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eadline版 - 新华网批《非你莫属》:少些横加指责 多些指点
相关主题
张绍刚在海归晕倒门后依然强硬:同情是要不来的中国人都以啥理由移民美国?网友自制图表告诉你(图)
张绍刚借新节目谈《非你》质疑:同情要不来的(视/图)娱评:网友吐槽"锋菲恋"是不满意别人过的好(图)
《非你莫属》缺乏人文关怀遭各方广泛质疑(组图)菲总统回应爆粗口骂奥巴马:已告诉他查查我原话
《非你莫属》搞晕求职者四面楚歌 被批"盛气凌人"(组图)田朴珺被指“撩汉” 起诉自媒体索赔55万
中国秘密动作:让欧美各国惊慌 南海诸国傻眼(图)田朴珺被指“撩汉” 起诉自媒体索赔55万
尤勇批郎朗:爱做秀 一看他闭眼,我就特别恶心(图)被指"撩汉""跪舔" 田朴珺告公号索赔56万获赔6万
中国洗脚大军攻陷法国卢浮宫 网友:外国人也泡田朴珺画了一幅画,却意外曝光了她的书房内景
中国洗脚军攻陷法国卢浮宫 网友:外国人也泡(组图)党报发文批评《非你莫属》 女嘉宾道歉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求职者话题: 少些话题: 多些话题: 节目话题: 横加指责
进入Headline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i***s
发帖数: 39120
1
在我的小学年代,班里老师喜欢将学生分类,成绩较差或“活泼泼”难管教的学生会自动被列入不受欢迎的行列。对于这些学生,老师从来不掩饰自己的厌恶之情,也从不吝惜当众指责教训的机会,甚至还会潜移默化地引导或纵容其他学生对他们的轻视或斥责。
越看《非你莫属》,就越感觉主持人的定位像这样的“小学老师”,把所有求职者和Boss团成员看成学生,在最短时间内以一己好恶对求职者作出评判,并主导老板随其喜好作出选择。要命的是,大多数情况下他的确能HOLD住全场,在热烈气氛的催化下,“老师”的鄙夷和不屑通常能感染大部分“学生”,使个人的评判演变成集体质疑的狂欢。
近期被炒得火热的“法国学历事件”也是如此。平心而论,在求职过程中,求职者表现不佳,学历学识引发质疑,是件自然的事情。然而,是用理性的分析表态去应对,还是以讥讽贬低的方式去应对,这不仅仅是态度差异那么简单。
以节目形式出现的这一“招聘平台”,本身既蕴含着无限机遇,同时也隐藏着将负面影响集中和放大的效应。在这样一个平台上,不难想象,及时的点拨和中肯的建议将多么有价值,与之相对,随意的打击甚至挖苦所产生的消极作用或许也远超想象。
也有人认为,这归根结底是档节目,自然要考虑眼球效应,要制造“最大限度的良性精彩冲突”。不可否认,冲突、交锋,这些元素的确让节目充满张力,“好看”也不乏“真实”,但节目对人的态度及秉持的理念,却会像慢性药一样,潜移默化地影响求职者和观众。
很难想象,一个将“戏剧性”或“矛盾”放在首位,将评判和决定选手“命运”作为一大追求的节目,如何能真正地“树立健康积极的求职观,引导正确价值观”。
同样,作为求职节目的主持人,到底是站在中立立场,让求职者有机会全面展现自我,还是盛气凌人地扮演法官角色,急于掌控全场,这种选择不仅体现了作为主持人的专业性,更折射着作为个体的胸怀人格。
每个人内心都渴望别人的尊重,无论是求职者、目前被质疑包围的老板还是主持人自己,恐怕都是如此。少些咄咄逼人、多些循循善诱,少些主观评判、多些客观观察,少些横加指责、多些指点迷津……职场不需要更多傲慢与偏见,一个为人“打开一扇门”的求职节目更不需要如此。
1 (共1页)
进入Headline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党报发文批评《非你莫属》 女嘉宾道歉中国秘密动作:让欧美各国惊慌 南海诸国傻眼(图)
张绍刚称已认识错误接受留学生批评(图)尤勇批郎朗:爱做秀 一看他闭眼,我就特别恶心(图)
《非你莫属》上演大土鳖恶斗小海龟 主持称坚持风格(图)中国洗脚大军攻陷法国卢浮宫 网友:外国人也泡
与张绍刚“互掐”海归女称获得《男人装》offer(图)中国洗脚军攻陷法国卢浮宫 网友:外国人也泡(组图)
张绍刚在海归晕倒门后依然强硬:同情是要不来的中国人都以啥理由移民美国?网友自制图表告诉你(图)
张绍刚借新节目谈《非你》质疑:同情要不来的(视/图)娱评:网友吐槽"锋菲恋"是不满意别人过的好(图)
《非你莫属》缺乏人文关怀遭各方广泛质疑(组图)菲总统回应爆粗口骂奥巴马:已告诉他查查我原话
《非你莫属》搞晕求职者四面楚歌 被批"盛气凌人"(组图)田朴珺被指“撩汉” 起诉自媒体索赔55万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求职者话题: 少些话题: 多些话题: 节目话题: 横加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