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ChinaNews版 - 《凤凰周刊》香港特供五十年秘辛
相关主题
并没有被删除太子党内斗升级 动口又动手
旺角暴亂後致香港“回歸一代”:請回望這片被你無視的土地中国官员“境外势力渗透”说引发激辩,官媒撤稿
国库黄金知多少?独孤行:中国遍地都是“一国两制”! (转载)
涛哥在党校时积极学习西方制度广西柳州遭受冰雪灾害,损失3.73亿元
蔡振华:中国足球30年后有信心夺取世界冠军 (转载)中国南方暴雪 11省交通受阻 10机场关闭
与薄熙来的恩怨:吴仪“裸退”阻薄接任副总理南京民国时期窨井盖仍能正常使用
供港食品安全率99.999%证明了什么?关于国内强拆,我也发一个最近的真事,给大家开开眼。
惊心动魄的北京空气重污染(多图) 李晓江苏省委书记视察无锡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香港话题: 内地话题: 三趟话题: 供港话题: 供水
进入ChinaNews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k******k
发帖数: 6800
1
【核心提示: 1960年代初,内地正处于被官方称为“三年严重自然灾害”时期,城
乡居民均需凭票供应猪肉、鸡蛋、粮油等主副食品。内地告急的同时,大量食物进口自
内地、与深圳只有—河之隔的香港,用再高的价格也难买到内地农产品丁。
对于香港告急,华润集团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彼时,由于内地粮食也紧缺,华润承
担了在“三年困难时期”为内地进口粮食的重任。1960年9月,华润新任总经理丁克坚
接到外贸部的第一项任务:在海外为内地紧急采购粮食,而且务必于春节前买到,让百
姓过好春节。】
“这是中央给香港的礼物,代表中央对香港的支持。”
口记者 郑东阳 特约撰稿员 戴平
“输港食品一定要稳定供应,中央和特区政府会共同应对通胀升温的问题。”2011
年3月8口,“两会”在京举行,到京参会的香港特首曾荫权,到访位于长安街的商务部
时,获得商务部长陈德铭的保证。
无论何时,供港物质是否稳定和足够安全都是服务700万港人的特区政府最关心的
话题,进京述职期间,获得各部门的承诺是特首每年的例行公事。
每天,当内地人从香港拎着大包“战利品”,在海关排队入关时,源源不断的新鲜
蔬菜、水果、肉蛋和自来水、电、天然气也正通过各种途径,从内地输入香港,以解决
港人日常所需。同样的事晴还发生在另外一个特别行政区,澳门。
香港和澳门同为弹丸之地,自然资源贫乏,就连市民赖以生存的水源、食物也不能
自给自足,向来依赖进口。据统计,现在香港副食品市场上,鲜活牛羊供应量的近100
%、活猪供应量的99.8%、蔬菜的60%,都来自内地。淡水鱼、家禽也基本由内地供
给。为了保证对香港的副食品供应,内地大部分省市都建立了专门的供应基地。
内地全面承担香港“生命线”,始自上世_~260年代初。当时,中国国家总理周恩
来亲自作出的一项对香港人产生重大意义的决定:由铁道部、外贸部联合开辟供应香港
市场的鲜活食品快运货物的“三趟快车”,从内地不同省市把货物经深圳供港,保障香
港市场农副产品供应。
保证供港农副品稳定,自此成为一项基本国策。起初,“三趟快车”是指运送农副
产品(主要为家禽家畜)的列车,如今已经延伸至几乎涵盖所有供港物资。
半个世纪来,供港物资创造子—个奇迹:几乎未受市场价格波动、自然灾荒、文革
等动乱、近年民工潮造成铁路春运拥堵等因素的影响——即便是在内地经济极为困难的
时期,一些食品供应几乎断绝,内地人凭票供应食品,供港快车也不曾中断过。“三趟
快车”
上世纪50年代,一头猪从湖南被赶上卡车出发,直到运抵香港,它需要在卡车上待
上8天,拥挤的环境,加上—路颠簸,会让它掉下10公斤肉。
彼时内地的活畜、生鲜食品运至香港依靠汽车,病死率、农副产品残次率极高。这
直接导致供应方最不愿意看到的后果——买方拒收。当时,内地向香港输入食物及其他
商品,纯属市场行为。长期以来,保证农副产品稳定供港的最大原因是香港农产晶销售
商肯出高价钱。香港特供五十年秘辛
当货物源源不断出口到香港,也为新生政权带来外汇,货损严重直接影响现汇收入
。在西方经济封锁下,当时内地几乎断绝外汇来源,虽然供港物资货少利微,但能带来
一定的外汇收入。长期在香港经营和销售供港食品的华润集团,对此感受最切。长期以
来,这家央企自称“香港市场的‘稳定剂’、出口创汇的‘蓄水池”’。
1960年代初,内地正处于被官方称为“三年严重自然灾害”时期,城乡居民均需凭
票供应猪肉、鸡蛋、粮油等主副食品。内地告急的同时,大量食物进口自内地、与深圳
只有—河之隔的香港,用再高的价格也难买到内地农产品丁。
对于香港告急,华润集团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彼时,由于内地粮食也紧缺,华润承
担了在“三年困难时期”为内地进口粮食的重任。1960年9月,华润新任总经理丁克坚
接到外贸部的第一项任务:在海外为内地紧急采购粮食,而且务必于春节前买到,让百
姓过好春节。
在忙碌为内地采购粮食的同时,华润也作出另外一项决定,向外经贸部提议开通供
港的专用列车,—方面缓解内地“三年困难”对供港食品市场带来的冲击,一方面也希
望一次性解决长期以来供港食物损失严重、影响外汇收入的问题,稳定对港澳贸易。
在周恩来亲自过问下,国务院批准了外贸部开通供应香港鲜活物资直达陕车的请求
。外经贸部成立了“供应港澳三趟快车领导小组办公室”,全面负责从内地不同省市调
运货物供港,保障香港市场农副产品供应。
1962年3月20日,一趟满载鲜活冷冻食品的快运列车从湖北武汉发出。同年12Y111
日,另外两趟鲜活食品快车也分别从上海和郑州发出。它们都驶向同一个目的地——香
港。由于列车分别自上海、郑州、武汉三地始发,并且“定期、定班、定点”每日开行
三趟,所以被简称为“三趟陕车”。
“三趟快车”开通后,京广铁路南段每天要少开一趟货物列车,仅此—项,铁路部
门每年大约损失收入500呖元。作为特供列车,“三趟陕车”铁路沿线都有服务站,提
供上水(给动物喝的水)、火车维修服务。为了保证这些农副产品的质量,内地有关部门
极为用心。以运送鲜鱼为例,为了保证鲜活起初先是用大木桶装,后来改用篷布围成—
个个大水池,列车押运员穿着雨衣裤,不停地用脚搅动水,以达到增氧的效果。
“这是中央政府对香港同胞的关心。”华润集团董事陈树林说。他的另外一个身份
是五丰行董事长。
五丰行是华润在1951年成立的食品销售公司,主要从事农产晶贸易,“三趟陕车”
运行后,五丰行成为外经贸部授权之内地主要鲜活冷冻食品在香港的唯十代理商。作为
“三趟快车”运营终端,当货物运抵至深圳后,五丰便负责这些货物在香港市场的屠宰
及冷冻、批发销售等。这家隶属于央企的企业执行着“中央政府对香港食品供应的政策
,确保食品稳定供港”。
1973年,东南亚国家粮食大幅减产,作为香港大米主要供应地的泰国,当年明中旬
停止大米出口,香港米价飞涨。华润及时调运大量内地大米对港供应,很快稳定了香港
米市。而内地大米也自此在香港市场上站稳脚跟,市场占有率由危机前的28%—下子升
至1976年的60%。现在香港超市常见的天字丝苗米,就是五丰行经营的早已被本地消费
者认同为“老牌子”的内地产品。
1980年至1996年被称为“三趟快车”最为辉煌的时期。“承担着‘三趟快车’编组
开往香港职能的深圳北站,每天都要接纳1000多卡(车厢)的货物,其中一半货物是经‘
三趟快车’运送过来的供港物品。那时,深圳北站的50多条轨道,都停满了车厢。”广
深铁路老员工黄先生说。他曾是1978年开始参加“三趟陕车”运输工作的押运员。
1997年,香港回归之年,内地的宣传造势达到了顶峰。
香港回归前夕,时任外经贸部部长的吴仪特意以全程随车押运的方式,向世界秀出
供港“三趟快车”。而时任外经贸部“供应港澳三趟快车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金旭更
是曾应邀参加当年春节联欢晚会,在《三趟快车奔香江》节目中,金旭亲自介绍“35年
风雨无阻的三趟快车”。
当年,外经贸部还举行了“三趟快车35周年”纪念活动,时任国家领导人的江泽民
、李鹏、乔石、荣毅仁、李岚清、钱其琛等分别为“三趟陕车”题词祝贺。
不过,在香港对岸的深圳变成中国内地经济最发达地区后,由于高速公路网急速发
展、货柜运输渐成主流,跨越近半个世纪的“三趟快车”于2009年走人历史。
资料显示,“三趟快车”的铁路货运量在过去20年持续下滑,至2008年总运量只有
不足1.2万个货柜箱,即平均每日只有约30个,跌幅达95%。“三趟快车”完成历史使
命后光荣退役,过去占用的通车时间也终于可以让路给客运列车服氛东江水供港
“从明天开始逢一三五停水,二四六间歇性供水,怎样?斜眉瞪眼的一个个鬼哭狼
嚎什么,找死呀?!”这是周星驰的电影《功夫》里,笑翻大陆观众的包租婆的台词。
不过,它真实反映了上世纪中期之前,香港供水不足的真实景象。
香港缺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时任港督威廉·罗便臣爵士于1859年2月29日
悬奖1000英镑征求供水计划。但—直到上世纪40年代,也未出现适合的解决方案,香港
限时供水的情况不断出现。
香港早已非1841年开埠之初只有7000h口的小渔村了,那时候单靠溪涧、井水、水
塘,居民生活用水便绰绰有余。为解决缺水问题,港府可谓绞尽脑汽港府曾—度积极兴
建水塘(大型人工淡水湖)储存雨水,鼎盛时期,香港有17个水塘同时向全港供水,甚至
有些水塘建在海上——位于大埔的船湾淡水湖成为全球首个在海中兴建的水库。
直到上世纪50年代,有港人向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建议,希望广东帮助香港
解决缺水问题。
之后,经报请周恩来批准,广东省在深圳开建水库,为香港供水。1959年11月15日
,深圳水库在深圳河上游正式动工,近5万名民工建设大军进场施工。
1960年明初,近1公里长、30米高的主副坝土方工程建设完成。在深圳水库建成后
半年,1960年n月,港英政府就与广东省宝安县人民委员会达成协议,香港每年向内地
购买2300万立方米的水。
但这仍然解决不了香港缺水难题:自国共内战以降,一轮又—轮逃港潮爆发,1960达
到顶峰,中国内地的难民、饥民大量涌进香港。本港新增用水也无法满足急遽上升的人
口,并直接导致了1963年香港史上最为严重的水荒。
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水荒期间,港英当局曾限定四天供水—次,每次供水四小时。
就在此时,几乎与“三趟快车”诞生的背景相仿,当年5月,北方伸出援手,广东
表示可以向香港免费提供淡水。之后,广东省与港府就此问题多次进行磋商。港府和广
东省政府达成共识,兴建东江——深圳水库供水工程(东深供水工程),但这个工程受到
1963年的干旱延误,双方协调后决定,香港可以自珠江口取水。
1964年4fj22日,双方正式签订协议,同意自1965年3月起,广东省每年向港方出售
不少于6820万立方米、售价为每吨人民币1角的自来水。
这个供水工程历时两年,广东方面投入上万名工程技术施工人员。和其他工程一样
,该工程也是“举国体制”下的力作,难度丝毫不亚于维护“三趟快车”的日常运行,
内地14个省市为该工程生产了全部的专用机电、机械设备。施工大军还克服了5次强台
风和50年—遇的大洪水带来的极大困难。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东深供水工程规模宏大,引东江水南流至深圳市,需将其中—
条原本由南向北流人东江的支流——石马河变成—条人工运河,全长达83公里,主要建
设包括6座拦河闸坝和8级提水站。1965年2月27日,东深工程落成。4天后,东深工程正
式向香港供水。这—年,香港人口增至359万。
内地“文化大革命”爆发后,中英关系恶化,港府不敢过于依赖东扛水,开始考虑
海水淡化等方法取得食用水,以期能在关键时刻应急。香港第一个海水淡化厂乐安排海
水淡化厂于1975年建成。但海水淡化厂运行成本实在太高,来自东江的供水日趋稳定,
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海水淡化厂在1982年关闭及停用,并在1992a5以爆破方式拆除。
随着香港经济的快速发展,港英政府和广东间不断就供水量进行磋商。1976年供水
达到1.68亿立方米,1987年供水达到6.2亿立方米:1989年,港府再次提出增加供水
。广东省东深供水局从1974年开始,在保证常规供水的情况下,先后进行三次大规模扩
建,历经16年,耗资近20亿元。不过扩建不仅仅只是为了供港,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城
市用水也取自东江。
自此,本港居民食水无缺,即使在百年一遇的旱隋下仍不受影响。香港回归前,每
任港督到任不久,总会到东深供水工程拜会一番,以表示对东江供水工程的重视。英国
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回忆录关于香港问题的章节中,特别提及“东深是香港繁荣和同
胞生存的特殊工程”。香港前水务署署长许文韶甚至认为,香港之所以能够成长为亚洲
四小龙之一,东江水供港是—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此后,由于香港人口增长较预期少和工业北移,东江供水过剩曾引起广泛议论。由
于当时省港间正在执行的合约到2010年才到期,这意味着,无论是否用得完,香港每年
都必须按合约规定购买最少约8亿立方米东江水,耗费港府逾24亿元。
1998年,香港政政府提供23.64亿免息贷款给广东省政府兴建费用达47亿元人民币
的密封式供水管道,以解决长期困扰珠三角民众及本港居民的东江水污染问题。广东省
同意在合同未结束前,减少东江未来供水量5.6亿立方米,但香港还是在1998年至2003
年期间,把约值30亿港元的东江水排大海,当时引发传媒大幅报道,称此举为“倒钱下
海”。
2006年,港府与广东省政府落实新协议,就东江水的供应首次订定弹性并切合实际
需要的供水安排,以避免东江水再度白白流失。根据最新供水协议,东深供水系统每年
对港供水量最高可达11亿立方米,每年输水占香港所耗淡水的77%。
2008年前,香港政府每年的财政预算案中会预留24亿港币作购买东江水之用。近年
来,受人民币大幅升值及通胀影响,广东省和香港初步议定东江水价接近30亿元,价格
有较大提升。供港东江水每吨超过3港元,这意味着,未经处理的原水比深圳居民使用
的自来水2.4元人民币/吨价格还高。
虽然东深供水工程功德无量,但其中也有矛盾。虽然香港有密封式供水管道,改善
了水质污染的问题,但东深供水的水价一直以来都有争议。甚至有香港媒体曾经拿情况
相近的新加坡做过比较,认为东江水水价偏高。“新加坡由马来西亚购买原水的价格,
是东江水价的—成。”报道称。能源tg来自北方
由于香港境内并没有任何天然能源原料的储藏,因此所使用能源原料均依靠进口,
包括石油、煤及天然气等,内地自然也成为其能源进口的重要对象。
和农副食品、用水几乎完全依赖内地不同,香港煤炭和石油的进口渠道较多。
几乎所有产煤大国均对香港出口,包括美国、澳大利亚以及内地、印度尼西亚、越
南等,其中每年从内地进口的煤炭约20%。液化石油气和燃油则主要由在香港的多家石
油公司提供,分g,j是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加德士及来自内地的华润石化、中国石化
等。
1995年底,本港发电企业开始部分使用天然气发电,并准备在未来逐步淘汰煤能发
电。海南岛的一个气田经780公里长的高压海底管道,将天然气输送自港岛,这个油气
田为央企中海油开发。不过,该气田已进入枯竭期,预计在2012年至2013年完全枯竭。
但香港早已获得来自内地官方的保证。
2008年,曾荫权与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签订能源合作谅解备忘录,就未来20年内
地向香港持续供应核电和天然气达成共识,确保未来内地供港的能源量稳定。
国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司副司长胡卫平今年1月称,中海油将采取调配增供、适当
调减内地用气量等措施,抓紧通过深圳大鹏LNG接收站向香港中华电力供气的准备工作
,确保今年夏季香港用电高峰时的需求。
此外,中海油正在横琴新区和高栏港均开建大型天然气陆上终端项目,已和香港方
面洽谈有关天然气供港事宜,预计将会在横琴或高栏港开设输出气管直通香港。
多种渠道建成后,从内地进口天然气不仅可以继续为中华电力等本港发电企业供气
,也将流人普诵市民家里。未来,香港企业、居民所用的天然气主要由大陆方面进口。
目前,香港居民所使用的煤气由中华煤气提供。这家公司属于香港恒基集团,公司
董事会主席是李兆基。1994年起,李兆基的企业开始将项目延伸至中国内地。目前,中
华煤气在内地共有逾100个项目,包括城市管道燃气项目、天然气加气站等,业务遍布
内地19个省佾。
过去十几年中,中华电力也从广东省的大亚湾核电站输入电力到香港。2009年明,
分管港澳事务的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和香港特首曾荫权共同出席大亚湾核电站延长合营期
签字仪式。根据签署的合同,广东核电集团与香港中华电力公司的合营期限将在2014年
首个合营期结束后,再延长20年,552034年明6日。现行购售电比例维持不变,每年向
香港输送大亚湾核电站70%上网电量。
目前,中华电力立约承购大亚湾核电站发电量70%的电力供应香港,供电量约占中
华电力本地需求的三分之一,也相当于香港25%的总用电量。
在颇具象征意义的人民大会堂内,习近平对曾荫权称,这是中央给香港的礼物,代表中
央对香港的支持。
文章摘自《凤凰周刊》2011年第16期全年共36期
1 (共1页)
进入ChinaNews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江苏省委书记视察无锡蔡振华:中国足球30年后有信心夺取世界冠军 (转载)
我中国多地食用油涨价 部分地区抢购导致断货zz与薄熙来的恩怨:吴仪“裸退”阻薄接任副总理
海南豇豆在武汉连续3次检出高毒农药残留供港食品安全率99.999%证明了什么?
我武汉农业局成功销毁3吨毒豇豆zz惊心动魄的北京空气重污染(多图) 李晓
并没有被删除太子党内斗升级 动口又动手
旺角暴亂後致香港“回歸一代”:請回望這片被你無視的土地中国官员“境外势力渗透”说引发激辩,官媒撤稿
国库黄金知多少?独孤行:中国遍地都是“一国两制”! (转载)
涛哥在党校时积极学习西方制度广西柳州遭受冰雪灾害,损失3.73亿元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香港话题: 内地话题: 三趟话题: 供港话题: 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