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istory版 - 建国六十年衣食住行的变化
相关主题
1960年公民肖森上书国家主席Re: 游击队67年前借老乡8根金条 民政局称无法兑现 (转载)
[合集] 三线建设:毛泽东60年代重大战略决策钱学森七次鼓吹匪夷所思的粮食高产
建国初期的tg和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雅各宾派哪个更残忍?文革中的上海商品供应细事(ZT)
为什么各朝建国初期都喜欢大搞文字狱汉朝亩产多少斤粮食,来论论
可以和过去比较吗? 怎么来比较? 动态的还是静止的比较?粮票、肉票、布票等产生、影响及历史
新中国粮食产量图我国古代农业单产比欧洲古代和中世纪高得多
竟然有人能问出30斤的口粮为啥还不够吃!!!!!!爸爸在文革期间的故事 (转载)
统计学家不会太笨李井泉向中央超额交粮后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人们话题: 住房话题: 服装话题: 中国话题: 粮票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k****r
发帖数: 9629
1
衣:从布票到品牌
衣着是人们展示自己的第一品牌。多数情况下,一个人穿什么式样的衣服与衣服的
质地、品牌及色彩搭配,都是他或她职业、收入与品位的潜在表述。然而从建国初期到
文革结束这差不多三十年时间里,中国人的穿衣标准仅限于中山装、建设服,还有军便
服和工作服,服装颜色也是以蓝、灰、黑以及军绿色为主。夏天是白衬衫加蓝裤子,连
穿裙子的女性都不多见。   之所以在穿着方面如此单一,除了与当时的政治背景和
社会环境有 衣服的变化漫画
着直接关系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轻纺产品匮乏,市场供应紧张,人们购买成衣或布料都
需要布票。   布票诞生于 1954 年,消失在改革开放的 1983 年冬。曾经主宰过老
百姓三十年的穿衣大事。这不起眼的方寸票据全国没有统一式样,一般为长方形,为 2
.3cm × 5.2cm 的票幅。面额分一寸、五寸、一市尺、五市尺、十市尺不等。发放布票
时一律以该年 11 月底的正式户口人数为准,每人每年棉布定量 14.5 市尺、棉花 5
市两。这样的供应量,还包括被褥用布,确实很难保证每人每年可以添置一件衣服。再
加上布的供应品种很单调,无非是卡叽布、华达呢、灯芯绒、漂白布等等,一般人也就
有几件换季穿的衣服,谈不到什么时尚不时尚了。   当然,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
的时尚。那时候,一件哔叽料的制服,绝对属于奢侈品,价钱能抵得上一辆自行车。穿
一身旧军装,或者是一套洗得发白的工作服,也曾是一种服装时尚,这又包含着些许苦
中作乐的成分。而在“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困难条件下,改衣服和在
旧衣裤上缝补丁是许多女人的功课。等衣服实在不能穿了,那些零碎的布片也会成为做
鞋的材料。   除了布票,还有一种票券与穿着有关,那就是工业券。许多在那个时
期参加工作的人都还记得,工业券是随工资发放的,如果攒足了钱去买皮鞋,没有工业
券是不行的。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轻纺工业的发展和乡镇制衣制鞋工业的出现
,市场上的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的供应数量迅速增多,产品种类也不断丰富,进而导致
布票成为最先被废除的票证。与此同时,因为电视广告的出现打开了人们的眼界,再加
上个体经营户的合法化,大批“倒爷”从广州等边贸城市贩运而来的特色服装,也成为
许多年轻人的服装选择。大陆人穿牛仔裤的历史,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中国人的
穿着发生最大变化的时期,应该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这场变化以为西服正名为开
始,以建国后第一批时装模特为标志,以男人装、女人装、中老年服装和童装的市场细
分为内容,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穿衣戴帽的状况以及人们对服装的认识。   如果
说,西服在建国初期还仅仅被看作西式服装的话,那么随着政治运动的升级,这种西方
人发明的服装样式,在文革期间就成了资产阶级的某种象征。文革期间,就连穿一件花
格衬衫的男人也会被红卫兵羞辱一番,所谓的西服革履干脆就在中国大陆完全绝迹了。
改革开放后,被解放的思想也解救了西服。从饭店业开始,继而又在企事业单位流行。
特别是在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公开倡导穿西服后,农村里的乡镇干部和年轻人也成为西装
一族。   尽管那时的西服用料和做工不能与今天的西服同日而语,但它冲破了极左
思想对人们穿衣打扮的束缚,改变了中国男人过去那种近乎于绝对化的着装状况,其历
史意义非同一般。   同样,尽管在今天看来,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的时装表演有点
不伦不类,但却启动了中国时装业的闸门,具有革命的意味。   中国服装市场从上
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以年龄、职业、档次的细分,也是中国人衣着向品牌化、高档化、
时尚化和个性化演变的开始。到了本世纪后,人们对衣着消费的品牌、质量意识增强,
注重突出高档化、时尚化和个性化的特征。年轻人注重服装的新潮、时髦、体现个性化
,中年人注重服装的质地款式及舒适度,高薪阶层更是青睐服装的品牌与档次,而世界
顶级服装也已成为富裕阶层的寻常穿着。   即使在广大农村地区,服装也早已从遮
体御寒的生活必需品升级,也开始对穿戴讲究起来。农村人自制衣服的已不多见,基本
上都是购买成衣,这不仅是消费观念的改变,也体现了对服装样式和做工用料的讲究。
牛仔裤、运动鞋,这已经不再是种田人的怪异打扮了。   从布票年代的“一衣多季
”到取消布票后的“一季多衣”,中国人在衣着上的变化速度,令西方媒体时而发出惊
叹。现在,在国内各大城市,由人们越来越个性化的穿着而构成的街景,已经与国际大
都市几无差别。中国大陆的服装季节也已经与世界同步。即使是世界最新推出的服装,
都少不了在第一时间购买的中国消费者。
食:从定量到营养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对食品的重视恐怕是世界第一,这与我们这个国家人口众多、
战事频繁、灾难多发有着很大关系。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吃饭问题是首要问题。而伴
随着人为的运动和自然灾害,粮食紧张的矛盾在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里一直都没有得到
根本解决。所以,粮票一直在城镇居民生活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   我国最早实
行的票证种类就是粮票,起端是在 1955 年。之后才有食用油票、肉票、鸡蛋票、食糖
票以及副食品供应本的出现。    1955 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
时办法》,规定居民口粮依据劳动差别、年龄大小以及不同地区的粮食消费习惯,确定
了 9 个等级的供应标准。成年人粮食定量 饮食的变化漫画
每月平均 30 市斤左右,基本上是以体力劳动者略高于脑力劳动者、男性略高于女性、
婴幼儿按年龄增长递增直至成年定量标准为原则,每月由粮食部门派人员到街道居委会
分发,各户居民凭与常住户口相符合的粮食供应本领取。领票面额分一市两、二市两、
半市斤、一市斤、五市斤、十市斤不等。除全国粮票和军用粮票外,各地粮票的式样各
有不同。   比粮票略早一点实行定量供应的是食用油。随粮票之后实行计划供应的
是猪肉、牛羊肉、鲜蛋、红白糖、粉丝、糕点、食用碱等副食品。鲜牛奶仅特供给婴儿
、老人和需要医院出具证明的病人,其他人基本上无缘享用。逢年过节时,政府部门会
以每户或每人的标准增加一些诸如香油、鱼类的供应,并提供一些烟酒及瓜子花生之类
的节日食品,这也是家庭食品最丰富的时候。另外,遇到季节变化,如夏季高温期间,
也会增加一些诸如绿豆之类的杂粮。   在现在人看来,每人每月 30 市斤的粮食标
准应该吃不完,殊不知,那时每人每月平均只有几两肉、几两油、几个鸡蛋,副食品严
重不足,几乎人人都感觉吃不饱,家家都感到粮食紧张。那时规定,次月粮票可在上月
24 日开始使用,众多等米下锅的家庭都赶在这一天买粮食。这一天,也就成了粮店最
忙的日子。   城镇尚且如此,农村的食品供应更是紧张。   农村实行合作化和人
民公社后,人们的劳动热情受到抑制,生产力下降,粮食产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那时
候倡导的“过黄河,跨长江”,分别指向的是亩产 500 斤和 800 斤的目标,这仅是今
天我国粮食每亩产量的一少半。   粮食产量低,还要保证城镇居民供应和工业及军
队用粮,留给农民自己的口粮少得可怜。正常年份,农村人口的全年人均口粮大约在
300 市斤左右。这还是带皮的粮食。按照 80% 的出粮率计算,那时农民每年仅能吃到
200 多斤粮食,平均每年不足一市斤。如果遇到自然灾害,这样的口粮标准也是奢望,
农村人只能靠糠菜半年粮过日子,甚至外出逃荒要饭。三年自然灾害期间,被饿死的农
村人口数字一直成为忌讳,但过来人对那段历史的记忆却很难被岁月抹去。   中国
粮食供应的转机也是从农村开始的。改革开放后,联产承包合作制极大激发了广大农民
的劳动热情,日益现代化的种植方式也有效提高了粮食产量。由此,农村人口的吃饭问
题得到有效缓解。几年时间内,中国的主要产粮区就实现了家家有余粮,户户不愁吃。
同时,在粮食产品连续丰产的带动下,养殖业也发展迅速,城镇居民的食品供应也从紧
张、单一转而呈现充足、丰富的局面。南方一些沿海城市率先取消了粮票供应制,而内
地的一些城市虽然还有粮票流通,但随着粮食及各类食品的敞开供应,与粮油相关的票
证已形同虚设。 1993 年,粮票正式退出历史舞台。随后,那些曾为城镇居民提供生存
保障的小小纸片,成为收藏市场具有特殊意义的藏品。   粮票的退出也是中国人饮
食结构变化的开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食品市场供应丰富,人均主食消费的比
重在逐年下降,副食的比重却在日渐上升。居民在吃饱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质量的提高
。人们的食品消费注重合理调整膳食结构,荤素搭配,粗细结合,注重食品的营养性、
科学性、均衡性及多样化。   此外,人们在饮食方面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变化,花
在一日三餐上的时间也在进一步减少,各种成品、半成品、速冻食品、快餐消费倍受消
费者青睐,在外用餐占食品支出的比重明显上升。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食品工业
及餐饮业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相关企业顺应形势发展,适应居民消费变化,不断推
陈出新,极大丰富了城乡居民的食品种类。尤其在健康理念的催动下,绿色食品和健康
的饮食方式已成时尚。这些变化是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之前难以想象的。   现在,
人们见面不再以“吃了吗”当问候语了。如果谈到吃,人们会相互推荐品牌食品、特色
餐饮、健康食谱,即使这样,也还有不少人为如何品尝到新的口味而发愁呢!
住:从简陋到舒适
私宅的概念在新中国成立的前四十年里几乎成为过时的名词,过去的房产主一度被
定为剥削阶级,而曾拥有私人住房的人家也都多少受到政治歧视。这自然是当时的政策
导向使然。   建国后,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住房问题,主要是靠单位自建
住房来解决的,谓之为福利分房。一般居民可以到当地房管部门提出住房申请,房价相
当便宜,也具有很大的福利成分。在福利分房时代,“住房靠国家,分房靠等级”是一
种普遍现象。一般而言,住房分配的对象以职工级别的高低、工龄的长短为先后次序,
住房面积也跟级别、工龄和家庭人口关联。那时候,除了个别事业单位,企业职工住房
总是因为僧多粥少而矛盾重重。当同一级别或同样工龄的人为严重供应不足的住房争执
不下时,通常会用抓阄的方式来平衡。而为了让更多的人都能够享受一点福利,所分配
的住房面积就被一再分割。有两家人合住一套住房的,有老少三代挤在一间房子里的。
即使是这样,也还有职工一时半会儿分不到房子,等房结婚的年轻职工更是比比皆是。
居住的变化漫画
福利分房的年代,城市住房以平房、大杂院、简易楼为主。当院生火做饭或几家合用一
个厨房和卫生间的事情实属稀松平常。随着人口的增加,国家和单位统包的住房远远跟
不上急速增长的住房需求,私搭乱建的现象难以控制,人们的居住条件更有恶化的趋势
。   1980 年,邓小平提出中国房改的思路。   1998 年,时任总理的朱镕基提出
住房制度改革的一整套想法,房改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人们在情愿和不情愿的
心态下告别了福利分房,迎来了新中国的第一批商品房。同时也在理解和不理解的状态
下,开始感受到商品化住房的好处,并且开始享受逐步优化的住房条件。   随着住
房改革的全面推进与房地产业的发展,住房使用面积和住宅式样均发生了质的飞跃。进
入二十一世纪后,人们居住的选择面更宽了,楼市上有高层公寓,有复式和越层结构住
房,有花园小区,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犹如好马配好鞍的道理,有了宽敞明亮的
住房,居室的装饰装修也随之越来越讲究起来。各色住房装修以人为本,又因人而异,
一家一个风格,几年几种流行。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图的就是住得舒服
,住得开心。   除了商品房,政府为了改善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还推出
了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等补贴性住房。尽管目前此类住房的受益面积还相对狭小,开发
管理上还存在诸多不足,但相信经过政府部门的不断完善,普通百姓的居住要求会进一
步得到满足。   至于广大农村地区,盖新房,造新屋,早已不是什么发愁的事。在
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各式小楼比比皆是,而且这些新房的配套设施也像城里人那
样齐全。即使在相对落后的地区,要想找出一间过去常见的土坯房,也是一件难事。
行:从体力到便捷
过去,城里人出行有三种选择:徒步、骑自行车、乘坐公交车。每天上下班,以骑
车的人居多。   中国人对自行车的感情也许是最为特殊的。从建国初期到上世纪八
十年代,一辆自行车的价格一直保持在 150 元左右。这样的价位相当于城市职工平均
三个多月的工资。由于收入低,人们除了支付生活必需品外,要想攒下能够买一辆自行
车的钱,至少需要一两年时间。   就算是攒够了钱,也未必能买到。很多人都知道
,当年的自行车也凭票供应。一年里一个单位分不到几张票,排队等候也要排上几年。
如此贵重和来之不易的自行车,自然要承担很重要的角色。那时候,自行车的用
场很多,上下班,走亲访友,买粮食换煤气罐,都有自行车的功劳。在有些交通不发达
的地方,自行车也像现在的摩的一样使用。乘车人跟骑车人谈好价格,坐上自行车的后
衣架。骑车人就会将乘客送到目的地。这事一般都是偷偷摸摸干的,在当时的背景下,
干私活和私自做小买卖都是违法的。弄不好,骑车载客的人自行车被没收不说,严重的
还得进监狱。   挤公交车是那个时代的生活必修课。只要你需要乘坐公交车出行,
就必须 行动上的变化漫画
学会挤车和忍受挨挤。车少人多,每辆公交车都是严重超员,有时人多得连车门都关不
上,司机就把车开起来,再踩一脚刹车,这么一晃动,车里的人就挤得更瓷实了,车门
也就关上了。   那时候,人们出远门更是麻烦。没有高速公路,一般公路状况也不
怎么样,再加上长途汽车很少,铁路运力不足,长途汽车站和火车站通常是人满为患。
有人说,那时候天天都是春运。   中国人出行条件及出行方式的改变,大约用了 20
多年的时间,因为道路交通的硬件设施需要一个投资兴建的过程。   现在,中国人
上下班的代步工具除公交车、地铁外,大部分自行车已换成摩托车或电动车。而从上世
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轿车开始进入中国寻常百姓的家庭,到本世纪初已呈普及之势。
此外,人们现在出行已不再局限于谋生,更增添了旅游休闲。人们出远门的方式也更多
地选择飞机、城际快车等交通工具。当然,最方便的还是有车一族,每逢周末和节假日
,一家自驾车出去旅游,实在是平常又平常。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设施为人们提供了享
受现代生活的条件,同时也给人带来些许现代交通制造的烦恼。   目前,绿色出行
,也是时尚。这种时尚就在于,同是骑自行车或徒步行走,人们的心情与以前大不一样
。   有关衣食住行的民间总结,说的是百姓日常生活的变化,反映的却是新中国经
济的发展经历,证明的更是只有国富才能民强的道理。有资料显示, 1949 年,我国全
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仅为 140.5 亿元。国民人均社会商品零售额只有 25.94 元。改革
开放的初期,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也不过平均每年几千亿元。 1992 年,这一数字首
次突破 1 万亿元,并且在 2003 年超过 5 万亿元。此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以每年 7000 亿元、 8000 亿元、 9000 亿元、 1 万亿元以上的
数量稳步增长,到 2008 年已突破了 10 万亿元大关,达到 108488 亿元。   新中
国送走苦难,改革潮带来富裕。抚今追昔,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是,在一穷二白、百废
待兴的背景下,中国商业实行的计划分配制度,为保障居民基本生活发挥过重大作用。
今天,当我们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时,不能忘记那段蹉跎岁月,更不能忘记那些为共和
国的成长而节衣缩食的人们……   从衣食住行看新中国的变化,看到的不仅是物质
。   理论上的商业定义很好理解。换句话说,既然商业是一种商品交易活动,那就
离不开商品和购买力。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中国商业经历了高度集中的计划分配、计
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三个阶段,每一步变革都体现了商业
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的适应过程,而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中国商业的历次变革,其实
都是一个买得到或买不到东西、买得起或买不起以及买什么或不买什么的消费经历,而
最能反映中国商业变革和百姓消费经历的事实,就是人民群众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
[1]
k****r
发帖数: 9629
2
http://baike.baidu.com/view/360935.htm

2

【在 k****r 的大作中提到】
: 衣:从布票到品牌
: 衣着是人们展示自己的第一品牌。多数情况下,一个人穿什么式样的衣服与衣服的
: 质地、品牌及色彩搭配,都是他或她职业、收入与品位的潜在表述。然而从建国初期到
: 文革结束这差不多三十年时间里,中国人的穿衣标准仅限于中山装、建设服,还有军便
: 服和工作服,服装颜色也是以蓝、灰、黑以及军绿色为主。夏天是白衬衫加蓝裤子,连
: 穿裙子的女性都不多见。   之所以在穿着方面如此单一,除了与当时的政治背景和
: 社会环境有 衣服的变化漫画
: 着直接关系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轻纺产品匮乏,市场供应紧张,人们购买成衣或布料都
: 需要布票。   布票诞生于 1954 年,消失在改革开放的 1983 年冬。曾经主宰过老
: 百姓三十年的穿衣大事。这不起眼的方寸票据全国没有统一式样,一般为长方形,为 2

k****r
发帖数: 9629
3
布票诞生于 1954 年,消失在改革开放的 1983 年冬。曾经主宰过老百姓三十年的穿衣
大事。这不起眼的方寸票据全国没有统一式样,一般为长方形,为 2.3cm × 5.2cm 的
票幅。面额分一寸、五寸、一市尺、五市尺、十市尺不等。发放布票时一律以该年 11
月底的正式户口人数为准,每人每年棉布定量 14.5 市尺、棉花 5 市两。这样的供应
量,还包括被褥用布,确实很难保证每人每年可以添置一件衣服。再加上布的供应品种
很单调,无非是卡叽布、华达呢、灯芯绒、漂白布等等,一般人也就有几件换季穿的衣
服,谈不到什么时尚不时尚了。

【在 k****r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baike.baidu.com/view/360935.htm
:
: 2

h***i
发帖数: 89031
4
时尚有什么用?

11

【在 k****r 的大作中提到】
: 布票诞生于 1954 年,消失在改革开放的 1983 年冬。曾经主宰过老百姓三十年的穿衣
: 大事。这不起眼的方寸票据全国没有统一式样,一般为长方形,为 2.3cm × 5.2cm 的
: 票幅。面额分一寸、五寸、一市尺、五市尺、十市尺不等。发放布票时一律以该年 11
: 月底的正式户口人数为准,每人每年棉布定量 14.5 市尺、棉花 5 市两。这样的供应
: 量,还包括被褥用布,确实很难保证每人每年可以添置一件衣服。再加上布的供应品种
: 很单调,无非是卡叽布、华达呢、灯芯绒、漂白布等等,一般人也就有几件换季穿的衣
: 服,谈不到什么时尚不时尚了。

k****r
发帖数: 9629
5
比粮票略早一点实行定量供应的是食用油。随粮票之后实行计划供应的是猪肉、牛
羊肉、鲜蛋、红白糖、粉丝、糕点、食用碱等副食品。鲜牛奶仅特供给婴儿、老人和需
要医院出具证明的病人,其他人基本上无缘享用。逢年过节时,政府部门会以每户或每
人的标准增加一些诸如香油、鱼类的供应,并提供一些烟酒及瓜子花生之类的节日食品
,这也是家庭食品最丰富的时候。另外,遇到季节变化,如夏季高温期间,也会增加一
些诸如绿豆之类的杂粮。   在现在人看来,每人每月 30 市斤的粮食标准应该吃不
完,殊不知,那时每人每月平均只有几两肉、几两油、几个鸡蛋,副食品严重不足,几
乎人人都感觉吃不饱,家家都感到粮食紧张。那时规定,次月粮票可在上月 24 日开始
使用,众多等米下锅的家庭都赶在这一天买粮食。这一天,也就成了粮店最忙的日子。

【在 k****r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baike.baidu.com/view/360935.htm
:
: 2

h***i
发帖数: 89031
6
起码没有人敢往牛奶里面兑水

【在 k****r 的大作中提到】
: 比粮票略早一点实行定量供应的是食用油。随粮票之后实行计划供应的是猪肉、牛
: 羊肉、鲜蛋、红白糖、粉丝、糕点、食用碱等副食品。鲜牛奶仅特供给婴儿、老人和需
: 要医院出具证明的病人,其他人基本上无缘享用。逢年过节时,政府部门会以每户或每
: 人的标准增加一些诸如香油、鱼类的供应,并提供一些烟酒及瓜子花生之类的节日食品
: ,这也是家庭食品最丰富的时候。另外,遇到季节变化,如夏季高温期间,也会增加一
: 些诸如绿豆之类的杂粮。   在现在人看来,每人每月 30 市斤的粮食标准应该吃不
: 完,殊不知,那时每人每月平均只有几两肉、几两油、几个鸡蛋,副食品严重不足,几
: 乎人人都感觉吃不饱,家家都感到粮食紧张。那时规定,次月粮票可在上月 24 日开始
: 使用,众多等米下锅的家庭都赶在这一天买粮食。这一天,也就成了粮店最忙的日子。

k****r
发帖数: 9629
7
你这个和没有纯净水就三个月不洗澡一个道理么。

【在 h***i 的大作中提到】
: 起码没有人敢往牛奶里面兑水
h***i
发帖数: 89031
8
赞悲愤的扯淡
哈哈

【在 k****r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这个和没有纯净水就三个月不洗澡一个道理么。
k****r
发帖数: 9629
9
哈哈。

【在 h***i 的大作中提到】
: 赞悲愤的扯淡
: 哈哈

h***i
发帖数: 89031
10
终于不装逼了,撕下脸扯淡了

【在 h***i 的大作中提到】
: 赞悲愤的扯淡
: 哈哈

相关主题
新中国粮食产量图Re: 游击队67年前借老乡8根金条 民政局称无法兑现 (转载)
竟然有人能问出30斤的口粮为啥还不够吃!!!!!!钱学森七次鼓吹匪夷所思的粮食高产
统计学家不会太笨文革中的上海商品供应细事(ZT)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k****r
发帖数: 9629
11
说您自己?
哈哈。

【在 h***i 的大作中提到】
: 终于不装逼了,撕下脸扯淡了
h***i
发帖数: 89031
12
欧本来就是扯淡来的
扯淡不丢人,装作只有自己不扯淡的才丢人

【在 k****r 的大作中提到】
: 说您自己?
: 哈哈。

k****r
发帖数: 9629
13
我也是来扯淡的阿。
和您一样么。你好。

【在 h***i 的大作中提到】
: 欧本来就是扯淡来的
: 扯淡不丢人,装作只有自己不扯淡的才丢人

h***i
发帖数: 89031
14
老老实实的扯淡就好

【在 k****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也是来扯淡的阿。
: 和您一样么。你好。

k****r
发帖数: 9629
15
恩。

【在 h***i 的大作中提到】
: 老老实实的扯淡就好
b*******m
发帖数: 5492
16
你还是应该多设几个签名档,每次换签名档就行了,说得都是一样的东西

【在 h***i 的大作中提到】
: 老老实实的扯淡就好
h***i
发帖数: 89031
17
芬特
你搞个新鲜话题,再来放屁

【在 b*******m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还是应该多设几个签名档,每次换签名档就行了,说得都是一样的东西
h***i
发帖数: 89031
18
都是自己是新鲜的别人是陈旧的
你就不嫌这个台小儿科么?

【在 h***i 的大作中提到】
: 芬特
: 你搞个新鲜话题,再来放屁

b*******m
发帖数: 5492
19
再新鲜的话题,你也是万变不离其宗,直接扯淡悲愤一通而已,你自己回头看看你的帖
子是不是就这么回事?

【在 h***i 的大作中提到】
: 芬特
: 你搞个新鲜话题,再来放屁

k****r
发帖数: 9629
20
你悲愤也没有用。
呵呵。

【在 b*******m 的大作中提到】
: 再新鲜的话题,你也是万变不离其宗,直接扯淡悲愤一通而已,你自己回头看看你的帖
: 子是不是就这么回事?

相关主题
汉朝亩产多少斤粮食,来论论爸爸在文革期间的故事 (转载)
粮票、肉票、布票等产生、影响及历史李井泉向中央超额交粮后
我国古代农业单产比欧洲古代和中世纪高得多小平同志是怎么把老毛的枪收上来的? (转载)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h***i
发帖数: 89031
21
你个小屁孩
这些话题都是10年的老话题了

【在 b*******m 的大作中提到】
: 再新鲜的话题,你也是万变不离其宗,直接扯淡悲愤一通而已,你自己回头看看你的帖
: 子是不是就这么回事?

q*d
发帖数: 22178
22
所以他的帖子你直接忽略就是了.
里面的信息量为0.

【在 b*******m 的大作中提到】
: 再新鲜的话题,你也是万变不离其宗,直接扯淡悲愤一通而已,你自己回头看看你的帖
: 子是不是就这么回事?

h***i
发帖数: 89031
23
你装作你的帖子有信息量有用么?

【在 q*d 的大作中提到】
: 所以他的帖子你直接忽略就是了.
: 里面的信息量为0.

b*****k
发帖数: 483
24
qed贴子里全是悲愤&私货LOL

【在 h***i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装作你的帖子有信息量有用么?
R*********r
发帖数: 1855
25
空儿,怎么不提 八亿工农放声痛哭,大吃大闸蟹,也不盗墓给炎帝焚骨扬灰,改衣食
住行了?业务挺忙的嘛,还是多面手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1/Military/36358269_0_1.html
1 (共1页)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李井泉向中央超额交粮后可以和过去比较吗? 怎么来比较? 动态的还是静止的比较?
小平同志是怎么把老毛的枪收上来的? (转载)新中国粮食产量图
【气球里面装的是粮票和和布票】竟然有人能问出30斤的口粮为啥还不够吃!!!!!!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拼劲十足, 很快会超过美国 (转载)统计学家不会太笨
1960年公民肖森上书国家主席Re: 游击队67年前借老乡8根金条 民政局称无法兑现 (转载)
[合集] 三线建设:毛泽东60年代重大战略决策钱学森七次鼓吹匪夷所思的粮食高产
建国初期的tg和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雅各宾派哪个更残忍?文革中的上海商品供应细事(ZT)
为什么各朝建国初期都喜欢大搞文字狱汉朝亩产多少斤粮食,来论论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人们话题: 住房话题: 服装话题: 中国话题: 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