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istory版 -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zz (转载)
相关主题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zz (转载)那些留在大陆的民国精英意外的人生结局
zt[一种声音]去留与荣辱——《南渡北归》笔记【1辛亥百年的祝愿
刘正教授论文《陈寅恪辉煌的清华时代》百年五牛图之五:关于林彪(修订稿)zz (转载)
Re: 李鸿章 Re: 香港问题的历史[转贴]东林党领袖钱谦益剃发逸事
汪士铎:“天国”与“末世” (ZT)扯个蛋,李存孝和李元霸谁厉害
谁能免费下国内期刊的,帮当一下这篇吧有的人想娶柳如是,最后娶了秦香莲
邓小平与吴宓教授明末东林党的本色
有多少人听说过这个人??吴宓秦淮八艳与八大胡同妓女哪里不同?zz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陈寅恪话题: 陈先生话题: 先生话题: 研究话题: 文化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c*c
发帖数: 2397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ishing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Fishing
标 题: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26 15:07:19 2011, 美东)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0&Key=0&Bl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
作者:梁由之 分类:百年五牛图 提交日期:2006-8-28 11:06:00 浏览:5784
目录
一.观堂而后信公贤
二.旧时王谢早无家
三.吾侪所学关天意
四.残废流离更自羞
五.浮海宣尼未易师
六.老岁为诗欠斫头
七.著书唯剩颂红妆
八.斯文自有千秋业
一.观堂而后信公贤
1927年,岁次丁卯,是个不寻常的年头。
单说这年的6月2日,农历端午节前两天,一代文史大师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
1877-1927)百岁功名才及
半,,却突然出人意料地在北京颐和园鱼藻轩投水自沉,当时约是上午11点。相隔十余
米处,刚好有个清道夫目击此
事,当即跃入水中将人救起,前后不到两分钟时间。池水甚浅,甚至连王国维背后的衣
服都未浸湿,他并没有呛水。但
湖底满是淤泥,王国维入水时头朝下并用了相当力量,以致口鼻都为淤泥湮塞,清道夫
托他出水后又不知道如何及时抢
救,观堂终于窒息而死。
莫道昆明池水浅,一样呜咽送大贤。
王国维给儿子贞明留下了一封一百余字的遗书: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我死后,当草草棺敛,即行藳葬于清
华茔地。汝等不能南归,亦可暂
于城内居住。汝兄亦不必犇葬,固道路不通,渠又不曾出门故也。书籍可托陈、吴二先
生处理,家人自有人料理,必不
至不能南归。我虽无财产分文遗汝等,然苟谨慎勤俭,亦必不至饿死也。
五月初二日父字
观堂遗命:“书籍可托陈、吴二先生处理。”陈、吴指陈寅恪、吴宓。两人都是王
先生在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的同
事、好友。
亦师亦友的王国维正当创造力旺盛、成果迭出的壮盛之年,忽然含恨自舍。陈寅恪
感到压抑和悲哀。他在挽诗中沉
痛至极地写道:“敢将私谊哭斯人?文化神州丧一身!”表达了自己的深切哀悼,并对
亡友作出了崇高评价。
岁月如流。
32年后的1959年,西南师范学院教授吴宓非常想念阔别多年的生死之交、时任中山
大学教授的陈寅恪,“受教追陪
四十秋,尚思粤海续前游”。吴雨僧乃狂狷之士,学贯中西,目无余子,偏是对王国维
、陈寅恪两位先生心服口服,无限
仰慕。
吴宓怎样看待陈寅恪呢?有诗为证:
回思真有泪如泉,  戊戌重来六十年。
文化神州何所系?  观堂而后信公贤。
确实,与王国维一样,陈寅恪是百年中国最杰出的文史大师。而其对政局之明察、
治家之严整、虑事之周密、风骨
之崚嶒,尤非观堂可比。
评论人:梁由之 评论日期:2006-8-31 13:01
二.旧时王谢已无家
陈寅恪,江西修水人。1890年出生于湖南长沙。世家子弟。
祖父陈宝箴,号右铭,咸丰举人,曾湘乡门生故吏。思想开明,精明强干,累官至
湖南巡抚。戊戌变法时,他是封
疆大吏中惟一公开表态支持维新者。戊戌6君子中的杨锐、刘光第,即是由陈荐用。湖
南当时革新风气特别浓厚,百业兴
旺,人才济济。名震一时的时务学堂,即由其子陈三立协同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
熊希龄、唐才常、皮锡瑞等精英
合力开办,旨在为国家培养新型人材。学生中最杰出的代表,就是“白帽轻衫最少年”
的邵阳蔡松坡。
父亲陈三立,号散原,光绪进士。曾任吏部主事等职。是坚定的维新派。但陈氏父
子受曾国藩、张之洞影响很大,
关系极深,他们的变法主张比较持重稳健,与激进的康有为、梁启超一派有明显的不同
。这一点也直接影响到陈寅恪后
来的思想和立场,应该引起充分注意。
戊戌变法失败后,陈氏父子被清廷同以“招引奸邪”的罪名革职,永不叙用。不久
,右铭郁郁而终。散原从此绝口不
谈世事,自号“神州袖手人”。转而致力于古诗创作,风格清奇拗涩,避俗避熟,成就
斐然,成为同光体的首领,被近代
宋诗派奉为宗祖,地位近乎北宋黄庭坚。其实他并未忘情国事,诗集中有不少反映庚子
国变至辛亥革命年间重大题材的
作品,忧时伤世,爱厚悲深。散原后来居于故都北平。7.7事变后,拒绝日寇的威胁利
诱,绝食而死。
这种家庭出身和政治、文化背景,对陈寅恪影响至巨。
1928年,时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导师的陈寅恪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体育教师唐筼
相识、相知并结为百年之好。好
友吴雨僧写了一首七律,祝贺陈、唐新婚。诗曰:
廿载行踪遍五洲,  今朝萧史到琼楼。
斯文自有千秋业,  韵事能消万种愁。
横海雄图传裔女,  望门耆德媲前修。
蓬莱合住神仙眷,  胜绝人间第一流。
唐筼是前清署理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师范毕业,沉静贤淑,博学能干。从此两
人琴瑟和鸣,相依为命达40余
年,直至生命的终点。这是历经世难、目盲足膑的陈寅恪平生的最大幸运。
我从来不信王静安“殉文化”这种说法,更不要说是“殉清”了。要不,中华文化
在文革期间遭受了空前浩劫,平生心
高气傲而终于饱受屈辱都远在王国维之上陈寅恪为什么没有自杀?陈寅恪不是死于精神
崩溃,而是死于生理机能衰竭。
自杀的人,尤其是中国人,很多都是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无法克服的困难,内心受到极
大的折磨和委屈。具体到王国
维,我相信是成也萧和,败也萧和,家庭的麻烦和苦恼才是第一位的。直接的祸首,舍
“上虞老贼”(傅斯年语)而谁?
他们有3个女儿:长流求,次小彭,幼美延。
1969年10月7日,79岁的陈寅恪在广州逝世。11月21日,唐夫人去世,终年71岁。
这位令人尊敬的女子简直就是
上苍赐给陈寅恪的一个天使。
多年以后,陈、唐夫妇得以合葬匡庐。
1999年大约是春天,梁某特意去了一趟广州。主要目的,就是到银河公墓凭吊萧红
的埋骨之地;到中山大学瞻仰陈
寅恪的故居。
在陈先生故居,绕室彷徨,心事浩茫。不由想起何士光的中篇小说《青砖的楼房》
里面的句子:
要是很早很早的时候,就有人预先地告诉你,说你后来能有的日子不过只有这样的
一条远远的楼廊,那你会怎样
想?那时你还愿不愿意再望前走?
那是一个美丽的春日。春草芊芊,燕子呢喃,阳光暖洋洋的,微风中略带一丝薄寒。
人去楼空,旧游飞燕能说。
评论人:梁由之 评论日期:2006-9-17 21:31
三.吾侪所学关天意
1902年春天,12岁的少年陈寅恪随长兄师曾(即陈衡恪。著名画家,亦精于金石篆
刻,是鲁迅的好友。其岳父范
肯堂是当时很有名气的文士,尤擅对联)东渡扶桑,留学日本。后因病回国疗养并就读
于复旦公学。这时,其国学根柢
已相当扎实。据他的表弟兼同学俞大维(曾任台湾国防部长)说:寅恪对十三经大都能
背诵,而且每字必求正解。但他
的志趣不在通经,而在研究历史。1909年秋天,赴德国留学。
此后十余年间,游学欧美。先后在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大学
和美国哈佛大学学习(有意思的
是,1915年春,寅恪曾回国至京,担任全国经界局局长蔡锷的秘书。不过为期甚短)。
在哈佛攻读3年后,又离美赴
德,“进柏林大学研究院,研究梵文及东方古文字学等”。这次在柏林历时4年,直至
1925年应聘回国。
陈寅恪在欧美读书的重点是研究语言文字,目的在于打好做学问的基础。亦即汉学
家所谓“读书必先识字”的门径。
德国的历史语文考证学派,在当时影响很大。语文考证方法可以说是建立信史的最近途
径。
寅恪曾这样概括静安之治学方法:
1.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
2.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
3.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
这其实也可看作是陈氏的夫子自道。
当时留学之风大盛。潜心问学者固然不乏其人,混混儿却也为数不少。陈寅恪曾私
下向吴宓说:“吾留学生中,十之
七八,在此所学,盖惟欺世盗名、纵欲攫财之本领而已。”据杨步伟(赵元任夫人)回
忆说:当时大家公论,只有傅斯年
和陈寅恪两个人是宁国府大门前的一对石狮子。
1925年秋天,清华大学(当时叫清华学校)利用美国退还的庚款,大事扩充。在胡
适的大力推动下,校长曹云祥决
定设立国学研究院,吴宓任主任,主持日常事务;聘请国内泰山北斗级学者,充任教授
。于是“清华学院多英杰”,四大
导师先后到位,极一时之盛。
四大导师中,王国维、梁启超早就是学术界的领袖人物,名满天下;赵元任文理兼
修,学贯中西,1918年即获哈佛
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是留学生中的翘楚人物。只有陈寅恪寂寂无名,只写过很少几篇文
章,而且没有任何学位。这在现
在完全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事实证明了这个决定的高明。
1925年,陈寅恪自德返国。因父病及经营母、兄葬事,直到1926年8月25日新学期
临开学前才抵达清华园,从此
开始长达43年的教学生涯。不惟学术成果斐然,而且桃李满天下。
陈寅恪通晓英、法、俄、日、德等11国14种文字(一说20余种)。对史学、文学、
语言学、人类学、宗教学、校
勘学都有精深研究。史学造诣尤为深厚。对梵文、突厥文、西夏文、满文的佛教经典,
也都很熟悉。旧体诗词功底深
厚,下文将有专章论述。
陈先生是中古史研究方面的权威。他对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成果,不仅在许多方面
都有开拓创建,而且有许多方
法、结论至今仍发人深思,给人启迪。他从文化、种族、家族、门第(即社会阶级)四
大突出特点进行分析,把政治史
和文化史的研究融为一体并推向深入。他在研究隋唐史时提出的“关陇集团”的概念,
给学者提示了一个宏观地把握西
魏、夏周、隋代至初唐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关键,是引导后学研究隋唐史入门的蹊径。“
关陇集团”的论述,在日本学术界
早己常识化。
陈寅恪从“古文运动”,“新乐府”、“行卷”三方面入手研究唐代文学。他把“
古文运动”与民族意识,文化交互关系结合
起来研究,提出了研究唐代文学新见解。在《论韩愈》一文中,指出古文运动的中心是
恢复古代儒家思想的地位,韩愈
等是走在古文运动中最前的人。他认为“新乐府”是我国文学逐步趋向下层的一个重要
标志,其价值与影响比陈子昂李白
更为高远,这种见解超越了前人。这也是他特别推崇白居易的原因。他是第一个对“行
卷”进行全面研究的人,重要成就
是发掘了“行卷”思潮。他所著80余万言的《柳如是别传》为明清文学研究提供了许多
有价值的成果,大大拓宽了人们的
视野和思路。他详细考证了柳如是,精辟地诠释了钱、柳诗文。他为钱、柳诗文进行笺
证,反映明清之际的政治、社会
状况,是以诗证史的典范。
《蒙古源流》是明朝万历年间内蒙古萨囊彻辰所著,其中夹杂不少神话传说,与元
代蒙汉文史书多有不同,往往使
学者们困惑不解。20世纪30年代初,陈寅恪发表了4篇论文,探明了《蒙古源流》一书
的本来面貌,使人们对原来困惑
不解的难题,得以了解通释,对后来的蒙史研究产生重大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后,往往因语文能力限制,不能与原本或其语言译本对勘,陈寅恪最
重外语研习。他研究佛教,能着
重考证,并在考证中探讨问题。对政治与宗教的关系亦有新见。
陈寅恪从事敦煌文献研究并把它纳入到世界学术领域中,得到各国学术界的认可,
被认为是“敦煌学”的开山鼻祖之
一。为了引导国内学者重视研究北京图书馆收藏的敦煌残卷,他在阅读后,就有关摩民
教经、唐代史文、佛教主义等9个
方面,著文列举其价值,为从事敦煌文献研究者开阔了视野,为我国敦煌学研究的全面
开展,奠定了基础,开创了先
河。
他对藏学、突厥学研究精深,但从不轻下断语,总是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行判别,
不违背事实。是一位史识与史德
统一的典范。他严谨处理“赞美”与“求真”的关系,评价历史实事求是。
陈先生在研究与著述上的几项突出的成就与贡献,有口皆碑。史学界称其“才、学
、识、德”兼备,特别是他不断开
拓学术研究的新领域,并取得不少重要成果,令世人惊叹敬佩。
陈寅恪平生最大的心愿是想写成一部《中国通史》。但他一生处于硝烟弥漫、祸乱
丛生的年代,晚年又目盲足膑,
以致夙愿未克完成。这是极可惋惜的。
陈寅恪的学术著作在国外也备受推崇。
日本刊行的《中国研究史人门》已将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论略稿》等著作列入必
读课;《亚细亚历史研究大门》
也有类似说明,可见其普及之广与受重视程度之深。
苏联学者在蒙古发掘了三件突厥碑文,但都看不懂,更不能理解。后来,陈寅恪以
突厥文对译解释,各国学者都毫
无异词,同声叹服。又如唐德宗与吐蕃的《唐蕃会盟碑》,许多著名学者如德国的沙畹
,伯希和等,都难以解决,又是
陈寅恪作了确切的翻译,才使得国际学者感到满意。
一位美国学者写《论韩愈》一书,特在扉页上注明;将此书献给陈寅恪先生。
正如美国维吉尼亚大学汪荣祖教授所说:“陈寅恪在现代中国史学上占有极其重要
的地位。在国外影响也很深远。”
陈寅恪先生的学问,“博矣,精矣,几若无涯岸之可望,辙迹之可寻”;“能承续
先哲将坠之业”,“能开拓学术之区
宇”,“可以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藐予小子,搜罗胪列略事简介
已感吃力,何敢赞一辞。令人喟叹的
是,其中不少已成绝学。
时下,国内学文史吃饱了混天黑的博导博士后博士们比肩接踵,多如牛毛。但多是
“行货 ”。他们中的不少人也许更
适合去卖猪肉。
所以,梁某对中国人民大学纪宝成校长“‘脊续’国学”的宏伟抱负深表理解,但
很不乐观。
评论人:梁由之 评论日期:2006-9-18 10:33
四.残废流离更自羞
葛兆光说:如果说鲁迅是中国最痛苦的文人,那么,陈寅恪就是中国最痛苦的学人
。此言近是。
之所以如此,就陈寅恪而言,除了遭逢世乱外,一个比较特别的原因,是他中年目
盲、晚年足膑,身心额外遭受一
份深重的苦难,生活失去了很多便利和乐趣,更给研究和著述带来极大不便。
陈先生诗云:道穷文武欲何求?残废流离更自羞。确实是血泪真言。
在陈寅恪79年的生命史中,有两个阶段是最艰辛、最痛苦的,一个是八年抗战,一
个是文革时期。
1937年7.7事变,引发中日全面战争。9月15日,散原老人在故都北平逝世。寅恪料
理父丧,哀伤过度,致伤双
目。“满七”后,挈妇将雏,仓皇逃离北平,途径天津、青岛、济南、徐州、郑州、汉
口、武昌,几经展转、数历艰困才
终于在11月20日夜间到达目的地长沙。
当年8月,平、津沦陷后,国民政府命清华、北大、南开这几所我国最好的大学南
迁长沙,合组长沙临时大学。10
月25日开学,11月1日开始上课。
没过多久,战火南延,长沙将成为前线。“临大”又奉命西迁云南,组建为著名的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陈寅恪又开
始颠沛流离。头顶雨雪风霜,披星戴月,乘坐长途汽车、江轮,经衡阳、零陵、桂林、
乐平、梧州、虎门,在1938年春
节前夕才到达香港。这时唐夫人出现心脏病症状,体力不支;幼女美延又患病发高烧,
不能再走,只得租房在香港暂
住。幸得好友许地山(时任香港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夫妇悉心照顾。陈寅恪春节后
只身经滇越路赶往云南蒙自西南
联大授课。初到蒙自,又不幸染上疟疾。伶仃孤苦,情绪落寞。
1939年春天,英国牛津大学聘请陈寅恪担任汉学教授,并授予他为英国皇家学会研
究员。夏天,拟去国赴英讲学。
端午节,好友吴雨僧于昆明“海棠春”设宴饯别并赋七律一首相赠:
国殇哀郢已千年,  内美修能等弃捐。
泽畔行吟犹楚地,  云中飞祸尽胡天。
朱颜明烛依依泪,  乱世衰身渺渺缘。
辽海传经非左计,  蛰居愁与俗周旋。
陈衡哲女士曾评论说:“欧美任何汉学家,除伯希和、斯文赫定、沙畹等极少数人
外,鲜有能听得懂寅恪先生之讲
者。不过寅公接受牛津特别讲座之荣誉聘请,至少可以使今日欧美认识汉学有多么个深
度,亦大有益于世界学术界也。”
暑假期间,陈寅恪离开昆明到达香港,拟全家搭坐轮船前往英伦。孰料人算不如天
算:他抵港的次日,恰逢英、法
向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因此未能成行。秋天,回到昆明,重新担任西
南联大教职。此后直到抗战胜
利,虽曾几度打算再往英国,但因为旅费难筹等原因,终未如愿。
战时的生活条件是极为艰苦的。后几年,更是百物腾贵,物价飞涨。薪水既不能按
时发放,更是经常打折扣。作为
最高级别的“教授中的教授”,身病目残,家累亦复不轻,陈先生也不时感叹:“残剩
河山行旅倦,乱离骨肉病愁多”,“淮
南米价惊心问,中统银钞入手空”,“少陵久废看花眼,东郭空留乞米身。日食万钱难
下箸,月支双俸尚忧贫”……基本物
质条件无法得到保障,营养很差(一个学生馈赠3罐奶粉,居然就让老教授很开心),
灯光昏暗,是造成陈寅恪目疾加
重、终致失明的重要原因。这也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闻一多等人思想急遽左转的一个转
折点。
1945年春天,陈寅恪惟一可用的左眼视网膜剥离趋重,不幸失明。住进成都存仁医
院,开刀手术,但效果不理想,
反而造成战后到英国医治时更难措手。
陈寅恪当时沉痛悲苦的心情,有诗为证:
天其废我是耶非?  叹息苌弘强欲违。
著述自惭甘毁弃,  妻儿何托任寒饥。
西浮瀛海言空许,  北望幽燕骨待归。
弹指八年多少恨,  蔡威唯有血沾衣。
所谓“著述自惭甘毁弃”, 自嘲而已,并非由衷之言。学术著作几乎就是学者的
生命本身,何况是王、陈两先生这样
神州文化系于一身的大儒呢。其实,最令他伤怀痛心的,就是其大量书籍、笔记的遗失
,多年心血毁于一旦。
陈先生离开北平时曾将一批书托付友人寄到长沙,但当书陆续寄达时他已离湘辗转
赴滇。后来长沙“三大政策一把
火“,这批书都化为灰烬。而陈先生随身携带的两箱最珍贵的书籍(他曾用蝇头小楷在
书眉详录有关资料及心得,可以说
是他研究工作的“半成品”),也在他由香港经越南赴滇途中被窃,造成无法弥补的损
失。唐夫人谓陈先生“有一个时期几
乎得了精神病”。这不光是陈寅恪的损失,更是中国学术界的损失;大而言之,亦是我
中华文化无可挽回的重大损失。
1949年后,陈寅恪长居岭南。虽有种种困扰不满,但生活一度安静而较有保障。他
心情也有比较明媚的时候。
陈寅恪“学术精神与晚年心境”这个话题,当年余英时与刘斯奋杀了个七进七出,
煞是好看。一个是陈先生的“异代相
知”,一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弦箭文章”。两者高下,不问可知。但是,刘文并非一
无可采。我认为,余英时对目盲足膑
对陈先生心理的影响,就注意不够。也还有一些其他问题,将陆续在下文有所涉及。
1962年,岁次壬寅,是陈寅恪的本命(虎)年。寅恪自谓:“生于光绪庚寅,推命
家最忌本命年。”但壬寅年适逢元
旦日食,刚好日月合璧,五星连珠,按传统说法,又是盛世祥瑞。故作诗曰:“虎岁傥
能逃佛劫,羊城犹自梦尧年”。
6月10日,在家中沐浴时,陈寅恪不慎摔跤,右腿骨跌折。住进中山二医院留医半
年,因年老未动手术。当时,陈
氏及门弟子、复旦大学教授蒋天枢曾建议请上海中医骨科专家治疗,陈先生不肯,终未
治愈。次年1月21日回家疗养。
但从此不能下楼,更不能在中大校园散步,困居一室。古稀之年,目盲之外,更添足膑
。苍天待陈寅恪何其酷也!
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爆发。狂涛奔涌,洪流泛滥,陈寅恪遭受灭顶
之灾,终难幸免。
就是在这样的时势和身体条件下,陈寅恪教授学生之余,仍以极大的毅力,出众的
才识,对中华文化的极度热爱,
克服重重困难,著述等身,在文史的诸多领域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成为享誉中外的一代文史大
师。
寅恪先生是极为自负的。他完全有这个资本。在《赠蒋秉南序》中,他写道:“寅
恪亦以求学之故,奔走东西洋数万
里,终无所成。凡历数十年,遭逢世界大战者二,内战更不胜计。其后失明膑足,栖身
岭表,已奄奄垂死,将就木矣。
默念平生固未尝侮食自矜,曲学阿世,似可告慰友朋。至若追踪昔贤,幽居疏属之南,
汾水之曲,守先哲之遗范,托末
契于后生者,则有如方丈蓬莱,渺不可即,徒寄之梦寐,存乎遐想而已。呜呼!此岂寅
恪少时所自待及异日他人所望于
寅恪者哉?”
确实,如果不是遭逢战乱,又目盲足膑的话,我不知道:此翁的成就,将伊于胡底?
评论人:梁由之 评论日期:2006-9-18 10:36
五.浮海宣尼未易师
1948年12月15日,几经周折后,一架来自南京的小飞机终于在解放军重兵围困之下
的北平南苑机场冒险降落,北
京大学校长胡适匆忙登机,逃离了风声鹤唳、一夕数惊的故都北平。也就此拉开了国民
政府“抢救学人”活动的序幕。
与胡适同机抵达南京的,还有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陈寅恪。
这就是被鲁迅称作“奴隶总管”、“元帅”、“工头”的周扬后来所谓:国民党把
他(指陈寅恪)当国宝,派飞机去接
他……的由来。
此后,胡适等人去了美国。更多的人去了台湾。陈寅恪虽然多次为胡适、傅斯年等
力劝,几经夷犹,唐夫人还曾一
度滞留香港,最终却决定留在广州。从此豹隐岭南。先任岭南大学教授。后来,岭南大
学为中山大学合并,改任中山大
学教授。红朝建立后,曾以各种方式并几次派专人来穗敦请陈寅恪回北京任职,都被先
生委婉而坚决地予以拒绝。
朝鲜战争爆发之前,几乎没有人认为台湾当局能偏安一年以上。白宫已通知其外交
人员,作好台湾落到毛泽东手里
的准备,并声称美国不会向蒋介石提供军事援助。由大哥而小弟的唐宁街10号本来早已
习惯跟在美国人后面跑,这次却
更加激进,1950年初就已经扭扭捏捏地宣布打算承认新中国。
历史的发展并不一定循规蹈矩。它往往是诡异的、出人意表的。“大梦谁先觉?平
生我自知”、“读史早知天下
事”……之类大话,是不宜太过当真的。
国民党政府并不象一些当代学人标榜鼓吹的那么好、那么漂亮。它亦曾一度靓丽并
赢得人心。但在内忧外患交困
下,执政者未能开诚心,布公道,采取符合民意而切实可行的内政外交措施,而是倒行
逆施,贪污腐化,结果友邦唾
弃,人心丧尽。诚如周恩来所谓“独裁无胆,民主无量”。它终于进退失据,众叛亲离
,土崩瓦解,丧失政权,并非偶
然。
当代学人的另一个误区,是过于强调“去”者与“留”者的高下得失。简言之:去
者高、得;留者下、失。这是极为皮相
的见解。如果不是突然爆发了朝鲜战争呢?台静农当年留在台湾未返回大陆的惟一原因
,十分简单:家累太重,买不起
船票。如此而已。这种例子很多。学人们很多事后诸葛亮式的分析其实都是在大胆假设
,自说自话,经不起小心求证
的。
抗战期间,陈寅恪西迁昆明,另一位史学大师陈垣留在日伪统治下的北平。在为陈
垣著作《明季滇黔佛教考》所作
的序言中,寅恪先生写道:“先生讲学著书于东北风尘之际,寅恪入城乞食于西南天地
之间,南北相望,幸俱未树新义,
以负如来。”事情很清楚: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孰去孰留,而在于是否“树新义,负如
来”。
梁某认为:1949年后,去者如胡适、殷海光……,留者如陈寅恪、储安平……,应
该等量齐观,完全无须强分高
下。“去留肝胆两昆仑”!至于“树新义,负如来”者如陈援庵辈,另当别论。
就陈寅恪本人而言,他本来就对蒋家王朝多所不满。随着政局的不断恶化,他对政
府不仅失去信心,甚至感到愤
恨。这从《重庆春暮夜宴归有作》、《南朝》、《青鸟》、《哀金圆》……等诗中不难
得到确证。在某种意义上,陈先
生的诗其实也是“诗史”。我还注意到:陈寅恪不惟是立场鲜明的文化保守主义者,而
且是坚定的民族主义者,而且这两
者互为表里。
研究陈寅恪,余英时的成就是不容忽视的。但他为了强调陈先生对共产党的不满,
过于刻意推求其诗文中的微言大
义,得出的结论却是陈对国民党一往情深,念念不忘,这就未免太过先入为主,走火入
魔,过犹不及了。陈先生对五星
红旗的态度自不待言(后文将专门论及),但他又何尝喜欢过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余先
生的另一个重大失误是胶柱鼓
瑟,对号入座,拿唐夫人坐实柳如是,显得书生气十足,非常不伦不类,闹出不少笑话
。我有点奇怪:余英时研究红学
也颇有成就,他何以不是“索隐派”呢?一笑。
陈寅恪的最后20年,按汪荣祖的说法,约可分为3个时期:前8年生活安静,教学与
研究工作尚称顺利;中间8年遭
到文字上的批判,不再教书,但仍然撰文,生活也受到照顾;最后4年受到文革狂风暴
雨式的袭击,身心遭受严重摧残,
以至含恨逝世。
这种说法表面看似乎不错。但对陈寅恪一以贯之的对专制政治和文化、尤其是对摧
残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系统性的
政府行为的切齿痛恨,对一代大师由此所感受到的巨大痛苦,如果不是视而不见,起码
也是轻描淡写。余、汪两位先生
都是高才博学的硕儒,均为陈氏功臣,在下敬服不暇。但他们各有预定立场,或右或左
,则皆为梁某所不取。
陈毅看望。陶铸照顾。胡乔木、郭沫若、周扬……过访。不说是姿态,不算是统战
,又当如何?又算什么?清高自
负如陈寅恪者,会拿这些当回事?
陈先生在为杨树达《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续稿》所写的“序言”中说:“呜呼!自
剖判以来,生民之祸乱,至今日而极
矣。物极必反,自然之理也。一旦忽易阴森惨酷之世界,而为清朗和平之宙合,天而不
欲自丧斯文也,则国家必将尊礼
先生,以为国老儒宗,使弘宣我华夏民族之文化于京师太学。其时纵有入梦之青山,宁
复容先生高隐耶?”这完全可以当
作是陈寅恪的夫子自道。
社会、生活现实给陈寅恪的感受是什么呢?
是“领略新凉惊骨透”;
是“浮海宣尼未易师”;
是“垂老未闻兵甲洗,偷生争为稻粱谋。招魂楚泽心虽在,续命河汾梦亦休”!
……
先生渡岭后,在广州度过了他79年生命中最后、最艰难然而也是最璀灿的20年(
1949至1969)。陈寅恪的学术精
神和晚年心境,亦由此得到了最为充分的展现。
评论人:梁由之 评论日期:2006-9-20 10:56
六.晚岁为诗欠斫头
不少人认为陈寅恪是个不问政治的纯粹书斋型学者。这其实是个很大的误会。陈先
生不是一个普通的学者。他的抱
负也曾并不局限于一个安坐书斋皓首穷经的传统型儒生。他心目中的榜样不是别人,而
是隋代讲学河汾,培养出房玄
龄、杜如晦、魏征、温大雅……等通权达变的大唐开国名臣及学士的文中子王通。此即
孔子所谓“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
本意。目的之一,明显是希望自己能像王通那样培育出一批能够担当天下大任的精英人
物,试图影响现实政治。这实在
是很有意思的。后来屡遭世变,残废流离,形格势禁,梦想破灭。但陈先生的政治热情
未曾稍减。
1919年初,吴宓在哈佛大学经俞大维介绍、初交陈寅恪时,就感觉“寅恪不但学问
渊博,且深悉中西政治、社会之
内幕”,俨然是一个卧龙式人物。而据吴宓1961年8月30日日记,陈寅恪当时有7不:决
计不离中山大学而入京;以义命
自持,坚卧不动;不见来访之宾客;尤坚决不见任何外国人士;不谈政治;不评时事政
策;不臧否人物。这折射出当时
国内政治气氛的紧张状态。但究其实,也就是一种防范型的自我保护;尤其是后3“不
”,不必太过当真。
前文已经说过:一部《陈寅恪诗集》,可以视同诗史。而陈先生对政治的热情和关
注,是一以惯之的。1949年以
前,举凡袁世凯称帝、中日战争、中苏条约、中美关系、国共和谈、蒋介石宴请、张群
组阁、王云五推行“金圆券”……
等等,皆一一入诗,情见乎辞。1949年之后,“先生过岭诗为历”,诗集中“谈政治;
评时事政策;臧否人物”的,更是大
约占到十之七八。积习难除,此之谓也。下面就着重谈谈陈寅恪的晚年心境及其诗作。
陈寅恪晚年虽然失明膑足,深居简出,但仍然对时事很敏感,对社会现实有着清醒
的认识和透彻的了解。
无庸讳言,红朝时代的大部分时间,陈寅恪生活相对安静,物质生活较有保障,国
家也曾出现一些令人鼓舞的新气
象。他的心情,也有比较明朗舒展的时候。“晴雪映朝霞,相依守岁华。莫言天地闭,
春色已交加”、“万竹竞鸣除旧岁,
百花齐放听新莺”(春联)、“沉郁轩昂各有情,好凭弦管唱升平”、“余年若得长如
此,何物人间更欲求”、“今宵春与人同
暖,倍觉承平意味长”……等等,即是明证。
但更多的,则是深重的痛苦感。这主要来源于新政权在政治、文化方面的极度专制
及其对中华传统文化毁灭式的摧
残。作为精神独立、思想自由、神州文化系于一身的一代文史大师,生活上的一点平和
安适与精神上遭受的巨大磨难相
比,是次要、乃至微不足道的。陈先生“对于历史文化,爱护之若生命”(蒋天枢语)
。面对滔天浊浪,不避不惧,有为
有守,展示出来的文化品质与道德勇气直可以“惊天地,泣鬼神”(黄萱语)。这集中
表现在他晚年的两部大作(《论再
生缘》、《柳如是别传》。下章讲专门论述陈寅恪的学术精神和这两本书)及其诗作中。
“吃菜共归新教主,种花真负旧时人。鸿毛一例论生死,马角三年换笑频。”这是
讥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弄成了
强制性的魔教。
“八股文章试帖诗,宗朱颂圣有成规。白头宫女哈哈笑,眉样如今又入时。”这是
讽刺陈垣等人见风使舵,改奉马
列,吹捧“毛韶山”,“树新义,负如来”。陈先生的好友、著名学者邓之诚看到这首
诗后私下对友人说:“这是陈先生的谤
诗啊!”
“而今举国皆沉醉,何处千秋翰墨林?”这是悲叹北京琉璃厂的旧书店都改营新书
,担心传统文化遭受灭顶之灾。
“买山巢许宁能隐?浮海宣尼未易师。”这是说惹不起也躲不掉,“道不行”,走
也走不了。
“不识董文因痛诋,时贤应笑步舒痴。”这是说伦常失序,学生无情侮辱丑化老师。
“墨儒名法道阴阳,闭口休谈作哑羊。屯戌尚闻连灞水,文章唯是颂陶唐。”这是
说:只有一种声音了,没有学术自
由,不能说话;战争频仍,影响建设;铺天盖地都是吹捧性的文章,不能批评。
“孙盛阳秋海外传,所南心史井中全。”这是说没有发表、出版自由。只能流布国
外,或是藏之名山。
“多谢相知筑菟裘,可怜无蟹有监州。柳家既负元和脚,不采萍花即自由。”这是
说:多谢好友帮助作了不错的安
排,可叹的是,其他条件一般般,却到处逃不脱“党领导一切”。既然不能自由著书立
说,我不做声、不跟着起哄总该可
以吧?
“画符道士翻遭祟,说梦痴人总未休。”这是说连胡风这种左派文人也遭到整肃,
连俞平伯(是陈先生的老友)这种
纯粹的书呆子说说红楼梦也被攻击羞辱。
“照影湘波又换妆, 今年新样费裁量。声声梅雨鸣筝诉, 阵阵荷风整鬓忙好扮艾
人牵傀儡, 苦教蒲剑断锒铛。天涯
节物鲥鱼美, 莫负榴花醉一场。”
“万里重关莫问程, 今生无分待他生。 低垂粉颈言难尽, 右袒香肩梦未成。原
与汉皇聊戏约, 那堪唐殿便要盟。
天长地久绵绵恨, 赢得临邛说玉京。”
上面两首七律写的是反右运动。充分显示了陈先生高人一等的先见之明。
“武陵虚说寻仙梦,子夜唯闻鬼哭歌。”这是说政府沉迷于空想,主观蛮干,祭出
“大跃进”的“三面红旗”,试图“3年超
英,10年赶美”,结果造成国民经济的严重损失,饿死不少老百姓。
“一自黄州争说鬼,更宜赤县遍崇神。”这是说个人崇拜、造神运动即将登峰造极
,山雨欲来风满楼,“横扫一切牛鬼
蛇神”的、“史无前例”的文化浩劫快要来临了。
……
历年农历新正、元宵、七夕、中秋,陈先生多有诗作。而且多与重大时政密切相关
。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自行搜读。
真个是余味无穷也么哥。
陈寅恪知道自己的“谤诗”流传出去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他屡次自戒:“
东坡文字身为累,莫更为诗累去
非”(两宋之际的著名诗人陈与义,字去非,此为先生自比);“平生所学供埋骨,晚
岁为诗欠斫头”。但终于还是技痒,
欲罢不能。所幸当时无事。我们才得以读到这些文意精美、独一无二的现代史诗。
雅斯贝斯说:克尔凯郭尔和尼采使我们睁开了眼睛。……(他们)是一等星。此言
甚获我心。多年以来,梁某一直
深度喜爱存在主义的鼻祖,那位只活了42岁的忧郁的丹麦人。他的作品,思想的深邃和
文字的优美所同时达到的高度,
除了庄子,无人企及。
克尔凯郭尔说:“什么是诗人?诗人就是一个不幸的人,他的内心充满很深的痛苦
,然而他的嘴唇却具有奇异的构
造,当呻吟和哭泣的声音通过他的嘴唇时会变成令人销魂的音乐。”
评论人:梁由之 评论日期:2006-9-30 22:34
七.著书唯剩颂红妆
1961年8月,“问疾宁辞蜀道难”,年近古稀的吴宓不顾年高体弱、舟车劳顿,不
远千里,由重庆穿三峡经武汉到广
州,探望老友陈寅恪。“暮年一唔非容易”。这次难得的会面,给这两个中华文化的忠
实守望者带来极大的快慰,使他们
饱受摧残的身心彼此都获得了一份厚实的安抚。吴宓在日记里作了详细记载。陆键东在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一书中
对此进行了出色的描述。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自行参看。
陈、吴两位先生都写有好几首诗,纪念这次难忘的会见。其中陈寅恪的一首七律,
非常值得注意:
五羊重见九回肠, 虽住罗浮别有乡。
留命任教加白眼, 著书唯剩颂红妆。
钟君点鬼行将及, 汤子抛人转更忙。
为口东坡还自笑, 老来事业未荒唐。
其中“著书惟剩颂红妆”、“老来事业未荒唐”这两句,尤具深意。
红朝建立不久,就开始逐步全面、系统地在知识界进行思想改造,言必称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1953年11月,
陈寅恪的得意门生汪某从北京奉命专程到广州劝驾北上,就任中国科学院中古史研究所
所长。陈寅恪提出两项条件:
1.允许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且不学习政治。
2.请毛公(泽东)或刘公(少奇)开一证明书,以作挡箭牌。
这两项要求当然不可能得到满足。陈先生自己也心知肚明。他只不过是以此为借口
,谢绝北上而已。否则,天子门
下,要不“树新义,负如来”,困难就会大得多。岭南毕竟山高皇帝远,相对较易闪避
。这正是陈寅恪的高明之处。此
后,全国学术界即暗暗流传“陈寅恪公然提出不学马列”的故事。
唐夫人曾说:陈最讨厌看到别人写文章时提到马列主义,看到就头痛。陈在《对科
学院的答复》中明确说道:“不能
先存马列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这在当时几乎是仅见的,惊世骇俗。
北上是免了。但随着政治高压的加强,发表、出版自由都丧失了。著述是一个学者
的生命。在当时的环境下,如果
要坚持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如果不满足于吃饱了混天黑,那么,写什么、怎么写,都
是大费周章的。陈寅恪经过反复
考量,作出了自己的选择:颂红妆。即为清代的两大才女柳如是和陈端生的作品,进行
笺证。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
《论再生缘》和《柳如是别传》。这两本书,特别是描绘柳如是其人,倾注了晚年陈寅
恪几乎全部的心血和情感,也是
其学识水平和治学门径的充分展示。
陈寅恪一再把《论再生缘》比作“所南心史”,这在眼下早已成为共识。《柳如是
别传》更是鸿篇巨制,书分5章,长
达85万字。是什么精神力量支撑陈先生克服种种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成此名山事业的
呢?还是看陈寅恪的夫子自道
吧:
“披寻钱柳之篇什于残阙毁禁之余,往往窥见其孤怀遗恨,有可以令人感泣不能自
已者焉。夫三户亡秦之志,九章哀
郢之辞,即发自当日之士大夫,犹应珍惜引申,以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何况出于婉娈倚门之少女,未
雨绸缪鼓瑟之小妇,而又为当时迂腐者所深诋,后世轻薄者所厚诬之人哉!”
说得非常清楚:着眼点仍在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这正是陈寅恪几十
年来一以贯之的学术精神的核心。
下面就对此作一点初浅的阐发,并就教于高明。
必须注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说法源出自陈先生的《清华大学王观堂
先生纪念碑铭》。静安先生是在国
民政府北伐即将胜利之际自杀的,说是殉清固然不可信;说是“殉文化”,就梁某看来
,也相当牵强。王静安实在不能看
作是争取现代意义上的公民独立、人权自由的人。相反,他对此的反应是抗拒的,他的
政治意识是陈旧的。作为王的知
音,陈所说的独立、自由,不是就现代政治思想的层面而言,而是在中华文化中“士之
精神”的意义上说的。“中立而不
倚,强哉矫”式的独立,“虽千万人吾往矣”式的自由。这里所谓的独立自由,不是一
种政治主张,而是一种精神取向。
陈寅恪自谓:“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议论近乎湘乡、南皮之间。”又说:“余
少喜临川新法之新,而老同涑水迂叟
之迂。”这并非自谦,而是事实。甚至不无自傲。他无疑是一个坚定的文化保守主义者
。有人直称其为“文化遗民”,并不
过分。
在生前出版的所有著作中,陈寅恪都坚持使用文言文、繁体字、竖排本。回国任教
后,坚持穿中式服装。他学贯中
西却坚决反对“全盘西化”。他对传统文化中腐朽、罪恶的一面缺少正视和警惕。林贤
治说他在《柳如是别传》中流露
出“没落的士大夫情调”,亦非诬枉。
1937年2月,胡适就在日记中写道:“寅恪治史学,当然是今日最渊博,最有识见
,最能用材料的人。但他的文章实
在写的不高明,标点尤嫩,不足为法。”这还是仅就陈先生坚持不肯使用白话文而言。
钱钟书则认为陈寅恪的文言文也比较差劲。治学方法亦不着四六。确如今人慨叹:
钱钟书瞧得起谁啊?
严耕望以陈寅恪为他及身所见的上一辈中国史学界四位大家之首,敬服不暇。但他
亦曾评论说:陈先生不讲究著书
体裁,他那种过于烦琐的考证,不适宜用来撰写专题研究的大书。
不学无术如梁某,对陈先生亦不乏腹诽之处。比如,他的见解与文字,实在不如王
静安之警策精洁。其论断陶渊明
笔下的桃花源一定在北方、断言李白必为西域胡人之后......等等,皆甚为牵强,说服
力明显不够。
……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陈寅恪也不例外。他的思想、学术、文字乃至作风,也许都
存在不无可议之处。但这一切,
都无碍于他作为一代文史大师的崇高地位。他的学术成就和精神风貌,已经成为中华民
族不可多得的一份宝贵财富,将
泽被千秋万世。
我喜欢看足球。其中耐人寻味的东西太多了。
开初最欣赏范.巴斯滕式前锋。后来才觉得,对于一支攻守平衡的强队,巴雷西这
样的后卫也许才更为难得。
梁某认为:陈先生得以完成《柳如是别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得益于冼玉清、
黄萱、新谷莺等人的同情、理
解、支持与欣赏。不排除某种“移情”的心理动因。“江关谁省暮年哀”?对他的晚年
心境,更应设身处地,取“理解之同
情”的态度,不宜苛责。
还是陈先生自己说得好:
“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
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
久,共三光而永光。”
陈先生是说的王静安。我们其实也完全可以对陈先生本人作如是观。
英国思想家密尔在《论自由》一书中开宗明义,就将“意志自由”与“公民自由(
社会自由)”区分,以明确讨论的范
围,这是其论述严谨所在。但是个人化的意志(思想)的自由,是社会自由的来源和立
足点,只有在思想上追求自由的
人,才会感到有必要争取社会自由,也只有在思想上摆脱了“俗谛之桎梏”(陈寅恪语
)的人,才能在社会层面上突破桎
梏而非设下新的桎梏,由“人的自觉”进而上升到现代社会制度化建设的层面。“别求
新声于异邦”(鲁迅语)自属必要,
对本土资源的梳理扬弃,也是不可或缺的。这个话题且待到《百年五牛图之一:关于鲁
迅》一文再作详细讨论。
俱往矣。
王小波说得好:“自我辈成人以来,所见到的一切都是颠倒着的。在一个喧嚣的话
语圈下面,始终有个沉默的大多
数。既然精神原子弹在一颗又一颗地炸着,哪里有我们说话的份?但我辈现在开始说话
,以前说过的一切和我们都无关
系――总而言之,是个一刀两断的意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要有自由派,就从我
辈开始。”
评论人:梁由之 评论日期:2006-10-21 11:28
八.斯文自有千秋业
1964年6月,及门弟子、复旦大学教授蒋天枢自上海南下广州问疾请安。陈寅恪写
了3首七绝《甲辰四月赠蒋秉南
教授》相赠,其中有这样的句子:“音候殷勤念及门,远来问疾感相存”、“俗学阿时
似楚咻,可怜无力障东流。河汾洛社
同邱貉,此恨绵绵死未休”、“拟就罪言盈百万,藏山付托不须辞”。
诗中表达了对师弟情深的感叹;对思想钳制、梦想破灭、舆论一律、万马齐喑的社
会现实的无力感和愤怒情绪。
尤为重要的是:他深知自己的著述不合时流,“盖棺有日,出版无期”;但他深信
“老来事业未荒唐”,总有雨过天
晴、云开日出的那一天,而他自己是未必能看到了;所以,经过多年考察和慎重考虑,
陈寅恪决定将著作“藏之名山,传
之其人”,他选中了蒋天枢。
蒋天枢没有辜负恩师的信任。1980年6月,由蒋天枢整理编辑的《陈寅恪文集》由
上海古籍出版社陆续出版。文集
中的《柳如是别传》、《寒柳堂集》等卷是陈先生生前亲自编定的。文集附录的《陈寅
恪先生编年事辑》及《寒柳堂
集》附录的《寅恪先生诗存》,则第一次向中外学术界披露了陈寅恪的晚年状况及其诗
作。《陈寅恪文集》的出版,为
研究者提供了完整的第一手资料,标志着对陈寅恪的研究将跃上新的台阶。陈先生泉下
有知,亦当为自己托付得人而深
感快慰。
事所必至,理有固然。
早在1958年,蒋天枢就在复旦大学干部履历表中“主要社会关系”一栏中填写道:
“陈寅恪,六十九岁,师生关系,
无党派,生平最敬重之师长,常通信问业。此外,无重大社会关系,朋友很少,多久不
通信。”
当时正值批评“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的高潮。不少人正忙着划清界限,落井下
石者亦不乏其人。蒋天枢居然不避
不惧,表里如一,反而引以为荣,则其为人如何,不问可知。
无独有偶。文革风暴中的1971年9月8日,吴宓致信中山大学校方,探询久无音信的
陈寅恪夫妇的“生死情况”,其中
有“国立中山大学”、“宓1894年出生,在美国哈佛大学与陈寅恪先生同学,又在国内
清华大学及西南联合大学与陈先生
同任教授多年”等极其不合时宜的语句。其实,当时陈氏夫妇去世都将近两年了。
……
红朝“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后,中华文化受到致命摧残,道统中绝,后继无人。现
在,季羡林都国学大师了。蒋庆都
现代大儒了。纪宝成都“脊续国学”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梁启超、谭嗣同、章太炎、严复、陈天华、邹容、蔡锷、宋教仁、张元济、蔡元培
、鲁迅、胡适、傅斯年、张季
鸾、王国维、陈寅恪……
这是怎样的一代人啊!
1949年后,中国还有这样的人吗?
十余年前,汪荣祖先生作有一首七律,“聊志胡(适)、陈(寅恪)二氏的百岁纪
念”。梁某移录在下面,结束本
文,并借花献佛,稍表对陈寅恪先生及胡适之先生等未能列入“五牛”的华夏先贤的敬
意与怀念:
午未相随各百年, 纵横世局感惘然。
过河博士情难已, 渡岭先生意若禅。
粤海瀛台同有泪, 新文旧义两无边。
莫教绝艳连根尽, 瞻望千秋念昔贤。
(全文完。2005年12月19日完稿,2006年10月21日改定。)
i*****g
发帖数: 11893
2
陈,传统意义的儒家弟子
而且是偏学问儒,不是能做事的杂儒
w****n
发帖数: 25644
3
这么长,读得好累
m********y
发帖数: 21909
4
我听说一个民间传说。
中山大学陈寅恪的故居被一个名教授住着,结果这个名教授被很多人骂,说他脸皮厚,
敢住在陈先生故居里,最后此名教授搬出来,无人再敢进去住。
哈哈----
1 (共1页)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秦淮八艳与八大胡同妓女哪里不同?zz汪士铎:“天国”与“末世” (ZT)
宋朝奇怪习俗:普通百姓重女轻男(转载)谁能免费下国内期刊的,帮当一下这篇吧
陈寅恪“守老僧之旧义”诗文释证zz邓小平与吴宓教授
这几天灌水最大的收获有多少人听说过这个人??吴宓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zz (转载)那些留在大陆的民国精英意外的人生结局
zt[一种声音]去留与荣辱——《南渡北归》笔记【1辛亥百年的祝愿
刘正教授论文《陈寅恪辉煌的清华时代》百年五牛图之五:关于林彪(修订稿)zz (转载)
Re: 李鸿章 Re: 香港问题的历史[转贴]东林党领袖钱谦益剃发逸事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陈寅恪话题: 陈先生话题: 先生话题: 研究话题: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