。
在枪眼前设置斜坡或裙部。是这些绘画做手脚中比较共同之点。熟悉
人体结构的画家显然知道正规形状的地堡是不好迎面去“堵”的。不
是头先撞墙,就是身体止不住地往下滑落。因此必须把地堡墙弄斜,
让人体比较妥帖地与之接触。他们为地堡设置各种裙部,让斜面托起
人体。这样黄继光不必将上身向后折叠太多就可以堵挡枪眼了。有的
干脆把顶盖与墙面连成一个斜面,顶盖也画薄一些,让黄继光可以趴
在上面。这时他接近用身体“盖”枪眼,这是更牢靠的姿势。
除了设裙部画“斜堡”之外,有的画家还将地堡缩小,让它看上去可
让黄继光从两侧或者上访抱住地堡。这样的堵法比较牢靠结实,较好
地消除了人“会被打倒”的感觉。但符合这种要求的地堡直径不会比
一只汽油桶粗多少。莫说容纳“三挺重机枪四挺轻机枪”,一挺都有
困难。所以画家聪明地只画出一个小侧面给你看,避免你感觉出整个
地堡的直径。
〔原照片说明〕大裙部、小直径。黄继光可“搂”地堡。──编

〔原照片说明〕更扁斜的“牛粪型”地堡。黄继光“盖”枪眼。
──编按
〔原照片说明〕枪眼降至地面并缩至巴掌大小。以照顾堵方身
材。──编按
〔原照片说明〕地堡内腔不到半个黄继光身体大小。需一名“玩
具兵”操控机枪。──编按
为了拍电影而建造一个适合人堵的“特型地堡”,应该困难不大。但
当局为什么没有造没有拍?我想应该是它太“特型”太怪异了吧。人
们看惯了标准型地堡,突见一个矮小的牛粪状地堡容易起疑心。观众
不免要发问:美军为何别出心裁造这种“斜小堡”?是事先知道有人
要来堵枪眼、因而专门设计提供方便吗?可见“堵枪眼”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很难。不但难做,而且难看。让演员往形状怪异的道具地堡上
一凑,各种破绽显露无遗,不但起不了教育作用,还有反作用。不如
别拍罢。
m***a
发帖数: 13878
2
黄继光的地堡是tmd最搞的笑地方了
1 (共1页)
进入ChinaNews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朗朗演奏上甘岭主题歌“我的祖国”是对美国主人的一种不尊重。 (转载)记者拍照片拍出个政治事故!
郎朗国宴曲再曝新猫腻:“英雄儿女”躲匿“上甘岭”(转帖)英国在对利比亚袭击中加用地堡炸弹 (转载)
《我的祖国》,朗朗,中美关系和魏电工。活着的马特洛索夫 (转载)
希望中美交恶的拿上甘岭曲子当救命稻草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这些英雄事迹是真的么? (转载)
从郎朗“上甘岭”掺假, 看“黄继光堵枪眼”没有祖坟的清明节 河南民怨起
门徒会如何利用人心理弱点的吉林大学三年贷款54亿偿还债务陷入窘境(转) (转载)
蘇州信訪局官員雷語:警察不打人那養警察干嗎上甘岭“英雄”修鞋30年 女儿饿死
老乐:恭喜连战当黄继光听朗朗的“我的祖国”,我泪流满面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地堡话题: 黄继光话题: 枪眼话题: 照片话题: 志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