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Faculty版 - 中年危机真正的根源(上篇):20岁、30岁和40岁的区别
相关主题
【夜读】为什么中年是人生最低潮?-- 21世纪经济报道女,30多岁, 生物博后到底该怎么办,我该归吗?(ZZ)
8000万美元设计费 (转载)中年大妈求帮助!!
同一篇文章被拒修改后是否可以再次submit到同一个journal?如何找到faculty工作opening的信息?
求助:BCS超导能带的温度曲线数据(Gap vs. T) (转载)告导师性骚扰,相信学校调查还是请律师?
我是不是也中年危机了 (转载)申请教职的年龄?
美国名校也喜欢招自己人?是一位姓feng的中年面善女老师
各位有[中年]职业危机吗?60后70后中年危机的三大特点:贪、斗、空(ZZ)
别回国抢饭碗了(ZZ)趣论:人到中年社会地位还重要吗?(ZZ)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中年话题: 生活话题: 曲线话题: 满意度话题: 危机
进入Facult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g******t
发帖数: 11249
1
年龄和幸福感之间存在关系,一般在39到57岁之间,生活满意度最低,50岁达到谷底。
编者按: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人类的幸福感跟年龄有很大关联。年轻时爱幻想爱拼搏
,到了中年,人生逐渐成形,事业也走上正轨。但在这个时候,却有相当部分的中年人
感到失望低落,郁郁不得志。事业、健康、家庭、婚姻都可能受到极大的挑战。人都有
老的一天,中年危机的根源在哪里?在中年危机面前,我们又该如何应对?本文编译自
The Atlantic的原题为“The Real Roots of Midlife Crisis”的文章。本文分为上下
两篇,下篇:中年危机真正的根源(下篇):年纪越大,越爱跟别人比。
中年危机真正的根源(上篇):20岁、30岁和40岁的区别
今年夏天,好友突然打电话给我,语气中充满了郁闷和疑惑。他今年47岁,在学术界拼
搏一番后,终于获得了终身教职。但是,他不但没觉得开心,反而觉得受到很大的束缚
。他幻想着逃离。这样的反应让他自己都觉得迷惑。学术上的成就得到认可,反而不开
心,究竟是怎么回事?于是我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诉他—— 人生的U型曲线。
并不是所有人的生活体验都会经历U型曲线般的变化,但是大多数人都会有类似的体验
。我本人就有这样的经历,在40多岁时,我获得很多成功:和伴侣之间的关系稳定又幸
福;身体健康;财政状况很稳定,事业方面也成果颇丰,身边的同事个个都很出色;我
出版了一本书,在运营良好的平台上写作,还获得了记者大奖。要是告诉20多岁的人,
这将是他们的人生的话,他们一定会欣然接受。但是,就在大家都告诉我,我是人生赢
家的时候,每天早上起床,我感觉都糟透了。一起床就非常失望,脑中全是关于自己失
败的想法。早晨一般是一整天的最低谷。我总觉得,职业没有什么亮点,人生就这样过
去了,我需要做出改变,或者逃离。
这些不满足的想法,我知道是鸡蛋里挑骨头,也不理智,所以我没有跟别人说。每当出
现这样的想法,我都拒绝承认自己出现中年危机。因为我的职业道路一直都非常稳定,
从来没有出现过危机:我所经历的更像是持续的不满情绪。我对自己感到失望,因为我
觉得自己不够感恩。我只希望自己的理智能够战胜这些不满的想法。于是我开始把自己
应该感恩的事情都列出来,不仅在脑海里列,更是写下来。这样的做法也只是短时有用
,很快不满又会重上心头。几周过去了,几个月过去了,几年过去了,我脑海中自己的
形象慢慢变了。我以前总觉得自己是个挺幸福的人,中年的我却总是不满足。我以为自
己余生就会是个不满足的人了。
后来,我50多岁了,生活出现了很大的挫折。我的父母双双离世,其中一人是病重身亡
,我觉得十分无助。杂志社重组的时候,我的工作也没有了。于是我自己创业,想开创
全新的在线市场,为记者和编辑提供网络平台。但是,创业也出了问题。同时,我的身
体状况也越来越坏,肩膀、手肘和膝盖,每天都很疼。但是,失望的迷雾却渐渐散去,
对自我的批判也慢慢减轻。刚开始我没感觉到,但是我的精神状态慢慢恢复了。现在我
54岁,像是度过了人生中的艰难时期。但是在过渡期里,我经历的到底是什么?
我30岁的时候,里奇66岁。现在他已经去世了,他是我认识的最伟大的作家。他告诉我
说: “中年危机一般是40多岁开始的,你回首自己的人生,不禁思索,‘我的人生就
这样了吗?’ 十年之后,中年危机就过去了,这时你再回首,就会觉得‘其实我的人
生还是挺美满的。’” 现在我50多岁了,回想他的话,觉得很对。现在早上起床的时
候,人生感觉又回到了二三十岁时历险的时候,虽然现在已经过了50年,我还是会期待
明天,不像40多岁时每天觉得失望。我找回了自己的感恩之心。
在50岁的时候,我发现了U型曲线的说法,然后做了一番调查。我真希望自己40多岁的
时候,甚至30多岁的时候就知道这样的理论。U型曲线指的是人类的幸福感受到年龄的
影响,你可以称之为中年危机,很多人在这段时间里会经历一个过渡期,但走过之后,
人生还是有希望的,人会变得更有智慧。我真希望当时能有人指点我一下,但至少现在
我可以指点自己的朋友,告诉他说,这都很正常,很多人都会经历类似的事。
上世纪七十年代,Richard Easterlin是宾州大学的经济学家。在看过许多不同国家关
于人们幸福感的调查之后,自己开始收集和分析数据,然后他发现了一个悖论(
Easterlin悖论):在财富值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国家的幸福指数不会再上升。如今,
他在南加州大学教学,人们称他为新型经济学的创始人,关注的是人类的幸福感。当时
,对于其他主流经济学家来说,关注幸福感这样主观的事情是很奇怪的。Easterlin说
,很多年来,他的研究都被当成好奇心的探索罢了,而不是正经的科学。
20多年过去了,幸福经济学重出水面。而这次有一群劳动经济学家对工作和幸福感之间
的关系非常感兴趣,包括达特茅斯的Blanchflower和华威大学的Oswald。于是,他们开
始在国际范围内调查,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他们发现在不同的国家有同样的规律。
“不管你看的是哪个数据集,都会得到同样的结论:在人生的头几十年,人们生活满意
度会逐渐下降,在四五十岁时触底,然后逐渐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有时候甚至会超过
年轻时候的满意度。”他们将这个规律总结为U型曲线。
Carol Graham是一名发展经济学家,她当时研究的是秘鲁人快速脱贫的过程。 “人们
在脱贫之后,对自己脱贫的过程有什么看法?” 她惊奇地发现,客观的生活环境无法
用来确定主观的生活满意度。很多脱贫的秘鲁人,对生活的满意度还不如那些穷人。
“我不知道要怎么解释。”于是,她读了读其他幸福经济学研究,重看自己的调查数据
,同样看到U型曲线。先看了南美洲的数据,再看了全世界的其他数据, “这个结论在
统计学上看有普遍性。这是人类生活的常态。”
只要是考察生活总体满意度,而不是短期情感变化的调查,就会出现U型曲线。不同国
家的数据,调查问题的差异、调查样本和统计分析方法不同之间, U型曲线的形态和谷
底对应的年龄会有不同。U型曲线也没有出现在所有数据统计结果中,毕竟,如果调查
样本的差异这么大,却总是出现同样的规律,也容易让人怀疑。但是U型曲线出现的频
率不容忽略。2008年一项研究中,Blanchflower和Oswald发现了U型曲线:80个国家中
,有55个国家U形曲线谷底出现在46岁。 Graham 和Nikolova最近看了看一项国际性的
调查,其中149个国家的人们被问到“总体看来,你对生活是否满意?”受访者为自己
的生活满意度打分,零分为最差,十分为最好。他们发现,年龄和幸福感之间存在关系
,一般在39到57岁之间,生活满意度最低。平均在50岁达到谷底。
在较为富裕的国家,这样的规律更为明显,人们的寿命比较长,老年期健康状况也较好
。有时,甚至不用对数据进行处理,就能看到这样的趋势。中年人对生活最不满意。但
是在我引用的两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都对数据进行过处理,调整了其他变量的影响,比
如收入、婚姻状况、就业状况等等,只看了年龄对U型曲线的影响。有些学者不看好这
种调整,Easterlin本人就觉得这样做歪曲事实。Carol Ryff是威斯康星大学的一名心
理学家,她觉得, “就我看来,对数据做调整会扭曲事实,而不是帮助我们看清事情
的全貌。”不过,排除了生活其他因素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更是引人深思:或许人们对
生活的满意度跟自己的境况无关,如果其他条件都不变,或许人在中年的时候,就是容
易不满、郁闷。Blanchflower和Oswald发现,从20岁到45岁期间,年龄相关的不满足感
,达到“被迫离职”不满程度的三分之一。
“我觉得,这是关于人类的根本性的发现,几百年后也会是这样。” Oswald如是说。
但不是所有人都会下这样确切的结论。很多心理学家仍然保持怀疑,尤其是在U型曲线
在庞大数据集中反复出现这一点上。心理学家倾向于研究具体的人,不管是一对一还是
通过实验小组,最好是一辈子随访研究得出的结果。 “我觉得总结人生过程的规律,
本身就是一个错误。”Ryff这样告诉我, “在最终的分析里,你研究的不是真实的人
,而是巨大的数据集。”心理学家也不是没找过中年危机的根源,毕竟压力和困难一生
中会都有,但是人们普遍在中年时觉得失落迷惘。 但是心理学家一无所获,要是根源
在经济学里能找着,心理学家也没什么可说的。
在最近的研究里,研究U型曲线的学者们发现了比统计学上的关联更难忽视的证据。
Oswald, Terence Cheng, 和Nattavudh Powdthavee在分析三个国家横向数据集时,发
现U型曲线。这项研究的特别之处在于,它追踪了实验对象长时间的生活体验,涵盖了
同一群人在不同的年龄收集的数据,不仅仅是问不同年龄段的人之生活满意度而已。
Blanchflower和Oswald研究了27个欧洲国家收集来的样本,发现在40多岁的后半段,人
们使用抗抑郁药的比例是其他年龄段的近两倍,呈现明显的“山形”曲线。同样的趋势
在美国两个州收集的数据也有出现。
研究人员们甚至在大猩猩和黑猩猩精神状态的数据中,发现了同样的趋势,他们对来自
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新加坡和美国动物园管理者、研究人员和其他照料动物的人
进行调查,让他们为动物的精神状态打分。在动物年龄达到相当于人类的45到50岁时,
精神状态达到谷底。研究结果在2012年的一篇论文中发表,暗示着人类幸福感曲线不仅
适用于人类,也适用于动物。虽说这样的结果可能跟人类生活和社会有关,但是中年危
机的根源,或许在生物学中可以找到答案。毕竟,跟人类相近的猩猩也有同样的“中年
危机”。
我觉得,这样的研究带来的启示是:虽说不是所有人都会遭遇中年危机,肯定也有人是
心满意足的,但是很多人在中年时候都感到失落迷惘。我自己对U型曲线有体验,交流
过的朋友当中,也有不少有类似的体验。
“这一定是有内在的原因。”我45岁的好朋友山姆这样告诉我。他说, 20多岁的时候
每天都充满刺激和趣味;30多岁时,工作很努力,回报也很稳定;到了40多岁,突然离
婚,孩子没有稳定的家庭,还突发心脏病。他告诉我说,现在自己很难感到满足。这个
我自己的自我怀疑很相似:或许自己余生就是这样不满足了吧。他也想知道,是不是自
己的不满导致了眼前的境况,而不是自己因为这些问题才感到不满。 “职业方面,发
展得很不错,但是或许生活中有很多潜在的问题,导致妻子的离开。要是我深入探寻自
己的心理,或许再也没什么能让我满足了吧。也许我有严重的心理问题,现在的我把生
活本身当作挑战,而不是有趣的历险。我想过跑到巴西去,把名字改了,当酒店的服务
员。也许等我到50多岁了,才会有不同的感受。”
我很高兴的告诉他,或许事态真的会有好转。
我的朋友卡利是54岁的女性,她在20多岁的时候,就从事自己理想中的职业,虽说这份
工作不断地给她带来成就感,但是30多岁时,事业发展的节奏越来越慢,等到40多岁,
父亲突然离世,母亲中风,女儿刚出生,丈夫就离开,然后连工作也丢了。虽然她的职
业发展的还是很不错,赚的钱比原来更多,但她觉得自己变了,性格方面更有“黑色幽
默”,人怎么能同时承受这么多苦恼呢?
过去的几年中,生活渐渐有了起色。卡利的生活不再有那么多波澜,情绪也平稳了许多
。 “虽说每天我做的都是差不多的事情,但是感觉不一样了。”她的价值感也渐渐跟
工作本身脱离开来, “我意识到,工作并不是成就感的来源,我的价值在于自己能够
帮助别人,对自己的社区做贡献。我也很享受自己多年来建立起的关系,和老朋友共同
成长。以前的我,想的都是要努力奋进,向未来看,而不是身处此刻,感恩此刻。要是
我现在面临困难,我不再怨天尤人,而是想着自己已经有多幸运。这样的感恩之心,确
实让我变得更加满足,更愿意奉献。”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她觉得生活很好,而且会不
断地变得更好。
我本人的体验也是一样的,虽说有时候我还会心情低落,但是总比40多岁时好多了。我
更容易看到自己已经拥有的一切,就算不写下来也知道自己有多幸运。当然,这也跟我
的事业和关系都进展顺利有关。在50岁时,我终于和自己的同性伴侣结婚了。而且我的
心理状态也有所改变。十多年前,我算是很成功,但是自己一点也不满足,脾气很恶劣
。那时我是一点也不感恩。现在看到自己拥有的一切,能重新感到满足,我觉得自己还
是受到上天的眷顾。
而这种“眷顾”其实是有科学支持的:研究显示,人们对于生活的满意度在进入50岁之
后,会慢慢增加,直到他们60岁70岁,甚至在老年受到病痛折磨之前(到了这个时点,
就很难一概而论),还不断增加。2011年,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Carstensen和七个同
事有一项研究,他们发现, “情感生活的巅峰体验,可能要到70岁以后才出现。” 虽
说证据力度非常充分,这样的结论,不管是大众还是学术界都觉得难以置信。
Carstensen本人就有这样的体验,他告诉我说, “对我来说,四十多岁时,生活是最
糟糕的,总觉得自己的职业发展不够好,但是五十多岁时,迷雾渐渐散去。” 现在他
60多岁了,觉得自己是很幸运的。康奈尔大学人类发展和社会学教授Elaine
Wethington也发现,人们在后半生会更加满足,更加乐观。他自己在60出头的时候,回
首过去,觉得自己人生的转折点是在50岁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的工作和事业都发展顺
畅。”写到这里,我也觉得,自己也是在50多岁时,感觉到生活开始有起色。我现在仍
觉得生活会越来越好。我跟Oswald提到,50岁以后,生活逐渐向好,他告诉我说, “
等到60岁生活会更好! ”
中年危机真正的根源(下篇):年纪越大,越爱跟别人比
当然,更有价值、也更难回答的问题在于,为什么人类幸福感高低会呈U型曲线呢?为
什么人到中年就普遍出现不满足的心理呢?中年之后为什么又渐渐向好?
部分原因可能在于研究者口中所说的“选择性偏见”:不开心的人,一般死得比较早,
所以他们就不会出现在样本里。而且,对于很多人来说,中年是压力非常大的时期,同
时要承受来自工作、孩子和父母日渐衰老的压力。但这样的解释还不够充分。确实,我
本人在经历U型曲线的时候,虽然心情郁闷,但是没有死掉。很多其他人也能熬过来。
而且, U型曲线通常只要在其他变量(工作、收入、孩子、婚姻)经过调整之后才会出
现,所以, U型曲线本身跟生活的境况没有关系。
Carstensen和同事在2001年的论文中,提到了一个很常见的假设: “随着人们日渐衰
老,他们剩下的时间越来越少,人们会将时间投入到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上,尤其是
有意义的关系里,然后他们就从这些投入中获得回报和满足感。”我很赞同这样的假设
。对于很多人而言,中年是一个调整时期,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生活的意义,不仅
仅是在社会上竞争打拼,更是和社会的联结。我40多岁的时候,常常发现自己在跟别人
比,不停的给自己“打分”,批判自己,然后近乎痴迷地比较自己和别人的生活,看自
己在哪个方面又败下阵来。我写出了畅销书吗?我的文学成就在哪儿?奥巴马都比我年
轻,他都当上美国总统了!等我50多岁的时候,就像朋友卡利一样,我更倾向于享受与
他人之间的关系。我也渐渐地将自己跟他人之间的比较抛到了脑后。
Carstensen还告诉我说, “未来变得不那么遥远,而且更具体的时候,人们就会关注
现在。我们觉得这么做有利于自己的情感体验。 人到了老年,就慢慢地把目标指向了
人生的意义,以及享受当下,活在当下。”这也是与我交流的许多人都见证了的变化。
结合我个人的体验,这样的改变,在人们的体验和研究文献中都有体现,年龄越大,人
就越来越能接受自己的不足。“人设定目标,一般都是暂时性的目标,目标会随着年龄
逐渐改变。直到自己的未来范围越缩越小,再设立目标的时候,也会越来越现实,越来
越容易实现。“我自己也是这样,我对自己“勇攀高峰,勇创新高”的期望渐渐消散,
失败感和幻灭感也随之而去了。
随着年龄增长,期望值越来越低,这样的说法,其实有实证研究作为支撑。Hannes
Schwandt是普林斯顿大学健康中心的一名年轻的经济学家,他观察了德国一项横项研究
,1991年到2004年的数据。在调查中,人们被问到自己目前的生活满意度,以及五年后
预测的生活满意度。这样一来,他就可以比较,对于同一个个人,五年内的期待有和变
化。让他惊讶的是,无论人们的经济状况如何,生于哪个年代,也无论他们是生活在西
德还是东德,调查的结果是一致的:年轻人总是对于五年后的满意度过度乐观,而年长
的人总是低估自己在未来的满意度。这样一来,年轻人不免会失望,而年长的人却会发
现其实自己的生活已经超出预期。并且,Schwandt还发现,在两个年龄段之间,也就是
中年期间,中年人两头都是失望。一方面,自己的生活不如年轻时所预期的,另一方面
,自己对未来的生活期望又很低。中年人对生活的满意度不断下降(U型曲线下降阶段)
,但是他们的期望值也在不断下降,这样一来,不郁闷才怪。最后,他们的期望值稳定
在一定水平,现实开始慢慢超出自己的预期。于是,他们有乐观起来,生活满意度逐渐
上升。而期望值与满意度相等的地方,正是50岁的时候。
“这样的发现支持了年龄-生活满意度U型曲线,人在中年时期由于无法达到理想,而感
到痛苦,后来又因为不切实际的期望渐渐减少,而重新感到开心。“Schwandt这样写道。
那么,为什么抛弃不切实际的理想,重新找到人生方向的时点一定是在中年呢?确切的
解释,可能还需要好几年的研究才能得出。但是,在脑科学的领域,我们已经有了些线
索,答案可能是振奋人心的。
Dilip V. Jeste是一名出色的心理学家,他从医的目标是为了帮助老年人,不仅在于治
疗他们身体上的病痛,而是通过神经科学来帮助他们。他和同事通过核磁扫描和心理学
测试,寻找大脑中精神和情绪的工作机制。
他在研究神经分裂症老年患者的时候发现,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症状有所缓解。于是
他逐渐对人类衰老过程感兴趣。他想知道,为什么随着年龄增长,即使健康逐渐恶化,
生活也有许多难题,但是人们往往越来越乐观。他分别在2016年和2013年发表了两篇论
文,提到在人生的后半段,即使是在病痛越来越多,人“应该”越来越抑郁和焦虑的时
候,人们的生活的满意度往往越来越高。
Jeste告诉我, “我想知道的是,‘人类在认知方面,有什么是随着年龄增长不断改善
的?’我开始思考,虽然老人们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但对生活比较满意,是不是跟他
们变得更聪明有关系。”
医学界对他这样的研究保持怀疑态度,告诉他说,研究智慧是哲学家的事,不是神经科
学家或者心理学家该干的。“于是,我接受了挑战。”最近几年,西方精神病学出现了
关于智慧的研究,虽然数量较少,但是在科学上有理有据。Jeste研究了现代文献和经
典,发现,世界各地由古至今对于智慧的概念非常相似。“世界各地对于有智慧的人,
描述都差不多。“智者一般充满了同情心,同理心,为人处事成熟老道,对不同的价值
观有包容力,可以忍受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当人家这些优点集于一身的时候,会产生“
部分大于整体”的效果:不仅使自己的生活质量会大大提高,还会给自己的社区带来福
祉。智慧是对社会有益的。人类在生育期之后,常常还会活很久,这些智慧会对我们的
后代和社区提供参考,从进化的角度上看来,社区里有些老人,对整个社区都是有益的。
”智慧,不管在哪个年龄段很有用处。但是,在进化的角度上说,年轻人有生育力,所
以他们就算不那么聪明,也有价值。但是,年龄较大的人就要找到其他对物种产生贡献
的办法。年轻人比较喜欢追求竞争力,但是年长的人在情绪,调节方面能力够强,对多
样性的包容度更大,能深思远虑。”他觉得智慧是有生物学基础的,所以他在大脑中寻
找智慧的根源。
今年夏天,我在圣地亚哥观察Jeste和临床心理学家Lisa Eyler在老年人身上做实验,
他们观察的是老人如何处理跟同情心相关的任务,同情心是智慧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
要71岁的实验对象带上耳机,头上戴一个设备观看图像,通过按钮进行实验,同时还设
了暂停实验的按钮。实验完了之后,还需要做功能性核磁扫描。整整一个小时,实验对
象都在做刺激大脑认知和情感中心的任务,同时,电脑会记录实验对象大脑的影响,随
后,研究人员在体验对象,身上做了个标准化的同理心测试,通过看图片并记录对象反
应。最后,还有临床医生问答的环节。
——你觉得自己是个聪明有智慧的人吗?
——有时候是的,一般深处困难的时候没有时间反思,但后来度过危机之后,就有时间
总结。
——你的智慧随着年龄增加了吗?
——当然。
——这对生活有好的影响吗?
——当然。
实验对象知道做事不应该冲动,并且应该在别人的身上找优点,即使这些优点并不明显
。他们在几十人身上重复实验,并结合所有数据进行分析。
智慧的科学研究还处于摇篮期,其他方面也没有证据说明“随着年龄增长,人就会越来
越睿智”,智慧也有可能是随着经验的积累而产生的。而且大脑中也没有一个单独的智
慧区。智慧更像是一种多方面的特征,有多种其他功能组合起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
属性。
但是,衰老确实在某些方面有利于产生智慧,带来更大的幸福感。2012年有一项研究标
题是“回首过去不要带着怒气!成功与不成功衰老过程中面对错失良机的反应。”一群
德国神经科学家利用脑部扫描和其他精神和情感活动测试,他们发现,健康的老年人(
平均年龄66岁)对于悔恨的反应比年轻人(平均年龄25岁)要低得多也就是说,老年人面
对自己无法改变的事情,不像年轻人那么容易感到郁闷。这样的态度,与古代思想传统
不谋而合,古人以淡泊宁静为智慧。确实,老年人的大脑在面对消极刺激的时候,反应
比年轻人的大脑要小很多。“年轻人消极的感受比较多。”康奈尔大学教授Wethington
这样说道。老年人不那么容易被愤怒冲昏头脑。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Carstensen也告
诉我说, “年轻人在控制自己情绪方面能力不足。”很多年前,我问父亲,为什么50
岁之后,他就不那么容易生气了,父亲也给出了相同的答案。“我意识到,没有必要为
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火。”而他年轻的时候常常怒火冲天,家里不得安宁。
还有别的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增长,人在社交中会更理智,做长期决策时,也更深思熟
虑。精神得到升华(尤其是女性),在不确定性和模棱两可的事情面前,人们也能够坦
然面对。Jeste和同事发现的结果就是引人深思:老年人的大脑中虽有一些部分渐渐退
化,但其他部分的神经网络会重新联系起来,神经可塑性大大增加。Jeste还提到,大
脑有些神经回路会相联系,以补偿随年龄增长而丧失的敏感程度,这样的变化,可能会
降低人的冲动程度和成瘾倾向。
但这不能直接说明,随着年龄增长,人们就自动的变得有智慧(或者更满足、平静和懂
得感恩)。很多年轻人也很有智慧,也有些老年人没什么智慧。但是,这样的发现确实
能够说明,年龄增长,使得我们更可能变得有智慧、满足、平静和懂得感恩。我相信,
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中年生活的意义。
在过去的20多年里,David Blanchflower ,Andrew Oswald 和 Carol Graham等研究人
员开始研究U型曲线的时候,没有人感兴趣。但是现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多。
几年之后,我们就会增进对衰老和生活满意度之间关系的了解。这或许能帮助我们更顺
利地度过中年危机,学到人生的智慧。我觉得,了解U型曲线本身的重要性,并不在于
科学或医学方面,而在于文化方面。U型曲线让我们有机会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中年生活
,这样的叙事更准确地描述了人生的变化,让人们更包容身边处于困难时期的人,也让
那些处在中年危机当中的人没那么尴尬和孤独。
现在主流的说法,当然还是中年危机。中年的说法由来已久,但中年危机的概念是近几
十年提出的。在1965年,心理学家Elliott Jaques的一篇文章中首次提到中年危机。
1974年,Gail Sheehy写了本畅销书《过渡期:成人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危机》,其中取
了个40岁男人的例子:
虽然,他已经达到自己的职业目标,但是却不免觉得郁郁不得志。他觉得自己被困住了
,于是责怪自己的工作,或者妻子,或者是身边的一切。他幻想着打破这个牢笼。也许
是借由一个有趣的女人,一个全新的工作领域,或者是搬到一个不同的城市去。以上都
可能是他解救自己的希冀。然而,一旦他实现了这些目标,他又会陷于一个新的牢笼,
渴望再度逃离,回到原先的家里,回到妻子和孩子的身边,失去他们才让他懂得珍惜。
妻子们当然会感到害怕这样的变化。
这样的描述正是我40多岁时的感受。害怕的可不止是妻子们,整个社会都感到害怕。中
年危机的概念在提出的时候,就给人留下了一种“不负责任、想逃离、放纵自己和反社
会”的印象。心理学家Wethington在2000年发表一项研究,提到有四分之一的美国人都
经历过中年危机。而很多反对这个概念的人,觉得中年危机只是中年人拿来解释自己不
成熟行为的藉口。“危机”一词也让人有种陷入僵局的感觉,让人联想到破坏力和失控
感。但研究证据显示的是,中年危机更像是长时间不愉快的体验,但是仍然在人们控制
范围之内。
“每次我去讲课,我都告诉学生说,但凡是人,都可能遭遇中年危机。但是现在知道,
人在40多岁的时候,情绪低落是很正常的。而且在情绪低落的时候,你往往会搞错原因
,怪错人。”Oswald告诉我。一有疑问,人们就会拼命寻求解释,从而导致归因错误和
不周全的决策。这两者才会带来典型的中年危机,最后让人行为突然发生改变,做出错
误的判断。我在快50岁的时候,由于总是不满,又找不到原因,于是我认定,我的职业
道路有问题。让我常常有冲动想辞职。“今天就辞职吧,现在就辞职,你还等什么等?
“好在我还算有理智,朋友也劝我,不要自毁,做出无谓荒唐的举动。如今回首,我真
希望自己当时就知道U型曲线。我的不满并非源自自己的工作,而是年龄来了。很多人
都有类似的问题,就连我们的堂哥黑猩猩也有这样的问题。
在衰老和幸福感之间关系方面,科学研究还有待继续。但我也不认为应该过早的推广U
型曲线的概念。于是,我会告诉三四十岁的人说,人生还没有定稿,中年时期他们可能
一帆风顺。如果真的遭遇“危机”,他们也不是孤身一人。这时,要勇敢的面对,不要
做什么傻事。乔治?奥威尔死于46岁,他40岁的时候写道:“ 如果从内心审视人生,不
管是谁,都只会看到一系列的失败。”他错了。感谢上苍,或许现在我终于有智慧可以
看到生活真实的面貌。
g******t
发帖数: 11249
2
"年轻人总是对于五年后的满意度过度乐观,而年长的人总是低估自己在未来的满意度
。这样一来,年轻人不免会失望,而年长的人却会发现其实自己的生活已经超出预期。
并且,Schwandt还发现,在两个年龄段之间,也就是中年期间,中年人两头都是失望。
一方面,自己的生活不如年轻时所预期的,另一方面,自己对未来的生活期望又很低。
中年人对生活的满意度不断下降(U型曲线下降阶段),但是他们的期望值也在不断下降
,这样一来,不郁闷才怪。最后,他们的期望值稳定在一定水平,现实开始慢慢超出自
己的预期。于是,他们有乐观起来,生活满意度逐渐上升。而期望值与满意度相等的地
方,正是50岁的时候。"
只有对6级公务员,教学教授这样的铁饭碗,50岁的中年危机才是真的;拼体力有点拼
不过了,拉关系又并非擅长;但只是没有上升空间,无欲无求混个退休没问题
4/5级总监/教授/公务员/医生,自己以名声/人脉入股,指挥手下人卖卖劳力,吃着过
去的老关系,舒舒服服混过60岁不成问题
----------------------------------------------------------------------------
----
对于7级千老,国内码农,40岁就看不清5年后的未来了
对于烂州立/二三本996的8级学生,靠打工付了学费,并无一技之长,30岁就看不到未
来挣得还不如daycare只能回家带孩子了
这些人连个稳定长期能看到退休的职位都保不住

【在 g******t 的大作中提到】
: 年龄和幸福感之间存在关系,一般在39到57岁之间,生活满意度最低,50岁达到谷底。
: 编者按: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人类的幸福感跟年龄有很大关联。年轻时爱幻想爱拼搏
: ,到了中年,人生逐渐成形,事业也走上正轨。但在这个时候,却有相当部分的中年人
: 感到失望低落,郁郁不得志。事业、健康、家庭、婚姻都可能受到极大的挑战。人都有
: 老的一天,中年危机的根源在哪里?在中年危机面前,我们又该如何应对?本文编译自
: The Atlantic的原题为“The Real Roots of Midlife Crisis”的文章。本文分为上下
: 两篇,下篇:中年危机真正的根源(下篇):年纪越大,越爱跟别人比。
: 中年危机真正的根源(上篇):20岁、30岁和40岁的区别
: 今年夏天,好友突然打电话给我,语气中充满了郁闷和疑惑。他今年47岁,在学术界拼
: 搏一番后,终于获得了终身教职。但是,他不但没觉得开心,反而觉得受到很大的束缚

j******l
发帖数: 2790
3
Greemint老师还没有娃吧,有娃以后就知道怎么回事了,50岁的时候孩子已经离家上大
学了房贷也还的差不多了,幸福感当然提升了;并不是什么50岁的时候已经看淡一切对
自己的期望非常佛系,而且是客观经济上家庭上的各种压力大大减轻又可以像20出头那
样专心工作了
g******t
发帖数: 11249
4
想太多了
6级以下
很多人3040就找不到(专业)工作家里蹲了
还是phd呢
经济上一直是社会底层的级别
菌斑耗子 老邱 王丽民都是博士 还有毒师white
孩子上了大学就能享受生活就不抑郁了么?

【在 j******l 的大作中提到】
: Greemint老师还没有娃吧,有娃以后就知道怎么回事了,50岁的时候孩子已经离家上大
: 学了房贷也还的差不多了,幸福感当然提升了;并不是什么50岁的时候已经看淡一切对
: 自己的期望非常佛系,而且是客观经济上家庭上的各种压力大大减轻又可以像20出头那
: 样专心工作了

j******l
发帖数: 2790
5
没工作自然会抑郁,我这不是说发考题么

【在 g******t 的大作中提到】
: 想太多了
: 6级以下
: 很多人3040就找不到(专业)工作家里蹲了
: 还是phd呢
: 经济上一直是社会底层的级别
: 菌斑耗子 老邱 王丽民都是博士 还有毒师white
: 孩子上了大学就能享受生活就不抑郁了么?

s*********l
发帖数: 6
6
I read this article in English few months ago and really resonated with it.
I could see myself moving out of the bottom of U after almost 10 years in
midlife crisis.
It started in my late 30s shortly after my daughter was born. While enjoying
the excitement of having a lovely child, I found myself in a desperate
position trying to balance life and career. Really missed care-free days
before marriage when I could work hard and play hard in my own way. Career
was not where I wanted it to be despite securing tenure. No time and money
for fancy vacations. Always exhausted with trivial things in life and at
work. Didn’t feel much inspiration.
Ten years passed. After painfully readjusting life styles and career goals,
I started to have more pleasant surprises in life. Feel more excited about
small progresses at work. Appreciate more free time to explore life as our
daughter is growing up.
W**********U
发帖数: 132
7
中年危机也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 值得坑王炸板?大牛如 William Shockley也得这个
病: 抛弃生病的老婆,刻薄地对待下属导致自己换工作,再杀向北加州to start a
fire 。。。
这个版快被完全垃圾化了。以前还能从这学到一些东西。现在什么人也能把各种垃圾往
这儿倒。有些人吃着地沟油,操着巨富人的心,动辄就是“李嘉诚,孟晚舟,李兆基,
蔡崇信。”问题是你是那个层次的人吗?那个层次的人还会到这个版上来?人家那个层
次的人有那个层次的考虑,这个跟大众屌丝的考虑的角度完全是不一样的。一个对于巨
富的人的明智的选择很可能是一个屌丝的噩梦。

【在 g******t 的大作中提到】
: 年龄和幸福感之间存在关系,一般在39到57岁之间,生活满意度最低,50岁达到谷底。
: 编者按: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人类的幸福感跟年龄有很大关联。年轻时爱幻想爱拼搏
: ,到了中年,人生逐渐成形,事业也走上正轨。但在这个时候,却有相当部分的中年人
: 感到失望低落,郁郁不得志。事业、健康、家庭、婚姻都可能受到极大的挑战。人都有
: 老的一天,中年危机的根源在哪里?在中年危机面前,我们又该如何应对?本文编译自
: The Atlantic的原题为“The Real Roots of Midlife Crisis”的文章。本文分为上下
: 两篇,下篇:中年危机真正的根源(下篇):年纪越大,越爱跟别人比。
: 中年危机真正的根源(上篇):20岁、30岁和40岁的区别
: 今年夏天,好友突然打电话给我,语气中充满了郁闷和疑惑。他今年47岁,在学术界拼
: 搏一番后,终于获得了终身教职。但是,他不但没觉得开心,反而觉得受到很大的束缚

1 (共1页)
进入Facult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趣论:人到中年社会地位还重要吗?(ZZ)我是不是也中年危机了 (转载)
跟人比工资 影响满足感美国名校也喜欢招自己人?
【夜读】为什么中年是人生最低潮?-- 21世纪经济报道各位有[中年]职业危机吗?
40以上中年男女性生活满意度调查1-----10别回国抢饭碗了(ZZ)
【夜读】为什么中年是人生最低潮?-- 21世纪经济报道女,30多岁, 生物博后到底该怎么办,我该归吗?(ZZ)
8000万美元设计费 (转载)中年大妈求帮助!!
同一篇文章被拒修改后是否可以再次submit到同一个journal?如何找到faculty工作opening的信息?
求助:BCS超导能带的温度曲线数据(Gap vs. T) (转载)告导师性骚扰,相信学校调查还是请律师?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中年话题: 生活话题: 曲线话题: 满意度话题: 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