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ChinaNews版 - 废除高考:亡国之道!
相关主题
茅于轼主要著作分析结果;只能说是剽窃,最多只能算编译 (转载)中国曾经是世界上第一个废除死刑的主要政权
蚂蚱,你在版主区被桂河大妈拍砖了!闭关锁国,亡国之道
你会介意宠物狗在餐厅桌子上吗?像“两少一宽”这种害人害己的政策为啥不能明示废除? (转载)
方舟子炮轰“国学天才”剽窃 指其无才无学无德 (转载)如此以往,中国不亡国也会灭种。
长春户口行情见长ZT 权力的道德捆绑
“两少一宽”这个政策不公平,需要废除 (转载)中共做“裸官” 但普通老百姓却必须爱党、爱国
我正式警告中国共产党,不要和我攀关系走后门。没戏。请问军国主义毛轮kayaker: 先主席的军国主义问题 (转载)
计划生育政策成中国亡国之策一群从小到大不知扯了多少谎的人如此兴奋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高考话题: 废除话题: 亡国话题: 之道话题: 走后门
进入ChinaNews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t**c
发帖数: 257
1
废除高考:亡国之道!
又是一年六月六,紧张激烈一如既往。高考生同孕妇一般成了家庭乃至社会的重点保护
对象,大太阳地下殷殷期盼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并不见少。出租车司机都开起了爱心送
考车,北京的单双号限行临时取消;为给考生大巴让路,甚至封闭道路,交警开道,大
家都如同给人家让路去医院生孩子一样,觉得理所当然,鲜有抱怨。一个苦读十年,一
个十月怀胎,说高考如重生,实不为过,却是更难产一些。而年年如此,虽然从七月改
到了六月,还是同样的热度同样的紧张。而同样的十年,同样的四十八小时,又是几家
欢喜几家愁。“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一万年,高校扩招也已十多载,这独木桥,却似乎
总是不够宽。
每年这个时候,也是关于高考的争论最为激烈的时候。高考如紧箍咒,从初中甚至小学
开始便套在每个学生头上。高考如战场,激烈而残酷,从感情上,活生生的人被冷冰冰
的分数所左右,谁都不舒服。而现实中,翻来覆去,高考却不仅仅是几乎每个学生,更
是整个社会绕不过去的坎儿。事情也做了不少,所谓高考加分,所谓高中校长推荐,所
谓高校自主招生,朱清时老先生更自立门户,要为“国家闯出一条路”。初衷自然都好,
但不消一两年,加分成了拼爹,校长推荐还是看分,自主招生大抵是多了一次考试,更
是把偏远贫困学生排除在外。朱清时老先生固然雄心勃勃,南科大不参加统招没关系,
但自授学位,还是有待现实的检验。小小一个学校,无非社会生活汪洋中一扁舟,到头
来学生们能感受多少不同,社会能感受到多少不同,实在难以乐观。
高考并非从来就有,更不是谁拍脑门的产物。科举一千三百年,影响深远。而1905年废
科举,兴学校,至1952年第一次全国统招,这期间,教育升级选拔就没有一定之规,从
留美幼童,到各地学堂,并无统一考试,也并不完全按照考试成绩选拔,身家背景籍贯
年龄等都可作为标准。而之后的国立大学的招生则一直处于自主状态。各校自定标准,
自出考题。且学校分散各地,如要报考多所学校,学生要奔波于北京上海南京重庆等大
城市之间,期间辛苦自不待言,更是一般人家所不能负担。那年代自然也培养了一批人
才大家,但不可否认,也埋没了许多贫寒子弟。教学内容方法上比科举自然大有进步,
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盛景再难重现,再无系统性渠道可让平民子弟过教育改
变命运,社会阶层之间的自由流动更加困难。高等教育成了富裕阶层才有能力消费的奢
侈品。194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仅2万余,而至1948年国立大学仅三十所左右,平均每
所学校每年毕业不到一千人。
1952年至1966年,除个别学校外,由教育部制定标准,大部分高校参加全国高校统一
招生,1952年全国招生6.6万人,而1965年招生人数增长至16.4万人。1966年中央
《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办法的通知》指出:“现行高校招生办法基本上没有跳出
资产阶级考试的框框,必须彻底改革。高校招收的新生主要从有实践的工农中选拔”,
开始实行“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十六字方针”,招生工作
由中
央下放到省市自治区,高考被废除,完全采取推荐与选拔结合的办法。而实际上受文革
影响,招生工作至1971年才恢复,至1977年,此种推荐制度培养了一大批“工农兵学
员”,因缺乏标准,也滋生了许多腐败和公权私用的现象。1977年恢复高考,为尽量弥
补废除高考带来的损失,当年高考就赶在冬季举行,77年冬至78年夏,参考一千一百六
十余万人,其中六十七万余考生拿到了录取通知书(77年报考570万,录取27万;78年
报考610万,原计划招生29.3万,后增补至40.2万)。当年盛况,可谓空前。
2011年,参加高考933万,招生计划675万,录取率72.3%。自1952年实行高校全国统
招入学考试以来,参考人数连续第三年下降,录取率最高。而废高考之议,则愈演愈
烈,甚嚣尘上。
“高考制度完全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和灵性!”“高考以及它所派生的应试教育已经使
我国
的教育迷失了方向!”,人大代表,宁波大学外语学院院长范谊的观点似乎很有代表性
——正是“高考”这个“恶魔”,“压迫”了中国的学生,抹杀学生“个性与灵性”。
但,“高考”真的是罪魁祸首么?除了高考,咱还有小升初,有中考,有公务员考试,有
研究生入学考试。更不要说许许多多单位自行组织的入职和考评。独木桥千千万,高考
只是其中之一。废了高考,小升初,中考怎么办?研究生入学还要考么?须知,只要教
育资源不能在学校地区之间均衡分配,不能满足大部分人的需要,就避免不了“选拔”。
而高考同其它众多的考试一样,就是一个选拔的过程。无论何种选拔考生和家长都期望
能进入好的学校,获得更高质量的教育资源;而学校期望的,是获得更好的生源,使得
学校得到更好的发展;而社会,或者制度的制定者希望的,则是有限的教育资源能够得
到尽量合理公平的分配——所谓合理,是基础比较好或者一定专长的学生能够获得比较优
良的教育资源,达到社会教育投入的最大化;而公平,则是选拔过程中只应考虑参加选
拔个体的个人基础和潜质,而应尽量排除一切出身背景等不相关社会因素。尤其应排除
家庭经济因素对选拔录取的影响。在现在社会发展不平衡,社会贫富差距较大的背景
下,公平应予以特别重视。
中国只有一个清华,一个北大,二十几所985,一百多所211高校。面对近千万考生,虽
说高招录取率过半,但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依然触目惊心。同样的录取通知书,分量却大
大不同。同高考类似,小升初,所谓中考,所谓研究生入学考试,面临的都是同样的状
况。优良教育资源的稀缺,造成了门槛的提高,而标准化的考试,首先抛开考试内容不
提,是最为公平合理的方式。学生可以不高考,高考只是独木桥前面的栅栏,以便让人
们有序通过。就算没了栅栏,独木桥还要过,就这么多的人,这么宽的路,照样挤,只
是这谁过谁不过,就很难说了。无论何种选拔方式,大多数学生的生活都会围绕这个方
式进行。而任何选拔方式,在中国的人口基数上,要满足公平合理高效有序,无论你怎
么折腾,不过又是另外一场高考而已。孩子们的生活,不过换了个中心,为了上更好的
学校,为了冲过独木桥,所有的兴趣爱好个性灵性,照样需要为这个中心让路。更何
况,虽然高招录取率看似不低,但我国适龄少年中九成以上可以初中毕业,而初中毕业
生中只有七成左右可以顺利高中毕业。如此计算仅有六成多的适龄青年参加高考。随着
基础教育水平提高,剩下的三成多如果也加入高考大军,这独木桥,大概还要挤上好一
阵子。
说来说去,问题不在于废不废高考,而是教育资源能否在学校地区间广泛而公平地分
配,独木桥能否变宽。当中学不分什么重点非重点,地方院校也可以与北大清华比肩的
时候,高考的存废,也就不成其为问题了。更进一步地,如同几乎所有的社会问题一
样,所谓高考的问题,所谓素质教育的问题,也都是社会的问题,经济的问题。而中国
的现状,行业地区城乡和阶层之间社会资源占有程度极不平均。社会生产的发展也还难
以为大多数人提供个性化的发展空间。这个社会仍然充满了竞争,而无论怎样努力,如
同一次次考试一样,这些竞争都有一定淘汰率。要在千军万马中杀出一条路来,获得更
好的生活,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多的额社会资源,就需要更早地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
在竞争中占优。而高考等等,不过是个形式,不过只是人生众多独木桥中的一条罢了。
这种社会形态,是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一定时期内难以改变的。素质教育,发展个性
自然是好的,但没有社会经济需求作为引导,没有较高的社会财富积累,不可能要求社
会个人为了个性的发展提供太多的空间和资源。这是高考,甚至教育本身都难以改变
的。
而艳羡所谓“先进国家经验”的同时,也别忽视了先进国家的先进性不仅在于高招录取制
度,也不仅在于教育。社会是个整体,没有社会财富的极大丰富,不可能为个体提供多
样广泛的个性化的发展空间,也无法支持更多个性化选择的教育;无法提供大量优质的
教育资源,也不可能让大家悠哉游哉就可一上个还不错的大学。美国的孩子课业负担
少,玩的时间多,个性发展机会多。因为大学录取并不难,相比较SAT分数问题,可能
美国学生和家长担心更多的是私立学校的学费问题。所有高校都自主招生,但美国城乡
地区的经济和信息获取手段差别都不大,乡下的孩子在学校申请方面并不逊于大城市的
孩子。而即便是公立大学甚至是社区学校,其教育质量软硬件环境都并不输一流学校太
多。而毕业之后,无论职业如何,中产阶级的收入相差不多且可以维持不错的生活,技
术蓝领的收入甚至高于一些白领职业。物质的丰富,地区差异的消失,就业的多元,职
业差别的减小,自然竞争减少,反映在教育上,自然选拔录取更宽松多元,孩子们的学
校生活也就好过得多了。所以,折腾孩子的,高考并非祸首,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从
上到下人人都面临挑战,孩子是未来的公民,自然要为激烈的竞争做准备,牺牲一些休
闲时光,也就在所难免了。不谈地方与北京,内地与沿海,东部与西部的平衡发展,不
管富人与穷人,农民与市民,搞金融的与扫大街的,老板与员工之间的社会差别,而云
素质教育,而谈废除高考,是舍本逐末,空谈而已。
中国自古“政教一体”,“学而优则仕”,科举制度既是教育选拔更是选官制度,它所
承载
的,除了对基础教育的导向作用,更重要的是为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提供了较为公平的
通道,“青云有路,富贵无常”。自隋唐兴科举,布衣可通过刻苦读书而求功名,改变命
运;而即便出自钟鸣鼎食之家,如果不能金榜题名,也只能做平民。这种制度为国家选
拔了人才,更保持了社会的活力,一定程度上弥合了阶级之间的裂痕。中国的封建社会
能延续几千年,而且保持较为长期的社会稳定发展,科举制度功不可没。进入新时代,
科举制度本身的消失可能难以避免,但其蕴涵的制度性的,由国家机器保障的公平选拔
精神,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教育的公平关乎社会的公平,如果社会的优质教育资源被一
部分人所垄断,而社会弱势群体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能得到制度化系统化保障的话,
带来的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撕裂。所谓福禄永祚,贫贱万年,实乃致
乱取亡之道也。社会要保持活力,就需要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以维持稳定,推动进
步。以此而论,说高考是维系社会稳定运转的基本制度,也并不为过。
而且,全国统招实际上是国家承担了招生选拔过程中的各种成本,不仅消弭了考生的贫
富差距,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考生在全国范围内的流动,平衡了教育资源的地区差异。
虽然高考制度的确存在一些问题,但在所有选项中最能有效实现社会公平。“自主招
生”,只是听起来很美。的确,高等学校有各自的特点和专业特长,各个学校单独招生
可能更能满足各个学校特殊需求。惶不论各个学校是否有能力处理几十上百万的申请,
且判定其真实性。除了考试分数之外,何谓“素质”,如何取舍又如何判定?高校是否能
承担不菲的评审成本?如果转嫁给学生,是否成为对贫困生实际上的歧视?如果标准不
同,在现实中国环境下,如何保障主观判断不为不相关的因素所左右?因此而生的双重
标准徇私舞弊贪污受贿问题,更将成为社会的毒瘤。
目前的自主招生学校大部分还要求所有考生参加高考,参加此类学校自主招生的学生获
得的只是在全国统招中获得一定优惠。而复旦和上海交大则实行自主选拔录取。通过学
校面试就可决定是否录取。此二学校中自主选拔学生所占名额高达10%,且只面对上海
地区考生,“阿拉复旦”名不虚传。另外目前很多学校自主招生和自主选拔包括面试环
节,如此一来,实际上已经将很多外地考生和大多数贫困考生排除在外,也基本上杜绝
了此种形式大范围推广的可能行。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曾经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自主选
拔,通过本校老师面试就可以确定入学资格。但因为本校招生教师力量有限,仅在大城
市的重点中学设立了考点,对报考学生进行面试。不要说大城市的非重点学生,农村和
偏远地区的学生连面试的通知都鲜有人知道。这是招生么?还是选秀?
或许,大家都是想通过绕开高考来获取某种既解决问题又解放学生的方法,但如前所
述,目前来看此种方法不可能存在。而且,高校选拔充满了中央与地方,地方与高校,
高校与考生之间的利益交织。地方政府和高校更乐于推进自主招生。人权事权的分配,
向来都是利益分配的前提。但高校自招,于国于民,又是富是祸?!人谁不爱其子?中
国的父母有多少不是倾其所有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在教育资源仍然稀缺的情况下摒
弃高考,完全实行高校自主选拔,到头来无非是目前存在的一些暗箱操作的除罪化过程
罢了。
高考,收缴了任何可以被高校或者地方滥用的权利和藉口,建立起尽量全国统一的,有
制度保障的公平,为所有人,无论其出身,贫富,提供一个公平竞争获得良好高等教育
的竞争平台。对于出自经济宽裕的地区和家庭的考生,他们会觉得有些不舒服,因为教
育在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后含义更为广泛,他们的生活内容也更为丰富。他们请得起钢琴
家教,上得起夏令营,出的了国,说得好英文,孩子兴趣更多,需要“更全面”的发展。
而对于很多学生很多家庭,学习,很大程度上只是他们改变个人命运家庭状况的唯一希
望,他们缺乏相应的资源去提高“素质”,也缺乏相应的社会关系,一旦高考取消,这些
孩子何去何从?没有了希望,这些家庭将会如何面对社会?在目前社会的竞争中,即便
有高考,不同出身,不同社会地位出身的阶层差距仍然很大,如果高考不是弱化而是强
化社会阶层的差异,将会使得情况更加糟糕。相比提高“素质”教育,更重要的,是让高
考更为公平,更为严格,这不仅是教育选拔的要求,更是社会现实的迫切要求。
高考需要改革,但要在绝不能损害其公平性,广泛性前提下。换言之,全国统招的架构
不能改变,所有考生的竞争平台必须是平等的。相比较推进自主招生和自主选拔,更重
要的是增加对贫困地区,弱势人群的倾斜,让贫困和信息的缺失对他们前途未来的影响
降低到最小。现在的中国社会远非歌舞升平,造成贫困的原因往往并非个人问题而更多
是社会的责任,通过教育资源的分配,帮助他们通过自身努力摆脱困境,弥合发展过程
中造成的社会鸿沟,其意义如何夸大都不为过。而实际上所谓“自主招生”“自主选拔
”,
目前来看应该是同这一原则相违背的。另外应该取消地区间差异。高招计划名额应在更
大地区范围内制定,而不是各个省单独制定。目前来说全国大排队技术上应该不成问
题。可以对大多数省市统一制定计划,需要照顾的地方单列计划。因为各个地方政府对
本地高校的投入也很重要,以往一般高校在本省市招生名额都比较多。但本着公平原
则,招生计划上不应再照顾,而可以参考美国的经验,对本省学生实行学费减免。
在保障公平严格杜绝人为因素并且可操作的前提下,考试的内容形式等,可以进行改
进。可以增加高考次数,取平均分,提供多次机会,或者综合中考成绩等。如果说高考
扼杀了素质教育,不如说是单一的考试选拔过程让学生不得不放弃了很多“闲篇”。高考
是指挥棒,而指挥棒的方向应该是指挥者决定的。或许可以考虑设立一系列的标准化考
试,考生可自由选择,但不可过多。目的是将高考的重心从数理化等学术科目上稍微向
考察学生的全面素质有所转移,但又要扩大考察范围,让大部分学生都能找到可以发挥
的科目,同时设立科学的评估机制,避免素质考察成为另外一场高考。另外,对于一部
分并不稀缺的教育资源,譬如高职,大专甚至一些市属本科院校,可以考虑采取自主选
拔,学生不必参加高考。
效率还是公平?这从来就是个问题。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我们已经牺牲了太多的公
平,太多的人为了全民的未来而忍受着不公平。他们有的,可能只剩他们自己的未来。
如果连他们这一点想念都剥夺干净,一切的“发展”“效率”将会失去意义,国家将在
一夜
间崩塌,而所有“成果”都会在顷刻间化为乌有。历史已经重复了无数次,割裂社会,实
在是国家动乱的不二之路。高考,或者更广义上的所有对稀缺资源,稀缺社会地位的选
拔过程,所担负的不仅仅是选拔的过程,更是激励人们努力向前的动力,以使有成者不
懈怠,穷困者不气馁,以个体的奋斗汇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万万不可将这唯一的净
土变成利益分割的蛋糕。
【1】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8%8F%AF%E6%B0%91%E5%9C%
5%9C%8B%E7%AB%8B%E5%A4%A7%E5%AD%B8%E5%88%97%E8%A1%A8_(1911%E5%B9%B4
%E8%87%B31949%E5%B9%B4)
【2】http://wenku.baidu.com/view/664917abd1f34693daef3ead.html
【3】
http://hi.baidu.com/charles841/blog/item/eafb4916ae6e524a20a4e9
tml
原文
http://blog.bashanping.com/?p=753
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D***r
发帖数: 7511
2
高考迟早是要废除的,时间问题而已
以后各重点大学自主招生考试,普通大学主要参考各门会考成绩
会考由省上统一举行,只分ABCD和F
同时竞赛、体育比赛等也纳入参考(但是必须比现在严格)
不用担心什么权贵走后门,他们已经走了,而且有钱的都往国外送

似乎

【在 t**c 的大作中提到】
: 废除高考:亡国之道!
: 又是一年六月六,紧张激烈一如既往。高考生同孕妇一般成了家庭乃至社会的重点保护
: 对象,大太阳地下殷殷期盼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并不见少。出租车司机都开起了爱心送
: 考车,北京的单双号限行临时取消;为给考生大巴让路,甚至封闭道路,交警开道,大
: 家都如同给人家让路去医院生孩子一样,觉得理所当然,鲜有抱怨。一个苦读十年,一
: 个十月怀胎,说高考如重生,实不为过,却是更难产一些。而年年如此,虽然从七月改
: 到了六月,还是同样的热度同样的紧张。而同样的十年,同样的四十八小时,又是几家
: 欢喜几家愁。“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一万年,高校扩招也已十多载,这独木桥,却似乎
: 总是不够宽。
: 每年这个时候,也是关于高考的争论最为激烈的时候。高考如紧箍咒,从初中甚至小学

t**c
发帖数: 257
3
高招改革是大趋势,但怎么个改法?是不是要改成自招?而且窃以为看现在这架势,所
有本质性的变
化,还早
简单来说,什么时候大家在国内上大学跟美国这边一样,多多选择,而且社会分化比较
小,大家心态平
和了,才能放开。说白了,等大家都不太在乎了,公平的问题就可一缓和一下了
现在能在高考走后门的可能真算的上权贵。而如果自主招生放开,搞定个学校招生办,
或者学院院长之
类的就可以了,如果现在中国的环境下,绝对的拼爹大混战了。
出国的有,也不少,但指望出国留学作为解决中国孩子高等教育的主要力量,太不现实
了些。国内的高
教体系也要同国外资源竞争才是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高考迟早是要废除的,时间问题而已
: 以后各重点大学自主招生考试,普通大学主要参考各门会考成绩
: 会考由省上统一举行,只分ABCD和F
: 同时竞赛、体育比赛等也纳入参考(但是必须比现在严格)
: 不用担心什么权贵走后门,他们已经走了,而且有钱的都往国外送
:
: 似乎

1 (共1页)
进入ChinaNews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一群从小到大不知扯了多少谎的人如此兴奋长春户口行情见长
多民族国家的多元与认同之道 ——印度与南斯拉夫的比较“两少一宽”这个政策不公平,需要废除 (转载)
对话王克勤:新闻之道的核心,是把人当人zz我正式警告中国共产党,不要和我攀关系走后门。没戏。
一个只会抗议游行,砸自己汽车的国家迟早会亡国! (转载)计划生育政策成中国亡国之策
茅于轼主要著作分析结果;只能说是剽窃,最多只能算编译 (转载)中国曾经是世界上第一个废除死刑的主要政权
蚂蚱,你在版主区被桂河大妈拍砖了!闭关锁国,亡国之道
你会介意宠物狗在餐厅桌子上吗?像“两少一宽”这种害人害己的政策为啥不能明示废除? (转载)
方舟子炮轰“国学天才”剽窃 指其无才无学无德 (转载)如此以往,中国不亡国也会灭种。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高考话题: 废除话题: 亡国话题: 之道话题: 走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