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istory版 - 清代为什么没有形成文官集团?
相关主题
[合集] 清代为什么没有形成文官集团?谈崇祯必须注意,明朝文官集团杀皇帝是有传统的
[合集] 土共的教育在进步,同学们为何不与时俱进感谢党中央 vs 谢主隆恩
从中国历史的宏观发展来看薄熙来中国还可能恢复帝制么?
大家对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好感度?Re: 天朝的腐败真的是无法切割的原因么 (转载)
所谓皇权相权讨论慈禧向11国宣战的时候,想过自己可能会被洋人打死吗?
为什么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皇权逐渐集中问一问诸位毛派:如果你们成功后,
中国文化注定由大家族控制国家政权中国历史上最牛富二代公子哥
深感文官政治误国啊中国没有稳定的贵族制度是政治动乱的根源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文官话题: 皇帝话题: 清朝话题: 集团话题: 明朝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l*b
发帖数: 4369
1
宋代的文官集团已经可以和皇权相抗衡,明代的文官集团势力更加强大,为什么到了清
代文官集团的力量变得完全匍匐在皇权之下?
明代皇帝对死谏犯上的文官常常无可奈何,杀了吧留下个骂名,在史书里一定是无恶不
作的形象,只好皱着眉头较好。可到了清朝,皇帝大兴文字狱,却没人敢吱声,只留下
一片“明君圣主”之声。
说来呢,明代皇帝要杀谁便杀谁也是不眨眼的,却如此惧怕清议只好不杀。清代皇帝咔
嚓嚓杀完了却也没有什么人敢多说。
我在想,明代文官集团的出现与膨胀,根基在哪里,皇帝为什么会允许相权压过皇权。
如果说相权的上升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清代的绝对皇权似乎并没有造成社会黑暗百
姓流离失所。为什么呢?
b********g
发帖数: 41
2
康熙朝下江南可不是为了吃喝玩乐,康熙下江南是为了拉拢南方的文人阶层,同时也是
监视和压制,他下江南是为了巩固清朝在江南的统治,毕竟那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方
。乾隆前期还是励精图治,后来就是好大喜功开始玩乐了。清史捧他臭脚的原因我说了
,清史是一堆遗老遗少编的,本来就有很大的倾向。再者文字狱不是一天就完成的,康
熙 雍正经营了50年,满族这么小的一个民族统治这么大的国家,一直就是如履薄冰,
所以黑龙江的所谓龙兴之地一直又满人控制不许开垦,后路一直留着。一个异族为了保
护自己的政权合法性,从来就不吝惜杀人,开始的屠杀,后来文字狱杀,再烧书 禁书
,不是有理论满族把具备反抗精神的都杀光了,就剩下一堆顺民了?

【在 l*b 的大作中提到】
: 宋代的文官集团已经可以和皇权相抗衡,明代的文官集团势力更加强大,为什么到了清
: 代文官集团的力量变得完全匍匐在皇权之下?
: 明代皇帝对死谏犯上的文官常常无可奈何,杀了吧留下个骂名,在史书里一定是无恶不
: 作的形象,只好皱着眉头较好。可到了清朝,皇帝大兴文字狱,却没人敢吱声,只留下
: 一片“明君圣主”之声。
: 说来呢,明代皇帝要杀谁便杀谁也是不眨眼的,却如此惧怕清议只好不杀。清代皇帝咔
: 嚓嚓杀完了却也没有什么人敢多说。
: 我在想,明代文官集团的出现与膨胀,根基在哪里,皇帝为什么会允许相权压过皇权。
: 如果说相权的上升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清代的绝对皇权似乎并没有造成社会黑暗百
: 姓流离失所。为什么呢?

k***g
发帖数: 7244
3
呵呵,其实文字狱最先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搞出来的,譬如有人写谢恩诗,里面出现了“
殊”这个字,老朱就把它拆成“歹”“朱”,把写诗的人砍了;大臣写奏章,用到“作
则”这个词,老朱认为“则”和“贼”同音,大臣是讽刺他做过贼(参加过义军),砍
了;还有一个人的贺表里用了“取法象魏”一词,老朱说“取法”与“去发”同音,这
是在讽刺他当过和尚,所以也给砍了,这和雍正时“维民所止”-〉雍正无头的逻辑其
实是如出一辙。
老朱当时对文人这么狠,据说是有一个故事。张士诚原来没有大名,就找了一个文人给
他取一个,那儒生就告诉他叫“士诚”,听起来不错,但是张士诚不知道其实《孟子》
里有一句话:“士诚小人也。”那儒生其实是戏谑他的,结果他老老实实的叫了一辈子
“张士诚”这个名字,因此朱元璋大概从心理厌恶读书人的这个调调儿。

【在 l*b 的大作中提到】
: 宋代的文官集团已经可以和皇权相抗衡,明代的文官集团势力更加强大,为什么到了清
: 代文官集团的力量变得完全匍匐在皇权之下?
: 明代皇帝对死谏犯上的文官常常无可奈何,杀了吧留下个骂名,在史书里一定是无恶不
: 作的形象,只好皱着眉头较好。可到了清朝,皇帝大兴文字狱,却没人敢吱声,只留下
: 一片“明君圣主”之声。
: 说来呢,明代皇帝要杀谁便杀谁也是不眨眼的,却如此惧怕清议只好不杀。清代皇帝咔
: 嚓嚓杀完了却也没有什么人敢多说。
: 我在想,明代文官集团的出现与膨胀,根基在哪里,皇帝为什么会允许相权压过皇权。
: 如果说相权的上升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清代的绝对皇权似乎并没有造成社会黑暗百
: 姓流离失所。为什么呢?

i****r
发帖数: 42
4
无可否认,从某种角度看,清朝在政权结构上倒退到了汉朝的水平。
直到晚清,亲王贵族在政治舞台上都起着重要作用。恭亲王奕忻,
道光皇帝托孤的顾命大臣之一。清朝皇帝也经常把重要的事情委托
给亲王们去办。这种情况实际上是典型的家族统治。清末统兵的重
要将领僧格林沁,实际上是皇帝的表兄弟。当然汉臣如曾国藩,李
鸿章之类也手握重权。但第一,这些汉人权臣是太平天国起义以后
清朝统治走向崩溃的表现,第二,这些汉人权臣的存在无法否认终
清一朝,皇亲国戚始终在政治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的事实。
跟历史对比一下,最接近的情形就是汉朝。卫青,霍去病都是皇帝
的至亲。权臣霍光也和皇帝有紧密的亲戚关系。但是到了晋朝,皇
亲贵族在政治舞台上的分量就一路下滑。到了宋朝,皇亲贵族就差
不多从政治舞台上消失了。明朝更是禁止亲王干政,皇亲贵族在政
治舞台上只有作为话题才会出现,作为政治势力已经彻底消失了。
从血亲统治到文官政治,这本来就是政治逐渐进步的表现。到后来
皇帝虽然掌握生杀大权,但是他无论办任何事情都无法绕开文官集
团。所以文官的势力空前强大。但是到了清朝,皇亲贵族凌驾于文
官之上。皇帝想办什么事情,大可以直接通过八阿

【在 l*b 的大作中提到】
: 宋代的文官集团已经可以和皇权相抗衡,明代的文官集团势力更加强大,为什么到了清
: 代文官集团的力量变得完全匍匐在皇权之下?
: 明代皇帝对死谏犯上的文官常常无可奈何,杀了吧留下个骂名,在史书里一定是无恶不
: 作的形象,只好皱着眉头较好。可到了清朝,皇帝大兴文字狱,却没人敢吱声,只留下
: 一片“明君圣主”之声。
: 说来呢,明代皇帝要杀谁便杀谁也是不眨眼的,却如此惧怕清议只好不杀。清代皇帝咔
: 嚓嚓杀完了却也没有什么人敢多说。
: 我在想,明代文官集团的出现与膨胀,根基在哪里,皇帝为什么会允许相权压过皇权。
: 如果说相权的上升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清代的绝对皇权似乎并没有造成社会黑暗百
: 姓流离失所。为什么呢?

b********g
发帖数: 41
5
我的天,汉朝政治最大的几个特点:外戚擅权,宦官参政,士族政治,初汉的相权过重
。你一个没提。怎么清朝跟汉朝倒成了一个样子了。清朝宦官根本无法干政,外戚就别
说了,科举取仕平民可以当官,一个军机处把大学士变成了秘书。
把任何人放在清朝皇帝的基础上,你都得用满人,各部满汉尚书,皇子开衙建府。你一
个外来异族来统治这么大人口的排外民族,不用满人那政权就等着丢吧。康熙儿子多所
以有夺嫡,雍正以后皇族的子息都不旺盛。而且后期满人被同化的厉害,很多连满话都
不会讲了。你一个人数上不占优势的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早晚都得被同化。清朝皇帝那
么重视最后还是无力回天。
隋唐科举取仕使得平民政治取代士族政治,你一句没提,完全看表面现象。所有的政权的皇帝 无论汉还是外族,都对同辈皇族子弟有极大的戒心,这个根本就是怕夺权篡位的表示。雍正对他弟
弟的残忍你都没看到?

【在 i****r 的大作中提到】
: 无可否认,从某种角度看,清朝在政权结构上倒退到了汉朝的水平。
: 直到晚清,亲王贵族在政治舞台上都起着重要作用。恭亲王奕忻,
: 道光皇帝托孤的顾命大臣之一。清朝皇帝也经常把重要的事情委托
: 给亲王们去办。这种情况实际上是典型的家族统治。清末统兵的重
: 要将领僧格林沁,实际上是皇帝的表兄弟。当然汉臣如曾国藩,李
: 鸿章之类也手握重权。但第一,这些汉人权臣是太平天国起义以后
: 清朝统治走向崩溃的表现,第二,这些汉人权臣的存在无法否认终
: 清一朝,皇亲国戚始终在政治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的事实。
: 跟历史对比一下,最接近的情形就是汉朝。卫青,霍去病都是皇帝
: 的至亲。权臣霍光也和皇帝有紧密的亲戚关系。但是到了晋朝,皇

t****u
发帖数: 8614
6
呵呵,还有直接廷杖,午门外打屁股直接打死的文官多
了去了。
明朝的文官集团和所谓的相权都是个Joke。
没看出来文官集团有啥牛的,除了在小事上钻钻牛角尖。
碰上皇帝一怒,全挂了,很多时候用不了皇帝一怒,常
常公公一怒就挂了。
明朝说实话,本质上是特务治国,不是什么文官治国。
明朝当个七品县令还不如当个锦衣卫小校爽快。至于太
监就更牛了,无品级的矿监税监跑到地方上去,要弄死
个把官儿,基本上是举手之劳。

【在 k***g 的大作中提到】
: 呵呵,其实文字狱最先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搞出来的,譬如有人写谢恩诗,里面出现了“
: 殊”这个字,老朱就把它拆成“歹”“朱”,把写诗的人砍了;大臣写奏章,用到“作
: 则”这个词,老朱认为“则”和“贼”同音,大臣是讽刺他做过贼(参加过义军),砍
: 了;还有一个人的贺表里用了“取法象魏”一词,老朱说“取法”与“去发”同音,这
: 是在讽刺他当过和尚,所以也给砍了,这和雍正时“维民所止”-〉雍正无头的逻辑其
: 实是如出一辙。
: 老朱当时对文人这么狠,据说是有一个故事。张士诚原来没有大名,就找了一个文人给
: 他取一个,那儒生就告诉他叫“士诚”,听起来不错,但是张士诚不知道其实《孟子》
: 里有一句话:“士诚小人也。”那儒生其实是戏谑他的,结果他老老实实的叫了一辈子
: “张士诚”这个名字,因此朱元璋大概从心理厌恶读书人的这个调调儿。

k******r
发帖数: 97
7
吴晗的《朱元璋传》引《朝野异文录》,也是出于《扎记》。
而张士诚的故事讲的是老朱文字狱的起源,出自赵翼的《廿二史札记》,引用《闲中今
古录》,《闲中古今录摘抄》中摘录:
蒋清高,象山人,元末遗儒也。内附后仕本县教谕,罹表笺祸。赴京师,斩于市。斯祸
也,起于左右一言。初洪武甲子(十七年)开科取士,向意右文,诸勋臣不平。上语以
故,曰:“世乱则用武,世治宜用文,非偏也。”诸勋进曰:“是,固然。但此辈善讥
讪,初不自觉。且如张九四(张士诚),厚礼文儒。及请其名,则曰‘士诚’。”上曰
:“此名甚美。”答曰:“孟子有‘士诚小人也’之句,彼安知之。”上由此览天下所
进表笺,而祸起矣。
从这里,可以得知两点,一,蒋清高死于洪武十七年以后,二,洪武十七年发生了这个
有趣的关于张士诚的对话。朱元璋从洪武四年开科,中间停了十二年,十七年重新开科
,十八年会试,跟这里的记载是吻合的。
蒋清高,根据民国《象山县志》的《蒋清高传》所录的蒋氏谱牒,死于洪武九年,不幸
没有能够活到洪武十七年,差了很多年。
而且再说‘士诚小人也’,应该断成“士诚,小人也”,还是“士,诚小人也”?这里
的“士”是尹士,是一个人,他自己

【在 k***g 的大作中提到】
: 呵呵,其实文字狱最先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搞出来的,譬如有人写谢恩诗,里面出现了“
: 殊”这个字,老朱就把它拆成“歹”“朱”,把写诗的人砍了;大臣写奏章,用到“作
: 则”这个词,老朱认为“则”和“贼”同音,大臣是讽刺他做过贼(参加过义军),砍
: 了;还有一个人的贺表里用了“取法象魏”一词,老朱说“取法”与“去发”同音,这
: 是在讽刺他当过和尚,所以也给砍了,这和雍正时“维民所止”-〉雍正无头的逻辑其
: 实是如出一辙。
: 老朱当时对文人这么狠,据说是有一个故事。张士诚原来没有大名,就找了一个文人给
: 他取一个,那儒生就告诉他叫“士诚”,听起来不错,但是张士诚不知道其实《孟子》
: 里有一句话:“士诚小人也。”那儒生其实是戏谑他的,结果他老老实实的叫了一辈子
: “张士诚”这个名字,因此朱元璋大概从心理厌恶读书人的这个调调儿。

k***g
发帖数: 7244
8
呵呵,下午你转贴的两篇杜车(?是不是这个名字,不记得了)的帖子,大致看了结尾
,没有来得及仔细看,后来找不到了,anyway,他提到了陈学霖(Hok-lam Chan)教授
,不过歪用了 Chan 的结论,这些考证中的一些是 Chan 作的,Chan 的结论是:
“虽然,此等野史稗乘所记表笺狱案不足尽信,但以史料缺乏,亦难断定并无其事。然
以情理度之,此辈儒生若果真以干忤文字忌讳被诛,原因不在赵殴北所言明祖 ‘学问
未深,往往以文字疑误杀人’,而可能系嫌及政治事件。”
Chan 并没有完全否定朱元璋的文字狱,因为散见史料的例子很多,他只是通过几个例
子,针对赵翼的评论做出了批评,认为这些文字狱应该是政治事件而非是因为明太祖学
问未深,其实这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即便是清朝的文字狱,也不是简单的因文获罪,
或者完全是出于民族矛盾,譬如我提到的“维民所止”的例子,其实雍正皇帝并没有傻
到因为“雍正无头”而杀了查嗣庭,更重要的是因为查嗣庭是隆科多的朋党,雍正想找
个借口除去。所以 Chan 也说:
“由此类推[指僧来复一案],太祖极可能因个人好恶,或以政治关系需要铲除异己,故
意断章取义,曲解

【在 k******r 的大作中提到】
: 吴晗的《朱元璋传》引《朝野异文录》,也是出于《扎记》。
: 而张士诚的故事讲的是老朱文字狱的起源,出自赵翼的《廿二史札记》,引用《闲中今
: 古录》,《闲中古今录摘抄》中摘录:
: 蒋清高,象山人,元末遗儒也。内附后仕本县教谕,罹表笺祸。赴京师,斩于市。斯祸
: 也,起于左右一言。初洪武甲子(十七年)开科取士,向意右文,诸勋臣不平。上语以
: 故,曰:“世乱则用武,世治宜用文,非偏也。”诸勋进曰:“是,固然。但此辈善讥
: 讪,初不自觉。且如张九四(张士诚),厚礼文儒。及请其名,则曰‘士诚’。”上曰
: :“此名甚美。”答曰:“孟子有‘士诚小人也’之句,彼安知之。”上由此览天下所
: 进表笺,而祸起矣。
: 从这里,可以得知两点,一,蒋清高死于洪武十七年以后,二,洪武十七年发生了这个

M******y
发帖数: 736
9
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明末的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可灌溉
的耕地呢?和清的中期比呢?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土豆(17世纪),红薯(1582年安南品种传入广东,1593年
吕宋品种传入福建)和玉米(17世纪)在明末传入中国。明亡于1644年,这时这些曾经
支撑起欧洲工业革命,把大量人口从耕地中解放出来的神奇作物,尚未在明的全国起到
显著作用。
很多人把这三种作物的引入,来解释清时巨大的人口。我觉得这个说法很清晰,很有说
服力。
那么,回到我们刚才说到的话题上来:明末,到底是人口到达了生产力的上限,以至于
大规模天灾会摧毁社会呢?还是因为制度僵化,分配极不公平,从而导致了天灾时社会
的脆弱呢?还是两者都有?
我觉得,前者是根本原因,后者也是存在的。有不少文章比较了明以及其它类似的朝代
末年时的人口,结论是:人口到达生产力上限,一旦遇到中期的全球气候变化,就导致
社会崩溃。

题。
胁。
可是
i****r
发帖数: 42
10

问题是这些人发迹的过程。明朝做帝师进内阁当首辅当然是捷径。但是别忘了做帝师
之前这些人就都是科举的佼佼者。中举的人除了分派到各个职位做官以外,皇帝选择
其中学问见识最好的作为太子的老师。显然,这些人的政治生涯从中举那一刻就已经
开始了,而不是先讨得皇帝的欢心然后进入政治舞台。对比一下和坤,他走过的则是
满族权臣的典型道路。先是以旗人的身份入宫做侍卫,陪伴皇帝左右。因为自己读过
书,有文化,应对的时候得到乾隆的欢心,然后派他出去做事,最后成为一代权臣。
清朝不是完全没有汉人或者贵族以外的高官。因为清朝毕竟继承了明朝的文官制度和
科举制度。这一点清朝比元朝是先进的。但是我认为清朝和明朝的重大区别在于清朝
除了以科举为基础的文官系统以外,另外还有一套比较原始的完全依赖于私人关系的
系统。晚清小说,比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和“官场现形记”中提到的官员以外
还有一大群满洲贵族的奴才,戈什哈。这些人按理说只是将军的家奴,但是权力可以
大过现任的官员。小说中还提到宗人府管辖的皇亲国戚们。往往前一天还在给人赶车,
后一天就分到了差事飞黄腾达。用实际的职位来补贴皇亲国戚而不是简单的把他们供
养起来并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的天,汉朝政治最大的几个特点:外戚擅权,宦官参政,士族政治,初汉的相权过重
: 。你一个没提。怎么清朝跟汉朝倒成了一个样子了。清朝宦官根本无法干政,外戚就别
: 说了,科举取仕平民可以当官,一个军机处把大学士变成了秘书。
: 把任何人放在清朝皇帝的基础上,你都得用满人,各部满汉尚书,皇子开衙建府。你一
: 个外来异族来统治这么大人口的排外民族,不用满人那政权就等着丢吧。康熙儿子多所
: 以有夺嫡,雍正以后皇族的子息都不旺盛。而且后期满人被同化的厉害,很多连满话都
: 不会讲了。你一个人数上不占优势的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早晚都得被同化。清朝皇帝那
: 么重视最后还是无力回天。
: 隋唐科举取仕使得平民政治取代士族政治,你一句没提,完全看表面现象。所有的政权的皇帝 无论汉还是外族,都对同辈皇族子弟有极大的戒心,这个根本就是怕夺权篡位的表示。雍正对他弟
: 弟的残忍你都没看到?

t****u
发帖数: 8614
11
再举个极端的例子,崇祯17年间换了50相,明朝的相权真要
像被吹捧得这么牛,这有可能办到吗?
明朝的皇权是空前集中的,皇帝懒的时候,或者无能的时候,
可以把权力交给太监或内阁。但是只要皇帝愿意,随时都可
以拿回来。
万历可以放任文官们自娱自乐,不理朝政,让他们自行自灭,
但是他老人家关心的税监矿监却一点都不含糊。万历亲政后
的文官集团算得上牛了吧,对矿监税监上了多少奏章,管过
一点用吗?
明朝唯一一段例外的日子,就是张居正那段,皇帝年幼,内
阁和司礼监勾结,加上太后支持,才有了那么一段皇权旁落
的日子。问题是这是特例,不能当作明朝政治的常态。

【在 t****u 的大作中提到】
: 呵呵,还有直接廷杖,午门外打屁股直接打死的文官多
: 了去了。
: 明朝的文官集团和所谓的相权都是个Joke。
: 没看出来文官集团有啥牛的,除了在小事上钻钻牛角尖。
: 碰上皇帝一怒,全挂了,很多时候用不了皇帝一怒,常
: 常公公一怒就挂了。
: 明朝说实话,本质上是特务治国,不是什么文官治国。
: 明朝当个七品县令还不如当个锦衣卫小校爽快。至于太
: 监就更牛了,无品级的矿监税监跑到地方上去,要弄死
: 个把官儿,基本上是举手之劳。

s****i
发帖数: 152
12
我同意你的观察。
汉朝社会其实是一个很简单小农经济,家庭小作坊,皇帝本人花点心思就能搞明白,汉
武帝用的人都是熟人,让老婆家的小舅子,身边跑腿的小厮,从小长大的小哥们当个经
理什么的,自己当总经理,管得挺好。后来小作坊做大了,成了家族企业,这些亲戚朋
友们当了各集团公司总经理,就不太称职了,汉朝就崩溃了。后来一直试图建立现代企
业制度,可总也没找到招聘人才的好的制度,一直到隋唐。
从隋唐开始,引入以科举制度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一举解决了长期困扰中国社会的
问题,得以组建职业化的文官体系,家族企业终于转型为上市公司了。皇帝当董事长,
宰相是CEO,各部门层层负责,环环相扣,一台复杂的管理机器被发明的出来。在这台
管理机器的帮助下,中国社会得以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宋朝进入了商业手工业的市民
社会。明朝董事长不如宋朝的好,与CEO的合作始终有些问题,所以也出了些宦官乱政
的问题,但他可以解雇CEO,但面对文官体系这台机器,则只能妥协,因为董事长已经不
可能自己管理这个实在太过复杂的市民社会了。
到了清朝,由于清政府实行事实上的种族隔离政策,不可能完全信任以汉人为主体的文
官机器,于是将主要

【在 i****r 的大作中提到】
: 无可否认,从某种角度看,清朝在政权结构上倒退到了汉朝的水平。
: 直到晚清,亲王贵族在政治舞台上都起着重要作用。恭亲王奕忻,
: 道光皇帝托孤的顾命大臣之一。清朝皇帝也经常把重要的事情委托
: 给亲王们去办。这种情况实际上是典型的家族统治。清末统兵的重
: 要将领僧格林沁,实际上是皇帝的表兄弟。当然汉臣如曾国藩,李
: 鸿章之类也手握重权。但第一,这些汉人权臣是太平天国起义以后
: 清朝统治走向崩溃的表现,第二,这些汉人权臣的存在无法否认终
: 清一朝,皇亲国戚始终在政治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的事实。
: 跟历史对比一下,最接近的情形就是汉朝。卫青,霍去病都是皇帝
: 的至亲。权臣霍光也和皇帝有紧密的亲戚关系。但是到了晋朝,皇

i****r
发帖数: 42
13

出乎一般人的意料。早就有人明确的提出来,没有权力完全不受
限制的独裁者。因为独裁者要以少数统治多数,就必须在某些事
情上团结一部分人对付另一部分同时在另外一些事情上团结另一
部分而对付一部分。结果是虽然理论上独裁者可以独断专行,但
实际操作上,如果他不仔细考虑其统治下各个集团的需要的话等
待他的就只有被推翻一途。对于皇帝来说,想咔嚓掉一个人也许
并不困难,但是想要推行某一项政策,特别是这个政策有可能伤
害到某个集团的利益的时候,他就不一定能够轻松如愿。
明朝和清朝的皇帝都不可能完全凭借自己一身的力量想推行什么
政策就推行什么政策。但是明朝的政治集团完全来源于代表性比
较广泛的科举,所以明朝制定政策时必定受到更为广泛的影响,
否则即使皇帝强行推行,最后也在各个政治集团的推委下无疾而
终。但是清朝贵族政治集团的代表面很窄而且得到皇帝的倚重。
结果就是一些可能严重伤害社会上大部分人的政策有可能得到推
行。
忘了是罗素还是卢梭说的了,世界上没有完全不受制约的权力。

【在 t****u 的大作中提到】
: 再举个极端的例子,崇祯17年间换了50相,明朝的相权真要
: 像被吹捧得这么牛,这有可能办到吗?
: 明朝的皇权是空前集中的,皇帝懒的时候,或者无能的时候,
: 可以把权力交给太监或内阁。但是只要皇帝愿意,随时都可
: 以拿回来。
: 万历可以放任文官们自娱自乐,不理朝政,让他们自行自灭,
: 但是他老人家关心的税监矿监却一点都不含糊。万历亲政后
: 的文官集团算得上牛了吧,对矿监税监上了多少奏章,管过
: 一点用吗?
: 明朝唯一一段例外的日子,就是张居正那段,皇帝年幼,内

1 (共1页)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中国没有稳定的贵族制度是政治动乱的根源所谓皇权相权讨论
司马衷到底有多傻?为什么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皇权逐渐集中
对皇亲国戚诛灭三族是如何操作?中国文化注定由大家族控制国家政权
慈禧后期支持袁世凯搞宪政你们怎么看?深感文官政治误国啊
[合集] 清代为什么没有形成文官集团?谈崇祯必须注意,明朝文官集团杀皇帝是有传统的
[合集] 土共的教育在进步,同学们为何不与时俱进感谢党中央 vs 谢主隆恩
从中国历史的宏观发展来看薄熙来中国还可能恢复帝制么?
大家对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好感度?Re: 天朝的腐败真的是无法切割的原因么 (转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文官话题: 皇帝话题: 清朝话题: 集团话题: 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