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istory版 - zz 驽马与天才——谈毛泽东与邓小平 (转载)
相关主题
从庚子以后Re: zt中国不需要思想家?请问太祖下围棋的水平如何?
11岁的邓小平如何解释“黑布伞”的怪问题俺觉得脂砚斋就是曹雪芹本人
走近青年邓小平--我如何创作《我的法兰西岁月》能不能探讨一下小平思想和桥牌的关系?
邓小平小时候的故事五七一工程纪要
伯承对百团大战很有看法啊有理Re: 八旗子弟如此说: 6.4是 地地道道的一场农民要求平等的起义
高天韵:“乒坛三杰”文革自杀之悲剧 (转载)追我魂魄 - 一名新闻记者对一场战争的追索
小平是桥牌好手,输了也能和其他人一样钻桌子历史上功败垂成的五大草莽英雄
Re: 小平同志打牌照片(图)丁弘:两位先知——普列汉诺夫和陈独秀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毛泽东话题: 邓小平话题: 中国话题: 邓希贤话题: 读书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x***u
发帖数: 6421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leety (sleety),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zz 驽马与天才——谈毛泽东与邓小平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Dec 15 12:36:41 2010, 美东)
http://www.here4news.com/article/3205871
原创】驽马与天才——谈毛泽东与邓小平 [ 国士 ] 于:2010-12-14 19:47:35 主题帖
爱迪生的有一句关于“天才”的名言:“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但那1%
的灵感是非常重要的,有时甚至比那99%的汗水更重要”。然而不知道出于何种原因,
中国的教材偏偏每次都漏掉后面那关键的一句话,以至于让我们大多数人都产生了一种
错觉:努力比天才更重要。回顾历史,对比毛泽东与邓小平的人生经历,我们发现爱迪
生的这段话果然是人生至理。
毛泽东生于1893年,从幼年起就勤奋好学,常常废寝忘食的阅读古今中外的各种书籍。
9岁入私塾,读私塾几年,他除了读经书外,“一有机会就会吞咽一切所能找到的东西
”,如《精忠传》、《水浒传》、《隋唐嘉话》,《三国志》、《西游记》、《左传》
、《公羊春秋》。14岁毛泽东的父亲种田需要帮手而辍学在家,但他白天在地里干活,
晚上坚持读书。在半夜他把房子里的窗户遮没,使其父亲看不到灯光。私塾学习为毛泽
东打下了较深厚的古文功底,也为其将来能写几段打油词奠定了基础。
1911年春天,毛泽东18岁到长沙读书。同年辛亥革命爆发,毛泽东投入长沙革命军。在
当兵期间,他除了接受军事训练外,把每月七元的军饷大多用来订阅报刊和购买书籍,
了解时事政治。他读报读得十分认真,以后成为他一生的习惯。武昌起义后不到两个月
,全国大多数省份已宣告独立。袁世凯通过南北议和窃取了革命胜利的果实,当上了民
国临时大总统。清王朝宣布退位后,人们普遍兴高采烈,认为革命已经成功了。毛泽东
也觉得自己参军的目的已经实现,开始重新考虑自己的前程,决定退出军队,继续求学
。1912年下半年毛泽东在湖南省立图书馆自学,他自编自我教育课程,从图书馆开馆到
晚上闭馆如饥似渴的在里面读书。读了许多反映十八、十九世纪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
和科学成就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代表作。随后在1913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南全省
高等中学校。1918年自学校北漂至北大图书馆当助理员期间,毛泽东也读书无算。
总而言之,毛泽东一生手为释卷、笔耕不辍。从幼年就酷爱读书,后来在艰苦的战争时
期,日理万机地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操劳时期,仍始终不忘读书。孜孜不倦的读书生
活伴随了毛泽东的一生,和他的革命生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仅从中央文献出版社一九
八八年三月出版的《毛泽东哲学批注集》,我们就可以年看到,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和新
中国成立后,仅哲学著作就读过不少,而且保持了青少年读书摘抄和批注、写随感的品
质。在编入这个集子的10本哲学著作批注和一篇读书摘录就达三十点八万字。
毛泽东为人天生驽钝,虽然读书读了一辈子,但勤勉有余而灵感不足,堪称驽马。据现
在的最新考证,他的几首打油词除开版权问题,大多也是凭借着作者本人的地位才享有
大名。其一辈子读书实践总结出来的“毛泽东思想”,不但是靠集体的智慧创作,更被
学界认为是拘泥于陈旧马克思主义的“out”学说,该学说在其盛行时将中国的国民经
济陷入濒临崩溃的危局当中,以至于在其本人去世不到3年之际其学说就被当政者摒弃
,迎来了另一位天才的理论,从而开启了通向中华民族5 千年来最大的盛世之门。
与时俱进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
小平理论的创立者(注意:是独创而非集体智慧)。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同志出生于
1904年,1919年秋考入重庆勤工俭学留法预备学校。经过近一年的紧张学习,
“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的学生在“重庆总商会”举行毕业典礼。法国驻渝领事
馆对毕业生进行了口试与体检,邓小平〔邓希贤〕的口语不错,但家乡的口音重。对考
官的提问到也能一一答的出来。考官又检查他的中文、数学和工业基础知识成绩都可以
,就在表格的签了名。毕业生中的83名学生获准赴法。邓小平为自费生。此时邓小平就
已表现出惊人的语言天赋,只是口音较重,所以没拿到公费生名额。
邓希贤到了马赛,随即前往巴黎。重庆预备学校的学生被分送到许多省的中学就读。邓
小平就和他的叔父邓绍圣一起来到了位于法国西部的诺曼底“巴耶中学”补习法语。邓
希贤在法国勤工俭学5年多,只有头5个月是在学校里学习法语,以后再没能进入校门。
法语方面,5个月的法语课,加上国内1年的法语启蒙,应该说此时邓希贤的法语还是有
个不错的基础的。至少比只学了两三个月的周恩来好的多。然而后来,周恩来还有条件
、有恒心学下去〔约一年多的私人授课〕。邓希贤则由于经济问题几乎完全放弃。周恩
来的法语后来居上,比邓希贤要好很多。这完全是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周恩来除了钱多
,还能写点豆腐块混点稿费,邓希贤则没有这个条件,以至于被迫去打工。
1921年4月,邓希贤来到位于巴黎和里昂之间克鲁梭,在施奈德工厂工作,长时间的繁
重工作,恶劣的工作、休息条件尤其是看不到任何希望! 邓希贤受到的打击使是巨大
的。他本来活跃乐观的天性从此暗淡了,本来勤于读书习惯消弱了,他开始变得沉默寡
言、思虑重重。 他开始考虑这一切现实背后原因,重新审视社会.....他从未没有吃过
这样的苦,所以仅仅干了三个星期,只有十七岁,由于体力不支,他感到无法再承受了
他决定也不再继续干下去了。宁可冒失业的危险回巴黎。1921年5月,心情沮丧的邓希
贤从克鲁梭来到蒙达尼夏莱特。在镇上的哈金森橡胶厂工作,工人有五六百,中国学生
,体力较弱,做的是女工的工作,同女工一个车间。比起施奈德轧钢厂来,这里虽然有
些橡胶异味,必竟没有那么脏,那么累。邓希贤吃的很多,身体也渐渐恢复,情绪在周
围的人的带动下越来越好,有时还显得特别调皮捣蛋。有位老资格的共产党员回忆说:
“有个四川小青年,矮矮的,胖胖的,只十八岁,每日这个时候总是跳跳蹦蹦,同人说
笑话,开玩笑。我心里想,这个小青年不学习一点东西,不爱看书,很可惜。”说此话
的共产党员估计是老托派彭述之,此人不学无术,完全没有意识到将来这个小青年的远
大前程。有一次,星期六下午休息,为了看一场国际足球比赛,狠狠心,花了5个法郎
买了一张最便宜的门票。从那以后,邓希贤就与足球结下了不解之缘。有时,难得看一
场足球比赛,回来之后,陶醉好几天。这个习惯,后来成了邓希贤为数不多的嗜好中的
一个,有些孩子气。而老邓却乐此不倦,终身兴趣盎然。
1927年,23岁的邓希贤回国,被派往西安冯玉祥国民军联军从事政治工作。第一次国共
合作破裂后,改名邓小平。从此开始了积极的革命实践活动。
同毛泽东读死书不同,邓小平没有传下什么好读书的事迹,但他绝不是一个没有兴趣爱
好的人,毛泽东有读书的轶闻,邓小平同样有打桥牌的轶闻。对桥牌的热爱,贯穿于邓
小平的一生。在邓小平的关怀下,1979年,国家体委主办了第一次全国性的桥牌比赛。
1980年中国桥牌协会成立,并加入了世界桥牌联合会。 1987年,在小平同志的大力支
持下,桥牌被列为第六届全国运动会的比赛项目。1988年,小平同志接受中国桥牌协会
的聘请,担任荣誉主席,万里则担任名誉主席,荣高棠是主席。在各种体育协会里,桥
牌协会规格可能是最高的了。
据邓小平的牌友回忆:邓小平同志非常会工作,也非常会休息。他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重
要领导人,工作任务繁重是可想而知的,但还能拿出那么多时间和我们打牌,而且很有
精神,非常不容易。即便是在1961年三年困难时候小平同志到北京顺义农村调查,休息
的时候想玩一玩,就能抽空让北京市委第二书记刘仁找人和他打桥牌。1989年退休之后
,小平同志生活非常规律,晚上时间的安排,一般是星期一看电影,星期三、星期六、
星期日打桥牌,星期二、星期四、星期五打麻将。
邓小平一生举重若轻,大器晚成。从青少年起就热爱足球、棋牌等娱乐。虽无读书事迹
流传,但显然在繁重的工作和娱乐之余,仍能抽出大量时间阅读,更重要的是依靠无与
伦比的天赋用最短的时间将工作实践凝练出天才的理论,独力开创出邓小平理论这一光
辉指导思想,这一思想不但为中国30年的快速发展指明了道路,更重要的是它经得起时
间的考验,即使在邓小平同志去世多年之后仍然是国家的指导思想——100年,不动摇!
对比毛泽东和邓小平的一生,我们不难看出谁是驽马,谁是天才。谁是我们的榜样。是
读死书,死读书,读一辈子书,霸占集体智慧个人命名,犯下严重错误,人亡政息的毛
泽东同志;还是爱生活,爱工作,爱娱乐,一生英明伟大,打桥牌也打麻将,独力创作
理论并为后人延续的邓小平同志?结论难道不是呼之欲出的吗。
“1%的灵感是非常重要的,有时甚至比那99%的汗水更重要”爱迪生的这句话,高度概
括了两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一生。
s*****j
发帖数: 6435
2
这是不是就是标准的邓轮?

【在 x***u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 发信人: sleety (sleety), 信区: Military
: 标 题: zz 驽马与天才——谈毛泽东与邓小平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Dec 15 12:36:41 2010, 美东)
: http://www.here4news.com/article/3205871
: 原创】驽马与天才——谈毛泽东与邓小平 [ 国士 ] 于:2010-12-14 19:47:35 主题帖
: 爱迪生的有一句关于“天才”的名言:“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但那1%
: 的灵感是非常重要的,有时甚至比那99%的汗水更重要”。然而不知道出于何种原因,
: 中国的教材偏偏每次都漏掉后面那关键的一句话,以至于让我们大多数人都产生了一种
: 错觉:努力比天才更重要。回顾历史,对比毛泽东与邓小平的人生经历,我们发现爱迪

O****X
发帖数: 24292
3
无间道好文

【在 x***u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 发信人: sleety (sleety), 信区: Military
: 标 题: zz 驽马与天才——谈毛泽东与邓小平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Dec 15 12:36:41 2010, 美东)
: http://www.here4news.com/article/3205871
: 原创】驽马与天才——谈毛泽东与邓小平 [ 国士 ] 于:2010-12-14 19:47:35 主题帖
: 爱迪生的有一句关于“天才”的名言:“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但那1%
: 的灵感是非常重要的,有时甚至比那99%的汗水更重要”。然而不知道出于何种原因,
: 中国的教材偏偏每次都漏掉后面那关键的一句话,以至于让我们大多数人都产生了一种
: 错觉:努力比天才更重要。回顾历史,对比毛泽东与邓小平的人生经历,我们发现爱迪

t**********t
发帖数: 12071
4
很无聊的无间道。
k****r
发帖数: 9629
5
两个臭知识分子。

【在 x***u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 发信人: sleety (sleety), 信区: Military
: 标 题: zz 驽马与天才——谈毛泽东与邓小平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Dec 15 12:36:41 2010, 美东)
: http://www.here4news.com/article/3205871
: 原创】驽马与天才——谈毛泽东与邓小平 [ 国士 ] 于:2010-12-14 19:47:35 主题帖
: 爱迪生的有一句关于“天才”的名言:“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但那1%
: 的灵感是非常重要的,有时甚至比那99%的汗水更重要”。然而不知道出于何种原因,
: 中国的教材偏偏每次都漏掉后面那关键的一句话,以至于让我们大多数人都产生了一种
: 错觉:努力比天才更重要。回顾历史,对比毛泽东与邓小平的人生经历,我们发现爱迪

S*******C
发帖数: 7325
6
现在的反串文写得越来越隐晦了。

摇!

【在 x***u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 发信人: sleety (sleety), 信区: Military
: 标 题: zz 驽马与天才——谈毛泽东与邓小平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Dec 15 12:36:41 2010, 美东)
: http://www.here4news.com/article/3205871
: 原创】驽马与天才——谈毛泽东与邓小平 [ 国士 ] 于:2010-12-14 19:47:35 主题帖
: 爱迪生的有一句关于“天才”的名言:“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但那1%
: 的灵感是非常重要的,有时甚至比那99%的汗水更重要”。然而不知道出于何种原因,
: 中国的教材偏偏每次都漏掉后面那关键的一句话,以至于让我们大多数人都产生了一种
: 错觉:努力比天才更重要。回顾历史,对比毛泽东与邓小平的人生经历,我们发现爱迪

x***u
发帖数: 6421
7
《毛泽东传》作者:邓小平已经超越了毛泽东
2010年11月24日 07:56 文汇读书周报 【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0条
核心提示:邓小平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就去世了,他们是伟大的,但我们
不应指望他们会活过来,并帮助我们解决今天面临的所有问题。”他是中国有史以来最
伟大的问题解决者之一。从哲学方面来看,他超越了毛泽东,将中国社会主义置于19世
纪追求自强的曾国藩和李鸿章的传统之中。
本文摘自:《文汇读书周报》2010年09月03日第16版,作者:罗斯·特里尔,原题:《
罗斯·特里尔:我与中国》
罗斯·特里尔是《毛泽东传》的作者,《我与中国》是他的又一力作。他以记者之笔,
讲述自己在中国的游历和对中国的解读,记录几十年间世界政治舞台的风云变幻,中美
、中澳关系的峰回路转。这是一个美国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激情澎湃的故事,这是东方
与西方相遇的故事:总统、外交官、平民百姓纷纷登场,珍贵照片和独家资料全景展示
。本文摘自《我与中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澳大利亚镜像中的中国
20世纪50年代,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资料是很有限的。当时有新华社通讯。这个通讯
社宣称:中国的朋友遍天下;钢产量跃居前列……成千上万的非洲人到北京“向毛主席
致敬”。可怕的谣言也从香港流传到澳大利亚。一些愤怒的中国难民逃到西方后大肆渲
染在中国的苦难境况。墨尔本和悉尼的毛主义者里也有意识形态的辩论;愤怒的反共分
子中包括认为共产主义对基督教构成威胁的西方传教士。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澳大利亚在外交上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即使在新中国成立
后,澳大利亚仍继续承认蒋介石领导的“中华民国”,不过,整个20世纪50年代澳大利
亚都没有在台北建立大使馆,也没有允许在堪培拉建立“中华民国”大使馆。读本科时
,我帮助组建了一个“承认中国”团体,主张放弃台北,承认北京政权。我和我的一些
同学认为中国是亚洲的中心,而澳大利亚却似乎对此视而不见。“不承认北京的政策将
很难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我在第一次发表的一篇文章里写道,“事实可以争辩,
但不容否定。”
哈佛镜像中的中国
在美国政治领域中,中国问题总是很敏感,我的哈佛之路差点因此而中断。由于我1964
年曾访问过“红色中国”,因此,要获得去美国的许可是很困难的。1965年9月,正当
我已经开始收拾行李准备去马萨诸塞州时,墨尔本的美国官员却拒绝给我签证,理由是
我反对越战,并且支持承认北京政府。在拒绝我的申请时,林·若可领事写道:“你的
观点与美国的国家意志不一致。”这恰似一个外科医生告诉我“你的血型不符”。
我一边拿着这封拒绝信,坐上有轨电车去美国总领馆,一边在深思“美国国家意识”的
潜在含义。若可女士问我是否去过中国,我承认了这个“过错”,并宣称自己的动机是
出于好奇。她把一份装订好的文件推到桌子一边。“这份抗议美国政府试验核武器的请
愿书上是你的签名吧?”“是的。”“你知道在你签名的后面是谁的签名吗?”我看了
下那一栏签名,认出了是墨尔本一个非常著名的共产主义者的名字。我分辩说:“你永
远都不会知道在你签名之后还有谁会签名。”若可女士并不在意我的话。
哎呀,人生与其说是一场争论,倒不如说是一场搏斗。使裁决撤销的不是针锋相对的争
论,而是工党的干涉。反对党领袖亚瑟·卡尔维尔给驻堪培拉的美国大使写信,说我是
一个社会民主主义者,和共产党没有任何瓜葛。若可女士很和善地放弃了先前的决定,
给我办了签证,还祝我在美国一切顺利。
经历“文化大革命”的中国朋友
郭沫若是著名作家,他也是毛泽东的朋友。1971年他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我,并与我进
行了交谈,《人民日报》和其他报纸报道了这件事。当时年近80岁的郭沫若说,“你就
像八点钟正在升起的太阳”。那时,我并不明白这个评论有多好。
能从毛的老朋友那听到一些毛的情况,真的非常激动。郭沫若说,因为中国打算用英语
取代俄语作为第一外语,所以毛泽东正在努力学英语。他学会的最喜欢的两个新短语是
“法律和秩序”和“反对毛泽东”。郭沫若还告诉我,毛最近已经是第四次读《红楼梦
》了。
郭沫若说“文化大革命”“封锁了资本主义复辟的所有渠道”。他引用了列宁关于社会
主义怎样防止资本主义渗透的论述。他解释了毛泽东是怎样把列宁关于防止资本主义复
辟的思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但是我疑惑的是,这样痛苦的代价是否值得。郭沫若的
儿子在“文化大革命”中死于非命,但我们在交谈中没有提及此事。
这些步骤能成功地巩固社会主义吗?一个外国作家会强调这些远大的抱负或者结果吗?
郭沫若,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他告诉我《文物》和《考古》两个刊物将很
快恢复出版发行。然而它们为什么会停刊呢?谈到富于浪漫主义气息的西方作品时,郭
沫若非常激动。“我真的很喜欢雪莱。”郭沫若对其他浪漫主义作品也非常喜欢:“莪
默·伽亚谟的《鲁拜集》(TheRubaiyatofOmarKhayyam)也非常棒。”但是接着郭沫若
又悄悄地说:“现在我们不再读这些人的任何作品了。”
也许郭沫若真的相信左倾“文化大革命”运动拯救了中国革命的精神实质。他坚持认为
,只有毛泽东掌握了巩固革命成果的秘密。“列宁过早去世,没能完成这一任务。斯大
林没有时间对它进行必要的研究。”
我在杂志《动机》上发表的文章中,提到了郭沫若没有讨论的问题。“中国重新融入了
世界历史,但是世界历史也受到中国红色革命的影响,”我写道。“令人难以忘怀的交
战状态似乎是上天注定的。历史没有赐予革命政权和革命情绪以永久的保佑。”我对一
些再度上演的英雄主义的结果表示怀疑。“红卫兵模仿长征史诗般的壮举,从重庆游行
到北京,又能怎样呢?”我问道。“当共产主义的全部目标在于将过去少数人占有财富
变为全体人民拥有财富时,他们怎么克服平庸化呢?现代中国将无法摆脱现代性这一显
而易见的规律。”
在我起身向郭沫若告辞时,我拿出了自己存有的一本他写的经典著作《中国古代社会研
究》,这本书是我在香港买的。郭沫若告诉我应该烧掉它。但是,翻开这本书时,郭沫
若微笑着大笔一挥在书上给我签了个名。
在郭沫若和毛泽东去世后不久,中国人民对个人自由、勤奋工作、家庭价值观和财产权
益的热情再一次被激发出来。毛泽东统一和巩固了中国。但是他不能改变人性。他不能
消灭荣誉感、尊严感、人们对物质主义的偏好以及中国人的家庭观念。
到过的地方1964年我曾来过中国,在这之后中国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但经过“文化大革
命”的动荡后,视觉上看到的变化却很少。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和其他城市的布局
几乎没有变化。毛泽东曾使全国上下充满了高昂的政治热情,现在他们又重新陷入混乱
;体制变革没能持续下去。“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政治运动,但几乎没有制定增强国力
或改善人民生活的计划。有时我被带着参观某处似乎还在修葺的房子。我被领到指定的
屋里,但不知道这所房子总共有多大,也不知道巨大的帘子背后有些什么。毛泽东当政
时期,这种神秘部分源于中国“常态”的迷惑性。毛泽东后期的这种“常态”不是公民
社会的常态,而是(特定时期的)政治产物。惠特拉姆带领的澳大利亚代表团很喜欢上
海。我们抵达的那天晚上,空气闷热,不时有雷声滚过,黄浦江上悬着一轮明亮的满月
。比起规规矩矩的北京城,上海的街道交错纵横,让人好不兴奋。人行道上的人们衣着
轻便,晚上坐在竹席或藤椅上歇凉。好奇的人们流露出对外国来访者的欢迎。一群人望
着我们,周南解释说:“他们想看看澳大利亚人长什么样!”从上海大厦顶层向下俯瞰
,整个城市跃入眼帘,景色仿佛和悉尼一样。船只缓缓滑入泊位,阳光照在英国领事馆
的草坪上,路上熙熙攘攘,嘈杂声不绝于耳。看见中山路时,一个澳大利亚朋友脱口而
出:“这是伦敦的大罗素街吧,灰色的石头建筑几乎一模一样!”上海市革命委员会设
宴招待,惠特拉姆一行人被端上来的一条硕大的鱼给吸引住了,鱼头里装着灯泡,一闪
一闪,鱼眼睛直直地盯着我们这些享用它美味肉质的食客们。
中国阔步向前
北京来了又走了,就像一场梦。在大学校园里,胡耀邦的逝世造成了学生们思想和情绪
上的波动。我的中国朋友们正在尽力解决个人困境和公共问题,中国的领导人正在谋划
国家未来的走向。但是,当跳板发出“欢迎回家!”的信号欢迎我们的时候,所有这一
切都失去了意义。女士们纷纷涌向发廊,男士们则坐在酒吧台边。舒适的船舱里丝毫感
觉不到中国正在发生的戏剧事件和紧张气氛。
晚餐时,一位1949年就离开中国经商的美籍华人对我说:“嗯,中国终于开始发展了,
共产党过去没有把握机会。1949年后,他们以为有了中国人民的支持,他们就可以干任
何事情。但是,一些民众支持共产党只是源于对蒋介石的憎恨,而不是完全亲共。但现
在,天啊,中国真的正在迎头赶上。”
1989年年底,邓小平在中共党内的巨大声望意味着,在某些方面,他可以和毛泽东相媲
美并可以替代毛。他认为,要保障经济发展,政治必须稳定牢靠。“你知道中国人很多
,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你今天抗议,我明天抗议,一年有365天,我们将每天
都在抗议。我们还怎么继续我们的经济建设呢?”1989年春季,邓是这样对布什总统说
的。
邓小平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就去世了,他们是伟大的,但我们不应指望他
们会活过来,并帮助我们解决今天面临的所有问题。”他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问题
解决者之一。从哲学方面来看,他超越了毛泽东,将中国社会主义置于19世纪追求自强
的曾国藩和李鸿章的传统之中。
我察觉到历史发生了转折。两个世纪来,影响力总是指向一个方向:西方对中国施加影
响。但是,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中国也开始影响西方。
S*******C
发帖数: 7325
8
我觉得毛邓之争实在没有必要,毛主席若在,看到中国现在的发展情况,他会作何感想?
是赞同 还是不赞同?
设想一下。
毛时代的一些精神,抽象的精神应该继承,例如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和普遍的爱国热情
,建设热情,理想主义,对国家利益在外国势力面前不妥协,这些应该继承。
但是以阶级斗争为纲,这样的方针还能执行下去吗?也未必不可以,可以参照朝鲜。
但是融入世界是必须的。毛不可能对抗这个趋势。

1964

【在 x***u 的大作中提到】
: 《毛泽东传》作者:邓小平已经超越了毛泽东
: 2010年11月24日 07:56 文汇读书周报 【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0条
: 核心提示:邓小平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就去世了,他们是伟大的,但我们
: 不应指望他们会活过来,并帮助我们解决今天面临的所有问题。”他是中国有史以来最
: 伟大的问题解决者之一。从哲学方面来看,他超越了毛泽东,将中国社会主义置于19世
: 纪追求自强的曾国藩和李鸿章的传统之中。
: 本文摘自:《文汇读书周报》2010年09月03日第16版,作者:罗斯·特里尔,原题:《
: 罗斯·特里尔:我与中国》
: 罗斯·特里尔是《毛泽东传》的作者,《我与中国》是他的又一力作。他以记者之笔,
: 讲述自己在中国的游历和对中国的解读,记录几十年间世界政治舞台的风云变幻,中美

x***u
发帖数: 6421
9
因此我才说小平已经超越了主席阿,主席看不到做不到的小平看到了也做到了。
小平理论也言简意赅,比主席那些长篇累牍的好懂多了。

想?

【在 S*******C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毛邓之争实在没有必要,毛主席若在,看到中国现在的发展情况,他会作何感想?
: 是赞同 还是不赞同?
: 设想一下。
: 毛时代的一些精神,抽象的精神应该继承,例如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和普遍的爱国热情
: ,建设热情,理想主义,对国家利益在外国势力面前不妥协,这些应该继承。
: 但是以阶级斗争为纲,这样的方针还能执行下去吗?也未必不可以,可以参照朝鲜。
: 但是融入世界是必须的。毛不可能对抗这个趋势。
:
: 1964

i***z
发帖数: 7508
10
毛后期基本是进入修神的境界, 小邓还是在修炼凡俗的武功。

【在 x***u 的大作中提到】
: 因此我才说小平已经超越了主席阿,主席看不到做不到的小平看到了也做到了。
: 小平理论也言简意赅,比主席那些长篇累牍的好懂多了。
:
: 想?

d1
发帖数: 1213
11
放p
中国成绩都他一个人的了?

【在 x***u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 发信人: sleety (sleety), 信区: Military
: 标 题: zz 驽马与天才——谈毛泽东与邓小平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Dec 15 12:36:41 2010, 美东)
: http://www.here4news.com/article/3205871
: 原创】驽马与天才——谈毛泽东与邓小平 [ 国士 ] 于:2010-12-14 19:47:35 主题帖
: 爱迪生的有一句关于“天才”的名言:“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但那1%
: 的灵感是非常重要的,有时甚至比那99%的汗水更重要”。然而不知道出于何种原因,
: 中国的教材偏偏每次都漏掉后面那关键的一句话,以至于让我们大多数人都产生了一种
: 错觉:努力比天才更重要。回顾历史,对比毛泽东与邓小平的人生经历,我们发现爱迪

o****d
发帖数: 5454
12
放p!!!

【在 x***u 的大作中提到】
: 因此我才说小平已经超越了主席阿,主席看不到做不到的小平看到了也做到了。
: 小平理论也言简意赅,比主席那些长篇累牍的好懂多了。
:
: 想?

1 (共1页)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丁弘:两位先知——普列汉诺夫和陈独秀伯承对百团大战很有看法啊
中国空军的四大天王zt高天韵:“乒坛三杰”文革自杀之悲剧 (转载)
葛底斯堡战役 9.7小平是桥牌好手,输了也能和其他人一样钻桌子
林肯、内战和宪法 (一)1Re: 小平同志打牌照片(图)
从庚子以后Re: zt中国不需要思想家?请问太祖下围棋的水平如何?
11岁的邓小平如何解释“黑布伞”的怪问题俺觉得脂砚斋就是曹雪芹本人
走近青年邓小平--我如何创作《我的法兰西岁月》能不能探讨一下小平思想和桥牌的关系?
邓小平小时候的故事五七一工程纪要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毛泽东话题: 邓小平话题: 中国话题: 邓希贤话题: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