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ChinaNews版 - ★发现大批污蔑解放军留用日本战犯谣言请Herzog辟谣
相关主题
Herzog日籍解放军洒泪歌唱:木有敏感词就木有新中国
对日侵华不索赔有原因:四野3万名日本兵帮着打国军
[转贴]林彪的四野曾有3万多名日本人 ——图 (转载)
Herzog日籍解放军高唱“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热泪盈眶
张东园:许多人不太熟知的鲁迅轶事
许多人不太熟知的鲁迅轶事(图)
志愿军60军被俘人员坎坷人生:不知该去怨谁(图)
新疆测绘局介绍美公民在新疆非法测绘案
民主是手段不是目的 (转载)
胡锦涛将赴俄纪念二战 为解放东北俄老兵颁奖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日本话题: 老战士话题: 金丸话题: 中国话题: 日本籍
进入ChinaNews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k******k
发帖数: 6800
1
梁光烈会见曾参加抗战及解放战争日本籍老战士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30日 06:33 解放军报
7月29日,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上将在八一大楼会见来访的日本籍老战士代表团
一行。李晓伟 摄
7月29日,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上将在八一大楼接受来访的日本籍老战士代表团
赠送的锦旗。李晓伟 摄
梁光烈与日本籍老战士握手。李晓伟 摄
本报北京7月29日电 记者李东航报道: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今天在八一大楼
会见了日本籍老战士代表团一行。
梁光烈说,中日邦交正常化38年来,两国关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回顾历史,
展望未来,就是要汲取历史的教训,开辟中日友好合作的新道路。中日友好既是历史传
统,更是时代潮流,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应当成为中日双方共
同追求的崇高目标。中日友好归根到底是两国人民友好,中日友好的根基和主体是两国
人民,中日友好事业发展必须依靠两国人民。
梁光烈对老战士为中国的民族解放所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对他们为中日友好所付
出的努力表示赞赏。
老战士代表花园昭雄表示,有幸参与中国革命与建设,是日本籍老战士一生的宝贵
经历,我们认识到日中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的重要,也认识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
创造和平的军队,是一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他表示,愿继续为日中发展友好关
系做出不懈的努力。
老战士代表团是应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邀请来华访问的,成员主要由参加过抗日战
争和解放战争的日本籍老战士组成。
k******k
发帖数: 6800
2
总政副主任吴昌德会见解放军日本老战士访华团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20日 04:12 解放军报
本报北京9月19日电 记者安普忠报道:总政治部副主任吴昌德今天在人民大会堂会
见了以井上新一郎为团长的日本籍中国人民解放军老战士访华团。
吴昌德对井上新一郎等来访表示欢迎。他说,日本籍老战士为中国革命和民族解放
事业作出了贡献,回国后又为推动中日民间友好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对此,中国人民
和军队将永远铭记。吴昌德向客人阐述了中国政府和领导人关于促进中日关系全面发展
的原则立场,回顾了人民解放军发展壮大的光辉历史,介绍了中国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及
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希望老战士们继续关注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为促进中
日友好作出新贡献。
井上新一郎说,看到中国经济和国防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作为参加过解放军的老战
士感到非常高兴,感谢中国政府和军队对日本籍老战士的关心,并表示日本籍老战士将
为进一步加强日中民间交流与往来作出不懈努力。
日本客人是应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邀请来华访问的。友联会常务副会长邢运明等会
见时在座。
k******k
发帖数: 6800
3
环球网:日籍老战士参观北京军区三十八军装甲六师
http://mil.huanqiu.com/china/2010-08/976397.html
本报记者 李东航 通讯员 李 啸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当北京军区装甲六师军乐队奏响这熟悉的旋律时,兵头义清等日籍老战士的眼眶湿
润了。
60年了,终于回到阔别已久的“老家”,怎能不激动呢?
面对官兵们一张张年轻的脸庞,兵头义清深情地回忆起当年参与平津战役攻占天津
的往事:“我们三十八军一一二师担任主攻,许多同志是踏着牺牲战友的尸体冲进天津
城的。城里有很多火力点、地雷阵,进攻受阻。这时,我们从国民党军手中缴获的坦克
冲上来,开辟了胜利的通道。刚才看到你们现在装备的坦克,比我们那时缴获的大多了
,也先进多了,真是令人高兴啊!”
的确,在参观装甲六师官兵内务及模拟训练时,日籍老战士们个个都很兴奋,山口
盈文等人还自豪地与哨兵合影。看到人民军队的优良作风传承至今,新一代解放军官兵
刻苦训练,前田光繁很是欣慰,在向装甲六师官兵发表演讲时禁不住高呼:“中国人民
解放军万岁!”
“解放军是我的家,也是我的大学。”兵头义清的话道出了日籍老战士们的心声。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许多日本侨民被遗弃在中国,兵头义清流落哈尔滨街头,生活
无着。是善良的中国老百姓抚养了他,他后来又在解放军队伍中受到了教育,树立了追
求正义、和平的人生观、世界观。
日籍老战士们在中国期间,工作积极,作战英勇。筒井重雄在带飞中国学员刘玉堤
时,有一次突然遭遇国民党军飞机偷袭,他机警地将教练机安全降落在机场,拉着刘玉
堤迅速跳下飞机。但是,当发现教练机被敌机击中起火时,他们又同时转身跑回来,用
手扑打着火焰,简直分不清哪一个是中国人,哪一个是日本人!
上世纪50年代末,日籍老战士们回到日本后,受到很多不公正的待遇,生活十分艰
难,但他们矢志于正义、和平、友好事业。花园昭雄对记者说,当年他们面对右翼分子
,堂堂正正地用亲身经历驳斥对新中国的污蔑之辞,为日中民间友好积极奔走,就是因
为他们坚信自己找到了正确的人生方向。兵头义清也说:“我爱我的祖国日本,也爱我
的第二故乡中国。我真心希望日中两国能够世代友好,共同发展!”
在装甲六师的招待午宴上,筒井重雄唱起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小林宽澄也
主动演唱了《山东纵队进行曲》。他们说:“这是我最喜欢的歌,一辈子都忘不了。”
当军乐队奏起《扭秧歌》的欢快旋律时,日籍老战士们纷纷站起来,扭起了东北大秧歌
,82岁的元木和男微闭双眼,一脸的陶醉……
(本报北京7月30日电)
k******k
发帖数: 6800
4
解放日报: “东瀛八路”含泪吟军歌
日本老战士代表团在沪抚今追昔祈和平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昨天下午,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
参观时,日本老战士代表团中的两位耄耋老人情不自禁唱起了《八路军进行曲》,唱着
唱着,不由得老泪纵横,他们说,“每唱这首歌,就想起当年在八路军的情景,心里非
常激动……”
这两位老人就是83岁的横川刚嗣和80岁的江连一男。上世纪40年代,他们参加日军
侵略中国时被八路军俘虏,经过感化与改造,加入了八路军队伍,从事策反日军工作;
抗战胜利后,他们又参加了解放战争;解放后,他们还参与了新中国的早期建设,1958
年回到日本。
阔别近半个世纪,两位老人重回中国。江连一男无限感慨:“上海发展太快了,简
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1957年江连一男来过上海,当时住在北京东路,昨天上午,
老人重回旧地,看着眼前繁华的景象,老先生端着相机不停地拍照。“道路变了,建筑
变了,变化最大的是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横川刚嗣笑着说,这次从日本来中国,飞
机上坐在他身边的是一位素不相识的上海青年,年轻人一路上悉心照顾,扶他上洗手间
,还陪他聊天。“来上海前我们还去了北京和青岛,到处受到中国人民的热情款待,回
国后我要向日本民众宣传,宣传中国人民的友好善良!”横川刚嗣坦言,现在日本有人
不断否认战争,令人痛心,他表示回国后,要更加努力宣传和平,让日本新生代勿忘历
史,“一定要珍惜和平,永远反对战争!”
在城市规划展示馆内,江连一男坐上轮船驾驶舱模型,握着方向盘,模拟海上驾驶
,乐不可支、恋恋不舍。离别前,横川刚嗣用工整的汉字题词:我向获得解放的中国人
民表示祝贺,希望日本也像中国人民一样,为和平而努力!
据悉,此次访沪的日本老战士代表团还包括日本人反战同盟成员加藤克己的夫人加
藤昭江、重庆反战同盟领导人鹿地亘之女坂田晓子、日中友协(日中系统)副理事长丸
山至。他们应邀来华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活
动。代表团6日抵沪,8日从上海返回日本。
本报记者 方敏
k******k
发帖数: 6800
5
金丸千寻:日本籍老战士的中国之旅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解放军报记者 吕德胜 时间:2011-04-04 05:02:01
3月31日,金丸千寻(中)和夫人(右)来到赵安博先生墓前祭奠。解放军报记者 吕
德胜摄
解放军报北京4月3日电 题:金丸千寻:日本籍老战士的中国之旅
解放军报记者 吕德胜
尽管北京和东京只有一个小时的时差,金丸千寻还是早早起了床。事实上,整整一
个晚上,他都兴奋得难以入眠。脑海中不断浮现的那些既是私人的也是历史的片段,让
82岁的他久久回味。
金丸千寻是一名日本籍老战士,这次的中国之行,用他的话来说,是一次还愿之旅
、告慰之旅。
(一)
“赵安博先生,我们来看你了!”
3月31日上午,北京郊外的万佛陵园内,金丸先生和夫人金丸绢子一起来到对日外
交工作前辈赵安博先生的墓碑前,轻轻摆上一捧鲜花,送上一瓶清酒,凭吊故人。
1929年,金丸千寻出生于日本山梨县。刚满14岁时,他就和另外一些日本少年被带
到沈阳,进入“满铁奉天技术员养成所”学习车辆维修技术。1945年他被分配到齐齐哈
尔当了一名检车工。
“少小离开家乡,这是我苦难人生的开始。但是,由于日本投降,我又走上了另一
条光明之路,度过了有意义的人生。”青松翠柏前,金丸深情回忆起他与赵安博的结识
与交往过程。
日本战败后,金丸失去了工作,差点在饥寒交迫中失去生命。后来,他被东北民主
联军西满军区第三师收留救治,并作为单身技术人员被留用下来,同当时负责对日工作
的赵安博有了接触。赵安博帮助留用日本人员建起日本人小学校、创办用日语发行的《
民主新闻》等举动,让金丸深为感动。1958年回国后,金丸曾在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任职
,并参与创办由参加过解放军和新中国建设的日本人组成的“中国归国者友好会”(
1981年改名为日中和平友好会),多次与长期从事中日民间交流的赵安博联系。
“能在有生之年到赵安博先生墓前祭奠,我心里踏实多了,就像完成了多年夙愿。
”金丸的话中透着一种轻松。
(二)
4月1日下午,北京歌华开元大酒店,怡和厅。
金丸在这里完成了另一夙愿。
黄幸、高海宽、宋金铭、王金华、朱平平……见到友联会(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的
简称)的老朋友们一张张熟悉的面孔,金丸有些激动。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金丸一直担任日中和平友好会的事务局长。友好会成立之初,
会员较少,资金也非常匮乏,友联会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每年邀请15名日籍老战士重访
故地,还积极帮助会员子女到中国留学。
“这位是金黎先生的女儿金平女士。”友人向金丸介绍道。金黎曾任友联会常务副
会长,同日中和平友好会以及金丸千寻一起为两国友好做了大量工作。日中和平友好会
曾为三江平原的开发介绍了日本政府约30亿日元的贷款,帮助中方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
,并向中国派遣了多个方面的日本专家,还介绍两国多个城市结成友好关系。
见到故交的后人,金丸在感到意外的同时,更多了一丝安慰:“你是金黎先生的长
女,你的孩子是他的第一个孙辈,出生时他可高兴了!”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金平对
金丸来说却没有丝毫陌生感。
……
当年的情景、现实的关系、未来的规划……席间热烈的气氛,让人忘记了年龄,忘
记了时间。
(三)
此次中国之行,除了祭奠赵安博先生以及同友联会的老朋友会面之外,金丸没有提
出任何要求。
陪同金丸夫妇的友联会日本处副处长孙永刚说,金丸先生曾受到过毛泽东、周恩来
等老一辈领导人以及余秋里、韦国清等解放军总政治部老领导的接见,“是个见过世面
的人”。
不过,没有要求,不等于没有期望。
4月1日下午,记者采访金丸时,金丸不时用汉语来解释一些事情,有时还用汉语写
下具体的人名或地名。记者惊讶地发现,他竟然写得一手好汉字。
“现在,两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了,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文化的交
流远远比商业利益更为重要。”
“中日两国的交流史上,民间曾有许多友好的交流。”金丸说,当年日本投降后,
许多在华日本孤儿无家可归,被善良的中国民众收留养育成人。1972年中日建交后,许
多孤儿回到日本。为了表达对中国人民的感激之情,金丸和一些有识之士募集资金,并
同中国有关方面协商,于1999年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建成了“感谢中国养父
母之碑”。
说到这里,金丸又讲了一个小插曲。他说,日本律师协会的铃木孝雄先生,曾对中
国普通家庭收养日本孤儿感到不可理解,当他来到中国实地了解后,深为感动,回国后
还在《朝日新闻》上撰文介绍了相关情况。
“可惜的是,这段历史现在许多人并不清楚。所以我们特别需要加强青年人之间的
交流。”金丸说,日中和平友好会最多时有1000多名会员,现在只有几百人了,其中不
少人因为年纪和健康的原因,也不大参加活动了。他对孙永刚说,“连当年在日本人小
学校读书的孩子,年纪都已经很大了,加强日中友好交流,你们这些年轻干部责任很重
啊!”
孙永刚看了一眼记者:“这句话,他这两天说了好几遍了!我能体会得到他的心情
!”
“我的时间不多了,但只要对日中友好有利的事,我就会尽全部的力量。”金丸说
这句话的时候,脸上充满坚定。
4月2日早上,金丸夫妇登上了回国的飞机。前去送行的孙永刚打来电话说,同刚下
飞机时一样,老人哭得一塌糊涂,还依依不舍,一步三回头,真希望他健健康康的,能
再回来看看。
k******k
发帖数: 6800
6
日本老兵流泪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核心提示】主客突然放下酒杯,集体起立,情绪激昂泪花滚滚地唱起当年最熟悉的《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幅敬信和几位女团员还干脆离席在空地扭起了东北大秧歌。
摘自《凤凰周刊》2006年第26期 原题《我认识的四野日本老兵》
“我们很感激一部分日本人,他们在解放战争时期,作为医生、护士、技术员参加
了解放战争,这些更增强了我们与日本人民缔结友好关系的信心。日本的军国主义确实
是残酷的,但协助我们的日本人民有很多。”
上述讲话是国务院总理周恩来1956年6月27日在接见日本代表团时说的。不过,它
曾很长时间几乎不见诸国内报端,沉寂近30年后,这段话背后的历史逐渐为人所知。而
我则无意中扮演了这一历史进程的见证者,并与部分当年四野的日本老兵成为朋友。
四野原来曾有日本兵
1990年4月,我时任陕某师政治处主任,一天接到上级通知,要我参加接待从日本
来的“第四野战军日籍战友回娘家访问团”。
日本人到中国回娘家,而且是回解放军的“娘家”,我当时一头雾水,不得其解。
我虽然喜欢阅读部队战史和报纸,但从来还不知道有日本籍官兵参加解放战争。
当时一起参加接待工作的有集团军政治部秘书处长吕兴元,还有原中国人民解放军
三十三医院院长张宝林,副院长尚兴禄。接待的代表团成员名单是:团长中村义光,副
团长福山三利、平野丹通、秘书长、若生爱子,团员本间雅子、幅敬信等,共17人。
原来他们几乎全是在第四野战军10纵工作过的医生、护士、宣传队员。代表团的成
员大都参加了四平血战,三保临江,四下江南,林海雪原剿匪,黑山阻击战,锦州战役
。尔后四野百万雄师入关,他们又参加平津战役,百万大军下江南,一直随队打到海南
岛。而张宝林和尚兴禄当年就曾和日籍战友一起工作过。
1953年起,这些四野日籍老兵陆续开始以日侨身份归国,37年后第一次踏上中国国
土,当年老部队的番号早已变更,四野10纵野战医院二所演变成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三
医院。我所在的部队即是10纵前身,这些日籍官兵到我们部队,当然算是回娘家。
我们负责接待的代表团,是自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后第一次由原第四野战军原日
籍官兵自费组成的旅行团。因此史称“第一次回娘家访问团”。
据有关史料载:东北光复后,在东北的日本侨民大部分被遣送回国,但还有一部分
日本人留在东北解放区,据当时东北9省14个市的调查统计,粗略知道的日本人数有
12016人,加上遗漏的共计有31030人到33000人。其中,卫生部、军工部、军需部内的
技术工人和技术人员较多。具体分布在各部门的日本人数是:军区卫生部7200人,军区
军工部2000人,军区军需部900人,军区其他系统1500人。据辽宁省档案馆馆藏的有关
资料记载,到1949年,东总军工部留用的技术人员186人中,日本人就有103人,超过50
%。
梦中常被惨烈的战斗惊醒
访问团从上海入境,探访路线首先是四野南下时征战的旧地:长沙、宜昌、荆门、
襄樊、沅陵等旧战场。然后再北上转到东北的白山黑水,那里是他们当年战斗最激烈的
地方:四平、沈阳、长春、敦化、大连、开原、锦州、黑山。
这些离开中国几十年的日籍老战友尽管都仍操一口流利的中文,但分别近40年,他
们身上日本民族含蓄、内向和彬彬有礼的节制,是很容易一眼把他们与周围的中国人分
出来的。
但是,随着这批老兵离自己的娘家越来越近,他们身上当年打下的中国烙印就开始
一点点泛上来。部队安排他们到工作、战斗过的原四野10纵野战医院二所,现在的中国
人民解放军三十三医院进行40年后的回访。成员个个事先郑重其事地准备一番,身挂奖
章、勋章、衣着整齐、精神抖擞。当走进医院,看到数百名身着白衣的医生、护士手挥
鲜花、彩带热烈欢迎老战友高呼“欢迎老战友回娘家”时,访问团成员个个热泪盈眶,
有几位女团员扑到欢迎队伍中的女战士怀中,抱头痛哭。
爆发的顶点则是在某部钱树根军长、宫永丰政委主持的欢迎宴会上。当时主客突然
放下酒杯,集体起立,情绪激昂泪花滚滚地唱起当年最熟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幅敬信和几位女团员
还干脆离席在空地扭起了东北大秧歌。
代表团的伤心地是黑山阻击战烈士纪念陵园。黑山阻击战是辽沈战役中最关键的战
场,也是他们生涯中最激烈最残酷的战斗。当年,仅二所三天三夜就抢救医治了2000多
伤员,许多日本藉医生、护士三天三夜没合眼,吃饭都在手术台上。
代表团中的本间雅子永远面带微笑,举止优雅,像是演员或大学教授出身。她当时
除了做手术外,还多次为危重伤员输血,被称为“万能输血者”。据介绍,医院几乎所
有的日本医生和护士都给伤员输血。
雅子回忆说:“那时三天三夜下来,每个人躺下就不省人事,人累得像死人一样,
看着断肢少腿,鲜血淋漓、生命垂危的伤员,马上又挣扎着起来也要去抢救生死与共的
战友”。几十年后,这些日籍老兵与当年幸存的老战友重聚这无数战友长眠之地,相拥
号啕大哭。
代表团的老战友向我这后辈介绍说,只要一想起黑山阻击战,耳边就响起子弹炮弹
的呼啸轰鸣。团长中村义光说:“我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些惨烈的战斗场面,回日本后,
睡觉常常梦中惊醒”。
中村义光与“四野回想会”
代表团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团长中村义光,这个温和朴素的小老头,在中国期间总
是精神矍铄,充满昂扬的精气神,从未见他疲倦过,在代表团成员中非常有号召力。所
以对他的经历特别好奇。
和中村先生熟悉并保持常年通信往来后,逐渐了解了他的经历:1944年3月,中村
被征召入日军,1945年8月,任日本关东军7352部队的少尉,听到日本投降消息,中村
与10多名不愿向苏军投降的日本兵逃亡到吉林敦化,寄身于一股流亡日军与当地土匪合
伙组成的武装,1946年3月,“八路军”(民主联军)进驻当地剿匪,这股流亡的日本
人再次面临选择,经交涉,决定交出武器,并留在队伍中。
中村不懂医务,所以在四野的卫生部门长期担任会计工作,但在战争中却立了3次
大功、3次小功,这即使在一线作战部队也不多见。全国解放时,中村因表现优异,上
级一度准备发展动员中村入党,后因考虑到中村将来要回国而作罢。
1949年,只是连级(大尉)干部的中村,在组织关照下与同在卫生系统的近藤清结
婚,当时部队中只允许大校以上才可结婚,所在的医院破格提供了中村夫妇结婚的一切
方便。
1954年5月,中村夫妇携两个在中国出生的女儿返回日本,在县政府谋到一份公职
安顿下来后,中村开始力所能及地为那些回到日本谋生不便的老战友提供帮助。
1967年,鉴于当时回国的日本老兵生活都已安定,但留恋在四野时期形成的团队认
同感却越来越强烈,中村率先开始联系散落在日本各地的四野老战友,发起组织了“回
想四野会” 1970年3月,在富士宫市举行第1次正式成立会议后,“回想四野会”便每
年1次地在日本各地轮番召开。
“回想四野会”最初会员达600余人,由于病、亡,现在只有120余人。1980年以后
,为确认会员及报道中国老战友的消息,中村义光创办并发行了1年4次的“回想四野会
报”季报,成为紧密联系往昔战友的纽带。
“回想四野会报”不但记叙会员们的活动和战争回忆,还积极评论时事热点新闻,
尤其是关注如何加强中日两国的友谊。
中村义光除了发起“回想四野会”外,还组织了中日友好会、解放奖章授给事务局
,并长期义务从事日本在华遗孤的寻找救济工作。
日本司机被选去为毛泽东专列开车
四野战史第一次正式提到日籍战友,是1998年10月第一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
野战军战史》,在第三章第五节“加强军队后勤建设”的138页—141页上,记载了四野
初进东北时后勤系统留用日籍工人、日籍职员、日籍医生、护士的情况,含注解,总计
876字。
他们当中最多的是医疗行业人员,东北1946年初就发生内战,急需医护人员,当时
国共双方有日本侨民移送协定,后来发现,共产党方面移送过去的日本侨民不少被国民
党军队留用,于是当时的东北民主联军也开始大规模留用日本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四野战军卫生工作史》记载说,当时卫生部门表彰的立功者有四分之一是日本人。
四野日籍官兵中功勋显著者,无疑是原日本关东军第二航空军团第四练成大队的林
弥一郎部,这支关东军的王牌集体加入东北民主联军时,计有飞行员20名、机械师24名
、机械员72名以及其他各类地面保障人员近200人。以这些日籍官兵为骨干组成的东北
老航校成为中国空军的摇篮。这里共培养出飞行员160人,其中23人参加过开国大典的
阅兵。当年的空军司令员王海、空军副司令员林虎、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刘玉堤,以及
曾经击落美军王牌飞行员戴维斯的张积慧等人都是从这里走出的。
事实上,共产党进入东北后,被吸收进来的日本侨民并非全部从军追随四野一路征
战,还有一部分技术人员因解放区建设急需被分散到中国各地,规模最大的一支是1950
年秋,800名日本铁路技术人员及其家属被送抵甘肃天水,负责修建兰州到天水的铁路
。1951年春,天兰线正式开始建设,1952年10月1日,在建国3周年时,天兰线提前8个
月通车。抵达天水的这批日籍铁路技术人员,除了修建天兰线外,还有部分人员被抽调
修建兰新铁路和山西铁路修建改造的工程中。
在日籍铁路技术人员中,最具传奇色彩的是四野29后方医院的日籍炊事员吉冈宽,
吉冈以前是技术高超的火车司机,解放战争结束后,吉冈转业至地方,在衡阳铁路局当
火车司机。1953年毛泽东南巡,吉冈被上级交代一项意外的重大任务,为毛泽东返回北
京时,担任长沙至岳阳段的专列司机。吉冈宽当时惊得目瞪口呆,今天,他依然将之视
为此生最大荣誉。
我们为青春留在中国而自豪
中村先生在自述中坦承最初留下来并非情愿,只是因为别无选择的临时之计。尤其
是并未打消对共产党的疑虑和恐惧。中村和那批加入中日混合武装集团的日本人被四野
收留不久,因朝鲜族战友的揭发,那位曾担任土匪头目的前日本军官被枪决,不熟悉共
产党政策的中村和另外两名日本人因恐惧而一起逃跑,但很快被追回。
民主批判会上,朴素的中国战友们纷纷主张应将他们作为反革命处决,但当时的机
关卫生部的首长伊海的一番话救了他们的命,也彻底改变了中村等人的看法,伊海说:
“日本同志是不同国家的人,人情,风俗,习惯也不同,在语言不通的环境里和我们一
起工作,生活,稍有误解便会给他们带来不安。指责他们的同时,更应该给他们反省的
机会,让他们为中国革命发挥更大的力量。”
当年留下来参与新中国建设的日本籍官兵,像中村一样非情愿的恐怕在多数。建设
天兰线的铁路技术人员在中国刚解放时,就曾强烈要求回国,甚至发起了联合署名的“
归国运动”。后来开出有固定住处、设立日本人子弟学校的保证,他们才安下心来。
但是,随着成为新中国建设者的一员,日籍官兵的情感完全与他们中国的战友融为
一体。参加天水铁路建设的日籍人士回国后的第二年,便成立了“天水会”。
一位名叫小木曾博子的护士回忆,朝鲜战争暴发,她所属的部队奉命从湖南开赴丹
东,但所有日本籍战士一律在原地待命或转到地方建制,14岁就参加四野征战全国的博
子想不通为什么她就不允许跟随部队转移。
几乎所有归国日本老战友都会在回忆中强调当年解放军的纪律给他们留下的深刻印
象,无论是对中国人还是对日本媒体。
中村义光今天还能熟练地背诵“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他说,旧日本军队也有类似
的纪律规定,但从来不像共产党军队这样当真。而且,经历过日本军队中森严的等级制
度和严厉的体罚的人,再加入共产党军队,会有异常巨大的反差感受。
与中国相似,当年大量日本人参加解放军的历史也是近些年才被正面关注,2002年
,中日建交30周年,日本NHK电视台播放了一部《被留用的日本人》专题片,被采访到
的当年解放军老兵们,在被问到如何看待自己的那段历史时,几无例外的回答是:现在
我为参加了中国革命而骄傲,为青春奉献给了中国而自豪。
对一生的影响,最具有代表性的说法是:“在留用的过程中,我的人生观得以形成
。我们和农民在一起,在中国广阔的土地上奔波。人民解放军教会了我应该做什么。留
在我脑子里的不是现在的中国而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
如果不知道这些日本老兵回国后,在漫长的中日特殊关系时期的委屈,可能无法充
分理解这些人为什么对中国怀有那样深沉的情愫。
1990年4月,我在陪同“第一次回娘家访问团”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每次参观
回来,这些前辈战友们就早早熄灯就寝,房间一齐闭灯,招待所死一般沉寂,没有任何
娱乐活动。
后来和老战友们谈心才知道,这是他们回国几十年养成的特殊习惯。身为中国人民
解放军的日籍人员,归国后处于日本警视厅和各种组织的监视之下,有的人找不到工作
,有的受到上司和同事的猜疑。
中村义光回日本30年不讲中国话,不敢写中国字。当他快退休前义务参与到对中国
日本孤儿救助工作时,那流利的汉语,娟秀的中文使厚生省的官员们大吃一惊。
小木曾博子28岁那年回国,到家第一天,来了5个警察,询问她在解放军中是否被
强奸,博子愤怒地回答:“解放军与日本军队不一样,他们绝不会干那样的事!”
中村义光希望周恩来帮助兑现诺言
当年四野日本籍官兵都获得了中国解放纪念章,不少人还获得了各种军功章。回国
时,中国政府考虑到当时日本政府追随美国的对华态度,出于保护这批日本战友归国就
业、生计问题,决定收回他们珍藏的各种中国解放纪念章、军功章,并说明将来条件允
许,环境变好了将发还他们的这些奖章。
1972年9月30日中日邦交正常化当天,中村义光就提笔给周总理写信,要求补发或
归还这些珍贵的奖章。他在信中说:“突然给总理同志写信,请原谅我的失礼。1972年
9月29日,那是我们1953年5月12日从上海港返回舞鹤港以来,苦苦等待19年中日建交的
一天。因为,我们从中国返回日本以来,19年来一直被歧视的生活中稍稍被解放出来,
期待着至少能够过上光明的生活。
“离开中国时,中国政府保管、回收了曾经发给我们的东北、华北、华中、西南(
及对个别人发放的西北,海南岛)等解放纪念章。现希望能够按约定,把这些纪念章再
次交给我们这些同志。这纪念章应该是我们为中国革命付出的青春奖赏。我们绝对不会
要求特权与养老金,而是希望现在毫无顾忌地向子孙讲述我们曾是在中国工作过的,是
伟大革命的一部分的参与者这一事实当作话题,当作最大的骄傲。”
第一封信发出后,中村和战友们又历经9年时间反复申请和要求,中国方面经过慎
重研究,决定补发当年收回的奖章和纪念章。由于历经文革的动乱,许多单位保存的奖
章已不复存在。经各方面努力,按原样制作数千枚补发给日本战友,满足他们的正当要
求和热切愿望。
制作完成后,两箱由当年受中国空军之邀来华访问的原四野东北航校教官、《航七
会》会长林弥一郎乘飞机带回日本,另两箱则用船运回日本交给“回想四野会”事务局
局长中村义光,随后“回想四野会”组成了“中国解放纪念奖章授给事务局”。中村义
光担任授给局长。经过极端认真地核发、登记会员、发表调查,审查合格后方开始分发
,除病亡,联系不上者外,共1560名日本战友重获证章。
1982年5月25日,日本歧山会馆的“回想四野会”聚会上,这些年过半百的老人们
身着整齐的正装,佩上了久别的各种解放纪念章,洋溢着无比的荣耀和自豪。这是他们
人生中难忘的经历和殊荣。
自七十年代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这些参加过解放战争的日本老兵已到垂暮之年,
他们怀念中国,怀念中国人民解放军,特别怀念在第四野战军渡过的日日夜夜,认为那
是他们的“再生之地”。他们先后在日本成立了“中日友好和平会”、“回想四野会”
、“航七会”、“洛阳战友会”、“鸡公山战友会”、“长城友好会”等十几个日中友
好组织,从事中日友好活动。
自九十年代以来,以中村义光为首的“回想四野会”先后组织了四次“原中国人民
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日本籍官兵回娘家访问团”。1998年国防部长迟浩田率军事代表访日
,特意邀请“回想四野会”会长中村义光等老朋友来中国大使馆做客。
日籍官兵参加解放军,是段几乎被湮没的历史,也是无意中谱就的中日民间友好的
插曲。今天,历史已翻开新的一页,当年周恩来总理说的那些话和背后的历史,当让更
多人知道。
k******k
发帖数: 6800
7
http://cusnew.blog.163.com/blog/static/199709003201110257365873
38军的“日本兵”—为了新中国,前进!
标题的这句话,我们都很熟悉,是电影里英雄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时,面对枪林弹雨中冲
锋陷阵的战友发出的最后呼喊------
近日,应我的请求,北京的好友、兄长李亚宁给我发来些资料。一篇短文和几张图片,
引起我极大兴趣。
请看图片:
这二位胸前挂着各种战斗荣誉勋章的老人是谁?来自哪里?来干什么?
左边那位名叫兵头毅清,右边这位名叫冲森日登志,都是地地道道的日本人;今年八一
建军节,专程从日本赶来参加当年老部队的战友聚会。席间,他们与战友们一道齐声高
唱歌曲:“钢铁的部队”、“战友之歌”、“解放军进行曲”和“歌唱祖国”------
他们当年参加的是什么部队?有什么英雄业绩?再看图片:
这是兵头毅清先生在老战友聚会时致辞,仍是一口流利的中国话。
从图片中的横幅上看,这“335团”隶属于那支部队?人们一定很陌生。在解放军百万
雄师中,仅用文字介绍这个团,篇幅就长了。我试图以最简洁的形式,勾画出下面这条
历史轨迹线,大家一定会耳有所闻:
赫赫有名的“万岁军”38军——112师335团——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335团1营3连
全连战死沙场的松骨峰阻击战——著名作家魏巍战地采访——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课
文:“谁是最可爱的人”------明白了吧!
据李亚宁介绍:日本侵华期间,为了用军国主义思想培养一支青年后备军,曾在哈尔滨
专门设立了一所学校——“日本向导青年训练所”;后因战败无人管理,不少学员“自
谋出路”式地到了38军的前身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当了兵。他们历经了战火洗礼,参
加过包括惨烈的四平攻坚战在内的许多战斗------
这些日本籍战士,跟随部队从东北一直打到中越边境的睦南关,又再次挥师北上,千里
越野,重返辽沈,参加朝鲜战争(这时中央为了保护他们,全部军中的日本籍战士才没
有跨过鸭绿江)------
更令人吃惊的是,在38军,这样的“日本兵”一共有300多人;在整个东北野战军(四
野),总数竟达26,000多人!
以下是李亚宁(38军第一任军长、开国上将、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李天佑之子)与二位
日本籍老战士合影:
以下是八一聚会时,部分战友合影:
前排左二梁晓源(38军第二任军长、开国中将梁兴初之子);前排左一刘朝春(38军第
五任军长、开国少将刘贤权之子)、前排右二彭宏刚(开国少将彭富九之子)。
k******k
发帖数: 6800
8
欢迎转载,版权放弃,呵呵呵呵
c******2
发帖数: 3849
9
一条一条来嘛! 细水长流...
一下子贴出来, 你想累死老喝啊?
k******k
发帖数: 6800
10
帮转一下五毛历史版~

【在 c******2 的大作中提到】
: 一条一条来嘛! 细水长流...
: 一下子贴出来, 你想累死老喝啊?

c******2
发帖数: 3849
11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History/31832919.html
发信人: cici2012 (猫猫),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受可可路委托, 再转其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r 28 19:18:05 2012, 美东)
与可可路沟通了一下, 该同学刚发了长贴, 急于与史版诸位切磋。
俺去中新版看了, 感觉转载不便, 有违版务清洁版面之美意。 另外本人无意掺和诸
位之论战或者骂战, 一是历史知识欠缺, 二是缺乏斗志
但是可可路同学暂时被封, 考虑此ID 长期活跃史版, 一时间不得发言, 似属悲催,
故转载其链接如下: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ChinaNews/32529255.html
声明: 只是转载链接而已, 任何恩怨均已本人无干, 既不代表俺赞成或者反对双方
任何论点,有火儿从哈哈儿去。。。俺是怕了
w****n
发帖数: 25644
12
何必那么麻烦?你和站务沟沟通通一下,发到全BBS岂不是更方便?
品味呀品味,哈哈。

【在 c******2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History/31832919.html
: 发信人: cici2012 (猫猫), 信区: History
: 标 题: 受可可路委托, 再转其贴.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r 28 19:18:05 2012, 美东)
: 与可可路沟通了一下, 该同学刚发了长贴, 急于与史版诸位切磋。
: 俺去中新版看了, 感觉转载不便, 有违版务清洁版面之美意。 另外本人无意掺和诸
: 位之论战或者骂战, 一是历史知识欠缺, 二是缺乏斗志
: 但是可可路同学暂时被封, 考虑此ID 长期活跃史版, 一时间不得发言, 似属悲催,
: 故转载其链接如下:
: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ChinaNews/32529255.html

1 (共1页)
进入ChinaNews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胡锦涛将赴俄纪念二战 为解放东北俄老兵颁奖
苏联对日作战—二十四天八百公里70万俘虏 (转载)
叶老贼真TMD是坏到基因里面去了 (转载)
红色旅行团王忠祥在桧仓志愿军烈士陵园祭拜扫墓时的发言
Youtube版《非诚勿扰2》《让子弹飞》《赵氏孤儿》
新四军老战士房屋遭强拆续:老人全家人失踪
解放战争原来是抗日战争的继续
很喜欢这种强硬的“毛泽东”作风。
看凤凰台的【断刀】感觉四野部队最强悍有素 (转载)
薄熙来说的这番话,的确非常有道理 (转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日本话题: 老战士话题: 金丸话题: 中国话题: 日本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