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istory版 - 从甲午到甲午:日本人的中国观之变
相关主题
“支那”这个名字的由来23年关东大地震,日本人借机发动对在日华人和朝鲜人的大屠杀
中国人听见“支那”就和黑人听见nigger一样 (转载)鲁迅怎么会大力推崇英国人写的书《支那人气质》? (转载)
zz黄道炫新著《中央苏区的革命》笔记日军屠杀中国人为何没负罪感?(转载)
谌旭彬:江西苏区百姓的日常生活关内支那人对满洲国咬牙切齿是十分可笑的 (转载)
“地图炮”早在宋代就已经有了(转载)希望Trump大统领上台后遣返所有支那人
太祖整健康没劲
日本1923年关东大地震及其背后的屠杀案 (转载)孙中山的罗莉情节和大月薰。 (转载)
不要幻想说服每一个倭杂大炮V5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日本话题: 中国话题: 支那话题: 战争话题: 侵华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h*********n
发帖数: 11319
1
“支那”一词真正得以在日语中消失,关键在于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抗美援朝战争
的胜利。战后普遍对美国顶礼膜拜的日本人震惊了。一再看到和听到“中国人”“中共
军队”取得胜利的新闻报道,许多日本人在感叹之余,对中国产生了真正的敬佩之感。

反映甲午战争的浮世绘,被美化的日军和被丑化的清军
作者:徐焰

作为又一个甲午年,2014年国内举行了前所未有的历史纪念活动,同时通过决定,
将1937年12月13日南京陷落日作为悼念日军屠杀死难同胞的国家公祭日。

多少年来,中国人不断揭露和声讨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暴行,这自然有必要,但
不能陷入简单的悲情意识。对当年侵华日军的暴行,应摆脱固定的“脸谱”式描绘,从
民族文化的维度,探索当年东洋武士乃至民间的对外扩张思潮是怎样形成的。

在中国制造屠杀暴行的日本人,参加“皇军”前大都是老实的下层工人、农民,到
了中国大地上却成了凶神恶煞,其思想根源除了“皇国至上”的教育,也在于日本社会
上长期流行的蔑华、辱华风气。

仰视、平视和俯视

笔者小时候对日本人的印象,主要来自于抗日题材电影中那些“鬼子”的狰狞形象
。后来接触到一些在华工作生活的日本人,看到他们总是弯腰行礼的样子,观感虽有改
变,不过认为他们毕竟不是军人。在上世纪80年代中日政治关系比较好的时候,笔者又
参加接待过一些日本来华的访问者,包括昔日曾当过“皇军”军官、士兵的旧军人。90
年代初我到日本的时候,也曾会见过参加侵华的老兵和“帝国军官”。这些人彬彬有礼
,看上去大都是本分忠厚的老头,很难想象他们参与过骇人听闻的暴行。

那些日本老军人见到我这样兼有学者和军官双重身份的中国人,一般都回避谈自己
在中国打仗的事,反而愿意谈在军营中受的虐待和战时遭受的痛苦,意思是自己也是受
害者。我一提到日军在中国的侵略罪行时,他们大都马上沉默,或简单地说那是上司的
命令。这种态度,其实也反映出大多数经历过战争的老一代日本人的共同心态。

据一些专门采访老兵的日本学者统计,只有二成左右的老兵能反思战争罪行并表示
对不起中国,一成左右的人还坚持“大东亚战争”有理,七成的人虽对侵华战争表示遗
憾却又认为“当年打仗是没法子,打起仗来军纪也难保证,难免有施暴的事”。这种比
例清楚地表明,战后日本社会并没有清算发动侵华战争的思想根源。至于年轻一代日本
人,多数对侵华战争历史不了解也不感兴趣,大都笼统地认为“战争就是不好”而没有
是非观。

正是利用了这种社会心理,日本右翼势力几十年来一直鼓吹“大东亚战争正义论”
。为此,自然要否认南京大屠杀等众多在华暴行,面对无可辩驳的犯罪铁证也只称为下
级官兵的“军纪”问题。这种右翼思潮的兴起,自然会使多数日本人不能正视过去的侵
略罪责。

追溯起来,中国过去曾是日本人崇拜的文化母国,不过其对华态度却经历了仰视、
平视和俯视三个阶段。

在中国的唐朝至宋朝,日本对华基本是仰视,通过学习中国文化走出了蒙昧落后时
代。从元代到甲午战争前,日本对华转为平视。日军借所谓“神风”(即台风)击败了忽
必烈的舰队,后来出现百年倭寇之患和丰臣秀吉侵朝,幸亏明朝军队在朝鲜打败日军,
才使其收敛了野心和傲气。甲午战争中日本将清军打得一败涂地,自此以后半世纪里,
日本人傲慢地自居于中国之上,形成了俯视。

宋明两朝相继被北方游牧民族灭亡后,日本的上层和文化界便认为“崖山之后无中
国,明亡之后无华夏”。他们认为,过去的文化母国已沦为蛮夷之地,东方的文化精萃
已转移到他们这个所谓的“日出之国”。在幕府后期和明治维新后,“皇国是世界的中
心”成为日本的基本教育理念。甲午战争期间,日本社会上流行的观点是“文明与野蛮
之战”,认为对“落伍民族”就应该毫不留情地征服,旅顺大屠杀等暴行就是在此种观
念下制造出来。此后几十年,随着两国经济和文化水平的差异越拉越大,日本社会上蔑
视中国的观念日益强烈,其军人在华挥舞屠刀也就如宰猪羊。

设在哈尔滨的日军731细菌部队,集中了日本一些文化水平很高的医学界精英人物
,他们在中国人身上搞活体试验的凶残行径骇人听闻。据统计,参加这一部队的3000多
人中,战后只有十分之一左右的人出来揭露并反思罪行。他们都说,当年进行那种血淋
淋的试验时,只将受害者看成“马鲁太”(即木头),部队中“同情中国人的几乎一个也
没有”。

“豚尾奴”到“支那人”

多年来,中国影视作品中的日本侵略者的台词中往往使用“中国人”一词,这其实
不符合历史事实。因为,那时东洋社会上只轻蔑地使用“支那人”之称。这一词汇对于
现在中日两国的多数人来说已经很陌生,然而在日本侵华的年代,这是一个带有国耻烙
印的称呼,让中国人感到刺耳痛心。翻阅当年日本的出版物,随处可见“支那驻屯军”
“支那派遣军”“日支关系”“北支治安战”之类用语,而根本不以“中国”相称。

二十多年前,笔者曾访问过日本最大的华人居住区——横滨中华街,了解到了“支
那”这一称呼在当地的出现和消亡。

自古以来,日本就是一个几乎由单一民族构成的岛国,除和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很难
在此立足,更不易形成区域性的社团。在海外以擅长开拓著称的华侨,从明代以后虽不
断有人东渡经商或定居,却也仅仅在横滨城内只有几亩地大的唐人街上多少开创了一点
局面。至19世纪末,横滨的华侨约有2万余人,主要经营中国土特产杂货贸易和“中华
料理”。甲午战争之前,一般日本人对作为自己文化源头的中国还持有某种尊敬,横滨
的华侨尽管也受到一些排挤却不至于公开受辱。自从“日清战争爆发”的售报铃声响起
后,“猪尾巴”“豚尾奴”就成为日本社会上称呼中国人的绰号。唐人街上的华侨男子
一走出街区,就有日本小孩在后面追逐,有时还肆意扯其辫子,口里喊着“清国奴!豚
尾奴!”路边身着黑制服的警察看到,不仅不加制止,还往往放声大笑。

随着日本人在中国大地日益横行,东洋三岛上华侨的地位日低,留日学生也愈受蔑
视。1912年清王朝被推翻,不能再称中国为“清国”,中国人也都剪去了辫子,没有“
猪尾巴”了。日本人从此轻蔑地称其为“支那人”。那时,大批中国留学生东渡求学,
横滨唐人街上的华侨同日本人也经常来往,他们都经常听到这样一些言语:“这个东西
怎么做得这么糟糕,好像是支那式的。”“那儿怎么不打扫干净,脏得像支那人一样。
”甚至日本小孩子吵架也常这样骂道:“你怎么这样笨,你父母肯定是支那人!”

当年留学日本的郭沫若在自传小说《行路难》中曾经痛心地感叹道:“日本人哟!
你忘恩负义的日本人哟!我们中国究竟何负于你们,你们要这样把我们轻视?你们单在
说这‘支那人’三字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尽了你们极端的恶意。你们说‘支’字的时候故
意要把鼻头皱起来,你们说‘那’的时候要把鼻音拉作一个长顿。”曾留学日本的著名
作家郁达夫在小说《沉沦》中也写道:“原来日本人轻视中国人,同我们轻视猪狗一样
。日本人都叫中国人作‘支那人’,这‘支那人’三字,在日本,比我们骂‘贱贼’还
难听。”

其实,侵华时期的日本上层人物中也有人意识到,公开辱华会刺激中国留学生的反
日意识。荒木五郎在日本众议院演说时就提出:“我辈日本人平素对彼等之态度,实多
值得遗憾。连宿舍之女佣及商店之伙计,亦持冷骂冷笑态度……是以彼等学成归国之后
,殆成排日之急先锋,是亦不得已者也。”话虽这样说,扩大侵华的需要使日本当权者
仍在社会上煽动辱华风气。30年代中国知识界有一种说法是“留美亲美,留日反日”,
前者虽未必准确,后者却大致不差。

以卢沟桥事变为发端的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后,一些狂热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不满足
于“支那”这一贬词,还在社会上蔑称中国人为“强克猡”(“猪猡”之意)。在日本的
华人外出时,经常可以听到这种辱骂。

鼓吹本民族地位至上,要夺取他国领土作为“生存空间”,并视被征服国人民如草
芥任意杀戮,是20世纪兴起的法西斯主义的主要特征。德国纳粹自诩日耳曼人是“优秀
民族”,理应消灭“劣等民族”,这也是其党卫军、国防军乃至冲锋队犯下反人类的集
体屠杀罪的思想基础。在东方,日本军国主义者“大和民族”的优越感和对东方其他民
族的轻蔑,同样是驱动其侵略扩张和制造无数暴行的思想基础。
战胜国终于被称为“中国”
1945年“八一五”投降之后,当日本人大都垂头丧气不知前景如何时,在日本的华
人感到真是变天了。他们走在街上不再听到辱骂声,面对在日本登陆的美军先头部队,
日本年轻妇女纷纷剪了头发换上男装四处躲避,横滨的华侨却自豪地走上街头欢迎前来
的“盟军”,同时还将街名“南京町”堂堂正正地改为“中华街”。
日本战败后百业萧条,海外的数百万军民又遣返归来,饥饿和失业像两条鞭子抽打
着大多数日本家庭。城市街头,大批穿着破旧军装的男人终日徘徊,为生活所迫的女人
则在美军驻地附近公开拉客,通常一次索价仅1美元。此时,华人作为战胜国的侨民,
却享受着“联合国人”的供应待遇。美国占领军不许普通日本人经营粮、油、糖、肉生
意,华人却不在限制之列。华侨们利用这一良机,大开餐馆和杂货、洋服店铺,积累了
资金,中华街就此成为横滨的繁华区。中华街周围的不少日本人一改过去的鄙夷态度,
对华人投来羡慕的目光。反观旅日的朝鲜人,其国家已独立,因此被取消了日本国籍,
同时又不能享受战胜国居民的待遇,多数人生活反而更加困窘。相形之下,华人由衷地
感到身为中国人的骄傲。
战后国民党政府因忙于内战,放弃了向日本派遣占领军。不过,经过中国派驻日本
的军事代表团的强烈要求,美国占领当局命令日本政府不得再使用“支那”一词。在中
国抗战胜利9个多月后,1946年6月6日,日本外务省正式向国内各新闻出版单位发出了
《关于避免支那称呼事宜》的通知。7月3日,日本教育次官也正式向国内各学校发出通
知:“查‘支那’之称素为中华民国所极度厌恶者。鉴于战后该国代表曾多次正式及非
正式要求停止使用该词,故今后不必细问根由,一律不得使用该国所憎恶之名称。”通
知里虽然带着战败后无可奈何的口气,“支那”这一令中国人极感屈辱的名词毕竟从此
从日本公开出版物中消失。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成为战胜国,但战时国民党政府的许多表现令许多日本人轻蔑
,战争结束时中国战场上日强中弱的形势又没有改变,在战败者心中并没有真正确立起
应有的尊重。日本人普遍认为“我们是被美国打败的,并没有败给中国”,民间相互之
间谈论中国时还习惯使用“支那”一词。
“支那”一词真正得以从日语中消失,关键在于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抗美援朝战争
的胜利。中国敢于出兵朝鲜,美国舆论惊呼遭到“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战后普
遍对美国顶礼膜拜的日本人震惊了。一再看到和听到“中国人”“中共军队”取得胜利
的新闻报道,许多日本人在感叹之余,对中国产生了真正的敬佩之感。抗美援朝的战报
传到东北的日本战犯管理所时,那些由苏联递解过来、一向表示不服的战犯们,重新认
识到自己老对手的强大力量,多数都低下了脑袋表示服罪并愿意接受改造。在日本的老
一代华人从切身的体验中也大都深深地感受到,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他们挺起了腰杆,朝
鲜战争才使他们的祖国被承认为强国。
“中国”一词,就此才真正成为日本人平时的口头语言。战后出生和长大的日本人
大都只有查字典才知道,“支那——系以往对中国的称呼”。
国力对比转换带来心理不适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将日本作为东方冷战的重要基地,中日关系又受制于中美
关系。1951年美国片面主持了《对日和约》,将对日抗战时间最长的中国排除在外。此
后,根据美国的安排,日本吉田茂政府同台湾当局建立了外交关系,拒不承认中华人民
共和国。横滨等地的华人社团也受制于台湾派来的“大使馆”。
不过,此时新中国的力量已让日本人刮目相看,加上岛内左翼力量很强,日本社会
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很强烈。1952年以后,两国的民间贸易和往来逐步开展起来,
日益扩大,在日华人又成了沟通民间贸易的重要渠道。
战后日本民众多数生活在贫困饥饿中,面临着俄式社会革命和美式社会改良两种选
择。1945年至1949年间,美国对天皇为首的日本皇族的战争责任免于追究,对日本实行
社会改造,制定和平宪法,推行土地改革,推动了日本社会的民主进程,也消除了革命
条件。1949年日本共产党曾开始“城市暴动”的准备,结果美军和吉田政府宣布日共为
“非法”。由于看到日本革命的条件不具备,自1952年以后,中国的对日方针转为争取
日本中立并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
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日本政府跟随美国敌视中国,不过当时日本社会上左翼力
量也比较强,揭露侵华战争罪行和主张中日友好的呼声很强烈。在官方不能建交的情况
下,中国领导人采取了民间外交即争取日本人民的政策。“两弹一星”的成功又增强了
军事震慑力,加上当时实行联合美国、西欧和日本对抗苏联的“一条线”战略,这种形
势终于促成了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
据中日恢复邦交时的新闻调查,日本社会上多数人表示过去“对不起”中国,尤其
是老年人中这种态度更强烈。1978年中日友好条约签约后,日本社会进行的民意调查显
示,对中国“有好感”的人多达八成。在这种大气候下,日本政府通过了相当于300亿
美元的长期日元贷款,作为中国放弃战争赔款要求的一种补偿。
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访日的中国人为数很少,大都受到满脸笑容的热情对待。
我注意到,当时日本媒体的报道大都带有居高临下的心态,都讲中国“穷”,应该给一
些援助。90年代以后,苏联瓦解、冷战结束,日本和美国不再有联华抗苏的需求,并感
到中华崛起是一种威胁,官方和媒体对中国的态度日益逆转,并影响到民间。加上赴日
留学、工作和定居的中国人在90年代末达到60万,成为日本的第一大外来族群,直接交
往扩大的同时也出现了不满和摩擦的升级。
90年代初笔者到日本时,只能在低档商店看到一些廉价中国产品,2000年再到日本
时,商场中已充满了“中国制造”。有些右翼分子就此煽动称,本国已成了中国产品的
殖民地。由于日本经济增长率二十多年来几乎陷入停滞,普通老百姓也容易听信宣传,
认为中国人抢了他们的饭碗。
近些年来,由于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冲突,“中国威胁”论在日本甚嚣尘上,日本要
求美国提供保护。偏激民族情绪在社会上蔓延,也使主张中日友好的声音很难发出。在
日本,有过战争责任的老年人差不多都已不在世,对中国仍不断声讨日本过去侵华的罪
行,战后新生代普遍感到不满,认为是打压他们成为正常国家。据近年来的日本民意测
验,对中国有“好感”的人降到不足一成。
仔细观察,日本政府在村山富市首相1995年发表著名的承认侵华的讲话之前,从来
没有用过对华“侵略”一词,而是采取“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的不讲是非的态度,其
根源也在于战后对天皇制军国主义的罪行没有做过清算。
从日本侵华时期和战后的社会情况看,想彻底清算侵略罪行的最好时机是战争结束
后的战犯审判之时。当时因为美国扶植日本、建立东亚反共基地,错过了这一历史机会
,才导致后来几十年间日本否认侵略罪行,让中国人愤慨不已。
人们也应看到,如今日本社会上对华态度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崛起引发其
心理不适应的结果,与侵华年代蔑视“支那”的傲慢心态完全不同。回想1990年时,中
国的GDP只及日本的八分之一,2000年达到四分之一,2010年终于超过,到2014年达到
日本的两倍(这与日元近期贬值也有关系),中日关系由“日强中弱”转变为“两强并立
”,再转变为“中强日弱”。对习惯于崇拜强者而傲视弱者的日本社会而言,现在的心
理不适应恰恰是这一角色转换时期的表现。
邓小平有句名言:“发展是硬道理。”待到中国真正强大、富裕起来时,日本社会
上对华尊敬和好感的心态肯定会重新占主流。过去因为落后而挨打,自己实力不济时又
不能让战败国认罪,想让中日关系走向健康轨道,只有靠中国的发展。这也是人们回顾
历史应该得出的结论。
d**********0
发帖数: 13081
2
徐焰的文章 ?? 少将徐焰 ???
这些官样宣传, 替共产党脸上贴金。 真的好看么?



【在 h*********n 的大作中提到】
: “支那”一词真正得以在日语中消失,关键在于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抗美援朝战争
: 的胜利。战后普遍对美国顶礼膜拜的日本人震惊了。一再看到和听到“中国人”“中共
: 军队”取得胜利的新闻报道,许多日本人在感叹之余,对中国产生了真正的敬佩之感。
:
: 反映甲午战争的浮世绘,被美化的日军和被丑化的清军
: 作者:徐焰
:
: 作为又一个甲午年,2014年国内举行了前所未有的历史纪念活动,同时通过决定,
: 将1937年12月13日南京陷落日作为悼念日军屠杀死难同胞的国家公祭日。
:

h*********n
发帖数: 11319
3
老将看到事实科普贴又着急了

【在 d**********0 的大作中提到】
: 徐焰的文章 ?? 少将徐焰 ???
: 这些官样宣传, 替共产党脸上贴金。 真的好看么?
:
: 。

d**********0
发帖数: 13081
4
党史的宣传里面, 这些“事实”多了。 谁会去相信这些垃圾?

【在 h*********n 的大作中提到】
: 老将看到事实科普贴又着急了
1 (共1页)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大炮V5“地图炮”早在宋代就已经有了(转载)
关于日本,我有一点想不明白 (转载)太祖整健康
名将不名将也要看手下的兵的水平日本1923年关东大地震及其背后的屠杀案 (转载)
十二歲的大月薰 (转载)不要幻想说服每一个倭杂
“支那”这个名字的由来23年关东大地震,日本人借机发动对在日华人和朝鲜人的大屠杀
中国人听见“支那”就和黑人听见nigger一样 (转载)鲁迅怎么会大力推崇英国人写的书《支那人气质》? (转载)
zz黄道炫新著《中央苏区的革命》笔记日军屠杀中国人为何没负罪感?(转载)
谌旭彬:江西苏区百姓的日常生活关内支那人对满洲国咬牙切齿是十分可笑的 (转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日本话题: 中国话题: 支那话题: 战争话题: 侵华