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eadline版 - 台湾版医保:生小孩只要900 仅次于瑞典 全球第二(图)
相关主题
数百万人申请健保失败 奥巴马这回脸丢光了(图)男子骂“他妈的”被起诉 法官引用鲁迅文章判无罪
文章劈腿效应:新婚夫妻花99999元买“爱情险”刘涛不提官司晒恩爱 “老公和丈母娘关系不错”(图)
卑诗汽车附加险保费降3% 已调降基本保费女子乘摩的离奇摔死 司机无力承担赔偿卧轨自杀
刚通过了医改健保法 奥巴马又瞄上了金融体系革新台湾政财产申报:马英九夫妇财产过亿 年增310多万
全中国都开涨工资:高工资高物价 生活不变的年代男子倒车轧死1岁女儿 保险公司称撞死家人不赔
卑诗省长金宝尔:明年起所得税减15%武汉新婚姻险:没结婚不能买 只能丈夫买给妻子
报税人未存资料遭罚款 伪造报税数据将会坐牢父亲倒车时不慎将亲生儿子轧死 诉保险公司获赔
郭台铭夫人曾馨莹星闻一把抓 心疼刘真4度露点(图)老人被忽悠买巨额保险百岁后才能取出 欲哭无泪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健保话题: 全民话题: 台湾话题: 保费话题: 民众
进入Headline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i***s
发帖数: 39120
1
随着人口老龄化、环境恶化等因素带来的医疗负担加重以及医疗成本迅猛增长,低费率、高福利的全民医保在各国各地区都越来越难以维持。台湾曾以优质低价的公共医疗服务赢得全球第二优医保系统的国际声誉。不过眼下,它们正面临与老牌福利社会相似的“善门难久开”的困局。本文将探究台湾医保制度成败奥秘,并呈现港台地区正在进行的新的医保改革尝试,以期为中国内地提供视距最近的借镜和较大历史跨度的认识和评价。
2010年3月21日,美国医疗保险体系迎来历史性变革:众议院以219票赞成、212票反对艰难通过了奥巴马极力推动的医改案。此举意味着,继中国承诺将于2020年实现全民医保的目标后,又一个大国加入全民医保“全球化梦想”。
然而,目前看来,无论对于正在推动实施还是早已实施全民医保的政府,全民医保实属一个“艰难的公平”。随着人口老龄化、环境恶化等因素带来的医疗负担加重以及医疗成本迅猛增长,低费率、高福利的全民医保在各国各地区都越来越难以维持。在一个民主政体的国家或地区,当医疗福利制度遭遇财政瓶颈时,执政者要通过民主议事收缩福利或加收保费都万分艰难。因此,德、英等老牌发达国家早因“食之者众,生之者寡”,屡次将沉疴累累的全民医保体系送上手术台,却难以找到能顺利通过民意关且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案;在美国,奥氏医改还未付诸实施,就被“它是历史性成就还是历史性错误”的争议包围。
在华人世界,香港和台湾是两个率先实现全民医保的地区,尤其台湾曾以优质低价的公共医疗服务赢得全球第二优医保系统的国际声誉。不过眼下,它们正面临与老牌福利社会相似的“善门难久开”的困局,以至于“完美医保”实难为继,台湾卫生负责人只能以辞职相博,促请变革。
本刊此时刊发台湾、香港根植于各自社会土壤的医保系统完整过程,探究台湾医保制度成败奥秘,并呈现港台地区正在进行的新的医保改革尝试,以期为中国内地提供视距最近的借镜和较大历史跨度的认识和评价。
3月17日,台湾卫生署长杨志良确定打消辞意,留任原职。10天前,杨志良用薄薄的一纸辞呈,向他的长官“行政院长”吴敦义和“总统”马英九叫板,警告他们,也警告所有民众:“全民健康保险”因为入不敷出,就快要山穷水尽,无以为继,台湾社会即将退回“前健保时代”。
台湾全民健保开办15年,曾经被《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杂志评鉴为全球第二名的健保制度,仅次于老牌福利国家瑞典。1995年3月1日,它在民众期待和国民党“为选举服务”的目的下匆匆开办。它由政府统筹控管,不以营利为目的,因此民众只需缴交低廉的保费,却能享受小自感冒大到癌症化疗的全套健康医疗服务。
然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台湾健保成于物美价廉,也败于物美价廉。因为忌惮民意反弹,15年来当局只调涨过两次费率,再加上药价控制不当,以及使用者“不用白不用”心态下造成的浪费,“亏损”已成台湾全民健保的常态。
杨志良此次不惜以官位相搏,虽然成功说服执政者同意调涨费率,但已经是“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为时已晚。要想让健保恢复元气,还要看接下来的“二代健保”方案能不能顺利推动。
从倾家荡产到25元人民币
32岁的程晓伟(化名)是台湾一家纸媒的记者,他的月薪是5.4万元新台币(以下货币单位无特别注明皆为新台币,五元新台币约合一元人民币),每个月他的工资里需要扣除756元,单位和政府会分别添上1512元和252元,一共会有2512元(个人、公司、政府缴纳比例为3:6:1),用来缴纳全民健康保险费。
凭一张健保IC卡,去年他一共就医12次,包括内科、牙科、中医等,每次他只需付100200元的挂号费和少量检查费(约合人民币20~50元),就可享受免费的医疗服务。
事实上,只要你是一位台湾居民,甚至只是在那工作或居住满4个月的“外籍”人员,都会被要求依法参加“全民健保”,这样一旦生病,你就可以到任何一家医院自由就诊,小到牙痛大到癌症,医疗开支均可由“健保”埋单。其给付的范围包括门诊、住院、牙医、中医、检验检查、居家护理、处方药品、预防保健8个方面。
“健保”买单后,自付比例十分低。例如,做个全身检查,在最好的医院,都只需要付20%的检查费,而且以300元为上限。哪怕你患上重病需要住院,此时个人也需要负担一部分费用,但仅限于病房的使用费,如慢性病房根据时间只需个人支付5%、10%不等,急性病房则是30天以内个人负担10%、61天后个人负担30%,收费均十分低廉。如果病人实在支付不起,可以选择四人(以上)的病房,便可省下病房费,全部由健保买单。
台湾《中国时报》2010年2月的报道指出,“洗肾”是治疗糖尿病、尿毒病等手段之一,而台湾洗肾人口比例全世界第一,这些病人有些时候每个礼拜都会去趟医院“洗肾”。敢如此频繁去治疗,只因为台湾健保会全额支付。
不过,台湾的穷人家庭不幸在1995年前患上重病的话,恐怕是另外一种情形。在1995年3月1日前,台湾民众也经历过一段“看病贵、看病难”的日子,“生重病”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几乎是“倾家荡产”的同义词。
当时的台湾《联合报》,曾报道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位在宜兰开面包店的林姓男子,儿子罹患血癌,他关掉了面包店,和儿子一同住进台大医院,准备长期抗战。但这实在不是他打得起的战争,每天要打的“生长激素”,一毫升5500元。林家向县政府申请了一年的低收入户补助,总计30万元,一个月就弹尽援绝。
林家人后来如何?这篇报道没有交待。但类似林家际遇这样的催泪弹,一段时间就会在媒体上爆发一次。媒体的呼唤成为医保改革的“催化剂”之一,而更重要的“催化剂”是台湾政治、经济的全面发展。
在1995年施行“全民健康保险制度”前,台湾的健康保险制度可以归纳为四大种类,即军人保险、公教人员保险、农民保险和劳工保险。每个大类下面还有若干分险,总计11种。当时台湾人口近900万,除去这四类有保险的人士,约40%的台湾人没有任何医疗保险。即使是这四类健保,除了军人保险外,另外三种保险业务也是残缺且混乱。
进入1990年代,在台湾经济增长迅猛的同时,人口平均寿命延长,台湾地区逐渐迈入老龄化社会,老人的健康维护问题成为台湾的社会话题之一。而没有保险的人群中,14岁以下的儿童和65岁以上的老人居多,这给个人和家庭带来极大负担。一时间,医疗保健问题成为社会福利追求的核心。
强烈的舆论压力和民众需求逼得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必须拿出一套能让民众安心的健保制度。而此时的台湾也的确有资本设计一套覆盖全民的健康保险制度了。蒋经国执政后期,解除戒严后,两岸关系有所缓和,军事预算比例下降,加上上世纪80、90年代的台湾经济增长十分迅速,创造了“台湾钱淹脚目”的奇迹,台湾当局的财政收入也“水涨船高”。
正是在以上诸种背景下,1994年7月19日,由国民党牢牢掌控的“立法院”通过了“全民健保法”,来年3月1日“全民健保”正式上路。
全民健保方案诞生记
身为台湾公共卫生学界大佬,杨志良当年就以教授身份参与了这个全民健保规划。他接受媒体访问时回忆,最早依国民党政府的规划,全民健保要到2000年才开办。但1989年,当时不太得人望的“行政院长”俞国华在“立法院”做施政报告时,“立委”原本没什么反应,直到俞国华宣布全民健保可以提前4年于1996年开办时,现场竟然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全民健保自此愈来愈成为施政的焦点议题,接下来的“行政院长”李焕宣示提前到1995年开办,郝柏村再提前到1994年。到了1993年年中,连战指派副院长徐立德成立评估小组,把全民健保法通过的目标日定在1994年下半年。
“1994年下半年”这个目标期限,为的是政治操作。因为1994年年底是台北、高雄市长和台湾省长的选举,在台北市,国民党提名的黄大洲遭到民进党陈水扁和新党赵少康的强力挑战;台湾省长选举,民进党推出以清廉著称的陈定南,迎战宋楚瑜。
为了稳住即将到来的省长选举,更为了1995年年底的“立委”选举和1996年3月的首次“总统”直接民选,国民党必须推出能让每一个人打从心里觉得受惠的政策,开办全民健保是王牌中的王牌。
但根据台湾《天下》杂志当时进行的民意调查,有超过80%的民众认为应开办全民健保,不过只有22%的人认为全民健保可以由政府完全规划执行。另一个问题是,如果全民健保办不好,谁该负最大的责任,28.8%(该问题选项下的最高比率)的人回答是“立法院”。
今天拿着这份民调,对照后来的立法过程,不能不说,台湾老百姓对这块土地上的政治人物有超乎寻常的清醒认识。
要观察全民健保立法过程,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4年7月以前,“全民健保法”从无到有。那时“行政院”提出的版本,在“立法院”就已经受到同党“立委”、民进党版和个别委员提出的许多修正案,大幅度地增加支出,减少收入。
健保制度的要素,也正是各版本搏弈的焦点。以下就举“费率”和“政府、劳动者、雇主三方保费分担的比例”这两个关键要素,呈现台湾的全民健保法从政府规划之初,到立法完成后,其间发生了多少变化。从中可以观察,一个福利制度要稳健长久地经营,要遭遇多大的挑战。
就费率而言,政府原本提出的保费比率,是授权政府在4.5%到6%之间机动调整,但之后经过妥协,把下限调降为4.25%。这也成为健保开办时的费率。
仅保费负担比例,就出现了四个版本,包括:国民党“立委”党团提出的劳工本人:雇主:政府为3:6:1;国民党立委黄昭顺主张2:6:2;民进党的主张是劳工和雇主为2:8或者2.5:7.5的比率分摊。在立法完成之初,原本政府守住了“3:6:1”的底线,但到了1995年2月,健保正式开办之前,为了顺利通过其他配套修法,国民党政府让步,改为“2:7:1”,也就是民众原本要负担两成的保费,现在把其中一成转嫁给政府。
这些修正造成多大的影响?例如费率从4.5%降到4.25%,导致政府每年支出增加120亿元;而保费负担比例退守为“2:7:1”,再使政府每年必须再多负担200亿元。
也就是说,从1994年健保法送进“立法院”讨论到1995年3月健保开办前,健保制度就比政府原先规划的版本,增加近320亿元的负担。最初的规划再怎么宽裕,也经不起这样的摧折。
当时“财政部长”林振国被问到财务问题,无奈地说:“只有增税一途了。”一再呼吁要慎重规划健保财务的民进党“立法委员”沈富雄则讽刺地说:“人民认为是福利,就给他福利吧!教育选民,不是我们的责任。”
立法完成后,健保正式于1995年3月1日开办,这时“立法委员”们如大梦初醒似地发现,健保是一个取悦选民的绝佳工具,因此纷纷提出修正案,设法减轻普遍或特定团体民众的负担。
于是,“立法院”1995年下半年的会期中,健保法修正案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其中最重要的,是民进党提案将费率从4.25%再降到3.75%。如果这个版本通过,健保保费一年将短收622亿元。
其他版本,也几乎都只有一个重点:减少选民的荷包支出。甚至包括“行政院”提出的修正案,也将劳工的费率计算基准限制在3.6万元,此外,“行政院”还打算放宽低收入户认定标准,以及减免山地居民(高山族)和离岛民众的保费。这些措施,用意在固守劳工这个“大票仓”,以及原住民和离岛等“铁票区”,但它也会使健保局一年短收超过百亿元。
2008年大选后接掌马政府卫生署长的叶金川,当年正是中央健保局总经理。他说:“如果一定要依民进党版来办健保,那健保就不必办了。”接着他又有气无力地补了一句:“办不成也好啦。”而沈富雄索性在“立法院”对前卫生署长张博雅说:“如果我是你或健保局总经理,这些版本都通过的话,我就去跳楼。”张博雅满脸苦笑,无言以对。
眼看着情势日渐失控,国民党政府紧急叫停,搁置了1995年下半年这一波修法,让健保免于继续失血。
当时还是公卫学者的杨志良,在健保开办以前,就预期到政治极可能会粗暴地干预健保,其中当然包括国民党为了选举考量,在一切还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就强令在1995年3月1日实施健保。
“健保的实施日期应是视现实条件而定,而非政治需求而定”,杨志良在“立法院”举办的一场座谈会上,批评“行政院”一再宣示全民健保要在3月1日开办,不仅没有考虑到现实医疗环境能否配合,连政府早就应该公告的多项重要法规都还在“审查中”,“充分暴露了‘行政院’在全民健保政策上的进退失据,以及政治高于一切的考量方式”。
政治干预造成健保亏损,不仅仅发生在健保推出当年,事实上,这一问题一路延续下来,不只未改善过,还会有恶化,比如1999年的调降眷口数。
这里必须解释一下“眷口数”这个概念:前头说过,受雇者的保费是由受雇者自己、雇主和政府共同分担,但受雇者的未成年子女及父母等家眷,是挂靠在受雇者名下加保,换言之,雇主和政府也要分担被保险人家眷的保费。
但每人家眷数目不一,为了保护家眷多的劳工不会被解雇,健保制度订定每户眷口的上限为五人,超过五人就不用付费,但一样享有保险。但到了1999年,在“民意”的压力下,“立法院”通过将眷口数从5人调降到3人,雇主和劳工一下子省了两个人的保费;再者,如果民众成心钻法律漏洞,让自己和兄弟姐妹的家庭“两户并成一户”,就能节省更多的保费。
“立法院”决议调降眷口数时,正值连战、宋楚瑜和陈水扁三强竞逐“总统”的前夕,调降眷口数和这场选举有没有关系?大家心照不宣。但更直接的影响,就是在调降隔年,健保年度收支就从勉强平衡转为亏损66亿元,对健保的伤害可见一斑。
回顾这段历史,从1994年的立法过程、1995年3月的匆忙上路到下半年的修法大战,再到1999年调降眷口数,15年来健保的历史,虽然是迎合民意的民主成果,但从今天其经营的难以为继来看,也同时是一页“政客为刀俎,健保为鱼肉”的负面教材。借着残害健保取得政治利益的,甚至包括执政党自己。原因无它,逐步民主化的台湾,选举的压力愈来愈大。
“便宜又大碗”的制度
1994年7月19日,由国民党牢牢掌控的“立法院”,通过了“全民健保法”,隔年3月1日全民健保正式上路。全民健保15年来,除了费率调涨过两次、眷口数调降过一次以外,基本运作方式没有太大的改变:
首先,民众要以薪资为基础,缴交健保费。举调涨前的费率为例,健保费是民众的投保薪资乘上4.55%。如果投保薪资是33300元,每月保费就是1515元。这笔钱由地方政府、雇主和民众以4:3:3的比例分担,也就是地方政府每月要为参加健保的民众缴600.5元,由公务预算拨入健保局;雇主和民众各缴给健保局455元。
保费基准原则上是以被保险人的薪资为基础,但不是直接用薪资计算,而是在53000元和15800元之间分46级,雇主要选择和员工薪水最接近的数字作为基准。但可以想象,将高薪低报以求节省保费的情况非常严重。
如果被保险人本身就是企业主,政府就不再分担保费,需要由自己全额负担,若是以最高等级的13.17万元(以上)月薪计算,每月保费也不到6000元―就是说,王永庆、郭台铭的保费也不过如此。相对的,在贫穷线以下的家庭和民众,政府也会补贴保费,最高可以全额补贴。
至于看病,民众虽然缴了保费,但看病还是要缴交部分费用,称为“部分负担”,其他由医院向健保局请款。部分负担要交多少,视民众就诊的医院规模而定。
健保体系将台湾医院分成四级:诊所、地区医院、区域医院和医学中心。以感冒为例,如果到诊所,民众自己付50元,其他费用由诊所向健保局请款;如果直接到较大型地区或区域医院,就要自付80元或240元;如果只相信医学中心的医师,就得付360元。
分级的目的,是希望引导病患落实“小病先到小诊所”,碰上真正复杂难治的症状,再转送到设备比较齐全的区域医院或医学中心,这种制度称为“转诊”。例如生病民众到了诊所,但诊所医师认为设备不足,必须转送上一级的“地区医院”医治的,经转诊的病患自付额仍然是50元。
至于药费,100元以下的药费,民众不用付钱;100~200元,民众要付20元,等比例向上推算,直至1000元以上的药,民众付200元封顶,不会再加,剩下的都由健保局给付。
再以生孩子为例,自然生产的话一般住院3天,一份孕妇生产的收费账单如下:药品1200元、病房7100元、无痛分娩6700元、伙食费4000元、证明书等其他费用300元;新生儿住院3天,3000元。总计22300元。但如果住三人病房(病房费全部由健保买单)、伙食不用特别订的月子餐(普通伙食不用钱)、生产时不打无痛分娩针的话,扣除这三项,生个孩子只要4500元。
200元治个感冒、4500元生个孩子,台湾健保制度的优越性,单单从费用低廉一件事上,就能思过半矣。
2000年,英国《经济学人》杂志(The Economist)信息部在当年出版的季刊中,针对医疗品质和医疗资源,评比包括台湾在内的27个先进或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台湾健保以仅次于瑞典的名次,名列全球第二。从这个时候开始,台湾健保逐渐受到国际社会的注意。
O*******d
发帖数: 20343
2
民主社会的政客,为了拉选票,不惜寅吃卯粮,只要能当选,管他10年后是什么样子。
选民们都是短视的。 为了得到一点眼前的利益,管他10年后是什么样子。
1 (共1页)
进入Headline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老人被忽悠买巨额保险百岁后才能取出 欲哭无泪全中国都开涨工资:高工资高物价 生活不变的年代
八旬老汉20万买理财被忽悠买保险 不敢告诉儿子卑诗省长金宝尔:明年起所得税减15%
空姐跪求“正点”走红网络 公司称不便回应(图)报税人未存资料遭罚款 伪造报税数据将会坐牢
逃犯为骗保剁掉两个手指扔进马桶冲走郭台铭夫人曾馨莹星闻一把抓 心疼刘真4度露点(图)
数百万人申请健保失败 奥巴马这回脸丢光了(图)男子骂“他妈的”被起诉 法官引用鲁迅文章判无罪
文章劈腿效应:新婚夫妻花99999元买“爱情险”刘涛不提官司晒恩爱 “老公和丈母娘关系不错”(图)
卑诗汽车附加险保费降3% 已调降基本保费女子乘摩的离奇摔死 司机无力承担赔偿卧轨自杀
刚通过了医改健保法 奥巴马又瞄上了金融体系革新台湾政财产申报:马英九夫妇财产过亿 年增310多万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健保话题: 全民话题: 台湾话题: 保费话题: 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