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ChineseClassics版 - 中国人的几种号
相关主题
探秘“谥号”:封建帝王大臣的一道“紧箍咒”Re: 孟光倒底举的是啥桌子啊???
[转载] 六一居士欧阳修与围棋刚才有人说到余秋雨说到山西金融业(古代)
史料整理]汉朝二十四帝的庙号、谥号[转载] 中国茶文化
谈谈‘汉高祖’这个称号[转载] 中国酒文化
獨坐敬亭山(圖)[转载] 关于推背图
古代诗人的绰号Re: 熏香分男女吗?
尉迟沙缚婆注音与拼音
Re: 偶书法厉害的处Re: 我曾经写过一首类似盘涅的诗, 比郭沫若的好得多.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谥号话题: 自号话题: 绰号话题: 谥法话题: 别号
进入ChineseClassics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R*****g
发帖数: 682
1
古代中国人的号不仅是我们熟知的绰号、外号那么简单。在古代,号有着很多的种
类。
自号
自号就是自己为自己所取的号。古人的自号,一般都有寓意在内。
1、以居住地环境自号:如陶潜,自号五柳先生。李白自幼生活在四川青莲乡,故
自号青莲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陆游,号龟堂。辛弃疾号称稼轩居士。明武宗朱
厚照自号锦堂老人,明世宗朱厚璁自号天池钓叟,明神宗朱翊自号禹斋。乾隆晚年自号
十全老人、古稀天子。咸丰(奕 )自号且乐道人。
2、以旨趣抱负自号:杜甫,自号少陵野老,“一万卷书,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张
琴,一局棋,一壶酒,一老翁”——“六一居士”是欧阳修晚年的自号。贺知章,自号
四明狂客;金心农自号出家庵粥饭僧,都体现了个人的旨趣。
3、有些人还以生辰年龄、文学意境、形貌特征,甚至惊人之语自号。
辛弃疾自号六十一上人,赵孟罴滓晟院偶滓耍辉T遥院派凶笊
鞔T拭髯院抛Vχ干笤诿窦溲荼涑勺V健V尊,自号夕阳芳草村落,唐寅自
号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普救寺婚姻案主者。徐树丕,自号活埋庵道人。
赠号
古人增号,主要有三种情况:
1、以其轶事特征为号。如李白,人称谪仙人。宋代贺铸因写了“一川烟柳、梅子
黄时雨”的好词句,人称贺梅子。张先因写了“云破月来花弄影”,“浮萍断处见山影
”,“隔墙送过秋千影”三句带“影”字的好诗,人称“张三影”。类似例子再如:
山抹微云秦学士——秦观“满庭芳”词“山抹微云,天连衰草” 。
露花倒影柳屯田——柳永,《破阵子》词中有“露花倒影”句。
张孤雁——张炎《解连环·孤雁》。
红杏尚书——宋祁(工部尚书)《木兰花》“绿杨烟外晓春寒,红杏枝头春意闹”。
现当代作家的笔名、艺名也可算入号的范畴,有的是自号,有的是赠号。
郭沫若(笔名)原名开贞,巴金、夏衍、冰心全是笔名(自号),而非原名。
艺名(赠号): 张英杰——盖叫天,牛俊国——牛得草,荀慧生——白牡丹,李
慧敏——白玉霜,毛稚黄——毛三瘦。
2、以官职、任所或出生地为号。王安石称王临川;杜工部(杜甫),贾长沙(贾
谊);王右军(王羲之);汤显祖称汤临川;康有为,广东南海人,称康南海;孔融,
曾任北海太守,人称孔北海;顾炎武,江苏昆山亭林镇人,人称顾亭林。清代民谣“宰
相合肥天下瘦”说的是李鸿章(合肥人),“司农常熟世间芜”说的是翁同龢为常熟人
,时任户部尚书。
3、以封爵、谥号为号
诸葛亮封武乡侯,人称武侯;司马光,封温国公,岳飞,谥号武穆。
宋以后,文人之间大多以号相称,以至造成众号行世,他们的字名反被冷疏的情况
。苏轼一生有14类38个名号,
鲁迅先生一生(1881—1936)57岁,共用过140多个名号(主要是笔名)。鲁迅原
名周樟树,字豫才,改名树人。1898年,第一次用笔名,戛剑生、树人。1818年,《狂
人日记》发表时,始用鲁迅笔名。三十年代后更多,最多的为1933年26个和1934年41个
。这两年也是他的创作高峰,作品最多的时期。
由于号可自取和赠送,因此具有自由性和可变性。以至许多文人,有很多别号,多
的可达几十个,上百个,“别号太多,反成搅乱”(郑板桥集题画。靳秋四索画),所
以近代以后,尤其建国以来,文人用号之风大减,不少人发表作品不用笔名,就用真名
。少数文人存有别号,多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前就出名的文人。如鲁迅曾自号书斋,
绿林书室,且介亭;王力自号龙虫并雕斋;姚雪垠,无止境斋;叶圣陶未厌居,俞平柏
古槐书屋,此可谓遗风。
谥号
我国古代,帝王、诸侯、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 根据他们的生平事
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并相沿成
为制度,这种制度称为谥法,所给予的称号名为谥号。《逸周书.谥法解》:“谥者,
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
于己,名生于人。”
谥号有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有臣属之谥,由朝廷赐与;还有私谥,是门徒弟子
或是乡里、亲朋为其师友上的谥号。帝王将相之谥在西周时即已出现。秦时曾一度废除
,汉代恢复,直至清末。私谥可能始于东汉,或谓春秋时期已有。民国以后,称谥在一
段时间内仍存在。
谥号的选定要根据谥法,谥法规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义的字,供确定谥号时选择。
这些字大致分为下列几类:上谥,即表扬类的谥号,如:“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
”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学好问”的品德;“康”表示“安乐抚民”;“平”表
示“布纲治纪”。下谥,即批评类的谥号,如:“炀”表示“好内远礼”, 好祭鬼怪
曰灵,“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荒”表示“好乐怠政”、“外内从
乱”等。中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如:“愍”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怀
”表示“慈仁短折”。
根据对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的研究表明,至迟到周穆王前后,给地位较高或较有身
份的死者加以谥号的做法已比较多。谥法初起时,只有美谥、乎谥,没有恶谥。谥号之
有善恶,西周共和以后。周厉王是一个贪婪的君,“国人”发动暴动,他逃到彘(今山
西霍县东北),后来就死在那里。“厉”便是对他予以斥责的恶谥。
先秦时的谥号以用一个字为常,也有用两三个字的。用一个字的如:秦穆公、晋文
公;用两三个字的如魏安厘王、赵孝成王、赵惠文王(惠文)等。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议定以“皇帝”作为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同时因谥号的定夺将形成“子议父、
臣议君”的局面,故而废除谥法。他自称为始皇帝,后世则以数计,如二世、三世等等
。汉代又恢复了谥法,而且这一时期谥法制度也日趋严密,朝廷中正式设立大鸿胪一职
,管理王公列侯的谥法。汉代以后,谥号大多为两个宇:汉文帝刘恒谥号全名为孝文帝
,萧何谥为文终侯。
唐宋时期是谥法大发展的时期。谥法一方面成为封建帝王尊大谥以美足其虚荣心的
工具,同时也成为驾驭群臣的褒贬手段。武则天时开皇帝追尊四代祖宗的先例,打破了
皇帝一、两字谥号的旧例。宋代皇帝谥号比唐时更加谥美,而且也开后代予大臣谥二字
的定例。值得一提的是,宋太祖赵匡胤实行重文抑武,因此宋代大臣谥号多以“文”字
为荣,终宋之世,谥号为“文”者达一百四十多人,为“武”者仅二十人。
明清时期,谥法内容基本固定下来。首先是各筹级人员的谥号字数固定下来。如明
代皇帝谥号为17字,亲王1字,大臣2字;清代皇帝21字,硕亲王1字,大臣2字。其次,
赐谥权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要取决于“圣裁”。据统计,西汉到清末,历代宗室、百
官得谥者共10473人,而明代两代就有5935人,占总数的57%左右。帝王的谥号一般是
由礼官议定经继位的帝王认可后予以宣布,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
谥号中还有一种私谥,这是有名望的学者、士大夫死后由其亲戚、门生、故吏为之
议定的谥号。私谥始于周末,到汉代才盛行起来。古代除对帝王可以称呼其谥号外,称
呼高官司大臣、学者名流的谥号也是一种尊重的称呼。有些人的谥号由于经常被后人称
呼,几乎成为他们的别名。如岳武穆(岳飞)、陶靖节(陶渊明)等。
绰号
绰号,也称诨名、混号、诨号,它和别号、斋号的初级性区别,似在于几乎全部为
他人所取,然后得到公认,使用性完全不取决于担当者本人的意愿。而任何一个绰号在
获得多数人认可之前,又几乎全部是通过口耳相传的途径传播,这与别号、斋号的发生
与流传照例都依赖文字自署、又多借助作品的方式,形成中级性区别。很多绰号都在与
相貌、姓名、生理特征相结合的条件下,对担当者的禀赋德性、行为举止等作出外观与
内涵有机统一的概括,同时富有强烈的公众舆论的褒贬性能,从而也在某种程度上构成
社会评判机制的一个部分(其间因阶级立场、文化教养和道德观念的不同所造成的分歧
乃至错误性导向,是另一回事)。因此,它又和别号、斋号通为取用者个人思想感情的
表述或纯主观性的自我评判和标示,形成高级性区别。
绰号起源的时间,很可能比自取别号还要早。魏晋南北朝时代,士风丕变,读书人
相互取用调侃性绰号陡增。《世说新语》中记张湛好于斋前植松柏,人谓“屋下陈尸”
;袁山松出游好令人歌挽,人谓“道上行殡”;及髯参“短主簿”、“入幕之宾“等皆
是。
唐宋之文化氛围,益加开放流畅,世人互相晶目、争取绰号是一种社会风气。
入元明后,诨名成为草莽文化和市井文化共同表象之一的特征业已定型,以明末农
民大起义为例,见于史料的绰号如“老回回”、“左金王”、“革里眼”、“活曹操”
等,便有上百个。与此同时,在上流社会里,绰号又成为互相诋毁或派系斗争的一种工
具。如东林党人攻击阉党,则有“五虎”、“五彪”、“十狗”、“四十孩儿”等各种
品目;反之,阉党亦编造《东林点将录》,以《水浒传》里的混号加之政敌,如“托塔
天王李三才”、“及时雨叶向高”之类,不胜枚举。是为庙堂之高,江湖之远,绰号诨
名,无处不传矣。
从上述绰号小史可知,绰号并非全是轻薄子之互相品目。有些绰号是公论所赠的美
号,是人民爱戴绰号担当者的口碑。明代监察御史丁俊生活节俭,常食豆腐,人称“豆
腐御史”;新繁知县胡寿安种菜自食,人称“菜知县”,都是对为官清廉者的颂扬。再
如“阎罗包老”、“铁面御史”之类绰号,则是对刚正端直的褒扬。明代荆州知府张宏
,坚决不接待通关系走门路的人,时人赠号“闭门张”。即使在今天,谁要能从老百姓
那儿得个这样的绰号,也是光荣的事。
绰号又是讨伐邪恶、嘲讽奸佞的口诛之剑。如北魏人拓跋庆智任太尉主簿,不论大
事小事,非贿不行,唯胃口不大,十钱起价,人“钱主簿”;还有不少文人骚客、书画
高手或梨园名伶的绰号,多起于对他们学术和艺术成就的褒扬。如南朝刘孝谅,精通晋
朝史实,绰号为“皮里晋书”;唐代李守素,最擅谱牒之学,绰号为“肉谱”;北宋词
人张先(字子野)因平生有三句得意的词句皆带“影”字,被取绰号为“张三影”,以及
诸如武士中的“活张飞”、“活武松”等。
从起用缘由看,绰号也可以作粗略分类,或描摹性情,或记述轶闻,或勾画相貌,
或表述特长。而从语言艺术看,绰号对汉字文化潜力的开掘,在修辞手法上所达到的造
诣,都远远超过了名讳、表字、别号、室名之类的平均水准。也许大多数绰号都不像前
者那样或出于经典,或工于雕琢,缺乏书卷气雅致味,但它们运用简练精辟的语言所塑
造的艺术形象,却真正能使担当者在人们闻见时而获得一种立体感。
当然,绰号也有它的明显缺陷,有时或流人低级趣味,如讪笑他人生理缺陷,因比
喻夸张而近乎为虐等。
1 (共1页)
进入ChineseClassics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Re: 我曾经写过一首类似盘涅的诗, 比郭沫若的好得多.獨坐敬亭山(圖)
Re: Chinese Characters 中国文字独一无二,不同意拼音化!古代诗人的绰号
屠苏酒尉迟沙缚婆
[转载] 多余的话。Re: 偶书法厉害的处
探秘“谥号”:封建帝王大臣的一道“紧箍咒”Re: 孟光倒底举的是啥桌子啊???
[转载] 六一居士欧阳修与围棋刚才有人说到余秋雨说到山西金融业(古代)
史料整理]汉朝二十四帝的庙号、谥号[转载] 中国茶文化
谈谈‘汉高祖’这个称号[转载] 中国酒文化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谥号话题: 自号话题: 绰号话题: 谥法话题: 别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