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ChinaNews版 - 史焕翔: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相关主题
秦晖: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契合点在哪里?围棋体现中华文明的高度,崛起是必然的
周晓辉:马列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格格不入 (转载)中华文明危矣!
政府报告最“克强范儿”的十句话近500年中华文明对人类社会贡献了哪些原创性发明?
习式妙语:开启中英“黄金时代”的“金钥匙”老生常谈:草食文明与肉食文明
我发改委成功对联合利华罚款200万元zz谁是史上最大的反华势力?
富而有德艺文飨宴台北场 推广九大赛(多图)一个政党能等同于一个国家吗?
王毅点评习近平访美四大特点痛批谭其骧“版图中国论”,恢复“文化中国”
沈从文与汉服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转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文化话题: 传统话题: 中国话题: 优秀话题: 社会主义
进入ChinaNews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x****6
发帖数: 1
1
史焕翔: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中华文明是世界古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传承至今的伟大文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
明历史孕育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深入挖掘根植于中华民族基因中的优秀文化特质,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更好地同中国当代文化相融通,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文化沃土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系统的思想体系。从马克思主义思想来源看,它生长于西方文
化土壤中,如何将这样一种“外来文化”融入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是非常重
要的时代课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从相遇结合
到融通发展的过程,中国传统文化为其提供了精神底蕴,汲取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与马
克思主义理论融合贯通、相互契合、共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
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离开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
国风格就无从谈起。毛泽东注重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命题解读马克思主义,深入浅出地
说明问题,他创造性地用“实事求是”来阐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将“民惟邦本”“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升华为“群众路线”思想;
用“知行观”生动阐述认识与实践的关系,近年来,我们党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的奋斗目标,吸收借鉴传统文化中“小康”思想的精华,结合中国实际国情体现了对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超越;“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对中国特有的“和合”
思维的当代阐发;“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理念将传统法治思想和德治思想进行现代
性转化;科学发展观秉承了“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基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深刻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内涵,其治国理政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治国
安邦、修齐治平思想的超越与转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天下为公”、“世
界大同”、“仁者爱人”思想的创新性发展。
一种文化的活力不是抛弃传统,而是在何种程度上吸收传统、再铸传统。在马克思
主义理论指导下发展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不断融合创新,其合理的文化内核逐
渐积淀为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价值指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的、不
断创新的历史进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其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和思想源泉,不断推进理
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价值导向
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内化于中国人精神世界、外化于中
国人行为方式的传统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在急速转型的经济关系中发生嬗变,在价值
领域呈现多元化趋势,在道德领域呈现混乱迷茫态势,如何构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发展,有利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价值导向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
可以说是伦理型文化,文化观念与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紧密相连,汲取其中优秀文化基
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价值导向。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义利观有助于遏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拜金主义,端正追求物质
利益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私利化倾向。在义利关系上,传统儒家倡导“先义后利
”“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
利”的价值取向。传统宗法社会,义利观根植于小农经济形态土壤中,在某种程度上体
现出“重义轻利”、“以义抑利”的倾向,没有充分尊重个人正当利益,带有一定的历
史局限性,但其中不乏合理要素。市场经济的主体是“理性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最
大化是市场经济的目标,对个人利益的过度追求不免滋生一些唯利是图、损公肥私的现
象。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为指导,挖掘中国传统义利观中的合理要素,在充分尊重
个人正当利益的同时,主张义利统一,有利于规导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私利化倾向,有利
于构建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诚实守信的价值观有助于加强市场主体的道德修养,培育良性的市场经济契约精神
。市场经济实质上是一种“契约经济”“信用经济”,它与诚实信用的价值观存在天然
的联系,传统文化强调“仁义礼智信”,强调“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
”“信”既是持家、兴业的重要行为规范,同时也是做人的内在道德要求。从市场主体
角度而言,树立诚信意识,加强道德自律,确保市场经济交往活动中行为的道德稳定性
,尤其在网络经济时代,诚实信用对市场中买卖双方都是非常重要的品行;从市场秩序
角度而言,建立诚信制度,将诚信融进社会主义法制经济中,充分发挥政府在市场经济
中的辅助功能,建立完善的个人、企业、中介信用制度体系,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大同理念、自强精神等优秀基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发展提供了文化资源、精神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巩固、拓展、创新中国传
统文化,发挥它强大的生命力,为创建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提供文化资源。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彰显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彰显
中国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是文化强国战略的前提。五
千年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是文化血脉的延续,是建立中国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不断从
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掘合理资源,继承传统、创新传统,将传统文化与近代文化、当代文
化融通。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底色。“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正是出于对中
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中华民族才能坚定文化自信,渊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虽历经磨
难却已经深深积淀于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中,成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文化根
基。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
吏不廉平,则治道衰”“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平天下”等,其中蕴含的自强、公忠、廉
洁、修身等理念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价值,是中华文明传承至今没有中断的根基
,是我们坚持文化自觉的底气、坚定文化自信的底色。
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开放性、融合性特质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多元格局下保
持文化自信。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国文化经历辉煌、衰败未曾中断发展至今,历
史和现实说明中国文化具有开放包容、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的特质。汉唐时期佛教文化
的传入、宋明时期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的传入,中国文化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在吸收
借鉴外来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再创中国文化的辉煌,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接纳,结合本民
族文化进行转化,为外来文化打上中国烙印,进而为中国传统文化增添新的活力。中国
传统文化发展至今,依旧保持鲜活的创造力和强大的生命力,得益于中国文化的包容开
放、兼收并蓄的特质,使中华民族在西方文化霸权、文化渗透的背景下依旧能坚定文化
自信,为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提供思想源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是一种双向的互动融通,一方面,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的继承与升华;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源”和“流”的关
系,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的独特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资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倡
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
了中国人民的价值诉求和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社会、国家
三个维度与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相一致。中国传
统优秀文化蕴涵丰富的治国理政思想,传统儒家强调“民惟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
思想,提倡“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主张“天人合一”,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统
一的和谐思想。中国传统宗法社会虽以家为本位,但注重将以血缘为基础的道德规范扩
展到社会中,“仁义不仅是个人的道德,仁义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它也是社会价值
。”孔子讲“仁者,爱人”已经由血缘关系延展到“四海之内皆兄弟”“天下大同”的
社会理想中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观念都体现在社会维度中
,为构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提供价值支撑。不管从国家、社会、个人哪个
层面出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足点都在个人道德的培育,中国传统文化非常
重视对个人道德修养、道德理想的培养,崇尚修身,提倡“仁义礼智信”,强调“君子
坦荡荡”“君子义以为质”,追求“君子”的理想人格,从而达致内圣外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
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
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源头活水,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注重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从中获得精神力量,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
凝聚力,弘扬具有当代价值的中国文化精神。
五、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当今世界正处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时期,各国之间的联系从未
如此紧密,人类正共同面对恐怖主义、贫富分化、环境污染等诸多全球性问题,解决这
些问题需要世界人民共同协作。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蕴涵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问题的重要
启示,中华民族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愿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血脉中流动着“和”的基因,始终崇尚和平、和睦、和谐,
强调“和而不同”“以和为贵”,中国的历史和现实证明中国历来尊重他国文化,主张
平等交流、互相借鉴。中华民族反对暴力与战争,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几千
年来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存在共同利
益,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博施众利”“正其义不谋其利”,秉持正确义利观,主张互利
共赢,坚持将国家利益与国际利益统一;西汉时期中国曾开辟了连结中亚、西亚、地中
海各国的“丝绸之路”,开展经济交往、促进文化交流,新时代我们提出了“一带一路
”构想,积极发展与沿线各国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带动沿线经济发展,为发展中国家
提供了一条走向现代文明的发展轨迹,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亲仁善邻,国之宝
也”、“救灾恤邻,道也。”中国传统文化素来重视邻里间的守望相助、和睦共处,传
统的睦邻观念上升到政治治理角度,为地区和平安全发展提供中国经验。中国传统文化
蕴涵丰富的生态保护思想,“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等主
张人与万物平等,构建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提供价值参考。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为根基,秉持“海纳百川”的包
容心态、“和而不同”的共处原则,尊重他国文明,增强世界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吸
收世界文明的先进成果,坚持本土化、民族化,注重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结
合现实国情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明焕发恒久魅力,彰
显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
文章来源:红旗文稿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责任编辑:狄英娜
1 (共1页)
进入ChinaNews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转载)我发改委成功对联合利华罚款200万元zz
不吐不快------读史版有感富而有德艺文飨宴台北场 推广九大赛(多图)
如果清、元继承了中华文明,那当代中国就继承了欧洲文明! (转载)王毅点评习近平访美四大特点
五百年后,中国将宣称自己是亚欧文明的正统! (转载)沈从文与汉服
秦晖: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契合点在哪里?围棋体现中华文明的高度,崛起是必然的
周晓辉:马列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格格不入 (转载)中华文明危矣!
政府报告最“克强范儿”的十句话近500年中华文明对人类社会贡献了哪些原创性发明?
习式妙语:开启中英“黄金时代”的“金钥匙”老生常谈:草食文明与肉食文明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文化话题: 传统话题: 中国话题: 优秀话题: 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