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eadline版 - 2岁半男孩玩iPad致近视500度 从iPad1玩到iPad3
相关主题
6岁女童为母顺利接生 医疗知识来自电视剧传触屏手机比高校男厕所脏18倍 网友:用开水煮(图)
中石化女处长牛郎门发酵 已举报给国家领导人(图)央视多名主持人麻烦上身 引发风波(组图)
镜片中的暑假:孩子搏命玩iPad 近视深了200度赵忠祥这回真的和芙蓉姐姐“同台共舞”了(图)
瑞士农民在自家田地里刨到宝 都交给了国家出身草根 陆毅一家五口曾挤20平米小屋(图)
纽约最好牛排馆 巴菲特天价午餐就在这里吃(组图)看电视揭出一段秘密:班主任涉嫌强奸多名女生(图)
从模范夫妻董洁潘粤明看明星们极品前任(组图)加国男子喂食时被自己豢养的大老虎咬死(图)
中国最冷的小镇:温度计被冻裂触屏手机失效(组图)美国荣升发达国家中最懒惰国家 加拿大居第二
技术男叫板称将笔记本改造成触屏很容易(图)最新调查:加人每周上网时间超过看电视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ipad话题: 孩子话题: 儿童话题: 游戏话题: 迪恩
进入Headline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i***s
发帖数: 39120
1
15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儿童眼及视力保健技术规范》,指出2岁以下儿童尽量避免操作电子视频产品。昨天,中南医院眼科医生说,因过多接触电子产品导致视力损伤的幼儿,并不少见。
华华今年2岁半,近段时间,他妈妈发现孩子看东西常眯眼睛。昨天带到医院眼科检查,发现有近500度的近视。华华的妈妈说,孩子一岁半时就开始接触iPad,大人也乐得轻松,只要孩子哭闹,就拿出iPad给他玩。
半年前,华华的妈妈又买回iPad3,下载了许多画画、儿童故事等学习软件,希望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华华玩ipad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医生说,正是由于过度使用iPad,华华才会假性近视。
中南医院眼科教授蔡小军说,他曾接诊过一位8岁的小学生,近视高达700度,同样是电子视频产品的小粉丝。
4月15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儿童眼及视力保健技术规范》提出,儿童(0-6岁)操作电子视频产品时间每次不宜超过20分钟,每天累计时间建议不超过1小时,2岁以下儿童尽量避免操作电子视频产品。专家表示,屈光不正儿童要到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进行诊治,不要盲目使用眼保健产品。
新闻链接
触屏一代:孩子未满2岁不会走路 无师自通玩iPad
现在的孩子在数码科技产品上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就连刚刚蹒跚学步的孩子都不例外。许多孩子刚摆脱尿布就开始摆弄手机、平板电脑等,对其精通程度令人叹为观止。现在,每年会出现成千上万专门针对幼儿的应用软件,他们正成为“触屏一代”。甚至还有学校堂而皇之地要求孩子们将平板电脑带进课堂,利用平板电脑进行教学。
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快速改变人们生活的浪潮中,数码设备对人类的影响还未有定论,这波变革对“80后”“90后”已经长成的这一代已经无法量化了,对那些现在刚出生下一代呢?这样的科技发展究竟会给“触屏一代”带来什么影响?
幼儿应用程序数量成千上万
科技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电视机出现后,各种动画片和电视剧吸引了每一个孩子;随后,手机诞生,其内置的各种游戏吸引了不少孩子;近年来,苹果iPhone、iPad横空出世,搭载了谷歌安卓系统的各大品牌手机紧随其后,推出无数的APP程序和游戏,更是令无数孩子着迷。
当乔布斯带着苹果操作系统系统及苹果应用商店出现的时候,吸引了绝大多数的手机软件开发商的目光。 iPhone和iPad强势的市场占有率让应用厂商也尝到了甜头,苹果应用商店也成为了一块儿吸金宝地,甚至应用的数量出现了爆棚的现象。有报道称,从iPad 2开始,苹果公司就依靠大量教育软件提高市场占有率。在苹果应用商店的搜索菜单里,针对低龄儿童的应用软件已有成千上万种,儿童应用现已成为苹果公司“苹果商店”除了游戏以外的第二大营收项目。世界著名调查公司尼尔森的数据显示,在6到12岁的美国儿童中,iPad连续第二年成为最想要的节日礼物。
家长常用iPad当电子保姆
由于iPhone、iPad之类的触屏设备非常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在孩子哭闹时,家长如果拿出iPhone或iPad,往往马上能使孩子停止啼哭,迅速安静下来。据美国the-iphone- mom网站统计,2009年以来,针对低龄人群开发的应用软件激增,不少家长都会让iPad充当孩子“保姆”或早教工具。
网上零售商Pixmania调查2000名家长,了解他们家中电子产品的消费情况及孩子使用这些产品的时长。八成调查对象家中有14岁或年龄更小的孩子。调查显示,如今四分之一英国家庭拥有平板电脑;约一半家长表示会给孩子购买电子设备。调查对象中,46%会给孩子买Xbox或PlayStation游戏机,30%会给孩子买MP3音乐播放器或智能手机。
不过,心理学家并不赞同家长们的做法,认为至少孩子两岁前不宜接触。法国儿童精神病学家塞尔日·蒂斯罗恩说,iPad只能提供色彩丰富的二维画面,无法向婴幼儿提供复杂的感官信息,存在缺陷。美国心理学家南希·琳达认为,iPad的某些游戏具有一定互动性,但它们无法替代人际交流。
英国一项调查显示,有语言障碍的少年儿童在过去6年间增加了71%。语言研究专家认为,这与智能手机、游戏机等电子产品更多地进入儿童生活有一定关联;教育专家担心,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和电脑等电子设备可能危害儿童的阅读和交际能力。
担心孩子成 “电子娃娃”
父母对待iPad这类触屏设备的态度,就像是医生使用精密仪器,时常陷在矛盾与纠结中也许它们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商让他们更有竞争力,但如果过度使用会怎样?这些孩子会不会变成呆板木讷的家伙,将来是不是只会从平板设备里幻想女朋友?
随着孩子们对高科技新 “玩具”上瘾,质疑也越来越多。以 “00后”为主体的 “触屏一代”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对智能科技产品的兴趣和依赖度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孩子。
大多数父母或许都会对下面这个场景有同感:一个孩子五分钟前还在沙发上乱蹦乱跳,一旦看到iPad就会突然安静下来,紧盯着屏幕不放。就算有人叫他名字,他也没反应,甚至用手在孩子面前晃,他也仍然毫无反应。
在 《心灵危机:为什么孩子不思考,我们能做些什么》一书中,作者简·希里甚至给这种现象起了一个名字:僵尸效应。她认为,电子屏幕会让观众精神恍惚,可能抑制大脑活动。因为大多数iPad游戏要求的是被动注意,低龄儿童的想像力、创造力、思考能力、探索真实世界的好奇心和热情都会受到负面影响。
有一些家长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发现自己的孩子宁可在家里对着小小的触摸屏,也不愿意跟家长说话聊天,甚至不愿意出门与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耍。他们还担心孩子稚嫩的视网膜被高亮、高饱和度的显示屏损伤,小小年纪就患上几百度的近视。
更令家长担心的是,有相当比例的孩子在与别人说话时不会看对方的眼睛,这和他们长期低头玩手机或iPad的习惯有很大关系。家长们担心,与世隔绝的 “触屏一代”,他们的思维逻辑会越来越像软件程序,无法承受社会复杂多元的挑战,甚至被打上孤僻 “电子娃娃”的标签。
家长到底该怎么对待
科技在生活中已经无处不在,而父母们或多或少总是担心其对孩子们的影响。科技变得更加智能并没有让人们感到舒心,父母开始觉得自己在矛盾、纠结、困惑,同时又充满愧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一方面,家长们希望孩子能够熟练掌握数字技术,又觉得这些软件或多或少能开发智力,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另一方面他们又担心过早过多地接触数字媒体会最终毁了孩子们的心智和健康,如果在娱乐消遣中放纵孩子,未来终会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目前还没有研究表明使用iPad可以让学龄前儿童更聪明,或促进大脑发育。毕竟这种设备问世只有三年时间,专家学者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数据对其进行研究,那么家长到底该何去何从?
《大西洋》月刊的记者汉娜·罗辛有三个孩子,都很喜欢玩iPad。罗辛给他们规定了每天半小时的游戏时间。但她还是担心自己的做法是否恰当,因此特地参加了一个儿童游戏开发者展示会。这些开发者之中有不少人本身也为人父母,罗辛就向他们请教,他们对于孩子接触平板触屏设备的看法。
令罗辛震惊的是,这些儿童应用程序和游戏开发者对自己的孩子玩iPad有着极为严格的规定,甚至比一般父母规定的更严。一名妈妈更是直言不讳: “我对我的孩子下了禁令……这些东西太容易上瘾,会让孩子的脑负荷太重。”
短短几年之间,触屏设备已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尤其是iPad的问世,令很多幼儿还没学会走路就学会了玩iPad。一方面,很多家长认同苹果应用商店里有一些应用程序带有教育性质,在开发幼儿智力、教孩子认字等方面有所裨益;另一方面,很多孩子容易沉迷在iPad游戏中,这又让许多家长忧心忡忡,担心孩子长时间玩iPad会影响视力、会让孩子变得孤僻。这是真的吗?难道看书真的就比看屏幕好么?iPad真的会影响孩子成长,还是只是家长害怕改变、担心自己落伍呢?
一次聚会
苹果应用商店有4万个儿童游戏
去年春天,美国《大西洋》月刊记者汉娜·罗辛参加了一个在加利福尼亚州蒙特雷举行的儿童游戏开发者聚会。这次聚会是由长期研究儿童互动式媒体的华伦·巴克莱纳组织的,他同时也是新泽西州弗雷明顿市 《儿童科技分析》杂志的主编。
聚会上,十几个儿童应用程序开发员展示他们设计的新游戏,这些游戏都需要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上操作。其中一款叫Puzzingo,这是一个开发员从自己儿子那里得到的灵感,他的儿子喜欢建造东西然后毁坏。两个三十多岁的妇女正等待着对自己开发的游戏的反馈,这个游戏是针对1岁至4岁儿童开发的。还有不少孩子,甚至是还包着尿布的婴儿也由父母带来参加这个聚会。
在休息时间,巴克莱纳摆弄他的遥控直升飞机,吸引了一些孩子惊奇的目光。但大多数孩子丝毫不为所动,他们紧盯着大厅里陈列的iPad或其他平板设备,就像看着开了封的糖盒一样兴奋。期间,汉娜·罗辛和程序开发员们进行了交谈。他们认为触屏时代给孩子们提供了更先进的认识世界的工具,其中几个还引用了著名儿童教育家玛利亚·蒙特梭利的名言:“手是人类智慧的工具。 ”。
可是,蒙特梭利在六七十年前可能想象到现在的局面吗?孩子们不再去海边玩沙、抓石子或挖螃蟹,而是呆在室内三三两两地对着一块小屏幕,小手指戳来戳去:两个3岁的女孩正在玩一款名叫《十只傻猩猩》的游戏,她们争吵着下一步该点哪只猩猩;而旁边的一个小男孩正用手指在平板电脑上画画,小手一挥,屏幕上就出现各种缤纷的颜色。
不久前,孩子们还只有电视机,而且通常被放在父母的卧室里或是被锁在橱柜里。现在,他们有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2008年苹果的苹果应用商店开张后,每天至少有数十个游戏上线,一年内就有上千个。在巴克莱纳职业生涯的前23年,他一直努力在他的刊物《儿童科技分析》上介绍儿童游戏。然而现在,光是苹果应用商店上就有 40000多个儿童游戏,而Google Play上还有上千个。在苹果应用商店的交易排行榜上,大部分热卖的APP都是针对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的。对父母而言,美国孩子在短时间内经历着令人担忧的转变,但是对孩子而言,现在用手指划一划就可以做很多事情,而这些装有数千个游戏的设备尺寸和一本《晚安,月亮》故事书差不多大。
不到2岁就无师自通玩iPad
2011年,教育家兼科技小说作家马克·普伦斯基创造了 “数字原住民”一词,用于形容在充斥着电脑、电子游戏以及其他高科技环境下长大的第一代孩子。然而,直到2010年4月iPad问世前,人们都无法想象这个词语真正的意思。
尽管iPhone早于iPad问世,但它并没有对孩子的生活和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因为iPhone的屏幕太小,幼儿无法准确方便地操作。另外,父母通常会将自己的手机放在口袋里或包里。而iPad的个头大、成像效果好,通常被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供全家一起用。研究儿童媒体的专家立刻意识到iPad将改变世界。
此前,孩子需要父母来教他们如何使用鼠标或遥控器,并告诉他们手上进行的操作和屏幕上发生事情之间的联系,而这一切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即便对幼儿来说,在iPad上这种联系也是显而易见的。触摸技术和摇拨浪鼓或踢倒一摞砖的逻辑是一样的,只要孩子用手扫过,他们马上就能看到变化。
罗辛有三个孩子,较大的两个孩子是在父母的帮助下,学会使用键盘和鼠标的。而最小的孩子吉迪恩则完全不同,iPad问世时他还不到2岁。可是当他一拿起iPad,他就立刻玩起了《会说话的小河马》,这是罗辛的大儿子下载的程序。小河马会重复吉迪恩说的话,并对其他指令作出各种反应。比如吉迪恩喊自己的名字,小河马会重复;他戳小河马,小河马会哈哈大笑。吉迪恩对这个游戏乐此不疲。
游戏开发者不让自己的孩子玩
罗辛给自己的孩子规定,每天玩平板触屏设备的时间不能超过半个小时。她特地来到这个开发者大会,是希望这些游戏开发者可以解答她心中的疑惑,触屏设备到底对孩子有益还是有害?也许这个群体能比小心谨慎的儿科医生提供更好的解释。
等到午饭时间,这些充满想象的开发员回归成普通的父母,开始喂自己的孩子吃东西。汉娜·罗辛找到一名妈妈,她帮助开发了一款教学龄前儿童蒙特梭利拼写法的应用程序。她曾是教这个方法的老师,也是一个四岁孩子的母亲。她的孩子都玩些什么?
令罗辛震惊的是,这名游戏开发者妈妈回答:“他们很少玩iPad。因为我不准许他们玩。我跟孩子定了条规矩,周一到周五禁止玩触屏设备,除非是明确的教育类程序。 ”一名触屏设备儿童游戏开发者竟然不让自己的孩子接触电子屏幕?这比很多普通家长的要求还苛刻!该妈妈补充说:“周末时可以玩,但我只批准玩半个小时的时间,到点必须停止。半个小时已经足够了。那些东西太容易上瘾,对孩子的脑负荷太重。 ”
汉娜·罗辛又随机询问了另外几名带着孩子的游戏开发员。一人说,只有在坐飞机或长途车的时候才让用孩子用平板设备,一人说只许孩子在每周三和周末用,但每次只有半个小时,最多每天可以用半个小时。
《华盛顿邮报》记者本·沃尔森最近对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的戴安娜·雷曼解释了他为什么不让儿子接触iPad的原因,他说:“当他玩iPad的时候,叫他的名字他根本没有反应,甚至在他面前晃手也没用,对外界充耳不闻。只有当我们把iPad拿开,他才会注意到我们。尽管iPad确实让孩子对字母和数字产生了兴趣,但我们最后还是决定不让他继续玩。 ”
理论研究
电视节目也曾受批评
由于像iPad这类互动式媒体出现的年头不长,所以现存的大部分研究都还只停留在关注儿童和电视的关系。一系列研究表明,当人看电视时,大脑主要释放慢α脑波,也就是说,此时的人并不清醒,其状态非常类似于做白日梦。不过,这些发现大部分被科学界否定了,但仍有人坚持认为看电视时的精神活动就像盯着一面空白的墙。
麻省大学儿童媒体专家丹·安德森说:“目前人们普遍认同至少两岁半的儿童在看电视时已经有了认知行为。 ”上世纪80年代时,安德森曾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即便很小的孩子也有判断能力,看电视时他们并没有“脑死亡”,而是不断分析所看的东西并将其于自己认识的世界进行对比。安德森说:“30年过去了,现在我们知道孩子可以处理大量数据并进行推理,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他们都能学到很多东西。 ”
从历史上看,每一种新媒体刚出现的时候,都会被谴责为是对孩子的威胁纸质小说绘摧毁他们的灵魂,电视将伤害他们的眼睛,而电子游戏会让孩子们变得更暴力。每一种都被说成会浪费孩子们的时间,而这些时间本该被用来学习或是和朋友玩耍。而现在的担心是,孩子长时间盯着屏幕可能伤害他们的大脑。
专家从未否定,与家长的互动和交流对孩子的智力发展非常重要,但是他们也并未全盘否定电视的作用。如果一个孩子只看电视而不同人接触,除了看屏幕,其他什么事都不想做,那肯定是有问题的。但是如果硬要拿看电视和玩玩具进行对比,就很难做出判断,因为如果正确的使用电视,也会对孩子有很大帮助。
电视缺乏双向信息交流
有一种观念认为,幼儿都有能力寻找“社会相关性信息”,他们通过观察人和物来认识周围的世界。在真实生活中,新鲜的草有清香;发问时,大人会对孩子笑或给予反馈。但在看电视时,这些事不会发生。电视是静态的,缺乏对孩子至关重要的东西,范德堡大学发展心理学家格奥尔根·特鲁塞斯将其称之为“双向信息交流”。
因此,上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者和电视节目制作者进行了多次磋商改进节目内容,通过跟踪儿童的对节目的反映,他们已经制定了一些特定的准则来提高儿童的参与度:为了保证儿童跟得上进度,故事应该是线性的,尽量少用切出镜头和间歇性拍摄法,语言要简洁并要不断重复。
最好的例子就是尼克幼儿频道1996年至2006年播放的 《蓝色斑点狗》。史蒂夫语速慢并面带微笑,不断重复单词,并写在便签上。这个节目最大的创新就是“暂停”,当史蒂夫提出一个问题后会暂停约五秒钟,以便观众喊出答案。 《蓝色斑点狗》是成功的,它让孩子们认为,史蒂夫停顿是为了倾听他们的答案,让孩子们认为自己也是节目的参与者。就像当吉迪恩对会说话的小河马讲话时,每次都会得到回复。孩子会被这种互动吸引,这将是他们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长期研究表明,两岁半以上儿童如果坚持看这个节目两年以上,他们的弹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大大提高。
但幼儿情况则有些不同。研究者认为,不足两岁半的儿童会呈现出“视频致呆”现象,也就是说他们更容易处理真人而不是视频上的人传递的信息。
特鲁塞斯还做过一个实验,安排了两组孩子做对比。一组孩子通过监视器看到隔壁房间里的人藏了一只玩具狗,而另一组孩子则透过玻璃看这一过程。实验发现,透过玻璃看的那组孩子总能轻松找到玩具,而前一组则需要更多的时间。
2011年,美国儿科协会更新了对儿童和媒体的政策。 1999年时,这个协会曾反对小于2岁的儿童看电视。他们指出,根据对大脑发育的研究显示,这个年龄组的孩子更需要与父母和其他重要照护者之间直接互动。然而如今情况发生了重大改变,他们的政策也不得不随之更新。2006年,90%的父母表示他们小于2岁的孩子已经习惯使用某种电子设备。因此,儿科协会在2011年的报告提到了智能手机和平板设备,但没有指出交互式应用程序。没有分析为什么父母们让孩子使用设备,也没有提到用手指戳戳点点可能给孩子带来的好处。
游戏获赞
部分应用程序确有教育意义
乔治城大学儿童媒体中心主任桑德拉·卡尔夫特委派了两名研究者对吉迪恩进行试验,他们带来了一个有橘红色套子的iPad,而吉迪恩很快就被它吸引了。研究者希望通过这个试验了解儿童是否更倾向于从喜爱或信赖的渠道获取信息。在研究者的示意下,吉迪恩点开了用于测试的APP。
屏幕上首先出现了一个外貌像袋鼠的小狗,名叫嘟嘟,这个名字对吉迪恩来说非常陌生。随后,《芝麻街》中的著名角色埃尔默出现了,边挥手边打招呼,吉迪恩愉快地做了回应。这时一个香蕉的图像出现在屏幕上,程序问道:“这是什么? ”。嘟嘟说:“这是香蕉。 ”而埃尔默说:“这是葡萄。 ”吉迪恩早就知道香蕉是什么样子的,但他却选了埃尔默。很显然,他和埃尔默的关系,比他所知道的真相更重要。随着游戏的继续,当埃尔默把桔子说成是梨的时候,吉迪恩依然同意。后来,当两个角色给出一个陌生水果的名字后,尽管嘟嘟更可信,但吉迪恩还是选择埃尔默。
事实上,吉迪恩只是个例。去年夏天卡尔夫特和她的团队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情况下,32个月大的孩子在选择埃尔默和嘟嘟谁说真话时,对于不确定的答案,他们都会选择相信之前被证实可靠的角色。卡尔夫特说这表明幼儿在运用科技方面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她认为点击屏幕、获得反馈并及时纠正是有教育意义的,可以帮助幼儿获得正确的信息。卡尔夫特说:“儿童接触各种媒体的时间越来越长,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些技术的优点。我不是盲目乐观的人,相反我非常现实,我观察孩子们的所作所为,然后寻找最适合他们的方式。 ”
卡尔夫特的团队还试图解决其他一系列问题:孩子能从iPad上学到知识么?他们所学的能转换到真实世界么?这种互动对学习有什么影响?家庭在孩子通过iPad进行学习中该扮演什么角色?这些问题很重要也非常有意义,可都是从成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罗辛认为,这么多儿童APP在苹果应用商店里被归入“教育”类目下,只是为了减少家长的负罪感,其实,它们应该被归入“儿童游戏”项目,而这些游戏应该设计成游戏公司 TocaBoca的产品。
有家游戏公司的产品广受好评
Toca Boca公司的创始人是埃米尔·欧梅尔和贝宁·杰弗里。欧梅尔是互动式设计专家,他说自己是个永远长不大的人,直到现在他还宁愿和孩子们玩游戏也不想和成人多说一句话。杰弗里则是这家公司战略师和发言人。
2010年底这二人开始考虑进军儿童APP市场。欧梅尔在调研过程中发现,那时市场上的APP都缺乏教育性,不能提高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他无意读了《玩耍的力量》这本书。书中这样写道:在成人世界,特别是商业和创新领域,是什么让B同学比A同学更成功?为了创新,一个人必须有冒险和娱乐精神。他需要不断试验并承受失败的风险,同时在需要的时候有毅力从头再来并善于吸取教训。他还需要有强大的内心朝最终目标不懈努力,但最重要的是他必须拥有玩耍的能力。
欧梅尔和杰弗里考察了50年代所有轰动一时的玩具,他们发现了一个共同点:这些玩具都没有你死我活的敌我斗争,都不会创造一个把成人排除在外的儿童世界,它们的设计都充满了家庭乐趣。而且这些玩具也不会特意要教会孩子什么东西,只是为了让他们开心。
2011年二人发布了 《Toca茶话会》,这个游戏和真的茶话会差不多。iPad的功能就像一个没有腿的茶桌,孩子邀请客人各坐一边,客人可能就是他的毛绒玩具。孩子首先需要选择桌布,然后选择盘子、杯子和食物。在“喝茶”或“倒茶”时,水很容易溢出来,这也是根据孩子的特点设计的。游戏的最后会出现一个充满泡沫的水槽,孩子必须自己“洗碗”,这也是乐趣的一部分。这个游戏即可以平淡无奇也可以充满刺激,关键就看怎么玩了。欧梅尔和杰弗里知道,有些父母不喜欢这个游戏,但是大部分孩子都乐在其中,因为这个游戏非常需要想象力。这种游戏没有输赢没有奖励,就像在海边玩沙子,可以只玩五分钟,也可能一直玩下去。
推出《Toca茶话会》后,他们很快又开发了《Toca美发沙龙》。这个沙龙装修简单,墙上还有裂缝。它的宗旨不是美丽而是颠覆。孩子们可以选择一个样貌古怪的人或者生物,然后剪发、染发甚至植发。这个游戏中的吹风机可以产生特别戏剧性的效果,通过强风把人的面部变得扭曲。 2011年8月,《Toca美发沙龙》提供两周的免费下载,第一周下载量就超过了100万次,TocaBoca因此一炮打响。直到现在,很多TocaBoca推出的游戏都是教育类APP中最受欢迎的。
亲身实验
或许只是家长害怕落伍
关于儿童使用iPad的争论由来已久,不少家长认为,类似于iPad的电子产品及其应用具有开发智力、开阔视野的教育功能,孩子们更乐于接受。
到底应该如何使用电子媒体?新美国基金会早期教育计划的丽莎·根西,在其研究电视和电脑对孩子成长影响的《屏幕时代》一书中提出了“3C”原则:内容、环境以及你的孩子。这个原则包括一系列问题你认为内容合适么?盯着屏幕的时间只是孩子与你及外边世界接触时间的一小部分么?美国儿科协会2011年的报告将这比作一个零和博弈:如果多看一个小时的电视,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就少一个小时。然而真实的生活并不是这样的,每天孩子们都有足够的时间上学、玩游戏以及和父母相处。因此,根西建议家长根据孩子具体情况来回答这些问题。
根西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家长对媒体的态度很容易影响到孩子。如果他们认为盯着屏幕就像吃垃圾食品或者是在美容院看杂志一样,纯粹只是打发时间的话,他们的孩子也很容易持有同样的态度,认为其无足轻重。
在电子产品这个问题上,作家马克·普伦斯基说:“这场战争已经结束了,新一代获得了胜利。 ”普伦斯基7岁的儿子可以肆无忌惮地看书、看电视,玩乐高玩具和Wii,普伦斯基对这些东西一视同仁。他的儿子玩一个新的APP程序几个小时后就会腻,于是他让孩子看电视。有时,普伦斯基还会用海绵宝宝和派大星的关系还教育孩子友谊的重要性。
普伦斯基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屏幕的时代,尤其对孩子而言。你喜欢他们看书却不喜欢他们盯着屏幕,这完全是一种偏见,我们其实是害怕改变,害怕自己跟不上时代。 ”
放任玩反而收到奇效
尽管曾经有不少疑惑和担忧,但最终,罗辛被普伦斯基的观点说服了。难道看书就一定比看屏幕好吗?罗辛看到的事实是,她的女儿总是看书而不和外界接触,而儿子却通过玩Wii结识了很多朋友。所以,罗辛花六个月时间在吉迪恩身上做了一个实验。在这六个月里,罗辛对吉迪恩全面放开限制,从iPad、乐高玩具到遥控汽车,全都放在玩具箱里,孩子想玩就玩。
第一天,吉迪恩看到iPad和其它玩具放在一起,就试探着问妈妈可不可以玩。当时已经是早上8点,罗辛正准备带孩子出发去幼儿园。但她没有拒绝,她说“可以”。在接下去的45分钟时间里,吉迪恩坐在椅子上全神贯注地玩游戏,而罗辛要给他穿衣服、收拾书包,最后连早餐也来不及吃。换做平常,罗辛早就无法忍受了。但她还是坚持了实验。接下去的一周都是这样,吉迪恩从早到晚抱着iPad不放。然而10天后,他就玩腻了,就像他的其它玩具一样。他把iPad丢在床底,连着六个星期的时间,碰也没碰。
现在,吉迪恩偶尔还会用iPad,因为他在学校开始学习写字,而iPad上有个名叫LetterSchool的应用程序。几星期前,他的哥哥帮他一起搞定了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但他完全不会沉迷其中了。
1 (共1页)
进入Headline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最新调查:加人每周上网时间超过看电视纽约最好牛排馆 巴菲特天价午餐就在这里吃(组图)
香港媒体竟这样采访巴士血案的伤者从模范夫妻董洁潘粤明看明星们极品前任(组图)
澳洲宠物袋鼠生活很男人 踢球喝酒看电视(组图)中国最冷的小镇:温度计被冻裂触屏手机失效(组图)
大陆畅销电视棒:可看国外AV台(图)技术男叫板称将笔记本改造成触屏很容易(图)
6岁女童为母顺利接生 医疗知识来自电视剧传触屏手机比高校男厕所脏18倍 网友:用开水煮(图)
中石化女处长牛郎门发酵 已举报给国家领导人(图)央视多名主持人麻烦上身 引发风波(组图)
镜片中的暑假:孩子搏命玩iPad 近视深了200度赵忠祥这回真的和芙蓉姐姐“同台共舞”了(图)
瑞士农民在自家田地里刨到宝 都交给了国家出身草根 陆毅一家五口曾挤20平米小屋(图)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ipad话题: 孩子话题: 儿童话题: 游戏话题: 迪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